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苏的开发研究及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佳,邢钰彬,星萍,陈晓平[1](2021)在《紫苏黄酮抗菌活性表征》文中研究表明该试验利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对紫苏黄酮进行提取。分别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及酵母菌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等指标测定,探究紫苏黄酮抗菌活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紫苏黄酮抗菌活性的pH值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紫苏黄酮对这4种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其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MIC和MBC分别为0.625、1.3 mg/mL),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和MBC分别为1.25、2.5 mg/mL),再次为酵母菌(MIC和MBC分别为2.5、4.8 mg/mL)和霉菌(MIC和MBC分别为2.5、5 mg/mL)。在pH值为3~7的范围内,提取液浓度在各菌的MIC浓度下,均能完全有效抑制4种微生物的生长。温度条件在100℃以下时,紫苏黄酮的抗菌能力不受影响,当温度上升至121℃及以上时,会对抗菌活性产生负面影响。
任志清[2](2021)在《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紫苏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主要被当作粮食作物大面积种植,并用于营养保健品和医药用途,已经研发出多款紫苏类相关产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紫苏茎叶为原料,提取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同时对其进行纯化,并鉴定其主要成分,测定紫苏茎叶多酚的抗氧化性、抑菌活性以及抗肿瘤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超声辅助酶解法从46个不同品种的紫苏茎叶中提取多酚类物质,并将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经醇提法获得的多酚含量为4.77mg/g~22.60 mg/g,黄酮含量为3.59 mg/g~9.60 mg/g,迷迭香酸含量是0.80 mg/g~4.5 mg/g;经酶解法得到的多酚含量是8.96 mg/g~28.00 mg/g,黄酮含量是3.99 mg/g~12.25 mg/g,迷迭香酸含量是1.21 mg/g~5.90 mg/g。经比较得到,酶解法获得的ZB1、ZY10-T、ZB3-2中多酚物质的含量最高;且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酶解法得到ZB1、ZB3-2、ZY10-T的抗氧化能力最强。(2)将酶解法得到多酚含量最高的三个品种ZB1、ZY10-T、ZB3-2的粗提取物进行纯化,并检测紫苏茎叶多酚纯化物质的抗氧化性。经大孔树脂纯化后,ZB1、ZY10-T、ZB3-2茎叶提取物中多酚含量分别由原来的28.00 mg/g、26.32 mg/g、22.79 mg/g提高到33.30 mg/g、30.65 mg/g、29.02 mg/g。将大孔树脂纯化物质通过中压制备液相再次纯化,并收集洗脱液,测得ZB1、ZY10-T、ZB3-2的多酚含量分别为:66.62 mg/g、62.13 mg/g、60.43 mg/g。对ZB1、ZY10-T、ZB3-2紫苏茎叶多酚纯化物质进行抗氧化能力测定,得到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是15.13μg/m L、19.08μg/m L、20.91μg/m L。对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是26.57μg/m L、33.11μg/m L、36.59μg/m L,阳性对照清除两者的IC50值分别是9.12μg/m L、18.34μg/m L。通过研究温度、光照对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储存温度对活性物质含量无显着规律性影响,但储存条件有光照时会降低活性物质的含量。(3)采用FTIR和HPLC对ZB1的纯化物质进行成分分析,并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经成分分析得出该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主要包括五种物质,分别是迷迭香酸、没食子酸、咖啡酸、木犀草素、芹菜素,其中迷迭香酸含量最高。抑菌性检测结果显示:紫苏茎叶多酚能显着抑制三种细菌的生长,而且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78125、0.15625、0.15625mg/m L,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到经不同浓度药物处理后大肠杆菌菌体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4)对ZB1紫苏茎叶多酚的纯化物质进行细胞毒性研究。MTT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紫苏多酚浓度的增大以及处理时间的增加,其对不同癌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逐渐增加,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对人胃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强,该癌细胞的存活率最低,当紫苏茎叶多酚浓度是800μg/m L时,作用48 h和72 h癌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0.18%、18.01%,因此可知作用48 h和72 h对人胃癌细胞的抑制效果相接近;经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处理的细胞,其形态结构被严重破坏;通过AO/EB和Hoechst 33258检测试验最终得出,经过紫苏茎叶多酚处理的细胞出现凋亡现象,发生破裂,形成许多碎片;经Annexin VFITC/PI处理的检测结果可以得出,经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作用胃癌细胞特定时间后,细胞从凋亡早期开始向凋亡晚期转变;Caspase-3酶活力检测得出,随着紫苏茎叶多酚浓度的增大,Caspase-3的酶活力也在增大,而且逐步促使癌细胞凋亡发生。综上所述,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抑菌性以及抗肿瘤活性,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研究物质。
贾槐旺[3](2021)在《紫苏籽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其降血脂功能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紫苏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紫苏全身是宝,其根、茎、叶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抗过敏、降血脂、抗氧化、预防细胞衰老癌变等功效。紫苏籽主要用于紫苏油的提取,而副产物紫苏籽粕最大的流向是作为畜禽饲料。紫苏籽粕蛋白气味优良,氨基酸组成丰富,是氨基酸种类齐全的完全蛋白质。本课题以紫苏饼粕为原料,通过超声提取和闪式提取制备紫苏分离蛋白,并研究其功能性质和抗氧化活性。进一步酶解制备紫苏水解肽,水解肽经纯化鉴定后研究其降血脂及抗氧化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超声波和闪式提取辅助碱溶酸沉法制备紫苏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紫苏蛋白提取工艺,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 L)、碱提p H 10、碱提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紫苏分离蛋白提取率稳定在53.85%。闪式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 L)、闪提p H 10、闪提时间30 s,在此优化条件下,紫苏分离蛋白提取率稳定在46.54%。(2)超声提取分离蛋白(Ultrasonic extraction of protein isolate,UEOPI)及闪式提取分离蛋白(Flash extraction of protein isolate,FEOPI)的功能性质及抗氧化性研究表明,UEOPI比FEOPI有更好的DPPH、ABTS、O2-、·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有更高的溶解性(NSI)、持水性(WHC)、乳化性(EAI)、乳化稳定性(ES)、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因此后续试验选择提取率更高,抗氧化活性更好,功能性质更优的超声提取分离蛋白(UEOPI)进行研究。(3)选用碱性蛋白酶对UEOPI进行酶解,经超滤分离得到分子质量为<3 k Da、3-5 k Da、5-10 k Da、10 k Da四个组分,经抗氧化性(DPPH、ABTS、O2-、·OH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力)研究筛选出抗氧化性较强的组分为分子量<3 k Da。DEAE-32离子交换层析法对分子量<3 k Da的组分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D1、D2、D3三个组分,并测定其DPPH、ABTS、O2-、·OH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力,结果显示D3的抗氧化活性最强。Sephadex G-25凝胶层析法对D3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G1、G2、G3三个组分,测定其DPPH、ABTS、O2-、·OH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力,组分G2的抗氧化活性最高,经LC-MS-MS鉴定,抗氧化活性肽G2由7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790.3755 Da,其氨基酸序列为AADCRAK,即丙氨酸(Ala)-丙氨酸(Ala)-天冬酰胺(Asp)-半胱氨酸(Cys)-精氨酸(Arg)-丙氨酸(Ala)-赖氨酸(Lys)。(4)通过测定受试小鼠肝脏组织中GSH-Px、SOD、CAT的活力以及MDA含量来了解紫苏籽粕活性肽G2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通过测定受试小鼠血清中的TC、TG、LDL-C和HDL-C含量的变化来了解小鼠G2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经低、中、高剂量组G2灌胃处理后的小鼠相比高脂模型组,小鼠体内的MDA含量显着或极显着下降(P<0.05或P<0.01);小鼠的GSH-Px、SOD和CAT活力显着或极显着升高(P<0.05或P<0.01);小鼠体内的TC、TG和LDL-C含量显着或极显着降低(P<0.05或P<0.01),HDL-C含量显着或极显着升高(P<0.05或P<0.01),表明紫苏活性肽G2具有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攻击以及调节高血脂症小鼠血脂代谢异常的功效。
郭婷婷[4](2021)在《潜在草本能源植物耐镉胁迫的细胞代谢研究》文中提出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健康,已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利用优良的能源植物种质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将是提高环境修复治理的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潜在草本能源植物紫苏、曼陀罗和烟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的模拟实验探究了其幼苗对镉胁迫的耐受与富集特征、生理和代谢响应,对挖掘其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乡土物种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各1个以及5个基因型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的种籽,基质育苗66天后,选取健壮、长势一致的幼苗移入霍格兰营养液,缓苗7天后,每种材料分别设置4个处理组(0mg/L(CK)、1mg/L(T1)、20mg/L(T2)、40mg/L(T3)),每组14株,培养7天后取样。通过测定幼苗的生长状况(鲜重、株高、根长)和组织镉含量,表征了其耐受与富集镉的特征;通过分析组织的氧化应激(ROS、MDA)、抗氧化能力(SOD、POD、CAT、GSH、Pro等)和光合作用(叶绿素a、b及总含量)的变化,揭示其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进一步地,采用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技术,研究了镉胁迫对组织细胞形态的影响(番红固绿染色)以及对主要次生代谢产物酚类(Fast Blue BB染色)、生物碱(Dragendorffs检测)的分泌、累积变化,旨在揭示其对镉胁迫的代谢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七个材料的株高、根长、鲜重在镉胁迫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紫苏对镉的耐受程度最弱,曼陀罗对镉的耐受程度最强,烟草对镉的耐受程度介于两者之间。2.本次研究的七个材料中,虽然转运系数均小于1,但镉富集量、富集系数都达到超积累植物的标准,这提示可作为镉污染土壤的潜在修复植物。不同材料在同一浓度镉胁迫下的富集能力、富集系数、转运系数都有所差异,甚至烟草的不同基因型间也有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烟草的镉富集能力明显强于紫苏和曼陀罗,烟草的5个基因型中镉富集能力最强的是NDY-2,最弱的是NDY-3。3.同一材料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对镉的吸收、富集、转运能力也会有所差异。当镉胁迫浓度为1mg/L时,烟草NDY-4的富集能力最强;当镉胁迫浓度为20mg/L时,烟草NDY-1的富集能力最强;当镉胁迫浓度为40mg/L时,烟草NDY-2的富集能力最强。因此,实际修复应用中可以根据土壤污染程度(轻度、中度、严重)的不同选用不同材料进行修复治理、充分发挥其修复的潜力。4.七个材料在镉胁迫下,GSH、Pro含量升高,POD活性增强,由此可推测这三种物质在增加植物抗性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烟草NDY-1、NDY-4在镉胁迫下MDA含量显着升高(P<0.05);烟草NDY-3、紫苏在镉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显着降低(P<0.05)。5.酚类物质主要分布在根和叶片中,生物碱主要分布在叶片中。在镉胁迫下,七个材料的酚类物质、生物碱总体呈上升趋势。这提示,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对抗逆境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综上,能源植物紫苏、曼陀罗和烟草呈现了较强的耐受与富集重金属镉的特性,这可能与其对镉胁迫的生理和代谢响应有关。在修复镉污染土壤中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烟草的不同基因型对镉的耐受和富集有所差异,实际修复过程中应对同一材料的不同基因型进行筛选。本研究中的7个材料,地上部镉富集量均低于根部镉含量,阻止了镉向地上部转移,有效缓解了对地上部的毒害,这可能是这7个材料耐镉胁迫的机制之一。
董一桥[5](2021)在《人为践踏对南京紫金山林下植被根系及土壤渗透性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发展以及人民收入提高的社会背景下,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的不断扩大,势必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旦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旅游区周围的环境就可能会受到破坏。大量研究表明,在旅游风景区中,植被与土壤承受着旅游活动带来的主要压力。因此,研究旅游干扰对景区植被与土壤的影响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在众多旅游干扰因素中最主要的人为践踏因素作为切入点,对南京紫金山风景区土壤状况与地表植被根系生理生态的变化进行研究。本研究选择三处试验样地作为研究对象,每处实验样地中选择5条人为践踏小径,分为5个践踏强度,通过对紫金山三处样地中的五种典型草灌层植被根系生理指标、样地中根系生长指标以及土壤渗透性进行研究,探讨了植被根系与土壤对人为践踏活动的响应能力。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人为践踏程度的增强,植被根系活力呈下降趋势;植物根系受到损伤,造成植物根系SOD活性出现降低趋势、POD活性在升高后也出现降低趋势;践踏条件下植物根系CAT活性与对照相比有所升高,植物根系MDA含量会出现升高趋势;沿阶草和山麦冬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出现下降趋势,蓬蘽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最为显着。(2)随着人为践踏强度的增加,植物根系各生长指标受到影响而降低。(3)随着人为践踏强度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变大,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有降低趋势;土壤渗透性各相关指标均呈降低趋势,土壤的渗透速率以先快后慢的趋势逐渐降低,在一小时以内均达到稳渗速率。(4)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根系生长指标大致呈现降低趋势。土壤容重变大、孔隙度降低,土壤渗透能力减弱。(5)通过对相同践踏强度下不同样地中植物根系各生长指标以及土壤各相关指标研究,发现紫金山三处样地中,头陀岭样地中根系各生长指标最低,梅花山样地中根系各生长指标最高,梅花山样地中土壤容重最低,土壤总孔隙度较大,土壤渗透能力较为良好。(6)通过分析植物根系生长指标与土壤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根系生长指标与土壤渗透性大致呈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随着人为践踏程度的增强,植被会受到破坏,受践踏影响的植被受损或死亡,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中根系含量降低,土壤孔隙度下降,容重变大,土壤板结程度加剧,土壤渗透能力也随之降低,不利于土壤涵养水源,长期以后,生态环境会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王维[6](2021)在《李志红教授治疗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用药规律与核心处方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李志红教授治疗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的临证处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并结合李志红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证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寻找中医药治疗胃LGIN的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并进一步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李志红教授治疗胃LGIN的核心处方的药物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胃LGIN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方法: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通过对李志红教授治疗胃LGIN的临证处方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关联分析、属性及功效分析、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选择Lance距离法,距离类型选择最长距离法)及复杂网络分析,总结出李志红教授治疗胃LGIN的临床用药规律以及经验特色等,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 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http://tcmspw.com/tcmsp.ph p)与中医综合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ive database,TCMID,http://www.megabionet.org/tcmid/)筛选核心处方的药物有效成分和对应靶点,采用基因表达数据集(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https://www.ncbi.nlm.nih.gov/geo/)数据库进行筛选胃LGIN的相关靶点,确定药物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基因,并进一步构建核心处方“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调控网络;应用相邻基因重复出现的搜索工具(search tool for recurring instances of neighbouring genes,STRING,https://www.st ring-db.org/)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可视化与集成发现注释数据库(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 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 ery,DAVID,https://david.ncifcrf.gov/)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录入系统的药方共106首,包含123味中药,使用频次≥20药物共24味,使用频次最多前10味药物是太子参(95次)、白花蛇舌草(95次)、紫苏梗(84次)、薏苡仁(82次)、蒲公英(65次)、柴胡(63次)、百合(63次)、莪术(57次)、海螵蛸(54次)、连翘(54次)。中药数据中使用频次较高的有效强关联药物组合为:太子参-白花蛇舌草(92次)、白花蛇舌草-紫苏梗(92次)、太子参-薏苡仁(79次)、白花蛇舌草-薏苡仁(79次)、太子参-紫苏梗(80次)、紫苏梗-薏苡仁(77次)、太子参-百合(62次)、紫苏梗-柴胡(61次)等。药物属性、功效分析表明药物性味以寒性、甘味为主,药物归经以归脾经最多,药物功效分析表明药物功效以清热解毒为主。聚类分析显示药物可分为8类:第1类为茯苓、陈皮、青蒿、郁金;第2类为三七、香橼、枳壳;第3类为松花粉;第4类为蛇莓、生蒲黄;第5类为牵牛子;第6类为石斛、莪术、百合、乌药;第7类为海螵蛸、浙贝母;第8类为蒲公英、连翘、柴胡、太子参、白花蛇舌草、紫苏梗、薏苡仁。复杂网络分析显示核心处方为参白颗粒。对核心处方参白颗粒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后得到43个有效成分和相应靶点334个,疾病靶点2472个,韦恩图筛选得到共同靶点50个;富集分析得到23个GO功能条目和10条KEGG信号通路。结论:李志红教授认为胃LGIN的病机总体为本虚标实,“虚”主要在于气阴两虚;“实”主要在于气滞、郁热、瘀毒、血瘀等方面,治疗策略为扶正祛邪,标本同治,攻补兼施,并结合病机具体情况随证治之。李教授用药多为平淡和缓,以恢复脾胃脏腑功能为要。核心处方参白颗粒基于李教授对于胃LGIN的病机认识而创,其主要功效为理气活血,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同时参白颗粒主要通过参与氧化还原过程、细胞增殖、氧化应激反应、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过程,以及癌症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花生四烯酸代谢和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信号通路等生物学通路发挥治疗作用,这可能是参白颗粒治疗胃LGIN的重要作用机制。
房振龙[7](2020)在《浙江乡土花卉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美丽乡村的不断深入,乡村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伴随着发展的脚步,乡村景观的同质化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乡村植物景观的雷同现象较为严重。乡土植物在乡村景观营造、乡村特色呈现、乡村文化承载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乡土植物的开发应用种类较少,而应用的种类中又以乡土树种为主,缺少对花灌木及其是草本花卉的开发利用。乡土植物中的草本花卉,在乡村特色呈现、文化传承和家居环境改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与人们接触最为紧密和直接的种类,其往往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或繁殖较为容易、起源于当地的或已在当地长期应用并适应当地环境、符合乡村特质并被广泛应用(我们称之为“乡土花卉”)。正是由于“乡土花卉”在文化、景观和日常生活中特有的功能和作用,本文以浙江省12个市域60个传统村落为对象,对这类具有乡村特质的乡土花卉种类及其应用形式进行实地调研,评价筛选适合浙江不同地区应用的乡土花卉种类,分析其基本特性和应用特点,归纳总结其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场所和应用方法,为乡土景观营造提供优质的植物素材,为改善乡村景观同质化问题提供支持。(1)浙江乡土花卉常见基本种类及其基本特性。根据浙江乡村景观中的花卉资源现状和乡村景观特殊的应用特点和乡土特质,调查发现能作为乡土花卉应用的种类主要有66种,隶属39科58属,花色主要为白色系、红色系和紫色系,花期主要集中于夏秋两季。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原产浙江的花卉种类,第二类为从外地引进被当地村民长期应用并且具备一定的自繁能力或繁殖较为容易的花卉种类,第三类为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经济性作物种类。其中第二类是目前浙江乡村景观中主要的应用种类。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浙江省乡土花卉应用种类偏少。从应用频率来看,频率最高的是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然后依次是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百日菊(Zinnia elegans)、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和大丽花(Dahlia pinnata)等。从应用数量来看,数量最多的是凤仙花,然后依次是百日菊、鸡冠花、仙人掌(Opuntia stricta)、荷花(Nelumbo)、萱草(Hemerocallis fulva)和美人蕉(Canna indica)等。(2)浙江乡土花卉的功能和文化内涵。根据花卉本身最主要的功能和文化寓意,目前应用的乡土花卉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即食用型、药用型、文化型、观赏型和其他应用型。食用型指可以作为食材进行食用,主要包括萱草、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和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等;药用型是指可以作为药材入药,主要包括石斛(Dendrobium nobile)、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和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等;文化型是指村民赋予乡土花卉特殊的文化寓意或者象征着某种特殊的含义,借此抒发内心的情感,主要包括鸡冠花、万年青(Rohdea roth)和大丽花等;观赏型是指花卉主要被用来作为观赏对象,观赏其各种形色变化,主要包括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大花马齿苋(Portulaca grandiflora)和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等。其他应用型是指在乡村生活中除了以上四种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例如驱蚊、驱蛇、清洁和美容等实用性功能,主要包括凤仙花、紫茉莉和地肤(Kochia scoparia)等。这五大类功能中,观赏型和文化型数量居多,反映出乡村人民大多都喜欢种植一些花卉来美化家居环境、寄托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表达内心的特殊情感。(3)乡土花卉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特点和应用方法。乡土花卉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形式主要为容器栽植、花坛、花境、林下种植和墙体边种植;应用场所主要为庭院空间、道路空间、公共休憩空间、乡村墙垣边和乡村护坡;应用风格主要为自然式、规整式和综合式。乡土花卉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首先要判断整个乡村景观大的景观风格,然后把握应用场所的空间特点,结合两者确定应用景观形成的风格特点,选择合适的应用形式进行单独应用或者与其他景观元素进行组合应用。其中组合应用的方法主要为陈列组合、传承融合、精致集聚和合理引借。
蹇黎,付淑芬,杨婧[8](2020)在《紫苏资源的SWOT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紫苏是一种应用极广泛的食药兼用草本植物。该文根据我国现有紫苏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应用SWOT态势方法对紫苏种质资源在资源、产品开发利用和市场竞争中展现出来的优劣势、挑战力和机遇进行了综合分析,由此提出系统精准的开发策略,旨在为紫苏产业化规模化、标准系统化发展提供参考。
王嘉旖楠[9](2019)在《湘西北地区紫苏资源开发与产品市场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紫苏目前在医药、食品、工业等领域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药用价值、食用价值、经济价值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在国内目前紫苏市场来看,紫苏产品供不应求,所以开发紫苏种植地区和拓展紫苏种植普及势在必行。本文就紫苏在湘西北地区的种植、市场价值、发展方向和开发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为今后湘西北地区紫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选育的6个品种在试验地种植与当地常用品种比较,选育的A5品种在株高(122.1cm),叶长(15.4cm)和叶宽(10.9cm)上显着高于当地常用品种以及其他选育品种,茎围(3.3cm)也高于当地品种。A5品种在叶片可溶性蛋白(27.9%)、可溶性糖含量(0.811%)高于其他选育品种,但色素含量以当地品种突出,品种A5粗纤维含量(3.7%)较高,在品质上A5品种的蛋白质和糖含量较为突出,但是粗纤维含量过高成为A5品种弱点,在今后的生产上可以适当减少氮肥用量等措施来降低粗纤维含量。A5品种无论是叶片产量(118.1g)还是紫苏子产量(12.8g)、紫苏子含油量(43.2%)都要显着优于其他选育品种以及当地常用品种。2、根据统计湘西北地区紫苏市场和紫苏发展空间可以得出紫苏产品在湘西北地区需求量很大,但当地并不重视紫苏的种植,紫苏产品及原材料多依赖进口,除了常德地区有一些紫苏产地,湘西北其他地区在紫苏种植的拓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本课题就今后湘西北的紫苏种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吴俏槿[10](2017)在《美藤果油抗氧化稳定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藤果油作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可达93%以上的功能性油脂,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容易氧化变质,影响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与其他植物油相比,美藤果油抗氧化能力更强,目前对美藤果油抗氧化机理鲜有报道。本文以美藤果为原料,首先研究了油料含水量对美藤果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评价美藤果油、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的氧化特性;并对美藤果油中多酚、维生素E、甾醇组分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初步揭示美藤果油的抗氧化机理,得出如下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美藤果仁含水量对美藤果油氧化稳定性及组分有显着性影响,美藤果制油的含水量以低于或等于8%为宜。其中,当美藤果仁含水量在4%10%时,美藤果仁含水量越低,美藤果油在氧化过程中共轭二烯烃、共轭三烯烃和羰基化合物含量上升越缓慢,且多酚、甾醇、维生素E损失率越低,即氧化稳定性越好;美藤果仁含水量在4%和10%时,美藤果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当美藤果仁含水量为8%时,美藤果油在氧化过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损失率最低。(2)氧化过程中,三种植物油共轭二烯烃、共轭三烯烃、过氧化值、羰基化合物含量平均增长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美藤果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在110℃三种植物油的诱导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美藤果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而氧化30d后,美藤果油的FT-MIR图谱变化最小,亚麻籽油次之,紫苏籽油的变化最大。以上结果表明:美藤果油氧化稳定性最强,亚麻籽油次之,紫苏籽油最弱。(3)探讨了美藤果油、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在60℃加速氧化过程中主要活性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三种植物油甾醇、多酚的损失量由大到小为:紫苏籽油>美藤果油>亚麻籽油,维生素E的损失量由大到小为:紫苏籽油>亚麻籽油>美藤果油;说明多酚、甾醇、维生素E与油脂的抗氧化稳定性密切相关。三种植物油多不饱和脂肪酸损失量和饱和脂肪酸增加量由大到小为: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美藤果油,说明美藤果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氧化过程中比紫苏籽油和亚麻籽油更稳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氧化过程中,美藤果油中的δ-维生素E、γ-维生素E、多酚和不饱和脂肪酸能明显增强其氧化稳定性(p<0.05)。(4)从美藤果油中提取并纯化多酚、维生素E、甾醇这3种抗氧化物质,并评价其对美藤果油氧化稳定性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美藤果油中维生素E的抗氧化能力强于多酚和甾醇,它在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这三种体系中抗氧化能力最强;将从美藤果油中提取的3种物质分别以与美藤果油中同等含量添加到紫苏籽油和亚麻籽油中,紫苏籽油和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仍明显弱于美藤果油(p<0.05)。由此说明美藤果油本身的组成对其氧化稳定性起主要作用。
二、紫苏的开发研究及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苏的开发研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紫苏黄酮抗菌活性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紫苏黄酮提取 |
1.3.2 黄酮含量测定 |
1.4 紫苏黄酮抗菌活性研究 |
1.4.1 菌种培养及菌悬液的制备 |
1.4.2 抑菌圈试验 |
1.4.3 MIC测定 |
1.4.4 MBC测定 |
1.4.5 p H值对紫苏黄酮抗菌活性的影响 |
1.4.6 紫苏黄酮抗菌活性热稳定性试验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苏黄酮对各供试菌抑菌活性的抑菌圈测定 |
2.2 紫苏黄酮对各供试菌的MIC及MBC测定 |
2.3 紫苏黄酮抑菌活性的p H值稳定性试验 |
2.4 紫苏黄酮抑菌活性的热稳定性试验 |
3讨论与结论 |
(2)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紫苏概述 |
1.2 紫苏茎叶活性成分的研究 |
1.2.1 紫苏茎叶及其活性成分 |
1.2.2 紫苏茎叶活性物质的提取 |
1.2.3 紫苏活性物质的抗癌作用研究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不同品种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提取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的制备 |
2.2.2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
2.2.3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测定 |
2.3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2 不同品种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含量结果 |
2.4.3 不同品种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纯化及抗氧化活性测定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纯化 |
3.2.2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测定 |
3.2.3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纯化物稳定性研究 |
3.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纯化 |
3.4.2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测定 |
3.4.3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纯化物稳定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测定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的FTIR分析 |
4.2.2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的HPLC分析 |
4.2.3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抑菌活性测定 |
4.3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的FTIR分析结果 |
4.4.2 紫苏茎多酚类物质的HPLC分析结果 |
4.4.3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抑菌活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细胞毒性检测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 |
5.2 细胞培养 |
5.2.1 细胞复苏 |
5.2.2 细胞培养及换液 |
5.2.3 细胞传代 |
5.2.4 细胞冻存 |
5.2.5 细胞计数 |
5.3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 |
5.3.1 试剂配制 |
5.3.2 实验原理 |
5.3.3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率 |
5.4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共培养的细胞形态学变化 |
5.5 AO/EB、Hoechst33258 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
5.5.1 实验原理 |
5.5.2 试剂配制 |
5.5.3 实验方法 |
5.6 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
5.6.1 实验原理 |
5.6.2 实验方法 |
5.7 caspase-3 活性检测 |
5.8 统计分析 |
5.9 结果与分析 |
5.9.1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率 |
5.9.2 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共培养的MGC-803 细胞形态学变化 |
5.9.3 AO/EB、Hoechst33258 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
5.9.4 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
5.9.5 caspase-3 活性检测 |
5.10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紫苏籽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其降血脂功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紫苏的概述 |
1.1.1 紫苏的简介 |
1.1.2 紫苏茎叶的研究及开发 |
1.1.3 紫苏籽的研究及开发 |
1.1.4 紫苏饼粕的研究及开发 |
1.2 植物蛋白质研究概况 |
1.3 植物蛋白源多肽的研究概况 |
1.4 植物蛋白多肽的制备及纯化 |
1.5 植物蛋白多肽的生物活性 |
1.5.1 多肽的抗氧化作用 |
1.5.2 多肽的抗细菌作用 |
1.5.3 多肽的抗肿瘤作用 |
1.5.4 多肽的免疫调节作用 |
1.5.5 多肽的降血脂作用 |
1.6 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 |
1.7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创新点 |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紫苏籽蛋白工艺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紫苏蛋白超声提取工艺流程 |
2.3.2 紫苏蛋白提取率的计算 |
2.3.3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 |
2.3.4 分离蛋白等电点 |
2.3.5 单因素实验 |
2.3.6 响应面法优化实验 |
2.3.7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绘制 |
2.4.2 分离蛋白等电点测定 |
2.4.3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4.4 响应面优化蛋白提取工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响应面法优化闪式提取紫苏籽蛋白工艺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紫苏蛋白闪式提取工艺流程 |
3.3.2 单因素实验 |
3.3.3 响应面法优化实验 |
3.3.4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4.2 响应面优化蛋白提取工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与闪式提取紫苏籽蛋白的功能性质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紫苏籽粕分离蛋白抗氧化性研究 |
4.3.2 紫苏籽粕分离蛋白功能性质分析 |
4.3.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紫苏籽粕分离蛋白抗氧化性研究 |
4.4.2 紫苏籽粕分离蛋白功能性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提取蛋白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试剂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紫苏分离蛋白酶解产物的制备 |
5.3.2 超滤法分离抗氧化活性肽 |
5.3.3 DEAE纤维素DE-32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抗氧化活性肽 |
5.3.4 凝胶色谱Sephadex G-25 分离抗氧化活性肽 |
5.3.5 紫苏抗氧化肽氨基酸序列质谱分析 |
5.3.6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超滤分离纯化组分的抗氧化性分析 |
5.4.2 DEAE纤维素DE-32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紫苏抗氧化肽 |
5.4.3 凝胶色谱Sephadex G-25 分离纯化紫苏抗氧化肽 |
5.4.4 紫苏抗氧化肽分子量及氨基酸序列测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紫苏籽活性肽G2 的抗氧化活性及降血脂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实验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动物分组及给药处理 |
6.3.2 血清和组织样品制备 |
6.3.3 小鼠体重及肝脏指数测定 |
6.3.4 小鼠体内抗氧化指标测定 |
6.3.5 小鼠体内血脂水平测定 |
6.3.6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紫苏籽活性肽G2 对小鼠平均摄食量的影响 |
6.4.2 紫苏籽活性肽G2 对小鼠体重及肝脏指数的影响 |
6.4.3 紫苏籽活性肽G2 对小鼠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
6.4.4 紫苏籽活性肽G2 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潜在草本能源植物耐镉胁迫的细胞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镉污染现状及危害 |
1.1.1 土壤镉污染现状 |
1.1.2 土壤镉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2 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 |
1.2.1 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 |
1.2.2 植物修复 |
1.3 能源植物 |
1.3.1 能源植物的种类及开发利用 |
1.3.2 能源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 |
1.3.3 潜在草本能源植物:烟草、紫苏、曼陀罗 |
1.4 植物细胞对镉胁迫的生理与代谢响应 |
1.4.1 植物对镉胁迫的耐性机制 |
1.4.2 镉胁迫对植物个体发育的影响 |
1.4.3 植物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
1.4.4 植物对镉胁迫的代谢响应 |
1.5 研究的目的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潜在草本能源植物幼苗对镉胁迫的耐受和富集特性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2 镉浓度设置 |
2.2.3 育苗及取样 |
2.2.4 幼苗生长情况 |
2.2.5 镉含量测定 |
2.2.6 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镉胁迫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2 镉胁迫对幼苗组织镉含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镉胁迫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2.4.2 镉胁迫对幼苗组织镉含量的影响 |
第三章 潜在草本能源植物幼苗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2 镉浓度设置 |
3.2.3 育苗及取样 |
3.2.4 ROS检测 |
3.2.5 MDA含量测定 |
3.2.6 抗氧化指标测定 |
3.2.7 叶绿素含量测定 |
3.2.8 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镉胁迫对幼苗氧化应激的影响 |
3.3.2 镉胁迫对幼苗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
3.3.3 镉胁迫对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潜在草本能源植物幼苗对镉胁迫的代谢响应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2 镉浓度设置 |
4.2.3 育苗及取样 |
4.2.4 番红固绿染色 |
4.2.5 酚类、生物碱组织化学分析 |
4.2.6 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植物根、茎形态观察 |
4.3.2 酚类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4.3.3 生物碱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4.4 讨论 |
4.4.1 镉胁迫对幼苗组织形态的影响 |
4.4.2 镉胁迫对幼苗细胞次级代谢的影响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人为践踏对南京紫金山林下植被根系及土壤渗透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人为践踏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
1.2.2 人为践踏对植被生理指标影响研究进展 |
1.2.3 人为践踏对植被生长指标影响研究进展 |
1.2.4 人为践踏对土壤渗透性质影响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状况 |
2.1.3 地形状况 |
2.1.4 土壤状况 |
2.1.5 植物资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人为践踏强度分级 |
2.2.2 样点设置 |
2.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4 测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人为践踏对典型草灌植被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
3.1 人为践踏对典型草灌植被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 人为践踏对典型草灌植被根系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3.3 人为践踏对典型草灌植被根系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
3.4 人为践踏对植物根系生理特征影响方差分析 |
3.4.1 人为践踏对典型草灌植被根系活力影响的方差分析 |
3.4.2 人为践踏对典型草灌植被根系抗氧化酶系统影响的方差分析 |
3.4.3 人为践踏对典型草灌植被根系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质影响的方差分析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为践踏对草灌植被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 |
4.1 人为践踏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
4.1.1 不同践踏强度对植物根系形态的影响 |
4.1.2 相同践踏强度对不同地段植物根系形态的影响 |
4.2 人为践踏对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
4.2.1 不同践踏强度对植物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
4.2.2 相同践踏强度对不同地段植物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
4.3 人为践踏对植物根系生长影响方差分析 |
4.3.1 人为践踏与不同土层下根系形态的方差分析 |
4.3.2 人为践踏与不同土层下根系生物量的方差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为践踏对土壤渗透性质的影响 |
5.1 人为践踏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
5.1.1 不同践踏强度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
5.1.2 相同践踏强度对不同地段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
5.2 人为践踏对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 |
5.2.1 不同践踏强度对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 |
5.2.2 相同践踏强度对不同地段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 |
5.2.3 人为践踏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 |
5.3 人为践踏对土壤渗透性影响方差分析 |
5.3.1 人为践踏与不同土层下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方差分析 |
5.3.2 人为践踏与不同土层下土壤入渗指标的方差分析 |
5.4 根系生长指标与土壤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6)李志红教授治疗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用药规律与核心处方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GIN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GIN的定义及分类 |
2 GIN的发病机制和分子遗传学改变 |
3 影响GIN在内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4 GIN的临床处理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GIN的认识 |
1 病名溯源 |
2 病因研究 |
3 病机探索 |
4 中医药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研究部分 |
研究一 李志红教授治疗胃LGIN用药规律研究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白颗粒治疗胃LGIN的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浙江乡土花卉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乡村景观的研究进展 |
2.1.1 国外乡村景观的研究进展 |
2.1.2 国内乡村景观的研究进展 |
2.2 浙江乡村景观发展概况 |
2.2.1 浙江乡村景观的发展历程 |
2.2.2 浙江乡村景观的建设特点 |
2.2.3 浙江乡村景观的建设现状 |
2.2.4 浙江乡村景观的基本问题 |
2.3 乡土植物应用研究进展 |
2.3.1 乡土植物的资源概况 |
2.3.2 乡土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
3 浙江省乡土花卉常见种类及其基本特性 |
3.1 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
3.1.1 调查对象的筛选和整理 |
3.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乡土花卉资源概况 |
3.2.2 乡土花卉基本特点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乡土花卉资源概况 |
3.3.2 不同地区乡土花卉应用种类的差别 |
3.3.3 乡土花卉的基本特性 |
3.3.4 乡土花卉应用现状 |
4 浙江省乡土花卉应用特性分析 |
4.1 研究对象和内容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乡土花卉种类的功能和文化内涵 |
4.2.2 乡土花卉的应用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乡土花卉的应用特点 |
4.3.2 浙江乡土花卉的功能和文化内涵 |
4.3.3 不同区域乡土花卉应用文化的差别 |
5 乡土花卉资源与应用的拓展 |
5.1 浙江乡土花卉资源的拓展 |
5.1.1 资源拓展的方向 |
5.1.2 花卉种类的拓展 |
5.1.3 花卉品种的拓展 |
5.2 乡土花卉应用的拓展 |
5.2.1 原有基础上的应用提升 |
5.2.2 新的应用方向的挖掘 |
6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浙江调研乡村中普遍应用花卉调研统计表 |
个人简介 |
发表主要论文 |
致谢 |
(8)紫苏资源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紫苏资源的态势分析 |
1.1 优势分析 |
1.2 劣势 |
1.3 机遇 |
1.4 挑战 |
2 紫苏种质资源的开发策略 |
2.1 培育优良种质资源,提高种植效益 |
2.2 稳定产业链 |
(9)湘西北地区紫苏资源开发与产品市场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紫苏简介 |
1.1.1 紫苏的形态特征 |
1.1.2 紫苏的生长特征 |
1.1.3 紫苏的栽培技术 |
1.2 紫苏的利用价值 |
1.2.1 紫苏的传统用途 |
1.2.2 紫苏的营养价值 |
1.2.3 紫苏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
1.3 紫苏的市场前景 |
1.3.1 湘西北地区地理概况 |
1.3.2 湘西北地区紫苏产品开发的问题 |
1.3.3 湘西北地区紫苏产品开发的展望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大田种植试验 |
2.3.2 比较紫苏品种间农艺性状的差别 |
2.3.3 紫苏生理指标测定 |
2.3.4 紫苏品种间产量和紫苏子油产量调查 |
2.3.5 数据处理和分析 |
2.4 紫苏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的分析研究 |
2.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紫苏品种间农艺性状的差异 |
3.1.1 不同紫苏品种株高的差异 |
3.1.2 不同紫苏品种茎围的差异 |
3.1.3 不同紫苏品种最长叶长的差异 |
3.1.4 不同紫苏品种最长叶宽的差异 |
3.2 不同紫苏品种生理指标的差异 |
3.2.1 不同紫苏品种叶片色素含量的差异 |
3.2.2 不同紫苏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差异 |
3.2.3 不同紫苏品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 |
3.2.4 不同紫苏品种粗纤维含量的差异 |
3.3 各品种紫苏产量和紫苏子油产量调查 |
3.3.1 各品种紫苏叶片和紫苏子产量调查 |
3.3.2 各品种紫苏子油产量 |
3.4 湘西北地区紫苏产品的市场价值、市场空间和发展方向、紫苏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的分析研究 |
3.4.1 湘西北地区紫苏栽培方式 |
3.4.2 湘西北地区紫苏种植概况 |
3.4.3 湘西北地区紫苏种植社会调查 |
3.4.4 湘西北地区紫苏植物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美藤果油抗氧化稳定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美藤果研究进展 |
1.1.1 美藤果概述 |
1.1.2 美藤果的基本成分 |
1.2 美藤果油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现状 |
1.2.1 美藤果油的生理功能 |
1.2.2 美藤果油应用现状 |
1.3 组分与油脂稳定性的关系 |
1.3.1 水分含量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1.3.2 脂肪酸组成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1.3.3 微量组分对油脂的抗氧化机理 |
1.4 本研究的立项依据和主要内容 |
1.4.1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
2.2 主要的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油料水分对美藤果油稳定性的影响 |
2.3.2 三种植物油抗氧化稳定性的比较 |
2.3.3 美藤果油抗氧化物质的研究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含量对美藤果油稳定性的影响 |
3.1.1 美藤果仁水分含量调整 |
3.1.2 水分含量对美藤果油氧化指标影响 |
3.1.3 水分含量对美藤果油微量组分影响 |
3.1.4 水分含量对美藤果油脂肪酸的影响 |
3.2 三种植物油的氧化稳定性比较 |
3.2.1 三种油料的水分含量及含油率比较 |
3.2.2 三种植物油氧化过程氧化指标变化 |
3.2.3 三种植物油的氧化诱导时间比较 |
3.2.4 氧化前后中红外扫描光谱的变化 |
3.2.5 三种植物油氧化过程微量组分变化 |
3.2.6 三种植物油氧化过程中脂肪酸变化 |
3.2.7 油脂氧化指标与其组分相关性分析 |
3.3 美藤果油抗氧化物质的研究 |
3.3.1 三种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及鉴定 |
3.3.2 三种纯化物的体外抗氧化性评价 |
3.3.3 三种纯化物对油脂抗氧化能力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水分对美藤果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4.1.2 美藤果油氧化过程中氧化指标变化 |
4.1.3 美藤果油维生素E与脂肪酸的关系 |
4.1.4 美藤果油最主要的抗氧化组分 |
4.2 结论 |
4.3 论文创新点 |
4.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紫苏的开发研究及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苏黄酮抗菌活性表征[J]. 刘思佳,邢钰彬,星萍,陈晓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23)
- [2]紫苏茎叶多酚类物质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D]. 任志清. 中北大学, 2021(09)
- [3]紫苏籽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其降血脂功能性研究[D]. 贾槐旺. 山西大学, 2021(12)
- [4]潜在草本能源植物耐镉胁迫的细胞代谢研究[D]. 郭婷婷. 山西大学, 2021(12)
- [5]人为践踏对南京紫金山林下植被根系及土壤渗透性影响[D]. 董一桥.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6]李志红教授治疗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用药规律与核心处方机制研究[D]. 王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浙江乡土花卉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D]. 房振龙.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8]紫苏资源的SWOT分析[J]. 蹇黎,付淑芬,杨婧. 安徽农学通报, 2020(21)
- [9]湘西北地区紫苏资源开发与产品市场分析研究[D]. 王嘉旖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10]美藤果油抗氧化稳定性初步研究[D]. 吴俏槿.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