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环节的实施及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红,罗芳,张志亮[1](2021)在《电气自动化专业“3+2”专本衔接协同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广东省电气产业的升级需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广东省重点专业,与区域内本科院校合作专本对接协同育人是其重点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根据调研的结果,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专本对接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构建,为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专本对接,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打下理论基础,也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提供借鉴。
尹璐[2](2020)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当前社会对与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各个专业也应当体现出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就如同不同的动植物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一样,各个专业培养人才,也应当有独属于自己的特色,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专业培养的实用性与适用性。本次研究的话题是模块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的应用策略,要将模块化教学的领域逐步融入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当中,通过分析该模式的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思路,从而对于该模式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当中的实践策略。
刘丽[3](2020)在《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双证融通”的研究》文中指出"双证融通"实际上指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的融通。希望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训室建设等几个方面,在实施双证融通上所做的一系列的改革与研究,以具体能力的培养与真实课程的实践及理论教学为例,详细说明改革的方法,进而探讨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双证融通"的有效途径。
陈婷[4](2020)在《虚拟仿真软件应用于实验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中职《工厂供电》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虚拟仿真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今天,职业院校都在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对现有课程教学组织方式进行优化改革。在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一方面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信息素养和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中出现的认识不到位、教学过程控制难和新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衔接等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主要探讨虚拟仿真软件如何更好地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对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三个方面来研究。以某中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和供用电技术专业4个班级(电气自动化(1)、(4)班、供电技术(1)、(4)班)13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历时四个月,经过三轮行动研究,研究虚拟仿真技术促进实验教学的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综合分析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学习兴趣、应对问题能力和知识与技能水平提升三个维度的表现。在虚拟仿真技术促进实验教学的行动研究实施过程中,第一轮行动研究以掌握课程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点为培养目标,设计了工厂供电中接线基本方式、开关状态变化等教学活动;第二轮行动研究在第一轮行动研究基础上加入供电技术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并设计了电气设备的检修等教学活动;第三轮行动研究在前两轮行动研究基础上,加入虚拟仿真环境与真实实验设备操控相衔接的技能水平培养,并设计了过电流保护等实际操作性的教学活动。通过三轮行动研究的效果发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应对问题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均有了显着提高,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主观意愿得到增强。研究表明,虚拟仿真教学行动研究对中职《工厂供电》课程实验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同类院校理工科专业实施相应的教学改革有借鉴意义。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郭世航[6](2019)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英语》学习情境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在研究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很多职业学校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指导下,推动课程改革,开展课程开发。然而,基础课程的课程改革困难重重。《专业英语》课程仍然以传统的学科体系开展教学,课程与企业现实岗位脱节,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学生会单词和句子,却不会运用英语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学生如何运用英语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呢?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强调学习任务源于企业,又高于企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按照完整工作过程的步骤,运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真实体验英语在现实工作中的应用,习得综合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为指导,对《专业英语》学习情境开发进行研究,已成为《专业英语》课程管理和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本研究对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等文献进行梳理,对本研究中的课程、工作过程和学习情境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采用调查研究法对企业、毕业生、学校教师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等对象进行调研。学习情境开发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学习情境是职业岗位中的代表性工作任务经过转换而得到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具有典型性、职业导向性、教育性和完整性的特征,体现典型工作过程六要素、完整思维过程六步训练和比较学习的原则。按从分析工作过程、转化学习情境到设计学习情境内容三个步骤进行学习情境开发。《专业英语》学习情境开发在对课程、学生和教材等现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遵循情境性、前瞻性、适度性、代表性和整合性等原则,分析现实中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得到机电设备的销售、安装调试和设备维修三个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要素和工作步骤。结合现实条件,开发出KHPLCⅡ灌装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营销、安装与调试和维修三个学习情境,并进行具体的设计。在教学实践中,《专业英语》学习情境受到试点班级学生、听课教师和教务处的好评,实现封闭式教学转为开放式教学,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任务式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对《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有效的管理。然而,教学实践所反映的前置任务难度太大、评价主体有待完善、学习情境有待丰富等问题,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丰富学习资料,邀请企业实践专家参与评价,开发更多的学习情境,满足行业企业对技工学校毕业生的英语需求。
辛培鸽[7](2019)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环节的实施及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众多领域都加强了信息化的程度。电子信息技术也逐渐向智能制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快速运算的方向发展,这些新的技术方向也对行业内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将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意义和存在问题,随后从三个方面介绍电子技术实践的实施手段。
张建荣,郭金妹,陈磊[8](2018)在《创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为例》文中认为以创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为背景,提出了深化课程改革,创建优质高职课堂的研究和探索。立足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分析高职课程改革现状,引出该课程当前教学状况,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次着手,立足于课程、课堂两个维度,不断探索课程改革方式。
张磊[9](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王旭辉[10](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二、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环节的实施及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环节的实施及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电气自动化专业“3+2”专本衔接协同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
二、构建电气自动化专业专本贯通的课程体系实施路径 |
(一)搭建专本协同育人平台 |
(二)开展企业行业调研 |
(三)明确“3+2”专本衔接协同育人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
(四)构建电气自动化专业高本衔接协同育人分段培养专业课程体系 |
(五)制定课程标准 |
三、课程体系研究解决的问题 |
四、结语 |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模块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意义 |
二、构建实操教学体系 |
三、开展模块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
3.1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开发原则 |
3.2制定合理的人才培育政策 |
3.3健全、优化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的教学体系 |
四、优化模块化教学模式 |
4.1深化模块化教学理论,加强重视程度 |
4.2完善人才培养的方案,提高适应效果 |
4.3建立科学的教学机制,遵循就业形势 |
五、结语 |
(3)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双证融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 |
2 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
3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要求,构建师资队伍 |
4 建设实训基地保障双证融通的实施 |
5 以就业岗位为目标,拓宽融通渠道 |
5.1 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
5.2 教学与企业介入相结合 |
6 结语 |
(4)虚拟仿真软件应用于实验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中职《工厂供电》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 |
(二)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一、理论研究基础 |
(一)具身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二、实验教学研究基础 |
(一)实验教学构成 |
(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
三、中职实验教学的研究现状 |
(一)中职教学改革研究 |
(二)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研究 |
第三章 中职《工厂供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行动研究设计 |
一、教师认知研究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研究思路 |
(一)行动研究的准备阶段 |
(二)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阶段 |
(三)行动研究的结果讨论阶段 |
第四章 行动研究过程 |
一、问题的发现:学习兴趣有待激发 |
二、第一轮行动研究 |
(一)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二)典型课例分析 |
(三)行动总结、反思与改进 |
三、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一)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二)典型课例分析 |
(三)行动总结、反思与改进 |
四、第三轮行动研究 |
(一)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二)典型课例分析 |
(三)行动总结与反思 |
第五章 Labview虚拟仿真软件促进中职《工厂供电》课程实验教学效果分析 |
一、中职《工厂供电》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效果 |
(一)样本检验原理 |
(二)Labview虚拟仿真软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
(三)Labview虚拟仿真软件对学生问题应对能力的影响 |
(四)Labview虚拟仿真软件对学生技能水平的影响 |
(五)虚拟仿真软件对学生课程成绩的影响分析 |
二、中职《工厂供电》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启示 |
(一)更新教师理念,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
三、中职《工厂供电》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行动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实验前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效果反馈单 |
附录三 实验后调查问卷 |
致谢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6)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英语》学习情境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课程概念研究 |
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研究 |
四、学习情境开发研究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课程 |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 |
三、学习情境 |
第五节 研究思路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二章 学习情境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二节 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节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第四节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情境开发理念 |
第一节 学习情境的内涵 |
第二节 学习情境的特征及开发原则 |
第三节 学习情境的载体和逻辑关系 |
一、学习情境的载体 |
二、学习情境的逻辑关系 |
第四节 学习情境的开发步骤 |
第四章 《专业英语》学习情境的开发过程 |
第一节 现状调查 |
一、市属技工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现状分析 |
二、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和课程现状分析 |
三、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教材分析 |
第二节 《专业英语》学习情境的开发原则 |
第三节 《专业英语》学习情境的开发步骤 |
一、《专业英语》学习领域的分析 |
二、《专业英语》学习情境的开发流程 |
第四节 《专业英语》学习情境开发的注意事项 |
一、任务具有代表性 |
二、任务难度适中 |
三、任务实施过程完整 |
四、参与团队能力综合 |
五、教学方法得当 |
六、总结评价多元 |
第五章 《专业英语》学习情境方案的实践与评价 |
第一节 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学习情境方案的实践 |
一、基本情况 |
二、实践情况 |
三、实践特点 |
第二节 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学习情境的评价 |
一、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情境的评价 |
二、教师对《专业英语》学习情境的评价 |
三、教务处对《专业英语》学习情境的评价 |
第三节 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学习情境方案的问题及改进 |
一、存在问题 |
二、改进措施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专业英语》课程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对学校英语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对企业的访谈提纲 |
附录4 对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5 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7)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环节的实施及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意义 |
2 电子技术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
3 实践教学的实施与探索 |
4 结束语 |
(8)创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
(一) 基于实训项目化的教学模式[2] |
(二)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2] |
(三)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模式 |
(四)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
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
三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
(一)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改革教学内容 |
(二) 加强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适应企业专业技能要求 |
(三) 培养专业方向带头人, 提高专业团队能力 |
(四) 将课程先进教学法结合, 提高教学质量 |
(五) 利用信息化手段, 构建优质高效课堂 |
四结束语 |
(9)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回顾 |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
1.3.5 文献简评 |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变量说明 |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3 事实评估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
6.2.3 改进的思路 |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
后记 |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
四、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环节的实施及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电气自动化专业“3+2”专本衔接协同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J]. 王小红,罗芳,张志亮. 科技风, 2021(25)
-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策略研究[J]. 尹璐. 中国新通信, 2020(23)
- [3]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双证融通”的研究[J]. 刘丽. 实验室科学, 2020(03)
- [4]虚拟仿真软件应用于实验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中职《工厂供电》课程为例[D]. 陈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英语》学习情境开发研究[D]. 郭世航.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7]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环节的实施及探索[J]. 辛培鸽. 山东工业技术, 2019(06)
- [8]创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为例[J]. 张建荣,郭金妹,陈磊. 教育现代化, 2018(40)
- [9]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10]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