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持续发展与人口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玥[1](2021)在《新课标下高中人口地理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已成为地理教学的宗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剧烈,人地关系越发紧张,人口问题仍是人类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基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进行人口地理教学,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地理问题,关心我国人口国情,强化学生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基本观念,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当前时代所要求地理教育应该具备的重大使命。本研究依托地理课程改革,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理论、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作为理论支撑,分析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通过对高中人口地理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中存在问题。对新实施的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和中图版必修“地理2”教材中人口地理内容进行梳理,明确知识内容及其所体现地理核心素养,并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最后,研究提出人口地理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本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高中人口地理教学和学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高中生对人口地理相关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一般;高中地理教师与学生对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均衡,学生对地理核心素养没有清晰的认知;大多数师生都能认识到人口地理教学中进行人口国情教育的重要性,但同时人口国情教育仅停留于浅层的知识性内容学习。第二,基于高中人口地理教学现状的分析解读,结合高中地理教材中人口地理内容梳理分析和相应教学目标的明确,提出高中人口地理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在人口地理教学中应强调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为落实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人口国情教育,提出了以下人口地理教学策略:完善课堂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拓展第二课堂,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深入研究人口地理知识,聚焦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立足人口地理知识教学,渗透人口国情教育。第三,为将教学策略应用于地理教学实践中,本论文对人教版必修“地理2”《人口》一章进行教学设计,希望为一线教师进行人口地理教学提供参考。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人口地理教学现状、梳理高中人口地理教学内容,提出行之有效的人口地理教学原则和策略。在人口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和人口国情教育,提高师生对人口知识的重视,关注人口问题,强化人地协调观念,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万新月[2](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作为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对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影响,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生育行为在微观层面上能够反映人们的生育意愿,生育水平在宏观维度上更能体现当前社会的生育观念和文化。因此,生育水平的变迁研究是了解中国生育观念和文化转变的现实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与经济、家庭、教育等社会因素密切联系。结合人类发展的历史性、社会发展的关系性,选择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定性定量相结合地分析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深入探索中国人口发展脉络,有利于推进新时代下中国人口战略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唯物史观为视角,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各代领导人的人口思想与论述的基础上,梳理建国以来中国生育政策的变迁历程,为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分析搭建政策背景。然后搜集相关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分析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情况。发现自建国以来,中国生育水平呈现出波动式下降的变迁特点,而且自21世纪以来,中国步入稳定的低生育水平状态,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与生育政策的变迁紧密联系,体现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理论对中国人口发展的指导作用。此外,中国生育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其中高生育水平集聚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南部,低生育水平聚集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而近16年以来,中国低生育水平聚集的城市数量减少,高生育水平聚集的城市数量有上升的趋势,上升城市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南地区,因此加强对生育水平空间变迁的关注与研究有利于中国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接着在唯物史观视域下定性分析物质生产、婚姻家庭、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和就业发展对中国生育水平的影响,选取相关变量、构建数据模型,对中国生育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日常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动不影响生育水平,平均家庭户规模的扩大、粗离婚率的上升、城镇化发展对中国生育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均GDP的增长、失业率的上升对中国生育水平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人均受教育年限对中国生育水平的影响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呈“U”型关系,且最低点为8.8年。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促进二孩政策与社会经济政策配套衔接,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指导作用,明确中国生育水平空间发展不平衡状态,提高中国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以及创新力的政策建议。在唯物史观视域下分析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域的一次拓展性研究,对中国人口结构与经济、教育、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陈红斌[3](2020)在《马克思人口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是社会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对于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巩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历来受到各国政治经济学家以及哲学家关注。关于人口发展规律以及人口对国家政治经济影响的研究,在整个政治经济学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人口发展状况,在深刻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人口思想基础上,提出科学的人口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与剥削,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口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人口生产,人的本质实现是人口质量的根本体现以及资本积累过程中产生的相对过剩人口等方面,对当代各国人口政策的制定有着深刻的指导价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的人口状况呈现出全新的特征。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政策也发生着新的变化。马克思人口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政策制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人口理论指导下,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相关要素,把握人口发展的规律,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人口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人口发展状况,系统分析其当代价值。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人口理论的思想渊源。文章通过梳理古希腊人口思想以及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人口思想,分析马克思人口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结合资本主义社会人口发展实际状况,阐明人口发展规律,最终得出科学的人口理论。第二部分: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形成过程与主要内容。文章主要从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初步形成以及丰富发展两个阶段出发,比较全面分析了其人口理论的形成过程,分析人口理论形成的背景以及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对于马克思人口理论主要内容的分析,主要是从人口生产、人口质量以及相对过剩人口三个方面进行内涵阐述。第三部分: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人口理论在理论指导以及实践价值方面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丰厚的滋养和借鉴。在理论价值方面,为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政策变迁提供理论指导,为当代我国人口政策制定提供原则指导。在实践价值方面,促进劳动者认清就业形势,增强社会就业竞争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严翔钟[4](2020)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阈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即人的繁衍)的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而人口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全部社会行为的基础和主体,其数量的多少、结构的变化、素质的高低等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及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我国制定人口政策、治理人口问题的理论指南。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形势日益严峻,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带来的各类问题亟待解决,提高生育率逐渐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方针没有变。“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在全国各地统一实施,它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我国人口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对缓解我国人口结构性矛盾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新政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国家、社会、家庭三个层面的一系列现实阻碍,实施效果仍有待观察。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新时代国情和最新资料,分析概括了现阶段“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以及实施中面临的现实阻碍和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推动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所作为。本文主要论述了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和创新之处,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人口、生育政策等相关概念界定及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分析。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时代价值的论述。第三部分,是阐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客观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从对我国现阶段严峻的人口形势以及“单独二孩”政策遇冷等现实因素的分析,体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同时论述了二孩政策实施对促进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是论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这一部分,以“全面二孩”政策落实之后的现实状况为基础,概括了现阶段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分析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多层面的现实阻碍,同时从国家政策、社会经济和文化观念方面剖析了存在阻碍的主要原因。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针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中面临的现实阻碍,探究了推进二孩政策实施的对策。主要从国家层面包括政策宣传、配套体系、财政补贴,社会层面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托幼、养老,以及家庭层面包括生育文化、家庭责任、教育理念等三个层面来缓解社会与家庭育儿的经济和精力双重压力,促进“全面二孩”政策落地。
王雪超[5](2019)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角下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8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追求人类解放,实现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也是社会的总体目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这个人口大国中的一个大问题,其外延宽泛、内涵丰富。人口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在其根本上更是涉及到社会发展的问题。人们的生活福祉以及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人口问题的有效解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口思想同前人比起来是崭新的、科学的,其理论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虽没有像《资本论》一样进行集中的表述,但是却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价值。本文研究主要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人口质量理论、人口城市化理论等主要内容。通过对建国后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梳理,概括和总结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主要经验。进而提出人口生育政策制定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制定献言献策。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绪论部分,主要陈述选题目的与意义、梳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点名研究方法、思路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厘清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产生背景及其主要内容进行阐述;梳理我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的基本历程。将建国后的人口生育政策划分为:1949年-1958年关于节育政策的反复阶段;1958-1978年全面计划生育政策的酝酿阶段;1978-2018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推开及调整阶段;以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建国以来我国生育政策的演变,进而总结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主要经验;对我国未来制定人口生育政策进行深入的思考,进一步概括我国制定人口生育政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杨琦[6](2019)在《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历史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建国后,我国人口数量激增,至上世纪70年代,人口数量突破8亿大关。过快增长的人口数量与当时我国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落后、粮食生产水平低的国情十分不相适应,人口形势相当严峻,计划生育政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以1980年《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的发表为标志,我国开始正式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即独生子女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大到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小到对家庭和个人的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极大地降低了我国的人口增长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升了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其释放出的巨大的人口红利为我国一定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但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有其运行周期,都存在着某种局限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和人口的不断发展,计划生育政策与我国国情的不相适应开始逐步显现。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率持续下降、新增劳动力人口短缺、人口老龄化提前、出生性别比偏高、代际抚养压力过大、独生子女家庭生活风险加重等问题突显,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牵制。近年来,二孩政策逐步放开,独生子女政策已成为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能随之得以解决。人口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而人口政策作为政府调节和指导本国人口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对人口的影响最为直接。因此,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面对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所带来的人口问题,及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已迫在眉睫,后计划生育时代背景下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的人口政策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正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以及国内外对人口理论和人口政策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概述了计划生育政策的相关概念和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进行梳理,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第四部分,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历史数据和资料,分析得出计划生育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对我国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第五部分,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对后计划生育时代的人口政策提出几点建议,并希望这些政策建议能够为促进我国人口健康发展、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提供参考。
李致江[7](2019)在《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文中提出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水族人口规模为41.18万人,主要聚居于黔桂交界的龙江与都柳江上游,贵州省三都县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约63%的水族人口聚集于此。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民族人口政策、民族教育政策、民族经济政策等的支持下,水族人口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具体表现为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人口产业结构与人口职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口流动日益加剧。但是,水族人口发展与全国、汉族、少数民族人口平均发展水平相较仍有差距,不仅面临人口增长速度锐降、人口身体素质较差、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单向流迁等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而且存在人口城镇化率低、人口产业结构滞后、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人口相对贫困、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的原因既与以往计划生育政策过严、民族政策不完善有关,又与水族地区自然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相连,同时也与社会流动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相接,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人口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主要指向。当下,水族人口虽然存在一系列非均衡发展问题,但同时亦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生育空间,民族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绿色发展理念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为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首先,应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二孩生育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综合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积极化解人口老龄化风险;其次,应加快水族经济发展步伐。重点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优化人口职业结构,推进人口产业结构均衡发展。再次,应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提升人口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最后,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不仅对水族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对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均衡发展产生一定的参照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实现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发展、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冀耕[8](2018)在《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再认识 ——“隐形弹簧”机制的历史与现实》文中研究指明马尔萨斯是近现代人口研究的先驱,其着作《人口原理》是现代人口学奠基性的文献。虽然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自问世以来就饱受争议,但他毕竟第一次提出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的关系问题,且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进入21世纪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更是被应用于与人口密切相关的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以及环境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继续发挥着它在多学科和社会实践应用的作用。很显然,在新的时期以新的视角继续探讨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进一步探索人口系统的深层机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现实人口问题的解决。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说明其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对200多年来围绕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所进行的争论做了简要的梳理和评述,说明其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考察了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飞速增长情况下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新发展,肯定了以人口、粮食、资源、污染等全球性问题为研究核心的罗马俱乐部的努力和当代马尔萨斯主义所衍生出来的可持续发展观。第二部分主要是阐述笔者在思考人口变化深层机制时受哈耶克“自发秩序原理”和胡克的“胡克定律”启发而提出的隐形弹簧的设想,运用弹簧形变、弹簧的弹性系数、弹簧的强度与耐力等弹簧原理以及统一增长理论,尝试性地就人口系统本身的结构、对外部因素适应的情况以及人口资源技术制度的相互关系略做探讨。第三部分主要是将弹簧原理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四大核心内容做一个基本的对应,从弹簧原理的角度解读马尔萨斯的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三个命题、两种抑制,以进一步加深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认识。
杨世箐[9](2017)在《城市人口风险及其防控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指出人口自身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系统的矛盾运动孕育积累的系统性风险始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也构成了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一线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在发展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以及政策倾向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取得先发,但在快人一步的发展背景下,一线城市在过去的三十年也经历了人口大规模快速集聚,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日益激化,早前积累的城市人口风险已转化并诱发出当前诸多突出的城市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到未来城市发展是否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可以说,对于已有突出的城市人口问题的解决和潜在的城市人口风险的化解是我国在城镇化加速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对那些发展相对较晚但潜力巨大的城市,也必须适时考虑到在当前及未来人口城市集聚过程中的城市人口风险及其防控问题,以防患于未然。在城镇化加速和国家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愈来愈多的国内城市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其资源集聚能力和集聚效应势必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与此同时,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引领的这种规模性集聚也会导致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对城市交通、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以及资源环境等带来巨大压力,城市人口风险隐患将进一步显露出来。在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理念下,必须在大人口观的指导下,以前瞻性的视角,对未来人口城市集聚加速过程中的城市人口风险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这既是一次丰富人口研究领域、转换研究视角以及灵活应用研究方法的有益的学术活动,更可以为相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强化风险控制做出一定的研究参考。通过文献回顾可知,目前国内外对城市人口风险及其防控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与论文联系较为紧密的相关研究中,国外侧重于城市发展问题的基础理论和经验研究,而国内的研究在基本沿袭人口发展主线的基础上主题相对较多,虽有针对性较强的区域或城市人口风险管理研究,但大都局限在定性的描述和分析层面,对城市人口风险防控的实证研究相对薄弱。综合而言,国内外人口安全、人口均衡发展和风险社会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可以为论文提供一个有效的视角启发,同时也可以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相应的人口安全和人口均衡发展的实证评价研究亦在本论文的分析模型构建和研究方法方面具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此基础上,论文将核心概念“城市人口风险”具体界定为:特定阶段下城市人口发展本身及其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均衡发展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可以分为内部(系统内)风险和外部(系统间)风险;内部风险是指由人口城市加速集聚引发的城市人口系统内部存在的风险;外部风险是指在人口向城市加速集聚背景下城市人口内部要素与外部系统匹配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论文遵循一贯的“理论和现实引导——提出问题——问题分析——政策建议”这一应用研究的基本思路,首先详细梳理了城市人口风险的相关文献研究,厘清人口问题、人口安全和人口风险等概念术语,并通过对人口安全理论、人口均衡发展理论和风险社会理论的经验阐释奠定论文的理论基础,提出城市人口风险的理论分析架构,具体构建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模型;进而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典型城市的人口风险问题及其预警进行了实证分析,着重以范例的形式对成都市所面临的城市人口风险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和预警判断;最后提出了城市人口风险防控的若干对策建议。当前人口加速向城市集聚的同时给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在一线特大城市中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同时,随着人口向城市集聚的加速,其他后发城市也不同程度的遭遇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人口风险隐患,因此,论文以成都市为例对城市人口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城市人口规模增幅加速,人口数量风险构成人口内部的首要风险,同时也容易引发人口与外部环境的系统间风险。第二,城市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对未来城市经济发展构成潜在威胁。第三,城市人口加速老化,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人口结构风险凸显。第四,城市人口区域分布失衡现象日益突出,人口区域分布风险正在孕育。第五,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压力日益增大,构成最主要的人口外部风险。第六,其他综合性城市人口风险客观存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进一步研究成都市城市人口风险的原因可知:城市人口风险本质上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关系的处理不足而引发的;具体而言,城市化的必然深化、城市先天的人口吸引力和成都市逐渐增速的人口城市集聚是其城市人口风险的逻辑起点,而既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是成都市城市人口风险存在的客观基础,城市规划和管理服务的不匹配可以加剧成都市城市人口风险的孕育形成,政策风险又是成都市城市人口风险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为对城市人口风险进行有效防控,论文以已有人口评价模型借鉴和人口风险系统构成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意见法、因子分析法等多种方式构建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以成都市为例进行了应用。首先,论文在科学性、客观性、简便性、可行性、引导性原则的基础上,选取城市人口风险预警参考指标,通过聚类方法确定了人口内部风险的3个要素共7个指标和人口外部风险的2个要素共5个指标作为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模型的核心构成指标;然后,通过专家意见法和因子分析确定各要素层12个指标体系的权重,构建出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模型;接着,结合国内外标准,在反复征询专家意见和基于对成都市发展现实思考研判的基础上,论文设定了城市人口风险的预警值标准,并收集成都2015年相关指标数据应用于模型,进行风险警情预警复合评价和风险警情预警单项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当前成都市城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发展总体面临较大的风险警情,依据综合对比值可相应作出二级预警判断;第二,人口内部系统中,各要素的警情状况大都处于一级预警级别,短期内人口数量风险较大,人口素质和结构风险相对较小,长期来看,城市人口数量风险仍然是成都市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第三,人口外部系统中的要素风险表现差异,人口与经济社会要素风险相对较小,人口与资源环境要素总体呈现三级预警的严重风险状况,且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得到质的改善。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后,论文提出了最终应用结论:成都市2015年在城市人口各风险要素层面均出现风险警情,其中人口素质风险、人口结构风险和人口与经济社会风险预警等级为二级,人口数量风险和人口与资源环境风险预警等级为三级;上升到系统层,人口内部系统和人口外部系统风险预警等级均为二级,最终综合判断成都市当前城市人口风险预警等级为二级预警,城市人口风险警情较为突出。总的来说,论文通过对构建出的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分析发现,成都市在短期和长期阶段内的城市发展均会遭遇不同要素层面不同程度的人口风险状况,人口数量仍然是当前及未来成都面临的主要人口内部风险,而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的风险形势则相对更为突出。这些结论与前述成都市城市人口风险的实证分析也达成了定性和定量层面相互印证的局面。综合前述分析,论文提出要制定和完善城市人口均衡发展战略规划、以宏观调控调适城市人口数量、建立城市人口均衡发展动力机制、建立完善系统化和长效的城市人口风险防控机制和分级响应处置机制、深化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和提升城乡协同发展能力等对策建议,以期预防和消解城市人口风险,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促成城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李姗姗[10](2017)在《马克思主义人口观的中国化历程》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人口观的中国化历程始终贯穿了三条主线,三条主线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口观中国化的三个阶段、人口政策的三个侧重点以及指导思想的三次变化。三个阶段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口观的继承阶段、发展阶段和创新阶段;人口政策的三个侧重点分别是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相协调以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政策的指导思想分别实现了从"两种生产理论"再到"两种发展理论"到"以人为本"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人口观的中国化历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会随着国际国内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二、可持续发展与人口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持续发展与人口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新课标下高中人口地理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新课标颁布对人口地理教学提出新要求 |
2.人口发展不断变化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人口地理研究概况 |
2.我国中学人口地理教学研究概况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附图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人口地理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1.人本主义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3.多元智能理论 |
4.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5.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高中人口地理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目标设计 |
(一)高中地理教材中人口地理内容梳理分析 |
1.地理2教材中人口地理教学内容梳理 |
2.教材内容分析 |
(二)高中人口地理教学目标设计 |
1.人口地理单元教学目标 |
2.《人口分布》教学目标设计 |
3.《人口迁移》教学目标设计 |
4.《人口容量》教学目标设计 |
四、高中人口地理教学情况调查 |
(一)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二)内容设计与调查实施 |
1.内容设计 |
2.调查实施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1.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2.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四)高中人口地理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
五、高中人口地理教学原则与策略设计 |
(一)高中人口地理教学原则 |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2.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
3.与时俱进原则 |
(二)高中人口地理教学策略设计 |
1.深入研究人口地理知识,聚焦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
2.立足人口地理教学,渗透人口国情教育 |
3.完善课堂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
4.拓展第二课堂,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
(三)人口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1.教学设计案例 |
2.案例:《人口分布》 |
3.案例:《人口迁移》 |
4.案例:《人口容量》 |
5.反思与不足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口地理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
附录2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口地理学习现状问卷调查 |
致谢 |
(2)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概念解释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内涵与界定 |
2.1.1 生育水平的内涵 |
2.1.2 生育水平的指标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
2.2.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关于人口的重要论述 |
2.2.3 习近平同志关于人口的重要论述 |
3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分析 |
3.1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生育政策的变迁 |
3.1.1 中国生育政策变迁的历史进程 |
3.1.2 中国生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3.2 中国生育水平的时间变迁 |
3.2.1 中国生育水平呈现波动式下降的变迁特点 |
3.2.2 中国自21世纪以来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状态 |
3.3 中国生育水平的空间变迁 |
3.3.1 中国整体生育水平具有空间自相关性 |
3.3.2 中国局部生育水平具有空间集聚性 |
4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生育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 |
4.1 中国生育水平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1.1 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也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 |
4.1.2 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第三种关系 |
4.1.3 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1.4 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4.1.5 社会就业发展与人口增长 |
4.2 中国生育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2.1 变量选择 |
4.2.2 数据来源 |
4.2.3 模型构建 |
4.2.4 数据检验 |
4.2.5 实证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指导作用 |
5.2.2 明确中国生育水平空间发展不平衡状态 |
5.2.3 促进二孩政策与社会经济政策配套衔接 |
5.2.4 提高中国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以及创新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马克思人口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古希腊人口思想 |
一 柏拉图的人口规模适度原则 |
二 亚里士多德的人口理想状态 |
第二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人口思想 |
一 威廉·配第的人口赋税论 |
二 魁奈的人口增长论 |
三 马尔萨斯的人口抑制理论 |
四 亚当·斯密的人口决定论 |
五 大卫·李嘉图的人口过剩理论 |
第二章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形成过程与主要内容 |
第一节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形成过程 |
一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初步形成 |
二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节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 基于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人口生产 |
二 人的本质的实现是人口质量的根本体现 |
三 资本积累过程中产生的相对过剩人口 |
第三章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理论价值 |
一 为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政策变迁提供理论指导 |
二 为当代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
第二节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实践价值 |
一 促进劳动者认清就业形势,增强社会就业竞争力 |
二 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阈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交叉研究法 |
(三)理论与实际分析相结合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人口与人口理论 |
(二)生育政策 |
(三)“全面二孩”政策 |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两种生产”的观点 |
(二)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平衡的观点 |
(三)人口质量的观点 |
(四)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的观点 |
三、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时代价值 |
(一)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我国制定人口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 |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
(三)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世界人口发展提供理论导向 |
第三章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客观必要性及重要性 |
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客观必要性 |
(一)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 |
(二)人口结构失衡 |
(三)社会、家庭养老压力大 |
(四)“失独家庭”养老问题严峻 |
(五)“单独二孩”政策影响不足 |
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整合人力资源,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
(二)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三)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推动国内经济发展 |
第四章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现状及问题成因 |
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积极成果 |
(一)“二孩”出生率明显增加 |
(二)人口性别比失衡有所缓解 |
二、当前“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中面临的现实阻碍 |
(一)国家层面:措施宣传执行不力,政策实效影响有限 |
(二)社会层面: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生育成本不断提高 |
(三)家庭层面:经济与精力负担重,生育观念难以扭转 |
三、当前“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中面临现实阻碍的原因分析 |
(一)国家政策方面:相关配套政策有滞后性 |
(二)社会经济方面:收入分配不均依旧严峻 |
(三)文化观念方面:低生育文化的影响较大 |
第五章 推进“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对策分析 |
一、国家层面 |
(一)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适龄人群树立新型生育观 |
(二)完善政策衔接,构建新时代生育政策配套体系 |
(三)优化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补贴与个人收入 |
(四)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 |
二、社会层面 |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
(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补齐医疗服务短板 |
(三)加强房价调控力度,规范房产市场秩序 |
(四)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保障女性就业平等 |
(五)推进公共托幼服务,建设普惠性托幼机构 |
(六)优化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
三、家庭层面 |
(一)推进新生育文化建设,提高家庭人口发展认识 |
(二)打破传统性别分工,增强家庭成员责任意识 |
(三)树立科学教育理念,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5)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角下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概述 |
2.1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2.2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形成阶段划分 |
2.2.1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 |
2.2.2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阶段 |
2.3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主要思想概述 |
2.3.1 两种生产理论 |
2.3.2 人口与社会生产方式 |
2.3.3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 |
2.3.4 人口质量理论 |
2.3.5 人口城市化 |
2.3.6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的基本历程 |
3.1 关于节制生育政策的反复阶段(1949-1958 年) |
3.2 全面计划生育政策的酝酿阶段(1958-1978 年) |
3.3 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推开及调整阶段(1978-2018 年) |
3.3.1 计划生育政策初步实施阶段(1978-1982 年) |
3.3.2 计划生育政策的巩固、微调阶段(1982—2011 年) |
3.3.3 二孩政策的探索、实施阶段(2011—2018 年)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制定和实施人口生育政策的历史经验 |
4.1 制定和执行人口生育政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
4.1.1 制定人口政策要坚持实事求是 |
4.1.2 执行人口生育政策要理论联系实际 |
4.2 坚持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 |
4.2.1 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目标 |
4.2.2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总目标 |
4.3 高度重视理论探讨和顶层设计的意义 |
4.3.1 理论探讨是制定生育政策的理论先导 |
4.3.2 制定生育政策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
4.4 宣传、教育是国家生育政策落地的有效途径 |
第五章 中国制定人口生育政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5.1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我国制定人口生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5.2 中国的人口国情是制定和调整人口生育政策的现实基础 |
5.2.1 人口国情的变化是我国以往调整生育政策的直接依据 |
5.2.2 人口国情新挑战是推动生育政策完善的动力 |
5.3 坚持宏观战略与微观策略的有机结合 |
5.3.1 坚持人口生育政策宏观战略的原则性 |
5.3.2 坚持人口生育政策微观策略的灵活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6)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历史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公共政策 |
2.1.2 生育政策 |
2.1.3 计划生育政策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政策运行周期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3章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 |
3.1 人口自然增长阶段 |
3.2 相对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阶段 |
3.3 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阶段 |
3.4 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放开阶段 |
第4章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
4.1 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影响 |
4.1.1 推动人口迅速转型 |
4.1.2 释放出巨大的人口红利 |
4.1.3 提升了我国人口素质 |
4.2 计划生育政策的消极影响 |
4.2.1 新增劳动力人口不足 |
4.2.2 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
4.2.3 出生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
4.2.4 独生子女家庭生活风险加重 |
第5章 后计划生育时代的人口政策 |
5.1 推行积极的计划生育政策 |
5.1.1 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二孩 |
5.1.2 促进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
5.1.3 确保生育权利平等 |
5.2 建立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 |
5.2.1 改革创新养老保险体制 |
5.2.2 建立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
5.2.3 合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
5.3 走男女平等健康发展之路 |
5.3.1 加强男女平等宣传教育力度 |
5.3.2 整肃非医学胎儿性别鉴定 |
5.4 给独生子女家庭更多的补偿 |
5.4.1 提高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补贴 |
5.4.2 国家立法明确“独生子女护理假” |
5.4.3 对失独家庭实行国家养老制度 |
5.5 着力提升人口质量 |
5.5.1 积极推进全民健康工程 |
5.5.2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
5.5.3 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 |
5.5.4 扩大“人口质量红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
(二)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
(三)水族研究 |
(四)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 |
(三)创新之处 |
四、田野调查点概况 |
(一)水族传统文化 |
(二)田野点基本情况 |
(三)调查过程 |
第一章 水族人口变动的历史考察 |
一、水族人口数量与人口再生产类型 |
(一)人口数量 |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 |
二、水族人口素质 |
(一)人口文化素质 |
(二)人口身体素质 |
三、水族人口自然结构 |
(一)人口性别结构 |
(二)人口年龄结构 |
四、水族人口经济社会结构 |
(一)人口城乡结构 |
(二)人口产业结构 |
(三)人口职业结构 |
五、水族人口迁移 |
第二章 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水族人口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增长速度锐降 |
(二)人口素质偏低 |
(三)人口性别比失调 |
(四)人口老龄化严重 |
(五)人口单向流迁 |
二、水族人口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城镇化率较低 |
(二)人口产业结构滞后 |
(三)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 |
(四)人口相对贫困 |
(五)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
第三章 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机遇与路径选择 |
一、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面临的机遇 |
(一)二孩政策创造了生育空间 |
(二)民族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
(三)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五)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 |
二、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 |
(二)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
(三)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 |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二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访谈提纲(部分) |
附录三 :田野调查相关照片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再认识 ——“隐形弹簧”机制的历史与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创新 |
二、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产生与演变 |
(一)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是历史的产物 |
(二)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在争论中前行 |
(三)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在现当代的演变 |
三、基于“隐形的弹簧”作用原理的人口分析 |
(一) 人口系统的“弹簧”机制 |
(二) “弹性”机制下的人口关系 |
(三) 基于弹簧作用的人口表现机制 |
四、基于“隐形的弹簧”作用机制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再认识 |
(一) “两个公理”体现了弹簧形变的基点与限度 |
(二) “两个级数”反映了弹簧形变的内力 |
(三) “三个命题”反映了弹簧形变的外力 |
(四) “两种抑制”表现了弹簧形变的拉力 |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城市人口风险及其防控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风险 |
1.4.2 人口问题、人口安全与人口风险 |
1.4.3 城市人口风险 |
1.5 尝试与可能的创新 |
2.文献综述 |
2.1 城市病与城市人口问题 |
2.1.1 “城市病”的界定 |
2.1.2 “城市病”的表象及其成因 |
2.1.3 “城市病”防治对策研究 |
2.2 人口风险及其防控研究 |
2.2.1 人口风险 |
2.2.2 人口风险防控 |
2.2.3 人口风险类评价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城市人口风险的理论探讨 |
3.1 城市人口风险的理论基础 |
3.1.1 人口安全理论 |
3.1.2 人口均衡发展理论 |
3.1.3 风险社会理论 |
3.2 城市人口风险的系统构成 |
3.2.1 城市人口风险的内涵 |
3.2.2 城市人口风险的系统构成 |
3.3 本章小结 |
4.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模型的探讨与构建 |
4.1 模型构建方法的分析和比较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1.3 因子分析法 |
4.2 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模型构建原则 |
4.3 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模型构建思路与方法 |
4.4 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模型的具体构建 |
4.4.1 参考指标的确定 |
4.4.2 核心评价指标选取 |
4.4.3 指标赋权与模型确立 |
4.5 小结与讨论 |
5.城市人口风险的实证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
5.1 成都市人口发展现状 |
5.1.1 城市人口内部发展状况 |
5.1.2 城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发展状况 |
5.1.3 城市人口内外部均衡发展状况 |
5.2 成都市城市人口风险的状况分析 |
5.2.1 人口数量风险是人口内部首要风险 |
5.2.2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风险是人口内部潜在风险 |
5.2.3 人口加速老化凸显人口结构风险 |
5.2.4 人口区域分布失衡风险正在孕育 |
5.2.5 人口对资源环境压力构成人口外部主要风险 |
5.2.6 其他综合性人口风险客观存在 |
5.3 成都市城市人口风险的原因分析 |
5.3.1 人口集聚效应的加强 |
5.3.2 既定资源环境的约束 |
5.3.3 城市规划和管理服务体系完善的滞后 |
5.3.4 前期人口政策的积压效应 |
6.城市人口风险预警的实证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
6.1 指标体系应用的具体方案 |
6.2 城市人口风险预警的应用分析 |
6.2.1 指标预警标准设定 |
6.2.2 风险警情预警复合评价 |
6.2.3 风险警情预警单项评价 |
6.2.4 风险警情预警评价的总体结论 |
7.结论及对策 |
7.1 主要结论 |
7.1.1 主要观点 |
7.1.2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制定和完善城市人口均衡发展战略规划 |
7.2.2 建立城市人口均衡发展动力机制 |
7.2.3 宏观调控推进城市人口问题统筹解决 |
7.2.4 建立完善城市人口风险防控和分级响应处置机制 |
7.2.5 深化发展城市群和小城镇并提升区域协同发展能力 |
8.讨论与展望 |
8.1 相关讨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10)马克思主义人口观的中国化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人口观中国化的继承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
(一) 对社会主义国家人口问题的初步认识 |
(二) 人口问题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观中国化的发展阶段:1991年至2002年 |
(一) 从“两种生产理论”到“两种发展理论” |
(二)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
三、马克思主义人口观中国化的创新阶段:2003年至今 |
(一) 以人为本指导计划生育, 全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
(二) 走进人口政策新时期, 实现长期均衡发展 |
四、结语 |
四、可持续发展与人口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课标下高中人口地理教学研究[D]. 刘玥.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万新月. 西华大学, 2020(01)
- [3]马克思人口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陈红斌.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阈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研究[D]. 严翔钟.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5]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角下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8年)[D]. 王雪超.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6]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历史影响研究[D]. 杨琦. 吉林财经大学, 2019(03)
- [7]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D]. 李致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再认识 ——“隐形弹簧”机制的历史与现实[D]. 冀耕. 云南大学, 2018(04)
- [9]城市人口风险及其防控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杨世箐. 西南财经大学, 2017(02)
- [10]马克思主义人口观的中国化历程[J]. 李姗姗.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