颞侧悬吊除皱23例临床观察

颞侧悬吊除皱23例临床观察

一、颞侧悬吊除皱23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杨驰,王建标,杨思明,洪文明,王斌[1](2021)在《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底及鞍区肿瘤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底及鞍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62例前颅底及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检查诊断为前颅底或鞍区肿瘤,其中脑膜瘤49例(包括嗅沟脑膜瘤24例、鞍结节脑膜瘤18例、蝶骨嵴脑膜瘤7例),颅咽管瘤8例,垂体腺瘤5例。根据肿瘤的大小和生长偏向个体化地设计皮肤切口及骨瓣位置。术后根据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症状评估肿瘤的全切除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调查患者对切口美观程度的满意度。术后定期行影像学及临床随访,以观察肿瘤是否复发和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6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54例(87.1%),次全切除8例(12.9%),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62例肿瘤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后头痛症状的改善率为85.7%(24/28),视力下降的改善比例为13/14,嗅觉症状的改善比例为13/15,眩晕症状的改善比例为5/6,肢体麻木、行走不稳的改善比例为4/5。患者对切口美观程度的满意度为87.1%(54/62)。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0±5.6)个月(1~3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4例(6.4%)术后出现前额麻木、眶上感觉迟钝的患者,3个月随访时症状消失或好转;2例(3.2%)垂体腺瘤复发,接受二次手术治疗后未见复发。结论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底及鞍区肿瘤,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手术视野、获得满意的肿瘤切除程度,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仲元奎,梁方,崔璐,高娜,郑永桂[2](2020)在《西宁地区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下眼袋修复术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分析西宁地区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下眼袋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62例下睑内翻合并眼袋的老年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常规组予以下睑内翻矫正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下睑内翻矫正手术与眼袋修复手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满意度和术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3.55%)以及患者总满意度(96.77%)均分别明显高于常规组有效率(74.19%)以及患者总满意度(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4.679,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矫正下睑内翻的同时,对下睑内翻合并眼袋的老年患者加用眼袋修复术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其矫正效果,降低其复发率,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张畅[3](2019)在《眼轮匝肌外侧降肌及其在颞颊部除皱术中的解剖学观察》文中指出背景:随着对面部除皱手术的效果要求不断提高,对眶周解剖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眼轮匝肌外侧降肌这一独特的解剖结构被发现,国内外学者均对该肌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报道。此肌束竖直且独立走行于眼轮匝肌外侧,止于眶外侧皮下组织,收缩时有牵拉外侧眉下降的作用,参与眉下垂的形成机制,同时还与鱼尾纹的形成有关,在眶周老化改变中起重要作用。然而,此前针对该肌束的研究均是在尸体解剖的基础上完成的,目前暂无文献描述其在实际手术操作中的形态结构。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在除皱手术过程中利用颞颊部切口寻找眼轮匝肌外侧降肌,探究其在手术视野下的大小、走行、起止点等解剖结构,以及功能特点和手术处理的必要性。方法:本课题采取病例分析的形式报道了两例接受颞颊部除皱手术的患者,术中充分剥离掀起颞区皮瓣,观察记录眼轮匝肌外侧降肌的解剖结构。结果:经颞颊部切口充分剥离皮瓣至眶外侧,可见垂直于内外眦连线走行的束带状肌性组织,上端浅出连接于皮瓣深面,下端向内下延伸。另外,在同一患者双侧颞区的相同部位,该竖直肌束的宽度和位置不相同,但共同点为该肌束在眶外侧未形成闭环,而是止于皮下组织。结论:经颞颊部除皱手术观察颞区眼轮匝肌外侧降肌的形态结构,与此前基于尸体解剖的解剖学研究结果基本符合。通过该肌束竖直走行和止于皮下的特点,可证实该肌束具有向下牵拉外侧眉的功能。尽管该肌束较细,术中暴露要求高,对眼轮匝肌外侧降肌甚至眼轮匝肌外侧部分进行手术干预是有必要的。

万珺[4](2018)在《改良横切纵缝法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介绍改良横切纵缝法内眦赘皮矫正术,并通过测量术前术后眼外形数据及其相关比例关系的变化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6月-2017年10月,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并成功随访6个月以上测得数据的52例内眦赘皮患者(其中女性50例,男性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行改良横切纵缝法内眦赘皮矫正术,部分患者同期行重睑术;术前、术后测量每位患者的睑裂长度(HLFL)、内眦间距(IICD)、内眦赘皮间距(MED),评估术区瘢痕情况并计算睑裂长度与内眦赘皮间距的比值(HLFL/MED)。采用IBM SPSS 23统计软件,对手术前后以上数据和睑裂长度与内眦赘皮间距比值(HLFL/MED)的改善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来评估内眦赘皮的矫正效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Ⅰ期愈合,未见泪小管损伤。随访时间6个月-21个月,平均9.3个月。术前内眦赘皮间距为(37.94±3.19)mm,术后即刻内眦赘皮间距为(32.27±2.42)mm,术后6个月内眦赘皮间距为(34.49±2.46)mm。术前内眦间距为(34.24±2.61)mm,术后即刻内眦间距为(32.27±2.42)mm,术后6个月内眦间距为(33.28±2.57)mm。术前睑裂长度为(27.01±1.09)mm,术后即刻睑裂长度为(3.01±1.48)mm,术后6个月睑裂长度为(28.74±1.06)mm;术前HLFL/MED比值为(0.717±0.063),术后即刻HLFL/MED比值为(0.936±0.067),术后6个月HLFL/MED比值为(0.837±0.056);术后6个月内眦赘皮间距相对术前缩短(3.45±1.19)mm(P值<0.05;配对t检验)。术后6个月内眦赘皮间距相对术后即刻增加了(2.21±0.92)mm(P值<0.05;配对t检验)。术后6个月内眦间距相对术前缩短(0.95±0.59)mm(P值<0.05;配对t检验)。术后6个月内眦间距相对术后即刻增加了(1.01±0.87)mm(P值<0.05;配对t检验)。术后6个月睑裂长度相对术前增加(1.72±0.55)mm(P值<0.05;配对t检验)。术后6个月内眦间距相对术后即刻降低了(1.34±0.67)mm(P值<0.05;配对t检验)。术后6个月HLFL/MED相对术前增加(0.120±0.027)(P值<0.05;配对t检验)。术后6个月HLFL/MED相对术后即刻降低了(0.099±0.037)(P值<0.05;配对t检验)。术后POSAS评分:患者PSAS评分(10.20±0.82)分,观测者OSAS评分(7.10±0.70)分,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2.10±0.20)分,观测者总体满意度评分(2.60±0.32)分。结论改良横切纵缝法内眦赘皮矫正术具有设计简单,操作容易,创伤小,术后效果明显、稳定,瘢痕不明显等优点。

刘良[5](2013)在《面部除皱术效果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根据患者面部老化的特点,在实施面部除皱术时选择不同的方法和切口部位,对手术之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并探讨。方法选取来该院实施面部除皱术的120例面部老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5例面部老化患者采取额部冠状切口、耳前耳后发际边缘切口、下睑边缘切口、眉上切口、颞部切口以及发际之内的点样小切口,一次在帽状腱膜和骨膜间、骨膜下及SMAS上下实施分离。25例面部老化患者采取点样切口在额、颊、颞处实施"微创"性埋没悬吊提紧术。结果手术之后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随访23年的患者有112例,随访10年的患者有4例。选择实施创伤性除皱手术的患者面部除皱效果维持的时间较长,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而实施微创"性埋没悬吊提紧术的患者面部除皱效果维持时间较短,一年之后面部除皱效果逐渐消失不见。结论传统的创伤性除皱手术除皱效果持久理想,而"微创"性埋没悬吊提紧术远期效果不够理想。

王培生,王增顺,沈恒丽[6](2011)在《全面部多层次复合除皱术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应用多层次复合除皱法的临床疗效。方法进行多层次解剖分离,综合骨膜下除皱术和复合除皱术,分别在皮下、SMAS下及骨膜下进行多层次分离,提紧、复位、悬吊。结果 20例患者面部皱纹消失,皮肤松垂得以矫正,面部形态明显改观,鱼尾纹在静态时不可见,眉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重睑线的位置提高、外形改善,鼻唇沟变浅。随访3~24个月,除皱效果稳定。结论多层次复合除皱技术,效果确切,可靠并安全,是治疗面部皮肤老化松弛的理想方法。

张静,刘永利[7](2002)在《颞侧悬吊除皱23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

二、颞侧悬吊除皱23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颞侧悬吊除皱23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西宁地区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下眼袋修复术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2.2 术后复发率
    2.3 治疗满意度
3 讨论

(3)眼轮匝肌外侧降肌及其在颞颊部除皱术中的解剖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综述 眼轮匝肌外侧降肌的形态学及其在眶周年轻化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第二部分 眼轮匝肌外侧降肌及其在颞颊部除皱术中的解剖学探索
    前言
    典型病例1
    典型病例2
    讨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4)改良横切纵缝法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病例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2.2 手术治疗方法
        2.2.1 术前准备
        2.2.2 手术设计
        2.2.3 麻醉方法
        2.2.4 手术方法
        2.2.5 术后处理
    2.3 图像和数据信息采集
        2.3.1 图像采集
        2.3.2 数据信息采集
    2.4 数据信息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统计学处理
        3.2.1 内眦赘皮间距的变化
        3.2.2 内眦间距的变化
        3.2.3 睑裂长度的变化
        3.2.4 HLFL/MED的变化
        3.2.5 术后6个月POSAS评分
    3.3 典型病例
第4章 讨论
    4.1 内眦赘皮的成因
    4.2 内眦角开大的美学问题
    4.3 瘢痕量表的选择原因
    4.4 统计学相关讨论
        4.4.1 关于内眦赘皮间距、内眦间距的回缩
        4.4.2 关于术区瘢痕
    4.5 关于内眦韧带的处理
    4.6 本研究的特点
    4.7 该手术方法诊治体会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5)面部除皱术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手术方法
    2.1 麻醉方式
    2.2 对切口及分离层次进行选择
    2.3 悬吊SMAS及表情肌的处理
    2.4 皮肤缝合及切除
    2.5 术后处理
3 结果
4 讨论

(6)全面部多层次复合除皱术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颞侧悬吊除皱23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四、颞侧悬吊除皱23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底及鞍区肿瘤的临床分析[J]. 杨驰,王建标,杨思明,洪文明,王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05)
  • [2]西宁地区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下眼袋修复术临床研究[J]. 仲元奎,梁方,崔璐,高娜,郑永桂. 中外医疗, 2020(32)
  • [3]眼轮匝肌外侧降肌及其在颞颊部除皱术中的解剖学观察[D]. 张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4]改良横切纵缝法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疗效分析[D]. 万珺. 南昌大学, 2018(08)
  • [5]面部除皱术效果探讨[J]. 刘良. 中国卫生产业, 2013(16)
  • [6]全面部多层次复合除皱术临床研究[J]. 王培生,王增顺,沈恒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24)
  • [7]颞侧悬吊除皱23例临床疗效观察[J]. 张静,刘永利.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2(06)

标签:;  ;  ;  ;  ;  

颞侧悬吊除皱23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