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浅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胡蓉[1](2021)在《基于PT教学模式下的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初中“光学实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PT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结合问题导向式(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模式和团队合作式(Team-Based Learning,简称TBL)学习模式下的新型教学模式。近年来应用PBL、TBL教学模式改善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已成为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将基于PT教学模式建立PT物理实验教学模型,通过选取中学“光学实验”内容进行基于PT教学模式的物理实验教学设计,并将其应用于本人实习授课班级,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验证PT教学模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研究热点问题及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明确研究背景。利用文献研究法获取PBL教学模式、TBL学习模式及PT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热度,确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对比分析PBL教学模式和TBL学习模式的相关性及理论基础,依据PBL教学模式及TBL学习模式理论基础,建立PT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理论体系,基于体系为PT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界定概念。分析PT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要素,基于要素分析为PT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模型,详细论述教学模型步骤及不同环节设计原则,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采用对照法选取实习学校平行班进行课堂实践研究。在对实验班实施PT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之前对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获取学生前测数据。根据获取信息,对问卷及教学设计进行及时调整,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选取初中物理光学实验为教学设计案例,就当下学生学情及教学现状对于教学设计进行反复思考及改进,得出较为科学、可行性较强的教学设计。在实验班实施PT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并在教学过程当中及时记录学生学习状态及教学过程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课后对于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改进方案。第四部分:教学结束后,对于实验班学生再次展开问卷调查,获取学生不同维度的数据,对比对照班数据,利用数理分析法分析两班之间情感态度及成绩的差异,并针对实验班问卷前后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维度学生的具体变化。对比发现,实验班理论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实验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情感态度方面实验班学生不同维度的数据均有明显提升,结果说明PT物理实验教学在学生学习兴趣、参与度、合作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方面均可起到有效的正向促进作用。经过理论研究及深入实践,发现PT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是可行的,相比于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具有一定优越性。PT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不但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也能为一线教师提供新型的教学模式参考,一定程度上解决当下物理实验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PT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亦可以为其他相近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提供新思路。
张妍[2](2021)在《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实例研究》文中认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原则。物理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涉及的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同时,物理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物理更是以实验为基础。如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选择学生知道或接触过的生活中的现象、事物和器具,使他们感受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让物理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如何将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深思的问题。鉴于此,笔者选择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实例为课题进行研究,期望能为同行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法、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在收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简介了本研究的背景;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现状;初步界定了教具和生活化教具的概念;叙述了生活化教具制作和运用必须遵循的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等原则;简述了指导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在自编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基础上,对淮阴中学新城校区的部分初中学生及物理教师实施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基本了解了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具的现状,并总结归纳了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一线教学的实际,探索并提出了生活化教具设计与制作,应当体现出直观性、趣味性、廉价性、针对性、灵活性等特征;总结了生活化教具具有的功能,一是适当弥补当前学校教具的不足;二是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知识建构;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五是深化教师职业情感,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新课引入、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和课外实验等四方面,介绍了由本人探索制作的三十多个生活化教具的具体实例,其中每个实例都包括生活化教具所需要的制作材料、实验过程及其实验现象和实验特点等。最后,还利用学生访谈的方式,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效果进行了解和分析。本研究的实践表明,初中学生很欢迎生活化物理教具,其不仅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而且可以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刘道阔[3](2021)在《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初高中的教学进行课改以后,初中到高中的物理课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的课程对学生以及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新型教育模式以及课程的变化,给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此如何实现新课标教育环境下的初中——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毕业设计笔者研究的内容是针对新课标课改后的初中——高中物理教学实验衔接问题,并将当今社会的研究现状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理念相结合,大胆尝试提出初中——高中物理教学实验衔接的相关研究。本文将教育与实践相互交融,提出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铺垫学生的知识根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先打好地基再追求高度。本论文从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突破口,分别以学生、教师以及教材作为三个关键性因素,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比分析研究目标,对教学实验的衔接问题提出相对新颖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内容,深度挖掘衔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初中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水平以及实验的实际操作掌握程度等等。其次,我还通过知网、论坛以及图书馆等相关渠道,对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参考,对比分析相关衔接策略,从教学内容、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辅助以高一教学实验中的具体案例进行探究,只有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分别进行探究才能更客观的解决初中——高中物理教学实验衔接相关问题。本次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实用性以及时效性,可以对教学过程中其他相关现象的研究提供参考,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
邱龙斌[4](2021)在《基于STEM教学理论对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产生相应的需要。中学阶段的物理学科,正是以实验教学为主导的学科,但在教学中,大多数物理教师以实验演示为主,学生不能亲自参与其中,而STEM教育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随着STEM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探索STEM教学与本土化教育结合一度成为了热点。本论文围绕STEM教育理念和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融合,进行相应教学设计,并抽取其中个案到学校进行教学研究,经过教学实践,从而得出一种一般性的STEM教学理念与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结合的模式。本论文研究结构如下:第一章的内容是绪论;第二章内容介绍了本次论文的相关概念;第三章内容介绍STEM教育理论的发展现状;第四章内容为三个教学设计;第五章内容分析了案列实施过程;在最后一章中,对本次论文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本次论文的效果和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一个展望。本次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TEM教学理论对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其研究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生涯会产生良性的影响。
卢忠南[5](2021)在《仿真模拟在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磁学为例》文中认为物理学科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核心素养。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然而高中物理概念多、概念抽象、逻辑性强等特点,导致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难教和难学,尤其是物理抽象概念。因此探究促进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研究非常重要。PHET仿真模拟(Physics Education Technology interactive simulation)主要是研究仿真模拟技术如何改进物理及其他理科教学。本文将PHET仿真模拟应用于高中物理抽象概念的教学中,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寻找能够促进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教学模式。本文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部分。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献,总结物理概念教学取得的成果,探索有效的概念教学方法;总结国外和国内将仿真模拟应用到物理概念教学的成就。在实践研究方面,以电磁学内容为例,展开基于预测-观察-解释的POE教学策略的仿真模拟辅助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使用POE教学策略辅助教学,并引导学生使用PHET仿真模拟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实践后,结合学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和教师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结论是:第一、将仿真模拟应用于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结合预测-观察-解释的POE教学策略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抽象概念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第二、本研究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更有效的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模式,解决了高中物理抽象概念难教的问题,更激励广大教师坚持学习,勇于创新,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仿真模拟程序来服务教学。第三、在缺乏实验的线上教学中,使用仿真模拟辅助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弥补线上教学的实验缺失问题,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张志春[6](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物理课程改革在不断向纵深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提出后,物理课堂对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实验教学在推进物理课程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教学促进物理核心素养课程教学目标的逐步达成,仍是当前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分别从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物理课堂教学对实验教学的迫切需要、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现状有待转变三个角度简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方法等做了简要说明;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和有关的教育理论,同时对物理教学中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与科学实验研究、以及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价值等内容进行了深度剖析;第三部分为调查分析,结合物理核心素养及科学探究过程的要素,分别编制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并选择不同地区的两所普通高中里的部分学生以及参加昆明市某次“国培计划”的教学一线老师作为调查样本,对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来进一步了解目前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从三个层面浅析当前影响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效果的主要原因,初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或改善建议;第四部分则是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结合对新课标和新人教版中实验编排情况的整理分析,从两个层面对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策略进行探讨,并以“自由落体运动”、“楞次定律”两个教学内容为例来具体阐述如何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以期为广大一线物理教师提供参考;第五部分则是对本研究的反思和展望。
张加慧[7](2021)在《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一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教育部重新修订了高中物理新课标,强调高中物理课程应通过物理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使学生探究、实验、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等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同时要求教师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巧妙结合,利用情境使学生学会提问,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物理学的本质,更加完整地认识自然界,让思维习惯得到科学的锻炼,使得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问题导向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趋势之一。如何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促进高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是一个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问题。尽管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关于问题导向的教学研究,但是高中物理实验的相关研究很少。本论文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对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相关理论和中学物理教学中与实验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一所高中进行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旨在对该校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情况以及物理实验的教学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根据相关理论研究以及现状调研结果,对三个高中物理实验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然后将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选取两个班级进行对照,最后使用SPSS软件分析前后测数据。结果表明,在本论文研究的范围内,以问题为导向的实验教学对提高高一学生的实验操作理解能力及其应用能力具有非常显着的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也有显着的效果。本论文对实践的研究、总结与反思,不仅能够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也能够为物理学科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陈洁萍[8](2020)在《我国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变化统计分析与思考》文中提出教学大纲(草案)、课程标准(后统称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在教学中学生应当掌握的最低标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和考核中的地位不断变化。为此,本课题第一部分首先研究建国以后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学生实验的总数目的变化,再将其按内容分为力、热、电、光、原五大分支,进而研究每一分支学生实验数目和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发现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以力学、电学为主,每年占学生实验总数的百分比平均在40%左右。对于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具体出现情况的统计分析后发现,经常出现的学生实验有14个,力学实验占据9个。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依赖的参考书,也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编写的依据之一。本课题第二部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以及建国以来各个版本教材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情况,统计了近三版教材中学生实验的变化情况,分一直存在的、删除后恢复的、新增的以及被删除的学生实验,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难度、学生认知规律、时代发展需要等因素分析变化原因。最后,以笔者所在学校为研究对象,针对前两章“对建国以来的课程标准中学生实验变化研究”和“对近三版人教版教材中学生实验变化研究”,分析出一部分比较特殊的学生实验,这些学生实验包括:1.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都一直存在的学生实验,这部分学生实验总共有7个,力学部分3个,电学部分2个,光学部分1个,热学部分1个。2.在2017版课程标准和2019版人教版教材中新增的学生实验,这部分学生实验总共有10个,力学部分3个,电学部分6个,热学部分1个。接下来,将针对这些实验结合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以及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从教师教学中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角度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方法参考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的吕宏申、朱美霞两位老师编写的《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创新素养评价量表的创新与实践分析》,文中将对物理核心素养的评价标准分为:创新意识评价、内容评价和结果评价,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根据创新能力评价公式:E=AX(C+S+I+P+D)XR(其中,E为创新能力评价结果,A为创新意识得分,C为实验范围得分,S为问题情境得分,I为仪器选择得分,P为实验原理得分,D为数据处理得分,R为结果评价得分。)从教师角度计算出每个学生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预期,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上学生实验的变化情况,设计实验教学优化案例,在教学案例中突出课程标准对新时代育人理念的要求和调查结果显示的实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刘加[9](2020)在《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现有的农村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已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满足课标的要求,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笔者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本课题以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为核心,以实验改进的实践为途径,以建构主义、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相关教育理论为基础,从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的指导建议出发,探索了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六大原则与四大策略,在此基础上改进了初、高中物理实验九例,通过评价说明实验改进的效果。通过对农村中学物理实验的调查研究得到目前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原则与策略:○1器材简单策略;○2效果显着策略;○3操作方便策略;○4拓展延伸策略,综合提出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策略与实验改进的实例,提出相应运用在实验教学中的启示:○1针对传统实验教具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是非常有必要的;○2改进实验的器材应该取之于生活;○3改进的物理实验应能切合课标的要求;○4在改进物理实验的过程中,由教师实验改进演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改进。
王茵[10](2020)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电磁感应部分为例》文中认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实验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实验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通过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以及实践研究法,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研究。旨在找到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希望对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实验资源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中,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支架式教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在分析新课标对物理实验教学实施建议的基础上,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进行研究。选择电磁感应部分,对实验教学课程进行改进和补充,列举了三个实验教学的设计案例,并创新了演示实验。在某高中进行实施后,从教师反馈、课堂观察和学生成绩三方面定量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对于适当的教学内容,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浅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浅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T教学模式下的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初中“光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物理课程教学标准提出新要求 |
1.1.2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3 PT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优越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BL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TBL 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3 PT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PBL教学模式 |
2.1.2 TBL教学模式 |
2.1.3 PBL教学模式与TBL学习模式异同分析 |
2.1.4 PT教学模式 |
2.2 理论依据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社会互赖与群体动力理论 |
2.2.3 情景化学习理论 |
2.2.4 “从做中学”理论 |
2.2.5 动机理论 |
第3章 基于PT教学模式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
3.1 要素分析 |
3.2 教学模式构建 |
3.3 教学环节设计原则 |
3.3.1 创设情境、规定方向 |
3.3.2 提出问题、明确目的 |
3.3.3 引导分组、建立团队 |
3.3.4 个人预习、团队预习 |
3.3.5 团队合作、实验开展 |
3.3.6 汇报结果、交流经验 |
3.3.7 完善补充、总结规律 |
第4章 基于PT教学模式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实践 |
4.1 前期调研 |
4.1.1 问卷的编制 |
4.1.2 问卷发放与信度分析 |
4.1.3 前测数据分析 |
4.2 基于PT教学模式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课堂实践 |
4.2.1 课堂实践开展对象 |
4.2.2 教学案例选择与设计 |
4.2.3 教学案例实施 |
4.3 基于PT教学模式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
4.3.1 学生测试成绩数据分析 |
4.3.2 学生情感态度调查问卷分析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成果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2)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实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 |
2.1.1 教具 |
2.1.2 生活化教具 |
2.2 生活化教具制作和运用原则 |
2.2.1 科学性原则 |
2.2.2 教育性原则 |
2.2.3 启发性原则 |
2.2.4 经济性原则 |
2.2.5 实用性原则 |
2.2.6 安全性原则 |
2.3 理论基础 |
2.3.1 认知学习理论 |
2.3.2 杜威的教育思想 |
2.3.3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
第3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现状调查和分析 |
3.1 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
3.1.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1.2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3.1.3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1.4 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教师与学生访谈 |
3.2.1 访谈提纲的编制 |
3.2.2 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分析 |
3.3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具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新课程理念尚未完全落实 |
3.3.2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合理的培训体系和评价机制 |
3.3.3 教师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亟待提高 |
第4章 生活化教具的特征和功能 |
4.1 生活化教具的特征 |
4.1.1 生活化教具具有直观性 |
4.1.2 生活化教具具有趣味性 |
4.1.3 生活化教具具有廉价性 |
4.1.4 生活化教具具有针对性 |
4.1.5 生活化教具具有灵活性 |
4.2 生活化教具的功能 |
4.2.1 生活化教具可以适当弥补当前学校教具的不足 |
4.2.2 生活化教具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
4.2.3 生活化教具可以转变学习方式,促进知识建构 |
4.2.4 生活化教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
4.2.5 生活化教具可以深化教师职业情感,提升教师职业技能 |
第5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实例研究 |
5.1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实例 |
5.1.1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新课引入的实例 |
5.1.2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实例 |
5.1.3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实例 |
5.1.4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实例 |
5.2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效果分析 |
5.2.1 访谈提纲的编制 |
5.2.2 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分析 |
第6章 结束语 |
6.1 研究的收获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问卷(教师用) |
附录二: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问卷(学生用) |
附录三: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访谈提纲(教师用) |
附录四: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访谈提纲(学生用) |
附录五: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效果的访谈提纲(学生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论文理论基础 |
一、教育生长论 |
二、最近发展区 |
三、认知心理学 |
四、结构主义教学论 |
五、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章 关于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现状调查的研究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二、初中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 |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二)调查目的 |
(三)调查结果统计 |
三、初中教师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 |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二)调查目的 |
(三)调查结果统计 |
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 |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二)调查目的 |
(三)调查结果统计 |
五、高中教师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 |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二)调查目的 |
(三)调查结果统计 |
六、初中与高中物理实验衔接教学现状调查结果讨论与总结 |
第四章 影响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
一、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中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
(一)初高中生心理、思维、记忆方式的差异 |
(二)初高中现行教材的差异 |
(三)初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 |
(四)初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的差异 |
(五)初高中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的差异 |
二、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的改进措施 |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
(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
(三)适当对实验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 |
第五章 教学案例 |
一、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
二、静摩擦力 |
三、滑动摩擦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内容结论 |
二、课题内容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初中物理教师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高中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基于STEM教学理论对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过程与方法 |
一、主要研究过程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STEM教育 |
二、教学设计 |
三、教学实施 |
四、课外实验教学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及启示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合作学习理论 |
三、工程学理论 |
四、 “做中学”理论 |
五、 “创造力”理论 |
第三章 中学物理实验融入STEM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的形式 |
一、访谈 |
二、问卷调查 |
第二节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三节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第四节 数据分析 |
一、教师的访谈 |
二、学生对STEM教育的认识 |
第四章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设计 |
第一节 高中物理课外实验中的STEM体现 |
第二节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设计原则 |
一、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原则 |
二、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设计原则 |
第三节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设计模式 |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
二、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 |
三、基于STEM教育的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设计模式 |
第四节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
一、案例一 基于STEM教学理念的影响水火箭射程的因素探讨 |
二、案例二 基于STEM理念传感器的应用设计实验 |
三、案例三 基于STEM理念利用Sensor Kinetics手机传感器软件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 |
第五章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施分析 |
第一节 实施对象分析 |
第二节 实施方法与过程 |
第三节 实施结果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二、样本选取 |
三、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四、分析数据 |
第六章 总结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B 高中生对STEM教育的认识问卷 |
附录C 物理学习兴趣水平测量表 |
附录D “创造力”调查问卷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仿真模拟在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磁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物理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线上教学的需求以及仿真模拟的优势 |
三、课程改革的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概念 |
二、物理概念 |
三、物理抽象概念 |
四、PHET仿真模拟的介绍 |
第二节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仿真模拟在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仿真模拟辅助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PHET仿真模拟的特点 |
第二节 PHET仿真模拟应用在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中的优势 |
一、物理抽象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仿真模拟应用在抽象概念教学上的优势 |
第三节 应用PHET仿真模拟辅助物理教学的教学实践分析 |
一、在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
二、线上教学实践分析 |
第四章 仿真模拟辅助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第二节 基于POE教学策略的教学流程 |
第三节 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基本现状的调查 |
一、问卷编制 |
二、问卷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基于仿真模拟的《电场电场强度》教学设计 |
一、学情分析 |
二、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学重难点 |
五、教学流程 |
六、教学过程 |
七、课后作业 |
第五节 基于仿真模拟的《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 |
一、学情分析 |
二、教材分析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
五、教学流程 |
七、课后作业 |
第五章 实践研究与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实践的准备 |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
二、PHET仿真模拟程序的准备 |
三、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
四、教学设计的制作准备 |
五、教学实践条件的准备 |
第二节 教学实践的过程 |
一、在校的课堂教学实践 |
二、线上教学实践 |
第三节 教学实践效果分析工具的准备 |
一、调查问卷 |
二、学生访谈 |
三、教师访谈 |
第四节 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 |
一、师生对物理抽象概念教与学的态度 |
二、学生对仿真模拟的认识 |
三、仿真模拟辅助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优势 |
四、PHET仿真模拟在线上教学的优势 |
五、师生对仿真模拟辅助物理教学的认可程度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学生应用仿真模拟学习,能增强对物理抽象概念的理解 |
二、教师使用仿真模拟辅助教学,可以有效解决物理抽象概念难教的问题 |
三、在线上教学中,使用仿真模拟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弥补实验缺失的问题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专着 |
三、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PHET仿真模拟实验截图 |
附录二 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现状的调查 |
附录三 课堂教学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基本现状的调查数据分析 |
附录四 线上教学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基本情况的调查数据分析 |
附录五 学生对仿真模拟实验辅助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态度的调查 |
附录六 学生对仿真模拟辅助物理概念教学态度的调查数据分析 |
致谢 |
(6)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课程改革要求 |
二、物理实验教学地位更加凸显 |
三、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有待转变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二、探究性教学研究现状 |
三、相关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与解读 |
第一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
四、萨其曼的探究教学理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读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解读 |
第三章 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调查研究 |
第一节 问卷调查总体设计 |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与问卷设计 |
四、调查实施 |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调查总结与建议 |
一、实验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新课程背景下对实验教学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
第一节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与分析 |
一、新课标中要求的实验汇总与分析 |
二、教材实验汇总与分析——以新人教版为例 |
第二节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策略 |
一、实验教学实施前期准备策略 |
二、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策略 |
第三节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
一、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
二、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
第五章 研究总结、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一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概念界定 |
2.1 问题导向教学 |
2.1.1 含义 |
2.1.2 实施原则 |
2.1.3 组织形式 |
2.2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
2.2.1 实验教学的含义 |
2.2.2 中学物理实验的特点 |
2.2.3 中学物理实验的分类 |
第3章 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理论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2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一物理实验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
第4章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一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
4.1 前测 |
4.2 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
案例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
案例2: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
案例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4.3 后测 |
4.4 效果评估 |
4.4.1 总体成绩初步分析 |
4.4.2 运动学相关试题成绩分析 |
4.5 收集反馈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问题与改进 |
5.2.1 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
5.2.2 教学实践中的改进策略 |
5.3 不足之处 |
5.3.1 实验对象的不足 |
5.3.2 问卷调查的不足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学生问卷 |
附录B:教师访谈 |
附录C:教案设计 |
案例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
案例2.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
案例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附录D:SPSS原始数据 |
附录E:问卷调查结果 |
致谢 |
(8)我国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变化统计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学生实验的类型 |
1.5 学生实验的作用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对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学生实验变化的统计分析研究 |
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2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学生实验各年数量统计情况及分析 |
2.3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学生实验(力、热、电、光)各部分各年总数及所占百分比统计分析 |
2.4 对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学生实验具体出现情况的统计分析研究 |
2.5 小结 |
第3章 新旧版本教材中学生实验变化统计分析研究 |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2 新旧版本教材中力学部份学生实验统计分析 |
3.3 新旧版本教材中电学部分学生实验统计分析 |
3.4 新旧版本教材中光学学生实验统计分析 |
3.5 新旧版本教材中热学学生实验统计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针对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变化在教学中的思考 |
4.1 学生实验优化标准的确定——学生实验量化评价标准 |
4.2 学生实验重点优化环节的确定 |
4.3 学生实验教学优化方案的确定 |
4.4 学生实验教学优化案例 |
第5章 启示与展望 |
5.1 启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有关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概述 |
2.2 有关物理实验改进的研究概述 |
第3章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相关理论 |
3.1 概念的界定 |
3.1.1 农村中学 |
3.1.2 物理实验 |
3.1.3 改进 |
3.2 理论基础 |
3.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2 需要层次理论 |
3.2.3 多元智能理论 |
3.2.4 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4章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调查研究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方法 |
4.2.1 访谈法 |
4.2.2 观察法 |
4.2.3 问卷调查法 |
4.3 调查过程 |
4.4 调查数据分析 |
4.4.1 访谈分析 |
4.4.2 调查分析 |
4.5 调查结论 |
第5章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原则与策略 |
5.1 物理实验改进的素材来源 |
5.1.1 一线教师的反馈 |
5.1.2 文献资料的反馈 |
5.1.3 学生课堂的反馈 |
5.1.4 视频资料的反馈 |
5.1.5 自己做实验反馈 |
5.2 实验改进的基本原则 |
5.2.1 安全性原则 |
5.2.2 科学性原则 |
5.2.3 直观性原则 |
5.2.4 低成本性原则 |
5.2.5 参与性原则 |
5.2.6 趣味性原则 |
5.3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策略 |
5.3.1 器材简单策略 |
5.3.2 效果显着策略 |
5.3.3 操作方便策略 |
5.3.4 拓展延伸策略 |
第6章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实例 |
6.1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实例 |
6.1.1 电阻决定因素实验的改进 |
6.1.2 电流热效应决定因素实验的改进 |
6.1.3 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改进 |
6.1.4 电磁阻尼、电磁驱动实验的改进 |
6.1.5 液体压强产生原因实验的改进 |
6.1.6 滑动变阻器实验的改进 |
6.1.7 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改进 |
6.1.8 抽水机实验的改进 |
6.1.9 公道杯实验的改进 |
6.2 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启示 |
第7章 结束语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不足之处 |
7.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电磁感应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的内容及特色 |
(五)研究的方法 |
一、概念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的内涵 |
1.物理实验 |
2.物理实验教学 |
3.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
4.新课标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建议 |
5.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
(二)支架式教学 |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2.支架式教学理论 |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研究 |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原则 |
1.直观性原则 |
2.发展性和差异性原则 |
3.探究性和启发性原则 |
4.时代性和生活化原则 |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思路 |
1.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程序 |
2.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思路 |
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案例设计 |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案例设计准备 |
1.实验课程的选择 |
2.巧妙设计实验记录单 |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案例设计 |
1.实验案例——“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
2.实验案例——“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
3.实验案例——“探究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影响因素” |
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
(一)小范围实践 |
1.研究对象 |
2.教师反馈 |
3.课堂观察量表分析 |
4.学生成绩分析 |
(二)较大范围实践 |
1.研究对象 |
2.课堂观察量表分析 |
3.学生成绩分析 |
4.实践研究的分析结果 |
五、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
(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高效引导 |
1.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明确教师定位 |
2.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二)立足教材,创新实验 |
1.创新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境 |
2.深度挖掘教材,利用先进技术创新实验 |
(三)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 |
1.巧用实验记录单,精心设置学生分组实验 |
2.合理分配小组组员,释放学生潜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浅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T教学模式下的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初中“光学实验”为例[D]. 胡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实例研究[D]. 张妍. 扬州大学, 2021(09)
- [3]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探究[D]. 刘道阔.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STEM教学理论对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的研究[D]. 邱龙斌.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仿真模拟在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磁学为例[D]. 卢忠南.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6]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调查研究[D]. 张志春.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一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 张加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我国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变化统计分析与思考[D]. 陈洁萍. 西南大学, 2020(05)
- [9]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研究与实践[D]. 刘加.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10]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电磁感应部分为例[D]. 王茵. 鞍山师范学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