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溶性塑料薄膜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田莉莉[1](2020)在《基于C-14同位素示踪技术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光降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塑料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量的废弃塑料制品进入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塑料在环境中降解缓慢,持久影响环境。有研究表明紫外光是能够引起塑料降解的重要因素,塑料垃圾在环境中经过长时间的光照及其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后,发生破碎形成小的塑料颗粒。小粒径的塑料颗粒在环境中迁移性更强,且容易进入生物体内,因此危害可能更严重。纳米塑料(<1μm)近年来逐渐在环境中被检出,但是其生成和降解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由于粒径小,纳米塑料的降解可能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与水中其他颗粒或可溶性物产生相互作用。全面了解纳米塑料的降解机制及环境归趋,是研究塑料在环境中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尚无纳米塑料的光降解过程、机理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聚苯乙烯(PS)是最常用的塑料之一,在水体、沉积物、生物体内等多种环境介质中被检出。本文采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PS纳米塑料的紫外光降解过程、光降解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并研究了PS纳米塑料及其水溶性光降解产物在天然水环境中的行为与归趋,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建立了以纯水为分散介质的14C-PS纳米塑料微量制备方法。通过改变反应物加入量,制备得到粒径范围100-500 nm的PS纳米塑料,优化反应条件,确定适合14C微量制备纳米塑料的方法,反应体系中加入14C-苯乙烯单体制备得到14C-PS纳米塑料。环境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产物形貌为颗粒均匀的小球;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发现产物分子量随着粒径的增加而增加;红外光谱和电子能谱确证了产物结构。本研究提供一种实验室微量制备PS纳米塑料的方法,产物纯度高,14C-PS纳米塑料的制备为定量研究纳米塑料的环境过程提供了前提。(2)研究了14C-PS纳米塑料在254 nm紫外光照射下的光降解,包括矿化、表面氧化和水溶性产物形成。14C-PS纳米塑料在UV254下暴露48 h即产生6.17±0.01%的矿化和4.3±0.06%的水溶性光降解产物,塑料表面氧元素含量从6.7%增加到12.3%,残留塑料颗粒的分子量增加,表明光降解过程中发生了交联反应;有水存在时,UV254照射48 h产生17.1±0.6%的矿化和11.0±0.1%的水溶性光降解产物,塑料表面氧含量增加到21.9%,分子量无显着变化。实验结果证明,水的存在能够显着提高PS光氧化、光矿化及水溶性物质产生的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纳米塑料表面形貌并无显着变化,说明纳米塑料的光降解是在表面均匀发生。纳米塑料在较强的紫外光照射下表面迅速产生自由基并发生氧化产生小分子物质,这部分物质可以进一步矿化成为CO2,或从塑料表面剥落。当有水存在时,水中可能产生羟基自由基从而加快反应速率,小分子物质更快剥落进入水中,更容易矿化,也使得更多塑料表面与光接触,因此水会促进纳米塑料的光降解过程。(3)研究发现不同紫外波长对14C-PS纳米塑料在水中的光降解速率影响显着。UV254在60 d内能够将纳米塑料矿化84.9±12.3%,但是UV313在58 d内只能矿化0.08±0.03%,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波长之间的能量差异造成。通过对比14C-PS纳米塑料在灭菌纯水和人工海水中的光降解,发现盐度对纳米塑料的光矿化有抑制作用,UV254光照48 h,纯水中产生的矿化量为11.0±2.6%,显着高于海水中的5.2±1.2%,盐度的增加导致纳米塑料团聚,从而降低其与光接触的能量。通过对比14C-PS纳米塑料在灭菌纯水和湖水中光降解差异,发现湖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对矿化无显着影响,但显着降低对纳米塑料的小分子物质的转化,这可能是因为纳米塑料能够与DOM产生结合作用,影响了这部分物质的溶出及降解。(4)研究发现自然光照射下14C-PS纳米塑料能够发生光降解。盐度的增加和DOM的存在对14C-PS纳米塑料的天然光矿化有一定抑制作用。14C-PS纳米塑料在天然湖水中经过100 d的自然光照射后,产生0.90±0.4%矿化和2.1±0.4%水溶性降解产物,剩余部分仍以纳米塑料颗粒形式存在。相比实验室UV254紫外光降解,天然情况下的降解速率显着降低。纳米塑料的水溶性光降解产物在天然条件下降解转化较快,10 d内最高矿化49.3±1.0%。由此看出,纳米塑料天然降解较慢,但其水溶性降解产物可发生快速降解,因此水溶性降解产物的溶出可能是限制纳米塑料降解的一个重要因素。纳米塑料在水中的团聚沉降,可能降低纳米塑料接受到光的能量,从而降低纳米塑料的光降解。由于会受到多重环境因素影响,纳米塑料在环境中可能会持久存在。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PS纳米塑料的光降解过程、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了纳米塑料的光降解过程及降解产物的特征,阐明了水在纳米塑料光降解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不同环境因素对光降解过程的影响,揭示了纳米塑料在天然水体中归趋特点,虽然紫外(UV254)降解较快,但是天然水体中持久性仍然很强。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全面评价纳米塑料的环境风险提供理论支撑。
孙翠[2](2019)在《酵母细胞壁对梨和番茄果实采后病原真菌抗性的诱导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真菌病害是引起果蔬采后巨大损失的原因之一。利用拮抗酵母抑制果实采后病害,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希望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新型病害防治技术,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通过近30年的研究表明,生防酵母的拮抗机理主要包括营养与空间竞争、诱导果实抗性、分泌水解酶和吸附作用等。在这些机理中,诱导宿主抗性被认为是抑制病原菌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与果实的多种生理代谢活动密切相关。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初步探明了拮抗酵母灭活菌体及其细胞壁能够诱导梨果实对青霉病的抗性,但拮抗酵母细胞壁诱导果实抗性的分子机理尚不明确。本论文主要以酵母细胞壁与梨果实和番茄果实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酵母细胞壁诱导果实抗性依赖的物质基础及其相关的生物学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酵母细胞壁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物质基础分析对比分析了8株拮抗酵母、酿酒酵母、毕赤酵母的活体细胞、灭活菌体和酵母细胞壁对果实病害的抑制效力,研究表明:除了酿酒酵母和毕赤酵母外,8株拮抗酵母均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梨果实采后青霉病的发生;同时,灭活的酵母菌体及酵母细胞壁均能诱导梨果实对青霉病的抗性,其中以海洋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paludigenum)的灭活菌体和细胞壁的效果最佳。对酵母细胞壁组分分析表明,不同来源的同种酵母细胞壁组成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但不同种拮抗酵母的细胞壁组成上差异较大。进一步对细胞壁多糖组分的分析表明,来源于酿酒酵母和红冬孢酵母细胞壁的几丁质、β-1,3-D-葡聚糖和β-1,6-D-葡聚糖均能诱导梨果实产生对青霉病的抗性,而甘露糖蛋白对梨果实青霉病的抗性没有显着的影响。(2)酿酒酵母细胞壁几丁质的结构鉴定及对番茄果实抗性的诱导作用采用乌氏粘度计、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对酿酒酵母细胞壁几丁质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力及相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壁几丁质由单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组成,分子量为4.68×105 Dalton,脱乙酰度为45.83%。几丁质不能直接抑制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生长,但可以显着诱导番茄果实对由B.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的抵抗能力,且诱导效果与处理浓度和诱导时间密切相关。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壁几丁质诱导了果实组织中活性氧(ROS)的积累和胼胝质的沉积;同时提高了果实防御相关酶(SOD,CAT,POD,PAL,GLU和CHI)活性的增加及其相应的基因的上调;而且酵母细胞壁几丁质处理还激活了水杨酸信号通路关键基因(ICS,NPR1,TGA1a,TGA2,PR1b1和PR5)的上调表达。(3)酿酒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的结构鉴定及生防效力评价通过乌氏粘度计、HPLC、FTIR和NMR等技术手段对β-1,3-D-葡聚糖的分子量(Mw)、单糖组成、特征性官能团和碳氢信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β-1,3-D-葡聚糖样品由单糖葡萄糖组成,分子量为165 kDa,葡萄糖分子间通过β-1,3糖苷键连接。在诱导果实抗性方面,β-1,3-D-葡聚糖不能直接影响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孢子在体外和果实伤口处的萌发,而β-1,3-D-葡聚糖诱导处理显着抑制了果实伤口处P.expansum孢子的萌发。扫描电镜(SEM)观察β-1,3-D-葡聚糖处理对梨果实伤口组织超微结构影响的结果表明,β-1,3-D-葡聚糖可以在细胞组织水平上提高对P.expansum的抗性。RT-qPCR结果表明,β-1,3-D-葡聚糖处理显着提高了果实伤口周围组织中PR1、GLU、endoGLU9、CHI3、CHI4、endoCHI、PR4、PR5和PAL基因的上调表达,进而降低了梨果实青霉病腐烂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4)酵母细胞壁葡聚糖合成相关基因Rho1的遗传转化及其生防效力评价利用特异性引物从酿酒酵母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目的基因Rho1全长序列,克隆至载体pYES6/CT后,通过电转化技术导入至酿酒酵母中,测序鉴定后成功得到过表达酿酒酵母菌株SC/Rho1。RT-qPCR结果显示,诱导培养12 h后重组子SC/Rho1中Rho1基因的表达量较野生型菌株上调了107.89倍。同时,重组子SC/Rho1细胞壁中葡聚糖含量增加了9.26%。诱导抗性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后的酵母细胞壁显示出对梨果实更强的诱导效果。(5)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转录组学分析对β-1,3-D-葡聚糖和病原菌处理后的梨果实组织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经酿酒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与病原菌处理后的梨果肉组织相比于对照组有5984个基因上调表达,8769个基因下调表达。β-1,3-D-葡聚糖可能通过激活了梨果实细胞中模式分子识别受体FLS2、CNGCs和钙离子信号通道,引发了下游的激素信号生长素、茉莉酸、赤霉素和乙烯的传导,导致防御相关转录因子(MYC2、PTI5、PTI6、WRKY29和WRKY33)的表达,进而产生一系列的防御反应,包括防御相关基因POD、PAL、HSP90和PR1的变化、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代谢,以及次级代谢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了梨果实青霉病的发生和发展。
韩赟[3](2017)在《金银花配方颗粒原料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功效,为中医临床清热解毒常用药物。中药配方颗粒是定量分装的可供临床直接配方的颗粒状中药,保留了传统中药饮片辨证使用的特点,且具备携带和服用方便等优点。随着金银花配方颗粒用量的增长,制定其质量标准,保障其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和稳定显得尤为重要。金银花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金银花药材)、中间体(金银花提取物)以及成品(金银花配方颗粒)三个阶段。其中,原料品质是保障成品质量的基础,然而,市场流通的金银花药材品质却参差不齐。本课题综合比较分析了山东、河南和河北三大金银花药材主产地的五个主栽品种不同采收茬次金银花的品质,并采用初均速法系统研究了包装和贮藏条件等对金银花品质的影响,为制定金银花配方颗粒原料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研究 系统查阅金银花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文献综述。2、金银花主产地调研 走访考察山东平邑、河南封丘以及河北巨鹿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并对三个主产地金银花的种质资源,种植栽培技术,采收加工和市场销售情况展开调研。3、金银花生药学鉴别研究 综合比较了大毛花、鸡爪花、四季花、豫封一号、巨花一号等不同栽培品种金银花的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和HPLC指纹图谱特征,建立了不同品种金银花醇提物和水提物的HPLC指纹图谱,同时比较分析了金银花及其掺杂叶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金银花色泽和茸毛等存在差异;金银花粉末显微鉴别特征与金银花品种存在密切联系,且同时受到地域的影响;三大产地五个主栽品种金银花的薄层色谱无明显差别;三大产地五个主栽品种金银花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17个特征峰聚类分析显示豫封一号与其它品种距离最远;掺杂叶HPLC指纹图谱与金银花相似度也较高,均在0.8~0.9之间。4、不同产地金银花品质比较研究 采用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0832第4法(甲苯法)测定金银花药材的水分含量,结果显示金银花样品的水分含量在7.05~16.04%之间,山东平邑县流峪镇市场购买的二茬花和郑城镇巩家山村的二茬花含水量超过了药典标准,二茬花的含水量较高,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2302方法测定金银花药材的灰分含量,金银花样品的总灰分含量在5.17~8.96%之间,酸不溶性灰分在0.70%~0.94%之间,均符合国家药典标准,不同产地、不同茬次和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药典标准尚未对金银花浸出物含量进行规定,为了全面评价金银花的质量,本文依据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情况,依据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2202测定了金银花样品水和醇浸出物,金银花样品的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在38.09~46.60%之间,醇浸出物的含量在39.87~47.47%之间,不同产地、不同茬次和不同品种间未体现统计学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0512)测定金银花样品及其掺杂叶的指标成分含量,结果显示金银花绿原酸含量2.011%~4.193%,掺杂叶绿原酸含量2.092%~4.949%,均超过药典标准,金银花木犀草苷含量为0.024%~0.113%,二茬花含量普遍达不到药典标准,掺杂叶木犀草苷含量为0.195%~0.799%,三大主产区五个主要栽培品种金银花头茬花以大毛花质量为优,四茬花以巨花一号质量为优,掺杂叶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均高于金银花;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金银花样品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结果显示,金银花样品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分别为:Pb 0.176~5.049 mg/kg、Cd 0.037~0.238mg/kg、As 0.07~0.471mg/kg、Hg 0.003~0.068mg/kg、Cu 6.154~10.192mg/kg,除采集自山东费县梁邱的四季花样品Pb含量超标外,其余样品的Pb、Cd、Hg、As、Cu均未超标,尤其是Hg、As和Cu的含量均远低于2015版中国药典的标准,不同产地不同茬次和不同品种的金银花样品Pb和Cu的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Cd、Hg和As的含量在产地、品种和采收茬次间均未体现差异。5、金银花产地加工与保存方法研究 测定晒干法、烘干法、阴干法、红外干燥法和微波干燥法下有效成分含量及指纹图谱的差异,结果显示晒干、阴干和烘干法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其中,阴干法绿原酸含量最低,烘干法样品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红外干燥法样品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和有效成分含量均一般,且该法的能耗较大;微波干燥法样品的有效成分含量高,但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低于0.9。采用初均速法对金银花的包装和贮藏进行研究,预测了常温常湿下不同包装金银花的有效期:玻璃瓶(棕色4.17年,透明4.01年);透明聚乙烯塑料薄膜袋(15丝3.62年,10丝1.52年,6丝0.84年);透明塑料瓶3.67年;白色塑料编织袋0.86年;编织袋内衬聚乙烯薄膜袋(加10丝2.82年,加6丝1.39年);无包装0.46年。
郑保山,龚小芬[4](1997)在《《精细石油化工文摘》1997年 第11卷 主题索引》文中指出本编辑部开发有《精细石油化工文摘》机器翻译编辑出版系统和文摘自动建库系统,此索引系采用文摘自动建库系统中的主题索引功能制作。索引按叙词的汉语拼音顺序编排,以外文字母开头的叙词排在以汉字开头的叙词前面,各叙词下的每一个索引款目由中文题名和文摘流水号组成,索引叙词取自《石油化工汉语叙词表》和《精细石油化工文摘词表》。
朱际善,陈焕贵,张之平,官福生,裴进灵[5](1994)在《系列化蜂窝塑料薄膜育苗容器制作设备及工厂化生产工艺的研究报告》文中指出蜂窝塑料薄膜育苗容器是研制成功的一种新产品。文中报道其制作设备的设计、水溶性塑料薄膜胶粘剂的研制,蜂窝塑料薄膜育苗容器工业化生产工艺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朱际善,陈焕贵,张之平,官福生,裴进灵[6](1992)在《系列化塑料薄膜育苗容器制作工艺及设备》文中提出蜂窝塑料薄膜育苗容器是新近研制成功的一种新产品。本文报导其制作设备的设计、水溶性塑料薄膜胶粘剂的研制、蜂窝塑料薄膜育苗容器工业化生产工艺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陈杰[7](2019)在《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基材料是当今全球新材料研究热点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淀粉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聚合物,可用于制备生物复合材料,这是由于它具有可再生性、可生物降解,并且易于以低成本获得。以热塑性衍生物——热塑性淀粉(Thermoplastic starch,TPS)形式存在的淀粉已被揭示为适合用作传统包装合成聚合物的替代候选物。虽然淀粉本身不具有热塑性,但是可以通过将其与足够的水和/或增塑剂混合来加工制得。由于热塑性淀粉基复合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以及阻隔性能等优良的理化指标,使其满足于短时间内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淀粉基复合材料有两个主要缺点:较差的机械性能和高水敏感性能。由于天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MCC)具有小粒径、高结晶度、高比表面积、高活性表面、可再生性等优异特性,所以本文采用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作为增强相添加到淀粉基质中来增强复合材料。微晶纤维素与淀粉之间的界面接触面积非常大,易形成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力,促使淀粉基材料紧密结合,并大大提高淀粉基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利用微晶纤维素表面具有较多的高活性节点,进一步对其表面功能化,不仅提高微晶纤维素在溶液中的分散性,还能提高其与其它聚合物的反应结合点,拓展淀粉基材料在新领域的应用。由于微晶纤维素增强的热塑性淀粉薄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阻隔性能、耐水性能、透明性能等特性,为光电导体的固载提供了良好基质环境和活性位点,并作为构筑光电材料中的优良载体。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具有更小的粒径、更强的量子限制效应、边界效应、光稳定性、无毒、低成本等优点。因此,柠檬酸热解制备的GQDs在太阳能光伏器件、生物传感器、生物标记等领域具有潜在的适用性。本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以淀粉为基材,微晶纤维素为增强相,甘油和水作为增塑剂,采用传统的溶液浇铸法制备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实验结果证明,6wt.%微晶纤维素添加到淀粉基质中使淀粉薄膜各个性能得到改善。微晶纤维素的添加不但可以提高增强相和基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还改善淀粉薄膜的热稳定性能和阻隔性能。同时,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300%左右,水蒸气透过率降低了31.01%。为了进一步提高微晶纤维素在淀粉基质中增强作用,本文使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微晶纤维素进行碱化处理,然后将6wt.%的碱化微晶纤维素(AMC)添加到淀粉基质溶液中,并借助于溶液浇铸法来制备薄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提高,碱化MCC的颗粒粒径和结晶度逐渐降低,诱导MCC的晶体结构从纤维素Ⅰ转变到纤维素Ⅱ,并且提高其在淀粉基质中的分散性。高碱化度的MCC添加到淀粉基质溶液中,导致碱化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13.31%,拉伸强度增加了13.72%,水蒸气透过率降低了75.27%。将碱化微晶纤维素经过TEMPO体系氧化处理制得氧化的碱化微晶纤维素(TOMC),改善MCC的水溶性能。将淀粉、水、甘油和改性微晶纤维素以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制备湿改性淀粉,然后通过热压成型法制备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淀粉基薄膜。实验结果表明,TOMC与AMC的分子结构相似,仍为纤维素II结构,并且结晶度低于AMC。MCC的添加提高了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薄膜的耐水性能(约为75.46%)。然而,TOMC和AMC具有一定的水溶性,提高了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薄膜的水溶性。氧化程度高的TOMC表面含有较多的活性位点,加强TOMC与淀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TOMC/热塑性淀粉薄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249.42%。由于热塑性淀粉薄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水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可将其作为光导电因子的优良载体。本文以柠檬酸作为碳源,采用热解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GQDs)。将GQDs存储水溶液和甘油作为增塑剂,并将其与淀粉一起混合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热塑性淀粉颗粒,然后通过热压成型法制备GQDs/TPS光导电材料。实验结果表明,GQDs的XRD特征峰出现在2θ=26.67°,证明了柠檬酸碳化产生了GQDs的化学结构。发光因子GQDs增强热塑性淀粉薄膜的固态光致发光的强度和导电性能。MCC添加到GQDs/TPS光导电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能,绿色环保型GQDs/MCC/TPS光导电材料填补了淀粉基塑料在光导电材料中应用空缺。多层复合材料是目前包装材料的一个发展方向。根据纸塑复合材料的复合原理和热塑性淀粉薄膜、纸张的各自特性,本文借助于热压成型法将纸张与热塑性淀粉薄膜进行复合,并制备纸塑复合材料。当热塑性淀粉薄膜和纸张热压复合时,界面层之间紧密结合并具有良好的粘合性。微晶纤维素的添加提高纸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拉伸强度、耐水性能和阻隔性能。同时,纸张可以赋予热塑性淀粉薄膜一定的耐折度,并拓宽纸塑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刘姣姣[8](2018)在《卷曲纸基照片与脆化纸质文献修复技术及机理研》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传承至今,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造纸术的发明。古代到近现代的纸质类档案文献如手稿、经卷、书画、书籍、报纸、期刊、杂志、货币、照片等,他们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记录者,更是华夏辉煌文明发展历程的宝贵财富。然而,由于战乱动荡、温湿度、光照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纸张材料劣化等因素,这些传世纸质文献变得酥损老化、卷曲变形、霉变斑驳、粉状脱落、失去弹性、无法翻阅,大大降低了纸张文献的保存寿命、观赏价值和研究利用价值。因此,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材料和技术,继承和发扬前人传承下来的技术方法,将传统与现代技术方法相结合,努力寻求纸质加固保护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才能科学、有效、安全地来保护纸质文献,使之“延年益寿”。基于此,本论文选取了脆硬、折条、断裂等病害的纸基类长幅历史照片、单薄脆弱酸化的古籍、文献档案、双面有字报纸、期刊等典型纤维材质的历史档案为研究对象,基于同种材质兼容性以及应力平衡的原理,针对研究对象的材质、病害程度,选取与纤维材质兼容性好的修复材料,设计了加固思路、加固工艺及设备,从而实现了对其纤维性能的提升,起到了对卷曲、断裂、糟朽、老化、劣化档案本体的加固保护。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1)大幅劣化相纸档案保护研究。以相纸纸基层为载体的长幅黑白历史照片作为一种特殊材质的影像档案,由于其幅面较长,纸基层厚而坚硬,因此在长期保存过程中出现卷曲、折条、断裂、难以打开等病害,修复难度较大。本文采用具有增韧功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对坚硬、脆化的相纸纤维及酥粉影像层明胶膜进行物理及化学性能改性,并采用一定弧度的曲面拱形展平设备和低温热压定型工艺,实现加固材料和档案本体的整体应力平衡。采用扫描电子电镜、偏振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手段对照片经展平增韧前后的结构及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柔韧后影像层表面球晶界面消失,膜表面呈现微相化结构,柔韧剂分子的引入可以降低照片感光影像层的明胶结晶,同时具有对吸附水具有较强吸附性,以上两种作用降低了照片正反面在干湿交替变化中的应变力差异,从而有效缓解照片卷曲现象的发生。通过测试照片增韧展平前后的耐折度、抗张强度、撕裂度、柔软度、色差等物理性能,发现使用增韧剂后照片纸基层机械强度提高,影像层柔韧性增强,色差变化小,符合档案修复标准。针对以往的卷曲、塑料封护、镜框装裱、纸张包裹等保存方式给长幅历史照片带来的弊端,本章设计了专门用于长幅历史照片长久保存的环保型、防灾、耐久、展平收藏柜。(2)劣化纸张修裱技术研究。针对单薄、脆弱、酸化的古籍、手稿等档案采用多功能同种纤维纸浆修裱技术。将传统手工抄纸工艺结合现代新材料使纸张的加固、脱酸、防霉一次完成。通过加速模拟老化实验,对加固前后、老化前后耐折度、抗张强度、柔软度、pH、厚度等物理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同种纤维碱性纸浆加固、脱酸后的脆弱纸张耐久性明显提高、纸张保持原来柔软度、老化后pH变化小、修裱增厚极少。对未经处理、经小麦淀粉浆糊修裱、经防霉浆糊修裱的纸张试样进行防霉效果测试,发现使用传统小麦淀粉浆糊修裱的试样发霉情况最为严重,未使用粘合剂的纸张试样出现少许霉斑,而本文研制的防霉浆糊作为粘合剂的纸浆加固试样完全没有发霉现象。(3)双面有字脆弱档案醇溶性胶黏剂纯棉网加固研究。针对糟朽、破损、字迹易洇化的古旧新闻纸、期刊、珍贵图书等双面有字纸质档案采用了醇溶性胶黏剂纯棉网常温加固技术,并研发了加固工艺程序及设备。通过干热、湿热、光热加速模拟老化方式对加固后的试样进行耐久性及物理性能的测试,发现经过纯棉网加固与脱酸处理后的各类纸张力学性能及耐老化性能均得到显着提高。通过扫描电镜、接触角仪器对加固后的微观形貌及亲疏水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醇溶性胶黏剂棉网加固后的纸张纤维比较致密,醇溶性胶黏剂高分子增大了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经棉网加固后的纸张不改变原始纸张亲疏水性,使纸张保持原有透气性,并且加固后不影响其阅读及数字化扫描加工过程。(4)双面有字脆弱档案水溶性胶黏剂纯棉网加固研究。在醇溶性胶黏剂棉网加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溶性胶黏剂棉网常温加固新技术,采用水溶性胶黏剂作为纸质和棉网的粘结剂,同时对加固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加速模拟老化试验,对比研究了该技术和蚕丝网加固技术、醇溶性胶黏剂棉网加固技术在加固前后和老化前后对纸张性能改变所发挥的作用。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三种加固方法后纸张的物理性能均有所提高,加固后再次老化后棉网加固后的脆弱纸张保持率明显高于蚕丝网加固后的保持率,而醇溶性胶黏剂和水溶性棉网加固的耐老化性能因为纸张试样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SEM测试分析表明经水溶性棉网加固后,水性胶黏剂和棉纤维将纸张纤维表面填充、覆盖,又在纸样内部渗透、增粗纸张纤维;接触角测试分析表明经纯棉网加固处理后的纸张接触角稍微变大,使得纸张能够保持一定疏水性能,能够减缓纸张纤维的吸湿作用,进而有效减缓纸张纤维的发生水解反应的速率。(5)糟朽、劣化麻织品及丝织品档案加固技术研究。在纯棉网常温加固工艺技术的基础上,本论文拓展及开创了蚕丝网和麻网常温加固技术,分别成功应用于解放初期糟朽破损的锦旗丝织品加固工程及辽金时代糟朽、破损麻织品加固工程。糟朽、破损丝织品和麻画在背面整体常温加固蚕丝网、麻网后机械强度大幅提高,以丝网、麻网为骨架对破洞、断裂处进行编织修补,修复效果良好。此次丝织品、麻织品加固工艺技术的实施为日后糟朽、破损、腐烂丝织品、麻织品文物修复提供了借鉴。
王利平[9](2004)在《插层法制备聚合物/无机水溶性纳米复合塑料薄膜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特殊功能而倍受关注;而可生物降解的水溶性聚乙烯醇(PVA)复合膜在可生物降解的水溶性聚乙烯醇(PVA)复合膜在工商业部门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解决全球普遍存在的“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但目前对此类薄膜的研究和应用才刚刚起步。 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 插层法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综述了插层法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历史,插层材料的种类及其主要材料——蒙脱土的结构以及插层剂的选择。详细阐述了插层方法及动力来源,聚合物/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类型和表征。总结了插层材料的优异性能,并对其未来发展给予展望。 第二部分 水溶性聚乙烯醇(PVA)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详述了聚乙烯醇的结构、性能等特点;综述了国内外在此领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 第二章 微波法制备有机蒙脱土 首次采用微波法制备有机蒙脱土。通过改变微波辐射的时间,对不同的钠基蒙脱土进行有机化处理,制备出了一系列的有机蒙脱土,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FT-IR证明有机插层剂已进入蒙脱土的层间。XRD结果表明钠基蒙脱土的层间距由1.3nm增加到3.63nm~4.74nm,TEM测试也表明蒙脱土的层间距增大,粒层厚度为50nm左右。研究结果表明,用微波法制备有机蒙脱土与常规方法制备有机蒙脱土相比,不仅操作方法简单方便易行,并且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率,显着缩短反应时间。 第三章 聚乙烯醇/镍基蒙脱土水溶性纳米复合塑料薄膜的研制 首次利用PVA与Ni2+-MMT反应,使PVA中的羟基与Ni2+-MMT中的Ni2+络合,然后再加入消泡剂、流平剂和增塑剂,合成了Niz+-MMT用vA纳米复合薄膜,并用FTIR、TEM、XRD、AFM、DSC等对该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VA分子大量进入MMT层间,导致MMT层被撑开,剥离成纳米片层而无规分散。 机械性能测试和溶解性能测试表明,该薄膜拉伸强度大,溶解性好,另外,该薄膜还具有透明性好,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第四章聚乙烯醇/有机蒙脱土水速溶性纳米复合塑料薄膜的研制 采用常规加热的方法制备了PVA/OMMT纳米插层复合材料,并用FTIR、TEM、XRD、DSC等对该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VA了OMMT薄膜中即存在无规分散的蒙脱土纳米片层,又有因大分子的插入使片层间距明显扩大而没有剥离成单层分散的蒙脱土纳米粒子,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未见有国内外文献报道。第五章微波法制备聚乙烯醇/有机蒙脱土低温水速溶性纳米复合塑 料薄膜 首次采用微波法制备了PVA/OMMT纳米插层复合材料,并用FTIR、TEM、XRD、DSC等对该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VA己插入OMMT层间,OMMT的片层间距因大分子的插入而明显扩大,但并没有被剥离成单层而无规分散。
钱凤珍[10](1999)在《1997~1998年我国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根据1997年7月~1998年6月国内有关合成树脂和塑料工业的文献资料,对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不饱和聚酯、双马来酰亚胺)、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聚砜、聚醚砜等)、其它树脂(聚酰亚胺、有机氟树脂、丙烯酸树脂、降解塑料、功能树脂)等在合成工艺、树脂改进、性能研究、新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同时介绍了成型加工与设备、塑料助剂、应用开发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充分展示了我国1997~1998年合成树脂和塑料工业的进展。
二、水溶性塑料薄膜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溶性塑料薄膜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14同位素示踪技术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光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1.1.1 塑料污染与危害 |
1.1.2 塑料的光降解 |
1.1.3 聚苯乙烯塑料 |
1.1.4 微塑料的产生与危害 |
1.1.5 纳米塑料定义、来源与分布 |
1.1.6 纳米塑料的研究现状 |
1.1.7 ~(14)C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14)C-聚苯乙烯纳米塑料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PS纳米塑料的制备 |
2.2.3 制备产物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反应时间对制备产物的影响 |
2.3.2 不同反应物用量对制备产物的影响 |
2.3.3 ~(14)C-PS纳米塑料的产率 |
2.3.4 ~(14)C-PS纳米塑料的表面形貌 |
2.3.5 ~(14)C-PS纳米塑料的表面元素 |
2.3.6 ~(14)C-PS纳米塑料的分子量 |
2.3.7 ~(14)C-PS纳米塑料的官能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塑料的紫外光降解过程与机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紫外光降解实验过程 |
3.2.3 水相中降解产物的分析与表征 |
3.2.4 纳米塑料分子量变化的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塑料的表面形貌变化 |
3.3.2 纳米塑料的表面元素变化 |
3.3.3 纳米塑料的分子量及分布变化 |
3.3.4 水溶性光降解产物的变化 |
3.3.5 纳米塑料的紫外光矿化 |
3.3.6 水在光降解过程中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塑料紫外光降解的影响因素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纳米塑料在不同紫外波长下的光降解 |
4.2.3 纳米塑料在不同盐度下的紫外光降解 |
4.2.4 纳米塑料在不同DOM下的紫外光降解 |
4.2.5 纳米塑料分子量变化的分析 |
4.2.6 水相中降解产物的分析 |
4.2.7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紫外波长对纳米塑料光降解的影响 |
4.3.2 盐度对纳米塑料紫外光降解的影响 |
4.3.3 DOM对纳米塑料紫外光降解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塑料及其水溶性光降解产物的环境归趋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纳米塑料的天然光降解 |
5.2.3 水溶性光降解产物的天然光降解 |
5.2.4 水相中降解产物的分析 |
5.2.5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盐度和DOM对纳米塑料天然光降解的影响 |
5.3.2 纳米塑料在自然湖水中的天然光降解 |
5.3.3 纳米塑料水溶性光降解产物的天然光降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2)酵母细胞壁对梨和番茄果实采后病原真菌抗性的诱导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果实采后病害 |
1.1.1 果实采后病害是导致采后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
1.1.2 病原微生物 |
1.2 诱导抗性防治果实采后病害 |
1.2.1 物理防治 |
1.2.2 化学防治 |
1.2.3 生物防治 |
1.3 诱导抗性机理研究 |
1.3.1 诱导抗性分类 |
1.3.2 系统获得性抗性 |
1.3.3 诱导系统抗性 |
1.3.4 其他机制 |
1.4 植物激素与诱导抗性 |
1.4.1 SA信号通路 |
1.4.2 JA信号通路 |
1.4.3 ET信号通路 |
1.5 酵母细胞壁多糖的研究现状 |
1.5.1 细胞壁的结构 |
1.5.2 酵母细胞壁多糖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 |
1.5.3 酵母细胞壁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
1.6 酿酒酵母在食品中的应用 |
1.7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构想 |
1.8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酵母细胞壁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物质基础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2 培养基、果实、酵母和病原菌 |
2.2.3 酵母灭活菌体的制备 |
2.2.4 酵母细胞壁的制备 |
2.2.5 细胞壁葡聚糖、几丁质和甘露糖蛋白的制备 |
2.2.6 不同酵母菌对梨果实采后青霉病的防治效果 |
2.2.7 不同酵母灭活菌体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2.8 不同酵母细胞壁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2.9 不同酵母细胞壁组分分析 |
2.2.10 酵母细胞壁各提取物含量测定 |
2.2.11 酵母细胞壁不同组分对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
2.3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活体酵母对梨果实采后青霉病的直接抑制效果 |
2.4.2 不同酵母灭活菌体对诱导梨果实采后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4.3 不同酵母细胞壁对诱导梨果实采后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4.4 不同酵母细胞壁组分分析 |
2.4.5 酵母细胞壁各提取物含量测定 |
2.4.6 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4.7 酵母细胞壁β-1,6-D-葡聚糖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4.8 酵母细胞壁甘露糖蛋白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4.9 酵母细胞壁几丁质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5 讨论 |
第三章 酿酒酵母细胞壁几丁质的结构鉴定及对番茄果实抗性的诱导作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2 果实、酵母与病原菌培养 |
3.2.3 酵母细胞壁几丁质结构鉴定 |
3.2.4 酵母细胞壁几丁质对番茄果实灰霉病抗性的影响 |
3.2.5 细胞学变化 |
3.2.6 酶活性测定 |
3.2.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3.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酿酒酵母细胞壁几丁质化学结构鉴定 |
3.4.2 酵母细胞壁几丁质对番茄果实灰霉病抗性的影响 |
3.4.3 几丁质对番茄果实活性氧及胼胝质积累的影响 |
3.4.4 几丁质对番茄果实生理的影响 |
3.4.5 几丁质对番茄果实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6 几丁质对番茄果实水杨酸信号通路的影响 |
3.4.7 几丁质对番茄果实茉莉酸信号通路的影响 |
3.4.8 几丁质对番茄果实乙烯信号通路的影响 |
3.5 讨论 |
第四章 酿酒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的结构鉴定及生防效力评价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仪器设备 |
4.2.2 果实与菌种 |
4.2.3 酿酒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化学结构鉴定 |
4.2.4 β-1,3-D-葡聚糖对梨果实采后青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
4.2.5 酿酒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对扩展青霉孢子在体外和体内生长的影响 |
4.2.6 扫描电镜 |
4.2.7 抗性基因表达 |
4.2.8 酵母细胞壁几丁质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4.3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酿酒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化学结构鉴定 |
4.4.2 β-1,3-D-葡聚糖对梨果实采后青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
4.4.3 体内和体外试验 |
4.4.4 扫描电镜 |
4.4.5 β-1,3-D-葡聚糖对梨果实病原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6 β-1,3-D-葡聚糖处理对梨果实品质参数的影响 |
4.5 讨论 |
第五章 酵母细胞壁葡聚糖合成相关基因Rho1 的遗传转化及生防效力评价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仪器设备 |
5.2.2 果实与培养基 |
5.2.3 菌种与质粒 |
5.2.4 酿酒酵母基因组DNA提取 |
5.2.5 目的基因扩增 |
5.2.6 重组载体的构建 |
5.2.7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 |
5.2.8 酿酒酵母电转化 |
5.2.9 重组酵母SC/Rho1 的诱导表达 |
5.2.10 酵母细胞壁的制备 |
5.2.11 酵母细胞壁多糖组分分析 |
5.2.12 重组酿酒酵母(SC/Rho1)细胞壁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酿酒酵母Rho1 基因获取 |
5.3.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及鉴定 |
5.3.3 酿酒酵母电转化及鉴定 |
5.3.4 重组酿酒酵母SC/Rho1 的诱导表达 |
5.3.5 重组酵母细胞壁组分分析 |
5.3.6 重组酵母菌株SC/Rho1 细胞壁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转录组学分析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主要仪器设备 |
6.2.2 果实、病原菌 |
6.2.3 梨果实组织样品制备 |
6.2.4 梨果实组织总RNA提取 |
6.2.5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测序及数据过滤 |
6.2.6 数据的组装及基因功能注释 |
6.2.7 基因定量及差异基因筛选 |
6.2.8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和Pathway功能分析 |
6.2.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6.3 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测序数据过滤 |
6.4.2 差异表达基因检测 |
6.4.3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
6.4.4 差异基因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
6.4.5 转录组中差异表达基因RT-qPCR的验证 |
6.5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金银花配方颗粒原料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本草学考证 |
2 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3 种质资源产地分布研究 |
4 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5 鉴别研究 |
6 金银花药理研究进展 |
7 影响金银花药材质量的因素 |
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金银花主产地调研 |
1 产地环境 |
2 资源生产现状 |
3 规范化种植 |
4 采收加工 |
5 贮藏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金银花药材生药学鉴别研究 |
第一节 金银花药材性状鉴别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金银花药材显微鉴别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金银花药材薄层色谱鉴别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金银花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品质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金银花药材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
1 水分测定 |
2 灰分测定 |
3 浸出物含量测定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活性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金银花及其掺杂叶中活性成分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金银花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测定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金银花药材产地加工与保存方法研究 |
第一节 金银花药材产地加工方法研究 |
1 仪器和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金银花药材包装贮藏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金银花配方颗粒原料质量标准(草案) |
1来源 |
2采收加工 |
3性状 |
4鉴别 |
5检查 |
6浸出物 |
7含量测定 |
8指纹图谱 |
9性味与归经 |
10功能与主治 |
11用法与用量 |
12包装、运输与贮藏 |
参考文献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系列化塑料薄膜育苗容器制作工艺及设备(论文提纲范文)
1 7RS-50000型蜂窝塑料薄膜育苗容器制作机的研制 |
1.1 原理与结构 |
1.1.1 料卷展开装置 |
1.1.2 分切热封装置 |
1.1.3 平行移位装置 |
1.1.4 涂胶装置 |
1.1.5 叠合装置 |
1.2 主要技术参数 |
2 水溶性塑料薄膜胶粘剂的研制 |
2.1 胶粘剂的性能要求与选择原则 |
2.2 胶粘剂的指标 |
2.3 胶粘剂的性能 |
2.3.1 胶液固含量与粘接强度的关系 |
2.3.2 增粘剂对改进胶粘剂性能的效果 |
3 蜂窝塑料薄膜育苗容器生产工艺的研究 |
3.1 工艺特点 |
3.2 工艺流程 |
4 结论 |
(7)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淀粉基复合材料 |
1.2.1 淀粉 |
1.2.2 淀粉的改性 |
1.2.3 淀粉基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 |
1.3 纤维素 |
1.3.1 微晶纤维素(MCC) |
1.3.2 微晶纤维素的改性 |
1.4 微晶纤维素在淀粉基包装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4.1 微晶纤维素/淀粉二元复合材料 |
1.4.2 微晶纤维素/淀粉/X多元复合材料 |
1.5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制备 |
2.2.4 试样的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外观形貌分析 |
2.3.2 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3 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
2.3.4 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
2.3.5 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吸湿性能分析 |
2.3.6 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分析 |
2.3.7 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耐溶剂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碱化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微晶纤维素的碱化 |
3.2.4 碱化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制备 |
3.2.5 试样的性能表征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碱化微晶纤维素的粒径分析 |
3.3.2 碱化微晶纤维素的结晶性能分析 |
3.3.3 碱化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外观形貌分析 |
3.3.4 碱化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
3.3.5 碱化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
3.3.6 碱化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水蒸汽透过率分析 |
3.3.7 碱化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耐溶剂性能分析 |
3.3.8 碱化微晶纤维素/淀粉薄膜的可生物降解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微晶纤维素的氧化 |
4.2.4 氧化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薄膜的制备 |
4.2.5 试样的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氧化微晶纤维素的结晶性能分析 |
4.3.2 氧化微晶纤维素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4.3.3 氧化微晶纤维素的外观形貌分析 |
4.3.4 氧化微晶纤维素的水溶性能分析 |
4.3.5 氧化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薄膜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3.6 氧化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薄膜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
4.3.7 氧化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薄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
4.3.8 氧化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薄膜的亲水性能分析 |
4.3.9 氧化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薄膜的水溶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薄膜基光导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制备 |
5.2.4 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薄膜基光导电材料的制备 |
5.2.5 试样的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GQDs和 GQDs/TPS光导电材料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5.3.2 GQDs/TPS光导电材料的结晶性能分析 |
5.3.3 GQDs/TPS光导电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
5.3.4 GQDs/TPS光导电材料的外观形貌分析 |
5.3.5 GQDs/TPS光导电材料的透明性能分析 |
5.3.6 GQDs/TPS光导电材料的固态光致发光分析 |
5.3.7 GQDs/TPS光导电材料的导电性能分析 |
5.3.8 GQDs/MCC/TPS光导电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
5.3.9 GQDs/MCC/TPS光导电材料的耐水性能分析 |
5.3.10 GQDs/MCC/TPS光导电材料的机械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薄膜—纸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薄膜的制备 |
6.2.4 MCC/TPS—纸张复合材料的制备 |
6.2.5 试样的性能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MCC/TPS—纸张复合材料的外观形貌分析 |
6.3.2 MCC/TPS—纸张复合材料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6.3.3 MCC/TPS—纸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
6.3.4 MCC/TPS—纸张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分析 |
6.3.5 MCC/TPS—纸张复合材料的吸湿性能分析 |
6.3.6 MCC/TPS—纸张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的分析 |
6.3.7 MCC/TPS—纸张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分析 |
6.3.8 GQDs/MCC/TPS—纸张复合材料的固态光致发光分析 |
6.3.9 GQDs/MCC/TPS—纸张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卷曲纸基照片与脆化纸质文献修复技术及机理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纸质档案的组成及结构 |
1.2.1 纤维素 |
1.2.2 半纤维素 |
1.2.3 木质素 |
1.2.4 填料和胶料 |
1.3 纸质档案的病害及老化影响 |
1.3.1 纸质档案的病害类型 |
1.3.2 影响纸质档案老化的因素 |
1.4 纸质档案的加固方法 |
1.5 修复基本原则及要求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与思路 |
1.6.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章 纸基类巨幅历史照片卷曲病害治理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实验过程 |
2.2.3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长幅照片卷曲、断裂病害机理分析 |
2.3.2 热压定型对明胶膜性能的影响 |
2.3.3 柔韧剂对明胶膜性能的影响 |
2.3.4 柔韧剂对模拟样物理性能的影响 |
2.4 工程应用 |
2.4.1 西安市档案馆卷曲照片应用效果 |
2.4.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卷曲、折条、断裂照片应用效果 |
2.4.3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长幅破损合影照片修复实例 |
2.4.4 收藏装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功能纸浆兼容性加固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过程 |
3.2.3 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多功能纸浆加固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 |
3.3.2 不同加固方式对加固纸张结合效果的影响 |
3.3.3 不同加固方式对纸张厚度的影响 |
3.3.4 胶黏剂对纸张防霉性能的影响 |
3.4 工程应用 |
3.4.1 民国时期胡汉民档案修复案例 |
3.4.2 酸化糟朽古籍修复效果 |
3.4.3 收藏装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醇溶性胶黏剂棉网加固脆化纸张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2 胶黏剂的制备 |
4.2.3 织网与施胶 |
4.2.4 加固拱板设计 |
4.2.5 加固与脱酸 |
4.2.6 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加固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 |
4.3.2 湿热老化对加固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 |
4.3.3 光热老化对加固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 |
4.3.4 干热老化对加固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 |
4.3.5 加固材料对纸张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
4.3.6 胶黏剂对纸张微观形貌的影响 |
4.3.7 胶黏剂对纸张亲疏水性影响 |
4.3.8 加固材料与纸张粘结性能分析 |
4.3.9 加固材料与纸张的兼容性分析 |
4.3.10 加固后纸张的可逆性分析 |
4.3.11 加固材料对纸张的介入性影响 |
4.3.12 纯棉网加固对纸张清晰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水溶性胶粘剂棉网加固脆化纸张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5.2.2 胶黏剂的筛选 |
5.2.3 模拟样及胶黏剂制备 |
5.2.4 加固修复工艺 |
5.2.5 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水性胶黏剂对纸张粘结性影响 |
5.3.2 加速老化对加固材料色差的影响 |
5.3.3 加固对纸张的物理性能影响 |
5.3.4 加速老化对加固后纸张的分子结构影响 |
5.3.5 加固对纸张微观形貌的影响 |
5.3.6 加固对纸张亲疏水性的影响 |
5.3.7 加固材料对纸张的可逆性影响 |
5.4 工程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兼容性加固理念在实际修复工程中的拓展应用 |
6.1 引言 |
6.2 辽金时代麻织品麻网加固工程应用案例 |
6.2.1 背景 |
6.2.2 麻画病害调研及样品采集 |
6.2.3 麻画前期采样分析 |
6.2.4 加速老化对加固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
6.2.5 麻画加固修复工艺 |
6.2.6 修复效果 |
6.3 破损锦旗丝织品丝网加固修复保护工程应用案例 |
6.3.1 背景 |
6.3.2 锦旗病害调研 |
6.3.3 锦旗前期采样分析 |
6.3.4 锦旗丝织品的抢救修复工艺过程 |
6.3.5 修复效果 |
6.3.6 环保耐久收藏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插层法制备聚合物/无机水溶性纳米复合塑料薄膜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插层法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 层状无机物的种类 |
2 蒙脱土的结构 |
3 插层技术 |
4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PLS)的插层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
5 插层法制备的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及表征方法 |
6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PLS)的应用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水溶性聚乙烯醇(PVA)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
1 聚乙烯醇的性质 |
2 水溶性聚乙烯醇薄膜的发展现状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微波法制备有机蒙脱土 |
1 实验部分 |
2 结果与讨论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乙烯醇/镍基蒙脱土水溶性纳米复合塑料薄膜的研制 |
1 实验部分 |
2 结果与讨论 |
3 插层机理探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聚乙烯醇/有机蒙脱土水速溶性纳米复合塑料薄膜的研制 |
1.实验部分 |
2.结果与讨论 |
3 插层机理探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微波法制备聚乙烯醇/有机蒙脱土低温水速溶性纳米复合塑料薄膜 |
1 实验部分 |
2 结果与讨论 |
3 插层机理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水溶性塑料薄膜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14同位素示踪技术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光降解研究[D]. 田莉莉. 南京大学, 2020(09)
- [2]酵母细胞壁对梨和番茄果实采后病原真菌抗性的诱导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D]. 孙翠. 浙江大学, 2019
- [3]金银花配方颗粒原料质量标准研究[D]. 韩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1)
- [4]《精细石油化工文摘》1997年 第11卷 主题索引[J]. 郑保山,龚小芬. 精细石油化工文摘, 1997(12)
- [5]系列化蜂窝塑料薄膜育苗容器制作设备及工厂化生产工艺的研究报告[J]. 朱际善,陈焕贵,张之平,官福生,裴进灵. 山西林业科技, 1994(02)
- [6]系列化塑料薄膜育苗容器制作工艺及设备[J]. 朱际善,陈焕贵,张之平,官福生,裴进灵.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03)
- [7]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陈杰. 江南大学, 2019(05)
- [8]卷曲纸基照片与脆化纸质文献修复技术及机理研[D]. 刘姣姣.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插层法制备聚合物/无机水溶性纳米复合塑料薄膜及其性能研究[D]. 王利平. 西北师范大学, 2004(01)
- [10]1997~1998年我国塑料工业进展[J]. 钱凤珍. 塑料工业, 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