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自卫中的炎症介质抑制剂

肾小球自卫中的炎症介质抑制剂

一、肾小球自身防御中的炎性介质抑制剂(论文文献综述)

张亮[1](2021)在《基于中医象思维探讨肾衰饮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中医象思维研究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Fas/Fas L介导的凋亡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选取6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抽取12只大鼠为正常组,其余72只为造模组。造模组大鼠应用腺嘌呤(200mg/(kg·d))灌胃3周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饮组、尿毒清组、P13K抑制剂组(LY组)及肾衰饮+LY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予0.9%Nacl溶液8ml/(kg·d)灌胃。肾衰饮组给予中药复方汤剂肾衰饮煎剂按生药量33.3g/(kg·d)灌胃。尿毒清组给予尿毒清颗粒以2.25g/(kg·d)浓度灌胃。LY组给予腹腔注射P13K抑制剂(LY294002)稀释液50mg/kg,周一次。肾衰饮+LY组在给予肾衰饮煎剂按生药量33.3g/(kg·d)灌胃基础上腹腔注射LY294002稀释液50mg/kg,周一次。以上各组大鼠均连续用药4周。各组分别留取大鼠血清及肾组织,检测各项指标。实验一:观察大鼠一般状态,肉眼观察肾脏外观形态,光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及TUNEL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实验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情况。实验三: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实验四: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形态学及肾功能的影响1.1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正常组:精神状态良好,毛色光泽,较少有脱毛现象,活动正常,反应灵活,每日进食量及饮水量均正常,垫料气味较淡,大鼠便质如常排便未见异常。模型组:体重明显下降,精神状态萎靡,毛色干枯晦暗,并出现脱毛现象,反应迟钝,活动减少,进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垫料气味臭秽,稀便。尿毒清组:体重不同程度下降,精神状态萎靡,毛色干枯、脱落,精神中度萎靡,反应略有迟钝,活动减少,进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多,垫料气味臭秽,稀便。肾衰饮组:体重不同程度下降,精神轻度萎靡,毛色干枯脱毛现象较轻,反应尚可,活动度尚可,进食量尚可,饮水量略增加,垫料气味臭秽,可见便质如常排便未见异常。1.2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形态学的影响1.2.1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组织外观形态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肾脏体积均不同程度的增大,其中模型组改变最为明显,尿毒清组其次,最后为肾衰饮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表面均呈弥漫性细颗粒状改变,凹凸不平,被膜粘连,不易剥离,且外观颜色均明显发白,肉眼观察外观颜色发白程度:模型组>尿毒清组>肾衰饮组>正常组。沿肾门纵行剖开,除空白组外各组肾组织切面处均可见肾皮质不同程度变薄,且皮髓质界限欠清晰,其中模型组最明显,其他各组肉眼观察无明显区别。1.2.2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体质量及肾指数的影响各组大鼠实验前及造模第1周体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比较,第2周、第3周造模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治疗期间:第1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第2周和第3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与尿毒清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肾衰饮组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第4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肾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肾指数降低(尿毒清组P<0.01,肾衰饮组P<0.05),尿毒清组与肾衰饮组大鼠体质量、肾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1.2.3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病理学的影响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正常组可见肾小球、肾小管、系膜结构正常,间质未见增宽,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可见肾小球囊腔变大,部分肾小管萎缩,小管的管壁薄厚不匀,肾小管上皮细胞弥漫空泡变性,成纤维细胞增多,系膜细胞增生明显,肾小球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尿毒清组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减轻,系膜细胞轻度增生,部分区域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肾衰饮组可见成纤维细胞减少,系膜细胞轻度增生,部分区域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肾衰饮组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及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均低于尿毒清组。1.3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血清Scr、BUN水平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Scr、BUN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血清Scr、BU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TUNEL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细胞正常,未见阳性细胞;模型组大鼠肾脏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且主要分布在髓质区;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肾脏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组降低(P<0.01);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尿毒清组比较,肾衰饮组大鼠血清IL-6、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5)。4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内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情况:光镜下观察,正常组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为阴性,模型组TLR4、MyD88、NF-κB蛋白呈强阳性表达,尿毒清颗粒和肾衰饮干预后均能不同程度的减少TLR4、MyD88、NF-κB蛋白的表达(P<0.01),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5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组织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肾脏组织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相比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6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各组大鼠肾脏组织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p-Akt/Akt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P13K抑制剂组(LY组)大鼠肾脏组织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p-Akt/Akt比值显着降低(P<0.01);与LY组比较,肾衰饮+LY组大鼠肾脏组织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Akt/Akt比值显着升高(P<0.01)。结论:1基于中医象思维,根据肾藏象的病理之象,提出脾肾虚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和发展的病理基础,是产生毒邪的根源;毒邪(湿毒、痰毒、瘀毒)是加重病情进展恶化及迁延不愈的重要外因,证属本虚标实。2拟“抗毒、解毒、排毒”三法于一方,肾衰饮健脾益肾扶正以抗毒;祛湿涤痰化瘀以解毒;通腑泄浊以排毒,攻补兼施。3根据以上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实验研究表明:(1)肾衰饮能够明显改善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及肾功能,减轻肾脏组织病理损伤,抑制肾脏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进一步抑制肾脏纤维化,达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目的;(2)肾衰饮能够降低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脏炎性损伤;(3)肾衰饮能够降低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对肾脏细胞凋亡起到抑制作用;(4)肾衰饮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一步抑制其下游的效应靶点Fas L来抑制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细胞凋亡。

杨慧娟[2](2021)在《TsadSPI对脓毒症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干预机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和脓毒症(Sepsis)是具有相似危险诱发因素的复杂性疾病。在AKI的触发因素中,脓毒症最为常见,约50%的AKI患者伴有脓毒症,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epsis 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的死亡率达到70%。鉴于如此高的死亡率,脓毒症的治疗应该优先考虑到SA-AKI的靶向治疗。然而,目前临床上仍未有较好的治疗手段用于SA-AKI,因此,研究脓毒症时肾脏的损害机制和寻找SA-AKI的新兴治疗策略尤为重要。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和实验研究证实,“蠕虫疗法”(Helminth therapy)即蠕虫及其虫体衍生物可以用于代谢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TsadSPI(recombinant adult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from Trichinella spiralis)是源于旋毛虫的重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已有研究证实此蛋白体外可以调节免疫反应,体内可以通过调节Th1/Th2平衡、诱导Treg细胞扩增来治疗炎症性疾病。但是TsadSPI在SA-AKI患者中对肾脏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尚未有报道,故本课题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诱发BALB/c小鼠SA-AKI模型,观察脓毒症对肾脏的影响,然后用TsadSPI进行干预,探究此蛋白对肾脏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具体机制,为TsadSPI成为治疗SA-AKI的新型免疫抑制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旋毛虫重组成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sadSPI)对SA-AKI的保护作用。通过对脓毒症小鼠的精神状态,肝肾功能,肝脏、肾脏病理表现来研究脓毒症时肾脏的损伤机制,结合促炎因子和免疫调节性因子的变化,以及肾脏Myd88(髓样分化因子88)/NF-κB(核因子-κB p65)表达水平,完善“蠕虫疗法”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TsadSPI的筛选、表达及浓度测定:根据Gen Bank中TsadSPI蛋白基因序列号(EU263307.1),通过PAS(PCR-based Accurate Synthesis)的方法合成对应基因,Nde I和Xba I双酶切后连接至表达载体p Czn1,将构建成功的p Czn1-TsadSPI转入表达菌Arctic Express,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并进行纯化,12%SDS-PAGE分析,去除纯化蛋白内毒素,测定蛋白浓度后于-80℃保存。2.建立SA-AKI小鼠模型:本实验选用BALB/c雄性小鼠,CLP方法建立SA-AKI模型。将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PBS组)、模型组(CLP+PBS组)、TsadSPI治疗组(CLP+TsadSPI组),每组6只。Sham组只进行开腹探查盲肠,不进行结扎穿孔操作。术后30min,Sham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PBS(100μl),治疗组腹腔注射含有2μg TsadSPI蛋白PBS(100μl),12h后处死观察。3.TsadSPI对SA-AKI的保护作用及其免疫机制研究:12h后通过对小鼠一般状态的观察;肝脏、肾脏病理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情况;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6)及免疫调节性因子(IL-10、TGF-β)的水平变化;肾脏组织Myd88/NF-κB的表达水平来评估TsadSPI对SA-AKI的治疗作用及免疫机制。结果:1.一般情况:Sham+PBS组术后12h,小鼠活动自如,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变;CLP+PBS术后小鼠体态慵懒,活动减少,反应迟钝,身体不自如抖动并抱团取暖,眼角周围可见淡黄色分泌物,睁眼困难,无法进食饮水;经过TsadSPI治疗后,小鼠精神状态较CLP模型组好转,稍许活动,眼角淡黄色分泌物减少,但仍无法正常进食饮水。2.小鼠肝肾功能变化:与Sham组相比,CLP术后,小鼠血清肝功能ALT、AST,肾功能Cr、BUN水平明显升高(P<0.001),经过TsadSPI干预后,上述各指标明显降低(P<0.001)。3.小鼠肝脏、肾脏切片HE结果:CLP术后12h,肝脏、肾脏组织结构发生明显损伤。与Sham组相比,肝脏组织中肝索失去正常排列顺序,肝血窦淤血,肝细胞水肿明显,胞质疏松,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脏组织肾小球缺血皱缩,失去正常形态,球-囊间隙扩大,炎性细胞渗出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TsadSPI治疗后,肝脏、肾脏损伤程度较CLP组明显好转。肝小叶结构轻微损伤,细胞水肿减轻;肾脏肾小球皱缩好转,球-囊间隙无明显扩大。4.小鼠血清中TNF-α、IL-6、IL-10及TGF-β水平变化:CLP术后,促炎因子TNF-α、IL-6水平较Sham组升高(P<0.001),经TsadSPI治疗后,小鼠TNF-α、IL-6均明显下降(P<0.001)。小鼠IL-10及TGF-β水平在TsadSPI干预后与CLP组相比均显着增高(P<0.001)。5.肾脏组织Myd88表达水平:Myd88是一种胞浆内炎症介质,胞质Myd88表达量在模型组明显高于Sham组(P<0.001),经TsadSPI治疗后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6.肾脏组织NF-κB p65表达水平:NF-κB p65核阳性率即肾脏组织细胞核中出现棕褐色颗粒的细胞数在细胞总数中所占的比例。CLP术后,肾脏组织胞质和胞核出现NF-κB p65棕褐色颗粒,通过TsadSPI治疗,胞质及胞核棕褐色颗粒明显减少,NF-κB p65核阳性率与CLP组比较明显降低(P<0.001)。结论:TsadSPI可以减少肾脏组织内Myd88表达及NF-κB p65核阳性率,进而上调免疫调节性因子的分泌、下调促炎因子水平,保护脓毒症造成的肾脏损伤,有潜力成为治疗SA-AKI的新型免疫抑制药物。

杨梓[3](2021)在《解毒祛瘀滋阴方通过抑制P2X7R/NLRP3通路缓解狼疮鼠病情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解毒祛瘀滋阴方通过抑制P2X7R/NLRP3通路缓解狼疮鼠病情。方法:①将模型组、P2X7R抑制剂组和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18 ml/kg,西药组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12.5 mg/kg,中药组和中药加P2X7R抑制剂组给予口服解毒祛瘀滋阴方煎剂18 ml/kg,均灌胃10周。P2X7R抑制剂组和中药加P2X7R抑制剂组16周龄时予A-43807980 mg/kg腹腔注射1周。检测各组脾肾脏器指数,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BMDM中P2X7R、NLRP3、IL-1β和IL-18 基因表达,BMDM 表面标记物 F4/80、CD86、CD163,BMDM细胞上清液TNF-α、IL-10分泌水平。②检测尿蛋白,血清血肌酐和尿素氮,肾脏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免各组肾脏F4/80、CD86、CD163标记的巨噬细胞极化水平,肾脏细胞因子 TNF-α、IL-10 分泌水平,肾脏 P2X7R、NLRP3、ASC、Caspase-1 p20 蛋白水平,肾脏P2X7R、NLRP3、IL-1β和IL-18的mRNA水平。③将RAW264.7细胞株分为空白组、中药组、LPS+ATP组、LPS+ATP+P2X7R抑制剂组、LPS+ATP+中药组。收集细胞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上清液TNF-α、IL-10的表达,细胞CD86、CD163、P2X7R、NLRP3、ASC、Caspase-1 p20、NEK7 蛋白表达,IL-1β和 IL-18 的 mRNA 水平,细胞ROS含量,细胞表面标记物F4/80、CD86和CD163的表达。结果:①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P2X7R抑制剂组以及中药加P2X7R抑制剂组的小鼠均未见明显的脱毛现象,且淋巴结肿大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行动较为灵便,脾脏指数和肾脏指数均显着下降,血清抗ds-DNA抗体显着降低;M2型BMDM(F4/80+CD163+)的比率增加,M1 型 BMDM(F4/80+CD86+)的比率减少;P2X7R、NLRP3、IL-1β和IL-18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显着下降。②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P2X7R抑制剂组以及中药加P2X7R抑制剂组的尿蛋白均显着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显着降低;肾小球周围巨噬细胞浸润较轻,细胞增殖层数较少;肾脏巨噬细胞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且巨噬细胞分型以M2型为主;TNF-α、IL-10浓度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降低;肾脏P2X7R、NLRP3、ASC、Caspase-1 p20蛋白的表达均降低;肾脏P2X7R、NLRP3、IL-1β、IL-18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降低。③与空白组相比,中药组的细胞活力比率显着增加;F4/80、CD86标记的Ml型巨噬细胞明显减少;CD163蛋白表达上调,CD86、P2X7R、NLRP3、ASC、Caspase-1 p20、NEK7 蛋白表达下调;细胞上清液 TNF-α表达降低,IL-10表达增加;IL-1β、IL-18 mRNA表达下降;ROS含量显着减少。与LPS+ATP组相比,LPS+ATP+P2X7R抑制剂组和LPS+ATP+中药组的细胞活力比率均显着增高;F4/80、CD86标记的Ml型巨噬细胞明显减少;CD163蛋白表达上调,CD86、P2X7R、NLRP3、ASC、Caspase-1 p20、NEK7蛋白表达下调;细胞上清液TNF-α表达降低,IL-10表达增加;ROS含量显着减少。结论:①解毒祛瘀滋阴方可以通过抑制P2X7R/NLRP3信号通路逆转MRL/lpr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极化失衡缓解病情。②解毒祛瘀滋阴方通过P2X7R/NLRP3信号通路逆转MRL/lpr狼疮鼠肾脏巨噬细胞极化失衡减轻肾脏损害。③解毒祛瘀滋阴方能够通过抑制P2X7R/NLRP3信号通路逆转RAW264.7细胞株巨噬细胞极化失衡缓解炎症。

李秀珍[4](2020)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诱导GSDME介导细胞焦亡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一种人体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参与细胞膜流动性维持、突触传递、脑葡萄糖摄取、神经发育、记忆和认知等诸多重要生理过程。DHA最初以抗炎功效而闻名,它可以通过减少免疫细胞的粘附和外渗、抑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降低细胞因子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的表达等方式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的目的。细胞焦亡是一种调控性细胞死亡,依赖于Gasdermin(GSDM)蛋白家族成员形成的质膜孔道,而GSDM家族成员的活化通常(但并非总是)由炎性胱天蛋白酶(Caspase)的活化而导致。细胞焦亡包括依赖Caspase-1的经典途径和依赖Caspase-4/-5/-11的非经典途径,二者均依赖GSDMD而触发细胞焦亡,在机体免疫防御中有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有研究初步发现由Caspase-3导致GSDME剪切而介导的细胞焦亡,而它抗肿瘤治疗和药物开发中也有重要意义。近期,还有研究发现DHA可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糖尿病、非酒精性肝病(Non-alcoholic liver disease,NALD)等疾病模型中通过调节细胞焦亡信号通路上游的炎性小体以减轻炎症反应。此外,也有研究发现DHA可诱导小胶质细胞和乳腺癌细胞发生细胞焦亡。由此推测,DHA对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具有一定普遍意义,也可能会出现在其他多种细胞中,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以THP-1单核细胞(THP-1 monocytes)、THP-1巨噬细胞(THP-1 macrophages,由THP-1单核细胞经PMA诱导分化而成)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为研究对象,从细胞水平探讨DHA是否诱导细胞焦亡及其具体调控机制。第一部分DHA阻断THP-1单核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NLRP3/Caspase-1/GSDMD介导的经典焦亡通路目的:探究10种已报道的抗炎物质(DHA、姜黄素(Curcumin)、EPA、SF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葛根素(Puerarin)、和厚朴酚(Honokiol)、青蒿素(Artemisinin)、JTE013(鞘氨醇1-磷酸2拮抗剂)和黏液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转运蛋白1抑制剂2(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 lymphoma-translocation gene 1 inhibitor 2,MI-2)是否可调节经典细胞焦亡通路;其次,探究DHA是如何对经典细胞焦亡进行调节的机制;最后,初步探索DHA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是否有区别。方法:1)分别用Curcumin、EPA、DHA、SFN、Atorvastatin、Puerarin、Honokiol、Artemisinin、JTE013、MI-2等10种药物处理THP-1单核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焦亡相关分子NLRP3(Pyrin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3)、Caspase-1、GSDMD,以及凋亡因子Caspase-3以筛选可调节细胞焦亡的抗炎物质;在THP-1单核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中,分别经不同浓度的DHA(0、10、25、50、100、200μM)处理16小时,以及50μM DHA作用不同时间(0、2、4、8、16、24小时)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pase-1、GSDMD的表达;2)经0、10、25、50、100、200μM浓度的DHA分别预处理THP-1单核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1小时,接着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3小时,再用尼日利亚菌素处理1小时(用于构建经典细胞焦亡模型),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pase-1、GSDMD、IL-1β的表达;3)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0、10、25、50、100、200μM)DHA作用后的THP-1单核细胞形态学变化,并对台盼蓝染色染色阳性细胞计数,统计阳性细胞率;4)采用CCK-8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检测不同浓度DHA(0、10、25、50、100、200μM)对THP-1单核细胞的毒性作用;PI细胞染色,并镜下观察DHA(0、10、200μM)处理后THP-1单核细胞的死亡情况,并用Image J软件进行PI阳性细胞计数,并计算阳性率;5)采用CCK-8试验检测不同浓度DHA分别作用从健康人静脉血中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细胞活力;采用PI细胞核活染和流式细胞计数法,进一步检测不同浓度的DHA对PBMCs的毒性作用,并比较50μM DHA分别作用PBMCs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类肿瘤细胞THP-1单核细胞后的差异。结果:1)在10种抗炎物质DHA、Curcumin、EPA、SFN、Atorvastatin、Puerarin、Honokiol、Artemisinin、JTE013、MI-2中,DHA和SFN可调节THP-1单核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中的经典细胞焦亡信号通路,下调NLRP3、Caspase-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将GSDMD剪切成p43片段(GSDMD-C),并上调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NLRP3、Caspase-1的表达随着DHA作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尤其在200?M时显着降低,GSDMD-C片段含量则随着DH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DHA为50?M时,NLRP3、Caspase-1的表达随着DHA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GSDMD-C片段含量则随之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这THP-1单核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中,一定浓度(10-100μM)的DHA可抑制由LPS-尼日利亚菌素引起的Caspase-1、GSDMD和IL-1β剪切带的产生;3)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当DHA浓度大于等于50μM时,THP-1单核细胞出现肿大、破裂和死亡,呈典型细胞焦亡特征;当DHA浓度大于等于25μM时,THP-1单核细胞台盼蓝染色阳性细胞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显着升高;4)CCK-8结果显示DHA浓度大于等于25μM时,THP-1单核细胞的OD450值随DHA浓度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THP-1单核细胞毒性随着DHA浓度增加而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镜下观察发现,当DHA浓度为200μM时,PI细胞染色阳性率大于90%;5)在人PBMCs中,当DHA浓度大于等于50μM时,CCK-8试验结果显示OD450值随着DHA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流式分析发现PI阳性细胞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THP-1单核细胞相比,当DHA浓度为50μM时,人PBMCs的PI阳性细胞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50μM DHA和SFN均可在THP-1单核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中阻断NLRP3/Caspase-1/GSDMD经典细胞焦亡通路:下调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而减少上游炎性小体的形成,同时将GSDMD切割成不具毒性作用的GSDMD-C片段从而阻断细胞焦亡效应分子的活化;2)DHA在不同浓度范围内既可以发挥抗经典细胞焦亡作用又可以促进细胞焦亡:DHA在一定浓度(10-50μM)可抵抗由LPS-尼日利亚菌素所导致的THP-1单核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焦亡,降低炎性因子IL-1β的表达和释放,从而使细胞免于死亡;当DHA单独作用浓度为50、100、200μM时,则表现出可诱导THP-1单核细胞发生细胞焦亡相关现象;3)高浓度DHA对人PBMCs有一定毒性作用;与正常细胞(PBMCs)相比,50μM DHA更容易引起THP-1单核细胞的死亡。第二部分DHA诱导THP-1单核细胞GSDME焦亡通路目的:探究DHA诱导THP-1单核细胞焦亡的具体机制。方法:1)DHA不同浓度(0、10、25、50μM)和作用时间(0、2、4、8、16、24小时)处理THP-1单核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HA对Caspase-3/-7/-8以及GSDME的表达;2)用Z-VAD-FMK(泛Caspase抑制剂)和Z-DEVD-FMK(Caspase-3抑制剂)预处理THP-1单核细胞后,继续用50μM DHA处理16小时,采用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I阳性细胞率;并用western blot检测GSDME以及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7/-8/-9、PARP的表达情况;3)用二十五碳六烯酸(EPA)、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油酸(Oleic acid,OA)、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GLA)、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和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MA)等6种脂肪酸分别处理THP-1单核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16小时后,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以上脂肪酸对细胞内NLRP3、GSDMD、GSDME和凋亡因子Caspase-3的表达;4)分别用参与DHA代谢通路的5种氧化酶抑制剂如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NDGA)、黄芩素(Baicalein)、PD176146、COX 2 V FK3311、MK886(依次对应5-脂氧酶、12-脂氧酶、15-脂氧酶、环氧酶-2、泛脂氧酶)预处理THP-1单核细胞1小时,接着用DHA再作用16小时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焦亡相关分子NLRP3、Caspase-1、GSDMD、GSDME和凋亡因子Caspase-3的表达情况;5)将DHA的3种胞内最终代谢产物(Maresin 1、Resolvin D1和Protectin D1)分别以3种不同浓度(50、100和200 n M)作用于THP-1单核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HP-1单核细胞内细胞焦亡相关分子NLRP3、Caspase-1、GSDMD、GSDME和凋亡因子Caspase-3的表达。结果:1)当DHA作用浓度大于等于10μM时,THP-1单核细胞出现剪切的Caspase-7/-8/-3和GSDME-N片段,且DHA浓度为50μM时剪切的Caspase-7/-8/-3和GSDME-N片段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当DHA浓度为50μM时,Caspase-7/-8在DHA作用2小时后开始活化,Caspase-3和GSDME则在作用4小时后才开始被激活,且活性片段表达量在作用后16和24小时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HP-1巨噬细胞中,DHA浓度为10μM时GSDME就开始活化,50μM作用2小时即可检测到GSDME-N片段,且随DHA作用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Z-VAD-FMK和Z-DEVD-FMK均可降低THP-1单核细胞中PI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并抑制GSDME-N片段的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DHA处理的THP-1单核细胞中,Z-VAD-FMK和Z-DEVD-FMK可抑制PARP、Caspase-9/-8/-7/-3蛋白的下调;3)EPA、AA、OA、GLA、PA和MA等6种脂肪酸均不能降低NLRP3、Caspase-1的表达,也不能引起GSDMD、GSDME和Caspase-3剪切;4)参与DHA代谢通路相关的5种氧化酶抑制剂NDGA、Baicalein、PD176146、COX 2 V FK3311、MK886(依次对应5-脂氧酶、12-脂氧酶、15-脂氧酶、环氧酶-2、泛脂氧酶)对THP-1单核细胞后和THP-1巨噬细胞NLRP3、Caspase-1的表达均没有影响,同时也不能抑制GSDMD、GSDME和Caspase-3的剪切;5)在THP-1单核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中,3种不同的DHA胞内最终代谢产物Maresin 1、Resolvin D1和Protectin D1均不能导致经典细胞焦亡途径NLRP3/Caspase-1/GSDMD的阻断,以及由Caspase-3/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途径的激活。结论:1)本文首次发现DHA诱导THP-1单核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发生细胞焦亡;在THP-1单核细胞中,DHA通过激活Caspase-3/GSDME通路诱导细胞焦亡。2)DHA胞内代谢通路中的氧化酶以及胞内最终代谢产物均不能诱导THP-1单核细胞焦亡。第三部分DHA诱导HUVECs细胞焦亡目的:探究细胞焦亡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分子在不同细胞系中(原代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类肿瘤细胞、非单核-巨噬细胞类肿瘤细胞)的基础表达水平,以及DHA在HUVECs细胞焦亡的作用。方法:1)在5种人原代内皮细胞(HUVECs、HCAECs、HAECs、HLMECs、HDMECs)、3种单核-巨噬细胞类肿瘤细胞(THP-1单核细胞、U937、RAW264.7)以及5种非单核-巨噬细胞类肿瘤细胞(HEK293T、Hela、A549、3T3、COS-7)中,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种细胞焦亡经典信号通路相关分子NLRP3、Caspase-1、GSDMD、IL-1β及5种GSDM家族成员(GSDMA、GSDMB、GSDMC、GSDME、DFNB59)的基础表达水平;2)分别用1μ/mL LPS、10 ng/mL TNF-α、25 m M葡萄糖(Glucose)作用HUVECs 0、1、2、4、6、8、16、24、32小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对胞内GSDMD表达情况;3)采用western blot方法从Curcumin、DHA、SFN、Atorvastatin、Puerarin、Honokiol、Artemisinin、JTE013、MI-2等9种物质中筛选出能调节HUVECs细胞焦亡作用的抗炎物质;4)50μM DHA处理HUVECs 0、4、8、16、24小时后,用western blot检测随着DHA作用时间的延长胞内GSDMD、Caspase-1的表达情况;5)不同浓度DHA(0、10、25、50、100、200μM)或不同时间(0、4、8、16、24小时)处理HUVECs后,CCK-8试验检测细胞活性;用PI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死亡细胞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SDME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在细胞内表现为无特异性表达的凋亡因子Caspsase-3相比,细胞焦亡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分子NLRP3、Caspase-1、GSDMD、IL-1β只在特定的细胞系中表达;本文所涉及的4种单核-巨噬细胞类肿瘤细胞中,以上4种细胞焦亡通路相关分子均有表达;GSDMD在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类肿瘤细胞中有表达,而在本文所涉及的非单核-巨噬细胞类肿瘤细胞中只有A549细胞表达;GSDME则在正常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类肿瘤细胞和非单核-巨噬细胞类肿瘤细胞中均有表达;2)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用LPS、TNF-α、Glucose分别处理HUEVCs后,均未见GSDMD剪切片段的产生;3)在Curcumin、DHA、SFN、Atorvastatin、Puerarin、Honokiol、Artemisinin、JTE013、MI-2等9种药物中,只有DHA可导致HUVECs中GSDMD的表达异常;4)经50μM DHA处理HUVECs后,GSDMD出现剪切形成的GSDMD-C片段并随着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但Caspase-1的表达未见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DHA处理的HUVECs出现细胞肿胀、破裂现象,且PI细胞核染色阳性;5)当DHA浓度大于等于50μM时,CCK-8结果显示HUVECs的OD450值随DHA作用浓度的增加而显着下降,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SDME-N片段含量显着增加;另外,经50μM DHA对HUVECs作用不同时间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SDME-N片段含量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显着增加。结论:1)根据经典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相关分子NLRP3、Caspase-1、GSDMD在原代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类肿瘤细胞和非单核-巨噬细胞类肿瘤细胞中基础表达情况,单核-巨噬细胞类肿瘤细胞具备所有经典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这可能与其发挥抗病原体和参与炎症等功能紧密相关;GSDME在这些细胞中都表达;2)本文首次发现DHA可诱导HUVECs发生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

钟苗[5](2020)在《TRAF6对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特征是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全身性炎症,可导致多器官损害,包括肾脏、皮肤、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系统。其并发症是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狼疮性肾炎(LN)、神经精神狼疮、心血管疾病等。作为SLE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狼疮性肾炎,即使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在肾脏病理活检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随着病程的进展,导致肾功能不全,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的基石用药,然而药物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如易感染、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等。那么了解LN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至关重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T细胞功能已被详尽研究了几十年,并证实了其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增殖或调节功能的缺陷或变化。CD4+T细胞被认为是狼疮发生必需的,他们的基本作用是为B细胞分化和自身抗体分泌提供辅助信号,是B细胞分化最有效的驱动剂。新近TLRs的发现,阐明了天然免疫系统激活在调节适用性免疫反应、炎症和组织修复的中枢作用。导致IFN调节因子家族的成员的激活,NF-κB、MAP激酶家族成员的激活。然而非TLRs依赖的天然免疫激活是由胞浆内核酸感受器RIG-1和MDA5等分子,使得不同的伴侣分子通过IRFs和NF-κB途径来触发信号传导。核酸反应性TLRs和非TLRs质粒的核酸可以导致IFNs和其他类型促炎介质的产生,这也明确了核酸和含核酸的免疫复合物具有直接致病作用,参与了狼疮免疫功能的紊乱。其中TLRs依赖性免疫信号通路的激活控制狼疮的重要免疫应答,TLRs依赖通路转接蛋白TRAF6起重要作用。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相关因子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表达,在维持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TRAF6作为重要的适配器,介导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传导,并通过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激活NF-κB信号通路。此外,有报道称,TRAF6在LN患者中上调,加速了终末期肾病(ESRD)的进展。揭示TRAF6的调控机制不仅为炎症和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LN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目的:本试验研究TRAF6对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影响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进行了临床指标及相关分析。为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患者及相关资料。对照组为我院体检中心健康正常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Real-time PCR检测TRAF6的表达。2.随机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SLE患者,分离血清检测炎性因子及淋巴细胞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3.购买MRL/lpr狼疮小鼠(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免疫组化检测狼疮鼠肾组织TRAF6的表达。4.购买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建立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LPS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检测TRAF6、IL-1β、IL-6、IFN-γ、TNF-α的表达和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影响。5.敲除TRAF6,检测细胞因子表达及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所有数据均来自至少三个独立实验,两个独立组均以两样本t检验,多个独立组均以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被认为是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使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SLE无LN患者、LN患者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收集20例SLE无LN患者,20例LN患者,对照组选取30例本院体检中心健康正常人,三组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RAF6 mRNA在SLE患者、LN患者外周血PBMC中高表达,在LN表达更高。3.LN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高表达及淋巴细胞下降。4.建立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LPS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随着LPS浓度的升高,系膜细胞的活力逐渐下降,细胞凋亡比率升高,TRAF6 mRNA及炎性因子在LN系膜细胞中的高表达,揭示了TRAF6及细胞因子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5.敲除TRAF6,减轻了LPS诱导的HRMCs炎症损伤,炎性因子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从而提示TRAF6参与LN的发病机制。6.免疫组化显示,TRAF6蛋白在狼疮鼠(MRL/Ipr)肾组织表达较小鼠(C57BL/6)肾组织明显升高。结论:1.TRAF6可能通过影响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及炎症因子的分泌,参与LN的发病。2.炎症因子的高表达及淋巴细胞的下降是狼疮性肾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鲁齐林[6](2020)在《高糖伴腰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的炎性机制及姜黄素的干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整体观是祖国医学基本哲学观,整体观哲学强调人是有机的整体,机体整体与局部在生理与病理中都存在相互联系及影响。近年来2型糖尿病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了现代医学的热门领域。祖国医学在早期亦介绍此全身影响性疾病消渴对局部腰痹病存在影响,并提示两者的媒介因素可能是血瘀。现代炎症反应概念是祖国医学血瘀内涵的重要部分之一,其也是结缔组织纤维化的重要环节。本课题在中医整体观理论指导下,通过现代实验技术探究全身性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对脊柱局部常见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属于腰痹病范畴)黄韧带肥厚的具体作用机制及中药在其防治方面的潜在价值研究。目的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通过回顾性分析,探究全身性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对局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属于腰痹病范畴)患者中椎管内黄韧带等重要参数的影响;通过人体黄韧带组织检测及病理分析、体外实验研究,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其相关的促纤维化炎症介质在黄韧带中含量、对应黄韧带病理学改变以及MIF对黄韧带效应细胞的促炎性机理,阐明血瘀理论概念下的炎症反应在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从瘀而治”理论,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姜黄有效成分姜黄素对MIF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的干预效应。方法第一部分: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3年来(2016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诊断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住院病人。在双盲前提下测量并对比合并2型糖尿病(DM+)与非合并2型糖尿病(DM-)两组人群之间在黄韧带厚度、下关节突间距、椎管有效腔隙矢状径方面的情况,研究两组人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第二部分:前瞻性设计:在2018年8月27日-2019年5月29日,结合诊断、纳入、排除标准,录入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所有脊柱外科4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根据合并2型糖尿病与否分为DM+组和DM-组。40例患者中合并2型糖尿病20例(DM+组),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1.55±2.41岁,BMI:25.62±0.785,该组黄韧带来源L4/L5水平14例,L5/S1水平4例,L3/L4水平2例;非糖尿病患者20例(DM-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8.85±3.78岁,BMI:23.60±0.643,该组黄韧带来源L4/L5水平15例,L5/S1水平3例,L3/L4水平2例。术前根据Jong-Beom Park黄韧带测量方法在腰椎MRI水平面上测量手术节段黄韧带厚度。术中40例黄韧带样本完整取出后按左右侧分为a、b两份(a份干冰盒收集后冻存、b份予以甲醛固定),a份采用ELISA技术检测MIF及相关促纤维化炎症介质(TGF-β1、IL-1β、IL-6、TNF-αMMP-13)含量;b份采用Masson染色及IHC染色后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图片进行量化。运用影像、生化、统计方法来对比两组样本之间的差异。第三部分:采用NIH3T3细胞进行常规方法复苏、培养、传代(实验用3-5代)进行体外细胞实验。1.正常(5mM葡萄糖)与高糖(25mM葡萄糖)浓度刺激NIH3T3细胞48小时,Western Blot检测MIF的表达差异及镜下观察细胞增殖情况。2.引入外源性MIF(重组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mMIF),按浓度设置为N正常浓度对照组(2 ng/ml)、L低浓度组(4 ng/ml)、M中浓度组(10ng/ml)、H高浓度组(50 ng/ml)刺激NIH3T3细胞进行研究:(1)48h时间点光镜下观察比较不同浓度rmMIF对NIH3T3细胞增殖生长形态的影响;(2)分别在0、24、48、72h时间点予以CCK-8法检测对比四组之间A450值(酶标仪下450nm处的吸光度值);(3)48h流式细胞术检测比较成纤维细胞增殖S期情况。3.设置正常浓度rmMIF(2ng/ml)、高rmMIF浓度(50ng/ml)、高rmMIF浓度+Rho激酶特异性抑制剂Y27632三组刺激NIH3T3细胞48 h后运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对比三组之间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m RNA与蛋白表达差异。第四部分:NIH3T3细胞体外实验,分组设计:A组(无处理组)、B组(刺激组)加rm MIF(50ng/ml)、C组(抑制剂组)加rm MIF(50ng/ml)+ISO-1(20μM)、D组(姜黄素组)加rm MIF(50ng/ml)+姜黄素(20μM)与DMEM培养液一并置37℃、5%CO2孵箱培养48 h,分别采用:(1)CCK-8检测法在48h对无处理组、刺激组、姜黄素组三组用酶标仪测450 nm处的吸光度值(A450值);(2)运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比较各组之间炎症介质(TGF-β1、MMP-13、IL-1β、IL-6、TNF-α)及胶原蛋白(COL-1、COL-3)的m RNA与蛋白表达差异。结果第一部分:通过测量与对比研究发现,合并2型糖尿病组(DM+)与非合并2型糖尿病组(DM-)黄韧带厚度为(5.23±0.71)mm vs(4.42±0.60)mm;下关节突间距为(11.32±1.23)mm vs(12.09±1.57)mm;椎管有效腔隙矢状径为(7.57±1.87)mm vs(8.24±1.74)mm;两组在此三种参数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部分:DM+组vs DM-组:黄韧带厚度为(5.567±1.090)vs(4.828±0.552)mm;MIF含量为(312.105±80.820)vs(210.363±62.182)pg/mg protein;TGF-β1含量为(2728.121±890.373)vs(2170.131±689.459)pg/mg protein;MMP-13含量为(564.167±189.391)vs(379.841±101.363)pg/mg protein;IL-1β含量为(15.585±5.797)vs(10.785±2.787)pg/mg protein;IL 6含量为(17.238±4.449)vs(12.523±2.842)pg/mg protein;TNF-α含量为(13.947±4.688)vs(9.829±2.616)pg/mg protein;Masson染色后的胶原纤维胶原容积分数为(50.354±9.762)vs(41.803±5.873);IHC中MIF阳性染色IOD为(2808.882±699.779)vs(1615.892±408.609)以上指标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C中MIF阳性染色棕色颗粒分布于黄韧带成纤维细胞细胞核、胞质内以及基质中,而且此病理现象在DM+组内更加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黄韧带内的MIF浓度与厚度呈正相关(r=0.768,P=0.000)。第三部分:1.相比于正常糖浓度,体外高糖浓度下培养的NIH3T3细胞对MIF蛋白的表达水平更高且48h时间点高糖浓度组NIH3T3细胞增殖明显。2.(1)光镜下可见同一时间点(48h)不同rm MIF浓度组间NIH3T3细胞生长呈现差异,rm MIF刺激浓度越高细胞密度越大;(2)CCK-8检测显示:正常、低、中、高rm MIF浓度组间A450值(48h)组间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浓度对照组相比,低、中、高rm MIF浓度组增殖活性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随rm MIF浓度增加各组内S期的细胞占比增多。3.rm MIF刺激NIH3T3细胞48 h后细胞Cyclin-D1的m RNA和蛋白表达增加,经Rho途径抑制剂阻滞后Cyclin-D1的m 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第四部分:CCK-8检测显示:刺激组较无处理组A450值高(P<0.05),姜黄素组较刺激组A450值降低(P<0.05),姜黄素组与无处理组A450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B刺激组较A无处理组各因子胶原m RNA及蛋白表达更高(P<0.05);D姜黄素组较B刺激组的表达降低(P<0.05);D姜黄素组与C抑制剂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合并2型糖尿病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人群中,黄韧带肥厚等3种参数退变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证实了2型糖尿病是腰椎管狭窄,尤其是黄韧带肥厚的易感因素。揭示全身代谢性因素可对腰椎局部产生影响,符合中医整体观理论;2.在2型糖尿病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的黄韧带内发现MIF及其相关的促纤维化炎症介质(TGF-β1、IL-1β、IL-6、TNF-αMMP-13)含量更高,其中MIF含量与黄韧带厚度呈正相关。在合并2型糖尿病组内黄韧带样本内存在更明显的弹力纤维降解及胶原纤维增生现象,而且该组人群MIF的含量高且在黄韧带中的分布更加广泛。3.高糖环境刺激成纤维细胞高表达的MIF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炎性介质表达,MIF参与的炎症反应可能在介导合并2型糖尿病的腰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病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其中,MIF促进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纤维增生可能是黄韧带瘢痕修复致其肥厚的重要部分。炎症反应包括炎性损伤及修复两重要部分,其是中医血瘀理论的主要内涵之一;4.活血化瘀中药姜黄的有效成分姜黄素可有效地阻断MIF对成纤维细胞的相关炎性及促增殖效应,这表明姜黄可能是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腰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的有效药物之一,值得进一步研究。以上研究进一步说明了中医整体观在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腰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机理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血瘀是消渴影响腰痹病的重要媒介因素且活血化瘀药遵循中医“从瘀而治”理论可能是此类全身性慢性疾病并发腰椎黄韧带肥厚寻找有效干预方法的重要指导依据之一。

贾琼[7](2020)在《芪明颗粒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眼肾损害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芪明颗粒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眼肾损害患者血清炎症因子NF-κB、MCP-1、TNFα的干预作用,从炎症机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眼肾损害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基础降糖、降压、降脂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明颗粒,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效应指标:视力、眼底、肾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以及炎症因子NFκB、MCP-1、TNFα指标的变化,同时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的波动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本试验拟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80例,最终完成73例,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的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血压、血糖、血脂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压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的HAblc和各项血脂水平均未见明显波动,P>0.05,无统计学差异。3.两组视力及眼底病变的改善情况: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眼底出血、渗出较治疗前均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对照组眼底出血较前有所减轻(P<0.05),但眼底渗出未见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视力、眼底病变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肾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hUT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对于eGFR,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4hUTP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组对eGFR的改善情况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的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的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达8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两组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F-κB、MCP-1、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上述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值分别为0.014、0.015、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安全性评价:本试验过程中,有受试组的2例患者出现腹泻,停药1周后自行好转,未见其余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芪明颗粒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眼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卢鹏[8](2020)在《miR-494在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难点。目前,脓毒症致AKI发病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我们对脓毒症致AKI的病理生理学认识仍存在很大不足,深入探究脓毒症致AKI的发病机理,对于改进和优化临床诊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拟探究mi R-494在脓毒症致AKI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mi R-494在脓毒症致AKI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选取我院93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致AKI组(n=31)和非AKI组(n=62),q RT-PCR检测患者外周血中mi R-494的水平。(2)mi R-494在脓毒症致AKI中的作用机制24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LPS组、LPS+mi R-494抑制剂组和LPS+阴性对照组,以LPS诱导脓毒症致AKI模型。分别以q RT-PCR检测肾组织中mi R-494的水平,称重法测定肾指数,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BUN、Cr,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和q RT-PCR检测TNF-α、IL-1β、IL-6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试剂盒检测MDA、SOD、GSH含量,DHE法测定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IKKα/β、IκBα、caspase-3、Bax、Bcl-2在总蛋白中的表达以及p65 NF-κB在胞浆和核蛋白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65 NF-κB在肾组织中的表达,TUNEL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1)与非AKI患者相比,脓毒症致AKI患者外周血中mi R-494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mi R-494诊断脓毒症致AKI的敏感性为80.65,特异性为96.77,显示了较好的诊断效果。(2)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可显着增加大鼠肾组织mi R-494的表达水平(P<0.05);升高大鼠的肾指数、血清BUN和Cr水平(P<0.05);引发大鼠肾脏组织明显的病理损伤、增加大鼠的肾脏组织损伤评分(P<0.05);增加大鼠肾组织IKKα/β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降低p65 NF-κB在胞浆的表达水平、增加p65NF-κB在核内的表达水平(P<0.05);增加大鼠血清及肾组织TNF-α、IL-1β、IL-6的表达及m RNA水平(P<0.05);增加大鼠肾组织MDA、NO、ROS的表达水平、降低SOD、GSH的表达水平(P<0.05);增加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数、增加肾组织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降低肾组织Bcl-2的表达水平(P<0.05)。(3)与LPS组相比,mi R-494抑制剂可显着降低大鼠肾组织mi R-494的表达水平(P<0.05);降低LPS刺激的大鼠肾指数、血清BUN和Cr水平(P<0.05);改善大鼠病理组织学、降低LPS刺激的大鼠肾脏组织损伤评分(P<0.05);降低大鼠肾组织IKKα/β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增加p65 NF-κB在胞浆的表达水平、降低p65 NF-κB在核内的表达水平(P<0.05);降低大鼠血清及肾组织TNF-α、IL-1β、IL-6的表达及m RNA水平(P<0.05);降低大鼠肾组织MDA、NO、ROS的表达水平、增加SOD、GSH的表达水平(P<0.05);降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数、降低肾组织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增加肾组织Bcl-2的表达水平(P<0.05)。阴性对照组对LPS刺激的大鼠以上参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脓毒症AKI患者外周血中mi R-49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动物实验证明,抑制mi R-494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氧化应激、缓解肾组织损伤、改善肾功能、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起治疗脓毒症AKI的作用。

张燕子[9](2020)在《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痛风性肾病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长期高尿酸血症状态下,尿酸盐晶体沉积于肾组织引起肾脏损害,称为痛风性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RAS激活、内皮功能异常和炎症损伤,其中炎症机制致肾脏损伤越来越引起重视。外周血单核细胞通过表达于自身的模式识别受体感知危险信号,诱导炎症反应,参与机体固有免疫。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是一种胞内模式识别受体,与ASC、caspase-1构成NLRP3炎症小体,诱导炎症因子释放,介导炎症反应。本研究通过观察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炎症因子IL-1β/IL-18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肾病的表达水平,揭示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痛风性肾病的调控作用机制,为痛风性肾病早期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靶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2016年7月-2017年6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医院成年男性患者,分健康对照组、高尿酸血症组和痛风性肾病组,N=15。测定指标:(1)一般临床指标: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尿白细胞、尿红细胞、尿蛋白;(2)应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单核细胞,鉴定和计数外周血单核细胞;(3)应用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ASC、caspase-1 mRNA表达;(4)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5)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炎症因子IL-1β、IL-18表达。研究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 mRN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IL-1β、IL-18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痛风性肾病组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尿红细胞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ASC、caspase-1 mRNA表达及NLRP3、ASC蛋白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IL-1β、IL-18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高尿酸血症组相比,痛风性肾病组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尿红细胞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ASC、caspase-1 mRNA表达和ASC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炎症因子IL-1β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高尿酸血症致肾损害过程中,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中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ASC、caspase-1 mRNA表达升高,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升高,血浆炎症因子IL-1β、IL-18升高,表明尿酸盐晶体刺激NLRP3炎症小体活化,炎症因子释放,参与机体免疫应答,从而介导炎症反应致肾脏损害,参与痛风性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浦强[10](2020)在《基于PKM2调控M1型巨噬细胞活化途径探讨黄葵素对糖尿病肾病模型肾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免疫系统激活、微炎症状态是目前一致认可的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如何克服免疫炎症反应,阻止和延缓DKD的进程,是糖尿病肾病防治领域的重要课题。巨噬细胞是关键的免疫炎症效应细胞。糖尿病环境下,肾脏局部巨噬细胞浸润,并活化为促炎M1型,产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促纤维化因子等,改变肾脏局部微环境,引起肾小球损伤、结构重塑、硬化,小管萎缩,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等。巨噬细胞从静息状态至促炎M1型经典活化状态发生了糖代谢重编程(从静止转变为活跃代谢状态)。M1型巨噬细胞主要依靠快速供能的有氧糖酵解途径获取能量及中间介质以发挥促炎效应。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是细胞代谢重编程的关键酶,是糖酵解最重要的限速酶。生理状态下,PKM2以高激酶活性的四聚体构象存在于细胞质内,能与其他糖代谢酶,如己糖激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等构成复合体驱动三羧酸循环,调节细胞的能量代谢。微环境刺激下,PKM2四聚体解离为低活性的二聚体易位至细胞核,作为转录因子,驱动糖酵解进程。核PKM2是巨噬细胞活化M1的关键决定因素。因此,在糖尿病状态下,基于免疫代谢酶点深入研究巨噬细胞相关的肾损伤机制,以筛选出防治DKD新的作用靶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及临床意义。中医药在延缓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中药黄蜀葵花及其制剂目前已成为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等慢性肾脏病的重要药物。本研究以db/db小鼠及RAW264.7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黄蜀葵花醇提取物-黄葵素对DKD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是否与巨噬细胞浸润、活化相关,进一步探寻其中可能作用靶点,为黄蜀葵花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理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目的:从动物和细胞水平,应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观察黄葵素对db/db小鼠肾组织炎症、纤维化的影响,并初步探明其中机制是否与调控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及M1型巨噬细胞浸润、活化相关,为黄蜀葵花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动物实验:20只雄性db/db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黄葵素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治疗组(97.5mg/kg/d,195mg/kg/d,390mg/kg/d)及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每组各5只小鼠,空白对照组用5只相同背景的db/m小鼠。黄葵素治疗组分别相应剂量黄葵素混悬液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连续给药16周,期间定期检测尿ACR。第24周处死小鼠并收集标本。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学改变和肾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肾组织F4/80标记的巨噬细胞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4/80蛋白、III型胶原蛋白、波形蛋白、iNOS蛋白和PKM2蛋白表达情况;RT-qPCR法检测TNF-α、IL-1β、iNOS和PKM2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MCP-1水平。2.细胞实验: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梯度的黄葵素对RAW264.7巨噬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初步确定适宜浓度黄葵素进行后续药效学实验。不同糖浓度梯度刺激RAW264.7细胞,流式细胞术筛选巨噬细胞M1型活化最佳糖浓度。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低糖组,高糖组,高糖+黄葵素组,流式细胞术分析黄葵素对RAW264.7巨噬细胞M1型活化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KM2蛋白表达,探讨量效关系。结果:1.与对照组db/m小鼠相比: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b/db小鼠体重明显上升(P<0.01);肾脏指数下降(P<0.01);尿ACR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123.50±17.91 vs 13.40±1.36,P<0.01),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15.22±0.63 vs 6.53±1.38,P<0.01);肾脏病理损害明显、胶原纤维的沉积;免疫组化提示肾组织中标记F4/80的巨噬细胞浸润增多(P<0.05);肾组织中巨噬细胞标记F4/80蛋白、M1型巨噬细胞活化标志iNOS蛋白和mRNA、及炎症因子IL-1β、TNF-α基因的mRNA转录均增加(P<0.01);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MCP-1水平升高(P<0.01);肾组织中Collagen Ⅲ蛋白和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糖代谢重编程关键酶PKM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2.与DKD模型组小鼠相比:黄葵素组小鼠尿ACR水平均下降(P<0.05);黄葵素组小鼠血Scr、血BUN水平总体呈抑制的趋势,其中中剂量组血Scr和高剂量组血BUN水平显着下降(P<0.05),高剂量组血Scr下降水平更明显(P<0.01);黄葵素组小鼠肾组织中Collagen Ⅲ蛋白和Vimentin蛋白表达均降低,呈量效关系,中、高剂量治疗组降低更显着(P<0.01);黄葵素组小鼠F4/80标记的棕染细胞浸润呈不同程度降低,呈一定量效关系,中、高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5);黄葵素组小鼠肾组织F4/80蛋白表达均下调,呈量效关系,高剂量组下调最明显(P<0.01),中剂量组次其次(P<0.05);黄葵素组小鼠肾组织TNF-α、IL-1β和iNOS基因的mRNA转录均下调(P<0.01);黄葵素组小鼠血清中TNF-α、MCP-1水平均下调(P<0.05),高剂量组下调更显着(P<0.01);黄葵素组小鼠肾组织PKM2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呈不同程度的下调(P<0.05,P<0.01);但体重与肾脏指数方面,黄葵素组与DKD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细胞实验结果:高糖(30mM)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后,PKM2蛋白表达上调(P<0.01),巨噬细胞M1型活化率上升(P<0.05);而经过25ug/ml、50ug/ml的黄葵素药液处理后,PKM2蛋白表达下调(P<0.01),M1型巨噬细胞活化率下降(P<0.05)。结论:1.黄葵素显着降低db/db小鼠蛋白尿水平,减轻db/db小鼠肾脏病理损伤,减少胶原纤维沉积,抑制肾纤维化程度,呈量效关系;2.黄葵素可抑制肾组织局部巨噬细胞浸润及M1型巨噬细胞活化,减轻肾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呈量效关系;3.黄葵素抑制M1型巨噬细胞活化作用,可能与调控PKM2表达相关。

二、肾小球自身防御中的炎性介质抑制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小球自身防御中的炎性介质抑制剂(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医象思维探讨肾衰饮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观察肾衰饮对CRF大鼠抗炎、抗凋亡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基于TLR4/MyD88/NF-κB通路探讨肾衰饮对CRF大鼠抗炎机制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肾衰饮对CRF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四 探讨肾衰饮调控CRF大鼠PI3K/Akt通路的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从炎症及细胞凋亡角度探讨CRF的发病机制及中药防治CRF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2)TsadSPI对脓毒症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干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英中文缩略词表
附录B 主要试剂配制
附录C 个人简历
附录D 已发表文章
附录E 综述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解毒祛瘀滋阴方通过抑制P2X7R/NLRP3通路缓解狼疮鼠病情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解毒祛瘀滋阴方通过抑制P2X7R/NLRP3通路逆转狼疮鼠BMDM极化失衡缓解病情的机制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 主要试剂
        (二) 主要仪器设备
        (三) 实验方法
        1.实验动物分组以及药物干预
        2.实验标本采集及处理
        3.病情观察
        4.ELISA法检测各组动物的血清抗ds-DNA抗体
        5.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制备、培养以及干预
        6.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F4/80、CD86、CD163
        7.ELISA检测各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上清液细胞因子TNF-α、IL-10分泌水平
        8.Q-PCR检测各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P2X7R、NLRP3、IL-1β和IL-18的mRNA水平
        9.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一) 解毒祛瘀滋阴方能改善MRL/lpr狼疮鼠的病情
        1.解毒祛瘀滋阴方对MRL/lpr狼疮鼠精神、皮肤、毛发以及淋巴结的影响
        2.解毒祛瘀滋阴方对MRL/lpr狼疮鼠脾脏指数以及肾脏指数的影响
        3.解毒祛瘀滋阴方对各组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的影响
        (二) 解毒祛瘀滋阴方能逆转MRL/lpr狼疮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极化失衡
        1.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l型以及M2型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比例
        2.ELISA检测各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细胞因子TNF-α、IL-10分泌水平
        (三) 解毒祛瘀滋阴方能抑制MRL/lpr狼疮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P2X7R/NLRP3信号通路的活化
        1.Q-PCR定量检测各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P2X7R和NLRP3的mRNA水平
        2.Q-PCR定量检测各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IL-1β和IL-18的mRNA水平
    三、分析与讨论
        (一) 关于解毒祛瘀滋阴方改善MRL/lpr小鼠的病情
        (二) 解毒祛瘀滋阴方抑制MRL/lpr狼疮鼠P2X7R/NLRP3信号通路与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关系
        1.解毒祛瘀滋阴方抑制MRL/lpr狼疮鼠P2X7R和NLRP3基因表达与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关系
        2.解毒祛瘀滋阴方抑制MRL/lpr狼疮鼠IL-1β和IL-18基因表达与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关系
        (三) 解毒祛瘀滋阴方逆转骨髓源性巨噬细胞极化失衡与免疫系统损害的关系
        1.逆转骨髓源性巨噬细胞极化失衡与SLE的关系
        2.抑制P2X7R/NLRP3信号通路与逆转狼疮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极化失衡关系
    四、小结
第二部分 解毒祛瘀滋阴方通过抑制P2X7R/NLRP3通路改善狼疮鼠肾脏损害的机制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 主要试剂
        (二) 主要仪器设备
        (三) 实验方法
        1.实验动物
        2.Bradford试剂盒检测各组17周尿蛋白
        3.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动物血清血肌酐和尿素氮
        4.HE染色检测各组肾脏巨噬细胞浸润情况
        5.免疫荧光双染检测各组肾脏巨噬细胞极化水平
        6.ELISA检测肾脏细胞因子TNF-α、IL-10分泌水平
        7.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肾脏P2X7R、NLRP3、ASC、Caspase-1 p20蛋白表达水平
        8.Q-PCR定量检测各组肾脏P2X7R、NLRP3、IL-1β和IL-18的mRNA水平
        9.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一) 解毒祛瘀滋阴方能改善MRL/lpr狼疮鼠的肾功能
        1.Bradford试剂盒检测各组尿蛋白的水平
        2.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血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
        3.HE染色观察各组肾脏的形态学改变
        (二) 解毒祛瘀滋阴方能逆转MRL/lpr狼疮鼠肾脏巨噬细胞极化失衡
        1.免疫荧光双染标记检测各组肾脏M1型以及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
        2.解毒祛瘀滋阴方对各组肾脏细胞因子TNF-α、IL-10的影响
        (三) 解毒祛瘀滋阴方能抑制MRL/lpr狼疮鼠肾脏P2X7R/NLRP3信号通路的活化
        1.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肾脏P2X7R、NLRP3、ASC、Caspase-1 p20蛋白的表达
        2.Q-PCR检测各组肾脏P2X7R、NLRP3 mRNA表达
        3.Q-PCR检测各组肾脏IL-1β、IL-18 mRNA表达
    三、分析与讨论
        (一) 解毒祛瘀滋阴方可以减轻狼疮鼠肾脏损害
        1.解毒祛瘀滋阴方改善MRL/lpr狼疮鼠肾功能
        2.解毒祛瘀滋阴方改善肾脏病理以及减少肾脏巨噬细胞浸润
        (二) 解毒祛瘀滋阴方抑制MRL/lpr狼疮鼠P2X7R/NLRP3信号通路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1.解毒祛瘀滋阴方抑制MRL/lpr狼疮鼠P2X7R和NLRP3炎症小体蛋白和基因表达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2.解毒祛瘀滋阴方抑制MRL/lpr狼疮鼠IL-18和IL-1β基因表达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三) 解毒祛瘀滋阴方逆转MRL/lpr狼疮鼠肾脏巨噬细胞极化失衡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1.MRL/lpr狼疮鼠肾脏巨噬细胞极化失衡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2.解毒祛瘀滋阴方通过P2X7R/NLRP3信号通路逆转MRL/lpr狼疮鼠肾脏F4/80+CD86+/F4/80+CD163+比例失衡
    四、小结
第三部分 解毒祛瘀滋阴方通过抑制P2X7R/NLRP3通路缓解炎症的机制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 主要试剂
        (二) 主要仪器设备
        (三) 实验方法
        1.解毒祛瘀滋阴方冻干粉的制备
        2.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的培养
        3.细胞的分组与干预
        4.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A-438079 hydrochloride的细胞活力
        5.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活力
        6.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细胞因子TNF-α、IL-10的表达
        7.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CD86、CD163蛋白表达
        8.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2X7R、NLRP3、ASC、Caspase-1 p20、NEK7蛋白水平
        9.Q-PCR定量检测各组细胞IL-1β和IL-18的mRNA水平
        10.活性氧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ROS含量
        11.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表面标记物F4/80、CD86、CD163
        12.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一) 解毒祛瘀滋阴方能提高RAW264.7细胞活力
        (二) 解毒祛瘀滋阴方能够逆转巨噬细胞极化失衡
        1.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1型以及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
        2.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CD86、CD163蛋白表达
        3.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细胞因子TNF-α、IL-10的表达
        (三) 解毒祛瘀滋阴方可以抑制巨噬细胞P2X7R/NLRP3炎症小体通路
        1.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2X7R、NLRP3、ASC、Caspase-1 p20蛋白的表达
        2.Q-PCR检测各组细胞IL-1β、IL-18 mRNA表达
        3.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NEK7蛋白的表达
        4.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ROS含量
    三、讨论与分析
        (一) 关于采用RAW264.7细胞株
        (二) 解毒祛瘀滋阴方抑制RAW264.7细胞株P2X7R/NLRP3信号通路的激活
        (三) 解毒祛瘀滋阴方逆转RAW264.7细胞株中巨噬细胞极化失衡
        (四) 抑制P2X7R/NLRP3信号通路与逆转巨噬细胞极化失衡的关系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文献综述 P2X7R/NLRP3信号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诱导GSDME介导细胞焦亡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1.2.1 DHA及其作用机制
        1.2.2 DHA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1.3 细胞焦亡
        1.3.1 细胞焦亡
        1.3.2 Gasdermin家族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1.3.3 细胞焦亡与疾病
    1.4 研究基础与假设
第2章 DHA阻断THP-1单核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NLRP3/CASPASE-1/GSDMD介导的经典焦亡通路
    2.1 材料
        2.1.1 主要试剂及配制
        2.1.2 主要器材及仪器
        2.1.3 实验细胞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复苏/培养/传代/冻存
        2.2.2 抗炎物质处理THP-1单核细胞
        2.2.3 抗炎物质处理THP-1巨噬细胞
        2.2.4 DHA不同剂量/时间处理THP-1单核细胞
        2.2.5 DHA不同剂量/时间处理THP-1巨噬细胞
        2.2.6 LPS-尼日利亚菌素处理THP-1单核细胞
        2.2.7 LPS-尼日利亚菌素处理THP-1巨噬细胞
        2.2.8 细胞毒性试验(LDH检测)
        2.2.9 PI染色
        2.2.10 台盼蓝染色细胞计数
        2.2.11 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
        2.2.12 CCK-8 实验
        2.2.13 流式细胞计数
        2.2.14 Western blot检测
        2.2.15 结果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
        2.3.1 DHA下调THP-1单核细胞NLRP3、Caspase-1 表达并参与GSDMD和Caspase-3 活化剪切
        2.3.2 DHA下调THP-1巨噬细胞NLRP3、Caspase-1 表达并参与GSDMD和Caspase-3 活化剪切
        2.3.3 DHA阻断THP-1单核细胞NLRP3/Caspase-1/GSDMD通路
        2.3.4 DHA阻断THP-1巨噬细胞NLRP3/Caspase-1/GSDMD通路
        2.3.5 DHA致THP-1单核细胞死亡及形态观察
        2.3.6 DHA对THP-1单核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
        2.3.7 DHA诱导THP-1单核细胞死亡
        2.3.8 DHA导致人PBMCs细胞活性下降
        2.3.9 DHA诱导人PBMCs和THP-1单核细胞死亡比较
    2.4 讨论
第3章 DHA诱导THP-1单核细胞CASPASE-3/GSDME焦亡通路
    3.1 材料
        3.1.1 主要试剂及配制
        3.1.2 主要器材及仪器
        3.1.3 实验细胞
    3.2 实验方法
        3.2.1 细胞复苏/培养/传代/冻存
        3.2.2 DHA不同剂量/时间处理THP-1单核细胞
        3.2.3 DHA不同剂量/时间处理THP-1巨噬细胞
        3.2.4 Caspase抑制剂作用THP-1单核细胞
        3.2.5 PI染色
        3.2.6 流式细胞计数
        3.2.7 脂肪酸/DHA代谢物作用THP-1单核细胞
        3.2.8 脂肪酸/DHA代谢物作用THP-1巨噬细胞
        3.2.9 氧化酶抑制剂作用THP-1单核细胞
        3.2.10 脂肪酶抑制剂作用THP-1巨噬细胞
        3.2.11 Western blot检测
        3.2.12 结果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
        3.3.1 DHA在THP-1单核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中激活Caspase-7/-8/-3 以及Caspase-3/GSDME途径
        3.3.2 DHA通过Caspase-3/GSDME途径诱导THP-1单核细胞焦亡
        3.3.3 DHA激活THP-1单核细胞凋亡相关通路
        3.3.4 其他脂肪酸对细胞焦亡无调节作用
        3.3.5 DHA代谢通路氧化酶不参与细胞焦亡
        3.3.6 DHA胞内最终代谢物不参与细胞焦亡
    3.4 讨论
第4章 DHA诱导HUVECS细胞焦亡
    4.1 材料
        4.1.1 主要试剂及配制
        4.1.2 主要器材及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细胞
        4.2.2 细胞培养
        4.2.3 抗炎物质处理HUVECs细胞
        4.2.4 LPS、TNF-α、葡萄糖处理HUVECs细胞
        4.2.5 PI染色
        4.2.6 CCK-8 试验
        4.2.7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4.2.8 结果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
        4.3.1 细胞焦亡经典通路相关分子在不同类型细胞中基础表达情况
        4.3.2 细胞焦亡关键分子GSDM蛋白家族成员在不同类型细胞中基础表达情况
        4.3.3 LPS、TNF-α、葡萄糖均不引起HUVECs中GSDMD剪切
        4.3.4 DHA调节HUVECs中GSDMD表达
        4.3.5 DHA在HUVECs中诱导GSDMD-C剪切
        4.3.6 DHA诱导HUVECs细胞死亡
        4.3.7 DHA在HUVECs中导致GSDME-N剪切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TRAF6对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材料
    2.3 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SLE无 LN、LN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
    3.2 各组外周血PBMC中 TRAF6 及血清中炎性因子与淋巴细胞表达
    3.3 建立LN肾小球系膜细胞模型,检测TRAF6 及炎性因子表达
    3.4 敲除TRAF6,观察细胞活力、凋亡细胞比率及炎性因子表达
    3.5 免疫组化分析TRAF6在狼疮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对照
综述
    参考文献
主要科研成果及参与课题
致谢

(6)高糖伴腰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的炎性机制及姜黄素的干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前言
    1 祖国医学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
    3 祖国医学对2型糖尿病及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
    4 现代医学对2型糖尿病及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
    5 基于中医基本哲学整体观辩证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6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2型糖尿病并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联系
    7 姜黄与阻断MIF对成纤维细胞效应作用的联系
    8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一章 2型糖尿病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管内结构参数的影响
    1 对象及研究方法
        1.1 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组
        2.2 测量对比腰椎节段的确定
        2.3 椎管内各参数对比结果
    3 讨论
        3.1 中医基本哲学整体观认识消渴症及腰痹病之间的关系
        3.2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与2型糖尿病特征
        3.3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纳入标准及影像学测量点选择依据
        3.4 合并2型糖尿病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各项参数特征
        3.5 2型糖尿病对腰椎管中骨性结构参数的影响及分析
        3.6 2型糖尿病对腰椎管中纤维性软组织结构参数的影响及分析
        3.7 黄韧带肥厚及与2型糖尿病潜在关系分析
    4 结论、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黄韧带中MIF定量分析及其效应研究
    1 研究对象及黄韧带获取与初步处理
        1.1 对象及伦理内容
        1.2 黄韧带获取及初步处理
    2 方法
        2.1 黄韧带厚度测量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表(表2-2,表2-3)
        2.3 黄韧带内的蛋白提取、浓度测量及相关炎症介质ELISA测定
        2.4 黄韧带弹力、胶原纤维Masson染色及定量分析
        2.5 黄韧带内MIF免疫组织化学(IHC)研究及定量分析
        2.6 黄韧带厚度与MIF含量相关性分析
        2.7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黄韧带厚度对比
        3.2 黄韧带内MIF、TGF-β1、MMP-13、IL-1β、IL-6、TNF-α蛋白定量
        3.3 黄韧带弹力、胶原纤维Masson染色及定量分析
        3.4 黄韧带内MIF免疫组织化学(IHC)研究及定量分析
        3.5 黄韧带厚度与MIF含量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血瘀为消渴及腰痹病的共同致病因素
        4.2 腰椎黄韧带的正常及病理学表现
        4.3 腰椎黄韧带肥厚的基本影响因素
        4.4 源自2型糖尿病的代谢因素对腰椎黄韧带肥厚影响
        4.5 MIF特性及在2 型糖尿病人肥厚黄韧带内含量的差异
        4.6 MIF促进结缔组织纤维化作用
        4.7 转化生长因子-β1 特性及组间含量差异
        4.8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特性及组间含量差异
        4.9 白细胞介素1特性及组间含量差异
        4.10 白细胞介素-6 特性及组间含量差异
        4.11 肿瘤坏死因子α特性及组间含量差异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MIF在糖浓度差异下的表达及其对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效应与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表3-1 表3-2)
        1.2 不同浓度糖对NIH3T3 细胞MIF蛋白表达及增殖影响
        1.3 不同浓度外源性MIF(rmMIF)对NIH3T3 细胞增殖的影响
        1.4 MIF促进NIH3T3 细胞增殖机制研究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NIH3T3细胞在不同糖浓度环境下MIF的表达及细胞增殖情况
        2.2 不同浓度外源性MIF(rmMIF)对NIH3T3 细胞增殖的影响
        2.3 MIF促进NIH3T3 细胞增殖机制研究
    3 讨论
        3.1 整体观指导下分析消渴与腰痹病的联系
        3.2 黄韧带主要的效应细胞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3.3 MIF与组织纤维化的联系
        3.4 高糖环境促进成纤维细胞对MIF的表达
        3.5 MIF呈浓度耐性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
        3.6 MIF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机制探究
        3.7 MIF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总结
        3.8 MIF与 TGF-β1 促成纤维细胞增殖协同效应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姜黄素对MIF诱导成纤维细胞炎性介质表达及促增殖效应的干预作用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1.2 主要溶液的配制
        1.3 姜黄素对MIF促成纤维细胞增殖干预效应
        1.4 姜黄素抑制MIF促成纤维细胞炎性介质及Ⅰ Ⅲ型胶原表达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姜黄素对MIF促成纤维细胞增殖干预效应
        2.2 姜黄素抑制MIF促成纤维细胞炎性介质及Ⅰ Ⅲ型胶原表达
    3 讨论
        3.1 血瘀因素贯穿整体哲学观对消渴并发腰痹病
        3.2 对MIF相关效应研究分析
        3.3 实验用细胞的选择
        3.4 促纤维化炎症介质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3.5 促纤维化炎症介质对成纤维细胞作用存在网状效应
        3.6 MIF促成纤维细胞炎症介质的表达分析
        3.7 MIF促进诸项炎症介质表达机制总结
        3.8 祖国医学对姜黄的药物特性认识及运用
        3.9 现代医学对姜黄的药物特性研究及运用
        3.10 姜黄有效成分的细胞毒性及实验剂量选择
        3.11 姜黄素对MIF促成纤维细胞增殖干预效应
        3.12 姜黄素抑制MIF促成纤维细胞炎性介质表达分析
    4 结论
    5 展望
    参考文献
结语
综述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芪明颗粒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眼肾损害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案设计
        2.2 治疗方案
        2.3 合并用药与禁止用药
        2.4 不良事件观察
        2.5 观察指标
        2.6 疗效评定标准
        2.7 统计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两组基础治疗情况
        3.3 两组对视力及眼底的影响
        3.4 两组对肾功能的影响
        3.5 两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3.6 两组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3.7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MCD的认识
        1.1 DR、DKD的病理改变
        1.2 DR、DKD的发病机制
        1.3 NF-κB、TNFα、MCP-1与DR、DKD的相关性研究
        1.4 DR与 DKD的相关性分析
        1.5 西医对DR、DKD的治疗
    2 祖国医学对MCD的认识
        2.1 病名及病因认识
        2.2 病机认识
        2.3 治法探讨
    3 芪明颗粒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3.1 组方分析
        3.2 现代药理研究
    4 芪明颗粒对气阴两虚型MCD眼肾损害患者的疗效分析
        4.1 对视力、眼底病变的影响
        4.2 对肾功能的影响
        4.3 芪明颗粒对炎症因子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4.4 安全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miR-494在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1.脓毒症致AKI的发病机制
        2.miRNA参与脓毒症致AKI发病的调控
        3.miR-494 在脓毒症致AKI中的表达及作用
    研究目的、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样本收集
        1.1.3 仪器设备
        1.1.4 主要商品试剂
    1.2 方法
        1.2.1 动物建模及处理
        1.2.2 血清BUN、Cr检测
        1.2.3 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
        1.2.4 q RT-PCR检测miR-494及m RNA水平
        1.2.5 PCR反应
        1.2.6 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
        1.2.7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p65NF-κB表达
        1.2.8 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参数检测
        1.2.9 DHE荧光染色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ROS水平
        1.2.10 TUNEL检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1.3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2.1 miR-494 在脓毒症致AKI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显着升高
    2.2 抑制miR-494 可降低LPS刺激的大鼠肾指数、血清BUN和 Cr
    2.3 抑制miR-494 可改善LPS刺激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
    2.4 抑制miR-494 可抑制LPS刺激的大鼠NF-κB信号通路转导
    2.5 抑制miR-494可降低大鼠血清及肾组织中的炎症因子水平
    2.6 抑制miR-494 可抑制LPS刺激的大鼠氧化应激损伤
    2.7 抑制miR-494 可抑制LPS刺激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三、讨论
    3.1 脓毒症致AKI的生物标志物
    3.2 miR-494 在脓毒症致AKI中的作用及机制
    3.3 miR-494的其它潜在的作用机制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相关miRNA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痛风性肾病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分析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试剂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1.3.1 标本采集
        1.3.2 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
        1.3.3 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和鉴定
        1.3.4 RT-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_3、ASC、caspase-1 mRNA表达
        1.3.5 Western blot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_3、ASC、caspase-1蛋白表达
        1.3.6 ELISA法检测血浆IL-1β和IL-18表达
    1.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1 三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和鉴定
    1.2 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1.3 三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表达
    1.4 三组患者尿液分析
    1.5 三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_3、ASC、caspase-1 mRNA表达
    1.6 三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
    1.7 三组患者血浆压IL-1β、IL-18表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附录
致谢

(10)基于PKM2调控M1型巨噬细胞活化途径探讨黄葵素对糖尿病肾病模型肾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病因
        1.2 病机
        1.3 黄蜀葵花及其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1.4 问题与展望
    2. 现代医学基于免疫炎症角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2.1 糖尿病肾病与免疫炎症机制
        2.2 免疫细胞
        2.3 免疫细胞受体
        2.4 炎性细胞因子
        2.5 趋化因子
        2.6 粘附分子
        2.7 免疫复合物沉积
        2.8 补体激活
        2.9 问题和展望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
        1.3 实验耗材
        1.4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1.5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给药方案
        2.3 小鼠一般情况观察
        2.4 小鼠血清、尿液和肾脏组织样本采集
        2.5 肾脏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胶原纤维(Masson)染色
        2.6 小鼠肾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
        2.7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技术(RT-qPCR)检测
        2.8 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
        2.9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2.10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各组小鼠一般状态的观察
        3.2 各组小鼠体重、肾脏指数的比较
        3.3 各组小鼠尿ACR、血Scr和BUN的比较
        3.4 各组小鼠肾脏病理改变的比较
        3.5 各组小鼠肾脏纤维化指标(Collagen Ⅲ、Vimentin)蛋白表达的比较
        3.6 各组小鼠炎症因子表达结果的比较
        3.7 各组小鼠肾组织M1型巨噬细胞活化结果的比较
        3.8 各组小鼠肾脏组织PKM2蛋白和mRNA的表达比较
    4. 小结
第三部分 细胞实验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株
        1.2 实验药品
        1.3 实验耗材
        1.4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1.5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复苏、传代及冻存
        2.2 Cell Counting Kit (CCK)-8实验
        2.3 流式细胞术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剂量黄葵素(TFA)对RAW264.7细胞的存活率影响
        3.2 不同糖浓度刺激RAW264.7细胞,筛选巨噬细胞M1型活化最佳糖浓度
        3.3 黄葵素对RAW264.7巨噬细胞活化为M1型状态的影响
        3.4 黄葵素对RAW264.7巨噬细胞活化为M1型下PKM2蛋白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部分 讨论
结论
    1. 研究的主要成果
    2. 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肾小球自身防御中的炎性介质抑制剂(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医象思维探讨肾衰饮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机制研究[D]. 张亮.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TsadSPI对脓毒症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干预机制[D]. 杨慧娟.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3]解毒祛瘀滋阴方通过抑制P2X7R/NLRP3通路缓解狼疮鼠病情的机制研究[D]. 杨梓.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诱导GSDME介导细胞焦亡的机制研究[D]. 李秀珍. 南昌大学, 2020(08)
  • [5]TRAF6对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临床分析[D]. 钟苗.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高糖伴腰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的炎性机制及姜黄素的干预效应研究[D]. 鲁齐林.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芪明颗粒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眼肾损害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D]. 贾琼.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8]miR-494在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卢鹏.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痛风性肾病的调控机制研究[D]. 张燕子.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10]基于PKM2调控M1型巨噬细胞活化途径探讨黄葵素对糖尿病肾病模型肾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 浦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肾小球自卫中的炎症介质抑制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