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建设项目内部经济分配原则的确立

竖井建设项目内部经济分配原则的确立

一、立井施工项目内部经济分配原则的确立(论文文献综述)

郑立夫[1](2021)在《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优选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人工地层冻结法最早起源于矿山立井施工,因其兼具“止水和加固”的特点,可有效解决注浆等常规手段不易克服的工程难题;作为立井施工穿越富水软弱地层的主要工法,一直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矿山建设领域。此后,这项特殊的地层加固技术被进一步引入到隧道掘进等土木工程领域,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施工效果。近30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在城市轨道交通等地下工程建设领域也遇到了与矿山建设领域类似的、甚至更为严重的工程问题,人工地层冻结法现已成为某些特定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必然技术选择。与此同时,一系列新的技术难题与工程挑战也衍生出来。其中,水平冻结法施工冻结壁厚度的优化选定问题正是亟待解决的众多难题之一。本文以珠机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金融岛车站至3号工作井区间联络通道的冻结法施工为工程背景,对水平冻结壁厚度的优化选定以及厚度设计方案与地表冻胀和融沉变形之间的响应关系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基于此,进一步地提出并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与本文研究对象同类型工程冻结壁厚度确定的完整设计流程。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鉴于传统冻结壁设计理论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深埋黏土地层直墙拱形冻结壁的实际受力特点,通过将黏土地层剪切破坏理论首次引入并应用于联络通道冻结壁的初选厚度设计,基于对冻结壁真实支护压力的合理计算,提出了一种有别于现行传统方法的、更适用于深埋黏土地层直墙拱形冻结壁厚度初选的优化方法。相较现行初选方法,本文方法可实现对冻结壁初选厚度的快速确定,且所得结果更为合理、优化。相关结论及成果已经实际工程验证,可为后续冻结壁厚度方案的比选及设计厚度的最终优选奠定良好基础。(2)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对富水地层联络通道冻结壁在真实施工环境中的力学响应及变形稳定性等进行数值计算研究。通过比较相同厚度冻结壁模型分别在单独应力场和流固耦合应力场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情况,探明了“水的存在”对冻结壁整体力学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在对富水地层联络通道冻结壁进行受力分析和厚度设计时,“水的作用”不可忽略。基于此,通过对不同厚度冻结壁模型在相同施工环境下的力学响应、变形规律和破坏趋势等进行对比研究,实现了对前序环节所得冻结壁初选厚度方案的强度验算,并进而以其为基准开展进一步的厚度比选研究,必要时可对既得初选厚度进行修正。(3)针对现有冻胀和融沉变形预测方法大多难以兼顾预测准确性和工程实用性的问题,通过将室内试验方法与数值计算方法相结合,创立了一种可实现对冻结法施工全过程地表冻胀融沉变形进行有效模拟和预测的实用方法。基于此,进一步地研究并揭示了冻结壁厚度、土体冻结温度和冻融土特性等因素与地表冻胀融沉变形规律之间的响应关系,为人工地层冻结法施工地表冻胀和融沉变形的验算及控制,提供了有效评价途径及必要参考依据。(4)基于我国现行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设计流程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框架,通过进一步考虑埋置土层性质、冻结壁所处富水环境以及冻结法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等因素,拓展性地提出并构建了一套可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确定的完整设计流程。相较传统设计流程,由本文流程所得设计结果不再是某一仅满足承载力需要的冻结壁厚度设计值,而是一个既符合结构强度要求又满足环境变形要求的冻结壁厚度取值区间;工程技术人员可在此区间内,进一步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及具体需要,对最终的冻结壁设计厚度进行优选。经工程实例验证,依此所得冻结壁厚度设计方案更为合理、优化,可兼顾施工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上述研究成果已在珠机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金融岛车站至3号工作井区间4号联络通道的冻结法设计与施工中进行了成功应用。由现场监测以及巡查结果可知,总体施工顺利且效果良好。所得相关结论及成果,可为我国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的设计理论提供必要补充,亦可为日后同类型工程的冻结法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参考,有望进行推广应用。

高怡然[2](2021)在《云南“156项”老工业区空间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53至1957年,新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中国与前苏联在遵循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了一系列合作。中国为前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稀有矿产、农产品和国际通用货币。而前苏联为中国提供技术、设备并派遣专家帮助中国恢复和建设工业生产。经双方多次协商与变动,实际上确定的援助项目共计162个,正式施工的150项,但由于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并公布“156项”工程在先,故后便以“156项”工程为这批建设的统称。“156项”工程是我国工业化的奠基石。在工业史、建筑史、外交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云南地区“156项”工程的老工业区。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提炼,文章梳理了“156项”工程的立项过程和全国建设成果。厘清了云南“156项”工程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基本建设情况。在对云南“156项”工程的行业特征及各项目的整体生产组织架构进行研究后,本文参考系统理论的层级研究方法,结合研究对象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管理体制特点,将研究分为企业、厂矿、单体三个层级,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依次对其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企业层级通过对企业生产组织架构的梳理,结合其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归纳总结了各企业的空间结构。厂矿层级按生产类型将其分为采矿区和重工厂区,分别对其调研现状进行概况,从选址规划、地块组织以及厂区布局的角度对其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单体层级按照功能类型将其分为生产性建构筑物及生活配套设施两大类,从类型、空间、结构、材料、风格等多个角度分别进行剖析。

张雪媛[3](2020)在《矿山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矿山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是一个完整矿山建设工程项目中的最后一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科学有效的后评价不仅可以检验矿山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水平、还可以对矿山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和运行状态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其它新的矿山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优化。开展煤矿矿山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对提升我国煤矿建设项目决策水平和提高矿山建设项目的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新庄煤矿建设项目为依托开展研究工作。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影响这三个方面开展矿山建设工程项目科学系统的后评价工作,主要内容有:(1)对新庄矿山建设项目开展经济后评价研究,分别从煤矿建设过程的财务状况和煤矿建成后经济效益这两个角度开展后评价,建立了新庄矿井的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2)对新庄煤矿矿山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分析矿山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和采取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完成了新庄煤矿矿山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后评价。(3)阐明矿山建设工程项目社会后评价的机理,以新庄矿山建设工程项目为背景建立矿山建设项目的社会后评价指标体系,较系统地开展了新庄煤矿矿山建设工程社会后评价实证分析;

蔡雨盛[4](2020)在《基于电机转矩电流的提升载荷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立井施工提升机是将井下施工区域与地面连接起来的唯一通道,担负着提升物料、运送器械、升降人员等重要任务。提升载荷的不确定性会给提升机的运行控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威胁到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目前变频矢量控制正迅速推广应用于以异步电机作为动力源的立井施工提升机,论文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转矩电流的提升载荷测量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立井施工提升机的电控系统中,保证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首先,论文针对交流异步电机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在变频矢量控制下转矩电流与电磁转矩的关系,然后针对提升机的机械运动部件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研究在不同的运行状态下负载转矩与提升载荷之间的关系,之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立井施工提升机的机电耦合模型,得到了转矩电流与提升载荷的关系。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在特定提升载荷下,对单个提升和下放周期内各运行阶段转矩电流的变化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通过转矩电流来测量提升载荷的可行性。其次,论文提出了两种提升载荷测量方式:一种是在上一章已经建立好的机电耦合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关系式的变换,用转矩电流直接求解出提升载荷;另一种借助了机器学习的方法,通过支持向量机(SVM)构建转矩电流与提升载荷的关系模型,利用转矩电流拟合出提升载荷。论文对两种方法都进行了仿真分析,检验了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度。此外,针对立井施工提升机在运行过程中提升载荷会遭受波动、冲击、卡住等问题,在上述两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故障载荷进行探讨,分析两种方法对不同扰动载荷的辨识效果,为故障判断提供了理论依据。最终对两种载荷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满足工业需求,因此论文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最后,在满足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基于测量系统需求,设计了载荷测量系统的整体硬件架构,包括MCU、信号采集、E2PROM存储,总线接口和供电电源等,并编写了各项功能所对应的软件程序。在PC端采用LabVIEW设计上位机界面,利用MATLAB和LabVIEW混合编程的方式实现了PSO-LSSVM在上位机上的运行,成功实现了两种载荷测量方法的结合使用。最终对所设计系统进行了平台搭建和调试,调试结果能够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该论文有图72幅,表15个,参考文献84篇。

姜忠宇[5](2020)在《矿山及地下工程特殊力学问题哈密顿体系求解》文中指出随着矿山开采向深部发展以及开采区域的扩展,井筒、巷道与周围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特征也随之发生变化,井巷工程支护破坏程度更为严重、破坏方式更为复杂。准确描绘出井巷围岩应力场分布是保障其安全的基础。这类复杂工程问题的本质是力学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借助现代数学物理方法与研究手段,更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需要工程师与研究者的紧密配合。本文将辛弹性力学方法引用到矿山工程中复杂边界条件的圆、非圆巷道,多层厚壁圆筒、立井井筒等工程结构及围岩应力、位移等力学问题分析。从弹性力学基本微分方程出发,以广义能量变分原理为基础,依据勒让德变换引入位移的对偶变量建立哈密顿对偶方程组。将原欧氏空间中由位移变量组成的力学问题,转变为辛几何空间中对偶变量组成的新力学问题。依照辛几何空间与哈密顿对偶方程组的特点,在混合变量表示的齐次边界条件下应用分离变量法求解混合状态方程,得到问题的辛本征向量与辛本征值解析表达式。论文建立的矿山井巷工程力学问题的辛体系求解方法,为等量分析矿山及地下工程类似力学问题提供了新途径。(1)针对圆形巷道平面应变问题,在极坐标系中建立了扇形区域哈密顿力学求解模型,导出了齐次和非齐次边界条件下,混合状态微分方程的通解和特解表达式。通过比较有限元法和辛方法计算巷道围岩应力的结果,验证了辛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讨论了非静水地应力下圆形巷道围岩应力,随侧向压力系数的变化,侧向压力系数越小,应力分布越不均匀;当侧向压力系数小于0.3时,围岩开始出现拉应力。特别当侧向压力系数等于0时,围岩拉应力达到极值。(2)针对多层厚壁圆筒的力学问题,根据边界条件和连续光滑条件建立协调方程。分别讨论了多层厚壁圆筒间光滑接触和紧密联接两种条件下,厚壁筒内、外层接触面上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差别。并讨论了侧向压力系数、厚壁筒材料的弹性模量比等因素对厚壁筒应力场的影响。得到了厚壁筒材料越软分担的应力数值越小,厚壁筒材料越硬则分担的应力数值越大,周向应力极值一般出现在弹性模量较大的厚壁筒区域等结论。(3)利用共形映射实现区域转换的同时,将应力分量、位移分量以及边界条件进行相应的变化。将非圆形巷道力学问题转换为圆形区域边值问题,结合辛算法给出了椭圆巷道围岩应力场分布。通过算例分别讨论了内压力、形状系数和侧向压力系数等因素对围岩应力场的影响。获得了增加内压力可以有效地降低围岩压应力,有助于提升围岩强度;随侧压力系数的增大,围岩周向应力的波动幅度变小;围岩周向应力的最小值与形状系数无关,最大值与形状系数密切相关等相关结论。(4)针对立井井筒力学问题具有空间轴对称的特点,在空间柱坐标系下建立哈密顿混合状态方程,运用分离变量法给出混合状态方程的通解形式。通解方程中的未知参数根据井筒侧面及端部边界条件具体定出。通过工程算例分析了井筒端部的局部解,探讨了圣维南原理的适用条件及适用范围。讨论了侧向压力系数、井壁厚度以及井筒半径对不同井深应力分布的影响。所得的这些结论对分析立井井筒受力、完善立井井壁设计以及遏制井筒变形破坏等工程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王海涛[6](2020)在《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及其效率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死亡率一直在降低,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也在向好发展,但安全问题仍面临很大挑战,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仍有抬头的势头。安全投入虽然较过去已明显改善,但在实际安全生产中没有最大化发挥作用,这进一步加剧了煤矿安全需求增长与安全投入作用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对煤炭工业的持续、安全、绿色发展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减少都不能发挥好的作用。由此可见,系统研究煤矿安全投入问题,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减少甚至避免事故发生,对于国家财产、人民生命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近些年,有关安全投入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比较有限,仍然有待系统和深入丰富研究。由于煤矿企业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在当前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的社会背景下,从微观层面来说,安全和安全投入的概念内涵是否发生了变化;从宏观层面来说,煤矿安全投入过程中的动力机制究竟是什么,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以多大程度和什么样的方式影响着安全投入决策,这些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什么;这都需要系统、科学的进行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和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说,当前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是否适当和科学,实证研究安全投入构成特点和进行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由此可知,系统研究煤矿安全投入问题对煤矿安全管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旨在当前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这种大背景下,明确安全、安全投入及其分类内涵,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系统研究煤矿企业安全投入动力机制机理,识别、分析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系统评价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从煤矿安全投入和安全产出两个维度构建合适的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科学对煤矿开采条件分类的基础上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生产基地11个煤为实证分析主体,实证比较分析煤矿安全投入结构及其特点、合理性,总结规律,设计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以11个煤矿为实证研究主体,系统评价安全投入效率的整体情况,对比其差异,深入分析安全投入冗余及其原因,为优化煤矿安全投入结构和效率、合理配置安全投入资源、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在当前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区别于传统安全和安全投入概念,本文对安全概念和安全投入概念进行了拓展和重新界定,并对安全投入的分类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煤矿安全投入的动力来源及特征,研究了安全投入动力的耦合机理,揭示来自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各种不同动力和外界环境所产生的动力对煤矿安全投入系统影响的内在联系。(2)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定量研究了煤炭安全投入影响因素,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结构路径分析,结合煤矿安全投入动力机制研究结论,评价分析煤矿安全投入影响的各个主要因素。(3)研究提出了适当的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神东煤炭生产基地11个生产煤矿的煤炭资源地质条件数据,借鉴煤矿自然条件安全预评价的指标体系,将11个煤矿分为七种不同开采条件,实证研究分析11个煤矿在不同七种类别开采条件下10年安全投入构成整体情况、各自特点及其合理性;从11个煤矿10年历年安全投入变化规律分析其在七种不同开采条件下安全投入构成,并通过相同煤矿开采条件下同类别不同煤矿的对比、相近煤矿开采条件下不同煤矿的对比、相近生产规模下不同开采条件跨类别对比以及在千万吨以上级别中不同生产规模间、不同开采条件跨类别对比,结合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具体比较分析其差异化特征,并归纳总结其规律性特点。(4)运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生产基地11个煤矿为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的分析主体,结合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和11个煤矿安全投入结构实证研究结论,从基于非期望产出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基于考虑和不考虑非期望产出安全投入技术效率的差异比较、不同所属地区煤矿的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分类比较等方面进行安全投入效率评价分析,并将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结果综合效率值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两个方面,找出导致不同所属地区煤矿安全投入效率存在低下的症结;利用松弛变量分析非DEA有效DUM,分析安全投入的冗余,进一步研究各个煤矿安全投入效率损失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实证研究主体优化安全投入效率以及周边其他国有或民营大型煤炭集团持续优化煤炭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安全生产方式,逐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可参考的安全管理决策依据。

左进京[7](2020)在《立井深孔分段掏槽与周边定向断裂损伤控制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有矿产资源开采大都在-1500m以内,对深部资源的高效、安全开采已成为国家的战略导向。十三五期间,国家提出深地资源开发计划(-1500m以深)。在深地资源开采中,立井是矿产资源开采的“咽喉”,由于立井的建设工期长,如何缩短立井建设周期、减小爆炸对围岩的损伤破坏是矿山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论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子课题“深井高效破岩与洗井排渣关键技术(2016YFC0600903)”,开展立井深孔分段掏槽与周边定向断裂损伤控制试验研究,采用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应用等综合手段,分析孔内分段装药破岩作用机理,介质的全场应变演化规律,为合理优化孔内分段装药系数、提高炸药的能量利用效率提供依据;针对立井周边定向断裂及损伤控制问题,开展切缝药包爆炸波动场与压力场综合测试,研究其聚能效应机理以及降损机制,建立爆后“岩石—爆炸裂隙”的三维重构模型,研究炸药爆炸对岩体造成的损伤效应。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了深孔分段掏槽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分段装药改变了岩石的抗爆力与炸药破岩能力的匹配关系,从而降低了孔底部岩石的夹制作用,增加了岩石的破碎程度,分段装药破岩等效抵抗较连续装药大,从而提高了破岩深度。通过模型实验,得出上分段装药占比0.4左右时的炮孔利用率、掏槽腔体体积最大,大块率占比最小,上、下分段装药比例改变的本质是炸药能量分配的变化,上分段岩体在原有自由面下分配较少的装药量,可以实现较好的掏槽效果,更多的炸药分配到夹制作用较大的下分段岩体,与此同时,上分段先爆为下分段岩石创造了新的自由面和抛掷空间。(2)采用AUTODYN数值软件,得出掏槽腔体传播速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岩石主要受爆炸应力波与爆生气体共同作用,速度急剧上升,第二阶段由于炸药爆炸完成,岩体之间相互脱离,岩体抛掷速度趋于稳定;分段装药时,上分段岩体抛掷速度比连续装药时大,上分段岩体抛掷后,下分段炸药的抵抗线减小,岩体的抛掷速度比连续装药同位置测点速度大;通过对不同分段装药比例掏槽腔体的分形损伤度分析,上分段装药占比0.4时掏槽腔体损伤度最大,此时分段装药下部岩体应力状态要大于上部岩体,有利于下部岩体岩石的抛掷。(3)研究了柱状药包爆炸裂纹断裂特性以及全场应变演化规律,得出柱状药包无论一端起爆或中心起爆,起爆点处翼裂纹扩展长度最小,随炸药爆轰传播方向翼裂纹扩展长度增大;柱状药包中心区域翼裂纹扩展主要以Ⅰ型裂纹为主,端部翼裂纹在裂纹路径发生偏转过程中以Ⅱ型裂纹为主。针对全场应变分析,得出起爆端拉压应变作用区域小于非起爆端,起爆端径向峰值应变的衰减指数大于非起爆端;一端起爆时,径向压应变最大值对应位置距起爆点0.67~0.83倍的炮孔长度,中心起爆时,中心点位置应变最大,两种起爆方式下都出现端部压应变集中现象。(4)针对柱状药包双炮孔应变叠加效应研究,叠加作用可以延长轴向拉应变的作用时间及强度,压应变则只表现为强度增大,在起爆端位置,径向压应变和轴向拉应变的叠加效果小于2倍的单炮孔产生的应变,随炸药传爆方向,径向压应变和轴向拉应变叠加大于2倍单炮孔产生的应变,径向压应变最大为单炮孔压应变的2.38倍,轴向拉应变最大为单炮孔拉应变的2.15倍。(5)分析了分段装药全场应变演化规律,分段装药改变了连续装药对介质的全场应变形态,由原来对介质产生一次应变改变为两次应变。在满足第一段炸药对介质的破坏作用下,同时加大了第二段炸药对介质的作用效应,延长了岩体受爆炸应力波作用时间;随两分段间延期时间的增大,介质受爆炸荷载作用时间增长,两分段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减弱,上分段炸药爆炸形成应力波对下分段堵塞处产生明显应变,更有利于下分段介质的破碎。(6)通过构建的高速纹影与空气冲击波超压综合测试系统,对切缝药包爆炸冲击波与爆生气体进行跟踪拍摄,得到爆炸冲击波优先沿切缝方向传播。爆生气体主要沿切缝方向呈“一”字型扩展;在切缝药包近区,切缝方向与垂直切缝方向两者的压力比值随比例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这就表明越靠近切缝药包,空气冲击波在两方向上的压力差越大。(7)针对不同强度的切缝管材质,爆炸冲击波与爆生气体的扩展形态基本相同,保持着高度对称的形态。三种材质的切缝药包,在爆炸前期,爆炸冲击波和爆生气体都是优先从切缝处向外传播,这一特性不受切缝管材质的影响。不同的切缝管材质其聚能效果不同,从超压曲线得出,不锈钢管聚能效果最佳,随后为PVC管、有机玻璃管。(8)切缝方向爆炸冲击波优先到达炮孔孔壁后发生反射,爆生气体主要沿切缝方向作用于炮孔壁,并在切缝方向的炮孔孔壁形成聚集,切缝药包具有聚集爆生气体的特性,切缝药包爆生气体扩展速度大于普通药包。两种装药形式爆炸冲击波在孔壁处形成的反射冲击波速度小于入射冲击波。数值模拟了切缝药包在炮孔中爆炸的初始流场波动变化,切缝管口处爆炸波动密度最大,导致此方向炮孔首先发生变形,与高速纹影实验结果在分布形态上基本吻合。(9)柱状药包纹影实验可以得出,一端起爆时,爆炸冲击波扩展形态为“纺锤形”,中心起爆时,爆炸冲击波扩展形态为“菱形”。柱状药包由爆轰波转为冲击波时出现速度衰减区,并且在传爆过程中呈现一定的爆轰波夹角,夹角角度为580~620之间。通过模型分析,在柱状药包起爆点附近,爆炸冲击波与炮孔壁形成的夹角为90°,传爆过程中,爆炸冲击波与炮孔孔壁存在一定的夹角范围,即δ~90°之间,δ取值范围为590~610之间。柱状药包产生的破裂范围约是其5倍的炮孔直径,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分形特征,主要分为三个区域,即介质完全粉碎,为裂纹密集区;介质破碎较严重,为裂纹过渡区;介质中爆炸裂纹较少,为裂纹稀疏区。(10)切缝药包和普通药包对岩体破坏的三维裂隙重构结果得出,切缝药包爆炸裂纹只沿切缝方向产生2条裂纹,其余方向没有明显的裂纹产生;普通药包装药岩体内部产生3~5条的主裂纹,同时存在多条微裂纹;通过对岩体损伤度分析,切缝药包对岩石的损伤度较普通药包降低了56.5%;普通药包爆炸裂纹与节理相互作用时,裂纹与节理面发生止裂或错位穿透节理面,导致形成不规则的断裂面;切缝药包爆炸裂纹,穿透节理时裂纹面较为平整。(11)分段装药时,爆炸对岩体产生的三维裂隙贯穿整个试件,连续装药结构下,距孔口20mm堵塞段岩体爆炸裂纹产生较少,分段装药岩石的损伤度较连续装药提高了23.5%,分段装药对岩石的破碎作用更大,两种装药结构下,上分段50mm岩体爆炸产生的裂隙差别最大,分段装药上分段岩石损伤度比连续装药提高了46.4%。(12)不同填充介质爆后岩石三维裂隙分布可以看出,水和沙子作为填充介质时爆炸裂纹最多,炮孔粉碎区最大,裂隙区裂纹密度也最大,空气不耦合时爆炸裂隙最少。在炮孔底部,形成以孔底为中心的圆环裂隙。水和沙子填充介质时岩体损伤度较空气填充时增大57.1%。(13)当爆炸裂纹扩展至缺陷附近时,缺陷对裂纹扩展有抑制作用,随缺陷曲率的增大,这种抑制作用不断增强,使得爆炸裂纹的扩展速度和应力强度因子值减小,闭合缺陷裂纹能量积累速率大于张开裂纹,张开裂纹随曲率的减小能量积累速率减小,翼裂纹起裂时间增长。翼裂纹的断裂韧度随曲率的减小而不断增大,更难起裂,当曲率减小到一定程度后翼裂纹无法起裂。翼裂纹起裂时的断裂韧度要大于裂纹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韧度。即在一定范围内,应力强度因子随裂纹扩展速度的增大而增大。(14)相向运动裂纹的扩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独立扩展、相互排斥、相互吸引,最终形成彼此勾连的形态;裂纹在扩展过程中发生相互作用时其扩展速度发生突跃,此时两裂纹尖端的水平距离随裂纹初始竖向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两裂纹初始竖向间距的改变,两裂纹开始相互作用时其裂尖距在56~70mm之间;两裂纹竖向偏移距离最大位置对应于裂纹尖端水平距离为0的时刻,两相向运动裂纹初始间距越大,裂尖在竖向方向的偏移距离越小。(15)针对金属矿立井6m分段掏槽爆破现场应用方面,掏槽孔内连续装药炮孔利用率81.7%,炸药单耗为3.53 kg/m3;掏槽孔上分段占比0.4时炮孔利用率为91.7%,炸药单耗为为3.14 kg/m3,相比连续装药时炮孔利用率提高了10.0%,炸药单耗降低了11.0%,此时下分段与上分段炸药单耗比为1.31,由提升出的矸石堆可以发现,掏槽孔分段装药大块率少,提高了出矸效率。立井周边普通装药一侧没有明显半眼痕,切缝药包装药一侧,由于炸药能量沿切缝方向释放,炮孔周边形成比较光滑的断面,炮孔半眼痕率为82.3%。(16)对比立井周边普通药包与切缝药包爆前爆后声波测试值,得出普通装药一侧声波变化区域为孔深2.4m(与井壁垂直深度为1.2m),井壁最大损伤度为0.176,围岩各测点损伤合值为0.8982;切缝药包一侧声波变化区域为孔深1.6m(与井壁垂直深度为0.8m),井壁最大损伤度为0.104,井壁围岩各测点损伤合值为0.4759;采用切缝药包的井壁围岩损伤范围较普通药包减小33.3%,井壁最大损伤度降低42.2%,井壁围岩整体损伤合值减低47.0%。

付亚男[8](2019)在《XXX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经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新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正逐年上升,但传统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仍然无法撼动。而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这一现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在当前煤炭行业资源整合这一背景下,如何清洁、安全、高效的开采煤炭资源成为重中之重。煤矿及配套选煤厂建设项目存在投资大、技术复杂、工期长等特点,在投资决策阶段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可以极大的避免由于决策失误以及盲目开发建设造成的损失。本文以XXX矿井及选煤厂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需求以及煤炭市场现状,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其次从煤炭产销量、进出口量、运输量以及库存方面进行宏观市场分析,同时对产品的目标市场以及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对该项目进行合理的市场分析和预测;然后通过汇总项目静态投资以及人力资源配置,估算项目总投资,对项目投资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资金筹措方案;最后,根据煤炭行业相关要求选定经济评价原则,根据项目建设的成本费用以及销售收入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通过敏感性分析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风险规避措施。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对该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由于其具有区位优势特殊、辐射面广、引领性强等特点,对同类煤炭资源项目的合理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一平[9](2019)在《黑龙江工业遗产概况及现代工业遗产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十九世纪末漠河金矿的设局开采和中东铁路的修筑运行,黑龙江省的近代工业开始发展起来,尤其是铁路工业的兴起和外国移民的涌入,大大带动了黑龙江各门类工业的繁荣,因此也建设了一大批工业建筑。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与苏联接壤的地理优势和较好的工业基础,中央政府将一大批重点企业安排在黑龙江,由此产生了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几座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同时,煤矿与石油的丰沛使本省诞生了突出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也产生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工业遗产。黑龙江工业早期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而不断发展演变,建国以后“苏联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看出工业建筑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时代经济文化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工业遗产的梳理探究当时的社会状况。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黑龙江近代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驱动因素和工业遗产行业构成、地区分布等几方面的考察研究,希望能够将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基本特征概括出来。第二部分在总体概况已掌握的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现代工业遗产部分,即建设于1949年至1978年的工业工程。因为黑龙江近代工业遗产已有专题研究,本文不再单独探讨。此部分首先通过深入分析工厂选址、布局模式、规划特色等要素,挖掘其与城市形态之间的联系;之后选取三类最典型的工业遗产类型,即“156项”城市工业遗产、煤矿工业遗产与大庆油田工业遗产,分别讨论各自特点,并进行对比总结。文章最后一部分是对本省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的调研,并基于实践案例为今后黑龙江工业遗产的保护改造策略提供参考。总之,本文以黑龙江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田野调查、实例分析、图示分析等方法来对其形成及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并对现存工业遗产行业构成和地区分布特征进行总结,以完成对黑龙江工业遗产的全方位掌握,并进一步分析现代工业遗产典型类别的构成与特色,以及改造实践的优劣,这不仅可以理清黑龙江地区工业遗产的现状及现代工业遗产的独特价值,同时也可以为其保护和更新提供参考。

张雪[10](2019)在《立井施工提升机行程测量和校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井施工提升机作为煤矿立井建设的关键设备之一,其运行安全性和控制精确性对保障立井安全高效建设至关重要。由于立井施工提升机速度给定是根据行程确定的,因此开展立井施工提升机行程测量与校正系统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论文以立井施工提升机为研究对象,对行程测量和校正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首先,论文介绍了提升机工作过程和行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针对立井施工提升机的特殊性,分析了影响立井施工提升机行程测量精度的因素,明确影响行程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是钢丝绳在滚筒上缠绕误差和钢丝绳的弹性伸长误差。其中钢丝绳在滚筒上的缠绕误差与其缠绕层数有关,钢丝绳弹性伸长误差与钢丝绳所受拉力、钢丝绳弹性模量和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有关。然后,论文研究了行程测量主要误差处理方法,得出误差计算定量表达式,建立了立井施工提升机行程测量优化模型,主要包括钢丝绳缠绕误差计算模型、钢丝绳弹性伸长模型和钢丝绳动力学仿真模型。随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对行程测量模型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分析不同工况条件下行程测量优化模型建立前后的仿真结果,得出了行程测量误差值,从而验证了行程测量模型的有效性。最后,论文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设计了一套专用于立井施工提升机的行程测量与校正装置,完成了装置的软硬件部分设计。同时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进行了上位机测试平台的搭建和功能调试。研究表明,论文设计的立井施工提升机行程测量与校正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提升机行程测量精度,具有一定工程参考价值。

二、立井施工项目内部经济分配原则的确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井施工项目内部经济分配原则的确立(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优选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本文章节构成
2 文献综述与研究内容
    2.1 人工地层冻结法概述
        2.1.1 人工地层冻结法的基本原理
        2.1.2 人工地层冻结法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2.1.3 人工地层冻结法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2.1.4 人工地层冻结法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
    2.2 冻结壁厚度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2.2.1 矿山立井竖直冻结壁设计方法
        2.2.2 城市轨道交通水平冻结壁设计方法
    2.3 冻结法施工地表冻胀和融沉变形研究现状
        2.3.1 土体冻胀变形机理研究
        2.3.2 土体融沉变形机理研究
        2.3.3 冻胀和融沉变形预测研究
    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2.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5.1 研究内容
        2.5.2 技术路线
3 依托工程背景
    3.1 工程概况
    3.2 工程地质条件
        3.2.1 地层岩性特征
        3.2.2 不良地质情况
        3.2.3 特殊岩土分布
    3.3 水文地质条件
        3.3.1 地表水
        3.3.2 地下水
        3.3.3 补给条件
    3.4 周边环境及气候
    3.5 冻结加固方案
        3.5.1 冻结壁设计
        3.5.2 冻结孔布置
        3.5.3 测温孔布置
        3.5.4 泄压孔布置
        3.5.5 其他施工设计参数
    3.6 施工效果评价
    3.7 本章小结
4 黏土地层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初选方法研究
    4.1 前言
    4.2 黏土地层剪切破坏理论概述
        4.2.1 深埋直墙拱形隧道破裂区理论模型
        4.2.2 深埋直墙拱形隧道支护压力理论解
        4.2.3 理论差异分析
        4.2.4 适用性说明
    4.3 基于黏土地层剪切破坏理论直墙拱形冻结壁厚度初选
        4.3.1 冻结壁支护压力确定
        4.3.2 冻结壁结构内力分析
        4.3.3 冻结壁设计厚度初选
    4.4 模型计算及合理性验证
        4.4.1 工程实例计算
        4.4.2 围岩破坏模式验证
        4.4.3 冻结壁支护压力验证
        4.4.4 冻结壁初选方案验证
    4.5 比较与分析
        4.5.1 与传统设计方法计算结果比较
        4.5.2 不同地层黏聚力计算结果比较
        4.5.3 不同埋置深度计算结果比较
    4.6 本章小结
5 富水地层联络通道冻结壁力学响应及厚度比选方法研究
    5.1 前言
    5.2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冻结壁力学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5.2.1 数值计算模型构建
        5.2.2 边界及初始条件生成
        5.2.3 材料模型及参数选取
        5.2.4 模拟流程说明
        5.2.5 计算结果分析
    5.3 富水地层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比选方法研究
        5.3.1 冻结壁力学响应分析
        5.3.2 冻结壁变形规律分析
        5.3.3 冻结壁破坏趋势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冻结法施工全过程地表冻胀融沉变形预测方法研究
    6.1 前言
    6.2 原状土及人工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6.2.1 试验目的及内容
        6.2.2 试样采集及制备
        6.2.3 试验方法及结果
    6.3 基于室内试验与数值计算的地表冻胀融沉变形预测方法
        6.3.1 数值模型构建
        6.3.2 模型参数确定
        6.3.3 计算流程说明
        6.3.4 预测结果验证
    6.4 地表冻胀融沉变形影响因素研究
        6.4.1 冻结壁厚度的影响
        6.4.2 土体冻结温度的影响
        6.4.3 冻融土特性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设计流程研究
    7.1 前言
    7.2 直墙拱形冻结壁厚度确定的完整设计流程构建
        7.2.1 地层压力计算
        7.2.2 支护压力确定
        7.2.3 设计控制层选取
        7.2.4 冻结壁平均温度
        7.2.5 原状土及冻土材料参数
        7.2.6 冻结壁厚度初选
        7.2.7 初选厚度验算与方案比选
        7.2.8 地表冻胀融沉变形预测与验算
        7.2.9 冻结壁厚度的优化选定
    7.3 工程实例应用与现场监测研究
        7.3.1 工程概况
        7.3.2 地层分布
        7.3.3 冻结壁厚度优选
        7.3.4 监测内容与方案
        7.3.5 监测结果与分析
        7.3.6 总体施工效果评价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云南“156项”老工业区空间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工业遗产相关研究
        1.2.2 “156 项”工程相关研究
        1.2.3 工业遗产视角下“156 项”工程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老工业区形态特征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层级结构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老工业区
        2.1.2 空间结构
        2.1.3 空间形态
    2.2 构建层级研究的基础理论
        2.2.1 系统理论
        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3 老工业区形态研究的层级结构
        2.3.1 企业层级
        2.3.2 厂矿层级
        2.3.3 单体设施层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56 项”工程立项背景及发展建设
    3.1 全国“156 项”工程立项背景及建设成果
        3.1.1 立项背景
        3.1.2 产业分布及地域分布
        3.1.3 全国建设成果
    3.2 云南“156 项”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建设
        3.2.1 云南“156 项”工程择址背景
        3.2.2 云南“156 项”工程筹备及发展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层级下云南“156 项”工程的形态特征
    4.1 工业企业空间结构的一般类型
    4.2 云南“156 项”工程的企业空间结构
        4.2.1 云南“156 项”工程的企业生产组织架构
        4.2.2 云南“156 项”工程的企业空间结构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厂矿层级下云南“156 项”工程的形态特征
    5.1 厂矿规划的相关背景
        5.1.1 相关政策
        5.1.2 规划思想
    5.2 采选矿区
        5.2.1 现状概况
        5.2.2 选址布局——依矿而立、分散布局
        5.2.3 地块组织——以地理环境为主导,自然发散
        5.2.4 厂房排布——生产特点与山地地形相结合
    5.3 重工厂区
        5.3.1 现状概况
        5.3.2 选址布局——离城新建、集中布局
        5.3.3 地块组织——以“单位制”为主导、封闭规整
        5.3.4 厂房排布——根据生产流程的顺序布局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单体设施层级下云南“156 项”工程的形态特征
    6.1 生产性建构筑物
        6.1.1 厂房空间形式
        6.1.2 厂房结构及材料
        6.1.3 生产性构筑物
        6.1.4 生产设备及装置
        6.1.5 整体风格特征
    6.2 行政办公及生活配套设施
        6.2.1 功能类型及特征
        6.2.2 建筑结构特征
        6.2.3 建筑材料运用
        6.2.4 建筑装饰特征
        6.2.5 建筑风格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思考
    7.1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主要成果
        7.2.1 对历史发展的梳理及遗存现状的调查
        7.2.2 企业空间结构特征
        7.2.3 厂矿空间形态特征
        7.2.4 单体建构筑物形态特征
    7.3 关于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的思考和建议
        7.3.1 保护及再利用的机遇和挑战
        7.3.2 保护及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7.3.3 保护及再利用的目标导向
        7.3.4 保护及再利用的程序制定
        7.3.5 保护及再利用的策略建议
    7.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156 项”工程建成项目名单
附录 C:“156 项”工程调研收集图纸

(3)矿山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2.2 国内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实践研究
        1.2.3 国内煤矿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甘肃新庄煤矿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1 新庄煤矿工程概况
        2.1.1 新庄矿井概况
        2.1.2 井筒基本情况
        2.1.3 施工进度及保障措施
        2.1.4 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
        2.1.5 施工安全的保证措施
        2.1.6 文明施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
        2.1.7 环境保护措施
    2.2 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2.2.1 地层概况
        2.2.2 地质构造概况
    2.3 本章小结
3 新庄煤矿矿井工程经济后评价理论及方法分析
    3.1 矿井工程经济后评价内容及指标分析
        3.1.1 矿井工程一般财务后评价及指标
        3.1.2 构建建设过程的财务后评价体系
        3.1.3 基于建设过程的财务后评价研究
        3.1.4 矿山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分析
    3.2 新庄煤矿矿山建设经济后评价
        3.2.1 新庄矿井一般财务后评价分析
        3.2.2 矿山建设过程中的财务后评价分析
        3.2.3 新庄矿井项目的国民经济后评价
    3.3 本章小结
4 新庄煤矿矿山建设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
    4.1 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概述
        4.1.1 环境影响后评价主要内容
        4.1.2 环境影响评价与后评价区别和联系
        4.1.3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
    4.2 矿山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
        4.2.1 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4.2.2 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
    4.3 新庄矿山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4.3.1 环境影响的后评价流程
        4.3.2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范围
        4.3.3 大气影响调查
        4.3.4 声环境监测
        4.3.5 水污染源和水环境监测
        4.3.6 生态影响调查
        4.3.7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调查
    4.4 本章小结
5 新庄煤矿矿山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
    5.1 煤矿的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定义和特点
        5.1.1 社会后评价定义
        5.1.2 矿山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特点
    5.2 社会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5.2.1 矿山建设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5.2.2 矿山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指标体系的研究
        5.2.3 矿山建设项目的社会后评价方法研究
    5.3 新庄煤矿的社会后评价的实证分析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煤矿的社会后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5.3.2 定性指标相对隶属度确定
        5.3.3 结果分析
        5.3.4 矿山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结论及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电机转矩电流的提升载荷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立井施工提升机及其载荷测量
    1.2 立井提升机载荷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转矩电流与提升载荷关系的理论分析及仿真
    2.1 三相异步电机的变频矢量控制
    2.2 立井施工提升机的动力学模型
    2.3 立井施工提升机的变频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转矩电流的载荷测量和故障辨识
    3.1 基于机电耦合方程的载荷测量
    3.2 基于PSO-LSSVM的载荷测量
    3.3 基于转矩电流的扰动载荷辨识
    3.4 两种载荷测量方法的对比
    3.5 本章小结
4 载荷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4.1 系统硬件架构
    4.2 MCU电路设计
    4.3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4.4 E~2PROM存储电路设计
    4.5 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4.6 电源电路设计
    4.7 本章小结
5 载荷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5.1 主程序设计
    5.2 AD采样程序设计
    5.3 载荷实时测量程序设计
    5.4 E~2PROM存储程序设计
    5.5 串行通讯程序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系统的调试与分析
    6.1 系统调试平台搭建
    6.2 上位机设计及功能调试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矿山及地下工程特殊力学问题哈密顿体系求解(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直角坐标哈密顿力学的基本方程及应用
    2.1 概述
    2.2 哈密顿体系原理
    2.3 矩形域哈密顿力学基本方程
    2.4 嵌岩桩端部平面应力问题
3 极坐标哈密顿力学的平面分析
    3.1 概述
    3.2 扇形域哈密顿力学基本方程
    3.3 静水地压力下的巷道围岩
    3.4 非静水地压力下的巷道围岩
    3.5 多层厚壁圆筒的应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共形映射转换的哈密顿力学问题
    4.1 概述
    4.2 共形映射基本理论
    4.3 静水地应力下的椭圆形巷道
    4.4 非静水地应力下的椭圆形巷道
    4.5 本章小结
5 空间轴对称哈密顿力学问题
    5.1 概述
    5.2 空间轴对称哈密顿力学基本方程
    5.3 立井井筒的空间应力计算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及其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1.2.1 研究的方法
        1.2.2 研究的内容
    1.3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安全投入与事故损失方面的研究
        2.1.2 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方面的研究
        2.1.3 安全投入效率方面的研究
        2.1.4 安全投入优化方面的研究
        2.1.5 文献述评
    2.2 安全投入基本理论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2.2.2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2.2.3 安全投入的分类
    2.3 本章小结
3 煤矿安全投入动力机制分析
    3.1 煤矿安全投入动力机制的内涵
    3.2 煤矿安全投入的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因素分析
        3.2.1 煤矿安全投入的内生动力分析
        3.2.2 煤矿安全投入的外生动力分析
    3.3 煤矿安全投入的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耦合分析
        3.3.1 耦合基础
        3.3.2 耦合机制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分析
    4.1 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4.2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识别及概念模型确立
        4.2.1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资料的收集及处理
        4.2.2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确立
    4.3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量表编制及数据处理
        4.3.1 调查问卷设计
        4.3.2 问卷设计的偏差控制
        4.3.3 调查实施及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4.3.4 探索性因子分析理论模型构建
        4.3.5 数据信度与效度分析
    4.4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AMOS实现及分析
        4.4.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4.4.2 结构方程模型AMOS应用
        4.4.3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结构路径评价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5.1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研究现状及不足
        5.1.1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5.1.2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研究不足
    5.2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3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的构建
    5.4 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
        5.4.1 各煤矿的基本概况
        5.4.2 煤矿分类指标构建及实证分析
        5.4.3 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煤矿安全投入效率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6.1 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概述
    6.2 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6.2.1 超效率SBM评价模型介绍
        6.2.2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介绍
    6.3 煤矿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
        6.3.1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煤矿安全投入技术效率静态分析
        6.3.2 煤矿安全投入技术效率综合分析
        6.3.3 考虑非期望与不考虑非期望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对比分析
        6.3.4 煤矿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分类分析
        6.3.5 利用松弛变量分析非有效DUM并提出改进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立井深孔分段掏槽与周边定向断裂损伤控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孔掏槽爆破研究进展
        1.2.2 爆炸波动效应研究进展
        1.2.3 定向断裂爆破研究进展
        1.2.4 爆破损伤效应研究进展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深孔分段掏槽物理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2.1 引言
    2.2 掏槽孔内分段装药爆破模型试验研究
        2.2.1 深孔分段掏槽破岩作用研究
        2.2.2 模型试验相似性和相似常数的确定
        2.2.3 模型实验试块基本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2.3 孔内分段掏槽模型试验爆破效果分析
        2.3.1 物理模型实验方案与试件制作
        2.3.2 立井分段掏槽爆破模型实验
        2.3.3 掏槽腔体积与块度分析
    2.4 掏槽孔内分段装药爆破数值模拟研究
        2.4.1 SPH数值模拟方法与材料本构参数
        2.4.2 孔内连续装药爆破数值分析
        2.4.3 孔内分段装药爆破数值分析
        2.4.4 不同分段比例爆破腔体损伤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分段装药条件下全场应变演化规律研究
    3.1 引言
    3.2 柱状药包爆炸裂纹动态断裂特性研究
        3.2.1 爆炸荷载动焦散实验测试原理
        3.2.2 实验模型设计与爆炸裂纹扩展结果
        3.2.3 爆炸裂纹扩展过程动态参数分析
    3.3 柱状药包爆炸全场应变演化规律研究
        3.3.1 数字图像相关法实验系统
        3.3.2 实验模型设计
        3.3.3 爆炸全场应变演化过程分析
        3.3.4 起爆端与非起爆端应变衰减规律
    3.4 柱状药包双孔爆破应变场叠加效应研究
        3.4.1 实验模型设计
        3.4.2 双孔叠加径向全场应变分析
        3.4.3 双孔叠加轴向全场应变分析
    3.5 分段装药全场应变特征分布研究
        3.5.1 实验模型设计
        3.5.2 分段装药全场应变分析
    3.6 不同时差分段装药全场应变特征研究
        3.6.1 实验模型设计
        3.6.2 上下段不同起爆时差介质全场应变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炸药爆炸波动场与压力场变化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爆炸波动场与压力场测试系统
    4.3 切缝药包爆炸波动场传播特性研究
        4.3.1 切缝药包爆炸波动场与压力场实验过程
        4.3.2 切缝药包爆炸波动过程分析与波阵面传播速度
        4.3.3 切缝药包爆炸冲击波超压分析
        4.3.4 切缝药包超压衰减规律
    4.4 不同切缝管材质下切缝药包爆炸冲击波传播特性
        4.4.1 不同切缝管材质下爆炸冲击波与爆生气体传播过程
        4.4.2 不同切缝管材质切缝药包爆炸波阵面速度
        4.4.3 不同切缝管切缝药包超压测试分析
    4.5 爆炸产物在炮孔中的传播特性研究
        4.5.1 炮孔壁爆炸产物分布特征与波动过程分析
        4.5.2 爆炸产物传播速度分析
        4.5.3 炮孔中爆炸波传播数值模拟分析
    4.6 柱状药包爆炸波动场传播特性研究
        4.6.1 爆炸波动实验结果与传播速度分析
        4.6.2 爆炸波作用炮孔壁的入射角度分析
        4.6.3 柱状药包爆炸裂纹扩展特性研究
    4.7 本章小结
5 炸药爆炸对介质的损伤断裂行为研究
    5.1 引言
    5.2 岩石中定向断裂爆破的CT扫描实验分析
        5.2.1 定向断裂实验方案
        5.2.2 定向断裂岩石试件CT扫描与三维重构
        5.2.3 岩石分形维数与损伤分析
    5.3 节理面对切缝药包定向断裂效果研究
        5.3.1 含节理岩石实验方案
        5.3.2 含节理岩石爆后岩体三维裂隙重构
    5.4 孔内分段装药对岩体断裂效应分析
        5.4.1 孔内分段岩石爆破实验方案
        5.4.2 分段爆破岩石CT扫描与三维重构
        5.4.3 分形维数计算与分析
    5.5 不同填充介质对岩体爆炸裂纹扩展研究
        5.5.1 炮孔不耦合充填介质爆破实验方案
        5.5.2 不同填充介质岩石爆后效果分析
        5.5.3 分形维数计算与分析
    5.6 爆炸荷载下定向裂纹与缺陷介质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
        5.6.1 实验方案
        5.6.2 爆炸裂纹与缺陷实验结果及动态过程分析
        5.6.3 爆炸裂纹与缺陷动态特征分析
    5.7 爆炸荷载作用下相向裂纹扩展行为的实验研究
        5.7.1 实验方案
        5.7.2 实验结果及动态过程分析
        5.7.3 相向裂纹扩展的动态特征
    5.8 本章小结
6 立井深孔爆破及围岩损伤测试现场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工程概况
        6.2.1 工程背景及水文地质概况
        6.2.2 施工工艺概况
        6.2.3 岩石力学性质测试
    6.3 深孔分段掏槽爆破参数设计
        6.3.1 掏槽孔圈径和炮孔间距研究
        6.3.2 孔内分段装药延期时间研究
        6.3.3 上下分段炸药单耗研究
    6.4 6m深孔孔内分段掏槽爆破实验
        6.4.1 孔内未分段掏槽爆破实验
        6.4.2 上分段装药占比0.4 掏槽爆破实验
        6.4.3 上分段装药占比0.6 掏槽爆破实验
    6.5 周边定向断裂控制爆破实验
        6.5.1 周边孔定向断裂方案设计
        6.5.2 立井周边围岩损伤测试分析
    6.6 本章小节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XXX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煤炭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相关概念及方法
    2.1 煤炭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概念
    2.2 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
        2.2.1 经济评价
        2.2.2 财务评价
        2.2.3 不确定性分析
3 项目市场分析
    3.1 项目概况
    3.2 市场分析
        3.2.1 宏观市场分析
        3.2.2 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3.2.3 产品竞争力分析
    3.3 项目SWOT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会分析
        3.3.4 威胁分析
4 项目财务评价
    4.1 投资估算
        4.1.1 估算范围
        4.1.2 编制依据
        4.1.3 项目投资估算
    4.2 项目投资分析
    4.3 资金筹措计划
        4.3.1 投资使用计划
        4.3.2 资金筹措
        4.3.3 资金筹措方案分析
    4.4 项目财务评价
        4.4.1 经济评价原则选定及参数选取
        4.4.2 成本费用
        4.4.3 销售收入
        4.4.4 财务评价
        4.4.5 不确定性分析
    4.5 项目财务分析结论
5 项目风险分析
    5.1 研究方法概述
    5.2 项目主要风险分析
    5.3 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5.4 风险评价模型的权重及矩阵的构造
    5.5 风险评价模型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5.6 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综合评价向量
    5.7 风险分析评价结果及建议
        5.7.1 风险评价结论
        5.7.2 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黑龙江工业遗产概况及现代工业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工业遗产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黑龙江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范围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黑龙江工业的发展历程
    2.1 近代工业发轫期(1888-1905 年)
        2.1.1 洋务运动的尝试
        2.1.2 铁路工业的兴起
    2.2 近代工业发展期(1906-1931 年)
        2.2.1 日俄战争的刺激
        2.2.2 民族工业的崛起
    2.3 近代工业停滞期(1932-1948 年)
        2.3.1 日本侵略的垄断
        2.3.2 解放初期的恢复
    2.4 现代工业奠基期(1949-1961 年)
        2.4.1 南厂北迁的实施
        2.4.2 重点工程的兴建
        2.4.3 配套项目的建设
    2.5 现代工业波动期(1962-1978 年)
        2.5.1 国民经济的调整
        2.5.2 三线建设的开展
        2.5.3 石油工业的勃兴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近现代工业遗产行业与分布
    3.1 行业构成与特色
        3.1.1 行业构成
        3.1.2 行业特色
    3.2 地区分布及其特征
        3.2.1 南部地区
        3.2.2 西部地区
        3.2.3 东部地区
        3.2.4 北部地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现代工业遗产类型与特色
    4.1 重点企业分布与城市形态
        4.1.1 工厂选址与布局模式
        4.1.2 厂区与生活区的规划
    4.2 “156 项”城市工业遗产
        4.2.1 生产性工业建筑
        4.2.2 行政及科研建筑
        4.2.3 住宅及服务设施
    4.3 煤矿工业遗产
        4.3.1 三大矿区历史沿革
        4.3.2 矿井与选煤厂
        4.3.3 非生产类工业遗产
    4.4 大庆油田工业遗产
        4.4.1 油田勘测与开发
        4.4.2 石油开采设施
        4.4.3 厂房与辅助建筑
        4.4.4 生活服务类建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5.1 相关法规及政策
    5.2 登录情况
        5.2.1 文物保护单位认定
        5.2.2 工业遗产及相关认定
    5.3 保护与利用典型案例
        5.3.1 保护案例
        5.3.2 改造再利用案例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黑龙江近代工业遗产(铁路类)一览表
附录二:黑龙江近代工业遗产(非铁路类)一览表
附录三:黑龙江现代工业遗产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立井施工提升机行程测量和校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立井施工提升机工作过程与行程测量
    1.2 矿井提升机行程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立井施工提升机行程测量与校正技术理论分析
    2.1 行程测量基本方法
    2.2 影响行程测量精度的因素
    2.3 钢丝绳弹性伸长分析
    2.4 载荷测量方法
    2.5 行程测量校正技术的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立井施工提升机行程测量建模与仿真
    3.1 行程计算模型优化
    3.2 行程测量模型Simulink仿真
    3.3 行程测量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行程测量与校正装置硬件设计
    4.1 系统硬件架构
    4.2 MCU电路设计
    4.3 编码器及接口电路
    4.4 E~2PROM存储电路
    4.5 校正开关电路
    4.6 总线接口
    4.7 电源电路
    4.8 硬件抗干扰
    4.9 本章小结
5 行程测量与校正装置软件设计
    5.1 系统主程序设计
    5.2 行程测量程序设计
    5.3 行程计算误差修正程序设计
    5.4 速度测量程序设计
    5.5 E~2PROM存储程序设计
    5.6 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5.7 本章小结
6 系统的调试与分析
    6.1 系统安装
    6.2 功能调试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立井施工项目内部经济分配原则的确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优选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D]. 郑立夫.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云南“156项”老工业区空间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D]. 高怡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矿山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张雪媛.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电机转矩电流的提升载荷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D]. 蔡雨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矿山及地下工程特殊力学问题哈密顿体系求解[D]. 姜忠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及其效率评价研究[D]. 王海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7]立井深孔分段掏槽与周边定向断裂损伤控制试验研究[D]. 左进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8]XXX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经济评价研究[D]. 付亚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9]黑龙江工业遗产概况及现代工业遗产研究[D]. 张一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立井施工提升机行程测量和校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张雪.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竖井建设项目内部经济分配原则的确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