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市王东沟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查分析

长武市王东沟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查分析

一、长武王东沟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萍[1](2021)在《黄土塬区农田—果园镶嵌布局深剖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水是陆地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旱作地区制约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地处黄土高原南部的黄土塬区,近三十年来果园建设渐成规模,粮食作物与果树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各有特点,农田–果园镶嵌分布格局下的深层土壤水分消耗特征及土壤水资源协同利用模式引人关注,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土壤水库功能,协调推进区域粮食生产与果业发展。本文在位于黄土塬区的庆阳、长武和洛川塬区分别选取不同树龄苹果园及邻近农田,从样点到区域尺度,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分析等手段,并结合数理统计、整合分析等方法,就黄土塬区农田-果园镶嵌布局深剖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黄土塬区苹果园深层包气带土壤干燥化特征。庆阳、长武和洛川的土壤质地在0~23 m垂直剖面上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在0~3 m土层中,气候因素(降水量)与土壤水分显着相关,其影响SWC变异的相对贡献率达到46.9%。在3 m以下土层上,影响SWC变异的主导因子及对应土层分别为:树龄(3~13 m)和土壤质地(>13 m)。果园土壤干层起始深度为2~3 m,其受降水影响较大,而土壤干层厚度却随树龄的增加而显着增加。果树根系耗水深度和土壤水分亏缺量(与农田相比)则呈现“S”型变化,大体在20龄以后,果树根系吸水深度不再增加,年耗水量逐渐与年降水量持平。(2)区域尺度上农田转变为果园后深层土壤水分演变过程。农田转变为果园后,果树不断吸收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导致深层SWC在幼龄期以后随着果树不断生长消耗而降低,直到20龄以后逐渐保持稳定;受降水量空间变异的影响,从年降水量500 mm地区到650 mm地区,果园深层SWC随之显着增加。栽植密度对果园土壤水分的影响则因树龄而异:在幼龄期,不同栽植密度苹果园深层SWC有显着差异(P<0.05),而在衰老果园中栽植密度对SWC的影响减弱,但均显着低于对照(农田)。整体而论,黄土塬区农田变为果园会导致土壤水分出现过度消耗,这是树龄、栽植密度以及降水量水平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建议果园栽植规划中,应平衡果树生产力与土壤水分关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配置栽植密度,推进区域果业可持续发展。(3)农田-果园镶嵌布局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在24龄果园-农田交界带中,随着距果园测定距离的增大,相邻农田样地下剖面土壤水分受果园的影响愈小。农田-果园交界带上的土壤水分分布存在明显的边缘效应:苹果树能够吸收邻近农田2 m以下的土壤水分来满足自身需求,24龄果园的水平吸收范围达到7 m,表现出对邻近农田的依赖,但10龄果园未影响到邻近农田的土壤水分。在塬区农业生产中,建议以粮食自给确定农田面积阈值,维持合适的农果面积比例,农田地块的宽度不小于14 m,以推进区域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协调区域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4)农田和不同树龄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与深层土壤水分的相互作用。受黄土-古土壤序列在剖面分布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剖面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苹果树种植显着影响到0~40 cm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农田相比,果园土壤剖面碳储量随树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并超过农田,但各树龄阶段无显着差异。降水、气温及树龄对浅层土壤有机碳影响较大,而深层土壤有机碳更多受到土壤质地的影响。此外,0~1 m土壤碳储量仅占整个剖面土壤碳储量的8.83%±1.88%,表明深层土壤累计碳储量较高,这对未来土地利用管理以及评估陆地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通过大量的野外测定以及文献整合分析,阐明了黄土塬区农果镶嵌格局下典型样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描述了农田和果园深层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提出了有助于土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考虑粮食自给的粮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建议。这对于合理调整黄土塬区土地利用结构,协调推进区域粮食安全、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兴东[2](2021)在《王东沟小流域土壤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方式、地形和年降水量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是区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厚的土壤及其黄土母质犹如巨大的土壤水库,其水分调蓄功能能有效缓解降水不均所导致的旱情,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了解土壤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于合理、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推进区域粮食生产与林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为例,通过整合已有文献资料和测定2019-2020年冬春旱季前后不同地形和利用方式下0-6 m深度土壤含水量,分析小流域土壤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旱季土壤水量平衡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条件、地形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农田及荒草地浅层土壤含水量在雨季前后表现出较大差异,受雨季降水量影响明显。苹果园土壤含水量受年降水量和树龄的共同影响,但树龄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 m以下的土层,一定年限内深层土壤含水量随树龄增加而降低。(2)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形对雨季末期土壤水资源的影响各异,塬面小麦田、26 a苹果园、刺槐林地0-6 m土层土壤储水量分别为1550 mm、1385 mm和1335 mm;梁顶荒草地、小麦田、26 a苹果园和刺槐林地0-6 m土层土壤储水量分别为1604 mm、1551 mm、1180 mm和958 mm;上坡位荒草地、小麦田、26 a苹果园、刺槐林地0-6 m土层土壤储水量依次为1634 mm、1659 mm、1089 mm和979 mm;下坡位小麦田、26a苹果林地和刺槐林地0-6 m土壤储水量分别为1728 mm、1210 mm和1036 mm。总体来看,雨季末期农田和荒草地土壤水资源优于苹果园和刺槐林地,下坡位土壤水资源优于上坡位和梁顶。(3)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形对冬春旱季末期(雨季初期)土壤水资源的影响。塬面小麦田、废弃苹果园、26 a苹果园和刺槐林地0-6 m土壤储水量分别为1341 mm、1306mm、1266 mm和949 mm;梁顶荒草地、小麦田、26 a苹果园和刺槐林地0-6 m土壤储水量分别为1452 mm、1295 mm、1127 mm和767 mm;上坡位小麦田、荒草地、26 a苹果园和刺槐林地0-6 m土壤储水量分别为1439 mm、1320 mm、1011 mm和854mm;下坡位小麦田、26 a苹果园、荒草地和刺槐林地0-6 m土壤储水量分别为1309mm、1130 mm、892 mm和857 mm。可见,旱季末期小流域土壤水资源分布与旱季初期基本一致,表现为农田和荒草地大于林地,下坡位大于上坡位和梁顶。(4)冬春旱季土壤水量平衡分析表明,不同树龄苹果园旱季耗水量相近。塬面废弃苹果园、26 a苹果园和冬小麦田土壤水分消耗量分别为132 mm、239 mm、329 mm;塬面、梁顶、上坡位和下坡位小麦田土壤水分消耗量分别为329 mm、483 mm、339 mm和538 mm;上坡位、下坡位、梁顶刺槐林土壤水分消耗量分别为244 mm、298 mm和332 mm;梁顶、上坡位和下坡位荒草地土壤水分消耗量分别为301 mm、433 mm、437mm。可见,在冬春旱季,小麦田和荒草地土壤水分消耗量大于林地。不同利用条件下坡地水分消耗较大可能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

郑伟[3](2021)在《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对我国生态环境、防洪灌溉、粮食红线和饮水保源等安全的确保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对选取的黄土高原综合治理5个小流域,以2016年遥感影像为基础,进行了15m、30m、90m三种不同分辨率土壤侵蚀强度计算,利用多重分形理论构建了高程、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和植被覆盖的多重分形谱,结合地理探测器选取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植被覆盖三个因子对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1、探明了各小流域在经过综合治理后的土壤侵蚀总体现状。泥河沟流域土壤侵蚀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泉家沟流域以微度和剧烈侵蚀为主,王东沟流域以微度为主,枣子沟流域以轻度和微度侵蚀为主,纸坊沟流域以微度和剧烈为主。2、各流域不同侵蚀强度在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上的空间分布。各流域微度侵蚀主要分布在<5°坡,轻度及以上侵蚀主要分布在5°~8°和8°~15°坡。随着空间分辨率的减小,剧烈侵蚀面积向5°~8°坡集中;各流域的森林和灌木主要以微度侵蚀为主,轻度及以上侵蚀主要分布在农田、草地、硬化地面和裸地;除泉家沟流域外,其它各流域植被覆盖在<0.05区间上均为微度侵蚀,轻度及以上侵蚀主要分布在>0.7和0.5~0.7区间上。随着空间分辨率的减小,>0.7和0.5~0.7区间上的侵蚀情况越严重。泉家沟流域的侵蚀主要集中在>0.7区间上,且以剧烈侵蚀为主。3、各流域不同分辨率DEM所对应的高程、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植被覆盖的多重分形谱具有钟罩状特点。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多重分形谱的极值泥河沟、王东沟、枣子沟、纸坊沟流域先增大后减小,这表现出在DEM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高程之间的差异先增大后减小,概括地貌信息的能力就先弱后强,地貌形态的复杂度先升高再降低;泉家沟流域先减小后增大,这表现出在DEM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高程之间的差异先减小后增大,概括地貌信息的能力就先强后弱,地貌形态的复杂度先降低再升高。随着土地利用类型分辨率的降低,多重分形谱的极值泥河沟、王东沟、枣子沟、纸坊沟流域先增大后减小,这表现出在土地利用类型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先增大后减小,概括土地利用类型信息的能力就先弱后强,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复杂度先升高再降低;泉家沟流域增大,这表现出在土地利用类型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增大,概括土地利用类型信息的能力减弱,地块间的复杂度升高。随着坡度分辨率的降低,多重分形谱的极值王东沟、枣子沟流域先增大后减小,这表现出在坡度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地貌形态之间的差异先增大后减小,概括坡度信息的能力就先弱后强,地貌形态间的复杂度先升高再降低;泥河沟、泉家沟、纸坊沟流域增大,这表现出在坡度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地貌形态之间的差异增大,概括坡度信息的能力减弱,地貌形态间的复杂度升高。随着植被覆盖分辨率的降低,多重分形谱的极值王东沟、枣子沟、纸坊沟流域先增大后减小,这表现出在植被覆盖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植被覆盖之间的差异先增大后减小,概括植被覆盖信息的能力就先弱后强,植被覆盖间的复杂度先升高再降低;泥河沟、泉家沟流域增大,这表现出在植被覆盖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植被覆盖之间的差异增大,概括植被覆盖信息的能力减弱,植被覆盖间的复杂度升高。4、明确了不同分辨率DEM条件下土壤侵蚀的主要驱动力。土壤侵蚀强度单因子探测结果表明,在15m分辨率下,各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驱动力为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类型;在30m分辨率下为植被覆盖和坡度,在90m分辨率下为坡度。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侵蚀的作用在减小,坡度的作用在增大,植被覆盖作用基本稳定。土壤侵蚀强度双因子交互结果表明,在15m、30m、90m分辨率下各流域植被覆盖和坡度的共同作用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作用较大。总之,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小流域整体上土壤侵蚀情况明显好转,局部地区集中分布着面积较小的剧烈侵蚀(纸坊沟流域和泉家沟流域),以裸地和5°~8°坡为主。说明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小流域近20年的治理成效显着,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今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改善和水土保持工作仍要以土壤侵蚀防控为首要任务,科学造林,合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进一步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质量。

袁和第[4](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邓健[5](2017)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及优化》文中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区域小流域属典型的生态经济单元。退耕还林工程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在治理过程出现了人工林草退化、土壤深层水分过度消耗、经济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为提高生态恢复工程效果和小流域治理的可持续性,研究采用系统分析、试验研究、社会调查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利用Arcgis软件和SWAT模型对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特征和5个典型小流域景观配置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开展试验和社会调查研究流域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及农业系统可持续性;依据研究结果和文献资料构建评价模型并评价典型流域配置模式,找出存在的问题;依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并对典型流域配置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比较分析优化前后的评价结果和景观特征;依据评价过程和分析设计和开发小流域退耕还林评价软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平均面积为357.45 hm2-375.80 hm2,多为狭长型;研究流域内>15°的陡坡面积比例较大,土地利用以生态服务型景观为主(71.71%-97.23%),景观斑块破碎化严重;根据不同景观比例将小流域配置模式分为“林草模式”、“林草+耕地模式”、“林草+果园模式”、“林草+耕果兼作模式”和“林草+其他模式”5类;小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变化由多种因子共同驱动。(2)人工植被恢复显着增加了地表植被覆盖、枯落物归还和物种多样性恢复;且显着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等养分积累,土壤酶活性增加,微生物量增加和土壤物理状况改善;此外,与耕地相比植被恢复地显着减少了地表径流量(21.79%-69.65%)和土壤侵蚀量(31.28%-70.93%);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总体均表现为乔木>灌木>草地。(3)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显着减少了区域农户耕地面积(39.59%);也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下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下降19.09%-41.36%),蔬果产量增加,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户均增加0.80人;同时退耕还林使得区域居住环境变好、生活条件改善,94.24%的农户支持退耕还林政策,但46.63%的农户仍选择补贴停止后采取复耕行为;农户态度、社会规范和行为感知能力等多种因素会通过农户复耕意愿而影响农户复耕行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显着增加了农户经济收入和支出,增加比例分别为190%和359%,收入和支出均向非农化转变;农村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均下降,农户劳动力生产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4)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内3种典型配置模式农业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和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式的农业生产均强烈依赖外部资源投入,对本地资源的利用程度有限,尤其是果树生产为主的模式本地资源贡献最低,仅12.18%;能值产出均以水果和蔬菜为主,占总产出能值的59.70%-98.62%,粮食产出比例次之;大量的外部能值投入对本地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以果树种植为主的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粮食生产为主的模式虽然资源投入较少,但是产出效率也最低;相对来说粮果兼作型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性优于其他两种模式,更适宜于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发展。(5)利用频度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结合试验和调查数据分析,构建了包含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固碳释氧、经济收入、生产效率、粮食安全、产业结构和社会影响8个指标因素共19个指标的陕北黄土丘陵区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从生态恢复为主和社会发展为主两个方向确定了指标权重,最终建立了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和等级划分表。对研究的5个典型小流域配置模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研究流域配置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流域发展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不协调,片面发展严重、高水平农田比例小、部分流域资源压力大、低效传统农业影响流域整体发展、树种管护不到位导致生态效益较低、劳动力转移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不足。(6)结合资料分析、实地调研、试验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在典型小流域综合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多层水土流失防控工程体系、合理规划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5个方面的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景观配置模式整体优化途径;并针对4种主要的景观布局要素提出低效林地改造、陡坡低产经济林地退耕、荒山荒地改造、高产农田建设等10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依据提出的优化途径和措施对5个典型流域的农林景观配置模式进行了优化和评价,优化后从生态和社会经济角度均显着提升了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的评价指数,改善了流域整体系统服务功能。(7)设计开发了包括系统管理、数据管理、流域评价、资料查询、决策建议等5个模块的“小流域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软件V1.0”,能够用于快速输入流域基础指标得到各类要素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并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查询流域优化的技术措施。总之,本研究从配置模式现状的分析到优化模式的提出,综合多个学科理论和多种方法,为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的评价和优化提供了系统的思路和途径。研究结果能够为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指导,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景观配置模式的评价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蒋维[6](2011)在《黄土高原农村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研究 ——以陕西长武洪家镇为例》文中指出人类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耦合体,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既是动态的又是紧密相连的,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即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除受自身和外界干扰、驱动的共同影响,还具有不可预期、自组织、非线性、多稳态、阈值效应、历史依赖性及多种可能结果等特征。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可能具有多个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状态,且每一个状态都由若干个变量或参数所决定并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体制。研究系统的体制转换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止系统发生不可逆的,人们所不期望的灾难性转换。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与生态过程耦合在一起,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受环境压力和人类活动的双重胁迫,因此,有必要对该区域的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进行研究。本文以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农村社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长武县洪家镇为例,从村镇尺度和农户尺度研究当地近30年来(从1984年-2010年)农村社会-生态系统体制的转换过程,从系统体制转换的两种途径及外部条件,分析体制转换的驱动机制以及体制转换后对恢复力所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洪家镇农村社会-生态系统体制已从传统农业体制转换为新型农业体制,即从以种植粮食为主,农户家庭生计方式单一(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家庭收入几乎完全依赖于粮食种植的传统农业体制转换为以苹果种植为主的多样化生计方式、收入结构的新型农业体制,而造成系统体制发生此种转换的驱动力是单位面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收益差和单个劳动力从事不同生计的收益差。相对于镇级尺度,农户家庭体制虽然也已发生转换,但由于农户自身的适应力不同,转换的程度出现差异性,各自处于新型农业体制的不同阶段。结合两种尺度的研究发现,对系统体制转换结果的评价存在着尺度的依赖性,就本案例而言,相同的体制转换结果从村镇尺度看可能是不利的,但却可能对农户较为有利。本文从村镇尺度和农户尺度对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的过程与机理进行研究,旨在帮助当地监督、管理和调控系统,提高其应对外界干扰的能力,降低脆弱性,防止系统体制发生灾变,也为当地农业社会-生态系统的生态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政策制定等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实现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孙艳红[7](2011)在《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原理、水土保持学原理等为指导,对延庆县的21条小流域治理进行了调查,应用聚类分析、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和Topsis法等方法,对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展开研究,从而为北京市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1)通过对群众小流域治理措施及相关政策的看法态度、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效果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揭示了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调动民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改善当地民众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等对策。(2)选择沟壑密度、人均密度、人均耕地、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果同面积、梯田坝地面积、生态林面积、经济林面积、已治理面积,作为分类的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21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大体上分为生态型、农业型、经济型三大类治理模式。其中,生态型治理模式涉及9条小流域,所占比例为42.9%;农业型治理模式涉及2条小流域,所占比例为9.5%;经济性治理模式涉及10条小流域,所占比例为47.6%,并以典型小流域为例介绍了三类治理模式。(3)小流域综合治理中6个典型要素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关联顺序依次为:投资(0.724)>治理面积(0.711)>水保工程措施(0.648)>经济林(0.590)>水保林(0.536)>整地(0.508)。(4)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效益分析的权重值:生态效益0.5299,经济效益0.3497,社会效益0.1204。层次总排序CI=0.0751<0.1符合一致性要求,各个效益评价指标所得权重符合评价要求,因而指标的总排序是正确的。治理程度的权重为0.2920,林草覆盖率的权重为0.0966,土壤侵蚀模数的权重为0.1413;经济效益中的劳动生产率的权重为0.0878,土地生产率的权重为0.0545,人均纯收入的权重为0.2074;社会效益中的人均产粮的权重为0.0160,人均基本农田的权重为0.0558,劳动力利用率的权重为0.0485。由综合权重排序反馈出,治理程度、人均纯收入土壤侵蚀模数是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影响因子。(5)采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得出以生态型和经济型治理模式为主小流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好,生态效益达到中或良;以农业型治理模式为主的小流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差。以经济型治理模式为主的佛峪口小流域的经济最为突出,经济效益评价值达到92分。(6)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和Topsis法所得到的效益评价分值的直线拟合方程的拟合程度比较高,相关系数R2达到0.8853。这说明两种方法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为延庆县小流域治理的效益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赵建民[8](2010)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为例》文中认为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农林水事活动。为了评价水土保持的实施效果、明确水土保持的目的与意义、对不同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比较与优选,有必要进行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水土保持涉及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单一指标不可能评价其综合效益,因此,人们常用两类方法进行评价:即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通过优选评价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确定了评价模型中的基本参数;以延河流域中尺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评价了水土保持对研究区域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及驱动因子,分析了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研究表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对科学地确定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因子、完善水土保持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建立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多目标评价方法,需要从水土保持对方方面面的影响中选择出评价指标并归一化,确定各评价指标的评分值和权重,最后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将水土保持对各方面的影响转化为一个最终的评价值,但该值只是一个相对值,并不具有真实的生态学或经济学、社会学意义,在评价指标选取、归一化和权重因子确定等方面常常因人而异,差距甚大,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之间不能直接比较。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提出的若干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出现的频率在67个评价指中选定了13个常用的评价指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价值与使用价值,可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足迹、能值、虚拟水等指标衡量。但是,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与方法尚不成熟。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中区分了存量价值与增量价值;在生态足迹核算中初步提出并解决了中间产品、产量因子计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能值划分为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与生态系统维持能值,并根据二者间的关系将生态-社会复合系统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在进行虚拟水计算时区分了“蓝虚拟水”与“绿虚拟水”,初步构建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评价体系。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与模型,本文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建立了水土保持的水圈、土圈、生物圈、大气圈效应对研究区域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评价模型,并将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用四个指标表示,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承载力、能值与虚拟水量。通过理论推导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初步确定了评价模型中的基本参数。实证研究表明:从1997年到2004年,研究区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66元增加到2364元,其中人均生态系统内部服务价值(农业增加值)由1300元增加到1487元,人均生态系统外部服务价值由666元增加到877元;研究区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3hm2增加到2.28hm2,其中内部生态承载力由人均1.20hm2增加到1.24hm2,外部生态承载力由人均0.83hm2增加到1.04hm2;人均生态系统服务能值输由3024.6Gsej增加到3745.1Gsej,其中内部能值由586.2Gsej增加到697.8Gsej,外部能值由2438.4Gsej增加到3047.3Gsej;研究区水土保持提高改善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的效益由1997年的2435m3/人增加到2004年的2884m3/人,其中内部效益由898m3/人增加到1084m3/人,外部效益由1537m3/人增加到1800m3/人。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的内部价值高于外部价值,但外部使用价值高于内部使用价值。且生态系统外部服务的增速较快。上述4种评价结果显示:林地的生态系统边际服务功能最高,其次是梯田与果园,草地最低。农田与果园的生态系统服务主要表现为内部服务与经济效益,林地与草地的生态系统主要表现为外部服务与生态、社会效益。基于系统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显示,研究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由65.95%增加到72.90%,研究区社会效益方面目标实现程度较高,生态效益方面提高较快,尤其是治理程度和植被覆盖率等方面成效尤为显着。目前,人均基本农田、人均粮食等指标已经达标,治理程度与林草覆盖度等指标也完成了目标值的70%-90%,但在侵蚀模数、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等指标方面目标实现程度仍较低,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之重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基于系统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其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一般而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更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基于系统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主要特点是其判别功能,可以指出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理论上探讨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扩大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在实践上提出并建立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与模型,确定了模型中的基本参数,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论文初步完成了预定目标,即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李文卓,谢永生,刘涛,赵连武,何毅锋[9](2009)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长武王东沟村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及经济收入的详细调查,揭示了2007年王东沟小流域不同收入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结构现状、1998-2007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产业结构和投入产出情况及其经济效益等。结果表明当前农户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果园和耕地,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工副业和果业,各类型间农户收入及其构成差异显着。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效益差异与有自然条件、管理水平及劳动力水平等因素有关。提出王东沟小流域应结合目前政策形势调整农户种植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发展第三产业以提高经济收入等建议。

李晓春,孟全省[10](2008)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生态与经济要素演变及相互作用——以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黄土高原沟壑区长武县王东沟流域为例,分析了流域治理过程中(1985-2000年)生态与经济要素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揭示了治理条件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趋势。通过调整流域农、林、草、果用地比例,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单位面积生产力和流域粮食产量得到显着提高。与此同时,流域纯收入大幅度增加。表明这一治理模式是成功的。在生态脆弱区,国家投入是当地脱贫致富、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发展的前提;农民脱贫增收是生态与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保障;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良性发展的动力。同时发现,人均收入低于500元,粮食产量低于400公斤是国家进行投入治理的参考线,在保障口粮的基础上,人均收入提高到1000元时,可实现当地群众的自主投入发展。

二、长武王东沟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武王东沟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塬区农田—果园镶嵌布局深剖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水分时空动态
        1.2.2 土壤干层与植被生长
        1.2.3 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1.2.4 植树造林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1.3 存在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区概况
        2.3.2 样地选择
        2.3.3 样品采集
        2.3.4 室内分析
        2.3.5 整合分析法
    2.4 数据分析
        2.4.1 相关指标计算
        2.4.2 统计分析
第三章 黄土塬区农田和苹果园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试验设计与数据测定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
        3.3.1 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特征
        3.3.2 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特征
        3.3.3 不同地块农田及果园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
        3.3.4 相同地块不同年份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差异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黄土塬区苹果园深层包气带土壤干燥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土壤质地分布特征
        4.3.2 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4.3.3 苹果园土壤干燥化特征
        4.3.4 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因素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区域尺度上农田转变为苹果园后土壤水分变化过程
    5.1 前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数据收集
        5.2.2 数据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深剖面土壤水分变化过程
        5.3.2 栽植年限对果园土壤水分的影响
        5.3.3 不同栽植密度果园土壤水分差异
        5.3.4 不同降水量地区果园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黄土塬区农田-果园镶嵌布局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6.2.4 数据分析
    6.3 结果分析
        6.3.1 农田-果园交界带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6.3.2 距果园相同距离上的土壤储水量差异
        6.3.3 农田果园交界带不同位置土壤储水量及土壤水势分布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黄土塬区农田变为果园后深层土壤水分消耗与有机碳的关系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研究区概况
        7.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7.2.3 数据计算与分析
    7.3 结果分析
        7.3.1 土壤有机碳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
        7.3.2 剖面土壤碳储量的分布特征
        7.3.3 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因素
        7.3.4 深层土壤水分消耗与有机碳储量的关系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王东沟小流域土壤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方式、地形和年降水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1.2.2 地形对土壤水资源的影响
        1.2.3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资源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3.1 样点布设与数据采集
        2.3.2 试验期降水量分布
        2.3.3 土壤储水量计算
        2.3.4 水量平衡计算
        2.3.5 降水量频率计算
        2.3.6 数据来源
第三章 不同年份王东沟小流域土壤水资源差异整合分析
    3.1 长武县多年降水量分布
    3.2 不同年份的农田土壤水分分布
    3.3 不同年份的果园土壤水分剖面特征
    3.4 不同降水年份的裸地和荒草地土壤水分剖面特征
    3.5 小结
第四章 王东沟小流域雨季末期土壤水资源分异特征
    4.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资源状况的影响
        4.1.1 塬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资源分异特征
        4.1.2 梁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资源特征
        4.1.3 上坡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资源特征
        4.1.4 下坡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资源状况
    4.2 地形对土壤水资源状况的影响特征
    4.3 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形对土壤水资源影响综合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王东沟小流域冬春旱季末期土壤水资源分异特征
    5.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资源分异的影响特征
    5.2 冬春旱季末不同地形的土壤水资源状况
        5.2.1 不同地形的苹果园土壤水资源状况
        5.2.2 不同地形的农田的土壤水资源状况
        5.2.3 不同地形的刺槐林地的土壤水资源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冬春旱季土壤水资源的平衡特征
    6.1 冬春旱季前后各样点水量平衡计算
    6.2 塬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量平衡特征
    6.3 冬春旱季不同地形土壤水资源平衡特征
        6.3.1 冬春旱季不同地形的苹果园水量平衡特征
        6.3.2 不同地形的农田水量平衡特征
        6.3.3 不同地形的刺槐林的水量平衡特征
        6.3.4 不同地形的荒草地土壤水资源平衡特征
    6.4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RUSLE模型研究现状
        1.2.2 分形理论研究现状
        1.2.3 多重分形在水蚀因子中的应用现状
        1.2.4 地理探测器
    1.3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区概况
        2.2.1 淳化泥河沟流域
        2.2.2 乾县枣子沟流域
        2.2.3 安塞纸坊沟流域
        2.2.4 米脂泉家沟流域
        2.2.5 长武王东沟流域
    2.3 研究内容
        2.3.1 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格局
        2.3.2 典型小流域多重分形特征
        2.3.3 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异特征
    2.4 研究方法
        2.4.1 土壤侵蚀模型
        2.4.2 多重分形理论
        2.4.3 地理探测器
    2.5 技术路线
    2.6 小结
第三章 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格局
    3.1 土壤侵蚀各因子空间分布
    3.2 土壤侵蚀强度分类
    3.3 流域土壤侵蚀分布的坡度特征
    3.4 流域土壤侵蚀分布的土地利用类型特征
    3.5 流域土壤侵蚀分布的植被覆盖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典型小流域多重分形特征
    4.1 高程多重分形特征
    4.2 土地利用类型多重分形特征
    4.3 坡度多重分形特征
    4.4 植被覆盖多重分形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5.1 单因子驱动分析
    5.2 双因子驱动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1.4.1 径流调控理论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3 系统科学理论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1.8.1 “两山”理论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2.1 研究区的选取
    2.2 研究区域概况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3.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3.3 研究方法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3.4 数据收集说明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3.5 技术路线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5.7 本章小结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6.4 本章小结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7.1 样地概况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7.7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5)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生态恢复工程概述
        1.3.2 生态恢复工程综合效益及评价研究
        1.3.3 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1.3.4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试验设计
    2.3 数据处理和计算方法
第三章 研究区域资源和发展现状
    3.1 研究区域
    3.2 自然资源
        3.2.1 气候和水文资源
        3.2.2 地貌特征和水土流失
        3.2.3 耕地资源
        3.2.4 植被资源
    3.3 社会经济条件
        3.3.1 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
        3.3.2 人口数量和构成
        3.3.3 农业生产状况和资料投入
    3.4 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3.5 研究区资源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类型及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现状
    4.1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形态特征分析
    4.2 典型小流域范围的界定和地貌分析
        4.2.1 流域范围的界定和流域特征分析
        4.2.2 流域坡度分析
        4.2.3 流域坡向分析
    4.3 典型流域农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和配置模式类型
        4.3.1 农林景观构成要素和分类
        4.3.2 研究区主要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类型
    4.4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现状和特征分析
        4.4.1 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现状分析
        4.4.2 流域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4.4.3 流域景观功能类型特征分析
    4.5 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变化的驱动因子
第五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流域退耕还林综合效应分析
    5.1 流域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应分析
        5.1.1 退耕还林的植被恢复效应分析
        5.1.2 退耕还林的土壤恢复效应分析
        5.1.3 退耕还林地水土保持效应
    5.2 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应分析
        5.2.1 农户调查基本资料
        5.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5.2.3 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5.2.4 劳动力转移
        5.2.5 农户成果维护意愿
    5.3 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应分析
        5.3.1 农民经济收入和支出
        5.3.2 农村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
        5.3.3 农林业产值
        5.3.4 劳动力生产效率
第六章 典型流域景观配置模式农业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6.1 能值分析的步骤和数据处理
    6.2 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6.2.1 环境资源能值投入结构
        6.2.2 外部辅助能值投入结构
    6.3 能值产出结构分析
    6.4 典型流域农业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6.4.1 自然资源水平
        6.4.2 农业经济资源水平
        6.4.3 农业社会资源水平
        6.4.4 系统发展可持续性
    6.5 流域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6.5.1 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6.5.2 农业发展模式的提升途径
第七章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7.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7.1.1 构建流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7.1.2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来源和方法
        7.1.3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7.2 评价模型
        7.2.1 评价指标的权重
        7.2.2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7.2.3 综合评价的等级标准
    7.3 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评价
        7.3.1 评价结果及分析
        7.3.2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优化
    8.1 陕北黄土丘陵区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整体优化途径
    8.2 农林复合系统构成要素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途径
        8.2.1 生态林地
        8.2.2 经济林
        8.2.3 草地
        8.2.4 农田
        8.2.5 其他要素
    8.3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优化方案
        8.3.1 配置模式优化的原则
        8.3.2 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优化方案
        8.3.3 优化前后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和分析
        8.3.4 优化后配置模式景观特征分析
        8.3.5 优化前后农户经济收入分析
    8.4 优化的配置模式评价
    8.5 优化配置模式评价结果和分析
第九章 小流域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软件设计
    9.1 开发综合评价软件的目的和需求分析
        9.1.1 综合评价软件开发的目的
        9.1.2 软件的需求分析
    9.2 综合评价软件的开发原则
    9.3 综合评价软件的总体框架设计
        9.3.1 软件的逻辑结构和流程
        9.3.2 软件的功能模块
        9.3.3 软件的数据需求
        9.3.4 软件开发和运行环境
        9.3.5 软件使用范围
    9.4 软件的运行界面
    9.5 软件不足和展望
第十章 结论、讨论和创新点
    10.1 结论
    10.2 讨论
    10.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黄土高原农村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研究 ——以陕西长武洪家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理论基础
        1.2.1 农村社会-生态系统
        1.2.2 体制
        1.2.3 体制特征
        1.2.4 体制转换
        1.2.5 适应性循环
    1.3 国内外案例研究及进展
    1.4 体制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4.1 尺度的划分
        1.4.2 恢复力的量化
        1.4.3 体制转换结果的评价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第三章 洪家镇农村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
    3.1 农村社会-生态系统构建
    3.2 农村社会-生态系统演化动态
    3.3 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
    3.4 体制转换
        3.4.1 体制转换的影响因素
        3.4.2 体制转换的驱动机制
    3.5 系统恢复力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农户尺度的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
    4.1 农户家庭体制基本情况调查
    4.2 农户家庭体制分类辨识
        4.2.1 低收入农户家庭体制
        4.2.2 中等收入农户家庭体制
        4.2.3 高收入农户家庭体制
    4.3 农户家庭体制转换研究
        4.3.1 农户家庭体制转换
        4.3.2 体制转换的差异性
    4.4 农户家庭体制恢复力
        4.4.1 恢复力的计算
        4.4.2 农户家庭体制恢复力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体制转换的尺度依赖性
        5.1.2 体制转换与适应性循环
    5.2 结论
    5.3 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2 研究背景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有利于提高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率
        2.2.2 有助于促进延庆县小流域可持续发展
        2.2.3 有利于建设小康社会、改善民生
    2.3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依据
        2.3.1 径流调控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系统论理论
        2.3.4 水土保持学原理
        2.3.5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6 生态经济学原理
    2.4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内涵
        2.4.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和特点
        2.4.2 小流域治理模式
    2.5 国内外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5.1 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概述
        2.5.2 国内小流域治理研究概述
    2.6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
        2.6.1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
        2.6.2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的组成
        2.6.3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研究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系
        3.1.4 土壤
        3.1.5 植被
        3.1.6 水文气象
    3.2 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3.3 水土流失及防治状况
        3.3.1 水土流失情况
        3.3.2 水土流失防治情况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4.2.1 小流域调查方法
        4.2.2 问卷调查
        4.2.3 聚类分析方法
        4.2.4 灰色关联分析
        4.2.5 频数统计分析方法
        4.2.6 层次分析法
        4.2.7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
    4.3 技术路线
5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历程及问题
    5.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
        5.1.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5.1.2 树立和落实统筹兼顾的理念
        5.1.3 分类防治,突出重点
        5.1.4 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和谐治理
    5.2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历程
    5.3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分析
        5.3.1 问卷调查
        5.3.2 小流域综合治理存在问题
        5.3.3 小流域综合治理原因分析
        5.3.4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策
    5.4 小结
6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6.1 分类原则
    6.2 分类方法
    6.3 小流域分类
        6.3.1 分类指标的选择
        6.3.2 分类结果
    6.4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分类
        6.4.1 分类指标的选择
        6.4.2 分类结果
        6.4.3 生态型综合治理模式
        6.4.4 农业型综合治理模式
        6.4.5 经济型综合治理模式
    6.5 小结
7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7.1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7.2 评价指标研究
        7.2.1 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7.2.2 评价指标的遴选
    7.3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法
        7.3.1 效益评价方法
        7.3.2 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7.4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效益的关系
        7.4.1 数据处理
        7.4.2 数据分析结果
    7.5 延庆县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7.5.1 效益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
        7.5.2 权重计算结果
        7.5.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7.5.4 TOPSIS法
    7.6 小结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1.1.1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
        1.1.2 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
        1.1.3 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1.2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1.2.1 水土保持效益的内涵与外延
        1.2.2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方法与模型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法评析
    2.1 水土保持单项效益评价方法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2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2.2.1 基于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2.2 基于其他方法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3.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与评价方法
        3.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进展
        3.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存在的问题
    3.3 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理论与评价方法
        3.3.1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理论
        3.3.2 能值与能流理论
        3.3.3 水帐户与虚拟水理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4.1 水土保持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4.1.1 土圈效益
        4.1.2 水圈效益
        4.1.3 大气气圈效益
        4.1.4 生物圈效益
    4.2 水土保持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影响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4.2.1 水土保持对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4.2.2 水土保持对流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
        4.2.3 水土保持对流域能值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5.1 研究区概况
        5.1.1 研究区自然特征
        5.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条件
    5.2 实证研究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5.3 水土保持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5.3.1 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内部服务价值评价
        5.3.2 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外部服务价值评价
        5.3.3 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价
    5.4 水土保持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的影响
        5.4.1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评价
        5.4.2 基于能值的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评价
        5.4.3 基于虚拟水与水帐户的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评价
        5.4.4 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综合评价与比较
    5.5 研究区水土保持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6.1 系统理论及其在多目标评价中的应用
        6.1.1 系统及系统理论的基本特点
        6.1.2 基于系统理论进行多目标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6.2 水土保持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6.2.2 权重因子确定
        6.2.3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
    6.3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计算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不同农产品与工业品能值含量计算
附录二 几种农用生产资料的生态足迹计算
致谢
作者简介

(10)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生态与经济要素演变及相互作用——以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流域治理前自然、社会经济状况
二、治理后的小流域生态系统结构要素演变分析
    (一) 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与资源质量的改善
    (二) 小流域品种、种植结构与植被结构变化
    (三) 小流域肥料投入及其结构变化
三、小流域经济系统结构要素演变分析
    (一) 王东沟流域粮食单产、总产和人均粮食的变化
    (二) 王东沟流域纯收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四、小流域生态系统结构要素演变原因分析
    (一) 在生态脆弱区, 国家投入是当地脱贫致富、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发展的前提
    (二) 农民脱贫增收是生态与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保障
    (三) 利用当地资源, 发展优势产业, 农民愿意投入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良性发展的动力
五、小流域实现良性互动后展望
    (一) 完善苹果产业化链条, 寻找果业新的增长点
    (二) 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发展
    (三) 继续巩固发展林业, 提高林业附加值
    (四) 针对当地生产实际, 做好各类人才的培训工作

四、长武王东沟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塬区农田—果园镶嵌布局深剖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D]. 王亚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王东沟小流域土壤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方式、地形和年降水量的关系[D]. 党兴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D]. 郑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及优化[D]. 邓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0)
  • [6]黄土高原农村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研究 ——以陕西长武洪家镇为例[D]. 蒋维. 西北大学, 2011(08)
  • [7]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研究[D]. 孙艳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8]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为例[D]. 赵建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9]黄土高原沟壑区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效益分析[J]. 李文卓,谢永生,刘涛,赵连武,何毅锋.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3)
  • [10]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生态与经济要素演变及相互作用——以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为例[J]. 李晓春,孟全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标签:;  ;  ;  ;  ;  

长武市王东沟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