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良性幽门梗阻的护理

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良性幽门梗阻的护理

一、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良性幽门梗阻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高海欣[1](2021)在《消化道梗阻下超声内镜引导胃肠吻合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脂代谢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以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慢性代谢应激性肝脏疾病,疾病谱主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1]。随着肥胖的增加,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目前已成为发展为肝病的焦点问题。在全球,MAFLD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胰岛素抵抗是肥胖型MAFLD的第一步开始[2]。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MAFLD的发病率为76%。消化道梗阻下超声内镜胃肠吻合是一种新的术式,在幽门进行闭合后,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行胃肠吻合,从而食物无法在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通过,达到食物的吸收减少,进一步缓解MAFLD中肝脏中酶学异常。由于其他的干预措施方式(包括运动、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治疗肥胖具有疗效短,不易控制等特点。减重代谢手术目前可作为首选治疗措施。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具有稳定性及持续性长久等优势。从单纯限制食物的摄入和吸收到通过肠道菌群途径、表观遗传学途径,胆汁酸途径改善患者的代谢水平,减重代谢手术方式也得到了不断完善。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广泛采用的包括三种: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actomy,LSG)、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或转流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YRGB)、以及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术(biliopancreatic diversion with duodenal switch,BPD-DS)[2]。腹腔镜下的手术虽然外表创伤性小,却都有将胃切掉,及解剖结构改变,不易恢复等特点,术后并发症较多。而消化道梗阻下超声内镜下胃肠吻合中制造消化道梗阻模型中可选择幽门放置可回收双球囊法,行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待肝功能控制恢复好转后,择期行球囊及支架取出,从而完成解剖结构的恢复正常,且疾病的治愈作用。本研究拟对临床上行消化道梗阻的患者行超声内镜下胃肠吻合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术后主要并发症,评估EUS-GE的安全有效性。再此基础上,通过造模,对MAFLD动物行幽门闭合及超声引导下胃肠吻合,探讨术后对肝功能缓解作用及对脂代谢的研究及可能的潜在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首先回访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我院行内镜超声引导下胃肠吻合患者纳入研究,观察指标为行超声内镜下胃肠吻合的成功率,白细胞计数及术后生存时间,支架取出时间及支架移位率。并通过双锚锁定器对支架进行固定,评价超声内镜引导下双锚锁定器固定支架方法安全有效性,对EUS-GE术后并发症进行干预。通过造就MAFLD及消化道梗阻模型,行EUS-GE手术,术后记录巴马香猪的手术情况,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正常饲喂3个月,并检测如下指标:(1)体重、进食量;(2)血清学指标:术日、术后4、8、12周采血,检测白蛋白,ALT,r-gt,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3)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肝脏标本,分别进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在形态学方面判断其脂肪聚集情况;(4)Western Blot及qt-pcr方法检测肝脏脂肪生成的关键酶: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及甘油三酯分解的产物非酯化脂肪酸即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评价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脂异常的缓解情况。术后留取实验动物标本,并检测如下指标:GLP-1,GIP,瘦素,脂联素,胰岛素及炎症因子,胆汁酸含量来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对肥胖型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脂代谢缓解的可能机制。结果:1、1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恶性病因12例,良性病因3例。恶性病因中,手术操作成功率为100%,临床缓解率100%。术后一过性白细胞升高2例,应用抗生素皆好转。术后11例平均生存时间2.7-4.5(月)。一例目前还健在。恶性病因中,支架未有取出病例。其中2例发生支架移位,并通过内镜下行支架套支架方式干预。良性病因中,手术操作成功率为100%。术后未有一过性白细胞升高。术后3例目前健在。同时,3例分别于术后6个月将支架取出。在支架置入过程中,未发现有支架移位情况。2、手术过程中,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成功完成超声内镜下胃肠吻合,手术成功率为100%。实验组中,幽门环切时间平均为30.5±3.46min,支架置入时间平均为29.37±8.53min。支架固定时间为10.75±1.49min。其中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一例由于支架置入腹腔,后闭合胃内创面后,再次置入支架成功。其中近期不良反应中出现1例气腹。其余出血和穿孔未出现。远期不良反应中,8例动物中未发生支架梗阻,1例发生支架移位。体重平均下降为-1.39±3.12kg。对照组中,幽门环切时间平均为30.13±2.41min,支架置入时间平均为22.86±4.48min。未出现近期不良反应。远期不良反应中,8例动物中未发生支架梗阻,其中7例发生支架移位。体重平均下降为-0.55±4.47kg。实验组及对照组动物完成手术操作后,均可正常饮食。实验组尸检显示肠壁和胃壁之间完全粘连,锚及锁定器固定支架完整。对照组中,支架脱落,解剖中可观察到瘘道。3、整个实验期间三组的进食量均无明显差别,对照组体重呈明显上升趋势,手术组及药物组体重也是上升,但幅度明显没有对照组升高明显,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4、相比于对照组,超声内镜下胃肠吻合及药物术后对肝功能中AST,r-GT均有显着改善作用。5、药物后动物有更低的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手术也有改善作用,但效果没有药物明显。6、HE染色及油红0染色均提示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术组及药物组后肝脏脂肪变的程度缓解。7、术后12周WB及PCR结果检测脂肪代谢关键酶提示超声内镜下胃肠吻合组肝脏FAS、ACC、FFAR表达均下降。8、术后胰岛素抵抗缓解。9、超声内镜下胃肠吻合术后动物血清中GLP-1、GIP水平在术后有升高趋势,药物组变化不明显。10、手术组瘦素术后第一个月下降明显,术后2,3个月变化不大。脂联素变化趋势不明显。11、手术组中炎症因子TNF-a、IL-6、IL-1在术后第一个月升高明显,在术后第2、3个月归于正常。结论:1、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是一项安全有效,创伤小的可以缓解治疗引起良性及恶性消化道梗阻的治疗术式,但术后患者出现支架移位情况,为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3]。2、双锚锁定器固定支架的方法可有效的防止支架移位,并且此操作是安全有效的,创伤小安全性较高。3、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对肝功能及血脂具有缓解作用。对血脂升高和肝脏脂肪变性具有改善作用。4、消化道梗阻状态下,超声内镜下胃肠吻合改善了胰岛素抵抗,与MAFLD肝功能酶学的好转及脂代谢异常缓解关系密切。5、胃肠道激素GLP-1及GIP的术后第一个月变化升高、及术后胆汁酸代谢的改变,可能是胰岛素敏感性恢复和脂质代谢好转的主要原因。6、EUS-GE应用于恶性疾病导致的消化道梗阻中,其未对代谢产生更明显的影响,并发症小且可控。对良性疾病,其效果较温和,并可根据旷置小肠长度来调控对代谢营养的吸收。

王国鑫[2](2020)在《内镜超声引导下胃肠吻合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内镜超声引导下可回收穿刺锚牵拉法胃肠吻合动物实验研究目的:评价内镜超声引导下可回收穿刺锚牵拉(RPAT)胃肠吻合方法安全有效性。研究方法:12只巴马小型猪(15-20公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只行内镜超声引导下可回收锚牵拉(RPAT)胃肠吻合方法,对照组6只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直接法胃肠吻合(EUS-GE)方法。12只实验动物分别于胃-空肠之间置入全覆膜吻合式金属支架。四周后,将猪麻醉并通过先前产生的瘘管将标准胃镜推进肠道。在EUS-GE后四周,对猪进行安乐死。结果:手术过程中,内镜超声引导下可回收穿刺锚牵拉(RPAT)胃肠吻合方法中,肠管在超声内镜监视下内完成支架释放6例,成功放置支架6例,成功率100%(6/6),手术时间平均为40.19±1.64min,没有不良事件发生。内镜超声引导下直接法胃肠吻合(EUS-GE)方法中,肠管在超声内镜监视下完成支架释放1例,在置入支架过程中,丢失超声视野下放置支架4例。成功率83%(5/6),手术时间平均为60.19±2.64min,没有不良事件发生。在EUS-GE后4周,所有猪都表现出正常的进食行为并且没有感染迹象。内镜成像显示支架在EUS-GE后4周内没有脱落,支架在所有动物中是明显和稳定的,未见下移倾向。尸检显示肠壁和胃壁之间完全粘连。结论:可回收穿刺锚牵拉下的胃肠吻合术避免了穿刺过程中空肠端难以固定的难题,增加了手术成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应用前景广阔。第二部分:内镜超声引导下幽门闭合胃肠吻合后动物体重变化目的:在行内镜超声引导下幽门闭合胃肠吻合后,由于旷置了十二指肠及部分空肠,前期实验观察动物体重略有下降,为此特评价内镜超声引导下行幽门闭合胃肠吻合术,对实验动物的体重影响。研究方法:16只巴马小型猪(15-20公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只行内镜超声引导下可回收锚牵拉(RPAT)胃肠吻合方法,对照组8只行正常饮食饲喂。实验组8只动物接受了幽门闭合后,行胃-空肠之间置入全覆膜吻合式金属支架。全覆膜的金属支架放置在胃和肠之间。四周后,将猪麻醉后胃镜观察幽门闭合情况,并通过先前产生的瘘管将标准胃镜推进肠道,明确支架通畅情况。术后每周观察实验动物体重,及抽血化验动物肝功能,血脂变化。在幽门完全闭合后10周,对猪进行安乐死。结果:8只巴马小型猪(15-20公斤)接受了幽门闭合后,行EUS-GE中成功进行,没有不良事件。8只巴马小型猪(15-20公斤)正常饮食饲养。所有猪都表现出正常的进食行为并且没有感染迹象。实验组内镜成像显示支架在EUS-GE后4周内没有脱落,术后2周,幽门闭合不完全,内镜勉强通过。术后12周,幽门闭合完全,内镜不能通过,食物只能从支架通过,且8只实验组动物体重较术前下降明显,对照组6只体重增加。8只实验组动物总蛋白与对照组变化差异不大,2组胆固醇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周后,实验组动物幽门可以完全闭合,8只动物体重较术前下降明显,与对照组8只体重变化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内镜超声引导下行幽门闭合吻合术可以使体重下降。第三部分:内镜超声导下胃肠吻合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价内镜超声引导下可回收穿刺锚牵拉(RPAT)胃肠吻合术对引起上消化道梗阻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该治疗的安全有效性。研究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内镜超声引导下胃肠吻合患者及内镜下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患者纳入研究,观察指标为穿刺锚牵拉法下行胃肠吻合的操作时长,成功率,白细胞计数及再次干预率。经口胃肠吻合的治疗成功率,症状缓解率,术后并发症,平均支架留置时长,术后经口进食状态。支架移位情况。应用SPSS19.0软件,采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分析数据。结果:12例经内镜下胃-肠吻合手术平均操作时长40.19±1.64min,术后一过性发热2例,术后一过性白细胞升高2例,应用抗生素后皆好转。出血0例,严重腹腔感染0例,支架位置改变1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患者支架留置时间最长可至6个月,术后并发症0例,再次干预1例,术后进食缓解率100%,良性术后生存时间,支架可维持6个月,直至取出。术后恶性病生存时间为2.7月。同期23例患者均成功行经内镜下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手术平均操作时长25±2.30 min,术后一过性发热3例,术后一过性白细胞升高3例,应用抗生素后皆好转。出血0例,严重腹腔感染0例,死亡0例。术后随访患者支架留置时间最长可至6个月,术后并发症0例,再次干预4例,术后进食缓解率100%,术后恶性病生存时间为3.9月。结论:内镜超声引导下穿刺锚牵拉法下行胃肠吻合是一项安全有效、微创无疤、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的可以缓解治疗上消化道梗阻疾病的治疗效果,且手术操作过程安全,提高肿瘤晚期患者生存质量。

左海军,虞晓群,江堤[3](2018)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狭窄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狭窄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东莞东华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的36例十二指肠溃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治疗成功率、扩张后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个月十二指肠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36例狭窄患者均完成球囊扩张治疗手术,完成率为100%,其中1例患者首次扩张时发生消化道穿孔转外科行手术治疗,球囊扩张成功率为97.2%。36例行球囊扩张术患者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时均发生不同程度撕裂部位出血。1例扩张患者在第一次扩张时发生十二指肠球部穿孔而转外科行B-Ⅱ式胃大切术。所有患者行扩张治疗后内镜均可顺利通过狭窄部位。其中2例患者扩张治疗3个月后扩张部位再次发生狭窄。结论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狭窄有效、安全、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红波,曹建峰,韩振中[4](2018)在《Hp根治治疗对消化性溃疡伴良性幽门梗阻患者内镜球囊扩张术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根治治疗对消化性溃疡(PU)伴良性幽门梗阻患者内镜球囊扩张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西安市北方医院消化内分泌内科收治的PU伴良性幽门梗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在内镜下行球囊扩张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Hp根治治疗,术后定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及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泌素(GAS)水平,以胃流出道梗阻评分系统(GOOSS)、消化性溃疡疾病量表(PUDQ)、胃肠疾病生命质量指数(GIQLI)评价进食、疾病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同时记录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为(1.8±0.3)h,短于对照组的(2.0±0.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NF-α和GAS分别为(24.1±2.3)pg/L、(6.0±1.3)μg/L、(23.4±2.7)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3.2)pg/L、(8.1±1.2)μg/L、(36.5±3.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OOSS评分、PUDQ评分和IQLI评分分别为(2.5±0.5)分、(105.4±1.7)分、(123.3±1.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0.2)分、(100.8±1.2)分、(112.1±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幽门梗阻复发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根治治疗联合内镜球囊扩张术可明显提高PU伴良性幽门梗阻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胃肠功能、生活质量,且复发率低,不会明显增加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羊琦[5](2016)在《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由于小肠解剖结构和生理的特点:冗长、曲折、位置不固定及病因复杂,其影响了传统影像学检查的判断、定位和对传统内镜的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小肠疾病的诊断较为困难。本研究通过对疑诊小肠疾病患者分别行腹部CT、消化道钡餐或和胶囊内镜、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比较上述方法对小肠疾病的病因诊断率、病变检出率、评价DBE安全性,观察患者耐受性。旨在综合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腹痛、腹胀、不明原因出血、不完全性肠梗阻、消瘦、贫血等症状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胃镜、结肠镜等常规检查而无阳性发现的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再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分析各组的疾病类型、病变检出率、病因诊断率并且与胶囊内镜、全消化道钡餐、腹部CT在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作比较。结果:73例患者总进镜77次,经口进镜31例,经肛进镜42例,均为非麻醉状态下进镜。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病变的总检出率为76.6%(59/73)。检出前四位病变是克罗恩病、小肠炎、小肠腺癌、小肠溃疡。检出病变中克罗恩病17例(28.7%),小肠炎9例(15.3%),其他病变依次为小肠腺癌8例(13.5%)、小肠溃疡7例(11.9%)、小肠息肉7例(11.9%)等。DBE、胶囊内镜、腹部CT、全消化道钡餐对小肠疾病的病变检出率分别为76.6%、75%、53.8%、42.1%;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痛、慢性腹泻、不完全性小肠梗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检出率分别为88.9%、61.9%、77.8%、91.9%。在操作过程中及术后,部分患者可轻度腹痛、腹胀等,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未发生消化道穿孔、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吸入性肺炎等其他严重并发症,所有镜下活检的患者,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及穿孔。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有较高的诊断率及安全性,是诊断小肠疾病重要工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谈秋慧,戴益琛[6](2014)在《幽门梗阻的病因和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幽门梗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上消化道梗阻是许多疾病进展导致的临床和病理结果.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幽门梗阻的常见病因和不同病因所致梗阻的非手术治疗方式,主要为内镜下治疗手段,随着内镜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内镜下治疗将逐渐取代外科手术治疗幽门梗阻.

杨柳珠,周丽香[7](2014)在《内镜下水囊扩张术治疗良性幽门梗阻的应用》文中提出对32例良性幽门梗阻患者行内镜下水囊扩张术治疗。在术前、术中、术后行精心护理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操作,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提示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的操作、严密观察病情、术后正确的健康指导等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刘德良,霍继荣,吴小平,卢放根,周伏喜,周芝元[8](2006)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良性胃输出端梗阻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经内镜球囊扩张治疗溃疡病胃输出端良性梗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良性胃输出端梗阻患者采用气囊扩张治疗,术后对溃疡病HP阳性者进行HP根治,用内镜、钡剂造影定期随访并观察梗阻症状。【结果】患者的近期症状缓解率为91.3%,治疗后狭窄口平均直径由(5.1±2.6)mm增加到(15.2±1.2)mm(P<0.01),所有患者HP均被根除。主要并发症为黑便(8.7%)与呕血(4.3%)。术后随访0.5、1、2年的梗阻症状缓解率依次为82.6%、81.3%、76.9%,而梗阻症状复发率依次为17.4%、18.7%、23.1%。【结论】经内镜球囊扩张是治疗良性胃输出端梗阻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蒋庆安,唐军梅,秦向林,谢焕琴,陈纯,曾庆峰[9](2005)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良性幽门梗阻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内镜下气囊扩张术(EBD)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简单、费用低等优点。本文总结了我们应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良性幽门梗阻的远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自1998年月至2002年2月我院共行EBD治疗良性幽门梗阻40例,剔除失访及不愿复查内镜者

刘德良,霍继荣,吴小平,周芝元[10](2005)在《经内镜球囊扩张结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溃疡病幽门梗阻》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内镜球囊扩张结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溃疡病幽门梗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溃疡病并幽门梗阻患者采用CRE气囊扩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方案根除HP。术后定期随访和检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与复发、内镜或X线检查结果。【结果】20例患者经内镜气囊扩张后症状都得到缓解,未发生穿孔、呕血或黑便等并发症。16例可能存在HP感染的患者,经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证实成功根除HP。术后随访6~26个月,平均16个月。扩张后6个月、18个月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5.0%(19/20)、88.9%(8/9),症状复发率分别为5.0%(1/20)、11.1%(1/9)。【结论】经内镜球囊扩张结合根除HP是治疗溃疡病幽门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

二、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良性幽门梗阻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良性幽门梗阻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消化道梗阻下超声内镜引导胃肠吻合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脂代谢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评估消化道梗阻下超声内镜引导胃肠吻合术式的安全有效性
    一(1)消化道梗阻下超声内镜引导胃肠吻合术式的临床回顾研究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方法
        3 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
    一(2)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双锚锁定器固定支架法动物实验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术前准备及麻醉方法
        2.3 研究方法
        2.4 术后处理及标本检测
        2.5 观察指标
        2.6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术后观察指标
        4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消化道梗阻下超声内镜引导胃肠吻合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治疗及对血脂异常的缓解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分组及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体重及进食情况
        3.3 肝功能变化
        3.4 肝脏组织学变化
        3.5 脂肪生成关键酶及分解酶RNA表达结果如下表:
        3.6 western blot检测FAS及FFAR结果
        3.7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CC结果
        3.8 ELASA方法检测胰岛素抵抗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消化道梗阻下超声内镜引导胃肠吻合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脂代谢的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标本
        2.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血液中胆汁酸结果
        3.2 胃肠激素GIP及GLP-1变化情况
        3.3 炎症因子结果
        3.4 脂肪因子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减重代谢手术对肥胖型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治疗的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内镜超声引导下胃肠吻合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内镜超声引导下可回收穿刺锚牵拉法胃肠吻合动物实验研究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器械与材料
        2.1.3 实验分组
        2.2 术前准备及麻醉方法
        2.3 手术操作
        2.3.1 内镜超声引导下可回收穿刺锚牵拉法胃肠吻合
        2.3.2 内镜超声引导下直接法胃肠吻合
        2.4 观察指标
        2.4.1 一般情况
        2.4.2 术后复查
    3 实验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内镜超声引导下幽门闭合胃肠吻合后动物体重变化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器械与材料
        2.1.3 研究分组
        2.2 术前准备及麻醉方法
        2.3 手术过程
        2.4 术后观察
    3 实验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第三部分 :内镜超声导下胃肠吻合的临床研究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术前准备
        2.2.2 设备
        2.2.3 操作步骤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狭窄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器械
    1.3 方法
    1.4 术后处理
    1.5 疗效观察
2 结果
3 讨论

(4)Hp根治治疗对消化性溃疡伴良性幽门梗阻患者内镜球囊扩张术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定标准[5]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GAS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的进食、疾病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后远期复发率比较
    2.6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5)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结果 附典型病例及图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幽门梗阻的病因和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幽门梗阻的病因分类
    1.1 良性梗阻
        1.1.1 消化性溃疡:
        1.1.2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
        1.1.3 胃石:
        1.1.4 异位胰腺:
        1.1.5 术后吻合口狭窄梗阻:
        1.1.6 慢性炎症:
        1.1.7 腐蚀性瘢痕性狭窄:
        1.1.8 其他:
    1.2 恶性梗阻
        1.2.1 原发性胃癌:
        1.2.2 转移性胃癌:
        1.2.3 胰腺癌:
        1.2.4 原发性胃淋巴瘤:
2 幽门梗阻的非手术治疗
    2.1 基础治疗
    2.2 药物治疗
    2.3 化疗粒子植入
    2.4 光动力疗法
    2.5 内镜治疗
        2.5.1 气囊扩张:
        2.5.2 支架植入:
3 结论
■背景资料
■同行评议者
■研发前沿
■相关报道
■创新盘点
■应用要点
■名词解释
■同行评价

(7)内镜下水囊扩张术治疗良性幽门梗阻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器械的准备
        1.2.2 患者的准备
2 结果
3 护理
    3.1 术前指导
    3.2 术中配合
    3.3 术中护理
    3.4 术后护理
        3.4.1 饮食护理
        3.4.2 疼痛护理
        3.4.3 观察术后并发症
    3.5 出院指导

(10)经内镜球囊扩张结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溃疡病幽门梗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材料
    1.3 方法
2 结果
    2.1 扩张强度、术后症状缓解及
    2.2 随访结果
    2.3 并发症
3 讨论

四、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良性幽门梗阻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化道梗阻下超声内镜引导胃肠吻合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脂代谢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 高海欣.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2]内镜超声引导下胃肠吻合术的研究[D]. 王国鑫.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3]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狭窄的临床价值[J]. 左海军,虞晓群,江堤. 海南医学, 2018(08)
  • [4]Hp根治治疗对消化性溃疡伴良性幽门梗阻患者内镜球囊扩张术后的影响[J]. 张红波,曹建峰,韩振中. 海南医学, 2018(05)
  • [5]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D]. 羊琦. 皖南医学院, 2016(06)
  • [6]幽门梗阻的病因和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 谈秋慧,戴益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28)
  • [7]内镜下水囊扩张术治疗良性幽门梗阻的应用[J]. 杨柳珠,周丽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14(25)
  • [8]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良性胃输出端梗阻的临床价值[J]. 刘德良,霍继荣,吴小平,卢放根,周伏喜,周芝元. 医学临床研究, 2006(07)
  • [9]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良性幽门梗阻的疗效观察[J]. 蒋庆安,唐军梅,秦向林,谢焕琴,陈纯,曾庆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05)
  • [10]经内镜球囊扩张结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溃疡病幽门梗阻[J]. 刘德良,霍继荣,吴小平,周芝元. 医学临床研究, 2005(07)

标签:;  ;  ;  ;  ;  

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良性幽门梗阻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