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氢气氧气技术应用

水解氢气氧气技术应用

一、水解氢氧气体技术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潘瑞欣[1](2021)在《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实验研究》文中提出高炉煤气作为钢铁企业副产最大的可燃气体,其现有净化流程无法满足超低排放限值要求,实施高炉煤气精脱硫成为了解决该问题的首选方案和紧迫工作。但高炉煤气硫化物以有机硫为主,其中羰基硫(COS)为主体成分,占比约为70%,且煤气中含有较多杂质成分。当前国内外尚未有成熟的精脱硫应用技术。本文从湿法和干法脱除COS的两个方面出发,提出电化学协同湿法吸收脱硫方法,并研制水解催化剂,为工业应用奠定科学基础。主要成果如下:(1)获得了电化学协同湿法吸收脱硫的效率规律和工况参数。以15%Na2CO3+1 5%EDTA+EDTA-2Na 混合溶液作为吸收液(nEDTA:nEDTA-2Na=1:1),在电化学协同作用下,接触时间为160s,工作电压3V,电流密度为2.50A/mm2,煤气流速为0.0025m/s,吸收液温度为30℃的工况条件下,COS脱除效率由78.28%提升至89.81%,提高了 11.53%。(2)分析得到了电化学协同湿法吸收脱硫的反应过程。在复配溶液的催化作用下,COS被水解催化生成HS-和HCO3-,且在此过程中,COS的反应级数为1。(3)采用等体积浸渍法研制出Al2O3基改性双金属水解催化剂,对其进行活性评估并筛选出最优配比组分为:ZnO、MnO、CoO的质量分数为10%、20%、5%。改性双金属水解催化剂与Al2O3水解催化剂相比,COS脱除效率提高了 11.31%。(4)分析了改性双金属水解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借助XRD、BET、FT-IR等表征方法表明COS扩散至催化剂的表面,并在内部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2S,H2S进一步被氧化生成金属盐化合物附着在催化剂表面。(5)明确了改性双金属水解催化剂使用的最优工况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90℃、空速1000h-1、反应湿度32%、CO浓度为10%、CO2浓度为4%、COS进口浓度为240mg/m3。此时,COS水解效率达到99.75%。

赖进芬[2](2021)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习困难成因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宜宾市叙州区二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高中化学四大平衡理论(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中非常重要的一块,是重要的化学基础理论模块。内容比较抽象,前概念要求较高,是高中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应用。新课改后这部分内容的增加进一步完善了高中化学平衡体系,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问题。本文旨在分析“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习困难成因并探究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18级29、30班进行实证分析,在教学实践中探究高效教学策略。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首先从研究背景入手,结合当前教学现状和国内文献研究,提出课题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学生学习困难成因的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高考导向、学生核心素养、记忆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近三年化学学科评价体系关于此部分知识的考查情况,然后对叙州区二中部分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再结合学生平时试卷反馈和对部分化学教师的访谈结果,总结出学生学习此部分知识困难原因。第三章是解决策略。根据学生学习困难成因,首先是研究溶液板块知识在初高中教材内容衔接中学生知识上的盲区、误区等;第二是研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跨学科关联知识,弥补学生前置知识的缺陷;第三是以人教版化学教材选修4第三章第四节教材为蓝本,改变教学顺序,优化新课教学策略;第四是教材实验的优化;第五是把高中化学所有关于K的知识融合教学。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第四章是实证研究。以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18级29、30班为实验班级,2018级27、31班为对照班级进行应用效果分析和教学反思。第五章是结论、建议和思考。新课改以来,化学知识考查更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查。作为一线教师,理应教学与教研相结合,以小版块知识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探讨,优化教学顺序,让学生学习更轻松,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化学,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侯成龙[3](2021)在《季铵修饰聚合物的制备及空气二氧化碳捕集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加剧带来的系列严重问题引起全社会对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高度关注并推动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本世纪末较工业革命前1.5°C的温升控制目标,需要负碳排放技术参与,并发挥空气CO2捕集低土地足迹、部署灵活的优势。以碱金属氢氧化物吸收与有机胺吸附为代表的中高温再生技术发展受高能耗与高成本制约,通过引入全新的再生机制,变湿吸附具备大幅降低空气捕集能耗及运行成本的潜力,但同时也存在CO2循环容量与速率偏低、吸附剂对环境湿度的耐受性较弱及过高的捕集水耗等问题。本文针对变湿吸附材料的高效季铵化设计,探索了界面亲疏水性与微-介孔结构特征对水汽氛围下超低浓度CO2吸附反应-传质过程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孔道结构与疏水性定向调控实现了面向空气CO2捕集的新型材料设计与性能优化,进一步地探索了耦合指向外电场提高材料对高湿度环境适应性的理论基础。本文分别以木质纤维素、多孔聚苯乙烯、乙烯基苄氯-氟代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基体合成了一系列季铵修饰聚合物类CO2吸附材料。考察了季铵取代度与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异相体系中取代度受修饰位点密度、活性及孔结构制约,优化合成参数后纤维素与多孔聚苯乙烯的季铵取代度分别为0.77与1.41wt.%;均相体系中嵌段共聚物的季铵取代度仅与活性/惰性链段比例相关,可达4.6~6.6 wt.%。捕集空气CO2时材料的季铵利用率与取代度相关,季铵修饰木质纤维素、多孔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最高取代度递增,利用率分别为69%,61%与35%。季铵基团在微纤维表面或规则介孔内均匀、连续分布是高效修饰的关键。通过基体筛选与合成条件优化,结合氮吸附与水汽吸附表征揭示了季铵官能团化过程中材料微观形貌、孔结构与亲疏水性质的衍变特性。孔径及分布数据表明介-大孔填充与微孔生成的氯乙酰反应是形貌与结构改变的主要阶段。水汽吸附量与取代基对应的水汽增量随湿度变化趋势一致,反映了规则介孔内季铵的均匀分布。CO2吸附测试结果显示:吸附容量与取代度正相关并受孔结构变化下离子交换效率差异的影响,~20 nm介孔主导的QMPR-2材料取代度与离子交换效率较微孔主导的QMPR-1分别提高8.5%与21.0%,400 ppm CO2吸附量与饱和容量分别提高27%与83%;取代度相当时,介-大孔主导的QMPR-3的离子交换效率较QMPR-2低22.4%造成CO2容量偏低21%~34%。利用混合1,2-阶动力学模型考察了吸附速率与比表面积、孔类型及分布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不规则孔(墨水瓶型或狭缝型)易引起局部狭窄孔道内水汽分压累积,圆柱通孔与高比表面积的组合优势下材料半吸附时间缩短至2.9分钟,是目前报道的动力学最高水平。针对富羟基的纤维素基体提出了基于水汽吸附增量的亲水性评价方法并获得20%~90%湿度下水汽吸附量为0.55~5.85 mol/mol官能团。首次发现季铵材料吸附CO2容量随湿度先增后减(节点60%~70%RH)的非单调变化。分子尺度模拟揭示了纤维素亲疏水的微观各向异性,GAB水合模型计算所得47 k J/mol的低吸附热进而反映了宏观弱亲水性,其影响的季铵基团活性差异是吸附能力对湿度反常响应的内在机制。采用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通过调整含氟链段类型、数目实现了季铵聚合物界面强亲水至疏水(3.69~0.93 mmol H2O/g)的定向连续调控。在D-W吸附模型基础上,逐层揭示了“强/弱/多层吸附”的界面水分布并确定各层水吸附量。动力学分析显示亲/疏水链段微相分离是影响离子输运与CO2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离子扩散加速下半吸附时间可由11.3分钟缩短至4.3分钟。增加疏水链段可增强聚合物碱性与离子扩散,但也存在降低吸附量及离子簇过度聚集抑制输运的可能,CO2捕集性能受上述多重trade-off机制影响。中等强度的疏水控制可实现CO2容量(2 mmol/g)与湿度耐受性的同步提升。在有限场框架中建立了高水合(湿度)条件下指向电场强化CO2吸附的密度泛函模拟体系。计算结果表明电场可精确调控季铵离子对与CO2直接作用强度,反应关键质子转移步可由电场驱动并受场强影响,增加氢键键轴场强分量的强化效果更显着,而负反应轴电场则削弱离子键强度。电场可同步增强反应物亲水与产物疏水性,高水合态(水合水数=3)下CO32–或HCO3–水合半径分别增加7.2%或降低9.4%,电子密度信息反映两者水分子团簇内部氢键与界面作用强度的相反变化趋势。反应自由能计算揭示了合理调控场强可使高湿度下吸附自发进行,电场可作为特殊催化剂降低反应能垒同时避免以水为催化剂对反应容量的削弱。

刘鑫垚[4](2021)在《多核簇构筑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无机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形成的晶态材料。得益于超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以及可精确调控的化学组成和孔道环境,MOFs材料在气体吸附与分离、异相催化、水吸附、检测、能源转化和生物等领域,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和应用前景。通过选用不同的金属和有机配体,可以设计并合成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质的MOFs材料。无论对于基础科学研究还是实际应用,MOFs材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在众多MOFs材料中,含有多核金属簇次级结构单元的MOFs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多核金属簇的稳定性和规则的空间构型,这类MOFs材料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骨架结构的多样性。通过使用特定金属和功能化的配体,其在不同领域都展现出优异的性能。此外,含有多核金属簇MOFs材料的最有效的构筑策略是分子构筑块法,通过预先设计具备不同连接数和构型的无机次级结构单元和有机次级结构单元,能够有效地设计与合成具有预期或新颖拓扑结构的MOFs材料。本文基于分子构筑块策略,分别选择了三角形和直线型羧酸配体,通过溶剂热反应,与金属铟、铁、铕和锆构筑了七个含有多核金属簇的MOFs材料,对其进行了结构解析和基本表征,并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了染料吸附、光催化、荧光检测、气体吸附等性质研究。此外,我们开发了具有水吸附和催化水解性能的Zr-MOFs材料的水相合成方法。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三核金属簇与富氮配体构筑的MOFs材料及其染料吸附性能研究。在本部分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能够快速吸附致癌阴离子有机染料的新型阳离子骨架MOFs材料。在现代化工制造业中,有机染料分子被广泛的应用,而随意排放有毒并致癌的有机染料,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开发高效快速去除有毒染料的吸附剂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为此,我们选用了富氮的三角形羧酸配体4,4’,4’’-s-triazine-1,3,5-triyltri-p-aminobenzoate(H3TATAB),与三核铟和三核铁金属簇次级结构单元合成了两个具有新颖(3,6)连接拓扑结构的MOFs材料:In-TATAB和Fe-TATAB。由于结构中含有[In3(μ3-O)(COO-)6]+单元,In-TATAB呈现阳离子骨架,有利于对阴离子有机物的吸附。我们选用了具有不同电荷和分子尺寸的染料分子(酸性铬蓝K、酸性红26、刚果红、直接黑38和金橙II)进行了吸附测试。结果表明,得益于阳离子骨架的特点,In-TATAB对阴离子染料展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吸附性能,电荷作用主导了吸附过程。此外,功能化的富氮配体和结构中的端基水提供了丰富的氢键作用位点,进一步提升了染料吸附能力。(2)基于蒽基配体构筑的MOFs材料及其光催化和荧光检测性能研究。在本部分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分别具有光催化和荧光检测性能的MOFs材料。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抗生素的滥用,有机染料的排放,以及硝基爆炸物的使用,导致水资源的安全受到了威胁,因此开发高效的光催化降解和荧光检测有机物的方法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设计并合成了蒽基的直线型二齿羧酸配体(9,10-anthracenediyl)dibenzoic acid(H2ADBA),利用分子构筑块策略和调节剂法,分别与金属铕和金属铟通过溶剂热反应构筑了两个MOFs材料:Eu-ADBA和In-ADBA。Eu-ADBA中含有12连接的六核铕金属簇结构单元,通过直线型配体的连接,形成了fcu拓扑结构;In-ADBA中含有6连接的三核金属铟结构单元,形成了三重穿插的acs拓扑结构。两个MOFs材料都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得益于蒽基团的引入,Eu-ADBA对可见光表现出有效的吸收,在水中展现出高效降解有机分子(四环素、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的性能。In-ADBA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质,在水中可以有效地检测抗生素(呋喃西林和呋喃妥因)和硝基爆炸物(三硝基苯酚、2,4-二硝基苯酚和4-硝基苯酚)。(3)具有不同取代基的Zr-MOFs材料及其气体吸附性质研究。在本部分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三个结构相同但含有不同取代基的MOFs材料。在众多MOFs材料的应用中,与气体吸附相关的应用研究最为重要,也最能体现MOFs材料的高孔隙率与孔道可调的特点。为了研究有机配体对MOFs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使用骨架结构相同但配体含有不同取代基的MOFs是最有效的方法。为此,我们以fcu拓扑为模板,设计合成了三个构型长度一致但含有不同取代基的配体:2’,5’-dimethyl-[1,1’:4’1’’-terphenyl]-4,4’’dicarboxylic acid(H2TPDC)、4,4’-(9,10-naphthalenediyl)bis-benzoic acid(H2NDBA)和H2ADBA,并分别和金属锆构筑了三个和Ui O-68同构的MOFs材料:Ui O-68-DM、Ui O-68-N和Ui O-68-A。气体吸附测试结果表明,由于结构中含有不同分子尺寸的取代基,三个MOFs具不同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对气体也表现出不同的吸附性能。同时,基于吸附测试结果,我们简单探讨了有机配体对MOFs材料气体吸附性质的影响。(4)锆基MOFs材料的水相合成与水吸附及催化性能研究。在本部分中,我们开发了一种水相合成金属锆MOFs材料(Zr-MOFs)的方法。在众多MOFs材料中,Zr-MOFs因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应用前景。然而,Zr-MOFs的合成通常需要使用易燃且有毒的有机溶剂。目前,还没有开发出一种高效、绿色、可大批量制备,并且可以获得高质量Zr-MOFs的方法。为此,我们开发了MOF-808的水相合成方法,用水取代DMF作为溶剂,利用不同一元羧酸作为调节剂,成功地合成了MOF-808系列材料。所得产物与使用DMF合成的MOF-808具有同样的结晶度和孔隙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相合成中,通过使用不同的羧酸调节剂可以直接调控MOF-808的孔道环境,进而调节MOF-808的水吸附性能和固相催化水解化学武器模拟物性能。

徐国效[5](2021)在《Nafion膜高温低湿改性及燃料电池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以及环境友好零排放等众多优点,在解决全球绿色能源的不均衡分布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众多的研究已经表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所涉及相关反应的动力学与电池的工作温度直接相关,提高电池的工作温度可以有效地提升相关反应的动力学。而且,提高电池运行温度还可以有效改善电池阴阳极上的催化剂对于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副产气体的抗毒化能力。同时,低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运行过程中其阴阳两极由于同时存在液体相和气体相,会造成“两相流”问题,如果提高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到100oC以上,液体将被气化,两相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随着燃料电池工作温度的提升,水分蒸发,电池中相对湿度明显下降,在高温低湿度条件下,Nafion膜的质子传导性能会出现迅速衰减的现象。因此,这直接阻碍了Nafion膜在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进一步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已经就Nafion膜高温低湿条件下的性能衰减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为了实现质子交换膜材料在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稳定性运行,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些新型的质子交换膜材料,例如聚苯并咪唑-磷酸(PBI)类材料,然而该类膜材料中磷酸的泄露以及其对燃料电池组件的腐蚀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总的来说,对现有较成熟的Nafion膜进行高温改性,实现其在100oC以上条件的稳定运行,是解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高温运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基于以上考虑,开展如下几项工作:1.针对Nafion膜的高温改性,最常用的改性方法是利用“溶液浇铸”法,将具有良好吸湿性的修饰材料,例如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锆等,与Nafion基体共混制备复合膜。尽管利用上述策略制备的复合膜,其高温质子电导率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在复合过程中Nafion膜的原始微观结构会被破坏,复合膜的稳定性,特别是机械稳定性往往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为了避免上述问题,保持膜材料中纳米相分离结构的完整,该部分研究中利用“溶胀-填充”修饰策略无损地制备了二氧化硅/Nafion复合膜。由于复合膜中连续有序的相分离结构得以完整保持以及二氧化硅自身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复合膜的高温质子电导率得到明显地增强。复合膜在110oC,60%RH条件下,质子电导率达到33 m S/cm,与纯Nafion膜相比提高了约30%,燃料电池最大输出功率提升了37%。2.二氧化硅作为一种高效的高温改性材料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Nafion膜高温改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各种不同的修饰改性方法策略制备了各种二氧化硅/Nafion复合膜。然而,由于二氧化硅在Nafion基体中的团聚、不均匀分布以及与Nafion基体的相容性等问题造成了复合膜不同程度的机械性能下降。为了避免复合膜机械性能的衰减,该部分工作以二氧化硅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作为改性材料与Nafion制备了复合膜。一方面,二氧化硅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仍然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这将有助于复合膜高温质子传导性能的改善;另一方面,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纳米纤维还有助于复合膜机械性能的进一步增强,基于此实现对Nafion膜的双功能改性增强。最终,所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纤维/Nafion复合膜在110oC条件下高温质子电导率约为纯Nafion膜的2倍;相比于纯Nafion膜其机械强度提升了44%。3.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Nafion复合膜中的不均匀分布,以及与Nafion基体的相容性问题,造成燃料渗透以及机械性能下降等问题。避免不均匀分布以及相容性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升二氧化硅的改性效率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该部分工作中,利用改进的原位“溶胶-凝胶”法,实现了二氧化硅在Nafion膜中的原位定向可控填充。在低温条件下,正硅酸四乙酯作为二氧化硅前驱体被填充到Nafion膜的磺酸根团簇中;磺酸根作为酸性催化剂,催化正硅酸四乙酯发生水解反应,在团簇内部原位生成二氧化硅网络结构。所制备复合膜的高温质子电导率与原Nafion膜相比提升了约一倍,其单电池功率密度提升了45%。4.除了二氧化硅等无机氧化物修饰材料外,杂多酸,例如磷钨酸等,也是常用的Nafion膜高温改性材料。该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最重要的是,其自身具有优异的高温质子传导性能。但是,磷钨酸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其在复合膜容易发生水溶淋出,这成为阻碍其在Nafion改性复合膜中进一步应用的最大障碍。基于前面工作的基础,在该部分工作通过结构设计,实现了二氧化硅与磷钨酸对Nafion膜的双组份高温改性修饰。在双组份修饰物的协同作用下复合膜的高温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由于二氧化硅对磷钨酸的原位包覆作用,使得磷钨酸在复合膜中的稳定性得到改善。高稳定性复合膜在110oC,60%RH条件下,质子电导率达到58 m S/cm,是纯Nafion膜的2.4倍。综上研究内容,“溶胀-填充”的无损改性策略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对Nafion膜原有结构的破坏,这保证复合膜基础性能的稳定;另一方面,可控原位定向填充可以真正实现改性修饰材料与Nafion基体之间的分子级别的复合,大大提升了高温改性效率。

董丽丽[6](2021)在《碱尿预处理秸秆强化发酵产氢烷效能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氢烷(氢气和甲烷的混合气体)作为一种新燃料形式,因其具有了氢气的特性,燃烧热值高、点火速度快和温室气体产生少的特性,被认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重要燃料之一。利用微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氢烷是一种可持续的能量回收方式,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植物进化过程形成的天然抗性屏障,致使生物利用率低,获取生物质气发酵周期长,因此,预处理技术在其利用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的预处理技术多存在能耗高、对处理设备要求高以及处理成本高等问题阻碍了秸秆生物利用的产业化进程。近年来,碱联合尿素形成的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对纤维素优异的改性效果逐渐引起关注,然而其对秸秆处理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而且目前关于对这一过程的研究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和消耗大量的能源。基于此,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低温碱尿预处理技术并对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同时构建了一体化氢烷反应形式,简化了工艺配置,为实现秸秆梯级能源回收提供了新思路。在此基础上,依据秸秆宏观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碱尿溶液体系中碱和尿素的协同作用以及促进功能微生物种群结构优化等多维角度解析了低温碱尿预处理强化秸秆产氢烷的作用机制。获得研究成果如下:为构建高效低温碱尿预处理体系及探索其在寒区冬季室外实施的可行性,首先探究了不同碱尿溶液LiOH/Urea(LU)、NaOH/Urea(NU)和KOH/Urea(KU)及处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NU溶液预处理显示出了较好的性能,且NU溶液在-8°C到-20°C的温度范围内都能够对秸秆起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并在-12°C预处理后的秸秆获得最大氢产量为22.08 mmol/L,相比未处理秸秆提高161.92%。基于此,进一步考察了提高固液比和降低碱尿浓度对秸秆生物制氢效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预处理固液比达100:100时,预处理后秸秆仍能获得80.22%的酶解糖化效率,60.16%的木质素去除率;降低碱和尿素浓度发现3%Na OH联合6%Urea在预处理时间延长至15天时对木质素去除率为59.52%,伴随17%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被去除,获得213.06 mL/g底物的氢气产率,比未处理秸秆的氢气产量提升1.48倍。结合我国北方冬季气温特点,研究发现NU预处理在冬季室外直接实施最佳的处理条件为3%-6%NU溶液在100:100固液比下处理3个月,处理后的水稻秸秆木质素去除率达到67.61%,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去除率仅为9.75%和28.06%,酶解糖化效率高达90.02%。利用酶解液发酵产氢可获得225.1 mL H2/g-糖的氢气产率。对产甲烷反应器进行性能优化,研究表明回流酸化液的调控措施能获得最大日产气量为39.32 L/d,0.329±0.016 L/g-VS的原料产气率,甲烷含量接近70%,COD去除率也达到70.56%。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回流酸化液能够促进反应器内微生物种群结构的优化,水解细菌以Christensenellaceae、Ruminofilibacter和Fibrobacteres为主,产甲烷菌则以Methanosarcina为绝对优势菌。为实现秸秆生物制氢烷的高效转化,构建了一体化产氢烷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以NU预处理后的秸秆作为底物运行时,COD的去除率为86.94%,产氢效率为94.33 mL/g-TS,产甲烷效率为449.9 mL/g-TS,总氢烷得率达到544.23mL/g-TS,相较于未处理秸秆运行阶段,秸秆的水解酸化效率得到提升,产氢效率提升35.18%,产氢烷效率提升19.1%。该结果优于目前氢烷系统的产氢产甲烷效率,具有较强竞争力。对产氢烷过程基质的碳分配计算分析发现2%的COD转化为氢气,86%转化为甲烷,12.81%残留在液相,0.3%存留在固相。通过综合检测分析手段对NU预处理强化水稻秸秆产氢烷的作用机制进行解析得出NU预处理能够严重破坏秸秆的宏观和微观结构,使木质素能够有效去除,降低秸秆结晶度,消除疏水性的相互作用,增大可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酶的可及度和生物转化效率。通过碱、尿素作用分析得出低温条件能够促进NU水溶液中的[OH(H2O)n]-水合物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发生作用,打破木质纤维素中原有的氢键网络,尿素水合物作为外壳将被破坏后的纤维素包裹起来,阻止纤维素自聚集的发生以及被剥离的木质素重新富集到纤维素表面,而且尿素的加入改善了秸秆低氮的劣势,使得处理后的秸秆更易于微生物利用。通过微生物检测发现预处理能够促进氢烷系统中微生物种群结构优化,水解酸化细菌主要有Herbinix、Ruminiclostridium、Lachnospiraceae、Tepidimicrobium、Bacteroidetes_vadin HA17和Ruminococcaceae等;优势的产氢微生物为Clostridium、Paeniclostridium以及Acetivibrio等;产甲烷古菌Methanosarcina和Methanothermobacter则得到了极大的富集。

郭铭瑞[7](2020)在《过渡金属硫化物/碳复合多功能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电解水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决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开发清洁高效安全的绿色能源成为当下热点。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解水制氢结合既可以高效利用这种间歇性不稳定能源(太阳能、风能等)解决其不能并入电网的问题,也可以实现零碳排放高效制备高纯氢气。光伏电解水制氢系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目前市场上硅基太阳能光伏电池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应用,电解水制氢方面仍然存在着高能耗、贵金属催化剂以及氢氧分离等问题。廉价高效电催化剂是电解水反应中降低反应过电位,增加反应速率的关键。OER由于其缓慢动力学过程限制了整个全水解反应的效率,为了简化工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制备同时具有较高OER和HER性能的多功能催化剂变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另一方面,提高氢气纯度避免氢氧混合,优化改善电解池设计也是一种有效方式。近来,使用分步解耦水分解系统代替传统隔膜电解池受到广泛关注。利用液相或固相电子/质子缓存体(或氧化还原介质)作为辅助电极分步水分解,分离氢气和氧气的产生。因此,合适的辅助电极需要进一步开发,产气电极的选择需要进一步优化,在空间利用和能耗降低方面该电解池设计仍需要进一步改善。考虑以上几点,从低成本、低能耗、制备高纯氢气的角度出发,我们对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碳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以及新型分步解耦电解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深入探究。1、Co9S8催化生长薄壁石墨微米管及其高效全水解产氢产氧性能通过催化化学气相沉积(CCVD)的方法,以硝酸钻和硫脲为前驱体,合成Co9S8晶体进一步催化生长薄壁石墨微米管(Co9S8/CMTs)。GMTs的生长遵循顶端生长机制,其管径长达几微米,内部由N,S共掺杂的褶皱石墨烯层和碳纳米管组成,形成了独特的微米管套纳米管结构。N,S共掺杂GMTs内壁嵌有许多Co9S8纳米颗粒,二者协同提高了催化反应活性。另外Co9S8/GMTs具有粘连性和铁磁性的特点,可以直接负载在泡沫镍上,不需要有机粘结剂,避免了不良导电粘结剂对活性位点的覆盖,提高了电极导电性,增加表面活性位点数目。1 M KOH电解液中Co9S8/GMTs在50mA cm-2电流密度下具有较低过电位(OER为310 mV,HER为284 mV)和较高稳定性(可连续工作120小时而不发生明显衰退)。我们的研究证明,金属硫化物可以催化石墨微米管的生长得到Co9S8/GMTs复合电极材料,可作为功能性基元构建能源装置,具有潜在价值,也可以用于构造各种能源相关的新型电化学装置。2、(泡沫状)金属硫化物(Ni3S2,Co9S8,FeS)/氮掺杂碳纳米管阵列的原位转化制备及其高效电催化全水解性能在大电流密度下的高效电催化剂不仅需要考虑催化剂的本征活性,还需要考虑电极表面几何结构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我们通过简单的高温煅烧反应将商业的泡沫金属(Ni,Co和Fe)原位转化为泡沫状金属硫化物(Ni3S2,Co9S8和FeS),同时由金属硫化物纳米晶在泡沫表面继续催化生长N掺杂碳纳米管阵列。泡沫Ni3S2/氮掺杂碳纳米管阵列(NSF/CNT)作为双功能催化剂用于全水解产氢产氧,在100 mA cm-2和20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的全水解电压分别为1.721 V和1.858V。这得益于催化剂丰富的电催化活性位点和优异的电导率等特点。另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NSF/CNT的卓越性能也归因于表面的纳米管阵列涂层,该涂层提供了特殊的超疏气结构,独特的表面几何形状在电极/气泡界面处提供极小的固-气接触面积,使直径小于100 μm的超小气泡可迅速离开电极表面,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气泡在电极表面脱除速率,尤其是在高电流密度下有效降低了气泡过电位。我们的研究为超疏气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简便方法,讨论了电极表面形貌对于催化性能的影响。该泡沫可用作双功能电催化剂,在大电流密度下展现出高效的全水解性能。这些发现可以为高效双功能电催化剂的设计带来新的见解。3、基于三功能(HER/OER/ORR)电催化剂的分步解耦水分解系统的设计构建及其在太阳能到氢能转化方面的应用如今,多功能电催化剂的开发越来越多,但是仍然缺乏适当的设计来实现其多功能性的应用。我们提出了一种通用、简单的两组分分步解耦水分解系统,以代替传统的三组分电解系统。三功能(OER,HER和ORR)电催化剂用作气体产生电极,代替传统的阴极和阳极电极材料;具有适当氧化还原电位的电极材料(如 Na3Ti2(PO4)3/NaTi2(PO4)3 或者 NiOOH/Ni(OH)2)用作辅助电极,二者耦合,实现HER和OER的分步反应。在该系统中,可以通过转换电流极性来切换H2和O2的释放,同时电流转换过程中会经历ORR步骤可以消耗掉电极表面和电解液中的残留氧,以确保生成H2的纯度(~99.9%)。这种分步解耦电解池可以与间歇性不稳定能源(例如绿色能源)兼容,实现H2/O2在不同时间上的分离。同时我们将两室电解池串联配置实现了稳定电压下的连续分离产氢。同时还构建了光伏电解水系统,使用商业Si基太阳能板(效率约为14.4%)与双室电解池结合,在模拟阳光照射下可以实现高达10.4%的太阳能到氢能的转化率。三功能电催化剂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电解池的复杂性和电化学产氢的总成本,将其应用于分步解耦电解池设计中以实现H2的连续高效高纯生产和绿色能源的转化。我们的研究还可以为多功能电催化剂在其他设备(例如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带来新的见解。

邳宏伟[8](2020)在《应用三重表征提升高中生解题能力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问题解决贯穿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化学新课程目标中。培养化学三重表征思维,是化学学习的关键,也是学生解决化学问题能力提升的关键。本研究以3名高三学生为个案研究对象,以面对面辅导的教学干预方式和口述报告的效果检测方式,开展三重表征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研究。选取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中“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3个专题内容为教学材料,开展了显性化的三重表征进阶式学习辅导。为了检测教学效果,编制测试题,记录被试者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形成口语报告,将口语报告进行语义编码,分析思维过程。研究表明:学生三重表征思维水平和化学问题解决能力有一定的基础,但整体水平不高。通过三重表征思维的强化训练,可以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信心、对题干的理解、化学知识的结构化与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三重表征思维的形成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能力。

蒋娟[9](2020)在《概念建构视角下课堂科学话语分析 ——以化学科学概念建构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模型的抽象功能逐渐被运用于对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中,模型不仅仅被视为实物或是尺寸缩小的复制品,其科学描述和预测未知的功能不容忽视,在教学的过程中从模型建构的角度将概念的形成进行阶段性切分,有利于明确概念建构不同阶段的特征。从真实课堂情景出发,对以化学课堂中师生话语的类型、对话形式、对概念建构的意义等多个角度分析不同教师如何运用话语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对学生科学话语的运用有何影响,以期了解当前化学课堂中师生话语运用现状、通过对比探讨良好的科学课堂话语模式,构建能够帮助一线教师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诊断的依据。研究的问题如下:(1)化学概念建构课堂中不同话语的使用特点、教师在课堂中话语使用特征、话语量话语类型尤其是科学话语在话语中出现的频率与形式,师生对话特点、师生对话运用何种模式,教师在反馈学生话语过程中具有哪些类型?(2)不同学段概念建构过程,师生科学话语的使用以及学生概念理解层级特点,运用同一核心概念体系中不同学段概念的建构过程,考查师生在不同学段概念建构的不同阶段的话语有何特征,学生回应话语所体现的学生概念理解水平高低?(3)概念建构各个阶段,师生话语内容与话语形式的差异、学生概念理解层级特点,同一概念在不同等级课例的建构过程中各个阶段师生话语内容有何不同、师生互动方式之间有何不同,不同教师话语对学生概念层级的表现有何影响?通过梳理文献,以“原型选择”、“概念建构”、“概念效化”、“概念分析与评估”、“概念调度”为概念建构过程的5个主要阶段,对各个阶段中师生话语内容与形式进行编码与分析,并从学生话语中获取学生概念理解层级,对学生概念理解进行分析。本文选择课例样本来自国家优质资源平台中获奖作品,这类作品既有完整的课堂结构,同时师生话语类型师生互动较为丰富。为了增加样本之间的联系性,研究选择中学化学“水溶液中离子反应”这一核心概念下,在不同学段建构的三个重要化学概念,即“酸碱中和反应”、“离子反应”、“盐类水解”进行纵向研究。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1)概念建构阶段话语分布对比分析。在较低学段概念建构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之间的交互作用,课堂活动着重讨论日常中科学概念的运用和解释。主要表现在原型阶段与调度阶段占有较大的话语量,运用较多的生活实例,而对概念本身的内部一致性则没有过多的分析与深化;随着学生对体系中概念结构的形成与完善,教学则开始将话语单元从两端向中间移动,在概念效化、概念分析与评价阶段占据较大的话语量,内容上着眼于科学概念结构要素的分析解释、概念与体系中其他概念之间的融贯性以及学生对概念理解,于此同时相对弱化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建构意义。(2)概念建构过程话语内容与形式分析。在不同建构阶段、不同的建构任务中,教师的发起话语内容与教师回应话语内容对学生回应内容密切相关,在“原型选择”阶段,学生回应方式以已有科学概念与生活经验、直观现象以及结论性回应为主;在“概念效化”与“概念分析与评估”阶段中值得注意的是,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推理过程往往由教师控制,这一现象在概念内部结构越复杂,外部联系越紧密时,越能够从话语中体现出来。教师回应话语对师生互动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部分回应类型直接决定了话语流的发展,例如,追问、请他人回答、简单回应等。样本中,教师多以“引导一互动型”倾向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推动概念的建构,语篇模式则以“I-R-F-R-F”为主,教师在回应学生话语的过程中多以追问的形式对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进行进一步深化和分析,各个阶段均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交互过程。(3)学生回应内容中概念理解层级与教师发起话语与回应话语分析。低学段化学科学概念建构过程中,学生活动内容与学生回应话语多出现在“原型选择”、“概念调度”阶段,且学生概念理解水平较高,可达E水平;随着概念关系的复杂程度增加,在“原型选择”阶段,学生回应概念理解水平略有降低;“概念建构”阶段学生话语量明显减少,同时概念理解水平也较低;随着概念结构复杂程度的增加;在“概念效化”与“概念分析与评估”阶段概念理解层级逐渐提高;“概念调度”阶段学生回应内容与学生概念层级的体现具有较为广泛的范围,与教师的教学机智与活动安排联系密切。提出的建议如下:(1)探索情境中概念要素与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为概念的建构提供支撑;(2)重视概念建构阶段性,有的放矢地设计建构环节;(3)教师话语注重学生高层次话语引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概念建构。

王源[10](2020)在《长白山西北部温泉和矿泉水的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白山地区是我国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区内大面积覆盖着新生代玄武岩。研究区玄武岩发育丰富的空间裂隙网络,为温泉及矿泉水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地质条件,尤其在靖宇县的矿泉水出露泉点较多,且矿泉水种类丰富、水质优良。本文以长白山西北部13个温泉和矿泉水水样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该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泉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同位素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泉水的成因模式,并对饮用矿泉水和理疗矿泉水作出评价。研究区水样中只有仙人桥温泉(JL1)出露于花岗岩,其余泉水均出露于玄武岩。所测得的水样温度为7.968℃,矿化度48.51398 mg/L。水化学类型以SO4-Na、HCO3-Na和HCO3-Ca·Mg型为主。水样中主要阴、阳离子的来源是以硅酸盐及铝硅酸盐矿物的风化溶解为主;主要赋存的微量元素有Si、Fe、Sr、Li;特征组分主要为F-和H2SiO3,含量分别为0.1987.69 mg/L和26.83228.9mg/L。水样δ2H和δ18O同位素特征显示,研究区泉水均为大气降水起源,泉水的补给高程为19402383.33 m;补给区温度为0.414.17℃。δ2H和δ18O的等值线图显示长白山火山区δ2H和δ18O呈现明显的同位素孤岛区,与外围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该异常特征与高程效应存在着紧密联系。用SiO2地热温标和阳离子地热温标估算研究区温泉的热储温度为88.29147.31℃;利用硅-焓方程法估算仙人桥温泉(JL1)的冷水混入比例为66%,其余温泉未有冷水混入。研究区温泉的成因模式可以总结为:大气降水在裸露区入渗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沿岩石裂隙下渗,经过深循环获得大地热流或高温岩浆的加热,沿断裂上涌在地形较低处出露地表形成温泉。矿泉水的成因模式为: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及水平方向的侧向径流补给后,在漫长的较浅循环过程中,与周围的玄武岩发生溶滤作用,进而在地形较低处出露形成矿化度较低且富有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温泉水样中偏硅酸含量为85.05228.9 mg/L,水温均大于36℃,可分别命名为硅酸水、温矿(泉)水。矿泉水中除泉阳泉外,其他水样的偏硅酸含量为36.6651.82 mg/L,均达到界限指标要求,可以命名为偏硅酸矿泉水。

二、水解氢氧气体技术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解氢氧气体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高炉煤气基本概述
    1.3 COS基本概述
        1.3.1 COS物理性质
        1.3.2 COS化学性质
    1.4 COS脱除研究进展
        1.4.1 湿法脱硫
        1.4.2 干法脱硫
        1.4.3 COS水解催化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实验系统及分析方法
    2.1 实验设备与器材
        2.1.1 电化学协同湿法吸收实验设备
        2.1.2 COS水解催化剂研究实验设备
    2.2 实验试剂
        2.2.1 电化学协同湿法吸收实验试剂
        2.2.2 新型COS水解催化剂研究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案设计
        2.3.1 电化学协同湿法吸收脱除实验方案
        2.3.2 新型COS水解催化剂研究实验方案
    2.4 测试指标及分析方法
        2.4.1 电化学协同湿法吸收脱除实验测试指标
        2.4.2 新型COS水解催化剂研究实验测试指标
3 电化学协同湿法脱除COS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1 电化学协同效应分析
        3.2.2 吸收剂类型对湿法吸收脱硫效率的影响分析
        3.2.3 工况条件对湿法吸收脱硫效率的影响分析
        3.2.4 滤液离子浓度分析
        3.2.5 滤液红外谱图分析
        3.2.6 脱硫循环补液方案
    3.3 电化学协同湿法脱硫过程及反应动力学分析
    3.4 经济效益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羰基硫水解催化剂性能研究
    4.1 实验装置对羰基硫水解的影响
        4.1.1 石英反应管对羰基硫水解的影响
        4.1.2 石英管内温度状况
    4.2 γ-Al_2O_3催化剂的工艺条件对羰基硫水解的影响
        4.2.1 湿度对羰基硫脱除效率的影响
        4.2.2 温度对羰基硫脱除效率的影响
        4.2.3 空速对羰基硫脱除效率的影响
    4.3 单金属活性组分水解催化剂
        4.3.1 负载型ZnO单金属催化剂
        4.3.2 负载型MnO单金属催化剂
        4.3.3 单金属水解催化剂脱硫机制分析
    4.4 双金属活性组分水解催化剂
        4.4.1 负载型ZnO-MnO双金属催化剂
        4.4.2 负载型MnO-ZnO双金属催化剂
        4.4.3 双金属水解催化剂脱硫机制分析
    4.5 改性双金属活性组分水解催化剂
        4.5.1 催化剂制备方法
        4.5.2 催化剂对COS水解活性的影响
        4.5.3 改性双金属水解催化剂的表征
    4.6 制备工艺对改性催化剂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4.6.1 焙烧温度对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4.6.3 烘干时间对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改性水解催化剂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反应速率的影响
    5.1 引言
    5.2 不同操作条件对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5.2.1 反应温度对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5.2.2 空速对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5.2.3 反应湿度对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5.2.4 进气浓度对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5.2.5 二氧化碳浓度对COS水解催化的影响
        5.2.6 一氧化碳浓度对COS水解催化的影响
    5.3 羰基硫水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5.3.1 羰基硫反应动力学实验
        5.3.2 羰基硫水解反应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习困难成因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宜宾市叙州区二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教学现状
        1.2.1 选修4 教材在高中化学课程的地位
        1.2.2 教师层面
        1.2.3 学生层面
    1.3 国内文献分析
    1.4 研究意义
        1.4.1 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素养
        1.4.2 深化化学观念建构
        1.4.3 提高学生应对评价的能力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习困难成因的研究
    2.1 理论基础
        2.1.1 记忆理论
        2.1.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1.3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2.2 学业评价分析
    2.3 学情分析
        2.3.1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2.3.2 学生测评反馈分析
    2.4 学习困难成因汇总
3 解决策略
    3.1 初高中衔接分析及解决策略
    3.2 跨学科知识分析及解决策略
    3.3 优化教材教学顺序
    3.4 实验分析
        3.4.1 建模实验缺失原因分析
        3.4.2 教材实验优化设计
    3.5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与生活实例
    3.6 人教版高中化学平衡常数K的综合运用
        3.6.1 平衡常数K在教材的分布分析
        3.6.2 平衡常数K建模实例
        3.6.3 强本固源再学平衡常数
        3.6.4 衍生概念K_p探究
        3.6.5 K_a、K_b、K_w、K_h逻辑关系探究
4 实证研究
    4.1 优化教学策略应用效果分析
    4.2 教学过程的反思评价
5 结论、建议、思考
    5.1 结论
    5.2 建议
    5.3 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宜宾市叙州区二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情调查
致谢

(3)季铵修饰聚合物的制备及空气二氧化碳捕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全球气候变化与CO_2减排
        1.1.2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1.1.3 负碳排放技术
    1.2 空气捕集研究进展
        1.2.1 空气捕集热力学基础
        1.2.2 空气捕集技术发展
        1.2.2.1 碱/碱土金属基吸附剂
        1.2.2.2 负载胺基吸附剂
        1.2.2.3 MOFs类吸附剂
        1.2.2.4 季铵型变湿吸附剂
        1.2.3 空气捕集经济性评估
第二章 变湿吸附技术综述
    2.1 引言
    2.2 理论基础与机理研究
        2.2.1 多元吸附热力学
        2.2.2 CO_2吸附-水合耦合微观机制
        2.2.2.1 质子转移与水合作用机理
        2.2.2.2 吸附剂化学结构-CO_2反应构效关系
    2.3 变湿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2.3.1 物理复合型季铵吸附剂
        2.3.2 化学嫁接型季铵吸附剂
        2.3.3 非季铵基吸附剂
    2.4 变湿吸附工艺与流程优化
        2.4.1 捕集反应器设计
        2.4.2 环境耐受性与再生水耗
        2.4.3 捕集能耗与技术可行性
    2.5 论文选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2.5.1 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
        2.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章 基于木质纤维素的季铵型吸附剂制备与CO_2吸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3.1 季铵型纤维素的合成
        3.2.3.2 CO_2/H_2O吸附—解吸测试
        3.2.3.3 亲疏水性的理论分析
        3.2.4 材料表征
        3.2.4.1 扫描电镜分析
        3.2.4.2 红外光谱分析
        3.2.4.3 元素分析
        3.2.4.4 纤维素含量分析
        3.2.4.5 电荷密度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季铵型纤维素的制备工艺探索及优化
        3.3.1.1 不同来源生物质原料的影响
        3.3.1.2 季铵化路径的影响
        3.3.1.3 制备参数优化
        3.3.2 季铵型纤维素的理化表征
        3.3.2.1 季铵型纤维素界面形貌
        3.3.2.2 季铵型纤维素官能团结构
        3.3.2.3 季铵型纤维素亲疏水性度量与理论分析
        3.3.3 季铵型纤维素变湿吸附性能
        3.3.3.1 CO_2吸附平衡与湿度响应规律
        3.3.3.2 CO_2吸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
        3.3.3.3 CO_2变湿再生性能与循环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季铵修饰多孔聚合物孔结构与CO_2吸附的构效关系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3.1 季铵修饰多孔聚合物的合成
        4.2.3.2 CO_2/H_2O吸附解吸测试
        4.2.4 材料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体遴选策略合成多孔季铵修饰聚合物
        4.3.2 超低浓度CO_2捕集性能研究
        4.3.2.1 孔结构与CO_2吸附性能的构效关系
        4.3.2.2 CO_2吸附与湿度响应规律
        4.3.2.3 材料稳定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季铵修饰含氟嵌段共聚物亲水性调控与CO_2吸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2.3.1 季铵修饰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5.2.3.2 CO_2/H_2O吸附-解吸测试
        5.2.3.3 含氟链段疏水强弱的计算化学表达
        5.2.4 材料表征
        5.2.4.1 相对分子量测试
        5.2.4.2 核磁共振氢谱
        5.2.4.3 原位红外光谱
        5.2.4.4 热稳定性测试
        5.2.4.5 元素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季铵修饰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5.3.2 季铵修饰含氟嵌段共聚物的亲疏水性
        5.3.2.1 含氟链段类型影响
        5.3.2.2 含氟链段数量的影响
        5.3.2.3 基于D-W模型的水吸附研究
        5.3.3 季铵修饰含氟嵌段共聚物CO_2吸附性能研究
        5.3.3.1 CO_2吸附容量与疏水性关联关系
        5.3.3.2 含氟链段对CO_2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5.3.3.3 10%与400 ppm下 CO_2吸附性能的差异性
        5.3.3.4 CO_2吸附机理的光谱学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指向性外电场介入强化CO_2变湿吸附的理论研究
    6.1 引言
    6.2 计算模型与方法
        6.2.1 密度泛函理论
        6.2.2 有限场理论
        6.2.3 模型构建
        6.2.4 模拟细则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孤立酸根与结合水体系的质子转移描述
        6.3.2 季铵阳离子-酸根阴离子对与结合水体系的质子转移描述
        6.3.2.1 完全自由度下的模拟结果
        6.3.2.2 相对位置约束下的模拟结果
        6.3.3 电场强化CO_2吸附的模拟研究
        6.3.3.1 电场对季铵-碳酸根离子对与CO_2直接作用的影响
        6.3.3.2 电场对季铵-氢氧根离子对吸附CO_2的强化作用
        6.3.3.3 电场对界面水合的影响
        6.3.3.4 理想水合条件下的CO_2吸附热力学
        6.3.3.5 电场作为特殊催化剂的理论原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本文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多核簇构筑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1节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简介
        1.1.1 金属与有机配体的分类
        1.1.2 次级结构单元和拓扑分析
        1.1.3 MOFs材料的合成方法
    第2节 MOFs材料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1.2.1 气体吸附与分离
        1.2.2 催化
        1.2.3 水吸附
        1.2.4 荧光检测
    第3节 基于多核金属簇构筑MOFs材料的研究现状
    第4节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与研究成果
        1.4.1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
        1.4.2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
    本论文中使用的测试仪器型号
    参考文献
第2章 基于三核金属簇与富氮配体构筑的MOFs材料及其染料吸附性能研究
    第1节 引言
    第2节 合成条件与测试方法
        2.2.1 MOFs材料的合成
        2.2.2 氮气吸附测试
        2.2.3 染料吸附测试
    第3节 结果与讨论
        2.3.1 MOF材料的结构设计、解析与基本表征
        2.3.2 有机染料的吸附与分离
    第4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蒽基配体构筑的MOFs材料及其光催化和荧光检测性能研究
    第1节 引言
    第2节 合成条件与测试方法
        3.2.1 MOFs材料的合成
        3.2.2 氮气吸附测试
        3.2.3 光催化降解测试
        3.2.4 荧光检测
    第3节 结果与讨论
        3.3.1 MOFs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解析与基本表征
        3.3.2 Eu-ADBA的光催化性质研究
        3.3.3 In-ADBA的荧光检测性质研究
    第4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不同取代基UiO-68系列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气体吸附性能研究
    第1节 引言
    第2节 合成条件与测试方法
        4.2.1 有机配体的合成
        4.2.2 UiO-68系列材料的合成
        4.2.3 UiO-68系列材料的气体吸附测试
    第3节 结果与讨论
        4.3.1 UiO-68系列材料的设计合成与结构描述
        4.3.2 UiO-68系列材料气体吸附性质研究
    第4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Zr-MOFs材料的水相合成及其水吸附和催化水解性能研究
    第1节 引言
    第2节 合成条件与测试方法
        5.2.1 水相合成MOF-808-X(X= FA、AA、TFA和OH)
        5.2.2 样品的活化
        5.2.3 核磁样品的制备
        5.2.4 液相催化水解DMNP的测试操作
        5.2.5 固相催化水解DMNP的测试操作
    第3节 结果与讨论
        5.3.1 MOF-808 的水相合成
        5.3.2 MOF-808-X(X= FA、AA、TFA和OH)的气体吸附性能
        5.3.3 MOF-808-X(X= FA、AA、TFA和OH)的催化水解性能
    第4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致谢

(5)Nafion膜高温低湿改性及燃料电池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燃料电池简介
        1.1.1 燃料电池的演变历程
        1.1.2 燃料电池的分类及优缺点
    1.2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1.2.1 HT-PEMFC用催化剂研究
        1.2.2 HT-PEMFC用质子交换膜研究
    1.3 Nafion膜高温改性研究进展
        1.3.1 Nafion膜质子传导机理及结构特点
        1.3.2 Nafion膜高温改性修饰材料
        1.3.3 Nafion膜高温改性修饰方法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向
第二章 实验操作及表征测试
    2.1 Nafion基质子交换膜预处理
    2.2 质子交换膜微观结构表征
    2.3 质子交换膜主要性能表征
第三章 溶胀-填充策略无损制备Nafino/silica高温复合膜
    3.1 引言
    3.2 材料制备及复合膜改性过程
        3.2.1 功能化二氧化硅凝胶溶液的制备
        3.2.2 复合膜改性制备过程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3.3.1 复合膜微观结构表征
        3.3.2 复合膜主要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双功能增强Nafion高温复合膜
    4.1 引言
    4.2 材料制备及复合膜改性过程
        4.2.1 静电纺丝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纤维
        4.2.2 复合膜改性制备过程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4.3.1 复合膜微观结构表征
        4.3.2 复合膜主要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原位定向填充二氧化硅制备Nafion高温复合膜
    5.1 引言
    5.2 材料制备及复合膜改性过程
        5.2.1 可控填充及复合膜制备过程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5.3.1 复合膜微观结构表征
        5.3.2 复合膜主要性能分析
        5.3.3 复合膜磺化处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磷钨酸/二氧化硅协同改性Nafion高温复合膜
    6.1 引言
    6.2 材料制备及复合膜改性过程
        6.2.1 Nafion膜的Na~+化处理
        6.2.2 复合膜制备过程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6.3.1 复合膜微观结构表征
        6.3.2 复合膜主要性能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碱尿预处理秸秆强化发酵产氢烷效能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秸秆类生物质预处理研究现状
        1.2.1 秸秆的主要成分及结构
        1.2.2 传统的秸秆预处理技术
        1.2.3 低温预处理研究现状
        1.2.4 低温碱尿预处理
    1.3 两相厌氧发酵产氢烷技术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1.3.1 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的提出
        1.3.2 单相厌氧发酵生物转化技术存在问题
        1.3.3 厌氧发酵产氢烷的反应机理及优势
        1.3.4 厌氧发酵产氢烷技术的研究进展
        1.3.5 生物制氢烷的主要影响因素
        1.3.6 利用秸秆类生物质制氢烷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水稻秸秆
        2.1.2 菌种来源
        2.1.3 培养基
        2.1.4 主要的仪器设备与药品
        2.1.5 试验装置
    2.2 试验方法
        2.2.1 碱尿溶液预处理秸秆
        2.2.2 碱尿溶液在寒区冬季室外预处理秸秆
        2.2.3 预处理后秸秆发酵产氢
        2.2.4 预处理后秸秆酶解糖化
        2.2.5 秸秆水解液发酵产氢
        2.2.6 秸秆产氢烷一体化反应体系运行
        2.2.7 微生物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2.3 分析方法
        2.3.1 秸秆组成成分的测定
        2.3.2 秸秆对纤维素酶吸附能力测试
        2.3.3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成分测定
        2.3.4 酶解液组成成分测定
        2.3.5 液相末端代谢产物的测定
        2.3.6 纤维素滤纸酶活测定及糖化率计算方法
        2.3.7 预处理前后秸秆宏观和微观结构表征
        2.3.8 发酵产氢动力学分析
        2.3.9 数据分析
第3章 碱尿预处理秸秆条件优化及强化秸秆生物转化产氢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不同碱尿预处理溶液体系对秸秆发酵产氢的影响
        3.2.1 不同碱尿溶液体系预处理对秸秆组成成分影响
        3.2.2 秸秆产氢性能分析
    3.3 不同预处理温度对秸秆发酵产氢的影响
        3.3.1 秸秆组成成分和产氢性能分析
        3.3.2 碱尿溶液在不同预冷温度下对秸秆组成成分及发酵产氢的影响
    3.4 不同预处理固液比对秸秆发酵产氢的影响
        3.4.1 秸秆组成成分分析
        3.4.2 碱尿预处理对秸秆酶解性能的强化
    3.5 降低预处理中碱尿浓度对秸秆发酵产氢的影响
        3.5.1 不同碱尿浓度预处理对秸秆化学组分分析
        3.5.2 不同碱尿浓度预处理后秸秆发酵产氢性能分析
    3.6 预处理时间对秸秆发酵产氢的影响
        3.6.1 秸秆化学组分分析
        3.6.2 秸秆产氢性能分析
    3.7 寒区冬季室外碱尿预处理强化秸秆发酵产氢可行性研究
        3.7.1 寒区冬季室外温度变化特征
        3.7.2 冬季室外预处理时间对秸秆酶解效能的影响
        3.7.3 冬季室外碱尿预处理对秸秆酶解液发酵产氢性能的影响
    3.8 低温碱尿预处理同其他预处理的比较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碱尿预处理秸秆强化发酵产氢烷一体化反应体系效能
    4.1 引言
    4.2 产甲烷系统性能优化
        4.2.1 产甲烷系统的启动运行
        4.2.2 回流酸化液对产甲烷系统性能的影响
        4.2.3 回流酸化液对产甲烷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3 碱尿预处理秸秆发酵产氢烷一体化反应体系效能
        4.3.1 进料浓度对产氢烷性能影响
        4.3.2 秸秆发酵产氢烷一体化反应体系的运行
        4.3.3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发酵产氢烷效能比较
    4.4 秸秆生物氢烷转化过程碳分配分析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碱尿预处理秸秆强化发酵产氢烷作用机制
    5.1 引言
    5.2 碱尿预处理对秸秆超微结构的破坏
        5.2.1 SEM分析
        5.2.2 AFM分析
        5.2.3 秸秆物理形态分析
        5.2.4 预处理后秸秆对纤维素酶接触的强化
    5.3 碱尿预处理对秸秆化学结构的改变
        5.3.1 FTIR分析
        5.3.2 XRD分析
    5.4 碱尿预处理对秸秆结构组成的改变
        5.4.1 秸秆主要组成成分改变情况
        5.4.2 秸秆主要组成元素改变情况
    5.5 低温碱尿溶液在秸秆预处理过程中的作用
        5.5.1 NaOH的作用
        5.5.2 Urea的作用
    5.6 低温碱尿溶液对秸秆的处理机制
    5.7 碱尿预处理促进秸秆发酵产氢烷系统内微生物种群结构优化
        5.7.1 氢烷系统内细菌群落结构的更迭
        5.7.2 氢烷系统内古菌群落结构的改变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过渡金属硫化物/碳复合多功能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电解水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电解水概述
        1.2.1 析氢反应机理
        1.2.2 析氧反应机理
    1.3 影响电化学水分解的因素
    1.4 电催化剂的分类和研究进展
        1.4.1 析氢催化剂
        1.4.1.1 贵金属催化剂
        1.4.1.2 过渡金属催化剂
        1.4.1.3 非金属催化剂
        1.4.2 析氧催化剂
        1.4.2.1 贵金属催化剂
        1.4.2.2 非贵金属催化剂
        1.4.3 多(双)功能催化剂
        1.4.3.1 HER/OER双功能催化剂
        1.4.3.2 OER/ORR双功能催化剂
        1.4.3.3 HER/OER/ORR三功能催化剂
    1.5 氢氧分离
        1.5.1 传统隔膜电解池
        1.5.2 分步水分解电解池
    1.6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1.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Co_9S_8/GMT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高效电催化全水解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合成方法
        2.2.3 样品表征
        2.2.4 电化学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物相结构和形貌特征
        2.3.2 生长过程和生长机理
        2.3.3 电催化性能
        2.3.4 自支撑Co_9S_8/GMTs电极的OER电催化性能
        2.3.5 两电极全水解测试
        2.3.6 磁性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泡沫状)金属硫化物(Ni_3S_2,Co_9S_8,FeS)/氮掺杂碳纳米管阵列的原位转化制备及其高效电催化全水解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合成方法
        3.2.3 样品表征
        3.2.4 电化学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物相结构和形貌特征
        3.3.2 电催化性能
        3.3.3 电极表面气泡行为
        3.3.4 电极表面气泡粘附力计算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三功能(HER/OER/ORR)电催化剂的分步解耦水分解系统的设计构建及其在太阳能到氢能转化方面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合成方法
        4.2.3 样品表征
        4.2.4 电化学测试
        4.2.5 分步解耦电解池
        4.2.6 氢气纯度和法拉第效率
        4.2.7 光伏-电解水系统
    4.3 结果和讨论
        4.3.1 电极制备表征和性质测试
        4.3.2 分步解耦水分解
        4.3.2.1 Ni(OH)_2辅助电极的分步水分解
        4.3.2.2 NaTi_2(PO_4)_3辅助电极的分步水分解
        4.3.3 两电极分步解耦水分解系统的氢气纯度和法拉第效率
        4.3.4 分步法两电极解耦水分解效率
        4.3.5 光伏电解水催化产氢系统
        4.3.6 光伏电解水系统的效率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应用三重表征提升高中生解题能力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的界定
    2.2 文献综述
3 理论基础
    3.1 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理论
    3.2 化学的三重表征内涵
4 个案研究过程
    4.1 三重表征思维水平及问题解决能力前测
    4.2 基于三重表征的“离子反应”专题辅导
    4.3 基于三重表征的“氧化还原反应”专题辅导
    4.4 基于三重表征的“电化学之电解池”专题辅导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前测试题语义编码及口语报告
    附录二 离子反应试题语义编码及口语报告
    附录三 氧化还原反应试题语义编码及口语报告
    附录四 电化学之电解池试题语义编码及口语报告

(9)概念建构视角下课堂科学话语分析 ——以化学科学概念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学概念是科学认识的成果与形式
        1.1.2 语言是科学认识的媒介与工具
        1.1.3 语言在概念形成过程的重要作用
        1.1.4 科学课堂话语研究的有待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科学概念
        2.1.2 科学话语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建构主义—概念形成的社会性分析
        2.2.2 SOLO分类—概念理解过程性评价
        2.2.3 模型与概念—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划分
3 “概念建构”视角下科学话语研究分析框架建构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3.1.1 “一师一优课”活动介绍
        3.1.2 研究样本的选择
    3.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改进
        3.2.1 一级维度框架建构——概念建构历程
        3.2.2 二级框架建构——话语分析
        3.2.3 学生概念理解层级分类
    3.3 研究过程
        3.3.1 视频的转录
        3.3.2 视频的编码
4 “概念建构”视角下师生科学话语分析
    4.1 概念建构各阶段课堂话语内容分析
        4.1.1 不同概念建构环节话语量统计
        4.1.2 概念建构阶段师生互动话语分析
        4.1.3 概念建构阶段教师讲述话语分析
    4.2 概念建构各阶段课堂话语方式分析
        4.2.1 师生话语互动倾向分析
        4.2.2 师生互动话语流模式分析
    4.3 学生概念理解层级分析
5 不同等级课例教师话语特点例析
    5.1 “盐类水解”概念建构历程话语量与学生概念层级统计分析
    5.2 “盐类水解”不同等级课例概念建构过程师生话语具体分析
        5.2.1 “原型选择”与“概念建构”阶段师生话语分析
        5.2.2 “概念效化”与“概念分析与评估”阶段师生互动话语分析
        5.2.3 “概念调度”过程话语分析
    5.3 “盐类水解”不同等级课例概念建构历程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1.1 概念建构阶段话语分布对比
        6.1.2 概念建构阶段话语内容与形式
        6.1.3 “盐类水解”概念建构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反思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话语分析量表及概念理解层级
    附录2 “盐类水解”(部优)课堂转录文本
    附录3 “盐类水解”(部优)数据统计示例
致谢

(10)长白山西北部温泉和矿泉水的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玄武岩地下水系统研究现状
        1.2.2 火山区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研究现状
        1.2.3 长白山地区泉水成因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科学问题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与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长白山火山区岩浆演化及岩性特征
        2.2.2 地质构造特征
    2.3 泉水概况
        2.3.1 仙人桥温泉(JL1)
        2.3.2 长白山天池瀑布下方河水及聚龙温泉(JL2-R、JL2-1~JL2-3、JL2-5)
        2.3.3 手汤池(JL2-4)
        2.3.4 卿泉(JL3)
        2.3.5 莫涯泉(农夫山泉)(JL4)
        2.3.6 泉阳泉(JL5-1、JL5-2)
        2.3.7 五龙泉(JL6)
        2.3.8 四海林场泉(JL7)
    2.4 本章小结
3.泉水水化学及稳定同位素特征
    3.1 水化学组分
        3.1.1 水化学类型
        3.1.2 主要离子组分
        3.1.3 微量组分
        3.1.4 特征组分
        3.1.5 稀土元素
    3.2 氢氧稳定同位素
        3.2.1 补给来源
        3.2.2 补给高程
        3.2.3 补给区温度
        3.2.4 长白山及西北地区δ2H和 δ18O的特征
    3.3 本章小结
4.泉水成因分析
    4.1 温泉热储温度(仙人桥温泉和聚龙温泉)
        4.1.1 SiO_2 地热温标
        4.1.2 阳离子地热温标
    4.2 冷热水混合作用(仙人桥温泉和聚龙温泉)
    4.3 长白山地区温泉成因模式
    4.4 矿泉水成因模式
    4.5 本章小结
5.矿泉水水质评价
    5.1 理疗天然矿泉水
    5.2 饮用天然矿泉水
    5.3 开发利用建议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四、水解氢氧气体技术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实验研究[D]. 潘瑞欣.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习困难成因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宜宾市叙州区二中为例[D]. 赖进芬.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季铵修饰聚合物的制备及空气二氧化碳捕集性能研究[D]. 侯成龙. 浙江大学, 2021(01)
  • [4]多核簇构筑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D]. 刘鑫垚. 吉林大学, 2021(01)
  • [5]Nafion膜高温低湿改性及燃料电池应用研究[D]. 徐国效.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6]碱尿预处理秸秆强化发酵产氢烷效能及机制研究[D]. 董丽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7]过渡金属硫化物/碳复合多功能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电解水中的应用[D]. 郭铭瑞. 山东大学, 2020(08)
  • [8]应用三重表征提升高中生解题能力的个案研究[D]. 邳宏伟.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9]概念建构视角下课堂科学话语分析 ——以化学科学概念建构为例[D]. 蒋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长白山西北部温泉和矿泉水的特征及成因研究[D]. 王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标签:;  ;  ;  

水解氢气氧气技术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