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政协建议——加快发展民营个体经济

苏州市政协建议——加快发展民营个体经济

一、苏州市政协提出建议案——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董文静[1](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组织和制度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它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包含但不等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虽然目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具体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方面,目前几乎没有专门、系统的研究成果。而党的十八大以来,再三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在上述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问题,对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此,论文围绕选题综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结构功能分析等方法,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有关基本理论、价值功能、历史演进、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构建和完善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积极推进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和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发展,回应和解决目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来实现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稳步、健康、快速发展。具体而言,本文在结构上安排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是介绍了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的意义;然后,在梳理归纳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研究现状,展望研究趋势后,确定研究主题;最后,安排了论文基本结构框架、阐述了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等内容,为论文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理论。本章根据政治学逻辑,先从论文选题所涵盖的两大理论体系入手,分别对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制度的含义进行界定,然后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实践形式,制度化的含义和形式及其价值,进而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和层次,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全面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价值功能。本章首先从哲学的高度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制度化的价值构成,然后主要从目的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它的价值功能,明确其具有导向性、实践性、渐进性和全局性等价值特点,其主要目的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加深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其发展道路。第四章全面考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历史进程。本章主要根据历史发展的逻辑进程,依次对我国长期存在的以政治协商为主、其它协商逐渐发展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奠基、自发起步、自觉快速发展及全面快速发展的状况做一全景式的梳理和探讨,并得出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中,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四个层面互相依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协商民主制度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等基本经验。为探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对策找好立足点。第五章透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状。文中首先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比较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协协商制度化的典型示范、协商民主实践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及良好的国内外环境。接下来分析,由于长期缺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化理论的指导,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虽然已经历六七十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显然,发展水平还不高。文中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领导组织机构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四个层面,以中央层面的政协协商和温岭民主恳谈为例,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概括与抽象相统一的方法,分析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得出协商民主制度有待建立健全、协商民主组织亟待构建完善、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协商民主实践发展亟需推进等认识。第六章讨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本章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四个层次依次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把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奠定制度化的物质基础;建立健全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奠定制度化的组织基础;培育成熟的协商文化,夯实制度化的深厚文化根基,推动形成稳定运行、富有成效的协商实践,实现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这也是本论文最终的研究目的和成果。

张海明[2](2019)在《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政策史就是一部土地产权制度不断调整的历史。这种调整的脉络有两条主线,一条明线是土地私有向土地公有的嬗变,体现在农民土地所有制向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城市私有土地所有制向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演变;一条暗线是由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转向,体现在土地产权结构由作为阶段斗争的目标和手段向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和对象转移。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产权制度本身的变化及其变化的主被动关系,迄今为止,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程大体可分为自为性变迁时期、自发性变迁时期和自觉性变迁时期等3个不同的阶段。土地产权制度自为性变迁的历程涵盖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7)、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3个不同时期,这一阶段的主体特征是公有土地产权的建立。通过国家强制性改造,土地产权制度实现由建国初期公私并存向公有土地产权的转变。土地产权制度的自发性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调整时期(1979—1985)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1986—2006)这两个阶段,其主体特征是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推进了公有土地产权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两权分离。土地产权制度的自觉性变迁时期自2007年起,主要体现在国家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开始主动强化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在内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标志着土地产权制度从此进入物权制度体系时代。土地产权形态的持续变迁深刻反映了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演进轨迹。土地改革时期,农村土地私有和土地国有并存的二元产权结构,反映出中央政府既承认农民土地所有权,又试图探索农业集体化道路的意图;城市私有土地、国有土地和私人土地所有制并存的多元复合结构,反映了新政权对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和城市居民的不同政治态度和政治策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过合作化运动,农民土地所有制完成向集体土地所有制事实上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城镇集体所有土地、小私有土地和国有土地等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的局面,改变了以往城市以私有土地房地产为主体的格局。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彻底消灭了农民土地所有权,土地归集体所有;经过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城市土地呈现国有、集体所有和土地私人所有并存的状态,国家对改造私人土地进行了尝试和努力,但并未完全消灭城市土地的私有产权,尽管城市私人土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非法强制收为国有,但七五宪法和七八宪法事实上回避了城市土地的所有制性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调整时期,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实现两权分离,在土地产权服务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的现实考虑下,城市私有土地被国有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集体土地产权虚置,为事实上的国家所有背书;国家上地所有权的范围得以界定,法律明确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物权体系时期,国家将国有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纳入了物权的范畴,并限定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体现了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特殊保护。土地产权权能在不同时期持续调整变化并体现出鲜明的特点。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土地和城市私人土地所有者均享有占有、使用、买卖、租赁等各种权利。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农民事实上丧失了土地的经营权,买卖土地的行为也受到限制;此时工商业者已经实际丧失对土地的支配权。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农民只拥有宅基地和自留地的使用权,城市私有土地所有者已无法自主支配和使用土地。社会主义探索调整时期,农民被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农村和城镇居民亦可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城镇居民同时还拥有城市宅基地的使用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用地单位和个人拥有土地使用权,除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外,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权能受到严格限制。物权体系时期,《物权法》改变了以往土地使用权的分类方式,由依据土地所有权性质分为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两类,变为根据土地的用途分为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但同时也严格限制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主体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建国以来土地产权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探索前行而不断变迁,经历了一个私有土地产权逐渐消亡和公有土地产权逐步扩张直至完全取代私有土地产权的此消彼涨过程。建国以来土地产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具有简单化、虚置化和碎片化的鲜明特征。所谓简单化,是指在将多种形式的私有土地所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的过程中,工作过粗,要求过急,界限不清,没有针对具体情况实行差别化的政策,对原有土地产权人造成损害。虚置化,一方面是指国有土地所有权没有真正实现,公民作为国家土地所有权人无法享有所有权收益;另一方面是指“农民集体”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无法行使土地的经营管理权,无法行使实质上的权能。碎片化,是指国家层面的土地产权制度一直处于应对、修补的状态,土地产权制度的探索实践在国家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总是在良性违法甚至是良性违宪的情况下,逆向推动国家层面的制度立法。土地产权立法一直处于立法和修法的恶性循环之中,国家层面缺乏对土地产权制度体系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的顶层设计。

金子求[3](2017)在《1953-1954年江苏省普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首次全国普选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前提。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对普选过程及其政治动员的探讨,而较少从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等历次政治运动和中共在过渡时期一系列政策对普选的影响这一角度,考察中央的普选政策在地方落实的具体情形。本文的研究主要运用第一手档案材料,考察建国初期复杂政治情况下,中央关于选举权判定、选举代表的标准及普选中的基层干部政策在江苏普选中的落实情况,探讨普选在当代中国政治建设中的地位。实行普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是中共既定的建政目标。中央的最初设想是在1953年春夏之间召开人民政协的第二次全体会议,而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迟到三年以后召开。中央最终决定在1953年实行普选,一方面与第一届全国政协即将期满,中央考虑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新调整有关,另一方面,斯大林的建议进一步促成了中央关于1953年实行普选的决定。普选的核心是人民民主。中央要求全国基层选举必须在深入动员的基础上,吸引选民自觉地热烈地参加选举,但各阶层民众对普选的态度与中央的预期存在很大差距:农民、工人、科学界不关心普选;资产阶级、民主人士怀疑普选是假民主;基层干部欲趁普选“换班”;相反,地主、反革命分子反而关心自己有无选举权,一部分人民对于选举却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为此,各地通过广泛深入的普选动员,使参加选举的选民达到了选民总数很高的比例。地方的普选是对中央关于普选原则的落实。中央在公布选举法之初即宣称:新政权的普选不同于清末以来的历次选举,也要与欧美资产阶级的选举有别,普选是一场人民内部的民主运动。但建国初期政治情况复杂,民主选举的政策在地方执行时发生了偏差。就选举权而言,中央的本意是既要依法剥夺地主、反革命的选举权,又要使选举权的剥夺面不致过大,这样才与普选的民主运动性质相符,但是各地“土改”中错划漏划地主成分和“镇反”中错管漏管反革命的遗留问题使选民资格的审查复杂化,地方干部在选民资格审查时,将注意力放在查找漏划地主,追逼反革命材料,客观上形成“二次土改”、“二次镇反”的紧张和波动,江苏多地因普选引发自杀事件。为弥合中央政策和地方选举之间的张力,避免引起社会波动和混乱,江苏省委提出:确定选民资格,应在过去历次政治运动已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坚决防止在选民登记中企图重新划分阶级成分和重新进行镇反判定的倾向。普选中处理错划漏划地主成分和错管漏管反革命等遗留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判定选举权利,而非基层普选发动群众的重点。普选中,“一律不重新划分阶级成份(分)”,禁止找反革命或政治上有嫌疑者谈话和追逼材料,也不准带口信。江苏普选中新区和老区处理地主选举权利的政策有所不同。新区土改未满五年,一般不涉及地主改变成分给予选举权利的问题。新区普选中将明显错划的地主政治上摘掉其地主帽子,给予其选举权利,但地权不再变动。个别漏划地主在普选中只剥夺其选举权利,其土地和财产待普选后处理。凡一时弄不清或可划可不划者,已划者不改,未划者不动;富农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老区旧富农选举权依1950年《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予以甄别;老区土改漏划地主一般没有,错划地主情形普遍,但老区土改已满五年,故不必大量地处理错划漏划地主成分问题,而应以改变成分问题来处理地主选举权。普选中,无论新区处理土改错划漏划成分,还是老区改变地主成分,都只能当做普选中有关选举权利的个别问题来处理,不能当做基层选举发动群众工作的重点。老区如有明显为劳动人民被划为地主,应坚决予以纠正。选举什么人当代表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及党和国家在过渡时期一系列政策有关。分批展开的基层普选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统购、总路线宣传后,代表标准有所提高,各地提出选举“拥护总路线,带领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当代表。互助合作、统购中的积极分子被提为代表,抵制统购的私商和富农代表被撤换。中央提出农村普选应防止走“富农路线”,而应“坚固地巩固中农,防止农村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和地主反革命的阴谋结合。”农村中当选代表以贫农和中农为主,富农代表仅属个别。选举大会呈现出一幅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历史场景,普通百姓步入基层权力机构,不失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底层民众的政治“翻身”,但中国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民主选举在另一些地方又为干部包办代替,或为民众的宗派势力所左右,甚至发生普选干部以选举权为诱饵,敲诈勒索地主、反革命的现象。普选并非干部的整体“换班”。中央、华东局和江苏省委均提出保证80%以上的基层干部得到改造提高,争取当选。普选中处理了一批违法乱纪干部和混入基层政权的阶级异己分子,解除了乡村社会的“新恶霸统治”,进一步纯洁了基层政权组织。普选后的政权加快推进农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中央而言,普选和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了新调整,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了党对政府和中央对地方的集中统一领导,基本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一元化党政领导体制,奠定了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的基本格局。普选基础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1955年夏季以后,在不断升温的反“右倾”的政治氛围下,农业合作化运动形成迅猛发展的浪潮,与此同时,党的政治路线上“左”的倾向日益凸显,损害了党内民主讨论和实事求是的作风。随着“左”倾错误逐步蔓延,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破坏。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后,我国选举制度得到恢复并历经改革和逐步完善。

徐湘明[4](2017)在《协商民主视角下人民政协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主价值具有普遍性,它是人类美好的梦想。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民主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人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历史和实践条件进行创造和选择。相对于传统的民主形式而言,协商民主具有独特的功能,是一种新的民主形式。我国倡导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经过扬弃之后,可以成为我国民主建设的他山之石。我国强调社会主义民主形式的多样化,一方面认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两种重要的形式,同时要求协商民主应该全方位、多层次扩展。我国的人民政协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长期的历史实践经验。从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角度来看,它的理论渊源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经典着作中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理论。协商政治的有关形式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前身。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协商政治的历史实践从清末预备立宪就开始了,历经了 100多年;期间既有清政府挽救危亡的预备立宪协商机制、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协商机制、抗日救亡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协商机制、抗战胜利后争取和平建国命运的重庆谈判时期的协商机制、解放战争争取建立新中国的人民政协的协商机制,也有新中国建立之初和社会主义时期人民政协的协商机制。百年的协商政治以及六十多年的人民政协的历史实践,给了中国人深刻的启示,它向世人宣示:民主梦想是中国人的美好梦想和一贯追求;协商政治和人民政协在中国具有客观的现实意义,具有很高的威信:它也展现了作为协商民主重要组织的人民政协自身的诸多特色。在社会主义市民社会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情形下,将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织机构是必要的,在政治方面、社会方面以及公民个人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功能。在政治方面,它有利于提升政治合法性、监督公共权力、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决策执行的效果、解决政治冲突与缓和政治矛盾、改善政府形象与提高行政效能,同时也是人民政协改革与完善的新视角。在社会方面,它有利于吸纳社会的多元利益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与推动有序参与、形成社会共识与净化社会风气以及培育公民社会的发展。在公民个人方面,它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增进公民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增进公民个人的理性,培育现代意义的公民。将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织机构是可行的。我国的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传统的“和合”与“和谐”的文化理念、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其提供了外在条件。人民政协自身的主体范围的广泛性与地位的平等性、协商机构与组织的完备性、协商机制的程序化与制度化以及协商结论的权威性与有效性等特色为其提供了特有条件。人民政协依照宪法与政协章程以及相关的规范,积极展开各种活动,进行有效运行。人民政协拥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与参政议政三大职能。为了人民政协积极履行三大职能、很好的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作用,人民政协的主体性结构与会议、活动制度得到了必要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充分利用人民政协这个重要的组织机构,结合当前变化发展了的、有利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政协自身的各项条件,积极促进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同时,应当对人民政协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发展。改革涉及到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功能定位以及有关人民政协的组织、活动和法制化等各方面。

徐军[5](2014)在《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专门研究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的博士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及附件。在绪论中,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本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思路,重点是明晰了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通过辨析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由职业者、党外知识分子的关系,政治参与的内在构成要素及与“参政议政”的关系,确定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是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在非公有制领域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群体,其政治参与是指对政治系统的决策和行为施加影响,及实际参与政治生活的活动与行为;另对相关理论——党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知识分子理论、社会分层理论和政治参与理论作了介绍。正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述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基本状况,包括其产生、发展历程、时代背景、主要构成、特点、属性及作用。在历程部分,对改革开放前中国自由职业者状况作了回顾,将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历程分为孕育、产生、初步发展和全面发展四个时期。在构成部分,分别介绍了五个主要群体——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技术人员、中介行业的专业人员、自雇知识分子、民办社会组织的管理和专业人员的群体界定、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在特性部分,归纳了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十个主要特点,并分别从与阶级、阶层、中间阶层、精英群体、利益集团角度进一步认证了其属性,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五个方面阐述了其地位和作用。正文第二部分是论述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包括历程及动因、途径及内容、成效与不足、对策与趋势及相关比较研究、评价体系。在历程及动因部分,回顾政治参与历程,认为应分孕育、启动和发展三个时期,分析了其对于政治的不同态度,归纳了四个方面的主观原因和四个方面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代表行业利益、反映行业诉求,为本行业发展争取支持、营造环境;参与国家政治运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拓展个人社会活动空间,提升个人社会地位,支持个人事业发展;客观原因是:国家治理的需要、统战工作的需要、社会建设的需要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在途径与内容部分,从制度、政党、政府、团体、行业、媒体及其他七个途径论述了其政治参与的方式与内容。在成效与不足部分,从个人及单位、行业与群体、地方与社会、国家与政党四个层面总结了成效;从主体、途径、内容、标准四个方面,指出了不足。在对策与趋势部分,提出了加强主体建设、完善参与途径、提升参与质量、明确评价标准的对策,认为会出现主体会进一步加强与均衡、途径会进一步完善与规范、质量会进一步提升与加强的发展趋势;在比较部分,分别进行了群体比较与历史比较,群体比较是将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了比较,历史比较是与历史上自由职业者进行了比较,每个比较都包括了参与主体、背景、途径、作用四个方面。在评价体系方面,从政治参与途径入手,以具体参与方式为载体,按照政治参与的广度(反映参与广泛程度)、强度(反映参与深入程度)、效度(反映参与实际效果)三个纬度,先把每个参与途径下指标项目及数值标准提练出来,然后汇总三个纬度的指标项目,形成总体评价体系。本文还包括了两个附件:一是中介行业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与政治参与调查问卷汇总说明;二是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状况调查问卷汇总分析。

朱海伦[6](2010)在《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研究 ——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文中提出从理论研究来看,行政决策问题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意蕴的政治问题,属于政治学理论研究范畴。地方政府行政决策具有中层理论研究价值。总结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行政决策的经验,客观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特殊性和体制性症结,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调适、提升决策理念,完善地方政府决策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我国进入转型期以来,地方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为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变化,通过自主创新,如何不断完善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与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本文基于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先行地区---嘉兴市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现阶段中国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面临的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趋势和完善的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梳理和探讨,并提出了个人的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本文试图在一定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规律。因此全文结构基本如下:第一章作为导言部分简要阐释本文研究的主题和背景,阐明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和选择嘉兴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理由;并对本文研究当中的若干重要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就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这一专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述;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方法和篇章结构。第二章讨论当代西方政府行政决策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这些理论对我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创新发展的启示。第三章讨论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制度环境及其社会经济的变化特点。第四章结合嘉兴市有关具体案例,讨论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基本状况。包括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基本内容,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主要特征,地方政府决策机制存在的弊端。第五章结合嘉兴市有关具体案例,讨论转型发展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影响。包括转型发展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价值取向的影响、转型发展对地方政府决策机制效率的影响、转型发展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过程中利益表达机制的影响和地方政府行政决策责任机制的影响。第六章重点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建议,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目标和推进的路径。

陈家喜[7](2007)在《改革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问题是,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改革与政治变革是否存在相关性?如果是,这一相关性又表现为怎样的逻辑?由于中国的经济改革不仅带来了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还造就了一支新经济精英。他们掌握着较多的经济资源,并进而具有了潜在的政治影响力。因此,经济改革与政治变革的关系又可以简化为企业家与执政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本研究就是通过对处于这一关系的中间环节——民营企业家政治影响的考察,试图解释这一基本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行动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历史传统、社会结构、群体内聚力与主动性等。但是,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来看,执政党和国家对于企业家政治行动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型塑作用。由于党和国家拥有关键性政治资源的掌握权和分配权,它们采取了带有“精英吸纳”性质的政治安排制度,以及在私营企业推行执政党的组织建设。前者带来了新经济精英政治影响力的扩大,同时使他们的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规范化,对体制的认同感强。后者则通过组织构建来引导企业家增强对执政党的支持和归属,同时使企业家与执政党之间达到了较为密切的“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程度,使企业家获得了影响政治和达成经济目标的另一条通道。市场因素也是影响企业家政治行动的另一重要因素。一方面,市场化的改革推动了商会的崛起并走向民间化和自主性,这可以看作企业家组织化自主性的初露端倪。但是由于商会与政府的密切关系,这种自主性的影响也仅仅处于萌芽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政府对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使企业家与地方政府采取了非正式的影响方式,即构建与地方政府官员的“依附主义关系”和“共生关系”,二者分别建立在利益交换与利益共同点的基础之上。因此,总体上看,中国民营企业家采取了一种嵌入性的战略来发挥政治影响,即通过执政党和国家所提供的政治参与渠道以及政治平台来实现政治及经济目标;同时也通过与地方官员之间的非正式联系来实现实际的经济利益。而且,企业家的政治影响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和政策领域,而非更高层次的政治权力或者体制转型问题。因而,尽管中国经济改革对政治领域变革提出了挑战,执政党和国家为了应对这些这种变革,进行了体制和制度上的调整,有效地化解了这些挑战,从而在有效地推动了发展战略的同时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

张铁军[8](2006)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商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立论的理论认识前提是:当前中国社会还处于从计划经济适应性向市场经济适应性转型的时期;与此相适应,政府与商会的关系还处于从集中-控制型向民主-治理型过渡的时期;因而,作为市场经济适应性的商会的基本性质与职能还没有得以完全实现和发挥。本论文论述的理论认识依据是:商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商会的基本性质和职能不是由社会性质,而是由市场经济体制所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商会与政府的关系应当遵循“政企分开,政社分开”的原则;实现“政企分开,政社分开”是实现商会基本性质和职能的保证。本论文得出的理论认识结论是:以商会的基本性质和职能作为判断与衡量的标准,确立中国政治发展的相关路径与目标;改革当前民间组织的管理制度与体制,理顺并构建基层商会与总商会之间的组织关系和体制模式;营建单一经济性的新型中国总商会组织。在“商会一般理论”中,论文认为,商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民间性是商会最基本的性质,自律职能是商会的核心职能;无论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商会的基本性质与职能就不会改变。在“中国商会的发展历程”中,论文分别对旧中国商会、建国初期商会、改革开放后商会的发展历程及其性质与职能进行了简要论述,同时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建国初期的工商联与一般商会的性质与职能区别;改革开放后工商联的性质与职能演化。在“民间商会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和私营企业”中,论文分别就市场经济与中国民间商会组织的生成、改革开放后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和民间商会在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民间商会是中国私营企业的重要民间社团组织,同时对当前民间商会在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简要评价。在“民间商会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论文分别就民间商会与政府职能转变、民间商会与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民间商会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进行了论述,并着重指出,在政府职能的转变、基层民间商会组织党的建设、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方面,必须始终保证民间商会的基本性质与职能不受侵蚀,这也是中国政治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在“当代中国商会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中,论文从改革开放后中国商会发展的宏观环境、中国基层民间商会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及其应对措施、中国总商会(工商联)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在总商会方面,应当改革当前工商联(总商会)的政治统战性的“人民团体”和经济民间性的“中国民间商会”的“二位一体”的性质与职能定位,积极营建一个单一经济性的新型中国总商会组织;在基层民间商会方面,应当改革我国对社会团体进行登记和管理的相关现存条例与法规,尽快

郑协,叶桂华,赵荣林[9](2006)在《协商议政 共绘蓝图》文中研究说明35次专题调研、95次委员视察、29次主席走访、18次委员议政日、2562件委员提案、3318条社情民意…… 10年春秋,一串数据见证了市政协不平凡的昨天。 自1996年9月21日成立以来,市政协在中共泰州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

陈克勤[10](2004)在《坚持为民宗旨 积极履行职能》文中认为 坚持为民宗旨,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也是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本质要求。近年来,我们从政协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热心利民之事,努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较好地履行了政协职能。一、怀亲民之情,积极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落实为民措施、体现为民宗旨的重要内容。我们把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和关键环节认真抓好,努力促进

二、苏州市政协提出建议案——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市政协提出建议案——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价及展望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重点与难点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相关问题概述
    2.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实践形式
        2.1.1 协商民主的内涵
        2.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
        2.1.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2.2 制度化的内涵和价值
        2.2.1 制度
        2.2.2 制度化
        2.2.3 制度化的价值
    2.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内涵和发展层次
        2.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
        2.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发展层次
第3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
    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体系
        3.1.1 价值及其分类
        3.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价值体系的构成
    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目的价值
        3.2.1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2 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3.2.3 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3.2.4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
    3.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在价值
        3.3.1 导向性价值
        3.3.2 渐进性价值
        3.3.3 实践性价值
        3.3.4 全局性价值
    3.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外在价值
        3.4.1 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3.4.2 有利于保持政治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
        3.4.3 有助于促进协商文化成长和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第4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历程
    4.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奠基
        4.1.1 协商民主专门组织机构初步建立
        4.1.2 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4.1.3 协商思想文化孕育
        4.1.4 协商民主实践健康起步
    4.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自发起步
        4.2.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4.2.2 政协的调整发展
        4.2.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初步形成
        4.2.4 社会主义协商实践初步展开
    4.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局部自觉快速发展
        4.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深入发展
        4.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展和完善
        4.3.3 政协的发展成熟
        4.3.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4.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全面快速发展
        4.4.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化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4.4.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成果显着
        4.4.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快速有序发展
    4.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4.5.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5.2 协调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四个层面的建设
        4.5.3 协商民主制度化与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
第5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现实考量
    5.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比较优势
        5.1.1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5.1.2 政协协商制度化的典型示范
        5.1.3 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实践
        5.1.4 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5.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存在的问题
        5.2.1 协商民主制度有待建立健全
        5.2.2 协商民主组织亟待构建完善
        5.2.3 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5.2.4 协商民主实践发展亟需推进
    5.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5.3.1 程序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5.3.2 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
        5.3.3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水平的影响
第6章 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对策
    6.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要放在突出位置
        6.1.1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做好协商民主顶层设计
        6.1.2 加强和完善实体制度建设,确保协商民主制度完善
        6.1.3 加快程序制度建设,筑牢协商民主制度基础
    6.2 重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建设
        6.2.1 加强和改善政协机关建设
        6.2.2 建立健全基层协商组织机构
    6.3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
        6.3.1 创造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
        6.3.2 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6.3.3 着力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
    6.4 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发展
        6.4.1 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发展的总要求
        6.4.2 健全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
        6.4.3 重视协商主体队伍建设
        6.4.4 严控协商过程和协商成果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难点和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编 自为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1949-1978)
    第一章 建国前中共地权政策的回顾
        第一节 土地国有化政策的确立与演变
        第二节 土地国有到耕地农有的政策变迁
        第三节 土地政策的调和与减租减息
        第四节 解放区土地改革与“耕者有其田”
        小结
    第二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为性变迁
        第一节 自为性变迁的背景
        第二节 自为性变迁的过程
        第三节 自为性变迁的特点
        小结
    第三章 土地改革与地权剧变
        第一节 土地改革的动因
        第二节 土地改革的历程
        第三节 城乡地权结构的变化
        第四节 地权转移与确认
        小结
    第四章 三大改造与地权变动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 合作化运动与农村地权变动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与城市地权变革
        第四节 土地产权登记及转让
        小结
    第五章 土地公有的曲折探索
        第一节 认识分歧与土地公有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地权的急剧变革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土地产权制度
        第四节 徘徊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
        第五节 土地征用与地权变动
        小结
第二编 自发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1979—2006)
    第六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发性变迁
        第一节 自发性变迁的背景
        第二节 自发性变迁的过程
        第三节 自发性变迁的特点
        小结
    第七章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两权分离”
        第一节 “两权分离”动因和背景
        第二节 农村土地制度的松动
        第三节 城市土地的国有化
        第四节 产权转移与登记发证
        小结
    第八章 地权革新与立法规制
        第一节 地权变化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土地管理法》的制定与修改
        第三节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规定
        第四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历程
        第五节 土地征用与产权转换
        小结
第三编 自觉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2007—2015)
    第九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觉性变迁
        第一节 自觉性变迁的背景
        第二节 自觉性变迁的过程
        第三节 自觉性变迁的特点
        小结
    第十章 土地物权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物权法》出台的背景
        第二节 《物权法》起草的曲折历程
        第三节 土地物权的有关规定
        小结
    第十一章 土地物权权能的完善
        第一节 土地物权的现状
        第二节 土地用益物权的完善
        第三节 土地担保物权的扩能
        第四节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建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1953-1954年江苏省普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
第一章 中央关于普选决策动因及目标
    一、中共的普选设想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提出与普选
    三、斯大林的建议
    四、中央关于普选的基本精神
        1. 选举权
        2. 被选举权
        3. 普选中的基层干部政策
        4. 关于资产阶级的选举权
    小结
第二章 江苏普选的宣传动员
    一、江苏普选的概况
    二、民众对普选的态度
        1. 普通民众不关心普选
        2. 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恐慌
        3. 基层干部“换班”思想严重
        4. 资产阶级心态复杂,民主人士留恋政治协商
    三、宣传动员
        1. 新旧政权对比
        2. 宣传选举政策,消除谣言
        3. 安抚基层干部
        4. 宣传“联合提名”的民主性
        5. 纠正科技界“不问政治”的倾向和“纯技术观点”
    小结
第三章 选举权的确定
    一、中央关于选举权的规定
    二、普选试点中的选举权审查
        1. “地主分子”与“地主出身”
        2. 地主改变成分后获得选举权
        3. 地主兼其他成分与其他成分兼地主
        4. 富农选举权
        5. 管制分子选举权
    三、江苏普选中选举权审查的偏向
        1. 剥夺面过大
        2. “二次土改”
        3. “二次镇反”
        4. 自杀事件
    四、纠“左”
        1. 一律不重新划分阶级
        2. 禁止追逼反革命材料
    五、选举权审查结果
    小结
第四章 选举代表
    一、选举“社会主义的带路人”
        1.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积极分子被选为代表
        2. 抵制统购的农民干部被撤换
        3. 余粮户抵制统购中的积极分子当选代表
        4. 富农当选代表仅属个别
        5. 工商界、资产阶级的选举权
    二、江苏普选中的若干问题与偏向
        1. 干部包办选举
        2. 民主选举与强制投票
        3. 普选中的群众“倒干
        4. 关于选举结果
        5. 选举中的乱象
    小结
第五章 普选后的政权
    一、普选前后的基层干部状况
        1. 普选前乡村基层组织不纯
        2. 普选中处理“坏干部”
        3. 普选后干群关系的新变化
    二、普选后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
        1. 加快实现农业合作化
        2.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调整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4)协商民主视角下人民政协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T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依据与意义
        (一) 背景、依据
        (二) 研究的意义
    二、核心概念
        (一) 协商民主
        (二) 人民政协
    三、研究综述
        (一) 传统的史学研究
        (二) 新近的政治民主研究视角
    四、理论创新与结构安排
        (一) 创新
        (二) 结构体系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一、民主与民主的分类
        (一) 民主的基本概念
        (二) 民主的基本类型
    二、学界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述评
        (一) 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简述
        (二) 我国的协商民主理论
        (三) 对当下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的评价
    三、协商民主的概念与特点
        (一) 协商民主的概念
        (二) 协商民主的特点
        (三) 协商民主的功能
        (四) 我国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五) 我国协商民主与公众参与的关系
    四、协商民主中政治协商的地位
        (一) 我国的协商民主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民主
        (二) 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核心内容
        (三) 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途径
        (四) 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
        (五) 政治协商统领其他形式的的协商民主
第二章 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政治协商的形成与发展
        (一) 清末的政治协商——咨议局和资政院
        (二)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治协商
        (三) 人民政协与新中国政权建构时期的政治协商
        (四) 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政协的新发展
    二、中国政治协商的历史特点
        (一) 它具有党派特色
        (二) 它具精英政治特色
        (三) 它受特定政治力量主导或领导
    三、中国政治协商的历史启示
        (一) 政治协商组织是整合各政治力量的重要平台
        (二) 政治协商具有很高的威信
        (三) 政治协商和协商政治承载着中国人的民主梦想
第三章 人民政协的理论基础与运行机制
    一、我国人民政协的思想渊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民主与统一战线思想
        (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政治协商与人民政协思想
        (三)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协商与人民政协思想的新发展
    二、人民政协的基本性质与基本职能
        (一) 人民政协的基本性质
        (二) 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
    三、人民政协的主体性结构
        (一) 人民政协的组织体系
        (二) 政协委员
        (三) 界别
    四、人民政协的会议制度与活动制度
        (一) 有关会议制度
        (二) 有关活动的制度
    五、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条件
        (一) 人民政协的外部条件
        (二) 人民政协自身条件
第四章 人民政协的改革与完善
    一、人民政协完善与发展的争议及动力
        (一) 有关人民政协改革的争议
        (二) 人民政协完善与发展的动力
    二、人民政协改革和发展的价值目标
        (一) 政治民主性与决策科学性的统一
        (二) 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统一
        (三) 社会和谐与个性自由的统一
    三、人民政协完善与发展的主要方面
        (一) 人民政协主体性方面
        (二) 人民政协协商机制方面
    四、人民政协制度的规范与法制化
        (一) 当前规范人民政协的有关文件
        (二) 上述规范性文件运行的分析
        (三) 法律化的必要性
        (四) 法律化的具体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0.2 相关范畴的界定
        0.2.1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0.2.2 政治参与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0.3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0.3.1 研究概况
        0.3.2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观点
        0.3.3 存在的问题
        0.3.4 下一步研究建议
    0.4 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0.4.1 相关理论
        0.4.2 研究方法
    0.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重点、难点
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产生和发展
    1.1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
        1.1.1 建国前的中国自由职业者
        1.1.2 建国后至1978年前的中国自由职业者
    1.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产生的时代背景
        1.2.1 经济背景
        1.2.2 政治背景
        1.2.3 文化背景
        1.2.4 社会背景
        1.2.5 国际背景
    1.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孕育期
    1.4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产生期
    1.5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初步发展期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全面发展期
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主要群体
    2.1 外企的中方管理技术人员
        2.1.1 群体界定
        2.1.2 现实状况
        2.1.3 发展趁势
    2.2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技术人员
        2.2.1 群体界定
        2.2.2 现实状况
        2.2.3 发展趋势
    2.3 民营中介行业中的专业人员
        2.3.1 群体界定
        2.3.2 现实状况
        2.3.3 发展趋势
    2.4 自雇知识分子
        2.4.1 群体界定
        2.4.2 现实状况
        2.4.3 发展趋势
    2.5 民办社会组织中的管理和专业人员
        2.5.1 群体界定
        2.5.2 现实状况
        2.5.3 发展趋势
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属性及作用
    3.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
    3.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属性
        3.2.1 它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吗?
        3.2.2 它是一个独立的阶层吗?
        3.2.3 它属于中间阶层吗?
        3.2.4 它是精英群体吗?
        3.2.5 它形成了利益集团吗?
    3.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3.3.1 经济:投资、就业、消费的重要促进者、科研的创新者和财富的创造者
        3.3.2 政治:政治参与新的主体、政党党员新的来源
        3.3.3 社会:建设社会组织、激发社会活力
        3.3.4 文化:文化产业的主要推动者、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贡献者
        3.3.5 生态:产业升级的推动者、民间环保的生力军
4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历程及原因考察
    4.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历程
        4.1.1 孕育期(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0年)
        4.1.2 启动期(2000-2006年)
        4.1.3 发展期(2006年以后)
    4.2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对于政治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4.3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主观原因
        4.3.1 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
        4.3.2 代表行业利益、反映行业诉求,为本行业发展争取支持、营造环境
        4.3.3 参与国家政治运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4.3.4 拓展个人社会活动空间,提升个人社会地位,支持个人事业发展
    4.4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客观原因
        4.4.1 国家治理的需要
        4.4.2 统战工作的需要
        4.4.3 社会建设的需要
        4.4.4 行业发展的需要
5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途径与内容
    5.1 人大政协途径及有关方式、内容
        5.1.1 参加人大选举
        5.1.2 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5.1.3 在人大、政协相关会议及活动上建言
        5.1.4 提出议提案并监督办理情况
        5.1.5 反映社情民意
        5.1.6 参与立法或执法监督工作
    5.2 政党途径及有关方式、内容
        5.2.1 加入政党并担任一定职务
        5.2.2 支持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
        5.2.3 通过党的会议、活动来反映利益诉求
        5.2.4 运用党际协商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5.3 政府、法院、检察院(简称“一府两院”)途径及相关方式、内容
        5.3.1 在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5.3.2 在一府两院一些监督性、咨询性、荣誉性机构任职
        5.3.3 与一府两院的对口联系
        5.3.4 一府两院召开的听证会、专题座谈会
        5.3.5 参与政府信访接待
    5.4 团体途径及相关方式、内容
        5.4.1 成为社会团体的成员,争取担任一定职务
        5.4.2 支持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工青妇等组织
        5.4.3 在工青妇等组织中积极建言、发挥作用
    5.5 行业途径及相关方式
        5.5.1 参加和参与组织行业协会、商会
        5.5.2 通过行业协会反映利益诉求
        5.5.3 谋求在行业协会内的影响和控制力
    5.6 媒体途径及相关方式、内容
        5.6.1 在媒体上开辟专栏
        5.6.2 与媒体联合成立公益服务机构
        5.6.3 不时在媒体上就社会热点问题发出声音
        5.6.4 借助媒体开展公益、评选活动
    5.7 其他途径
        5.7.1 参与“同心”主题实践活动(综合途径)
        5.7.2 个人接触(个人途径)
        5.7.3 基层途径
6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成效与不足
    6.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成效
        6.1.1 个人及单位层面
        6.1.2 行业与群体层面
        6.1.3 地方与社会层面
        6.1.4 国家与政党层面
    6.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不足
        6.2.1 主体方面的不足
        6.2.2 途径方面的不足
        6.2.3 内容方面的不足
        6.2.4 标准方面的不足
7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特点、对策与趋势
    7.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主要特点
    7.2 扩大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与建议
        7.2.1 加强主体建设
        7.2.2 完善参与途径
        7.2.3 提升参与质量
        7.2.4 明确评价标准
    7.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
        7.3.1 主体会进一步加强与均衡
        7.3.2 途径会进一步完善与规范
        7.3.3 质量会进一步提升与显着
8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
    8.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群体比较
        8.1.1 参与背景的比较
        8.1.2 参与主体的比较
        8.1.3 参与途径的比较
        8.1.4 参与作用的比较
    8.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历史比较
        8.2.1 参与背景的比较
        8.2.2 参与主体的比较
        8.2.3 参与途径的比较
        8.2.4 参与作用的比较
9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评价体系
    9.1 参与途径下的指标项目及数值标准设定
        9.1.1 人大政协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9.1.2 政党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9.1.3 政府(一府两院)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9.1.4 团体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9.1.5 行业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9.1.6 媒体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9.1.7 其他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9.2 三个纬度下的指标项目归纳和权重设定
        9.2.1 政治参与广度指标
        9.2.2 政治参与强度指标
        9.2.3 政治参与效度指标
    9.3 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及标准设定
附件1:中介行业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与政治参与调查问卷汇总说明
附件2: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状况调查问卷汇总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撰写的着作
后记

(6)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研究 ——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三、以嘉兴市为例的直接缘由
    四、若干重要概念的辨析
    五、相关研究现状
    六、基本理论基础
    七、研究方法和内容体系
第二章 西方政府行政决策理论的重要启示
    一、西方政府决策理论发展过程回顾及现状
        (一) 西方政府决策理论发展过程回顾
        (二) 西方政府决策理论发展现状
    二、西方政府行政决策理论的重要启示
        (一) 承认“理性有限”,严守科学决策原则
        (二) 建立决策关系网络,合理分权保科学决策
        (三) 细化规则明确责任,提高集体决策科学性
        (四) 加强决策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操作性水平
        (五) 注意决策的延续性,提高政策可行性程度
第三章 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环境分析
    一、转型期地方政府决策的制度环境
        (一) 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政治制度环境
        (二) 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经济制度环境
    二、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经济环境的变化
        (一) 区域经济经济实力日益提升
        (二) 市场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三) 区域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三、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社会环境的变化
        (一) 各类型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
        (二) 日新月异的高度信息化社会
        (三) 公民政治权利意识持续提高
    四、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政治环境的变化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不断提高
        (二) 社会民主法治建设日益完善
        (三) 地方政府间从竞争走向合作
第四章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现状分析
    一、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现状及问题
        (一) 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内涵
        (二) 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主体责任和权力的制度安排
        (三) 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运行现状
        (四) 转型期地方政府决策机制问题的理论分析
    二、转型期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主要特征
        (一) 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构成特征
        (二) 转型期地方政府决策机制功能特征
    三、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案例解析
        (一) 关于设立“嘉兴新居民事务局”的案例解析
        (二) 关于嘉兴市水价调整听证会案例解析
第五章 转型发展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影响分析
    一、转型发展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价值取向的影响
        (一) 行政决策本质的价值诠释
        (二) 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价值观冲突表现及分析
    二、转型发展中地方经济精英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影响
        (一) 地方经济精英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二) 地方经济精英影响政府行政决策动机分析
        (三) 地方经济精英对政府行政决策的影响
    三、转型发展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责任机制的影响
        (一) 重视决策责任,加强制度建设
        (二) 重大经济决策,强化责任制度
        (三) 加强决策审计,强化决策责任
    四、转型发展对行政决策过程中利益表达机制的影响
        (一) 社会利益分化导致传统利益表达机制失灵
        (二) 个人归属变化引起利益表达机制结构转向
        (三) 政府决策利益表达机制平衡面临重大挑战
    五、转型发展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影响的案例解析
        (一) 嘉兴市环保市民检查团发展与参与地方行政决策案例简述
        (二) 嘉兴市环保市民检查团发展与参与地方行政决策分析
        (三) 市民环保检查团成员参与地方政府行政决策动机分析
第六章 推进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持续完善的思考
    一、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持续完善的基本目标
        (一) 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持续完善的价值目标
        (二) 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持续完善的效率目标
    二、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持续完善的路径
        (一) 健全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法治保障
        (二) 完善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机制建设
        (三) 以信息技术手段保障制度依法落实
        (四) 大力加强社会民间组织建设和发展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7)改革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文献的检视
    三、概念与变量关系
    四、研究进路、资料与方法
    五、新经济精英与改革时期的中国政治变迁
第一章 改革时期的新经济精英
    一、私营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政策调整与私营经济发展
    三、不断成长的新经济精英
    四、新经济精英的分化性
    小结
第二章 政治安排与企业家的制度化影响
    一、政治安排:一种精英吸纳的战略
    二、社会属性的判断:政治安排的前提
    三、从边缘到中心:政治安排的形成与发展
    四、安排谁?政治安排的影响因素
    五、体制内的政治影响
    小结
第三章 私企党建:企业家与“组织关系”
    一、执政党组织建设的新形势
    二、中国共产党在私营企业的组织拓展
    三、组织关系:私企党组织的政治经济分析
    小结
第四章 民间商会与企业家的自主性成长
    一、市民社会还是统合主义?
    二、中国商会的类型
    三、民间商会的兴起与发展
    四、民间商会、企业家与政府
    小结
第五章 “关系”:企业家对地方政府的非制度化影响
    一、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市场
    二、“关系”:企业家与地方官员间的非正式联系
    三、超越“关系”:企业家与地方干部的战略联盟
    小结
结论
    一、改革时期中国企业家的政治影响
    二、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三、改革时期中国的政治变迁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后记

(8)改革开放后中国商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商会一般理论
    第一节 商会的起源
        一、商会的萌芽形式:行会
        二、近现代商会的诞生
        三、商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第二节 商会的性质
        一、商会与市场经济
        二、商会的性质
        三、民间性是商会最基本的性质
    第三节 商会的职能
        一、代表职能与自律职能
        二、社会整合职能与经济促进职能
        三、商会的四种基本职能及其评析
第二章 中国商会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旧中国商会组织发展概况
        一、商会与同业公会的设立
        二、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与全国工业会的建立
        三、旧中国商会的性质、职能及其与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建国后商会(工商联)的演变
        一、新中国工商联的成立
        二、新中国工商联的性质与职能
        三、新中国工商联与一般商会的性质与职能区别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总商会(工商联)及其行业商会
        一、工商联(总商会)组织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二、工商联行业商会(同业公会)的发展及其特点
        三、政府系统商会的组建与发展概况
        四、改革开放后工商联(总商会)的性质与职能演化
第三章 民间商会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和私营企业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中国民间商会组织的生成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民间商会组织的生成
        三、民间商会是中国私营企业的重要民间社团组织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
        一、中国私营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
        三、中国私营企业的经济与法律地位
    第三节 民间商会在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会的地位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会的作用
        三、当前民间商会在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评价
第四章 民间商会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第一节 民间商会与政府职能转变
        一、政府职能与政府职能转变
        二、民间商会在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三、民间商会与政府之间职能边界的划分标准
    第二节 民间商会与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民间商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新环境
        二、民间商会与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创新
        三、民间商会与基层组织“党建工作新思维”
    第三节 民间商会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
        一、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
        二、民间商会是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
        三、确立商会的自主性与高规格地位,提升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热情
第五章 当代中国商会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商会发展的宏观环境
        一、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二、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与建设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
    第二节 中国基层民间商会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及其应对措施
        一、当前基层民间商会发展所面临的管理制度问题
        二、当前基层民间商会的组织分类、法律地位和发展空间问题
        三、中国基层民间商会的发展趋势及其应对措施
    第三节 中国总商会(工商联)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当前总商会(工商联)的性质与职能定位问题
        二、当前总商会(工商联)的会员构成问题与应对措施
        三、中国总商会(工商联)的发展趋势与应对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四、苏州市政协提出建议案——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D]. 董文静. 吉林大学, 2019(02)
  • [2]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D]. 张海明. 山东大学, 2019(09)
  • [3]1953-1954年江苏省普选研究[D]. 金子求.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4]协商民主视角下人民政协制度研究[D]. 徐湘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研究[D]. 徐军. 武汉大学, 2014(06)
  • [6]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研究 ——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D]. 朱海伦. 苏州大学, 2010(10)
  • [7]改革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影响[D]. 陈家喜. 复旦大学, 2007(06)
  • [8]改革开放后中国商会研究[D]. 张铁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3)
  • [9]协商议政 共绘蓝图[N]. 郑协,叶桂华,赵荣林. 泰州日报, 2006
  • [10]坚持为民宗旨 积极履行职能[J]. 陈克勤. 江苏政协, 2004(06)

标签:;  ;  ;  ;  ;  

苏州市政协建议——加快发展民营个体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