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宁市城北区1990~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顺位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琨[1](2021)在《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近四十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及环境发生了转变,导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发病规律。全面搜集和整理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文献,从高发病种,发病率、高发地区、高危人群着手分析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剖析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消化系统癌症的防治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通过全面搜集和整理我国近四十年来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和危险因素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建立Excel表格,统计所有文献中出现的消化系统癌症病种,而后依据发病率及发病频次归纳总结出近四十年来的高发病种,对高发病种的高发地区、高发人群、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最终,利用对比分析法总结出近四十年来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和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1.依据相关文献中排在首位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频次可知,头十年食管癌出现12次、胃癌出现16次、肝癌出现26次;中期二十年食管癌出现82次、胃癌出现121次、肝癌出现81次;近十年食管癌出现110次、胃癌出现119次、肝癌出现57次。2.1978年~1988年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开始升高;1988年~2008年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呈现逐步升高的发病状况;2008年~2020年食管癌发病率呈现下降的发病趋势,胃癌和肝癌发病率呈现继续升高的发病趋势。3.近四十年来的三个阶段,食管癌年龄发病特点大致相同。40岁之前发病率较低,45岁之后快速升高,60~80岁达到高峰,之后快速下降。同样,三个阶段的胃癌年龄发病特点也大致相同。40岁之前发病率较低,45~60岁明显增高,65~80岁达发病高峰,85岁之后发病率降低。而肝癌存在不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肝癌年龄发病特点是20~44岁开始上升,集中发病于30岁~60岁,60岁~84岁达发病高峰,85岁之后发病率下降。而第三阶段发病年龄稍有推迟,40岁之后开始上升。4.近四十年来食管癌共有的危险因素是遗传因素;不同的危险因素是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环境污染、职业及经济等因素。胃癌共有的危险因素是饮食结构,遗传因素、环境污染;不同的危险因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生活习惯及经济状况等因素。肝癌共有的危险因素是传染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肝吸虫病)、霉菌污染、环境污染;不同的危险因素是基础性疾病及精神压力因素。结论1.通过对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相关文献研究发现,食管癌、胃癌、肝癌是高发病种,每个病种的各时期发病都各具特点。2.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近四十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发病状况;而胃癌和肝癌的发病率则呈现逐步升高的发病状况。3.对消化系统癌症相关文献研究发现,三个高发病种在各个时期都高发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只有肝癌在早期和中期还高发于青壮年。4.通过深入分析近四十年来消化系统癌症高发病种的危险因素可知,头十年食管癌主要危险因素是饮食因素、营养因素;中期及近期减少了饮食和营养因素,增加了生活习惯、职业、精神压力等因素。头十年胃癌主要危险因素是霉菌污染;中期及近期减少了霉菌污染,增加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生活习惯等因素。头十年肝癌主要危险因素是肝吸虫病;中期及近期减少了肝吸虫病,新增加了精神文化、代谢性疾病等因素。
苑广磊[2](2018)在《我国西部典型地区慢性病控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我国西部典型地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现状,比较不同行为、不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管理方式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控制效果,探讨影响高血压和糖尿病控制的相关因素,为完善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利用2016年我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区县中的4个西部地区(赤峰市、成都市、贵阳市、西宁市)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数据,选择15岁以上且经医生确诊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分别建立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数据库,并对患者接受规范化管理、生活方式、健康知识知晓等相关变量进行重新赋值。采用?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通过计算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和协方差矩阵,引入Andersson等编制的交互作用计算表,计算相加交互作用指标(RERI值、AP值和S值)。结果:1、结果显示,被调查西部典型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12843人,高血压患者2269人,糖尿病患者589人,15岁及以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7.7%和4.6%。2、2016年,被调查的2269名高血压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率为49.2%,其中农村为50.7%,高于城市的47.7%(?2=104.629,P<0.001);被调查的589名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率为49.4%,其中农村为51.4%高于城市的48.3%(?2=15.096,P=0.001)。3、2016年,赤峰市、成都市、贵阳市和西宁市高血压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为40.1%、73.6%、50.2%和34.8%,不同地区之间高血压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35.114,P<0.001);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为36.8%、73.2%、41.1%和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1.728,P<0.001)。4、2016年,调查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75.2%,城市为84.6%高于农村(65.8%)(?2=170.047,P<0.001);调查地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为73.0%,城市为78.1%高于农村(63.3%)(?2=14.243,P<0.001)。5、规范化管理组高血压患者的规律服药率、良好生活方式占比和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5.4%、47.8%和50.8%,均高于未管理组(70.2%、45.5%和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规范化管理组糖尿病患者的规律服药率、良好生活方式占比分别为83.8%和60.5%,高于未管理组(72.1%和53.7%),不同管理状况糖尿病患者规律服药率存在差异(?2=13.221,P=0.01)。6、2016年,赤峰市、成都市、贵阳市和西宁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71.5%、93.6%、74.2%和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0.945,P<0.001);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分别为64.7%、90.2%、71%和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4.236,P<0.001)。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与地区因素、城乡类型、家庭收入、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生活方式和规律服药等因素有关;控制性别、年龄等因素后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患者组的血压控制率是未管理组的2.154倍;良好生活方式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是不良生活方式组1.594倍;按医嘱服药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是未服药组的2.042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地区因素、患者生活方式及患者规律服药等因素有关;控制其他因素后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组的血糖控制率是未管理组2.767倍,按医嘱服药组患者血糖控制率是未服药组2.834倍。8、对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因素进行相加交互作用分析发现,生活方式与规律服药(RERI=1.74,AP=1.38)、生活方式与高血压知识知晓(RERI=3.61,AP=2.62)、规律服药与高血压知识知晓(RERI=3.28,AP=2.11)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结论:1、我国西部典型地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率、规范化管理率及血压和血糖控制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地区、城乡之间慢性病控制状况差异明显。2、慢性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能够促进患者降低不良行为、提高健康素养水平,促进规律服药,进而提高慢性病的控制效果。3、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控制效果受多因素的影响,单一的干预措施难以达到理想控制慢性病的目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才能达到理想的慢性病控制效果。
石艳荣[3](2016)在《西北部分地区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西北部分地区(包括金昌市、张掖市、海南藏族自治州、民和县、银川市、石嘴山市、乌鲁木齐市、乌苏市、西安市区、临潼区)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死胎及死产和整体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现状和分布特征,探讨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提供科学依据,为以后开展不良妊娠结局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提供基线数据。方法:在每个研究地点选取1-3所主要的、有代表性的综合医院或妇幼专科医院,收集各医院2009年10月—2014年10月所有住院孕产妇分娩登记资料,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西北部分地区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死胎及死产和整体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分别是5.31%、5.08%、7.24%、1.02%、0.78%、1.54%和16.82%。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所占比重不同,金昌市、银川市、石嘴山市、乌鲁木齐市、乌苏市、西安市区、临潼区以巨大儿发生率最高,张掖市以早产发生率最高,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民和县以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最高,其中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民和县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石嘴山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乌鲁木齐市的死胎及死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地区。2.依据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可知:(1)早产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地区、围产儿性别、孕产妇年龄、产次。各地以临潼区最低,乌鲁木齐市最高,男婴高于女婴(OR>1,P<0.05),孕产妇年龄以<20岁和≥35岁发生率较高(P<0.05),随着产次的增高而增高(OR>1,P<0.05);(2)低出生体重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地区、围产儿性别、孕产妇年龄和产次。各地以石嘴山市最低,海南藏族自治州最高,男婴低于女婴(OR<1,P<0.05),孕产妇年龄以<20岁发生率最高(P<0.05),其次是≥35岁,随着产次的增高而增高(OR>1,P<0.05);(3)巨大儿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地区、围产儿性别、孕产妇年龄、孕次和产次。各地以海南藏族自治州最低,乌苏市最高,男婴高于女婴(OR>1,P<0.05),巨大儿发生率随孕产妇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以<20岁最低,≥35岁最高(P<0.05),随着孕次和产次的增高而增高(OR>1,P<0.05);(4)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地区、围产儿性别、孕产妇年龄和产次。各地以西安市区最低,民和县、海南藏族自治州较高,男婴高于女婴(OR>1,P<0.05),孕产妇年龄以<20岁发生率最高,其次是20岁(P<0.05),随着产次的增高而增高(OR>1,P<0.05);(5)出生缺陷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地区、围产儿性别、孕产妇年龄、孕次和产次。各地以民和县最低,石嘴山市最高,男婴高于女婴(OR>1,P<0.05),孕产妇年龄以<20岁和≥35岁发生率较高(P<0.05),随着孕次的增高而增高(OR>1,P<0.05),在产次为1时发生率最低(OR<1,P<0.05);(6)死胎及死产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地区、孕产妇年龄、孕次和产次。各地以西安市区最低,乌鲁木齐市最高,孕产妇年龄以<20岁和≥35岁发生率较高(P<0.05),随着孕次的增高而增高(OR>1,P<0.05),在产次≥2时发生率最高(OR>1,P<0.05);(7)整体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地区、围产儿性别、孕产妇年龄、孕次和产次。各地以临潼区最低,乌鲁木齐市最高,男婴高于女婴(OR>1,P<0.05),孕产妇年龄以<20岁和≥35岁发生率较高(P<0.05),随着孕次和产次的增高而增高(OR>1,P<0.05)。结论:1.西北部分地区2009-2014年间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是主要的不良妊娠结局,其中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民和县的新生儿窒息、石嘴山市的出生缺陷、乌鲁木齐市的死胎及死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地区,应当引起重视。2.不同地区、男婴、孕产妇年龄过小或过大、孕次≥3次、产次≥2次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
脱军运[4](2015)在《20102012年兰州市城关区居民全死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 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2010~2012年居民全死因信息及人口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城关区居民的死亡现状特点、死因构成及其关联因素,明确现阶段影响兰州市城关区居民主要死因、造成健康及疾病负担的重点疾病,以及关联的自然社会因素。为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2年期间兰州市城关区居民全人群死因信息、社会人口资料数据,采用死亡率、死因顺位、潜在寿命损失年及人口构成等指标,应用EXCEL、SAS9.1软件进行数据描述,进行多组构成比的卡方检验、多重对应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主要死因疾病构成、疾病负担及关联因素。结果 (1)2010~2012年城关区居民死因监测系统共监测死亡病例7333人,年均粗死亡率194.90/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3.47/10万。(2)城关区65岁及以上年龄组构成比在9.38%~10.20%之间,该区已步入老年型社会。(3)死因顺位前4位系统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39.89%)、肿瘤(20.37%)、呼吸系统疾病(10.91%)、伤害(9.78%),前四位合计占总死亡人数的80.95%;其中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合计占60.26%。(4)死因顺位前5位单病种疾病依次为:急性心肌梗死(8.77%)、交通事故(5.85%)、肺癌(8.4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21%)、肺炎(8.18%)。(5)对2925例循环系统的死因分析,其冠心病占48.24%,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疾病占20.89%。(6)前3位恶性肿瘤顺位依次是消化器官恶性肿瘤(44.51%)、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22.29%)、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9.10%),合计占总的恶性肿瘤例数的75.9%。(7)全人群死因分析结果显示伤害占到了 9.78%,交通事故排在第一位,占59.83%;伤害对男性(35~45岁)、女性(25~35岁)中青年人群的潜在减寿年数影响较大;伤害对男性(41~51岁)、女性(31~41岁)中青年人群的潜在工作损失年数影响较大。(8)对193例感染性疾病的死因分析发现,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82例,占 58.99%。(9)总潜在减寿年数所示,伤害死因对男性人群危害度最高,肿瘤死因对女性人群危害程度最高;人均潜在减寿年数所示,伤害死因对人群中个体的危害程度最高。(10)总潜在工作损失年所示,循环系统死因对男性劳动力人群的危害程度最高,肿瘤死因对女性劳动力人群的危害程度最高;人均潜在工作损失年所示,伤害死因对人群个体的危害程度最高。(11)多重对应分析因子载荷图显示,低年龄段与死因伤害可能关联;高年龄段与死因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关联;而女性和死因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可能关联。(12)教育程度高、职业为技术干部和文职人员以脑力劳动为主者与死因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关联;教育程度低的、职业以体力劳动为主者与循环系统疾病可能关联。结论 兰州市城关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政府应采取恰当的措施应对老龄化问题。城关区全人口死因构成状况以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慢性病及伤害方面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努力减少慢性病及伤害的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应加强对公共卫生重视程度和相关投入,提高居民卫生保健意识,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彭振仁[5](2011)在《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收集广西公安厅交警总队记录在案的南宁市2000-2009年历年道路交通伤害资料,运用GIS软件ArcGIS 10建立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GIS数据库,描述和分析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趋势、成因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探索其影响因素,同时,以基于GIS的空间回归预测交通伤害,为道路交通伤害的预防、控制、监测以及制定干预措施和决策立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和分析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趋势、成因,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探索其影响因素,以基于GIS的空间回归预测交通伤害,同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高低/聚类分析和热点分析探索交通伤害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流行趋势概况①时间趋势:从2000-2009年,南宁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在2005年之前呈上升趋势,2005年之后呈下降趋势。事故发生率、车辆致伤率、车辆死亡率、人口致伤率、人口死亡率和综合事故率自2005年起呈稳步下降趋势。1月、6月、7月和10月是交通事故发生较多的月份,2月、3月和4月是交通事故发生较少的月份。交通事故发生数在22:00~23:00时段最多,在03:00~04:00时段最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19:00~20:00时段最多,在03:00~04:00时段最少;交通事故受伤人数在20:00~21:00时段最多,在18:00~19:00时段最少;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21:00时段最严重,在03:00~04:00时段最轻。②城区分布情况:交通事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青秀区、兴宁区、江南区和西乡塘区,共占了事故总数的91.9%,此四城区的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共占了总伤亡人数的90.2%。③人群分布情况: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以男性居多,男女伤亡比例为2.7:1。20~40岁的青壮年伤亡人数最多,占了总伤亡人数的51.2%。伤亡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无业人员三种职业,此三种职业人群的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共占了总伤亡人数的59.2%。④道路交通伤害的疾病负担情况:20~40岁年龄段的青壮年的YPLL、WYPLL和VYPLL损失最大,分别占了总损失年的58.3%、62.3%和90.6%。⑤道路交通事故的类型:交通事故的发生主要以一般事故、轻微事故和重大事故为主。因重大事故死亡的人数最多,占了总死亡人数的94.6%,而因一般事故受伤的人数最多,占了总受伤人数的58.2%。⑥道路交通事故形态:侧面相撞和正面相撞是交通事故发生时的主要形态。其中,由侧面相撞导致的伤亡情况最严重,伤亡人数占了总伤亡人数的39.8%。⑦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员的交通方式:交通事故伤亡人员的主要交通方式为驾驶摩托车、步行和乘汽车,因驾驶摩托车、步行和乘汽车导致的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分别占了总伤亡人数的31.9%、20.7%和15.5%。(2)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的成因①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因机动车驾驶员导致的交通事故次数最多,伤亡情况最严重,事故发生数和伤亡人数分别占了总数的79.4%和80.7%。②人的因素:90.0%的交通事故都是男性机动车驾驶员造成的。20~40岁年龄段和驾龄在5年以内的机动车驾驶员最容易导致交通事故,事故发生数分别占了事故总数的67.1%和44.0%。③车辆因素:从2000-2009年,南宁市机动车拥有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机动车拥有量从2000年的193273辆增长至2009年的595677辆。但由偏相关分析结果可知交通事故伤亡人数与机动车拥有量不存在相关性(p=0.071>0.05)。④道路因素: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形、干燥路表、水泥路面、沥青路面、平直道路以及一级公路上,分别占事故总数的73.2%、89.7%、52.5%、46.1%、86.6%、62.5%。⑤环境因素:晴天、白天以及交通信号方式为标志标线时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伤亡情况最严重,事故发生数分别占了事故总数的75.4%、51.3%和58.9%,伤亡人数分别占了总伤亡人数的73.9%、52.4%和60.6%。(3)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交通伤害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行为中的违章转弯(B=-0.930,OR=0.395)、违章倒车(B=-1.358,OR=0.257)、违章掉头(B=-0.797,OR=0.451)、违章变更车道(B=-0.891,OR=0.410)、违章占道行驶(B=0.861,OR=2.366)、纵向间距不够(B=-0.970,OR=0.379)、无证驾驶(B=3.340,OR=28.229);机动车驾驶员驾龄<5年(B=0.466,OR=1.593)和驾龄为10年~(B=0.538,OR=1.712);丘陵地形(B=0.904,OR=2.470);道路类型中的二级公路(B=0.319,OR=1.376)、三级公路(B=0.492,OR=1.635)、四级公路(B=1.154,OR=3.172);交通信号方式中的无信号(B=2.244,OR=9.429)、民警指挥(B=-0.931,OR=0.394);照明条件中的白天(B=-0.389,OR=0.6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交通伤害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行为中的酒后驾车(B=-0.611,OR=0.543)、违章转弯(B=-0.913,OR=0.401)、违章倒车(B=-1.768,OR=0.171)、违章停车(B=-1.312,OR=0.269)、违章掉头(B=-1.006,OR=0.366)、违章滑行(B=-0.800,OR=0.449)、违章变更车道(B=-1.128,OR=0.324)、不按规定让行(B=-0.498,OR=0.608)、纵向间距不够(B=-1.020,OR=0.360)、违反交通信号(B=-0.514,OR=0.598)、无证驾驶(B=2.513,OR=12.336);丘陵地形(B=0.710,OR=2.034);交通信号方式中的无信号(B=2.083,OR=8.027);照明条件中的白天(B=-0.385,OR=0.680)。(4)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的预测多因素空间回归预测模型显示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呈低值聚类分布,模型预测值偏低。(5)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交通事故空间分布图显示南宁市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六城区共同交界区域的市政中心。全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有聚类分布趋势,高低/聚类分析则显示伤亡人数有低值聚类趋势。区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伤亡人数在六城区共同交界区域呈HL分布模式,远离六城区共同交界区域的地区的伤亡人数呈HH分布模式。热点分析则显示伤亡人数在六城区共同交界区域呈低值聚类,远离六城区共同交界区域的地区的伤亡人数呈高值聚类:[结论]近年,南宁市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伤害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交通事故和交通伤害的发生呈现明显的时间、人群、地域和空间分布特点;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以男性和20~40岁的青壮年为主;20~40岁的青壮年的YPLL、WYPLL和VYPLL损失最严重;交通事故主要由机动车驾驶员引起,男性多于女性,20~40岁和5年以内驾龄的司机最易导致交通事故;良好的道路条件、交通环境易发生交通事故和交通伤害;机动车驾驶员无证驾驶、交通信号方式为无信号时是交通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交通信号方式为民警指挥时是交通伤害的主要保护因素。
黄霜[6](2011)在《张家界市2007-2009年居民伤害死亡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湖南省张家界市居民伤害死亡现况及其疾病负担情况,掌握其地区与人群分布特点,从而确定重点人群,为政府部门开展伤害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2009年张家界市居民伤害的死亡资料。计算指标包括死亡率及标准化死亡率、构成比、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PYLL)、潜在价值损失年数(VPYLL)。结果:1.2007-2009年伤害死亡率为51.70/10万,标化率为46.61/10万;男性伤害死亡率为67.91/10万,标化率为63.03/10万;女性伤害死亡率为34.42/10万,标化率为29.66/10万。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97倍,男性标化死亡率是女性的2.13倍。伤害死因中,交通事故死亡率(20.10/10万)及标化率(18.58/10万)最高,中毒死亡率(4.36/10万)及标化率(3.72/10万)最低。2.20岁以下人群的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20~岁以上人群的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升。慈利县的死亡率最高,其次是桑植县、武陵源区,永定区的死亡率最低。3.伤害总的PYLL标化率为14.73/1000, WPYLL标化率为9.81/1000, VPYLL标化率为3.81/1000,伤害导致的PYLL标化率、WPYLL标化率、VPYLL标化率前三位排序相同,为交通事故、溺死、自杀。慈利县的PYLL标化率和WPYLL标化率最高,其次为永定区、武陵源区,最低的是桑植县。VPYLL标化率,永定区最高,其次为桑植县、慈利县,最低的是武陵源区。4.张家界市居民全死因期望寿命为80.954岁,去伤害死因后期望寿命为82.596岁,去伤害死亡原因后期望寿命可增加1.642岁,增长幅度为2.028%。结论:1.张家界市居民伤害死亡率高于全国水平,男性高于女性,20岁以上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慈利县的死亡率最高,其次是桑植县、武陵源区,永定区的死亡率最低。张家界市居民的前三位伤害死因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2.伤害死亡导致的疾病负担前三位排序为交通事故、溺死、自杀;PYLL标化率和WPYLL标化率慈利县最高,其次为永定区、武陵源区,最低的是桑植县;VPYLL标化率永定区最高,其次为桑植县、慈利县,最低的是武陵源区。
胡嘉[7](2011)在《结核病死亡监测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结核病死亡率是评价结核病控制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结核病疾病负担的重要指标。那么如何对结核病死亡率进行评价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在我国已建立的结核病死亡相关的监测系统有: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比较结核病死亡结核病相关监测系统中结核病死亡监测的特点,对于选定结核病死亡评价来源,预测结核病死亡疫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结核病相关监测系统的监测目的、覆盖人群、监测平台、信息采集流程、死亡判定标准、数据分析与利用、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比较,对各系统所收集的结核病死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从中选取代表性较好的监测系统所收集的死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我国结核病死亡特征及趋势。研究目的1比较分析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框架,实施情况及所收集的结核病死亡相关数据;2了解我国结核病死亡率及趋势以及分布特征;3为完善我国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制定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以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收集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结核病死亡数据,对监测系统设计框架、实施情况及结核病死亡相关数据进行比较,选择结核病死亡监测代表性较好的系统数据。,描述性分析所选监测系统中结核病死亡率人群、地区分布特征及趋势和疾病负担指标分布,了解我国结核病死亡现状及疾病负担。研究结果1通过比较监测系统间设计框架、实施情况及结核病死亡监测数据发现,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是以死因为目的的抽样生命登记系统,死亡信息收集渠道多样,并定期开展漏报调查,系统设计在结核病死亡监测要优于其它系统;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收集数据的完整性优于疾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及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典型分析显示其登记的病例数均高于其他两个系统。2我国结核病死亡趋势及特征分析(1)2004-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结核病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6.57/10万下降到3.90/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为7.81/10万,女性为3.66/10万,城市、农村的死亡率分别为3.57/10万和6.98/10万;西部高于中部和东部,东、中、西部分别为3.66/10万、4.97/10万、9.61/10万。肺结核结核平均死亡率为5.48/10万,其中男性为7.45/10万,女性为3.40/10万,城市、农村的死亡率分别为3.34/10万和6.63/10万,东、中、西部分别为3.44/10万、4.72/10万和8.98/10万。(2)2004-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结核病潜在减寿年为237376.7人年,潜在工作寿命损失年为131965.2人年,期望寿命为70岁,期望退休年龄为60岁;潜在减寿率为0.73‰,潜在工作寿命损失率为0.41%,均呈现西部高于中、东部,农村高于城市,青壮年(30-50岁)损失率高的特点;结核病早死指数平均为18.32。结论1在结核病死亡监测方面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要优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用来分析全国结核病死亡的趋势和特点;22004-2008年我国结核病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人群和地区特点明显结核病死亡率不同,西部地区高于中、东部地区,农村高于城市;疾病负担呈现西部高于中、东部,青壮年高于其他年龄组的特征
胡嫣平[8](2010)在《上海市某社区伤害流行现状调查》文中指出伤害是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后的又一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对于伤害的严重性及预防与控制的迫切性普遍认识还是不够的。国内目前缺乏完整的伤害监测系统,缺乏可靠准确的伤害流行信息。我们通过以社区为基础的调查结合相对成熟的死亡监测系统,来了解伤害在社区的流行现况和人群的认知程度。目的1.了解社区伤害流行现况和特征;2.探索社区伤害可能的危险因素;3.了解社区人群关于伤害的认知情况。资料和方法1.以上海市某社区的全体居民为研究对象,被调查人员需在本街道至少居住一年以上。采用入户调查方法。入户调查问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社区伤害和暴力调查指南”以及“伤害外部原因国际分类”自行设计。一份是“家庭基础信息表”,一份是“伤害认知表”,一份是“伤害事件表”。调查人员询问调查对象过去一年之内的伤害发生情况。有效调查1984户家庭,共调查5437人。2.从“上海市全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提取社区全户籍人口2002年-2008年“死亡个案卡”426例。死亡原因编码标准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伤害事件所致死亡病例为死亡外因编码为V01-Y98的病例。结果1.入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伤害发生率为3.03%,女性的伤害发生率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伤害发生率最高的年龄组为80及80岁以上人群,伤害的发生率为16.23%,伤害发生率最低的年龄组为30-39岁年龄组,伤害的发生率为0.32%。离婚和丧偶的人群的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伤害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离退休人员的伤害发生率最高,为5.4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伤害发生率最低为0.42%。从伤害意图来看,以非故意伤害为主。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休闲娱乐最多占27.65%,第二位是乘驾交通工具占18.82%,家务第三位。跌落是该社区的最主要伤害原因,占到总伤害例数的58.82%,第二大伤害原因是交通伤害,占20%。2.2008年该社区伤害死亡率为770.19/10万,是该社区的第五位死因。伤害的潜在寿命年数损失年数为570.00人年,占总YPLL的5.55%,伤害标化YPLL为401.72人年,减寿顺位为第三位。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同步上升。该社区的第一位伤害死亡原因是跌落,占伤害死亡人数的43.66%;第二位是交通事故,占伤害死亡人数的26.76%;第三位是故意伤害中的自杀,占到伤害死亡人数的12.44%。近十年来跌落死亡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交通事故和自杀的死亡呈现下降趋势。3.居民在伤害方面的认知情况,对不同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知晓率较低的项目体现在仅1.16%的居民知道交通事故的电话,对煤气灶超期使用所造成的的知晓率仅为25.66%。同时也存在行为错误率较高的方面,参与社区消防培训率为35.38%,处理火灾第一反应正确率为26.26%,处理油锅起火的做法正确率15.88%。结论1.社区伤害的高危人群为女性、老人。社区居民关于伤害的认知不全面,需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手段对社区居民开展伤害健康教育2.老年跌倒是该社区的首位伤害干预重点。干预的措施需从多方面开展,如坚持锻炼、合理用药、改善居家环境的安全性等。3.该社区伤害干预的第二重点是交通伤害。建议通过改造环境,采用被动干预的方式减少交通伤害的发生。4.建立完整的伤害监测网络,及时获取全面可靠的伤害发生信息。进行多学科交叉应用于伤害的研究和干预。争取政府的支持,建立多部门的综合管理。
张涛[9](2010)在《儿童肺炎流行特征、病原体诊断方法评价和肺炎链球菌多重PCR分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为常见的疾病。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儿童肺炎一直也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首要死亡原因。然而,迄今为止,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肺炎死亡率和发病率等流行病学特征仍不清楚。对儿童肺炎病原体的正确诊断是预防和控制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难以获取高质量的下呼吸道标本,肺炎病原体的诊断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深部吸痰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损伤性小的下呼吸道标本采集方法。为了正确地使用和推广该方法,本研究结合鼻咽拭子的检测结果,对深部吸痰法的有效性和特异性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此外,为了了解我国肺炎链球菌菌株的血清分布和监测其血清型的变更等,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可替代荚膜肿胀试验,且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流行病学研究的肺炎链球菌分型方法,以控制肺炎链球菌感染,并为制定肺炎链球菌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第一部分系统性回顾中国儿童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系统的检索了1950-2007年间公开发表的关于儿童肺炎发病、死亡和病原体等相关的文献。通过对NCBI, Cochrane, CNKI, VP,万方等主要数据库的检索和手工检索,共获得6310篇文献。经过筛选、全文阅读、质量评价和文献信息提取等,最终采纳并进入分析的文献共142篇。20世纪90年代,来自黑龙江、内蒙古、宁夏、山东、北京、江苏、云南、广东等地以人群为基础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监测结果显示,中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发病率为26.6%。儿童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肺炎的发病率迅速下降。不同地域儿童肺炎的发病率也有差异。总体来说,南方高于北方,尤其是西南、华南地区比华北、华东地区高。肺炎一直是我国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1991-2000年间,全国儿童死亡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总死亡率随着时间有所下降,肺炎在所有死亡原因中占首位。年龄不同,儿童肺炎死亡率也不相同。低年龄组儿童肺炎死亡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肺炎死亡率迅速下降。在各地区之间,儿童肺炎死亡率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的儿童肺炎死亡率比中东部地区高,而北方地区儿童肺炎死亡率高于南方地区。病死率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年龄上看,新生儿的肺炎死亡率最高,达21.3%(95%CI:19.8%-22.9%)。5岁以下儿童的肺炎病死率明显下降,仅为0.6%(95%CI:0.5%-0.7%)。北方地区儿童肺炎病死率为18.0%o(95%CI:13.7%o-22.2%o),高于南方地区的5.3%(95%CI:4.7%o-5.9%o)。西部地区儿童肺炎病死率高达113%o(95%CI:8.5‰-14.1‰),显着高于中东部地区。儿童肺炎的细菌检出率为31.2%(95%CI:30.7%-31.8%),其中以新生儿肺炎的细菌检出率较高。在阳性分离细菌中,新生儿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较为常见。较大年龄儿童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阳性率也较高。不同年代、不同地区儿童肺炎的细菌学感染谱有所不同。总而言之,我国属于儿童肺炎高负担国家,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第二部分对深部吸痰法诊断儿童肺炎病原体的评价本研究旨在对深部吸痰法诊断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病原体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特异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以2006年3月-2007年3月期间于苏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病例组)和无呼吸道感染的外科患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在征得其父母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之后,对研究对象父母或监护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病史摘录及病案回顾等以收集相关的信息,同时采集研究对象的鼻咽拭子和深部吸痰标本,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学检测,在标本的采集和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分别采取了严格质量控制和盲法。研究共入选了839名儿童,其中66人因标本采集不合格等原因而被剔除,最终773人(病例组379人,对照组394人)被纳入数据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和入选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并且86%的病例组儿童在入院前使用过抗生素。根据研究假设,对照组儿童的深部吸痰结果的阳性率应为零或很低,病例组儿童的深部吸痰的阳性结果可认为是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然而,研究结果与研究假设相比有差异。即无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对照组儿童的深部吸痰标本细菌阳性率高,如流感嗜血杆菌阳性率高达27.2%(95%CI:22.8%-31.5%),卡他莫拉菌的阳性率为22.1%(95%CI:18.0%-26.2%),肺炎链球菌的阳性率为8.4%(95%CI:5.6%-11.1%)。病例组儿童由于受到大量使用的抗生素的影响,深部吸痰标本的细菌阳性率相对较低,如流感嗜血杆菌阳性率为15.3%(95%CI:11.7%-18.9%),卡他莫拉菌的阳性率为4.7%(95%CI:2.6%-6.9%),肺炎链球菌的阳性率为10.3%(95%CI:7.2%-13.3%)。两组对象深部吸痰法的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名对照组儿童鼻咽部携带了肺炎链球菌,其中20名儿童的深部吸痰标本肺炎链球菌阳性,即深部吸痰法的假阳性率为33.9%(95%CI:20.7-47.0%)。鼻咽拭子和深部吸痰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位于0.37至0.64之间。可见深部吸痰法的标本受到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干扰,假阳性率高,特异性较差。当然,深部吸痰法也有其可取之处。虽然受到广泛应用的抗生素的影响,但与鼻咽拭子相比,深部吸痰法的细菌分离率高。根据对采样部位的分析,结合鼻咽拭子的检测结果,深部吸痰法的检测结果可以反映细菌向下侵袭的趋势,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诊断有提示作用。结合临床检验的结果,如结合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局部痰液标本中找到G+球菌和脓细胞,有助于肺炎链球菌等常见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分离;血液中C反应蛋白水平和中性粒白细胞计数等,可以有助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诊断。综上所述,深部吸痰法检测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特异性较差,容易受到上呼吸道携带细菌的干扰,不适合直接用于儿童肺炎病原体的诊断。第三部分肺炎链球菌多重PCR分型方法的研究本研究结合我国儿童肺炎链球菌常见的血清型和基因库序列分析,设计血清型特异的PCR引物,以初步建立肺炎链球菌多重PCR分型方法。通过与传统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方法—荚膜肿胀试验和经典的分子分型方法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MLST)进行比较,研究和评价多重PCR的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用于判别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的可行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旨在寻找一种适合于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方法。根据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相关基因cps的结构和组成,以及国内既往研究结果,设计我国较为常见血清型1,3,5,6,7F,9V 14,15A,15B/C,18C,19F,19A,20,22 F,23F等的特异引物,并优化建立了多重PCR反应体系。从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中成功区别血清型19F,19A,23F,14,18C,6A/B,15A,15B/C等常见血清型。对多重PCR的的初步分型结果,进行普通PCR反应验证和PCR反应产物的测序等确认分型结果的准确性。多重PCR分型结果与荚膜肿胀试验分型结果相比,63株肺炎链球菌中,两者分型结果一致的有52株菌,结果一致性达82.5%(95%CI:73.2%-91.9%),灵敏度为89.2%(95%CI:79.2%-99.2%),阳性预测值82.5%(95%CI:70.7%-94.3%)。在分型结果不一致的11株菌中,7株荚膜肿胀试验尚未分出具体血清型别,多重PCR方法可区分其血清型,分别为血清型23F,19A,18C,6A/B等非常常见的血清型。此外,多重PCR方法还识别了两种血清型19F和23F共存的现象。多重PCR分型结果与MLST分型结果相比,45株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结果一致的有40株,结果一致性达88.9%(95%CI:79.7%-98.1%),灵敏度为88.4%(95%CI:78.8%-98.0%),阳性预测值100%。可见多重PCR分型方法与荚膜肿胀试验和MLST分型结果一致性高,分型结果准确,可以同时筛查多种血清型,具有快速、便捷、客观等优点,其分型成本为各种分型方法中最低。此外,多重PCR方法可以对荚膜阴性肺炎链球菌菌株进行分型,也可识别多种血清型共存的现象,还可直接用于临床标本的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检测和分型。今后可将其分型范围扩展至更多血清型,并在现场应用和进一步评价该方法。总之,肺炎链球菌多重PCR分型方法是一种经济、快速、便捷、客观的分型方法,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赵新平[10](2008)在《中西部三省县CDC人力现状及其配置标准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在近几年应急处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中,暴露了我国疾病控制体系和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不少问题,还不能适应当前和未来疾病控制服务及应急的需求,因而,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国政府急需研究与解决的一个重点工作,中西部地区的县级疾病控制中心(CDC)也是我国疾控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如何根据现阶段的国情,在合理界定中西部县CDC职能基础上、配置有限的卫生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是卫生部“世行贷款/国外赠款中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其它传染病应对项目”中的一个实施性研究课题。选择了中西部的江西、青海、云南三省作为研究现场。研究目的1.调查中西部三省县尤其是贫困县CDC机构运行和提供疾病控制服务的现状2.调查并评估中西部三省县级CDC,尤其是贫困县CDC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3.调查并评价调查并评价中西部三省县级CDC,尤其是贫困县CDC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需求和能力4.界定贫困县CDC的基本职能、工作类别和工作项目及评估履行现状5.评估中西部县CDC人力配置的影响因素6.研制贫困县CDC人力资源最低配置标准7.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和改革措施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文件与常规统计资料采集、县CDC问卷抽样调查、知情人深入访谈、专题小组和选题小组讨论、改良的Delphi法、差距分析、多因素统计分析等定量与定性研究综合集成的方法。定量资料根据数据类型及分布情况,采用相应方法进行统计描述与推断,以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制定人力配置标准;定性资料采用类属分析法与归纳综合法加以分析,并以引语、图表方式做具体描述。主要结果1.从社会经济水平和居民的健康状况比较,本研究所选的中西部三省和调查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三个省调查县之间比较,社会经济指标以青海省相对处于劣势;而在国贫县、省贫县和非贫困县之间未见有明显差别。2.政府投入不足,基本上仅能解决员工工资,目前三个省的调查县CDC开展的疾病控制服务有限,并且都在不同程度地搞创收、开展有偿服务,但仍有至少半数的县CDC处于不同程度的收不抵支、负债运行的状况,尤其在贫困县。3.中西部三省的县级CDC人员数量、卫技人员数量及其职称构成未见明显差别,而不同经济类型县在每万人口县CDC的卫技人员数量、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背景结构、人员减少途径等方面有差别。4.县CDC人员数量不足和人浮于事现象并存,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年龄断层,非专业人员太多,中专学历、临床与药学专业的人员较多,真正能够胜任疾控工作和应急任务的人员太少,素质不高,没有人才储备。防疫站分家后的CDC人员结构更加不合理,CDC又常常成为塞进非专业人员的机构。5.中西部国贫县的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捉襟见肘”的财政,政府财政对县CDC的经济补偿不足,从而也限制了人员编制。县CDC机构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缺少相应的人员引进、录用标准、以及对在职人员的绩效评估。6.由于经费匮乏,目前三省6个国贫县CDC和乡镇卫生院人员培训的方式主要是“以会代训”、“以一传十”的短期培训,这虽对完成下达的工作任务有一定的作用,但培训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难以提高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7.三省调查县虽已基本建立应急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但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难以满足应急需求,资金和物质的储备机制尚未完善,乡镇、村级的信息基础建设薄弱,整体处突能力脆弱,很难保证一旦遇到诸如“非典”突发事件时能够真正地“拉得出,打得响,打得赢”。8.将卫生部制定的全国县CDC的7项基本职能,24个工作类别,207个工作项目,通过选题小组讨论后再经过专家咨询,界定中西部县CDC基本职能、工作类别和项目,调整为8项基本职能,21项工作类别和89项工作项目。9.咨询专家和县CDC工作人员对目前国贫县CDC履行8项基本职能及其工作类别和项目情况的总体评价普遍较低。若按新界定的CDC基本职能、工作类型和任务的要求,现有的县CDC人力资源难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疾病控制服务以及应急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需求。10.三个省的县CDC都期望在未来5年内能减少非专业人员和无职称人员的比例,提高人员的专业学历和职称,改变目前以中专学历为主的人员结构。综合本次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县CDC人力配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受到当地人口的影响,还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辖区面积、地理地貌特征、交通便利程度、现有卫技人员结构、基层预防保健工作网络、以及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以往单纯以服务人口多少配置卫生人力的做法存在明显的缺陷。11.县CDC人力资源配置参考标准方程为:Y=1.67+2.5×10-6×辖区面积-0.11×每个乡的乡镇卫生院数+4.38×10-3×人口+0.0169×县CDC机动车辆数+ 0.0156×县CDC联网电脑数-0.14×县CDC大专学历人员百分比-0.12×县CDC公卫专业人员百分比-0.081×是高原地貌。12.在现阶段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和疾控机构调整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情况下,县CDC基本职能的界定与人员配置标准的研制都应有一定的时效性,且不宜预期太长。应用本研究提出的县CDC人员配置参考标准需有一定的前提、范围及支撑条件。政策建议1.强化政府职能,增加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各级政府需进一步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建立合理规范的责任分担和筹资机制。政府应按界定的疾控机构基本职能和公共卫生应急需求,合理配置相应的人力资源,购买相应的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包。2.改革县CDC人事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循序渐进地深化疾控机构人事管理与制度改革,加大CDC用人自主权,建立并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制度,公开、规范用人程序和标准,建立竞争、监督和激励三个机制,形成良性循环;建立卫生人才交流中心,对新聘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制度,对分流人员集中管理,提供安置信息和指导。多种培训形式结合,提高县CDC人员能力。3.合理提供有偿服务,加强监督管理目前暂时不能规避CDC开展有偿服务,要在切实落实CDC应有的职能和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允许其提供有偿的、适宜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但要加以监督管理。4.明确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机构的职能和范围,加强各机构的合作明确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医疗服务、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相关部门的职能、管理范围等,加强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协调合作。县、乡、村的疾病控制机构的协调,尤其要加强业务指导与监督的管理体制,同时也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5.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制的建设,重点进行能力建设必须强化政府在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职能和管理工作,改变财神跟着瘟神转的局面,对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在人财物配置方面要继续给予倾斜支持,还要加强监管。在加强中西部农村地区CDC建设的同时,CDC及有关机构要立足提高日常疾控服务与管理的能力,平战结合,将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防患于未然。6.切实履行基本职能CDC基本职能、工作类别和内容的界定具有时效性和区域性特征,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各级CDC的基本职能进行界定。目前国家实施的国债项目对改善中西部县CDC的硬件和工作条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在实验室的检测和工作能力建设与提高方面,需考虑进一步的人才培养和培训计划。在加强县CDC建设的同时,要大力扶持乡村两级预防保健工作网底的建设与发展,保证疾控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7.对中西部县CDC人力配置标准的应用本研究制定的中西部县CDC人力配置标准的应用有一定的前提,包括县CDC人事制度改革,拥有人事自主权,建立严格准入制度,分流原来的占岗不工作的人员,并且工作能切实履行制定的基本职能、工作类别和项目。目前,宜将本研究提出的人力配置预测值作为县CDC人员需要量的最低限度配置标准;如果通过有力、有效的措施使县CDC的基本职能落实到位的话,可逐步按上限值配置。
二、西宁市城北区1990~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顺位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宁市城北区1990~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顺位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重点 |
四、数据来源及文献利用说明 |
五、研究方法 |
六、概念界定 |
七、消化系统癌症发展分期说明 |
第一章 头十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概述 |
第一节 发病率及频次分析 |
一、发病率分析 |
二、频次分析 |
第二节 高发病种高发地区分析 |
一、高发病种地域分析 |
二、高发病种城乡差异分析 |
第三节 高发人群分析 |
一、年龄分析 |
二、性别分析 |
第四节 高发病种危险因素分析 |
一、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
二、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
三、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
第二章 中期二十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概述 |
第一节 发病率及频次分析 |
一、发病率分析 |
二、频次分析 |
第二节 高发病种高发地区分析 |
一、高发病种地域分析 |
二、高发病种城乡差异分析 |
第三节 高发人群分析 |
一、年龄分析 |
二、性别分析 |
第四节 高发病种危险因素分析 |
一、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
二、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
三、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
第三章 近十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概述 |
第一节 发病率及频次分析 |
一、发病率分析 |
二、频次分析 |
第二节 高发病种高发地区分析 |
一、高发病种地域分析 |
二、高发病种城乡差异分析 |
第三节 高发人群分析 |
一、年龄分析 |
二、性别分析 |
第四节 高发病种危险因素分析 |
一、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
二、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
三、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发病状况分析 |
第一节 食管癌发病状况分析 |
一、发病率、频次分析 |
二、地域分析 |
三、人群分析 |
第二节 胃癌发病状况分析 |
一、发病率、频次分析 |
二、地域分析 |
三、人群分析 |
第三节 肝癌发病状况分析 |
一、发病率、频次分析 |
二、地域分析 |
三、人群分析 |
第四节 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发病状况总结 |
一、消化系统癌症高发病种 |
二、消化系统高发癌症的高发地区 |
三、消化系统高发癌症的高危人群 |
第五章 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危险因素分析 |
第一节 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
第二节 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
第三节 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
第四节 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危险因素总结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我国西部典型地区慢性病控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资料来源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 |
2.2.2 现场调查 |
2.2.3 资料整理 |
2.2.4 数据库建立 |
2.2.5 统计分析 |
2.2.6 理论框架 |
2.2.7 指标定义及变量赋值 |
2.3 技术路线 |
2.4 质量控制 |
结果 |
3.1 西部典型地区慢性病患者一般情况 |
3.1.1 慢性病患者患病情况 |
3.1.2 慢性病患者人口学特征 |
3.2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状况 |
3.2.1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
3.2.2 不同人口特征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状况 |
3.2.3 不同人口特征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状况 |
3.2.4 不同管理方式与患者行为特征 |
3.3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和血糖控制状况 |
3.3.1 西部典型地区高血压、糖尿病控制效果 |
3.3.2 高血压和糖尿病控制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
3.4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和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2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慢性病控制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 |
讨论 |
4.1 方法学讨论 |
4.2 西部典型地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4.3 典型地区慢性病控制效果整体较好,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
4.4 规范化管理对慢病控制效果明显 |
4.5 综合干预措施对慢性病控制的效果更佳 |
4.6 研究的特色与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3)西北部分地区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西北地区基本概况 |
1.3 研究整体思路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课题来源 |
2.2 研究地点 |
2.3 资料收集 |
2.4 判断标准 |
2.4.1 不良妊娠结局定义 |
2.4.2 影响因素定义 |
2.5 统计学处理 |
2.6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基本情况 |
3.2 各种不良妊娠结局总体发生情况 |
3.3 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
3.3.1 早产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
3.3.2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
3.3.3 巨大儿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
3.3.4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
3.3.5 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
3.3.6 死胎及死产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
3.3.7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
第四章 讨论 |
4.1 西北部分地区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现状分析 |
4.1.1 早产发生现状分析 |
4.1.2 低出生体重发生现状分析 |
4.1.3 巨大儿发生现状分析 |
4.1.4 新生儿窒息发生现状分析 |
4.1.5 出生缺陷发生现状分析 |
4.1.6 死胎及死产发生现状分析 |
4.1.7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现状分析 |
4.2 西北部分地区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地区 |
4.2.2 围产儿性别 |
4.2.3 孕产妇年龄 |
4.2.4 孕次 |
4.2.5 产次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20102012年兰州市城关区居民全死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人口学资料 |
1.1.2 死因监测资料 |
1.2 统计指标 |
1.2.1 人口学特征统计指标 |
1.2.2 人口死亡统计指标 |
1.2.3 疾病负担指标 |
1.3 统计学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第二章 结果 |
2.1 2010~2012年兰州市城关区人口学资料 |
2.2 2010~2012年兰州市城关区人群全死因及死因顺位 |
2.3 2010~2012年城关区全人群系统疾病和单病种的死因顺位及死亡率 |
2.4 2010~2012年城关区15~64岁青壮年人群死因构成及顺位 |
2.5 三年间15~64岁青壮年人群潜在减寿年数及潜在工作损失年数状况 |
2.6 三年间城关区死亡人口特征与死因的多重对应分析 |
2.7 2010~2012年城关区65岁以上老年人群死亡季节状况分析 |
2.8 2010~2012年城关区65岁以上老年人群死亡地点状况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2010~2012年兰州市城关区人口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
3.2 2010~2012年兰州市城关区人群全死因及顺位分析 |
3.3 城关区死亡者人口学特征与根本死因的多重对应分析 |
3.4 城关区居民主要死因对青壮年人群造成的疾病负担 |
3.5 老年人死亡地点与季节分布的相关性 |
第四章 结论 |
本研究局限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基于GIS的空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前言 |
四、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基于GIS的空间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总结与展望 |
5、参考文献 |
五、综述 |
参考文献 |
六、致谢 |
七、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张家界市2007-2009年居民伤害死亡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对象 |
2.3 调查方法与步骤 |
2.3.1 确定死亡名单 |
2.3.2 死亡原因调查 |
2.3.3 人口资料的收集 |
2.3.4 社会经济等信息的收集 |
2.4 数据整理与分析 |
2.4.1 疾病分类标准 |
2.4.2 数据处理及指标计算 |
2.5 质量控制 |
2.5.1 设计阶段 |
2.5.2 调查阶段 |
2.5.3 数据录入阶段 |
2.5.4 资料整理分析阶段 |
第三章 结果 |
3.1 全死因情况 |
3.2 伤害死因情况 |
3.2.1 死因顺位 |
3.2.2 死亡率情况 |
3.3 伤害导致的疾病负担 |
3.3.1 PYLL和PYLL标化率 |
3.3.2 WPYLL和WPYLL标化率 |
3.3.3 VPYLL和VPYLL标化率 |
3.3.4 去死因期望寿命 |
第四章 讨论 |
4.1 伤害死亡水平 |
4.1.1 张家界市居民伤害死亡的总体情况 |
4.1.2 性别比较 |
4.1.3 年龄比较 |
4.1.4 区县比较 |
4.2 伤害导致的疾病负担 |
4.2.1 伤害死亡导致的PYLL、WPYLL、VPYLL |
4.2.2 去伤害死因期望寿命 |
4.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主要英文缩写全称及中文解释 |
附录2 调查表格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完成的相关论文 |
(7)结核病死亡监测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 |
研究内容 |
研究方法 |
1.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评价分析 |
1.1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的比较 |
1.2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中结核病死亡监测数据的比较 |
1.3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结核病死亡个案的比较分析 |
1.4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比较框架 |
2. 我国结核病死亡特征分析及趋势 |
2.1 资料来源 |
2.2 分析方法 |
3. 技术路线 |
4. 质量控制 |
研究结果 |
1.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比较 |
1.1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基本特征比较 |
1.2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肺结核死亡率分析 |
1.3 监测系统间死亡个案比较 |
2.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结核病死亡分析 |
2.1 结核病死亡病例诊断依据 |
2.2 结核病死亡病例的基本特征 |
2.3 结核病死亡率分布及趋势 |
2.4 结核病疾病负担分析 |
讨论 |
1. 本研究意义 |
2.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评价分析 |
3.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结核病死亡率评估 |
4. “早死”负担分析 |
5.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上海市某社区伤害流行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社区居民伤害发生现况调查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社区居民伤害死亡流行情况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部分 社区居民对伤害认知调查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9)儿童肺炎流行特征、病原体诊断方法评价和肺炎链球菌多重PCR分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系统性回顾中国儿童肺炎流行病学特征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对深部吸痰法诊断儿童肺炎病原体的评价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假设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三部分:肺炎链球菌多重PCR分型方法的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理论基础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综述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10)中西部三省县CDC人力现状及其配置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和研究现场 |
2 资料收集和内容 |
3 质量控制 |
4 分析方法 |
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中西部三省和县CDC的基本情况分析 |
1 中西部的社会经济、居民健康情况 |
2 中西部三省调查县的基本情况 |
3 调查县CDC的收支情况 |
4 调查县CDC的工作情况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二章 中西部三省县CDC的人力资源分析 |
1 中西部三省疾病控制体系的机构和人力资源 |
2 中西部三省县CDC人力资源现状 |
3 知情人对贫困县CDC人力资源现状的评价 |
4 中西部三省县CDC人事制度与管理现状 |
5 中西部三省县CDC人员培训现状与需求 |
6 讨论 |
7 小结 |
第三章 中西部县CDC公共卫生应急建设和能力初步评估 |
1 我国SARS后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构建 |
2 中西部三省调查县及其CDC应急处置组织建设和运作 |
3 中西部三省县CDC的应急处置能力的评价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中西部贫困县CDC基本职能界定和履行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中西部县CDC人力配置影响因素和标准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
1 主要发现与结论 |
2 政策和建议 |
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综述 |
1 中西部疾病控制体系外部环境的分析 |
2 中西部的疾病预防体系内的各要素分析 |
3 小结 |
附件二: 读研期间发表文章和科研活动 |
附件三: 调查工具 |
附件四: 专家情况一览表 |
四、西宁市城北区1990~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顺位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D]. 孙晓琨.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2]我国西部典型地区慢性病控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苑广磊. 石河子大学, 2018(12)
- [3]西北部分地区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D]. 石艳荣. 兰州大学, 2016(11)
- [4]20102012年兰州市城关区居民全死因分析[D]. 脱军运. 兰州大学, 2015(12)
- [5]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基于GIS的空间分析[D]. 彭振仁. 广西医科大学, 2011(09)
- [6]张家界市2007-2009年居民伤害死亡回顾性研究[D]. 黄霜. 中南大学, 2011(04)
- [7]结核病死亡监测分析研究[D]. 胡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03)
- [8]上海市某社区伤害流行现状调查[D]. 胡嫣平. 复旦大学, 2010(02)
- [9]儿童肺炎流行特征、病原体诊断方法评价和肺炎链球菌多重PCR分型方法研究[D]. 张涛. 复旦大学, 2010(11)
- [10]中西部三省县CDC人力现状及其配置标准研究[D]. 赵新平. 复旦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