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WEB计算的信息网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吴红华[1](2017)在《基于高清视频的林区道路监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公安机关大力开展“天网工程”等一系列信息化项目建设,视频图像侦查已成为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林区盗滥伐、林地占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大要案的发生无不需要车辆、挖掘机等大型设备参与。森林公安作为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区安定稳定的行业警种,在林区道路建立现代化的视频监控系统,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林区道路及车辆管理,是十分必要且行之有效的。高清视频监控卡口具有检测信息全面、监视范围广、不影响异常事件等情况。本文根据福建省森林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设计基于高清视频的林区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具体设计内容和成果如下:(1)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将高清视频图像技术与林区道路实际有机结合,对林区道路监控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确保技术方案在今后建设过程中切实可行。(2)系统总体架构设计,根据全省林区森林资源(生态公益林、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等)分布情况、涉林案件的发案特点,结合现有的林区道路、电力、交通、网络情况,科学布建卡口监控点,以实战业务需求为导向,建设全省林区道路视频监控卡口系统。按照林区道路视频监控卡口建设规模,以实战应用为目标,采用分布式设计理念,利用现有的福建省公安视频专网、公安信息网,架构省、市、县三级林区卡口视频共享平台,实现林区卡口数据及视频资源的全方位管理及实战应用。(3)前端高清视频监控卡口系统设计,对所有通过监测区的车辆进行全天候连续的实时抓拍,车牌号码识别等信息的采集和处理,通过视频监控设备对道路车辆通行情况进行实时录像,为后端林区卡口视频共享平台提供信息研判的基础数据。(4)林区卡口视频共享平台设计,搭建省市县三级共享平台,各级平台负责本辖区的卡口资源的接入与管理,实现对辖区的卡口资源统一管理,卡口数据实时推送至公安信息网的公安厅治安卡口平台。用户登录本级林区卡口视频共享平台可对辖区资源进行管理及使用,若调用辖区外资源时,需访问省级平台。
赵姗[2](2011)在《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与网格集成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地理空间信息网格依托网格基础设施,通过对网格内各种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和非地理空间信息资源进行描述、组织、管理、处理和分发,将地理上分布的各类资源整合为一体,最终实现按需服务能力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和协同解决问题。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的目标是地理空间信息网格资源的共享和互操作,其核心和主体是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本文对地理空间信息网格中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和网格集成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和实践的目标是将现有开放地理空间信息标准和Web服务技术标准融入网格标准,在共享网格基础设施提供的计算、存储等能力的基础上,通过遵循Web服务标准规范和地理信息标准规范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地理空间数据和功能。在现有的开放地理信息标准、Web服务技术体系和网格技术的基础上,探讨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和网格集成中存在的问题及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并最终构建了原型实验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现有的网格资源模型的描述对象多为计算、存储等网格通用资源,缺乏对地理空间数据及功能的描述能力,不利于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的资源共享。本文提出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的资源抽象定义和基于GLUE模型的扩展地理空间信息网格资源模型GLUE-Ex,采用XML对网格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描述。GLUE-Ex能够为网格中空间信息资源和非空间信息资源描述提供统一的模型,具有层次性、通用性、扩展性和复用性的特点。2、现有的OGC Web服务体系和标准Web服务在架构和实现上有所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OWS在网格体系下难于集成和管理。论文从多角度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给出一种基于要素解析和映射的WSDL生成和SOAP代理服务的OWS——Web服务兼容性方案,通过对用户透明的方式提供SOAP/WSDL风格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调用,有效屏蔽两个体系的差异。该方案在WS-I测试环境中通过了Web服务标准性测试。3、探讨主流网格体系架构核心技术,从地理空间信息服务资源、隐式资源模式、服务寻址、资源属性文档及资源生命周期管理等角度阐述WSRF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构建的关键技术。在GLUE-Ex以及OWS——Web服务兼容性实验的基础上,以WMS为例介绍地理空间信息网格数据服务实现的主要技术和流程。4、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是构建网格地理空间信息服务链的基础。本文以OGC Web处理服务作为功能服务的实现规范,针对WPS应对计算密集型/数据密集型的处理效率低,用户响应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WS-Notification的代理通知方案,实现了代理通知服务方式下的网格处理服务资源状态主题订阅/发布的全过程。服务实例运行中能够随时获取服务状态,有效解决处理服务的超时问题。5、服务注册和发现是面向服务的地理空间信息网格中重要的环节。主流Web服务体系采用UDDI作为服务注册中心。论文分析UDDI作为地理空间网格注册中心的优势和不足。从UDDI内置分类法、UDDI数据结构、UDDI API、管理和部署方式等多角度入手对UDDI进行了扩展,扩展后的注册中心兼容WSRF规范,可以支持用户发现和使用网格内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资源。6、借鉴虚拟组织对网格资源组织和管理的特点,提出UDDI注册中心池的概念,进行分布式注册中心节点的组织和维护。并在原型系统中实现了网格UDDI注册中心的单点登录以及主动服务机制,包括服务状态获取机制、服务订阅通知机制和基于QoS的服务登记机制,有效提高网格UDDI注册中心的友好性、可信度和稳定性。
王淑辉,王中,单德华,黄亮,孙素梅,杨群山[3](2009)在《多用户数据源的建立与管理》文中认为分别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本功能与具体特色;解决多用户同时提交数据、扩大信息源的问题,加快信息上网速度。
罗军刚[4](2009)在《水利业务信息化及综合集成应用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水利需要信息技术。水信息应用问题突显,但有其特点。要共享资源、整合应用,就要水信息综合集成:大手笔的服务平台、组件化的信息处理、创新的应用模式。深入理解需求,用知识图关联信息、组织应用过程、描述事件和主题,把数据、信息、知识可视化,用图来存贮经验、用事例推理来延长应用;把业务处理方法和模型组件化、规范化;按主题提供信息服务、按需要提供计算服务、按个性化提供决策服务;从高性能计算和可视化表现,创建平行系统,开展计算实验;把卫星遥感图片及实景拍摄照片组合应用,由多元信息及全局影像的发展变化,挖掘信息价值;以人为主,实现“人机结合”,在综合集成服务平台下提供信息、知识、决策服务。由平台、组件、主题、知识图、可视化工具组成新模式:由平台支持应用;由组件、主题、知识图快速组织应用;由丰富的多元信息可视化直观表现应用。在个性化定制应用和相关行业标准制订中,发挥行业导向作用,逐步推广新的应用模式。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知识图实现知识的可视化表达,并把知识图着作工具产品化。①以基于过程的知识获取、表达为手段,建立水信息与知识的知识图,把应用业务知识图化。采用知识图来关联信息、组织应用过程中的信息、描述事件和应用主题。②研究知识图方法支持下的人—机结合机理。从信息感知、融合的角度,运用实证和经验总结的方法,研究水信息应用过程中专家运用知识及知识图的过程,实现知识共享与传递的机制、规律,并研究提高知识传递效率的途径。③研究知识图方法支持的群体智慧形成机理。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基于知识图的个体智慧转变为群体智慧的机制、规律,并支持群体创意,引导专家群体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论证。通过群体专家之间进行知识传递,形成“群体记忆”,促进群体智慧的产生。(2)与水信息应用中具体业务适应,按照组件开发标准,开发表现层和业务层组件。扩大传统模型对信息的依赖,发展新模型,并逐步组件化。不断丰富,建成应用组件库。利用组件库(已有了一定基础),解决应用系统构造、知识资源共享问题,规范组件应用的流程及服务组合,为快速集成和组建不同应用,创建人机结合综合集成平台打基础,并结合平台促进新模式的推广,逐步构建一个支持专家群体研讨的“知识场”。(3)采用中间件、网格、综合集成研讨厅等技术构建综合服务平台体系。采用平台提供数据、信息、知识的综合集成;用平台提供三个服务:按照主题提供信息服务、按照需要提供计算服务、按照个性化组织应用提供决策服务;用平台建立具有开放的可以增长的知识体系,使系统具有方便服务、切近实用、长久生命力;在平台上用知识图来存贮经验、用事例推理来延长应用;通过决策知识集成与评价,发掘优秀决策知识,总结、提炼规律,从定性到定量,更好地提供服务。(4)对具体应用主题,采用平台支持的模式,开展个性化的应用。以基于平台的洪水预报、水库调度和应急管理为实例,把主题用一系列的知识图来表达,知识图、平台、用有机结合,在应用过程中,检验信息、知识、决策服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5)随着业务应用组件库(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方法组件化)、主题服务标准库(由事件驱动,形成应用主题)、应用知识图库(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方法、信息融合、知识形成等的图形化)的不断丰富,数据中心就成为了面向服务的主题服务中心,由此提出实用的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就目前多分布式数据源,分布存放、相对抽象,在应用中单独提供数据、没有语义,很难理解。只有给数据加以语义,变为信息才能提高应用效率、才有价值。所以,设计可行、可操作的数据中心,就有着重大的实用意义。(6)探讨从主题到知识图形成信息集成,由平台、组件、主题、知识图、可视化工具组成新的应用模式。由平台可以支持应用;由组件、主题、知识图可以快速组织应用;由丰富的多元信息可视化可以表现出更直观应用。把多元信息融合、用知识表达决策过程、用平台提供服务、方便组织应用作为近期应用模式,并逐步加以推广(7)基于平台的MODIS遥感信息分析、处理、应用。在遥感技术的支持下,提高多元信息的利用率,以信息融合和MODIS遥感信息的应用为重点,由多元信息及全局影像的发展变化,挖掘信息价值,通过对MODIS信息的集成,可将点信息、线信息和面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三位一体的洪水预报。(8)结合网格技术、可视化技术,创建水信息应用的人工平行系统。在高性能计算和可视化表现下,从主动、被动两方面,提供计算服务,并开展计算实验。以洪水预报为例进行分析和论证。(9)构建面向服务的水利业务应用服务中心。通过组件实现数据与业务集成,通过知识图和服务组合实现应用集成,通过平台实现综合集成,通过水利应用中心实现水利业务应用集成服务体系。
苏鹏[5](2009)在《浅析WEB数据库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WEB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历史,分析了其关键因素体系结构的升级对系统开发产生的影响。
魏群义[6](2008)在《材料信息学基础及材料信息学平台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材料科研的进行也就是材料数据的产生过程,材料数据已经成为驱动材料科研的动力。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材料信息的数据量和复杂性大大提高。如何高效管理、存储不同类型的材料科学数据,如何最大限度地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材料信息的资源共享和知识创新,如何提高材料科研的效率,降低新材料开发的成本和开发时间等,都是摆在材料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一系列难题。材料信息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和发展起来的。材料信息学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材料科学面临的挑战,顺应了当代材料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材料信息学自1999年提出以来,已在组合材料科学和材料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应用,不少国家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室开展系统的研究。目前,材料信息学发展遇到的问题主要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材料信息标准化程度低;数据共享意识不够;材料信息学专业人才缺乏。论文在综合分析材料信息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开展了材料信息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探索构建材料信息学平台并进行应用研究。论文分析了中国开展材料信息学研究的良好基础,讨论了我国材料信息学的发展思路:实现材料数据、材料数据库的标准化;建立材料知识库,构建材料信息学平台;找准突破口,积极开展材料信息学工程应用研究;加快培养材料信息学专业人才。论文开展了材料信息标准化的研究,材料信息标准化对于信息的共建共享和材料数字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材料信息标识语言MatML,在分析研究MatML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材料信息胞的构想,采用XML Schema技术,创建了材料信息标准化语言MatCellXML,实现了材料信息的标准化。MatCellXML相对于MatML具有以下优势:XML标记更容易懂;能表达的材料信息范围更广泛;更有利于表达复杂的材料信息;有利于材料术语的标准化。采用了MatCellXML语言用于具体的材料信息表达,并用于“中国西部轻合金信息网”的材料信息的导出格式。论文提出了构建材料信息学平台框架的总体设计原则。基于对几种典型的网络体系结构的介绍和特点分析,采用B/S模式的三层网络体系结构模式作为材料信息学平台系统的网络架构。材料信息学平台由通讯层、数据表达层、数据层、功能层、界面层、用户层六个模块构成,数据层是整个平台系统的核心,其他模块都是围绕它而运行的。分析讨论了实现材料信息学平台的四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材料信息挖掘技术、材料知识技术和材料信息安全传输模型。将材料信息学平台框架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气门的优化设计和材料性能评价领域,开发了汽车发动机气门设计优化平台,并在相关企业得到了实际应用。论文进行了材料信息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从材料信息学的内在和外在的形成动因,讨论了学科的应用前景。从材料信息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等方面论述了材料信息学的学科定位,将材料信息学定位为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形成的交叉学科,是一门能够促进材料科学研究和材料行业发展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从学科的理论基础、学科结构、研究方法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材料信息学的基础理论、方法论、应用技术、技术体系和工程体系五大部分。并根据材料信息学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三大特点,提出了发展材料信息学的思路和建议。
李飞[7](2006)在《控制网与信息网的数据融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煤炭行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在我国大多数煤矿企业生产的实际过程都在进行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等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并在实际应用当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国内各种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多为封闭系统,互不兼容,形成了多个信息孤岛。本文通过对整体网络的规划,对信息网和控制网进行研究分析,和对总线接口的设计及控制网信息融合算法。通过TCP/IP协议及中间插件互联后台数据库。实现信息网和控制网连接。通过信息网时时监控控制网的有关数据。本文通过Internet/Intranet,在线展示矿山安全系统实时信息,借助可视化.NET组件在浏览器上动态显示数据效果,实现远程监测安全指标情况。文中详细介绍了监测系统的核心部分——应用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本应用服务器采用多线程机制,提供并发服务。系统统一管理数据对象,采用页面服务和数据服务两级体系结构,提供完善的监测页面,具有结构灵活、维护性强、安装方便等特点。
王汉君[8](2006)在《集装箱场站信息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宁波口岸集装箱物流飞速发展,带动集装箱供应链中的相关单位的高速发展,集装箱场站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其业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口岸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对集装箱场站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所提出的集装箱场站综合信息系统,试图从集装箱内部业务管理、对外信息发布、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为集装箱场站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第一章简要描述了国际国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和宁波口岸集装箱物流发展现状,并由此引出宁波口岸集装箱场站的发展情况。 第二章简要列举了集装箱场站信息管理的基本要素,并对场站的业务流程从集装箱场地管理、货运站仓库管理和车队调度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从场站信息系统的技术发展历史分析当前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口岸信息化的要求。 第三章对集装箱场站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设计与实现的思路。首先是内容和架构部分,详细列举了系统功能模块的内容,并分析了系统实现的架构拓扑和系统特点。其次从系统建设所用到的技术入手,对三层架构、J2EE框架、GPRS通讯、GPS定位、企业门户网站、网络与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第四章对目前建设的场站综合信息系统的优点和局限性做了描述,并对今后的发展和研究方向做了简要探讨。
廖敏[9](2005)在《基于资源集成的协同产品开发原理与实施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用户需求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企业利用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对分布式制造资源的集成与共享、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的协同工作是企业实现产品设计创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本论文在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资助下,针对企业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需要探讨网络模式下适应敏捷制造企业异地协同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技术,基于Web技术开发面向分布式制造资源集成与调度的协同产品开发软件平台系统。本论文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特色如下: (1)通过分析面向制造资源集成的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特征和需求,提出了一种包含基于CORBA的分布式共享、应用服务供应商(ASP)和Internet平台服务商(IPP)的资源共享模式。设计了一种包含资源层、安全层、网络层、协议层、框架层、应用层和用户层的总体层次结构。根据平台结构的特征,分析了应用层功能和平台开发实施的主要关键技术,提出了ASP和IPP模式的机械产品分布式协同设计,为企业提供应用系统服务和技术支持。 (2)在分析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协同、项目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协同设计及其工作环境的基础上,从协同产品开发的约束模型、协同方法和冲突协商等方面研究了产品开发的协同原理。针对约束模型,通过对产品及其开发过程不同约束层次(粒度)的划分,在对某一粒度的任务约束建模时,定义有关变量、约束及其在不同粒度间的映射关系,将协同产品开发转换为约束满足问题求解;针对协同方法,研究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知识协同设计、基于消息通信的协同设计和基于多Agent协同设计;针对冲突协商,采用了约束满足问题理论描述隐式冲突,研究了基于区间传播算法的隐式冲突检测,基于回溯策略和约束松弛策略的冲突协商。 (3)制造资源集成与共享技术是协同产品开发平台实施的关键技术之一。从协同产品开发平台对资源的集成角度分析了制造资源的内涵,将分布式制造资源分成企业资源、产品资源、基础数据、协同策略和知识、专业知识库等7大
李安虎[10](2004)在《基于Web GIS的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Internet应用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上的资源迅速膨胀,存储的数据量快速增大,这不仅要求用图像来表示访问的结果,而且要求用图像来表示海量数据各部分的关系,指导和加速查找所需数据。因此,GIS与Internet技术相结合所形成的Web GIS已经成为当今GIS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大,利用Internet技术在网络上发布空间信息,供用户浏览使用,正成为GIS社会化、大众化最有效的途径。 海洋信息技术是海洋科学近年来发展的新兴领域。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沿海国家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振兴,都需要海洋信息作为基础,以支持政府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利用Web GIS技术建立海洋信息系统,建设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为实现海洋信息化已以及信息共享化提供了很好的实现方案。 IDL作为一个理想的跨平台的数据处理、分析及可视化的第四代软件开发语言,具有强大的数值分析工具和可视化处理技术。ION是应用于INTERNET的IDL。它将IDL的强大功能延伸到INTERNET上,使不同层次的使用者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表现程序结合到网络——客户应用当中。ION由ION Script和ION Java两种产品组成,ION Script和ION Java既可以分别使用,也可结合起来生成交互的WEB环境下的IDL应用。 本文通过对Web GIS原理与IDL实现技术的分析,同时根据海洋领域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在海洋领域实现Web GIS的可行方案,利用ION技术结合目前流行的ASP、JavaScript、Java和组件技术集成设计实现Web GIS,并在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中得到应用。
二、基于WEB计算的信息网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EB计算的信息网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清视频的林区道路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车牌识别的研究现状 |
1.2.2 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识别研究现状 |
1.2.3 林区道路监控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总体需求分析 |
2.1.1 高清卡口管理 |
2.1.2 系统网络 |
2.1.3 数据存储 |
2.1.4 卡口信息及视频实战应用 |
2.1.5 系统安全、稳定需求分析 |
2.2 可行性分析 |
2.2.1 单位现有基础 |
2.2.2 先进的前端卡口技术 |
2.2.3 平台大数据及智能化应用的日趋成熟 |
第三章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1 设计思路 |
3.2 设计原则 |
3.3 设计目标 |
3.4 系统总体架构 |
3.5 网络设计 |
3.5.1 林区卡口视频共享平台至福建省公安视频专网网络设计 |
3.5.2 卡口前端接入福建省公安视频专网链路建设 |
3.5.3 平台IP地址规划 |
3.6 技术路线 |
3.6.1 前端卡口系统设备技术路线 |
3.6.2 应用系统技术路线 |
第四章 前端卡口系统设计 |
4.1 前端卡口系统拓扑结构 |
4.2 设备配置原则 |
4.3 前端卡口系统设备配置 |
4.3.1 线圈触发卡口 |
4.3.2 视频触发卡口 |
4.4 业务功能要求 |
4.5 与林区卡口视频共享平台的数据交换设计 |
4.6 卡口配套设计 |
第五章 林区卡口视频共享平台设计 |
5.1 系统设计 |
5.1.1 平台架构设计 |
5.1.2 平台数据流设计 |
5.1.3 数据存储子系统 |
5.1.4 数据通讯子系统 |
5.1.5 数据处理子系统 |
5.1.6 网管维护子系统 |
5.1.7 与外部系统接口 |
5.2 平台应用服务功能设计 |
5.2.1 平台应用服务功能 |
5.2.2 实时卡口信息 |
5.2.3 信息查询统计 |
5.2.4 车辆布控比对 |
5.2.5 多级方式报警 |
5.2.6 历史图像同步回放 |
5.2.7 卡口资源管理 |
5.2.8 布控车辆运行轨迹展示 |
5.3 数据存储设计 |
5.3.1 卡口数据存储容量设计 |
5.3.2 视频录像存储容量设计 |
5.3.3 信息库数据库设计 |
5.4 前端高清卡口安全接入方案 |
5.5 林区卡口视频共享平台软件配置 |
5.6 林区卡口视频共享平台硬件配置 |
5.6.1 省级林区道路卡口视频共享平台 |
5.6.2 市级林区道路卡口视频共享平台 |
5.6.3 县级林区道路卡口视频共享平台 |
第六章 项目建设实例 |
6.1 建阳林区道路视频卡口系统 |
6.2 顺昌林区道路视频卡口系统 |
总结与展望 |
工作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与网格集成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理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
1.1.2 网格计算与Web服务 |
1.1.3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标准和组织 |
1.2.2 相关科研和项目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资源模型 |
2.1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资源 |
2.1.1 定义 |
2.1.2 特征 |
2.1.3 分类 |
2.2 网格资源建模方法 |
2.2.1 网格资源模型需求 |
2.2.2 建模方法 |
2.2.3 建模流程和原则 |
2.2.4 常见资源模型 |
2.3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资源模型GLUE-Ex |
2.3.1 资源构成抽象定义 |
2.3.2 GLUE-Ex整体结构 |
2.3.3 扩展元素GDE建模 |
2.3.4 扩展元素GSE建模 |
2.3.5 模型特点 |
2.4 基于XML的网格资源描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S-I兼容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实验 |
3.1 Web服务体系结构 |
3.1.1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 |
3.1.2 标准Web服务协议栈 |
3.1.3 RESTful Web服务 |
3.1.4 WS-I组织 |
3.2 OGC地理空间信息服务 |
3.2.1 网络服务通用规范 |
3.2.2 网络地图服务实现规范 |
3.2.3 网络要素服务实现规范 |
3.3 OWS和标准Web服务的差异 |
3.3.1 分布式架构 |
3.3.2 传输协议和编码 |
3.3.3 服务描述 |
3.3.4 发现机制 |
3.3.5 分析 |
3.4 兼容试验 |
3.4.1 设计方案 |
3.4.2 WSDL生成技术 |
3.4.3 WSDL要素映射 |
3.4.4 SOAP代理服务 |
3.5 WS-I兼容性测试 |
3.5.1 测试工具 |
3.5.2 调用过程 |
3.5.3 测试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SRF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技术实现 |
4.1 Web服务资源框架 |
4.1.1 网格体系结构 |
4.1.2 OGSA、WSRF与Web服务 |
4.1.3 WSRF规范构成 |
4.2 WSRF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 |
4.2.1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资源 |
4.2.2 隐式资源模式 |
4.2.3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寻址 |
4.2.4 资源属性文档 |
4.2.5 生命周期管理 |
4.3 基于WSRF的地理空间信息网格数据服务 |
4.3.1 Grid WMS资源的定义 |
4.3.2 Grid WMS资源的创建 |
4.3.3 Grid WMS资源的访问与更新 |
4.3.4 Grid WMS资源的销毁 |
4.4 异步通知机制的地理空间信息网格功能服务 |
4.4.1 OGC Web处理服务 |
4.4.2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链 |
4.4.3 基于WS-Notification的异步处理服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网格的UDDI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注册中心 |
5.1 UDDI注册中心 |
5.1.1 注册中心地位与作用 |
5.1.2 UDDI规范概述 |
5.1.3 UDDI数据结构 |
5.1.4 分类法和标识法 |
5.1.5 UDDI和WSDL的关系 |
5.1.6 UDDI的不足 |
5.2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分类扩展 |
5.2.1 外部校验法 |
5.2.2 网格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分类 |
5.2.3 tModel编写和导入 |
5.3 UDDI数据结构和接口扩展 |
5.3.1 UDDI服务属性的表示方法 |
5.3.2 GSE 到 UDDI 映射 |
5.3.3 UDDI注册查询接口扩展 |
5.4 分布式UDDI组织和维护 |
5.4.1 UDDI 数据的复制和共享机制 |
5.4.2 基于注册中心池分布式UDDI组织 |
5.4.3 注册中心池节点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原型系统 |
6.1 系统总体构架 |
6.2 系统关键实现 |
6.2.1 开发环境 |
6.2.2 总体功能模块 |
6.2.3 主要功能实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术语及缩略语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4)水利业务信息化及综合集成应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课题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决策支持系统 |
1.2.2 中间件技术 |
1.2.3 网格技术 |
1.2.4 分布式虚拟环境技术 |
1.2.5 遥感技术 |
1.2.6 开放复杂巨系统及综合集成方法 |
1.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1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2 需要引起重视的几个方面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2 基于Web Service的水利业务组件化 |
2.1 组件技术 |
2.1.1 组件的基本概念 |
2.1.2 组件的描述 |
2.1.3 组件的划分 |
2.1.4 组件的设计原则 |
2.1.5 组件的开发步骤 |
2.1.6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 |
2.2 Web Service |
2.2.1 Web服务概述 |
2.2.2 Web Service的定义 |
2.2.3 Web Service的特征 |
2.2.4 Web Service体系结构 |
2.2.5 Web Service标准 |
2.2.6 Web服务组合 |
2.3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
2.3.1 SOA的基本概念 |
2.3.2 SOA参考模型 |
2.4 水利业务组件实现 |
2.4.1 组件开发的UML图 |
2.4.2 组件开发标准 |
2.4.3 组件输入输出约束 |
2.4.4 组件开发步骤 |
2.5 水利业务服务组件开发和部署 |
2.5.1 基于Axis的Web服务开发 |
2.5.2 环境搭建 |
2.5.3 Web服务开发 |
2.6 水利业务组件化应用模式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Web Service的水文预报模型 |
3.1 水文预报模型的组件化 |
3.1.1 传统预报模型的实现方法 |
3.1.2 模型组件化的基本方法 |
3.1.3 模型组件化流程 |
3.1.4 水文预报模型的组件化构建 |
3.2 基于Web Service的马斯京根模型 |
3.2.1 马斯京根模型基本原理 |
3.2.2 马斯京根模型的组件划分 |
3.2.3 组件业务逻辑分析 |
3.2.4 马斯京根模型组件的实现 |
3.3 基于Web Service的新安江模型 |
3.3.1 新安江模型基本原理 |
3.3.2 新安江模型的组件划分 |
3.3.3 组件业务逻辑分析 |
3.3.4 新安江模型组件的实现 |
3.3.5 新安江模型预报精度评定 |
3.4 洪水预报模型参数估计算法及其组件化 |
3.4.1 参数优化估计模型 |
3.4.2 预报模型参数估计的免疫克隆选择算法 |
3.4.3 洪水预报模型参数估计算法的组件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面向服务的水利业务应用组件库 |
4.1 水利业务组件的抽取与分类 |
4.1.1 基于业务应用主题分类 |
4.1.2 基于服务功能分类 |
4.2 水利应用组件库的构建 |
4.2.1 组件库技术 |
4.2.2 水利业务应用组件库的目标 |
4.2.3 水利业务应用组件库的组织结构 |
4.2.4 基于刻面分类体系的水利组件分类 |
4.3 基于Web服务技术的组件库发布 |
4.3.1 Web服务的开发与部署 |
4.3.2 Web服务的注册与发布 |
4.4 水利Web服务注册与发布中心 |
4.4.1 JUDDI简介 |
4.4.2 JUDDI配置 |
4.4.3 基于JUDDI的水利服务注册与发布中心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知识图的可视化应用模式 |
5.1 知识管理 |
5.1.1 知识管理概述 |
5.1.2 面向主题的知识组织与管理 |
5.2 知识可视化 |
5.3 知识图 |
5.3.1 知识图的特性和功能 |
5.3.2 知识图创建 |
5.3.3 知识图绘制 |
5.3.4 知识图应用 |
5.3.5 基于知识图的知识形式化表示 |
5.3.6 基于知识图的知识可视化 |
5.4 基于知识图水利业务应用 |
5.5 面向水利业务应用的主题服务标准库 |
5.6 面向主题的水利业务应用知识图库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事例推理的知识获取方法及应用 |
6.1 基于事例推理理论 |
6.1.1 基于事例推理的基本原理 |
6.1.2 基于事例推理的特点 |
6.1.3 基于事例推理的工作原理 |
6.2 基于事例推理的水库洪水调度 |
6.2.1 洪水调度事例库的表示与存贮 |
6.2.2 洪水调度事例的检索与匹配 |
6.2.3 洪水调度事例的优选 |
6.2.4 洪水调度事例的调整 |
6.2.5 洪水调度事例的学习 |
6.3 基于多目标决策方法的事例优选 |
6.3.1 Vague集理论 |
6.3.2 基于Vague集的模糊多目标决策 |
6.3.3 洪水调度事例的多目标决策优选 |
6.4 基于知识图和事例推理的水库洪水调度应用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7 面向主题的水信息集成应用模式 |
7.1 水信息综合集成需求 |
7.1.1 数据集成 |
7.1.2 信息集成 |
7.1.3 知识集成 |
7.2 综合集成方法论 |
7.2.1 综合集成方法的提出及其依据 |
7.2.2 综合集成方法的要旨 |
7.2.3 综合集成方法的特点 |
7.2.4 水信息综合集成框架 |
7.3 人机结合智能系统方法 |
7.3.1 人机结合智能系统的概念 |
7.3.2 人机结合智能系统的设计策略 |
7.4 面向主题的水信息组织结构 |
7.4.1 面向主题的水信息集成服务框架 |
7.4.2 面向SOA的水信息组织结构 |
7.5 水信息集成应用模型 |
7.6 水信息集成应用模式 |
7.7 本章小结 |
8 支持服务的水利综合服务平台体系 |
8.1 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
8.2 水利综合服务平台体系 |
8.3 面向资源整合的网格平台 |
8.3.1 网格技术简介 |
8.3.2 网格应用模型 |
8.3.3 P2P网格及主要应用模式 |
8.3.4 水利应用对网格技术的需求 |
8.4 基于中间件的应用支撑平台 |
8.5 面向用户的综合集成服务平台 |
8.5.1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8.5.2 平台功能设计 |
8.5.3 平台软硬件环境设计 |
8.5.4 平台的实现 |
8.6 本章小结 |
9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 |
9.1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建设背景 |
9.2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设计 |
9.2.1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需求分析 |
9.2.2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建设目标 |
9.2.3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总体框架 |
9.3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的开发与应用模式 |
9.3.1 面向水利应用中心的开发模式 |
9.3.2 基于水利应用中心的应用模式 |
9.4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的实现 |
9.4.1 水利应用中心的实现 |
9.4.2 国家水利应用中心的实现思路 |
9.5 本章小结 |
10 水利应用平行系统研究 |
10.1 人工系统 |
10.1.1 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 |
10.1.2 人工系统方法 |
10.1.3 基于代理的人工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综合方法 |
10.2 计算实验 |
10.2.1 计算实验方法 |
10.2.2 基于涌现的观察和解释方法 |
10.2.3 计算实验的模型和过程 |
10.2.4 计算实验理论的基本方法 |
10.2.5 水利应用探索性计算实验 |
10.3 平行系统 |
10.3.1 平行系统方法 |
10.3.2 平行系统理论的基本方法 |
10.3.3 平行系统基本框架 |
10.4 水利应用平行系统 |
10.4.1 水利应用平行系统概述 |
10.4.2 水利应用平行系统基本框架 |
10.4.3 基于平行系统的洪水预报 |
10.5 本章小结 |
11 集成环境下的业务应用 |
11.1 集成环境下的洪水预报 |
11.1.1 洪水演进动态模拟仿真 |
11.1.2 新安江模型洪水预报实例仿真 |
11.2 集成环境下的水库调度 |
11.3 集成环境下的应急管理 |
11.3.1 数字预案 |
11.3.2 防洪数字应急预案 |
11.3.3 基于平台的防汛应急管理 |
11.4 本章小结 |
12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研究成果 |
12.2 创新点 |
12.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博士期间出版的专着 |
附录D 博士期间获得的鉴定及奖励 |
附录E 水利应用组件库已开发组件 |
(6)材料信息学基础及材料信息学平台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材料科学面临的挑战 |
1.1.2 材料信息学的提出 |
1.1.3 发展材料信息学的意义 |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2 材料信息学的发展现状 |
2.1 材料信息学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 |
2.1.1 美国 |
2.1.2 欧洲 |
2.1.3 亚洲 |
2.1.4 材料信息学协会及国际会议 |
2.2 材料信息学发展遇到的问题 |
2.3 材料信息学的发展趋势 |
2.4 材料信息学的发展思路 |
2.4.1 发展材料信息学的基础 |
2.4.2 材料信息学的发展思路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材料信息学的基础研究 |
3.1 材料信息学的学科理论 |
3.1.1 材料信息学学科的形成动因 |
3.1.2 材料信息学学科的应用前景 |
3.1.3 生物信息学学科的发展经验 |
3.2 材料信息学的学科定位 |
3.2.1 材料信息学的定义 |
3.2.2 材料信息学的研究对象 |
3.2.3 材料信息学的学科性质 |
3.2.4 材料信息学的研究内容 |
3.3 材料信息学基础理论研究 |
3.3.1 发展材料信息学学科的意义 |
3.3.2 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可以借鉴的几种观点 |
3.3.3 材料信息学的理论基础 |
3.3.4 材料信息学的学科结构 |
3.3.5 材料信息学的研究方法体系 |
3.3.6 材料信息学的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3.4 关于材料信息学学科建设的具体建议 |
3.4.1 充分利用现有研究基础 |
3.4.2 考虑学科的交叉性和应用性特点 |
3.4.3 分步实施,以点带面 |
3.5 本章小结 |
4 材料信息标准化研究 |
4.1 材料信息标准化及其必要性 |
4.1.1 材料信息标准化 |
4.1.2 材料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3 材料信息标准化的意义 |
4.2 XML 及其技术 |
4.2.1 标识语言 |
4.2.2 XML |
4.2.3 XML 的技术体系 |
4.2.4 XML 的应用领域 |
4.3 MatML |
4.3.1 MatML 的发展 |
4.3.2 MatML 体系介绍 |
4.3.3 MatML 的优点 |
4.3.4 MatML 的应用 |
4.3.5 MatML 的不足 |
4.4 材料信息胞——材料信息标准化的新思路 |
4.4.1 材料信息胞的设想 |
4.4.2 材料信息标准化的实现 |
4.4.3 材料信息标准化应用研究 |
4.5 MatCellXML 与 MatML 比较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材料信息学平台框架研究 |
5.1 材料信息学平台的提出 |
5.2 材料信息学平台框架总体设计原则 |
5.3 材料信息学平台网络体系结构 |
5.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5.3.2 材料信息学平台网络体系结构选择 |
5.4 材料信息学平台总体架构 |
5.4.1 通讯层 |
5.4.2 数据表达层 |
5.4.3 数据层 |
5.4.4 功能层 |
5.4.5 界面层 |
5.4.6 用户层 |
5.5 材料信息学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 |
5.5.1 材料信息安全传输模型 |
5.5.2 材料知识技术 |
5.5.3 材料信息挖掘技术 |
5.5.4 系统集成技术 |
5.6 本章小结 |
6 材料信息学平台工程应用研究 |
6.1 案例背景 |
6.2 系统功能设计 |
6.3 系统功能实现 |
6.3.1 气门优化设计模块的实现 |
6.3.2 气门材料知识库模块的实现 |
6.4 系统运行实例 |
6.4.1 实例要求 |
6.4.2 系统运行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MatCellXML Schema 文档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C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7)控制网与信息网的数据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
1.2 研究的意义 |
2 企业网及控制网与信息网互联原理、方法 |
2.1 企业网 |
2.2 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互联原理及方法 |
3 信息网 |
3.1 矿山信息系统组网方案和网络类型设计 |
3.2 网络操作系统平台和客户浏览器的设计 |
3.3 Web 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设计及其连接技术 |
3.4 矿山信息系统的接入方式的设计 |
3.5 基于 Intranet 的矿山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设计 |
4 控制网 |
4.1 总线技术 |
4.2 基于CAN 总线的矿井环境监测网络的设计 |
4.3 信息融合及算法 |
5 数据融合实现 |
5.1 分布式监测系统 |
5.2 应用服务器系统结构 |
5.3 页面服务与客户管理 |
5.4 数据对象与数据服务管理 |
5.5 接口设计 |
6 系统实施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8)集装箱场站信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
1.2 宁波口岸集装箱发展现状 |
1.3 宁波口岸集装箱场站发展现状 |
第二章 集装箱场站信息管理概述 |
2.1 场站信息管理的要素 |
2.2 场站的业务流程描述 |
2.2.1 集装箱场地管理 |
2.2.2 货运站仓库管理 |
2.2.3 车队调度管理 |
2.3 场站信息技术发展及存在问题 |
2.4 同行业场站信息系统现状 |
第三章 集装箱场站综合信息系统建设 |
3.1 建设目标与研究思路 |
3.2 概要功能模型设计 |
3.2.1 业务模块设计 |
3.2.2 作业池设计 |
3.2.3 系统模型特点 |
3.3 架构设计与实现思路 |
3.3.1 系统架构设计 |
3.3.2 三层架构实现的研究 |
3.3.3 J2EE框架开发的研究 |
3.3.4 网络安全保障的研究 |
3.3.5 门户网站建设的研究 |
3.3.6 网络拓扑设计 |
3.3.7 GPRS通讯组网的研究 |
3.3.8 GPS定位实现的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资源集成的协同产品开发原理与实施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2 论文课题来源与目的 |
1.2 面向制造资源集成的网络化设计与制造 |
1.2.1 网络化设计与制造的内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评述 |
1.2.3 网络化设计与制造系统的逻辑组成 |
1.2.4 网络化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技术 |
1.3 网络环境下协同工作机理与研究现状 |
1.3.1 协同工作的机理与含义 |
1.3.2 面向制造资源集成的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 |
1.3.3 基于Web技术的协同工作模式 |
1.3.4 协同工作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
1.4 远程钣金设计与制造系统研制概况 |
1.4.1 钣金应用系统研究模式与分析 |
1.4.2 远程钣金CAD/CAM应用系统的特点 |
1.4.3 远程钣金CAD/CAM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5.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2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2 面向制造资源集成的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设计 |
2.1 平台构建的总体分析 |
2.1.1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特征分析 |
2.1.2 资源集成与协同开发应用系统 |
2.1.3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资源共享模式 |
2.2 面向制造资源集成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构建 |
2.2.1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总体层次结构 |
2.2.2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应用层功能分析 |
2.3 面向制造资源集成的协同产品开发平台实施的关键技术 |
2.3.1 面向网络环境的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原理 |
2.3.2 协同产品开发中分布式制造资源建模与集成 |
2.3.3 基于制造资源调度的协同产品开发工作流技术 |
2.3.4 专业性网络化应用系统的构建与集成 |
2.4 本章小结 |
3 面向网络环境的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原理 |
3.1 产品开发过程的协同需求 |
3.2 协同产品开发的工作方式 |
3.2.1 分布式协同工作的模式 |
3.2.2 实时同步协同 |
3.2.3 异步协同 |
3.3 分布式产品开发的协同原理 |
3.3.1 协同产品开发的约束模型 |
3.3.2 产品开发的协同方法 |
3.3.3 产品开发的冲突协商 |
3.4 协同产品开发的内容 |
3.4.1 基于网络的协同产品开发系统建模 |
3.4.2 基于网络的CAx与PDM集成 |
3.4.3 协同过程中的数据转换与表示 |
3.5 协同产品开发系统的关键技术 |
3.5.1 基于中间件的开发技术 |
3.5.2 代理技术 |
3.5.3 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分配与并发控制 |
3.5.4 数据交换标准和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制造资源集成和系统优化的动态企业联盟 |
4.1 制造资源的内涵 |
4.2 制造资源的建模与集成 |
4.2.1 制造资源信息建模 |
4.2.2 制造资源模型的表达 |
4.2.3 制造资源的集成 |
4.3 基于制造资源集成的动态企业联盟 |
4.3.1 动态联盟企业的资源模型表示 |
4.3.2 企业结盟的评价体系 |
4.3.3 企业结盟的选择方法 |
4.4 动态企业联盟中制造伙伴的优化决策 |
4.4.1 动态企业联盟制造系统重构的数学模型 |
4.4.2 基于遗传算法的制造路径优化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制造资源调度的协同产品开发工作流技术 |
5.1 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的过程 |
5.2 分布式制造资源调度 |
5.2.1 制造资源调度的的内涵 |
5.2.2 面向工作流的制造资源调度策略 |
5.2.3 分布式制造资源调度 |
5.3 基于Petri网的制造资源配置 |
5.3.1 Petri网模型 |
5.3.2 基于Petri网的制造资源配置 |
5.4 基于Petri网的制造资源调度工作流模型 |
5.4.1 工作流及工作流建模 |
5.4.2 基于制造资源调度的协同产品开发工作流模型 |
5.4.3 基于CORBA的制造资源调度工作流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6 远程钣金设计与制造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6.1 系统需求与目标 |
6.2 钣金件设计与制造系统的方案设计 |
6.2.1 系统架构方式分析 |
6.2.2 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分析 |
6.3 远程钣金展开设计制造系统总体设计 |
6.3.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6.3.2 系统总体功能模型 |
6.4 远程钣金设计与制造系统各主要分系统的设计 |
6.4.1 客户管理子系统 |
6.4.2 钣金展开设计子系统 |
6.4.3 钣金件排样处理子系统 |
6.4.4 自动生成数控加工代码子系统 |
6.4.5 技术资料查询子系统 |
6.5 基于特征的钣金零件信息模型 |
6.6 面向设计的资源信息模型 |
6.7 本章小结 |
7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钣金展开设计 |
7.1 钣金展开概述 |
7.2 常用展开计算和绘图方法 |
7.2.1 作图法 |
7.2.2 计算法 |
7.2.3 系数法 |
7.2.4 程序法 |
7.2.5 计算机辅助绘图法 |
7.2.6 计算机辅助设计法 |
7.3 面向对象技术的钣金展开中间件的设计 |
7.3.1 面向对象技术 |
7.3.2 钣金件展开计算模块的研制 |
7.3.3 基于类型库的软件重用 |
7.3.4 钣金件展开设计模块的应用 |
7.4 本章小结 |
8 钣金件排样优化与自动数控编程技术的研究 |
8.1 排样优化与自动数控编程概述 |
8.2 矩形件排样优化研究 |
8.2.1 矩形件排样问题的数学分析 |
8.2.2 矩形件排放算法研究 |
8.2.3 矩形件排样优化算法及求解 |
8.3 异形件排样优化研究 |
8.3.1 最小包络矩形法 |
8.3.2 平移碰撞优化算法 |
8.3.3 临界多边形算法 |
8.4 自动数控编程技术 |
8.4.1 数控下料的工艺分析 |
8.4.2 数控编程前置处理 |
8.4.3 后置处理和转换 |
8.5 本章小结 |
9 原型系统的开发技术与运行实例 |
9.1 原型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 |
9.1.1 系统的总体功能框架 |
9.1.2 系统子功能模块分析 |
9.2 面向动态企业联盟的制造资源集成系统的开发 |
9.2.1 制造资源集成系统体系结构 |
9.2.2 制造资源类和对象 |
9.2.3 基于多代理的制造资源纵向集成 |
9.2.4 基于CORBA技术的制造资源横向集成 |
9.3 远程钣金设计与制造系统的开发 |
9.3.1 钣金展开计算模块的建立 |
9.3.2 钣金件展开图和三维模型的自动生成 |
9.3.3 钣金展开件排样与优化设计 |
9.3.4 自动生成数控加工代码 |
9.4 分布式协同设计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
9.4.1 在线交流 |
9.4.2 电子邮件 |
9.4.3 音频视频会议、共享白板和应用程序 |
9.5 原型系统的运行实例 |
9.5.1 原型系统主页面 |
9.5.2 系统客户管理 |
9.5.3 面向动态企业联盟的制造资源集成系统 |
9.5.4 远程饭金设计与制造系统 |
9.6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应用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论文声明 |
(10)基于Web GIS的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综述 |
1.1 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背景 |
1.2 国内外数据共享平台的现状 |
2 GIS(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
2.1 综述 |
2.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2.3 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
2.4 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
2.5 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
3 Web GIS的原理与技术 |
3.1 开发模式WebGis技术的提出及其意义 |
3.2 Web GIS的发展 |
3.3 Web GIS的研究方向 |
3.4 Web GIS的实现方式 |
3.5 Web GIS的实现技术 |
4 基于ION的WebGIS设计方案 |
4.1 开发模式 |
4.2 开发平台 |
4.3 基于ION的Web GIS |
4.3.1 IDL特点 |
4.3.1 ION特点 |
5 基于Web GIS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5.1 系统建设目标 |
5.2 系统功能介绍 |
5.3 系统体系结构 |
5.4 系统组成模块 |
5.4.1 信息发布子平台 |
5.4.2 项目信息检索子平台 |
5.4.3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子平台 |
5.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5.1 数据建模 |
5.5.2 子平台物理结构设计 |
5.5.3 子平台逻辑结构设计 |
6 关键技术实现 |
6.1 Java Script技术 |
6.2 ASP和OLE DB技术 |
6.2.1 ASP访问Web数据库的原理 |
6.2.2 利用ADO访问Web数据库 |
6.3 组件技术 |
6.4 Java技术 |
6.4.1 Java语言的优点 |
6.4.1 Java Applet的网络实现 |
6.5 IDL与ION技术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基于WEB计算的信息网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清视频的林区道路监控系统设计[D]. 吴红华. 福州大学, 2017(05)
- [2]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与网格集成理论与方法研究[D]. 赵姗.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1(07)
- [3]多用户数据源的建立与管理[J]. 王淑辉,王中,单德华,黄亮,孙素梅,杨群山.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6)
- [4]水利业务信息化及综合集成应用模式研究[D]. 罗军刚. 西安理工大学, 2009(04)
- [5]浅析WEB数据库系统开发[J]. 苏鹏. 太原科技, 2009(02)
- [6]材料信息学基础及材料信息学平台工程应用研究[D]. 魏群义. 重庆大学, 2008(06)
- [7]控制网与信息网的数据融合[D]. 李飞.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6(06)
- [8]集装箱场站信息系统的研究[D]. 王汉君. 上海海事大学, 2006(02)
- [9]基于资源集成的协同产品开发原理与实施方法研究[D]. 廖敏. 四川大学, 2005(02)
- [10]基于Web GIS的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分析与设计[D]. 李安虎. 中国海洋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