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塔小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与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余国新,齐子漫[1](2022)在《西北干旱区农业“生态—经济—服务”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探讨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关系,基于西北干旱区所辖省份2004—2018年数据构建农业"生态—经济—服务"系统(EES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EES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北干旱区15年间EES系统整体水平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显着上升,农业生态环境水平上升幅度较小,波动大;系统耦合度水平较高,协调程度由过渡发展跨入协调发展;系统协调发展类型由生态优先型转变为生态滞后型。针对以上结论,提出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补齐生态短板,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措施等相关建议来保障三者协调发展。
郭应军[2](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文中认为《低碳社区建设试点指南》、《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明确指出了绿色化、清洁化、便利化、低碳化是中国农村能源发展的根本方向。截止2015年中国南方已治理石漠化土地面积达2.25×104km2,进入了石漠化治理成效巩固与降低能源贫困的攻坚期,《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计划治理石漠化不低于2.0×104km2,亟需开展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与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对推动石漠化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理论框架以及能源阶梯理论、能源堆积理论、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等,针对石漠化治理中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机制,能源消费结构、农业废弃物资源量、多元能源优化机制、多元主体的职责与策略、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以贵州高原山区及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2017-2021年分6次在3个研究区的25个行政村、671家农户近2000人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的数据的调查和数据采集,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数理模型等方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的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系统研究,重点阐明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户均农业废弃物(秸秆与畜禽粪便)可能源化量,揭示农村能源结构优化机制,提出低碳社区发展模式与技术,并进行示范验证与推广,为石漠化治理与低碳社区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发现了喀斯特石漠化农村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贫困严重、能源普遍服务难等问题:薪柴与煤炭成为主要燃料,阐明了不同等级石漠化区能源消费模式: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形成以煤炭为主的炊事、取暖、烘玉米的模式,以薪柴为主生产用能(煮猪食)模式,户均能源消费量为5646kgce,其中煤炭为3772kgce,薪柴为1381kgce;中-强度石漠化区形成以薪柴为主、电力为辅的炊事用能模式、薪柴为主的取暖模式,户均能源消费量为3593kgce,其中薪柴为2791kgce;无-潜在石漠化形成以薪柴为主、电力为辅的炊事用能模式,以薪柴为主、煤炭为辅的取暖用能模式,以煤炭(烤烟加工)和薪柴(煮猪食)为主的生产用能模式,户均能源消量为5069kgce,其中薪柴为3495kgce,煤炭为385kgce。突破了能源消费结构与生态环境效益相互割裂的局限,原创性的提出的状态方程,将薪柴消费、森林生态阈值、状态值与石漠化等级的关系量化。(2)揭示了户均农业废弃物可能源化与石漠化等级成复杂关系,户均秸秆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成明显下降趋势;户均禽畜粪便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而明显增加趋势;农业废弃物总量与石漠化等级关系关联性较弱。农业废弃物可能源量与石漠化等级成复杂关系,秸秆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逐渐呈现明显减少趋势,即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81.07kgce)<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区(777.74kgce)<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区(1332.91kgce);禽畜粪便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而增多,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区(1028.86kgce)<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区(1535.7kgce)<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区(2103.29kgce),农业废弃物总量与石漠化等级关系不明显(2300~2400kgce)。(3)提出了救济、实物置换、舆论、竞争等机制,并从多元主体视角提出了优化策略。救济机制:中央政府通过立法保障、重大战略规划、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政策等促进能源结构整体优化,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性法律法规、政策等推进能源项目落地。实物置换机制,农户以秸秆与畜禽粪便置换能源企业的能源最终产品。舆论机制,发挥农村社区熟人社会的舆论作用,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低成本、高效运行的决策机制。竞争机制,低收入、中低收入农户对薪柴选择上影响不明显但内部差异较大,中收入农户对薪柴种类选择上影响上较为明显但内部差异明显,中高收入、高收入农户对薪柴选择上影响差异明显但内部差异小。优化机制研究突破了以技术研发为主的路径依赖,从微观机制研究和宏观的优化策略相结合视角进行研究。(4)创建了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防治商品能源化与混农林业复合经营低碳社区模式(毕节低碳社区模式)、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治理电热化与特色高效林产业规模经营低碳社区模式(关岭-贞丰低碳社区模式)、山地槽谷石漠化防治可再生能源化与世界遗产旅游业权衡经营低碳社区模式(施秉低碳社区模式)。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特征、资源禀赋等,构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3种模式8种亚模式,毕节模式户均年消费量为3000~4200kgce、年成本为4600元左右,关岭-贞丰模式年消费量为900~1300kgce、年成本为1800~2900元,施秉模式模式户均年消费量为2100~3200kgce、年成本为1900~2400元。提出了数理模型,将环境效益货币化,表明优化后的能源结构具有促进低碳社区发展的功能。
寇灿,厦国银[3](2021)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云南区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路径研究——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为例》文中指出在生态文明视域下,云南区域高原特色农业存在着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通过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循环,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云南区域高原特色农业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地域优势,采用积极有效的体制机制,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三重效益。本文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为例,以生态文明的观点,对云南区域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苟廷佳[4](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韩艳莉[5](2021)在《气候与景观格局变化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系统服务作为衡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联系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区划、自然资产核算和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引起景观格局,干预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能力,深刻影响人类福祉。理解气候与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管理国土资源的基础。因此,本文以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遥感数据、土壤数据和环境数据为基础,选取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流域,利用ANUSPLIN插值法和景观指数法分析了2000-2018年青海湖流域的气温和降水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利用In VEST模型和CASA模型分析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水资源供给服务、土壤保持服务和净初级生产力服务)的物质量,利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和协同关系;利用Person相关系数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气温和降水及景观指数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驱动因子,探讨青藏高原高寒环境下生态系统服务的驱动机制。最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地域差异性和关键驱动因子,提出青海湖流域县域尺度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管理对策。为青海湖流域土地资源优化配制、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丰富了我国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案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2000-2018年青海湖流域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速为0.3℃·10a-1,降水呈显着上升趋势,增速为73.2mm·10a-1,流域气候整体趋于暖湿。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海湖流域气温变化显着,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2)在研究期内,荒漠减少了31.43×108m2,草地增加了30.32×108m2,流域西北部荒漠大面积减少并转为草地,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以及流域气候趋于暖湿,植被盖度增加等自然因素。不同年份的同种景观指数以2000-2010年为转折期,景观的结构和空间配置在流域西北部变化显着,其他区域景观格局比较稳定。(3)青海湖流域2000-2018年水资源供给量的多年平均值为3.72×109m2·a-1。2000-2012年,水资源供给量逐年缓慢增加,2012年以后则呈现波动递增趋势;2000-2018年土壤保持量的多年平均值为1.09×109t·a-1,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365.91 t·hm-2·a-1。2000-2018年青海湖流域土壤保持量总体呈波动增加趋势,增速较缓,波动剧烈;2000-2018年净初级生产力(NPP)总量的多年平均值为3.70×1012 gc·a-1,单位面积平均值为148.59 gc·m-2·a-1。青海湖流域NPP呈波动上升趋势,增速为1.69gc·m-2·a-1。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水资源供给与NPP表现为权衡关系,土壤保持与NPP、土壤保持与水资源供给表现为协同关系。(4)从气候因子看,青海湖流域气温与水资源供给、土壤保持呈显着负相关集聚特征,与净初级生产力呈较显着正相关集聚特征;降水与水资源供给呈显着正相关集聚特征,与土壤保持呈不显着正相关集聚特征,与净初级生产力呈不显着负相关集聚特征。从景观格局因子看,除草地外,其它景观类型的景观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水资源供给服务、土壤保持服务、净初级生产力服务)的相关性均不显着。在流域的西北部,斑块密度(PD)、平均周长面积比(PARA_AM)和平均斑块分维数(FRAC_MN)与三项生态系统服务均呈负相关。最大斑块指数(LPI)与水资源供给服务呈负相关,与土壤保持和NPP呈正相关。(5)天峻县生态系统服务中水资源供给为优势,净初级生产力为劣势。应注重地表植被保护,防止土地荒漠化扩大,将水资源供给与NPP的权衡负相关通过植被的保护,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转化为协同正相关;刚察县和共和县均以NPP供给功能为优势,水资源供给和土壤保持服务为劣势。应适度开发草场资源、开展旅游服务业活动,减少沿湖区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扩大。将土壤保持服务与NPP的权衡负相关通过植被覆盖度提升,转化为协同正相关;海晏县水资源供给、土壤保持和NPP服务均较低。应十分重视植被的保护和植被的恢复,加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增强沿湖区土壤保持服务的提升。将土壤保持服务与NPP的权衡负相关通过植被覆盖度提升,转化为协同正相关。
袁和第[6](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李玥[7](2019)在《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文中提出陕北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使该区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改善,经济社会系统得到了发展。科学评估该工程效果,揭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关系成为当前生态恢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黄土丘陵生态脆弱区安塞县为例,基于调研数据及模型构建等方法,研究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协同态势及协同方向与强度,探索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同关系,进而提出系统良性发展的措施或建议,为退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论证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协同性基于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分析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的理论基础;参照关于恢复力的研究框架,结合已有研究,建立了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的理论框架;以退耕典型代表流域-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例,通过对其1938-2015年期间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关系的演变过程的实证,剖析了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与退耕的相互作用过程:表明纸坊沟流域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关系经历了负向协同(1938-1972)、协同-负向协同-协同(1973-1998)、协同化持续发展(1999-2015)三个阶段,显示了现实发展中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利用VAR模型对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退耕对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产生了作用,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也反作用于退耕,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协同互馈关系。从理论基础、理论框架、案例区实际发展过程、模型运算相结合视角论证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协同性。(2)明确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效应采用遥感与GIS等空间技术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剖析了退耕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实施效果,发现安塞县2000年至2013年间退耕区域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减小,土壤侵蚀面积(除微度侵蚀外)占比从95.31%减少至38.19%,减少了57.12%,明确了退耕的实施是降低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的关键因素,同时发现土壤侵蚀综合指数较小的区域产值较高;退耕的实施改变了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定量计算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计算结果表明:退耕对农业经济系统的贡献率最高点为20.28%,对农业社会系统贡献率最高点为26.77%,低于退耕对农业生态系统34%的贡献率;农业生态系统对退耕的冲击感长期稳定在6%-7%左右,农业经济系统对退耕的影响程度最为明显,贡献率最高点达55.3%,且常年稳定,结果与现实状况相一致。(3)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态势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利用1995-2014年安塞县统计年鉴资料及相关人员的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系统分析了在1995-2014年间安塞县退耕和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综合指数变化趋势:1995-2014年间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14年的退耕综合指数较1995年上升了近两倍。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略微下降。2014年较1995年增长了56.8%。在综合指数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建立耦合度模型,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关系划分为四个阶段:Ⅰ.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Ⅱ.相悖阶段、Ⅲ.无序失衡阶段、Ⅳ.抑制发展阶段,其中阶段Ⅲ仅是理论结果,在实际政策约束等要素的影响下一般不会出现;而阶段Ⅱ和阶段Ⅳ可能会短期出现。1995–2014年,安塞县先后经历了相悖阶段和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目前处于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的下降时期。(4)确定了目前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方向及强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安塞县2015年494户农户调研资料的分析,明确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协同强度。结果表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是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核心,退耕通过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各个链网结对协同效果产生作用,在退耕的作用下,生态系统与协同效果局部协调,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87,表明现阶段安塞县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物质能量支撑。经济系统与协同效果局部相悖,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76,即现阶段区域内农业发展未能很好将农业资源转化为农业经济优势,致使区域内农业经济系统发展相对滞后。最终导致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未能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5)提出了优化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在短期生态修复及长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下,应以促使退耕区域潜在生态功能显化为前提,在不断提高林分质量与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以提高林草资源率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网结构,从而推动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优化协同。
李秀花[8](2009)在《西北干旱区LUCC与农业系统可持续性能值评价研究 ——以新疆精河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影响着能量交换、水分循环、土壤侵蚀与堆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作物生产等陆地主要生态过程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对于直接依赖于土地资源而进行生产的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来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影响着系统内能量和资源的输入、利用和输出,从而对农业复合系统的生产功能和可持续性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下农业复合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应当成为LUCC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国策下,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对整个西北干旱区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论文以土地资源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论为理论框架,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主要技术支持,以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克里格插值和相图法以及数理统计方法等为主要分析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精河县为典型研究区,开展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期为我国西北干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和农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循此目标,论文核心内容包括:1.以1990、1999和2007年的TM影像数据为主要遥感信息源,将遥感定量分析方法和马尔科夫转移矩阵相结合,全面开展精河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特征研究。结果着重表现在土地利用的变化速度、时空状态转移、土地利用程度和趋势以及植被覆盖指数变化等方面:(1)整个研究时段内农田的面积先是增加,到2001年以后又逐渐减小,城乡建设用地比例虽然很小,但处于增加趋势,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处于一定程度的波动变化中,但波动幅度不大;(2) 19901999年,农田面积增加的速度最快,为13.75%/a,未利用地以小于单位动态度的速度增加,此间的城乡建设用地增速较小,而林地、草地和盐碱地/沼泽处于减小的动态变化中;(3) 19992007年,城乡建设用地增速迅猛,达到18.15%/a,其次是盐碱地/沼泽的动态度超过了5%/a,草地则以每年2.82%的速度减少,水域面积的减少也超过了单位动态度,另外还有农田也处于减少的动态过程中;(4)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中,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状态转移特征相对于其它几种类型更加明显,其中未利用地面积持续上升,而草地面积持续下降;(5)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是马尔柯夫状态转移过程,且在9年、8年和17年三种步长下均能达到稳态概率,并且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马尔柯夫过程的收敛情况与步长和初始状态的选取密切相关;(6) 19902007年研究区的平均NDVI逐渐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土地利用程度降低的幅度,表明土地利用程度的降低对NDVI的减小具有放大作用,说明人类活动对NDVI变化的影响正逐渐增大。2.基于三期TM遥感影像的分类结果,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统计学模块,分析研究区农业系统能值产出在相应土地利用类型上的空间分布特征。从19902007年精河县农业系统能值投入和产出入手,着重对系统能值可持续发展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19902007年精河县农业系统的能值投入总量在波动中增加,能值产出逐渐上升。农业用地的能值集约水平持续提高。能值产出的空间分布差异显着,能值高值区主要在种植棉花、枸杞等的农田用地类型上。3.从能值分析的角度出发,选取有效评价指标,在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背景下,分析其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能。虽然19902007年精河县农业系统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但是,其发展的能值可持续性指数是逐渐下降的,说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能在逐渐降低。通过分析研究区农业系统发展的持续性指标ESI分别与土地利用程度La以及土地覆被指数NDVI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三个指数在1990、1999和2007年都在逐步下降,其中以NDVI的下降速度最快,ESI与La之间变化的相似性高达0.964。另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别对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指标ESI的有效性加以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指标ESI来评价精河县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是符合当地实际的,同时也是合理和有效的。4.依据以上对研究区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性能的评价结果,选取精河县农业系统未来发展的四种情景进行分析,从中优选出适宜研究区的、相对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借助于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对系统的能值利用情况进行预测,并基于预测结果提出自然发展情景、农业系统能值总产出与总投入的比值EmY/EmT最大情景、农业系统能值利用边际效益ΔEmY/ΔEmT最大情景和能值投入比例调节8%*EmT情景,并分别得到四种情景下的系统能值产出率和系统能值产出结构的稳定性S和优势度D。选取S/D、EYR、ESI三种能值利用的综合指标,对上述四种情景模式进行优选,系统能值投入比例调节情景模式EmR2+8EmF-8为研究区农业系统20082013年六年中较为适宜的、相对高效的能值可持续发展模式。5.为精河县农业系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决策参考与建议,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政策的制定及策略的调整方面提出科学依据。建议精河县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应当多借鉴国内外在发展可持续农业或生态农业方面的先进经验,学习其成功做法,为本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用;在农业发展中,注意利用新能源和当地的优势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提高农业系统能值利用的可更新资源投入比例。同时,要善于挖掘本地特色资源潜力,像棉花、枸杞和卤虫等;立足当地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林、牧、渔一体,种养结合及粮、棉、林、果、畜、禽、水产结合的立体发展模式。在具体发展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发展对策有:提高农民各方面的素质;在农业节水方面花大气力,做实、做好;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本着“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思路,在稳定原有基础产业的前提下,坚持走枸杞种植和水产养殖等多种经营的发展路子。为保证对策措施的有效实施,各部门必须积极协调与支持,建立一个保障体系。为我国西北干旱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起一个光辉典范。
李超[9](2008)在《基于GIS与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区域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生态环境是经济活动的载体,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而良性的经济发展又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本文针对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态经济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农业生态经济评价相结合,综合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以江苏省为研究案例,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对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协调发展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江苏省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容载力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经济评价的新体系,分别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子系统和农业生态经济子系统进行评价;基于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度,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2.构建了较完整的、多级别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前者包括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目标层)、自然环境状况、生态状况和环境污染状况(准则层)和16个指标(指标层):≥10℃活动积温、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植被覆盖率、土地复种指数、水土流失量、土壤代换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农药使用强度、化肥使用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气排放强度、SO2排放强度;后者包括区域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目标层)、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农业社会状况、农业经济状况(准则层)和13个指标(指标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区域人口密度、农村劳动力比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单位农业总产值周电量、科教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万人拥有学生的人数、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土地生产率、区域人均农业GDP、人均粮食占有量、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3.①基于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利用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在某时间段内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及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进行时空动态分析;②基于农业生态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与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数结合,利用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评判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及能力。4.以江苏省为案例,在对典型年份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环境单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1996-2005年江苏省徐连、两淮、宁镇扬、沿江、太湖和沿海6大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系统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1996年到2000年,江苏省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4.74%下降为50.42%,轻度级以上的水土流失总面积比例由8.12%下降为6.76%;1996-2005年,江苏省沿江、沿海和两淮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徐连、宁镇扬和太湖经济区,大部分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均有提高,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在1996-1999年间呈波动上升后逐年下降,但仍保持良好或优质协调状态。
丁勇[10](2008)在《天然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家庭牧场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严重的草地退化和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内蒙古草原地处祖国北部边疆,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同时,也作为绿色生态屏障,扞卫着国家的生态安全。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探索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本项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七连为例,从家庭牧场的角度,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对天然草地放牧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近20年来,研究区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都发生了显着变化。研究区牧户的数量明显增加,空间格局有所改变,并逐步趋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与此同时,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也在不断变化,表现为土地覆盖类型由剧烈转变到趋于稳定,草地退化不断加剧;从生物量的角度分析草地利用强度,发现以1998年为转折点,轻度利用的草地面积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多的变化趋势。可见,在持续的高放牧压力作用下,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并不同步。2、基于天然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的“需求-供给-结构”关系模式,建立草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区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区域早期草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较高,可持续利用草地面积占84.46%,中期(1995~1998)相对最差,可持续性利用草地面积为57.39%,到了后期,又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可持续利用草地面积达到85.82%。不过,尽管早期和现阶段都具有较大规模的可持续利用草地,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早期的草地生态系统除了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外,其结构较为复杂,草地退化不明显,并且,当时的社会承载需求较低;相反,后者的背景是社会需求高,植物群落普遍发生了退化,只是生物量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人类活动(即需求)是草原自然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植物群落类型(即结构)和地上现存生物量(即功能或供给)变化则是自然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响应。当需求增加并超出一定限度后,如果没有适当的外界能量输入,必然会导致天然草地生产力下降,进而使得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改变。当需求基本稳定时,自然生态系统也将放慢变化的速度,进入一个新的亚稳定状态。3、在“双权一制”土地制度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牧场成为自由、独立的行为实体,生产经营呈现出多样化和差异化特征,具有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而且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经营规模、经营行为均是影响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的牧户在获得必要的能源、信息和物质投入以及适应环境灾变能力方面较为欠缺。相比之下,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牧户,其资源利用效率和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较高,但相对其整体发展水平而言又尚有不足。4、从发展潜力上看,优化家庭牧场生产经营,理论上可以实现草地面积、牲畜数量和生产性支出分别减少49.86%,47.29%和60.79%。同时,在草地质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实现人均生活消费和人均积蓄增加33.50%和7.06%。不过,探讨草原牧区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和前景需要跨学科理论和研究的积累,“人性”和“土地制度”等社会层面上的探讨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二、黄塔小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与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塔小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与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干旱区农业“生态—经济—服务”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EES系统耦合机理 |
2 研究方法 |
2.1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及构建 |
2.2 EES系统指标权重的确定 |
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3 结果和分析 |
3.1 西北干旱区EES系统以及子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
3.2 西北干旱区EES系统耦合结果分析 |
3.3 EES系统发展类型分析 |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1)发挥政府的引导性作用。 |
(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3)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
(2)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 |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的农村能源结构与低碳社区 |
第三节 农村能源与低碳社区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启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石漠化农村能源结构现状与优化潜力 |
第一节 石漠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
一 能源消费结构与水平 |
二 家庭能源消费分析 |
三 能源消费模式 |
四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方向 |
第二节 石漠化农村能源贫困 |
一 经济不可支付性 |
二 能源可获得性 |
三 室内环境污染 |
四 影响能源贫困因素 |
第三节 基于全量化利用秸秆资源能源化的潜力分析 |
一 秸秆资源量及种类构成 |
二 秸秆资源空间分布 |
三 秸秆全量化利用潜势分析 |
四 秸秆资源比较与分析 |
五 秸秆资源可能源化资源量 |
第四节 基于全量化利用的畜禽粪便资源能源化的潜力分析 |
一 畜禽粪便资源量及种类构成 |
二 空间分布特征 |
三 禽畜粪便全量化利用潜力分析 |
四 畜禽粪便资源比较与分析 |
五 禽畜粪便可能源化资源量 |
第四章 石漠化农村能源结构优化机制与策略 |
第一节 多元主体能源结构优化机制 |
一 救济机制 |
二 实物置换机制 |
三 舆论机制 |
四 竞争机制 |
五 多元主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探讨 |
第二节 多元主体的职责与策略 |
一 中央政府 |
三 地方政府 |
三 社区农户 |
四 科研机构 |
五 能源企业 |
第五章 能源结构优化与农村低碳社区模式与技术集成 |
第一节 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耦合关系分析 |
一 测量指标体系构建 |
二 耦合度测量方法 |
三 耦合度测量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支撑 |
四 模式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第三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能源结构优化技术及集成 |
第六章 农村低碳社区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农村低碳社区模式现状与措施布设 |
四 农村低碳社区发展模式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农村低碳社区发展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进展与结论 |
第二节 重要成果与创新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文献分析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国内文献分析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研究述评 |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
3.2.2 生态产品价值 |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
4.1 三江源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条件 |
4.1.3 社会经济条件 |
4.1.4 生态地位 |
4.1.5 生态保护 |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
5.1.2 问卷基本情况 |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
5.1.4 描述性统计 |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
5.2.1 问卷基本情况 |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
5.2.3 描述性统计 |
5.2.4 空间交叉分析 |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
6.1.1 生态农畜产品 |
6.1.2 淡水资源产品 |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
6.2.3 绿电交易现状 |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5)气候与景观格局变化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区域环境背景 |
1.2 生态系统服务综述 |
1.2.1 生态系统服务概述 |
1.2.2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 |
1.3 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关键科学问题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研究目标 |
1.6.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概况 |
2.2.1 地形 |
2.2.2 气候 |
2.2.3 水文 |
2.2.4 植被 |
2.2.5 土壤 |
2.3 社会概况 |
2.3.1 行政区划 |
2.3.2 人口与民族 |
第三章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
3.1 数据及方法 |
3.1.1 数据及预处理 |
3.1.2 研究方法 |
3.2 青海湖流域气候因素的时空变化 |
3.2.1 ANUSPLIN空间插值精度验证 |
3.2.2 青海湖流域气温变化趋势及空间格局 |
3.2.3 青海湖流域降水变化趋势及空间格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 |
4.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4.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4.1.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4.2 青海湖流域景观类型结构变化 |
4.3 青海湖流域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
4.3.1 确定最佳景观粒度 |
4.3.2 景观格局时间变化 |
4.3.3 景观格局空间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 |
5.1 构建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分类及物质量核算体系 |
5.2 供给服务(水资源供给) |
5.2.1 数据方法及模型验证 |
5.2.2 水资源供给服务时空分布 |
5.3 调节服务(土壤保持功能) |
5.3.1 数据、方法及模型验证 |
5.3.2 土壤保持量时空分布 |
5.4 支持服务(净初级生产力) |
5.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4.2 研究方法及模型验证 |
5.4.3 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 |
5.5 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气温、降水与景观指数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6.1 研究方法 |
6.1.1 相关性分析 |
6.2 生态系统服务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
6.2.1 水资源供给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
6.2.2 土壤保持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
6.2.3 净初级生产力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
6.3 生态系统服务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
6.3.1 水资源供给服务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
6.3.2 土壤保持服务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
6.3.3 净初级生产力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青海湖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管理对策 |
7.1 天峻县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 |
7.2 刚察县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 |
7.3 海晏县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 |
7.4 共和县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6)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
1.4.1 径流调控理论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3 系统科学理论 |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
1.8.1 “两山”理论 |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
2.1 研究区的选取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
3.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3 研究方法 |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4 数据收集说明 |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
3.5 技术路线 |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
6.4 本章小结 |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
7.1 样地概况 |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
(7)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退耕及其演变过程 |
1.2.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及演变 |
1.2.3 简评 |
1.3 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实施方案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安塞县地理位置 |
2.1.2 交通区位 |
2.1.3 生态区位 |
2.1.4 地形地貌 |
2.1.5 气候 |
2.1.6 水文 |
2.1.7 土壤 |
2.1.8 植被资源 |
2.1.9 矿产资源 |
2.2 安塞县社会经济状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 |
2.2.3 经济发展情况 |
2.3 安塞县退耕背景与过程 |
2.3.1 退耕实施背景 |
2.3.2 退耕实施过程 |
2.3.3 退耕实施成效 |
第三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论证 |
3.1 基本概念 |
3.1.1 退耕 |
3.1.2 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 |
3.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涉及的相关理论 |
3.2.1 一般性理论 |
3.2.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3.2.3 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
3.2.4 社会学相关理论 |
3.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 |
3.3.1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的理论框架 |
3.3.2 纸坊沟流域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效应的分析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2 退耕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实施效果 |
4.2.1 退耕背景下土壤侵蚀环境时空变化 |
4.2.2 退耕背景下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
4.2.3 退耕背景下人口密度与劳动力的变化 |
4.3 基于VAR模型下的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效应分析 |
4.3.1 分析指标提取与初步分析 |
4.3.2 VAR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态势演变过程 |
5.1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及数据来源 |
5.1.1 指标体系 |
5.1.2 指标权重确定 |
5.1.3 数据来源 |
5.2 耦合度模型构建 |
5.2.1 系统耦合 |
5.2.2 耦合度模型 |
5.2.3 退耕系统和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度分析 |
5.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态势及演变过程的分析 |
5.3.1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演变阶段 |
5.3.2 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路径分析 |
6.1 基础资料(数据)采集与调查户基本特征 |
6.1.1 问卷设计 |
6.1.2 样本点确定与调查简况 |
6.1.3 调查户特征 |
6.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概念模型构建 |
6.2.1 模型的选择 |
6.2.2 模型的构建 |
6.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路径的测算与分析 |
6.3.1 协同路径的测算 |
6.3.2 协同路径的分析与解释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西北干旱区LUCC与农业系统可持续性能值评价研究 ——以新疆精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
1.2.3 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值研究 |
1.2.4 干旱区的已有研究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3.3 特殊意义 |
本章小结 第2章 科学问题及研究方案 |
2.1 科学问题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内容与目标 |
2.2.3 方法与手段 |
2.2.4 数据及软件 |
2.2.5 技术路线 |
2.3 创新与不足 |
2.3.1 可能的创新 |
2.3.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土地资源学理论 |
3.1.1 资源 |
3.1.2 土地资源 |
3.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3.2.1 生态与经济协调的规律 |
3.2.2 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3.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3.3 系统论 |
3.3.1 系统 |
3.3.2 复杂系统 |
3.3.3 复合系统 |
3.4 能值理论 |
3.4.1 能值定义 |
3.4.2 能值转换率 |
3.4.3 能量分析与能值分析 |
3.4.4 能值分析的生态经济意义 |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
4.1 土地利用分类 |
4.1.1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
4.1.2 土地利用解译标志 |
4.1.3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及评价 |
4.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动态特征 |
4.2.1 土地利用的数量动态特征 |
4.2.2 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转移特征 |
4.2.3 农业用地数量动态特征 |
4.3 土地利用程度及LUCC 的趋势 |
4.3.1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4.3.2 土地利用的趋势过程 |
4.3.3 NDVI 的变化 |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业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能值评价 |
5.1 农业系统能值分析 |
5.1.1 农业系统能值投入分析 |
5.1.2 农业系统能值产出分析 |
5.1.3 农业用地的能值集约水平 |
5.1.4 农业系统能值产出的空间格局 |
5.2 系统发展的能值评价 |
5.2.1 系统基本能值指标分析 |
5.2.2 系统能值分析的相图表达 |
5.2.3 农业系统特有评价指标 |
5.3 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与LUCC 的关系 |
5.3.1 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与LUCC 的趋势关系 |
5.3.2 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与LUCC 的相似性关系 |
5.4 能值评价指标有效性的验证 |
5.4.1 理论分析 |
5.4.2 实例验证 |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系统能值利用情景 |
6.1 农业系统能值投入预测 |
6.1.1 样本集输入数据的选取 |
6.1.2 BP 神经网络预测 |
6.1.3 预测结果分析 |
6.1.4 预测结果的非参数检验 |
6.2 农业系统能值利用情景 |
6.2.1 自然发展情景 |
6.2.2 产投平衡情景 |
6.2.3 效率最高情景 |
6.2.4 比例调节情景 |
6.3 情景优选 |
6.3.1 系统结构综合指标比较 |
6.3.2 能值产出率比较 |
6.3.3 可持续发展指数比较 |
6.3.4 优选结果的假设检验 |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7.1 未来发展的建议 |
7.1.1 借鉴先进经验 |
7.1.2 利用资源优势 |
7.1.3 构建发展模式 |
7.2 制定调控对策 |
7.2.1 提高农民素质 |
7.2.2 合理开发与利用水土资源 |
7.2.3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
7.3 建立保障体系 |
7.3.1 建立环境经济评价体系 |
7.3.2 完善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体系 |
7.3.3 巩固土地退化综合防治体系 |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图2-1 GPS 实地采样路线 |
图2-II 精河县野外调查采集照片 |
图4-I 研究区1990~1999 年土地利用MARKOV转移过程模型 |
图4-II 精河县1990、1999 和2007 年TM 影像提取的平均NDVI |
表5-I 参数指标英文缩写详注 |
附5-I 各种能值计算的基本步骤 |
附5-II 研究区底泥密度及折能系数的测定 |
图5-I KRIGING空间插值过程 |
图5-II 精河县FIELR 与ESI 之间的独立性检验 |
附6-I ANN 预测模型及部分实现程序 |
附6-II ANN 预测结果的独立性检验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
(9)基于GIS与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1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2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模型 |
1.3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预测 |
2 农业生态经济评价研究进展 |
2.1 农业生态经济评价的研究水平 |
2.2 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3 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模型 |
2.4 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经济评价中的应用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理论 |
1.1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 |
1.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1.2 环境容载力理论 |
1.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1.1.4 系统控制理论 |
1.2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经济评价的概念框架 |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3 研究方法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1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1.2 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3.2 评价方法和模型的确定 |
3.2.1 生态环境单因子评价模型 |
3.2.2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经济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 |
3.2.3 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1 研究区概况 |
1.1 自然资源特点 |
1.2 农村社会与经济基本情况 |
1.3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 评价单元与资料收集 |
2.1 评价单元 |
2.2 资料收集 |
3 生态环境单因子分析 |
3.1 植被覆盖遥感分析 |
3.2 水土流失变化监测分析 |
4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4.1 指标体系确定 |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自然环境子系统指标权重 |
4.2.2 其他指标权重 |
4.3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4.3.1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计算及分析 |
4.3.2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级图的生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区域农业生态经济评价 |
1 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
1.1 指标体系确定 |
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1.3 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1.3.1 两淮经济区 |
1.3.2 徐连经济区 |
1.3.3 沿海经济区 |
1.3.4 沿江经济区 |
1.3.5 宁镇扬经济区 |
1.3.6 太湖经济区 |
2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及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2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模型构建 |
1.3 江苏省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
1.4 本研究创新之处 |
1.5 研究展望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已录用和已投稿论文 |
致谢 |
(10)天然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家庭牧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
第1节 论文简介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1.4 研究特色、创新与不足 |
本节参考文献 |
第2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
1.2.1 "可持续"的起源 |
1.2.2 近代可持续发展的起缘 |
1.2.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
1.2.4 可持续发展评价 |
1.2.5 研究展望 |
本节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区域尺度草地资源动态变化与可持续利用评价 |
第1节 研究区及其周边人类活动的时空动态 |
3.1.1 引言 |
3.1.2 牧户数量 |
3.1.3 牧户空间分布 |
3.1.4 牧户分布空间特征与动态 |
3.1.5 依据牧户空间分布与动态变化特征划分发展阶段 |
3.1.6 小结 |
本节参考文献 |
第2节 从土地覆盖变化看放牧生态系统草地退化 |
3.2.1 引言 |
3.2.2 植被调查与TWINSPAN分析 |
3.2.3 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和遥感目视解译标志 |
3.2.4 土地覆盖现状及其动态 |
3.2.5 基于土地覆盖的草地退化评价 |
3.2.6 小结 |
本节参考文献 |
第3节 基于地上现存生物量的草地利用强度诊断 |
3.3.1 引言 |
3.3.2 地上现存生物量遥感估测 |
3.3.3 草地利用强度诊断 |
3.3.4 小结 |
本节参考文献 |
第4节 基于放牧生态系统"需求-供给-结构"关系的天然草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3.4.1 引言 |
3.4.2 天然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效益及其时序分析 |
3.4.3 FESLM及其基本评价原则 |
3.4.4 放牧生态系统天然草地利用特征与可持续内涵 |
3.4.5 放牧生态系统"需求-供给-结构"与天然草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原则 |
3.4.6 放牧生态系统天然草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框架 |
3.4.7 放牧生态系统天然草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标准 |
3.4.8 放牧生态系统天然草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3.4.9 小结 |
本节参考文献 第四章 家庭畜牧业经营现状、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发展潜力的探讨 |
第1节 家庭牧场生产、生活现状调查分析 |
4.1.1 引言 |
4.1.2 数据获取与调查牧户基本情况 |
4.1.3 家庭牧场生产、生活现状分析 |
4.1.4 小结 |
本节参考文献 |
第2节 家庭牧场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
4.2.1 引言 |
4.2.2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属性细分理论 |
4.2.3 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2.4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4.2.5 影响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
4.2.6 小尺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
4.2.7 小结 |
本节参考文献 |
第3节 基于生产有效性的家庭牧场发展潜力分析 |
4.3.1 引言 |
4.3.2 数据处理方法 |
4.3.3 评价结果 |
4.3.4 目标改进分析 |
4.3.5 发展潜力分析 |
4.3.6 小结 |
本节参考文献 第五章 从社会层面探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 |
5.1.1 引言 |
5.1.2 由人性浅说草原"三化" |
5.1.3 草原牧区土地制度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
5.1.4 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节 主要结论 |
6.1.1 人类干扰下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可持续利用评价 |
6.1.2 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发展潜力 |
第2节 讨论 |
6.2.1 关于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讨论 |
6.2.2 家庭牧场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6.2.3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复合系统的复杂问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
四、黄塔小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与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干旱区农业“生态—经济—服务”协调发展研究[J]. 张凯,余国新,齐子漫. 生态经济, 2022
- [2]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D]. 郭应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云南区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路径研究——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为例[J]. 寇灿,厦国银. 新农业, 2021(23)
- [4]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5]气候与景观格局变化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D]. 韩艳莉.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6]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D]. 李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8]西北干旱区LUCC与农业系统可持续性能值评价研究 ——以新疆精河县为例[D]. 李秀花. 新疆大学, 2009(12)
- [9]基于GIS与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评价[D]. 李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10]天然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家庭牧场的视角[D]. 丁勇. 内蒙古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