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五大林业重点工程成绩斐然(论文文献综述)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18)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吉政办发[2017]59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吉林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王颖[2](2017)在《孝义市林业生态建设与政府职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形式,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生产引起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林业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林业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政府是林业的主导者和管理者,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对人类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只有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才能更好的领导林业生态建设加速发展。孝义市是煤炭资源大市,煤炭为该市经济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该市综合实力迅速提升,一跃成为山西唯一的百强县市,与此同时,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也对该市林业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制约了该市林业生态的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以孝义市林业生态建设与政府职能的发挥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地调查举证。充分肯定和尊重政府在该市生态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分析了目前政府管理的现状并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孝义市政府投入大量的努力进行了综合治理,多年来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体制、机制和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如建设资金投入相对不足、治理主体相对单一、执行不到位、行政问责力度较弱等问题亟待解决。文章提出了要从命令控制类职能、经济刺激类职能和劝说鼓励类职能等方面系统性生态建设对策,要完善政府KPI指标,构建绿色GDP;完善行政监督体系,协力加强监督;发挥政府作用,转变自身管理方式,健全约束机制;完善制度保障系统,各单位高效联动;加强执法能力建设,落实森林管护;加强行政问责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加强企业公众意识培育;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工作等,本论文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以期裨益于孝义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林业生态更高速、有效的建设发展。
闻博[3](2016)在《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及我国农业发展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生产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十分重视对农业问题的关注,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农业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处于一切发展的首要地位。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与中国农业发展实际相结合,不仅应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指导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积累了实践经验,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本论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基本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和中国农业发展实践为基本研究对象,尝试以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农村合作化和城乡协调发展为关注的中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中共历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的农业发展思想为主体开展研究: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发展理论,梳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总结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基本经验,概括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阐述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对策。本论文由引言、五个篇章和结论组成。引言主要是概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现状、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是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发展理论,集中围绕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业合作化理论、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等四个方面,分别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发展理论、列宁与斯大林的农业发展理论,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业发展理论的价值。第二章主要是梳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业合作化理论、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为专题,梳理了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理论成果,并阐述了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第三章主要是总结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围绕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社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作简要的总结和概括。第四章主要是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主要问题,围绕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合作社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指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其基本原因。第五章主要是阐述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围绕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社、城乡协调阐明今后的发展方向。结语主要是对论文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作出简要总结。
陈亚威[4](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构想,其东部维系着新兴的亚太经济圈,西部连接着繁荣的欧洲经济圈,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作为古丝绸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和重要节点,青海对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文明传递、技术传播、商贸流通产生过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如今,在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抓住发展机遇,立足自身,准确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之中,是青海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意义非凡。本文立足青海,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把握区域发展优势,提出“把青海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战略支点”的发展定位,并创造性地提出了青海“支点体系”,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的理论框架,即两个面向、三个开放支点、三个区域支点和五大战略支点。两个面向指向西沿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中亚、西亚,向南沿青藏铁路面向南亚,构建南亚大陆桥。三个开放支点指青海应依托“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暨丝绸之路地毯展交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三个开放平台,积极面向中亚、南亚等国家实施对外开放,推动青海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使青海抢抓发展先机,牢固确立战略支点的地位。三个区域支点即青海应将三江源地区、柴达木地区、西宁及其周边地区列为青海战略支点的区域依托,为战略支点的构建搭建良好的空间载体。五大战略支点,即将交通基础设施、双核城市、产业、民族文化以及生态环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无论是两个面向、三个开放支点还是三个区域支点,都需要具体的战略支点作为发展依托,因此,本文着重论述了五大战略支点。最后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青海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创新集中体现在理论观点、战略支点模式构建以及对策建议之上,其现实意义是在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深入研究,科学谋划,提出有见地、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及建议,为青海顺利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提供理论支持,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张学文[5](2012)在《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产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连接林产品生产与消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作为现代林业发展体系的核心内容,提高林产品流通效率不仅可以保证林产品生产者和流通商的利润、增加林农和职工的收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可以保障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维护我国林业产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诸多因素造成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偏低,影响了上述目标的实现。当前专门研究林产品流通效率的文献较少,亟待加强研究。本研究主要作了以下工作: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林产品流通效率研究文献理论。对林业经济理论、流通理论、效率理论、竞争力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与林产品流通效率问题研究有关的理论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对林产品流通效率与森林资源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剖析,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林产品流通效率研究打下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对中国林产品流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分别从林产品供给森林资源基础、流通管理体制、流通水平等方面对俄罗斯、美国、日本及中国的林产品流通进行了国际比较。第二,构建了多维视角的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由三个方面(社会和生态环境、林农林业职工和消费者、林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的18个指标构成,体现了林产品流通相关者的利益,并尽量兼顾了林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平衡。第三,对1996—2010年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宏观意义上的林产品流通效率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林产品流通效率长期趋势向上,但也有急剧波动之时,林产品流通效率受国家产业政策和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较大。对影响林产品流通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协整分析后认为,在主要影响因素中,林产品市场交易条件最直接,作用最大;交通条件次之,但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国家对林业的财政投入影响相对较为间接,但起到重要的长期支撑作用。第四,对林产品流通效率对林业总产值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深入研究了林产品流通效率对林业产出的作用。用协整方程、误差修正方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1996—2010年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和中国林业总产值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二者具有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均衡波动和稳定的冲击响应,林产品流通效率提升是林业总产值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五,从微观视角对中国林业上市公司的林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C2R模型、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度法,分别对2008—2011年中国林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主体—20家林业上市公司的林产品流通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公司之间的林产品流通效率有高低差距,大部分公司DEA相对低效且呈现降低趋势,尤其是以资源类初级林产品为主业的林业上市公司林产品流通效率相对较低。最后,对提高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要从构建完善的林产品流通运行机制、培育强大的森林资源基础、建立良好的流通调控体系、提高供需水平、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强化流通主体实力和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等七个方面采取改进措施。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1)将流通效率相关理论应用于林产品流通领域,对中国林产品流通的历史现状和国际差距等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深化和拓展了流通效率研究的行业领域,为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具体指导,弥补了流通理论研究对于林业产业、尤其是林产品流通领域相关研究不足的缺点。(2)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及生态环境、林产品流通利益相关者的多维视角,构建了集流通共性与林产品流通行业特性相结合的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这有别于其他学者对林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指标(其他学者的评价指标视角单一、数量较少),为客观评价我国林产品流通效率提供了依据。(3)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林产品流通效率研究领域,选取规范、量化和实证的有关方法(比较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协整分析法、误差修正方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和DEA分析等)对中国宏观意义上的林产品流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林产品流通效率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微观视角的林业上市公司林产品流通效率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体系和框架方法不仅提升和丰富了林产品流通效率研究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其他行业产品流通效率研究提供了示范。
胡文亮[6](2012)在《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梁希(1883-1958),浙江省吴兴县人。中国近现代着名林业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以梁希和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为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很好地认识中国近现代林业科技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了解我国现代林业政策的变迁和未来的发展也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梁希一生经历丰富,从普通技师,到大学教授,再到共和国林业部长。家学渊源、社会环境、留学经历、历史责任,对梁希的生命历程和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他此后终生致力于林业科学研究与林业事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和思想基础,促进中国林业发展成为他终生的目标和追求。梁希先后执教三所大学,从事林业教育工作三十年,编写教材《林产制造化学》和《木材学》。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教育家、林学家、植物学家、林化专家、造林专家。与此同时,梁希自觉承载林业科普之责,他积极宣传国外最新的林化研究成果,蚊式飞机是其中一项,以往研究未曾披露。建国前后,他向公众推广普及森林的多效益作用,大力宣传林业的生态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科学研究先要摸清家底,林业科学考察是林业科学研究的基础。早在民国时期,梁希就组织参加了浙江林业考察,足迹遍及浙江五地区,为后世留下了一份20世纪20年代末期浙江地区社会、治安、民生、农业、林业等诸多内容的考察记录;1948年前后,梁希两次考察台湾,从八个方面提出林业改进建议。新中国建立后,梁希先后赴小陇山和泾河无定河考察。明确了黄河的主要问题在于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原因在于滥垦滥伐、围山造田,解决之道理应是植树造林,是大面积退耕还林。另外,梁希还有两次重要的考察,虽未留下文献,但借助现有资料与史料可以还原考察原貌:一次是1949年,梁希对冀西沙荒造林的考察,考察表明,冀西是沙荒造林的成功典型,后来,这一典型成功地推向全国,另一次是1951年,梁希陪同陈云赴海南岛考察橡胶垦殖的可能性,从此新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橡胶开发。作为林化专家,梁希建立了中国的林产制造化学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的林产化学学科。与此同时,梁希以富国利民为根本点与出发点,展开了一系列林化试验,其中桐油抽提试验数据远胜于美国,樟脑蒸馏试验数据远胜于日本。另外,马尾松采脂试验和伏牛山植物中有关单宁材料的试验,均在梁希任部长后结出硕果;抗战期间,梁希主持的中央大学森林化学室与当时的中央林业试验所合作,共同研究了九个研究项目,目前已知其中的三个项目如重庆木材干馏试验、竹材之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初步试验报告、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皆与抗战有关并发挥了作用。梁希担任部长九年,组建林业机构,奠定林政基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由林业部主导的全国性的治山治水治黄治沙运动一度声势浩大,效果明显。尤其是在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农民的参与热情很高,新时期党中央批准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就是对当年治山治水治黄治沙运动的高度肯定;作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梁希为中国的林业发展主动建言献策,当好参谋,真正地做到了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梁希任部长初期,和林业部同仁共同制定了林业全面规划:“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利用,合理采伐”。作为中国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转型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梁希的林学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梁希的森林多效益思想继承的部分居多,这是因为森林多效益思想在中国代代相传,梁希留学日本、德国,又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森林多效益思想,在借鉴和综合的基础上,通过宣传和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森林多效益思想。梁希耳闻目睹发达国家重视林业、发展林业因而改变面貌的事实,对发达国家大林业思想的精髓有了深切的认识。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大林业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林业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龙头,居于首要地位,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治山治水,可逐步解决中国诸多的生态问题,这一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充分意识到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对大林业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至此,梁希的大林业思想又重回主导地位。历史留下了无数成功者的纪念碑,梁希的纪念碑巍然其间。研究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不仅是缅怀前人,从中汲取教益,更是为了尊重历史,鼓舞后人,为实现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奋斗。
马平[7](2011)在《浙江省花卉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花卉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二战后,伴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花卉业迅速在全球崛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花卉业产生极大兴趣,使之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中国的花卉业蓬勃发展起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产值不断提高。浙江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花卉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由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展为初具市场经济形态特点的产业,逐步步入产业化发展之路。花卉的现代化生产设施规模及栽培技术都位于国内前茅,成为我国重要的苗木生产中心之一。近年来浙江花卉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既进入了稳定与调整时期,既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一些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供需结构、技术应用、科技研发、市场管理、政策与保障等方面。要解决这些新问题,必须在全面摸清浙江花卉业家底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经济理论,进行全面、全新的研究与规划。论文结合浙江省花卉产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综合运用经济学的结构优化理论,围绕如何做大做强浙江花卉产业,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纵观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之全局,从浙江省的自身特点出发,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产业调研,探析浙江花卉产业发展之对策。主要研究以下几个内容:1、从宏观数据中分析国外花卉产业发展轨迹,并通过对荷兰等花卉产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进行典型剖析;收集我国花卉产销统计数据,了解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花卉产业结构与产销总体情况。2、开展全省范围内的花卉产销数据统计,并深入各重点花卉主产区和主要企业进行调研,进一步了解浙江省花卉产业在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发展层次等整体情况,挖掘浙江花卉的发展优势,提出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全球、全国花卉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省内外市场的需求,预测未来浙江省花卉的发展前景。3、科学合理地对浙江省花卉产业进行结构优化方案规划,将全省花卉产业分成若干个产业团,分点调整产业结构:根据规划内容,提出切实有效的发展措施。
詹华[8](2010)在《林权改革后私有林技术服务的扶持制度研究 ——以福建为案例》文中提出本文首先分析了福建省私有林的发展历程、经营模式和存在的特征,接着对福建省林权改革后私有林技术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阐述了国外私有林技术服务扶持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最后构建了一套私有林技术服务扶持制度,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主要是福建省私有林的发展历程、经营模式和存在的特征。首先将私有林发展分为启动、探索、深入等三大阶段;其次分析了家庭经营、企业经营、合作组织经营等三种私有林经营模式;最后分析了福建省私有林的自然特征、经济特征、规模特征和林农的技术行为特征。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福建省私有林技术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概述了福建私有林技术服务的基础条件。其次分析了林权改革后私有林技术服务的现状,包括对林业科研、推广活动的扶持政策、对林业企业等经营主体的技术扶持和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的扶持。最后阐述了私有林技术服务存在的三大问题,即林业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林业科技推广强度、广度和效率不高、林业专业技术市场和交易网络不完善。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国外私有林技术服务扶持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主要论述了私有林发展成熟国家的科技管理体制、科技研发和推广与转化扶持政策,然后分析了其对福建省的三大借鉴意义,即设立专门的私有林管理机构、林业科研要始终面向经济建设、重视对私有林的扶持工作。第五部分主要是福建省私有林技术服务扶持制度的构建。主要根据私有林技术服务存在问题的分析结果,构建一套私有林技术服务扶持制度,包括:私有林技术服务的经济扶持制度;完善林业科研体制;建立合理、高效的林业科技推广转化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制度;林业引资溢出效应的外资引进机制;建立和发展私有林主参与的技术创新模式的政策扶持。第六部分主要是私有林技术服务扶持制度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设立专门的私有林管理机构、对小规模林农的特殊政府资金扶持、稳定并逐步壮大林业科技队伍、建立健全林业要素市场等四个方面。
孙景波[9](2009)在《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中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工程多样化需求,是历史赋予林业的使命。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是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大省,自1978年国家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以来,黑龙江省就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改善黑龙江省的生态状况,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而临的重要挑战,因此,研究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策略与对策,对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林业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全面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系统研究相结合、座谈研讨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研究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未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特点将体现在:(1)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4)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5)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6)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7)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8)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9)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10)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11)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则为:(1)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2)坚持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3)坚持总体推进与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区域合作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人才培养与大胆使用相结合的原则;(7)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原则;(8)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原则。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战略重点是:(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草)工程;(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和五期工程;(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6)森林经营工程;(7)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8)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1)为建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生态完备、功能完善、效益显着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和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供保障;(2)为实现林业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证;(3)为促进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的生态主导型产业体系的形成,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提供支撑;(4)为推进林业全行业技术升级,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贮备;(5)为拓宽广大农民群众和林区人民增收致富途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具体包括:(1)西部松嫩平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2)东部三江平原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3)北部大、小兴安岭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4)南部长白山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5)中部丘陵漫岗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6)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布局。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2)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3)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4)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5)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6)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7)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8)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9)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10)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11)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12)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13)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夏志成,汪建亚,丁小飞[10](2009)在《林木良种推广工作的几点思考》文中指出笔者在调查与分析湖北省优良种苗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良种应用率急需解决的几个关键措施,供同仁参考。
二、我省五大林业重点工程成绩斐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五大林业重点工程成绩斐然(论文提纲范文)
(2)孝义市林业生态建设与政府职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1.2.2 现有研究情况综述 |
1.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孝义市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
2.1 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人口土地经济文化旅游概况 |
2.2 林业生态资源现状 |
2.3 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
2.3.1 孝义林业生态建设效果突出 |
2.3.2 林业产业发展初见规模 |
2.3.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
2.3.4 林木林地保护效果突出 |
3. 孝义市林业生态建设中政府职能发挥 |
3.1 政府林业生态建设职能理论研究 |
3.1.1 命令控制类职能 |
3.1.2 经济刺激类职能 |
3.1.3 劝说鼓励类职能 |
3.2 孝义市政府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3.2.1 关于命令控制类职能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
3.2.2 关于经济刺激类职能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
3.2.3 关于劝说鼓励类职能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
4. 林业生态建设中增强政府治理能力的对策 |
4.1 关于命令控制类职能方面的建议 |
4.1.1 完善政府KPI指标,构建绿色GDP |
4.1.2 完善行政监督体系,协力加强监督 |
4.1.3 完善制度保障系统,各单位高效联动 |
4.1.4 加强执法能力建设,落实森林管护 |
4.1.5 加强行政问责力度,严格责任追究 |
4.2 关于经济刺激类职能方面的建议 |
4.2.1 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 |
4.2.2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4.2.3 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 |
4.3 关于劝说鼓励类职能方面的建议 |
4.3.1 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工作 |
4.3.2 加强企业公众意识培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3)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及我国农业发展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发展理论述要及价值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发展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基础地位理论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现代化理论 |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化理论 |
(四)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 |
二、列宁与斯大林的农业发展理论 |
(一) 列宁与斯大林的农业基础地位理论 |
(二) 列宁与斯大林的农业现代化理论 |
(三) 列宁的农业合作化理论与斯大林观点的转变 |
(四) 列宁与斯大林的城乡关系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业发展理论的价值 |
(一) 科学地回答了人类社会农业发展规律问题 |
(二) 奠定了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三) 为社会主义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指明方向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成果及创新 |
一、中共历代领导核心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理论 |
(一) 毛泽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二) 邓小平:农业是根本 |
(三) 江泽民:必须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 |
(四) 胡锦涛: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
(五) 习近平: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
二、中共历代领导核心关于农业现代化理论 |
(一) 毛泽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
(二) 邓小平:农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科学 |
(三) 江泽民:要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 |
(四) 胡锦涛: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
(五) 习近平: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 |
三、中共历代领导核心关于农业合作化理论 |
(一) 毛泽东:实行合作化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
(二) 邓小平:农业发展要有"两个飞跃" |
(三) 江泽民: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
(四) 胡锦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五) 习近平:要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发展路子 |
四、中共历代领导核心关于城乡关系理论 |
(一) 毛泽东:必须实现城乡兼顾、工农并举 |
(二) 邓小平:农业工业、农村城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
(三) 江泽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
(四) 胡锦涛: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
(五) 习近平: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
五、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创新 |
(一) 初步回答了中国农业基础地位问题 |
(二) 初步回答了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 |
(三) 初步回答了农业合作制经济问题 |
(四) 初步回答了中国城乡关系发展问题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
一、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
(一) 基础支撑愈发坚实 |
(二) 综合实力日益提升 |
(三) 装备条件初步具备 |
二、农业合作社发展态势良好 |
(一) 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
(二) 政府扶持力度大 |
(三) 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
(四) 入社农民增收明显 |
(五) 类型多样并注重品牌培育 |
三、城乡协调战略深入推进 |
(一) "工业反哺农业"方针稳步落实 |
(二) 人口流动增强与户籍改革深化 |
(三) 国家级城乡统筹发展改革实验区全面启动 |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一) 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
(二) 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
(三)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改善 |
(四)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 |
五、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 重视正确处理农业同工业之间的关系 |
(二) 重视农业科学研究促进农业生产技术 |
(三) 重视实行多种经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
(四) 重视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制度 |
(五) 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改变落后面貌 |
(六) 重视积极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
第四章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基本原因 |
一、农业基础地位需要继续加强 |
(一) 国家粮食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 |
(二) 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损耗较大 |
(三) 整体物价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 |
(四) 总体消费水平与农业生产能力存在矛盾 |
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能力依然薄弱 |
(一) 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
(二) 投入不足和科技生产能力较低 |
(三) 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农业科技工作不足 |
三、农业合作社发展存在较多问题 |
(一) 政策层面 |
(二) 合作社层面 |
(三) 农民层面 |
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
(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 |
(二)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三) 农村医疗卫生发展落后 |
(四) 农村教育投入不足 |
五、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基本原因 |
(一) 农业资源短缺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客观因素 |
(二) 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是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
(三) 对农业弱势地位保护体系尚不健全 |
(四) 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农业持续发展 |
第五章 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对策 |
一、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
(二) 坚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
(三) 将各项事业作为有机整体进行推进 |
(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三农"问题 |
二、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
(一) 推动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
(二) 加快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的速度 |
(三) 将合作社作为农业生产经营重点 |
(四) 加强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及方法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框架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2.1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理论基础 |
2.1.1 增长极理论 |
2.1.2 点轴开发理论 |
2.1.3 网络开发理论 |
2.1.4 后发优势理论 |
2.1.5 比较优势理论 |
2.2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研究综述 |
2.2.1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综述 |
2.2.2 青海战略支点研究综述 |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的理论框架 |
3.1 青海面临的历史机遇及丝绸之路中凸显的重要地位 |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定位的依据 |
3.2.1 青海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
3.2.2 青海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战略交通枢纽 |
3.2.3 青海是我国稳藏固疆的战略要地 |
3.2.4 青海是我国资源开发的战略基地 |
3.2.5 青海具有“民心相通”的天然文化基因 |
3.2.6 青海生态关乎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稳定发展 |
3.3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定位及其构成体系 |
3.3.1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定位 |
3.3.2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的构成体系 |
第四章 交通基础设施是打造青海战略支点的重要任务 |
4.1 青海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
4.1.1 青海省铁路发展状况 |
4.1.2 青海省公路发展状况 |
4.1.3 青海省民航发展状况 |
4.2 青海交通基础设施联动发展 |
4.2.1 青海铁路联动发展 |
4.2.2 青海公路联动发展 |
4.2.3 青海民航联动发展 |
4.2.4 青海管道联动发展 |
第五章 双核城市是打造青海战略支点的重要依托 |
5.1 格尔木市——中国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 |
5.1.1 格尔木市的战略定位 |
5.1.2 格尔木市战略目标取向 |
5.2 西宁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战略基地 |
5.2.1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
5.2.2 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
5.2.3 西部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 |
5.2.4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
5.2.5 西部对外经贸的中心 |
第六章 产业发展是打造青海战略支点的核心和关键 |
6.1 打造“世界藏毯之都” |
6.2 建设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清真食品产业和穆斯林用品产业 |
6.3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绿色能源战略基地 |
6.4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能源矿产加工转化基地 |
6.5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原旅游名省 |
6.6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文交流基地 |
第七章 生态环境是打造青海战略支点的重要保障 |
7.1 筑牢三江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
7.1.1 三江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水塔 |
7.1.2 三江源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安全屏障 |
7.1.3 三江源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基因资源的宝库 |
7.1.4 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可以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
7.2 推动柴达木盆地荒漠化综合治理 |
7.2.1 推动柴达木盆地荒漠化综合治理的重大意义 |
7.2.2 推动柴达木盆地荒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青海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的对策建议 |
8.1 构建交通联动发展新格局,使青海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交通枢纽 |
8.2 加快双核建设,推动西宁市、格尔木市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
8.3 提升产业优势,推动“优进优出”,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
8.4 重视民族文化优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人文交流基地 |
8.5 重视生态文明,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
8.6 加强区域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自由贸易区”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论文情况 |
(5)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流通效率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林产品流通效率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与展望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1.5 相关概念阐释 |
1.5.1 流通 |
1.5.2 林业产业 |
1.5.3 林产品 |
1.5.4 林产品流通效率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林产品流通效率相关理论基础的分析 |
2.1 林产品流通效率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1 林业经济理论 |
2.1.2 流通理论 |
2.1.3 效率理论 |
2.1.4 竞争力理论 |
2.1.5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 林产品流通效率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机理分析 |
2.2.1 人类发展模式的反思与可持续发展 |
2.2.2 森林资源水平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机理 |
2.2.3 林产品流通效率与森林资源水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林产品流通的历史考察、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 |
3.1 中国林产品流通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
3.1.1 中国林产品流通的历史考察 |
3.1.2 中国林产品流通的历史启示 |
3.2 中国林产品流通的现状研究及问题分析 |
3.2.1 中国林产品流通的现状研究 |
3.2.2 中国林产品流通的问题分析 |
3.3 林产品流通的国际比较 |
3.3.1 俄罗斯的林产品流通分析 |
3.3.2 美国的林产品流通分析 |
3.3.3 日本的林产品流通分析 |
3.3.4 中国的林产品流通分析 |
3.3.5 四国林产品流通的比较及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的行业特性分析 |
4.1.1 林产品特性的分析 |
4.1.2 林产品流通特性的分析 |
4.2 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 |
4.2.1 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2.2 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3 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3.1 社会和生态环境视角的效率指标 |
4.3.2 消费者、林农和林业职工视角的效率指标 |
4.3.3 林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视角的效率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及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 |
5.1 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 |
5.1.1 评价指标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5.1.2 因子分析法的选择和分析 |
5.1.3 效率评价的检验结果 |
5.1.4 效率评价检验结果的分析 |
5.2 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 |
5.2.1 影响因素的选择和指标数据的处理 |
5.2.2 协整模型的选择和分析 |
5.2.3 效率影响因素的协整检验结果 |
5.2.4 协整检验结果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对林业总产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林产品流通效率与林业总产值的关系分析 |
6.2 效率和产值的数据来源及处理 |
6.3 半对数模型的选择及分析 |
6.4 效率与产值关系的检验结果 |
6.4.1 协整关系检验的结果 |
6.4.2 格兰杰检验与误差修正的结果 |
6.4.3 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的结果 |
6.5 效率与产值关系检验结果的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林业上市公司林产品流通效率的比较研究 |
7.1 林业上市公司流通效率的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7.2 林业上市公司流通效率的DEA模型构建 |
7.3 林业上市公司流通效率的DEA比较结果 |
7.4 林业上市公司流通效率DEA比较结果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提高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的对策研究 |
8.1 构建完善的流通运行机制 |
8.1.1 建立利益机制 |
8.1.2 建立信任机制 |
8.1.3 建立保障机制 |
8.1.4 建立学习机制 |
8.1.5 建立预警机制 |
8.2 培育强大的森林资源基础 |
8.2.1 强化天然林保护 |
8.2.2 大力植树造林 |
8.2.3 提高优质木材供给能力 |
8.2.4 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 |
8.3 建立良好的流通调控体系 |
8.3.1 理顺林产品流通管理体制 |
8.3.2 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
8.3.3 完善支持补助制度 |
8.3.4 建立法律支持体系 |
8.3.5 加强林产品市场监管 |
8.4 提升林产品供需水平 |
8.4.1 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 |
8.4.2 提升林产品需求水平 |
8.5 提升林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 |
8.5.1 加快林产品市场现代化建设 |
8.5.2 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技术 |
8.5.3 改进物流运输条件水平 |
8.6 强化流通主体实力 |
8.6.1 打造林业产业战略联盟 |
8.6.2 培育林业中介组织 |
8.6.3 打造林业产业集群 |
8.6.4 强化主体内部管理 |
8.7 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
8.7.1 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
8.7.2 加强人才培训教育 |
8.7.3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96—2010年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体系标准化指标数据 |
附录2 1996—2010年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标准化指标数据 |
附录3 中国20家林业上市公司2008—2011年原始指标数据 |
附录4 中国20家林业上市公司2008—2011年归一化指标数据 |
附录5 半对数模型分析思路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资料来源 |
四、研究结构和主要内容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成长历程与思想变化轨迹 |
第一节 求学经历 |
一、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家学渊源与个人勤奋 |
第二节 工作经历 |
一、初入社会,感悟人生 |
二、几次重要的工作变化 |
第三节 人生重要转折与思想变化 |
一、第一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二、第二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三、第三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四、第四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小结 |
第二章 倡导近代林学,开创中国近代林业教育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林业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引进近代林学,推进林业教育体制化进程 |
一、引进近代林学知识,自编教学内容 |
二、引进近代林学手段,办林场做试验 |
三、引进近代林学认知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
四、引进近代林学培养方式,鼓励学生留洋 |
第三节 呕心沥血培养林学专门人才 |
一、国立北平大学时期(1916—1923,1927-1929) |
二、浙江大学时期(1929—1933) |
三、中央大学时期(1933—1949) |
第四节 传播林业知识,推动林业科学普及 |
一、传播林业科普知识 |
二、宣传森林多效益作用 |
小结 |
第三章 组织林业科学考察,奠定林业科研基础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林业科学考察 |
一、两浙林业考察 |
二 台湾林业考察 |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林业科学考察 |
一、小陇山林业考察 |
二、泾河与无定河林业考察 |
第三节 其它林业考察工作 |
一、冀西沙荒造林考察 |
二、海南岛橡胶垦殖基地的考察 |
小结 |
第四章 开展林学研究,推进林业科技创新 |
第一节 创建中国林产化学学科 |
第二节 学以致用,造福于民 |
一、桐油抽提试验 |
二、设计樟脑提取装置 |
三、苋桥马尾松采脂试验 |
四、伏牛山植物单宁材料之研究 |
第三节 忧国忧民,服务战时经济 |
一、重庆木材干馏试验 |
二、竹材之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初步试验报告 |
三、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 |
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林业政策与管理的奠基人 |
第一节 执掌中国林政大业 |
第二节 组建机构,奠定中国林政基础 |
一、创建和完善新中国林业管理体系 |
二、整合与培训结合,加强林业干部队伍建设 |
第三节 拟定中国林业政策 |
一、将治山治水提升为国家战略 |
二、“三北”地区防护林建设成效显着 |
第四节 建言献策,促进中国林业发展 |
第五节 国家林业规划的制定与完善 |
一、全国林业规划的形成 |
二、林业规划的修改与完善 |
小结 |
第六章 梁希林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森林多效益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
一、森林多效益思想的传承 |
二、梁希对森林多效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二节 大林业思想的孕育和发展 |
一、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地位 |
二、林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 |
三、梁希大林业思想的影响和启示 |
小结 |
结语:梁希在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中的地位与贡献 |
一、历史地位 |
二、历史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梁希论作目录 |
附录二 梁希大事年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与即将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浙江省花卉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和内涵 |
1.1.1 花卉的概念 |
1.1.2 花卉产业的内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1.3.2 浙江省花卉产业发展情况和分析 |
1.3.3 浙江省花卉产业结构优化方案规划 |
1.4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2.1 国外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
2.1.1 全球花卉生产与贸易量稳步增长 |
2.1.2 专业化成为全球花卉生产的主流趋势 |
2.1.3 世界花卉市场日趋国际化、自由化 |
2.1.4 发展中国家花卉生产迅速崛起 |
2.2 国外花卉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
2.2.1 发达的市场经济 |
2.2.2 发展迅速的规模化产业群体 |
2.2.3 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 |
2.2.4 健全、高效、快捷的花卉流通体系 |
2.3 我国花卉产业化发展历程 |
2.4 我国花卉产业现状 |
2.4.1 产业规模 |
2.4.2 产业布局 |
2.4.3 进出口贸易 |
2.4.4 科技研发 |
2.4.5 发展氛围 |
2.5 我国花卉生产经营分析 |
2.5.1 产业规模增速减缓 |
2.5.2 产品结构调整加剧 |
2.5.3 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
2.5.4 进出口贸易显着增加 |
2.5.5 经营主体有所调整 |
2.6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动因 |
2.6.1 花卉产业是高效农业 |
2.6.2 气候条件优越,种质资源丰富 |
2.6.3 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大 |
2.6.4 花卉栽培应用历史悠久,花文化底蕴深厚 |
第三章 浙江省花卉产业现状分析 |
3.1 浙江省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
3.1.1 浙江花卉的起步阶段 |
3.1.2 浙江花卉的恢复发展阶段 |
3.1.3 浙江花卉的巩固提高阶段 |
3.1.4 浙江花卉的调整转型阶段 |
3.2 浙江省花卉产业产销情况分析 |
3.2.1 生产规模基本稳定,经济效益明显增长 |
3.2.2 区域特色更加鲜明,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
3.2.3 规模企业迅速成长,经营全国化走在前列 |
3.2.4 花卉市场进一步拓展,进出口贸易显着增加 |
3.2.5 技术创新成果丰硕,生产水平显着提升 |
3.3 浙江省花卉产业发展的优势 |
3.3.1 自然条件与种质资源优势 |
3.3.2 经济发展优势 |
3.3.3 产业先发优势 |
3.3.4 技术创新优势 |
3.4 浙江省花卉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第二、三产业落后 |
3.4.2 产品结构严重失衡 |
3.4.3 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
3.4.4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
3.4.5 政府调控管理亟需加强 |
第四章 浙江省花卉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
4.1 国内外市场分析 |
4.1.1 国外花卉市场分析 |
4.1.2 我国花卉市场分析 |
4.2 浙江花卉产业市场分析 |
4.2.1 花卉市场分析 |
4.2.2 观赏苗木市场分析 |
4.3 浙江花卉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
4.3.1 全球产业格局发生有利变化 |
4.3.2 国内宏观环境更加优越 |
4.3.3 花卉的第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大 |
4.4 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 |
4.4.1 外部风险——内需能否持续扩大 |
4.4.2 产业内部风险——结构性失衡 |
第五章 浙江花卉产业结构优化方案规划 |
5.1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
5.1.1 指导思想 |
5.1.2 基本原则 |
5.1.3 发展目标 |
5.2 浙江花卉产业的发展任务 |
5.2.1 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花木生产体系 |
5.2.2 推进科技进步,优化自主创新体系 |
5.2.3 培育销售龙头,优化市场流通体系 |
5.2.4 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公共服务平台 |
5.3 浙江花卉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布局 |
5.3.1 绿化观赏苗木产业集群 |
5.3.2 家庭园艺植物产业集群 |
5.3.3 食药用和工业用花卉产业集群 |
5.4 浙江花卉产业未来五年的建设重点 |
5.4.1 种子种苗培育创新工程 |
5.4.2 现代花卉示范工程 |
5.4.3 新增长点培育工程 |
5.4.4 市场拓展工程 |
5.4.5 花文化促进工程 |
5.4.6 社会化服务工程 |
第六章 浙江花卉产业发展对策 |
6.1 培植龙头企业,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
6.2 完善营销体系,拓展产业化经营投资渠道 |
6.3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
6.4 加强产业配套,保障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
6.5 健全发展机制,推进产业化建设进程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林权改革后私有林技术服务的扶持制度研究 ——以福建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私有林的概念界定 |
1.5.2 私有林技术服务的主要内容 |
2 福建省私有林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
2.1 福建省私有林的发展历程 |
2.1.1 启动阶段 |
2.1.2 探索阶段 |
2.1.3 深入阶段 |
2.2 福建省私有林的经营模式 |
2.2.1 家庭经营 |
2.2.2 企业经营 |
2.2.3 合作组织经营 |
2.3 福建省私有林存在的特征 |
2.3.1 自然特征 |
2.3.2 经济特征 |
2.3.3 规模特征 |
2.3.4 林农的技术行为特征 |
3 集体林林权改革后技术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福建集体林林权改革后私有林技术服务的基础条件 |
3.1.1 福建省基层林业科技推广站的建设情况 |
3.1.2 福建林业工作站的建设现状 |
3.1.3 福建省林业科技推广示范点的建设情况 |
3.1.4.福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人员的技能与学术能力培训情况 |
3.1.5 林业科研人员和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人员等工作人员的发展情况 |
3.1.6 福建林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 |
3.1.7 福建林业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 |
3.2 林权改革后技术服务的现状分析 |
3.2.1 对林业科研活动的扶持 |
3.2.2 林业科技推广扶持的现状分析 |
3.2.3 对林业企业等经营主体的科技扶持 |
3.2.4 对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的扶持 |
3.3 集体林林权改革后技术服务存在的问题 |
3.3.1 福建省林业科技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2 林业科技推广强度和效率有待加强,广度有待扩大 |
3.3.3 林业专业技术市场和交易网络有待建立 |
4 国外私有林技术服务扶持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4.1 国外的私有林技术服务扶持制度分析 |
4.1.1 国外私有林科技管理体制分析 |
4.1.2 国外私有林科技研发扶持政策分析 |
4.1.3 国外私有林科技推广与转化扶持政策分析 |
4.2 国外私有林技术服务扶持制度的借鉴意义 |
4.2.1 设立专门的私有林管理机构 |
4.2.2 林业科研要始终面向经济建设 |
4.2.3 重视对私有林的扶持 |
5 福建省私有林技术服务扶持制度的构建 |
5.1 私有林技术服务扶持制度构建的切入点 |
5.2 私有林技术服务扶持制度框架的构建 |
5.2.1 私有林技术服务的经济扶持制度 |
5.2.2 完善林业科研体制,提高林业科技对私有林经营的贡献水平 |
5.2.3 建立合理、高效的林业科技推广转化机制 |
5.2.4 完善产学研合作制度 |
5.2.5 提高林业引资溢出效应的外资引进机制 |
5.2.6 建立和发展私有林主参与的技术创新模式的政策扶持 |
6 保障措施 |
6.1 设立专门的私有林管理机构 |
6.2 对小规模林农的特殊政府资金扶持 |
6.3 稳定并逐步壮大林业科技队伍 |
6.3.1 调整福建省林业科技机构的布局方式 |
6.3.2 努力抓好各类林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
6.4 建立健全林业要素市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林业生态工程兴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1.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要求 |
1.1.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林业发展历史性转变的需要 |
1.1.4 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是新时期实现黑龙江省林业发展转变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自然环境分析 |
2.1 地貌 |
2.1.1 山区 |
2.1.2 平原 |
2.2 气候 |
2.3 土壤 |
2.4 植被特征 |
3 国外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
3.1 美国"罗斯福工程" |
3.2 加拿大"绿色计划" |
3.3 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
3.4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 |
3.4.1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背景 |
3.4.2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 |
3.4.3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效果 |
3.5 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 |
3.6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 |
3.6.1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背景 |
3.6.2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的实施 |
3.6.3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效果 |
3.6.4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措施 |
3.7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 |
3.7.1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背景 |
3.7.2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的实施 |
3.7.3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效果 |
4 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
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4.2 退耕还林(草)工程 |
4.2.1 工程规划 |
4.2.2 建设成效 |
4.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4.3.1 工程建设进展 |
4.3.2 工程建设成效 |
4.4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4.4.1 沿海防护林成效 |
4.4.2 沿海防护林面临的挑战 |
4.5 三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工程 |
4.5.1 发展历程 |
4.5.2 建设成就 |
4.5.3 教训 |
4.6 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4.6.1 工程规划 |
4.6.2 工程进展 |
4.7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
4.7.1 工程规划 |
4.7.2 工程效果 |
4.8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 |
4.8.1 工程规划 |
4.8.2 工程进展 |
4.8.3 工程效果 |
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5.1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
5.1.1 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5.1.2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草)工程 |
5.1.3 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
5.1.4 黑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湿地保护工程 |
5.1.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科学研究 |
5.2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 黑龙江省与国内主要省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比研究 |
6.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
6.2 森林公园建设 |
6.3 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
6.4 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
6.5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 |
6.6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7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
7.1 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 |
7.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 |
7.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 |
7.4 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 |
7.5 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 |
7.6 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 |
7.7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 |
7.8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 |
7.9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 |
7.10 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 |
7.11 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 |
8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 |
8.1 总体指导思想 |
8.2 战略指导方针 |
8.3 基本原则 |
8.4 战略目标 |
8.5 战略重点 |
8.6 主要任务 |
8.7 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 |
8.8 技术途径 |
9 加快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9.1 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 |
9.2 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 |
9.3 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 |
9.4 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
9.5 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 |
9.6 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 |
9.7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 |
9.8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
9.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
9.10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 |
9.11 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
9.12 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 |
9.13 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林木良种推广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推广林木良种的必要性 |
2 湖北省林木良种现状 |
(1)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投入大, 各类良种基地初具规模。 |
(2) 林木育种科研起步早, 培育和审定的良种规模大, 数量多。 |
3 林木良种推广存在的问题 |
4 推广林木良种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4.1 稳住两支队伍, 加强行业管理和研发力度 |
4.2 增加两种投入, 持续推进林木良种选育和推广工作 |
4.3 加强“两类建设”, 促进林木良种制度化和基地规范化管理 |
4.4 强化“两个服务”, 增强领导在造林绿化事业决策中的种苗依据和农民对良种的了解 |
四、我省五大林业重点工程成绩斐然(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J].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吉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8(01)
- [2]孝义市林业生态建设与政府职能的研究[D]. 王颖.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3]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及我国农业发展实践研究[D]. 闻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4]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研究[D]. 陈亚威. 青海师范大学, 2015(06)
- [5]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实证研究[D]. 张学文. 中南大学, 2012(04)
- [6]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D]. 胡文亮.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7]浙江省花卉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策略研究[D]. 马平. 浙江大学, 2011(S1)
- [8]林权改革后私有林技术服务的扶持制度研究 ——以福建为案例[D]. 詹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3)
- [9]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 孙景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09(01)
- [10]林木良种推广工作的几点思考[J]. 夏志成,汪建亚,丁小飞. 湖北林业科技,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