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D6型剩余电流继电器的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罗杰[1](2021)在《基于生物触电特征的触电事故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作为低压电网中用电安全的重要保障,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减小用电器不正常接地及其它漏电故障引起火灾带来的危害,同时用于预防人体触电事故。但目前运行结果表明现有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在极端天气、大负荷突然投入或触电事故发生时不能提供良好的保护特性,存在误动或拒动现象。主要原因是现有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整定值为总剩余电流,其值受触电电流和正常泄漏电流相位差角影响。鉴于此,相关学者提出开发基于触电电流动作的新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其关键问题之一是根据触电特征识别触电事故。为此本文围绕触电特征提取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保护特性分析。在对各类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各保护装置保护特性数学模型,分析了各类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保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脉冲动作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可解决电流动作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在极端天气情况下的无法合闸的问题;鉴幅鉴相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对非相线触电事故无法提供理想的保护特性;电流分离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理论上可提供较好的保护特性,但触电事故的特征提取及触电电流分离技术尚不够成熟。(2)触电信号频谱特性分析。利用S变换提供的时间-频率-幅值窗口分析了单相、三相两种电路结构下的剩余电流信号的频率特性,初步讨论了触电时刻、触电生物体重因素对剩余电流频谱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触电后,单相电路和三相电路剩余电流主要频率分量分布范围分别为0Hz-500Hz、0Hz-1000Hz;两种电路结构下触电时刻剩余电流1000Hz-5000Hz频率分量均存在幅值激增情况;过零点时刻触电剩余电流触电时刻高频分量的幅值激增程度减弱。(3)基于小波高频特征和PNN的触电事故识别方法。通过小波多分辨分析提供的多尺度频率窗口提取其各层小波高频分布,利用归一化处理后的各层小波高频分布突变量的累计和量化剩余电流信号前五层高频特征来描述触电事故;充分考虑触电事故发生时间的随机性,对所提取的小波特征进行了类别划分,进一步构建了基于PNN的触电事故识别模型,同时对网络平滑参数和结构进行了寻优。研究结果表明:归一化处理后的各层小波高频分布幅值突变量累计和能较好的描述各层小波高频分布对应阶段的幅值突变现象,所建立PNN网络模型最优平滑参数区间为0.15-0.29,对应的触电事故最佳识别率为95.5%。(4)基于循环谱特征和聚类分析的触电事故识别方法。利用谱相关分析获得触电前、后剩余电流信号的循环功率谱三维图及主要频率分量的切片图提取触电信号循环谱特征;利用K-means对循环频谱组合特征进行聚类,提取触电识别判据;提出加偏置修正的欧式距离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单相电路时循环谱2、3、4组合特征对触电事故的识别率最高为94.67%,对应的触电前、后剩余电流聚类中心分别为20.597、57.682、4.773和4.102、11.387、0.923;三相电路时最佳识别特征为循环谱特征4识别率为100%,对应的触电前、后剩余电流聚类中心分别为16.136和2.197;修正后的欧氏距离测度对触电事故识别率达到了99.33%。(5)基于Arduino Due系统的触电事故循环谱特征提取硬件实现研究。利用Arduino IDE编写触电事故循环谱特征提取控制程序,将特征提取结果与Matlab软件仿真平台提取结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Arduino Due开发板上能够实现对触电事故的循环谱特征提取,计算结果与Matlab软件仿真计算的线谱幅值有差异,但其线谱分布基本一致且所提出的循环谱特征仍然得到了体现。
张卿杰[2](2020)在《次同步振荡与轴系扭振的测试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电网发展大格局下,高压直流输电、远距离输电势在必行,与此同时,传统能源趋紧,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新能源发展迅猛,风力发电渗透率提高,高性能电力电子设备应用广泛、旋转轴系无级调速设备使用增多的背景下,都使得目前次同步振荡与轴系扭振问题处在相对高频发生的又一个历史阶段。本文主要研究次同步振荡与轴系扭振的测试与分析方法,采用次同步振荡中特征结构分析与暂态时域仿真分析高压变频调速导致的引风机组轴系扭振问题。本文研制了基于单端瞬时转速的扭振测试分析系统,以及为了方便评估对扭角信号的分析精度,研制了基于扭振信号逆向解调的任意扭振信号模拟器。评估了扭振测试FFT分析中周脉冲数、插值方法、插值点数、FFT窗函数等因素对分析精度的影响。针对FFT类方法不能够高精度、高分辨率辨识出时变间谐波参数,提出应用PRONY方法辨识。PRONY方法可以超分辨率辨识信号,但是在低阶PRONY辨识中对噪声极其敏感。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则有助于提高PRONY辨识精度与降低PRONY拟合阶数。提出应用经验模态类分解方法(EMD、EEMD、CEEMD、CEEMDAN、ICEMMDAN、MCEEMD)分析轴系扭振信号,经验模态类分解方法可不受信号测不准原理制约,但其存有模态混叠,以及端点效应问题,尤其是针对次同步振荡中信号。提出了应用ICEEMDAN与排列熵结合后的去噪方法,去噪后再进行PRONY分析,可提高PRONY分析精度。提出应用小波阈值算法进行去噪,其去噪性能略优于ICEEMDAN方法,但小波基函数选择工作量比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信噪比,提出了基于ICEEMDAN、小波阈值、Robust-ICA、PRONY联合算法,通过ICEEMDAN对信号进行分解,分解得到的模态分量作为Robust-ICA的输入,将通过Robust-ICA算法得到的独立成分采用小波阈值去噪,去噪后的信号再乘以混合矩阵,将更新后的模态分量合成,得到去噪后的信号,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在ICEEMDAN、小波阈值去噪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信号信噪比的可能,去噪后再用PRONY辨识,可得到更高精度的辨识参数。在轴系扭振与次同步振荡测试与分析中,不仅可以用瞬时速度来进行分析,其余机械量与电气量也能反映相关特征信息。对次同步振荡第一标准模型展开了研究,采用特征结构分析方法获取扭振模态,通过暂态时域仿真获取相关信号,分别进行了FFT与高阶PRONY分析。其中机械量信号(转速、扭矩、扭振)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模态信息。电气量中电压、电流因为工频分量存在,次同步振荡模态分量占比较低,且以工频分量的互补分量形式呈现,经PARK变换后,对称的工频分量会转换为直流分量,可突出次同步振荡分量。在有功与无功信息分析中,能够得到多于电压、电流分析获得的次同步振荡信息。高压变频器调速导致引风机轴系扭振的问题是机电能量的耦合问题,单一分析机械结构或者电气控制方面的原因,难以全面解决问题。本文采用特征结构分析法、时域机电暂态仿真法对此问题展开研究。采用基于分步曲线拟合的方法从引风机性能曲线中得到引风机传动模型,建立了罗宾康结构式高压变频器详细模型。通过特征结构分析法,可得到引风机轴系随着运行频率变化的不稳定运行区间,但其采用小信号线性化模型,有一定误差。通过小步长暂态时域仿真法,分别对理想变频器与罗宾康高压变频器进行了分析,通过频率逐段扫描,得到系统不稳定运行频率区间。罗宾康高压变频器的电气阻尼会随着高压变频器内部相关参数会有所变化,研究了系统轴系弹性参数、阻尼参数、压频比参数、定子接入的电抗、电阻等参数对不稳定运行区间的影响。随着当下变频驱动技术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旋转轴系系统可以进行宽范围的调速,但均有可能长期运行在扭振谐振区域,此类扭振问题与电力系统内次同步振荡问题类似,可以借鉴次同步振荡的分析与抑制研究。本文建议在系统设计初的时候,可进行本文中类似仿真计算,在技术说明书中标识系统谐振区域,以便运行时主动规避谐振区域,对现有变频驱动系统中,根据实际条件,进行扭振仿真测试实验,从而标识出系统中的谐振区域,在调速实验中,要考虑频率变化率对谐振区间影响,对于已出现轴系扭振系统中,可考虑增加系统自阻尼、串接定子电阻或者在变频驱动控制过程中加入扭振监控后进行扭振抑制控制。
时永喆[3](2017)在《农村室内线缆漏电检测定位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能是一种既便于传输又方便使用的能源,现代生活离不开这种能源。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个人用户的用电器种类和数量都有了明显的增加。农村用电环境也变得复杂。为了减少农村触电事故的发生,实现漏电保护器在农村得到重新安装。本文结合现有检测定位方法的优点,以农村室内漏电故障的特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漏电故障仿真模型。提出了漏电故障检测的方法,并对影响检测的因素进行分析,开展了漏电故障检测定位实验研究。首先研究漏电故障对地等效负载的种类,结合实际考察采集数据在Multisim和PSCAD中建立了线性负载和非线性负载的仿真模型并计算出相关参数,并与实际情况中的电流波形进行对比得出模型的可行性。阐述了低压配电网漏电故障的原理,并结合数学模型在PSCAD中建立仿真模型,得出几种典型阻值下的漏电故障等效负载的电流特征,同时应用傅里叶变换分析了非线性负载漏电故障波形特征。然后提出了适用于实际情况的漏电故障检测方法—电磁法。对本文使用的检测方法进行原理说明。通过对载流直导线和其接头处在空间某点产生磁场模型的分析,结合ANSOFT仿真软件对其产生的磁场方向特征进行计算。并对实际情况中可能对磁场检测产生干扰的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接头处磁场方向并不是垂直于导线;在建筑材料中,理论上只有某些金属材料会对检测造成干扰。考虑到设备实际的使用环境,设计以磁阻传感器为核心的漏电检测定位设备,以及信号传输系统和数据显示处理软件程序。数据采集传输控制硬件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信号发送接收单元、数据显示处理单元等。以IAR Embedded Workbench Evaluation和Labview为软件开发环境,设计完成主程序及各子程序,通过MATLAB对采集信号应用小波包去噪等后续处理。建立了漏电故障检测实验平台,开展传感器特性实验、检测装置抗干扰性实验、以及模拟漏电故障实验。验证了信号通信电路、上位机显示部分在5m范围内通信信号良好、灵活和稳定。通过模拟漏电实验,检测到了线路和漏电点的具体范围,误差范围在1-3cm之间在可接受范围内。表明所设计的装置有一定的实用性。
陈学良[4](2017)在《农网配电台区剩余电流保护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这几年“强农惠农”、“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网的用电量持续保持增长,农村的用电负荷也从单纯的照明负荷过渡到了各种各样含有电力电子元器件的综合性负荷。农网中使用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主要是传统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当发生漏电或触电时,如果剩余电流的波形是一般的正弦波,则该剩余电流保护器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由于农网中的负荷由纯阻性负荷向含电力电子元件的负荷过渡,剩余电流波形也不再是一般的正弦波,变成了含有各种高次谐波分量和直流分量的非正弦波形。这种畸变的剩余电流可能使传统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拒动或误动,尤其是脉动直流剩余电流对剩余电流保护有效性的影响最为突出。触电这一现象发生在农网中的概率远远高于发生在高压系统中的概率,若触电后保护不能准确的动作,则将对人身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农网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剩余电流保护技术的关键应用。在A型剩余电流保护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识别脉动直流剩余电流的波形和计算剩余电流有效值的算法,并在农网模型中仿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对目前农村电网的负荷情况和剩余电流保护器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保护原理和优缺点,为后续的相关分析及技术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2)对A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和传统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原理分别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分析了农网中脉动直流剩余电流出现的原因和对剩余电流保护的影响,同时也对A型剩余电流保护对脉动直流剩余电流能够动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3)利用PSCAD4.5仿真软件搭建了一个简单的380/220V线路图,利用IGBT的通断得到半波、90°波和135°波的电流波形,使用PSCAD4.5中的FFT模块对这三种波形进行频谱分析并根据各次谐波的含量对这三种波形进行区分,并提出了识别三种波形的算法。同时利用识别波形的算法也提出了A型剩余电流保护对这三种脉动直流剩余电流有效值计算的改进方法。(4)利用PSCAD4.5一方面对380/220V农网配电台区进行仿真建模,另一方面把对A型剩余电流保护器改进的算法设计成电路并仿真建模。通过在农网模型上加入过渡电阻接地模块模拟人身触电时产生的半波、90°波和135°波脉动直流剩余电流,并根据在这三种波形的剩余电流下仿真得到的保护动作信号和剩余电流波形变化情况证明算法的有效性。
芦宇翔[5](2016)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和用电量急剧增加,导致电气火灾事故数量增多,并且电气火灾在火灾事故总数中占有较大比重。为了减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用电安全,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就是依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国家标准,并提出一定的创新功能,设计出一种体积小、功能全、成本低的电气火灾监控设备。首先,本文阐述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和监控设备的研究背景,分析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原理、构成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说明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介绍了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本课题设计的电气火灾监控设备选用的主要模块。接下来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本课题的目的,设计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整体硬件方案。选用PIC18F46K22作为监控设备的控制芯片。设计了监控设备的总线电路,主要包括总线电源电路、抗干扰电路等,并选用了MAX3082通信芯片。此外还为监控设备选择了触摸屏模块、以太网模块、U盘数据存储模块等,并设计了接口电路。然后使用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了监控设备的各部分电路,并制作了PCB板。然后根据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特点设计了系统软件整体的工作流程和程序。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程序、自检程序等。监控探测器与监控设备通信采用Modbus协议,依据该协议设计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程序。此外,介绍了U盘存储模的初始化程序、存储数据程序,以及以太网模块的数据转发程序的设计过程。使用触摸屏幕厂家提供的集成开发环境设计了监控设备触摸屏幕的软件工作逻辑和工作界面。最后,对电气火灾监控设备进行了调试,总结了本课题的结论和所完成的工作。
周文锴[6](2014)在《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器状态评价的研究》文中提出剩余电流保护器已在低压配电网全面推广应用,但是由于其质量、安装及环境、管理困难等各方面因素,剩余电流保护器拒动、误动还是经常发生。因此电力企业提出建设剩余电流智能巡检系统,以加强对剩余电流保护器监管力度,确保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可靠运行。智能巡检系统一般由便携式剩余电流保护器测试仪、剩余电流保护器后台管理数据库等模块构成。现场测试仪器识别剩余电流保护器的编号并且在线测量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特性参数,测试数据自动存储并远传至后台数据库,测试数据为剩余电流保护器运行状态评价提供重要依据。目前电力系统广泛开展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管理模式,本文针对配电网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运行状态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对剩余电流保护器运行状态进行评价并用于智能巡检系统。实现剩余电流保护器状态评价和预警,对于确保剩余电流保护器安全可靠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用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各类剩余电流保护器的结构原理,三级剩余电流保护配置模式,不同接地系统中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接线方式,以及各种故障模式机理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确定表征剩余电流保护器运行状态的各个指标,包括动作电流、动作时间、试跳情况、环境气候等。为了使求取的指标权重更加贴近剩余电流保护器真实的运行状态,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搭建层次分析评价体系,对各种状态信息量进行两两分析比较,求得各个底层指标元素的权重。最后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反映剩余电流保护器运行状态的各种状态信息,并建立合理的评价集,然后通过专家、工作人员等统筹状态评价中主、客观因素为每个指标进行打分,再利用指派法确定每个评价集的隶属度,然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剩余电流保护器最终的状态。最后,应用案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评价剩余电流保护器的状态。
汪俊成[7](2013)在《漏电保护器芯片专用测试仪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从爱迪生发明电灯以来,人们的生活因为就电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现代的社会中,电力是人们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能源,几乎没有任何人接触不到以电力为能源的设备。虽然电力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需要一个保障,它就是——漏电保护器,而漏电保护器中核心部件就是漏电保护芯片。所以研究与设计漏电保护芯片变得尤为重要。随着可编程微处理器芯片的设计和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发展,芯片的特征尺寸从深亚微米量进入到纳米级,微电子芯片从大规模走向超大规模集成,集成电路系统的集成度和复杂度的持续增加要求更好、更有效的测试方法来保证VLSI的可靠操作性。不断进步的集成电路先进设计和制造技术使VLSI的设计和制造周期越来越短,成本越来越低:同时,集成电路测试成本在集成电路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目前,VLSI的测试成本约占整个芯片总成本的35%-55%,测试时间约占整个芯片开发周期的一半。集成电路测试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为了控制芯片的成本,已相继开发了新的测试方法、通用自动化测试设备(ATE)、专用芯片测试仪。本论文就是基于FM2148漏电保护芯片专用测试仪的设计与研究,主要包括: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漏电保护器的种类、FM2148芯片介绍及其工作原理、FM2148专用测试仪硬件实现方案、FM2148专用测试仪的软件实现、FM2148专用测试仪的性能评估。FM2148专用测试仪采用MSP430F169作为主控MCU,论文中包含FM2148具体各项参数的测试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功能测试的方法,并介绍了FM2148测试仪上位机软件的调试分析功能和算法的实现。最后介绍了测试仪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测试数据,该测试仪已经投入FM2148批量生产测试当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FM2148为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漏电保护芯片,FM2148是一款高性能的过载保护功能的漏电保护器专用芯片。其不仅就有A型和AC型漏电保护功能,同时还具有过载保护功能。
刘炳祥[8](2011)在《高效车用DC/DC变换器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供电电源正从集中式供电方式朝分布式供电方式发展。DC/DC变换器正是这种供电方式中使用率最高、最频繁的部件,其电路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本文在分析高效车用DC/DC变换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DC/DC剩余电流检测系统,提出了系统的整体方案和具体的实施方法。首先,文章介绍了目前DC/DC变换器和剩余电流检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剩余电流检测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将微控制器技术应用于剩余电流检测的设计当中,以提高其智能化水平满足用户的多种需要。本剩余电流检测系统不仅能够检测AC型剩余电流,而且还能够检测A型电流。可以在机旁显示剩余电流大小和试品的动作时间,还可以将检测到的电流、时间等数据通过以太网接口上传到上位机进行相关的分析计算。其次,文章详细阐述了基于DC/DC变换器的微控制器剩余电流检测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在硬件方面,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硬件系统的构成,它主要由单片机控制单元、系统电源模块、显示模块、电流产生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以及其他外围辅助电路等部分组成,接着文章对每一部分的电路设计及其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软件方面,基于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整个程序的设计按照其所完成的功能划分为系统初始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LED数码管显示、档位切换、动作逻辑、外部中断和上位机通信等模块。在文章中分别对这几个模块的程序流程设计及其功能实现进行了详细说明。再次,本文对整个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调试,对已经设计好每个模块硬件电路进行现场分析,发现其中的不足与问题。并对于这些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之后在已经调试好的硬件电路的基础上进行软件调试,分析软件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采用基于事件和状态机的机制,将各个软件模块进行组合调试,然后进行整体的软硬件调试,并将调试的结果总结、分析,便于对下一步的工作作出指导。最后,本文对整个研制、调试过程进行总结和展望,并指出了本系统当前的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
王瑾[9](2011)在《异步电动机故障诊断及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The AC motors are extensive used in coal mine production, because of the execrabl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so on, motors are always burnt. Not only caused direct economic losses, but also affect coal production. So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is very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motor protection is a strong technical measures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After researching the electric shearer manufacturer, the current motor fault diagnosis and protection system’s deficiencies and problems, through analyze the common motor fault characters, I design based on the S7-300 PLC motors fault diagnosis and protection device.This paper combines the analysis theory of power system fault and symmetrical components method, put forward a method based on positive, negative and zero sequence current component to research the motor fault characters. It provides a tool an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research the motor fault characters.Through in-depth study the causes of common motor faults, fault mechanisms and fault characters, i command the abnormity character under various fault conditions, put forward the fault diagnosis and protection solution method. There are temperature fault protection, inverse-time overload fault protection, locked rotor fault protection, short circuit fault protection, based on negative sequence current fault detection phase fault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external DC source of the leakage fault protection. The motor overload fault inverse-time protection algorithm can based on overload current fluctuation to mak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receiving the effect of fault current undulation. This algorithm further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motor overload protection, and it can provide the protection operation remainder time data to external monitoring systems, convenient for the user’s operation, making more reliable, more user-friendly.According to the determined device functions, to select assembly, design and achieve the motor fault detection device’s hardware and software parts, developed a touch screen display program, the device has a good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through preliminary tests, to verify the design’s feasibility and reliability. This design own consummate protection function, novel approach, simple wiring, and strong practical value.
林志伟[10](2011)在《水口水电厂厂用电系统节能优化运行研究》文中指出当前,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节能降耗显得更加重要,并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时,水口水电厂存在厂用电量较大的问题,急需进行节能改造。然而,节能改造工程耗资较大,启动前须进行科学严谨的方案设计。本文紧跟时代需求,并结合水口水电厂实际,对厂用电系统中的主变冷却器系统和渗漏深井泵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方案设计。在设计中,力求维持各个厂用电子系统的安全、稳定,以最终达到厂用电系统节能优化运行的目的。在主变冷却器系统方面,首先根据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引入变频调速技术,设计了改进系统的硬件电路。接着,根据变压器运行规程和控制过程的实际需要,编制了主变冷却器PLC控制程序;并利用PLCSIM仿真软件对PLC程序运行的正确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符合控制过程要求,从而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最后,为维持主变油温的稳定,引入模糊控制方法来调整主变冷却风机变频器频率输出值。模糊控制器设计过程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会导致误差的产生。主要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来优化模糊控制器,使得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误差达到最小,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在渗漏深井泵系统上,通过泵性能曲线拟合和管路特性曲线计算,求取泵的实际工作点,由此确定当前深井泵运行于低效区,并基于变频调速原理对系统进行节能方案设计。在设计中,首先构造4个随调速比率变化的目标函数,并采用改进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多目标决策,以求得某一特定工况下的最优调速比率。接着,将不同工况下的最优调速比率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并在泛化能力上对网络进行优化,使其可以精确预测最优调速比率。最后,根据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控制过程的实际需要,对深井泵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进行改进设计,并编制了PLC程序。本文还开发了上位机人机界面,它可以调用神经网络程序以控制变频器输出频率,并可监测部分系统参数。本文还对所提出的改造方案进行节能效果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相关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实施和推广。全文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特点和不足之处,并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展望。
二、JD6型剩余电流继电器的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D6型剩余电流继电器的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物触电特征的触电事故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研究现状 |
1.3 信号特征提取研究现状 |
1.4 触电电流检测及触电特征识别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工作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电流动作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
2.3 脉冲动作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
2.4 鉴幅鉴相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
2.5 电流分离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变换的触电信号频谱分析 |
3.1 引言 |
3.2 S变换原理 |
3.3 基于S变换的触电信号频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小波高频分布的概率神经网络触电识别方法 |
4.1 引言 |
4.2 小波分析理论 |
4.3 触电信号小波多分辨分析 |
4.4 基于小波高频幅度突变比的触电特征提取 |
4.5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触电事故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循环谱特征和聚类分析的触电事故识别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循环谱理论 |
5.3 基于循环谱特征的触电时段特征提取 |
5.4 基于K-means聚类的触电判据提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Arduino Due的触电信号循环谱特征提取实现研究 |
6.1 引言 |
6.2 Arduino Due开发板简介 |
6.3 Arduino IDE集成开发环境及串口 |
6.4 触电信号特征循环谱计算的Arduino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次同步振荡与轴系扭振的测试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次同步振荡与轴系扭振问题的研究进展 |
1.2.2 次同步振荡与轴系扭振主要分析方法 |
1.2.3 次同步振荡与轴系扭振主要监测方法 |
1.2.4 次同步振荡与轴系扭振抑制的主要方法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轴系扭振测试与分析 |
2.1 基于单端瞬时转速的扭角信号提取 |
2.2 扭振信号模拟 |
2.2.1 三角波扭角信号模拟 |
2.2.2 单一谐次扭角信号模拟 |
2.2.3 含间谐波扭振信号模拟 |
2.2.4 含间谐波时变扭振信号模拟 |
2.2.5 含噪扭振信号模拟 |
2.3 扭振信号模拟器设计 |
2.4 扭振测试中周脉冲数影响分析 |
2.5 扭振测试分析中插值算法与插值点数影响 |
2.6 扭振信号FFT分析时窗函数影响 |
2.7 基于STFT的轴系扭振信号的时频分析 |
2.8 轴系扭振测试分析软件设计 |
2.9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轴系扭振测试信号参数辨识 |
3.1 基于PRONY的扭振测试信号参数辨识 |
3.1.1 PRONY方法 |
3.1.2 基于PRONY的轴系扭振信号分析 |
3.1.3 基于PRONY的轴系扭振分析总结 |
3.2 基于ICEEMDAN去噪后的轴系扭振PRONY分析 |
3.2.1 经验模态分解EMD |
3.2.2 改进自适应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 |
3.2.3 基于EMD类方法的轴系扭振信号时频分析 |
3.2.4 基于ICEEMDAN去噪后的轴系扭振PRONY分析 |
3.3 基于小波阈值去噪后的轴系扭振PRONY分析 |
3.3.1 小波阈值去噪 |
3.3.2 基于小波阈值去噪后的轴系扭振PRONY分析 |
3.4 基于ICEEMDAN、WT、PRONY、Robust-ICA联合的扭振信号参数辨识 |
3.4.1 Robust-ICA算法 |
3.4.2 基于ICEEMDAN、小波阈值、ROBUSTICA联合去噪的轴系扭振PRONY分析 |
3.4.3 联合算法总结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第一标准模型中信号的时频分析 |
4.1 第一标准模型 |
4.2 第一标准模型中的数学模型 |
4.2.1 发电机转子轴系六质量模型 |
4.2.2 汽轮机数学模型 |
4.2.3 汽轮机液压调速器数学模型 |
4.2.4 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 |
4.2.5 励磁调节系统数学模型 |
4.2.6 与发电机相连的外电路方程 |
4.3 第一标准模型时域仿真信号的时频分析 |
4.3.1 第一标准模型的时域仿真 |
4.3.2 基于转矩信号的次同步振荡与轴系扭振分析 |
4.3.3 基于转速信号的次同步振荡与轴系扭振分析 |
4.3.4 基于扭角信号的次同步振荡与轴系扭振分析 |
4.3.5 基于电压信号的次同步振荡与轴系扭振分析 |
4.3.6 基于电流信号的次同步振荡与轴系扭振分析 |
4.3.7 基于功率信号的次同步振荡与轴系扭振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变频调速引风机组轴系扭振暂态时域仿真 |
5.1 引风机组轴系扭振现场测试 |
5.1.1 机组状态 |
5.1.2 扭振测试 |
5.1.3 扭振分析 |
5.2 引风机传动模型 |
5.2.1 引风机性能曲线特点 |
5.2.2 引风机通用性能模型 |
5.2.3 分步曲线拟合算例 |
5.2.4 风机传动模型 |
5.3 高压变频器的暂态仿真 |
5.3.1 高压变频器拓扑结构 |
5.3.2 移相变压器的仿真实现 |
5.3.3 功率单元设计 |
5.3.4 功率单元串联型高压变频器调制策略 |
5.3.5 基于PSCAD的多重级联高压变频器仿真波形分析 |
5.4 引风机机械传动轴系模型 |
5.5 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
5.6 引风机机组轴系扭振特征结构分析 |
5.6.1 无阻尼自由振动 |
5.6.2 机电耦合振动 |
5.7 引风机机组轴系扭振时域暂态仿真 |
5.7.1 理想电源定频仿真 |
5.7.2 理想电源升降速仿真 |
5.7.3 理想电源扭振抑制仿真 |
5.7.4 高压变频电源暂态仿真 |
5.8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农村室内线缆漏电检测定位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漏电检测与定位研究现状 |
1.2.1 漏电检测研究现状 |
1.2.2 漏电定位方法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低压配电网漏电故障建模及特征分析 |
2.1 漏电等效负载建模 |
2.1.1 线性负载等效电路模型 |
2.1.2 非线性负载等效电路模型 |
2.1.3 间歇性漏电故障模型 |
2.2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漏电故障理论分析 |
2.3 低压配电网漏电特征仿真分析 |
2.3.1 农村中低压配电网建模 |
2.3.2 农村低压配电网人体触电故障特征分析 |
2.3.3 漏电等效负载故障特征仿真分析 |
2.3.4 间歇性漏电特征仿真分析 |
2.3.5 非线性负载漏电特征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漏电故障检测定位原理 |
3.1 漏电故障检测基本原理 |
3.2 线路电流磁场分布原理 |
3.2.1 长直导线电流磁场分布 |
3.2.2 载流线圈磁场分布 |
3.3 载流线路节点磁场特征分析 |
3.3.1 电线类型及选择 |
3.3.2 电线的连接 |
3.3.3 电线接头处磁场分布 |
3.4 建筑材料对磁场的影响 |
3.4.1 磁介质的种类及影响作用 |
3.4.2 建筑及导线材料对工频磁场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漏电故障检测定位装置的实现 |
4.1 硬件系统总方案 |
4.2 漏电检测设备硬件电路设计 |
4.2.1 传感器单元电路 |
4.2.2 置位/复位电路 |
4.2.3 信号放大电路 |
4.2.4 信号滤波电路设计 |
4.2.5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4.2.6 单片机的选取 |
4.2.7 信号通信电路设计 |
4.3 软件程序总体设计 |
4.4 功能模块软件程序设计 |
4.4.1 采集电路程序设计 |
4.4.2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4.4.3 显示程序设计 |
4.4.4 小波包去噪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检测装置功能验证实验 |
5.1 传感器单元功能实验 |
5.1.1 置位/复位验证实验 |
5.1.2 传感器抗干扰性实验 |
5.2 通信性能与上位机显示实验 |
5.3 漏电故障检测定位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某村落线路平面图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农网配电台区剩余电流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剩余电流保护技术与装置的发展概况 |
1.2.1 剩余电流保护技术及装置的研究进展 |
1.2.2 不同种类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应用现状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其意义 |
1.3.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1.3.2 本文所做工作的意义 |
第二章 农网配电台区A型剩余电流保护基本原理及改进 |
2.1 剩余电流保护器原理与结构 |
2.1.1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
2.1.2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结构 |
2.1.3 剩余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 |
2.2 农网中采用A型剩余电流保护的必要性 |
2.2.1 直流分量对剩余电流保护的影响 |
2.2.2 A型剩余电流保护器的优势 |
2.3 A型剩余电流保护器的缺陷 |
2.4 基于FFT的A型剩余电流保护方法 |
2.4.1 傅里叶变换 |
2.4.2 半波、90°波和 135°波频谱分析 |
2.4.4 半波、90°波和 135°波波形识别方法 |
2.4.5 剩余电流有效值的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网配电台区A型剩余电流保护系统仿真建模 |
3.1 触电漏电判断电路设计 |
3.1.1 波形识别电路 |
3.1.2 有效值计算电路 |
3.1.3 比较电路 |
3.1.4 跳闸控制电路 |
3.2 380/220V农网配电台区模型的搭建 |
3.2.1 搭建模型的基本元件和参数设置 |
3.2.2 380/220V农网配电台区模型 |
3.2.3 人体触电模型 |
3.3 剩余电流波形生成模块的搭建 |
3.3.1 剩余电流波形生成器 |
3.3.2 用剩余电流生成器得到的模拟剩余电流波形 |
3.4 三种脉动直流剩余电流波形处理电路的搭建 |
3.4.1 脉动直流剩余电流波形处理电路 |
3.4.2 经波形处理电路得到的三种剩余电流波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结果分析 |
4.1 脉动直流剩余电流识别 |
4.1.1 半波脉动直流剩余电流识别 |
4.1.2 90°波脉动直流剩余电流识别 |
4.1.3 135°波脉动直流剩余电流识别 |
4.2 脉动直流剩余电流有效值计算 |
4.2.1 半波脉动直流剩余电流有效值计算 |
4.2.2 90°波脉动直流剩余电流有效值计算 |
4.2.3 135°波脉动直流剩余电流有效值计算 |
4.3 剩余电流保护动作情况分析 |
4.3.1 半波脉动直流剩余电流下剩余电流保护动作情况 |
4.3.2 90°波脉动直流剩余电流下剩余电流保护动作情况 |
4.3.3 135°波脉动直流剩余电流下剩余电流保护动作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发展外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课题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概述 |
2.1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
2.1.1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原理 |
2.1.2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构成 |
2.2 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
2.2.1 监控探测器原理 |
2.2.2 监控探测器分类 |
2.3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 |
2.3.1 监控主机 |
2.3.2 触摸屏模块 |
2.3.3 以太网模块 |
2.3.4 存储模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硬件设计 |
3.1 监控设备硬件设计框图 |
3.2 监控设备控制芯片 |
3.2.1 PIC18F46K22单片机特点 |
3.2.2 PIC18F46K22引脚分配 |
3.3 现场总线电路设计 |
3.3.1 RS-485通信芯片选择 |
3.3.2 总线电路设计 |
3.3.3 稳压电路设计 |
3.3.4 光耦抗干扰电路 |
3.4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3.4.1 U盘存储模块 |
3.4.2 存储模块接口电路 |
3.5 以太网模块 |
3.5.1 以太网扩展方案的选择 |
3.5.2 以太网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
3.6 触摸屏模块设计 |
3.6.1 OCM640480T560触摸屏介绍 |
3.6.2 触摸屏幕接口电路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软件设计 |
4.1 监控设备软件总体设计 |
4.1.1 自检程序 |
4.1.2 初始化程序 |
4.2 现场总线通信软件设计 |
4.2.1 Modbus通信协议 |
4.2.2 循环冗余校验算法 |
4.2.3 数据通信报文格式 |
4.2.4 发送程序设计 |
4.2.5 接收程序设计 |
4.3 存储模块软件设计 |
4.3.1 CH376工作模式 |
4.3.2 CH376存储模块的软件设计 |
4.4 以太网模块软件设计 |
4.4.1 TCP/IP传输协议介绍 |
4.4.2 收发数据程序设计 |
4.4.3 以太网模块参数设置 |
4.4.4 客户端软件调试 |
4.5 触摸屏软件设计 |
4.5.1 界面开发软件简介 |
4.5.2 触摸屏与单片机通信 |
4.5.3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界面设计 |
4.6 软件调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器状态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应用 |
1.3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1 电流动作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
1.3.2 脉冲动作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
1.3.3 其他类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剩余电流保护器三级保护配合 |
2.1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类型及其性能指标 |
2.1.1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类别及其功能 |
2.1.2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
2.2 剩余动作保护装置分级保护概念与方式 |
2.2.1 分级保护的概念 |
2.2.2 分级保护的困难 |
2.2.3 电流动作型保护器剩余电流的计算 |
2.3 剩余动作保护装置动作电流值的整定 |
2.3.1 第三级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电流值的整定 |
2.3.2 第二级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电流值的整定 |
2.3.3 第一级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的整定 |
2.3.4 各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的协调配合 |
2.4 不同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中配置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接线 |
2.4.1 TN-C系统中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接线 |
2.4.2 TN-S系统中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接线 |
2.4.3 TN-C-S系统中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接线 |
2.4.4 TT系统中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接线 |
2.4.5 IT系统中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接线 |
2.5 剩余电流保护器与接地形式配合的调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故障分析 |
3.1 运行中剩余电流保护器误动作原因分析 |
3.1.1 产品质量引起的故障 |
3.1.2 参数选择不当引起的误动作 |
3.1.3 接线错误引起的误动作 |
3.2 运行中剩余电流保护器拒动作原因分析 |
3.3 常见故障检查步骤 |
3.3.1 剩余电流保护器不能合闸的检查步骤 |
3.3.2 接地故障动作后的检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剩余电流保护器智能巡检系统 |
4.1 引言 |
4.2 剩余电流保护器智能巡检系统设计思想 |
4.2.1 智能巡检系统的总体结构布局 |
4.2.2 剩余电流保护器智能巡检系统设计思路 |
4.3 剩余电流保护器智能巡检系统管理软件开发 |
4.3.1 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
4.3.2 后台管理软件部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状态评价方法 |
5.1 模糊综合评价 |
5.1.1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概念 |
5.1.2 单因素模糊评价以及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5.1.3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
5.2 剩余电流保护器状态信息分析 |
5.3 建立剩余电流保护器层次型信息结构 |
5.3.1 层次分析法及步骤 |
5.3.2 剩余电流层次分析结构体系 |
5.4 基于FAHP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状态评价模型 |
5.4.1 基于FAHP的权重的确定 |
5.4.2 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的模糊评价模型识别 |
5.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状态评价 |
5.4.4 案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7)漏电保护器芯片专用测试仪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
1.2.1 电流通过人体时的效应 |
1.2.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
1.3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分类 |
1.4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技术参数 |
第二章 FM2148漏电保护器芯片介绍及其工作原理 |
2.1 FM2148漏电保护器芯片介绍 |
2.2 FM2148的特点 |
2.3 FM2148引脚描述和极限参数 |
2.4 FM2148电路框图及电学特性 |
2.5 FM2148的典型应用电路图 |
第三章 FM2148测试系统方案设计 |
3.1 集成电路测试 |
3.2 通用测试仪与专用测试仪的选择 |
3.3 FM2148 CP测试和FT测试系统结构框图 |
3.3.1 FM2148 CP测试 |
3.3.2 FM2148 FT测试 |
3.4 FM2148测试系统硬件结构 |
3.4.1 主控MCU选型 |
3.4.2 恒流源电路选型 |
3.5 上位机软件开发环境选择 |
第四章 :FM2148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
4.1 电源电路 |
4.1.1 模块功能 |
4.1.2 结构框图 |
4.1.3 模块指标 |
4.1.4 实现方案 |
4.1.5 设计实现 |
4.2 DUT电源模块和电流测试单元 |
4.2.1 设计实现 |
4.3 MCU部分 |
4.3.1 设计实现 |
4.4 通用IO口电路 |
4.4.1 设计实现 |
4.5 电压测量电路 |
4.5.1 设计实现 |
4.6 漏电信号产生电路 |
4.6.1 设计实现 |
4.7 熔丝烧写电路 |
4.7.1 设计实现 |
4.8 FM2148测试仪机械结构 |
4.8.1 机械结构图 |
4.9 校正电路 |
4.9.1 设计实现 |
4.10 通讯模块 |
4.10.1 设计实现 |
4.11 电压基准电路 |
4.11.1 设计实现 |
4.12 FT测试自动分选机转接板 |
4.12.1 设计实现 |
4.13 PCB整体布局 |
4.13.1 通用测试底板PCB布局 |
4.13.2 负载板PCB布局 |
4.14 FM2148测试仪实物图 |
第五章 :FM2148参数测试实现 |
5.1 FM2148 FT和CP测试标准表 |
5.2 FM2148测试流程 |
5.3 测试项:电源工作电压VDD1/VDD2 |
5.4 测试项:OP失调OP OFF |
5.5 测试项:比较电平POPA/NOPA动作电压RPVT/RNVT |
5.6 测试项:锁存时间TON和漏电延迟TDELAY |
5.7 测试项:过压保护动作电压VTOV、过压保护释放电压VROV、欠压保护动作电压VRUV、欠压保护释放电压TDUV |
5.8 测试项:过压延迟时间TDOV和欠压延迟时间TDUV |
5.9 测试项:输出高电平电压TRGOHV和输出低电平电压TRGOLV |
5.10 FM2148 CP测试 |
5.10.1 FM2148 CP测试策略 |
5.10.2 FM2148熔丝调教方法 |
5.11 FM2148功能测试 |
第六章 :FM2148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
6.1 FM2148上位机软件介绍 |
6.2 FM2148上位机测试流程图 |
6.3 FM2148下位机测试流程图 |
6.4 串口通讯协议定义 |
6.5 下位机主要操作函数 |
6.6 FM2148上位机软件界面 |
6.7 FM2148上位机包含的文件 |
6.8 FM2148 CP测试熔丝位调校程序 |
6.9 FM2148测试仪自动校正程序实现 |
6.9.1 校正算法实现 |
6.9.2 校正流程 |
6.9.3 校正结果 |
第七章 :FM2148专用测试系统性能 |
7.1 A类不确定性评估 |
7.2 数据一致性评估 |
7.3 测试时间 |
7.4 测试独立性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高效车用DC/DC变换器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DC/DC 剩余电流检测系统背景及现状 |
1.1.1 DC/DC 剩余电流检测系统的背景 |
1.1.2 DC/DC 剩余电流检测系统的现状 |
1.2 DC/DC 剩余电流检测系统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来源及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 |
1.3.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DC/DC 剩余电流基本原理 |
2.1 DC/DC 基本原理 |
2.1.1 DC/DC 的三种常见拓扑结构 |
2.1.2 DC/DC 两种重要的调制方式 |
2.2 剩余电流基本原理及意义 |
2.2.1 剩余电流基本原理 |
2.2.2 检测剩余电流的意义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效 DC/DC 剩余电流检测系统核心模块设计 |
3.1 电源模块设计 |
3.1.1 电源模块设计的基本要求 |
3.1.2 电源模块电路具体实现分析 |
3.2 电流产生模块设计 |
3.2.1 电流产生模块基本要求 |
3.2.2 电流产生电路设计 |
3.3 电流检测模块设计 |
3.3.1 电流检测模块设计要求 |
3.3.2 电流检测软硬件设计 |
3.4 显示模块设计 |
3.4.1 显示模块设计要求 |
3.4.2 显示模块软硬件具体实现 |
3.5 通信模块设计 |
3.5.1 通信模块设计要求 |
3.5.2 通信模块软硬件设计 |
3.6 控制单元模块设计 |
3.6.1 控制单元设计要求 |
3.6.2 控制单元电路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C/DC 剩余电流检测系统调试 |
4.1 系统软硬件调试 |
4.2 系统调试总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论文成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和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异步电动机故障诊断及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电动机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电动机故障诊断原理及常见故障特征 |
2.1 电动机故障诊断原理 |
2.2 电动机常见故障特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电动机故障检测算法及保护方法的研究 |
3.1 过载故障保护特性及检测算法 |
3.2 电动机故障保护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异步电动机故障保护装置的硬件设计 |
4.1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 |
4.2 故障检测硬件模块 |
4.3 西门子S7-300可编程控制器 |
4.4 人机界面 |
5 异步电动机故障保护装置的软件设计 |
5.1 软件设计功能简介 |
5.2 软件开发环境及程序 |
5.3 人机界面软件设计 |
6 试验及结果分析 |
6.1 概述 |
6.2 试验内容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科学研究及发表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水口水电厂厂用电系统节能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相关背景 |
1.1.1 课题的选题由来和研究对象 |
1.1.2 火电厂辅机节能研究及对本课题的启发 |
1.1.3 变频调速技术 |
1.1.4 电力变压器冷却系统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1.5 水电厂集水井排水泵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主变冷却器电气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2.1 主变冷却系统介绍 |
2.1.1 系统概况、运行情况和节能改造的必要性 |
2.1.2 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器构成与工作原理 |
2.1.3 电力变压器的损耗和散热 |
2.1.4 变压器冷却器节能原理 |
2.2 主变冷却器继电控制线路 |
2.3 当前主变冷却器 PLC 控制系统 |
2.4 节能设计中的变送器、变频器、PLC 选型 |
2.4.1 低压电器元件选用和变送器、变频器选型 |
2.4.2 PLC 的选用和组成结构 |
2.4.3 PLC 的输入输出 |
2.4.4 PLC 的模块选型 |
2.5 主变冷却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2.5.1 电气控制线路 |
2.5.2 信号部分接线 |
2.5.3 PLC 数字量输入输出接线 |
2.5.4 PLC 模拟量输入输出接线 |
2.5.5 变频器主回路、控制回路端子接线 |
第三章 主变冷却器 PLC 控制程序设计与仿真 |
3.1 PLC 程序的功能以及和手动操作的配合 |
3.1.1 相关标准对主变冷却器控制过程的要求 |
3.1.2 主变冷却器 PLC 程序主要功能 |
3.1.3 PLC 控制与运行人员手动操作的配合 |
3.2 PLC 程序结构 |
3.2.1 PLC 编程语言和编程原则 |
3.2.2 PLC 程序的硬件组态 |
3.2.3 PLC 程序中的块 |
3.2.4 PLC 程序的符号表和变量声明表 |
3.3 PLC 程序分析 |
3.3.1 组织块 OB100 和 OB1 |
3.3.2 功能块 FB1 |
3.3.3 多重背景功能块 FB2 |
3.3.4 功能和数据块 |
3.4 PLC 程序仿真 |
第四章 模糊控制在主变冷却器节能运行中的应用 |
4.1 模糊控制的可行性和系统结构 |
4.2 模糊控制原理 |
4.2.1 输入量模糊化 |
4.2.2 确定模糊控制规则 |
4.2.3 模糊推理 |
4.2.4 输出量去模糊化 |
4.3 主变油温模糊控制器设计与设计误差 |
4.3.1 主体方案 |
4.3.2 模糊控制器等级值与实际值的对应关系 |
4.3.3 各模糊集初始隶属函数设计 |
4.3.4 模糊控制规则表 |
4.3.5 模糊控制表 |
4.3.6 模糊控制器设计误差 |
4.4 改进粒子群算法和模糊控制器隶属函数修正 |
4.4.1 粒子群算法(PSO)与改进 |
4.4.2 模糊控制器隶属函数修正 |
4.4.3 隶属函数修正的限制条件 |
4.4.4 隶属函数与设计误差的修正结果 |
4.4.5 残留设计误差原因分析 |
4.5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 MATLAB仿真 |
4.6 顶层油温模糊控制的 PLC 编程实现 |
4.6.1 模拟量模块的 A/D 转换和 D/A 转换 |
4.6.2 PLC 对输入温度信号的处理 |
4.6.3 PLC 对输出信号的处理 |
4.6.4 模糊控制计时处理 |
4.6.5 模糊控制编程 |
4.7 主变冷却器节能效果预测 |
第五章 渗漏泵变频调速节能原理研究 |
5.1 渗漏排水系统概况 |
5.2 离心泵性能参数和性能曲线拟合 |
5.2.1 离心泵性能参数 |
5.2.2 离心泵性能曲线 |
5.2.3 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原理 |
5.2.4 渗漏泵性能曲线拟合 |
5.3 渗漏排水系统管路特性曲线 |
5.3.1 管路特性曲线和离心泵运行工作点 |
5.3.2 渗漏排水系统管路特性曲线计算 |
5.4 渗漏泵运行工况、节能必要性和节能方案分析 |
5.4.1 渗漏泵运行工况和节能必要性 |
5.4.2 节能方案分析 |
5.5 调速时离心泵性能曲线变化 |
5.6 调速比率变化时相关目标函数构造 |
5.6.1 离心泵效率函数 |
5.6.2 离心泵单位流量耗轴功率函数 |
5.6.3 扬程损失因子函数 |
5.6.4 集水井安全性函数 |
5.7 相关目标函数的综合和协调 |
第六章 人工智能在确定渗漏泵调速方案中的应用 |
6.1 多目标决策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
6.2 权重向量 V 的求取 |
6.2.1 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向量 |
6.2.2 熵权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向量 |
6.2.3 综合权重 V |
6.3 灰色理论在最优调速比率确定中的应用 |
6.4 RBF 神经网络理论 |
6.4.1 引入神经网络的必要性 |
6.4.2 RBF 神经网络模型 |
6.4.3 基于 OLS 的 RBF 神经网络 |
6.5 改进 RBF 神经网络与最优调速比率预测 |
6.5.1 基于改进 OLS 的 RBF 神经网络 |
6.5.2 改进网络仿真结果 |
第七章 渗漏泵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7.1 渗漏泵控制系统运行情况和设备配置 |
7.1.1 渗漏泵控制系统运行情况 |
7.1.2 运行注意事项 |
7.1.3 系统设备配置 |
7.2 节能设计中的变送器、变频器、PLC 选型 |
7.3 渗漏泵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7.3.1 电气控制线路 |
7.3.2 PLC 数字量输入输出接线 |
7.3.3 PLC 模拟量输入输出接线 |
7.3.4 变频器端子接线和参数设置 |
7.4 渗漏泵 PLC 控制程序设计 |
7.5 渗漏泵运行的上位机监控系统开发 |
7.5.1 FX 系列 PLC 与 PC 的有协议通信 |
7.5.2 FX 系列 PLC 与 PC 通信实例示范 |
7.5.3 PLC 通信编程和上位机人机界面编制 |
7.5.4 具体操作和通信过程 |
7.6 渗漏泵节能效果预测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1 主变冷却器 PLC 程序部分梯形图 |
附录 2 最优调速比率神经网络预测训练样本 |
附录 3 渗漏泵 PLC 程序部分梯形图与分析 |
附录 4 基于 VB 的集水井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程序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在学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JD6型剩余电流继电器的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物触电特征的触电事故识别方法研究[D]. 罗杰.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次同步振荡与轴系扭振的测试与分析[D]. 张卿杰. 东南大学, 2020(02)
- [3]农村室内线缆漏电检测定位装置的研究[D]. 时永喆. 沈阳工业大学, 2017(08)
- [4]农网配电台区剩余电流保护技术研究[D]. 陈学良. 山东理工大学, 2017(03)
- [5]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研究[D]. 芦宇翔. 沈阳工业大学, 2016(06)
- [6]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器状态评价的研究[D]. 周文锴. 长沙理工大学, 2014(03)
- [7]漏电保护器芯片专用测试仪的设计与研究[D]. 汪俊成. 复旦大学, 2013(03)
- [8]高效车用DC/DC变换器的设计与研究[D]. 刘炳祥.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1(05)
- [9]异步电动机故障诊断及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实现[D]. 王瑾. 山东科技大学, 2011(07)
- [10]水口水电厂厂用电系统节能优化运行研究[D]. 林志伟. 福州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