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种体外抑制HBsAg的中草药筛选及方法探讨

80种体外抑制HBsAg的中草药筛选及方法探讨

一、80种中草药体外抑制HBsAg的筛选及其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付祥[1](2021)在《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中草药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n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可以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n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它是一种引起多系统感染的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病牛呼吸困难、出现上呼吸道炎症、体温升高、流产和死胎、犊牛的共济失调、生长发育不良、阵发性痉挛等症状[1-3]。近几年的牛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国内正在呈现不断增长趋势,给养牛行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IBRV在感染后往往会形成隐性感染状态,在防治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体外筛选高效敏感的抗IBRV药物对治疗以及防控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试验主要针对黄连、鱼腥草等6种中草药进行了体外抗IBRV试验,初步筛选出了具有抗IBRV的中草药,并且初步研究了有效中草药的抗病毒作用。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水提法对6种中草药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并采用双结合方法(CCK-8法和CPE观察法)对6种中草药的最大安全浓度进行测定以及对抗IBRV的有效中草药进行初步筛选。结果表明,测得IBRV的TCID50为10-4.46/0.1 m L;6种中草药的最大药物安全浓度为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黄连、黄柏和鱼腥草3.125mg/m L、3.125 mg/m L、1.56 mg/m L、0.78 mg/m L、3.125 mg/m L和0.78 mg/m L。6种中草药中金银花、连翘和黄连对IBRV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最大抑制率均大于50%。其中,金银花的抗病毒效果要好于连翘和黄连,并且要优于利巴韦林。2.本试验中分别以中草药和病毒预先作用4 h、先加中草药后接病毒和先接病毒后加中草药3种作用方式来探求5种中草药的抗病毒作用方式。结果表明:5种中草药对IBRV的直接杀伤作用最好,且大青叶的直接杀伤效果最好且优于利巴韦林,当大青叶浓度为1.56 mg/m L时,抑制率高达78.7%。3.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5种中草药对7种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增长变化。RT-PCR结果表明:黄连、鱼腥草、大青叶、金银花、连翘作用于IBRV感染的细胞后,都能上调IL-1β、IL-2、IL-4、IFN-γ、TNF-α,而不能上调IL-6和IL-10。综上所述,6种中草药中通过实验初步筛选出金银花、鱼腥草、黄连、大青叶和连翘这几味药对IBR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三种作用方式试验探求5种中草药的抗病毒主要是直接杀灭IBRV,即直接杀伤作用效果最好,最能抑制病毒。结果数据显示金银花的直接杀伤作用最明显,而且金银花的抑制效果要优于利巴韦林。在细胞因子调节方面5种中草药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细胞因子的转录表达。

朱秀[2](2016)在《抗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活性植物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筛选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植物,本文以经人工嵌合荧光素酶基因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为供试病毒,人类肺癌细胞H1299细胞为宿主细胞,对采自鄂西山区分属于21科27属的28种植物(包括8种中国特有植物,9种珍稀植物)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抗病毒活性测定,并明确活性植物的抗病毒机制。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活性植物的甲醇浸提物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溶物5种萃取物,并对各萃取物进行抗病毒活性测定。本试验所选用的供试病毒是通过反向遗传操作,在IBV全基因组的基础上,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基因序列替代IBV的非功能基因3ab片段,该病毒能够成功侵染人类肺癌细胞(H1299细胞),并且遗传稳定性与IBV相近,其增殖过程中能融合表达荧光素酶,根据融合蛋白荧光素酶的表达量,来反应病毒的增殖情况,从而检测各植物对IBV的抑制活性。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28种植物的甲醇浸提率本文采用冷浸法对采自鄂西山区的28种植物进行甲醇浸提,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到各植物的甲醇提取物,对各提取物称重并计算其提取率。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中华抱茎蓼Polygonum amplexicaule D. Don var. sinense Forb. et Hemsl. ex Stew的甲醇提取率最高,为52.43%;石海椒Reinwardtia indica Dum的甲醇提取率最低,仅为3.75%。2、28种植物甲醇浸提物的抗IBV活性1)植物甲醇浸提物对H1299细胞的毒性试验本试验采用细胞形态观察法,分别于药剂处理24h和48h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H1299细胞的形态变化,确定各供试植物甲醇浸提物的H1299细胞最高无毒浓度。结果表明,海金沙L. japonicum甲醇浸提物对H1299细胞的无毒浓度最高,为7×10-Sg/mL,而八角莲D. versipellis甲醇浸提物对H1299细胞的无毒浓度最低,为5×10-8g/mL。表明海金沙L. japonicum甲醇浸提物对H1299细胞的毒性最低,而八角莲D. versipellis甲醇浸提物对H1299细胞的毒性最高。2)28种植物甲醇浸提物的抗IBV活性本试验采用荧光值法对28种植物的抗病毒活性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大花还亮草Delphinium anthriscifolium、钝叶楼梯草Elatostema obtusum Wedd、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裸芸香Psilopeganum sinense Hemsl和陕西羽叶报春Primula filchnerae Knuth、湖北大戟Euphorbia hylonoma Hand.-Mazz和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 Rehd等7种植物甲醇提取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IBV活性,其中大花还亮草、海金沙和裸芸香的抑制率最高,均为99.97%。3、大花还亮草、海金沙和裸芸香甲醇浸提物的抗IBV作用机制本试验采用荧光值法对大花还亮草D. anthriscifoliu、海金沙L. japonicum和裸芸香P. sinense 3种植物甲醇浸提物的抗IBV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于IBV感染H1299细胞前用萃取物处理IBV,结果表明,大花还亮草、海金沙和裸芸香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均能抑制IBV感染H1299细胞,其抑制率分别是98.74%、98.65%和91.41%。于IBV感染H1299细胞前用萃取物处理细胞,结果表明,大花还亮草甲醇提取物促进H1299细胞抗IBV感染的活性最高,抑制率为99.89%;海金沙甲醇提取物次之,抑制率为79.01%;裸芸香甲醇提取物最低,抑制率为68.44%。于IBV感染H1299细胞后用萃取物处理被IBV感染的H1299细胞,结果表明,海金沙甲醇浸提物抑制IBV在H1299细胞内的复制活性最好,抑制率为91.49%。但是,裸芸香甲醇提取物和大花还亮草甲醇提取物不表现抑制IBV在H1299细胞内复制的活性。4大花还亮草、海金沙和裸芸香各萃取物的抗IBV活性试验本试验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大花还亮草D. anthriscifoliu、海金沙L. japonicum和裸芸香P. sinense 3种植物的甲醇浸提物进行萃取,分别得到3种植物的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溶物,以IBV为供试病毒,H1299细胞为宿主细胞,对各萃取物的抗病毒活性进行测定。于IBV感染H1299细胞前用萃取物处理H1299细胞,结果表明,大花还亮草水溶物不表现促进H1299细胞抗IBV感染的活性,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均具有促进H1299细胞抗IBV感染的活性,其对IBV的抑制率分别为98.63%,72.15%,50.27%和19.90%。于IBV感染H1299细胞前用萃取物处理IBV,结果表明,大花还亮草各萃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IBV感染H1299细胞活性,从高到低依次是乙酸乙酯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溶物,其抑制率分别为99.96%、99.96%、99.94%、97.90%和87.96%。与大花还亮草各萃取物处理的结果不同,海金沙各萃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IBV活性。于IBV感染H1299细胞前用萃取物处理H1299细胞,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溶物均表现出促进H1299细胞抗IBV感染的活性,其对IBV的抑制率分别为99.61%、84.87%、46.95%、34.46%和17.03%。于IBV感染H1299细胞前用萃取物处理IBV,海金沙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溶物对IBV感染H1299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9.96%、99.96%、97.56%、70.76%和73.69%。于IBV感染H1299细胞前用萃取物处理IBV,除水溶物外,裸芸香各萃取层抑制IBV感染H1299细胞的活性均较高,其抑制率均达99%以上。因此,大花还亮草甲醇提取物促进H1299细胞抗IBV感染的活性成分主要分布于氯仿层,其次是乙酸乙酯层和石油醚层:具有抑制IBV感染H1299细胞的活性成分主要分布于乙酸乙酯层、石油醚层和氯仿层,正丁醇层和水层也有少许分布。海金沙甲醇提取物中能促进H1299细胞抗IBV感染的活性成分主要分布于氯仿萃取层,其次是石油醚萃取层:具有抑制IBV感染H1299细胞的活性成分主要分布于石油醚层和氯仿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也有少于分布。裸芸香甲醇提取物抑制IBV感染H1299细胞的活性成分主要分布于正丁醇层和石油醚层,其次是乙酸乙酯层和氯仿层,水层也有少许分布。

刘舒凌[3](2015)在《饿蚂蝗总黄酮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饿蚂蝗(Desmodium multiflorum DC.),又名山蚂蝗、粘身草、红掌草、胃痛草等,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饿蚂蝗的全株,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西、福建、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和中药化学研究表明,饿蚂蝗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有机酸、甾体、萜类、黄酮类及酚类。在广西民间,饿蚂蝗用于治疗肝炎和肝腹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的前期工作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对饿蚂蝗进行提取分离,同时进行了抗HBV的药效筛选工作。前期的研究表明饿蚂蝗乙醇提取物体外抗HBV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预试显示,乙酸乙酯部位可能含有较多的黄酮类成分。目前关于饿蚂蝗总黄酮的实验研究资料不多,对其抗HBV作用研究尚无文献报道。因此本文拟对饿蚂蝗总黄酮进行提取纯化,对其体内外抗HBV作用和保肝作用进行研究。本研究将为广西民间药材饿蚂蝗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为新型抗HBV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实验依据。第一章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HBV活性确认实验一 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纯化目的:采用乙醇提取法和AB-8大孔树脂吸附法,研究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和纯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乙醇为浸提溶剂,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率进行测定,通过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正交试验,优选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采用AB-8大孔树脂为吸附材料,以洗脱液中总黄酮量和总黄酮纯度为指标,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上样体积、洗脱剂浓度、洗脱流速和洗脱液用量,优化饿蚂蝗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纯化工艺为:60%乙醇提取,液料比12:1,提取3次,每次1h;提取后经AB-8大孔吸附树脂进一步纯化,上柱药液浓度以生药计为0.4g/mL,上样量为1.5倍柱床体积,以4倍柱床体积的7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为2mL/min;纯化后总黄酮纯度为61.47%。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适合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关键词总黄酮,饿蚂蝗,大孔树脂,纯化实验二 饿蚂蝗体外抑制HBV的活性部位确认目的:比较饿蚂蝗醇提物(AEDM)和饿蚂蝗总黄酮(TFDM)体外对HBV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CCK-8法观察AEDM和TFDM对HepG2.2.15细胞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分析AEDM和TFDM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抑制作用。结果:AEDM和TFDM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分别为621.83μg/mL和310.91μg/mL,对细胞的毒性均较小。AEDM对HBsAg和HBeAg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79.60μg/mL和168.59μ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3.46和3.69;TFDM对HBsAg和HBeAg的IC50分别为56.25μg/mL和39.70μg/mL,TI分别为5.53和7.83。结论:饿蚂蝗总黄酮在体外具有抗HBV抗原的作用;饿蚂蝗体外抗HBV的作用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第二章饿蚂蝗总黄酮体外抑制HBV DNA和cccDNA的作用研究目的:研究饿蚂蝗总黄酮(TFDM)对HepG2.2.15细胞HBVDNA复制及HBV cccDN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HepG2.2.15分为空白对照组、拉米夫定组(100μg/mL)、不同浓度 TFDM 组(1 00μg/mL、50μg/mL、25μg/mL),分别给予相应的培养液,每2天换液一次,在6天时,收集上清液及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外HBV DNA以及细胞内HBV cccDNA的拷贝数。结果:TFDM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细胞内、外HBV DNA的含量(P<0.01)以及细胞内HBV cccDNA的水平(P<0.05或P<0.01),且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TFDM能够明显抑制HepG2.2.15细胞HBV DNA复制水平,对HBV cccDNA也具有抑制作用。第三章饿蚂蝗总黄酮对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研究目的:研究饿蚂蝗总黄酮(TFDM)对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方法:采用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感染1日龄广西麻鸭。感染7d后采用PCR法筛选出DHBV DNA强阳性鸭,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3TC 阳性对照组(50mg/kg)、TFDM高、中、低剂量组(300、150、75mg/kg),每组1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经PCR筛选出的未造模DHBV阴性鸭)10只。各组从造模后第14d开始给药,每天灌胃给药1次,持续给药14d。每组动物分别于给药前0天(T0)、给药后7天(T7)、给药后14天(T14)、停药后3天(P3)自颈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中DHBVDNA、DHBsAg和DHBeAg的水平、转氨酶(ALT,AST)的活性以及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含量变化。结果:TFDM能够降低T14和P3时鸭血清DHBV DNA载量以及DHBsAg、DHBeAg含量,停药后未见病毒反弹;降低T7、T14、P3时血清ALT和AST含量;升高T14时血清IL-2和IFN-γ水平。结论:TFDM具有抗鸭乙型病毒性肝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DHBV病毒复制、保肝降酶、调节免疫功能有关。第四章饿蚂蝗总黄酮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小鼠免疫肝损伤的作用研究实验一饿蚂蝗总黄酮对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肝损伤的影响目的:研究饿蚂蝗总黄酮(TFDM)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联苯双酯组(200mg/kg)、TFDM 高、中、低剂量组(800、400、200mg/kg),各组预防性灌胃给药10 d。第10 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 A)20 mg/kg诱导免疫性肝损伤,8 h后测定小鼠肝、脾、胸腺指数(mg/g),检测小鼠肝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全血中CD4+、CD8+T细胞亚群比率,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Y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4)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FDM能明显降低肝、脾指数,增大胸腺指数,显着降低小鼠肝匀浆中ALT、AST、MDA、NO含量和升高SOD活性,显着提高外周血CD4+、CD8+比率,降低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的水平。结论:TFDM对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损伤、调整T细胞亚群的活性和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实验二急性毒性试验目的:评价TFDM的安全性,测定最大给药量。方法:SPF级小鼠20只随机分成2组:空白对照组和TFDM组。TFDM组以最大浓度和最大体积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给药后连续14天观察动物的行为、外观、体重、进食、排泄等情况,以及主要脏器的大体改变及死亡情况。计算小鼠经口的最大给药量。结果:小鼠灌胃给药后,其饮食、活动、精神状态等体征均无异常变化,未见毒性反应及死亡发生。给药后小鼠体重增长正常。TFDM小鼠经口的最大给药量为12.5g/kg,相当于饿蚂蝗原生药578.0g/(kg·d),是临床人用量(成人60kg体重,日用量30g药材)的1157倍。结论:TFDM经口给药的毒性很低。第五章饿蚂蝗总黄酮对HepG2.2.15细胞内部分抗病毒蛋白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目的:研究TFDM对HepG2.2.15细胞内部分抗病毒蛋白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FDM抑制HBV在细胞内复制的可能机制。方法:HepG2.2.15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TFDM组(100μg/mL、50μg/mL、25μg/mL),分别给予相应的培养液,每2天换液一次,第6天收集细胞。选取JAK-STAT信号通路中的部分抗病毒蛋白如: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1(STAT1)、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2(STAT2)、2’,5’-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RAN依赖蛋白激酶(PKR)和粘病毒抗性蛋白A(MxA)。采用RT-PCR法检测TFDM作用后细胞内STAT1、STAT2、OAS1、PKR和MxA转录产物mRNA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1、STAT2、OAS1、PKR和Mx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FDM可以明显上调细胞内STAT2、PKR和MxA的mRNA水平(P<0.05),明显增强PKR和MxA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TFDM可以诱导HepG2.2.15细胞内JAK-STAT信号通路中PKR和MxA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提示此通路可能是TFDM抑制HBV在肝细胞内复制的机制之一。

管庆霞[4](2014)在《中药多成分嵌段共聚物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Ⅱ)》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对乙型肝炎有确切疗效的丁香叶中的有效成分丁香苦苷和羟基酪醉为模型药物,制备同时包载两种中药成分的mPEG-PLG A纳米粒,构建长效和靶向融为一体的纳米递药系统。探讨以mPEG-PLGA嵌段共聚物为载体的中药多成分纳米递药系统包封和释放规律,通过体内、体外研究以期达到肝细胞内递药目的。1. S H双载药纳米粒的工艺与处方优化以纳米粒的粒径、包封率、载药量等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相结合进行工艺与处方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以mPEG-PLGA嵌段共聚物为载体材料,F68为稳定剂,采用沉淀法制备的SH双载药纳米粒溶液外观呈现淡蓝色乳光,总包封率及总载药量分别为(32.3 8±1.21 ) %和(12.01±0.32) %。采用比较实验法进行冻干工艺研究,结果显示,浓度为5%的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的SH-NPs冻干粉外观呈疏松的白色粉末,复溶性良好。三批验证产品显示,重现性较好,工艺可行。2.SH双载药纳米粒特性研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S H双载药纳米粒的形态,Zetasizer Nano-ZS90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粒径、PDI及Zeta电位。结果显示,SH双载药纳米粒形态圆整,分布均匀,粒径及PDI值分别为91.70±2.1 1 nm和0.22±0.01 , Zeta电位为-24.9±1.16mV。采用动态透析法,以pH7.4的PBS为释药介质,3 7℃恒温避光恒速(100rpm)搅拌下进行SH双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药实验。结果显示,SH双载药纳米粒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拟合系数R2分别为0.97 9和0.9 84,证明,S H双载药纳米粒有一定的缓释作用。数据表明,分子量小、体积小的HT包封率和释放速率大于SYR。3.SH双载药纳米粒药动学研究以SH生理盐水溶液为对照组,研究SH双载药纳米粒的药动学参数,在设计的时间点大鼠眼眶取血,UPLC法测定S YR和HT的血药浓度,用DAS2.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对照组与纳米粒组的药时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动力学特征。在给药剂量相同时,纳米粒组与对照组相比,纳米粒组中SYR和HT的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是对照组的3.17倍和2.32倍,AUC分别是对照组的3.70倍与5.55倍。T1/2β显着延长,AUC明显增高,说明将SYR和HT制成纳米粒后,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具有一定的长循环效果。4.SH双载药纳米粒靶向性研究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靶向性研究。小鼠尾静脉注射SH双载药纳米粒溶液和SH生理盐水溶液,UPLC法检测全血及各组织中S YR和HT的浓度,以药物的相对靶向率(RT E)和相对摄取率(R U E)评价载药纳米粒给药后小鼠体内分布情况。实验表明,与S H生理盐水组比较, S H双载药纳米粒组能显着增加给药后小鼠肝组织内SYR和HT的药物含量,从药物的RTE和RUE来看,SH双载药纳米粒能明显提高SYR和HT在肝脏中的分布,显示S H双载药纳米粒具备一定的肝靶向特性。小鼠尾静脉注射FITC标记的SH双载药纳米粒溶液和FITC溶液,采用荧光内窥式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对小鼠活体内实时细胞尺寸水平观测,探讨纳米粒能否进入肝细胞内。结果表明,FITC溶液组没有荧光,排除FITC的干扰。对于FITC标记的SH-NPs组,随着时间的延长,纳米粒由细胞外逐渐进入到细胞内部,数量亦逐渐增加,具有正相关性。因此,SH双载药纳米粒是可以靶向肝细胞内的。5. SH双载药纳米粒细胞毒性研究采用MTT法考察SH双载药纳米粒对HepG2.2.1 5细胞的毒性,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的研究。结果表明,游离药物组与SH-NPs对HepG2.2.15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并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增大;相同浓度时,各组药物的抑制率随时间延长而上升;SH-NPs组随孵育时间延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并达到游离药物的抑制水平,表明SH-NPs组有明显的缓释效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G 1和G2期无明显变化,S期的DNA含量明显增高,提示SH-NPs能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6. SH双载药纳米粒细胞摄取的研究(1)细胞摄取研究采用荧光显微镜对HepG2.2.1 5细胞摄取定性分析,流式细胞仪对HepG2.2.15细胞摄取定量分析。荧光显微镜考察结果显示,未用FITC标记的空白NPs和FITC溶液共孵育的细胞没有荧光,排除了载体和游离FITC的干扰。FITC-SH-NPs与细胞作用后可以观察到荧光,亮点密度和荧光强度随着NPs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各实验组与HepG2.2.15细胞孵育后,空白NPs组、FITC溶液组没有荧光,排除了空白NPs和FITC分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孵育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增大,表明细胞摄取量与药物浓度、孵育时间成正相关;37℃时细胞对FITC-SH-NPs的摄取量明显高于4℃时,说明细胞摄取存在主动转运的过程。(2)内吞抑制剂对细胞摄取取抑制作用的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秋水仙索与氯喹对细胞摄取的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与氯喹对细胞摄取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与HepG2.2.15细胞孵育时间的延长,两种抑制剂对细胞摄取的抑制作用减弱,且氯喹对细胞摄取抑制作用弱于秋水仙素。随着FITC-SH-NPs浓度增加,阳性细胞百分率增加不明显,表明FITC-SH-NPs浓度对两种抑制剂对细胞摄取的抑制作用影响较小。7.SH双载药纳米粒药效学研究建立D-GalN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清中ALT、AST活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肝匀浆中SOD活性和MDA含量,光学显微镜观察HE染色病理切片,探讨SH双载药纳米粒的保肝作用。结果表明,各药物组均能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提高其肝匀浆SOD活性,降低肝匀浆MDA含量,亦能降低肝脏系数,能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的程度。SH-NPs组与SH组能明显减轻肝组织变性和坏死程度,并减轻炎症反应,且SH-NPs作用更为明显,说明,SH双载药纳米粒对D-GalN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预防保护作用。ELISA法检测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阳性对照药组和SH-NPs组均可抑制HepG2.2.1 5细胞上清液中HBsAg与HBeAg的分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 < 0.05,P <0.01)。SH-NPs组在作用144 h,质量浓度为3.2μg/mL时,对HBsAg的抑制率最高,达44.6%,抑制作用强于阳性对照药。SH-NPs对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呈现较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SH双载药纳米粒具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综上,本文成功制备SH双载药纳米粒,并构建了适合于水溶性药物的高包封率、高载药量的多成分纳米递药系统。初步探索了以mPEG-PLGA为纳米载体制备水溶性多成分纳米粒中药物的包封及释药规律,数据表明,分子量小、体积小的HTL比分子量大、体积大的SYRSYR包封率高,释药速率的快。SH双载药纳米粒有长循环性和肝靶向性,可实现细胞内靶向,对D-半乳糖胺诱导的急性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对HepG2. 2. 15细胞增殖、HBsAg、HBeAg有抑制作用。本文为水溶性的中药多成分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技术。

沈海容[5](2014)在《红背叶根提取物抗乙肝病毒和抗肝损伤的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和发病率高等特点。HB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流行区域包括亚洲、南太平洋、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中东、亚撒哈拉非洲和北极圈的土着。全世界大约有20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每年由于急慢性HBV感染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至2004年全球HBV慢性感染者已达4亿,我国有1.3亿HBV携带者,占世界乙肝感染者的30%。研究发现,“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中60%-70%肝活检病理报告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长期的乙肝病毒感染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抗乙肝病毒治疗,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是关键,而研究开发抗病毒效果好、副作用低的新药是势在必行。目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筛选主要通过体内动物和体外细胞模型实验进行。体内动物模型用得最多的是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模型。因家鸭易于喂养,因此该动物模型已广泛应用。该动物模型分为先天感染模型和后天感染模型两种,国外多采用前者,而国内则多采用后者。DHBV模型主要用于病毒复制试验、免疫学试验以及抗病毒药物的试验等三方面。在抗乙肝病毒药效学的研究中,DHBV模型一直是较为公认的动物模型。体外实验模型主要是HepG2.2.15细胞。HepG2.2.15细胞株系由美国The Mount Sinai Medical Center于1986年建立,并且已成功地应用于抗HBV药物的筛选,作为抗HBV作用的指标,被中国卫生部收载于治疗肝炎的中药新药药效学研究指南。此模型对中药成分抗病毒研究比较合适,已成功的对叶下株、水芹、大黄等数十种成分进行了实验研究。肝损伤是肝病的病理基础。肝损伤的发生机制颇为复杂,可分为化学性和免疫性。化学机制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及结合反应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产生损伤,如改变质膜的完整性、线粒体功能失调细胞内离子浓度变化、降解酶的活性和自由基的作用等;免疫机制则通过细胞因子、一氧化氮、补体及免疫变态反应等产生损伤。肝炎病毒是最为常见的致肝损伤原因。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损伤主要与机体免疫应答有关。同时自身免疫性刺激、病毒或寄生虫感染也是肝损伤特别是肝炎的主要的原因。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或硫代乙酰胺诱导的急性化学肝损伤,以及慢性模型所造成肝损伤已广泛应用于筛选保肝药。然而,这些损伤显然是外部化学因素而不是由人类的宿主防御而诱导的肝炎,因此不适用于评价肝免疫调节剂。研究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和保肝药物的作用原理需要建立合适的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因此,在抗肝炎药物研究中可采取损伤机制不同的多个模型上观察药物的保护作用,以综合判断药物疗效和作用机制。Con-A诱导肝损伤模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由T淋巴细胞介导肝损伤模型。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A, Con-A)是一种在体内对肝细胞具有特异性毒性作用的植物凝集素,它进入循环后,引起CD4+T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实质,继而激活TNF-a和白介素等细胞因子,引发炎症反应,通过肝细胞凋亡等多种途径损害肝细胞,造成免疫性肝损伤。该模型只需一次性尾静脉注射Con-A,最主要特点是发病迅速,肝脏损害明显。其病理生理过程,与人类慢性乙型肝炎中T淋巴细胞介导的肝细胞损伤极为相似,具有肝脏依赖性、剂量依赖性等特点。这一实验模型很好地模拟了人类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疾病,是筛选急性肝损伤和暴发性肝衰竭治疗药物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我国是乙肝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寻找和研究既具有抗病毒又具有保肝作用的有效天然药物,一直是中医药科研工作的重要方向。西医用于肝炎的治疗多见于抗病毒药、免疫调节药及护肝降酶类等药物。临床治疗结果表明,这些药物多具有良好的抑制病毒复制,恢复正常肝功能,保护肝细胞等作用,并且疗效迅速,不足之处为远期疗效不稳定,易反复,HBsAg转阴率低,有些药品价格昂贵和表现一定的副作用。另一方面,现代医学在干预肝损伤的治疗方面并无特异性药物,多采用休息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和对症治疗等,严重者甚至被迫终止用药。中医中药运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色,发挥中药的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价格低廉、副作用少的优势,在抗乙肝病毒和抗肝损伤治疗中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越来越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重视。红背叶根是岭南地区常用的中草药之一,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Benth.)Muell.-Arg.的根。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血,平喘,杀虫止痒。在民间保肝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结果首次表明红背叶根具有保肝、降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并申请了专利保护。为进一步探讨筛选红背叶根抗病毒及保肝作用的有效部位,我们提取了4种红背叶根提取物,然后对它们进行实验研究,为其抗病毒、保肝作用提供确切的依据。研究目的:通过使用HepG2.2.15细胞模型,先天感染DHBV的鸭乙肝模型和Con-A致小鼠肝损伤模型,对红背叶根水提物(WE),石油醚提取物(PE),乙酸乙酯提取物(EE),正丁醇提取物(BE)等4种提取物进行抗乙肝病毒(HBV)和抗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的实验研究,探讨其抗病毒和抗免疫性肝损伤及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为红背叶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实验基础。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红背叶根4种提取物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实验一:红背叶根不同提取物体外抑制HBsAg和IBeAg的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红背叶根不同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分析红背叶根不同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实验二:红背叶根提取物体外对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探针法检测分析红背叶根4种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V-DNA的抑制作用。实验三:红背叶根提取物体内抗鸭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方法:常规PCR法筛选先天性感染的DHBV雏鸭。将筛选出的先天感染鸭随机分组。给药组每天一次性灌胃,共灌胃14d。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每组动物分别于给药前1d、给药后7d、给药后14d、停药后5d自胫静脉采血,离心后收集血清。运用斑点杂交法对鸭血清进行DHBV-DNA检测。第二部分红背叶根4种提取物对Con-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实验四:红背叶根提取物对Con-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转氨酶和肝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各给药组连续给药3d,末次给药1h后,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尾静脉注射Con-A溶液,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禁食,不禁水,8h后摘眼球采血,处死小鼠后取肝脏同一部位,10%福尔马林固定。所采集的血液经离心后收集血清,待测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固定好的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经HE染色后,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结构变化情况。实验五:红背叶根提取物对Con-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方法:采用WST-1法检测肝组织SOD活力;TBA法检测肝组织MDA含量,比色法测定肝组织GSH-PX活力;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IFN-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巨噬细胞上TLR4、Tim-4表达百分比。统计处理以上各实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多个样本比较用one-way ANOVA进行分析处理;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多组等级/频数表资料用非参数检验中的K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s进行数据处理。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Bivariate)。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以P<0.05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BE在无毒浓度下对HepG2.2.15分泌的HBsAg、HBeAg的抑制率分别达65.2%、94.4%,治疗指数分别为>9.8和>67.1;EE对HBeAg抑制率达53.4%,治疗指数>2,而对HBsAg的无抑制作用;其他两种提取物种对HBsAg、HBeAg则无抑制效果。2、结果显示,F=9.479,P=-0.000。与细胞对照组相比,WE、PE、EE以及BE对HepG2.2.15分泌的HBV-DNA的病毒载量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结果显示,总体上,不同时间点DHBV-DNA变化无显着性差异(F=2.296,P=0.110);各组间DHBV-DNA却存在显着差异(F=12.416,P=0.000);时间与分组间存在交互效应(F=6.393,P=0.000)。红背叶根4种提取物只有PE高剂量组在治疗14d后血清DHBV-DNA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5天后仍保持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无抑制血清DHBV-DNA的作用。4、结果显示,ALT方面,F=34.616,P=0.000;AST方面,F=37.658,P=0.000。肝细胞变性方面,X2=57.935,P=0.000;肝细胞坏死方面,X2=41.751,P=0.000;表明各组疗效存在显着性差异。红背叶根4种提取物都可显着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酯、谷草转氨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肝脏组织形态学方面,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肝脏变性及坏死等病理变化特别显着(P<0.05/14),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在肝细胞变性方面,各给药组改善肝脏变性的效果无显着差异。在肝细胞坏死方面,PE的中剂量组,EE的高剂量组、BE的低、中剂量组以及甘利欣组减轻肝细胞坏死的效果差异显着(P<0.05/14);镜下观察结果见表4-2和图4-(1-15)(HE染色×200)。5、结果显示,SOD的F=34.961,P=0.000:MDA的F=23.613,P=0.000;GSH-PX的F=37.089,P=0.000。IL-6的F=74.279,P,=0.000:TNF-α的F=28.023,P=0.000;IFN-γ的F=374.800,P=0.000.TLR4的F=4.552,P=0.015:Tim-4的F=6.763,P=0.003。红背叶根4种提取物不仅都可以显着降低肝脏MDA含量(P<0.01),而且还可以显着提高肝脏SOD活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于GSH-PX,除了EE之外,其他三种提取物都可以显着提高肝脏GSH-PX活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红背叶根4种提取物既可显着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IFN-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又可提高脾巨噬细胞上的TLR4和Tim-4的表达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4种提取物可上调脾巨噬细胞上的TLR4和Tim-4的水平。TLR4和Tim-4呈正相关关系(r=0.538,P=0.021)(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方面,体外研究结果显示只有EE和BE可以抑制HBV抗原,而BE的效果较EE好;4种红背叶根提取物都可以抑制HBV-DNA;体内研究结果显示只有PE高剂量组在治疗14d后血清DHBV-DNA有下降趋势,停药5天后仍保持下降趋势,其他组无抑制血清DHBV-DNA的作用。由此可见HBV抗原和HBV-DNA是红背叶根抗HBV的两个作用靶点。研究结果表明,红背叶根4种提取物中正丁醇提取物既可以抑制HBV两个抗原,又可抑带HBVDNA,因此红背叶根正丁醇提取物抗乙肝病毒效果最好的。在急性肝损伤方面,红背叶根提取物可以降低转氨酶,改善肝脏组织变性坏死形态,还可以降低肝脏MDA含量,提高肝脏SOD和GSH-PX活力。同时,红背叶根4种提取物不仅都可显着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IFN-γ,而且还上调了脾巨噬细胞上TLR4和Tim-4的表达水平,TLR4和Tim-4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降低转氨酶,改善肝脏组织形态,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上调TLR4和Tim-4的表达是红背叶根4种提取物保肝的几种可能机制;另外,TLR4和Tim-4在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发现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可推断脾巨噬细胞上的TLR4和Tim-4表达的上调可能与抗乙肝病毒和抗肝损伤有关。可见,红背叶根对急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4种红背叶根提取物中,以BE抗乙肝病毒和抗肝损伤的作用最好,我们推测BE通过免疫调控作用,上调了TLR4和Tim-4水平,一方面,BE可能做为TLR4的激动剂,进而抑制HBsAg、HBeAg和HBVDNA,从而起到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另一方面,Tim-4水平的上调,抑制了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性细胞因子,进而降低转氨酶,改善肝脏组织变性坏死形态,从而起到抗肝损伤的作用。

周先丽[6](2013)在《六月青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六月青是广西壮族的特色药材,系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又叫肖鸡笼或顶头马兰[Tarphochlamys affinis (Griff) Bremekhu]或rStrobilanthes affinis (griff) Y. C. Tang]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广泛的保肝抗肝炎等药理活性,目前国内外只有本课题组对其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研究证实,六月青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抗乙肝以及抗肿瘤等作用。由系统预分析实验可知,六月青中含有皂苷、内酯类、酚类、有机酸、鞣质类及糖和苷类等成分。随着课题的深入,六月青具体含有哪些有效的活性单体成分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本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六月青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并对六月青化学成分进行了体外清除氧自由基、抗肿瘤、抗乙肝以及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以筛选六月青有效的活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六月青单体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并为开发广西新药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部分六月青化学成分的研究目的:研究六月青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技术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六月青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为:taraffinisoside A (1), descaffeoyl crenatoside (2), deacyl martynoslde (3),3,4-dihydroxyphenylethanol-8-O-[β-D-apiofuranosyl (1→3glucopyranoside(4), hydrangeifolin I (5),(—)-syringaresinol4-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6), hydrolytichazaleanin A (7),(6R,7S,8S)-7α-[(β-glucopyranosyl)oxy]lyoniresinol (8),(6S,7R,8R)-7a-[(β-glucopyranosyl)oxy]lyoniresinol (9),(—)-4-epi-lyoniresinol3a-O-β-D-glucopyranoside (10),(—)-lyoniresinol2a-O-β-D-glucopyranoside (11),桦木醇(12),β-胡萝卜苷(13),对羟基苯甲醛(14),对羟基苯乙酮(15),水杨酸(16),十六碳烯酸(17),亚油酸(18),9,12,15-十八碳三烯酸(19),化合物20结构待定。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第二部分六月青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目的:研究六月青8种化学成分——taraffinisoside A (1)、descaffeoyl crenatoside (2)、deacyl martynoslde (3)、3,4-dihydroxyphenylethanol-8-O-[β-D-apiofuranosyl (1→3)]-β-D-glucopyranoside (4)、hydrangeifolin Ⅰ(5)、(-)-syringaresinol4-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6)、(6R,7S,8S)-7α-[(β-glucopyranosyl)oxy]lyoniresinol (8)和桦木醇(12)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酶标仪微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分别测定六月青8种化学成分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的清除能力。结果:化合物1、2、3、4、6、8对DPPH表现出明显的清除作用,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10.36pM,19.73μM,43.95μM,15.30μM,46.04μM和35.59μM,且成明显的量效关系。化合物1、2、3、4、6、8对OH自由基表现出明显的清除作用,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17.61μM,20.65μM,36.16μM,29.38μM,41.26pM和31.23μM,且成明显的量效关系。化合物1、2、3、4、6、8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表现出明显的清除作用,IC50分别为19.68μM,20.61μM,24.39μM,19.71μM,47.84μM和31.20μM,且成明显的量效关系。化合物5和12对三种自由基均未表现出清除作用。结论:六月青含有一系列体外抗氧化活性成分,包括化合物1、2、3、4、6、8。第三部分六月青化学成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目的:研究六月青8种化学成分———taraffinisoside A (1)、descaffeoyl crenatoside (2)、deacylmartynoslde (3)、3,4-dihydroxyphenylethanol-8-O-[β-D-apiofuranosyl (1→3)]-β-D-glucopyranoside (4)、hydrangeifolin I (5)、(—)-syringaresinol4-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6)、(6R,7S,8S)-7α-[(β-glucopyranosyl)oxy]lyoniresinol(8)和桦木醇(1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顺铂DDP为阳性对照药,用MTT法分别测定六月青8种化学成分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人肺癌细胞株A549和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化合物桦木醇(12)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人肺癌细胞株A549和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增殖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15.73μM,15.14μM,21.68μM,13.36μM和28.15μM,且成明显的量效关系。桦木醇作用于肿瘤细胞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化合物1、2、3、4、5、6、8对5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六月青一种三萜类化合物桦木醇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活性。第四部分六月青化学成分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目的:研究六月青8种化学成分——taraffinisoside A (1)、descaffeoyl crenatoside (2)、deacyl martynoslde (3)、3,4-dihydroxyphenylethanol-8-O-[β-D-apiofuranosyl (1→3)]-β-D-glucopyranoside (4)、hydrangeifolin I (5)、(—)-syringaresinol4-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6)(6R,7S,8S)-7α-[(β-glucopyranosyl)oxy]lyoniresinol (8)和桦木醇(12)的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方法:建立HSC-T6细胞模型,以秋水仙素为阳性对照药,用MTT法从六月青8种化学成分中筛选出具有抑制HSC-T6细胞作用的单体;采用MTT法检测活性单体对大鼠肝正常细胞(BRL)毒性;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HSC-T6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PI单染法检测HSC-T6细胞周期。结果:化合物(12)桦木醇对HSC-T6细胞的增殖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且成明显的量效关系,但对BRL细胞毒性较低;桦木醇能够诱导HSC-T6细胞凋亡并且造成细胞周期S期阻滞;Hoechst33258染色后可以观察到HSC-T6细胞核体积缩小,染色质浓缩,凋亡细胞数随药物浓度增大而增多。结论:六月青一种三萜类化合物桦木醇具有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第五部分六月青化学成分体外抗乙肝病毒研究目的:研究六月青7种化学成分——taraffinisoside A (1)、descaffeoyl crenatoside (2)、deacyl martynoslde (3)、3,4-dihydroxyphenylethanol-8-O-[β-D-apiofuranosyl (1→3)]-β-D-glucopyranoside (4)、hydrangeifolin I (5)、(—)-syringaresinol4-0-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6)和(6R,7S,8S)-7α-[(β-glucopyranosyl)oxy]lyoniresinol (8)的体外抗乙肝活性。方法:以HepG2.2.15细胞株为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六月青化学成分对HepG2.2.15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epG2.2.15细胞上清液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上清液HBV DNA的含量。结果:化合物taraffinisoside (1), descaffeoyl crenatoside (2)和3,4-dihydroxyphenylethanol-8-O-[β-D-apiofuranosyl (1→3)]-β-D-glucopyranoside(4)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HBsAg、HBeAg和HBVDNA分泌的活性。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其中化合物1和2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药物干预9天后,化合物1、2和4对细胞分泌HBsAg的IC50分别为0.50、0.72和0.26mM,对细胞分泌HBeAg的IC50分别为0.93、0.42和0.07mM。随着化合物1、2和4浓度的增大,对细胞上清HBV DNA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最大浓度抑制率分别达到94.23%、96.75%和99.47%。结论:通过体外抗乙肝病毒筛选研究证实,六月青化学成分taraffinisoside (1), descaffeoyl crenatoside (2)和3,4-dihydroxyphenylethanol-8-O-[β-D-apiofuranosyl (1→3)]-β-D-glucopyranoside (4)具有一定的体外抗HBV作用。综上所述,我们从六月青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苯乙醇苷化合物和18个已知化合物。通过体外实验筛选出一系列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肝纤维化和抗乙肝病毒的活性单体成分。

罗秀[7](2013)在《六月青多糖及其皂苷对鸭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及分子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六月青多糖(LYQP)及其皂苷(LYQS)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1)体外抗HBV作用:采用MTT法检测LYQP及LYQS对转染HBV DNA全基因组的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及最大无毒浓度(TCo);采用直接加药法观察在TCo条件下不同浓度的药物对HepG2.2.15细胞的作用,分别在第72h和第14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滴度,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上清液中HBV DNA的含量。(2)体内抗DHBV作用:用1日龄广西麻鸭感染DHBV,7d后用普通PCR法筛选出DHBV感染强阳性鸭。随机分成8组:LYQP高、中、低剂量组;LYQS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和阿昔洛韦(ACV)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每组雏鸭均连续灌胃14d。分别于用药前(To)、用药后7d(T7)、14d(T14)及停药3d(P3)后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DHBsAg和DHBeAg的滴度,用FQ-PCR法检测血清中DHBV DNA的含量。同时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HE染色观察鸭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1)体外抗HBV作用:①LYQP及LYQS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较低,TC50分别为111.77mg/mL;90.46mg/L; TC0分别为11.88mg/mL;1.59mg/L。②无毒浓度下不同浓度的含药培养液在HepG2.2.15细胞的培养中可有效的抑制HBsAg及HBeAg的分泌和HBV DNA的合成,抑制作用有明显的时效及量效关系。③TI都大于2,是高效低毒的抗HBV药物。(2)体内抗DHBV作用: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LYQP及LYQS各剂量组鸭血清中DHBV DNA的含量显着降低(P<0.∞或P<0.01),停药3d后,中、低剂量组及ACV组血清中DHBV DNA的含量有回升现象,高剂量组DHBV DNA的回升现象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LYQP及LYQS各剂量组能降低鸭血清中AST及ALT的活性,给药前后血清中DHBsAg及DHBeAg的OD值变化与DNA的含量改变相似;药物的抗病毒效果与剂量大小及时间有一定关系。此外,鸭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LYQP及LYQS对DHBV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LYQP及LYQS体内外均有显着的抗HBV作用,同时能减轻DHBV所致的鸭肝损伤,改善肝功能。

侯迎迎[8](2013)在《艾叶乙酸乙酯部位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及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具有温经活络、驱寒止痛、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功能,现代研究发现艾叶具有抗菌、抗癌平喘、镇咳祛痰、止血、抗凝、抗过敏、镇静保肝利胆、补体激活等作用。艾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成分、黄酮类成分、桉叶烷类成分、三萜类成分、鞣质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对艾叶抗乙肝病毒有效部位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艾叶乙酸乙酯部位抗乙肝病毒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乙酸乙酯部位进行了成分分析。在实验部分,首先制备了艾叶各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艾叶挥发油,用溶剂提取法制备艾叶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和水提取部位,对艾叶各部位提取物抗乙肝病毒活性进行了初步筛选,初步筛选的结果显示艾叶挥发油和乙酸乙酯部位有抗乙肝病毒活性,本文对乙酸乙酯部位抗乙肝病毒活性进行了详细研究。体外抗乙肝病毒实验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测定乙酸乙酯部位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ELISA法测定乙酸乙酯部位对细胞上清液中HBeAg和HBsAg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乙酸乙酯部位对细胞上清液中HBV DNA拷贝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艾叶乙酸乙酯部位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较低,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104.80μg·mL-1,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部位对HBsAg和HBeAg均有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6μg·mL-1和8.06μg·mL-1,对HepG2.2.15细胞HBV DNA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为38.97μg·mL-1。艾叶乙酸乙酯部位第九天治疗指数为HBsAg83.2, HBeAg13.0, HBV DNA2.7。体内抗乙肝病毒的实验采用鸭动物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给药后对血清中DHBV DNA的影响,测定给药后对肝脏中DHBV DNA的影响。结果显示三个剂量组的艾叶乙酸乙酯部位对鸭血清及肝脏中DHBV DNA均有抑制作用。体内和体外抗乙肝病毒实验显示艾叶乙酸乙酯部位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为了研究艾叶乙酸乙酯部位的成分,首先对艾叶乙酸乙酯部位成分进行了系统预试验,结果显示乙酸乙酯部位可能含黄酮类,香豆素类,酚类,有机酸类,甾体、三萜类等化合物。然后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其中2个单体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后,确定分别是3’-甲氧基蓟黄素(5,4’-二羟基-6,7,3’-三甲氧基黄酮)和豆甾醇。3’-甲氧基蓟黄素为首次在艾叶提取分离得到。本文还对艾叶的化学成份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抗乙肝的中药研究概况和中药抗乙肝病毒有效部位研究概况等做了综述。本研究首次对艾叶乙酸乙酯部位抗乙肝病毒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首次在艾叶中得到化合物3’-甲氧基蓟黄素。本研究为研究艾叶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开发并研制艾叶抗乙肝病毒有效部位新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蒙明瑜[9](2012)在《剑叶耳草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其抗肝炎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对剑叶耳草(JYEC)各部位的部位进行提取。(2)研究JYEC各个提取部位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筛选出具有保肝作用的部位。方法:(1)用水煎煮的方式提取,得到JYEC水提物;用80%的乙醇回流提取,得到总醇提物,再用极性由小到大的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进行液液萃取分离,得到相应的部位。(2)JYEC各个提取部位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采用四氯化碳(CCl4)作为诱导剂,ip建立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肝脏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的活性;测定小鼠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结果:(1)分别得到JYEC水提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2)JYEC水提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的改善肝脏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降低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的ALT、AST,对肝匀浆SOD、GSH和GSH-Px的活性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及降低MDA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JYEC水提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目的:研究JYEC水提物(简称JYECA)和乙酸乙酯萃取物(简称JYECE)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对乙酰氨基酚(AP)、D-半乳糖胺盐酸盐(D-Ga1N) ip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各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肝脏指数;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清ALT. AST以及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血清白蛋白(Alb)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小鼠肝匀浆SOD、GSH和GSH-Px的活性及MDA的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细胞损伤程度。结果:JYECA和JYECE能显着改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肝脏指数;降低AP. D-Ga1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的ALT. AST. AKP的活性,升高Alb含量和T-AOC;对肝匀浆SOD、GSH和GSH-Px的活性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及降低MDA的含量(P<0.01或P<0.05)。能够减轻肝细胞损伤程度。结论:JYECA和JYECE对AP、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目的:研究JYEC水提物(简称JYECA)和乙酸乙酯萃取物(简称JYECE)对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0%CCl4花生油溶液对Wistar大鼠ip诱导造模,每周2次,连续8周,随机抽取2只取血测定生化指标,取肝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查看肝纤维化形成的情况。将形成肝纤维化的大鼠随机分成8组,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JYECAH、JYECAM、JYECAL、JYECEH、JYECEM和JYECEL,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每日一次,连续给药6周。末次给药24h后取血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以及透明质酸(HA)的含量;取各组大鼠脏器进行胸腺指数、胰脏指数和肝脏指数的测定;取适量肝组织测定大鼠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取适量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纤维化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JYECA和JYECE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的改善胸腺指数、胰脏指数和肝脏指数;显着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HA的含量以及肝匀浆中MDA和Hyp的含量,并升高肝匀浆中SOD和GSH-Px的活性(P<0.05或P<0.01)。HE病理学检查显示,JYECA和.JYECE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P<0.05或P<0.01)。结论:JYECA和JYECE对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和胶原的合成与沉积,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并促进其进行降解。目的:观察剑叶耳草水提物(JYECA)和乙酸乙酯萃取物(JYECE)及其含药血清体外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试验和对其分泌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方法:(1)MTT法检测JYECA和JYECE及其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试验,分别计算抑制率、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2)分别采用直接加药法和含药血清给药法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4d和8d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HBeAg的滴度。结果:(1)JYECA和JYECE及其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毒性较低,JYECA的TC50为5.05ng.m1-1, TC0为0.77mg.m1-1; JYECE的TC50为0.92mg.m1-1, TC0为0.042mg.m1-1; JYECA含药血清(JYECAs)的TC50为25.65%,TC0为4%;JYECE含药血清(JYECEs)的TC50为15.85%,TCo为3.24%。(2)JYECA和JYECE及其含药血清的无毒浓度和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细胞HBsAg, HBeAg的分泌,抑制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反应关系;TI均大于2,为高效低毒的抗HBV药物。结论:JYEC体外有显着的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 HBeAg,且毒性较低。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JYEC作用机制及开发其成为抗HBV药物提供了依据。

任珅[10](2011)在《荔枝核的化学成分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荔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干燥成熟种子,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肾经,功效行气散节、祛寒止痛。多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是常用的传统中药。为了阐明其化学成分与降血糖活性之间的关系,并为其质量控制及开发利用奠定科学基础,我们对荔枝核进行了降血糖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跟踪的化学成分研究。试图从中得到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物质,为该药材标准提高和新降糖药物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1对荔枝核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降血糖活性的动物实验,以高脂糖尿病大鼠为模型,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药。结果显示,荔枝核乙醇提取物对高脂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明显,说明荔枝核乙醇提取物具有很好的降血糖活性。2建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对荔枝核的50%乙醇提取物进行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50%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抑制活性强于同浓度下的阳性药,与体内动物实验结果相一致。3以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为指导,利用经典柱层析等现代分离技术在荔枝核的降糖活性部位正丁醇萃取物中得到26个化合物。运用红外光谱(IR)、质谱(MS)及核磁共振光谱(1H-NMR、13C-NMR、HMQC、HMBC)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和技术鉴定了其中20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2个,新天然产物1个,12个化合物从该属中首次分离得到。新化合物分别为:乔松素-7-O-[(2’’,6’’-二-O-α-L-鼠李糖)-β-D-葡萄糖苷](A7),乔松素-7-O-(6’’-O-α-L-阿拉伯糖-β-D-葡萄糖苷)(A19);新天然产物为(2R)-柚皮素-7-O-(3’’-O-α-L-鼠李糖-β-D-葡萄糖苷)(A8)。4对单体化合物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A12、A13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较好,在1 mg/mL时,抑制率超过阳性药阿卡波糖。5运用PMP衍生化化方法鉴定黄酮苷类化合物糖的组成。6采用GC-MS技术对荔枝核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了53种化学成分,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60.536%。通过对荔枝核化学成分及其降血糖活性的系统研究,在降糖活性部位分离得到16种黄酮类物质,多为极性较大的苷类;单体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该活性与化学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我们推测荔枝核中黄酮类物质为其降血糖活性成分之一。

二、80种中草药体外抑制HBsAg的筛选及其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0种中草药体外抑制HBsAg的筛选及其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中草药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IBR的研究进展
        1.1.1 IBR的流行病学
        1.1.2 IBR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1.1.3 IBRV的感染过程
    1.2 中草药抗病毒作用概述
        1.2.1 直接抗病毒作用
        1.2.2 间接抗病毒作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6 种中草药对MDBK细胞安全浓度的测定及抗IBRV中草药的筛选
    2.1 试验材料
        2.1.1 材料
        2.1.2 主要试剂和器材
        2.1.3 溶液配制
        2.1.4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中草药的提取制备
        2.2.2 细胞的培养
        2.2.3 中草药和利巴韦林对MDBK的毒性测定
        2.2.4 病毒的增殖
        2.2.5 IBRV的 TCID_(50)测定
        2.2.6 抗IBRV有效中草药的初步筛选实验
    2.3 试验结果
        2.3.1 药物致MDBK的 CPE观察
        2.3.2 药物作用MDBK后的活力检测结果
        2.3.3 药物最大安全浓度
        2.3.4 IBRV致细胞病变的观察
        2.3.5 IBRV的 TCID_(50)测定结果
        2.3.6 药物作用IBRV后的CPE观察
        2.3.7 药物对IBRV作用后的有效抑制率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中草药水提物抗IBRV的作用方式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材料
        3.1.2 主要试剂和器材
        3.1.3 相关溶液的配置
        3.1.4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有效中草药对IBRV的直接杀伤作用测定
        3.2.2 药物对IBRV吸附阻断作用的测定
        3.2.3 药物对IBRV复制阻断作用的测定
    3.3 试验结果
        3.3.1 药物对IBRV的直接杀伤作用
        3.3.2 药物对IBRV的吸附阻断作用
        3.3.3 药物对IBRV的复制阻断作用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中草药对IFN-γ、TNF-α等7 种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4.1 试验材料
        4.1.1 材料
        4.1.2 主要试剂和器材
        4.1.3 相关溶液的配置
        4.1.4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的收集
        4.2.2 对IL-1β、IL-4、IFN等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测定
    4.3 试验结果
        4.3.1 RNA质量检测结果
        4.3.2 引物特异性的验证结果
        4.3.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论文受资助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2)抗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活性植物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研究进展
    1.3 抗病毒植物的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28种植物的采集及活性成分的提取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28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抗IBV活性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海金沙等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抗IBV作用机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海金沙等3种植物甲醇浸提物的萃取及萃取物的抗IBV活性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饿蚂蝗总黄酮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HBV活性确认
    实验一 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纯化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饿蚂蝗体外抑制HBV的活性部位确认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饿蚂蝗总黄酮体外抑制HBV DNA和cccDNA的作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饿蚂蝗总黄酮对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饿蚂蝗总黄酮对刀豆蛋白A所致小鼠免疫肝损伤的作用研究
    实验一 饿蚂蝗总黄酮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免疫肝损伤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急性毒性试验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饿蚂蝗总黄酮对HepG2.2.15细胞内部分抗病毒蛋白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综述 中草药及其提取物抑制HBV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中药多成分嵌段共聚物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Ⅱ)(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中药纳米递药系统研究现状
        1.1 中药单成分纳米递药系统研究现状
        1.2 中药多成分纳米递药系统研究现状
        1.3 组织分布影响因素
    2. mPFG-PLGA嵌段共聚物纳米递药系统研究现状
        2.1 mPEG-PLGA嵌段共聚物的特点
        2.2 mPEG-PLGA嵌段共聚物的载药方法
        2.3 mPEG-PLGA嵌段共聚物的应用
    3. 抗乙型肝炎中药的研究进展
        3.1 单味药及复方药
        3.2 中药有效成分
    4. 模型药物研究及立题依据
        4.1 模型药物
        4.2 立题依据
第二章 SH双载药纳米粒的工艺与处方优化
    1. 仪器与试剂
    2. SH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方法与结果
        2.2 讨论与小结
    3. 包封率的测定
        3.1 方法与结果
        3.2 讨论与小结
    4. SH双载药纳米粒的工艺优化
        4.1 方法与结果
        4.2 讨论与小结
    5. SH双载药纳米粒的处方优化
        5.1 方法与结果
        5.2 讨论与小结
    6. SH双载药纳米粒冷冻干燥研究
        6.1 方法与结果
        6.2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SH双载药纳米粒特性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外观形态
        2.2 粒度分布与Zeta电位的测定
        2.3 包封率与载药量的测定
        2.4 透射电镜分析
        2.5 体外释药性能
        2.6 SH双载药纳米粒包封与释药规律探讨
    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SH双载药纳米粒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1. 生物样品中SH分析方法的建立
        1.1 材料与动物
        1.2 方法与结果
        1.3 讨论与小结
    2. 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2.1 材料与动物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SH双载药纳米粒靶向性研究
    1. 生物样品中SH分析方法的建立
        1.1 材料与动物
        1.2 方法与结果
        1.3 讨论与小结
    2. 小鼠体内分布研究
        2.1 材料与动物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与小结
    3. 基于FIVE技术的肝靶向性研究
        3.1 材料与动物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SH双载药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研究
    1. 材料与细胞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细胞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细胞生长曲线绘制
        2.3 细胞形态学考察
        2.4 MTT法检测供试品对HepG2.2.15细胞毒性实验
        2.5 流式细胞术检测对HepG2.2.15细胞周期的影响
    3. 数据统计
    4. 实验结果
        4.1 细胞生长曲线绘制
        4.2 细胞形态学考察结果
        4.3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4.4 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5.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SH双载药纳米粒细胞摄取的研究
    1. 材料与细胞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细胞
    2. 实验方法
        2.1 FITC标记的SH-NPs的制备
        2.2 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摄取实验
        2.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摄取实验
        2.4 内吞抑制剂对细胞摄取抑制作用的考察
    3. 实验结果
        3.1 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摄取实验结果
        3.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摄取实验结果
    4. 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 SH双载药纳米粒抗乙型肝炎药效学实验研究
    1. D-GalN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1.1 材料与动物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与结论
    2. 对HepG2.2.15细胞中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研究
        2.1 材料与细胞
        2.2 实验方法
        2.3 数据统计
        2.4 实验结果
        2.5 讨论与结论
第九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主要创新点

(5)红背叶根提取物抗乙肝病毒和抗肝损伤的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一、TLR4与Tim-4的相关研究概况
    二、中药治疗乙肝及肝损伤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红背叶根提取物体外抗HBsAg和HBeAg的实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红背叶根提取物体外抗HBVDNA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红背叶根提取物体内抗DHBV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红背叶根提取物对Con-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五 红背叶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免疫调理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件

(6)六月青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主要缩写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六月青的化学成分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六月青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六月青化学成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六月青化学成分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六月青化学成分体外抗乙肝病毒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六月青多糖及其皂苷对鸭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及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汉缩略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六月青多糖和六月青皂苷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六月青多糖和六月青皂苷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综述:鸭乙型肝炎病毒模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艾叶乙酸乙酯部位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及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艾叶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制备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内容
        2.2.1 提取工艺
    2.3 实验结果
3 艾叶乙酸乙酯部位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
    3.1 艾叶乙酸乙酯部位体外抗乙肝病毒实验
        3.1.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1.2 实验内容
        3.1.3 实验结果
    3.2 体内抗鸭乙肝病毒的实验
        3.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内容
        3.2.3 实验结果
    3.3 小结与讨论
4 艾叶乙酸乙酯部位成分分析
    4.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艾叶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
        4.2.1 溶液的制备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
    4.3 艾叶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纯化
        4.3.1 薄层色谱实验
        4.3.2 硅胶柱层析
        4.3.3 纯度判定
        4.3.4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4.4 实验结果
    4.5 讨论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剑叶耳草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其抗肝炎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缩略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剑叶耳草各部位的提取和抗肝炎有效部位的筛选
    摘要
    ABSTRACT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剑叶耳草水提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摘要
    ABSTRACT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剑叶耳草水提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前言
    摘要
    ABSTRACT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剑叶耳草水提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前言
    摘要
    ABSTRACT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肝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1. 体内肝损伤模型
    2. 体外肝损伤模型
    参考文献
致谢

(10)荔枝核的化学成分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荔枝核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1 荔枝的概况
        1.1 荔枝的分布
        1.2 荔枝的营养价值
        2 荔枝核中的化学成分
        2.1 脂肪酸
        2.2 氨基酸
        2.3 挥发油
        2.4 苷类
        2.5 甾醇及多元醇类
        2.6 多酚类化合物
        2.7 酯类成分
        2.8 其它类成分
        3 荔枝各部位的生物活性研究
        3.1 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作用
        3.2 抑制乙肝病毒及抗肝损伤作用
        3.3 降糖作用及抗糖尿病
        3.4 调血脂作用
        3.5 抑制病毒及细菌
        3.6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作用
        3.7 对蛋白质、RNA 的作用
        3.8 毒性
        3.9 临床应用
        4 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
        5 结语
    第二章 糖尿病治疗药物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 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1.1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1.2 胰岛素增敏剂
        1.3 胰岛素类似物
        1.4 影响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
        1.5 醛糖还原酶 (AR) 抑制剂
        1.6 葡萄糖激酶 (GK) 激活剂
        1.7 小结
        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2.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2.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结构特征及其与酶的结合方式
        2.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2.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研究
        3 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初步研究
        4 结语
实验研究
    第一章 荔枝核提取物的降糖活性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仪器
        1.2 荔枝核的提取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第二章 α-葡萄糖苷酶体外实验及荔枝核活性部位筛选
        第一节 α-葡萄糖苷酶活性实验
        1 实验部分
        2 实验条件的建立
        3 小结
        第二节 荔枝核降糖活性部位筛选
        1 实验部分
        2 荔枝核的提取分离
        3 荔枝核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筛选
        4 小结
        第三节 荔枝核正丁醇部分的化学成分测定
        1 仪器与试剂
        2 总糖、总皂苷及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3 总糖、总皂苷、酚酸类物质的含量测定结果
        4 小结
    第三章 荔枝核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1 实验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与吸附剂
        2 化学成分分离
        2.1 WI 部分化学成分分离
        2.2 WS 部分化学成分分离
        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跟踪结果
        3.1 WI 部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
        3.2 WS 部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
        4 单体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5 讨论
    第四章 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数据
        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数据
        1.1 A7 的结构解析
        1.2 A8 的结构解析
        1.3 A19 的结构解析
        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数据
    第五章 荔枝核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1 试药与仪器
        1.1 药材
        1.2 仪器
        2 方法
        2.1 挥发油的提取
        2.2 测定条件
        2.3 GC-MS 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
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四、80种中草药体外抑制HBsAg的筛选及其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中草药的筛选[D]. 付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2]抗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活性植物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初探[D]. 朱秀. 长江大学, 2016(02)
  • [3]饿蚂蝗总黄酮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刘舒凌. 广西医科大学, 2015(08)
  • [4]中药多成分嵌段共聚物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Ⅱ)[D]. 管庆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01)
  • [5]红背叶根提取物抗乙肝病毒和抗肝损伤的药效学研究[D]. 沈海容. 南方医科大学, 2014(11)
  • [6]六月青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周先丽. 广西医科大学, 2013(10)
  • [7]六月青多糖及其皂苷对鸭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及分子作用机制研究[D]. 罗秀. 广西医科大学, 2013(S1)
  • [8]艾叶乙酸乙酯部位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及成分分析[D]. 侯迎迎. 郑州大学, 2013(S2)
  • [9]剑叶耳草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其抗肝炎作用的实验研究[D]. 蒙明瑜. 广西医科大学, 2012(09)
  • [10]荔枝核的化学成分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D]. 任珅.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1(01)

标签:;  ;  ;  ;  

80种体外抑制HBsAg的中草药筛选及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