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添加剂对波尔山羊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洋[1](2021)在《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最突出的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而草地畜牧业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讨石漠化治理模式及其衍生产业发展理论与技术,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反刍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等学科有关人地协调发展、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机理、相对饲用价值评价以及动物补偿性生长等理论,针对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植被饲料化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关系以及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作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野外调查采样、饲用植物营养成分测定以及牛羊增重饲喂试验,运用室内实验分析、综合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石漠化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5种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开展牛羊健康养殖舍饲饲喂试验进行验证分析。从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等方面,重点阐明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影响机理,揭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提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主要受到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等因素的制约,了解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掌握牛羊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成分消化代谢规律,有助于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栽培管理主要是通过施肥和刈割等对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产生影响,氮、磷、钾肥的配施效果优于单一施肥,刈割频次和留茬高度关系到饲草正常生长和产量,一定范围内,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随施肥量和刈割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加工方式的不同主要影响饲草的保质时间、营养品质、适口性及牲畜的消化吸收利用效率,采取干草调制、干燥制粉、青贮发酵、制粉等加工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饲草营养品质,改善适口性,延长保质时间,促进牲畜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瘤胃是牛羊消化代谢饲料的主要场所,日常饲喂时要根据牛羊瘤胃对粗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科学的配比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从而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2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nse L.)、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5种饲用植物从整体来看其粗蛋白(CP)含量较低,粗脂肪(EE)含量较高,粗纤维(CF)及磷(P)、钾(K)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适中,各营养成分之间无明显的耦合关系,狼尾草的综合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相对较高,火棘相对较低。5种饲用植物的CP含量在6.12%~12.76%之间,EE含量在2.87%~12.25%,CF含量在5.19%~20.97%,粗灰分(Ash)含量在1.68%~6.93%,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27.49%~31.48%,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51.07%~59.35%,P含量在0.11%~0.32%,K含量在0.68%~2.23%,CP、EE、P、K含量差异较为显着(P(27)0.05),而CF、Ash、ADF、NDF含量差异则不明显(P(29)0.05)。应用隶数函数法对5种饲用植物营养品质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29)金丝桃;按照总能(GE)、可消化能(DE)、代谢能(ME)等能值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金丝桃(29)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按照可消化养分(TDN)、干物质采食率(DDM)、干物质采食量(DMI)、相对饲用价值(RFV)、粗饲料相对质量(RFQ)等饲用价值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芒(29)金丝桃(29)火棘。因此,从营养能量供给水平来看,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饲料化开发具有可行性。3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羊,整体来看都具有较好的增重效果,但是不同替代比例条件下增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狼尾草的增重效果最为显着(P(27)0.05),而金丝桃和火棘的增重效果则不明显(P(29)0.05)。用上述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饲喂牛羊时发现,牛羊的采食量显着增加,增重效果较为明显,基本满足了牛羊健康养殖的需要。综合考虑EE、CP、CF等营养物质的供给能力并结合牛羊舍饲饲喂实验的增重效果来看,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分别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30%,芒20%;饲喂羊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40%,芒30%。4石漠化地区对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植物进行饲料化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扩大饲草料的来源范围,逐步转变“玉米秸秆+精饲料”的传统模式,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5种饲用植物如果都按其最大增重的替代比例进行投喂,养殖2个月每头牛可节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180 kg(成本46.8元),火棘180 kg(成本46.8元),狼尾草360 kg(成本93.6元),皇竹草270 kg(成本70.2元),芒180 kg(成本46.8元);每只羊节可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30 kg(成本7.8元),火棘30 kg(成本7.8元),狼尾草为60 kg(成本15.6元),皇竹草60 kg(成本15.6元),芒45 kg(成本11.7元)。目前,活畜牛的市场价格一般为38元/kg,活畜羊的市场价格为70元/kg,每头牛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2289.5元,火棘为2203.62元,狼尾草为3109.16元,皇竹草为2858.36元,芒为2805.92元;每只羊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1015元,火棘为924.7元,狼尾草为1199.8元,皇竹草为1137.5元,芒为1080.1元。5在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已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和创新技术,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根据三个示范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现有及共性技术,在借鉴其他地区相关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角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高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新型羊圈结构、牛羊项圈、灭虫装置等关键创新技术,构建了适用于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技术体系。试验研究从2018年10月份开展以来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和施秉示范区分别建成供饲用资源开发的草灌地面积分别为23.45 hm2、14.23hm2、6.5 hm2。经过试验示范,当地农户“种草养畜”的意识得到了增强,部分地区饲草料短缺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另外由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含量较低,饲用植物无论是其产量还是营养品质都相对较低,适口性也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其饲料化开发利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并提高其产量就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落巨越[2](2021)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羊抗病力、生长性能和肉品风味改善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肉羊的规模化养殖已成为国内目前的主流趋势,但饲喂密度过高,又为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挖掘肉羊生长性能,使其吃的好、长的快,也是养殖企业长期追求的目标。而羊肉的膻味却是民众不愿选择羊肉作为主要肉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究自拟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提高其抗病力、增进生长性能的同时改善羊肉风味的效果。试验采用Elisa抗体试剂盒检测4个月中试验羊体内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绵羊痘抗体、IgG、IgA、IgM抗体含量来分析自拟方剂对肉羊免疫力的增强效果;记录4个月内各组试验羊的饲料消耗量与体重增加幅度来判定自拟方剂对肉羊生长性能的提升效果;饲喂试验结束后,取所有试验羊腰椎部背最长肌各400 g,进行羊肉水分、脂肪、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检测,分别进行直接干燥法、索氏提取法、气相色谱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顶空固相检测法对风味改善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自拟方剂组提升了试验羊体内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含量(P<0.05)和羊痘病毒抗体的含量(P>0.05),同时还增加了机体内非特异性抗体的含量(P>0.05)。(2)生长性能方面,自拟方剂组降低了肉羊的料肉比(P>0.05),其中1%剂量组显着提升了羊肉中脂肪含量(P<0.05)。(3)风味方面,2%和3%剂量组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提升了羊肉中风味氨基酸的含量(P<0.05),3%剂量组明显提升了羊肉中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P<0.05);1%剂量组提升了羊肉中各类脂肪酸和总脂肪酸的含量(P<0.05),3%剂量组降低了羊肉中癸酸、硬脂酸的含量(P<0.05);2%和3%剂量组降低了羊肉中正己醛和正壬醛的含量。结论:自拟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显着提高肉羊机体抗病力,对肉羊的各类生长性能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饲料中添加自拟方剂能够提升羊肉鲜味,减轻膻味。
田广杰[3](2021)在《酶菌联用制剂对波尔山羊育肥效果及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不同添加量复合酶及酵母联用制剂CY(Compound enzyme and yeast combination)对波尔山羊育肥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挖掘其胃肠道微生物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来进一步来评价其在育肥山羊生产中的作用。试验选取24只4月龄健康波尔山羊,根据联用制剂添加量分为对照组NC(0)、试验组CY1(0.33%)、中剂量添加剂处理组CY2(0.67%)、高剂量添加剂处理组CY3(1%)4组,每组6只羊。试验期总共99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84 d。本研究结果表明:1.与NC组相比,CY2组和CY3组山羊在29~56 d及1~84 d的ADG(Average daily gain)均显着提高(P?0.05)。其中CY2组(日粮添加量为0.67%)对波尔山羊增重效果最好。2.正试期第56 d,CY2组山羊瘤胃pH值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第84 d,CY2组、CY3组瘤胃pH值均显着降低(P<0.05)。CY1组、CY2组及CY3组的瘤胃TVFA(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s)含量和乙酸含量在第28 d、56 d及84 d均高于NC组,其中CY2组第56 d、84 d,CY3组第28 d的瘤胃TVFA含量都显着高于NC组(P<0.05),CY2组在第56 d、84 d的乙酸含量显着高于NC组(P<0.05),表明酶菌联用制剂能提高波尔山羊瘤胃TVFA和乙酸含量,降低瘤胃pH,且CY2组效果更加明显。3.NC组、CY1组、CY2组及CY3组在第28 d、56 d及84 d各项抗氧化指标均无显着差异,酶菌联用制剂不会对波尔山羊健康造成不良影响。4.本试验第56 d时,CY3组瘤胃Ruminococcus显着高于NC组(P<0.05),CY2组瘤胃Acetitomaculum丰度显着高于NC组(P<0.05)。CY3组和CY2组瘤胃Family_XIII_AD3011_group丰度显着低于NC组(P<0.05)。在KEGG level 3上对瘤胃菌群进行功能预测,发现与动物生长发育相关的差异代谢通路主要集中在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糖代谢等代谢途径上。5.本试验第28 d,CY2组肠道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显着高于NC组(P<0.05)。第56 d,CY1组肠道Alistipes、Oscillibacter均显着升高(P<0.05)。第84d,CY2组肠道Prevotellaceae_UCG-004丰度显着升高(P<0.05)。在KEGG level 3上对肠道菌群进行功能预测,发现与动物生长发育相关的差异通路主要集中在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等代谢途径上。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日粮添加0.67%(CY2组)酶菌联用制剂对波尔山羊育肥效果最好。日粮添加酶菌联用制剂增加了瘤胃产VFA菌丰度,降低了有害菌丰度,增加了肠道碳水化合物利用菌丰度,进而升高了瘤胃VFA含量,降低了瘤胃pH,最终改善了山羊ADG。
卢月[4](2021)在《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和草食动物养殖量的增长,反刍动物饲草供需矛盾突出,农作废弃物稻草秸秆和白菜尾菜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养殖。针对人们对高品质羊肉消费需求量的增长,湖羊作为我国江浙一带的地方绵羊品种,其适应性强,对饲料的适口性广等特点成为市场主要消费肉羊品种。以育肥湖羊为研究对象,通过稻草秸秆和白菜尾菜混合青贮发酵获得的青贮料饲喂育肥湖羊,探究其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肌肉理化性能、肌肉组织形态、抗氧化性能以及肉品质的影响,为稻草尾菜饲料化在育肥湖羊生产中的利用提供试验参考。试验一、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和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本部分试验旨在研究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和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5.5月龄、体重39.11±1.16kg、健康的湖羊16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只(公母各半)。试验以稻草尾菜混贮饲料为试验组,以羊场粗饲料为对照组,按精粗比5:5进行饲喂,精饲料均由羊场提供。预饲期10 d,正饲期35 d。结果表明,混贮组和对照组在肌肉常规养分指标上无显着差异(P<0.05)。混贮组育肥湖羊的屠宰率(45.67&51.00%)、净肉率(33.87&37.33%)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但其胴体重、骨肉比、料肉比、眼肌面积等其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皆不显着(P>0.05)。混贮组湖羊的肉色、大理石纹、背膘厚、肋肉厚、剪切力、系水力、pH等肌肉理化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也不显着(P>0.05)。根据市场价格,估测稻草尾菜混贮饲料育肥湖羊可节省饲料成本16.36%,提高养殖效益。综上本部分试验表明,稻草尾菜混贮饲料对育肥湖羊的屠宰性能无明显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育肥湖羊肉质的细嫩度,且可提高养殖效益16.36%。试验二、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组织形态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以试验一的试验材料为基础,本部分试验旨在研究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组织形态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肌纤维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混贮组育肥湖羊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23.01&30.66 μm)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肌纤维组织形态的显微结构表明,混贮组育肥湖羊背最长肌处肌纤维更致密,肌肉纤维束形态均匀,排列规则,结构致密,边缘清晰。观察肌纤维组织形态的超微结构,发现混贮组育肥湖羊线粒体形态好,线粒体基质清晰,细胞器生物膜更完整,基质密集;细胞质间质透明清晰,结缔组织分布规则有序;肌节较长,Z线细致整齐,明带暗带清晰。肌肉氧化损伤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混贮组育肥湖羊的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抗氧化指标高于对照组,说明混贮组育肥湖羊肌肉抗氧化性能优于对照组,混贮组育肥湖羊肌肉氧化损伤小。综上本部分试验表明,混贮组育肥湖羊肌肉组织更细致,稻草尾菜混贮饲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氧化性能,改善了育肥湖羊肉品质。试验三、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风味的影响本部分试验旨在研究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风味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肌肉氨基酸指标中,混贮组育肥湖羊肌肉蛋氨酸(Met)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其他氨基酸指标中混贮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其中,在所有的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Lys)含量最高(1.89%&1.91%);亮氨酸(Leu)次之(1.76%&1.75%);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酸(Glu)含量最高(3.06%&3.09%);天冬氨酸(Asp)次之(1.92%&1.93%)。在肌肉脂肪酸指标中,SFA中硬脂酸(C18:0)混贮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UFA中亚油酸(C18:2)、花生四烯酸(C20:4)、PUFA及n-6 PUFA混贮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SFA中,混贮组以棕榈酸(C16:0)最高,对照组以硬脂酸(C18:0)最高。在UFA中,油酸(C18:1 C9)含量最高(24.97%&24.50%);反油酸(C18:1 T9)次之(11.00%&11.98%)。通过肌纤维参数与风味物质相关关系分析,肌纤维面积与组氨酸、十三碳酸(C13:0)、银杏酸(C15:0)和亚油酸(C18:2n-6)呈正相关(P<0.05);肌纤维密度与丙氨酸、苯丙氨酸、癸酸(C10:0)、月桂酸(C12:0)、组氨酸呈正显着相关(P<0.05);结缔组织与氨基酸基本呈显着负相关(P<0.05),但与癸酸(C10:0)、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油酸(C18:1 C9),以及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综上本部分试验表明,稻草尾菜混贮饲料饲喂育肥湖羊,可有效改善育肥湖羊肉风味。
邵长一[5](2019)在《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哺乳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微量元素与动物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密切相关,虽然动物机体需要微量元素的量很少,但在维持动物机体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添加不同水平的微量元素对昭苏牧区哺乳羔羊的饲喂效果,根据我国《肉羊饲养标准》中微量元素需要量制备不同水平的微量元素预混料,通过饲养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水平的微量元素对哺乳羔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微量元素含量、抗氧化能力、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一: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质健康、日龄(30±3 d)和体重(7.35±0.61 kg)相近的新疆细毛羊羔羊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A组、B组和C组,每组10只。分别在每组精料补充料中添加中国《肉羊饲养标准》中微量元素需要量上限0%、25%、50%和100%的复合微量元素,试验期40 d。饲喂试验结束后,测定其对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组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最大,显着高于A组、B组和对照组(P<0.05),A、B两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各组精料采食量相近,差异不显着(P>0.05);C组体高和体斜长日增长量最大,显着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5),与B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A组、B组、对照组三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胸围日增长量C组最大,显着高于对照组、A组、B组(P<0.05),对照组、A组、B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各组管围日增长量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C组干物质、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着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与B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B组与A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C组日粮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着高于A组、B组和对照组(P<0.05),A组、B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Fe、Cu、Mn、Zn、I、Se和Co的补饲量分别为23.00、5.20、12.00、14.00、0.12、0.08、0.096 mg/kg,对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效果最好,低于上述补饲量时作用不明显。试验二: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饲喂试验结束后测定其对羔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清铁、铜含量各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锰含量C组极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1),B组极显着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1),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锌、硒含量变化趋势与血清锰含量相同;血清钴含量C组最高,显着高于A组(P<0.05),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A、B两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A、B两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中GSH-Px活性C组最高,与A组、B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B组与A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A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T-SOD活性及T-AOC值C组最高,极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1),B组极显着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1),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MDA含量C组极显着低于A组和对照组(P<0.01),试验B组显着低于A组和对照组(P<0.05),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中TP含量C组显着高于A组、B组和对照组(P<0.05),A组、B组、对照组三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中ALB含量各组间ALB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中IgG含量C组显着高于A组、B组和对照组(P<0.05),A组、B组、对照组三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中GLB含量C组显着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与B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A组与B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以上结果表明,Fe、Cu、Mn、Zn、I、Se和Co的补饲量分别为23.00、5.20、12.00、14.00、0.12、0.08、0.096 mg/kg,对改善羔羊微量元素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效果最好。
金海峰[6](2019)在《硒和维生素E对波尔山羊繁殖及公羔羊GPX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硒(Selenium)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参与激素代谢、拮抗有毒金属元素及抗癌等作用;维生素E(Vitamin E,VE)具有抗氧化作用、免疫促进作用、维持生育等作用;VE和硒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为确定山羊日粮中硒和VE的适宜添加范围,本论文开展了以下五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为消化代谢试验,试验选择24月龄母山羊,以3X2+1的处理方式被随机分成7个处理组(每组8只)。其中纳米硒(以下简称硒)三个水平(0.1、0.2、0.3 mg/kg),VE两个水平(100和200 IU/kg),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硒与VE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第二部分研究内容为日粮添加硒和VE对母山羊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中,硒及VE添加量同试验一。试验研究补饲硒和VE对母山羊繁殖力、生殖激素水平、繁殖疾病的影响。第三部分试验为母山羊日粮添加硒与VE对新生羔羊生长和免疫的影响。试验母山羊以3×2+1因子的处理方式随机分成7个处理组(每组8只)。其中硒三个水平(0.1、0.2、0.3mg/kg),VE两个水平(100和200 IU/kg),研究其对羔羊生长及免疫的影响。第四部分研究内容为日粮添加硒与VE对山羊公羔羊精液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山羊公羔羊以3×2+1因子的处理方式随机分成7个处理组(每组8只)。其中硒三个水平(0.2、0.3、0.4mg/kg),VE两个水平(100和200 IU/kg),研究对其山羊公羔羊精液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五部分研究内容为日粮添加硒与VE对公山羊组织中GPX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母山羊日粮中添加硒和VE对其采食饲料有一定的影响。其中G3组及G4组母山羊表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采食量差异显着(P<0.05);在母山羊日粮中添加硒和VE,显着降低了G3组及G4组粪中干物质及粗脂肪含量(P<0.05);硒和VE的添加对其它各组粪中营养物质含量差异不显着。说明硒和VE的添加对饲料消化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2、硒和VE对妊娠母山羊血清激素浓度影响与妊娠时期和添加剂量有关。硒及VE水平对母山羊妊娠120 d时,G1组、G2组、G3组、G5组母山羊血清促卵泡素(FSH)浓度影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对母山羊妊娠30天、60天及90天血清雌二醇(E2)浓度的影响显着(P<0.05);妊娠90天、120天母山羊血清孕酮(P)浓度影响显着(P<0.05)。对120天血清甲状腺素(T4)水平影响显着(P<0.05)。硒及VE水平对母山羊妊娠30天及60天血清中游离三碘甲腺原氨基酸(FT3)含量影响显着。硒和VE水平对母山羊妊娠90天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的影响显着(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硒和VE,显着影响了母山羊血清激素水平。3、日粮添加硒和VE对新生羔羊生长和免疫具有促进作用。试验组母山羊初乳硒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G0(P<0.05);IgG及IgM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羔羊达到30日龄时,试验组羔羊体重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G3组、G4组及G6组羔羊平均体长日增长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羔羊体高平均日长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羔羊达到30日龄时,试验组羔羊胸围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羔羊胸围日增长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生羔羊数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最低的为G3组和G4组,未出现有羔羊死亡。4、日粮添加硒和VE能够改善公羔山羊精液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日粮添加硒和VE均能显着降低精子畸形率(P<0.05)。除G1组外,日粮添加硒和VE能够使精子顶体完整率显着高于未添加组(P<0.05);日粮添加硒和VE能极显着地增加精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0C)(P<0.01)。对照组公羔山羊精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0D)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显着低于各补饲组(P<0.05)。丙二醛(MDA)浓度显着高于补饲组(P<0.05)。5、GPX-1、GPX-2、GPX-3、GPX-4基因mRNA在公羔山羊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睾丸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硒和VE的添加促进了GPX-1、GPX-2、GPX-3和GPX-4基因mRNA的表达。其中硒添加量为0.3 mg/kg,VE添加量为100 IU/kg时,各组织中GPX-1、GPX-2、GPX-3和GPX-4基因mRNA的表达量最高。综上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硒和VE可改善母山羊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提高生产性能;促进子代羔羊生长发育、提高子代羔羊免疫机能及抗氧化性能;促进了公羔山羊组织中抗氧化性(GPX)基因的表达,为硒和VE对山羊影响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贾鹏[7](2018)在《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生产性能、物质消化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选用莫能菌素、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酶菌复合制剂四种生物制剂添加于饲粮中,以杜寒杂交肉羊为研究对象,开展饲养试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益生菌替代抗生素及其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饲粮中添加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平均体重约为32 kg的杜寒杂交F1代肉羊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采用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1 mg/kg莫能菌素、4×109CFU/kg地衣芽孢杆菌、3.2×109CFU/kg酿酒酵母菌、1.1 g/kg酶菌复合制剂(包含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碱性蛋白酶)。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每2 d记录1次采食量,每20 d进行1次称重,当酶菌制剂组羊只的平均体重达到50 kg时,每组选取10只羊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组织器官重量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酶菌制剂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和酶菌制剂组饲料转化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地衣芽孢杆菌组、酿酒酵母菌组、酶菌制剂组复胃重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酶菌制剂组复胃重量占宰前活重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和莫能菌素组(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酿酒酵母菌组、酶菌制剂组小肠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莫能菌素组(P<0.05);3)酿酒酵母菌组肾脏重量占宰前活重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内脏器官重量占宰前活重比例在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4)各组肉品质指标(熟肉率、滴水损失、肉色)差异不显着(P>0.05)。综合得出,从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肉羊生产性能作用效果来看,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酶菌复合制剂可以替代饲粮中的莫能菌素,地衣芽孢杆菌添加效果优于酿酒酵母菌,酶菌复合制剂最佳。试验二、饲粮中添加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的影响当酶菌制剂组试验羊平均体重达到37 kg,每组选取4只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各生物制剂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酶菌制剂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最高,显着高于莫能菌素组和地衣芽孢杆菌组(P<0.05);酶菌制剂组有机物表观消化率与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有相同趋势,显着高于对照组和莫能菌素组(P<0.05);各生物制剂组总能表观消化率、总能代谢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生物制剂组氮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酶菌制剂组表观可消化氮、氮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对照组、莫能菌素组、地衣芽孢杆菌组(P<0.05)。结果提示,从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营养物质消化利用、能量代谢和氮代谢的作用效果分析,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酶菌复合制剂均优于莫能菌素,酶菌复合制剂最佳。试验三、饲粮中添加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血清指标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屠宰当日晨饲前颈静脉采集血液,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SOD、GSH-Px、GH、INS和IGF-I水平;屠宰时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区系变化。结果表明:1)地衣芽孢杆菌组和酶菌制剂组试验羊血清IgA、IgG、IgM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酿酒酵母组试验羊血清IgA、IgG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酶菌制剂组试验羊血清中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试验羊血清中GH水平和INS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酿酒酵母组验羊血清中GH水平和IGF-I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酶菌制剂组试验羊血清中GH水平、IGF-I水平和INS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四组生物制剂组试验羊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和酶菌制剂组试验羊瘤胃液中微生物蛋白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四组生物制剂组试验羊瘤胃液中丙酸和丁酸比例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四组生物制剂组试验羊瘤胃液乙酸和乙酸/丙酸比值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地衣芽孢杆菌组羔羊瘤胃中Lachnoclostridium_10(拉克氏梭状芽胞杆菌_10)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酿酒酵母组羔羊瘤胃中Fibrobacter(纤维杆菌)比例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酶菌制剂组羔羊瘤胃中Alloprevotella(拟普雷沃菌)比例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提示,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酶菌复合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肉羊,能够提高肉羊血清免疫力、改善瘤胃发酵,对瘤胃微生物区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综合研究表明,酶菌复合制剂显着提高了肉羊日增重和屠宰率,地衣芽孢杆菌和酶菌复合制剂显着改善了饲料转化率。四种生物制剂均显着提高了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总能表观消化率以及总能代谢率,除莫能菌素外均显着提高了有机物表观消化率,酶菌复合制剂显着提高了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生物制剂除莫能菌素外均显着提高了血清IgA、IgG浓度和GH水平,酶菌复合制剂显着提高了血清SOD和GSH-Px浓度。四种生物制剂均显着降低了氨态氮浓度、乙酸/丙酸比值和提高了丁酸比例,地衣芽孢杆菌显着提高瘤胃中Lachnoclostridium_10比例,酿酒酵母菌显着提高了Fibrobacter比例,酶菌复合制剂显着提高了Alloprevotella比例。说明地衣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菌能提高肉羊血清免疫指标、营养物质消化利用和改善瘤胃发酵参数,有利于肉羊生长,酶菌复合制剂效果最好。
张万昌[8](2017)在《海南黑山羊瘤胃液中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应用》文中认为本实验以海南黑山羊瘤胃液和王草为研究对象,从瘤胃液中筛选乳酸菌并应用到黑山羊草料的青贮中。本研究从海南黑山羊瘤胃液中筛选出15株革兰氏阳性,触酶阴性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H2O2酶、糖发酵等生理生化试验对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对筛选菌株的生长曲线,以及温度耐受性,酸耐受性和盐度的耐受性进行测定。根据初步鉴定结果和耐受能力将15株菌分成3组,每组选出一株代表菌株,然后利用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方法,对所得菌株进行16SrDNA基因扩增与测序,3株代表性菌株被鉴定到种的水平。结果表明:HBG11与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同源性最高,HBG46 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同源性最高,HBG86与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同源性最高。HBG46生长速度最快,产酸速度也最快,最终pH值为3.61,HBG11最终pH值为3.68,HBG86最终pH值为3.77。在培养温度为45℃的时候HBG86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而在低pH(pH=2.5)和高温(T=55℃)以及相同钠盐浓度培养基中3株菌生长状况差异不显着。但3株菌在低温5℃和高温55℃以及低pH=2.5时均能生长,但是长势明显较弱,同时在盐度为3.0%和6.5%也能生长。选择一株生长旺盛产酸速度快的乳酸菌用于王草的青贮发酵,同时设置几种不同处理,测定各组乳酸菌的生长状况以及青贮饲料的品质。试验分七组:(Ⅰ)实验对照组、(Ⅱ)添加HBG46、(Ⅲ)添加纤维素酶、(Ⅳ)添加黑山羊胃液、(Ⅴ)添加HBGX1、(Ⅵ)添加HBG46和HBGX1、(Ⅶ)添加HBG46和纤维素酶。通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青贮效果最差,第Ⅶ组效果最好,pH值迅速下降,最终pH值为3.83。添加了乳酸菌和纤维素酶的试验组乳酸菌迅速增殖,pH值快速下降,好氧细菌数量很快得到有效控制,青贮品质要优于没有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的试验组。
张冬强[9](2016)在《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消化、抗氧化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文中认为本研究在基础饲粮中加入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替代等量花生秧,探讨其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小肠黏膜形态结构、血清生化指标、组织抗氧化指标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食欲正常、3月龄左右、体重在24-28kg的波尔山母羊75只。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采用完全随机化区组设计分为5组,即对照组(0%苜蓿草粉+40%花生秧)、试验(40)组(10%苜蓿草粉+30%花生秧)、试验Ⅱ组(20%苜蓿草粉+20%花生秧)、试验Ⅲ组(30%苜蓿草粉+10%花生秧)、试验Ⅳ组(40%苜蓿草粉+0%花生秧),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即每组15只羊。分为三个试验,试验一主要研究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生产性能、消化酶活性、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二主要研究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血清及组织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三主要研究苜蓿草粉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主要结果如下:试验一:(1)各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着;试验Ⅲ、Ⅳ组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对照组,随着苜蓿草粉替代量的增加有升高趋势;试验Ⅳ组的料重比显着低于对照组、试验Ⅰ、Ⅱ组。(2)试验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VH)随着苜蓿草粉添加水平的提高,VH随之提高,试验各组隐窝深度(CD)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H/CD)显着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空肠VH、CD、VH/CD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不显着;试验组回肠VH显着高于对照组,各组之间CD、VH/CD差异不显着。(3)试验Ⅱ组胃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和试验(40)组,胃蛋白酶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各组之间无显着差异,试验Ⅱ组的十二指肠、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4)试验Ⅲ、Ⅳ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试验Ⅱ、Ⅲ、Ⅳ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试验Ⅱ组血清球蛋白(GLO)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试验Ⅱ组血清白球比(ALB/GLO)显着低于对照组、试验Ⅲ、Ⅳ组;试验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着高于其余各组。其他指标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着。试验二:(1)试验Ⅲ、Ⅳ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试验(40)组;试验Ⅳ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着高于其余各组;各组之间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差异不显着。(2)试验组肝脏的各项抗氧化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着差异;试验Ⅱ组肾脏的T-AOC显着高于对照组,试验Ⅱ、Ⅲ组SOD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试验(40)组,各组之间GSH-Px、MDA、CAT差异不显着;试验Ⅰ组脾脏GSH-Px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各组,试验Ⅱ组的MD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各组之间的CAT、T-AOC、SOD差异不显着。(3)试验Ⅳ组十二指肠CAT活性显着高于其余各组,试验Ⅱ组GSH-Px和SOD活性显着高于其他组,试验Ⅲ、Ⅳ组MD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各组之间T-AOC差异不显着;试验Ⅱ组空肠GSH-Px活性显着高于其余各组,各组之间T-AOC、CAT、SOD、MDA差异不显着;试验组回肠MD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其余指标均无显着差异。试验三:(1)试验Ⅱ、Ⅲ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更高、丰度更好。(2)饲喂不同水平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会改变波尔山羊瘤胃微生物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优势,其中拟杆菌门最为丰富。(3)试验Ⅰ组普雷沃菌属较其他组更为丰富,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韩康康[10](2016)在《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用苜蓿草粉等量替代花生秧饲喂波尔山羊,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食欲正常、3月龄左右、体重在2428kg的波尔山羊母羊75只,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采用完全随机的单因子区组化设计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即每组15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4个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用10%、20%、30%、40%的苜蓿草粉等量替代花生秧。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5个组试验羊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平均日采食量随着苜蓿草粉替代量的增加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4个试验组之间比较,试验Ⅳ组、试验Ⅲ组显着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并着苜蓿草粉替代量的增加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在饲料转化效率方面,4个试验组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与对照组相比达到了显着性水平(p<0.05),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的料重比分别为:8.20、8.02、8.18、6.88、6.53。(2)5个组的宰前活重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蹄重、皮重、心脂重、肾脂重、腹脂重、皮脂重占宰前活重的比例5个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肝脏重、脾脏重、肺脏重占宰前活重的比例差异也不显着(p>0.05)。波尔山羊的屠宰率随着苜蓿草粉的替代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5个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4个试验组的胴体净肉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Ⅱ组最高为65.48%。用苜蓿草粉等量替代花生秧饲喂波尔山羊,5个组的GR值和眼肌面积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4个试验组的眼肌面积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最高为15.96cm2,其次为试验Ⅱ组14.76cm2。苜蓿替代花生秧饲喂波尔山羊,当替代量为20%-30%时能获得较好的屠宰性能。(3)不同的苜蓿草粉替代量对波尔山羊母羊的肉色、宰后45min的pH值及熟肉率没有显着性的影响(p>0.05),对照组的滴水损失率最高为2.62%,4个试验组之间比较表现为随着苜蓿草粉的替代量的增加,羊肉的滴水损失率有降低的趋势,且试验Ⅰ组显着高于其它三组(p<0.05)。在羊肉的剪切力方面,试验组普遍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Ⅳ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4个试验组之间,随着苜蓿草粉替代量的增加表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试验Ⅳ组显着低于试验Ⅱ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羊肉干物质、粗灰分均有所提高,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羊肉粗灰分的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干物质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及各试验组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粗蛋白质方面,4个试验组中除试验Ⅰ组外其它三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羊肉氨基酸方面,18种氨基酸在组成及含量上仅有胱氨酸和脯氨酸上表现出来显着性差异(p<0.05),所含的成年必需氨基酸、婴儿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的含量5组之间表现出同样的规律,即试验Ⅰ组>试验Ⅲ组>试验Ⅱ组>对照组>试验Ⅳ组。本试验中鲜味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均为0.26。苜蓿草粉等量替代花生秧能够改善羊肉品质提高羊肉部分氨基酸的含量,提高羊肉的品质。各组脂肪酸中的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油酸之间不存在显着性的差异(p>0.05),各试验组肌肉的亚油酸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肌肉中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均未检出,肌肉中α-亚麻酸试验Ⅲ组显着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显着高于试验Ⅰ组(p<0.05)。随着苜蓿草粉替代量的增加,肌肉中γ-亚麻酸的含量逐渐增加,其中试验Ⅳ组显着高于试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最多,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n6/n3值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分别为11.53、5.11、2.86、2.53、1.90。试验Ⅳ组的羊肉表现出更加适宜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即当苜蓿替代量为40%时,羊肉的脂肪酸组成更符合人们健康的需要。
二、不同添加剂对波尔山羊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添加剂对波尔山羊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 |
(二)喀斯特地区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的特点 |
(三)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数据资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影响机理 |
(一)特色饲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影响机理 |
1 栽培管理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2 加工方式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二)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机理 |
1 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 |
2 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 |
四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 |
(一)特色饲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与饲用价值评价 |
1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2 能值的评定 |
3 饲用价值评价 |
(二)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 |
1 饲用资源开发对于牛增重的影响 |
2 饲用资源开发对羊增重的影响 |
3 饲用资源开发对牛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
五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喀斯特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
1 种植管理技术 |
2 饲料化加工技术 |
3 牛羊舍饲技术 |
(二)喀斯特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牛羊食槽改良技术 |
2 牛羊圈舍优化技术 |
3 牛羊健康养殖技术 |
(三)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技术应用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羊抗病力、生长性能和肉品风味改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概述 |
1.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预防疾病方面的作用 |
1.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促进生长方面的作用 |
1.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风味改善方面的作用 |
1.4.1 鲜味氨基酸 |
1.4.2 脂肪酸 |
1.4.3 挥发性风味物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1 目的 |
1.5.2 意义 |
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羊抗病力影响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及分析 |
2.2.1 试验羊血清中特定疾病免疫抗体含量检测结果 |
2.2.2 试验羊血清中体液免疫抗体含量检测结果 |
2.3 讨论 |
2.3.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羊特定疾病免疫力的影响 |
2.3.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羊体液免疫的影响 |
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羊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及分析 |
3.2.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影响肉羊生长性能的结果 |
3.2.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影响肉羊胴体性能的结果 |
3.3 讨论 |
3.3.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羊胴体性能的影响 |
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羊肉风味影响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及分析 |
4.2.1 试验羊肉中脂肪酸检测结果 |
4.2.2 试验羊肉中氨基酸检测结果 |
4.2.3 试验羊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结果 |
4.3 讨论 |
4.3.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羊肌肉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4.3.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羊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3.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羊肌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酶菌联用制剂对波尔山羊育肥效果及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酶制剂概述 |
1.1.1 酶制剂定义 |
1.1.2 酶制剂的作用机理 |
1.1.3 酶制剂在反刍动物研究进展 |
1.1.4 影响酶制剂效果的因素 |
1.2 酵母概述 |
1.2.1 酵母制剂的来源与种类 |
1.2.2 酵母制剂的作用 |
1.3 益生菌与酶制剂联合使用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剂量酶菌联用制剂对波尔山羊育肥效果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时间地点以及对象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1.5 饲养管理 |
2.1.6 数据处理与统计 |
2.2 试验结果 |
2.2.1 不同剂量酶菌联用制剂对波尔山羊体重的影响 |
2.2.2 不同剂量酶菌联用制剂对波尔山羊瘤胃p H与VFA的影响 |
2.2.3 不同剂量酶菌联用制剂对波尔山羊血清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剂量酶菌联用制剂对波尔山羊体重的影响 |
2.3.2 不同剂量酶菌联用制剂对波尔山羊瘤胃p H与VFA的影响 |
2.3.3 不同剂量酶菌联用制剂对波尔山羊血清指标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剂量酶菌联用制剂对波尔山羊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3 试验日粮及加工 |
3.1.4 饲养管理 |
3.1.5 统计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不同剂量酶菌联用制剂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
3.2.2 不同剂量酶菌制剂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剂量酶菌联用制剂对波尔山羊瘤胃菌群的影响 |
3.3.2 不同剂量酶菌联用制剂对波尔山羊肠道菌群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 |
4.1 结论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饲料资源现状 |
1.1.1 稻草秸秆现状 |
1.1.2 白菜尾菜现状 |
1.1.3 混贮饲料利用现状 |
1.2 我国肉羊养殖现状 |
1.3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 |
1.3.1 饲料添加剂 |
1.3.2 青贮饲料 |
1.3.3 饲料精粗比 |
1.4 影响羊肉风味的因素 |
1.4.1 饲料种类及营养组成 |
1.4.2 能量饲料添加剂 |
1.5 小结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和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稻草尾菜混合青贮 |
2.2.3 试验方法 |
2.2.4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肉质养分的影响 |
2.3.2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2.3.3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 |
2.3.4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不同部位肌肉理化指标比较 |
2.3.5 成本预估 |
2.4 讨论 |
2.4.1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肉质养分的影响 |
2.4.2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2.4.3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 |
2.4.4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不同部位肌肉理化指标比较 |
2.5 小结 |
第3章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组织形态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测定指标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纤维相关参数的影响 |
3.3.2 光学显微镜下稻草尾菜混贮对肌纤维组织结构的影响 |
3.3.3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稻草尾菜混贮对肌纤维组织结构的影响 |
3.3.4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纤维相关参数的影响 |
3.4.2 光学显微镜下稻草尾菜混贮对肌纤维组织结构的影响 |
3.4.3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稻草尾菜混贮对肌纤维组织结构的影响 |
3.4.4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氧化损伤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风味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检测指标与方法 |
4.2.4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氨基酸的影响 |
4.3.2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脂肪酸的影响 |
4.3.3 肌纤维参数与风味物质相关关系分析 |
4.4 讨论 |
4.4.1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氨基酸的影响 |
4.4.2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脂肪酸的影响 |
4.4.3 肌纤维参数与风味物质相关关系分析 |
4.5 小结 |
全文总结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哺乳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0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羔羊消化生理特点 |
1.1 羔羊消化器官发育特点 |
1.2 羔羊消化机能特点 |
1.2.1 非反刍阶段 |
1.2.2 过渡阶段 |
1.2.3 反刍阶段 |
2 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功能 |
2.1 铁的生物学功能 |
2.1.1 铁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2.1.2 铁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2.1.3 铁对反刍动物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2 铜的生物学功能 |
2.2.1 铜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2 铜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2.2.3 铜对反刍动物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3 锰的生物学功能 |
2.3.1 锰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2 锰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2.3.3 锰对反刍动物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4 锌的生物学功能 |
2.4.1 锌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2.4.2 锌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2.4.3 锌对反刍动物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5 硒的生物学功能 |
2.5.1 硒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2.5.2 硒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2.5.3 硒对反刍动物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6 钴的生物学功能 |
2.6.1 钴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2.6.2 钴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2.6.3 钴对反刍动物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 反刍动物微量元素补充方法 |
3.1 直接补充法 |
3.1.1 注射无机盐溶液 |
3.1.2 瘤胃内颗粒 |
3.1.3 可控释放玻璃丸 |
3.1.4 混合剂 |
3.1.5 舔砖 |
3.1.6 饮水补充 |
3.2 间接法 |
4 微量元素添加剂饲喂效果研究进展 |
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5.1 研究内容 |
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1.3 精料补充料及营养水平 |
1.4 饲养管理 |
1.5 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 |
1.6 指标测定方法 |
1.7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日增重及采食量的影响 |
2.2 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体尺指标的影响 |
2.3 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日增重及采食量的影响 |
3.2 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体尺指标的影响 |
3.3 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4 小结 |
试验二 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等 |
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1.3 指标测定方法 |
1.4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2.2 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3 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3.2 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3 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羔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论文结论与创新点 |
1 论文结论 |
2 论文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硒和维生素E对波尔山羊繁殖及公羔羊GPX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硒的研究进展 |
1.1.1 硒自然界的分布及存在形式 |
1.1.2 硒在动物体内的分布 |
1.1.3 硒的吸收与代谢 |
1.1.4 硒元素的生物学功能 |
1.1.5 反刍动物对硒的需求 |
1.1.6 纳米硒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 |
1.2 维生素E的研究进展 |
1.2.1 维生素E简介 |
1.2.2 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 |
1.3 硒与维生素E的关系 |
1.3.1 硒与维生素E的协同作用 |
1.3.2 硒与维生素E不能相互代替 |
1.4 硒与维生素E的作用机理 |
1.5 母体营养对后代的影响 |
1.6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硒与维生素E对母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日粮与设计 |
2.1.3 饲养管理 |
2.1.4 样品采集 |
2.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6 数据处理 |
2.1.7 主要仪器设备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硒和维生素E对母山羊日粮中各营养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
2.2.2 硒和维生素E对母山羊日粮中各营养物质排出量的影响 |
2.2.3 硒和维生素E对母山羊日粮中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硒与维生素E对母山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试验日粮与设计 |
3.1.3 饲养管理 |
3.1.4 指标的测定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硒和维生素E对妊娠期母山羊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
3.2.2 硒和维生素E对妊娠母山羊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硒与维生素E对新生羔羊生长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 |
4.1.2 试验日粮与设计 |
4.1.3 饲养管理 |
4.1.4 样品的采集及检测 |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硒和维生素E对母山羊血清中硒和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 |
4.2.2 硒和维生素E对母山羊产后12h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4.2.3 硒和维生素E对母山羊初乳中硒、维生素E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4.2.4 硒和维生素E对新生山羊羔血清中硒、维生素E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4.2.5 硒和维生素E对新生山羊羔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 |
4.2.6 硒和维生素E对山羊羔断奶成活率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硒和维生素E对新生山羊羔免疫的影响 |
4.3.2 硒和维生素E对山羊羔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 |
4.3.3 硒和维生素E对山羊羔断奶成活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硒与维生素E对公山羊精液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动物 |
5.1.2 试验日粮与设计 |
5.1.3 饲养管理 |
5.1.4 样品采集 |
5.1.5 测定指标和方法 |
5.1.6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硒和维生素E对公山羊精液品质的影响 |
5.2.2 硒和维生素E对公山羊精浆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硒和维生素E对公山羊精液品质的影响 |
5.3.2 硒和维生素E对公山羊精液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硒与维生素E对公山羊组织中GPX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试剂 |
6.1.3 引物设计合成 |
6.1.4 总RNA的提取和反转录 |
6.1.5 Real-timePCR |
6.1.6 数据处理 |
6.2 试验结果 |
6.2.1 RNA完整性检验 |
6.2.2 基因表达定量的标准曲线和溶解曲线 |
6.2.3 公山羊各组织器官中GPX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科技查新报告 |
(7)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生产性能、物质消化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莫能菌素 |
1.1.1 莫能菌素的理化性质 |
1.1.2 莫能菌素药理作用及机理 |
1.1.3 莫能菌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历程 |
1.1.4 莫能菌素的生物学作用机理 |
1.1.5 莫能菌素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
1.1.6 莫能菌素应用展望 |
1.2 益生菌 |
1.2.1 益生菌的发展与定义 |
1.2.2 益生菌的作用与机制 |
1.2.3 在动物中的应用 |
1.2.4 益生菌应用展望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饲粮中添加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2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2.2.3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 |
2.2.4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
2.2.5 添加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肉品质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2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
2.3.3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内脏器官和胃肠道重量及发育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饲粮中添加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时间和地点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添加剂主要来源与特性 |
3.1.4 试验饲粮 |
3.1.5 饲养管理 |
3.1.6 消化代谢试验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7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8 数据处理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2.2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能量代谢的影响 |
3.2.3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氮代谢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3.2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能量代谢的影响 |
3.3.3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氮代谢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饲粮中添加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血清指标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血清指标的影响 |
4.2.2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
4.2.3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血清指标的影响 |
4.3.2 不同生物制剂杜寒杂交肉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
4.3.3 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海南黑山羊瘤胃液中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海南黑山羊 |
1.1.1 海南黑山羊分布 |
1.1.2 海南黑山羊特点 |
1.1.3 海南黑山羊现状 |
1.1.4 海南黑山羊基础研究 |
1.2 乳酸菌简介 |
1.2.1 乳酸菌概述 |
1.2.2 乳酸菌鉴定方法的相关研究 |
1.2.3 乳酸菌和青贮饲料 |
1.3 青贮饲料 |
1.3.1 概述 |
1.3.2 青贮发酵原理 |
1.3.3 青贮添加剂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黑山羊胃液中乳酸菌的筛选和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菌落特征 |
2.2.2 生理生化试验结果 |
2.2.3 革兰氏染色 |
2.2.4 生长曲线和产酸曲线 |
2.2.5 16S rDNA测序分析 |
2.3 小结 |
3 筛选乳酸菌在王草青贮中的应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王草营养成分分析 |
3.2.2 青贮样品的微生物分析 |
3.2.3 青贮发酵过程中pH分析 |
3.2.4 青贮发酵的感官评定 |
3.2.5 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分析 |
3.3 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9)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消化、抗氧化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紫花苜蓿 |
1.1.1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 |
1.1.2 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1.1.2.1 苜蓿叶蛋白的研究进展 |
1.1.2.2 苜蓿皂苷的研究进展 |
1.1.2.3 苜蓿多糖的研究进展 |
1.2 苜蓿草粉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2.1 苜蓿草粉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
1.2.2 苜蓿草粉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
1.2.3 苜蓿草粉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
1.2.4 苜蓿草粉在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3 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 |
1.3.1 瘤胃微生物的作用 |
1.3.2 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方法 |
1.3.2.1 瘤胃微生物传统研究方法 |
1.3.2.2 瘤胃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
1.3.2.3 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研究 |
2 引言 |
3 试验一、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 |
3.1.2 试验地点 |
3.1.3 试验设计 |
3.1.4 饲养管理 |
3.1.5 样品采集 |
3.1.6 指标测定 |
3.1.6.1 波尔山羊生产性能的测定 |
3.1.6.2 波尔山羊皱胃内容物及小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
3.1.6.3 波尔山羊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测定 |
3.1.6.4 波尔山羊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3.1.7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2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皱胃及小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2.1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皱胃内容物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2.2.2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2.3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空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2.4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回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3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
3.2.3.1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十二指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
3.2.3.2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空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
3.2.3.3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回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
3.2.4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3.3.2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3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小肠粘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
3.3.4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4.1 苜蓿草粉对血清ALT、AST、ALT/AST的影响 |
3.3.4.2 苜蓿草粉对血清TP、ALB、GLO含量和ALB/GLO的影响 |
3.3.4.3 苜蓿草粉对血清BUN和GLU含量的影响 |
3.3.4.4 苜蓿草粉对血清TC、HDL-C和LDL-C的影响 |
3.3.4.5 苜蓿草粉对血清Ig G含量的影响 |
3.4 小结 |
4.试验二、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血清及组织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样品处理 |
4.1.3 指标检测及方法 |
4.1.4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2.2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内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2.2.1 苜蓿草粉对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2.2.2 苜蓿草粉对肾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2.2.3 苜蓿草粉对脾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2.3 苜蓿草粉对小肠组织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2.3.1 苜蓿草粉对十二指肠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2.3.2 苜蓿草粉对空肠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2.3.3 苜蓿草粉对回肠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试验三、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5.1.2 测序试验流程图 |
5.1.3 生物信息分析 |
5.1.3.1 数据优化与统计 |
5.1.3.2 OTU聚类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稀释性曲线(Rarefaction curve) |
5.2.2 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
5.2.2.1 Shannon-Wiener曲线 |
5.2.2.2 Rank-Abundance曲线 |
5.2.3 OTU分布Venn图 |
5.2.4 分类学分析 |
5.2.4.1 微生物门水平分类 |
5.2.4.2 微生物属水平分类 |
5.3 讨论 |
5.3.1 稀释性曲线(Rarefaction curve)分析 |
5.3.2 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分析 |
5.3.2.1 Shannon-Wiener曲线 |
5.3.2.2 Rank-Abundance曲线 |
5.3.3 分布Venn图 |
5.3.4 分类学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10)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苜蓿的营养价值 |
1.1.1 苜蓿的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的营养 |
1.1.2 苜蓿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的营养 |
1.1.3 苜蓿维生素(Vitamin)的营养 |
1.1.4 苜蓿皂苷(Saponins)的营养 |
1.1.5 苜蓿异黄酮的营养 |
1.1.6 水溶性苜蓿多糖(WSAP)的营养 |
1.2 苜蓿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 |
1.2.1 苜蓿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1.3 羊肉的品质特征 |
1.3.1 羊肉的营养价值 |
1.3.2 羊肉的气味和风味 |
2 引言 |
3 试验一: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时间与地点 |
3.1.2 试验设计与分组 |
3.1.3 试验饲粮及饲养管理 |
3.1.4 生长性能指标测定 |
3.1.5 经济效益 |
3.1.6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日粮对波尔山羊采食量的影响 |
3.2.2 不同日粮对波尔山羊日增重的影响 |
3.2.3 不同日粮对波尔山羊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的影响 |
3.2.4 经济效益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不同日粮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3.4 经济效益分析 |
4 试验二: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羊的选择 |
4.1.2 时间与地点 |
4.1.3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4.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5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屠宰性状 |
4.3 讨论与分析 |
4.3.1 不同日粮对波尔山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5 试验三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肉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羊的选择 |
5.1.2 时间与地点 |
5.1.3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5.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1.5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日粮对波尔山羊羊肉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
5.2.2 不同日粮对波尔山羊羊肉化学性质的影响 |
5.2.3 不同日粮对波尔山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5.2.4 不同日粮对波尔山羊羊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不同日粮对波尔山羊羊肉物理性质的影响 |
5.3.2 不同日粮对波尔山羊羊肉化学性质的影响 |
5.3.3 不同日粮对波尔山羊羊肉氨基酸的影响 |
5.3.4 不同日粮对波尔山羊羊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6.结论 |
6.1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6.2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6.3 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肉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四、不同添加剂对波尔山羊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D]. 陈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羊抗病力、生长性能和肉品风味改善的研究[D]. 落巨越.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酶菌联用制剂对波尔山羊育肥效果及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D]. 田广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D]. 卢月. 扬州大学, 2021
- [5]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哺乳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D]. 邵长一.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6]硒和维生素E对波尔山羊繁殖及公羔羊GPX基因表达的影响[D]. 金海峰. 延边大学, 2019(01)
- [7]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生产性能、物质消化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 贾鹏.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8]海南黑山羊瘤胃液中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应用[D]. 张万昌. 海南大学, 2017(08)
- [9]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消化、抗氧化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 张冬强.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 [10]苜蓿草粉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D]. 韩康康.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