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体育院校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柴诗[1](2021)在《江西省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的发展水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发展型资助是以促进贫困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资助活动。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胜利,我国已消除绝对贫困,化解相对贫困和精神贫困成为“后精准扶贫时代”的主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以满足学生基本经济需求为宗旨的高校保障型资助理念亟需向促进贫困生素质提升的发展型资助理念转型。当前,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日渐增多,然而相关研究大多以理论研究为主,普遍缺少对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以致于当前相关活动的数量、结构、质量和形式能否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仍然有待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相关评价体系,以考察江西省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的发展水平。基于我国官方文件和理论界研究成果,本研究将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分解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专业素质培养、文化素质培养和身心素质培养等四类一级素质培养活动和九个二级素质培养活动,然后从资助育人活动的数量充足性、结构均衡性、质量可靠性和形式多样性四个维度指标出发,对资助育人活动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评价方法运用加权平均法。其中,各项活动的权重按照其重要性程度和资源分配的优先级,运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予以确定。调查数据来自江西省6所高校的353份有效问卷和22人访谈。调查发现,当前江西省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的总体水平得分为3.08,表明资助活动总体有效,满足了贫困生素质发展的需求,但资助活动在数量充足性和形式多样性方面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再从各指标的具体得分看,数量充足性得分2.97,表明活动总频次略显不足,以后应适当增加文化素质类和业务素质类活动的次数;结构均衡性得分3.33,表明资助资源配置较为合理,但后期应适当加大对社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活动的资源投入;质量可靠性得分3.25,表明活动质量较好,贫困生满意度较高,但文化素质类活动的质量相对偏低,应予以重点关注;形式多样性得分2.68,表明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尤其是文化素质类活动,活动形式亟需进一步丰富。调查发现,影响江西省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水平提升的原因在于:第一,财力短缺,限制发展型资金投入,影响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的数量充足性和形式多样性;第二,理念和体制机制转型滞后,沿用传统的保障型资助理念和体制机制,未能充分根据资助育人新理念的要求开展活动,制约了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体系的质量;第三,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需要管理人员有更专业的知识和素养,然而现有的资助队伍素质建设有待加强。基于此,今后应加大对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的资金投入,优化资助工作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符合发展型资助理念要求的体制机制,通过严格招聘和专业培训来提升资助管理队伍的素质,从而为构建“数量充足、结构均衡、质量可靠、形式多样”的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奠定基础。
王纲[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朱心怡[3](2020)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测评及提升研究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能够考察和判断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是国家监测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工具。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能够为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保证。作为高等教育顶层的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主力军,其最终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即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生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内在的统一,二者各项核心素质上的培养是一致的。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出发选择五大核心素养包括科学素养、创造性人格素养、创新素养、领导力素养和情商素养对当前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研究。本研究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出发,以江苏省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等六所高校528名全日制研究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探究我国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具体研究结论如下:(一)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处于中上水平,其总体得分高于理论中值。各核心素养总体发展情况最好的是情商素养,其余依次是领导力素养、创新素养、创造性人格素养和科学素养。(二)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总体情况并不理想,总体得分低于理论中值,其中在论文发表和主持课题两方面得分较低。性别、年龄、硕士类别和年级的差异对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有显着影响。(三)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总体情况较好,其中总体发展情况最好的是发现问题维度,在问题的提升转化维度上情况一般。性别、院校和年级差异对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的发展有显着影响。(四)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养总体情况较好,各维度发展情况比较均衡。性别、硕士类别、院校和年级差异对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养的发展有显着影响。(五)全日制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素养总体得分高于理论中值,但并不是太好。其中总体情况最好的是全日制研究生的挑战性人格,其次是好奇心和冒险性。全日制研究生的想象力人格发展情况并不理想。专业类型的差异对全日制研究生创造型人格素养的发展有显着影响。(六)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养总体得分高于理论中值,各维度发展情况良好且较为均衡,但在情绪调控方面仍有待提高。硕士类别、院校、专业类型和年级的差异对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养的发展有显着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从高校和个人两大层面提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刘斌[4](2020)在《军人综合素质在本科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提出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自身前途与命运,更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重视高校本科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民族振兴的时代呼唤,更是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建设、高校健康和谐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军人综合素质在本科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能够为本科生素质教育与军人综合素质在本科生素质教育中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构建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此外,通过研究能够深入的了解军人综合素质在本科生素质教育中应用的情况,探索出军人综合素质中优秀因素融入本科生素质教育相应的有效路径,为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促进本科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本文以军人综合素质在本科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方法对天津市五所院校进行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保障机制,即:加强学校中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建设,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探索全面育人的视角;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充分挖掘高校文化资源;加强部队特色组织建设,不断优化高校氛围设置;提升教育者的素质,优化教师团队结构;强化校园网络阵地,宣扬部队优秀文化;发挥退伍复学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的作用;建立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军人综合素质融入本科生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刘洪翔[5](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刘雷[6](2018)在《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是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能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李约瑟之谜”“钱学森之间”使我们不断深思教育与创新的内在紧密关系,对于研究生这个具有较高学科专业水平的群体来说,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能否增强综合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培养侧重点来划分,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主要分为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学术学位硕士和博士)和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硕士和博士)两个不同的方面,本论文着重评价研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教育。当前,更多的文献研究相对集中在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缺乏系统的探讨。当前,相对于工商企业创新能力的加速发展,我国偏重知识结构培养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知识、专利、科研等方面创新能力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科研成果质量低,科研创新不明显,知识技术创新与产业生产服务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衔接,产学研机制不够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系统、准确、有效的评价,以针对性地加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深入探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通过推行“双一流”建设,使研究生教育由过去量的扩张转向质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双一流”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欠缺是现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须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须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把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规律,更新社会创新观念,深化改革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体制,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还须加强社会调研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创新,改善研究生教育培养条件,为研究生教育创造开放创新的研究环境,建立研究生教育激励机制革新,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改革,有效提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首先,本论文从创新、创新能力的概念和内涵出发,运用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创新能力理论研究的成果,结合“双一流”建设对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根据文献对创新能力的研究归纳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并针对性的优选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方法。其次,本论文从内在、外在两个方面对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及影响因素经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即研究生教育制度因素、研究生培养过程因素、研究生科研与学位论文因素、教育质量评价因素。通过文献梳理与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对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创新知识技能、创新思维、提升创新素质能力、创新内部动机四个组成部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特有属性是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成果能力。以此为理论基点,按照文献中对创新能力相关指标提及频率次数的排序结果,结合物元可拓模型对传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改善和拓充,本论文确定了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5个一级评价指标,即:掌握创新知识能力、综合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过程能力、提升创新素质能力、产出创新成果能力。构建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次,针对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反映“双一流”建设创新人才关联性不显着的缺陷,运用物元可拓理论分析方法建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关注研究生掌握知识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过程能力对其最终创新能力的影响,契合了新时代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需要。最后,设计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测评问卷,根据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分析了不同高校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到不同地区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差异现状,并就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科学、理性的解析才能收悉客观、真实的结果,本论文通过严谨的评价研究,针对性地思索出了有效提升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和具体路径。本论文认为,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构成要素划分是具科学性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设计是具合理性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构建是有效和可行的。它能为全国不同地区高校改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郑勇军[7](2017)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大批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然而,目前各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认识不足,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胜任企业技术岗位需求。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已成为各普通本科高校转型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和访谈调查等方法,在归纳介绍德美欧美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经验启示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国内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访谈调查,总结出当前应用型高校由于标准缺失导致的人才培养问题,分析构建人才培养标准的必要性,并以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构建应遵循基本原则为指导,初步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即应用型高校学生应该熟悉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足够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行业岗位必须的专业技能核心知识,具有解决工作及社会问题的综合性知识和一般工具性知识;具备从事行业岗位标准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技能,具有从事社会活动和的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及分析判断等通用能力,具有初步进行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等创新能力及自力更生、自谋职业的创业能力;具备从事行业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专业素养,具有对职业有浓厚的兴趣、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及对社会有强调责任感的职业素质,具备基本的综合素质及初步的创新精神、创业思维和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以南昌理工学院为案例进行了实践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
许翔杰[8](2017)在《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军队来说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之别,而战场上的胜负,更多的取决于战争准备。要做好战争准备,唯独靠强军兴军,而人才兴方能军队兴。军事院校MAP是新型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培养关系到我军新质战斗力生成。研究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对于摸索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特点和规律,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者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构建了“培养模式”研究的概念框架:“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和“质量管理”五个要素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探讨的问题是: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研究的具体问题是: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在研究发现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一个基于实战化背景下、不同于地方高校的,具有我军特色的MAP培养模式。根据“培养模式”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研究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以全体军事院校MAP研究生,共计81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45位军事教育专家、军事教育工作者、一线部队人员和部分MAP研究生,其中军事教育专家15位,军事教育工作者10位,一线部队人员10位,MAP研究生10位,进行访谈。收集了军事院校和部分地方高校应用心理硕士人才培养的相关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与地方高校MAP培养模式相比,军事院校更突出军事教育特色和军人职业特殊性,聚焦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强调部队作战能力建设。但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上,宣传教育及贯彻力度不够,系统设定值参差不齐,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征不突出,包含创新精神培养不足;课程设置上,选修课程比例有待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主观化不规范现象,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之间关联度有待提高,课程设置的训练、研究和作战融合性不够,体系不够完备;教学方式上,案例式教学实施效果不理想,部队实践欠缺且实施中落实少,职业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育间统筹不足,教学中训练量偏少;师资队伍上,部队导师带教指导力度不够,多数院校导师遵循学术型带教方式,带教效果受到影响;质量管理上,培养质量反馈机制不健全,考核方式不适应专业学位培养要求,教管结合不够,质量管理统筹性不强。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过程中未能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加以有机整合,与适应实战要求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适应实战化要求,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需要做以下改进:在培养目标上要聚焦岗位需求,体现职业素养,坚持战斗力标准和创新精神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瞄准实战,突显课程对出学员岗位能力的塑造,建构核心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要突出案例战例式教学的核心地位,加大实践式教学力度,发挥问题式教学引导作用;在师资队伍上要更新导师教育理念,丰富导师带教经验,帮助研究生融入部队;在质量管理上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完善考核评估机制。根据研究发现,研究者认为,要改进在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必须进一步贴近和适应实战要求,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进行有机整合。为此,在借鉴教育神经科学研究的成果以及沉浸理论、系统科学论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了军事院校MAP训研战培养模式,并分析了这一模式基本结构、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这一模式的基本结构是:训研战培养模式是训练、研究和作战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以训为主,研战为之一体两翼。“训”是在教学中组织模拟训练、综合演练、想定作业和部队实践训练,通过训练来提升研究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研”是面向部队做研究,研究部队现实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从部队研究中来,到部队研究中去,促使研究生面向实战去研究问题;“战”指肩负军队任务和使命,参加军事作战行动、完成重大军事任务,通过参加军事任务和军事作战行动来强化研究生使命感,提升其核心军事作战能力。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有:培养目标聚焦实战化与职业能力生成;课程设置依据岗位核心能力模型,构建“模块组装+精选”联合式课程及训练体系;教学中运用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突出以训练为中心的军事心锚,构建激发双轨心智模式运转的教学过程;导师队伍建设上树立导师军事匠人精神,突出导师强军兴军的责任、对作战及战场的专注和对技能的精益求精;建立以全程质控体系、自评估指标体系和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一模式的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建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未来战场变幻莫测,作战态势日新月异,作战战法推陈出新,不确定、非线性、复杂性因素影响着战争态势进程,唯独适应这种态势变化才能立足于未来战场,军事院校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和MAP训研战培养模式构建只是一个初步探索。有关这一培养模式如何才能更有利于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岗位任职能力的生成?生成的机制和要素是什么?这一模式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之间如何建立有机联系?训-研-战三要素如何相互协调?等,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刘夏[9](2014)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路径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创新素质是个体进行创新活动所需的内在素质,是大学生获得创新成果、成为创新人才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的研究者就创新素质的构成与关系进行探讨,但对创新素质构成机理、培养路径方面尚无全面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提出创新素质是一种多维的综合素质,由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知识五个维度构成,根据胜任素质理论构建了大学生创新素质冰山模型。本研究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对现有权威量表的修订,编制了《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问卷》,用来测评我国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并收集了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情况,以及被测者的课程成绩、奖学金等信息。通过对不同地区三所高校287名大学生的实证调查分析,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我国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是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格和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知识水平中等,但创新能力水平较低,创新思维较差;大学生创新素质具有结构性,其五个维度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关系,并且不同特征的大学生在创新素质表现上有差异;创新人格属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冰山模型中的潜在胜任素质内核部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属于素质要素中的潜在胜任素质外核部分,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属于素质要素中的显性胜任素质部分;大学生创新素质与第二课堂、课程体系、评价体系有显着的相关关系,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调整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对大学生创新素质进行培养。
王禹霖[10](2013)在《吉林省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跟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有目标的加强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提高学校品位,培养具有更高素质人才,更好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吉林省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整体水平,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不够规范,少部分学生人生观迷茫、价值观迷失了方向,我们要帮助那些迷失方向和错误价值观的学生重新找到正确的道路。本文提出了提高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建议:一是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育人教育思想;二是创造科学的评价环境,促进大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自觉性;三是构建人文课程结构体系,充分发挥人文课程在发展和提高体育大学生人文知识教养中的作用。体育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是人通过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和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当今世界真正对人有价值的教育已不再是简单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育,以人文本的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愈来愈高,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为了什么,以及对知识的价值产生了疑惑。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的技术价值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因而更多地注重和强调体育对人的生物学作用的一面,而缺乏对体育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全面的思考,忽视了体育作用于人的精神和社会文化方面的价值实现。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出现了明显弱化的倾向。一方面,过分重视科学精神,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培养;另一方面,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严重脱离,缺乏人文内涵的学科教育也影响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当前我们有的大学生忽略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真、善、美的生活价值取向,忽视了人类文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所以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后,从学校和自身人文素质培养的两块主阵地出发,着眼于教育以及情感的潜移默化来设计对策以有效提高和改善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了一个报告:《教育一一财富蕴藏其中》要求学校通过道德教育,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建人文精神,关注人类,关怀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战争犯罪、贫困等灾难。当今我国已步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全面实行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改革大学体育院校中的不适应之处,呼吁大学人文教育,提高素质教育,高举人文旗帜,培养有良知、有智慧、有修养、有能力的合格人才,这才是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大学教育呼唤着人文精神。
二、试论体育院校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体育院校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省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的发展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高校学生资助的一般性研究 |
1.3.2 关于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的专门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研究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学生资助 |
2.1.2 高校学生保障型资助 |
2.1.3 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公平理论 |
2.2.2 资助育人理论 |
2.2.3 大学生素质结构理论 |
第3章 调查方案与评价体系构建 |
3.1 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发展水平的调查方案 |
3.1.1 调查背景与目的 |
3.1.2 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
3.1.3 信息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3.2 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构建 |
3.2.1 评价对象 |
3.2.2 评价指标 |
3.2.3 权重赋值 |
3.2.4 模型构建 |
第4章 江西省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的发展水平分析 |
4.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4.2 江西省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的数量与结构水平分析 |
4.2.1 思想素质类资助活动的数量与结构水平分析 |
4.2.2 专业素质类资助活动的数量与结构水平分析 |
4.2.3 文化素质类资助活动的数量与结构水平分析 |
4.2.4 身心素质类资助活动的数量与结构水平分析 |
4.3 江西省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的质量水平分析 |
4.3.1 思想素质类培养活动的质量水平分析 |
4.3.2 专业素质类培养活动的质量水平分析 |
4.3.3 文化素质类培养活动的质量水平分析 |
4.3.4 身心素质类培养活动的质量水平分析 |
4.4 江西省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的形式水平分析 |
4.4.1 思想素质类资助活动的形式水平分析 |
4.4.2 专业素质类资助活动的形式水平分析 |
4.4.3 文化素质类资助活动的形式水平分析 |
4.4.4 身心素质类资助活动的形式水平分析 |
4.5 江西省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体系的总体发展水平 |
第5章 江西省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水平的制约因素 |
5.1 资源投入不足 |
5.2 发展型资助理念的不健全 |
5.2.1 活动培养主体不明确 |
5.2.2 活动供需结构的失衡 |
5.2.3 社会企业参与度不高 |
5.3 发展型资助体制机制不成熟 |
5.3.1 缺乏独立的运行机制 |
5.3.2 缺乏合理监督考评机制 |
5.4 发展型资助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 |
5.4.1 工作队伍构建不合理 |
5.4.2 工作队伍培训不系统 |
第6章 江西省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水平提升的对策 |
6.1 加大资助资金投入 |
6.2 优化资助工作理念 |
6.2.1 探索发展型资助的工作理念 |
6.2.2 凝聚社会资助力量 |
6.2.3 尊重学生主体意识 |
6.3 健全资助机制 |
6.3.1 构建资助育人长效工作机制 |
6.3.2 完善资助育人工作监管机制 |
6.4 优化建设工作队伍 |
6.4.1 规范工作队伍建设 |
6.4.2 加强工作队伍培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活动体系的发展水平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体系水平评价的指标重要性评价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研究成果概览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
1.3 概念的厘清 |
1.3.1 高校第二课堂 |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3 行为研究设计 |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
5.1 案例数据概况 |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
5.1.3 毕业去向 |
5.1.4 职业发展状态 |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
6.3.1 精准教育原则 |
6.3.2 数据研究原则 |
6.3.3 评价反馈原则 |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测评及提升研究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 |
二、拔尖创新人才 |
第二节 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综述 |
一、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 |
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研究 |
三、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核心素质研究 |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实践研究 |
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 |
第四节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工具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被试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一、基本背景信息 |
二、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情况调查 |
三、全日制研究生创造型人格素质测量问卷 |
四、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测量问卷 |
五、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质测量问卷 |
六、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质测量问卷 |
第四节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测量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全日制研究生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一、性别分布情况 |
二、年龄特征分布情况 |
三、硕士类别分布情况 |
四、院校类别分布情况 |
五、专业类型分布情况 |
六、年级分布分布情况 |
第二节 全日制研究生各核心素质的基本情况 |
一、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情况 |
二、全日制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素养的基本情况 |
三、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的基本情况 |
四、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养的基本情况 |
五、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养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全日制研究生各核心素质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一、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二、全日制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三、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四、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五、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第四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二、全日制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三、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四、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五、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对策 |
一、高校层面 |
二、个人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军人综合素质在本科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军人综合素质的相关研究 |
1.3.3 本科生素质教育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个案研究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 |
3.1.1 天津市部分高校本科生素质教育中军人综合素质的运用情况 |
3.1.2 天津市部分本科生对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的态度 |
3.1.3 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的路径调查 |
3.1.4 学校对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调查分析 |
3.1.5 学校对退伍复学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调查分析 |
3.2 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2.1 学生方面的问题 |
3.2.2 应用途径方面的问题 |
3.2.3 学校方面的问题 |
3.3 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中的对策 |
3.3.1 针对学生方面问题的对策 |
3.3.2 针对应用途径方面问题的对策 |
3.3.3 针对学校方面问题的对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5)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5 论文创新点 |
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理论及评价方法概述 |
2.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理论 |
2.1.1 创新能力的内涵 |
2.1.2 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3 “双一流”建设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2.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内容 |
2.2.1 创新能力培养范畴 |
2.2.2 创新能力培养要素 |
2.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简介 |
2.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理论方法 |
2.4.1 动态综合评价法 |
2.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4.3 物元可拓评价法 |
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构成要素 |
3.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
3.1.1 招生考试制度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1.2 学科建设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
3.2.1 课程设置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2.2 实验课程和社会调研训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2.3 导师队伍建设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2.4 教育环境氛围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与学位论文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
3.3.1 科研实践能力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3.2 学位论文学术价值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
3.5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特有属性 |
3.6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及验证 |
3.6.1 开放性调查访谈 |
3.6.2 问卷理论基础和结构 |
3.6.3 建立问卷初稿项目库 |
3.6.4 问卷项目与评分方法 |
3.6.5 问卷编制流程图 |
3.6.6 问卷测试方法 |
3.6.7 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
4.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动态性原则 |
4.1.3 激励性原则 |
4.1.4 可操作性原则 |
4.1.5 可比性原则 |
4.1.6 导向性原则 |
4.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4.2.1 导向功能 |
4.2.2 描述功能 |
4.2.3 评价功能 |
4.2.4 预测功能 |
4.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程序 |
4.3.1 发散阶段 |
4.3.2 收敛阶段 |
4.3.3 试验修订 |
4.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与模型分析 |
4.4.1 设计思路 |
4.4.2 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分析 |
4.4.3 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分析 |
4.5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与科学性分析 |
4.5.1 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 |
4.5.2 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4.5.3 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性分析 |
4.5.4 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
5.1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5.1.1 现状分析 |
5.1.2 比较分析 |
5.2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问卷分析 |
5.3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及人数比较分析 |
5.3.1 总体特征 |
5.3.2 人数分布 |
5.3.3 差异比较 |
5.3.4 数据处理分析 |
5.4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测评分析 |
5.5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
5.5.1 综合评价概况 |
5.5.2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模型 |
5.5.3 计算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 |
5.6 本章小结 |
6 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思索 |
6.1 路径的含义与内涵 |
6.1.1 路径的含义 |
6.1.2 路径的内涵 |
6.2 基本路径 |
6.2.1 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理念 |
6.2.2 制定促进创新的教育制度体系 |
6.2.3 严格控制创新教育过程的实施 |
6.3 具体路径 |
6.3.1 强化实践创新过程能力的培养 |
6.3.2 改变研究生知识体系结构上的缺失 |
6.3.3 提高产出创新成果能力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
6.3.4 构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信息化平台 |
6.3.5 建立结果为导向的创新评价机制 |
6.3.6 完善创新培养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系列访谈提纲 |
附录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一级指标专家评分表 |
附录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指标提及频率专家评分表 |
附录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问卷项目专家评分表 |
附录5: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6: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测评调查表 |
附录7: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分标准专家评分表 |
附录8: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专家排序打分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7)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应用型人才提出新的需要 |
1.1.2 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应用型本科转型需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问题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应用型本科和应用型本科教育 |
1.4.2 应用型人才 |
1.4.3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
第2章 欧美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现状 |
2.1 德美高等教育分类情况 |
2.1.1 德国高等教育分类情况 |
2.1.2 美国高等教育分类情况 |
2.2 德美应用型高校发展历程 |
2.2.1 德国应用型高校发展历程 |
2.2.2 美国应用型高校发展历程 |
2.3 德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
2.3.1 德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概述 |
2.3.2 德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特点 |
2.4 欧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经验启示 |
2.4.1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构建必须依据培养目标定位 |
2.4.2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必须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
2.4.3 应用型人培养质量标准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 |
2.4.4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第3章 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现状 |
3.1 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的提出 |
3.1.1 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 |
3.1.2 应用型人才提出的背景 |
3.2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概况 |
3.2.1 当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构建情况 |
3.2.2 当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共性与不足 |
3.3 当前培养质量标准缺失导致的人才培养问题 |
3.3.1 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严重脱节 |
3.3.2 高校之间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规格同质化现象严重 |
3.3.3 双师型教师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需要 |
3.3.4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不匹配 |
3.3.5 应用型人才缺少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第4章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构建 |
4.1 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必要性 |
4.1.1 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
4.1.2 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缓解结构性失业的需要 |
4.1.3 凝练办学特色,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4.2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1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价值取向 |
4.2.2 质量标准构建的基本原则 |
4.3 “三位一体”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
4.3.1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概述 |
4.3.2 “三位一体”培养质量标准内涵 |
第5章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实践探索——以南昌理工学院为例 |
5.1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实施路径 |
5.1.1 根据知识标准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
5.1.2 根据能力标准构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
5.1.3 根据素质标准全面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
5.1.4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和建立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促进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
5.2 实施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军事背景: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 |
1.1.2 我军建设背景:强军目标的实现 |
1.1.3 现代作战背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需要 |
1.1.4 军事教育背景:军事职业教育的兴起 |
1.1.5 教学改革背景: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有助于培养新型作战力量人才 |
1.3.2 有助于军队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
1.3.3 有助于推进军事教育理论创新 |
1.3.4 有助于探索军事院校MAP培养的特点与规律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模式 |
1.4.2 培养模式 |
1.4.3 应用心理硕士(MAP) |
1.5 文献回顾 |
1.5.1 “培养模式”的要素 |
1.5.2 “培养模式”的层次 |
1.5.3 “培养模式”的类型 |
1.5.4 军事院校“培养模式” |
1.5.5 小结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概念框架 |
2.1.1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提取 |
2.1.2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修订 |
2.1.3 研究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 |
2.3.1 问卷调查 |
2.3.2 访谈 |
2.3.3 文本收集与分析 |
2.3.4 研究方法反思 |
第3章 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分析与改进 |
3.1 现行培养目标主要内容 |
3.1.1 现行培养目标总要求 |
3.1.2 现行培养目标具体要求 |
3.1.3 军地MAP培养目标比较 |
3.2 现行培养目标分析 |
3.2.1 现行培养目标的特征 |
3.2.2 现行培养目标的不足 |
3.3 现行培养目标改进 |
3.3.1 培养目标核心类别 |
3.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培养目标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分析与改进 |
4.1 现行课程设置情况 |
4.1.1 现行课程开设情况 |
4.1.2 军地MAP课程开设情况比较 |
4.2 现行课程设置分析 |
4.2.1 现行课程设置特点 |
4.2.2 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差距 |
4.3 现行课程设置改进 |
4.3.1 课程设置核心类别 |
4.3.2 适应实战要求的课程设置改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分析与改进 |
5.1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形态 |
5.1.1 两种培养形式 |
5.1.2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类型 |
5.1.3 军地MAP教学方式比较 |
5.2 现行教学方式分析 |
5.2.1 教学方式特点 |
5.2.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3 现行教学方式改进 |
5.3.1 教学方式核心类别 |
5.3.2 适应实战要求的教学方式改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分析与改进 |
6.1 现行导师带教规定与形式 |
6.1.1 现行专业学位导师规定及制度 |
6.1.2 现行军地MAP导师带教形式比较 |
6.2 现行带教工作分析 |
6.2.1 现行带教特征 |
6.2.2 带教工作的不足之处 |
6.3 现行师资队伍改进 |
6.3.1 师资队伍核心类别 |
6.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师资队伍改进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 |
7.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 |
7.1.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及规定 |
7.1.2 现行军地MAP质量管理比较 |
7.2 现行质量管理分析 |
7.2.1 质量管理特点 |
7.2.2 质量管理不足 |
7.2.3 现行质量管理改进 |
7.2.4 质量管理核心类别 |
7.2.5 适应实战要求的质量管理改进 |
7.3 小结 |
第8章 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构建 |
8.1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 |
8.1.1 构建的理论基础 |
8.1.2 构建的现实要求 |
8.2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结构 |
8.3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8.3.1 培养目标:聚焦职业能力生成 |
8.3.2 课程设置:建构联合式课程体系 |
8.3.3 教学方式:实施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 |
8.3.4 导师特质:树立军事匠人精神 |
8.3.5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
8.4 训研战培养模式保障措施 |
8.4.1 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 |
8.4.2 设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 |
8.4.3 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路径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及理论综述 |
2.1 创新和创新素质 |
2.1.1 创新的含义 |
2.1.2 创新素质的含义 |
2.1.3 创新素质的构成 |
2.2 大学生创新素质模型和培养路径 |
2.2.1 大学生创新素质模型 |
2.2.2 大学生创新素质各维度相关关系研究现状 |
2.2.3 大学生创新素质测评的研究现状 |
2.2.4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现状 |
3 大学生创新素质实证研究的方案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设计 |
3.3 大学生创新素质问卷的编制 |
3.4 大学生创新素质问卷的预施测 |
3.4.1 研究对象、方法与步骤 |
3.4.2 创新精神动机部分量表的修订 |
3.4.3 创新精神行为部分量表的修订 |
3.4.4 创新能力部分测验的修订 |
3.4.5 创新思维部分测验的修订 |
3.5 大学生创新素质问卷的正式施测 |
3.5.1 研究对象 |
3.5.2 研究步骤 |
3.5.3 正式施测的信效度分析 |
4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假设检验 |
4.1 创新素质总体情况分析 |
4.2 创新素质与学生特征分析 |
4.3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作用机理分析 |
4.3.1 创新素质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2 大学生创新素质间的回归分析 |
4.3.3 大学生创新素质间的作用机理 |
5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 |
5.1 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 |
5.1.1 第二课堂参与积极性与创新素质的关系 |
5.1.2 第二课堂获奖等级与创新素质的关系 |
5.2 课程体系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 |
5.2.1 北京交通大学课程体系设置简介 |
5.2.2 课程类别与创新素质的关系 |
5.3 评价体系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 |
5.3.1 北京交通大学思想行为测评成绩与奖学金评价制度简介 |
5.3.2 思想测评成绩与创新素质的关系 |
5.3.3 奖学金等级与创新素质的关系 |
5.4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路径的建议 |
5.4.1 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路径 |
5.4.2 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路径 |
5.4.3 评价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路径 |
5.4.4 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路径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吉林省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文素质的涵义 |
1.2.2 国内体育院校人文素质研究状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研究假设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假设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2 吉林省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状况 |
3.2.1 体育院校不同年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 |
3.2.2 体育院系不同性别学生人文素质状况 |
3.2.3 吉林省地区体育院系不同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状况 |
3.3 影响吉林省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结果的分析 |
3.3.1 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制约人文素质的内化 |
3.3.2 各个院校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参差不齐 |
3.3.3 地域的不同影响了人文素质的提高 |
3.3.4 网络文化的较快发展对体育院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影响 |
3.3.5 体育院校学生自身对提高人文素质意识欠缺 |
3.3.6 社会环境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
3.4 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落后的原因 |
3.4.1 管理者,教育者的理念 |
3.4.2 体院的特殊性 |
3.4.3 体育院系课程规划不科学因素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试论体育院校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省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的发展水平研究[D]. 柴诗.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测评及提升研究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D]. 朱心怡. 江苏大学, 2020(05)
- [4]军人综合素质在本科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D]. 刘斌.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5]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刘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7]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D]. 郑勇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8]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 许翔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9]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路径的实证研究[D]. 刘夏.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
- [10]吉林省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研究[D]. 王禹霖. 延边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