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成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理解浅析

薛福成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理解浅析

一、浅析薛福成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方炯升[1](2021)在《外交思想史视域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驻外使节郭嵩焘、薛福成思想对观》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学界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象与特征已有诸多讨论,但在论及大变局的本质时仍存在不足,外交思想史的研究路径有利于充分揭示大变局的由来与全貌。晚清"同光中兴"时代,大变局概念首次进入中国的政治与学术话语,其中,两位清朝驻外使节郭嵩焘与薛福成的变局观具有可比性。郭、薛二氏分别从文明转型与权力竞争的视角发展自身的思想体系,其问题意识和结论均与当代有共通之处,为思考新一轮大变局提供了母题,有助于增进对大变局多义性、长期性与目标性的理解。

金鑫[2](2021)在《薛福成出使奏疏写作研究》文中提出

吴桐[3](2019)在《郭嵩焘的基督教观》文中研究指明郭嵩焘在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之中,受经世思想影响,开始向西方学习,探寻救国道路。他在这一过程中接触与认识基督教,并形成其基督教观。郭嵩焘的出访经历成为其基督教观形成的关键节点。在出访之前郭嵩焘因教案问题以及对西学的追寻而与基督教接触,对基督教有了初步的认识。出访期间,郭嵩焘为进一步探索西学而深入地了解基督教,形成对基督教的基本认识。对比出访前后郭嵩焘对基督教认识的变化,可见随着对基督教了解的深入,他对于基督教的态度也更为客观与理性,对基督教与西方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解愈加透彻。郭嵩焘的基督教观,突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束缚,肯定西方文明的先进性,为学习西方扫除思想壁垒,从而推动其洋务观的形成。此外,同时代及后续官僚士大夫们对基督教的认识主要聚焦在教案上,而郭嵩焘的基督教观则在此基础上,开始更多地关注基督教与西学以及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出郭嵩焘对基督教的认识远超时人,凸显其思想的先进性。但同时郭嵩焘也难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始终站在儒家士大夫的立场上认识基督教,体现出其思想的时代局限性。因此,从郭嵩焘的基督教观中可以看到其思想在传统与近代之间徘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宋建原[4](2019)在《薛福成藩属体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是清末着名的思想家、外交家,其一生亲身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见证了晚清中国内政外交上的巨变。就其个人经历而言,薛福成先后入职曾国藩、李鸿章幕府;中法战争期间任宁绍台道的道台筹防浙东;随后被任命为清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大臣而出使西欧。因此,薛福成的一生有幕僚、地方官员和驻外使臣的三个身份,使得他既丰富了处理洋务事件的实践经验,又得以在理论上不断探索中国对外交往的新格局。清末处在一个大变局大震荡的时代,西方列强纷至沓来,掀起了瓜分清帝国的狂潮。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处理清政府、藩属国和西方列强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传统的藩属体系无法坚持,而近代西方的国际法又对中国权益产生威胁的情况下,如何在列强的武力威胁下维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成为了薛福成一生所追求的目标。薛福成首先认为传统藩属体系必须被变革、清政府必须放弃“天朝上国”迷梦,西方近代国际法、近代国家领土观念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清帝国必须进入国际大家庭。其次,薛福成在实际处理清政府与藩属国关系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了实用至上、国家利益至上的“藩属实质化”原则。最后,薛福成在出使西方之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了近代国际法,尽管实际上放弃了传统的藩属体制,但是不排除利用传统的藩属关系维护清廷的形象与权利,这也恰恰反映了薛福成在中国近代外交历史中过渡式人物的历史定位。薛福成对传统藩属体系的继承、反思、突破以及其实际的运用,对于晚清外交政策的转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影响。以薛福成为代表的一批近代外交人才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外交的先河。

江炅坡[5](2019)在《晚清周汉反教案再研究》文中认为周汉反教案发生在1890年代,前后历时8年,多次引起外交冲突。这是一起在籍士绅反洋教事件,牵涉政治、外交、法律等多方面因素。为了妥善解决周汉案中存在的“两难”情况,清政府相关主办官员仔细斟酌周汉的罪名认定,并多次改变对周汉的处理策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了周汉反教案的起源问题,认为杨格非(Griffith John,1831-1912)与嘉托玛(Christopher Thomas Gardner,1842-1914)等人所代表的外国势力推动了此案的形成,并促进了湖南反教形象的塑造。在探讨外部因素的同时,本文还分析了清政府内部的影响因素,深入研究了两湖督抚斗争对清政府转变处理策略的影响。与此同时,本文补充论述了 1892-1898年间中外双方围绕周汉的交涉过程,丰富了周汉反教案的内容。经过论证,本文得出了与前人不同的结论,认为陈宝箴逮捕周汉,是在对国内外形势判断后的主动选择,而非迫于英国领事压力的结果,并由此探讨了清政府教案政策的转变问题。此外,本文运用《宁乡大屯营周氏四修族谱》等新材料,探究了周汉的早年经历及其关系网络。这不仅丰富了周汉的人物形象,还有助于理解清政府多次转变处理策略的具体原因。最后,本文还将周汉反教案置于更长的时段进行观察,考察了 1898年代迄今周汉形象的变化过程,借以把握中国近现代思潮变迁的脉络。

王俏蕊[6](2018)在《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亚洲”话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亚洲”是界于“国家”、“世界”之间的政治和文化范畴,它在近代中国作为一种区域性概念话语出现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和世界观念革新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者必须将“亚洲”与民族生存、国家独立、世界近代化和格局趋变相结合,才能明晰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内在理路。近代中国的“亚洲”话语不仅关系到近代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而且涉及到近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关系,更是直接关系到当前中国与亚洲乃至世界的交往。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已经对“近代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且有丰富成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近代中国的“亚洲”话语确实深受日本亚洲主义的影响,尤其是1870年代至日俄战争这一阶段。1870年代,中日两国遭受西方侵略的共同命运为日本亚洲主义进入中国提供了契机,中国民间士绅、维新知识分子、洋务官员对日本的亚洲主义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亚洲主义在中日两国政府事务中并未发生很大作用。甲午战争以后,日本亚洲主义借助中国师日的浪潮通过中日两国报刊媒体被中国广泛认知,维新派、革命派、地方官吏利用亚洲主义表达了对日本政府和人民的诉求。不过仅仅“近代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仍然无法体现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全貌,因为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本源不是日本亚洲主义,而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主动学习西方世界洲际地理知识体系和认知世界及亚洲政治局势,以及近代以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和朝贡体系。而且日俄战争后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的分歧日渐凸显,直至1910年“日韩合邦”,中国对日本亚洲主义的理想最终破灭。北洋政府时期,在世界各国平等交往的原则下,日本已经不具备亚洲主义所提倡的面对西方国家的亚洲特殊性,而且一战后形成的欧美世界体系和苏联世界革命体系也对日本亚洲主义提出了挑战。孙中山的亚洲主义与李大钊的新亚细亚主义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回应日本亚洲主义,但是二者已经在这种回应中结合本国立场和世界局势创造出不同于日本亚洲主义的中国“亚洲”话语。国民政府时期国人在前人基础上发展出更为丰富的“亚洲”话语内涵。理解这一时期的“亚洲”话语可以借助:一个中心——反侵略基础上的寻求安全的亚洲“和平”;两类主体——政府主体和社会主体;三个对象:欧美列强、日本、亚洲弱小民族;四种体系——英美主导的世界体系、苏联领导的世界革命体系、日本亚洲主义、亚洲地缘政治体系。十年建设时期,新生的国民政府致力于与世界各国重新发展主权独立、平等和平的国家关系,面对共产党依托的苏联世界革命体系和日本帝国主义化的亚洲主义,国民政府选择利用英美主导的世界体系获取对内“剿共”、对外面对苏、日两邻国的优势地位。印度和土耳其作为亚洲地缘关系中影响较大的国家为中国提供了日本之外的亚洲“他者”。政党、知识分子、报刊媒体作为非政府的社会主体,反对国民政府迎合日本不平等合作的要求,并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壮大呼吁建立亚洲太平洋区域对日的集体安全体制。全面抗战时期,世界势力分为法西斯阵营和反法西斯阵营,国共合作的中国政府与美英苏世界体系合作,联合日本“大东亚共荣圈”波及的亚洲太平洋国家共同抗日。中国政府在抗战中表现出了亚洲大国责任意识,不过仍然无法建立中国主导不受美英苏影响的亚洲区域组织。降日势力服务于日本侵略性的“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歪曲利用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因为日本政治、经济方面的亚洲主义已经失败,汪伪降日势力遂以“东亚文化复兴”的名目企图在沦陷区维持日本侵略统治。国共内战时期,日本亚洲主义对亚洲的行动影响已经结束,但思想诱因仍在。国共分别选择了美国世界体系和苏联世界体系。国民政府亲美反苏反共及张群“亚洲区域经济集团”的“亚洲”话语以国人普遍反对而失败。国人对共产党的亲苏政策舆论不一,但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号召获得舆论和党派的响应。1947年国民党媒体对中国共产党将在亚洲组织共产国际的预测流于传闻,说明中共在国共内战时期对民族问题的运用多于意识形态斗争。战后亚洲国家因为对美苏冷战控制亚洲的恐惧,基于战争合作情谊和亚洲地缘关系,试图通过泛亚洲会议这种亚洲国民交往形式培养出一种美苏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国民政府对此表现出审慎的参与,舆论普遍表示支持。不过当第二次泛亚洲会议触及到印尼具体国家民族问题时,国民政府并未如印度尼赫鲁那样积极,而是表示遵从联合国仲裁结果。战后国内舆论反对政府“亚洲”话语却对国民外交形式参与亚洲事务表示支持,体现了政府作为国家官方机构在亚洲事务上的局限性,而经济、文化、交通等非政治性的国民外交却既能实现联络亚洲的目的,也可以避免触及亚洲民族主义情感和对政治联盟再次引发战争的顾虑。对于中国的“亚洲”话语而言,“亚洲”的正当性来自于每一民族的生存、每一国家的独立、整个世界的近代化,单一的“亚洲”甚或“日本”并不具有天然合理性。1927年至1949年的国民政府所面对的世界局势是:承接一战后世界秩序,经二战后接续美苏冷战秩序。此时期在亚洲范围内日本亚洲主义已经走向帝国主义、侵略主义化,中国与日本之外的更多亚洲国家建立密切联系。日本的亚洲主义是反西方、孤立主义的,然而他本身却是帝国主义、亚洲内噬的。中国不能排除西方的压力,这是中国“亚洲”话语的悲剧,也是“亚洲”话语的生机。因为世界视野下中国的“亚洲”话语呈现出更为丰富的面向:英美国联世界体系之下的“亚洲”、苏联世界革命之下的“亚洲”、与日本亚洲主义博弈的“亚洲”、地缘关系中的“亚洲”。这些面向都要求建立在反侵略民族主权国家生存合法性的基础之上,避免了日本垄断“亚洲”话语权,进而控制亚洲国家的未来。

李军锋[7](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认为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姚刚[8](2018)在《薛福成出使公文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大变局”之一端即是中外交往关系的攻守易势。作为联系晚清政府与列强的出使大臣,他们在我国外交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薛福成作为出使英法义比四国使臣,他在出使期间所作的《出使奏疏》《出使公牍》及数十万言的具有政务咨报性质的出使日记等一系列公务文书,忠实地再现了一代使才为国尽忠、对外争权的不懈努力。本文避开当前薛福成研究中的外交思想研究热点,着眼于少有人触及的薛福成出使公文的研究,从文本出发,分析薛福成出使公文屡有成效的原因,以期达到对公文应有价值的客观认知,并尝试探讨以薛福成为代表的晚清传统士大夫在西学冲击下的处世态度与思想变化。本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以“知人论世”为原则,解决的是薛福成“为什么能够进行写作”的问题,探讨促使其完成出使公文写作的缘由,即入幕廿载积淀出的经世识见、来之不易的出使机会、为官奏事的职责要求、风气略开的社会环境。第二章旨在“辨体”,解决的是薛福成“写了什么”的问题,并尝试对晚清时期照会、出使日记等文体进行社会文化阐释。首节对薛福成出使公文中出现的三类九种公文文体进行辨析,着重分析了“出使日记”这一前代少见、晚清尤盛之文体所体现出的“袭用日记体式,实为政务咨报”的性质特点;次节从照会文体分析晚清外事文书文体功能的专门化,从《出使日记》的“曲笔达意”论证薛福成受时代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过渡性和矛盾性。第三章解决的是薛福成“如何写作”的问题,主要探讨薛福成出使公文的写作技巧,亦即从技术层面分析其对内对外行文均能取得较大成效的原因。本章认为薛福成出使公文的写作并非率意而为,而是在文书制发、结构布局、论辩说理等方面均倾注极大心力以实现公文效力最大化。第四章系对薛福成出使公文文学、史学、思想价值的多维考察,是对薛福成出使公文“写得怎么样”问题的回答。古代公文与当代公文的最重要区别在于其与文学水乳交融,如薛福成公文中大量出现的新名词既突破了传统桐城文法,亦对报章体、新民体的出现有奠基之功;从文书学、档案学的角度看,薛福成的出使公文极具“实录”价值,是忠实反映历史事件原委的重要史料,且其写作重视考据,内文援引大量史实,亦有重要价值;薛福成热心洋务,出使泰西为其思想转向维新提供契机,《出使日记》也成为其阐发异于传统士大夫的新义理、新思想的主要阵地。

梁家贵,孙昉[9](2017)在《论薛福成对《管子》的新解读》文中提出薛福成充分肯定《管子》的重商、"四民分业分居"论,治国理政以及重计谋的思想,是晚清时期运用《管子》思想较多,并且较为成功的代表人物之一。薛福成主张"管"体西用,一方面坚持"《管子》一书,以富国强兵为宗主",又不得不承认西方的"船坚炮利",故以西学作为参照系,采用"西学中源"的文化阐释系统,大量发掘《管子》与西学相同或相似之处,为晚清《管子》研究奠定了会通中西的思想基调,对清王朝统治政策的调整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小琪[10](2017)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洋务运动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此时的中国在经受了一系列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后,开始逐渐突破传统走向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近代走向世界的知识分子群体也随之出现。洋务运动时期走向世界的知识分子,在考察西方的过程中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他们的思想转变不仅体现了世界对中国的冲击,也体现了在社会学术剧变下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转型的应对,反映出他们在从传统向近代转变过程中的尴尬和无奈。论文以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走向世界的知识分子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考察活动以及思想转变来窥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情况。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洋务运动时期知识分子走向世界的背景,以及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的类别。第二部分,梳理洋务运动时期走向世界知识分子对西方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思想观念、民风民俗等方面的考察活动。第三部分,从思想转变的内容和特点两方面,探讨洋务运动时期走向世界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第四部分,从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走向中国两方面,评析洋务运动时期知识分子走向世界的意义。

二、浅析薛福成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薛福成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外交思想史视域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驻外使节郭嵩焘、薛福成思想对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晚清驻外使节思想比较在大变局思想史研究中的价值
二、郭嵩焘之出使与对大变局的“文明转型”思考
三、薛福成之出使与对大变局的“权力竞争”思考
四、郭嵩焘、薛福成对大变局的观点比较
五、结语

(3)郭嵩焘的基督教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时代、思潮与郭嵩焘
    第一节 郭嵩焘之生平简介
    第二节 内忧外患与西风东渐对郭嵩焘的影响
        一、郭嵩焘与晚清社会的内忧外患
        二、西方基督教在华的传播与西学东渐
    第三节 经世思潮与郭嵩焘
        一、经世思潮的复兴
        二、经世思潮对郭嵩焘的影响
第二章 郭嵩焘与基督教的早期接触
    第一节 郭嵩焘与基督教的初逢
        一、因教案而关注基督教
        二、从探索西学中接触基督教
        三、与传教士的往来中了解基督教
    第二节 早期郭嵩焘对基督教的认识
        一、政治视野下对基督教的认识
        二、宗教文化视野下对基督教的认知
第三章 出访期间郭嵩焘对基督教的进一步探访
    第一节 海外觅“教”:郭嵩焘出访期间与基督教的接触
        一、出访途中对基督教世界的初探
        二、抵达西方后对基督教的探索
        三、归国途中与基督教的接触
    第二节 出访期间郭嵩焘的基督教观
        一、政治视野下的基督教观
        二、文化视野下的基督教观
第四章 郭嵩焘基督教观的演变与特点
    第一节 出访前后郭嵩焘基督教观的变化
        一、政治视角下对基督教与政治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
        二、文化视角下的基督教观:从西学载体到西方文明之源
    第二节 与同期及后续官僚士大夫比较:郭嵩焘基督教观的特点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薛福成藩属体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薛福成对传统藩属思想继承与反思
    第一节 薛福成的个人生平介绍
    第二节 薛福成对传统藩属思想的继承
第二章 薛福成对传统藩属体系思想的改造:“藩属实质化”
    第一节 对中日朝鲜之争的对策
    第二节 对中法越南之争的对策
第三章 从属国到与国:薛福成对西方国际法的应用
    第一节 薛福成对近代国际法的进一步学习接受
    第二节 对坎巨提事件的处理
    第三节 对中缅划界事件的处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晚清周汉反教案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周汉反教案的调查与交涉(1890-1891)
    第一节 长江教案期间的外国舆论
    第二节 杨格非追查教案的发现
    第三节 列强眼中的周汉反教案
第二章 周汉与宁乡周氏家族的关系网络(1390-1903)
    第一节 宁乡周氏家族的早期发展(1390-1850)
    第二节 湘军与周氏家族的际遇(1850-1903)
    第三节 周汉的早年经历及其人脉(1861-1890)
第三章 周汉反教案的处置(1891-1892)
    第一节 “从缓察办”策略的出台
    第二节 两湖督抚的权力斗争
    第三节 恽祖翼赴湘查办结果
第四章 周汉反教案的后续交涉(1892-1898)
    第一节 英法领事赴湘事件
    第二节 反教风波之后的湖南、周汉与周氏家族
    第三节 周汉案的后续交涉与落幕
第五章 周汉形象的符号化及其流变(1898-2018)
    第一节 排外旧党与湖南维新期间的周汉形象(1898-1900)
    第二节 反教士绅与清末民初的周汉形象(1900-1930)
    第三节 1930年代以降的周汉形象变化(1930-201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周汉的评论资料辑录(1898-2018)
附录二 周汉生平大事年表
作者简介

(6)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亚洲”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
    二、学术史回顾
        (一) 通论性质的研究趋势
        (二) “孙中山亚洲观”的研究状况
        (三) 学界对“近代其他人物亚洲观”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方法、思路、内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
第一章 国民政府之前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初步形成
        (一) 地理“亚洲”的“发现”
        (二) “亚洲”成为政治空间
    二、1870年代至1910年:日本亚洲主义与中国
        (一) 甲午战前:中日命运异同与民间、政府两层面的“兴亚”矛盾
        (二) 戊戌至日俄战争期间:亚洲主义热潮与中国对日诉求
        (三) 日俄战争至“日韩合邦”:中国对日本亚洲主义的理想陨落
    三、北洋政府时期:四种体系视域下的“亚洲”
        (一) 日本的“亚洲特殊性”与“特殊权益”
        (二) 一战爆发后英美式国际主义与苏俄式世界主义下的“亚洲”
        (三) 亚洲多元民族国家话语:亚洲民族国际
第二章 十年建设时期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国民政府“世界之亚洲”与日本“日本之亚洲”的博弈
        (一) “九一八”之前国民政府对日本大亚洲主义的迎合与利用
        (二) “九一八”之后英美世界参与的东亚和平之策
        (三) 国联技术合作前情下的中日“经济提携”
    二、中国与亚洲被压迫民族国家的联合与复兴
        (一) 亚洲弱小民族的“新亚细亚”
        (二) 中印文化联合基础上的亚洲民族国际——以亚洲文化协会为个案
        (三) 亚洲“病友”土耳其:中国民族复兴的“他者”比照
    三、共产党东方战线及太平洋集体安全
        (一) 共产党的东方战线与亚洲、太平洋
        (二) 国人对“太平洋集体安全”的热议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安全与秩序:中国抗战政府的“亚洲”民族话语
        (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视野下的中日与亚洲
        (二) 战时中国的亚洲责任与亚洲太平洋区域组织
    二、汪伪势力对孙氏大亚洲主义的歪曲及“东亚文艺复兴运动”
        (一) 日伪勾结的“和平运动”与大亚洲主义
        (二) 政治、经济之外的另一“名目”:“东亚文艺复兴运动”
第四章 国共内战时期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反苏反共?反美反帝?——美苏对峙影响下国共亚洲路向选择
        (一) 国共内战与远东和平
        (二)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与亚洲反共同盟
        (三) 战后对日清算与国民党“亚洲经济集团”
    二、国民外交与亚洲政治:战后中国对第一次泛亚洲会议的参与
        (一) 第一次泛亚洲会议缘起与国民政府对泛亚洲会议的态度
        (二) 中国对第一次泛亚洲会议的参与过程
        (三) 国内舆论对泛亚洲会议的评论
    三、区域导向抑或联合国:第二次泛亚洲会议及国人态度
        (一) 中国亚洲关系协会成立
        (二) 第二次泛亚洲会议过程
        (三) 国内舆论对第二次泛亚洲会议的态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7)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8)薛福成出使公文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薛福成出使公文的写作机缘
    (一)廿载戎幕造就的经世学问
    (二)来之不易的出使机会
    (三)位列京卿的奏事之责
    (四)风气略开的社会环境
二、薛福成出使公文的文种概论
    (一)出使公文的文种分类
        1.呈请性文种
        2.知照商洽性文种
        3.部署批答性文种
    (二)出使公文的文种解读
        1.外事文书文体功能的专门化
        2.政务咨报“出使日记”的曲笔达意
三、薛福成出使公文的写作技巧
    (一)薛福成出使公文的文书制发技巧
        1.疏后附片,突出机要
        2.反复行文,勾勒全貌
        3.辅以日记,“相为表里”
    (二)薛福成出使公文的结构布局技巧
        1.开门见山,直陈论点,篇篇有建议
        2.援引史料,注重考据,构建证据链
        3.立意同而选材有所取舍,各有侧重
    (三)薛福成出使公文的论辩说理技巧
        1.以前例为依托,摆事实讲道理
        2.融辞章于公文,依文势选修辞
        3.据受体之身份,择恰当之用语
四、薛福成出使公文的多维价值考察
    (一)薛福成出使公文的文学价值
    (二)薛福成出使公文的史学价值
    (三)薛福成出使公文的哲学思想价值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9)论薛福成对《管子》的新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上, 推崇《管子》的重商思想和“四民分业”论
二、政治上, 推崇《管子》的治国理政方略
三、外交上, 推崇《管子》的重“谋”思想
四、结语

(10)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概况
        2.国内研究概况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3.历史研究法
    (四)创新之处
一、洋务运动时期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一)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出现的背景
    (二)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分类
        1.官派外出考察人员
        2.驻外使节和使馆人员
        3.民间自主出游知识分子
二、洋务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群体走向世界的活动考察
    (一)对政治体制的考察
        1.君民兼主国政,故享国之长久
        2.行政便民,深得民心
        3.言论畅通,广见博闻
    (二)对经济发展的考察
        1.工商发达
        2.技术先进
        3.管理科学
        4.交通便利
    (三)对教育的考察
        1.门类繁多,满足需求
        2.皆之实用,不为虚文
        3.教育普及,人皆向学
    (四)对军事的考察
        1.坚船利炮,技艺精湛
        2.训练有素,操练得法
    (五)对西方观念的考察
        1.男女平等
        2.婚姻自由
    (六)对民风民俗的考察
        1.城市整洁
        2.民风纯朴
        3.娱乐丰富
三、洋务运动时期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转变
    (一)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转变内容
        1.突破华夷之辩
        2.道器观的转变
        3.从“天朝上国中心论”到“西学中源说”
    (二)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转变特点
        1.被动与主动并存
        2.以中统西
        3.转变中的矛盾
四、洋务运动时期知识分子走向世界的意义
    (一)中国走向世界
    (二)世界走向中国
结语: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的矛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浅析薛福成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外交思想史视域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驻外使节郭嵩焘、薛福成思想对观[J]. 方炯升. 山东社会科学, 2021(12)
  • [2]薛福成出使奏疏写作研究[D]. 金鑫.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3]郭嵩焘的基督教观[D]. 吴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薛福成藩属体系思想研究[D]. 宋建原.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5]晚清周汉反教案再研究[D]. 江炅坡. 浙江大学, 2019(01)
  • [6]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亚洲”话语研究[D]. 王俏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7]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薛福成出使公文写作研究[D]. 姚刚.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论薛福成对《管子》的新解读[J]. 梁家贵,孙昉.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10]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研究[D]. 秦小琪. 渤海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薛福成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理解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