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糊推理中冲突消解方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王江瑞[1](2021)在《基于冲突消解理论的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各类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相继实施,工程建设普遍呈现出规模化、群体化和复杂化特征。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群体决策由偶发性转变为经常性,因决策失误而导致重大工程建设或运营失败的现象时常出现,给国民经济造成了损失。工程咨询行业单位作为服务工程项目决策管理的智力型咨询机构,正在向新型专业化智库转型,其在规避重大工程项目决策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工程咨询智库开展专家群体决策过程中,决策问题模糊、决策主体多元、决策过程复杂、决策方式多样等极易导致决策者之间的意见产生冲突,造成决策效率低下。因此,开展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与冲突消解研究对于促进工程建设管理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消解群体决策冲突,促进决策者快速达成共识,提升决策效率与质量为研究目标,分析了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问题,介绍了群体决策的复杂性、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梳理了群体决策的四种现实情境。基于此构建了群体决策及冲突消解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案例,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问题。从不同尺度、不同阶段、不同性质三个角度对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问题进行剖析,从决策问题、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决策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了群体决策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群体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并给出了四种群体决策的基本情境,明确了本研究的必要性。(2)构建了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与冲突消解模型。在做出基本假设、确定冲突消解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模型的适用性。构建了包含决策者偏好结构分析,决策者与群体间、群体综合冲突度测度以及冲突消解三部分的模型。首先,基于相似度的群体聚类将参与决策的大群体划分为若干个小群体。其次,基于距离熵模型初步计算决策者聚类间、聚类内的权重,得出决策者与群体间、群体综合冲突度水平。最后,在考虑时间约束的情况下,构建了序列差法与偏好修正法相结合的冲突消解模型。(3)以某河流生态治理项目概念性方案设计择优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在实际项目概念性方案设计择优的决策情境下,获取了 20位智库专家对于方案的偏好信息,基于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及冲突消解模型,计算出各专家权重值及冲突度水平值。通过设定群体决策的冲突阈值及最大协商次数,分阶段进行冲突消解,分析了冲突消解前后方案排序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实际项目的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模型的适用性。
王玉龙[2](2020)在《空间善治:转型期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环境意识的提升,“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邻避现象逐渐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典型治理挑战。尽管近年来城市转型逐渐推进,指向对邻避现象背后“增长主义”城市发展逻辑的终结,但后者诱发的邻避现象却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普遍化”“常态化”“地方化”等新的发展态势,并进一步成为制约城市转型发展的阻力,使得转型城市面临“新邻避情境”。邻避现象的新态势反映了在产业布局、公共设施建设等城市空间利用中,多元主体围绕空间的生产与利用所形成的冲突,由此邻避冲突可以说是城市转型中一类典型的空间冲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转型,邻避现象逐渐超越其群体性抗争行动特征带来的“维稳”主题,成为制约城市产业布局与升级、阻碍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的显见转型阻力,并导致城市转型中地方政府治理目标同治理效能间的异化。这要求立足于转型期邻避现象的问题呈现、城市转型的空间实质、基于社会发展而非社会维稳的冲突治理,以考察转型城市“新邻避情境”的治理议题。邻避治理逐渐超越如何回应和化解冲突本身,而指向如何通过对邻避冲突的治理推进社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即在当前城市转型的空间重塑过程中,如何通过对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实现城市可持续的转型与发展。考察城市转型的空间实质是分析邻避型空间冲突的理论起点。当前城市的转型实际上就是城市空间重塑的过程。品质化发展和现代化治理,是当前城市转型的主要进路,前者指向“生产怎样的空间”,后者则指向“怎样生产空间”的问题,这是考察邻避型空间冲突必须回应的时代背景。在理论上说,城市空间生产的建构性认知特征和政治性过程特征,内在地存在着空间冲突的张力,空间生产理论对这一问题的揭示,成为解释邻避型空间冲突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邻避型空间冲突从概念上看,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理论内涵,一是将冲突的起点从设施的属性拓展至设施推动的地方邻避空间生产,以及这一过程对地方空间“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二是将冲突的性质拓展至多元主体所展开的空间抗争;三是将冲突的治理延伸至城市尺度的发展价值实现和空间治理。在邻避空间的生产中,基于不同空间利用方式中产权关系的差异,可区分为“增量型”和“存量型”两类具体的邻避空间生产情境,两类情境下的邻避空间生产在空间利用方式、主要设施类型等方面的情境表现各不相同,对于城市发展带来的冲突影响和治理挑战也有所差异。这意味着在邻避空间生产中,多元主体的认知差异和行动冲突发生的逻辑也有所差异,进而两类情境下的冲突治理往往意味着地方政府差异性的治理路径、治理策略和治理工具关注。“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表现为通过设施的规划建设决策,将邻避空间嵌入到既有的地方空间社会结构之中,由此引发空间抗争,也是当前最为普遍的邻避型空间冲突形式。由于“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冲突情境呈现出明显的“截面式”特征,因此综合考虑情境特征、设施类型、案例特征等因素,选择四起典型案例进行跨案例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增量型”冲突主要围绕“建设决策”这一焦点展开,“公众—政府”之间的空间冲突是其重要的抗争形态。空间抗争的权利诉求集中在经济利益与决策参与等方面,针对设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获得财产补偿、了解决策过程。空间抗争的权力诉求集中于建设决策制定中行政权力运作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否认程序的正当性以拒绝由此产生的地方空间生产结果。空间价值诉求则强调新建设施所推动的地方空间生产的非正义性,通常涉及决策程序同政策质量、精英利益与公众需求、决策立场与地方实际等方面的脱节。针对空间冲突所采取的治理行动,也面向差异化空间诉求形成了多元的治理举措,面向财产权抗争的空间治理主要寻求地方公众经济利益关系的重塑,面向财产权抗争的空间治理则试图寻求信息供给下的认知重塑,而面向权力抗争的冲突治理则试图瓦解和重构抗争权力的动员基础,面向价值抗争的空间治理则试图寻求空间生产决策程序正义的论证。总的来说,“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及其治理,主要在于对相关的发展决策进行解释辩护以争取公众认同与地方支持,弥合政府、公众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地方政府常常选择将设施运营方、建设方纳入治理伙伴,利用后者提供的建设优化、技术解释、运营保障寻求有效的空间治理。“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由于地域扩张和人口集聚等因素,许多原本地处城市偏远地区的既有设施逐渐被城区建设所包围,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而逐渐演变为邻避空间,成为当前转型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新趋势。由于“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冲突情境呈现出明显的“历时性”演化特征,因此选取一起地方上的“呼吸之争”事件进行个案考察。研究发现,“存量型”冲突主要围绕“设施运营”这一焦点展开,并且随着从日常性污染到安全事故暴发的风险加剧,空间冲突的表现与抗争逻辑也不断升级,集中表现在空间冲突从针对生产运营活动结果、以健康权为代表的空间利益抗争、频发但议题和冲突规模有限的“常态化”抗争向“激烈化”冲突转变,后者在权利维度上,表现为地方公众对当前空间生产过程所生产出的空间结果的权利诉求,包括对所受空间影响的知情权、对空间冲突主体的监督权、以及推动空间结果调整的政策参与权等;在权力维度上指向地方公众、企业、地方政府等空间主体分别利用话语、经济、决策等权力资源,试图推动最大化满足自身空间需求的空间建构;在价值维度上,表现为对空间结果非正义性的价值争论。对“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治理,地方管理者主要试图将空间冲突纳入企业运营优化为枢纽的治理框架下,通过应急性的监管、处罚以快速回应和平息动员起来的社会力量与舆论不满;采取日常性、常态化的监管行为与监管机制,以识别冲突风险并及时动态回应;通过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在客观上削弱邻避空间的地方影响,以地方社会结构调整、空间重塑消解空间冲突的动员基础。邻避空间生产的差异化情境带来了多元化的空间主体关系、差异性的主体空间认知和多维度的公众抗争指向,地方政府因此面临着复杂性的治理要求和治理挑战。复杂性的治理情境也随之导致了空间主体间复杂的行动方式,多元主体在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互动中,交织着管理主义与发展主义的双重驱动,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也由此涵盖了基于结果的空间概念差异弥合、基于过程的共识塑造机制建设、基于发展的社会融入与身份认同等多重导向。对邻避型空间冲突中的治理工具考察发现,一方面在具体情境中仍存在“干预性有余,协同性不足”“管理导向有余,发展导向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策变革,也推动了邻避型空间冲突相关治理工具的优化发展趋势。因此,邻避空间治理实际上就是在结果导向下弥合空间概念差异,在过程导向下构建共识塑造长效机制,在发展导向下实现城市融入与身份认同,并由此将邻避型空间冲突相关治理工具的改革趋势,切实转化为面向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效能提升。一是规划品质提升下的空间要素配置优化,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邻避空间治理中的基础性优势,在差异化治理情境下保障规划工具所发挥的治理效能;二是依托决策优化的共识塑造长效机制建设,以邻避空间治理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充分转化,完善邻避设施空间生产的决策机制,优化邻避治理体系,发挥社区在决策优化中的治理潜力,提升邻避治理能力;三是以邻避设施为纽带的空间利益共同体与城市融入,在邻避空间生产中推进地方公众基于“效益共享”的空间概念建构,建构依托回馈机制的效益共享空间关系,推进共享发展的空间要素重构。
佟罡[3](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的车门协同设计冲突消解》文中认为现如今,工业产品的复杂性和现代社会生产规模正在逐步增加,一个产品的设计通常需要许多人或不同团队之间进行协作,汽车产业也是如此。汽车产业协同设计环境的结构,信息传递的方法和协同设计中冲突解决的方法将极大程度上影响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冲突的消解一直是协同设计领域的焦点问题,近些年来,不同学者提出了许多冲突消解的算法,大多以冲突的检测或者避免错误的发生(加锁)为主,都有其不足之处,这些方法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协同设计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无处不在,机器学习的研究也越来越成熟,不同相关算法的学习以及构建自定义框架的成本都在降低,汽车行业对人工智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车门的传统设计的过程中,在车门铰链、车门主断面的布置和设计方面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进行反复校核,对设计者的设计经验要求非常高,这将对研发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进行改进。针对上述所有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车门协同设计冲突消解的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自主研发的COMX平台实现参数化协同设计的框架,结合NX Open二次开发和NX/Spreadsheet实现协同设计中基础架构搭建和API封装。2.通过探讨车门设计流程,针对车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提出了一种参数化驱动的车门铰链和车门主断面的设计方法来提高车门设计的效率。当参数化设计过程中产生冲突时,以车门设计规范为原则,建立相关算法修改参数,设计相应的参数数据库用于后续的机器学习的训练。3.在MATLAB中建立BP神经网络,将车门设计过程中的产生冲突的参数建立数据库进行训练,在已有数据的驱动下,每当发生冲突时,能快速预测出一套新的参数方案,从而减少车门设计过程中的重复性和试探性,有助于设计者获得最佳的车门布局方案,大大提高了车门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江超[4](2019)在《基于简单时间问题理论的临床路径融合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医生操作不当、医疗过程不规范、用药不当等原因,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医疗事故频发。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路径作为一种临床管理规范被提出,其目的旨在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最小化医疗成本。然而,临床路径通常是针对治疗单个疾病而制定的,无法应对合并症患者的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慢性疾病增多,合并症情况也日趋严重。为了解决合并症的临床路径问题,有人提出融合多个临床路径的解决办法,此方法为广大研究人员所接受。但是当前对于临床路径的融合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临床路径融合中的冲突检测和消解还存在对时间层面的知识重视不足、对规则过度依赖的局限性,限制了融合方法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简单时间问题(STP)理论的临床路径融合方法,将临床路径融合问题转化成了STP的求解问题,能够从时间维度上对冲突进行检测与消解,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消解,优化了融合流程,提高了融合效率,增加了方法的实用性。除此之外,该方法还能在冲突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根据医生意愿,忽略特定冲突,并为冲突添加一个医疗监控任务,提醒医生在冲突时段对病人的身体状态进行严格地监控与管理,可以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临床路径的融合,降低了方法融合规则的依赖性,增加了方法的灵活性。本文主要对临床路径融合方法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技术进行了阐述,然后详细讨论了融合方法的整体框架、各模块的建模方法以及冲突检测与消解流程,接着使用“糖尿病管理路径”和“颅脑肿瘤手术临床路径”作为案例验证了本文方法,并使用“糖尿病合并颅脑肿瘤手术”临床统计学研究数据证明本文方法的安全可靠性,最后对本文研究的局限性而未来工作进行了探讨。
马晓杰[5](2018)在《面向快速定制的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复杂机电产品在提高装备制造业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关键便是提高我国复杂机电产品的研发能力。随着全球化市场环境逐渐从稳定、统一的卖方市场向多变、多元化的买方市场转变,复杂机电产品制造企业欲在如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全球化竞争下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就需要将产品导向的设计理念向需求导向的设计理念进行转变,以客户需求为产品研发的主导驱动力。但是,随着复杂机电产品功能、结构和性能的复杂程度增加,其客户需求呈现出变化快、形式灵活多变、个性化与多样化日益提升、质量要求增高以及产品设计周期日益缩短等特征,导致了传统的需求分析和管理方法难以有效地支撑面向客户需求驱动的复杂机电产品快速研发模式,迫切需要针对传统方法和理论进行改进和拓展使其能够适用并支撑复杂机电产品的快速定制设计过程。本文基于需求导向的设计理念,对复杂机电产品需求分析过程中的需求信息获取、处理、建模、映射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和技术进行系统化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使用情景的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获取方法研究在深入分析和探讨传统客户需求获取方法在复杂机电产品领域应用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研究基于使用情景的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获取方法,首先构建使用周期模型实现复杂机电产品客户的识别、排序以及表达。然后根据用户特征构建用户使用情景模型以及相应的客户需求获取模板。最后结合网络技术来实现完备的、有序的、高效的和智能化的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采集。(2)系统化的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处理方法和技术研究为了解决所获取的客户需求存在的模糊、冗余以及无序性问题,研究系统化的客户需求处理技术,包括客户需求集成、需求分类以及重要度计算方法。最终实现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的规范化、层次化和有序化。(3)基于元结构树的客户需求模型与技术指标体系模型构建基于元模型理论,研究复杂机电产品元结构树的定义、构建和表达方法;在产品元结构树基础上构建结构化的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元模型和技术指标元模型的定义、构建和表达方法。(4)基于映射规则驱动的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映射技术研究针对传统客户需求映射方法应用在复杂机电产品领域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研究了一种新的基于映射规则驱动的客户需求映射方法和过程。结合产品元结构树、客户需求元模型和技术指标元模型的分析给出了分层次、分领域的需求映射规则提取过程和表达方法以及不同类型映射规则的应用方法。完成映射后,研究了多维度技术指标集成技术,包括了语义转化和技术指标集成,在此过程中,建立了基于客户满意度的技术指标冲突解决方法,用于消除集成过程中的参数冲突问题。(5)研制高速列车客户需求参数化管理原型系统系统化分析和研究高速列车的谱系技术架构、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的体系架构以及基于需求驱动的高速列车快速定制方法,明确客户需求参数管理系统的目标和定位,构建和设计原型系统的物理和逻辑架构以及相关数据库和系统功能模块,最终开发出基于Web的高速列车客户需求参数化管理原型系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分析理论方法体系和系统工具,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实现面向需求驱动的快速定制研发技术和理论提供研究基础,对推动复杂机电产品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以及推进产品创新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杨剑雄[6](2018)在《面向知识共享的协同设计冲突消解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品设计是产品研发过程中最具有创造性的部分,是基于现有的知识和信息产生新知识的过程。随着产品复杂性的增加,产品设计模式也随之改变,从单一的串行设计转化为并行设计。单个设计师或者设计团队不再独立完成产品开发的所有工作,同一地点的设计团队逐渐发展为跨地域的协作团队协同开展设计。实现设计团队之间高效的协同工作,成为企业实现知识化、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产品协同设计过程仍存在不足之处,影响了协同设计过程的有效进行,具体表现在:缺乏总体模型对产品各模块设计进行控制,现有知识共享方法重用率低、无法在知识共享时进行一致性检查,以及缺乏进行设计冲突消解的数学模型和算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面向知识共享的协同设计冲突消解方法,对设计模块聚类划分、总体控制结构模型构建、设计知识共享以及设计冲突消解等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以无人平台设计过程为例进行了验证。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了无人平台的设计过程及其对协同设计支持环境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知识共享的协同设计技术框架。在框架中提出了三个关键技术方法:基于关联约束的总体控制结构模型构建方法,面向本体化接口的协同设计知识共享方法以及基于妥协决策和博弈论的设计冲突消解方法,并阐述了关键技术之间的逻辑关系。(2)利用向量对产品结构之间的关联进行表达,进一步提出关联约束矩阵研究设计模块的聚类划分算法。在此基础上构建总体控制结构模型,从总体层面对各设计模块几何拓扑关系和关联约束进行表达,指导设计人员进行详细设计。(3)研究面向本体化接口的协同设计知识共享方法,在底层使用本体建模,进行设计知识语义层面的集成,设计人员通过建立的接口模型快速获取并共享设计知识,减少了交流沟通的时间。同时利用本体PAL(protégéaxiom language,PAL)语言进行接口一致性检查,在设计初期就对可能存在的设计冲突进行检测。(4)针对协同过程中产生的设计冲突问题,提出基于妥协决策和博弈论模型的联合求解算法,对设计模块交互形式进行划分,根据不同的交互模式选择不同的决策模型,最终获得各模块均满意的设计结果,消除设计冲突。(5)利用无人平台中机动平台分系统的设计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宋博学[7](2017)在《废旧机床再制造质量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机床保有量居世界首位,大量机床面临退役,废旧机床再制造已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是再制造的核心环节。然而,目前再制造质量设计过程仅是注重机床本身性能的恢复,而未能结合顾客需求,致使其无法达到预期的市场竞争力。此外,相对于新机床,废旧机床在结构、功能与材料等方面严重压缩了其再制造设计空间,同样也是是再制造机床遇到的瓶颈之一。再者,废旧机床零部件的再制造工艺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不当的再制造工艺决策将导致废旧零部件的再制造过程效率低下、再制造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305279)-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资助下,以沈阳精新再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过程为背景,深入研究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再制造机床还未达到预期市场竞争力的问题,提出了面向顾客满意度的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参数规划方法,通过将顾客需求与模糊度引入规划方程,对再制造机床设计质量参数进行规划,从而获得使顾客满意度最大化的再制造机床设计质量参数。(2)为了避免由于再制造设计冲突对再制造设计质量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可拓发散树与TRIZ的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冲突消解方法,通过基于TRIZ创新理论的可拓变换以及可拓优度决策,从而实现再制造设计冲突的消解并获得最优方案。(3)针对废旧零部件失效质量特征存在的巨大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二级实例推理的再制造工艺决策方法,通过一级工艺实例推理与二级工艺参数推理,由专家决策出最优再制造工艺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工艺规程文件。以沈阳精新再制造有限公司的CAK6163废旧机床的再制造过程为例,首先根据顾客需求对其进行再制造设计质量参数规划;其次对其主轴箱进行再制造设计冲突消解;最后,采用二级实例推理对其导轨的再制造工艺进行决策。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使再制造机床在满足顾客满意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再制造设计质量与再制造机床质量,对未来的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姚刚[8](2016)在《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与整合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技术巨大变革时期,工业化住宅发展存在瓶颈: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工业化程度不够、产业化规模不足。如何利用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工具的协同设计模式,提高工业化住宅开发过程中的综合运行效率,实现工业化住宅信息化、工业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除了绪论和结论,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基础理论研究、关键要素研究、系统整合模式与应用方法。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并初步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接着,论文的第二章至第三章对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基础理论作阐述:第二章对工业化住宅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对阻碍工业化住宅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其需要向制造业学习,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需要转型——必须从线性走向协同,应该选择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作为工业化住宅研究的切入点;第三章介绍了协同设计的基本观点与发展脉络,明确了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定义与特征,并总结了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支撑技术;第四章是关键要素及其重要性排序部分:首先通过文献评论与专家访谈确定了影响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然后运用调查问卷搜集关键要素的基础数据,最后对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最重要的五个关键要素及其重要性排序,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基础。该部分内容使得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研究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论文的第五章至第七章对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进行系统阐述:第五章在整体上搭建了一个全面的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技术平台,制定了一个可扩展的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实施框架,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路线;第六章在总结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冲突检测的具体操作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冲突消解方法;第七章明确了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的构建原则与管理流程。该部分内容是研究的技术基础。论文的第八章论述了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系统整合模式:研究提出了基于BIM和IPD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系统整合模式,解决了工业化住宅全生命周期的协同设计问题,既是对研究第四章的结论中关于"全生命周期的协同设计"这个关键要素的解答,也是对所有关键要素的整合研究。这种系统整合模式将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方法论。论文的第九章在分析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内容、目标、工具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归纳了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旨在为工业化住宅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协同方法上的操作依据。最后是论文的结论部分,对研究工作做出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冯锦锋[9](2016)在《知识驱动下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智能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以信息和知识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的继承、集成、管理乃至创新是各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知识驱动下的产品设计开发,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集成电路工艺开发过程中具有工艺路线长、工艺过程高度复杂以及工艺设计与环境经验相关的特点。现有的集成电路工艺设计存在着知识总结难、问题求解难、知识重用难等尚未解决的难题,因此开发智能化的集成电路设计平台成为当前集成电路工艺设计的迫切要求。随着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迅速发展,如何开发集成电路工艺设计的智能化系统、提高对制造周期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集成电路设计效率和设计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成为制约集成电路工艺设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人工智能算法在集成电路工艺设计上的应用角度出发,将知识工程技术引入集成电路工艺设计过程中,以集成电路光刻工艺设计为例进行了系统地讨论和研究,提出了知识驱动下的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智能设计方法。基于此提出了集成电路光刻工艺知识模型及构建方法,搭建了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实例库及实例知识冲突消解方法,提出了时序型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智能匹配算法和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方案设计和评价方法,实现了知识驱动下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流程智能设计。本论文通过研究集成电路光刻工艺知识的特点,采用知识工程相关技术和方法,提出了知识驱动下的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智能设计方法以实现已有工艺实例对集成电路光刻工艺设计活动的智能支持。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实例知识建模和知识获取方法对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实例知识进行系统研究,将光刻工艺设计知识进行分类并采用结构化的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对光刻工艺实例知识进行一致性表示。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实例知识获取为设计端和生产制造端两个过程,设计端通过采集已有的设计实例进行,生产制造端通过光刻工艺相关设备信息采集来实现,最终完成设计端和生产制造端的闭环,为进一步实现光刻工艺智能设计过程奠定基础。2.提出了面向光刻工艺实例知识库中多源异构实例知识的冲突消解方法为了解决光刻工艺实例知识库中多源异构实例知识的语义融合问题,构建了多源异构知识融合方法和框架。按照工艺实例知识构成要素将冲突划分为术语冲突、谓词冲突、数量短语冲突和关系冲突,并提出了冲突消解的逻辑树融合法、频率融合法、特选融合法、约束融合法和关系融合法。3.提出了时序型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智能匹配算法和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方案智能设计方法针对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各工步在加工过程顺序相关并存在相互制约的问题的特点,通过对光刻工艺各阶段的相关性和协同性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时序型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智能匹配算法,将一组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实例中具有相似关系的实例归为一类,实现了具有相似关系的集成电路实例的聚类,为设计过程提供参考方案。在光刻工艺实例知识聚类分析的基础上,以获取的光刻工艺实例知识为基础,以设计需求为导向,以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设计综合方法为工具,实现了光刻工艺方案的智能设计并对其进行模糊评价,获得合理的满足新设计需求的光刻工艺方案进行输出。4.系统开发及实例分析。开发了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实例知识建模模块和知识驱动下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智能设计的类推过程模块组成的工艺智能设计系统(IPDS,Intelligent IC Process Design System),并以某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光刻工艺设计需求为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和方法。
丁晓军[10](2016)在《对话、分析与治疗 ——“分析的哲学践行”之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哲学践行是做哲学的一种新方式。哲学践行家离开扶手椅,像苏格拉底那样走上广场、甚至走向市场,从哲学的角度帮助人们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哲学践行家认为,他们的顾客不是在医学、精神病理学或者心理学意义上的病人,哲学践行是“对精神正常者的疗法”。在一大批当代哲学践行家的努力下,哲学践行已然成为哲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以及社会中的一种新职业。当代哲学践行在起步之初是作为一种哲学教学法出现的,其意图“不是教给学生哲学知识,而是教学生如何做哲学;不是教给学生哲学家们的思想,而是使学生变成哲学家”。哲学践行与学术哲学密切相关,离开了学术哲学的哲学践行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立足于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对基于逻辑的思想分析理论与技术进行发展与批判,力图运用逻辑工具构建“分析的哲学践行”,以弥补哲学践行现有的非分析性模式之诸多不足。对于“分析的哲学践行”来说,其分析对象既包括给顾客带来困惑的生活问题,也间接地包括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所需考察的、该顾客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世界观即信念网,相关信念是人们对自我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观念的表达。而在不同信念之间进行推理的过程中,思维方式的有效性决定了人们能否可靠地获得正确的信念。“分析的哲学践行”采用苏格拉底对话和新苏格拉底对话这两种方式,两者分别主要适用于个体性和团体性的哲学践行。诘问法是苏格拉底对话的核心,哲学践行家在对话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提问。新苏格拉底对话的典型模式是沙漏模型,该模型关注于对话参与者的亲身经历,运用“抽象化”的技术手段,旨在通过参与者的共同合作来获得具有主体间性的共识。“分析”这个概念并不是由分析哲学家所最先提出的,它在哲学史上有着悠久的演变过程,并且与几何学的发展紧密相关。通过对分析哲学的起源以及发展历程进行简略梳理,可以发现其分析方法主要有逻辑分析与概念分析两条线路。后期维特根斯坦承袭了苏格拉底精神,在哲学表述上惯常采用对话文体把自己和与他对峙者的观点摆出来,以语言游戏的形式实现分析哲学的治疗作用;他把哲学看作一种活动、一场对话,要求哲学家直面并且治疗人们思想上的疾病。“分析的哲学践行”试图将分析哲学对于哲学问题的处理延伸到对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问题的处理上。为了增强“分析的哲学践行”的可操作性、提高其治疗效率,本文从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中提取出“澄清概念”、“揭示预设”、“清理冲突”和“追问理由”这四大分析策略。“澄清概念”意味着对与“惑”相关的概念进行澄清,并区分问题的不同层面;“揭示预设”意味着藉由预设触发语揭露顾客的预设,并对与预设相关的语用假定、语义假定、事实假定和共识假定的合理性进行考察;“清理冲突”意味着清除由顾客的众多信念、意向或者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所导致的认知失调,其解决方式则是在整体主义原则下综合考虑信念修正方案的不同路径;“追问理由”意味着采用基于逻辑的疗法,要求顾客对他们的相关信念、情绪或者行为进行辩护,鼓励顾客运用相应的“超越性美德”来克服他们在相关推理过程中所犯的逻辑谬误。通过对以上分析策略的制定与运用,逻辑作为理性工具的重要作用将在哲学践行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彰显。由于分析哲学将价值性判断视为“无意义”、没有真值,因此分析的哲学践行家需要遵循价值中立原则,该原则也构成了“分析的哲学践行”与“非分析的哲学践行”之间的关键性区别。此外,虽然“分析的哲学践行”的直接目标是治疗、解惑,但是该目标又是以其他一些子目标为中介而得以实现的,这些子目标包括培养与提升顾客的批判性思维、智慧、美德以及意志力。理想地说,当顾客成功实现了上述子目标之后,他将很有可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再次被类似问题所困扰。因此,“分析的哲学践行”的治疗效果具有根本性、持久性。“分析的哲学践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会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源自分析进路本身的局限性,有的则源自当代哲学践行运动普遍遭遇的一些现实困境与发展障碍。本文在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的同时也指出了“分析的哲学践行”在面对与处理相关争议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二、模糊推理中冲突消解方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糊推理中冲突消解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冲突消解理论的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工程咨询相关研究 |
1.2.2 群体决策方法研究 |
1.2.3 冲突消解方法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工程咨询概述 |
2.1.1 工程咨询相关概念 |
2.1.2 工程咨询行业存在的问题 |
2.1.3 工程咨询业发展趋势 |
2.2 智库基本概念 |
2.2.1 智库的内涵及分类 |
2.2.2 智库的研究模式 |
2.3 群体决策相关理论 |
2.3.1 群体决策的相关概念 |
2.3.2 群体决策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
2.3.3 各结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
2.3.4 群体决策的基本过程 |
2.4 冲突消解相关理论 |
2.4.1 冲突的内涵 |
2.4.2 冲突产生的原因 |
2.4.3 冲突消解的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3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分析 |
3.1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问题 |
3.1.1 不同尺度决策问题 |
3.1.2 不同阶段决策问题 |
3.1.3 不同性质决策问题 |
3.2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复杂性分析 |
3.2.1 决策的不确定性 |
3.2.2 决策主体的复杂性 |
3.2.3 决策过程的动态性 |
3.2.4 决策方式的多样性 |
3.3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
3.3.1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的影响因素 |
3.3.2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存在的问题 |
3.4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情境 |
3.4.1 简单情境 |
3.4.2 复合情境 |
3.4.3 复杂情境 |
3.4.4 混乱情境 |
3.5 本章小结 |
4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与冲突消解模型构建 |
4.1 问题描述 |
4.2 群体决策及冲突消解总体框架 |
4.2.1 基本假设 |
4.2.2 总体框架 |
4.2.3 模型适用性分析 |
4.3 基于模糊偏好关系的群体聚类 |
4.3.1 不完全信息偏好值估计 |
4.3.2 模糊偏好一致性检验 |
4.3.3 基于相似度的群体聚类 |
4.4 群聚类内外决策专家权重的确定 |
4.5 基于冲突测度的群体决策协商模型构建 |
4.5.1 群偏好矩阵一致性检验 |
4.5.2 群体冲突消解协商过程 |
4.6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群体决策情境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决策情境 |
5.2 群体决策过程 |
5.2.1 决策原始数据处理 |
5.2.2 模糊偏好一致性检验 |
5.2.3 基于相似度的群体聚类 |
5.2.4 决策专家权重确定 |
5.3 冲突消解过程 |
5.3.1 约束条件 |
5.3.2 冲突度计算 |
5.3.3 冲突消解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空间善治:转型期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城市转型期中的“新邻避情境” |
1.1.1 城市增长与邻避冲突的爆发 |
1.1.2 城市转型期与邻避现象的新态势 |
1.1.3 “空间转向”与城市新邻避情境的问题呈现 |
1.2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1.2.1邻避冲突的现象解释与治理讨论 |
1.2.2 空间冲突:城市治理问题的空间叙事 |
1.2.3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邻避解释:国内邻避冲突研究的新趋势 |
1.2.4 相关研究评价与展望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重点 |
1.6.3 研究的难点 |
第2章 城市转型期邻避型空间冲突的理论解释与分析框架 |
2.1 时代背景: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及其空间特征 |
2.1.1 “生产怎样的空间”:面向发展的品质城市转型 |
2.1.2 “怎样生产空间”:城市转型的现代化治理之路 |
2.2 理论基础:城市空间生产中的冲突张力 |
2.2.1 空间生产结果的认知分歧 |
2.2.2 空间生产过程的行动冲突 |
2.3 理念内涵:从邻避冲突到邻避型空间冲突 |
2.3.1 冲突的起点:地方邻避空间生产与空间价值开发 |
2.3.2 冲突的性质:城市多元主体的空间抗争 |
2.3.3 冲突的治理:城市尺度上的空间治理 |
2.4 发生情境: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增量”与“存量” |
2.4.1 基于产权关系的邻避空间生产情境 |
2.4.2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其冲突 |
2.4.3 “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其冲突 |
2.5 表现层次:邻避型空间冲突的认知基础与行动表现 |
2.5.1 邻避空间生产中的认知冲突 |
2.5.2 邻避型空间冲突的行动表现 |
2.6 邻避型空间冲突的分析框架 |
第3章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表达与治理回应 |
3.1 案例选择与资料搜集 |
3.1.1 案例选择依据与案例概况 |
3.1.2 资料搜集与分析 |
3.2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情境与路径特征 |
3.2.1 跨案例的地方邻避空间生产情境描述 |
3.2.2 城市发展中“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的路径特征 |
3.3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表达 |
3.3.1 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共识断裂 |
3.3.2 共识断裂下的差异化抗争选择 |
3.3.3 以建设决策为指向的空间冲突路径 |
3.4 差异化冲突表达下的治理举措选择 |
3.4.1 面向财产权抗争的经济关系重塑 |
3.4.2 面向参与权抗争的信息供给与认知重构 |
3.4.3 面向权力抗争的空间资源撤离与动员瓦解 |
3.4.4 面向空间价值抗争的程序正义建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表达与治理回应 |
4. 1案例选择与资料搜集 |
4.1.1 案例选择 |
4.1.2 资料搜集 |
4.2 从“相安无事”到“呼吸之争”的邻避空间演变 |
4.2.1 从“否”到“是”:城市发展中邻避空间的识别 |
4.2.2 从“无”到“有”:邻避空间中的认知分歧 |
4.2.3 从“弱”到“强”:安全事故下的共识断裂与抗争激化 |
4.3 “呼吸之争”中空间抗争的特征与逻辑 |
4.3.1 邻避空间察觉:聚焦空间利益调适的常规性抗争 |
4.3.2 安全事故触发:面向多维度诉求的空间抗争激化 |
4.3.3 以设施运营为核心的邻避型空间冲突演化逻辑 |
4.4 以运营优化为枢纽的空间冲突治理选择 |
4.4.1 快速缓和抗争情绪的运营事故处置 |
4.4.2 规范企业生产的运营过程监管 |
4.4.3 弱化邻避空间影响的运营升级支持 |
4.4.4 消解动员基础的邻避空间更新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现代化转型进程中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深化 |
5.1 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导向 |
5.1.1 基于冲突情境分化的治理要求识别 |
5.1.2 邻避空间主体行动的双重驱动交织 |
5.1.3 面向现代化转型的邻避型空间冲突治理导向 |
5.2 邻避型空间冲突治理中的工具应用 |
5.2.1 邻避空间治理工具的情境差异 |
5.2.2 邻避空间治理工具的实效分析 |
5.2.3 相关治理工具的优化发展趋势 |
5.2.4 转型期城市邻避空间治理的层次与工具选择 |
5.3 邻避空间治理的路径实现 |
5.3.1 规划品质提升下的空间要素配置优化 |
5.3.2 依托决策优化的共识塑造长效机制建设 |
5.3.3 以邻避设施为纽带的空间利益共同体与城市融入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部分访谈记录整理摘录 |
附录二: 部分微博评论文本整理摘录 |
附录三: 现代化转型进程中主要相关治理工具的政策发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机器学习的车门协同设计冲突消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的发展 |
1.2.1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的概念 |
1.2.2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的发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协同设计开发环境及关键技术简介 |
2.1 COMX平台介绍 |
2.2 NX Open二次开发技术 |
2.3 基于电子表格的NX参数化设计 |
2.4 BP神经网络原理 |
2.4.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2.4.2 常用激活函数 |
2.4.3 BP神经网络的算法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车门协同设计流程方法的应用 |
3.1 车门设计主要流程 |
3.2 车门铰链布置 |
3.2.1 车门铰链的基本要求 |
3.2.2 车门铰链的组成 |
3.2.3 车门铰链的布置 |
3.2.4 铰链轴线的校核 |
3.3 车门主段面参数化设计 |
3.3.1 前车门上铰链断面 |
3.3.2 A柱处主断面 |
3.3.3 B柱处主断面 |
3.3.4 前车门水切处主断面 |
3.3.5 前车门门锁处主断面 |
3.3.6 前车门门槛处主断面 |
3.4 车门协同设计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4 车门设计方案冲突数据库建立 |
4.1 车门协同设计过程中的冲突消解 |
4.2.1 铰链设计中的冲突消解 |
4.2.2 主断面设计过程中的冲突消解 |
4.2 NX Open车门协同设计方案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BP神经网络下冲突消解的实现 |
5.1 BP神经网络框架实现 |
5.1.1 铰链协同设计冲突方案预测 |
5.1.2 主断面设计冲突方案预测 |
5.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基于简单时间问题理论的临床路径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临床路径形式化 |
1.2.2 临床决策支持 |
1.2.3 临床路径融合 |
1.2.4 简单时间问题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 |
2 基本理论概述 |
2.1 临床路径融合理论 |
2.1.1 临床路径的概念 |
2.1.2 临床路径融合 |
2.1.3 多层冲突检测 |
2.2 语义网技术 |
2.2.1 本体 |
2.2.2 本体描述语言RDF,RDFS和 OWL |
2.2.3 语义规则与SWRL |
2.3 STP理论 |
2.4 讨论与小结 |
3 临床路径融合模型设计 |
3.1 总体框架设计 |
3.2 临床路径融合模型 |
3.2.1 外部知识系统模型 |
3.2.2 冲突检测 |
3.2.3 冲突消解 |
3.3 融合问题转化STP |
3.3.1 融合问题中的STP |
3.3.2 冲突消解流程优化 |
3.4 讨论与小结 |
4 临床路径融合实验及分析 |
4.1 临床路径知识构建 |
4.2 医疗行为冲突检测推理 |
4.2.1 目的冲突检测 |
4.2.2 药物冲突 |
4.3 冲突消解 |
4.3.1 STP转化 |
4.3.2 STP求解 |
4.3.3 解决方案生成 |
4.4 对照分析 |
4.5 讨论与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颅脑肿瘤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
附录2 部分药物相互作用知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面向快速定制的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复杂机电产品概述 |
1.3.2 需求驱动的产品快速定制设计研究 |
1.3.3 客户需求管理研究 |
1.4 复杂机电产品特征及其客户需求特征分析 |
1.4.1 复杂机电产品特征分析 |
1.4.2 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特征分析 |
1.5 关键技术问题 |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使用情景的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获取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使用情景的复杂机电客户需求获取方法研究 |
2.2.1 传统客户需求获取方法分析 |
2.2.2 基于使用情景的复杂机电客户需求获取过程 |
2.3 复杂机电产品客户识别 |
2.3.1 复杂机电产品客户特征分析 |
2.3.2 基于机电产品使用周期的客户识别方法 |
2.4 复杂机电产品使用情景构建 |
2.4.1 使用情景的构建和描述 |
2.4.2 基于用户使用情景的需求获取模板构建 |
2.4.3 高速列车客户需求获取模板示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系统化处理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系统化处理过程分析 |
3.3 客户需求集成研究 |
3.3.1 客户需求分解 |
3.3.2 客户需求冗余和冲突消除 |
3.4 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重要度 |
3.4.1 客户需求重要度计算过程 |
3.4.2 约束用户的需求重要度计算 |
3.4.3 非约束用户的需求重要度计算 |
3.4.4 客户需求重要度集成 |
3.5 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分类研究 |
3.5.1 面向多维特征的客户需求分类体系 |
3.5.2 客户需求分类方法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元结构树的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与技术指标建模 |
4.1 引言 |
4.2 元模型理论 |
4.3 产品元结构树建模 |
4.3.1 产品结构建模需求分析 |
4.3.2 产品元结构树定义与构建 |
4.3.3 产品元结构树的应用分析 |
4.4 复杂机电产品结构化客户需求建模 |
4.4.1 客户需求建模分析 |
4.4.2 客户需求元模型定义和构建 |
4.5 复杂机电产品结构化技术指标建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映射规则驱动的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映射研究 |
5.1 引言 |
5.2 传统的客户需求映射方法分析 |
5.2.1 QFD方法 |
5.2.2 本体映射 |
5.2.3 公理设计 |
5.3 基于映射规则驱动的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映射方法研究 |
5.3.1 客户需求映射过程研究 |
5.3.2 映射规则提取和表达 |
5.3.3 数据映射规则的应用 |
5.4 复杂机电产品技术指标集成 |
5.4.1 技术指标集成过程 |
5.4.2 学科专业语义词典 |
5.4.3 基于客户满意度的设计冲突解决技术 |
5.4.4 设计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速列车客户需求参数化管理原型系统研发 |
6.1 引言 |
6.2 系统应用背景分析 |
6.2.1 高速列车研发需求分析 |
6.2.2 高速列车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 |
6.3 客户需求参数化管理系统设计 |
6.3.1 系统功能与方案设计 |
6.3.2 系统技术框架设计 |
6.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6.5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和实现 |
6.5.1 高速列车数据管理子系统设计 |
6.5.2 高速列车需求分析子系统设计 |
6.6 应用验证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1 图索引 |
附录2 表索引 |
(6)面向知识共享的协同设计冲突消解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来源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面向知识共享的协同设计技术框架 |
2.1 引言 |
2.2 无人平台协同设计环境需求分析 |
2.2.1 无人平台设计过程分析 |
2.2.2 无人平台设计过程特点 |
2.2.3 无人平台协同设计环境需求 |
2.3 面向知识共享的协同设计技术框架 |
2.4 关键技术及其逻辑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关联约束的总体控制结构模型构建技术 |
3.1 引言 |
3.2 基于关联约束矩阵的设计模块聚类方法 |
3.2.1 关联约束矩阵的向量化表示 |
3.2.2 考虑进化计算的模块聚类划分算法 |
3.3 总体控制结构模型技术研究 |
3.3.1 总体控制结构模型特征 |
3.3.2 总体控制结构模型构建流程 |
3.4 实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本体化接口的协同设计知识共享方法 |
4.1 引言 |
4.2 协同设计知识共享接口模型构建 |
4.2.1 协同交互接口的标准化 |
4.2.2 基于本体的接口模型 |
4.3 一致性规则建立与检查 |
4.4 案例分析 |
4.4.1 问题描述 |
4.4.2 知识共享接口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妥协决策和博弈论的设计冲突消解方法 |
5.1 引言 |
5.2 妥协决策与博弈论模型 |
5.2.1 妥协决策数学模型 |
5.2.2 博弈论模型 |
5.3 妥协决策与博弈论联合决策 |
5.3.1 设计模块之间的耦合类型 |
5.3.2 强耦合关系的帕累托决策 |
5.3.3 强耦合关系的纳什决策 |
5.3.4 弱耦合关系的领袖/随从决策 |
5.4 案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无人平台机动平台分系统实例分析 |
6.1 无人平台设计流程 |
6.2 面向总体控制结构模型的总体设计 |
6.3 详细设计 |
6.3.1 基于本体化接口的知识共享 |
6.3.2 利用帕累托决策模型进行冲突消解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总结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7)废旧机床再制造质量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再制造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再制造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废旧机床再制造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废旧机床再制造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论文结构 |
第2章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 |
2.1 废旧机床再制造流程 |
2.2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基本流程与关键技术 |
2.2.1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基本流程 |
2.2.2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关键技术 |
第3章 面向顾客满意度的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参数规划 |
3.1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参数决策框架 |
3.2 顾客需求与再制造设计质量参数关系分析 |
3.2.1 模糊回归方程 |
3.2.2 再制造设计质量参数决策 |
3.2.3 改进的再制造设计质量参数规划方程 |
3.3 废旧机床再制造参数设计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废旧机床再制造质量设计冲突消解 |
4.1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冲突 |
4.1.1 设计冲突的内涵 |
4.1.2 再制造设计冲突的内涵 |
4.1.3 再制造设计冲突的类型 |
4.2 再制造设计冲突消解方法 |
4.2.1 再制造设计方法综述 |
4.2.2 再制造设计冲突消解方法分析 |
4.3 基于可拓发散树与TRIZ的再制造设计冲突消解方法 |
4.3.1 再制造设计冲突消解框架 |
4.3.2 废旧机床结构物元的构建与变换 |
4.3.3 基于物元模型的关联函数 |
4.3.4 基于可拓优度评价的再制造冲突消解决策 |
4.4 再制造设计冲突消解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二级实例推理的再制造工艺决策方法 |
5.1 再制造工艺决策内涵与关键因素分析 |
5.2 废旧机床再制造工艺决策问题分析 |
5.2.1 再制造工艺决策面临的困难 |
5.2.2 再制造工艺决策亟待解决的问题 |
5.3 基于二级实例推理的再制造工艺决策方法 |
5.3.1 实例推理 |
5.3.2 基于二级实例推理的工艺决策框架 |
5.4 再制造工艺决策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与整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对工业化住宅的研究 |
1.2.2 对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协同作用的研究 |
1.2.3 对设计要素系统整合的研究(IPD)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6 研究方案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8 研究的关键技术 |
1.9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10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的特色 |
1.10.2 研究的创新点 |
上篇 基础理论研究 |
第二章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转型 |
2.1 工业化住宅发展历程 |
2.1.1 问题导入——工业化住宅推广不佳 |
2.1.2 国外工业化住宅发展概述 |
2.1.3 国内工业化住宅发展概述 |
2.2 阻碍工业化住宅发展的原因分析 |
2.3 向制造业学习——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转型 |
2.3.1 制造业中产品的发展变革 |
2.3.2 基于制造业经验的工业化住宅"个性化量产"概念的提出 |
2.3.3 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转型——从线性走向协同 |
第三章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理论基础 |
3.1 协同设计的基本观点与发展脉络 |
3.1.1 协同的概念 |
3.1.2 协同学的基本理论与观点 |
3.1.3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
3.1.4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 |
3.2 协同设计的定义 |
3.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定义与特征 |
3.4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支撑技术 |
3.4.1 BIM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中的核心作用 |
3.4.2 系统工程技术对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影响 |
3.4.3 并行工程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中的应用 |
3.4.4 精益建造原则在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中的应用 |
第四章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 |
4.1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研究方法 |
4.2 本章的技术路线 |
4.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清单的确定 |
4.3.1 文献来源 |
4.3.2 初始关键要素的确定 |
4.4 问卷调查及分析 |
4.4.1 问卷调查 |
4.4.2 数据分析 |
4.4.3 关键要素的确定 |
4.5 本章结论 |
中篇 关键要素研究 |
第五章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技术平台 |
5.1 本章研究目的 |
5.2 本章的技术路线 |
5.3 协同设计技术平台的层级架构及概念诠释 |
5.3.1 协同设计技术平台的层级架构 |
5.3.2 概念诠释 |
5.3.3 初始假设与研究方法 |
5.4 面向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框架 |
5.4.1 BIM框架的评论 |
5.4.2 BIM框架的挑选 |
5.4.3 面向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框架的构建 |
5.5 针对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协议 |
5.5.1 BIM协议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的引介 |
5.5.2 BIM协议相关资料的搜集 |
5.5.3 BIM协议的开放性译码 |
5.5.4 BIM协议的主轴译码 |
5.5.5 BIM协议的选择性译码 |
5.5.6 针对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协议的结论 |
5.6 适合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软件 |
5.6.1 BIM软件的调研及初步筛选 |
5.6.2 BIM软件的分析与评估 |
5.6.3 BIM软件的最终评价 |
5.6.4 本节结论 |
5.7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中的冲突消解 |
6.1 本章研究目的 |
6.2 本章的技术路线 |
6.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冲突的分析 |
6.3.1 冲突产生的原因 |
6.3.2 冲突的特点 |
6.3.3 冲突的分类 |
6.3.4 冲突消解的意义 |
6.4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冲突的检测 |
6.4.1 冲突检测的定义 |
6.4.2 基于BIM的冲突检测分析 |
6.4.3 基于BIM的冲突检测软件比较 |
6.4.4 基于BIM的冲突检测流程与方法 |
6.5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冲突的消解 |
6.5.1 基于BIM的协同冲突消解方法 |
6.5.2 基于BIM的信息冲突消解方法 |
6.5.3 基于BIM的流程冲突消解方法 |
6.5.4 基于BIM的资源冲突消解方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的构建研究 |
7.1 本章研究目的 |
7.2 本章的技术路线 |
7.3 工业化住宅构建部品BIM模型库的系统分析 |
7.3.1 工业化住宅部品的概念 |
7.3.2 工业化住宅部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
7.3.3 构建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的必要性 |
7.3.4 构建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在协同设计方面的优势 |
7.4 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的构建原则 |
7.4.1 模块信息化原则 |
7.4.2 通用系列化原则 |
7.4.3 信息标准化原则 |
7.5 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的构建与管理流程 |
7.5.1 总体方案规划 |
7.5.2 管理规范确立 |
7.5.3 系统平台搭建 |
7.5.4 模型数据导入 |
7.6 本章小结 |
下篇 系统整合模式与应用方法 |
第八章 基于BIM和IPD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系统整合 |
8.1 本章研究目的 |
8.2 本章的技术路线 |
8.3 IPD的概念 |
8.4 IPD与传统项目交付模式的区别 |
8.4.1 项目交付模式的发展历程 |
8.4.2 IPD与传统项目交付模式的对比 |
8.5 IPD的特征 |
8.6 BIM功能与IPD特征的关系矩阵 |
8.6.1 关系矩阵的构建 |
8.6.2 交互关系的释义 |
8.7 基于BIM和IPD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系统整合模式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研究 |
9.1 本章研究目的 |
9.2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内容 |
9.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目标 |
9.3.1 向协同建造转型 |
9.3.2 质量维护的提升 |
9.3.3 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 |
9.4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工具——BIM技术的系统架构 |
9.4.1 BIM成为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核心工具的原因 |
9.4.2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目标 |
9.4.3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信息管理平台 |
9.4.4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模型架构 |
9.4.5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软件 |
9.4.6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辅助工具 |
9.5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 |
9.5.1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整体流程 |
9.5.2 前期策划阶段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 |
9.5.3 协同设计阶段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 |
9.5.4 协同建造阶段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 |
9.5.5 运维管理阶段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 |
9.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9)知识驱动下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智能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集成电路光刻工艺设计研究综述 |
1.3 知识工程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综述 |
1.3.1 知识的定义和分类 |
1.3.2 知识管理 |
1.3.3 知识工程 |
1.4 集成电路光刻工艺设计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实例知识建模 |
2.1 前言 |
2.2 工艺实例知识建模 |
2.2.1 工艺实例模块化及特征提取 |
2.2.2 基于本体集成电路光刻工艺知识表示 |
2.2.3 集成电路光刻工艺知识表示 |
2.3 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实例知识管理 |
2.3.1 工作流管理技术 |
2.3.2 集成电路光刻工艺设计流程知识管理框架 |
2.4 实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支持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智能设计的知识聚类方法 |
3.0 前言 |
3.1 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实例相似度算法 |
3.1.1 工艺实例时序相似度算法 |
3.1.2 工艺实例内容相似度算法 |
3.1.3 综合相似度算法 |
3.2 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实例知识聚类 |
3.3 实例分析 |
3.3.1 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实例集 |
3.3.2 聚类结果及评价 |
3.3.3 聚类方法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智能设计的知识融合 |
4.1 前言 |
4.2 基于冲突消解的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实例知识融合 |
4.2.1 融合知识表示和冲突分类 |
4.2.2 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实例知识融合方法及融合系统框架 |
4.2.3 冲突消解实例 |
4.3 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智能设计推理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智能设计原型系统构建与实现 |
5.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2 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智能设计系统 |
5.2.1 系统实施方案及技术路径 |
5.2.2 系统主要模块介绍 |
5.3 系统运行实例 |
5.3.1 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实例知识建模 |
5.3.2 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智能设计过程 |
5.4 解方案应用及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全文内容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知识库中设计指南知识 |
附录二 知识库中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实例 |
附录三 知识库中设计规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对话、分析与治疗 ——“分析的哲学践行”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来源 |
一、“哲学践行”的定义及其与部分相近概念之间的关联 |
二、哲学践行作为当今社会的新职业以及哲学研究的新范式 |
三、“分析的哲学践行”何以必要?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章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价值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分析的哲学践行”的分析对象 |
第一节 问题 |
一、“惑” |
二、哲学问题与生活问题 |
三、“提问”以及“问题化”的技术 |
第二节 “世界观” |
一、信念网 |
二、“世界观”的要素 |
三、世界观诠释与精神分析的区别 |
第三节 思维方式 |
一、形成信念的不同思维方式:批判的与非批判的 |
二、正确的思维方式何以比正确的信念更加重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逻辑工具在辨识分析对象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
二、“分析的”与“非分析的”哲学践行在分析对象上的差异 |
第三章 “分析的哲学践行”的分析方式 |
第一节 哲学对话的两种方式 |
一、理论哲学中的对话 |
二、哲学践行中的对话 |
第二节 苏格拉底对话 |
一、“诘问”与“困惑” |
二、“教授哲学的唯一恰当方法” |
三、苏格拉底对话与柏拉图回忆说之间的关联 |
第三节 新苏格拉底对话 |
一、“抽象化”的技术 |
二、沙漏模型 |
第四节 (新)苏格拉底对话作为哲学践行的方式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一、逻辑工具在(新)苏格拉底对话中的重要作用 |
二、“分析的”与“非分析的”哲学践行在分析方式上的差异 |
第四章 “分析的哲学践行”的分析策略 |
第一节 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 |
一、对“分析哲学”的界定 |
二、从哲学分析到分析哲学 |
三、逻辑分析与概念分析 |
四、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语言分析与思想治疗 |
第二节 从“三十二字方针”到“四大分析策略” |
一、澄清概念 |
二、揭示预设 |
三、清理冲突 |
四、追问理由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逻辑工具在制定与运用分析策略过程中的根本作用 |
二、“分析的”与“非分析的”哲学践行在分析策略上的差异 |
第五章 “分析的哲学践行”的分析原则与目标 |
第一节 价值中立原则 |
一、“无意义”的价值“命题” |
二、“价值”与“选择” |
第二节 “治疗”目标何以达成? |
一、训练“批判性思维” |
二、促发“智慧” |
三、培养“美德” |
四、锻炼“意志力”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一、逻辑工具在遵循分析原则与实现分析目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
二、“分析的”与“非分析的”哲学践行在分析原则与目标上的差异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反思 |
第三节 对未来研究工作之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模糊推理中冲突消解方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冲突消解理论的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研究[D]. 王江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空间善治:转型期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研究[D]. 王玉龙. 山东大学, 2020(02)
- [3]基于机器学习的车门协同设计冲突消解[D]. 佟罡.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4]基于简单时间问题理论的临床路径融合研究[D]. 江超. 武汉大学, 2019(06)
- [5]面向快速定制的复杂机电产品客户需求分析方法研究[D]. 马晓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 [6]面向知识共享的协同设计冲突消解方法研究[D]. 杨剑雄.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7]废旧机床再制造质量设计方法研究[D]. 宋博学. 沈阳工业大学, 2017(08)
- [8]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与整合应用研究[D]. 姚刚. 东南大学, 2016(11)
- [9]知识驱动下集成电路光刻工艺智能设计方法研究[D]. 冯锦锋.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对话、分析与治疗 ——“分析的哲学践行”之构建[D]. 丁晓军. 南京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