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磺化反应法测定亚麻油的纯度(论文文献综述)
金斐[1](2017)在《大豆脱臭馏出物中浓缩天然VE的酯化工艺研究》文中认为大豆油脱臭馏出物(SODD)是浓缩天然维生素E(VE)的重要原料,成分复杂,主要含有VE、甾醇、甘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等。酸催化酯化工艺是目前工业化浓缩天然VE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存在很多不足,如所用酸催化剂会造成设备腐蚀,产生的大量废酸水还会污染环境,而且酯化后甲醇的回收成本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甘油酯化法处理SODD,搭建了甘油酯化和酯交换连续化装置,并对甘油酯化工艺进行了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可为工业化设计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考察反应温度、甘油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单反应釜中大豆脱臭馏出物甘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对酯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较适宜的操作参数为反应温度240℃,甘油/脂肪酸(摩尔比)1.1,反应时间3h。甘油酯化降酸过程宏观上呈一级反应,且反应常数k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甘油酯化降酸反应为吸热反应,计算得到表观反应活化能为231.2 J/mol。(2)在搭建的多釜串联甘油酯化连续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反应级数对降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串联全混流反应釜甘油酯化反应,需四级反应釜及以上,可将大豆脱臭馏出物酸值降至1mg KOH/g以下。在此基础上,对年处理1万吨大豆脱臭馏出物的甘油酯化反应过程进行了物料衡算及能量衡算,结果表明:四级串联全混流反应釜中脂肪酸转化率可达到99.24%,整个连续化酯化工艺所需的热量为15.03万大卡/小时。另外,甘油酯化反应对VE收率影响较小,多釜串联甘油酯化连续化工艺可以替代间歇式单釜工艺用于SODD中浓缩天然VE的酯化预处理。(3)对SODD预酯化后的产物进行酯交换反应,通过单釜考察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酯交换反应级数等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操作参数是反应时间为1h,反应级数为两级;两级酯交换过程,一级加入油重20%的甲醇,催化剂为油重0.5%的KOH,二级加入油重10%的甲醇,催化剂为油重0.5%的KOH。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二级酯交换连续化反应装置,考察在连续进料的过程中甘三脂的转化程度,结果表明:甲酯含量一直在76%左右,甘三酯反应完全。此外,连续化酯交换反应装置对VE收率影响较小,可用于替代间歇式单釜操作。
李传亮[2](2017)在《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反应的催化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大量使用石化燃料将会带来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因此寻找新型的可替代能源越来越受到关注。生物柴油由于具有可再生、绿色环保、可降解等优点,被认为是石化燃料最好的替代品。以高酸值油脂代替纯植物食用油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物柴油的竞争力。目前使用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可分为两步:预酯化和酯交换。催化剂多以均相酸碱为主,而均相酸碱催化剂带来产物不易分离、催化剂回收困难、水洗产生大量废水、不能连续化生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两种不同的固体催化剂(介孔碳基固体酸和硅酸锂固体碱)及其在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研究。(1)以蔗糖为碳源、SiO2为模板剂,采用碳化-磺化法制备介孔碳基固体酸催化剂,采用酸碱滴定、BET、XRD、FT-IR、SEM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考察碳化温度、磺化温度、模板剂用量对催化剂表面-SO3H数量、比表面积和孔径的影响,并将其用于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结果表明:制备催化剂的适宜条件为碳化温度400℃、磺化温度170℃、m二氧化硅:m蔗糖=1:2;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醇油摩尔比30:1、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8%,生物柴油收率最高达95.94%。在此反应条件下,考察催化剂的耐酸性,当油脂中脂肪酸含量高达15%时,酯交换转化率可达到90.87%,脂肪酸转化率达到99%,为高酸值油脂一步法制备生物柴油奠定了基础。(2)在低温、常压下,考察介孔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油酸的酯化反应,在油醇摩尔比1:1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h、催化剂用量8%的条件下,酯化转化率达到最大97.47%,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转化率依然达到96%以上;并对介孔碳基固体酸催化酯化反应动力学进行初步研究,反应级数1.38,表观活化能为58.7kJ/mol。(3)以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锂为原料,通过沉淀法制备硅酸锂固体碱催化剂,采用SEM、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将制备的催化剂用于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通过单因素优化法考察最佳反应条件:醇油摩尔比12:1、催化剂用量6%、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2h,生物柴油转化率达到99.64%,催化效果与液体碱相当,可以用于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第二步催化反应,也可用于一般油脂一步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转化率达到96.36%,表现出非常好的稳定。
陈自强[3](2015)在《氢化腰果酚聚氧乙烯醚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以腰果酚作为原料制备氢化腰果酚聚氧乙烯醚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特有的杀菌性能,对反渗透膜进行杀菌除垢。首先以腰果酚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在135~140 ℃和压力2×105~3×105Pa下,以50%NaOH溶液为催化剂,分别合成了环氧乙烷加成数为12和25的不饱和聚氧乙烯腰果酚醚OD-12和OD-25,再以镍为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催化加氢反应,得到了饱和腰果酚CD-12和CD-25。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溶剂种类以及反应时间对加氢速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的最佳条件。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 FT-IR和1H-NMR表征。其次,分别在75℃,将上述饱和腰果酚聚氧乙烯醚与金属钠进行反应,制得饱和腰果酚聚氧乙烯醚醇钠CD-12 Na和CD-25 Na。考查了制取CD-12 Na、CD-25 Na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对加钠反应速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的最佳条件。第三.用上述合成物与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以1:3摩尔配比反应10 h,生成饱和腰果酚聚氧乙烯醚季铵类表面活性剂QC-12和QC-25,考虑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的最佳条件。用柱分离方法提纯将产物分离和提纯,对其进行了溴酚蓝定性鉴定和FT-IR、1H-NMR表征,证明合成之物为目标产物。第四,测定了 QC-12和QC-25的HLB值、浊点、软化点及临界胶束浓度。比较了 QC-6和QC-25与前人合成QC,QC-12,QC-16化合物的杀菌性能,结果表明QC-12杀菌性能最佳。最后,将QC-12和缓蚀剂RX-1进行复配制得DF-12反渗透膜杀菌阻垢分散剂,对其杀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QC-12的浓度为10mg/L,RX-1的浓度为20mg/L时,杀菌率达到100%。将DF-12在工厂进行了现场应用考察,并与现行使用的国外产反渗透膜杀菌阻垢分散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DF-12具有良好的杀菌阻垢性能。
林珍红[4](2010)在《桐油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桐油是我国的特产资源,同时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我国的桐油利用水平比较低。本课题的研究将为这些资源开辟新的应用,以缓解资源的需求压力。主要工作如下:(1)桐油皂化工艺探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皂化反应的较佳的工艺条件为:桐油20g,超碱量1.2倍,助剂用量20g,体系总质量100g,在65℃下反应120min。此条件下桐油皂化率可达99.54%。对皂化工艺进行了动力学考察,建立桐油皂化反应动力学方程。(2)桐酸的精制工艺:首先确定较佳的皂化产物分离方案。其次利用气质联用法对桐油组份定性分析,并用气相色谱法对各种脂肪酸定量。结果表明桐油中桐酸含约70%,不饱和酸的含量高达约94%。然后探讨尿素包合法和低温结晶法对桐酸的精制效果。其中尿素包合法提纯桐酸,并未取得显着效果。低温结晶法考察了溶剂种类、料液比、结晶温度和结晶时间对桐酸精制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较佳的精制方案。当纯度要求较高时,桐酸纯度达92.16%,桐酸收率为48.53%。若考虑桐酸收率时,采用的工艺条件组合可使桐酸纯度为90.23%,桐酸收率达58.64%。最后通过红外光谱法表征桐酸的分子结构,利用紫外扫描分析确定了桐酸共轭三烯结构的特征紫外吸收峰。(3)桐酸对乳液的改性工艺:首先确定乳液聚合适宜的乳液配方和反应温度。其次桐酸取代DVB作交联剂,结果发现桐酸对聚合单体的交联效果并不显着。最后桐酸钠盐可取代传统乳化剂SDS参与乳液聚合,结果显示,制得的乳液粘度大于SDS作乳化剂的情况,涂膜的耐水性也得到了提高。(4)桐酸的磺化工艺:首先确定可行的磺化方案,即以水为反应介质,亚硫酸氢钠为磺化剂,在碱性环境下加快桐酸的溶解,磺化剂采用逐滴加入的方式,反应温度控制在80℃,反应4-6h,得到含磺化桐酸的黄色均相澄清液。采用钙盐转化法来分离磺化桐酸。通过红外和紫外光谱法发现,磺化桐酸分子结构不含有共轭三烯,磺酸基已加成到双键中。最后,采用酸性亚甲基蓝实验鉴定出磺化桐酸是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仪测定出磺化桐酸水溶液能达到的最低表面张力即γ cmc为32.1mN/m,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
王雪[5](2010)在《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改性制备广谱粘胶剂、涂料的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塑料的使用日益普遍,它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由于它们的难降解性成了人人谈之色变的“白色污染”,因此,国内外的人们都很重视废弃塑料泡沫的处理和回收再利用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以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基料,研制粘胶剂和涂料,具有能耗低、工艺操作简单、投资小等特点,可以变废为宝,利用资源,不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对控制环境污染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本实验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PS的接枝试验,二是水乳型胶粘剂的制备,三是溶剂型墙面涂料的制备。聚苯乙烯是非极性高分子树脂材料,对极性基体的附着力差,在它的主链上接枝上极性单体,能够起到改性的作用。在试验中探究了马来酸酐(MAH)在甲苯-乙酸乙酯-氯仿-丙酮介质中接枝聚苯乙烯的工艺条件,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的反应工艺条件:过氧化苯甲酰(BPO)1%,顺丁烯酸酐(MAH)3%,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100℃,引发剂的添加方式为2:1(质量比),最佳条件下用滴定法测得的接枝率为1.96%,接枝效率可达98.4%;用极差分析正交试验中各反应条件的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BPO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接枝产物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分析证明了马来酸酐是以饱和单环形式接到PS主链上,确实生成了MAH-g-PS共聚物。利用废旧聚苯乙烯制取水乳型粘胶剂的试验中,系统地探究了接枝液、改性剂、增塑剂、乳化剂、颜填料、水油相的比例等因素对粘胶剂的影响。由于聚苯乙烯是非极性高分子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刚性苯环,柔韧性差,脆性大,在木材、金属、纸张等极性物质表面的附着力差,必须用极性的树脂对它改性,以增强其附着力。试验选择了价格便宜的松香作为改性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粘胶剂的最佳配比组成:接枝液70-75%,增塑剂1.5-2%,松香20-25%,氧化锌3-3.5%,乳化剂2.5-3%,反应的适宜温度80℃,时间2h,当水油相的比为3:1时,可以制得稳定的水包油型PS乳化胶液。把制得的PS改性胶与市售的白乳胶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得出了改性胶的很多指标优于市售白乳胶的结论,并核算了改性胶的经济成本。该粘胶剂适合于木材、瓷砖、金属、纸张等制品的粘接。利用废旧聚苯乙烯制取溶剂型涂料的试验中,系统地探究了PS基料、改性剂、增塑剂、乳化剂、颜填料等对涂料的影响。根据使用要求,溶剂选择了甲苯、乙酸乙酯、200#汽油。通过多次试验得出了制取涂料的配方:混合溶剂60-70%,松香20-25%,复合乳化剂2-4%,增塑剂0.5-1.5%,钛白粉6-8%,氧化锌3-4%,活性碳酸钙10-15%,并对所制得的涂料进行了相关的性能检测,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家的S01-3标准,成本核算也低于市售的产品。
万楚筠,黄凤洪,祝俊,廖李[6](2007)在《紫外法快速测定废水中微量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快速测定废水中微量油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使用正己烷作为萃取和测试溶剂,同国标方法(GB/T16488-1996)所用的四氯化碳相比可减少对测试人员的伤害。使用浓硫酸磺化和蒸馏相结合的提纯溶剂方法,可节省实验的准备时间。结果表明,该方法所需设备简单,不需特殊试剂,测定速度快,准确度较高。
赵有刚[7](2005)在《三次采油用改性石油磺酸钠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表面活性剂的耐钙镁离子能力,本文以大庆炼化公司的渣油(糠醛抽出油和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经过与马来酸酐的酰基化反应及与Na2SO3的磺化反应,合成出新型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改性石油磺酸钠。通过以十二烷基苯为原料合成十二烷基苯甲酰丙烯酸钠磺酸钠的表征分析,确认了以烷基苯为原料合成产品的反应条件及产品结构。对原料油和提纯后的改性石油磺酸钠的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得到具有磺酸基和羧酸基结构的产品。从对以两种原料油合成的改性石油磺酸钠的质谱分析,得到它们的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平均碳数、主要碳数分布及烷烃碳数。 采用吊片法对以两种原料油合成的改性石油磺酸钠的表面张力进行测定,得到它们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最低表面张力。通过比较发现,以糠醛抽出油为原料合成的改性石油磺酸钠的表面活性高于以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的改性石油磺酸钠和以相同原料合成的石油磺酸钠的表面活性。 采用旋转滴法对改性石油磺酸钠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下,以糠醛抽出油为原料合成的改性石油磺酸钠的平衡界面张力在不同碱度下都比以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的改性石油磺酸钠的低。并且以糠醛抽出油为原料合成的改性石油磺酸钠能在较宽的碱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下与大庆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而以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的改性石油磺酸钠只能在高的碱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下才能与大庆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这说明以糠醛抽出油为原料合成的改性石油磺酸钠的界面性能优于以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的改性石油磺酸钠的界面性能。 以两种不同原料油合成的改性石油磺酸钠都能在钙镁离子浓度为600mg/L以下保持超低界面张力(10-3mN/m),而石油磺酸钠只能在钙镁离子浓度为300mg/L以下才能保持超低界面张力。这表明改性石油磺酸钠的耐钙镁离子能力强于石油磺酸钠,为三次采油开发了一种成本低、界面性能好和具有较强耐钙镁离子能力的表面活性剂。
周华龙[8](2003)在《不饱和油脂非均相系统氧化机理的研究与表征》文中认为论文工作的研究起始于: (1)制革化学中的油鞣理论与实际研究的结果有明显的差距; (2)传统不饱和天然油脂氧化机理与皮革化学品(氧化-亚硫酸化加脂剂)中的油脂氧化机理的观点,与大量的实验结果相矛盾,有很多的缺陷。 由于曾经仅立足于(上述)传统观点的基础上,自己的认识也受其影响;加之天然油脂复杂的结构特点,以及缺乏可资利用的、可摹拟的模型分子结构物进行研究,因此曾一直未能深刻理解产生这些局限的原因所在。 本文的工作主要就是围绕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一,不饱和天然油脂(包括衍生物和合成酯)与空气中的O2发生的氧化反应;二,饱和烷烃(液蜡)与Cl2、SO2气体之间的反应。二者均是在非均相反应体系中进行的游离基反应。 一、关于烷基的催化磺酰氯化的研究 烷基磺酰氯或烷基磺酸盐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重要化工原料,对其进行结构、性能和新的合成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文以液体石蜡为原料,利用典型的游离基反应——磺酰氯化反应,合成了针对性强的催化剂(PB),促进饱和烷烃和Cl2、SO2气体之间的游离基反应。经反复的实验,对非均相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相关的影响因素——PB用量、反应温度、传质过程等进行了优选。对比传统的合成方法,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磺酰氯化反应在2.5小时内便可使活性物的含量达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到45%,是传统反应效率的七倍。 实验研究了烷烃原料的组成、C12与502的比例、碳链结构、有效氯及结合氯对产品性能、外观色泽的影响。并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和数学公式推算得出:结合氯与正构烷烃含量的关系式和有效氯与活性物、皂化值之间的关系式。大大缩短了分析的时间、降低了工作强度,在工业化生产中具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将烷基磺酞氯及其烷基磺酸盐(钱)做油靴机理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它们对酸皮收缩温度(Ts)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用烷基磺酞氯、烷基磺酞胺或烷基磺酸盐油靴皮革无助于提高皮革的收缩温度(Ts)。 作为重要的亲水性表面活性材料的烷基磺酸盐,它自身所含的电解质盐,对其表面活性有不良的影响,而有关烷基磺酞氯的结构对析盐的影响缺乏资料。本文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对析盐方式进行了比较,采用新的析盐方法和析盐助剂,使烷基磺酸盐中的无机盐盐析更彻底,烷基磺酸盐乳液的耐电解质的能力和天然油脂与烷基磺酸盐产品的相容性得到了改善。二、关于不饱和油脂的氧化的研究 油脂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仅次于粮食,同时也是工业生产十分重要的可再生性原料。过去人们一直很注重油脂的自氧化和抗氧化的研究,对如何保护和提高油脂的质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有关油脂(深度)氧化后结构变化、物理化学性能的变化和表征的研究并不多,涉及油脂的氧化研究主要表现在定性的推测上。特别在制革化学理论和皮革化学品的研究方面,在过去较长时期内受“高碘值双键氧化论”的影响很深,使不饱和油脂的氧化理论研究还要滞后。 本文对不饱和天然油脂及其衍生物、合成醋的深度氧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对氧化油脂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对油脂氧化游离基反应的特点、发生反应的位置、结构变化、物性、化学活性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1.a一CHZ氧化与表征 在研究中将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不同的油脂进行氧化,用PV值表征氧化反应的深度,研究证明:传统的双键氧化观点有明显的缺陷。假如油脂氧化发生在双键上,必然导致双键破坏或是氧化后的油脂碘值IV明显的下降。将菜油、米糠油、豆油、茶油等深度氧化后,分析其IV值和PV值,二者根本不成比例。例如豆油氧化后四=12001500nUnol/kg,△IV=512 912/100 9.0110 2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为了进一步确证氧化不是在双键上进行,特选用单烯结构的脂肪酸进行氧化(目的是避免因氧化诱使多双键非共辘结构变成共扼结构),用气象色谱定量分析油脂氧化前后不饱和组份变化,当PV达到最大值时,双键结构变化(八1V值)很小,证明氧化反应确是以非双键反应为绝对主反应。 首次系统的、定性的和定量的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不饱和油脂深度氧化的变化,是双键边的a一CHZ氧化,证明油脂的环氧化的确是在双键上生成环氧基,且是顺式加成的反应;而a一CHZ氧化会使油脂双键顺式结构发生反式构型变化。红外吸收光谱清晰表征氧化后的油脂:R一OOH在3415cm一’增加,双键顺式结构在3O10cm-t下降,双键反式结构在967c证’增多。2.油脂PV值与lV值的关联性 鱼油碘值一般是160190912/1009.011,其脂肪链上可含有四烯、五烯、六烯结构。按照“高碘值双键氧化理论”观点:鱼油的深度氧化是容易达到很高的氢过氧化值的。实验证实:即便鱼油深度氧化,其Pv值一般是250一3O0nunol/kg,极难超过SOOInlnol/kg。而以油酸脂为主体结构的油脂PV=1 100一1150nuno
王钦文[9](1984)在《用磺化反应法测定亚麻油的纯度》文中指出纯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油脂的质量.作为油漆油墨工业的原料,亚麻油的纯度也体现了使用价值的高低.现行的油脂纯度鉴别法因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或操作步骤较为繁杂,在基层难以应用.所以,寻求一种简便易行的测定方法很有必要.磺化反应就是以此为目的而提出的.
二、用磺化反应法测定亚麻油的纯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磺化反应法测定亚麻油的纯度(论文提纲范文)
(1)大豆脱臭馏出物中浓缩天然VE的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的组成及性质 |
1.2.1 维生素E |
1.2.2 甾醇 |
1.2.3 游离脂肪酸 |
1.2.4 甘油酯 |
1.3 脱臭馏出物中维生素E提取方法 |
1.3.1 尿素包合法 |
1.3.2 吸附及离子交换法 |
1.3.3 萃取法 |
1.3.4 精馏法 |
1.3.5 分子蒸馏法 |
1.4 脱臭馏出物的酯化预处理工艺 |
1.4.1 酶催化酯化法 |
1.4.2 酸催化酯化法 |
1.4.3 甘油酯化法 |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大豆脱臭馏出物中各组分的分析与测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测定方法与结果 |
2.2 小结 |
第三章 大豆脱臭馏出物甘油酯化反应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3 实验方法及过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单反应釜甘油酯化反应 |
3.2.2 宏观动力学模型 |
3.2.3 多级串联反应釜甘油酯化反应 |
3.2.4 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
3.2.5 甘油酯化反应对VE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酯交换反应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1.3 反应原理及实验方法 |
4.1.4 酯交换实验装置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催化剂用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 |
4.2.2 一级及二级酯交换对反应的影响 |
4.2.3 多级串联酯交换连续化反应 |
4.2.4 酯交换反应对天然VE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
(2)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反应的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生物柴油概述 |
1.2.1 生物柴油的定义与由来 |
1.2.2 生物柴油的组成 |
1.2.3 生物柴油的特性 |
1.2.4 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 |
1.3 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外生物柴油的发展情况 |
1.3.2 国内生物柴油发展的情况 |
1.4 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
1.4.1 物理方法 |
1.4.2 化学法 |
1.4.3 生物酶催化法 |
1.5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 |
1.5.1 碳基固体酸及其基本性质 |
1.5.2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 |
1.5.3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在油脂方面的应用 |
1.6 硅酸盐催化剂 |
1.6.1 硅酸盐的结构与分类 |
1.6.2 硅酸盐催化生物柴油的应用 |
1.7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7.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7.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介孔碳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催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介孔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 |
2.2.3 催化剂的表征 |
2.2.4 介孔碳基固体酸催化酯交换机理 |
2.3 催化剂催化活性评价及分析方法 |
2.3.1 催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 |
2.3.2 甘油分析方法(高碘酸钾氧化法) |
2.4 介孔碳基固体酸表征 |
2.4.1 热重(TG)表征 |
2.4.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2.4.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4.4 扫描电镜(SEM)表征 |
2.5 催化剂制备条件影响 |
2.5.1 碳化温度对催化剂结构、-SO_3H数量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2.5.2 磺化温度对催化剂结构、-SO_3H数量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2.5.3 模板剂用量对催化剂结构、-SO_3H数量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2.6 酯交换反应条件的影响 |
2.6.1 油醇摩尔比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 |
2.6.2 催化剂用量对生物柴油产率影响 |
2.6.3 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 |
2.6.4 介孔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稳定性 |
2.6.5 含酸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介孔碳基固体酸催化油酸制备生物柴油及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酯化反应实验及反应装置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油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3.2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3.4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3.5 催化剂重复使用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4 酯化反应动力学 |
3.4.1 反应常数和反应级数 |
3.4.2 反应活化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酸锂固体碱的制备及催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固体碱催化剂制备 |
4.2.3 催化剂表征 |
4.2.4 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实验及反应装置 |
4.2.5 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机理 |
4.3 催化剂表征 |
4.3.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4.3.2 SEM表征 |
4.4 Li_4Si_O4固体催化剂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 |
4.4.1 醇油摩尔比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4.4.2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4.4.3 反应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4.4.4 反应时间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4.4.5 催化剂重复使用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氢化腰果酚聚氧乙烯醚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腰果酚及其应用 |
1.1.1 腰果树生长环境 |
1.1.2 腰果酚介绍 |
1.1.3 腰果酚的制取 |
1.1.4 腰果酚的特殊结构 |
1.1.5 腰果酚的应用 |
1.2 表面活性剂 |
1.2.1 表面活性剂概述 |
1.2.2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
1.2.3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 |
1.2.4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2.5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1.3 环氧乙烷 |
1.3.1 环氧乙烷加成反应研究 |
1.3.2 环氧乙烷的结构及反应性 |
1.3.3 碱性催化条件下的环氧乙烷开环 |
1.4 催化加氢 |
1.4.1 镍基催化剂的分类 |
1.4.2 镍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1.4.3 腰果酚的催化加氢 |
1.5 反渗透膜 |
1.5.1 反渗透膜及其发展历程 |
1.5.2 反渗透膜的主要应用 |
1.5.3 反渗透膜污堵的原因分析 |
1.6 腰果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实验方案设计 |
1.8.1 制备聚氧乙烯腰果酚醚的实验方案 |
1.8.2 聚氧乙烯腰果酚醚催化加氢反应的实验方案 |
1.8.3 制备聚氧乙烯腰果酚醇钠的实验方案 |
1.8.4 合成腰果酚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验方案 |
1.8.5 产物的表征及其理化性能的研究 |
1.8.6 工业现场实验验证合成产物的杀菌性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环氧乙烷加成反应 |
2.2.2 加氢反应 |
2.2.3 氢化腰果酚聚氧乙烯醚醇钠的制备 |
2.2.4 腰果酚类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2.5 红外光谱法判定产物结构 |
2.2.6 溴酚蓝法鉴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2.2.7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2.2.8 HLB值的测定 |
2.2.9 浊点测试 |
2.2.10 软化点的测定 |
2.3 腰果酚类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杀菌性能的测试 |
2.3.1 细菌培养基的配制 |
2.3.2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2.3.3 测试药剂对试验藻种的杀灭效果 |
2.3.4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 |
2.4 DF-12反渗透阻垢分散剂的配方及其添加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饱和腰果酚聚氧乙烯醚的制备-催化加氢反应 |
3.1.1 催化加氢产率的计算 |
3.1.2 催化剂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3.1.3 反应时间对原料转化率的影响 |
3.1.4 加氢的最优条件 |
3.2 氢化腰果酚聚氧乙烯醚醇钠的制备 |
3.2.1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2.2 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
3.3 腰果酚类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3.3.1 产物的纯化 |
3.3.2 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
3.3.3 反应时间对原料转化率的影响 |
3.4 产物结构表征 |
3.4.1 原料及各阶段产物的红外谱图分析 |
3.4.2 原料和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5 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定性检测 |
3.5.1 QC-12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定性检测 |
3.5.2 QC-25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定性检测 |
3.6 产物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3.6.1 QC-12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3.6.2 QC-25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3.7 QC-12和QC-25 HLB值的测定 |
3.8 QC-12和QC-25软化点的测定 |
3.9 CD-12和CD-25浊点的测定 |
3.10 杀菌性能的测试 |
3.10.1 实验室中杀菌性能的测试 |
3.10.2 实验室小试对比阻垢抑制菌性能 |
3.11 工业小试对比阻垢性能 |
3.11.1 郑州沃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水质概况 |
3.11.2 DF-12的缓蚀性能工业测试 |
3.11.3 压力与长垢之间的关系 |
3.11.4 电导率与长垢之间的关系 |
3.11.5 产水率与长垢之间的关系 |
3.11.6 工业现场流量计观察情况 |
3.12 经济效益分析 |
3.12.1 QC-12的经济效益分析 |
3.12.2 DF-12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桐油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桐油概况 |
1.3 基于桐油的研究进展 |
1.3.1 桐油毒理性研究 |
1.3.2 桐油掺杂检测研究 |
1.3.4 桐油药性研究 |
1.4 桐油及衍生物改性的研究进展 |
1.4.1 桐油改性酚醛树脂 |
1.4.2 桐油改性环氧树脂 |
1.4.3 桐油合成环氧树脂固化剂 |
1.4.4 桐油改性醇酸树脂 |
1.4.5 桐油制备生物柴油 |
1.4.6 桐油共聚树脂 |
1.4.7 桐油氧化聚合反应改性及应用 |
1.5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1.5.1 课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桐油皂化工艺探讨及动力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理 |
2.2.1 桐油水解工艺 |
2.2.2 皂化反应历程 |
2.2.3 反应动力学分析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试剂与仪器 |
2.3.2 桐油皂化工艺探讨 |
2.3.3 皂化动力学研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因素实验 |
2.4.2 正交实验 |
2.4.3 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桐酸的精制工艺探讨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理 |
3.2.1 尿素包合法原理 |
3.2.2 低温结晶法原理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原料与试剂 |
3.3.2 实验仪器 |
3.3.3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皂化产物分离方案的确定 |
3.4.2 脂肪酸定性定量分析 |
3.4.3 尿素包合法 |
3.4.4 低温结晶法 |
3.4.5 桐酸的结构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桐酸对丙烯酸酯类乳液的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乳液配方的设计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原料与试剂 |
4.3.2 实验仪器与装置图 |
4.3.3 实验方法 |
4.3.4 乳液性能测定及结构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乳液聚合工艺探讨 |
4.4.2 桐酸对乳液的改性初探 |
4.4.3 乳液的红外表征 |
4.4.4 乳液涂膜的 DSC 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磺化桐酸的合成及表征 |
5.1 引言 |
5.2 反应机理 |
5.3 材料与方法 |
5.3.1 原料与试剂 |
5.3.2 实验仪器 |
5.3.3 实验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磺化方案的确定 |
5.4.2 磺化产物的分离 |
5.4.3 磺化桐酸的红外表征 |
5.4.4 磺化过程的紫外分析 |
5.4.5 磺化桐酸的表面活性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论文发表情况 |
(5)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改性制备广谱粘胶剂、涂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废旧EPS的回收情况 |
1.2.1 废旧EPS的收集方法 |
1.2.2 泡沫塑料的识别 |
1.2.3 泡沫塑料的分选 |
1.2.4 废旧塑料的清洗 |
1.2.5 消泡减容 |
1.3 聚苯乙烯的成分 |
1.4 废旧聚苯乙烯的处理方法 |
1.4.1 传统的处理方法 |
1.4.2 现代的处理方法 |
1.5 聚苯乙烯接枝反应机理 |
1.6 接枝方法综述 |
1.6.1 溶液接枝法 |
1.6.2 熔融接枝法 |
1.6.3 固相接枝法 |
1.6.4 悬浮接枝法 |
1.7 影响接枝反应的因素 |
1.8 PS接枝物的应用 |
1.8.1 界面相容剂 |
1.8.2 用作大分子偶联剂 |
1.8.3 接枝物用作表面胶粘剂、涂料 |
1.9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聚苯乙烯接枝改性实验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过氧化苯甲酰的制备 |
2.2.2 废旧泡沫塑料的清洗 |
2.2.3 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辨别 |
2.2.4 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粉碎 |
2.2.5 溶剂的配置 |
2.2.6 接枝物的合成 |
2.2.7 反应装置见图 |
2.3 接枝物的表征 |
2.3.1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2.3.2 接枝率的测定 |
2.3.4 红外光谱的测定 |
2.3.5 固含量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溶剂的选择 |
2.4.1.1 混合溶剂的组分选择 |
2.4.1.2 混合中各溶剂配比(体积)的确定 |
2.4.2 引发剂的选择 |
2.4.3 单体的选择 |
2.4.4 有关反应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因素 |
2.4.4.1 引发剂BPO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2.4.4.2 引发剂BPO添加方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2.4.4.3 单体马来酸酐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2.4.4.4 反应温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
2.4.4.5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2.4.4.6 引发剂BPO和单体马来酸酐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的比较 |
2.4.5 红外光谱分析 |
2.4.6 正交实验分析 |
2.4.6.1 正交实验表设计 |
2.4.6.2 结果分析 |
2.4.6.3 验证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用废旧聚苯乙烯塑料制备胶粘剂 |
3.1 文献综述 |
3.2 实验药品的选择分析 |
3.2.1 基料的选择 |
3.2.2 改进剂(又称增粘剂)的选择 |
3.2.3 增塑剂的选择 |
3.2.4 乳化剂的选择 |
3.2.5 增稠剂的选择 |
3.2.6 颜填料的选择 |
3.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3.1 主要试剂 |
3.3.2 主要仪器 |
3.3.4 制备胶粘剂的工艺流程 |
3.4 性能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接枝液的用量与粘接强度的关系 |
3.5.2 松香的用量与粘接强度的关系 |
3.5.3 增塑剂的用量与粘接强度的关系 |
3.5.4 填料的用量与粘接强度的关系 |
3.5.5 聚乙烯醇(PVC)与粘接强度的关系 |
3.5.6 乳化剂的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3.5.7 水油相体积比的选择 |
3.5.8 pH值对粘胶剂性能的影响 |
3.6 用正交试验探索最优配方 |
3.6.1 正交实验表头设计 |
3.6.2 实验结果分析 |
3.6.3 验证试验 |
3.7 PS改性胶粘剂的成本核算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用废旧PS制备外墙涂料 |
4.1 文献综述 |
4.2 试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1.1 主要试剂 |
4.2.1.2 主要仪器 |
4.2.2 制备涂料的工艺流程 |
4.2.3 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涂料的基本构成 |
4.3.2 溶剂的确定 |
4.3.3 废PS溶解量的确定 |
4.3.4 成膜改进剂的选择及用量的探究 |
4.3.5 增塑剂的选择及其用量的探究 |
4.3.6 乳化剂的选择及用量探究 |
4.3.7 钛白粉及其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探究 |
4.3.8 活性碳酸钙及其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探究 |
4.3.9 涂料的配方 |
4.3.10 产品性能检测 |
4.3.11 成本核算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紫外法快速测定废水中微量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方法 |
1.1 萃取剂在紫外区的波长扫描 |
1.2 萃取剂的提纯 |
1.3 样品油试验溶液的配制 |
1.4 油类物质最大吸收波长扫描及吸光系数测定 |
1.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6 样品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萃取剂的筛选 |
2.2 样品油溶液测定波长的确定 |
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 油样测定 |
3 讨论 |
3.1 溶剂的提纯与回收 |
3.2 样品的测定及标准油的选取 |
4 结论 |
(7)三次采油用改性石油磺酸钠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
1.1.1 三次采油 |
1.1.2 化学驱油体系简介 |
1.1.3 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
1.1.4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条件 |
1.1.5 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 |
1.2 三元复合体系中影响油水界面张力的因素 |
1.2.1 原油的影响 |
1.2.2 温度 |
1.2.3 电解质的影响 |
1.2.4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1.2.5 碱的影响 |
1.2.6 聚合物的影响 |
1.3 三次采油用抗盐性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应用 |
1.3.1 抗盐性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
1.3.2 抗盐性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4 无磷洗衣粉的合成 |
1.5 小结 |
2 实验 |
2.1 合成实验的仪器与药品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分析仪器 |
2.1.3 原料与药品 |
2.2 以十二烷基苯为原料合成产品 |
2.2.1 十二烷基苯甲酰丙烯酸的合成 |
2.2.2 十二烷基苯甲酰丙烯酸钠磺酸钠的合成 |
2.3 以糠醛抽出油和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改性石油磺酸钠及其提纯 |
2.3.1 改性石油磺酸钠的合成 |
2.3.2 改性石油磺酸钠产品的提纯 |
2.4 吊片法测定表面性质 |
2.4.1 实验仪器 |
2.4.2 实验样品 |
2.4.3 实验试剂 |
2.4.4 测试液的配制 |
2.4.5 实验原理 |
2.4.6 计算公式 |
2.4.7 实验步骤 |
2.5 旋转滴法测定界面张力 |
2.5.1 实验样品 |
2.5.2 实验试剂 |
2.5.3 实验仪器 |
2.5.4 钙镁离子溶液的配制 |
2.5.5 实验原理 |
2.5.6 实验步骤 |
2.5.7 计算 |
3 合成与分析 |
3.1 产品的合成 |
3.1.1 合成原料 |
3.1.2 改性石油磺酸钠的合成 |
3.1.3 石油磺酸钠和改性石油磺酸钠的结构式比较 |
3.1.4 反应流程 |
3.2 产品的表征与分析 |
3.2.1 以十二烷基苯为原料合成产品的表征与分析 |
3.2.2 以糠醛抽出油和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改性石油磺酸钠的表征与分析 |
3.3 小结 |
4 性能测试 |
4.1 表面性质的测定 |
4.1.1 两种改性石油磺酸钠的CMC值测定 |
4.1.2 不同合成原料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
4.1.3 改性石油磺酸钠与石油磺酸钠表面张力的比较 |
4.2 界面张力的测定 |
4.2.1 以糠醛抽出油为原料合成改性石油磺酸钠的界面张力测定 |
4.2.2 以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改性石油磺酸钠的界面张力测定 |
4.2.3 不同合成原料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4.2.4 钙镁离子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8)不饱和油脂非均相系统氧化机理的研究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论文研究内容的由来 |
1.2 天然油脂的基本结构和特殊性 |
1.2.1 油脂的基本结构 |
1.2.1.1 天然油脂的基本组成 |
1.2.1.2 脂肪酸结构特点 |
1.2.2 油脂的主要反应 |
1.2.2.1 酯基的反应 |
1.2.2.2 脂肪链上的重要的反应 |
1.2.3 油脂在皮革上的主要应用/阴离子加脂剂的制备 |
1.3 油脂氧化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1 传统的观点 |
1.3.2 自由基氧化理论 |
1.3.3 前期研究工作的局限性 |
1.3.4 不饱和油脂氧化机理研究的进展 |
1.4 烷基磺酰氯合成新技术研究 |
1.4.1 烷基磺酰氯研究的沿革 |
1.4.2 烷基磺酰氯(盐)主要用途 |
1.4.3 传统研究工作的局限和不足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
1.5.1 研究工作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
1.5.2 论文的指导思想 |
1.5.3 研究工作的基本目的和主要内容 |
1.5.3.1 论文的基本目的 |
1.5.3.2 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新催化合成烷基磺酰氯化 |
2.1 前言 |
2.2 实验 |
2.2.1 主要原料 |
2.2.2 主要仪器 |
2.3 合成 |
2.3.1 催化合成烷基磺酰氯 |
2.3.2 烷基磺酸铵的合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试论烷基磺酰氯的催化合成原理 |
2.4.2 影响烷基磺酰氯合成的重要因素 |
2.4.2.1 温度的影响 |
2.4.2.2 催化剂的影响 |
2.4.2.3 催化方法的选择 |
2.4.2.4 气-液相界面的影响 |
2.4.2.5 原料对磺酰氯合成的影响 |
2.4.2.6 红外光谱法表征磺酰氯化结果 |
2.4.3 中间产物与经验公式的导出 |
2.4.3.1 结合氯与非正构烷烃含量计算 |
2.4.3.2 有效氯、活性物含量、皂化值之间的关系 |
2.4.4 工艺综合平衡 |
2.5 结论 |
第三章 不饱和油脂的氧化 |
3.1 不饱和油脂的氧化 |
3.1.1 发生氧化的常规方式 |
3.1.2 强制深度氧化和实验内容 |
3.2 实验 |
3.2.1 主要原料 |
3.2.2 分析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氧化实验 |
3.3 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反应温度对PV值的影响 |
3.4.2 催化与催化因素的影响 |
3.4.2.1 催化剂的作用 |
3.4.2.2 含-OOH基油脂对氧化的影响 |
3.4.2.3 臭氧法和(纯)氧气法 |
3.4.3 反应时间 |
3.4.4 气-液反应与气量和气体流速的关系 |
3.4.4.1 空气的分布方式对氧化的影响 |
3.4.4.2 气量对氧化的影响 |
3.4.4.3 反应器对氧化的影响 |
3.4.5 油脂质量对氧化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四章 不饱和油脂的氧化机理研究 |
4.1 影响反应速度的两个要素 |
4.1.1 油脂氧化的反应动力学特点 |
4.1.2 游离基反应的特点与氧化过程的关键反应 |
4.1.2.1 氧化过程游离基反应的特征 |
4.1.2.2 氧化反应的关键步骤 |
4.1.3 氧化反应的传质过程/控制 |
4.1.3.1 传质过程和气相分布特点及设备因素 |
4.1.3.2 控制反应速度的传质状态与处理方式 |
4.2 油脂氧化反应的机理研究 |
4.2.1 不饱和油脂α-CH_2氧化的理论研究 |
4.2.1.1 键能与游离基在双键的α-CH_2上氢的取代 |
4.2.1.2 GC法表征-单烯酸(油脂型)的α-CH_2氧化 |
4.2.1.3 GC法表征-不饱和天然油脂的α-CH_2氧化 |
4.2.1.4 不饱和天然油脂氧化PV值与IV值变化的研究 |
4.2.2 油脂的烯丙基游离基反应与双键顺反异构变化的理论研究 |
4.2.2.1 烯丙基游离基共振结构与它的理论意义 |
4.2.2.2 氧化使不饱和油脂结构顺反异构变化 |
4.2.3 红外光谱法(FTIR)定性表征氧化机理 |
4.2.3.1 表征氧化与不饱和结构的顺→反异构 |
4.2.3.2 FTIR光谱表征双键氧化的不可能性 |
4.3 不饱和油脂结构与氧化 |
4.3.1 天然陆产甘油三酸脂不饱和度的影响 |
4.3.1.1 不饱和脂肪酸链结构对氧化的影响 |
4.3.1.2 油脂衍生物的氧化 |
4.3.2 鱼油结构对氧化的影响 |
4.4 氧化油脂的活性 |
4.4.1 氧化油脂的ROOH |
4.4.1.1 ROOH生成与否的检测 |
4.4.1.2 油脂-OOH基的相对稳定性/活性研究 |
4.4.1.3 油脂-OOH基与二次氧化反应 |
4.4.1.4 氧化油脂与亚硫酸化反应 |
4.5 氧化油脂几个重要的物性研究 |
4.5.1 氧化对油脂密度的影响 |
4.5.1.1 相同工艺条件下不同油脂氧化前后相对密度变化的研究 |
4.5.1.2 同种油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氧化前后相对密度变化的研究 |
4.5.2 氧化对油脂粘度η的影响 |
4.5.2.1 不同的油脂在相同条件氧化后粘度η的变化 |
4.5.2.2 粘度η变化与氧化机理关系的表征 |
4.5.2.3 氧化油脂的环化-缩合反应与粘度η的变化 |
4.5.2.4 在不同条件氧化后粘度η的变化 |
4.5.3 氧化对油脂折光率(Re)的影响 |
4.5.4 油脂氧化对油脂色泽的影响 |
4.6 结论 |
第五章 红外光谱FTIR定量分析氧化油脂PV的研究 |
5.1 仪器分析油脂过氧化值 |
5.1.1 油脂过氧化物的基本分析方法 |
5.1.1.1 化学分析法 |
5.1.1.2 仪器分析法 |
5.1.2 FTIR法测定过氧化值 |
5.2 FTIR法标准化分析与操作 |
5.2.1 标准化分析 |
5.2.2 校正标样的制备 |
5.2.3 FTIR光谱分析操作 |
5.3 分析结果与讨论 |
5.3.1 TPPO的特征吸收 |
5.3.1.1 TPPO在矿物油中的特征吸收 |
5.3.1.2 TPPO在植物油中的特征吸收 |
5.3.2 分析ROOH的化学计量基本原理 |
5.3.3 FTIR的PV值定量分析法 |
5.3.3.1 FTIR定量分析法(1)--双峰校正法 |
5.3.3.2 FTIR定量分析法(2)--卡式分析法 |
5.3.3.3 FTIR定量分析法(3)--ATR全反射分析法 |
5.3.3.4 FTIR-ATR PV分析法的结果与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油鞣理论新探索 |
6.1 对油鞣机理的剖析 |
6.2 主要材料与实验 |
6.2.1 实验主要原料及仪器 |
6.2.2 鞣制工艺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烷基磺酰氯鞣性研究 |
6.3.1.1 十五烷基磺酰氯(R_1SO_2Cl)/磺酸盐(R_1SO_3NH_4)鞣性研究 |
6.3.1.2 高活性十二烷基苯磺酰氯(R_2SO_2Cl,R_2=C_(12)-C_6H_4)鞣性研究 |
6.3.2 天然油脂的鞣性研究 |
6.3.3 试解油鞣过程中材料的作用 |
6.4 结论 |
第七章 技术开发 |
7.1 烷基磺酸铵的合成和洗盐方法 |
7.1.1 有效氯对烷基磺酸铵中的氯化铵含量的影 |
7.1.2 结合氯对烷基磺酸铵中的氯化铵含量的影响 |
7.1.3 活性物与烷基磺酸铵乳液的关系 |
7.1.4 洗盐方式的比较 |
7.1.5 烷基磺酸铵乳液的耐电解质能力及新型洗盐法 |
7.2 烷基磺酸铵与天然油脂的相容性 |
7.3 氧化亚硫酸化油脂的应用 |
7.3.1 氧化亚硫酸化油脂与磺酸铵的相溶性 |
7.3.2 加脂剂的表面张力与乳液粒度分布及其潜在指导价值 |
7.4 技术开发的现状 |
7.5 结论 |
第八章 论文工作的创新性 |
有关本论文的研究成果的声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着作和从事的科研工作 |
四、用磺化反应法测定亚麻油的纯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脱臭馏出物中浓缩天然VE的酯化工艺研究[D]. 金斐.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4)
- [2]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反应的催化剂研究[D]. 李传亮.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5)
- [3]氢化腰果酚聚氧乙烯醚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D]. 陈自强. 东北大学, 2015(01)
- [4]桐油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D]. 林珍红. 福州大学, 2010(06)
- [5]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改性制备广谱粘胶剂、涂料的研究[D]. 王雪. 河北师范大学, 2010(02)
- [6]紫外法快速测定废水中微量油的研究[J]. 万楚筠,黄凤洪,祝俊,廖李. 环境工程, 2007(06)
- [7]三次采油用改性石油磺酸钠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赵有刚. 大连理工大学, 2005(04)
- [8]不饱和油脂非均相系统氧化机理的研究与表征[D]. 周华龙. 四川大学, 2003(01)
- [9]用磺化反应法测定亚麻油的纯度[J]. 王钦文. 油脂科技, 198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