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解体——解读《晚安,苔丝狄蒙娜(早安,朱丽叶)》

悲剧的解体——解读《晚安,苔丝狄蒙娜(早安,朱丽叶)》

一、悲剧的瓦解——诠释《晚安,苔丝狄蒙娜(早安,朱丽叶)》(论文文献综述)

马思媛[1](2021)在《当代西方戏剧中的女性叙事 ——以保拉·沃格尔的作品为例》文中指出

左珺[2](2019)在《霍加斯莎士比亚改写小说对莎剧的重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正值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借此机会,英国霍加斯出版社开展了莎士比亚改写计划,旨在忠实于原着的基础上,让作家们重新创作英国的文学精华——莎士比亚戏剧,给大众带来一个亲近经典的机会,重燃大众对经典的兴趣。四位享誉全球的作家参与到这次计划当中来,选取了四部戏剧,在继承莎士比亚经典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立足现代将其改写成为小说,为传统莎士比亚戏剧注入新的活力。其中珍妮特·温特森改写《冬天的故事》为《时间之间》;安·泰勒改写《驯悍记》为《凯特的选择》;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改写《暴风雨》为《女巫的子孙》;霍华德·雅各布森改写《威尼斯商人》为《夏洛克是我的名字》。本文将论述改写小说对莎剧的继承与创新,并探讨创新的意义所在,展现经典改写小说的魅力与现实价值。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简要的交代了选题缘由,总结了国内外关于霍加斯莎士比亚改写小说与历史上莎士比亚改写小说的研究现状,最后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正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探究历史上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改写,并对如今四位作家对四部戏剧改写的小说进行介绍,探究其历史上的渊源,阐明经典改写的意义。第二章主要结合文本,运用互文性理论从创作内容的相继讨论四位作家的改写小说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继承。该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探讨创作主题爱与宽恕在改写小说中的继承,第二节名为文学形象的传承,分析莎士比亚戏剧中文学形象对新改写小说中形象的影响,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主人公形象的普遍弱点创作与绿色世界形象创作进行研究,以此探讨文学形象在四本小说中的传承。第三章主要分析改写小说相对于莎士比亚戏剧的创新之处,本章运用故事形态学与叙事学相关理论,从角色功能类型与叙事方式的改变两方面展现改写小说的创新之处。第四章阐释改写小说的的现实意义所在,该章以现代性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作家们的个人经历与生活环境,从性别意识与现代社会的孤独感两方面解释作家如此创作改写小说的原因。结语部分再次重申文章的研究意义与价值,重申四位作家对莎士比亚传统戏剧的继承与创新之处,揭示改写小说的独特魅力,并以此管窥经典文本在当下的传承。希望通过本文对莎士比亚戏剧与霍加斯莎士比亚计划改写小说的研究,可以为中国与世界的文学经典的传承作一启发,使得经典作品的内涵与精神在现代社会被重新发掘,让人们对经典保持长期的向往。

韦照周[3](2017)在《狄更斯在中国:译介、影响、经典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通过总结狄更斯代表作品在中国的汉译历史,对不同的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狄更斯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总结其在中国的经典化之路。论文认为,狄更斯的作品进入中国看似偶然,实则是与当时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条件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都十分地活跃,究其原因,作者认为,这是因为狄更斯的作品总是能够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使然。狄更斯关注下层人民的疾苦,对上层资产阶级冷嘲热讽,极尽挖苦,他的这种极富人道主义精神的创作立场,连同他的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生动有趣的场景描写,一直给中国的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很多现代中国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都是因为狄更斯的这种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在老舍身上体现最为明显。由于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其作品所特有的艺术魅力,狄更斯一直是最受中国文学研究者和读者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一。他们的厚爱把狄更斯推上了经典。论文正文第一章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以狄更斯代表作品DavidCopperfield的三个代表译本的出版时间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总结了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情况。在20世纪初的社会转型时期,狄更斯的作品就开始在中国被大量译介,以林纾为代表的译者们所采用的大多都是实用性的翻译策略,而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评介也大多是介绍式的,鲜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在这之后直到“文革”,意识形态的影响表现明显,英美国家的文学作品普遍受到排挤,但狄更斯作品因为关注底层人生而持续得到关注;进入新时期以来,人们又重新发现了狄更斯作品的独特魅力,加上商业经济的影响,狄更斯作品的译介和出版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而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也为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拓宽了新的路子。论文正文第二章以狄更斯的代表作DavidCopperfield为例,根据翻译比较美学的相关理论,从译本的整体阅读效果、原作语体风格的再现效果以及译本中的文学形象变异三个方面对该作品的三个译本(林纾译本、董秋斯译本和张谷若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导致三个译本产生差异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从译本的整体阅读效果来看,林译文笔精美,情真意切;董译充满异国情调;张译表达娴熟,文法老道。从原作语体风格的再现效果来看,林译展示的是文言文的美,与原作相去甚远;董译带给读者的是欧化特点明显的白话文,能够展现原作的部分风格;而张译则是用地道的现代汉语,通过灵活变通,较为完美地再现了原文的语体风格。从译本中的文学形象变异现象来看,林译变化最为明显,董译次之,张译最能完整再现原作的各类形象。通过比较,作者认为,在文学作品的译介和接受过程中,社会文化语境和译者的翻译策略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相互作用。除此之外,意识形态的操控作用也会对译本的最终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到翻译文学作品的接受情况。本章最后还总结了文学翻译与文化互动之间的关系。通过反思以David Copperfield为代表的狄更斯作品在中国译介与接受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文化语境、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传播媒体的发展变化都对这些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接受产生过较为深远的影响。论文正文第三章以老舍为例,从叙事学的角度详细论述了狄更斯对现代中国作家的影响,包括市井叙事与底层书写、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技巧即喜剧手段及其效果。狄更斯以伦敦为创作出发地,详细描写了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各行各业人们的遭遇,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各具特色,在叙事上善于通过滑稽、讽刺和幽默的办法制造喜剧效果,这些都对老舍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当然,老舍也在模仿狄更斯的基础之上对他进行了继承与发展。表现在于:较之狄更斯,老舍作品的人物更为丰满,情感更加真实、故事也更具现实意义。论文正文第四章总结了一百多年来,狄更斯在中国的经典化之路。作者认为,这其中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决定因素,包括作家本人在英国的经典地位、作家的人格魅力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中国狄更斯研究者的推动作用和大众读者对狄更斯的热爱。在进入中国之前,狄更斯在英美等国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知名作家,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文化资本,这为他在中国的经典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个人的奋斗历史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他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好人自有好报,他的那些笑中带泪的温情和感伤使得他的作品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成为抚慰人们心灵的一味良药。中国的狄更斯研究者对狄更斯作品的这种道德和情感的力量非常看重,同时也很重视它们的现实主义特色和人道主义思想。相对而言,普通大众读者则更看重阅读过程中一时一地的反应,这种自发的随感式的共鸣是狄更斯深得中国读者热爱的表现。这种热爱是狄更斯成为经典的重要保证。通过对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接受、影响以及经典化进行梳理、总结,我们发现,文学作品的翻译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它往往同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文化语境、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它们一起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元系统。受其影响,译者往往会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进行一定的改写,这是译者应对这些因素的制约作用的一种策略。这种创造性的叛逆通常会对文学作品的名声具有一定的操控作用。一旦满足了这些因素的制约作用,翻译文学作品便能够在译入语国家中得到传播,被广泛接受,或者更进一步,经过读者的不断解读和推动,成为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旅行形式,翻译活动活跃的时候往往也是其对本土文学影响最为明显的时候。当然这种影响并不是压倒性的,因为本土的文学作家总是能够在接受影响的同时努力进行发展和超越,以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也符合影响的自然规律。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社会文化语境决定了文学翻译的发生、译者的翻译策略以及译本的最后形态,因此在讨论文学翻译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囿于直译和意译、忠实和叛逆以及通顺和不顺等这些表面的问题。而是要深入到这些问题的背后,找出隐藏在它们身后的更具深远意义的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而这也是翻译研究中最值得深入挖掘、探讨的内容。

田佳潓[4](2016)在《狂欢化视角下西方女性作家文本 ——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狂欢化理论是俄国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在其论着《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提出并全面阐述的理论。由于其理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由于其理论在巴赫金研究中与文学文本紧密的结合,后世的研究不断地扩展了狂欢化理论观照的范畴,同时也致力于狂欢化理论在文学文本批评中的应用。女性作家在写作中对颠覆现有的菲勒斯-逻格斯中心主义和积极建构理想的、多元化的性别蓝图的努力,与狂欢化理论不谋而合。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西方女性作家对多种文本策略的成熟运用,如对戏仿、身体欲望表达的重视以及对多元化的追求,都更突显出使用狂欢化理论观照的必要。本论文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作为基础,把握了狂欢化理论中的众多形式,探究出狂欢化理论深层次精神是颠覆与重建的双重性,是对多元平等交流对话的追求,把狂欢化理论的众多表现形式与其精神实质结合起来。以众多批评实例作为启示,将狂欢化理论与文本批评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了狂欢化理论的众多表现。界定女性作家文本的范畴,指出女性作家文本中颠覆与重建的诉求。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女性作家文本中多种策略的运用,指出狂欢化理论观照20世纪70年代以后女性作家文本的可行性。从狂欢化的表现上具体分析了女性作家在使用戏仿与身体欲望表达层面策略上的异同,以及从写作策略上揭示出女性作家对颠覆与建构、多元平等的追求。以文本为例,从全面整体的文本分析出发,以狂欢化理论为根据来揭示文本所蕴含的狂欢化色彩及背后蕴含的意义。

张威[5](2014)在《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对比语言学、语料库翻译学及译者风格研究理论等为基础,采用语料库的实证方法尝试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四部戏剧的梁实秋和朱生豪汉译本的语言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同时分析、梳理这些语言特征所承载和表现的译者/作风格。笔者在双语平行语料库研究模式的基础上,在译本之间、译本与原文本及译本与汉语原创文学文本三种比较范围内,从词汇密度、句长、特色词、高频词等词汇特征以及“被”字句、“是……的”结构等句式、文化意象等多个层面将两种译本进行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分析研究,并结合译者的书信、自传/传记、文学评论、序言跋语等译文外围的资料对译者/作风格形成的因素作探寻,旨在充实以语料库为基础的文本特征和译者/作风格描写范式,证明梁实秋、朱生豪两位译者的现有风格定论及发现两译者的未被“注意”或“察觉”的风格特征,从而深化、细化和完善他们的译者风格体系。本研究分绪论、文献综述、实证研究与结论四部分。在绪论部分,笔者陈述了选题缘由,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创新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等。本研究决定尝试对莎剧四种戏剧的梁实秋、朱生豪译本作定量分析主要是鉴于语料库研究方法的优势和学界现有的莎剧汉译的语料库研究相对有限两种事实。在研究方法部分,笔者详细地从研究目的、译本受关注度、语料在本研究的价值等方面说明了本研究对象语料的选择标准。对本研究中选择“音乐化”、“欧化”、“译语化”作为主要的考察视角的原因,笔者在这部分也有说明。在文献综述部分,笔者对莎士比亚戏剧和莎剧在中国的译介作了概述,对梁实秋和朱生豪两位译者的个人经历、翻译莎剧的动机、两译者的翻译观、译本的出版、影响及流传等方面作了介绍和回顾。同时,也对本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语料库翻译学的概念作了界定,对其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等作了梳理。在实证研究部分,通过对两译的基本定量考察,笔者发现:a.朱译本形符总量、形符/类符比、平均句长等指标均超出梁译本,说明朱生豪的用词略比梁实秋丰富,用法也略富于变化。b.两译的词汇密度非常接近,梁译略高于朱译。但两译的词汇密度均超出抽样考察的原创汉语文学文本,说明两译的文字信息量大,文本的难度也较大。c.两译中的人称代词“我”、“你”的使用频率都超过母语文本,朱译中的高频词“您”是其他三个文本中所没有的,特点非常突出。d.梁译特色词表中的表示连接关系的连接成分明显多于朱译;两译的特色词表中的名词尤其是称谓名词(代词)的不同说明了译者对源语或目的语的倾向。在从“音乐化”的视角考察后,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朱生豪在四个译本中共用了233句“十字诗”,特点非常鲜明,这些诗句结构整齐,韵律工整。a.用韵的特征上看:朱译的形式比较多样和灵活,除了尾韵之外,还多用头韵、行内韵及隔行押韵等。但是,由于朱生豪刻意追求诗体的形式,原文有些语义在译文中便不可避免地流失了。朱生豪对原文中的韵律没有全部在译文中给予实现,表现出:要么是较严格意义上的诗体,要么是连韵律也没有的散文体。而梁译几乎完全再现了原文的韵律,而且韵数也与原文一致。b.从节奏特征上看:朱生豪采用意义的对称与平行、以意组为单位的行间节奏、叠词以及“着”、“的”、“了”、“啊”等虚词构成的语音的重叠与停顿来调节音节和节奏等手段来加强译文的节奏特点,凸显音乐性。c.从语调的用法上看,两译用平仄交替的错落起伏来强化译文的音乐化的意图都不明显,朱译的平仄交替现象略多于梁译。朱生豪的平声字使用较多,译文读起来铿锵、豪放和激昂。更多使用仄声的梁译,则呈现自然、温婉、利落等特点。在从“欧化”的视角考察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a.四部译作中的“被”字句在梁译和朱译中出现的次数分别为315处和147处,前者是后者的2.14倍。而且梁译中的“被”字句语义色彩分布更分散,用法更灵活。b.从“N的V”结构来看,梁译和朱译的用法分别有57例和67例,前者是后者的0.85倍,且两译中的此类结构受原文的影响不大。c.表示判断意义的“是……的”结构在梁实秋译本和朱生豪译本中分别有209例和159例,前者是后者的1.31倍。d.介词“在”表示时间放在句首的用法,梁译和朱译的译例数量分别是70和33,相差2.12倍。e.数词“一”与“个”、“种”、“位”等量词搭配的用法统计结果是:梁译为涉及69个量词的1172例用法,朱译为涉及56个量词的1612例用法,前者是后者的0.72倍。综合来看,梁译比朱译表现出更明显的“欧化”特征。“译语化”方面:a.在考察了来自《哈姆雷特》剧本中的共91个涉及动物、植物、颜色、自然、神宗、习语等文化意象的朱译和梁译的翻译策略发现:直译仍然是两译处理意象的主要手段,但在梁译中所占的比例稍高;梁译中直译加注的手段相对于朱译来说有绝对数量的增加,占总量的29%,而朱译中只有3.3%的意象是用直译加注的手段完成的;朱译中的隐化意象现象较突出,占了35%的比例。朱译中还出现了如“同室操戈”、“桃花人面”等汉语意象,是译者提高译文“译语化”程度的重要指标。b.在“连接成分”部分,表示并列关系的“和”、“(以)及”、“并且”、“跟”四个连词在两译中出现的频率分别是:梁译948例,朱译888例;表示时间关系的“when”的共32个译例里,梁译中表示时间的译法有8处,朱译中表示时间的译法有5处,梁译中“隐化”可见23处(71%);朱译中26处(81%);表示转折关系的“but”的50个译例中,朱译有14处(28%)隐化,梁译中见6处(12%)隐化用法。c.人称代词:朱译以15049例略高于梁译的13694例,占总语料的比例分别是6.77%和6.61%,前者是后者的1.02倍,但均低于原文(11.4%)。隐化的人称代词包括主格、宾格和所有格等多种形式。d.四字格的使用总量上看,梁译四字格为664例,而朱译为724例,后者多出前者9.2%。朱生豪的四字短语还包括添加虚词的手段来拼凑音节以强化译本音乐性的用法。在结语部分,笔者以译者/作风格产生的原因为根据梳理了两译在这四个译本中表现出的风格:梁译的“欧化”特点明显和突出,集中表现在“被”字句、介词、“是……的”等句式和结构上。是梁实秋更接近原文、更忠实原文作者的表现,也印合了他“还读者一个真实的莎士比亚”的译莎动机。而朱译的“译语化”特点和“音乐性”更强,符合学界对其更适合演出和咏诵特点的评价,也是他“教化大众”、“足救时弊”的译莎缘由的真实体现。结语部分还包括本研究的研究局限和展望等内容。本研究的结论和方法具有充盈语料库的译者/作研究策略和手段、完善梁实秋和朱生豪两位译者风格体系、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复译提供参考、帮助研究者了解语言接触及影响规律、提供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实例等价值。

徐晓[6](2012)在《中西当代小剧场戏剧剧场艺术的探索》文中指出小剧场戏剧运动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1982年,林兆华导演第一次将小剧场戏剧《绝对信号》搬上了首都的戏剧舞台,这是中国小剧场戏剧运动的开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小剧场戏剧悄然渗透到全国各地,从此以后,小剧场戏剧变成了一股潮流,深得年轻人们的喜爱。本文主要是以小剧场戏剧为中心,探索小剧场戏剧在剧场艺术上的发展,通过中西方小剧场戏剧作品来印证小剧场戏剧在艺术上的进步,从戏剧观念的变化、剧本地位的下降和舞台艺术表现手法的探索等方面对小剧场戏剧剧场艺术展开研究。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梳理了小剧场戏剧的涵义、来源、以及与实验戏剧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小剧场戏剧戏剧观念的变化,确立了以观众为基础的戏剧观念,积极邀请观众参加到戏剧演出当中。第三部分主要是从剧本地位下降这个层面展开论述,分析了剧本地位下降的原因、具体表现以及影响。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小剧场戏剧在舞台表现手法方面的探索,通过对多声部、戏仿、行为艺术和直接讲述等几个方面的探索来展现小剧场戏剧在舞台表现手法方面的发展。

楚立峰[7](2011)在《刍议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消解性》文中研究说明解构主义翻译观,顾名思义就是受解构主义指导与影响的翻译观点。解构主义翻译作品具有消解性。消解性就是对原文进行破坏和否定。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一个原文可能同时有多个译文并存,原文与所有的译文都地位平等。本文主要结合名家、名作、名译论述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消解性。

楚立峰[8](2006)在《解构主义翻译观述评》文中研究表明解构主义翻译观,顾名思义就是受解构主义指导与影响的翻译观点。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概念和思维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延异”(différance)和“撒播”(dissemination),由此衍生的两个主要特征为“消解性”(dispelling)和“解释性”(commentating)。在解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解构主义翻译观,也具备这两个主要特征。解释性就是对原文进行阐释和说明,消解性就是对原文进行破坏和否定。区分解释性和消解性的依据是语言与文化环境、受众接受程度、个人立场观点等。解构主义翻译观有其存在与发展的五点理由:原作的模糊性、无意误读、译者个人因素、故意误读、历史因素。在解构主义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解构主义翻译观与唯原文是从的传统翻译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对立。解构主义翻译观不唯原文是从,而传统翻译观的重点是直译与意译,可译与不可译,以及奉为圭臬的忠实原则。解构主义翻译观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解构主义翻译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为一些违反传统翻译忠实原则但经实践检验十分成功的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为非英语争取了话语权(discursive power)。三是,为改善翻译和译者的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局限性主要是:理论探讨较多而对实际应用注意较少,另外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存在被滥用的危险。鉴于此,解构主义翻译观并不能作为独立的翻译标准而存在,对其应用必须有一个度的限制。本文综合传统翻译观与解构主义翻译观提出了协调性翻译标准作为指导翻译活动的基本依据。协调性翻译标准包括“忠实原则”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两个部分。

许琛[9](2005)在《理性主义霸权的颠覆——福柯哲学下解读《晚安,苔丝狄蒙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安,苔丝狄蒙娜》作为一部后现代的荒诞戏剧,在颠覆理性主义的方面与后现代哲学家福柯的思想不谋而合。文章以福柯关于知识、话语和权力的关系,理性的他者———癫狂,以及理性主义下性别特征三方面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剧作者如何以荒诞的手法从内容和形式上颠覆理性主义的霸权。

赵伐[10](2004)在《悲剧的瓦解——诠释《晚安,苔丝狄蒙娜(早安,朱丽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加拿大现代荒诞剧《晚安 ,苔丝狄蒙娜 (早安 ,朱丽叶 )》为范例 ,诠释了女权主义在话语层面上解构和重构女性性属和认知范式的一次创作实践 ,同时指出这一实践在“语言决定论”下的局限。

二、悲剧的瓦解——诠释《晚安,苔丝狄蒙娜(早安,朱丽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悲剧的瓦解——诠释《晚安,苔丝狄蒙娜(早安,朱丽叶)》(论文提纲范文)

(2)霍加斯莎士比亚改写小说对莎剧的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从莎士比亚戏剧到霍加斯莎士比亚计划改写小说
    第一节 莎士比亚的历史改写溯源
    第二节 霍加斯莎士比亚改写计划
第二章 经典之“承”:创作内容的相继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延续:爱与宽恕
    第二节 文学形象的传承
第三章 文本之“新”:改写对传统莎剧的调整
    第一节 角色功能与类型的改变
    第二节 叙事方法的改变
第四章 改写之“义”:现代意识的注入
    第一节 性别意识的注入
    第二节 现代社会下的孤独感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3)狄更斯在中国:译介、影响、经典化(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综述
    二、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策略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以David Copperfield为例
    第一节 1908年:林纾的《块肉余生述》
    第二节 1947年:董秋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第三节 1980年:张谷若的《大卫·考坡菲》
第二章 狄更斯作品翻译比较研究:以David Copperfield为例
    第一节 译本的整体阅读效果
    第二节 译本呈现的不同语体风格
    第三节 不同译本风格产生的文学形象变异
    第四节 对狄更斯作品翻译比较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第三章 狄更斯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以老舍为例
    第一节 狄更斯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总论
    第二节 狄更斯对老舍的影响:市井叙事与底层书写
    第三节 狄更斯对老舍的影响:人物形象塑造
    第四节 狄更斯对老舍的影响:喜剧手段与效果
    第五节 老舍对狄更斯的继承、发展与衍变
第四章 狄更斯在中国的经典化
    第一节 经典化的基础:狄更斯在欧美国家的崇高地位
    第二节 经典化的重要条件:狄更斯及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第三节 经典化的促进力量:中国狄更斯研究者的推动作用
    第四节 经典化的有力保证:中国读者对狄更斯的热爱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4)狂欢化视角下西方女性作家文本 ——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狂欢化理论探究
    第一节 狂欢化理论内涵
    第二节 狂欢化理论与文本批评
    第三节 狂欢化理论与女性作家文本批评的可行性
第二章 狂欢化特征的文本表现——女性身体
    第一节 狂欢化理论身体观对西方二元对立传统的超越
    第二节 西方女性主义对身体的认识及反抗
    第三节 狂欢化理论观照下西方女性作家文本中对身体的书写
        一、西方女性作家文本中的身体与欲望
        二、西方女性作家文本中身体的集体性
        三、西方女性作家文本中身体与食物的隐喻
        四、女性身体的建构及未完成性
第三章 狂欢化特征的文本表现——戏仿
    第一节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中的戏仿观念
    第二节 狂欢化理论观照下西方女性作家文本中的戏仿
        一、对童话的戏仿
        二、对神话的戏仿
        三、对宗教文本的戏仿
        四、对男性作家文本的戏仿
第四章 西方女性作家文本的狂欢化分析
    第一节 安吉拉·卡特的《明智的孩子》
        一、叙事角度的颠覆意味
        二、对父权制的颠覆
        三、降格与脱冕手法的运用
        四、狂欢与混乱
    第二节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
        一、叙事视角对重建黑人历史的努力
        二、身体叙事对重建黑人自我的努力
        三、超越个体重建历史的努力
        四、通过爱达成自我重建
余论
作家作品附录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论文
    三、学位论文类
致谢
个人简介

(5)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的创新点
    1.3 研究语料及方法
        1.3.1 研究语料及工具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及内容
第二章 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定量研究综述
    2.1 莎剧及其汉译概述
        2.1.1 莎剧简述
        2.1.2 莎剧在中国的译介
    2.2 梁实秋、朱生豪两译本概述
        2.2.1 梁实秋和他的莎剧汉译
        2.2.2 朱生豪和他的莎剧汉译
    2.3 语料库翻译学综述
        2.3.1 语料库翻译学
        2.3.2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
    2.4 两译本的基本定量分析
        2.4.1 两译本的基本特征
        2.4.2 两译本的词汇密度
        2.4.3 两译的高频词
        2.4.4 两译的特色词
    2.5 小结
第三章 从“音乐化”视角考察两译作特征及风格
    3.1 韵
    3.2 节奏
    3.3 语调
    3.4 小结
第四章 从“欧化”的视角考察两译作特征及风格
    4.1 汉语“欧化”现象概述
        4.1.1 导致汉语“欧化”的因素
        4.1.2 汉语“欧化”的历程
    4.2 两译本与特殊结构相关的“欧化”
        4.2.1 “被”字句
        4.2.2 “N 的 V”结构
        4.2.3 表示判断意义的“是……的”结构
    4.3 两译本与词类相关的“欧化”
        4.3.1 介词
        4.3.2 数量词
    4.4 小结
第五章 从“译语化”视角考察两译作特征及风格
    5.1 文化意象
    5.2 连接成分
        5.2.1 表示并列关系的连接成分
        5.2.2 表示时间关系的并列成分
    5.3 人称代词
    5.4 四字格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两译本定量分析研究结论
        6.1.1 基本定量方面
        6.1.2 “音乐化”方面
        6.1.3 “欧化”方面
        6.1.4 “译语化”方面
    6.2 两译译者/作风格
        6.2.1 影响译者/作风格产生的因素
    6.3 研究意义
        6.3.1 实践意义
        6.3.2 理论意义
    6.4 研究局限及展望
        6.4.1 语料库建设方面
        6.4.2 解释论证方面
        6.4.3 研究方法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6)中西当代小剧场戏剧剧场艺术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中国小剧场戏剧概念的转变
二、 小剧场戏剧演出观念的变化
    (一) 确立了以观众为基础的戏剧观念
        1、 观众的重要性
        2、 观众参与戏剧演出及其原因
        3、 使观众参与演出的方法及标准
        4、 观众参与演出尝试有限的原因
    (二) 西方戏剧理念下的剧场演出变革
    (三) 突破了现实主义戏剧的舞台原则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三、 剧本地位的下降
    (一) 剧本地位下降的原因
    (二) 剧本地位下降的具体表现
    (三) 剧本地位下降产生的影响
四、 小剧场戏剧舞台表现手法的探索
    (一) 采用了多声部的表现手法
    (二) 采用了戏仿的表现手法
    (三) 行为艺术
    (四) 直接讲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解构主义翻译观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From Structuralism to Deconstruction
    2.1 An Overview of Structuralism
    2.2 From Structuralism to Deconstruction
    2.3 An Overview of De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2.3.1 The Background and the Formation of Deconstruction
        2.3.2 What Is “Dispelling”and “Commentating”
        2.3.3 From Différance to “Dispelling”and “Commentating”, and from Dissemination to “Commentating”
    2.4 A Comment on Deconstruction
Chapter Three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3.1 What Is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3.2 Possibility and Inevitability of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3.2.1 Argument One----Fuzziness
        3.2.2 Argument Two----Unintentional Misdecipherment
        3.2.3 Argument Three----Translator’s Personal Factors
        3.2.4 Argument Four----Intentional Misdecipherment
        3.2.5 Argument Five----Historical Factors
    3.3 “Dispelling”of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3.3.1 A Dispelling Case of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the Translation of Deconstructive Work
        3.3.2 Other Dispelling Cases of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3.4 “Commentating”of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3.4.1 Possibility of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3.4.2 Commentating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3.4.2.1 Ding Wangdao’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3.4.2.2 Ding Wangdao’s translation and Arthur Waley’s
Chapter Four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and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4.1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and the Loyalty or Equivalence Principle
    4.2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VS Literal and Free Translation
    4.3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VS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ility
    4.4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and Willful Translation
    4.5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Chapter Five Enlightenment Gained from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Merits and Limitations
    5.1 Merit
        5.1.1 Opening up a New Perspective to Translation Studies
        5.1.2 Offering the Discursive Power to non-English Languages
        5.1.3 Promoting the Translator’s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5.2 Limitations
    5.3 Compromising Translation Criterion
Chapter Six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个人简历

四、悲剧的瓦解——诠释《晚安,苔丝狄蒙娜(早安,朱丽叶)》(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西方戏剧中的女性叙事 ——以保拉·沃格尔的作品为例[D]. 马思媛. 上海戏剧学院, 2021
  • [2]霍加斯莎士比亚改写小说对莎剧的重构研究[D]. 左珺. 贵州大学, 2019(09)
  • [3]狄更斯在中国:译介、影响、经典化[D]. 韦照周. 武汉大学, 2017(01)
  • [4]狂欢化视角下西方女性作家文本 ——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例[D]. 田佳潓. 青海师范大学, 2016(02)
  • [5]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D]. 张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6]中西当代小剧场戏剧剧场艺术的探索[D]. 徐晓.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7]刍议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消解性[J]. 楚立峰. 商业时代, 2011(14)
  • [8]解构主义翻译观述评[D]. 楚立峰. 福州大学, 2006(12)
  • [9]理性主义霸权的颠覆——福柯哲学下解读《晚安,苔丝狄蒙娜》[J]. 许琛.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02)
  • [10]悲剧的瓦解——诠释《晚安,苔丝狄蒙娜(早安,朱丽叶)》[J]. 赵伐.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01)

标签:;  ;  ;  ;  ;  

悲剧的解体——解读《晚安,苔丝狄蒙娜(早安,朱丽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