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思纰缪话中心——学习新大纲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向倩[1](2021)在《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江南地区,它的经济与文化都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经济的昌盛带来文化上的长足进步。上海地区归属于江南,因此它成为士林之渊薮。不论是鼎盛不衰的以诗礼文章传家的世家望族,还是布衣文人的交游唱和,都留下大量的诗文作品集。这些诗文集中的序跋,往往能从侧面表现出文人的诗文风格、家风家学传承、文学价值观、交游结社等情况,对补充上海地区诗文集研究,完善文人群体和家族地域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题目为《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它立足于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的文人诗文集,通过整理这些诗文集序跋,进行文本细读与研究,进一步发掘诗文集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学价值观念,家族文化、文人交游结社、文集刊刻等方面情况。本论文除了“绪论”、“附录”和“结语”之外,共分五章,从不同的方面去论述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的诗文集序跋。绪论主要写了三个方面,首先对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进行地域范围的界定,其次从当时的上海地区整个文学史研究和序跋相关研究两方面入手,着手梳理与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有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最后论述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以及笔者研究思路。该论文第一章论述了文人群体,并将其分为官宦群体与布衣群体。在中国古代,中国的文人并不是都能通过科举走进政治系统。笔者从文人的社会身份的角度对文人群体进行划分,能更全面的考察出文人们的创作背景。论文的第二章主要是写家族群体,特别是文化家族,序跋中所反映的家族地域文学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科举的兴盛从而为文化世家地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清代上海地区的文化大族大多数鼎盛不衰,他们以诗礼传家,十分重视家学、家风的传承,这些在文化家族所刊刻的诗文集以及其家谱当中都有所表现,除此之外,序跋者的评价也不容忽视,本章列举袁氏家族和顾氏家族,以此来体现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化家族的精神风貌。论文的第三章主要考察序跋中反映的文人思想内涵,清代上海地区文学作家们大多强调诗歌要本乎性情,要发言者心之声;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注重诗歌抒情功能的阐发;并且在序跋的写作中,文人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出其重视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价值观。论文第四章主要涉及到序跋中的交游结社,清代上海地区文学流派众多,文人间的交往相当频繁,因此文人间唱和交游和诗会结社不断,从文人们的交往中,能深深地体会到当时文人们的诗学观念、精神价值以及审美取向。论文第五章则通过整理分析序跋中的文集刊刻情况,得出更多关于清中晚期诗文集序跋的传播留存情况,以及明清时期文人热衷诗文刊刻以传世不朽的追求。目前学界对于序跋这一文体的研究并不是十分充分,本文是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企望对于序跋研究这一领域作出一点点贡献。
刘猛[2](2020)在《朝鲜文人洪大容诗文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洪大容是18世纪朝鲜时期一位颇具特点的文人,其实学思想及独特的文学理念曾对朝鲜文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洪大容曾随叔父出使满清,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有一定的考察,在中原与中国文士之间交流频繁,多有酬酢。洪大容与中国文士之间的学术交谈促进了中朝两国文学乃至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传播。本论文是关于洪大容诗文理论的专题研究,内容主要拟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对朝鲜与中国明清两代宗藩关系的历史审视,揭示洪大容对中国文化的复杂心态,厘清朝鲜后期社会思潮涌动变迁的脉络,做到“知人论世”。洪大容内心对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倾慕心态,使燕期间的深刻见闻更促使他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先进经验,借机变革朝鲜日益不振的社会局面。其次,探讨洪大容出使清朝时与清代文士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洪大容于乾隆三十年来华,曾与众多中国文士广泛接触,尤其是与来自江南地区的“杭州三士”结下了深厚友谊。洪氏后来在“燕行记”中留下了大量的书信与笔谈资料,在与清朝文人的笔谈中描述了他眼中的清代文人形象及对清代学术得与失的理解。从中可以觇知他与中国文士在诗文理念、经典诠释和明末史实等方面的认知差异。再次,比较洪大容独特的诗文理论。洪大容虽然屡次谦称“余素不学诗”、“不娴于诗律”,但他对诗文并不是不了解,而是和朝鲜性理学者一样视诗文创作为小道、末技。与朝鲜文坛尊唐或崇宋的风尚不同,洪大容不喜以杜甫为代表的唐代律体诗,而对魏晋选体古诗情有独钟。他服膺理学家所谓明道实用、性命义理的学说,反对空疏虚浮的文风,提倡文章要讲究实用、义理,在当时的文坛颇有影响。由此可以从横向上梳理洪氏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诗文理论的不同联系。最后,总结洪大容之学术理念、诗文理论在中朝两国文坛诗苑的影响。洪大容与清代文士的会话记录《乾净衕笔谈》在朝鲜刊行后,引起了较大的震动,同时,中朝两国文士对洪大容也有着不同的评价。洪大容在中朝文化的交流发展史中有着“文化中介人”的重要地位与影响。本论文结合朝鲜后期社会思潮的动态以及朝鲜士人华夷观的改变,展现出洪大容所面临的国力不振等一系列时代问题。结合洪大容提倡的实学思想以及他的燕行经历来探讨他的诗文理论和学术观念。从他与中国文士之间的交流,来看18世纪中朝学人对明朝历史以及学术观念的认知差异。最后来看他对中朝文学乃至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贡献与作用。
邱亚[3](2017)在《张舜徽一九五〇年代的学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舜徽在新中国建立前完成并刊行的论着有《积石丛稿》与《广校雠略》,建国前写定、建国后刊行的论着有《旧学辑存》,这三部论着的内容博涉经史子集四部,说明他早年即具备了深厚的学问基础。他早年还讲求经世致用,《张舜徽壮议轩日记》便集中体现了他的经世思想。综合这三部论着与日记,可知他早就制定了一生的治学计划,其学术思想在建国前已经初步成熟。一九五O年代是中国史学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迅速发展的时代。张舜徽在建国前就开始接触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一九五O年代,他更加全面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接受了唯物史观,完成了思想上的重大转变,最终迅速地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撰写出了一大批有分量的论着,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清代学术史研究方面,《顾亭林学记》全面探讨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堪称顾炎武学术思想研究的经典之作:《清代扬州学记》深入分析了王懋竑、王念孙、汪中、焦循、阮元等扬州学者的学术思想,是清代扬州学派研究的奠基之作。顾炎武治学,走的是博通的路子;扬州学派的治学态度和所取得的成绩,也有“圆通广大”的气象,这两部学记,既是在论述清代学术史,也是在表章通人之学。《清人文集别录》虽完成于1961年,其主体部分则是在一九五O年代撰写的,因此可以将其视为张舜徽一九五O年代的学术研究成果。该书仿效西汉学者刘向《别录》的体例,以叙录的形式,论述了六百家清人文集的得失利弊,它不是一般的提要,而是一部别具特色的清代学术史。在传统史学研究方面,张舜徽第一次明确地将刘知几的《史通》、郑樵的《通志总序》、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称作“史学三书”。其《史学三书平议》一书,以平正公允的态度,对“三书”作了大量考明疏舛、表章识解的工作,为后人进一步探讨刘知几、郑樵、章学诚三人的学术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历史文献学研究方面,《中国历史要籍介绍》是张舜徽在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讲授“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时所编写的讲稿。该书认为“史”字的本义是指文字,主张扩大史学的范围。书中将经史子集四部之书与甲骨文字、金石刻辞等地下材料都视作史籍,对它们作了详略不同的介绍。该书还突破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传统的分类方式,从史籍的实质内容出发,对史籍作了全新的分类。它不仅一部教材,更是一部成家的着述。《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也是张舜徽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成果,该书对我国古代史籍的校读方法作了详细的论述,是文科学生了解古籍的最佳参考书。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面,张舜徽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实践者。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物志》一书,先从生产方面写起,以次涉及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考证和宣传了劳动人民祖先集体创造的伟大成就,以此证明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是历史的主人,它既是一部杰出的科技史着作,又是一部为古代劳动人民树碑立传的重要作品;《中国封建社会之分析》成书于1957年,是张舜徽的一部未刊稿。该书将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区分开来,从政治制度、土地制度、宗法制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对我国封建社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总结,是张舜徽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系统尝试之作。这两部着作都是张舜徽学习与接受唯物史观之后,创造性地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与自己的史学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他的学术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标志,对其后来的学术研究影响深远。张舜徽一九五O年代的学术研究,是其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九五○年代,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了全国性的影响。他一九五○年代的学术论着,在总体上呈现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淹贯博通,而不限于一曲”、“勇于创新,而不凿空立论”、“学术经世,教育报国”等四大特征,充分显示了一代国学大师的治学风范。他一九五○年代的学术研究,不仅在其学术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人读书治学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梅刘柯[4](2013)在《网络视阈下的新闻报道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闻语言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不同的阶段总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轨迹。网络媒介出现以后,人类的时空观念、表现方式乃至语言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信息接收和传递空间,而且很大程度上颠覆或改写了人类现有的信息传播理念,使人类对信息的“需求”变成了对信息的“体验”。而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了热衷于使用网络热词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报道语言正经历着“网络化”的新一轮的变化。本文以具体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网络媒介出现以后新闻报道在语言使用上发生的变化的具体体现,不仅在基本要素层面上,对网络热词、流行语等的浅层使用明显增多,而且对网络中所呈现出的“交互”“沉浸”“整合”“影响”等信息体验新形式,进行了深层次的运用。从时代背景、受众等方面,运用语言学的模因理论探析新闻报道网络化的原因,同时指出新闻报道语言在网络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顺应理论、语言任意性理论分析新闻报道网络化的发展方向态势及途径。
韩毅勇[5](2011)在《蔡尚思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蔡尚思是中国近现代着名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年逾期颐仙逝,着述等身。作为从民国走过来的世纪学人,面对近代以来复杂的时代的提出的复杂的问题,他也给予了他的答案,在他的着述中包含着的政治、历史、文化等丰富的思想,便是他的回答。现今对蔡尚思思想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多是集中在对他生平经历、学术简介和师友交往等方面,而缺乏系统整体的研究分析与评价,这正是本文所要努力的方向。经过对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的解读,梳理蔡尚思思想的发展历程,将蔡尚思的思想主要分为反孔学、哲学、政治、教育、治学、史学、文化等七个方面。通过对蔡尚思个人气质的分析,考察其家庭及亲友状况,结合近代社会时代背景,阐发蔡尚思思想的成因、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并且试图通过比较蔡尚思与同时代学者思想的异同,对他的思想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价与定位。我国特殊的几千年君主专制社会,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之后,专制思想依然残存。当权者多抬出孔子为偶像,利用孔学数千年来的“权威”来实行专政。为了从根本上否定这种思想存在的不合理性,为近代之科学与民主开路,蔡尚思认为这种思想乃导源于几千年前之孔子,他认为孔学所提倡的思想不适合于当今之社会,不应该在经济体制已经转变的情况下再坚持由孔学导源而来的这一套思想体制,因此对孔学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但是却不得不看到,因为蔡尚思的将学术与现实,特别是政治联系太过紧密,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学术的独立性受到损害,对于孔学的批判存在一些不合逻辑的地方,大有矫枉过正之嫌,在现在看来学术的科学性与价值都需要具体分析。但是他毕生反孔学,研究的广度、深度以及批判的激烈程度在近代反儒学的学术思想史上是很突出的。在政治思想方面,蔡尚思从早期就形成“唯民”思想,也就是一切以民众的利益为前提;主张申民权,打破“资格”传统,实现各方面男女平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要求还政于民,抵制专制统治。研究发现蔡尚思的“唯民”思想贯穿在他的全部思想之中,这是他思想的特色之一。他的主张,都是建立在“为民”的基础之上。在政治方面蔡尚思不仅是个思想者,还是个行动者,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撰写学术性与政论性的文章配合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文化战线上的斗争,而且还是“上海大教联”的发起人与参与者之一,投入到与国民党的斗争之中。可以说蔡尚思是个“红色”教授,而这正体现了他对现实民主的追求。哲学思想方面,蔡尚思从20世纪30年代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就终生信仰服膺于它。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蔡尚思的“唯民”思想有共通之处,而且还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套经过辩证论证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具有现实可行性;他认为唯物辩证法是最为科学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逻辑和考据都可以辅助它,但是要灵活运用,而不要教条化。这种认识是比较客观的,但是与此同时蔡尚思又把这种方法赋予了现实的功利性,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庸俗化”了;蔡尚思提倡年轻化的人生观,有相对合理的生死观和苦乐观,这在他生活的这个时代的学人相比较都表现得很突出,很有特色;在宗教观上,蔡尚思否定鬼神存在论,由早期的反对儒家是儒教到晚年的承认儒家是儒教,体现出了一个学者惟真理是尊的品格,而在佛教方面认为佛教也存在严重的“三纲”思想,则深化和扩展了近现代对佛教的研究;认识论上,他认为认识由实践而来,认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践,这是符合马列主义的;在伦理观上,蔡尚思青年时期曾一度欲以空想的“大人伦观”代替儒家的“小人伦观”,虽然未信仰科学社会主义,但是已经表现出了十足的革命精神。史学思想方面,蔡尚思研究分析了中国的史学系统,并且要求要用唯物史观来观察分析问题,他认为要用阶级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而且研究历史要“厚今薄古”,“古为今用”。蔡尚思有这种史学思想与时代与阶级局限性是分不开的,与很多学者的史学思想一样,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具有强烈的阶级意识,以及重视当下的一种思维模式,他的一生治史都受到这两种思想的束缚。教育思想方面,蔡尚思强调要推行唯物主义的教育理念,也就是教育要与经济政治相协调,这很有特色;他要求民主治校,提倡自由研究的精神,在他能力范围之内,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在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通过研究发现他也是做得不错的。读书治学指导思想方面,蔡尚思提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愧被称为为“红色”教授;在读书的目的方面,蔡尚思认为读书应该是现实相联系,这与一些人认为学术应该脱离用在当下的思想不同,也正是因为如此,蔡尚思读书治学具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感情的因素过于强烈,尽管他努力克服,但是也难免影响到学术的科学性;同时他认为读书应该苦读书,要注意读书与图书馆的关系,要注意创新,不要陈陈相因,而且读书治学还要注重坚持学术气节,这些思想同时代很多人都有,但是能全部做到的人却很少,蔡尚思是寥寥无几做到的人之一。在文化思想方面,蔡尚思认为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九大支柱,而且还有儒墨两个系统,这一看法对深化我们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过去我们一直都对墨学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蔡尚思一直是抑儒扬墨的,但反儒学并不是反传统文化,他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认为中国的儒家的学说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根据经济政治的发展情况而发展我国的文化。这种看法和一些人“以复古为解放”的态度迥然不同,他几乎全盘否定儒家文化,他的这一思想受到许多学人的批判,确实,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是不可能采取一改否定的方式来处理的,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再继续深化发展。而对我国文化将来的发展模式,他并不主张全盘西化,也不主张复古,更不是一个折衷主义者,他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文化将来的走的道路应该是“辩证发展”的,这是他一个十分重要的关于文化发展的观点,这是符合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蔡尚思一生研究思想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史资料,他信仰马克思主义,一生反儒学,提倡“唯民”,这是他思想的最大特色。他是近现代反儒学学术思想史上的殿军人物,在近代影响深且广;但是步入现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反传统的思维模式渐渐淡化,因此蔡尚思的继续反儒学就变得有些与现实格格不入,而他则依然坚持故我,根据自己的研究说话,体现了他的严谨的学术精神,虽然影响不如民国时期,但是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
么志丹[6](2001)在《反思纰缪话中心——学习新大纲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反思纰缪话中心——学习新大纲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思纰缪话中心——学习新大纲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 研究现状及成果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序跋中的文人群体 |
第一节 官宦群体 |
一 泖东七子之冠——顾夔 |
二 风雅之遗——赵秉渊 |
三 造境求澹、言情贵真——袁翼 |
四 其他 |
第二节 布衣群体 |
一 中行独复——姚椿 |
二 西樵村里的“国士”——邵玘 |
三 述不辩,咏无讽——徐廷玑 |
四 其他 |
第二章 序跋中的家族文学 |
第一节 宝山袁氏 |
一 家族主要成员 |
二 家风、家学传承 |
第二节 华亭顾氏 |
一 家族主要成员 |
二 家风、家学传承 |
三 华亭顾思照世家——顾作球 |
第三节 金山高氏 |
一 家族主要成员 |
二 家风、家学传承 |
第三章 序跋中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文人价值观 |
一 立德 |
二 立言 |
三 立功 |
第二节 文人的文学观念 |
一 务为折中——性情与学问合一 |
二 词之中兴——抒情功能的充分发展 |
三 理文兼至——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 |
第四章 序跋中的交游结社 |
第一节 上海地域内的交游结社 |
第二节 全国范围内的交游结社 |
第五章 序跋中诗文集刊刻情况 |
结语 |
第一节 序跋文的写作风格 |
一 奇崛峭拔 |
二 淡雅浅近 |
三 雄健简练 |
第二节 题词的写作风格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朝鲜文人洪大容诗文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洪大容对中国文化的印象与态度 |
第一节 朝鲜士人对明朝的复杂态度 |
第二节 朝鲜后期华夷观的变化 |
第三节 洪大容的使燕见闻与感受 |
第二章 洪大容与清代文士之交游 |
第一节 洪大容与吴湘等满清文人的交往 |
第二节 洪大容与“杭州三士”的学术交流 |
第三节 《日下题襟集》所见中朝文人的交往情谊 |
第三章 洪大容诗文理论的见解与新意 |
第一节 朝鲜理学对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洪大容关于《诗经》的阐发 |
第三节 追求平淡自然的诗学趣味 |
第四节 推崇冲淡闲远的文学风格 |
第五节 褒扬明道实用的义理文章 |
第四章 洪大容在中朝文坛的影响 |
第一节 洪大容对清代学术得失的认识 |
第二节 朝鲜文人关于《乾净衕笔谈》的争议 |
第三节 洪大容在中朝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张舜徽一九五〇年代的学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张舜徽建国前的教学与科研 |
第一节 经世致用的学术追求 |
一、经世目标的确立 |
二、内容丰富的经世思想 |
三、经世思想的具体实践 |
第二节 初入学林的研究成果 |
一、建国前刊行的《广校雠略》与《积石丛稿》 |
二、建国前完成、建国后刊行的《旧学辑存》 |
第二章 一九五○年代张舜徽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一九五○年代中国史学界的基本状况 |
一、重大史学理论问题的讨论 |
二、各类史籍的编撰 |
三、古籍的整理与资料的编纂 |
第二节 一九五○年代张舜徽的思想变化 |
一、学习与接受马克思主义 |
二、反思建国前的经历与思想 |
三、确定未来的工作方向 |
第三章 博大精深的清代学术史研究 |
第一节 表章清学的两部“学记” |
一、改良“学记”体例 |
二、分析清代学术的渊源 |
三、赞扬顾炎武、扬州诸儒的治学精神与态度 |
四、总结顾炎武、扬州诸儒的治学方法与成就 |
五、辨明后世对顾炎武学术思想的误解 |
第二节 总结清学的“清人文集别录” |
一、《清人文集别录》的撰着缘起与过程 |
二、《清人文集别录》的主要内容 |
三、《清人文集别录》的特色与价值 |
第四章 平正通达的“史学三书”研究 |
第一节 《史学三书平议》的主要内容与学术价值 |
一、考明《史通》的疏舛,赞扬刘知几的识解 |
二、纠正《通志总序》的疏失,表章郑樵的史识 |
三、辨明《文史通义》的疏漏,赞赏章学诚的卓识 |
第二节 张舜徽对刘知几、郑樵、章学诚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吸收刘知几、郑樵的史学理论 |
二、发展郑樵、章学诚的校雠学理论 |
三、借鉴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 |
第五章 发凡起例的历史文献学研究 |
第一节 论述中国历史要籍 |
一、扩大史学范围 |
二、阐明史书体例 |
第二节 提炼古籍校读方法 |
一、校书要以读书为目的 |
二、读书要以远大自期 |
第六章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
第一节 运用五种社会形态学说解析中国社会 |
一、探讨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 |
二、剖析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 |
第二节 采用阶级观点分析中国历史 |
一、以阶级观点解析古文字、探索古代史实 |
二、以阶级观点分析中国古代社会 |
第三节 论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一、全面总结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成就 |
二、揭示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发明的规律 |
三、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
综论 |
一、张舜徽一九五O年代学术研究的总体特征 |
二、张舜徽一九五O年代学术研究的意义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网络视阈下的新闻报道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新闻报道语言的“网络化”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 新闻报道语言研究 |
1.3.2 网络语言研究 |
1.3.3 网络语言与新闻报道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定量分析 |
2. 媒介变迁与新闻语言的变化发展 |
2.1 媒介及其进化 |
2.2 不同媒介中不同的新闻语言 |
2.2.1 基础媒介下的原始性特征 |
2.2.2 手抄媒介下的事务体特征 |
2.2.3 印刷媒介下的报章体特征 |
2.2.4 电子媒介下的多元化特征 |
2.3 网络媒介促动传播模式与语言的变化 |
2.3.1 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 |
2.3.2 语言的变化 |
3. 新闻报道语言“网络化”的现象分析 |
3.1 语言基本要素层面:网络“字词句”的浅层运用 |
3.1.1 使用数量明显增多 |
3.1.2 偏爱“旧”词汇,适当运用新词语 |
3.1.3 对网络新词的模仿使用 |
3.1.4 “民生、文体”报道使用较多 |
3.2 语篇功能建构层面:网络“信息体验模式”深层运用 |
3.2.1 内容传递的“交互、沉浸” |
3.2.2 结构安排的“整合、影响” |
3.2.3 篇章衔接“标题引导”化 |
3.2.4 信息呈现“多方、多元”化 |
4. 新闻报道语言“网络化”原因分析 |
4.1 媒介环境的改变 |
4.1.1 网络媒介拓展了新闻报道语言的表达空间 |
4.1.2 媒介融合影响着新闻报道语言的变化发展 |
4.2 适应受众“信息体验”需求 |
4.2.1 “信息体验”新模式 |
4.2.2 迎合受众需求 |
4.2.3 媒介语言的相互影响 |
5. 新闻报道语言“网络化”中存在的三大问题 |
5.1 关于新闻报道使用网络语言的争议 |
5.1.1 支持——网络语言是新闻报道语言的有益补充 |
5.1.2 反对——部分网络词汇是低俗不是新潮 |
5.2 新闻报道语言“网络化”产生的三大问题 |
5.2.1 严谨性被淡化 |
5.2.2 媚俗化、庸俗化 |
5.2.3 表面化、浅薄化 |
6. 网络视阈下新闻报道语言的前瞻 |
6.1 方向:追求受众信息需求的“最佳体验” |
6.1.1 语言顺应——达到交际需求的满意位点 |
6.1.2 新闻报道——追求信息的“最佳体验” |
6.2 态势:新闻报道语言的“谎言性”扩张 |
6.2.1 语言谎言性与描述多样化 |
6.2.2 网络媒介提供了谎言性扩张的平台 |
6.2.3 新闻报道语言谎言性扩张的分析 |
6.3 途径:“网络化”语言的“坚守”与“舍弃” |
6.3.1 遵守网络语言的“自我进化”规律 |
6.3.2 自觉“把关”,舍弃糟粕 |
6.3.3 注重媒体人自身素质的提高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 |
后记 |
(5)蔡尚思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现实关照性 |
(一) 选题的理论意义 |
(二) 选题的学术价值 |
(三) 现实关照性 |
二、学术史综述 |
(一) 学术着作 |
(二) 期刊论文 |
(三) 硕博论文 |
三、选题研究的切入点、重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点 |
(一) 研究切入点 |
(二) 研究的重点 |
(三) 研究的难点 |
(四) 研究的创新点 |
(五)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四、相关界定 |
(一) 时间 |
(二) 空间 |
(三) 关键词 |
五、其他说明 |
(一) 时间的表述方式 |
(二) 注释格式 |
第一章 蔡尚思的思想历程 |
一、蔡尚思思想的奠基时期(1925 年之前) |
(一) 在德化的私塾启蒙 |
(二) 在永春打下国学基础 |
二、蔡尚思思想的转变时期(1925-1937 年) |
(一) 冲破阻挠,负笈北上 |
(二) 怀疑传统,陷入空想 |
(三) 摆脱“乌托邦”,走向“科学” |
1、思想理论的形成时期 |
2、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
三、思想的发展时期(1937-1949) |
四、蔡尚思思想的成熟与再发展时期(1950-2008) |
第二章 蔡尚思思想的渊源与师友交游 |
一、社会时代背景与蔡尚思思想之形成 |
(一) 社会时代之影响 |
1、德化时期的县城教育 |
2、都市教育 |
(二) 家庭背景 |
(三) 学行交游 |
1、向往的先哲 |
2、师友的帮助与论学 |
第三章 民国时期蔡尚思的孔学批判思想 |
一、蔡尚思之孔学批判思想体系 |
二、民国时期蔡尚思之孔学批判思想 |
(一) 对孔学不平等的经济思想之批判 |
(二) 对孔学反民主的政治思想之批判 |
1、孔学提倡君主专制 |
2、孔学主张恢复封建等级礼制 |
(三) 对孔学野蛮的社会伦理思想之批判 |
(四) 对孔学不客观的治学思想之批判 |
(五) 对孔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四章 新中国时期蔡尚思的孔学批判思想 |
一 孔学思想批判的一个前提 |
二 对孔学政治思想的批判 |
(一) 在东方复兴周礼 |
(二) 礼治的变和不变 |
(三) 孔子为何也讲正名 |
(四) 孔子的“刑德”主张 |
三 对孔学经济思想的批判 |
(一) 孔学的“命”与“利” |
(二) 孔学的“谋道”与“谋食” |
四 对孔学哲学思想的批判 |
(一) 孔子“仁”的思想 |
(二) 孔学的“礼教”思想 |
(三) 孔学的“中庸”思想 |
(四) 孔学的“天命”思想 |
(五) 孔学的“名教”思想 |
(六) 孔学的“生知”与“学知”思想 |
五 孔学的文艺思想批判 |
(一) “诗言志”与“思无邪” |
(二) 存雅乐与“放郑声” |
六 孔学的史学思想批判 |
(一) 孔子与《春秋》 |
(二) 孔子与《尚书》 |
(三) 孔子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
七 孔学的教育思想批判 |
(一) 孔子教育基本史实的考证 |
(二) 孔子的办学宗旨 |
(三) 孔子教育的内容 |
(四) 孔子的教育方法 |
小结 |
第五章 蔡尚思的教育思想 |
一 教学及在校行政工作历程 |
二 唯物主义的教育思想 |
三 民主治校理念 |
四 教师与学生的教育关系问题 |
五 大倡学术研究的自由精神 |
第六章 蔡尚思的史学思想 |
一 蔡尚思的史学论 |
(一) 历史与历史学及中国历史的特色 |
1、历史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
2、中国历史的特色 |
(二) 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三) 中国史学的系统 |
(四) 历史学的功用 |
二 蔡尚思的史学方法论 |
(一) 研究历史不能离开阶级分析 |
(二) 研究历史要“厚今薄古” |
第七章 蔡尚思的治学思想 |
一 蔡尚思的治学理论 |
(一) 治学理论总论——指导思想 |
1、坚持辩证唯物论 |
2、坚持唯物史观 |
3、坚持唯物辩证法 |
二 蔡尚思的治学方法论 |
(一) 治学方法论——总论 |
1、治学方法的重要性 |
2、治学“方法论”的三个方面 |
3、总论治学方法的种类与关系 |
(二) 治学方法论——分论 |
1、界限的方法 |
2、搜索的方法 |
3、选择的方法 |
4、评论的方法 |
三 蔡尚思的治学论 |
(一) 治学目的 |
(二) 读书论 |
1、多读书与图书馆 |
2、苦读书 |
3、“读通书”与“通读书” |
4、读书要创新 |
5、读书与老师的关系 |
(三) 治学贵争鸣 |
(四) 坚持学术气节 |
第八章 蔡尚思的政治思想 |
一 蔡尚思的“唯民”思想 |
二 蔡尚思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的思想 |
(一) 提倡民主 |
(二) 反对专制 |
三 蔡尚思的民权思想 |
第九章 蔡尚思的哲学思想 |
一、蔡尚思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信仰 |
二 蔡尚思的人生观 |
(一) 生死观 |
1、生命的过程 |
2、关于“老”“死” |
3、生命的意义 |
(二) 苦乐观 |
(三) 青年化的人生观 |
三 蔡尚思的宗教观 |
(一) 鬼神观念 |
(二) 对“儒教”的评述 |
(三) 对佛教的评述 |
四 蔡尚思的辩证法思想 |
五 蔡尚思的认识论 |
(一) 认识的来源 |
(二) 知行的关系问题 |
1、认识的目的 |
2、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
3、关于真理的问题 |
六 蔡尚思的伦理观 |
(一) 由空想到科学的伦理观 |
(二) 义利与理欲问题 |
第十章 蔡尚思的中西文化观 |
一、文化的内容和属性 |
(一) 文化的内容 |
(二) 文化的属性 |
二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 |
(二) 对墨家的推崇 |
三 今后文化的发展道路 |
(一) 对马克思主义的推崇 |
(二) 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 |
附录:蔡尚思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反思纰缪话中心——学习新大纲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D]. 向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朝鲜文人洪大容诗文理论研究[D]. 刘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张舜徽一九五〇年代的学术研究[D]. 邱亚.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4]网络视阈下的新闻报道语言研究[D]. 梅刘柯. 暨南大学, 2013(04)
- [5]蔡尚思学术思想研究[D]. 韩毅勇.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6]反思纰缪话中心——学习新大纲体会[J]. 么志丹. 河北教育, 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