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晶显示技术挑战传统CRT显示器(论文文献综述)
刘澍鑫[1](2020)在《基于液晶器件的增强现实显示》文中认为实现自然舒适的三维显示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近几年,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使三维显示技术可以应用于新的场景。而目前的大部分产品都存在调焦和辐辏冲突的问题,使得用户在长期使用后感到疲劳、恶心。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真三维技术被应用于增强现实显示中。相比于其他真三维显示,多平面显示通过离散的二维切片画面,来构建三维物体,具有方法简单、计算量小、画质高等特点。可切换器件是实现多平面显示的关键。若要应用到增强现实显示领域中,则对可切换器件的尺寸、重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液晶材料实现的器件具有电控可调、平板化设计、轻薄紧凑等优点。本文为实现多平面的增强现实显示,针对液晶器件,包括正型聚合物稳定液晶、反型聚合物稳定液晶、几何相位液晶透镜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了基于正型聚合物稳定液晶散射膜片的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为实现基于时分复用方法的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需要可切换器件具备快速的响应时间,而正型聚合物稳定液晶在具备快速响应特性的同时,又可以作为承接屏幕应用在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系统中,实现紧凑的系统设计。(1)研究了正型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工作机理,实现了0.65 ms的动态响应时间。(2)设计了结构简单的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系统,通过时序地切换正型聚合物稳定液晶的散射态和透明态,实现不同深度画面构建,从而实现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2.研究了基于反型聚合物稳定液晶散射膜片的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为了减小基于液晶散射膜系统的功耗,我们将反型聚合物稳定液晶应用在多平面显示中,实现在驱动方法、阈值电压、光学透过率等性能上的优化。(1)研究了反型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工作机理,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其光电特性的影响,实现了2 ms以内快速响应时间。(2)设计了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系统,实现具有正确调焦信息的多平面显示。3.研究了基于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彩色多平面显示。为了实现彩色多平面显示,提高画面的显示质量,实现更加舒适的增强现实显示。(1)研究了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光谱特性,并分析了数字微镜器件的衍射特性。(2)设计了准直彩色投影光路系统,利用三色LED照明、数字微镜器件作为微显示屏,实现具有正确调焦信息的62.5 Hz双目彩色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系统。4.研究了基于几何相位液晶透镜的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为实现多平面的构建,并实现体积小、重量轻的显示系统,提出将几何相位液晶透镜应用于多平面显示系统中,通过改变透镜焦距,实现不同深度画面的构建。(1)研究了基于光配向方法制作的聚合物稳定几何相位液晶透镜,设计了多平面的显示系统,通过采用4f系统组成的双远心光路系统,实现相同视角的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设计并展示了双平面系统。(2)设计了消色差几何相位液晶透镜,研究了其对R、G、B分立波长的聚焦效果,设计了基于消色差透镜的彩色多平面显示系统。
曹玉衡[2](2020)在《液晶显示背光分区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的显示器集中朝着宽色域、高动态范围、高分辨率、低功耗、大型和微型的方向发展。液晶显示器作为技术成熟、低成本、低功耗、实用范围广的显示器已经长时间占据显示市场的主流。但是液晶显示器的缺点之一就是动态范围不高,面临着诸如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有应用区域背光调制(Local dimming)的超高背光分区(ULED)技术、叠屏液晶显示器和多分区Mini LED背光液晶显示器相继投入市场。本文着重对高动态范围液晶显示器的区域调光技术进行研究,探索背光分区数量与图像质量的关系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主要工作,创新点与成果如下:首先,模拟仿真背光源,搭建了动态背光模拟实验平台。讨论了三种实现液晶动态背光系统的方法,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和调节背光分区数量的灵活性,最终选取叠屏液晶显示器的动态背光显示系统作为实验平台。基于模拟仿真背光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朗伯余弦定律的背光模拟方法,此方法可以在实验平台上模拟出LED阵列的背光扩散现象,并得到了图像的背光仿真数据图像。第二,针对液晶显示器高动态范围背光极限分区的问题,设计了视觉感知实验以研究不同背光分区与画质的影响变化,得出了极限分区优化规律。本文设计了主观视觉感知震荡实验,该实验选用了12幅内容、亮度不一的图像,每幅图像对应于21个不同分区的背光源。受试者判断经不同分区的背光源补偿的图像的质量,得到了背光源极限分区的阈值。第三,基于图像质量评价的关键特征指标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分析了液晶显示器背光源对图像质量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受试者认为图像质量达到良好后增加背光源分区是否会继续提高图像质量问题,本文基于图像质量评价的关键特征指标: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与亮度,对不同背光源补偿的图像进行评价。得出了当图像质量达到良好时,进一步增加背光源分区对图像的特征提升作用也不大。最后针对液晶显示器背光源会影响图像纹理的问题,本文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对经不同背光源补偿后的图像纹理特征进行了评估。得出了当背光源分区较少时,增加背光源分区数量可明显提升图像的纹理质量;当分区比较多时,进一步增加背光源分区会产生莫尔纹并导致图像对比度下降,对图像纹理特征有微小的降质作用。
张宇航[3](2020)在《AMOLED驱动电路中颜色处理算法的研究及关键电路设计》文中研究表明AMOLED(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作为当前显示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之一,具有色域广、厚度小、功耗低、亮度高、可制作柔性屏等优点。同时随着显示需求的提升,AMOLED显示技术的分辨率也在随之不断提高,色彩也更加丰富、功耗更低。AM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中,驱动芯片的性能是影响面板显示效果的关键因素,颜色处理算法是针对显示面板特性提出的数据处理算法,其处理效果决定了图像的显示质量。本文针对AMOLED显示面板色域广、亮度高的显示特性,分别采用了色域转换,以及伽马校正颜色处理算法,以提升图像显示效果。文中,色域转换算法以CIE-XYZ颜色空间为桥梁,实现不同色域之间的转换;通过在MATLAB上仿真验证后,将转换后的图像在AMOLED显示屏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转换后色域与目标色域基本重合。文中还实现了一种非线性数据结合线性DAC的伽马校正处理算法,通过选取数据位宽拓展的方式完成了图像数据的非线性变换。经过MATLAB验证,数据的非线性变换使得图像亮度得以提升。电路设计依托分辨率为1080*2160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进行,设计了颜色处理电路、显示控制电路、系统状态机电路、译码电路以及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包括16-bit串行SPI接口、并行16/18/24-bit RGB接口,其中SPI接口负责16bit控制数据的输入与读出,RGB接口负责接收图像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后发送到颜色处理电路。颜色处理电路包括色域转换和伽马校正电路,数据经过处理后,依次发送到数据锁存器,随后经过10bit DAC转换为灰阶电压,并发送到显示面板显示。利用Modelsim软件完成颜色处理电路、译码电路以及接口电路的仿真验证。对芯片的数字电路部分进行了后端设计,利用Synopsys公司的PT(Prime Time)完成静态时序分析,基于UMC 80nm CMOS工艺实现了芯片物理版图设计。
蒋皓东[4](2020)在《基于干涉/梯度曝光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器件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液晶材料目前广泛的应用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但是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LCD显示由于其结构带来的缺点,其市场份额慢慢的被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技术取代。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利用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技术,尝试实现液晶材料在非LCD领域的应用。但传统的PDLC薄膜中的液晶微滴是随机分布的,因此所形成的聚合物结构不可控。为了得到结构可控的聚合物,我们利用周期性分布的紫外光来制备PDLC薄膜。这样一来,通过相分离,聚合物在光强高处聚合,液晶在光强暗处析出,就能实现周期性的聚合物/液晶结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是利用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Holographic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HPDLC)光栅的相关技术,实现了高反射率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DBR)薄膜的快速制备。这一方法相较于传统技术,简单、快速且便宜,并能通过改变干涉角度,实现特定波长选择性的高反射。之后,我们利用图案化的掩膜版,在液晶盒内实现反射全息曝光,得到了全息图案化的DBR薄膜。这种全息薄膜有望在防伪等领域实现相关应用。由于制备的DBR薄膜是中空多孔的,其比表面积大,液体可以快速进入其中导致折射率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实现薄膜反射光谱的变化。在液体检测上,这种薄膜能够实现高灵敏度的可视化快速检测。之后,我们利用灰阶掩膜版,结合相分离复合薄膜(Phase Separated Composite Films,PSCOF)技术,十分便捷的制备了液晶微透镜阵列。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发现液晶取向良好,结构均一、平整。通过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的观测,其聚焦以及成像效果良好,且均一性也良好。对微透镜阵列施加电压,在不同电压下观测其聚焦以及成像的变化,计算焦距变化。结果显示,其具有可调性。这一微透镜阵列在集成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马奔[5](2020)在《AMOLED驱动中子像素渲染算法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分辨率的不断提升及像素制程工艺的限制,子像素的数量及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AMOLED显示驱动中的子像素渲染算法(Sub-pixel Rendering)电路能够将主机处理器传送的标准图像数据转换成符合AMOLED面板上子像素排列方式的灰阶数据,以在AMOLED面板上还原正确的图像信息。子像素渲染电路已成为高分辨率AMOLED显示驱动中图像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分辨率为1080×2160的RGB-Delta子像素排列AMOLED面板,设计了显示驱动中的图像处理模块架构及应用于图像处理中的子像素渲染算法硬件电路。首先,调研和分析了OLED的发光原理及像素色彩的实现方式,并详细研究驱动电路数字系统架构及数据传输时序。其次,本文对RGB-Delta型子像素排列方式及其他多种排列方式的AMOLED面板进行研究与对比,根据面板排列特点提出了子像素渲染算法的渲染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阈值比较的子像素渲染权重系数计算算法,能够较好地避免图像显示产生的彩边效应。本文基于MATLAB平台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随机图像PSNR均值为40.45d B;并且在标准子像素排列方式的LCD和RGB-Delta型AMOLED两种屏上进行点屏测试,显示效果均较好。本文使用Verilog设计子像素渲染算法电路和SRAM读写逻辑控制电路并进行级联仿真。子像素渲染算法电路主要包括对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奇偶行判断的控制模块,同步信号处理模块,数据控制模块和渲染运算模块。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四块单口SRAM构成“乒乓”结构实现双口读写功能,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按照驱动电路的显示时序输出并驱动。本文使用Modelsim仿真工具验证了代码功能,结果表明各电路模块功能正确。对前端代码进行DC综合,经过电源规划、时钟树综合及布线等设计步骤,在UMC80nm工艺下成功生成了子像素渲染电路的GDS II版图,并进行了物理验证,通过了静态时序分析,达到了预期目标。
吴云飞[6](2019)在《液晶面板行业Cell膜下异物的控制及监控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薄膜液晶显示器TFT-LCD因体积小、耗电量低、重量轻、美观等诸多优点,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已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由于便携式计算机、办公室应用程序和大屏幕显示器的普及使用,人们对于显示器的质量具有更高的要求。作为TFT-LCD行业的第一大不良:异物不良,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约占95%,与企业效益直接相关。目前行业内的异物反馈机制是利用VT&ET检出情况,对异物进行分类,通过小比例异物样品拆片解析,从而得到异物分类,异物判责的效果,但是反馈周期较长,从而发现问题和改善问题的周期相应变长。新型TFT—LCD行业Cell膜下异物监控与反馈系统,是充分结合现有检测资源:各工艺段的AOI的异物形态及位置图片检测数据和后段VT/ET不良检测位置和异物形态数据,利用工厂MES自动化数据整合处理系统串接,实现后段不良信息快速反馈匹配至前段相应工艺段的功能,达到及时监控反馈,并传达到具体工程段精细化管控的良性异物监控处理模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Cell膜下异物不良的分类和机理,对Cell异物进行控制。同时创建新型Cell膜下异物监控系统,对已改善后的Cell异物水平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达到及时发现异物风险,及时改善的目的。它可以有效缓解繁琐的异物解析分析模式的压力,通过信息比对确认发生单位点,有效反馈工艺段,增加工程的改善积极性;同时可以匹配AOI与后段检出关系,及时调整AOI检测有效性,准确性。便于相关工艺段进行改善对策初步评估,减少资源浪费。通过对TFT—LCD制作流程中异物的影响及传统分析方法的不足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探索出一套以位置匹配为基础,充分的利用光学检查机检测数据的异物管控的新型异物监控反馈系统,反馈速度由原来的2周缩短至2小时,同时亦提高了工程改善的积极性及改善效率,最终实现异物管控,所有产品波动控制在1%内,为异物的分析与改善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系统已经在本厂通过自动信息化的方式建立相对完善的监控反馈机制,相信未来对于建立智能化工厂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吉米[7](2018)在《基于平面硅纳米线的高性能鳍形栅薄膜晶体管器件》文中认为近年来平板显示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广泛应用于娱乐、医药、交通、消费电子、工业设备等领域。平板显示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大屏、高清、低成本加上曲面或柔性显示,然而在这些领域我国仍长期以来面临“缺芯少屏”的不利状况,高端平板显示每年进口超过300亿美元,仅次于微电子芯片和石油进口。液晶显示技术(TFT-LCD)作为平板显示技术中重要的一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薄膜晶体管(TFT)材料所采用的非晶硅(a-Si:H)材料因其较低的迁移率逐渐被低温多晶硅(LTPS),铟镓锌氧化物(IGZO)所代替。LTPS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100cm2.S-1.V-1),但是其制备工艺复杂、设备成本高且目前只适用于低世代(5、6代)产线;IGZO具有中等的迁移率,也适用于大面积高世代产线,但是其器件稳定性仍是未解决的难题。同时,近期越来越多的低维准一维纳米线和二维材料被研究应用在薄膜晶体管材料上,并且实现了高性能的鳍形栅(fin-like gating)FET器件特性,但主要受限于无法大规模实现精准定位(precise positioning),故而难以在产业上得以应用。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一维纳米沟道的结构优势,实现新一代的高性能、高世代的薄膜晶体管器件应用,已经成为科研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难题。基于Si材料的优良特性以及和产业线的良好兼容,本文拟采用“固-液-固”法制备具有“自定位、自组装”优势的硅平面纳米线(IPSLS),通过对平面硅纳米线自由生长和引导生长机理的研究、调控,提出“平面纳米液滴扫描法”制备大规模硅纳米线阵列,来获得大面积、高性能、全透明的薄膜晶体管器件;进一步的通过引导沟道的设计,提出“单根纳米线多导电通道”的新型薄膜晶体管,进一步改善平面硅纳米线器件的电学性能。这些工作对推动和促进高性能硅纳米线薄膜晶体管的产业化和商用化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总结如下:1)基于自由生长机理和引导生长调控理论,首次实现了平面硅纳米线在直线引导沟道下的精确生长调控,引导生长成功率达到98%以上。同时在现有的台阶引导生长模型上,建立了引导硅纳米线直径与催化剂液滴直径以及铟薄膜厚度的精确关系,并提出了最优化的台阶引导实验设计和实施方案。通过建立凸面、凹面等曲线引导台阶下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引入特定台阶下催化液滴最适直径这一限定参量,我们有效地解决了曲面图案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直径失配、偏离轨道、双向碰撞等问题,真正实现了在任意曲面引导台阶下的精确生长调控。2)实现了“纳米液滴扫描法”制备大面积平面硅纳米线薄膜晶体管器件。基于上述技术,在2英寸的玻璃沉底上制备平面硅纳米线阵列薄膜晶体管,其具有大于100 cm2 V-1 S-1的空穴迁移率和低于163 mV/dec的优异亚阈值摆幅。同时晶硅纳米线沟道的精确排列以及剩余a-Si:H薄膜的选择性蚀刻使之对可见光是几乎透明。这些性能指标远远优于传统工业非晶硅、铟镓锌氧化物材料,在制备成本预算上远远低于低温多晶硅和传统纳米、二维材料,预示着新的高性能透明宏电子和高分辨率显示器的新型多晶硅TFT技术标准。3)基于曲面引导调控技术,首次实现了“单根平面硅纳米线多导电通道”的薄膜晶体管器件。在硅晶圆衬底上制备的多通道纳米线薄膜晶体管器件具有高空穴迁移率高达200cm2 V-1 S-1的高性能Fin-TFT,并具有121 mV/dec的优异亚阈值摆幅。多通道纳米线器件在节省制备成本,实现导电通道的一致性、均匀性上具有更高的优势,同时光点性能上也是远超过传统薄膜材料晶体管以及平面硅纳米线阵列薄膜晶体管,有望在更大程度上制备超高分辨率显示器。
杨锋,陈国良,张蕾[8](2017)在《高校多媒体讲台CRT显示器的升级管理》文中提出高校多媒体讲台淘汰的CRT显示器因无修复必要需换成液晶显示器,需对多媒体讲台进行改造,本文开发出一种新的支架,使多媒体讲台可在不进行改造的情况下直接放置液晶显示器。
潘定平[9](2016)在《RGBW显示器的特性及映射算法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对显示设备高亮度、低功耗和准确显示颜色的不断追求,以及高分辨率显示面板的快速发展,RGBW显示技术成为国内外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该技术基于红绿蓝白四色子像素的新型布局方式,通过信号映射算法,将传统RGB显示器的rgb信号转换到RGBW显示器所需的RGBW信号,优秀的信号映射算法能够给RGBW显示器带来高亮度、低功耗的特性,并且能够在保持显示颜色色品的同时扩大显示颜色空间范围。随着RGBW技术理论的快速发展、硬件制作技术的提高、子像素布局方式的多元化和信号映射算法的不断提出,该技术已进入实用化阶段,部分厂商已在市场上推出各具特色的RGBW显示器。RGBW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信号映射算法的具体转换过程及算法与子像素布局间的兼容程度,不同算法间亮度提升能力和颜色保留能力均有差别,而同一算法在不同子像素布局上也会有不同的显示性能。因此如何从现有的映射算法中挑选出较为优秀的算法,以及根据子像素布局设计出优秀的新型算法已成为RGBW技术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然而尽我所知,国内外尚没有成体系且科学、有效的RGBW信号映射算法客观评价方法,只有少数针对映射算法的主观评价,但这种评价方法费时费力,且难以分析出优秀信号映射算法的关键本质,针对不同子像素布局显示性能的研究也不充足,这些因素都大大影响了RGBW显示设备在市场上的推广,已成为显示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显示领域,映射算法评价,即对应的RGBW图像评价中最为重要的是综合指标的评价,而非单一指标评价,因此其客观评价模型较难建立。本文在研究分析不同子像素布局基础上,根据其中一种布局方式,对信号映射算法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来讲,为使算法能够有效地兼容不同的子像素布局,本文研究了4种较有代表性的布局方式,以其中一种棋盘式布局为例,深入分析了该布局对显示亮度与颜色空间的影响,这种分析方式同样可应用于其他布局。在了解不同布局方式对显示性能造成的影响后,就可有根据地对映射算法进行相关微调,使之在具有不同布局方式的显示器上取得较好的显示效果。另外,本文对一款已在市场上流通的RGBW显示器进行了亮度、颜色空间和相关显示指标的实际测量,结果也表现出了RGBW系统在各方面的优越性,相关数据使人们对该显示器的性能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这有助于对算法的针对性改进。为对算法进行综合指标的客观评价,本文归纳提出优秀信号映射算法应满足的三点要求,据此提出了可应用于挑选优秀算法的普适性等式和亮度因子n,并设计模拟实验对7种算法进行了针对亮度和色彩等单一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表明满足普适性等式的映射算法在颜色保留方面具有较好地表现,亮度因子也有效表征了算法对显示亮度的提升能力。为了解综合指标与单一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信号映射算法针对亮度、色彩、清晰度和综合四个指标的主观评价实验,并根据评价数据统计构建了综合指标的回归预测模型。因此,通过普适性等式与亮度因子对映射算法进行单一指标的客观评价,再结合该回归预测模型,就可对映射算法进行综合指标的客观评价。本文提出的普适性等式、亮度因子和映射算法综合质量客观评价方法,既可用于对现有映射算法的评价研究,也可为新型映射算法的提出提供理论指导;由于普适性等式的推导过程考虑了具体的子像素布局和硬件参数,所以这一等式可用于修改现有映射算法,使之兼容于具有不同硬件参数和子像素布局的显示设备。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有助于RGBW显示技术的普及推广。
魏文君,徐亨,刘学清,尤庆亮,邹琳玲,刘继延,曹元成[10](2015)在《现代显示技术发展与展望》文中提出依据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分别介绍了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CRT)以及平板显示技术(FPD)的发展历史、分类及其工作原理,简述了各种显示技术当前存在的缺陷和挑战,并对现代量子点显示技术进行了展望。
二、液晶显示技术挑战传统CRT显示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晶显示技术挑战传统CRT显示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液晶器件的增强现实显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增强现实显示技术 |
1.3 三维显示深度要素 |
1.4 真三维显示技术及在增强现实技术中的应用 |
1.4.1 集成成像显示技术 |
1.4.2 全息技术 |
1.4.3 超多视角显示 |
1.4.4 体三维显示 |
1.5 多平面技术发展现状及瓶颈 |
1.5.1 多平面显示原理概述 |
1.5.2 基于固定目镜的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 |
1.5.3 基于可调焦器件的多平面显示 |
1.6 本论文的的研究工作 |
1.6.1 基于正型聚合物稳定液晶散射膜片的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研究 |
1.6.2 基于反型聚合物稳定液晶散射膜片的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研究 |
1.6.3 基于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彩色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研究 |
1.6.4 基于几何相位液晶透镜的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研究 |
1.7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正型聚合物稳定液晶的AR显示 |
2.1 引言 |
2.2 正型聚合物稳定液晶材料 |
2.2.1 液晶材料 |
2.2.2 液晶参数 |
2.2.3 聚合物稳定液晶散射和快速响应机理 |
2.3 基于正型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 |
2.3.1 正型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制备 |
2.3.2 聚合物稳定液晶电光性质测量 |
2.3.3 基于正型PSLC的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系统设计 |
2.3.4 基于正型PSLC的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系统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反型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增强现实显示 |
3.1 引言 |
3.2 反型聚合物稳定液晶材料 |
3.2.1 负性液晶材料 |
3.2.2 反型聚合物稳定液晶工作原理 |
3.3 基于反型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 |
3.3.1 反型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制备 |
3.3.2 反型聚合物稳定液晶光电性质测试 |
3.3.3 基于反型PSLC的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系统设计和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SLC的彩色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 |
4.1 引言 |
4.2 彩色多平面系统设计 |
4.2.1 DMD的衍射特性 |
4.2.2 基于LED实现的彩色多平面设计 |
4.2.3 聚合物稳定液晶光谱特性 |
4.2.4 系统驱动设计 |
4.3 彩色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几何相位液晶透镜的增强现实显示 |
5.1 引言 |
5.2 基于聚合物稳定PB液晶透镜的增强现实显示 |
5.2.1 几何相位原理 |
5.2.2 聚合物稳定PB液晶透镜制备 |
5.2.3 基于PB液晶透镜的多平面系统设计和实现 |
5.3 基于消色差几何相位透镜的增强现实显示 |
5.3.1 消色差PB透镜设计与制备 |
5.3.2 基于消色差PB透镜的彩色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1.1 正型聚合物稳定液晶散射膜片快速响应器件研究 |
6.1.2 反型聚合物稳定液晶散射膜片快速响应器件研究 |
6.1.3 彩色多平面增强现实显示研究 |
6.1.4 几何相位液晶透镜器件研究及在增强现实中的应用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授权或公开的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液晶显示背光分区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显示技术的发展 |
1.2 区域调光技术研究现状 |
1.3 图像评价概述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5 论文的结构与工作安排 |
第二章 新型液晶显示器与高动态范围 |
2.1 液晶显示技术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2.1.1 液晶显示器的发展 |
2.1.2 传统液晶显示技术面临的问题 |
2.1.3 新型液晶显示器 |
2.2 高动态范围概述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液晶显示器动态背光调制 |
3.1 区域调光技术概述 |
3.1.1 全局背光技术与区域调光技术 |
3.1.2 液晶动态背光模拟实验方案 |
3.2 液晶背光主亮度提取算法简介 |
3.3 光扩散函数 |
3.4 背光模拟实现 |
3.5 不同背光算法评价 |
3.6 莫尔纹问题 |
3.6.1 莫尔条纹的概念 |
3.6.2 莫尔纹的消除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主观实验的图像质量评价 |
4.1 实验背景 |
4.2 实验内容 |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不同背光补偿的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 |
5.1 图像评价的特征提取 |
5.1.1 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 |
5.1.2 图像的结构相似性(SSIM) |
5.1.3 图像的平均亮度 |
5.2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5.2.1 数据预处理 |
5.2.2 数据相关性分析 |
5.3 基于决策树分析图像质量 |
5.4 基于纹理特征的图像质量评价 |
5.4.1 图像纹理特征的介绍 |
5.4.2 图像纹理特征的分析 |
5.5 基于客观评价背光分区确定 |
5.5.1 基于总体特征的背光分区确定 |
5.5.2 基于纹理特征的背光分区确定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AMOLED驱动电路中颜色处理算法的研究及关键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OLED发光原理及驱动方式 |
1.3.1 OLED器件结构 |
1.3.2 OLED驱动技术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色度学基本原理 |
2.1 颜色基本属性 |
2.1.1 颜色视觉的形成 |
2.1.2 颜色的基本属性 |
2.2 三基色成色原理 |
2.2.1 减色法混色原理 |
2.2.2 加色法混色原理 |
2.3 颜色空间 |
2.3.1 RGB颜色空间 |
2.3.2 XYZ颜色空间 |
2.3.3 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颜色处理算法的研究 |
3.1 色域转换算法 |
3.1.1 色域及色域转换 |
3.1.2 色域转换算法实现原理 |
3.1.3 色域转换算法的MATLAB仿真实现 |
3.2 数字化伽马校正算法 |
3.2.1 伽马校正基本原理 |
3.2.2 数字辅助伽马校正的实现 |
3.2.3 伽马校正MATLAB仿真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键电路设计 |
4.1 AMOLED驱动芯片系统架构 |
4.2 接口及译码电路设计 |
4.2.1 SPI接口电路 |
4.2.2 译码电路 |
4.2.3 RGB接口 |
4.3 颜色处理电路 |
4.3.1 色域转换电路 |
4.3.2 伽马校正电路设计 |
4.4 数据MATLAB成像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电路后端设计 |
5.1 DC综合 |
5.2 布局布线 |
5.3 静态时序分析 |
5.4 物理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4)基于干涉/梯度曝光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器件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液晶材料及显示技术的背景介绍 |
1.1.2 PDLC薄膜的背景介绍 |
1.1.3 激光干涉曝光的背景介绍 |
1.1.4 掩膜版曝光的背景介绍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HPDLC光栅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2 DBR薄膜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3 微透镜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干涉曝光的三原色高反射薄膜制备 |
2.1 引言 |
2.2 光路设计及干涉曝光模拟研究 |
2.2.1 干涉曝光的光路设计 |
2.2.2 基于FDTD软件的干涉曝光模拟研究 |
2.3 薄膜的制备及反射光谱研究 |
2.3.1 三原色高反射率DBR薄膜的制备 |
2.3.2 DBR薄膜侧面周期性结构形貌表征 |
2.3.3 基于FDTD软件的反射光谱模拟研究 |
2.4 三原色高反DBR薄膜的相关应用 |
2.4.1 全息图案化DBR薄膜制备 |
2.4.2 基于DBR薄膜的液体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梯度曝光的微透镜阵列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微透镜阵列的制备及形貌表征 |
3.2.1 微透镜阵列的制备 |
3.2.2 微透镜阵列的形貌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透镜阵列的光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微透镜阵列的聚焦及成像性能研究 |
4.3 微透镜阵列的偏振依赖性 |
4.4 微透镜阵列的电控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AMOLED驱动中子像素渲染算法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4 论文章节结构 |
第二章 OLED显示原理和芯片架构 |
2.1 OLED结构和工作机理 |
2.2 OLED色彩显示原理 |
2.3 OLED驱动芯片系统 |
2.3.1 系统架构简介 |
2.3.2 数据处理流程 |
2.3.3 图像处理架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子像素渲染算法的研究 |
3.1 OLED面板像素排列 |
3.1.1 面板排列的意义 |
3.1.2 不同面板排列比较及分析 |
3.2 子像素渲染方式 |
3.2.1 彩边现象 |
3.2.2 子像素共用方式 |
3.2.3 渲染权重系数 |
3.3 算法评估 |
3.3.1 算法MATLAB仿真 |
3.3.2 屏端显示验证 |
3.3.3 基于传统屏幕的算法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子像素渲染算法电路设计及仿真 |
4.1 算法电路架构设计 |
4.2 同步信号处理 |
4.3 算法控制模块 |
4.3.1 数据转换控制 |
4.3.2 渲染单元设计 |
4.4 渲染运算模块 |
4.5 SRAM读写逻辑电路设计 |
4.5.1 单口SRAM的乒乓结构 |
4.5.2 数据读写时序 |
4.6 DC综合及仿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路后端实现 |
5.1 布局及电源规划 |
5.2 时钟树综合 |
5.3 时序分析及布线 |
5.4 物理检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液晶面板行业Cell膜下异物的控制及监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显示技术发展及行业动态 |
1.2.2 TFT-LCD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TFT-LCD制程工艺及生产要求及膜下异物控制 |
2.1 TFT-LCD主要制程 |
2.2 TFT-LCD Cell膜结构及生产要求 |
2.2.1 Cell膜组结构 |
2.2.2 Cell膜组的组成 |
2.2.3 Cell模生产工艺以及环境要求 |
2.2.4 Cell段生产流程分析 |
2.3 PI(聚酰亚胺)膜下异物的控制 |
2.3.1 AOI检测作用及原理 |
2.3.2 异物不良分类 |
2.3.3 异物发生源头分析 |
2.3.4 异物改善研究 |
第三章 Cell膜异物监控反馈系统 |
3.1 常规Cell异物监控思路及弊端 |
3.2 新型AOI异物监控反馈系统 |
3.2.1 新型AOI异物监控反馈系统模型构思 |
3.2.2 新型异物监控系统的缺陷的类型和特征分析 |
3.2.3 新型异物监控系统AOI控制模块 |
3.2.4 PC数据传输 |
3.2.5 AOI身份验证系统-EAP协议 |
3.3 AOI与 MES系统集成 |
3.3.1 企业MES系统简介 |
3.3.2 基于AOI集成的MES架构设计 |
3.4 AOI数据分析:Minitab分析工具 |
3.5 系统E-Mail数据输出模块 |
第四章 Cell膜异物监控反馈系统监控结果分析及反馈 |
4.1 系统识别率分析 |
4.2 背光异物形态及大小分布 |
4.3 测试各膜层详细不良记录 |
4.4 异物监控系统输出结果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平面硅纳米线的高性能鳍形栅薄膜晶体管器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平板显示技术基础 |
1.2.1 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历史 |
1.2.2 液晶显示技术(TFT-LCD)的基本原理及结构 |
1.3 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的研究进展 |
1.3.1 非晶硅材料(a-Si) |
1.3.2 低温多晶硅材料(LTPS) |
1.3.3 铟镓锌氧化物材料(IGZO) |
1.3.4 新型纳米材料的应用 |
1.4 硅纳米线材料研究进展 |
1.4.1 硅纳米线材料研究背景 |
1.4.2 硅纳米线材料发展现状与前沿研究 |
1.4.3 硅纳米线材料面临的主要挑战 |
1.5 平面硅纳米线材料概述 |
1.6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平面纳米线的生长机理和引导调控 |
2.1 引言 |
2.2 IPSLS平面纳米线的生长调控 |
2.2.1 平面纳米线的制备 |
2.2.2 平面纳米线的表征 |
2.2.3 平面纳米线的生长机理 |
2.2.4 平面纳米线的生长调控 |
2.3 IPSLS平面纳米线的引导调控 |
2.3.1 平面纳米线的引导生长 |
2.3.2 平面纳米线的引导生长模型 |
2.3.3 平面纳米线的引导生长调控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纳米液滴扫描法制备大规模高性能薄膜晶体管 |
3.1 引言 |
3.2 样品制备及表征 |
3.2.1 纳米液滴扫描法制备的平面硅纳米线阵列 |
3.2.2 平面硅纳米线阵列的表征和统计 |
3.2.3 平面硅纳米线阵列制备薄膜晶体管器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薄膜晶体管的电学性能 |
3.3.2 薄膜晶体管的光学性能 |
3.3.3 薄膜晶体管的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通道纳米线薄膜晶体管器件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及表征 |
4.2.1 多通道纳米线的制备流程 |
4.2.2 多通道纳米线的形貌表征和统计 |
4.2.3 多通道纳米线薄膜晶体管器件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通道纳米线的特殊引导调控 |
4.3.2 多通道纳米线内应力的分析和讨论 |
4.3.3 多通道纳米线薄膜晶体管电学性质和讨论 |
4.4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本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高校多媒体讲台CRT显示器的升级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我国高校多媒体设备存在的问题 |
2. 多媒体讲台损坏CRT显示器的调拨管理 |
3. 高校多媒体讲台的改造 |
4. 一种模拟CRT的液晶显示器支架 |
结语 |
(9)RGBW显示器的特性及映射算法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RGBW显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2.2 信号映射算法的发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RGBW显示模式及其特征性能指标 |
2.1 液晶显示面板基础知识 |
2.1.1 灰度显示原理 |
2.1.2 彩色滤光片 |
2.1.3 像素开口率 |
2.2 子像素布局 |
2.2.1 Kodak RGBW |
2.2.2 VS RGBW |
2.2.3 Checkerboard RGBW |
2.2.4 PenTile RGBW |
2.3 性能指标分析 |
2.3.1 亮度 |
2.3.2 基于子像素共享的高分辨率 |
2.3.3 色域及颜色空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际RGBW显示器的性能测试及其分析 |
3.1 测量准备 |
3.1.1 仪器 |
3.1.2 测试条件 |
3.2 显示器稳定性 |
3.3 色品恒定 |
3.4 通道独立性 |
3.5 颜色空间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RGBW显示映射算法及其客观评价 |
4.1 白色子像素 |
4.1.1 取值方式 |
4.1.2 共同点分析 |
4.2 算法2的颜色保留方式 |
4.3 算法4的颜色保留方式 |
4.3.1 Retinex理论简介 |
4.3.2 Retinex在颜色保留上的应用 |
4.4 基于色品不变的普适性等式 |
4.5 基于普适性等式的算法客观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RGBW映射算法的视觉感知实验 |
5.1 评价图像 |
5.2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含义 |
5.2.1 亮度 |
5.2.2 色彩 |
5.2.3 清晰度—细节 |
5.2.4 综合指标 |
5.3 实验条件和过程 |
5.3.1 图像显示方式 |
5.3.2 显示器特性化 |
5.3.3 观察者及其打分标准 |
5.3.4 评价条件及方式 |
5.4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5.4.1 数据预处理 |
5.4.2 算法排序分析 |
5.4.3 回归预测模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评价图像 |
附录B 主要符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与果清单 |
致谢 |
(10)现代显示技术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显示技术的发展历史 |
2 显示技术的分类及其原理 |
2. 1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CRT) |
2. 2 液晶显示器( LCD) |
2. 3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LED) |
2. 4 等离子体显示器( PDP) |
2. 5有机发光显示器( OLED) |
2. 6 量子点显示器( QLED) |
3 现代显示技术的缺陷与挑战 |
3. 1 CRT的缺陷 |
3. 2 LCD的缺陷 |
3. 3 PDP的缺陷 |
3. 4 OLED的缺陷 |
3. 5 QLED的缺陷 |
5 显示技术展望 |
四、液晶显示技术挑战传统CRT显示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液晶器件的增强现实显示[D]. 刘澍鑫.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液晶显示背光分区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 曹玉衡. 东南大学, 2020(01)
- [3]AMOLED驱动电路中颜色处理算法的研究及关键电路设计[D]. 张宇航.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干涉/梯度曝光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器件的制备[D]. 蒋皓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AMOLED驱动中子像素渲染算法的研究与设计[D]. 马奔.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液晶面板行业Cell膜下异物的控制及监控方法研究[D]. 吴云飞.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7]基于平面硅纳米线的高性能鳍形栅薄膜晶体管器件[D]. 王吉米. 南京大学, 2018(01)
- [8]高校多媒体讲台CRT显示器的升级管理[J]. 杨锋,陈国良,张蕾.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22)
- [9]RGBW显示器的特性及映射算法评价方法研究[D]. 潘定平.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8)
- [10]现代显示技术发展与展望[J]. 魏文君,徐亨,刘学清,尤庆亮,邹琳玲,刘继延,曹元成.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