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耐水性固体酸催化剂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费维民[1](2021)在《连续管反制备二乙氧基甲烷及其精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温云辉[2](2021)在《杂多酸基催化剂设计及其催化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曾祥棵,王玮璐,黎良菊,欧阳平,张贤明[3](2021)在《甘油缩合制丙酮缩甘油中催化剂及反应机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物柴油产业的蓬勃发展,其主要副产物甘油的资源化利用已亟不可待。其中,将甘油与丙酮缩合生成丙酮缩甘油(2, 2-二甲基-1, 3-二氧戊环-4-甲醇,Solketal)是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因为Solketal作为燃料添加剂不仅能显着增强燃油的黏度和低温性能,还能显着地减少一氧化碳、固体小颗粒及其他环境不友好物质的排放。该反应需依赖于催化剂中酸性位点的催化作用,所以酸催化剂的结构形态、酸量及相关理化性质的设计及完善是制约甘油缩酮化反应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因此,本研究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系统综述了在该反应中均相、非均相酸催化剂在该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反应机理讨论。笔者从结构形态角度进行分类,介绍了不同类型酸催化剂的优势及特色,并在其结构性质对催化活性的影响上进行了重点阐述。对该领域中催化剂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卢琪[4](2021)在《Zr(SO4)2/γ-Al2O3及其稀土改性催化剂对1-丁烯低聚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1-丁烯低聚反应制备二聚物C8和三聚物C12烯烃的过渡金属盐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进行探讨研究。制备了以γ-Al2O3为载体负载Zr(SO4)2的Zr(SO4)2/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不同的Zr(SO4)2负载量对1-丁烯低聚反应的催化性能;对较好负载配比的Zr(SO4)2/γ-Al2O3催化剂通过稀土RE(Ce、La)探讨了添加稀土类助催化剂对催化剂性能的改善;还探讨了浸渍负载液中添加H2SO4改变酸性及分布的方法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催化性能的1-丁烯低聚反应在自行搭建的具有在线色谱分析的连续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进行。文章通过NH3-TPD表征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用BET孔隙比表面积分析仪表征催化剂的比表面、孔径、孔容等参数。并结合物性表征的表面酸性和结构等数据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进一步深入讨论。结果表明,研究的催化剂对1-丁烯低聚反应生成二聚物C8、三聚物C12具有活性,活性组分Zr(SO4)2的负载量影响显着。在γ-Al2O3负载量为0.75 mmol/g,1-丁烯转化率为56.33%、产物主要是二聚体,二聚物选择性为99.02%;通过分别添加CeO2、La2O3、CeO2+La2O3改性制成的多组分催化剂,其表面酸性有所提升且大大改善了催化剂表面积碳使催化剂失活的问题,使1-丁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进行低聚反应。其中只用CeO2改性的CeO2-Zr(SO4)2/γ-Al2O3催化剂最适合作为1-丁烯低聚反应的催化剂1-丁烯转化率可达70.05%、二聚产物选择性85.74%。辅助添加H2SO4改性的0.0685CeO2-0.5Zr(SO4)2-SO42-/γ-Al2O3(mmol/g)催化剂1-丁烯转化率71.91%、二聚产物选择性98.10%。
张玉飞[5](2021)在《基于酚化木质素改性的木材胶粘剂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消费者对家居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期望开发健康环保型的木材胶粘剂。生物质资源(如淀粉、蛋白质、木质素和单宁)作为重要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之一,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和无污染等优点。其中,木质素含有丰富的官能团和芳环结构,以木质素为前驱体制备胶粘剂将为人造板领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本论文将硫酸盐木质素(KL)经过球磨-酚化处理制得酚化硫酸盐木质素(PKL),以PKL为基体在碱性条件下与甲醛、糠醛反应,分别制备木质素-酚醛树脂(KLPF)胶粘剂、酚化木质素-酚醛树脂(LPF)胶粘剂、酚化木质素-糠醛/甲醛树脂(LPFF)胶粘剂和酚化木质素-糠醛树脂(LPFu)胶粘剂,并对其合成条件及理化性能进行探讨。在研究过程中逐步降低甲醛用量,最终以糠醛完全替代甲醛,实现木质素无甲醛胶粘剂的制备。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KL球磨后,在苯酚和木质素的质量比为1:1、温度为80°C、时间为2 h的条件下与苯酚反应获得改性效果最佳的PKL,其总羟基含量为4.8526 mmol/g、酚羟基含量为2.9331 mmol/g和醇羟基含量为1.9195 mmol/g。FTIR分析表明,木质素有部分甲氧基脱落,苯酚与木质素α-羟基发生加成反应;SEM分析表明,PKL颗粒表面形成大量的孔洞,比表面积增加,木质素的三维网状结构遭到破坏;TG分析表明,改性后的木质素热稳定性明显提高。使用KL和PKL分别制备KLPF和LPF胶粘剂。与KLPF胶粘剂相比,LPF胶粘剂的干胶合强度增加了11.70%(由1.88 MPa至2.10MPa)、湿胶合强度增加了51.61%(由0.62 MPa至0.94 MPa)、黏度增加了132.56%(由86 m Pa·s至200 m Pa·s)、固含量增加了27.19%(由41.38%至52.63%)、游离醛含量降低了62.96%(由0.27%至0.10%)、游离酚含量降低了31.85%(由1.35%至0.92%)。TG分析表明,LPF胶粘剂的热稳定性优于KLPF胶粘剂;FTIR分析表明,PKL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能有效地与醛类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因此,木质素改性后制备的胶粘剂综合性能优异,球磨和酚化相结合的改性方法为木质素在生物质胶粘剂中的应用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空间。(2)在低甲醛用量的情况下将糠醛作为交联剂应用到木质素胶粘剂的制备中,以PKL、糠醛和甲醛为原料合成具有高胶合强度的LPFF胶粘剂。结果表明,当糠醛添加量为15%时胶粘剂显示出优异的性能,其湿胶合强度为1.30 MPa、黏度为124.50 m Pa·s,与LPF胶粘剂相比湿胶合强度提高了38.30%、黏度降低了37.75%。TG分析表明,LPFF胶粘剂在800°C时残炭率为61.30%,热稳定性明显优于LPF胶粘剂;SEM分析表明,在LPFF的胶接面观察到大量木纤维撕裂,胶粘剂在木材内部形成胶钉,使LPFF胶粘剂具有较好的粘结强度;FTIR、1H-NMR和13C-NMR分析表明,糠醛与酚类化合物以-CHF-OH(F为呋喃环)键连接形成交联网络结构,在促进缩聚反应程度的同时,能有效抑制水分子对网络结构的破坏。(3)在碱性条件下以PKL和糠醛为原料,制备不含甲醛的LPFu胶粘剂。结果表明,当糠醛和苯酚的摩尔比为1.8:1、糠醛和木质素的质量比为0.1:1、缩合反应时间为3.5 h、Na OH用量为17%时制备的LPFu胶粘剂综合性能最佳,其干胶合强度为1.90 MPa、固含量为57.31%、黏度为1597.50 m Pa·s、游离糠醛含量为0.28%、游离酚含量为0.90%。TG和SEM分析表明,LPFu胶粘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粘附力;FTIR、1H-NMR和13C-NMR分析表明,糠醛的醛基与酚类化合物的活性位点发生加成反应,小分子之间以-O-、-CH2和-CH的形式交联合成大分子网络结构。LPFu胶粘剂的制备成功解决了甲醛污染问题,为木材胶粘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单龙龙[6](2021)在《高分散NM/HY-TiO2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转化纤维素的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满足全球人口增长对能源、食物、材料和环境的需求,人们不断加大研究力度,寻求能源和化工生产的替代品。生物质资源是生产燃料和化学品所必需的主要可再生碳来源,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目前生物质储量充足且不与粮食生产竞争。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生物质,催化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对于催化纤维素转化为多元醇非常重要。本文使用TiO2纳米纤维为载体、以HY纳米沸石为酸性位活性中心、以贵金属(NM)纳米颗粒为加氢活性中心,制备“金属-沸石-纤维”复合结构的双功能催化剂,通过“二次嫁接”法将HY纳米沸石嫁接到TiO2纳米纤维表面上(HY-TiO2),通过控制不同的结晶温度来控制TiO2纳米纤维表面上HY纳米沸石的大小。采用“溶胶-沉积”法将贵金属Pt和Ru纳米颗粒固载到HY-TiO2载体上制备NM/HY-TiO2双功能催化剂(Pt/HY-TiO2和Ru/HY-TiO2)。利用XRD、SEM、TEM、FT-IR、NH3-TPD和Py-FTIR等表征技术,对所制备的催化剂的形貌、晶相结构、酸性以及贵金属颗粒的尺寸和分布等进行分析。通过对制备的HY-TiO2催化剂表征结果和纤维素水解制葡萄糖的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负载型HY-TiO2催化剂中HY纳米晶体大小的控制在40-60 nm,并均匀的分布在TiO2纳米纤维上,且HY-TiO2新型催化剂与大的无载体的HY纳米沸石颗粒(500 nm-2μm)催化剂相比表现出更高的转换数(TONs)和葡萄糖选择性,这是由于较小的负载型HY纳米晶体上Br(?)nsted酸位有更高的可及度,从而更有利于β-1,4-糖苷键的断裂生成纤维二糖中间产物以及后续的葡糖糖产物。通过对制备的Pt/HY-TiO2和Ru/HY-TiO2双功能催化剂表征结果和纤维素加氢/氢解制多元醇的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高分散Pt/HY-TiO2和Ru/HY-TiO2催化剂中,贵金属Pt NPs和Ru NPs都均匀分散在HY-TiO2载体上,且Pt NPs的尺寸保持在4 nm左右,而Ru NPs的尺寸保持在2.4 nm左右;贵金属Pt NPs和Ru NPs增加了HY-TiO2催化剂的强酸量,这可能是因为金属上结合的羟基增加了载体上的Br(?)nsted酸位,从而增加了催化剂的强酸量;并且不同贵金属Pt NPs和Ru NPs对各种反应产物的选择性不同,对于Pt/HY-TiO2催化剂来说,当反应温度为160oC,氢气压力为20 bar,纤维素和催化剂质量比为1:1时,乙二醇的选择性最大为14.8%。对于Ru/HY-TiO2催化剂来说,增加催化剂用量和增加H2压力有利于提高C5醇的选择性,而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1,2-丙二醇的选择性。此外,本文通过以葡萄糖为起始模型反应物,利用Pt/HY-TiO2和Ru/HY-TiO2催化剂探究了纤维素加氢/氢解的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先通过HY-TiO2水解生成小分子葡萄糖单体,然后贵金属Pt和Ru活性位催化转化葡萄糖到多元醇的反应机理不同:贵金属Pt催化C-C键的断裂活性大于加氢活性,葡萄糖先氢解生成乙醇醛和赤鲜糖,然后进一步加氢生成乙二醇;而贵金属Ru的加氢活性大于C-C键的断裂活性。葡萄糖先加氢生成C6醇,然后C6醇再进一步氢解生成低碳醇。
李思敏[7](2021)在《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定向转化制备液体燃料的反应机理和产物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组分中,木质素具有天然的芳环结构,在转化为芳烃或环烷烃类化合物以用于液体燃料的作用具有巨大潜力,也对提高生物质全组分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开展了生物质热解和水解发酵路径中产生的热解木质素和酶解木质素两类木质素及其衍生物高值化转化技术探索。针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热解油中重质酚类低聚物(热解木质素)组分在结构特性和生成机理方面尚不明晰的问题,采用了更适合分析大分子聚合物的HPLC/Qtof-MS、GPC以及1H-13C HSQC NMR新型检测技术,对实际生物质热解油中的热解木质素的组成和结构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其木质素单酚模化物模拟实验所产生的酚类低聚物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实际热解木质素中组分大多为具有复杂侧链且以C-C键相连的木质素酚类单体、二聚体或多聚体,具有进一步转化利用的潜力。单酚模化物热解会产生更多的焦炭,表明焦炭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热解中芳香族自由基的二次反应。结合DFT理论计算揭示了热解木质素的可能生成机理,对从热解源头抑制酚类低聚物生成的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酶解木质素的结构特性进行了1H-13C HSQC NMR表征,并与热解木质素进行对比,发现酶解木质素更好地保留了天然木质素的C-O醚键结构,含氧量相对也更高。因此,在制备液体燃料的目标下,两类木质素均具有进一步转化利用的巨大潜力。进而,针对催化热解和液相“两步法”催化转化两种路径,设计了不同的催化体系以实现从木质素及其衍生物高效生产烃类化合物。针对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催化热解转化路径,引入Lewis酸为主的介孔氧化铌作为催化剂进行工况探索。研究发现,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氧以及抑制多环芳烃(PAHs)或催化剂积碳(Coke)的生成的能力。酶解木质素在650℃和C/L(催化剂/原料)为9:1时,具有最高的总芳香烃产率,其中单环芳烃(MAHs)的选择性达到90%以上。热解木质素催化热解的总芳香烃产率与酶解木质素接近,但焦炭产率(Char)相对稍高。采用模化物实验和理论计算的方式,对催化热解产物生成的可能路径以及催化剂脱氧和抑制PAHs/Coke生成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氧化铌表面酸性位点吸附热解产物分子时,对CAr-O键具有不同程度的拉长和削弱作用,在热解高温环境下该化学键更易于断裂,从而实现了较好的脱氧效果;此外,随热解产物分子含氧量的降低,产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强度随之降低,因而在芳烃类脱氧产物形成后易于离开催化剂表面,避免了过度反应而生成多环芳烃和催化剂积碳。针对木质素及其衍生物液相“两步法”催化转化路径,引入Nb-Mo共晶介孔氧化物催化剂,实现了在乙醇溶液体系中将木质素转化为类型单一的烷基酚类酚单体平台化合物。研究发现,Nb、Mo掺杂比为5:5时具有较好的木质素解聚效果,并能够避免Mo元素在液相反应中的流失。优化工况下,酶解木质素和热解木质素的芳香族单体化合物总质量收率分别为444.4 mg/g Lignin和386.5 mg/g Lignin。其中,酶解木质素解聚产物以C8的烷基酚为主,而热解木质素解聚产物则以侧链烷基化程度更高的C14~C16的烷基酚为主。针对木质素酚单体平台化合物的加氢脱氧,以乙酚为模化物,在水为溶剂和甲醇供氢的常压氮气下,采用活性炭负载金属型催化剂进行加氢脱氧反应工况的初步探索,实现了酚类化合物加氢为环烷醇类化合物为主的产物。在初步探索的基础上对产物进行优化调控,采用复杂的酚单体平台化合物(二氢丁香酚,DHE),通过在体系中引入低压氢气和Nb2O5固体酸催化剂实现了100%的C9烃类化合物的收率。研究还结合氘代试剂反应和理论计算,明确了本物理混合催化体系水相温和加氢脱氧的过程中不同供氢源和不同催化剂的作用规律。针对本文所涉及的潜在的木质素及其衍生物转化路径,采用Aspen Plus模拟搭建了从木质素原料出发的催化热解和液相“两步法”转化系统流程,对酶解木质素和热解木质素在不同路径下的能量转化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由此对不同结构特性的木质素的转化利用途径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
续晶星[8](2021)在《烷基化降低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含量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煤沥青(Coal tar pitch简称CTP)是煤焦油深加工产品之一,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常温时为黑色高粘度半固体或固体。CTP在炭素工业中作为粘结剂和浸渍剂使用,在炼铝、炼钢、耐火材料、建筑材料及筑路等行业都广为使用,是一种很有应用和潜在价值的资源。但是由于CTP中富含较多致癌性多环芳烃(简称PAHs),对环境、人体有较大的伤害,这也是CTP被限制应用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降低CTP中毒性PAHs含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模型化合物反应,来探究CTP改性的可能性。首先通过16种PAHs中的一种化合物蒽来筛选改性剂和催化剂,然后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合GC-MS和红外分析表征,对产物进行分析,进而推测反应机理;然后在优化条件下,选用五种模型化合物来探究反应变化规律;通过对分子筛的改性试图提高蒽的转化率,最后在优化条件下对CTP进行改性,通过产物表征分析改性效果,得到以下相关结论:(1)通过对改性剂和催化剂的筛选,最后选用HY作催化剂,1-辛烯为改性剂,最优条件为:HY添加量为8%(相对于蒽的质量),溶剂环己烷与1-辛烯质量比1:4,在反应釜内温度180℃、压力2 MPa、反应2 h,在此条件下,蒽的转化率为55%,目标产物辛基蒽的收率为28.6%。蒽与烯烃的反应属于亲电取代反应,同时还有副反应的发生。(2)采用控制变量法计算优化条件下的动力学速率方程,在4组不同温度下,4个时间点对应蒽的转化率,Origin模拟相关线性关系,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得出反应活化能为28.582 k J·mol-1。(3)在优化条件下,选用萘、菲、荧蒽、芘和苯并[a]芘等五种模型化合物,HY分子筛作催化剂,探究反应的可行性,随后又选用对甲苯磺酸、甲烷磺酸、β分子筛、USY催化剂和无水Al Cl3等五种催化剂,研究反应效果。说明芳环数越多,其反应活性也相对较高。(4)采用Zn、Fe、Cu、Ca、Al和Pb等6种金属负载HY,负载后催化活性降低,可能是金属负载分子筛后,破坏了分子筛结构的有序性,遮蔽了强酸中心,不利于反应的进行。(5)将蒽与烯烃烷基化反应的最优条件应用于煤沥青改性,当环己烷与1-辛烯质量比1:4时,环己烷抽提物中16种优控PAHs的总含量由85.134 mg/g降至59.455 mg/g,总降低率为30.2%;当甲苯与1-辛烯质量比1:4时,甲苯抽提物中16种PAHs总含量由98.586 mg/g降至74.178 mg/g,总降低率为25%。通过一系列表征分析改性前后煤沥青,表明烯烃与煤沥青中部分物质发生了反应,改变了煤沥青结构。
杨智慧[9](2021)在《复合亲水单元修饰的水性聚氨酯结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性聚氨酯(WPU)的制备过程生态环保,自身具有分子结构可设计性,可以实现对其功能性调控。因此,WPU在皮革涂饰、涂料、油墨、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目前,传统WPU的制备通常选用单一的亲水单体,例如阴离子亲水单体、阳离子亲水单体或非离子亲水单体,这种配方容易使亲水基团集中处于WPU的软段或硬段,导致软、硬段微相分离程度过大,严重影响WPU的性能。为了克服如上缺点,本论文使用复合型亲水单元,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制备出性能优异且具有不同功能的WPU,可以应用于皮革涂饰剂、油墨连接料、降解及生物医学材料。论文中分别使用羧酸盐/磺酸盐复配、羧酸盐/非离子亲水单体复配以及羧酸盐/磺酸盐/非离子亲水单体复配,既可以发挥不同亲水单体的协同作用,又可以调控它们均匀分布在WPU的软段和硬段微相中,从而提高WPU的综合性能,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包含如下四个部分:采用羧酸盐/磺酸盐为复合亲水单元,制备一种无任何有机溶剂添加的水性聚氨酯(SWPU)。羧酸盐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磺酸盐N-[(2-氨基)-氨基]乙烷磺化钠(A950)同时作为亲水扩链剂,也作为内乳化剂制备SWPU。A950作为后扩链剂,容易使SWPU分散体形成大量立体规则的球形颗粒,使胶膜在干燥过程中具有自然的光泽。通过调控A950和多元醇的含量、NCO/OH摩尔比等因素控制SWPU预聚体的粘度、软段与硬段的微相分离程度及固含量,使制备过程中不需加任何有机溶剂,避免了对环境污染和人体伤害。结果表明,当NCO/(OH+NH2)摩尔比为1.3,A950和多元醇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6%和15.5%时,SWPU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SWPU粒径最小,为59 nm;热稳定性最优异,初始最大热降解速率温度达到307℃;拉伸性能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42.45 MPa和1165%。该方法合成的SWPU可以使用在人造革和合成革的表面涂饰。应用实验表明,与传统的水性聚氨酯涂层相比,SWPU安全环保,具有自然的光泽、更佳的粘结性能、抗弯性能和手感效果。采用单组分交联改性的合成方法,分别以二官能度的N-[(2-氨基)-氨基]乙烷磺化钠(AAS)、多官能度的二乙烯三胺(DETA)和三乙烯四胺(TETA)为后扩链交联改性剂,制备了三种WPU分散体。考察了三种改性剂对WPU分散体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两种改性剂制备的WPU相比,由三官能度DETA制备的WPU具有最佳综合性能,其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最高,分别达到47200g/mol和81000 g/mol;其剥离强度最大,为2.89 N/15mm;其水吸收率最低,为8%。这说明与AAS和TETA相比,DETA作为交联改性剂,在提高WPU性能上是最有效的。此外,使用AAS/DETA复配制备WPU时,当AAS/DETA摩尔比是2:3时,WPU具有优异的粘结性和耐蒸煮性,并且NCO/OH摩尔比是1.6时,WPU具有较好的乳液稳定性和高固含量,固含量达到42.8%。以羧酸盐/磺酸盐作为复合亲水单元,采用单组分后扩链交联改性的方法制备WPU过程中只需添加极少量的有机溶剂(小于分散体总质量4%)。因此,该方法制备的WPU作为食品包装用油墨连接料,使用方便有效。采用羧酸盐/磺酸盐/非离子亲水单体复配作为复合亲水单元,以非离子亲水单体聚乙二醇(PEG)(PEG200、PEG400、PEG1000和PEG2000)和疏水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己内酯二醇(PCL)(PCL2000)为混合软段,制备出一系列新型、无毒、两亲性的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WBPU)。制备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催化剂和交联剂,属于“绿色”、可持续的工艺方法。此WBPU作为3D打印油墨,克服了传统3D打印材料毒性大、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可以用于制作软组织工程支架。酯基和醚基的结合使WBPU具有两亲性,对人体组织的再生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满足3D打印对WBPU的要求,分别对WBPU分散体的固含量、粘度、平均粒径进行调控。所制备WBPU分散体的固含量为30%、粘度范围为0.4~2.5 Pa·s、粒径范围为81~109 nm,这些性能可以满足3D打印的要求。同时,也考察了PEG链段长度及软段含量对WBPU的相分离、热性能、生物降解性和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软段含量为72.6%,其中含有PEG1000的WBPU能获得理想的性能,有望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3D打印材料。通过改变聚氨酯中亲水链段的连接关系,制备一种高固含量可生物降解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BHPU)。采用羧酸盐/非离子亲水单体复配作为BHPU的亲水单元,将PEG引入到PCL基水性聚氨酯分子链中。PCL作为软段制备的BHPU,不但具有生物降解性能,其胶膜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采用全部非离子型亲水单体PEG与离子型亲水单体DMPA相关联以及部分PEG与DMPA相关联的两种合成方法制备BHPU。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动态力学测试仪、激光粒度测试仪等多种表征方法考察了两种亲水单体不同的连接关系对BHPU的固含量、平均粒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吸水率、表面能以及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部PEG分子与DMPA相关联的合成方法提高了BHPU的结晶性能、拉伸性能、抗水和抗污性能,使BHPU分散体的固含量由41%提高到52.7%。引入PEG400使BHPU的结晶度由20.2%提高到24.2%、拉伸强度由40 MPa提高到49 MPa。BHPU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能力。
刘静[10](2021)在《混合碳四烷基化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化行业中催化裂化、延迟焦化、蒸汽裂解、甲醇制烃等装置均会副产大量的碳四,利用碳四烷基化技术生产无硫、无烯烃、无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一方面可以解决市场对高辛烷值清洁汽油不断增大的需求量,另一方面通过制定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路线,提高其利用价值。为此,本文开展了混合碳四间接烷基化(异丁烯叠合)和直接烷基化工艺及催化剂制备技术的详细研究。针对混合碳四组分的特性,制定了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路线:混合碳四先经过间接烷基化,消耗掉大部分异丁烯,保留1-丁烯,得到高品质的叠合油及以异丁烷和正丁烯为主的碳四,随后经过直接烷基化得到高品质烷基化油。以纯异丁烯、催化裂化副产碳四及配制的混合碳四为原料,大孔磺酸树脂为催化剂,开展了间接烷基化工艺技术的研究,考察了工艺条件、树脂酸容量、抑制剂及原料组成对反应的影响,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B3LYP/6-31G(d,p)的计算方法,对乙醇-混合碳四叠合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以异丁烷和1-丁烯为原料,开展了直接烷基化固体催化剂制备和工艺技术的研究,制备得到了改性HUSY和SZ/HUSY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其具有优良的烷基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间接烷基化技术中,以纯异丁烯为原料时,当树脂酸容量降低、温度降低及空速增大时,异丁烯转化率降低,C8=(C8烯烃)选择性提高,当树脂酸容量≤2.45 mmol H+/g,温度为50℃,空速为2h-1时,C8=选择性达到95%以上,当树脂酸容量≤2.91 mmolH+/g时,C8=中2,4,4-TMP=(2,4,4-三甲基戊烯)的含量接近100%。以FCC混合碳四为原料时,利用醇类的强极性,添加乙醇或叔丁醇抑制剂,抑制多聚反应及1-丁烯的转化,提高了 C8=选择性及C8=中TMP=的占比。以配制的混合碳四为原料时,随着醇烯比(乙醇/异丁烯摩尔比)的增大,异丁烯和1-丁烯转化率降低,ETBE(乙基叔丁基醚)的收率增大,聚合物和2-丁烯的收率减小,聚合物中C8=及C8=中TMP=的占比均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1-丁烯转化率逐渐增加,异丁烯转化率先逐渐增加然后趋于平缓,ETBE的收率减小,聚合物和2-丁烯的收率增大,醇烯比不同时温度对聚合物中C8=占比的影响不同,但乙醇可以降低C8=中TMP=含量受温度的影响;空速对转化率及产物分布的影响规律与醇烯比相似,但空速的影响相对较小。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异丁烯、1-丁烯和乙醇在树脂上的吸附顺序为:乙醇>异丁烯>1-丁烯,醚化反应的能垒低于异丁烯叠合,1-丁烯双键异构的能垒低于异丁烯和1-丁烯的共二聚。乙醇主要是通过减少树脂上有效活性中心的数目、降低树脂的酸强度以及降低异丁烯的实际浓度来抑制异丁烯和1-丁烯的转化,从而降低1-丁烯的转化率并提高二聚体的选择性。对于直接烷基化固体酸催化剂,首先采用氟化铵改性、柠檬酸改性和La3+金属离子交换三种方法对HUSY进行后处理,对改性后HUSY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分析,并评价其直接烷基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三种改性方法均可改善HUSY的烷基化反应性能,HUSY-5F,HUSY-0.1CA 及 HUSY-0.2La 上的 C8 选择性最高分别为 74.5%,72.8%,71.2%,较HUSY母体分别提高了 15.6%,13.9%,12.3%。将改性前后分子筛的结构和酸性质及其评价结果相关联,可知较大的B/L及中强B酸/总B酸有利于抑制聚合并提高负氢转移速率,从而改善C8选择性,充足的B酸中心有利于维持催化剂稳定性;改性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孔结构有助于反应物及产物的扩散,降低多烷基化的可能性,改善催化剂的烷基化反应性能。其次,采用原位沉淀法制备了 SZ/HUSY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ZrO2负载量、硫酸化试剂种类及水洗处理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及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USY上负载SZ后,其烷基化反应性能明显改善,其中5SZ/HUSY的C8选择性最高为72.9%,较HUSY母体提高了 14%。SZ引入后催化剂上形成了新的酸性中心,中强B酸在总酸中的占比提高,负氢转移速率提高,有利于烷基化反应的进行;以硫酸为硫酸化试剂的SZ/HUSY-H和以硫酸铵为硫酸化试剂SZ/HUSY-N上初始C8选择性相近,但SZ/HUSY-H的稳定性优于SZ/HUSY-N;经过水洗处理后SZ/HUSY的烷基化反应活性显着降低,水洗处理使催化剂上部分硫物种流失,SZ形成的酸中心减少,烷基化反应活性降低;机械混合法所制备的SZ/HUSY的烷基化性能较原位沉淀法差,可能是因为后者的SZ在HUSY上呈高度且均匀分散的状态,可以充分发挥SZ固体超强酸的作用,更好的改善催化剂的酸性质。然后,以效果较好的HUSY-5F为催化剂,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较低时,聚合反应速率较快,温度较高时,裂解反应速率较快,较低的温度有利于高辛烷值组分TMP的生成,在温度为80℃时,催化剂有较长的寿命以及较高的C8选择性;空速对反应稳定阶段的C8选择性影响较小,但对催化剂的寿命具有较大的影响。对不同在线反应时间及失活后的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分析,N2吸附脱附和NH3-TPD的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及酸量随反应时间均逐渐减少,但完全失活的催化剂仍具有一定的孔道结构及酸中心;TG分析表明催化剂的表面或孔道内有积碳沉积物不断累积,所提取积碳的GC-MS分析表明沉积物主要以长链烷烃的形式存在,空气气氛下原位红外结果也证明了沉积物主要是烃类物质,而且可以通过高温燃烧的方式脱除。将失活催化剂在520℃空气气氛下再生300 min后烷基化活性可基本恢复,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二、耐水性固体酸催化剂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耐水性固体酸催化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4)Zr(SO4)2/γ-Al2O3及其稀土改性催化剂对1-丁烯低聚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烯烃来源 |
1.2 烯烃低聚物用途 |
1.3 烯烃聚合反应原理及积碳 |
1.3.1 反应环境 |
1.3.2 碳正离子的形成 |
1.3.3 碳正离子反应 |
1.4 催化剂失活 |
1.4.1 催化剂积碳 |
1.4.2 孔道堵塞 |
1.5 烯烃齐聚反应催化剂概述 |
1.5.1 现有成熟工艺 |
1.5.2 烯烃齐聚催化剂适用类型 |
1.6 络合物催化齐聚的研究进展 |
1.6.1 非茂过渡金属 |
1.6.1.1 乙烯聚合反应原理 |
1.6.1.2 Ni系催化剂 |
1.6.1.3 Cr系催化剂 |
1.6.1.4 Co系催化剂 |
1.6.1.5 Fe系催化剂 |
1.6.2 茂金属催化齐聚的研究进展 |
1.6.3 金属配合物固载化催化剂制备方法 |
1.6.4 研究现状 |
1.7 无机化合物负载型催化剂催化齐聚的研究进展 |
1.7.1 常用载体 |
1.7.1.1 分子筛 |
1.7.1.2 Al_2O_3 |
1.8 离子液体催化齐聚的研究进展 |
1.9 Lewis酸催化剂催化齐聚的研究进展 |
1.9.1 均相Lewis酸催化剂 |
1.9.2 Lewis酸固载化 |
1.10 课题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丁烯齐聚反应催化剂的制备 |
2.2.1 γ-Al_2O_3载体的性质 |
2.2.2 浸渍法制备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 |
2.3 实验装置及实验内容 |
2.3.1 实验装置 |
2.3.2 实验步骤 |
2.4 催化剂活性计算 |
2.5 催化剂表征 |
2.5.1 BET法测定比表面积 |
2.5.2 催化剂酸性表征 |
2.5.2.1 氨气吸附脱附(NH_3-TPD) |
2.6 产物分析 |
2.6.1 气相色谱谱图分析 |
2.6.2 气质联用(GC-MS)谱图分析 |
第三章 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3.1 引言 |
3.2 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 |
3.2.1 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性能 |
3.2.2 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表面酸性 |
3.2.3 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表面积碳情况 |
3.2.4 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孔结构分析 |
3.2.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稀土改性催化剂 |
4.1 前言 |
4.2 CeO_2-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 |
4.2.1 CeO_2-Zr(SO_4)_2/γ-Al_2O_3催化性能 |
4.2.2 CeO_2-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表面酸性 |
4.2.3 CeO_2-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表面积碳情况 |
4.2.4 CeO_2-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孔结构分析 |
4.2.5 CeO_2-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小结 |
4.3 La_2O_3-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 |
4.3.1 La_2O_3-Zr(SO_4)_2/γ-Al_2O_3催化性能 |
4.3.2 La_2O_3-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表面酸性 |
4.3.3 La_2O_3-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表面积碳情况 |
4.3.4 La_2O_3-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孔结构分析 |
4.3.5 La_2O_3-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小结 |
4.4 CeO_2-La_2O_3-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 |
4.4.1 CeO_2-La_2O_3-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催化性能 |
4.4.2 CeO_2-La_2O_3-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酸性 |
4.4.3 CeO_2-La_2O_3-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表面积碳情况 |
4.4.4 CeO_2-La_2O_3-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孔结构分析 |
4.4.5 CeO_2-La_2O_3-Zr(SO_4)_2/γ-Al_2O_3催化剂小结 |
4.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酚化木质素改性的木材胶粘剂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质素的结构及分类 |
1.2.1 木质素的结构 |
1.2.2 木质素磺酸盐 |
1.2.3 有机溶剂木质素 |
1.2.4 硫酸盐木质素 |
1.3 木质素的改性方法 |
1.3.1 木质素化学改性 |
1.3.2 木质素物理改性 |
1.3.3 木质素生物改性 |
1.4 木质素改性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
1.4.1 木质素脲醛树脂胶粘剂 |
1.4.2 木质素酚醛树脂胶粘剂 |
1.4.3 木质素聚氨酯胶粘剂 |
1.5 木质素无甲醛胶粘剂 |
1.5.1 木质素-糠醛胶粘剂 |
1.5.2 木质素-单宁胶粘剂 |
1.5.3 木质素-大豆蛋白胶粘剂 |
1.6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木质素改性及木质素-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木质素的球磨-酚化处理 |
2.2.4 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 |
2.3 测试和表征方法 |
2.3.1 羟基含量测定 |
2.3.2 胶粘剂性能测试 |
2.3.3 FTIR分析 |
2.3.4 SEM分析 |
2.3.5 TG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苯酚和木质素的质量比对酚化反应的影响 |
2.4.2 温度对酚化反应的影响 |
2.4.3 时间对酚化反应的影响 |
2.4.4 木质素改性前后FTIR分析 |
2.4.5 木质素改性前后TG分析 |
2.4.6 木质素改性前后SEM分析 |
2.4.7 胶粘剂的理化性能分析 |
2.4.8 胶接面破坏情况分析 |
2.4.9 胶粘剂的TG分析 |
2.4.10 胶粘剂的FTIR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酚化木质素-糠醛/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酚化木质素-糠醛/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 |
3.3 测试和表征方法 |
3.3.1 胶粘剂性能测试 |
3.3.2 FTIR分析 |
3.3.3 ~1H-NMR和~(13)C-NMR分析 |
3.3.4 SEM分析 |
3.3.5 TG分析 |
3.3.6 DSC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糠醛添加量对耐水性的影响 |
3.4.2 糠醛添加量对胶粘剂理化性能的影响 |
3.4.3 TG分析 |
3.4.4 DSC分析 |
3.4.5 SEM分析 |
3.4.6 FTIR分析 |
3.4.7 ~1H-NMR和~(13)C-NMR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酚化木质素-糠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酚化木质素-糠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 |
4.3 测试和表征方法 |
4.3.1 胶粘剂性能测试 |
4.3.2 FTIR分析 |
4.3.3 ~1H-NMR和~(13)C-NMR分析 |
4.3.4 SEM分析 |
4.3.5 TG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糠醛和苯酚的摩尔比对LPFu胶粘剂的性能影响 |
4.4.2 糠醛和木质素的质量比对LPFu胶粘剂的性能影响 |
4.4.3 缩合时间对LPFu胶粘剂的性能影响 |
4.4.4 NaOH用量对LPFu胶粘剂的性能影响 |
4.4.5 TG分析 |
4.4.6 SEM分析 |
4.4.7 FTIR分析 |
4.4.8 ~1H-NMR和~(13)C-NMR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高分散NM/HY-TiO2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转化纤维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生物质资源 |
1.1.1 生物质的组成 |
1.1.2 生物质转化方法 |
1.1.3 生物质资源的应用前景 |
1.2 纤维素水解的研究进展 |
1.2.1 酶催化剂 |
1.2.2 液体酸催化剂 |
1.2.3 固体酸催化剂 |
1.3 纤维素加氢的研究进展 |
1.3.1 液体酸结合金属催化剂 |
1.3.2 固体酸结合金属催化剂 |
1.3.3 双功能催化剂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负载型HY分子筛的制备及催化纤维素水解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负载型HY-TiO_2 NFs催化剂制备 |
2.3.2 催化剂表征与测试 |
2.3.3 催化反应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2.4.2 HY-TiO_2 NFs催化剂水解纤维素的结果分析 |
2.4.3 HY-TiO_2NFs催化剂在纤维素水解反应中路径和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功能催化剂NM/HY-TiO_2的制备及催化纤维素水相加氢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催化剂制备 |
3.3.2 表征与测试 |
3.3.3 催化反应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3.4.2 Pt/HY-TiO_2催化纤维素加氢的结果分析 |
3.4.3 Ru/HY-TiO_2催化纤维素加氢的结果分析 |
3.4.4 Pt/HY-TiO_2和Ru/HY-TiO_2催化剂催化纤维素加氢的反应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7)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定向转化制备液体燃料的反应机理和产物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预测 |
1.1.2 生物质能概况和“碳中和”目标下的机遇 |
1.2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及其转化途径 |
1.2.1 生物质水解发酵路径 |
1.2.2 生物质水热液化路径 |
1.2.3 生物质快速热解路径 |
1.3 木质素的种类和结构 |
1.3.1 天然木质素 |
1.3.2 天然结构改变较大的木质素 |
1.3.3 天然结构轻微改变的木质素 |
1.3.4 直接获取木质素衍生酚单体平台化合物 |
1.4 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的高值化利用途径 |
1.4.1 木质素的热解和催化热解 |
1.4.2 木质素的液相转化 |
1.5 密度泛函理论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转化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
1.5.1 密度泛函理论介绍 |
1.5.2 常用理论计算软件介绍 |
1.5.3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转化机理研究 |
1.5.4 木质素生成和转化机理研究 |
1.6 论文选题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系统和理论计算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2.1 单酚模型化合物的热解(M-PL) |
2.2.2 催化热解反应 |
2.2.3 反应釜中木质素解聚和加氢脱氧实验 |
2.2.4 催化剂性循环稳定性测试 |
2.3 反应物和产物分析 |
2.3.1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Qtof-MS) |
2.3.2 凝胶渗透色谱(GPC) |
2.3.3 二维异核单量子关系核磁谱(2D~1H-~(13)C HSQC NMR) |
2.3.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
2.3.5 气相色谱(GC) |
2.3.6 热重分析(TG) |
2.4 理论计算方法与设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3.2.1 活性炭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
3.2.2 介孔氧化铌催化剂的制备 |
3.2.3 Nb-Mo共晶介孔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 |
3.3 催化剂表征方法 |
3.4 催化剂表征结果分析 |
3.4.1 活性炭负载型催化剂表征结果 |
3.4.2 介孔氧化铌催化剂表征结果 |
3.4.3 共晶介孔催化剂表征结果 |
3.5 共晶介孔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性能和筛选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解木质素的表征和生成机理 |
4.1 引言 |
4.2 HPLC/Qtof-MS结果分析 |
4.3 GPC测试结果分析 |
4.4 2D~1H-~(13)C HSQC NMR结果分析 |
4.5 热解木质素的生成机理 |
4.6 DFT理论计算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木质素催化热解的实验和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酶解木质素和热解木质素特性对比 |
5.3 催化剂和原料比的影响 |
5.4 氧化铌催化作用下焦炭/积碳分析 |
5.5 催化热解工况的优化 |
5.6 催化热解产物分析和生成路径 |
5.7 模化物反应和理论计算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木质素乙醇液相解聚与酚平台产物的加氢脱氧 |
6.1 引言 |
6.2 木质素的乙醇液相解聚 |
6.3 酚单体平台化合物的水相加氢脱氧反应 |
6.3.1 催化剂负载量的影响 |
6.3.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6.3.3 反应温度影响 |
6.3.4 甲醇/反应物摩尔比的影响 |
6.3.5 不同催化剂原位加氢反应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酚平台化合物加氢脱氧制备液体燃料的实验和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温和加氢脱氧反应的优化 |
7.3 物理混合催化体系加氢脱氧机理研究 |
7.4 催化可回收性和稳定性测试 |
7.5 木质素衍生酚平台混合物的加氢脱氧 |
7.6 不同供氢源和催化剂作用机制总结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木质素定向转化为液体燃料路线对比与分析 |
8.1 引言 |
8.2 木质素催化热解工艺路线 |
8.3 木质素液相“两步法”工艺路线 |
8.4 工艺路线的对比与分析 |
8.4.1 木质素及其衍生物转化路线的对比与分析 |
8.4.2 生物质全组分利用途径下木质素转化路线的分析与建议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烷基化降低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含量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沥青的组成、性质及应用 |
1.2.1 煤沥青的组成 |
1.2.2 煤沥青的性质 |
1.2.3 煤沥青的应用 |
1.3 多环芳烃概述 |
1.3.1 多环芳烃的组成及性质 |
1.3.2 多环芳烃的来源及分布 |
1.3.3 多环芳烃的致癌机理 |
1.4 煤沥青改性的研究 |
1.4.1 煤沥青抑毒研究方法 |
1.4.2 其他领域对PAHs的处理 |
1.5 烷基化反应 |
1.5.1 烷基化方法 |
1.5.2 烷基化反应机理 |
1.5.3 分子筛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煤沥青 |
2.3 实验方法 |
2.4 PAHs的分析测定 |
2.4.1 PAHs标准曲线 |
2.4.2 PAHs降低率的计算 |
2.4.3 PAHs毒性的计算 |
2.5 表征分析 |
2.5.1 气相色谱分析(GC) |
2.5.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2.5.3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 |
2.5.4 热重分析(TG-DTG) |
2.5.5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5.6 拉曼光谱分析 |
第3章 模型化合物与烯烃的烷基化反应 |
3.1 改性剂和催化剂的选择 |
3.1.1 改性剂的选择 |
3.1.2 催化剂的选择 |
3.2 蒽烷基化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
3.2.1 蒽烯比对反应的影响 |
3.2.2 溶剂比对反应的影响 |
3.2.3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2.4 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
3.2.5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3.2.6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3.3 蒽烷基化产物表征 |
3.3.1 GC-MS分析 |
3.3.2 FT-IR分析 |
3.4 蒽烷基化反应机理 |
3.4.1 蒽烷基化反应的主反应 |
3.4.2 蒽烷基化反应的副反应 |
3.5 蒽与烯烃的动力学研究 |
3.5.1 蒽与1-辛烯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
3.5.2 蒽与1-辛烯反应的活化能估算 |
3.6 HY分子筛的改进 |
3.7 不同模型化合物的反应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1-辛烯烷基化降低煤沥青毒性多环芳烃 |
4.1 煤沥青PAHs含量的变化 |
4.1.1 CTP中 PAHs含量的计算 |
4.1.2 不同种溶剂对CTP中PAHs的影响 |
4.2 改性煤沥青毒性评价 |
4.2.1 环己烷溶剂对CTP中BaP毒性当量评价 |
4.2.2 甲苯溶剂对CTP中BaP当量毒性评价 |
4.3 改性前后煤沥青的表征 |
4.3.1 GC-MS分析 |
4.3.2 红外分析 |
4.3.3 热重分析 |
4.3.4 XRD分析 |
4.3.5 拉曼光谱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复合亲水单元修饰的水性聚氨酯结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引言 |
1.1 水性聚氨酯 |
1.1.1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1.1.2 水性聚氨酯的反应原理 |
1.1.3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1.1.4 水性聚氨酯的乳化和成膜机理 |
1.2 复合型水性聚氨酯 |
1.2.1 羧酸/磺酸型水性聚氨酯 |
1.2.2 羧酸/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 |
1.2.3 磺酸/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 |
1.3 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 |
1.3.1 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的介绍 |
1.3.2 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的降解机理 |
1.3.3 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
1.4 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
1.4.1 在药物缓释载体中的应用 |
1.4.2 在组织支架中的应用 |
1.4.3 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案 |
第2章 羧酸/磺酸型WPU的制备与性能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SWPU的制备 |
2.2.4 SWPU膜及人造革涂饰材料的制备 |
2.2.5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WPU结构的红外表征 |
2.3.2 SWPU的微相分离研究 |
2.3.3 SWPU分散体的粒径 |
2.3.4 SWPU分散体乳胶粒子TEM表征 |
2.3.5 SWPU膜的透光率和光泽度 |
2.3.6 SWPU膜的热性能 |
2.3.7 SWPU膜的动态力学性能 |
2.3.8 SWPU膜的拉伸性能 |
2.3.9 SWPU膜的吸水率、接触角和表面能 |
2.3.10 WPU涂饰人造革性能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羧酸/磺酸型交联改性WPU的制备与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WPU的制备 |
3.2.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WPU扩链度分析 |
3.3.2 扩链剂的类型对WPU性能的影响 |
3.3.3 含有AAS/DETA复合扩链剂的WPU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羧酸/磺酸/非离子型无毒可生物降解WPU的制备与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WBPU的制备 |
4.2.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WBPU分散体的性能 |
4.3.2 WBPU的结构与微相分离 |
4.3.3 WBPU膜的结晶和热性能 |
4.3.4 WBPU膜的动态力学性能 |
4.3.5 WBPU膜的拉伸性能 |
4.3.6 WBPU膜的吸水率和接触角 |
4.3.7 WBPU膜的生物降解性 |
4.3.8 WBPU膜的细胞毒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羧酸/非离子型高固含量可生物降解WPU的制备与性能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BHPU的制备 |
5.2.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EG对 BHPU分散体平均粒径和固含量的影响 |
5.3.2 合成方法对BHPU分散体平均粒径和固含量的影响 |
5.3.3 合成方法对BHPU膜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 |
5.3.4 合成方法对BHPU膜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5 合成方法对BHPU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
5.3.6 合成方法对BHPU膜吸水率、接触角和表面能的影响 |
5.3.7 BHPU膜的生物降解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混合碳四烷基化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间接烷基化工艺(异丁烯叠合) |
1.2.1 异丁烯叠合及磺酸树脂简介 |
1.2.2 异丁烯叠合催化剂的研究 |
1.2.3 叠合-醚化工艺研究 |
1.3 异丁烷/丁烯直接烷基化工艺 |
1.3.1 异丁烷/丁烯直接烷基化反应过程 |
1.3.2 典型的固体酸烷基化工艺 |
1.3.3 固体酸催化剂在直接烷基化中的研究 |
1.3.4 分子筛的改性研究 |
1.4 研究目的、研究路线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异丁烯叠合反应催化剂的预处理与改性 |
2.2.1 催化剂的预处理 |
2.2.2 催化剂的改性 |
2.3 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催化剂的制备 |
2.3.1 氟化铵改性HUSY |
2.3.2 柠檬酸改性HUSY |
2.3.3 La离子交换改性HUSY |
2.3.4 SZ/HUSY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 |
2.4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评价 |
2.4.1 异丁烯叠合反应评价 |
2.4.2 异丁烷/1-丁烯直接烷基化反应评价 |
2.5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5.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5.2 孔结构参数分析 |
2.5.3 傅立叶红外分析(FT-IR) |
2.5.4 扫描电镜分析(SEM-EDS) |
2.5.5 热重分析(TG) |
2.5.6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
2.5.7 吡啶红外分析(Py-IR) |
2.5.8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 |
2.5.9 酸容量测定 |
第3章 磺酸树脂催化异丁烯叠合反应研究 |
3.1 催化剂的表征 |
3.1.1 孔结构分析 |
3.1.2 热重分析 |
3.1.3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3.1.4 SEM-EDS分析 |
3.2 纯异丁烯叠合反应研究 |
3.2.1 酸容量的影响 |
3.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2.3 空速的影响 |
3.2.4 反应前后树脂性能的比较 |
3.3 混合碳四叠合反应的影响 |
3.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2 抑制剂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添加乙醇时混合碳四叠合反应研究 |
4.1 原料组成及反应网络 |
4.2 工艺条件的影响 |
4.2.1 醇烯比的影响 |
4.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2.3 空速的影响 |
4.3 催化剂的稳定性 |
4.4 添加乙醇时混合碳四叠合反应体系的理论计算 |
4.4.1 磺酸树脂模型的建立 |
4.4.2 醚化反应与异丁烯叠合反应对比 |
4.4.3 1-丁烯双键异构反应与二聚反应对比 |
4.4.4 不同物质在磺酸基上的吸附能力的对比 |
4.4.5 乙醇的作用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HUSY的改性及其直接烷基化反应性能研究 |
5.1 异丁烷/1-丁烯直接烷基化体系的产物分布 |
5.2 氟化铵改性HUSY |
5.2.1 催化剂的表征 |
5.2.2 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评价 |
5.2.3 氟化铵的改性机理 |
5.3 柠檬酸改性HUSY |
5.3.1 催化剂的表征 |
5.3.2 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评价 |
5.3.3 柠檬酸的改性机理 |
5.4 La~(3+)离子交换改性HUSY |
5.4.1 催化剂的表征 |
5.4.2 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评价 |
5.4.3 La~(3+)的改性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SZ/HUSY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直接烷基化反应性能研究 |
6.1 氧化锆负载量的影响 |
6.1.1 氧化锆负载量对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 |
6.1.2 氧化锆负载量对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6.2 水洗处理的影响 |
6.2.1 水洗处理对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 |
6.2.2 水洗处理对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6.3 硫酸化试剂的影响 |
6.4 SZ/HUSY制备方法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直接烷基化工艺条件的考察及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
7.1 工艺条件的影响 |
7.1.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7.1.2 空速的影响 |
7.2 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机理研究 |
7.2.1 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
7.2.2 C_8组成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 |
7.3 催化剂的失活研究 |
7.3.1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能对比 |
7.3.2 催化剂的失活过程分析 |
7.4 催化剂的再生性能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四、耐水性固体酸催化剂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连续管反制备二乙氧基甲烷及其精制研究[D]. 费维民.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杂多酸基催化剂设计及其催化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性能研究[D]. 温云辉.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甘油缩合制丙酮缩甘油中催化剂及反应机理研究进展[J]. 曾祥棵,王玮璐,黎良菊,欧阳平,张贤明. 燃料化学学报, 2021(12)
- [4]Zr(SO4)2/γ-Al2O3及其稀土改性催化剂对1-丁烯低聚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D]. 卢琪. 沈阳化工大学, 2021
- [5]基于酚化木质素改性的木材胶粘剂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玉飞. 广西大学, 2021(12)
- [6]高分散NM/HY-TiO2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转化纤维素的研究[D]. 单龙龙.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7]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定向转化制备液体燃料的反应机理和产物调控研究[D]. 李思敏. 浙江大学, 2021
- [8]烷基化降低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含量的探索[D]. 续晶星.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9]复合亲水单元修饰的水性聚氨酯结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D]. 杨智慧.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10]混合碳四烷基化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D]. 刘静.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