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禹州市加快资源整合步伐(论文文献综述)
田力[1](2020)在《朱仙镇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建设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产业、生态、生活的融合,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封市朱仙镇特色小镇是中原地区资源禀赋型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代表,以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为中西部地区其他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文章综合运用新型城镇化、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治理现代化等相关理论,对朱仙镇特色小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研,对当前影响朱仙镇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规划、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的引进、自然与文化环境的整合利用与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研并梳理分析。认为当前朱仙镇特色小镇建设存在主导产业定位和创新驱动力不足、对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吸引力不够、对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性利用不足、社区生活和文化功能发挥不足、政府治理机制较为传统等突出问题,影响和制约其可持续发展。为谋划制定小镇可持续发展路径,对具有相似背景、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相近的焦作温县陈家沟太极文化小镇和许昌禹州神垕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加以梳理参考,制定朱仙镇自身可持续发展规划对策设计:通过科学规划、产业融合,聚焦主导产业的优势特色和创新能力;通过多管齐下、产学研融合,重视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培育;通过保护性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构建和谐生态环境,协调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加强小镇社区生活功能建设;推进小镇治理主体多元化,创新政府治理模式和工作机制。以期这些策略建议能够为朱仙镇及中原地区同类型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一定的价值。
张晓飞[2](2020)在《产业扶贫的地方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必要前提,人民群众全面摆脱绝对贫困是衡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标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不能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而产业扶贫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是治本之策。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具体实践打赢这场世纪之战具有深远意义。笔者利用假期时间实地参与了河南省禹州市的基层扶贫工作,重点关注了产业扶贫,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了本篇论文的撰写。在内容上,梳理了扶贫的相关理论内涵(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特别是产业扶贫的相关概念和实施产业扶贫的多种方式方法,为研究产业扶贫提供给了理论支持;详细介绍禹州市产业扶贫的具体情况,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得出当地的致贫原因为:因病因残致贫、因学致贫、缺少劳动力致贫、缺技术致贫、缺资金致贫以及其他(因灾、自身动力不足)致贫。禹州市产业扶贫成效显着,包括:发展“四大产业”拔穷根(特色种植、生态养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推进“五种模式”促增收(合作经营共同富、安置就业稳增收、土地流转赚租金、集体经济助脱贫、金融扶贫破难题);健全“四项机制”强保障(组织保障机制、资金投入及奖励机制、产业技术服务及培训机制、产销衔接机制)。此外,禹州市产业扶贫存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市场导向不明确、产业带动脱贫能力不强、产业扶贫覆盖面小、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在总结国内其他地方产业扶贫的成功经验(贵州水城县“猕猴桃”种植产业、河南沁阳县“夏南牛”养殖产业、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旅游产业、湖北建始县电商产业)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禹州市产业扶贫发展、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以市场为导向,明确重点扶贫产业、以培育带动脱贫企业为基础,积极推进脱贫载体建设、以拓宽产业覆盖面为关键,探索带动脱贫创新模式、以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为保证,加快建设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以集体经济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扶志”为根本,增强贫困人员的脱贫内生动力。采取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广泛合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督查考核等。产业扶贫地方实践的启示和意义,在于产业扶贫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要坚持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发挥能人和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坚持对立统一规律:市场驱动与政府引导。
鲁小亚[3](2020)在《乡村治理中的原生自治与行政建制 ——关于豫中郭西村、郭东村建制变迁的调查与阐释》文中指出“现代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整合,从根本上说是对传统农民性的改造,以使具有深厚历史根基的分散农民能够与现代社会连为一体,成为现代国家组织体系的成员。”行政建制是国家整合乡村社会的载体,国家通过建立和调整基层行政建制将国家的意志输入乡村社会,将分散的乡村社会整合到国家政权体系中,并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改造。从历史的角度看,现代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整合是必然的趋势,基于不同阶段政治目标的变化,国家也会在整合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不断调适自己的行为。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两个地域相近的自然村落,在国家整合乡村社会的进程中经历了分分合合的建制变化,最终未能合并为一个建制村,由此引发笔者的思考:为什么地域相近的两个村庄合不起来?在此基础上,本文沿着村落底色基础上的基层行政建制变迁这一主线展开,由于“同处一地,源起两家”,在同一个地域内形成了两个具有不同血缘、地缘和传统的差异性自然村落,这种差异性又表现出清晰的村落认同边界和自治边界。中华民国时期,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渗透,不断调整和变动基层建制,最终以自然村为基础恢复保甲制,没有打破村落原生自治形态而盲目地划定行政建制,实现了行政对村落的有限介入。1949年以后,国家为了巩固新生政权,通过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等打破传统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村落社会结构,最终建立人民公社体制,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全面介入,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渗透也极大强化。在这个时期,国家脱离村落的客观基础而进行行政建制,郭西村、郭东村也被国家强制整合为一个行政建制单位,这种外部性强制整合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形式上的改造,但是传统小农的内在心理和习惯并没有被整合到一起,被严格限制在公社体制内的两个村庄出现了“明合暗不合,名合实不合”的结果。行政化的体制压抑了乡村社会的生机,抑制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违背了乡村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最终国家放松其在乡村社会的行政干预权力,并在新时期确立“乡政村治”体制。现代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整合方式发生了改变,以尊重村落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基础,在合村并组的改革浪潮下,重视农民意愿,给予村落更大的选择自主性,力图实现国家行政与村落自治的良性互动。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是:在一定时期内,行政建制对村庄进行强制性整合,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外在形式上的简单整合,并没有实现内在的拢合,结果更多的是“整而不合”。在现代国家建构中,作为政治共同体的行政建制要依赖作为历史文化共同体的原生自治。也就是说,国家在整合乡村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并不是盲目地进行行政介入,而是依赖和借助传统村庄的自治底色。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整合是个历史的过程,是个长期漫长的过程,要充分考虑到村落中历史文化因素的客观存在,不断探索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有机整合形式。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基层行政建制的设置和调整,要尊重自然村落的历史传统,借助自然村落内生的社会资源,激发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努力寻求行政与自治的平衡和有机衔接,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
王履烽[4](2019)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研究 ——以河南省六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兴旺是关键。产业的兴旺就是农业的兴旺,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所以要转变单一的发展方式,以“跳出农业发展农业”为主要思路,走一二三产业融合之路。在此基础上,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启动了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创建工作。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申报并创建了六个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但是从当前学术界的角度来看,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理论阶段。从政府角度来看,当前没有一个系统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水平。因此,本文将以河南省六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为例,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水平评价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归结国内外相关研究,以产业融合理论、产业链理论、垂直一体化理论为指导,运用理论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首先从理论角度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二,基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机理研究,借鉴领域内专家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研究,对于相关指标进行了借鉴,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从主导产业竞争力、产业融合水平、产业带动情况三个维度构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第三,为了使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科学、合理,本文基于专家评分结果,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主观权重,根据各项具体指标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了客观权重,将两种方法融合,最终确定了复合权重;第四,选择综合指数法对于河南省六大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进行了融合水平综合指数的测度;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本文得出了基本结论并且提出了政策含义。根据评价结果,得出了河南省六大国家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融合水平的综合指数,其中三门峡陕州区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0.3573、汝州市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0.1640、浚县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0.1345、郸城县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0.1194、平舆县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0.0783、禹州市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0.0703,该排名与国家公布的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的排名相一致,证明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与选择的评价方法较为合理。并且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发现了当前六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闫晓芳[5](2018)在《新常态下襄城县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此外,由于产能过剩,新产业大量涌现,传统产业急需加快转型升级。襄城县区位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但在于周边县市经济指标的比较中,排名靠后,并未体现出在所在区域中的先驱性。在新常态的背景下,襄城县原来依靠资源、要素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迫切需要创新发展模式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实现襄城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是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以襄城县为研究对象,沿着理论研究一案例分析一对策建议的思路,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定性和定量研究和SWOT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归纳和梳理了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相关文献,界定了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概念,综合分析了产业结构演进、创新驱动、产业布局优化以及产业集群等相关理论,并总结了国内外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经验。(2)对襄城县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定性分析,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襄城县1978-2015年间三次产业产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总结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经济发展贡献低。(3)对襄城县产业转型升级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找出襄城县具有区位交通便利、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好等产业转型升级的内部条件,同时“一带一路”、“互联网+”、“建设网络强国”,“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等国家和区域战略也为襄城县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外部机遇。(4)借鉴铜陵市产业转型升级经验,结合SWOT分析,提出了适合襄城县的“2+3+4”产业转型升级新模式,即“互联网+”与产业集群相结合的模式:两个平台、三个载体、四大产业集群。(5)最后,结合襄城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经验,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条件和机遇,并从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合理产业布局、承接产业转移四大方面提出了襄城县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以实现襄城县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王志远[6](2016)在《禹州市空心村治理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发以来,尤其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定以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城市化的稳步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它一方面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来源;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农村人口的流失,农村空心化的不断恶化。笔者以禹州市空心村治理为主线,借鉴中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深入分析禹州市空心村现状、产生原因以及近年来禹州市政府在空心村治理上的典型案例,结合中外类似情况的经验做法,提出城镇化、中心村和村内集约三种方式化解空心村的措施。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禹州市空心村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在论文写作中用到的几个基本概念,笔者试图通过整个第一章的描述为论文的整体叙述框架搭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第二章禹州市空心村形成包括禹州市概况综述、禹州市空心村现状以及空心村形成的原因三部分内容,笔者通过对禹州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整体叙述试图使读者了解禹州市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从而对空心村形成的背景有个大致的了解;笔者以禹州市空心村现状为背景深入分析空心村形成的原因;再结合第三章现阶段禹州市空心村治理过程中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对典型样本村的深入剖析总结出禹州市空心村治理存在的问题。第四章着重在于对中外类似经验做法的介绍,国内方面主要介绍了河南永城、山东潍坊、白云区钟落潭镇以及杭州市杭嘉湖地区,国外主要介绍了德国、日本、法国的经验做法。第五章笔者结合中外经验,针对禹州市空心村治理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城镇化方式、中心村整合方式和城乡一体化方式化解空心村三种空心村治理措施。最后一章对本篇论文进行一个总结,并对空心村治理研究这个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绕不开的课题进行了前景展望。笔者在空心村治理措施上着重以当前国家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为背景,创新性的融入国家互联网战略,将农村空心村的治理和互联网的发展战略相结合,以互联网在线教育、农村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为重要支点,深入剖析他们之间的联系,最终得出国家的互联网战略的发展完全可以助推农村空心化的解决。农村空心化归根结底还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恶果,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空心村问题,还是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王凯[7](2016)在《基于可拓理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研究 ——以河南省试点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河南省城镇化率增速为1.4%高于全国城镇化率增速(1.04%)。虽然快速城镇化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逐渐暴露出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现行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严重制约农业人口“市民化”等城市病。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泉。河南省是农业、人口大省,在保证土地“红线”的前提下,要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家优惠政策的机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国内外城镇化研究现状及相关成果。其次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及试点城市的确定,以及基元理论、可拓集理论、菱形思维模式、优度评价法等可拓学理论与方法。以可拓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河南省四个试点城市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并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发散分析和蕴含分析,得到发散树、蕴含系。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以发散树和蕴含系得出的物元特征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含有48个初选指标的评价体系;根据理论分析及依据,最终构建了一套包含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环境4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客观性较强的可拓熵值综合评价模型对新郑市、洛阳市、禹州市等地区进行实证分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系数,通过关联函数计算得出关联度、综合关联度,并依据制定的评价等级,评价了河南省四个试点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最后,以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为依据,提出了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三角“经济圈”等相关政策及建议。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相关建议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也为其他地区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评价提供一种方法。另外,本文只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开局之年“静态”时间上的研究,希望在2014-2020年“动态”时间序列上对四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建设进行系统研究。
巴一[8](2016)在《禹州钧瓷产业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禹州市是钧瓷的原产地,是钧瓷生产技术延续千年、钧瓷文化传承与保护最完善、钧瓷产业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地区,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所讨论的钧瓷产业相关问题在地理范围上限定在今天的禹州市境内,时间上限定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的发展情况。作为传统陶瓷科技的产物,禹州钧瓷有其独特的工艺与技术屹立于当代瓷林。钧瓷以窑变为核心的美学价值逐渐得到世人的重视和认可,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被当地政府大力推广。钧瓷产业在禹州大致经历了生产恢复与艰难发展(1949-1978)、短暂辉煌与转折(1979-1995)、专业民营钧窑的繁荣与钧瓷产业的快速发展(1996年至今)三个阶段,今天已经成为禹州着力打造的五大特色产业和实现整体产业转型的关键性产业和行业之一。钧瓷产业在禹州的资源优势、文化积淀、市场成熟、政策扶持、人才基础等因素下迅速成长起来,在当代也遇到了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品牌意识困境、人才与技术的困境、可持续性困境等问题,只有将其解决才能实现其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家的经济整体形势、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对钧瓷产业的扶持、其他瓷区对禹州陶瓷业的影响等方面对影响钧瓷产业发展的因素逐项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从政府、市场、企业和文化等方面提出促进钧瓷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丁欢[9](2015)在《协同演化视角下的地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 ——以禹州钧瓷文化产业集群为例》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分散化经济活动已经不适合产业的发展,相关联的经济要素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成为一种新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当今世界也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经济地理学家在对第三意大利、美国硅谷等产业集聚区的研究中发现,制度、市场和技术等诸多因素都是随着产业的发展不断演化的,并且在演化过程中相互影响,协同促进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关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的协同演化机制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其结论对于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利用演化经济学的思想,通过路径依赖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技术与学习理论,构建各因素协同演化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以禹州市钧瓷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演化的脉络为基础,分别从历史和资源基础、政府推动、市场导向和技术进步四个方面,对禹州钧瓷产业集群形成演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着重突出演化进程中的变化节点,突出各个因素的协同演化作用。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共六章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文章的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章的内容,主要包括禹州市钧瓷产业集群发展历程与现状、产业集群形成演化的各种因素分析和各因素的协同演化机制。第三章内容通过查阅地方志、企业调研等方法,梳理了禹州市钧瓷产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钧瓷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企业数量、从业人员、产品数量、经济指标等。第四章内容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行业人物访谈等方法,分历史和资源基础、政府推动、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四个方面,对产业集群形成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五章对第三、四两章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从协同演化的角度探究各个因素是如何影响禹州市钧瓷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得出一般结论。第三部分是第六章,结论与展望。主要内容是总结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研究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并对产业发展做出建议和展望。在此基础上,针对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要开展的进一步研究工作。通过理论和实例的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三个结论。禹州钧瓷产业集群成长受本地独特的资源条件与制瓷的悠久历史基础、体制改革与民营瓷厂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增长、政府有力的推动与有效的制度安排以及技术、工艺的不断创新等因素影响。禹州钧瓷产业集群成长是受资源历史基础与路径依赖机制、体制改革与企业衍生机制、技术知识流动与外溢机制、本土市场效应、制度创新与自我强化机制等联合推动的。同时,多种因素和多种机制在瓷产业集群发展中是一个协同演化、交互作用的过程。在钧瓷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历史基础与资源条件为钧瓷产业集群形成提供了初始动力,并在路径以来的机制下锁定在这一优势上,而体制改革与企业衍生在产业的成长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推动产业规模的扩张与集群企业数量的增长,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形成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进一步强化了禹州的资源历史基础这一初始优势和企业衍生机制等导致的产业规模扩大,而技术与工艺创新为钧瓷产业集群的发展与不断升级提供了核心力量。
李岩[10](2014)在《禹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产品流通是指农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它是保证农产品价值实现和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的重要途径。在农产品流通中,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代表了不同的利益,彼此缺乏信任和协调,难以有效推动农产品产销的深入发展。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是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稳定农产品供需,促进三农建设和社会稳定的有力举措。本研究以禹州市为对象,探索最适合禹州市发展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首先,本文对禹州市4种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发展状况和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农户+消费者”模式生产无计划性、盲目性,满足不了“大生产、大流通”的需求,但是当前中老年民众生活的重要方式,因此在短期内将继续存在。“农户+批发市场”模式,是目前禹州市最重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占主导地位,与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在未来仍将占有重要地位。“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通过合作社将农户和公司连接起来,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潜力,再加上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不断完善,该模式在今后将快速发展起来,占据一定的地位。“农户+合作社+超市”模式发展不容乐观,这与合作社发展滞后,生产不规范,超市门槛高,资金回收周期长等因素有关,与禹州市当前生产力水平不匹配。随后,对4种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了SWOT分析,得出了各种模式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其次,本文以国外的美国、日本和国内的布吉、苏果为例对国内外先进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成功经验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培育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发展龙头企业和农业大户,加强信息技术的服务功能,发展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强农产品供应链节点间的协同发展等可供禹州市借鉴的经验启示。再次,本研究结合中国未来的发展形势,从农产品供应链协同角度提出建立各种机制推动禹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的思路。第一,建立农产品流通组织机制,建立并加强农产品流通组织及流通主体建设;第二,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在遵循利益分配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利益分配,同时建立利益分配的激励机制,采取措施增加供应链整体利益;第三,建立运行支撑机制,包括人才支撑、文化支撑和政府调控支撑;第四,建立农产品价格预测机制,如建立农产品价格数据库和价格预测模型库,同时规范农产品价格预测信息发布渠道。最后,论文得出了禹州市应持续发展“农户+批发市场”模式和重点发展“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的结论及论文的局限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禹州市加快资源整合步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禹州市加快资源整合步伐(论文提纲范文)
(1)朱仙镇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问卷调研方案 |
(三)基本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特色小镇 |
(二)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
二、理论基础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朱仙镇特色小镇建设现状及其问题 |
一、朱仙镇特色小镇建设基础 |
(一)朱仙镇基本情况 |
(二)政策基础 |
(三)经济发展情况 |
(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
二、朱仙镇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情况调研情况分析 |
(一)产业规划与发展情况 |
(二)资源整合利用与保护情况 |
(三)政府参与建设情况 |
三、影响朱仙镇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
(一)主导产业的定位和创新驱动力不足 |
(二)对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吸引力较弱 |
(三)对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性利用不足 |
(四)特色小镇社区生活和文化功能发挥不足 |
(五)政府治理机制较为传统 |
第三章 国内同类型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经验 |
一、温县陈家沟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经验 |
(一)建设概况 |
(二)温县陈家沟太极文化小镇可持续发展经验 |
二、禹州市神垕镇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经验 |
(一)建设概况 |
(二)禹州市神垕镇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经验 |
三、相关经验启示 |
(一)突出并保障特色产业的主导地位 |
(二)高度重视优势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三)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与职责边界 |
第四章 推动朱仙镇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聚焦主导产业的优势特色和创新能力 |
(一)把握产业规划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原则 |
(二)发掘主导产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
(三)以优势产业融合推动产业创新 |
二、重视人才资源的引进培育 |
(一)明确人才需求方向 |
(二)多管齐下延揽人才 |
(三)通过产学研结合培育人才 |
三、协调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一)保护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
(二)构建和谐生态环境与小镇格局 |
四、重视小镇社区生活功能的建设 |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二)优化公共服务 |
五、创新政府治理模式和工作机制 |
(一)努力推进小镇治理主体多元化 |
(二)优化政府公共服务 |
(三)强化政府监督管理职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朱仙镇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调研问卷 |
致谢 |
(2)产业扶贫的地方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产业扶贫的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及内涵 |
2.1.1 贫困 |
2.1.2 扶贫 |
2.1.3 产业扶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2.2.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产业扶贫的地方实践——以禹州市为个案 |
3.1 禹州市概况 |
3.1.1 禹州市区域概况 |
3.1.2 禹州市贫困现状 |
3.2 禹州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析 |
3.2.1 因病、因残致贫 |
3.2.2 因学致贫 |
3.2.3 缺少劳动力致贫 |
3.2.4 缺技术、资金致贫 |
3.2.5 其他(因灾、自身动力不足)致贫 |
3.3 禹州市产业扶贫的成效 |
3.3.1 发展“四大产业”拔穷根 |
3.3.2 推进“五种模式”促增收 |
3.3.3 健全“四项机制”强保障 |
3.4 禹州产业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市场导向不明确 |
3.4.2 产业带动脱贫能力不强 |
3.4.3 产业覆盖面小 |
3.4.4 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
3.4.5 集体经济较为薄弱 |
3.4.6 贫困人员脱贫内生动力不足 |
4 国内地方产业扶贫的成功经验 |
4.1 贵州水城县“猕猴桃”种植产业扶贫的成功经验 |
4.1.1 产业扶贫规划与方案 |
4.1.2 产业带动模式和联结机制 |
4.1.3 产业扶贫保障措施 |
4.2 河南沁阳县“夏南牛”养殖产业扶贫的成功经验 |
4.2.1 结合当地实际,精准选育带动脱贫产业 |
4.2.2 深化利益联结,拓宽稳定增收渠道 |
4.2.3 破解瓶颈制约,强化产业脱贫保障 |
4.3 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旅游产业扶贫的成功经验 |
4.3.1 创新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
4.3.2 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产业相结合 |
4.3.3 “113”工程旅游扶贫新模式 |
4.4 湖北建始县电商扶贫的成功经验 |
4.4.1 利用“互联网+”模式助力传统企业转型,形成产业扶贫反推力 |
4.4.2 建立以“互联网+”模式为主的电子商务产业链,保证产业形态稳固 |
4.4.3 利用互联网平台,逆向推动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的培育力度 |
4.4.4 借助“互联网+众筹”的模式助力当地农产品的销售 |
4.4.5 利用互联网的大规模消费,反向激励企业的运行趋于标准化和组织化 |
5 地方性经验促进禹州市产业扶贫的对策及建议 |
5.1 以市场为导向,明确重点扶贫产业 |
5.2 以培育带动脱贫企业为基础,积极推进脱贫载体建设 |
5.3 以拓宽产业覆盖面为关键,探索带动脱贫创新模式 |
5.4 以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为保证,加快建设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 |
5.5 以集体经济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
5.6 以“扶志”为根本,增强贫困人员的脱贫内生动力 |
5.7 以保障措施为支撑,推动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建立 |
6 产业扶贫地方实践的启示和意义 |
6.1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 |
6.2 坚持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发挥能人和龙头企业带头作用 |
6.3 坚持对立统一规律:市场驱动与政府引导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调查问卷 |
(3)乡村治理中的原生自治与行政建制 ——关于豫中郭西村、郭东村建制变迁的调查与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和问题意识 |
二、研究综述 |
(一) 自治与行政 |
(二) 国家与社会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自治 |
(二) 行政建制 |
四、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
五、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资料来源 |
第二章 同处一地,源起两家 |
一、区域概况和历史沿革 |
(一) 自然地理 |
(二) 历史沿革 |
二、村落的形成与边界 |
(一) 源于郭姓 |
(二) 村落边界 |
三、姓氏结构与家族关系 |
(一) 姓氏结构 |
(二) 家族关系 |
第三章 村落底色: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村落自治 |
一、以家庭为单位的自我管理 |
(一) 家庭财产管理 |
(二) 内部分工管理 |
(三) 生产经营管理 |
(四) 家庭伦理教化 |
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治理 |
(一) 秩序的维护:社首的职责 |
(二) 冲突和竞争:长老的制衡 |
(三) 互助与帮扶:亲属的依赖 |
三、以村落为单位的公共产品供给 |
(一) 祈雨:无村界的文化活动 |
(二) 安全防卫:村际合作的力量 |
(三) 庙会:有认同边界的竞争 |
四、小结 |
第四章 国家有限介入的保甲建制 |
一、打破分离:国家权力下沉 |
(一) 取代设置区乡二级行政体制 |
(二) 以自然村为基础编制保甲 |
(三) 内外作用下的保甲人员 |
二、自然村落对国家统治能力的消解 |
(一) 税役的瞒上护下:传统力量的抵制 |
(二) 躲避摊派的分家析产:无奈的选择 |
(三) 征兵中的逃跑:弱者的生存策略 |
三、国家权力与村庄惯习:村民的认知 |
(一) 官事官管,村事村理 |
(二) “官爷”不抵“老爷” |
四、小结 |
第五章 国家控制下的人民公社体制 |
一、打破村落社会结构的土地改革 |
(一) 平均地权:村落单位的强化 |
(二) 重组基层与村庄再造 |
二、瓦解家户生产的合作化运动和国家建制 |
(一) 互助组、初级社与村组建制的虚化 |
(二) 高级社与“村社合一 |
(三) 频繁变动的基层建制 |
三、超越自然村边界的政社合一体制 |
(一) “明合暗不合,名合实不合” |
(二) “一大二公”下的越大越好 |
四、行政建制调整与集体析分 |
(一) 体制下放与社、队规模调整 |
(二) 集体产权的重新划分 |
(三) 社队体制下的经营管理 |
五、小结 |
第六章 国家放权下的“乡政村治”体制 |
一、“乡政村治”体制的建立 |
(一) 行政与自治关系的变化 |
(二) 乡村治理关系的重塑 |
(三) 行政权力与自治权威的博弈 |
二、村落之间的分化与交往 |
(一) 自主性增强下的两村分化 |
(二) 传统底色对村落关联的影响 |
三、“合村并组”浪潮中两村的行政规划与自主选择 |
(一) 并村成社:政府推动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
(二) 自治增长:两村社区建设中的自行探索 |
四、“分”与“合”:村庄未来道路的走向 |
(一) 合而不和:行政推动下合并的现状 |
(二) 公共精神:现代村庄融合的条件 |
五、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一、整而不合:国家建构下原生自治与行政建制 |
二、政治领土共同体依赖历史文化共同体:现代国家建构的逻辑机理 |
三、自治与行政:对当下基层治理的启示与思考 |
四、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研究 ——以河南省六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理论分析法 |
1.3.3 实地调查法 |
1.3.4 定性与定量结合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思路图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与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融合 |
2.1.2 农村产业结构 |
2.1.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 |
2.1.4 评价指标体系 |
2.2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评价 |
2.2.1 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状况 |
2.2.2 关于产业融合水平评价的研究状况 |
2.2.3 研究述评 |
2.3 相关理论 |
2.3.1 产业融合理论 |
2.3.2 产业链理论 |
2.3.3 垂直一体化理论 |
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机理研究 |
3.1 融合的背景 |
3.2 融合的目标 |
3.3 融合的主体 |
3.4 融合的动力 |
3.5 融合的路径 |
3.6 融合的模式 |
3.6.1 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6.2 农业内部融合模式 |
3.6.3 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6.4 新技术渗透型融合模式 |
3.6.5 产城融合模式 |
3.6.6 多业态复合型融合模式 |
3.7 融合的质量 |
4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4.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1 导向性 |
4.2.2 系统性 |
4.2.3 科学性 |
4.2.4 可操作性 |
4.3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4.4 主要指标设计 |
4.4.1 一级指标 |
4.4.2 二级指标 |
4.4.3 三级指标 |
4.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1 权重确定思路 |
4.5.2 主观权重确定 |
4.5.3 客观权重确定 |
4.5.4 复合权重确定 |
5 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验证分析 |
5.1 评价对象的选择 |
5.1.1 选择依据 |
5.1.2 评价对象概况 |
5.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1 综合指数法 |
5.2.2 评价模型构建 |
5.3 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
5.3.1 指标数据收集 |
5.3.2 复合权重确定 |
5.3.3 综合指数结果 |
5.3.4 评价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大一二三产业融合扶持力度 |
6.2.2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6.2.3 加快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步伐 |
6.2.4 稳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 |
6.2.5 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作用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表 |
(5)新常态下襄城县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之处 |
1.4.2 不足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经验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新常态的内涵 |
2.1.2 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2 创新理论 |
2.2.3 产业布局理论 |
2.2.4 产业集群理论 |
2.3 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经验借鉴 |
2.3.1 美国匹兹堡市产业转型升级 |
2.3.2 韩国的产业转型升级 |
2.3.3 日本北九州区产业转型升级 |
2.3.4 安徽铜陵市产业转型升级 |
2.3.5 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经验借鉴 |
3 襄城县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襄城县概况 |
3.1.1 自然资源状况 |
3.1.2 经济发展状况 |
3.1.3 襄城县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 |
3.2 襄城县产业发展历程 |
3.2.1 经济实力的变化 |
3.2.2 产业发展水平的变化 |
3.3 襄城县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
3.3.1 第一产业 |
3.3.2 第二产业 |
3.3.3 第三产业 |
3.4 襄城县产业结构分析 |
3.4.1 模型的建立 |
3.4.2 数据的选取 |
3.4.3 实证分析 |
3.4.4 结果分析 |
3.5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5.1 产业结构不合理 |
3.5.2 产业层次不高 |
3.5.3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
3.5.4 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低 |
4 新常态下襄城县产业转型升级条件与模式分析 |
4.1 襄城县产业转型升级条件SWOT分析 |
4.1.1 产业转型升级条件优势分析 |
4.1.2 产业转型升级条件劣势分析 |
4.1.3 产业转型升级条件机遇分析 |
4.1.4 转型中面临的挑战分析 |
4.2 襄城县产业转型升级条件综合评述 |
4.3 襄城县产业转型升级模式 |
4.3.1 两个平台 |
4.3.2 三个载体和四大产业集群 |
5 新常态下襄城县产业转型升级对策建议 |
5.1 襄城县产业转型升级思路 |
5.1.1 线上与线下联动发展 |
5.1.2 二产与三产融合发展 |
5.1.3 集聚与创新互动发展 |
5.1.4 分工与协作良性发展 |
5.2 襄城县产业转型升级对策建议 |
5.2.1 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5.2.2 实施创新驱动,引领襄城县产业转型升级 |
5.2.3 合理产业布局,助推襄城县产业转型升级 |
5.2.4 加大跨区域合作,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禹州市空心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理论工具 |
1.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理论 |
2.公众参与理论 |
3.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二 禹州市空心村的形成 |
(一)禹州市概况 |
1.行政区划、地理位置 |
2.社会经济情况 |
(二)禹州市空心村现状 |
(三)禹州市空心村形成原因 |
1.资源过度开采导致农民房屋不宜再居住 |
2.农村房屋的无序建设导致村庄“内空外实” |
3.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农村人口的转移 |
4.规划不科学导致再空心化 |
5.产业结构调整下已就近就业农村人口再次失业 |
三 禹州市空心村的现状分析 |
(一)禹州市空心村治理措施 |
(二)典型案例分析 |
1.文殊镇范岗村整治案例 |
2.文殊镇陈南村整治案例 |
3.褚河镇中心三村案例 |
4.典型案例比较分析 |
(三)禹州市空心村治理存在的问题 |
1.空心村整治资金来源渠道匮乏 |
2.空心村整治各方参与积极性不高 |
3.政府对整治后新村居民生活、就业缺乏通盘考虑 |
四 空心村治理的中外经验 |
(一)国内经验 |
1.国内空心村治理措施及成效 |
2.国内空心村治理的启示 |
(二)国外经验 |
1.国外空心村治理的措施及成效 |
2.国外空心村治理的启示 |
五 空心村治理对策 |
(一)城镇化方式化解空心村 |
1、合理利用中心城区 |
2.适度发展中心镇区 |
3.加快人口制度化创新 |
4.加快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
(二)中心村整合方式化解空心村 |
1.生态保障是中心村建设的基础 |
2.产业支撑是中心村建设的重点 |
3.文化铸魂是中心村建设的关键 |
(三)城乡一体化方式化解空心村 |
1.发展农村经济,吸引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 |
3.逐步提高村庄治理水平 |
4.稳步实现现代化的农业 |
六 总结和展望 |
(一)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基于可拓理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研究 ——以河南省试点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可拓理论及新型城镇化相关综述 |
2.1 新型城镇化综述 |
2.1.1 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沿革 |
2.1.2 新型城镇化内涵 |
2.1.3 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的确定 |
2.2 可拓理论综述 |
2.2.1 基元理论 |
2.2.2 可拓集理论 |
2.2.3 菱形思维模式 |
2.2.4 优度评价法 |
3 河南省试点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拓分析 |
3.1 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 |
3.2 河南省试点城市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 |
3.2.1 新郑市建设现状分析 |
3.2.2 洛阳市建设现状分析 |
3.2.3 禹州市建设现状分析 |
3.2.4 兰考县建设现状分析 |
3.3 河南省试点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拓分析 |
3.3.1 河南省试点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拓问题 |
3.3.2 可拓问题的发散分析 |
3.3.3 可拓问题的蕴含分析 |
4 河南省试点城市新型城镇化可拓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河南省试点城市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 |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内涵 |
4.2 可拓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相关数据收集 |
4.2.2 待评物元、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的确定 |
4.2.3 指标权系数的计算 |
4.2.4 评价等级的制定 |
4.2.5 建立关联函数,确定评价等级 |
5 河南省试点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实证分析 |
5.1 可拓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证 |
5.1.1 相关数据收集整理 |
5.1.2 待评物元、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的确定 |
5.1.3 指标权系数的确定 |
5.1.4 关联度的计算 |
5.1.5 根据综合关联度确定评价等级 |
5.2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1 新郑市评价结果分析 |
5.2.2 洛阳市评价结果分析 |
5.2.3 禹州市评价结果分析 |
5.2.4 兰考县评价结果分析 |
5.3 对策及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致谢 |
(8)禹州钧瓷产业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禹州钧瓷概说 |
1.1 钧瓷的概念 |
1.2 钧瓷工艺与技术 |
1.2.1 钧瓷的成型工艺与技术 |
1.2.2 钧瓷的釉料工艺 |
1.2.3 钧瓷的烧成技术 |
1.3 钧瓷的价值 |
1.3.1 实用价值 |
1.3.2 美学价值 |
1.3.3 收藏价值 |
1.4 作为文化符号的钧瓷 |
第二章 钧瓷产业文化的现状和困境 |
2.1 钧瓷行业发展的重要过程 |
2.2 营销方式的变革与钧瓷产业的形成 |
2.3 钧瓷产业文化的形成 |
2.4 钧瓷产业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困境 |
2.4.1 关于产业集群的思考 |
2.4.2 品牌文化意识困境 |
2.4.3 人才与技术的困境 |
2.4.4 钧瓷产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
第三章 影响钧瓷产业文化发展的因素 |
3.1 国家的经济形势对瓷器的影响 |
3.2 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 |
3.3 地方政府对钧瓷产业的扶持 |
3.4 其他瓷区对禹州陶瓷业的影响 |
第四章 促进钧瓷产业文化发展的对策 |
4.1 政府层面 |
4.1.1 强力提升钧瓷产业品牌意识 |
4.1.2 积极宣传弘扬钧瓷文化 |
4.1.3 有效整合涉钧瓷管理资源 |
4.2 市场层面 |
4.2.1 建设钧陶瓷专业市场 |
4.2.2 健全行业机制 |
4.3 企业层面 |
4.3.1 营销策略 |
4.3.2 品牌观念 |
4.3.3 产业创新 |
4.4 文化层面 |
4.4.1 提升文化内涵 |
4.4.2 提高文化素养 |
4.4.3 推广钧瓷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协同演化视角下的地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 ——以禹州钧瓷文化产业集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资料搜集和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搜集 |
1.4.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研究 |
2.2 产业集群形成的机制研究 |
2.3 产业集群形成的协同演化研究 |
2.4 钧瓷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
3 禹州钧瓷产业集群发展历程与现状 |
3.1 发展历程 |
3.1.1 建国前的钧瓷生产 |
3.1.2 建国后的钧瓷生产 |
3.2 钧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问题 |
3.2.1 发展现状 |
3.2.2 存在问题 |
4 钧瓷产业集群形成演化的多因素分析 |
4.1 资源条件与钧瓷产业的发轫 |
4.2 区域历史基础、文化氛围与产业的成长 |
4.2.1 禹州瓷区的历史基础 |
4.2.2 钧瓷文化氛围 |
4.3 体制改革与钧瓷产业的扩张 |
4.3.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钧瓷生产 |
4.3.2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营钧瓷厂的衰落与民营瓷厂的兴起 |
4.4 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 |
4.4.1 钧瓷和钧瓷文化宣传 |
4.4.2 消费者的财富和观念变化激发市场需求 |
4.5 政府推动与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
4.5.1 禹州市地方政府部门的推动 |
4.5.2 钧瓷行业及社会团体的贡献 |
4.6 技术、工艺进步与产业的不断成长 |
4.6.1 窑炉的创新 |
4.6.2 釉料的创新 |
4.6.3 造型的创新 |
5 钧瓷产业集群成长的机制与协同演化 |
5.1 资源历史基础、初始优势与路径依赖机制 |
5.2 体制改革与企业衍生机制 |
5.3 技术知识流动与外溢机制 |
5.4 本土市场效应、制度创新与自我强化机制 |
5.5 协同演化与钧瓷产业集群成长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禹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畴界定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范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禹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
2.1 禹州市概况 |
2.2 禹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
2.2.1 “农户+消费者”模式 |
2.2.2 “农户+批发市场”模式 |
2.2.3 “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 |
2.2.4 “农户+(合作社)+超市”模式 |
2.3 禹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的 SWOT 分析 |
第3章 国内外先进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经验借鉴 |
3.1 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 |
3.1.1 美国模式 |
3.1.2 日本模式 |
3.2 国内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 |
3.2.1 布吉模式 |
3.2.2 苏果模式 |
3.3 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启示 |
3.3.1 培育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 |
3.3.2 发展龙头企业和农业大户 |
3.3.3 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服务功能 |
3.3.4 加快发展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
3.3.5 加强农产品供应链节点间的协同发展 |
第4章 推动禹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发展思路 |
4.1 建立农产品流通组织机制 |
4.1.1 建立农产品流通组织 |
4.1.2 加强农产品流通组织主体建设 |
4.2 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
4.2.1 利益分配的原则 |
4.2.2 利益分配的实施办法 |
4.2.3 建立利益分配的激励机制 |
4.2.4 增加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措施 |
4.3 建立运行支撑机制 |
4.3.1 人才支撑 |
4.3.2 文化支撑 |
4.3.3 政府调控支撑 |
4.4 建立农产品价格预测机制 |
4.4.1 建立农产品价格数据库 |
4.4.2 建立农产品价格预测模型 |
4.4.3 建立规范农产品价格预测信息发布渠道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1.1 持续发展“农户+批发市场”模式 |
5.1.2 重点发展“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 |
5.2 论文的局限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 B 批发商、零售商调查问卷 |
附录 C 政府官员调查问卷 |
附录 D 消费者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禹州市加快资源整合步伐(论文参考文献)
- [1]朱仙镇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田力. 河南大学, 2020(06)
- [2]产业扶贫的地方实践研究[D]. 张晓飞. 东华大学, 2020(01)
- [3]乡村治理中的原生自治与行政建制 ——关于豫中郭西村、郭东村建制变迁的调查与阐释[D]. 鲁小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研究 ——以河南省六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为例[D]. 王履烽.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5]新常态下襄城县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D]. 闫晓芳.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 [6]禹州市空心村治理研究[D]. 王志远. 郑州大学, 2016(03)
- [7]基于可拓理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研究 ——以河南省试点城市为例[D]. 王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8]禹州钧瓷产业文化发展研究[D]. 巴一. 河南师范大学, 2016(05)
- [9]协同演化视角下的地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 ——以禹州钧瓷文化产业集群为例[D]. 丁欢. 河南大学, 2015(07)
- [10]禹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D]. 李岩. 河南科技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