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颅脑降温仪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习书晗[1](2021)在《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根据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回顾性资料研究,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等临床数据,以期为总结颅脑损伤的发生类别及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明确针刺结合现代医学、现代康复等治疗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判断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的具体改善情况,为针刺运用于该类疾病的救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加常规西医治疗,不限定选穴、补泻手法、留针时间及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内容包括样本量、随机方法、治疗方案、结局指标、治疗时间、病程、随访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2.2376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近5年来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受伤原因、主要诊断、入院后治疗方式、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等信息。使用SAS9.4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研究,以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31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加常规西医治疗,针刺方案为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取穴操作参照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实施手法后,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6次,治疗周期为4周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以GCS评分为主要结局指标,CRS-R评分、苏醒率、苏醒时间为次要指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3个月后,以有效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两组结果。结果:1.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得到文献894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共861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Meta结果显示:针刺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GCS评分、苏醒率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结果疾病特征分析结果:共纳入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4.2倍,其中青春期至青年晚期患者(14岁~45岁)所占比例最高(52.9%)。职业方面,工人最多,所占比例为49.62%;文化程度方面,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最多,所占比例为79.5%;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所占比例为91.16%。损伤类型方面,占位性血肿占比最高,为37.3%,其次是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颅骨骨折等;接近50%的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损伤类型。在急性期,有42.5%的患者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44.2%的患者曾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63%的患者曾行胃管插管,48.4%的患者曾行尿管插管。出院时,超过86.48%的患者出院时情况好转,13.51%的患者未愈。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患者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职业的颅脑损伤患者所有量表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睁眼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程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所有量表评分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084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差值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值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住院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研究结果临床研究显示:1.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数据比较(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对比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有效率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经过治疗后,意识恢复量表(CRS-R)评分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苏醒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资料显示: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以男性居多,以处于青春期至青年晚期的中青年患者为主,职业以工人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因此,应加大对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的中青年男性群体的道路安全宣传。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合并症较多,急性期临床表现比较严重。2.针刺不仅能够治疗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方面的后遗症,还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3.针刺能够提高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苏醒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赵旭岩,隋欣[2](2021)在《亚低温治疗在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心肺复苏(CPR)治疗心搏骤停的疗效确切,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治疗后患者的存活率仍有待提升。脑死亡是心搏骤停患者CPR治疗后仍无法存活的重要原因之一,亚低温治疗(TH)是目前最有效的脑复苏措施,已逐渐应用于CPR后患者的治疗。近年来,TH应用于CPR后患者的研究逐渐增多,TH对人体各个器官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包括脑功能、心功能、肺功能、肾功能等。但TH仍会造成寒战、心血管效应等不良反应,应用仍有局限。未来还应不断拓展并研究TH在CPR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发掘TH的优势,尽量减少不良反应,促进TH治疗CPR后患者的整体效果以及安全性的提升。
曹璐[3](2020)在《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重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 TBI)患者发生大量失血时机体凝血因子的变化趋势,探讨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量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以期为重型颅脑损伤大量失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s TBI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s TBI)患者,该102例患者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统计该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用血资料,分为单独输注单采血小板的A组,共计36例;单独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的B组,共计36例;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C组,共计30例患者。收集102例s TBI患者输注血液制品前1h内和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24h内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INR值等凝血指标的数据;收集该102例s TBI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的止血时间,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24h有效止血率等数据。将统计数据双人录入excel表格,创建本次研究的数据库。组间比较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的差异性有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的差异性有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分析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三组患者止血时间,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24h有效止血率的差异性有无统计学差异。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相应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患者输注前1h内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组(联合输注组)患者的PT值及INR值、TT值、APTT值这四项凝血指标均低于输注前1h,输注血制品24h内的Plt值、FIB值均高于输注前1h内。A组患者输注前后只有Plt、FIB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为改善趋势,B组患者输注前后FIB、PT及INR值、TT、APTT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输注前后Plt、FIB、TT、APTT、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C组患者相较于A组和B组患者,止血时间缩短,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降低,24h有效止血率提高,更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对于颅脑损伤(s TBI)大量失血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单独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单独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价值较高。2.对于颅脑损伤(s TBI)大量失血患者,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相较于单独输注单采血小板或者单独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患者的止血时间、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24h有效止血率、临床疗效都更有明显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韦世银[4](2020)在《早期颅内压、脑温和体温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脑温(brain temperature,BT)和腋下体温度(Axillary temperature,AT)对重型颅脑损伤(sev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病情的影响,探讨ICP、BT和AT对S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ICP、BT及AT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1)对2017年12月-2019年11月间xxxx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手术患者39例,保守治疗21例)。(2)所有收录患者予脑内植入带脑温监测功能的颅内压监测传感器,并进行GCS、ICP、脑温及体温记录10天。(3)将收集的所有ICP、脑温、体温数据分别与GCS评分作相关性及线性回归分析,同时分别比较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第10天ICP、脑温、体温及GCS评分。(4)3月后对所有患者随访,并对随访患者进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Pprognosis Score,GOS)将患者分为良好组(5分)、轻残组(4分)、重残组(3分)、植物组(2分)、死亡组(1分),将ICP、脑温、体温分别与预后评分作相关性及线性回归分析,同时对各预后组的ICP、脑温及体温进行比较。(5)对收集的ICP、脑温、体温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根据患者ICP均值大小分A(≤20mm Hg)、B(21-30mm Hg)、C(31-40mm Hg)、D(>40mm Hg)四组患者,比较各组的脑温、体温;根据患者脑温均值的大小分为E(≥37.6℃)、F(37.℃-37.5℃)、G(36.6℃-37.0℃)、H(36.1℃-36.5℃)、I(35.5℃-36.0℃)五组,对各组体温进行比较。结果:(1)ICP、脑温分别与GCS呈强相关,体温与GCS呈弱相关,r分别为-0.687、0.640、-0.205,P均小于0.01;回归分析,ICP与GCS评分具有较强的负性线性关系,脑温与GCS评分具有较强的正性线性关系,体温与GCS评分呈弱的线性关系,Beta分别为-0.664、0.613、-0.190,P均<0.01;方差分析,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第10天的GCS评分比较,第10天>第1天>第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6.82,P均<0.01),3个时间段的ICP的比较,第10天<第1天<第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2.4,P均<0.01);3个时间段的脑温的比较,第10天>第1天>第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2.44,P均<0.05),3个时间段的体温的比较,第3天>第10天>第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ICP、脑温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体温与预后呈弱相关,r分别为-0.89、0.777、0.425,P均<0.01;回归分析显示ICP与预后存在较强负性线性关系,脑温与预后存在较强正性线性关系,体温与预后存在弱的线性关系,Beta分别为-0.838、0.764、-0.407,P均<0.01;方差分析,各预后组ICP比较,良好组<轻残组<重残组<植物组<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预后组脑温比较,良好组>轻残组>重残组>植物组>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预后组体温的比较中,良好、轻残组体温低于重残、植物组的体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组、轻残组、死亡组三组间的体温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残组与植物组、死亡组三组间体温的差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ICP与脑温呈强相关,ICP、脑温分别与体温呈弱相关,r分别为-0.737、0.269、-0.296,P均<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CP与脑温存在明显负性线性关系,ICP、脑温分别与体温均呈弱线性关系,Beta分别为-0.687、0.19、0.254,P均<0.01。方差分析,A(≤20mm Hg)、B(21-30mm Hg)、C(31-40mm Hg)、D(>40mm Hg)四组患者,各组脑温的比较中A>B>C>D,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体温进行比较,A<B,A<C,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A组与D组、B组与C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37.6℃)、F(37.℃-37.5℃)、G(36.6℃-37.0℃)、H(36.1℃-36.5℃)、I(35.5℃-36.0℃)五组患者,对各组体温进行比较结果E<G,E<H,F<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E与F、E与I、F与H、F与I、G与的H、G与I、H与I各组间体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ICP、BT分别与GCS评分存在线性相关,ICP、BT均对GCS评分具有显着影响,随ICP的增高GCS评分呈下降趋势,随BT的升高GCS评分呈上升趋势,而AT与GCS评分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弱,证明AT对GCS评分无明显影响。(2)ICP及BT对重型路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均存在显着影响,ICP增高预示患者预后不良,BT下降预示患者预后不良,而AT对于预后的影响不显着。(3)ICP与BT存在线性相关,ICP对BT具显着的影响,随ICP的增高BT呈下降趋势,而AT对ICP和BT均无明显的影响。(4)ICP、BT均是影响STBI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ICP升高,BT降低预示患者预后不良,而且ICP、BT均可影响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的GCS评分,ICP升高,BT降低均使GCS评分降低,同时ICP与BT之间关系紧密,ICP可显着影响BT。而AT对预后和GCS评分的影响不显着,AT与ICP、BT之间相关性低。所以BT应作为评估STBI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的临床监测指标,而AT不能作为评估STBI病情及预后的检测指标。
周倩倩[5](2020)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循证医学和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的科学方法,构建急性颅脑损伤的护理敏感指标,为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质量的量化管理提供依据,为急诊护理人员评估、监测及改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质量提供参考工具。方法:本研究运用循证护理的科学方法制定中英文检索词及检索策略,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标准对目标文献进行等级与质量评定,成立研究小组,包括15名临床护理专家,研究小组成员根据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法提取了23项急性颅脑损伤初级护理敏感指标并结合目标文献进行小组讨论确定各指标内涵,形成护理敏感指标初始指标池。根据初始指标池制定急性颅脑损伤护理敏感指标调查问卷,采用Delphi法对指标的重要性及内涵向来自六个省份47名函询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函询采用邮件的方式进行,按照Likert五级评分法对各指标内容进行评价。运用专家积极程度、专家权威系数(Cr)、肯德尔系数(Kendall’s W)和变异系数(CV)对专家的权威性和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及一致性进行评价,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评价结果进行整理,确定急性颅脑损伤的护理敏感指标项目。结果:构建了急性颅脑损伤护理敏感直接指标共11项,包含指标名称、内涵、计算公式、分子分母解释及数据收集方法,专家积极程度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7.87%,均大于9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和0.88,均大于0.7;两轮专家意见结果的一致性评价用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和变异系数表示,两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7和0.50,P均小于0.05,最终条目的变异系数在0.090.18之间,均小于0.20。结论:根据循证护理和Delphi法的科学方法建立了11项适用于急诊的急性颅脑损伤护理敏感指标。专家咨询积极程度和权威系数较高,专家的权威性代表性良好;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结果肯德尔系数和变异系数较好,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信,可以为急诊护理人员评估、监测及改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钟波[6](2019)在《多模态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中的研究价值目的分析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比较脑室型颅内压监测组与常规治疗组在6个月的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开颅手术概率、去骨瓣减压概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之间的差异,同时评价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解放军101医院神经外科的85例双额叶脑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以脑室型颅内压监测为导向的治疗方案与临床观察联合CT动态复查为导向的传统治疗方案的差别。通过比较两组间的6个月GOS评分、开颅手术率、去骨瓣减压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比较脑室型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价值,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出血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评价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应用中的安全性。结果根据术后6个月的GOS预后评分结果提示阴性结局,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治疗组比较,以ICP监测为指导的治疗组保守成功率高(P<0.05),双侧开颅手术比例下降,去骨瓣减压比例下降,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P<0.05);并且两组患者在穿刺道出血的发生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室型颅内压探头置入后以颅内压为导向的治疗方案可使双额叶脑挫伤患者获益并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最大限度控制损伤、降低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同时并不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第二部分TCD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CD参数与颅内压及灌注压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TCD监测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管痉挛情况以及预后。方法对5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3-8分)放置脑室型颅内压探头持续监测。术后次日起连续动态TCD监测,主要监测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图像,同时测量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并计算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每日监测ICP值,分析比较患者TCD参数改变情况以及与ICP的关系,伤后6个月评估病人的GOS评分。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伴随着ICP的改变,TCD参数出现明显改变。本实验研究可以发现,伴随颅内压的逐渐升高,RI增大,PI同样升高并且更加显着,Vd及Vm减小,其中Vd减小更加显着,因此PI、RI与ICP呈正相关,而Vd及Vm与ICP呈负相关。重要的是我们发现CPP与Vs、Vd、Vm均呈正向相关,CPP与RI也呈负相关。其中与P1相关性最大,最有统计价值。Vs和Vd值在颅脑损伤后伴随ICP的变化而逐渐降低至第7d左右降至最低水平,随后缓慢恢复;PI则与脑血流速度负相关。另外本研究中超过30%的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血管痉挛,重度血管痉挛患者常伴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导致不良预后。结论1.通过TCD动态监测可以明确其参数与颅脑损伤后ICP的关系,初步判断ICP及CPP的变化,同时监测其变化趋势,为TCD进行无创ICP监测提供依据;2.TCD动态监测可以初步判断颅脑损伤患者血管痉挛并为治疗提供依据,初步评估患者预后。第三部分BIS动态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价值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其在亚低温镇静、镇痛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其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72例就诊山东省立医院,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解放军101医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8分)行长程(>7天)亚低温及镇静镇痛治疗的患者,其中同时接受24小时动态BIS监测30例,无BIS监测42例。BIS监测组以BIS值为导向给予调整药物控制镇静、镇痛深度;无BIS监测组予以常规镇静、镇痛。通过比较两组间的镇静、镇痛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凝血异常、电解质紊乱及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比较行BIS监测初始的BIS值与6个月的格拉斯哥评分(GOS)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没有差异。与无BIS监测治疗组比较,以BIS值为导向的镇静镇痛治疗组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比例明显下降(P<0.05),凝血异常的发生率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的控制相对平稳;根据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初始BIS值越高,患者预后越好,初始BIS值高组预后明显优于初始BIS值低组(P<0.05)。结论:1.BIS监测可调控镇静镇痛的深度,有利于亚低温治疗的管控;2.以BIS监测为导向的镇静镇痛可以降低镇静镇痛并发症的发生率;3.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初始BIS值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BIS值越高预后越好。
余菲[7](2019)在《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n,s TBI)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急诊收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类疾病特点为病情极重、进展迅速、预后极差,随着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该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一旦发生,病情及预后常常恶劣,对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危害都很大。合理的亚低温治疗在s TBI疾病早期能通过多种途径迅速有效地起到脑保护作用,但具体治疗过程中的细节方面目前国内外缺少规范化,各国尚无明确的指南推荐,特别对于采取亚低温治疗需要持续的时间存在较多争议,临床上有的医师常使用持续24小时-72小时亚低温治疗,有的医师主张采用持续5天-14天亚低温治疗,在具体亚低温时程问题上未达成一致意见。亚低温治疗时程较短难以起到明显治疗效果,时间过长可能带来相应的并发症而使病情恶化,合适的亚低温治疗时程需要进行大量基础实验进行探究,以及大量临床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对亚低温治疗时程分别持续2天和5天在s TBI患者中的病死率、并发症及远期预后观察比较,探究出亚低温脑保护治疗方法在s TBI患者中应用的最佳治疗时程选择。方法本研究属于随机化、前瞻性的研究,选择我院ICU在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s TB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A组,n=30)、长时间亚低温组(B组,n=30)、短时间亚低温组(简称C组,n=30)。A组仅给予基础治疗,如脱水降颅压、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紊乱等,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请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有应用呼吸机指征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躁动明显患者可适当使用镇痛镇静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入院后立即行亚低温治疗,体温控制在33℃-35℃,低温治疗持续5天;C组在A组基础上入院后立即行亚低温治疗,体温控制在33℃-35℃,低温治疗持续2天。观察3组患者治疗6天后的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 I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指标,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在颅内压(ICP)方面,3组患者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天,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高于B组(P<0.05)。在APACHE II评分方面,3组患者第6天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C组高于B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A组高于其他2组(P<0.05),C组高于B组(P>0.05)。在28d病死率方面,A组高于其他2组(P<0.05),C组高于B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在s TBI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着,与短时间(2天)亚低温治疗相比,长时间(5天)亚低温治疗能显着降低ICP、远期死亡风险,没有增加短期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治疗s TBI患者时推荐使用长时间(5天)亚低温治疗。
卢瑞红,王红[8](2018)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重度颅脑损伤多由高空坠落、跌伤、工伤及意外事故等所致,为临床常见的急性重型病症,其致残、致死率极高。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事业的发展,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逐年攀升[1],其导致的死亡率可高达20%50%[2]。许多相关研究的结果揭示[3],对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脑组织水肿的概率,促进患者各类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效地控制患者的颅内高压。亚低温治疗作为一种保护
徐敏[9](2015)在《早期亚低温治疗在急诊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近年来,车祸导致重型颅脑外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病死率高达30%50%[1];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随着全球气温变暖,中暑患者也逐渐增多;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开始呈年轻化趋势,这些急危重症患者占据了急救患者总量的比例相当大,这些重症危急患者应在抢救黄金时间内给予低温治疗,并应该在院前急救时提前干预,实现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隙连接[2]。但从目前国内研究资料显示,亚低温治疗在专科病房及ICU应用更为普遍,在院
刘明珠,程秋霞,陈娣庆[10](2013)在《降温仪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降温仪对缓解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体温升高以及颅内压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间ICU收治的5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分组研究。两组均采用常规ICU护理,对照组降温使用物理冰袋,观察组降温使用降温仪。观察两组患者降温情况以及治疗前后颅内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降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颅内压亦以观察组下降较为显着(P<0.01)。结论降温仪能够缓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体温升高、颅内压较高的情况。
二、颅脑降温仪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颅脑降温仪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颅脑损伤的病因研究 |
三、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四、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
五、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
六、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治疗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病因病机 |
二、颅脑损伤的辨证分型 |
三、颅脑损伤的中药治疗 |
四、颅脑损伤的针刺治疗 |
五、颅脑损伤的其他针灸治疗 |
第二章 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一、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二、研究对象 |
三、干预措施 |
四、文献检索 |
五、检索方法 |
六、数据收集与提取 |
七、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检索流程与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三、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第四节 讨论 |
一、结果分析 |
二、存在问题 |
三、展望 |
第三章 疾病特征及量表评分分析研究 |
第一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 |
一、各量表基本描述 |
二、不同性别量表分析 |
三、不同年龄量表分析 |
四、不同职业量表分析 |
五、不同外伤原因量表分析 |
六、不同文化程度量表分析 |
七、不同病程量表分析 |
八、讨论 |
第三节 1084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一、综合治疗前后各量表的差值对比分析 |
二、不同性别综合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三、不同年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四、不同职业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五、不同文化程度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六、不同外伤原因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七、讨论 |
第四节 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分析 |
第四章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或脱落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量估算 |
二、分组方案 |
三、盲法实施 |
四、治疗方案 |
五、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六、研究流程图 |
七、统计学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比较 |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S-R评分比较 |
四、两组患者治疗后苏醒率及苏醒时间的比较 |
五、有效率 |
六、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报告 |
七、脱落报道 |
第四节 讨论 |
一、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可能机制 |
二、醒脑开窍针法的选取 |
三、醒脑开窍针法应用于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治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亚低温治疗在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TH对CPR的作用机制 |
1.1 脑保护 |
1.2 心功能保护 |
1.3 肺功能保护 |
1.4 降低乳酸含量 |
2 TH的应用 |
2.1 TH的时间窗 |
2.2 TH的降温方式 |
3 TH的不良反应 |
3.1寒战 |
3.2心律失常 |
3.3 其他 |
4 小结 |
(3)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重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
1.1.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数据采集 |
1.2.2 实验仪器及检测步骤 |
1.2.3 分组资料 |
1.2.4 血液制品来源及输注指征 |
1.3 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2.1 三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2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1h前凝血功能比较 |
2.3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凝血功能比较 |
2.4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
2.4.1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Plt值比较 |
2.4.2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FIB值比较 |
2.4.3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TT值比较 |
2.4.4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APTT值比较 |
2.4.5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PT值比较 |
2.4.6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INR值比较 |
2.5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止血情况及悬浮红细胞注量比较 |
2.6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
2.7 联合输注组患者单采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顺序对比 |
讨论 |
3.1 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
3.2 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患者止血情况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研究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早期颅内压、脑温和体温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仪器设备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ICP、BT 及 ST 对 STBI 患者预后的影响 |
2.2 ICP、BT、AT 对 STBI 患者病情的影响 |
2.3 STBI 患者 ICP、脑温及体温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颅脑创伤后脑温变化及对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5)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研究现状 |
1.1 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质量及评价现状 |
1.1.1 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质量研究现状 |
1.1.2 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质量评价现状 |
1.2 护理敏感指标研究现状 |
1.2.1 护理敏感指标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护理敏感指标国内研究现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技术路线 |
2.1 循证护理相关概念 |
2.2 DELPHI法相关概念 |
2.3 评价指标的相关概念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小组 |
3.1.2 函询专家小组 |
3.2 研究方法 |
3.2.1 证据查找 |
3.2.2 采用系统评价法构建初始指标池 |
3.2.3 编制函询问卷 |
3.2.4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3.2.5 统计方法 |
3.2.6 质量控制 |
3.3 研究结果 |
3.3.1 专家基本情况 |
3.3.2 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程度 |
3.3.3 函询结果 |
3.4 讨论 |
3.4.1 急性脑损伤敏感指标构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
3.4.2 急性脑损伤敏感指标构内容分析 |
3.4.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文献总结表 |
附录2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3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多模态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中的研究价值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TCD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BIS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多模态监测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1 |
英文论文2 |
(7)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材料(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亚低温的概念及分类 |
2 亚低温的临床治疗 |
2.1 治疗时机 |
2.2 治疗方法 |
2.3 复温方法 |
3 临床护理 |
3.1 病情观察 |
3.2呼吸道的护理 |
3.3 循环功能监护 |
3.4消化道护理 |
3.5 皮肤护理 |
4 小结 |
(9)早期亚低温治疗在急诊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亚低温的概念及分类 |
2亚低温治疗的脑保护机制 |
3亚低温实施方法及策略 |
4亚低温治疗期间的监测与护理 |
5小结 |
四、颅脑降温仪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D]. 习书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亚低温治疗在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 赵旭岩,隋欣. 医学综述, 2021(07)
- [3]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重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D]. 曹璐.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早期颅内压、脑温和体温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相关性研究[D]. 韦世银.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0(04)
- [5]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研究[D]. 周倩倩. 北华大学, 2020(12)
- [6]多模态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D]. 钟波. 山东大学, 2019(02)
- [7]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疗效比较[D]. 余菲.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8]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进展[J]. 卢瑞红,王红. 蛇志, 2018(02)
- [9]早期亚低温治疗在急诊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 徐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11)
- [10]降温仪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 刘明珠,程秋霞,陈娣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