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

中老年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

一、中老年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董淑贤[1](2021)在《拼贴画心理疗法在青年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干预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是将拼贴画心理疗法应用于术后接受化疗的青年乳腺癌患者身上的临床实践,目的是探讨该心理疗法对青年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焦虑抑郁水平及希望水平等的影响,旨在减轻患者在化疗期间的负性心理并将其转化为积极情绪,进而提高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5月、8~12月在山西省某三甲医院的92例处于青年期的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住院诊疗顺序分组,将2019年1~5月入院化疗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8~12月入院化疗的46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教育,如化疗期间常见并发症及应对方法、饮食指导、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式、生存现状介绍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开展拼贴画心理疗法。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erth希望量表和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等分析拼贴画心理疗法的应用效果。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1.干预前对两组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医保类型和职业)和疾病相关资料(疾病分期和手术方式)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两组乳腺癌患者的FCR得分情况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生理健康、社会家庭两个维度及总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两组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情况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两个维度及总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两组乳腺癌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情况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及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三个维度及希望总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青年乳腺癌患者的FCR得分情况,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生理健康、社会家庭两个维度及总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干预前后的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情况,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两个维度及总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干预前后的两组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情况,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及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三个维度及希望总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比较对照组的两组青年乳腺癌患者在干预前后的FCR得分情况,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生理健康”分维度及总分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前后的“社会家庭”这一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对照组的两组青年乳腺癌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得分情况,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两个维度及总分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对照组的两组青年乳腺癌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希望水平得分情况,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三个维度及希望总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比较干预组的两组青年乳腺癌患者在干预前后的FCR得分情况,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干预组在干预前后的“生理健康”、“社会家庭”两个维度及总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干预组的两组青年乳腺癌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干预组在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两个维度及总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干预组的两组青年乳腺癌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干预组在干预前后的“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三个维度及希望总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实施拼贴画心理疗法能有效减轻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在生理健康、社会家庭等维度均有效果。2.实施拼贴画心理疗法能有效减轻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在焦虑、抑郁等维度均有效果。3.实施拼贴画心理疗法能显着提高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希望水平,在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等维度均有效果。

景文娜[2](2021)在《赋能理论视角下新确诊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缓解研究 ——基于J省肿瘤医院小组工作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乳腺癌已居于威胁女性群体身体健康的癌症榜单首位。乳腺不仅是女性的性别、性器官标志,更是女性践行哺育功能,履行社会角色的基础。因此乳腺癌确诊是较大的负性事件,极易使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引发个体产生功能弱化及失能问题。对此,本文从赋能理论挖掘、赋予个体潜能的视角出发,介入新确诊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压力问题。通过心理压力量表问卷的测量调查及医患沟通,最终7位新确诊乳腺癌患者被选为本次研究对象。实地与患者访谈调查后,社工发现新确诊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压力存在:(1)自身层面:恐惧死亡与形体残缺、质疑检查结果忧思疾病致因、自责自我价值感降低与风险规避不足、担忧治疗过程-效果的不确定性四种表征;(2)家庭层面:担忧家庭经济负担加重、自责加大家属压力负荷两种表征;(3)社会支持层面:忧虑社会支持不足、担心交往关系受挫两种表征。导致患者上述压力的主要原因是:(1)患者自身应激能力与个性状况、(2)患者家庭经济与情感支持度、(3)患者社会支持的主体与力度情况。由此可见患者的需求有:(1)自身层面存在普及病症知识、调适压力情绪需求;(2)家庭层面存在减轻家属照护压力、优化家庭沟通模式;(3)社会层面存在提升社会关注与支持需求。乳腺癌治愈周期较短,患者还存在非连续性住院治疗问题。因此,小组工作服务时期相对较短、受众范围较广的特性,比较适合对此类患者进行介入服务。针对患者多维向度的压力缓解需求,社工为其进行了自身方面的乳腺癌病症知识讲解、正念减压与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等知识与技巧赋能服务;家庭方面的良性家庭沟通等赋能活动;社会支持方面的抗癌人物历程、抗癌微电影及抗癌爱心厨房资料分享等赋能活动。期间,社工还为其穿插确诊压力分享、抗癌动力发掘、家人间心声吐露、自助减压尝试等环节,调动患者的自主意识,辅助不同赋能目标的实现。这些小组活动为患者带来了知识拓展、技能运用、资源支持方面的赋能服务。本研究发现,医务社会工作支持小组可以有效缓解新确诊乳腺癌患者群体的心理压力问题。心理疏导是纾解心理困境,构建个体心理调适机制的有效关怀模式。赋能服务可以帮助患者觉察自我潜能,形成自我帮助意识。

雷婷[3](2021)在《症状负担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作用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明确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与症状负担、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认知评价之间的关系,探讨症状负担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作用路径,旨在为提高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文献进行系统性评价,明确影响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主要因素。基于姜乾金的心理应激过程理论模型,结合文献研究结果,构建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模型。通过横断面研究,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316例老年癌症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问卷,简易版疾病认知问卷和中文版失志量表为研究工具,验证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模型。运用SPSS 26.0、AMO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主要包含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介效果分析。结果(1)通过检索9个电子数据库:Pub Med(Ovi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Ovid),CINAHL(EBSCO),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对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文中提取的30个因素中,报告次数较多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屈服应对方式、月收入、癌症分期、症状负担、抑郁、有无造口、术后时长、工作状况等,排除一般资料以及存在争议的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影响因素,因此,最终确定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证据级别高、报告次数多的影响因素为症状负担、屈服应对、社会支持。基于姜乾金的心理应激过程理论,结合文献研究结果,初步构建症状负担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作用的路径模型。(2)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得分为(36.7±11.5)分,有78.3%的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存在高失志。失志综合征与屈服应对方式(r=0.507)、癌症症状(r=0.387)、症状负担(r=0.385)、症状干扰(r=0.298)、认知评价(r=0.283)、回避应对方式(r=0.178)呈显着正相关(P<0.01);失志综合征与面对应对方式(r=-0.137)(P<0.05)、社会支持(r=-0.344)、客观支持(r=-0.158)、主观支持(r=-0.326)、对支持的利用度(r=-0.237)呈显着负相关(P<0.0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对患者的失志综合征有显着影响(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症症状、认知评价、屈服应对、社会支持最终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失志综合征总变异的38.2%。(4)路径模型显示,癌症症状可直接影响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直接效应量为0.145(P<0.01),占总效果的66.8%;屈服应对在癌症症状和患者失志综合征之间起到显着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40(P<0.01),占总中介效应的55.6%;屈服应对和社会支持在癌症症状与患者失志综合征之间起多重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09(P<0.01),占总中介效应12.5%;认知评价在癌症症状与患者失志综合征之间起显着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24(P<0.01),占总中介效应的11.1%。结论(1)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发生率高,癌症症状、社会支持、认知评价、屈服应对是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2)屈服应对、社会支持、认知评价在癌症症状影响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癌症症状不仅可直接作用于患者失志综合征,且直接效应量最为突出,癌症症状还可通过屈服应对、社会支持、认知评价间接作用于患者失志综合征,其中,屈服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在癌症症状作用于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中起多重链式中介作用,社会支持与认知评价在癌症症状作用于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中起中介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可通过减轻患者症状负担,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为患者提供与疾病发展、治疗相匹配的疾病知识,提供团体心理辅导,引导患者采取恰当方式应对应激事件,从而降低失志综合征的发生率。

金顺姬[4](2021)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症状群及生命质量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集束化护理对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症状群、生命质量、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和术后在院时间的影响,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最终达到减轻患者自我感受分担,降低患者症状程度,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缩短置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为今后制定肺癌术后患者集束化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延边某三甲医院胸外科符合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肺癌手术患者进行调查问卷。按照研究对象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前50例为对照组,后50例为干预组,采用面对面的问卷答题方式收集资料,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对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对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干预后进行问卷调查。从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中摘录患者的手术时间、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拔管时间及患者出院的时间。对数据的统计分析选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的描述选用了频数、χ2检验和百分比;对研究对象的自我感受负担、症状群、生活质量、肺癌患者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时间及术后在院时间的差异选用了独立样本t双侧检验进行分析;干预前后比较、两组间、时间和分组的交互效应检验选用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肺癌患者一般人口学情况:本研究中,女性比男性占比大,占65%;患者年龄以中老年居多,占86%;汉族和朝鲜族占比分别为65%和35%,汉族占比较大;吸烟情况中,51%的患者不吸烟、23%的患者吸烟、26%的患者吸二手烟;患者接触油烟和不接触油烟的占比分别为57%和43%。本研究中一般资料数据,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组有可比性。手术前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分、症状总分、生命质量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集束化护理干预一周,两组的自我感受负担总分、症状总分、生命质量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我感受负担总分、症状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生命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3)集束化护理干预一个月两组的自我感受负担总分、症状总分、生命质量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我感受负担总分、症状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生命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4)干预组和对照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时间分别为4.14±2.53分和5.62±4.10分,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04±2.36分和8.44±4.11分。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置管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1)集束化护理可减轻肺癌患者术后的自我感受负担及症状。(2)集束化护理可缩短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3)集束化护理可提升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刘珊[5](2021)在《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音乐治疗对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音乐治疗在减轻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住院肺癌化疗患者120例。以方便抽样的方法将这些患者随机(根据纳入试验时某种临床特征或是危险因素例如年龄、性别、病情和分期等对其编号,在每一层内利用随机原则再简单分组)分为四组:常规护理组,呼吸功能训练组,音乐治疗组和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音乐治疗组四组,对四组分别于干预前,以及干预一个周期(7天一个周期)后进行比较。调查工具为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痛苦温度计(DT)、简易疲乏量表(BFI)、抑郁自评量表(SDS)、状态焦虑问卷(SAI)、恶心呕吐程度分级、以及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对这些数据进行观察对照,并将其统一输入Excel数据库,用SPSS 22.0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心理痛苦温度计:四组干预前的D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D组的DT评分与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评分低于B组和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DT评分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C组的DT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2)SAI评分:干预后的D组的SAI评分低于A组、B组和C组,D组与A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DS评分:干预后的D组的SDS评分低于其他三组,其中评分与A组、B组、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SDS评分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和C组的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BFI评分:干预后D组的BFI评分和A组、B组和C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BFI评分与A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5)恶心呕吐程度:化疗后D组的恶心呕吐程度与A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8.131,P=0.043<0.05);B组与C组的恶心呕吐程度轻于A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之间的恶心呕吐程度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6)生命体征:四组的血氧饱和度波动在组间均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心率波动与A、B、C组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B、C两组的心率波动与A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C组间的心率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音乐治疗能够显着减轻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对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有积极效果,其效果优于单纯呼吸功能训练以及单纯音乐治疗;(2)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音乐治疗能够显着减轻肺癌化疗患者的疲乏程度,减轻癌症及化疗带来主观的、不悦的症状,其效果优于单纯呼吸功能训练以及单纯音乐治疗;(3)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音乐治疗对减轻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良好,其效果优于单纯呼吸功能训练以及单纯音乐治疗。(4)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音乐治疗对平缓心率的效果最好,其效果优于单纯的呼吸功能训练以及单纯音乐治疗。

韩瑞馨[6](2021)在《胃癌术后患者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及心理痛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以胃癌术后患者心理痛苦为出发点,了解胃癌术后患者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及心理痛苦的现状及其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分析胃癌术后患者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及心理痛苦相关性;探讨胃癌术后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痛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1月吉林省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型医院和山东省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型医院,符合本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普外科及肿瘤科胃癌术后的170例患者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并回收,使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研究对象情绪智力得分情况总分得分为22~75(51.89±18.81)分,情绪智力呈低等水平。本研究研究对象情绪智力水平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有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研究对象应对方式得分总分为31~65(48.15±6.61)分,多采取消极应对。本研究研究对象应对方式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有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研究对象心理痛苦得分中位数为4,得分近似呈正态分布,平均分为(4.30±1.94)分,心理痛苦疾病检出率为71.2%。相关条目中首要问题为情绪问题,身体问题次之,实际问题最后。本研究研究对象心理痛苦水平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及医疗付费方式有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研究对象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存在正相关关系(r=0.636,P<0.01),情绪智力和心理痛苦存在负相关关系(r=-0.639,P<0.01),心理痛苦与应对方式存在负相关关系(r=-0.427,P<0.01)。(5)通过对研究对象心理痛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根据P值对影响变量大小排序:医疗付费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情绪智力为心理痛苦的主要影响因素,方程解释率为45.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次研究对象的情绪智力水平呈现低等水平,消极应对方式为主,心理痛苦呈现中等水平。(2)心理痛苦得分越高,情绪智力得分越低,应对方式越趋向于消极应对。(3)研究对象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有:情绪智力、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

杨恒[7](2021)在《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中医体质类型的现状;分析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探索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南宁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放疗科等科室的297例肺癌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调查表、Piper疲乏修订量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评量表三部分组成,分别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疲乏程度、中医体质类型等数据。调查所得数据由双人录入Excel软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及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最终收集问卷287份。结果如下:(1)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得分为(4.04±1.37)分,各维度中得分高低依次为躯体感觉维度(4.25±1.58)分、情绪维度(4.12±1.45)分、行为维度(4±1.46)分、认知维度(3.86±1.47)分。(2)287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均为偏颇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为主,除平和质外其余8种体质类型均有分布,单一体质类型的肺癌患者有39例,两种联合体质类型的肺癌患者有244例,三种体质类型的患者有4例。(3)经单因素分析,诊断分期、病程、治疗方式、有无癌痛、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BMI、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在肺癌患者轻度疲乏和中重度疲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病程、分期、治疗方式、有无癌痛、血红蛋白、白蛋白、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在肺癌患者轻度疲乏和中重度疲乏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整体处于中度疲乏水平,严重影响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应重视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筛查及预防。(2)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偏颇体质为主,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为主。(3)临床分期、癌痛、血红蛋白、白蛋白、病程≤4年是肺癌患者发生中重度疲乏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关注其危险因素,积极干预,降低肺癌患者疲乏程度,改善其生存质量。(4)气虚质的肺癌患者发生中重度疲乏的风险是轻度疲乏的8.473倍,阴虚质和血瘀质的肺癌患者倾向于发生轻度疲乏,应重点关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的肺癌患者,调节肺癌患者体质类型,改善偏颇体质,预防癌因性疲乏程度的加重。

于静静[8](2021)在《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在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将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应用于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中,探讨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焦虑、抑郁、生命质量的影响,为护理工作者对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开展个体化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选取2020年5月~2020年9月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80例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乳腺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发放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中文版、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自我效能感得分、焦虑得分、抑郁得分、生命质量得分。(2)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频数、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的描述性统计,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近似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两组患者均存在退出情况,最终共有75例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完成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38例,干预组37例。75例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感总分为(79.00±17.75)分,处于中等水平。75例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焦虑得分为(55.37±6.91)分,处于轻度焦虑程度。抑郁得分为(57.15±7.02)分,处于轻度抑郁程度。75例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生命质量总分为(77.53±14.30)分,处于中等水平。(2)干预前,两组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一般资料、自我效能感得分、焦虑得分、抑郁得分、生命质量得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3个月末,干预组的自我效能感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自我效能感总分、正性态度、自我减压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3个月末,干预组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3个月末,干预组的生命质量总分及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生命质量总分、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改善患者现存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为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刘玉娟[9](2021)在《赋能健康教育方案在肺癌放化疗患者中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在前期调查和函询专家的基础上制定赋能健康教育方案,探究赋能健康教育方案对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肺癌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证据支持。方法:1.调查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0年8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相关科室(内科、外科、放疗科)住院的200例肺癌放化疗患者。采用自制患者资料问卷、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肺癌放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2.干预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肺癌放化疗患者赋能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初步确定,经函询专家和小组讨论后制定详细的赋能教育内容。而后运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因肺癌在胸部肿瘤放疗科住院的74例患者进行干预。通过抛硬币法,将其中一个病区分为干预组,则另一病区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传统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赋能教育。在干预前、干预后1周,通过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 for Adults-MUIS-A)测量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通过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trategies Used by People to Promote Health,C-SUPPH)测量其自我管理效能感,比较干预效果。结果:1.调查研究显示,经MUIS-A量表测量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96.26±8.55)分。2.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为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确诊时长、疾病分期、是否吸烟和癌细胞发生转移部位数。3.干预研究显示,对照组干预前后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分别为(93.13±8.37)分、(89.37±7.59)分,自我管理效能感评分分别为(69.50±5.49)分、(69.63±5.25)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分别为(92.06±8.08)分、(72.94±4.15)分,自我管理效能感评分分别为(70.13±4.99)分、(92.50±5.29)分,均有显着差异(P<0.05)。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管理效能感评分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进行放化疗的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是中等程度。2.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为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确诊时长、疾病分期、是否吸烟和癌细胞发生部位数。3.赋能教育在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马子华[10](2021)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的辽宁省主要慢性疾病医疗费用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与人口老龄化高度相关的居民慢性病疾病负担也随之增加。掌握当前慢性疾病经济负担情况及其增长趋势,分析医疗费用增长的驱动因素对于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经合组织发布的最新核算框架——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SHA2011)分析了2015-2019年辽宁省主要慢性疾病医疗费用的变化趋势及其推动因素;并根据文献研究确定辽宁省可避免住院疾病的病种范围,测算了辽宁省可避免住院疾病住院费用的规模和分布;最后基于门诊和住院就医视角,以癌症治疗费用为例展开辽宁省慢性疾病费用研究,分析导致当前费用分布现状的原因及其对医疗费用控制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费措施。研究方法:首先,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的核算框架研究辽宁省慢性疾病医疗费用现况,分析2015年至2019年辽宁省慢性疾病治疗费用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采用拉式因素分解法分析费用发展变化的推动因素,并通过结构变动度方法了解费用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第二部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确定辽宁省可避免住院疾病(ACSCs)的病种范围,并基于SHA2011核算框架测算辽宁省可避免住院疾病住院费用的规模和分布,并根据这些疾病测量的结果从人群层面对辽宁省初级医疗保健的质量进行评价;第三部分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癌症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的分布进行分析,并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癌症患者次均门诊费用和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控费措施和政策建议。结果:1、基于SHA2011的辽宁省慢性疾病医疗费用现况研究:(1)从慢性病疾病构成来看,住院患者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比最高,超过50%,其次是癌症患者、糖尿病患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门诊患者构成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2)2015-2019年辽宁省4类主要慢性疾病的治疗费用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增长9.5%,其中糖尿病的治疗费用增速最快,年均增长21.4%,其次为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费用有所下降,年均降低5.2%。此外,4类主要慢性疾病的次均住院费用略有增长,而次均门诊费用呈下降趋势。(3)基于拉式因素分解法对增长因素分解的结果表明,从2015-2019年,4类主要慢性疾病的门诊治疗费用增加了407295万元,其中因就诊人次增加引致的费用增长为1068162万元,因次均费用降低引致费用减少了112654万元,因二者共同作用引致费用减少了548215万元,门诊治疗费用的增长主要由就诊人次增长所导致。4类主要慢性疾病的住院治疗费用增加了735416万元,其中因住院人次增加引致的费用增长为436662万元,因次均费用增长引致的费用增加为216108万元,因二者共同作用引致的费用增加为82646万元,住院治疗费用的增长主要由就诊人次增长以及次均费用的增长导致。(4)基于慢性疾病医疗费用的结构变动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9年,4类主要慢性疾病的次均住院费用略有增长,其中药品费用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近8个百分点,其他各项费用呈上升趋势,并且手术、护理、化验、治疗等劳务性费用增速较快。次均门诊费用平均下降了95.8元,主要为药品费用和检查费用下降导致,其中药品费用降低了72.6元,占75.8%,检查费用降低了20.6元,占21.5%。2、基于SHA2011的辽宁省慢性病可避免住院费用研究:(1)2015-2019年,辽宁省ACSCs患者累计26.6万例,可避免住院率为6.0%,且可避免住院率有逐年增长趋势;ACSCs患者住院费用累计124.4亿元,占全省总住院费用的4.0%。(2)男性ACSCs患者数量高于女性(13.6万例vs.13.0万例),可避免住院率亦高于女性(6.8%vs.5.3%)。(3)ACSCs患者数量及住院费用主要分布在省、市级医院中,但区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可避免住院率较高。(4)糖尿病患者人数占所有ACSCs患者人数的54.4%,可避免住院费用占全部慢性病可避免住院费用的50%左右。(5)ACSCs患者主要集中在40岁及以上人群,患者数量和住院费用占所有慢性病可避免住院的比例均在90%以上,且可避免住院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6)ACSCs患者的平均住院日(10.1天)高于非ACSCs患者的平均住院日(9.7天),ACSCs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8238.6元)低于非ACSCs患者(12497.9元)。3、基于门诊住院费用分布视角下的癌症医疗费用研究:(1)辽宁省癌症治疗费用前10位的疾病分别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宫颈癌、甲状腺癌、肝癌、子宫体癌、肾癌和淋巴癌。其中,男性治疗费用主要集中发生在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女性治疗费用主要集中发生在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子宫颈癌、子宫体癌和甲状腺癌。按不同年龄别来看,40岁以下人群费用主要集中在甲状腺癌、宫颈癌和白血病,40-54岁人群费用主要分布在乳腺癌、肺癌和宫颈癌,55-69岁人群费用主要分布在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而70岁以上人群费用主要分布在结直肠癌、肺癌和胃癌中。(2)2019年辽宁省癌症治疗费用为1286843万元,占辽宁省总治疗费用的11.5%。癌症的次均住院费用为21069元,次均门诊费用为505元。不同类型癌症的次均费用差异较大。次均住院自付费用为12638元,占次均住院费用的60%。次均门诊自付费用为322元,占次均门诊费用的62.5%。不同类型癌症的自付比例差异显着,各疾病的门诊自付比例均高于住院自付比例。(3)辽宁省癌症的治疗费用主要集中在住院服务中,占总费用的79.2%。不同疾病的门诊住院费用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乳腺癌、淋巴癌等疾病的门诊费用占比较高,约占总费用的30%,而胃癌、甲状腺癌等疾病的门诊费用占比较低,不足10%。住院费用中药品费用和材料费用比重最高,其次为手术费、检查费和化验费。门诊费用中,药品费占比最高,其次为检查和化验费。不同癌症类型的费用构成略有差异,其中乳腺癌和淋巴癌的住院费用主要由药品、检查、化验和材料费构成,胃癌的住院费用主要由药品费和材料费构成,甲状腺癌的住院费用主要由手术费和材料费构成。(4)基于门诊和住院就医视角的癌症次均费用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结果显示,是否手术、医保支付类型、医院类型对4种癌症的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均有显着影响,而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在不同癌症和门诊住院服务中的影响不同。一般来说,手术患者的费用显着高于非手术患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患者较其他医保类型的患者次均费用高。此外,住院服务中,综合医院的次均费用显着高于专科医院和中医医院的次均费用;而门诊服务中,中医医院的费用较高。结论:1.基于SHA2011的辽宁省主要慢性疾病医疗费用的现况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主要慢性疾病治疗费用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医疗费用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上,糖尿病医疗费用增速较快;慢性病治疗费用增长主要由次均费用与诊疗人次增长导致,因次均药品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及次均门诊费用等得到较好控制,某些主要慢性疾病的医疗费用的实际增幅低于次均费用不变条件下的预期水平。辽宁省慢性病防控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费用的逐渐增长,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控制。2.基于SHA2011的辽宁省慢性病可避免住院费用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慢性病可避免住院现象普遍存在,费用规模较大,且主要集中在省市大医院、糖尿病和40岁以上人群中,提示应优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分级诊疗模式,加强对重点人群和疾病的初级保健管理,多措并举控制可避免住院现象的发生,以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3.基于门诊和住院就医视角下的癌症治疗费用研究结果提示,在癌症治疗方面,住院和门诊服务利用存在不合理的费用模式,患者过度依赖住院服务获得治疗。需要采取相关政策,多方面促进癌症疗护向门诊的转移,从而有效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控制癌症治疗费用。

二、中老年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老年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拼贴画心理疗法在青年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测量工具
    1.4 干预方法
    1.5 资料分析方法
    1.6 伦理原则
    1.7 质量与控制
    1.8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预试验结果
    2.3 青年乳腺癌患者在干预前的“FCR”、“焦虑抑郁”、“希望水平”得分情况
    2.4 青年乳腺癌患者在干预后的“FCR”、“焦虑抑郁”、“希望水平”得分情况
    2.5 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干预前后的“FCR”、“焦虑抑郁”、“希望水平”情况
3 讨论
    3.1 拼贴画心理疗法对青年乳腺癌患者FCR的影响
    3.2 拼贴画心理疗法对青年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3.3 拼贴画心理疗法对青年乳腺癌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
    4.2 不足之处
    4.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术后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赋能理论视角下新确诊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缓解研究 ——基于J省肿瘤医院小组工作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概念界定
        1.3.1 心理压力
        1.3.2 赋能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现状与类型
        2.1.1 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现状
        2.1.2 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类型
    2.2 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介入研究
        2.2.1 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关联性研究
        2.2.2 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缓解方法研究
        2.2.3 社会工作介入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研究
    2.3 赋能在癌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3.1 社会工作领域的赋能研究
        2.3.2 其它学科领域的赋能研究
    2.4 文献述评
3.服务对象心理压力现状
    3.1 服务机构基本情况
    3.2 初步接触建立关系
    3.3 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3.4 服务对象心理压力表现
        3.4.1 自身层面:恐惧死亡与形体残缺
        3.4.2 自身层面:质疑检查结果、忧思疾病致因
        3.4.3 自身层面:自责自我价值降低与风险规避不足
        3.4.4 自身层面:担忧治疗过程-效果的不确定性
        3.4.5 家庭层面:担忧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3.4.6 家庭层面:自责加大家属压力负荷
        3.4.7 社会层面:忧虑社会支持不足
        3.4.8 社会层面:担心交往关系受挫
    3.5 服务对象心理压力致因
        3.5.1 自身应激能力与个性状况
        3.5.2 家庭经济与情感支持度
        3.5.3 社会支持主体与力度情况
    3.6 服务对象心理压力缓解需求
        3.6.1 普及病症知识,调适压力情绪
        3.6.2 减轻家属照护压力,优化家庭沟通模式
        3.6.3 提升社会关注与支持
4.赋能理论视角下小组工作介入过程
    4.1 服务目标
        4.1.1 总目标
        4.1.2 分目标
    4.2 服务方案
        4.2.1 服务方案基本信息概况
        4.2.2 服务程序
        4.2.3 应急预案
    4.3 服务方案实施过程
        4.3.1 小组建立:缘来是你
        4.3.2 自身-知识赋能:乳腺癌课堂
        4.3.3 自身-技巧赋能:减压小技巧
        4.3.4 家庭赋能:家人我想对你说
        4.3.5 社会赋能:为你护航
        4.3.6 小组终结:阳光总在风雨后
    4.4 效果评估
        4.4.1 过程评估
        4.4.2 结果评估
5.总结、反思及经验
    5.1 总结
    5.2 反思
        5.2.1 活动组织
        5.2.2 活动设计
        5.2.3 社工自身综合素养
        5.2.4 宏观背景
    5.3 经验
        5.3.1 服务接触
        5.3.2 服务方向
参考文献
    1.着作类
    2.期刊类
    3.博士论文类
    4.外文文献类
    5.文件与报告类
附录一:小组活动计划表
附录二:心理压力测试量表
附录三:心理压力情况调查访谈提纲
附录四:机构满意度调查表
附录五: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表
致谢

(3)症状负担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作用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框架
第一部分 构建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模型
    1 研究目的
    2 文献研究
        2.1 研究方法
        2.2 文献研究结果
    3 构建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模型
        3.1 构建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初始路径模型
        3.2 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
第二部分 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模型的实证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操作性定义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资料收集方法
        3.5 资料分析方法
        3.6 科研质量控制
        3.7 科研伦理
        3.8 研究技术路线图
    4.研究结果
        4.1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的基本情况
        4.2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及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认知评价得分情况
        4.3 不同人口社会学资料及疾病特征的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认知评价得分的比较
        4.4 失志综合征、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认知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4.5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4.6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癌症症状影响失志综合征得分的路径分析
    5.讨论
        5.1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5.2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及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认知评价的现状分析
        5.3 不同人口社会学资料的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得分的差异性分析
        5.4 不同疾病特征的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差异性分析
        5.5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屈服应对方式、认知评价、失志综合征的关系分析
        5.6 癌症症状、屈服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认知评价、失志综合征的路径分析
        5.7 本研究对护理工作的启发
    6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4.1 集束化护理(Bundles Of Care)
        1.4.2 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S)
        1.4.3 症状群(Symptom clusters)
        1.4.4 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
    1.5 文献回顾
        1.5.1 集束化护理
        1.5.2 生命质量
        1.5.3 自我感受负担
        1.5.4 症状群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2.1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2.2 样本量计算
        2.2.3 抽样方法
    2.3 研究工具
        2.3.1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
        2.3.2 自我感受负担评估量表
        2.3.3 症状群评估量表
        2.3.4 生命质量评估量表
        2.3.5 预实验
    2.4 干预方案
        2.4.1 干预计划
        2.4.2 干预措施
        2.4.3 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
    2.5 资料收集
    2.6 统计分析
    2.7 质量控制
    2.8 研究技术路线
    2.9 伦理学问题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特征
        3.1.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情况及同质性检验
        3.1.2 研究对象自我感受负担、症状群、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同质性检验
    3.2 干预前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3.3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干预一周的干预效果评价
        3.3.1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干预一周自我感受负担的比较
        3.3.2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干预一周症状群的比较
        3.3.3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干预一周生命质量的比较
    3.4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干预一个月干预效果评价
        3.4.1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干预一个月自我感受负担比较
        3.4.2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干预一个月症状群的比较
        3.4.3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干预一个月生命质量的比较
    3.5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干预一周与干预一个月的干预效果评价
        3.5.1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干预一周与干预一个月的自我感受负担比较
        3.5.2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干预一周与干预一个月的症状群比较
        3.5.3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干预一周与干预一个月的生命质量比较
    3.6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置管时间及出院时间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点分析
    4.2 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4.2.1 集束化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4.2.2 集束化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症状群的影响
        4.2.3 集束化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4.2.4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置管时间及术后出院时间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性与局限性
        5.2.1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优点
        5.2.2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调查问卷)
附录C(综述)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5)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音乐治疗对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回顾
        2.1 肺康复简介
        2.2 呼吸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2.3 呼吸功能训练的应用效果
        2.4 音乐治疗的应用效果
第2章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1.5 质量控制及伦理原则
        1.6 技术路线
    2 结果
        2.1 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四组患者不良情绪比较
        2.2.1 心理痛苦水平比较
        2.2.2 焦虑水平比较
        2.2.3 抑郁水平比较
        2.3 四组患者的疲乏程度比较
        2.4 四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比较
        2.5 四组患者化疗中生命体征(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
    3 讨论
        3.1 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音乐治疗对肺癌化疗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3.2 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音乐治疗对肺癌化疗患者疲乏程度的影响
        3.3 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音乐治疗对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等的影响
    4 结论
    5 本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录B 心理痛苦温度计(DT)
附录C 状态焦虑问卷
附录D 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录E 简易疲乏量表(BFI)
附录F 恶心呕吐的分级标准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胃癌术后患者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及心理痛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文献回顾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预调查
    2.5 资料收集
    2.6 统计学分析
    2.7 质量控制
    2.8 伦理学考虑
    2.9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情况
    3.2 研究对象情绪智力现状
    3.3 研究对象应对方式现状
    3.4 研究对象心理痛苦现状
    3.5 研究对象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及心理痛苦的相关性
    3.6 研究对象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情况分析
    4.2 研究对象情绪智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3 研究对象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4 研究对象心理痛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5 研究对象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及心理痛苦的相关性分析
    4.6 研究对象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分析
    4.7 建议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主要结论
    5.2 创新性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调查问卷)
附录C(已发表综述)胃癌患者心理痛苦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概述
    1 研究背景
        1.1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1.2 肺癌的中医认识
        1.3 癌因性疲乏的研究现状
        1.3.1 癌因性疲乏的概念
        1.3.2 癌因性疲乏的生物学机制
        1.3.3 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
        1.3.4 癌因性疲乏对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1.3.5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现状
        1.4 中医体质的研究现状
        1.4.1 体质的概念
        1.4.2 中医体质的内容
        1.4.3 肺癌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研究现状
        1.4.4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研究现状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剔除标准
        1.4 样本量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工具
        2.2 资料收集
        2.3 数据整理
        2.4 统计学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技术路线图
第三部分 结果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 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得分情况
    3 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4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
        4.2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中医体质类型的单因素分析
    5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多因素分析
        5.1 自变量赋值
        5.2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1.1 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人口学资料分析
        1.2 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2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分析
    3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分析
    4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临床分期
        4.2 治疗方式
        4.3 癌痛
        4.4 血红蛋白
        4.5 白蛋白
        4.6 病程
    5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分析
        5.1 气虚质与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关系
        5.2 阴虚质与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关系
        5.3 血瘀质与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关系
        5.4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预防与调护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护理技术在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护理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在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注释表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操作性定义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路线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干预评价工具
    2.4 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原则
第3章 结果
    3.1 75 例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基线调查结果
    3.2 两组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3.3 干预前后两组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
    3.4 干预前后两组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得分比较
    3.5 干预前后两组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分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75 例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状况
    4.2 75 例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
    4.3 75 例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
    4.4 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
    4.5 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可改善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
    4.6 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
第5章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赋能健康教育方案在肺癌放化疗患者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赋能教育在患者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2.2 对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1.2.3 对患者消极情绪的影响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理论依据
        1.3.1 赋能理论(Empowermnt Theory)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疾病不确定感
        1.5.2 赋能教育
第2章 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调查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样本量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剔除标准
    2.2 研究工具
        2.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2.2.2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Scale for Adults)
    2.3 资料收集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分析
    2.6 结果
        2.6.1 肺癌放化疗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2.6.2 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
        2.6.3 不同人口学资料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差异
    2.7 讨论
        2.7.1 肺癌放化疗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2.7.2 一般资料对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2.8 结论
第3章 赋能健康教育方案在肺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剔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样本量的确定
        3.2.2 分组方法
        3.2.3 研究工具
        3.2.4 干预过程
        3.2.5 资料收集
        3.2.6 质量控制
        3.2.7 伦理要求
        3.2.8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
        3.3.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
        3.3.2 赋能健康教育对肺癌放化疗患者的影响
    3.4 讨论
        3.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分析
        3.4.2 赋能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可有效缓解肺癌放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3.4.3 赋能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可提高肺癌放化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创新性
    4.3 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知情同意书一
附录2 知情同意书二
附录3 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录4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
附录5 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
附录6 专家函询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肺癌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健康中国背景下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的辽宁省主要慢性疾病医疗费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序言
第一部分:基于SHA2011的辽宁省慢性疾病医疗费用现况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1.1 宏观数据来源
        2.1.2 个案数据现场调查
        2.2 研究样本
        2.3 计算方法
        2.3.1 估算与慢性病相关的总治疗费用
        2.3.2 估算与慢性病相关的次均住院和次均门诊费用
        2.4 拉式因素分解法
        2.5 结构分析法
    3 结果
        3.1 慢性病患者基本情况
        3.1.1 慢性疾病患者疾病别构成
        3.1.2 慢性疾病患者性别构成
        3.1.3 慢性疾病患者年龄构成
        3.2 2015-2019年辽宁省慢性疾病医疗费用变动趋势
        3.2.1 4 类慢性疾病总治疗费用
        3.2.2 4 类慢性疾病次均费用情况
        3.3 辽宁省医疗费用增长的相关因素研究
        3.4 慢性疾病医疗费用的结构变动分析
        3.4.1 次均费用构成变化情况
        3.4.2 次均费用结构变动值及结构变动度
        3.4.3 各项目对次均费用结构变动的贡献率
    4 讨论
        4.1 主要慢性疾病医疗费用增长态势和主要特征的分析
        4.2 主要慢性疾病费用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5 结论
第二部分:基于SHA2011的辽宁省慢性病可避免住院费用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
        2.3 研究对象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慢性病可避免住院患者分布情况分析
        3.1.1 慢性病可避免住院患者总体分布情况
        3.1.2 慢性病可避免住院患者性别分布情况
        3.1.3 慢性病可避免住院患者的机构分布情况
        3.1.4 慢性病可避免住院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
        3.2 慢性病可避免住院患者的住院日分析
        3.2.1 ACSCs患者住院日及占比情况分析
        3.2.2 ACSCs患者和非ACSCs患者平均住院日对比分析
        3.3 慢性病可避免住院费用规模分析
        3.3.1 慢性病可避免住院费用规模总体情况
        3.3.2 慢性病可避免住院费用在性别上的分布情况
        3.3.3 慢性病可避免住院费用在机构的分布情况
        3.3.4 慢性病可避免住院费用在年龄上的分布情况
        3.4 慢性病可避免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基于门诊和住院就医视角的辽宁省慢性疾病费用研究——以癌症医疗费用为例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变量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辽宁省癌症患者的基本信息
        3.1.1 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
        3.1.2 门诊患者的基本信息
        3.2 基于SHA2011的辽宁省癌症治疗费用研究
        3.2.1 按性别分类的癌症的门诊治疗费用和住院治疗费用
        3.2.2 按年龄别分类的癌症的门诊治疗费用和住院治疗费用
        3.2.3 按机构类别分类的癌症的门诊治疗费用和住院治疗费用
        3.2.4 按疾病别分类的癌症的门诊治疗费用和住院治疗费用
        3.2.5 按机构类别划分的癌症门诊治疗费用与住院治疗费用的对比分析
        3.2.6 按疾病别分类的癌症门诊治疗费用与住院治疗费用的对比分析
        3.3 基于样本数据的癌症的次均门诊费用和次均住院费用的比较研究
        3.3.1 按疾病别分类的癌症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门诊费用
        3.3.2 按疾病别分类的癌症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门诊费用中的患者自付费用
        3.3.3 癌症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门诊费用的构成情况
        3.4 基于门诊和住院就医视角的癌症次均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
        3.4.1 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各癌症的门诊次均费用和住院次均费用构成分析
        3.4.2 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各癌症的门诊次均费用和住院次均费用的影响因素
    4 讨论
        4.1 辽宁省癌症疾病经济负担相对较重
        4.2 辽宁省癌症疾病经济负担主要来源于住院服务利用
        4.3 医保类型和医院类型等是辽宁省癌症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5 结论
附录一 辽宁省卫生总费用核算样本数据库指标变量
附录二 医院调查表—门诊
附录三 医院调查表—住院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病疾病经济负担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中老年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拼贴画心理疗法在青年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干预中的应用研究[D]. 董淑贤.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赋能理论视角下新确诊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缓解研究 ——基于J省肿瘤医院小组工作实践[D]. 景文娜.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3]症状负担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作用路径研究[D]. 雷婷.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D]. 金顺姬. 延边大学, 2021(02)
  • [5]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音乐治疗对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研究[D]. 刘珊.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6]胃癌术后患者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及心理痛苦的相关性研究[D]. 韩瑞馨. 延边大学, 2021(02)
  • [7]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D]. 杨恒.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在中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于静静. 南华大学, 2021
  • [9]赋能健康教育方案在肺癌放化疗患者中应用研究[D]. 刘玉娟. 南昌大学, 2021(01)
  • [10]健康中国背景下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的辽宁省主要慢性疾病医疗费用研究[D]. 马子华.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中老年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