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鼓泉地区岩溶地下水位下降因素分析

三鼓泉地区岩溶地下水位下降因素分析

一、三姑泉域岩溶地下水位下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庆定,罗锡宜[1](2021)在《广东佛山市高明区李家村岩溶塌陷群成因机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自然诱发的李家村岩溶塌陷群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区域地质、构造、工程、水文、环境、气象、历史灾害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钻探揭露结果,查明了李家村岩溶塌陷群所在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岩溶发育特征,分析了形成过程,并探讨了成因机理。结果表明:(1)李家村岩溶塌陷群所在区域覆盖层为带"天窗"的"隔-透"交替型地质结构、基岩可溶岩砾状灰岩中方解石含量高易溶蚀,为土洞和溶洞形成和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交叉叠加作用、紧靠西江和存在古河道,为地下水潜蚀强径流和频繁交换提供通道,对岩溶发育起到主导作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连通性好有助于降雨诱发岩溶塌陷;(2)李家村岩溶塌陷群的发生过程经过三个阶段:前期水渗气压阶段→中期软化塌陷阶段→后期振动群塌阶段,致塌模式属渗压-重力-软化型。(3)李家村岩溶塌陷群是在特殊的"岩-土-水-气"组合地质环境条件下,由强降雨作用诱发并导致土洞垮塌而引起一连串自然塌陷所形成的。

延子轩[2](2021)在《长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浅层地下水SO42-运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干旱区域是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受到水资源制约较为严重的地区。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降雨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加大及煤炭开采等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流域水资源的补、径、排条件、水质情况及水化学特征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干旱半干旱区的水质演化特征和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选取长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煤炭开采所带来的影响,以水化学特征为主:线,以SO42-迁移扩散规律为典型,综合采用多元统计法、水化学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探究研究区地表水与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阐述长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主要污染因子:通过明晰浅层地下水SO42-运移规律,揭示研究区浅层地下水SO42-定量转化关系,为研究区地表水治理和地下水开采与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在研究区布点采样对水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煤矿开采量大的时期,地表水SO42-、氨氮(NH3-N)和重金属物质等浓度会随之增加,同时丰水期水量较大与煤炭开采活动的共同影响下,浅层地下水中溶解性固体(TDS)和SO42-浓度呈现上升趋势;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PCA-RSR法分别对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进行水质评价,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为劣V类,各项指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采煤厂密集处河段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以Ⅲ,Ⅳ类水为主,中上游矿集区和下游化工厂分布区水质结果为Ⅳ类水,主要污染物为TDS和硫酸盐。(2)以丰、平和枯水期三个时期从时间角度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地表水中,pH与TDS表现出沿程差异性,从相关性分析可知,TDS与Na+、K+、SO42-、HCO3-和Cl-均有显着的正相关性,相关性最高的为HCO3-与TDS,相关系数大小达0.96,说明HCO3-是地表水TDS的主要来源。HCO3-与Na+、K+离子相关,表明HCO3-离子来源于碳酸盐。而SO42-与Ca2+不相关,石膏不是SO42-的主要来源,SO42-来源于外界。由水化学法分析结果可知,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Mg,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的控制:地下水中,浅层与中层地下水为偏酸性水,深层地下水表现为中性水,并且TDS含量低于地表水,主要与SO42-具有高度相关性,受到煤矿开采影响更深,各水期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O3-Mg·Ca,水化学成分出现垂向差异性,随着含水层深度的增加,阳离子浓度增加而阴离子浓度降低,受到水岩作用影响更大,且以含钠硅酸盐岩矿物的溶解作用为主。(3)通过对地表水与地下水所有水样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所有采集到的水样划分为3大类,结果表明:长河流域上游源头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O3-Ca型,水体以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作用影响为主;上游段其他区域水化学类型为HCO3·CO3-Ca·Na型,该段区域地下水补给地表水;长河流域中游段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O3-Ca,主要以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溶解作用影响为主;长河流域下游段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水体中各离子组分浓度均较低。结果可知地表水与地下水存在着一致性和差异性。(4)通过建立地下水流和SO42迁移扩散模型,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进行水位与SO42-浓度的变化预测研究,结果可知:未来10年内,浅层地下水水位将会下降10m左右,5年后会下降超过水位限值,SO42-浓度会随着浅层地下水流向自北向南扩散15 km,污染面积将会是原来的3.2倍;依据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成分限值来设定SO42-3种不同的工况,结果表明,SO42-浓度在高于15 mg/L时,未来10年含量会不断累积;当SO42-浓度在15 mg/L时,未来10年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当SO42-浓度小于15 mg/L时,未来10年会出现下降趋势,因此适当减小煤炭开采量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累积效应;结合相关性分析可知,浅层地下水SO42-与地表水SO42-、TDS和降雨表现为立方函数关系,通过收集资料可以估算出浅层地下水中SO42-含量。

王振兴[3](2020)在《高原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研究 ——以大通河源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寒区多年冻土融化导致的地下水循环变化机制是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了解该类地下水动态对冻土变化的响应对寒区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青海大通河源区为研究区,开展高原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研究。通过监测、微结构测试、新型水化学同位素、多场耦合模拟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冻土退化过程特征,揭示了冻土微结构与渗流特征变化规律以及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通过遥感解译、多元统计、地温监测及微结构研究,划分冻土类型与退化阶段,对比研究了大通河源区不同冻土退化阶段冻土面积、上下限、边界、地温及微观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水均衡计算等手段,阐明了地下水补径排响应规律。在降雨量不显着增加的基础上区内泉水流量、地表水径流量和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呈现出了增加趋势,认为是冻土退化增大了地下水的补给通道及地下冰融水量所致。通过水均衡概算,得出地下冰融水占比约为17%。2)通过控温CT扫描、压汞实验及控温渗透试验,揭示了退化条件下冻土的微观结构变化及冻土渗透性能变化规律。升温过程使得冻土颗粒以及孔隙产生了重分配,冻土的中大孔隙增多,连通性增强;升温初期渗透系数快速增大,至-0.5℃时,渗透系数成倍增长,说明“高温冻土”已经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而非必须完全融化才能由“隔水层”变为“含水层”。探索建立了温度、微结构与渗透性能的定量关系方程。3)通过硫、硼、锶、铀同位素识别了不同地下水来源和循环途径;计算了多元水转化关系,结果表明冻土退化条件下,冻结层上水与层下水的联系变为密切,地下水系统由封闭转为开放;地下冰融水参与了地下水循环,其在连续冻土区、片状冻土区和岛状冻土区冻结层下水中补给的比例分别为9%、17%和11%;冻结层上水中补给比例分别为18%、24%和20%。最终建立了冻土退化条件下的高寒河源区山-盆多层级区域地下水循环模式。4)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功能,改进了多场的耦合模型,实现了从中长周期时间尺度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的定量模拟与预测。5)揭示了“温度→冻土类型→微结构→渗透系数→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循环模式演变→冻土释水→水质变化”的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最后以地球科学系统理论从多圈层交互带的角度针对冻土退化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效应,提出了冻土环境与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李桂静[4](2020)在《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碳迁移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碳循环引发了日益增多的关注。岩石圈作为地球最大的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岩溶作用通过驱动碳元素在不同界面之间的迁移转化,形成一种特殊碳迁移过程,这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但近年来针对岩溶区碳元素在大气-植被-土壤-岩石-水界面的研究多集中于部分界面碳的迁移过程,且岩溶区生境异质性强,导致对不同程度石漠化碳迁移过程相关研究的缺失。由于岩溶作用对外界环境响应敏感,岩溶区碳元素在不同界面间的迁移规律较为复杂。基于此,本研究于2018年在对云南建水县岩溶区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基岩裸露度、植被类型、植被盖度、土层厚度和岩土接触面积5个指标模拟了5种不同程度石漠化(非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岩溶系统,采用人工降雨方式开展岩溶区碳元素在土-气、土-岩和土-水界面的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了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碳汇特征。本研究可阐释岩溶区不同程度石漠化碳元素在不同界面碳通量的差异及影响机制,有助于更加精确的计算岩溶碳汇量,旨在为后续碳水循环耦合模型的建立提供参数信息和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明显差异。随石漠化程度增加,土壤p H值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降低,土壤碳氮比值增加。土壤p H偏碱会对土壤CO2浓度和岩溶系统碳的运移方向及产生重要影响。土壤碳氮比过高会限制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机械组成主要以粉粒为主(66.68%~77.35%),其次是粘粒(19.15%~27.04%),砂粒所占比例(1.91%~14.17%)最小。土壤粘粒含量和土壤孔隙度均随石漠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土下岩溶作用随石漠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弱。(2)通过土-气界面碳迁移特征研究发现,降雨显着激发了土气界面的碳迁移。与降雨前相比,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分别增加了1.04~3.31倍,1.57~3.63倍,1.23~3.34倍,1.17~3.47倍和1.26~3.77倍。较大降雨量引发更长时间的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响应周期。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与降雨量呈正相关。石漠化程度的增加限制了土气界面的碳迁移。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及碳累积释放量随石漠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模拟降雨期间,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气界面碳累积释放量分别是150.80g,128.88 g,118.61g,107.48g,93.38g。暴雨(90mm)显着增加了土气界面的碳排放,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气界面碳排放量占碳累积排放量的比例为13.54%~14.19%。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与表层5cm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之间均呈指数函数相关。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Q10值分别是2.529,2.088,1.994,1.557,1.435,说明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随石漠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3)岩溶系统中土壤CO2浓度与降雨量呈正相关,与石漠化程度呈负相关。非石漠化土壤CO2浓度垂向变化特征为单向梯度,而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为双向梯度。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气界面碳迁移都强烈依赖于0-15cm处土壤CO2浓度,表明土壤向大气排放的CO2是土壤中CO2的产生及其向地表运移的结果。石漠化程度和降雨量的交互作用对土壤CO2最大释放速率和不同深度土壤CO2浓度有极显着影响(P<0.01),对土壤CO2平均浓度有显着影响(P<0.05)。(4)采用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分析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岩界面的碳迁移特征,发现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土岩界面的碳迁移速率减少。其中,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溶蚀速率分别是2.116 mg·cm-2·a-1,1.704 mg·cm-2·a-1,1.379 mg·cm-2·a-1,0.995 mg·cm-2·a-1,0.811 mg·cm-2·a-1,非石漠化标准试片平均溶蚀速率分别是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的1.24倍,1.53倍,2.13倍,2.61倍。非石漠化、潜在、轻度和中度石漠化试片溶蚀速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重度石漠化试片溶蚀速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即土下5cm<地表<土下15cm<土下30cm,这是由于相对地下5cm,重度石漠化地表的溶蚀试片受降雨直接撞击、冲刷以及岩石物理风化的作用均比较强,导致地表岩溶作用相对较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是影响土岩界面碳迁移的重要因素。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土壤CO2浓度与试片溶蚀速率之间均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这表明土气界面的CO2排放与土壤中的CO2浓度,均受到岩溶作用的直接影响。(5)利用岩溶系统下渗水DIC通量分析岩溶系统土-水界面的碳迁移特征发现,不同程度石漠化程度岩溶系统下渗水DIC主要是HCO3-。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DIC平均含量表现为潜在(132.50 mg/L)>轻度(125.25 mg/L)>中度(113.33 mg/L)>重度(112.44 mg/L)>非石漠化(76.70 mg/L),这是由于非石漠化土水界面碳迁移受降雨稀释、水-气作用的影响,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水界面碳迁移受到降雨稀释以及水-岩-气作用的共同影响。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DIC通量表现为潜在(2720.77 mg)>中度(2522.15 mg)>重度(2503.75mg)>轻度(2459.67 mg)>非石漠化(1420.63mg),研究结果表明产流量是控制下渗水DIC通量的决定性因素。模拟降雨期间,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水界面累积碳排放量分别为2.38g,4.56g,4.13g,4.23g和4.20g。降雨量对下渗水DIC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稀释效应,石漠化程度、降雨量及二者交互作用均对下渗水DIC含量及DIC通量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综上所述,岩溶系统不同界面间的碳迁移过程非常复杂。岩溶系统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其土壤和植被的有机碳储量下降明显,但岩溶系统的碳排放量也是减小的。不同程度石漠化的岩溶系统碳排放主要集中于土气界面,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岩溶系统土气界面排放碳量是岩溶系统土水界面排放碳的63.36倍,28.26倍,28.72倍,25.41倍和22.23倍。研究进一步发现,由碳酸盐形成的碳储量在中度以上岩溶系统总碳储量中的比重高达90%,其中,重度石漠化岩溶系统总的碳储量是非石漠化的5.56倍,但重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的有机碳储量和植被碳储量只有非石漠化的0.21和0.61倍。稳定同位素δ13C分析结果表明,岩溶系统的排放碳主要来自土壤,其中土气界面排放碳中,来自土壤的比例是来自碳酸盐岩比例的9.82~14.32倍,岩溶系统土水界面排放碳中,来自土壤的比例是来自碳酸盐岩比例的1.11~1.86倍,研究结果为定量分析岩溶系统碳汇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高帅[5](2020)在《晋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识别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下水作为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其所处环境的好与坏不仅影响着自然生态的平衡,还直接影响着居民生活、农业种植、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其他方面。尤其在北方干燥地区,此特征尤为突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人口快速增加,生产生活造成的废水、废气、废渣日益增多,致使污染物大量渗入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开展地下水环境保护的研究就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晋城市坐落于中国山西省东南部,近几年来,工农业发展较快,污染物排放量急速增加,但对地下水环境却没有足够的重视与保护,致使当地地下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再加上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甚至出现断流,这使得原本就面临着严峻形势的地下水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对此,我们以晋城市作为研究区,识别该地区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地下水环境的保护问题,为保护与改善地下水环境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晋城市自然地理概况、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野外实际调查和地下水水质监测,并收集了晋城市多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开展了晋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的识别以及地下水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分别采用DRASTIC与ORAST模型对晋城市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脆弱性进行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按照研究区自然概况将脆弱性综合指数分为五个等级,并绘制晋城市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图。晋城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以中等脆弱性分区为主,面积约为3890.76km2;深层地下水以较低脆弱性分区为主,面积约为5467.2km2。(2)调查、整理、分析了研究区内的污染源位置、种类等信息,根据污染源的种类、释放污染物的可能性以及释放污染物的量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区污染荷载评价,发现污染源荷载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高平市南部、泽州县北部及南部地区,并得到晋城市污染荷载评价分区图。(3)采用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然后对污染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污染现状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警戒区分布最为广泛,约占浅层地下水总面积的94.99%,深层地下水警戒区面积约占深层地下水总面积的94.41%。根据总硬度、硫酸盐、氨氮、氯化物、氟化物、高锰酸钾指数、硝酸盐等污染因子的历年变化,分析各污染因子含量的趋势,其结果表明多数污染因子例如硫酸盐、氟化物在持续升高,有加重污染的趋势。(4)根据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污染源调查及污染负荷评价、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等结果,并结合野外的实际调查,对晋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进行了识别,主要环境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研究区的生产生活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2)受污染的地表水下渗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环境的恶化;3)不合理地开采地下水;4)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矿资源的开采严重影响地下水环境等。(5)综合考虑地下水脆弱性、污染荷载以及地下水功能价值三方面,计算地下水污染防控值(R)。并按照防控值高、中、低三个等级,结合水源地与岩溶泉域保护区以及水质污染现状分区,进行了晋城市地下水污染防控分区研究,并得到晋城市污染防治分区图。由图可知,浅层地下水保护区主要集中在沁水县,在高平市有零星分布,一般治理区主要集中在巴公镇附近;深层地下水保护区主要分布在润城镇至演礼乡一带、高平市城区等地区,重点治理区与一般治理区主要集中在泽州县南部等地区。最后结合污染防控分区及其存在的地下水环境问题提出了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

褚学伟[6](2019)在《黔中岩溶山谷型赤泥尾矿库污染物迁移机理及预测研究》文中认为贵州地处西南岩溶山区中心地带,岩溶多以裸露型、半裸露型为主,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磷、冶金、化工、电力等产业的各类尾矿、尾渣均需要择地堆存,而岩溶山谷作为天然的尾矿堆存地被作为最优的选择。然而,上世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尾矿库,由于建库初期未进行库区的全面防渗或防渗措施处理不当,尾矿、尾渣中的微小颗粒、强酸、碱废水通过落水洞、漏斗、溶缝、溶隙等进入含水系统,产生岩溶渗漏污染问题。目前,虽然一些尾矿库已停用,但堆填的尾矿在大气降水淋滤作用下仍存在渗漏问题,给周边地下水环境系统造成严重危害。贵州铝土矿主要分布于黔中一带,而赤泥作为氧化铝产业的副产物——尾渣,被大量堆存于岩溶山谷中。本文以具有贵州特色的岩溶山谷型赤泥尾矿库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岩溶山谷尾矿堆存对地下水系统污染的特征、规律及机理,为有效的控制岩溶山谷型尾矿库渗漏污染,完善相应的闭库封存措施,保护地下水系统免受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岩溶山区新建尾矿库选址及预防、控制尾矿库淋滤渗漏带来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既有工作基础,采用野外调查、勘察、野外试验及室内试验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裂隙流理论、环境水化学以及岩溶水文地质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对赤泥颗粒、淋溶液在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及污染机理和规律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并采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流及溶质迁移模型。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1)研究区岩溶发育较为强烈,地下水类型以裂隙岩溶水为主,大气降水为研究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岩溶泉为主要排泄形式,形成以集中式点状补给-排泄,以孔隙、微裂隙为储存,大型裂隙为迁移主通道的非均质双重介质储存、径流的补-径-排地下水系统。研究区赤泥库未投入使用之前,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弱碱性Ca-HCO3型水,投入使用后,水化学类型转变为K、Na-SO4、Cl型。受控于构造及岩溶发育与分布特征,赤泥淋滤液存在向西北、向南两个方向渗漏的三条途径。(2)从岩土体性质来看,赤泥相当于一种级配良好的类黏性土回填物。颗粒粒径较小,一般为0.11-130.30μm,粒径分布特征总体呈对数正态分布。从化学成分来看,赤泥的主要化学成分为K、Na、Ca、Mg、Fe、Al、Si、Ti等元素。赤泥库内赤泥颗粒、K+、Na+及Ca2+分布特征及迁移受地下水垂直分带性影响。影响赤泥颗粒的迁移主要因素有颗粒的粒径、水动力条件及颗粒的受力情况等,水动力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赤泥颗粒迁移的最大粒径,水动力条件越强,产生迁移的颗粒粒径越大。(3)通过室内静、动态淋滤试验研究,揭示了固液比及水的动态对赤泥中离子释放的影响,并以Cl-浓度为基础,确定了各离子与氯离子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从而可以用单一离子的迁移特征来分析赤泥淋滤液中多种离子迁移奠定基础。建立了赤泥动态淋滤作用下主要离子释放的数学模型,为定量预测大气降雨作用下赤泥中主要离子组分的释放强度提供了理论依据。(4)通过裂隙溶质迁移室内试验研究,揭示了集中式点状补排关系下,地下水径流及溶质迁移的表现特征;揭示了隙宽、隙宽比、流量对溶质浓度过程曲线及峰型的影响;确定了赤泥库污染物迁移通道为多裂隙组合状态下的迁移特征。(5)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水流及溶质迁移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研究区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分区;采用COMSOL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流及溶质迁移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说明建立的孔隙-裂隙介质地下水运动模型及溶质迁移模型均可用于研究区地下水及溶质迁移预测。(6)选择研究区丰水年及枯水年2种工况对赤泥库污染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丰水年、枯水年各监测点SO42-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在丰水期,丰水年SO42-浓度低于枯水年SO42-浓度;在枯水期,丰水年SO42-浓度高于枯水年SO42-浓度,其值均接近或超出地下水Ⅲ类水标准值,为研究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王振兴,李向全,侯新伟,张春潮,桂春雷,左雪峰[7](2019)在《煤炭开采条件下三姑泉域岩溶含水层保护评价》文中认为三姑泉域是我国典型的北方岩溶区,同时位于国家规划的晋东大型煤炭基地,煤炭开采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问题较为突出。多年来区内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造成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现象。因此开展北方岩溶区煤炭基地含水层保护评价对水资源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含水层脆弱性、含水层功能和煤炭开采影响力三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PH法进行三姑泉域岩溶含水层综合保护评价。针对煤炭基地特征,采用增加了煤炭采空区指标的COP修正模型评价了含水层的脆弱性。含水层功能评价分别从供水能力与生态、大泉维持能力开展;煤炭开采影响力评价从开采活动及煤炭地质结构两方面开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需要重点保护的区段为岩溶大泉、水源地及地表渗漏段,其次为岩溶强径流带及煤炭剧烈开采区,与实际情况相符。

王振兴,侯新伟,李向全,张春潮,桂春雷,左雪峰[8](2019)在《北方岩溶区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位于三姑泉域的晋城矿区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煤炭大规模持续开采引发了含水层结构破坏、地下水循环变异、水质劣变等水环境问题。从煤层与各含水层叠置关系出发,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针对煤层顶部的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以及煤层底部的岩溶含水层,系统分析了煤炭开采对各含水层的破坏模式,评估了地下水水质的污染程度及主要超标因子,揭示了煤炭开采是泉域内各含水层水质劣变的主要原因。将三姑泉域地下水系统划分为浅部地下水流系统、深部地下水流系统以及局部地下水流系统3个层次结构,建立了煤炭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循环模式,完善了采煤条件下地下水循环理论。

李慧清[9](2018)在《晋城市三姑泉域地下水生态现状分析及修复对策》文中认为三姑泉域是晋城市工业企业聚集区,GDP总量占到全市70%以上。长期以来,因地表水可利用程度有限,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用水,一直靠开采地下水来支撑。过量开采已导致局部地区形成了岩溶地下水超采漏斗。严重超采还引起泉流量持续衰减,地下水水体严重污染,水质恶化。文中分析了三姑泉域地下水生态现状,并据此提出了地下水生态修复的对策和建议。

徐永新,张志祥,张永波,梁永平,曹建华,蒋忠诚[10](2017)在《山西岩溶泉研究进展与前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西是我国北方岩溶分布最广的省份,有19个岩溶大泉,岩溶水成为山西重要的供水水源。从泉流量变化趋势、降水补给及时滞、岩溶水资源评价、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脆弱性、采煤及工程建设对岩溶水影响、泉域子系统划分、保护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山西岩溶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山西部分泉域岩溶水水质已不同程度地遭受污染,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分别是影响岩溶泉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人类活动对岩溶泉影响的主要行为为过度开采岩溶水及采煤排水等。因此,建议加强岩溶泉水保护,并指出了山西岩溶泉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可为山西岩溶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三姑泉域岩溶地下水位下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姑泉域岩溶地下水位下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佛山市高明区李家村岩溶塌陷群成因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环境条件
    1.1 地层岩性
    1.2 地质构造
    1.3 工程地质条件
    1.4水文地质条件
2岩溶发育特征及岩溶塌陷概况
    2.1土洞发育特征
    2.2 溶洞发育特征
    2.3 以往岩溶塌陷概况
3 岩溶塌陷群成因机理分析
    3.1 岩溶塌陷群形成的发生过程分析
    3.2 岩溶塌陷群形成的成因分析
        3.2.1 内因与特殊的“岩-土-水-气”组合有关
        3.2.2 趋势由断裂构造控制
        3.2.3 过程受植物根系影响
        3.2.4 诱因与极端天气有关
4 结论

(2)长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浅层地下水SO42-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1.2.2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影响研究
        1.2.3 地下水溶质运移规律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区域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
        2.1.4 河流水系
    2.2 煤矿分布及特征概况
    2.3 地下水特征概况
        2.3.1 地下水赋存
        2.3.2 地下水循环
        2.3.3 地下水动态特征
3 样品采集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地表水采样
        3.1.2 地下水采样
    3.2 研究方法
        3.2.1 水化学特征分析法
        3.2.2 多元统计分析法
        3.2.3 数值模拟法
4 长河流域水质现状与污染评价
    4.1 水质演化特征
        4.1.1 地表水水质时空变化
        4.1.2 浅层地下水时空变化
    4.2 水质评价
        4.2.1 地表水水质评价
        4.2.2 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
    4.3 小结
5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转化关系研究
    5.1 地表水水化学特征
        5.1.1 地表水水化学指标的变化特征
        5.1.2 地表水水化学类型
        5.1.3 地表水水化学成因
    5.2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5.2.1 地下水水化学指标的变化特征
        5.2.2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5.2.3 地下水水化学成因
    5.3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转化关系
        5.3.1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聚类分析
        5.3.2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5.3.3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结果讨论
    5.4 小结
6 浅层地下水水位预测及SO_4~(2-)运移规律研究
    6.1 采煤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位与水质的响应关系
        6.1.1 采煤对浅层地下水水位影响
        6.1.2 采煤对浅层地下水水质影响
    6.2 浅层地下水水位预测
        6.2.1 模拟范围与边界条件概化
        6.2.2 浅层地下水数学模型
        6.2.3 浅层地下水水位变化
    6.3 浅层地下水SO_4~(2-)运移规律
        6.3.1 浅层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
        6.3.2 浅层地下水SO_4~(2-)扩散趋势
        6.3.3 不同工况下SO_4~(2-)迁移变化
    6.4 浅层地下水SO_4~(2-)离子与水质水文因素的定量响应关系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3)高原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研究 ——以大通河源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支撑课题
    1.6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区域构造及地质条件
    2.3 冻土分布特征
    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章 典型高原多年冻土退化过程及变化特征
    3.1 研究方案
    3.2 气温及人类活动变化特征
    3.3 冻土及融区面积变化
    3.4 冻土上下限及各类型冻土分布边界变化
    3.5 冻土地温变化及退化阶段划分
    3.6 冻土退化过程微结构特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渗流性能与微结构演变规律及定量关系
    4.1 研究方案与试验原理
    4.2 基于CT特征值的冻土退化条件下微结构特征
    4.3 基于压汞实验的冻土退化条件下孔隙分布规律
    4.4 冻土退化条件下渗透性能的变化特征
    4.5 冻土退化条件下微结构、温度与渗流参数的定量关系方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补径排要素响应规律
    5.1 研究方案
    5.2 区域水文地质结构变化
    5.3 地下水主要补给源
    5.4 地下水主要排泄项-泉流量变化
    5.5 地表水径流量趋势分析
    5.6 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均衡计算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地下水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特征
    6.1 研究方案、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
    6.2 冻结层上水水化学特征
    6.3 冻结层下水水化学特征
    6.4 构造融区、河谷融区水化学特征
    6.5 地下水形成起源的水化学识别
    6.6 热泉及冻结层下水循环深度
    6.7 冻结层上水氘氧环境同位素特征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特征的新型同位素识别
    7.1 研究方案与分析原理
    7.2 地下水硫同位素特征
    7.3 地下水锶同位素特征
    7.4 地下水硼同位素特征
    7.5 地下水铀同位素特征
    7.6 地下水年龄及更新性
    7.7 基于新型同位素的多元水转化关系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模式及演化机制
    8.1 连续冻土分布区地下水循环模式
    8.2 片状(岛状)冻土分布区地下水循环模式
    8.3 季节冻土区地下水循环模式
    8.4 大通河源区地下水循环模式演变过程
    8.5 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多场耦合模拟预测
    9.1 COMSOL MULTI-PHYSICS及其控制方程
    9.2 二维水文地质模拟剖面的概念模型与边界条件
    9.3 温度场模拟预测
    9.4 饱和度变化特征
    9.5 含水层结构变化
    9.6 模型的验证
    9.7 地下水循环模式的演变模拟预测
    9.8 地下水排泄量变化规律
    9.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主持的项目
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4)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碳迁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作用与碳迁移过程
        1.2.2 岩石化学风化过程对碳迁移的影响
        1.2.3 影响岩溶区碳迁移的其他因素
        1.2.4 岩溶碳迁移过程与碳汇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科学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装置及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样品采集
        2.2.4 试验测试分析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性质差异
    3.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3.1.1 土壤机械组成
        3.1.2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
    3.2 土壤化学特征分析
        3.2.1 土壤pH值
        3.2.2 土壤有机碳、氮含量
    3.3 土壤微生物量特征分析
    3.4 讨论
        3.4.1 土壤物理性质对碳迁移的影响
        3.4.2 土壤化学性质对碳迁移的影响
    3.5 小结
4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气界面碳迁移特征
    4.1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释放速率动态特征
        4.1.1 降雨对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激发效应
        4.1.2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平均释放速率对降雨的响应周期
        4.1.3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释放速率对降雨量的响应特征
    4.2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释放速率影响因素分析
        4.2.1 土壤温度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4.2.2 土壤湿度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4.2.3 土壤温湿度共同作用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4.3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气界面碳累积释放量
    4.4 不同程度石漠化降雨后土气界面累积碳排放量及响应特征方差分析
    4.5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浓度时空特征
        4.5.1 降雨对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浓度的激发效应
        4.5.2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平均浓度对降雨量的响应特征
        4.5.3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浓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4.6 土壤CO_2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4.6.1 土壤温度对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
        4.6.2 土壤湿度对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
        4.6.3 土壤温湿度共同作用对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
    4.7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浓度对碳迁移的影响
    4.8 不同程度石漠化降雨后土壤CO_2浓度及响应特征方差分析
    4.9 讨论
        4.9.1 土气CO_2通量变化特征
        4.9.2 土壤CO_2浓度变化特征
        4.9.3 土气CO_2通量和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因素
    4.10 小结
5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岩界面碳迁移特征
    5.1 不同程度石漠化标准试片溶蚀量
    5.2 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溶蚀速率
    5.3 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碳汇量
    5.4 岩溶溶蚀速率影响因素
        5.4.1 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对溶蚀速率的影响
        5.4.2 土气界面CO_2释放速率对溶蚀速率的影响
        5.4.3 土壤CO_2浓度对溶蚀速率的影响
    5.5 讨论
        5.5.1 溶蚀速率变化特征
        5.5.2 溶蚀速率影响因素
    5.6 小结
6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水界面碳迁移特征
    6.1 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水化学性质动态变化
        6.1.1 下渗水水化学指标动态变化及其对降雨量的响应
        6.1.2 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水化学指标差异
    6.2 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DIC含量动态变化
        6.2.1 下渗水DIC含量动态变化及其对降雨量的响应
        6.2.2 不同降雨量条件下渗水DIC平均含量
        6.2.3 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DIC含量差异
    6.3 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DIC通量及土水界面累积碳排放量
    6.4 下渗水DIC通量影响要素分析
        6.4.1 降雨量及产流量对下渗水DIC通量的影响
        6.4.2 下渗水DIC含量对下渗水DIC通量的影响
        6.4.3 下渗水产流量和DIC含量共同作用对下渗水DIC通量的影响
    6.5 不同程度石漠化降雨后下渗水DIC通量及响应特征方差分析
    6.6 讨论
        6.6.1 下渗水水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6.6.2 下渗水DIC含量变化特征
        6.6.3 下渗水DIC通量变化特征
    6.7 小结
7 不同程度石漠化表层岩溶系统碳汇功能与排放碳的来源特征研究
    7.1 不同程度石漠化表层岩溶系统土壤δ~(13)C含量变化特征
    7.2 岩溶系统土-气界面碳排放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7.2.1 石漠化程度对土-气界面CO_2δ~(13)C含量的影响
        7.2.2 降雨量对土-气界面CO_2δ~(13)C含量的影响
        7.2.3 岩溶系统土-气界面排放碳来源分析
    7.3 岩溶系统土-水界面排放碳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7.3.1 石漠化程度对土-水界面δ~(13)C_(DIC)含量的影响
        7.3.2 降雨量对土-水界面δ~(13)C_(DIC)含量的影响
        7.3.3 岩溶系统土-水界面排放碳来源分析
    7.4 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碳汇功能的差异性分析
    7.5 讨论
        7.5.1 土壤δ~(13)C含量变化特征
        7.5.2 土气界面CO_2δ~(13)C含量变化特征
        7.5.3 δ~(13)C_(DIC)含量变化特征
    7.6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晋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识别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地下水环境保护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晋城市基本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形地貌
    2.2 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2 构造
    2.3 水文地质概况
        2.3.1 地下水赋存条件和分布规律
        2.3.2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2.3.3 地下水化学特征
第三章 晋城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3.1 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3.1.1 评价思路与方法
        3.1.2 评价因子选取及级别划分
        3.1.3 计算指标权重
        3.1.4 评价结果
        3.1.5 评价结果分析
    3.2 深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3.2.1 评价模型构建
        3.2.2 评价因子选取及级别划分
        3.2.3 计算指标权重
        3.2.4 评价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及污染荷载评价
    4.1 污染源概况
        4.1.1 工业污染场地
        4.1.2 矿山开采区
        4.1.3 填埋处置场
    4.2 污染荷载评价
        4.2.1 污染源荷载评价思路与方法
        4.2.2 分级标准
        4.2.3 污染荷载评价结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水环境问题识别
    5.1 地下水污染评价及趋势预测
        5.1.1 地下水评价因子的确定
        5.1.2 环境本底值的确定
        5.1.3 评价方法
        5.1.4 评价结果及分析
        5.1.5 地下水污染趋势预测
    5.2 地下水环境主要问题
        5.2.1 浅层地下水环境主要问题
        5.2.2 深层地下水环境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晋城市地下水保护研究
    6.1 水源地及岩溶泉域保护区概况
        6.1.1 水源地保护区概况
        6.1.2 岩溶泉域保护区概况
    6.2 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价
        6.2.1 地下水水质评价
        6.2.2 地下水富水性评价
        6.2.3 地下水功能价值分区
    6.3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
        6.3.1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依据
        6.3.2 地下水污染防控值
        6.3.3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结果
    6.4 地下水保护对策
        6.4.1 保护区地下水保护措施
        6.4.2 防控区地下水保护措施
        6.4.3 治理区地下水保护措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科研项目
致谢

(6)黔中岩溶山谷型赤泥尾矿库污染物迁移机理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赤泥及其堆存对环境的影响
        1.1.2 岩溶山谷型尾矿库渗漏对环境的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尾矿库地下水污染研究现状
        1.2.2 岩溶含水介质中污染物迁移研究现状
        1.2.3 污染物迁移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2.1 自然地理
        2.1.1 交通位置
        2.1.2 气象
        2.1.3 水文
        2.1.4 地形地貌
    2.2 区域地质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3 岩溶发育及分布特征
        2.3.1 地表岩溶发育及分布特征
        2.3.2 地表岩溶发育程度分区
        2.3.3 垂向上岩溶发育特征
        2.3.4 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含水系统划分
        2.4.2 地下水类型及补径排特征
        2.4.3 地下水动态特征
    2.5 赤泥尾矿库现状
    2.6 地下水污染现状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赤泥污染组分析出释放特征
    3.1 野外采样及处理
        3.1.1 赤泥样采集及处理
        3.1.2 水样采集及处理
    3.2 赤泥理化性质及分布特征
        3.2.1 不同深度赤泥的化学成分分布特征
        3.2.2 不同深度赤泥物理特征
        3.2.3 不同深度、不同粒径下赤泥颗粒分布特征
        3.2.4 不同深度、相同粒径下赤泥颗粒的分布特征
        3.2.5 赤泥颗粒的析出释放机理
    3.3 静态淋滤试验
        3.3.1 静态淋滤实验方法
        3.3.2 静态淋滤条件下赤泥中离子的析出释放规律
    3.4 动态淋滤实验
        3.4.1 试验装置
        3.4.2 淋滤试验
        3.4.3 动态淋滤下各离子的相关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岩溶裂隙介质中赤泥淋滤组分的迁移规律
    4.1 垂直单裂隙注入式补给、集中排泄条件下溶质迁移特征
        4.1.1 试验装置设计
        4.1.2 实验方案
        4.1.3 实验分析
    4.2 垂直平行裂隙注入式补给、集中排泄条件下溶质迁移特征
        4.2.1 试验装置设计及实验方案
        4.2.2 实验分析
    4.3 赤泥库渗漏污染特征
        4.3.1 赤泥库库区渗漏特征
        4.3.2 赤泥库周边污染点分布
        4.3.3 污染途径
        4.3.4 出露点污染物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数值求解
    5.1 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学模型建立
        5.1.1 边界条件概化
        5.1.2 地下水流系统内部结构概化
        5.1.3 汇源项
        5.1.4 数学模型的建立
    5.2 研究区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建立
        5.2.1 边界条件及初始浓度设定
        5.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5.3 模型求解
        5.3.1 模拟软件选择
        5.3.2 时间离散及研究区网格剖分
        5.3.3 初始值概化
        5.3.4 模型识别
        5.3.5 模型检验
        5.3.6 模型预测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 A 静态淋滤试验结果表
    附录 B 动态淋滤试验结果表

(7)煤炭开采条件下三姑泉域岩溶含水层保护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研究区概况
2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评价方法
        (1) 指标选择
        (2) 指标量化
        (3) 指标权重
        (4) 评价等级
    2.2 含水层脆弱性评价
        2.2.1 上覆岩层因子 (O)
        2.2.2 汇流因子 (C)
        2.2.3 降水因子 (P)
        2.2.4 脆弱性指标 (COP)
    2.3 含水层功能评价
        2.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2.3.2 各指标权重确定及评价结果表达
    2.4 煤炭开采影响力评价
        2.4.1 评价指标的选取
        2.4.2 各指标权重确定及评价结果表达
    2.5 含水层保护综合评价
3 结果与讨论
    3.1 含水层脆弱性评价结果
    3.2 含水层功能评价结果
    3.3 煤矿活动影响力评价结果
    3.4 含水层综合评价结果
    3.5 讨 论
4 结论与建议

(8)北方岩溶区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区含水层与煤层的空间叠置关系
3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
    3.1 矿井水水质状况
    3.2 采煤对孔隙含水层的影响
    3.3 采煤对石炭系、二叠系裂隙含水层的影响
    3.4 采煤对奥陶系、寒武系岩溶含水层的影响
4 三姑泉域煤炭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循环模式构建
5 结论

(9)晋城市三姑泉域地下水生态现状分析及修复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水文气象
    1.3 丹河及三姑泉状况
    1.4 泉域经济概况
2 泉域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1 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
    2.2 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 泉域内煤矿排水情况
    2.4 水资源超采区现状分布
3 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 泉域岩溶水资源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5 泉域地下水生态修复对策与建议

(10)山西岩溶泉研究进展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岩溶泉研究回顾
    1.1 泉流量变化趋势
        1.1.1 泉流量动态记录
        1.1.2 泉流量衰减原因
        1.1.3 泉流量预测
    1.2 降水与地下水补给时滞
        1.2.1 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
        1.2.2 降水补给时滞
        1.2.3 岩溶地下水位动态
    1.3 岩溶水资源评价研究
        1.3.1 地下水质量评价研究
        1.3.2 天然资源量评价研究
        1.3.3 可开采资源量评价研究
    1.4 水化学及同位素
        1.4.1 水化学
        1.4.2 同位素研究
    1.5 脆弱性
    1.6 采煤及工程建设对岩溶水影响
    1.7 泉域子系统划分
    1.8 保护及管理措施
        1.8.1 保护区划分
        1.8.2 管理措施
2 存在的问题
    2.1 泉源问题及泉流量预测方法
    2.2 降水补给及时滞估计方法
    2.3 水资源评价的完整性
    2.4 酸性矿井水问题
    2.5 水化学
    2.6 泉域脆弱性评价方法
    2.7 采煤及工程建设活动的影响
    2.8 泉域子系统划分标准
    2.9 保护区划分及保护管理
3 发展趋势
4 结论和建议

四、三姑泉域岩溶地下水位下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佛山市高明区李家村岩溶塌陷群成因机理分析[J]. 韩庆定,罗锡宜.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1
  • [2]长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浅层地下水SO42-运移规律研究[D]. 延子轩.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高原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研究 ——以大通河源区为例[D]. 王振兴.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
  • [4]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碳迁移机制研究[D]. 李桂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5]晋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识别及保护研究[D]. 高帅.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黔中岩溶山谷型赤泥尾矿库污染物迁移机理及预测研究[D]. 褚学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7]煤炭开采条件下三姑泉域岩溶含水层保护评价[J]. 王振兴,李向全,侯新伟,张春潮,桂春雷,左雪峰. 中国岩溶, 2019(01)
  • [8]北方岩溶区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J]. 王振兴,侯新伟,李向全,张春潮,桂春雷,左雪峰. 人民黄河, 2019(02)
  • [9]晋城市三姑泉域地下水生态现状分析及修复对策[J]. 李慧清. 山西水利科技, 2018(02)
  • [10]山西岩溶泉研究进展与前瞻[J]. 徐永新,张志祥,张永波,梁永平,曹建华,蒋忠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7(03)

标签:;  ;  ;  ;  ;  

三鼓泉地区岩溶地下水位下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