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油田微生物开采稠油技术研究及矿场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袁士义,王强,李军诗,高明,韩海水[1](2021)在《提高采收率技术创新支撑我国原油产量长期稳产》文中研究说明提高采收率技术已成为我国油田开发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的带动下,依靠持续自主创新,我国陆上油田已形成精细水驱、化学驱、稠油热采、气驱、微生物驱等提高采收率理论技术系列,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大庆、长庆、胜利、辽河、新疆和大港等油田成功实现工业推广应用,为保障国家原油产量长期稳产发挥了重大作用。文章系统总结了提高采收率技术取得的创新成果及突破性成就:精细水驱推动老油田水驱技术升级,对延缓产量递减发挥重要作用;化学驱理论技术多方位持续创新,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保持世界前列,其中聚合物驱在大庆油田二类油层矿场提高采收率约14%,二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矿场提高采收率18%以上,三元复合驱矿场提高采收率20%以上;稠油热采由蒸汽吞吐向蒸汽驱、SAGD和火驱技术跨越发展;注气形成较成熟的配套技术,矿场取得良好增油效果,具备510年上产千万吨潜力;微生物驱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矿场提高采收率7%以上。针对低油价、降本增效和节能环保等新形势新要求,我国提高采收率技术需持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升级核心技术、探索颠覆性技术,加大试验和工业化力度,为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发挥更大作用。
李宜坤,李宇乡,彭杨,于洋[2](2019)在《中国堵水调剖60年》文中提出记述了中国油田油井堵水、注水井调剖,以及调驱、深部液流转向等技术的起源、试验、发展、成熟、更替的过程。在这60年中,油井机械封隔器分层堵水技术、水玻璃-氯化钙化学堵水技术、聚丙烯酰胺-黏土注水井调剖技术、膨胀颗粒深部调剖、弱凝胶调驱技术、聚合物微球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区块整体调剖PI、RE、RS决策技术,以及近十年发展的水平井化学及机械控水技术、选择性堵水技术等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加深,高温、深井、裂缝、海上等油藏的堵水调剖技术,水平井、气井的堵水技术,以及智能化学剂技术、高效选择性堵水技术、聚驱后的调驱技术等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
刘彬,俞理,黄立信,张国华,马原栋,徐兵[3](2018)在《不同复配菌群乳化降解稠油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华北油田典型稠油油藏开发难度大,原油物性差的特点,构建了对该区块原油具有良好乳化降解效果的复配菌群,并对各复配菌群的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红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复配菌群(H+T)对原油乳化降解效果优于其他复配菌群,可降低油水表面张力至36mN/m,降解后的原油乳状液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稳定性系数低,乳状液稳定程度提高,流动性增强,稠油物性改善。通过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复配菌群可提高原油采收率8.3%,为其应用于现场试验提供了指导。
王娟娟,张宇,付娜,康凯璇,李晓晨,邓学峰,韩雨曦,赵静[4](2016)在《超低渗油藏微生物吞吐技术的矿场试验》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渭北低渗油藏内源微生物的研究,考察分离纯化的内源解烃菌产生表面活性剂和降解原油的能力、岩心驱替增油效率,同时验证其在超低渗油田单井吞吐矿场实验的应用效果,探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超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工艺和可行性。【方法】采集超低渗油藏的油水样,应用油平板进行产表面活性剂解烃菌的分离,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种属鉴定,评价其油藏环境适应性,利用内源-外源功能微生物复配体系进行原油降解,在填砂管和岩心物模上进行驱油实验,将优化好的微生物复配体系应用于现场实施单井吞吐工艺的实验。【结果】从渭北某区块超低渗油藏的原油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命名为WB-001。该菌株可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降至29.04 m N/m,使渭北原油蜡质含量降至8.48%。填砂管实验表明WB-001与外源枯草芽胞杆菌OPUS-HOB-001(Bacillus subtilis)复配后,驱油效率较单纯水驱提高了9.72%;岩心驱替实验较水驱提高12.54%。微生物单井吞吐措施后,平均日产油由措施前的0.42 t增加到0.89 t,累计增油44.47 t;原油降粘率为11.70%,降凝率为9.41%,采出水表面张力降低幅度为18.93%。【结论】通过详细的室内评估和成功的矿场实验,证明微生物采油技术在超低渗油藏有一定的应用可行性,并为后续规模化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为超低渗油田的高效精细开发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张俊会[5](2015)在《驱油菌株筛选及其对原油与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MEOR)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采油技术,对于高含水的枯竭油藏开采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从陕北安塞及志丹油田筛选出一批性能优良的真菌和细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真菌酶制剂及细菌固态菌剂,研究酶制剂与细菌固态菌剂对原油与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从原油与石蜡的组分变化、产酸、产气以及脱附性等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同时对3株优势细菌进行了清防蜡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对真菌粗酶制剂、固态细菌制剂及细菌菌体提高原油采收率与清防蜡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于微生物采油的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驱油真菌筛选鉴定从陕北安塞油田的油污土壤中分离筛选出6株真菌,其编号分别为PJ1,PJ2,PJ3,PJ4,PJ5,PJ6。通过菌落形态特征、显微形态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将其鉴定到种,6株驱油真菌PJ1、PJ2、PJ3、PJ5均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PJ4为黄曲霉(A.flavus),PJ6为土曲霉(A.terreus)。研究发现,这6株真菌对原油及石蜡具有很强的降解作用,其最大降解率分别为79.4%及38.3%,表明这6株真菌具有高活性的烃类物质降解酶系。2.真菌粗酶制剂酶活性及酶油反应配比研究将6株真菌制成粗酶粉,测定其脱氢酶和2,3双加氧酶活性,并进行粗酶制剂活性影响因素及酶油反应配比研究。结果表明:6株真菌均能合成脱氢酶和加氧酶,活性分别为29.6893.57 mg·g-1·h-1和21.0625.40 mmol·g-1·h-1,不同菌株酶活性差异较大,菌株PJ5合成的脱氢酶和加氧酶活性较高。在对脱氢酶的耐受性试验中,E1和E5两种粗酶制剂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和耐酸碱性,当NaCl浓度升高到50 g/L、含油地层水矿化度升高到92.43 g/L时,脱氢酶活性才显着下降;pH对脱氢酶活性影响较小,在pH值6.010.0这个范围内,两种粗酶制剂均具有较强活性。表明这两种真菌粗酶制剂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原油与酶液配比试验中,从使用效果及经济性综合考虑,在酶液浓度8 g/L及原油与酶液配比为1:15进行反应时,原油的脱附性及乳化性均较好。3.真菌酶对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真菌胞外酶能大幅度降解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对胶质及沥青质的最大降解率达到38.9%及24.7%;酶降解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原油中230℃可气化小分子烃的含量并降低原油黏度,其中可气化烃各组分总含量较对照增加5.6%28.8%,40℃时的原油粘度较对照降低40.5%59.0%;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发酵液体积的21.3%53.3%和38.3%100%;并产生草酸与丙酸等短链有机酸,使酶解液的ph也较对照下降22.7%29.4%,产酸总量为22.2524.13mmol/l,酸值达到13351448mg/l。供试6株真菌酶制剂均能够产生表面活性物质,有助于原油脱附:供试酶液对原油在滤纸上的脱附率达到83.4%87.8%,为对照的7.377.75倍。真菌胞外酶也能够大幅度降解石蜡,经酶降解处理,固体石蜡在正己烷中的溶解性显着增加,其中,18℃时在正己烷中的可溶组分占石蜡总量的78.6%86.2%,较对照增加31.9%44.6%;18℃时正己烷可溶组分中230℃可气化成分中保留时间较短的小分子烃数量较对照减少3.7%26.9%,保留时间较长的大分子烃数量较对照增加5.5%19.6%;石蜡固液态转化时的初始相变点提高4℃;并在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水解液体积的26.7%66.7%和50.0%125.0%;并产生草酸与丙酸等短链有机酸,酶解液ph也较对照下降22.3%28.5%,产酸总量为21.4423.25mmol/l,酸值达到1327.81395.0mg/l。4.驱油细菌筛选鉴定从陕北安塞油田、志丹油田的原油及油污土壤中,分离筛选出3株细菌,其编号分别为5-2a、6-2a及2a。通过形态特征及16srdna全序列分析,将这3株降解菌株鉴定到种:5-2a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atrophaeus);6-2a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2a为墨西哥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mexicanum)。这3株细菌均为好氧菌,不运动,在3080℃温度范围及0100g/l这个浓度区间内,能够存活。研究发现这3株细菌的发酵液能大幅度降解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其降解率分别为30.0%57.8%、47.4%73.1%、61.4%72.8%及42.1%57.9%。细菌降解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原油中230℃可气化小分子烃的含量并降低原油黏度,其中可气化烃轻质组分总含量较对照增加27.4%61.0%,原油粘度降低7.4%11.1%。发酵液对原油的脱附率达到66.5%94.2%,为对照的5.327.53倍。5.固态细菌制剂对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影响细菌菌剂能大幅度降解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其降解率分别为12.5%15.1%、23.7%39.3%、19.8%24.2%及53.1%56.2%;菌剂降解能够提高原油中230℃可气化小分子烃的含量并降低原油黏度,其中可气化烃各组分的总相对含量较对照增加了108.0%62.6%,40℃时的原油粘度较对照降低24.7%29.4%;菌剂在降解原油过程中能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水解液体积的74.0%81.0%和138.3%152.3%;并产生草酸与丙酸等短链有机酸,酶解液的ph也较对照下降26.47%36.03%,产酸总量为23.526.0mmol/l,酸值达到14101560mg/l。细菌菌剂对固态石蜡也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经过菌剂降解,固态石蜡在正己烷中的溶解性显着增加,经过菌剂降解作用,18℃时,在正己烷中可溶解的石蜡量已达到石蜡总量的68.6%77.2%,较对照增加15.0%29.5%;18℃时正己烷可溶组分中230℃可气化成分中保留时间较短的小分子烃的相对含量较对照减少6.9%14.9%,保留时间较长的大分子烃数量较对照增加18.4%25.7%;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水解液体积的65.0%80.0%和120.0%150.0%;并产生草酸、丙酸和甲酸等小分子有机酸,反应液ph也较对照下降27.3%36.8%,产酸总量为22.8825.75mmol/l,酸值达到13731545mg/l;同时改变了石蜡的蜡晶形态。6.细菌清防蜡效果及作用研究经过细菌发酵液处理,石蜡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其在正己烷中的溶解性显着增加,18℃时可在正己烷中溶解的石蜡达到石蜡总量的57.7%62.0%,较对照增加1.5%9.0%。细菌发酵液对固体石蜡具有很好的脱附作用,脱附率达到及36.2%100.0%。3株细菌具有很好的防蜡、清蜡作用,其中防蜡率达到了94.6%98.1%,清蜡率达到了69.1%89.3%。此外,3株细菌均能附着在玻璃质及钢质载体表面生长,细胞密度大,结合紧密,其在玻璃及钢片表面的附着密度分别达到了1.95×1067.67×108cfu/cm2及8.67×1047.48×108cfu/cm2,其中,紧结合态细胞附着密度达到3.22×1046.81×106cfu/cm2及6.67×1032.00×108cfu/cm2。7.萎缩芽孢杆菌所产的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对原油脱附效果本研究筛选出的萎缩芽孢杆菌能以尿素为氮源合成脂肽类阳离子型表面活性物质。该表面活性物质具有以下特性:良好的排油活性、乳化活性及较低的表面张力值,其排油圈达19.1cm,乳化指数达59.49%,表面张力值为25.43mn/m,液态发酵所得表面活性物质粗干品收率为0.77g/l;能够耐受高温及高盐,在20100℃温度范围及10g/l90g/l盐浓度时,排油圈直径、乳化指数及表面张力值相对稳定;具有较强的ph适应性,适应范围为613,耐碱性较强;对滤纸及细沙上附着的原油均具有良好的脱附作用,其脱附率分别为93.1%及90.0%。8.真菌粗酶制剂与固态细菌制剂对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影响的作用机理真菌胞外酶与固态细菌制剂均可通过以下途径影响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①降解作用:可降解固体石蜡及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使石蜡及原油中的重质组分分解为轻质组分,降低原油黏度,减少可沉积的石蜡量,有效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及石蜡的蜡晶形态。②产气:酶及菌剂在降解原油及石蜡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这些气体能够增加油层内部压力,气体溶入原油会降低原油黏度,改善原油流动性。③产酸:酶及菌剂在降解原油及石蜡过程中产生大量草酸、丙酸等有机酸,可有效溶解储油岩层孔隙中的碳酸盐,增加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同时还能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形成油水乳浊液,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④产生表面活性物质:6株真菌及3株细菌均能够产生表面活性物质,有助于原油脱附,同时对石蜡具有一定的乳化、分散作用,改变蜡晶颗粒,使其变细变小而被采出液带出油井,从而起到清蜡作用。9.细菌清防蜡作用机理①降解作用:供试细菌对石蜡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可降低重质组分在原油中的含量,减少可沉积的石蜡量。②在载体表面形成菌膜:供试细菌可较牢固地附着在金属表面生长繁殖,形成由微生物细胞组成的具有很强的抗流体冲刷能力的细胞膜,可阻止蜡质在载体表面结晶沉积。③合成表面活性物质:供试细菌代谢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等粘附在金属表面,改变其表面湿润性,使非极性的蜡晶难以在金属表面沉积;供试细菌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对石蜡具有一定的乳化、分散作用,使蜡晶颗粒变细变小而随采出液流出油井,从而起到清蜡作用。
杨占村[6](2014)在《负载型铁基纳米零价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对稠油降粘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轻质油资源的日渐减少以及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原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轻质油资源已经很难满足世界各国发展的需要。稠油资源地质储量较大,为常规原油的三倍左右,但是由于稠油具有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等特点,所以降低粘度成为了开采稠油的关键技术。催化降粘是通过向稠油中加入催化剂,使稠油在井下发生催化反应,从而实现对稠油进行原位催化降粘改质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改性二氧化硅作为负载剂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相转移功能的负载型纳米铁及其双金属合金催化剂,并应用于胜利油田稠油的降粘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分别以FeCl3、NiCl2、CuCl2为前驱体,在SiO2存在下用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具有相转移功能的负载型纳米铁及其双金属合金催化剂,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采用TEM、IR、XRD、BET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得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负载后的零价纳米铁及其双金属合金(Fe/SiO2、Fe/Ni/SiO2、Fe/Cu/SiO2)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无明显团聚现象,微粒呈球形。XRD分析显示该方法制备的零价纳米铁及其双金属合金呈微晶结构。与未负载的样品相比,负载后的样品的微粒尺寸明显减小,只有25nm,比表面积与总孔径体积显着增大,同时具有相转移功能。2、催化剂对胜利油田稠油进行催化降粘效果评价在对胜利油田稠油降粘效果评价中,负载后的纳米铁及其合金催化剂对稠油的降粘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条件下的无负载催化剂。一般地,稠油的粘度随着催化剂的加入量的增加而下降,当达到一定浓度时,粘度基本保持不变。其中,Fe/SiO2-2的添加量为1.0%时,在150℃,反应24h后,对稠油的降粘效果较好,粘度由原来的184Pa·s降低到42Pa·s,降粘率达到了77%。当反应条件相同时,所制备的各种催化剂对稠油的降粘效果由大到小为: Fe/SiO2-2>Fe/Cu/SiO2-2>Fe/Ni/SiO2-2>Fe/SiO2-3>Fe/Cu/SiO2-3>Fe/Ni/SiO2-3> Fe/Ni> Fe/Cu>Fe。3、考察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120℃、150℃、180℃)和不同反应时间(1272h)条件下对稠油催化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越高时,催化剂对稠油的降粘效果越好,而且负载后的催化剂的降粘效果明显优于未负载催化剂,其中,DNS-2作为负载剂时催化剂对稠油的降粘效果由于DNS-3。当温度升高到180℃时,所有催化剂的降粘效果与低温下相比相对较好。当反应时间不同时,催化剂的降粘效果一般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一定反应时间后,反应趋于平衡,稠油粘度基本保持不变,其中,当反应温度为150℃时,Fe/SiO2-2的最佳反应时间为24h,降粘率达到69%;Fe/Ni/SiO2-2的最佳反应时间为48h,降粘率为77%;Fe/Cu/SiO2-2的最佳反应时间为12h,降粘率达到72%。
黄立信[7](2014)在《典型油藏微生物群落解析及驱油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微生物采油技术中的油藏微生物分布、微生物群落、好氧和厌氧条件下孔隙介质中微生物的激活与代谢特征、微生物对原油的乳化和降黏机理等问题开展了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微生物采油理论,深化微生物采油机理的认识,完善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和评价方法,改善微生物驱技术现场应用效果。在对不同类型油藏微生物分布研究的基础上,认识了不同类型油藏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影响微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按照微生物驱油潜力将油藏分为三类:60℃以下的油藏,微生物种类多,数量高,具有开展微生物驱油的基本条件;60~75℃的油藏,微生物种类较多,数量较高,具有一定的激活微生物驱油潜力;75℃以上的油藏,微生物种类少,数量低,微生物很难激活,尚不具备微生物驱油的条件。对典型油藏中一类、二类微生物驱潜力区块进行了划分,该分类对于微生物驱现场试验的油藏筛选具有指导意义。利用MPN和16SrRNA克隆文库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庆水驱和聚驱后两类油藏微生物群落特征,确定了聚驱后油藏中采油功能细菌主要是变形菌纲的陶厄氏菌属、油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和红球菌等微生物;古菌种属主要是甲烷微菌纲的甲烷鬃菌属、甲烷螺菌属和甲烷八叠球菌属。并从油藏产出液中优选出了采油功能菌Rhodococcus rubber菌株RH-1,获得了厌氧产甲烷菌富集物。利用微观平面模型观察研究了孔隙介质中好氧功能菌株和厌氧产甲烷富集物的驱油特征,通过圆管填砂模型开展了好氧菌和厌氧富集物在不同驱替方式下的微生物、代谢物、乳化原油效果的模拟实验研究。研究得到了好氧和厌氧菌不同的驱油微观特征和特征参数的变化特征,研究证实了乳化降粘在好养微生物驱油中的贡献,证实了厌氧菌以厌氧产甲烷为主的驱油机理。开展了烃氧化微生物对大庆原油的乳化、降粘特征研究,分析了原油类型、微生物浓度、含水率等因素对原油乳状液类型和乳化效果的影响,确立了形成水包油乳状液的微生物浓度和含水率界限,完善了微生物乳化、降粘的驱油理论,提出了微生物乳化原油效果评价新方法。
张凡[8](2014)在《不同油藏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表征》文中提出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MEOR)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和无污染等优点,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采油技术之一。采油功能微生物在矿场试验过程中表现出的微生物活性以及产生的代谢产物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基础,要探明油藏环境下MEOR机理,对油藏环境下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的认识最为关键。为此本论文采用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如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和第二代DNA测序技术,对6个不同油藏MEOR矿场试验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监测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新疆低温稠油油藏微生物驱油矿场试验,采用糖蜜、玉米浆和无机氮磷激活剂,激活的采油功能菌群主要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大庆中温聚合物驱后油藏微生物驱油矿场试验,采用玉米浆干粉和无机氮磷激活剂,激活的采油功能菌群主要为P.aeruginosa和P.stutzeri、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durans);大港中高温稠油油藏内源微生物驱油矿场试验,采用纤维素、酵母粉和糖蜜复合营养剂,激活的采油功能菌群主要为P.aeruginosa和P.stutzeri、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的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辽河高温高凝油油藏微生物驱油矿场试验,采用的激活剂主要为玉米浆、糖蜜和无机氮磷,激活的采油功能菌群主要为P.aeruginosa和类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aligenes);江汉超高温高盐油藏微生物清防蜡矿场试验,采用无机氮磷和改性淀粉类激活剂,激活的微生物菌群为P.aeruginosa和P.stutzeri、Enterobacter hormaechei和Bacillus的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总体而言,虽然研究的油藏在油藏特性如地质构造、温度、矿化度、原油性质、微生物激活体系和MEOR实施方案等方面都不同,各研究油藏MEOR矿场试验之后油藏中优势菌群却表现出高相似性,Pseudomonas几乎在所有MEOR矿场试验后的油藏中以优势菌群出现,其次是Enterobacter和Bacillus,这一结果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这些MEOR矿场试验过程都采用的是复合有机无机激活剂体系。P.stutzeri是一类具有功能和基因亚种(genomovar,gv.)多样性的微生物,油藏中P.stutzeri较为常见并具有采油功能,揭示油藏中P.stutzeri亚种类型将有助于分析油藏中P.stutzeri功能多样性。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油藏环境中P.stutzeri能划分到4个已知的亚种类型,gv.1、gv.2、gv.3和gv.20以及8个未知的基因类型,其中gv.1型的P.stutzeri在油藏环境中普遍存在。检测到8个未知的P.stutzeri基因类型表明,油藏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同于其它环境的P.stutzeri亚种类型,这些基因类型的出现与某些油藏特殊环境有关。油藏环境中P.stutzeri基因亚种多样性从侧面反映了P.stutzeri功能多样性,体现了P.stutzeri作为MEOR矿场试验采油功能菌的潜力。Bacillus是一类主要的采油功能菌,但不基于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往往不能很好地揭示Bacillus在油藏中的多样性。本论文将传统的微生物学培养方法和分子生态学方法相结合,发明了一种快速检测油藏样品中Bacillus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揭示油藏环境中Bacillus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油藏环境中存在着大量还没有分离培养的Bacillus,以及一些功能不明确的Bacillus。本论文中提供的方法有望能加速油藏中Bacillus多样性研究,为采油功能Bacillus的发现奠定基础。主要创新点:(1)探明了采用复合无机有机营养剂体系的MEOR矿场试验过程中的采油功能菌菌群为Pseudomonas,Enterobacter和Bacillus;(2)发现了油藏环境中可能存在多个P.stutzeri新亚种;(3)发明了快速检测油藏中Bacillus的新方法。
张俊会[9](2012)在《几株真菌和细菌对原油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简称MEOR)也被称为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是继传统的热驱、化学驱、气驱之后的第四大类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一项采油技术。本研究的主要目地是筛选出性能优良的真菌和细菌,以麸皮做介质将真菌制成酶制剂,从菌种筛选、鉴定、酶制剂脱氢酶活性以及对原油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确定酶制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可行性以及所获细菌菌株在微生物增油方面的应用潜力。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陕北安塞油田的油污土壤中分离出5株优势真菌,通过菌落形态特征及显微形态观察,将这5株驱油真菌初步鉴定到属。鉴定结果为:4株真菌为矮棒曲霉(不同株),1株真菌为米曲霉。将5株驱油真菌制成酶粉,测定其脱氢酶和C23Oase活性,并进行酶解试验。结果表明:5株驱油真菌均可合成脱氢酶和加氧酶,其活性分别为8.5~12.4mg/L/h及77~90μmol/h。通过气相色谱图分析,表明5株真菌胞外酶均能够降解原油,其中16号真菌胞外酶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后原油的乳化性明显提高,轻质组分含量也明显增多。2以16号真菌胞外酶为试验材料,考察了培养基碳源、反应温度、以及不同油样等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以白砂糖做碳源时,酶粉中的活菌数和脱氢酶活性均最高;当以不同含量的石油做碳源时,酶粉中的活菌数和脱氢酶活性均较低。②酶在1.0g/30mL、0.6g/30mL、0.1g/30mL3个浓度梯度时,对原油的乳化性及脱附作用较好,当酶浓度降低到0.008g/30mL时,酶对原油失去了乳化及脱附作用。③随着反应时间延长,酶对原油的乳化性及脱附效果逐渐增强。④酶的最适降解温度是30℃,耐受温度可达到60℃。⑤酶对原油的降解具有一定的通用性。3从陕北安塞油田、志丹油田的原油及油污土壤中,分离得到4株优势细菌,分别命名为6-1、P1H132、AP1H11、6-3Y。降解试验表明,经过4株细菌处理后,原油总组分烷烃中34.0%~55.3%的组分因被细菌完全降解而消失,未被完全降解的组分也因细菌的利用含量显着下降。4株细菌均能产生表面活性物质,初步判断,3株细菌(6-1、AP1H11、6-3Y)产表面活性物质为脂肽类,1株细菌(P1H132)产表面活性物质为糖脂类。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全长序列分析将这4株细菌鉴定到种,鉴定结果为:6-1为Rhizobium pusense菌,P1H132为Zhihengliuella aestuarii菌,AP1H11鉴定为Bacilluslicheniformis菌,6-3Y为Bacillus aryabhattai菌。
修建龙[10](2011)在《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在分析国内外典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其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根据微生物反应动力学特征和内源微生物驱油机理,从好氧、厌氧两步激活理论出发,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能够综合反应流体流动造成物质分布变化规律和微生物群落间的级联代谢过程的数学模型。实现了从侧重于描述单一渗流场到多场耦合模型的发展历程,更全面和准确地描述了生物场和渗流场,该模型为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软件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将建立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离散,把偏微分方程转化成有限差分方程组,利用隐压显饱法求出压力和饱和度的大小,然后将水相饱和度、渗流速度、孔隙度等耦合参数代入微生物场,隐式得到微生物、营养液及代谢产物的浓度分布。根据上述方法编制了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软件,该软件基本实现了内源微生物驱油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为微生物采油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拟方法,对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开展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可以为油田开发建立一套合理的开发方案,降低微生物采油现场实施的风险,确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以一维两相内源微生物两步激活过程为例,运用编制的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软件对该区块实施内源微生物驱油方案进行了设计。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微生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方案设计与优化,最终得到的优化方案是营养液浓度为1.5%(m/v),注入段塞为0.1PV,营养物与氧气浓度比为2:1(m/m);在该方案下数值模拟软件的预测结果表明,内源微生物驱油可增加采油量2029.69 t,提高采收率8.46%。
二、新疆油田微生物开采稠油技术研究及矿场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油田微生物开采稠油技术研究及矿场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提高采收率技术创新支撑我国原油产量长期稳产(论文提纲范文)
1 精细水驱推动老油田水驱技术升级,对延缓产量递减发挥重要作用 |
2 化学驱理论技术多方位持续创新,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保持世界前列 |
2.1 聚合物驱矿场效果持续提升,大庆油田二类油层提高采收率约14% |
2.2 三元复合驱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矿场提高采收率20%以上 |
2.3 二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矿场提高采收率18%以上 |
3 稠油热采技术由蒸汽吞吐向蒸汽驱、SAGD和火驱技术跨越发展 |
3.1 蒸汽吞吐扩大波及体积等技术进一步改善了开发效果 |
3.2 蒸汽驱技术提高蒸汽利用率,拓展了应用范围,改善了开发效果 |
3.3 SAGD系列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形成陆相超稠油高效开发新技术 |
3.4 火驱系列核心技术的突破,破解了注蒸汽尾矿再开发的困局 |
4 注气技术现场试验取得良好增油效果,具备5~10年上产千万吨潜力 |
4.1 CO2驱形成较成熟的配套技术,吉林油田试验已实现提高采出程度20%以上 |
4.2 烃气驱技术成熟配套,塔里木油田试验提高采收率25%以上 |
4.3 空气驱理论和配套技术取得突破,矿场试验见到好效果 |
5 微生物驱激活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矿场提高采收率7%以上 |
6 超前颠覆性技术室内研究取得进展,具备开展先导试验的条件 |
7 结论 |
(3)不同复配菌群乳化降解稠油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复配菌群作用稠油后乳状液表面张力变化 |
2.2 复配菌群乳化原油粒径分布 |
2.3 复配菌群乳状液稳定性分析 |
2.4 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评价 |
3 结论 |
(4)超低渗油藏微生物吞吐技术的矿场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试剂与仪器 |
1.1.2原油和菌株来源 |
1.1.3培养基 |
1.2 实验方法 |
1.2.1菌株WB-001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1.2.2菌株发酵液活性分析[18] |
1.2.3菌株环境适应性评价 |
1.2.4原油中蜡质降解效率 |
1.2.5菌株室内模拟驱油实验 |
1.2.6岩心驱油性能评价 |
1.3 矿场试验 |
1.3.1试验区块储层物性 |
1.3.2试验井选择 |
1.3.3矿场试验方案设计 |
1.3.4单井吞吐措施后效果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的分离和鉴定 |
2.2 菌株WB-001 发酵液活性分析 |
2.3 菌株WB-001 环境适应性评价 |
2.3.1菌株WB-001的温度适应性 |
2.3.2菌株WB-001的酸碱度适应性 |
2.3.3菌株WB-001的矿化度适应性 |
2.4 原油中蜡质降解效率 |
2.5 复配体系的填砂管驱油实验 |
2.6 岩心驱油性能评价 |
2.7 矿场试验 |
2.7.1微生物单井吞吐措施后生产情况 |
2.7.2措施后监测指标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5)驱油菌株筛选及其对原油与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
1.1.1 概况 |
1.1.2 种类 |
1.1.3 机理 |
1.2 采油微生物特性及油藏基础 |
1.2.1 采油微生物特点 |
1.2.2 油藏筛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发展历程 |
1.3.2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设想的提出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1.3.4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进展 |
1.4.1 技术手段 |
1.4.2 理论研究 |
1.5 微生物采油的优势、局限性及发展趋势 |
1.5.1 优点 |
1.5.2 局限性 |
1.5.3 发展趋势 |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驱油真菌筛选、鉴定及降解性能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驱油真菌的皿内生长状况及产孢量 |
2.2.2 驱油真菌对原油及石蜡的降解 |
2.2.3 3 株驱油真菌对原油中 230 ℃可气化组分的影响 |
2.3.4 驱油真菌鉴定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真菌粗酶制剂性质及酶油反应配比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真菌酶制剂的脱氢酶与加氧酶活性 |
3.2.2 酶活性的稳定性 |
3.2.3 油酶配比 |
3.2.4 脱氢酶活性与温度、NaCl浓度及地层水矿化度的相关性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真菌酶对原油的降解作用及机理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含量 |
4.2.2 原油降解 |
4.2.3 排油活性 |
4.2.4 原油黏度 |
4.2.5 真菌酶液对原油的脱附 |
4.2.6 酶解产气量及气体成分 |
4.2.7 酶降解原油产酸量及酸成分 |
4.2.8 原油理化性质与真菌酶活性的相关性 |
4.2.9 酶制剂降解原油机理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真菌酶对固体石蜡的降解作用及机理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真菌酶对固体石蜡中正己烷可溶组分含量的影响 |
5.2.2 酶解对固体石蜡正己烷可溶组分中 230 ℃可气化成分的影响 |
5.2.3 酶处理对固体石蜡相变点的影响 |
5.2.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5.2.5 酶解石蜡产气种类与产气量 |
5.2.6 酶降石蜡产酸量及酸成分 |
5.2.7 酶液对蜡晶形态的影响 |
5.2.8 真菌酶降解石蜡机理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驱油细菌筛选及降解性能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驱油细菌的形态特征 |
6.2.2 供试细菌对原油的乳化及降解 |
6.2.3 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含量 |
6.2.4 驱油细菌处理原油中 230 ℃可气化组分的相对含量 |
6.2.5 原油黏度 |
6.2.6 细菌发酵液排油活性及对原油的脱附性 |
6.2.7 细菌对烃的粘附性(BATH)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驱油细菌鉴定及基本性能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生长曲线 |
7.2.2 菌株生长影响因素 |
7.2.3 驱油细菌鉴定 |
7.3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固态细菌制剂对原油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材料 |
8.1.2 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解淀粉芽孢杆菌鉴定 |
8.2.2 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含量 |
8.2.3 原油中 230 ℃可气化组分 |
8.2.4 固态细菌菌剂悬液排油活性及脱附性 |
8.2.5 原油黏度 |
8.2.6 原油降解产气量及气体成分 |
8.2.7 原油降解产酸量及酸成分 |
8.2.8 细菌菌剂降解原油机理 |
8.3 结论与讨论 |
第九章 3株细菌固态制剂对固体石蜡的降解作用及机理研究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材料 |
9.1.2 方法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菌剂对固体石蜡中正己烷可溶组分含量的影响 |
9.2.2 菌剂对固体石蜡正己烷可溶组分中 230 ℃可气化成分的影响 |
9.2.3 菌剂降解石蜡产气种类与数量 |
9.2.4 石蜡降解产酸量及酸成分 |
9.2.5 菌悬液对蜡晶形态的影响 |
9.2.6 细菌菌剂降解石蜡机理 |
9.3 结论与讨论 |
第十章 3株细菌的清防蜡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 |
10.1 材料与方法 |
10.1.1 材料 |
10.1.2 方法 |
10.2 结果与分析 |
10.2.1 细菌发酵液对固体石蜡中正己烷可溶组分含量的影响 |
10.2.2 微生物对蜡晶形态的影响 |
10.2.3 细菌发酵液排油活性及对石蜡的脱附 |
10.2.4 细菌细胞附着密度 |
10.2.5 清蜡率与防蜡率 |
10.2.6 细菌清防蜡作用机理 |
10.3 结论与讨论 |
第十一章 萎缩芽孢杆菌表面活性物质及发酵液对原油的脱附 |
11.1 材料与方法 |
11.1.1 材料 |
11.1.2 方法 |
11.2 结果与分析 |
11.2.1 发酵液表面活性影响因素 |
11.2.2 表面活性物质稳定性影响因素 |
11.2.3 表面活性物质鉴定 |
11.2.4 原油的脱附性 |
11.3 结论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研究内容及目的、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12.1 研究内容 |
12.2 主要结果及结论 |
12.3 创新点 |
12.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负载型铁基纳米零价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对稠油降粘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稠油油藏概述 |
1.2.1 稠油的定义及分类标准 |
1.2.2 稠油的特点及分布 |
1.2.3 国内外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开发情况 |
1.3 提高稠油采收率的主要方法 |
1.3.1 注蒸汽热采技术 |
1.3.2 火烧油层技术 |
1.3.3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 |
1.3.4 化学驱采油技术 |
1.3.5 微生物采油技术 |
1.3.6 催化降粘开采技术 |
1.3.7 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其他技术 |
1.4 稠油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剂的研究 |
1.4.1 水溶性过渡金属离子催化剂 |
1.4.2 油溶性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剂 |
1.4.3 超强酸催化剂 |
1.4.4 杂多酸催化剂 |
1.5 铁基纳米零价金属催化剂对稠油催化降粘性能的研究 |
1.5.1 铁基纳米零价金属简介 |
1.5.2 纳米铁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概述 |
1.5.3 纳米铁基催化剂对稠油催化降粘研究进展 |
1.5.4 纳米铁基催化剂对稠油催化降粘作用机理 |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纳米铁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稠油降粘性能的研究 |
2.1 负载剂及催化剂的选择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纳米铁催化剂的制备 |
2.3 负载型纳米铁催化剂形成机理研究 |
2.4 纳米铁催化剂的结构性能表征 |
2.4.1 透射电镜(TEM)分析 |
2.4.2 红外光谱(IR)分析 |
2.4.3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4 比表面积(BET)分析 |
2.4.5 负载型零价纳米铁催化剂的分散性 |
2.5 纳米铁催化剂对稠油催化降粘性能研究 |
2.5.1 Fe 及 Fe/SiO_2催化剂对胜利油田稠油催化降粘反应 |
2.5.2 稠油样品粘度测量方法 |
2.5.3 纳米铁催化剂对稠油降粘作用机理研究 |
2.5.4 催化剂添加量对稠油催化降粘效果的影响 |
2.5.5 不同催化剂种类对稠油催化降粘效果的影响 |
2.5.6 反应温度对稠油粘度的影响 |
2.5.7 反应时间对稠油粘度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纳米铁/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稠油降粘性能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3 纳米铁/镍合金催化剂的制备 |
3.2 负载型纳米铁/镍合金催化剂形成机理研究 |
3.3 纳米铁/镍合金催化剂的结构性能表征 |
3.3.1 透射电镜(TEM)分析 |
3.3.2 红外光谱(IR)分析 |
3.3.3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3.3.4 比表面积(BET)分析 |
3.3.5 负载型纳米铁/镍合金催化剂的分散性 |
3.4 纳米铁/镍合金催化剂对稠油催化降粘性能研究 |
3.4.1 Fe/Ni 及 Fe/Ni/SiO_2催化剂对胜利油田稠油催化降粘反应 |
3.4.2 稠油样品粘度测量方法 |
3.4.3 不同催化剂对稠油催化降粘效果的影响 |
3.4.4 反应温度对稠油粘度的影响 |
3.4.5 反应时间对稠油粘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纳米铁/铜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稠油降粘性能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1.3 纳米铁/铜合金催化剂的制备 |
4.2 负载型纳米铁/铜合金催化剂形成机理研究 |
4.3 纳米铁/铜合金催化剂的结构性能表征 |
4.3.1 透射电镜(TEM) |
4.3.2 红外光谱(IR)分析 |
4.3.3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4.3.4 比表面积(BET)分析 |
4.3.5 Fe/Cu/SiO_2在不同介质中分散性 |
4.4 纳米铁/铜合金催化剂对稠油催化降粘性能研究 |
4.4.1 Fe/Cu 及 Fe/Cu/SiO_2催化剂对胜利油田稠油催化降粘反应 |
4.4.2 稠油样品粘度测量方法 |
4.4.3 不同催化剂对稠油催化降粘效果的影响 |
4.4.4 反应温度对稠油粘度的影响 |
4.4.5 反应时间对稠油粘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典型油藏微生物群落解析及驱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外微生物驱油技术现状 |
1.3 国内微生物驱油技术现状 |
1.4 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现状 |
1.4.1 低界面张力作用 |
1.4.2 乳化作用 |
1.5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6.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油藏微生物分布特征 |
2.1 前言 |
2.2 油藏微生物分布研究方法 |
2.2.1 样品采集和处理方法 |
2.2.2 微生物计数方法 |
2.3 目标油藏概况 |
2.3.1 大港油田油藏特征 |
2.3.2 新疆油田油藏特征 |
2.3.3 大庆油田油藏特征 |
2.3.4 青海油田油藏特征 |
2.4 研究结果 |
2.4.1 不同温度油藏微生物分布 |
2.4.2 高矿化度油藏的分布特征 |
2.4.3 不同开发方式的油藏微生物分布特征 |
2.4.4 微生物驱技术应用油藏分类 |
2.4.5 典型油藏的微生物驱潜力区块 |
2.5 本章小结 |
3 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3.1 前言 |
3.2 油藏群落分析方法 |
3.2.1 油水样品 |
3.2.2 细菌分离方法 |
3.2.3 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构建和分析步骤 |
3.2.4 代谢速牵测定 |
3.3 研究结果 |
3.3.1 大庆聚驱后和水驱两类油藏生化特征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对比分析 |
3.3.2 微生物代谢速率分析 |
3.3.3 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和水驱油藏的地层水样微生物群落的分子生物学分析比较 |
3.3.4 聚驱后油藏细菌群落及采油功能 |
3.3.5 聚驱油藏采出井的古菌群落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4 采油功能菌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好氧采油功能菌的研究 |
4.2.1 菌种研究方法 |
4.2.2 菌种筛选结果 |
4.2.3 菌株的乳化活性 |
4.2.4 菌株RH-1的其它代谢参数 |
4.3 厌氧微生物的富集 |
4.4 本章小结 |
5 孔隙介质中油藏微生物激活特征和驱油机理研究 |
5.1 前言 |
5.2 微观模型中油藏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好氧菌株RH-1孔隙介质中作用原油特征 |
5.2.3 厌氧微生物作用原油特征 |
5.3 填砂模型中好养微生物激活与驱油模拟实验研究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孔隙介质中产甲烷生成作用 |
5.4.1 材料与方法 |
5.4.2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微生物乳化降黏机理研究 |
6.1 前言 |
6.2 微生物对原油的乳化和降粘特征 |
6.2.1 研究方法 |
6.2.2 微生物对不同原油的乳化特征 |
6.2.3 原油乳状液类型研究 |
6.2.4 原油乳化动态特征 |
6.2.5 微生物对稠油的乳化降粘特征 |
6.3 微生物对原油乳化降黏的理论分析 |
6.3.1 微生物乳化作用 |
6.3.2 微生物乳化降黏驱油理论探讨 |
6.4 微生物乳化原油评价方法的改进 |
6.4.1 已有乳化效果评价方法 |
6.4.2 乳化效果评价新方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不同油藏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微生物活性和代谢产物 |
1.2.1.1 原位烃代谢 |
1.2.1.2 原位微生物生长 |
1.2.1.3 生物酸、溶剂以及气体 |
1.2.1.4 生物表面活性剂 |
1.2.1.5 生物乳化剂 |
1.2.1.6 生物聚合物 |
1.2.2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矿场试验策略 |
1.2.2.1 激活内源微生物 |
1.2.2.2 注入外源微生物以及营养物 |
1.2.2.3 注入微生物代谢产物 |
1.2.3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矿场试验设计 |
1.2.4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发展趋势 |
1.2.4.1 优化微生物代谢产物 |
1.2.4.2 认识油藏微生物生态 |
1.2.4.3 矿场试验过程微生物群落监测 |
1.3 油藏微生物研究方法 |
1.3.1 基于培养的研究方法 |
1.3.2 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 |
1.3.2.1 16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技术 |
1.3.2.2 第二代 DNA 测序技术 |
1.3.2.3 DGGE 技术 |
1.3.2.4 Real-time PCR 技术 |
1.3.2.5 FISH 技术 |
1.4 提高原油采收率功能菌群研究现状 |
1.4.1 基于培养的采油功能菌研究 |
1.4.2 MEOR 矿场试验采油功能菌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和成果 |
1.6.1 创新点 |
1.6.2 成果 |
第2章 低温稠油油藏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 |
2.1 MEOR 矿场试验区块油藏特征 |
2.2 MEOR 矿场试验 |
2.3 样品采集 |
2.4 微生物群落研究 |
2.4.1 样品 DNA 提取 |
2.4.2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 |
2.4.3 16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构建 |
2.4.4 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 |
2.5 低温稠油油藏微生物菌群特征及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 |
2.5.1 低温稠油油藏微生物菌群特征 |
2.5.2 低温稠油油藏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 |
2.6 小结 |
第3章 中温聚合物驱后油藏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 |
3.1 MEOR 矿场试验区块油藏特征 |
3.2 MEOR 矿场试验 |
3.3 样品采集 |
3.4 微生物群落研究 |
3.4.1 样品 DNA 提取 |
3.4.2 454 焦磷酸测序 |
3.4.3 测序数据统计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3.5 中温聚合物驱后油藏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 |
3.6 小结 |
第4章 中高温稠油油藏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 |
4.1 MEOR 试验区块油藏特征 |
4.2 MEOR 矿场试验 |
4.3 样品采集 |
4.4 微生物群落研究 |
4.5 中高温稠油油藏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 |
4.6 小结 |
第5章 高温高凝油油藏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 |
5.1 MEOR 矿场试验区块油藏特征 |
5.2 MEOR 矿场试验 |
5.3 样品采集 |
5.4 微生物群落研究方法 |
5.5 高温高凝油油藏微生物菌群特征及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 |
5.5.1 高温高凝油油藏微生物菌群特征 |
5.5.2 高温高凝油油藏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 |
5.6 小结 |
第6章 超高温高盐油藏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 |
6.1 MEOR 试验区块油藏特征 |
6.2 MEOR 矿场试验 |
6.3 样品采集 |
6.4 微生物群落研究 |
6.5 超高温高盐油藏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 |
6.6 小结 |
第7章 油藏中代表性采油功能菌群特征 |
7.1 油藏中 Pseudomonas stutzeri 亚种分布 |
7.1.1 材料和方法 |
7.1.1.1 参考序列 |
7.1.1.2 样品采集 |
7.1.1.3 微生物群落研究 |
7.1.1.4 Pseudomonas stutzeri 分离与鉴定 |
7.1.1.5 Pseudomonas stutzeri 亚种分布分析 |
7.1.2 Pseudomonas stutzeri 亚种分布 |
7.1.2.1 已知的 Pseudomonas stutzeri 亚种分布 |
7.1.2.2 油藏环境 Pseudomonas.stutzeri 亚种分布 |
7.2 油藏中 Bacillus 多样性研究 |
7.2.1 材料和方法 |
7.2.1.1 样品采集 |
7.2.1.2 油藏中 Bacillus 快速检测 |
7.2.1.3 Bacillus 菌株分离与鉴定 |
7.2.2 油藏中 Bacillus 多样性 |
7.3 结论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几株真菌和细菌对原油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概况 |
1.1.1 石油的一般性状及元素组成 |
1.1.2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
1.1.3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种类 |
1.1.4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 |
1.1.5 采油微生物的筛选原则及油藏条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MEOR 技术设想的提出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
1.4.1 微生物采油的优点 |
1.4.2 微生物采油的不足 |
1.4.3 微生物采油的发展趋势 |
1.5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意义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驱油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
2.1 材料 |
2.1.1 驱油真菌菌种来源 |
2.1.2 培养基 |
2.2 方法 |
2.2.1 驱油真菌富集分离 |
2.2.2 驱油真菌初筛 |
2.2.3 驱油真菌复筛 |
2.2.4 驱油真菌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驱油真菌的分离与筛选 |
2.3.2 驱油真菌鉴定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驱油真菌两种酶活测定及酶对原油的降解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驱油真菌两种酶活测定 |
3.2.2 原油酶解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真菌酶制剂的降解活性 |
3.3.2 酶解对原油附着性的影响 |
3.3.3 酶解液排油活性及 pH |
3.3.4 酶解对原油组分的影响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影响真菌酶制剂活性及酶解效果的因素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不同碳源对酶制剂活性的影响 |
4.2.2 酶浓度对酶解效率的影响 |
4.2.3 不同反应时间对酶解效率的影响 |
4.2.4 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4.2.5 不同油样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4.2.6 结果计算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碳源对酶活性影响 |
4.3.2 酶浓度对酶解效果影响 |
4.3.3 不同酶解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4.3.4 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4.3.5 原油种类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驱油细菌筛选及降解性能研究 |
5.1 材料 |
5.1.1 菌种来源 |
5.1.2 培养基 |
5.2 方法 |
5.2.1 富集分离 |
5.2.2 供试细菌发酵液排油活性测定 |
5.2.3 供试细菌发酵液乳化性观察 |
5.2.4 生物表面活性物质提取及 TLC 定性分析 |
5.2.5 菌株对原油的降解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驱油细菌筛选 |
5.3.2 供试细菌发酵液排油活性及表面活性物质成分 |
5.3.3 供试细菌对原油附着性及乳化效果的影响 |
5.4 供试细菌对原油组分的影响 |
5.5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驱油细菌鉴定 |
6.1 材料 |
6.2 方法 |
6.2.1 菌株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 |
6.2.2 16SrDNA 序列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菌株形态观察 |
6.3.2 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
6.3.3 16SrDNA 序列分析 |
6.4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室内实验研究 |
1.2.2 矿场应用情况 |
1.2.3 数值模拟发展状况 |
1.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1 存在问题 |
1.3.2 发展趋势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内源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 |
2.1 内源微生物驱油两步激活理论 |
2.2 内源微生物提高采收率原理 |
2.3 内源微生物吸附及分布规律研究 |
2.3.1 内源微生物场模型组分研究 |
2.3.2 油藏中微生物分布的影响因素 |
2.3.3 内源微生物吸附规律 |
2.3.4 建立内源微生物场 |
2.4 内源微生物反应动力学研究 |
2.4.1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
2.4.2 产物生成动力学 |
2.4.3 营养物消耗动力学 |
2.5 内源微生物场组分迁移机制 |
2.5.1 对流迁移 |
2.5.2 分子扩散 |
2.5.3 机械弥散 |
2.5.4 化学趋向性 |
2.6 小结 |
第三章 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 |
3.1 假设条件 |
3.1.1 渗流场模型假设 |
3.1.2 生物场模型假设 |
3.1.3 主要的物理化学模型 |
3.2 考虑微生物场影响的流体渗流方程 |
3.2.1 运动方程 |
3.2.2 连续性方程 |
3.2.3 辅助方程 |
3.2.4 物性参数变化方程 |
3.3 考虑渗流场影响的生物场模型方程 |
3.3.1 模型组分 |
3.3.2 组分运移方程 |
3.4 模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3.4.1 初始条件 |
3.4.2 边界条件 |
3.5 渗流场与生物场的耦合关系 |
3.6 小结 |
第四章 耦合数学模型的有限差分方程 |
4.1 耦合数学模型差分方程组 |
4.1.1 差分方程离散方法研究 |
4.1.2 黑油模型差分方程组 |
4.1.3 营养物、代谢产物运移方程差分方程组的建立 |
4.1.4 微生物运移差分方程组的建立 |
4.2 井的处理 |
4.2.1 定产油量 |
4.2.2 定产液量 |
4.2.3 定注水量和定注气量 |
4.2.4 定生产井井底流压 |
4.2.5 定注入井井底流压 |
4.3 有限差分方程的线性化处理 |
4.3.1 压力方程的线性化处理 |
4.3.2 营养物和代谢产物运移方程的线性化处理 |
4.3.3 微生物运移方程的线性化处理 |
4.4 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
4.5 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的求解过程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软件研制 |
5.1 软件简介 |
5.1.1 程序设计思路 |
5.1.2 软件主要功能及特点 |
5.2 输入数据 |
5.2.1 数据文件的构成 |
5.2.2 数据文件输入规则 |
5.3 输出数据 |
5.3.1 常规输出报告 |
5.3.2 生物场模型报告 |
5.3.3 产量总结报告 |
5.4 程序流程图 |
5.5 主要的类名称和功能 |
5.6 软件及硬件要求 |
5.7 小结 |
第六章 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软件应用 |
6.1 地质模型建立 |
6.2 地质模型参数获取 |
6.2.1 渗流场数据 |
6.2.2 生物场数据 |
6.3 水驱效果预测 |
6.4 内源微生物驱效果预测 |
6.4.1 方案设计 |
6.4.2 方案预测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新疆油田微生物开采稠油技术研究及矿场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高采收率技术创新支撑我国原油产量长期稳产[J]. 袁士义,王强,李军诗,高明,韩海水. 石油科技论坛, 2021(03)
- [2]中国堵水调剖60年[J]. 李宜坤,李宇乡,彭杨,于洋. 石油钻采工艺, 2019(06)
- [3]不同复配菌群乳化降解稠油效果研究[J]. 刘彬,俞理,黄立信,张国华,马原栋,徐兵. 中国科技论文, 2018(09)
- [4]超低渗油藏微生物吞吐技术的矿场试验[J]. 王娟娟,张宇,付娜,康凯璇,李晓晨,邓学峰,韩雨曦,赵静. 微生物学通报, 2016(02)
- [5]驱油菌株筛选及其对原油与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张俊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6]负载型铁基纳米零价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对稠油降粘性能的研究[D]. 杨占村. 河南大学, 2014(03)
- [7]典型油藏微生物群落解析及驱油机理研究[D]. 黄立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14(01)
- [8]不同油藏采油功能微生物菌群表征[D]. 张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9]几株真菌和细菌对原油理化性质的影响[D]. 张俊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2)
- [10]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D]. 修建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