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2004年行业基调,迈向“电信强国”

确定2004年行业基调,迈向“电信强国”

一、确定2004年产业基调向“电信强国”迈进(论文文献综述)

林宏[1](2021)在《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动态演化研究 ——基于多维邻近性视角》文中指出

张晨[2](2020)在《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围绕农业及粮食问题而开展的农业政策制定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政府行为。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始逐步向全球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方向发展,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的活跃度逐步升高,相关领域内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因此,为维护其自身利益,作为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国的日本开始稳步推进农业政策的转向工作。战后的日本农业政策在《农业基本法》的指导下,共经历了60年代的“基本法农政”,70年代的“综合农政”以及之后的“地域农政”共三个主要阶段。进入到本世纪之后,日本的农业政策自小泉纯一郎内阁时期的“攻势型农政”,历经积极推进FTA/EPA谈判的民主党时期的农业政策,直至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政策为止,以实现对既有的农业生产结构革新为目的,通过推动本国农产品出口,发展形成了极具“外向型”特征的“攻势型农业”。“攻势型农业”得以成型的重要基础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食粮法》与《食料·农业·农村基本法》的出台为标志,构建出的战后日本第二个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其与旧《农业基本法》的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以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转向为切入点,通过“国际粮食体制”理论所构建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跳出传统分析日本农业问题只限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束缚,实践性地打通农业政策分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阻隔,探讨农业领域内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是如何影响战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分析并总结战后日本农业政策制定的特点。战后日本农业政策能够发生转向的前提实际上是基于日本政府不断地对早已不适应国际农业政治经济局势的既有农业政策进行的修正。因此,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已发展到起决定作用的程度。日本农业政策转向的经验在于其对国际环境变化的积极快速感知,而其教训也在于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消极迟滞应对。换句话讲,政府行为取向的形成就在于其自身与外界进行何种的互动之上。

叶欣[3](2017)在《关于中国关税政策研究 ——加入WTO之后中国关税减让的评估与未来展望》文中提出关税政策是外贸政策的组成部分,是由外贸法所决定的,因此研究中国的关税政策不能仅仅着眼于关税本身,而是从外贸制度和外贸法这一更宏观的层面进行研究。中国的关税减让问题由来是从中国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地位谈判开始,表面上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严格履行《入世承诺书》,关税减让已经完成。但是实际上,中国完成入世承诺并不意味着关税水平已经合理,这不仅是由于中国关税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多边贸易体制中,中国关税水平不上不下;出口关税未能完全实现保护战略性资源的目的;国内消费率逐年下降,消费大量“外逃”。更是由于中国关税减让的本质是推动中国经济体制不断进步,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大趋势,打破中国封闭的计划经济状态,推动中国经济以更加开放姿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因素;是以贸易方式发展生产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增进中国国民福利、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先导力量。因此,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真正梳理清楚中国关税水平和关税制度的现状,并对以下问题有着深刻地剖析和解答:完成入世承诺是否意味着中国关税减让已经到位?现阶段关税水平是否符合中国的贸易地位?现阶段关税水平是否符合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程度?维持当前关税水平是否符合新一轮改革开放要求?中国关税调整未来如何进行?中国关税政策如何能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发挥应有作用?这些待解的题目,直接关系着中国未来对外贸易发展,关系着开放型经济发展,甚至关系着新一轮改革开放所能取得的成就,需要各界继续全面、深入、系统地开展研究。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展望外共分为七章,绪论对选题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作了深刻、详细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的时代背景基础上,指出本论文最大的研究意义在于对关税减让作出科学研究,纠正对关税、对关税减让、对中国关税制度的某些错误认识,为中国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以及新一轮改革开放提供一点关税减让方面的认知基础。其次对相关研究概念作出科学界定,并明确研究目标,以使本文研究更有重点和针对性。同时,对论文研究方法作出解释,科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并对论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作出阐述。结论与展望则是在全文分析基础上,对中国加入WTO以来的关税情况作出一个判断,并对中国的关税调整方向进行初步的探讨。第二章中国关税政策的理论基础。对关税政策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作出阐述,具体有关税理论学说的历史进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的关税理论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关税理论;关税职能作用研究,包括关税职能、影响关税职能作用发挥的因素和中国关税职能;关税效应的研究,包括关税对经济增长、收入、就业等经济效应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税效应研究;最优关税研究,包括最优关税理论研究、关税内生化理论研究、关税博弈理论研究等;关税减让公式,包括瑞士公式、中国公式和吉拉德主席公式;自主开放和协议开放的区别;进口效应研究等。第三章中国关税政策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关系。关税作为贸易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三者皆有涉及又对三者皆能产生较大影响的要素,在这其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如何调整将更有利于三者协调发展,是需要论证的一个关键的宏观性问题。通过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贸易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关系,明确在新一轮改革开放时期,关税水平应朝什么方向调整。第四章中国关税水平与国际比较。对加入WTO后中国关税减让的历史沿革进行分析,明确当前中国关税的整体水平和各细项指标,并与国际上其他货物贸易大国进行比较,全面勾勒出我国关税水平的实际状况,明确中国当前关税税率在全球究竟是高是低,是否契合全球贸易大国地位。第五章中国关税结构的合理性探讨。以关税升级理论和比较优势指数作为分析工具,按HS编码的十四大类重点工业品,逐一分析10位HS编码的关税税率,分析大类产品是否符合关税升级原则,并通过与其国际比较优势进行结合分析,认为对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仍然以关税升级规则进行保护,既无必要,也不合理,应降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第六章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关税减让。从中国的关税税目变化这一角度,并结合我国具体产业发展水平,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作出判断,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并以中瑞自贸协定为例,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降低工业品关税而不使产业遭受冲击的能力,因此在当前工业化水平下,中国工业品关税水平需要进一步减让。第七章中国关税减让影响的计量分析。在关税财政收入职能已经逐步弱化的前提下,重点研究关税减让与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利用2001-2014年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和关税数据,实证分析显示,总体上看,行业进口关税下降能显着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投入品进口关税水平下降对竞争力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从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角度看,应该进行关税减让。第八章其他与关税有关的问题研究。对关税与扩大内需关系、出口关税这两个与关税有关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关税虽然并不是造成高端消费品国内外价差的主要因素,但降低高端消费品关税税率有助于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提高消费者福利,并有利于收入分配,因此高端消费品关税应进行下调。而对于出口税,实践表明,出口税并未能完全实现保护战略性资源的目的,且也无法达到保护国内环境的目前,容易引发国际贸易摩擦,使用这一政策应十分慎重。

潘秋玥[4](2016)在《后发企业如何实现技术追赶?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交互驱动作用》文中指出后发企业如何实现技术追赶?这无论对于创新战略方面的研究者还是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一个既传统又挑战的命题。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在面临技术和市场双重后发劣势的情境下所实现的逆势而上,不断引发理论界与实践界的研究新热潮。从现实背景看,对于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后发企业而言,涌现了难得的机会窗口:一方面,全球科技进步带来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产业主导技术的不连续性相对缓和了后发企业技术基础积累薄弱的劣势,提供了技术弯道超车的宝贵追赶契机;另一方面,国内制度驱动型市场形势下的市场需求创造、资源支持和国家意志保证下的研发协作议价能力提升,为我国后发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具竞争优势的市场追赶起点。而从理论背景看,早期追赶理论提出后发企业面临技术积累薄弱和市场隔离的双重困境遭到最新研究的挑战,学术界从资源观、能力观、制度观等视角,不断解构新兴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技术追赶过程中的所涌现的制度特征、技术创新特征、市场特征等使动因素。因此,这些现实机遇和理论挑战使得研究者和企业管理者在技术追赶战略设计和执行过程中,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新兴经济体后发企业如何把握技术和市场双重机会窗口的有利条件,从而实现卓有成效的技术追赶?为了回答这一核心研究问题,本文将展开系统性的四个子研究。首先,本文将针对子研究问题一“新兴经济体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演化历程中呈现出怎样的阶段特征、问题和挑战”,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国际化浪潮下技术追赶“追随者—同行者—引领者”的能力发展演化路径进行分析。其次,本文将进一步通过大样本实证的方法,针对子研究问题二“后发企业如何通过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交互驱动实现技术追赶”,进行技术追赶交互驱动相关假设的检验。然后,本研究将探究子研究问题三“转型经济背景下,我国后发企业如何通过政治连带和组织警觉影响技术不连续性、制度型市场与技术追赶之间的关系”,通过大样本实证分析,企业变革感知和政治资本作为边界条件,会对技术不连续性、制度型市场与技术追赶之间关系产生怎样的权变影响。最后,本文将考察子研究问题四“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双重契机下,后发企业采用怎样的组织学习方式进行匹配以更好地实现技术追赶”。通过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我们考察后发企业如何通过组织学习进行独特的技术—市场双重机会窗口的识别和利用,及其实现有效技术追赶的内部作用机制,展现全球化背景下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动态全过程图景。通过层层递进的四个子研究设计,本文详细讨论了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交互驱动影响技术追赶的内部机制、权变条件和演化过程,具体得出以下结论:(1)子研究一通过规范分析总结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动态阶段特征和典型企业、产业实践案例,结合数据分析和政策演化对比,全面展示了我国企业全球化背景下技术追赶过程中“技术引进—技术集成—技术领先”的“追随者—同行者—引领者”能力跃迁历程。(2)子研究二通过对2003年至2012年十年窗口期内我国37个产业的所有上市公司进行技术不连续性打分和产业政策搜索来展开实证分析,以回答后发企业技术和市场交互驱动是否存在及其如何作用的研究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技术不连续性程度和制度型市场都会正向影响企业技术追赶,同时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具有极为显着的正向影响关系。(3)子研究三在子研究二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了来自组织的变革感知能力和政治资本构建两个关键情境变量。研究发现,企业与外部制度环境的联系—政治连带以及企业对外界变革的感知—组织警觉,都会增强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积极效应。(4)子研究四从匹配的视角探究不同程度的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交互驱动下后发企业的学习模式选择,以获得更优技术追赶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通过不同程度的内向式和外向式学习相协调的策略,企业在面临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创造的不同机会来源组合时,会分别匹配并进式、内控式、外植式、采购式四种学习模式,以实现更好的技术追赶绩效。通过以上四个子研究的系统性递进,本文解构了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的双重机会窗口,并探索其如何驱动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影响机制,在实证检验技术—市场交互驱动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组织警觉和政治连带这两个关键因素的权变作用,并对组织学习的的中介作用机理进行了详尽的探讨,从而深入阐述和剖析了后发企业面临的技术-市场双重机会窗口对技术追赶的交互驱动作用、边界条件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1)填补了新兴经济体后发企业技术追赶过程机制研究的欠缺。现有文献相对缺乏对后发企业利用技术—市场机会窗口以构建全球研发系统的方式实现技术追赶这一新兴现象的关注,更忽略了对新兴经济背景下技术和市场机会识别和利用的具体路径和构建过程的解构和剖析。本研究创新性地结合我国转型制度背景提出了“制度型市场”的概念,并从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协同驱动后发企业追赶的动态过程视角出发,挑战了后发企业追赶研究中技术落后、市场隔离的双重劣势论。进一步,本研究分析技术不连续性带来的优势追赶起点及其与转型背景下制度型市场的创新支撑的交互驱动作用机制,并识别了组织警觉和政治连带两大权变要素,进而弥补了技术追赶文献中对新兴经济体后发企业追赶的过程和作用机制研究的不足。(2)促进了组织学习理论的情境化发展。本文从学习方向性的角度分析了后发企业面临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的不同组合模式时,如何通过内向、外向学习形式进行创新机会的利用和转化,契合了我国开放创新战略下对研发“走出去”和研发“引进来”的组织学习实践。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讨论了并进式、内控式、外植式、采购式四种组织学习模式的特征和运作机理,以匹配不同形式的技术一市场机会窗口组合,使得后发企业追赶中的学习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从而对学习理论的本土情境化发展做出贡献。(3)为企业和国家的战略执行提供现实指导,本文针对案例企业、产业呈现的经验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实证分析,可以为企业识别技术--市场机会窗口以及进行机会利用的组织学习模式选择提供经验,也为正在或将要面临技术追赶战略设计和执行问题的中国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和实践参考。同时,为国家层面如何更好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完善创新服务环境提供政策建议。

范儒林[5](2009)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区域电信市场竞争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始终存在着不平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经济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中国电信业在各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也始终存在着强烈的差异。目前,中国经济欠发达区域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和通信监管体系已初步形成。由于通信体制改革的实践超前于电信立法、超前于行业发展,在当前该区域电信市场上,竞争规则还不完善,市场尚未建立公平有效的竞争机制,尤其是电信规制改革还不能适应电信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如何与时俱进、创新电信监管政策对促进电信业公平有效竞争的形成、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电信产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信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为了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低价格带来需求量的增加,可以使电信福利最大化。事实上,电信价格多年来一直是电信企业和电信用户之间矛盾的焦点,是电信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的核心,也是政府实施电信规制的难点。由于缺乏科学的价格规制模型作为基础,政府制定或调整电信业务的价格时,难免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缺乏准确度。中国加入了WTO,将逐渐放松对电信领域的进入规制,一些国内外企业将相继进入这一业务领域。可见,构建或者选择一个适合中国电信业务的价格规制和互联互通规制模型已经势在必行。本文首先探讨了电信业及其规制的概念、内涵,阐述了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学特点及其电信业的市场竞争现状。围绕该区域电信业竞争方式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经验,运用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电信行业规制的理论分析,揭示电信行业规制制度变革的理论机理,阐述电信行业规制的基本原理,说明电信规制在行业发展和社会福利增进方面的基本作用。论文进一步探讨了电信行业规制演进的未来方向,剖析了当前中国经济欠发达区域电信行业规制政策及实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中国电信行业规制政策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方向,提出中国经济欠发达区域电信业规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张九陆[6](2006)在《2004年由大到强》文中研究说明【关键注脚】 2004年通信业全年完成业务总量44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2001年累计新增固定电话用户3600多万户,达到18039万户,新增电话用户5955万户,达到14480万户。 2004年在一片利好消息中到来,中国通信产业已经积蓄了足够的能量,足以开始一次量

李敬辉[7](2005)在《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对产业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产业政策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全面协调合理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不同的政策手段和激励机制影响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安全政策等多个领域的政策总和。本论文以新时期产业政策的思路、体系和方略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一套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的新体系,更好地发挥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首先,论文对产业政策的机理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明确了产业政策的内涵、特点和主要内容以及理论渊源,得出产业政策具有有效性的结论。 其次,论文对国外产业政策的实践进行概括和比较分析。在重点概括日本经验的同时,对东亚和拉美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贸易政策进行了对比,并对新经济时期美国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特点的产业政策进行了研究。论文提出产业政策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或新功能是国家利益论,指出现行的中国产业政策亟待调整和完善。 第三,论文从发展观的演进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产业政策的新思路、原则和转型方向。论述了发展观的演进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新产业政策的思路、原则和转型方向,阐述了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的清晰思路、政策轮廓和发展方向。 第四,本论文研究提出新产业政策的内涵、体系和要点。对新产业政策的内涵进行新界定,提出新产业政策的定义;运用钻石体系图对新产业政策体系的纵向进行了描述;按照新产业结构政策、新产业组织政策、新产业布局政策、新产业技术政策和新产业安全政策的纵向体系分别提出了政策的要点;按照面向新型工业化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构建产业政策的横向体系,提出了基于实现上述国家战略的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和政策内容。这样,研究构造了一套具有新时期、新思路、新结构特征

旷会祥[8](2004)在《我国电视媒体产业改革研究》文中指出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正在成为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特别是媒体产业的发展,媒体经济的产业形式和市场格局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加入WTO使我国的电视媒体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尽快与世界接轨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尽管我国正在推进电视媒体的集团化改革,但是由于涉及到观念、体制、环境等一系列客观原则,电视媒体产业的运营模式不可能一步到位,还有许多需要研究的探讨的具体问题。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历史比较法、资料分析法、逻辑归纳法等手段,对电视产业的现状、产业特性、发展理念、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电视媒体产业改革的体制模式和发展趋向。当前电视媒体集团化的改革主要是来自于技术层面,而我国电视媒体产业的改革决不仅仅是依靠技术层面就可以完全解决的。媒体产业化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我国电视媒体在竞争发展中面临着的挑战首先来自于观念层面。电视媒体产业需要从事业身份转向企业身份转变,这将带来功能的调整和重新定位,电视媒体的宣传功能、媒介功能和经济功能应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观念的变革,将逐步推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和内部机制的变革。将经济效益作为媒体产业考察指标,树立媒体产业的效益观、市场观。从对电视媒体产业发展的政策文化环境、行业竞争环境、技术环境和业内竞争环境的分析来探寻电视媒体产业改革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为产业发展确定方向。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电视媒体产业改革发展的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我国媒体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做大做强的思路。本文试图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探讨电视媒体产业的改革,而不是从媒体传播学自身的视野来看待媒体产业,对于媒体产业经济的研究有一定理论意义,对推进电视产业改革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确定2004年产业基调向“电信强国”迈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确定2004年产业基调向“电信强国”迈进(论文提纲范文)

(2)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以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文献的回顾及综述
    第二节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农业发展—“国际粮食体制”理论
    第一节 第一粮食体制
        (一)“第一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第一粮食体制”的终结与之后的调整
    第二节 第二粮食体制
        (一)“第二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第二粮食体制”的终结及遗产
    第二节 对于“第三粮食体制”的展望
        (一)哈里特?弗里德曼的积极乐观论调
        (二)菲利普·麦克迈克尔的消极悲观论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二粮食体制”中的日本农业政策
    第一节 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下的“农地改革”和“粮食援助”
    第二节 国际市场冲击下的“基本法农政”
    第三节 “第二粮食体制”末期的“综合农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第三粮食体制”特征背景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第一节 美日贸易摩擦升级下的农产品市场深度开放与“地域农政”
    第二节 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农业政策调整
    第三节 GATT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与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向后的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WTO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与小泉纯一郎的“攻势型农政”
    第二节 FTA/EPA谈判的推动和民主党的农业政策
    第三节 美日、欧日FTA/EPA谈判与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关于中国关税政策研究 ——加入WTO之后中国关税减让的评估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国际背景:后多哈回合需要中国扛起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大旗
        1.1.2 国内背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势需要关税减让
        1.1.3 选题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3.1 历史与逻辑统一方法
        1.3.2 归纳与演绎分析方法
        1.3.3 规范与实证分析方法
        1.3.4 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1.3.5 比较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中国关税政策的理论基础
    2.1 关税效应研究
        2.1.1 关税与经济增长
        2.1.2 关税与收入
        2.1.3 关税与就业
    2.2 最优关税研究
        2.2.1 最优关税理论
        2.2.2 关税内生化理论
        2.2.3 关税博弈理论
    2.3 关税减让公式
    2.4 自主开放和协议开放
    2.5 进口效应研究
第3章 中国关税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关系
    3.1 改革开放起步时期(1978—1992年)
        3.1.1 国家统管下开放保护并存的贸易政策和关税政策
        3.1.2 初步系统化科学化的产业政策
        3.1.3 初步建立产业调控为目标的财税政策
        3.1.4 结论:不完善但协调性极强
    3.2 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1992—2001年)
        3.2.1 趋向贸易自由化的贸易政策和关税政策
        3.2.2 与市场体系结合更加紧密的产业政策
        3.2.3 由紧缩转向扩张的财税政策
        3.2.4 结论:政策配合度有所下降但仍然较强
    3.3 改革开放跨越式发展时期(2001—2012年)
        3.3.1 多边规则约束性全面开放的贸易政策和关税政策
        3.3.2 国际规则约束下日渐规范的产业政策
        3.3.3 由调结构转向促产能的财税政策
        3.3.4 结论: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没有跟上贸易政策步伐
    3.4 新一轮改革开放时期(2012—)
        3.4.1 开放水平提高但货物贸易自由化提升不大
        3.4.2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思路的功能性产业政策
        3.4.3 由总量扩张转回结构优化的财税政策
        3.4.4 结论:应进一步推动货物贸易自由化
第4章 加入WTO以来中国关税水平及国际比较
    4.1 中国关税水平分析
        4.1.1 加入WTO后我国关税整体水平
        4.1.2 我国关税水平的具体指标分析
    4.2 中国关税实际征收率分析
        4.2.1 我国关税实际征收率与关税水平产生背离
        4.2.2 我国关税实际征收率过低的原因分析
        4.2.3 单纯为财政收入维持高关税水平已无必要
    4.3 中国关税水平的国际比较
        4.3.1 关税税率的比较
        4.3.2 约束税目比例的比较
        4.3.3 最高关税税率的比较
        4.3.4 零关税税目比例的比较
        4.3.5 关税高峰的比较
        4.3.6 关税实际征收率比较
第5章 中国关税结构的合理性探讨
    5.1 关税升级规则和影响分析
        5.1.1 关税升级规则概述
        5.1.2 关税升级规则的效应
    5.2 中国关税结构分析
        5.2.1 具体大类产品的关税结构分析
        5.2.2 我国的关税结构总体概述
    5.3 各大类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5.3.1 比较优势测算方法
        5.3.2 各大类产品的比较优势测算结果
    5.4 结论
第6章 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关税减让
    6.1 工业化理论与关税减让的国际历史经验
        6.1.1 工业化理论与相关标准下中国工业化阶段
        6.1.2 后发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和关税减让
    6.2 中国关税税目变化和工业化进程
        6.2.1 改革开放以来关税税制变化历程
        6.2.2 中国关税税目数量和工业化水平
    6.3 案例分析: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巨大成就
        6.3.1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6.3.2 中国汽车产业可以实现完全国产化
        6.3.3 中国已是高新产品贸易大国
    6.4 结论
        6.4.1 基本完成工业化但自主创新仍待提高
        6.4.2 工业品有降税的必要也有降税的可能
        6.4.3 关税减让前提是需改变固有思想观点
第7章 中国关税减让影响的计量分析
    7.1 关税减让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7.1.1 关税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
        7.1.2 模型的构建
    7.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7.2.1 样本选取
        7.2.2 数据来源
    7.3 计量结果分析
        7.3.1 平稳性检验
        7.3.2 协整检验
        7.3.3 模型形式选择
        7.3.4 回归分析
第8章 其他与关税有关的问题研究
    8.1 关税减让与扩大内需
        8.1.1 我国消费变化与境外消费现状
        8.1.2 关税对于境外消费回流的作用分析
        8.1.3 高端消费品关税减让是否影响关税职能的发挥
    8.2 出口关税的调整
        8.2.1 出口关税的职能和作用
        8.2.2 我国出口关税的现状和效果
        8.2.3 出口关税负面影响的国际教训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计量分析数据表
致谢
个人筒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后发企业如何实现技术追赶?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交互驱动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章节安排
    1.4 预期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研究
        2.1.1 技术追赶理论回顾
        2.1.2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研究情境
        2.1.3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现状与挑战
    2.2 技术层面的关键要素:技术不连续性
        2.2.1 技术不连续性的定义和测量
        2.2.2 技术不连续性的影响因素
        2.2.3 技术不连续性与企业技术追赶
    2.3 市场层面的关键要素:制度型市场
        2.3.1 制度观与市场发展
        2.3.2 制度型市场的内涵
        2.3.3 制度型市场与技术追赶
    2.4 组织学习视角下的技术追赶
        2.4.1 组织学习的定义与类型
        2.4.2 开放创新背景下的后发企业组织学习
        2.4.3 组织学习与技术追赶
    2.5 文献回顾总结
3 子研究一: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演化的历史逻辑—基于宏观层面的分析
    3.1 引言
    3.2 中国后发企业技术追赶历程
        3.2.1 技术“追随者”(1978年前后—2000年前后)
        3.2.2 技术“同行者”(2000年前后—2008年前后)
        3.2.3 技术“引领者”(2008年前后—至今)
    3.3 总结与讨论
4 子研究二:技术不连续性、制度型市场与技术追赶—实证研究
    4.1 问题提出
    4.2 理论基础与假设推演
        4.2.1 技术不连续性与技术追赶
        4.2.2 制度型市场与技术追赶
        4.2.3 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交互与技术追赶
    4.3 研究方法
        4.3.1 样本选择
        4.3.2 数据收集
        4.3.3 变量测量
        4.3.4 分析方法
    4.4 研究结果
    4.5 结论与讨论
5 子研究三:组织警觉和政治连带的调节效应
    5.1 问题提出
    5.2 理论回顾
        5.2.1 组织警觉
        5.2.2 政治连带
    5.3 假设推演
        5.3.1 组织警觉的调节效应
        5.3.2 政治连带的调节效应
    5.4 研究方法
    5.5 研究结果
    5.6 结论与讨论
6 子研究四:技术不连续性、制度型市场与技术追赶—案例研究
    6.1 问题提出
    6.2 理论基础
        6.2.1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契机:技术不连续性与制度型市场
        6.2.2 后发企业追赶中的学习形式:内向、外向组织学习
    6.3 研究设计
        6.3.1 案例选择
        6.3.2 数据收集
        6.3.3 变量测度
    6.4 案例分析与讨论
        6.4.1 制度型市场内涵与结构
        6.4.2 制度型市场与技术不连续性的交互驱动效应
        6.4.3 交互驱动下的组织学习模式匹配
        6.4.4 引申讨论
    6.5 研究发现总结
    6.6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理论贡献
        7.2.1 从作用机制解剖方面贡献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
        7.2.2 从过程机理刻画方面贡献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
        7.2.3 从研究情境化方面贡献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
    7.3 管理启示
    7.4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5)中国经济欠发达区域电信市场竞争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五、论文结构
    六、本文的创新点
    七、本文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章 电信产业概述及中国电信产业改革历程
    第一节 电信产业概述
        一、电信产业的涵义
        二、电信产业的经济学特性
    第二节 电信产业从垄断到垄断竞争
    第三节 中国电信产业改革历程
        一、1949—1980年:中央直接领导时期
        二、1980—1993年: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时期
        三、1994—1998年:放松监管,政府规制,引入竞争时期
        四、1998—2000年:产业重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时期
        五、2001—2008年:产业进一步重组,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
        六、2008年至今:产业新一轮重组,进一步优化电信资源配置,完善竞争架构
第二章 电信产业规制概述
    第一节 电信产业规制概念
    第二节 电信产业规制的基本目标
        一、公平目标
        二、财务目标
        三、效率目标
    第三节 电信产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中国经济欠发达区域电信市场竞争规制的必要性
    第一节 中国经济欠发达区域电信业的经济特性要求电信市场进行竞争规制
        一、解决自然垄断中存在的问题
        二、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三、解决外部性问题
        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二节 中国经济欠发达区域电信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运营商大打价格战
        二、公用电信网间互联互通存在障碍
第四章 中国经济欠发达区域电信市场竞争规制改革建议
    第一节 中国经济欠发达区域电信市场竞争规制现状
        一、规制机构
        二、规制模式
    第二节 印度电信业有效竞争对中国经济欠发达区域电信业的启示
        一、政策到位,移动引领印度电信业三年实现超常规发展
        二、借"开放"政策起飞印度电信市场发展提速
    第三节 中国经济欠发达区域电信市场竞争规制的改革建议
        一、规制机构的明晰
        二、法律配套的完善
        三、中国经济欠发达区域电信市场规制模式的改革
第五章 结论
引用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的课题研究

(7)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内外有关经济增长和发展观的研究
        1.2.2 国内外有关产业政策的研究
        1.2.3 国内外产业政策研究发展趋势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及政策有效性评述
    2.1 产业政策的相关基本理论
        2.1.1 产业政策内涵及特征分析
        2.1.2 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界定
        2.1.3 产业政策的理论渊源概述
    2.2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转变的新方向
        2.2.1 紧缩性宏观调控和制度结构性改革相结合的新政策组合
        2.2.2 紧缩性宏观调控和欧洲一体化相结合的新政策组合
        2.2.3 赶超型经济转向体制结构改革、金融和企业结构改革
        2.2.4 重视对经济发展的反思
    2.3 产业政策有效性评述
        2.3.1 产业政策有效性理论-产业政策存在的理由
        2.3.2 产业政策的无效论
    2.4 产业政策有效性争议的融合和实施的有效性
        2.4.1 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体系完善与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2.4.2 全面认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
    3.1 日本产业政策的借鉴与思考
        3.1.1 日本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
        3.1.2 日本产业政策的启示
    3.2 国外产业国际贸易政策的借鉴与思考
        3.2.1 产业国际贸易政策体系
        3.2.2 国外实施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模式
        3.2.3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政策的适用性评价和启示
    3.3 新经济时期美国的产业政策
        3.3.1 美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与反垄断和扶持小企业的发展
        3.3.2 具有战略前瞻性的美国的高科技产业政策
        3.3.3 在全球化环境下美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产业政策实践的经验与探索
    4.1 计划经济时期的产业政策(1953-1978年)
        4.1.1 计划经济时期产业政策的背景和特点
        4.1.2 计划经济时期各阶段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4.1.3 对计划经济时期产业政策的评价
    4.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1978-1993年)
        4.2.1 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政策手段的变化
        4.2.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产业政策的实践
        4.2.3 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产业政策的评述
    4.3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产业政策的探索(1994-2003年)
        4.3.1 产业政策手段进一步调整和转型
        4.3.2 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产业政策的实践
        4.3.3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阶段产业政策的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新的思路与转型方向
    5.1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产业政策新思路
        5.1.1 关于发展观的演进
        5.1.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5.1.3 科学发展观与产业政策的新思路
    5.2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新产业政策的转型方向
        5.2.1 从扶持重点产业向以公平竞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
        5.2.2 从着眼于国内产业发展向全球化产业发展转型
        5.2.3 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
        5.2.4 从城乡产业隔离向城乡产业相互促进转型
        5.2.5 从产业倾斜区域布局向产业合理区域布局转型
        5.2.6 从促进产业增长向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转型
        5.2.7 从重点优化企业规模到重点优化产业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转型
        5.2.8 从主要依靠直接调控手段到主要依靠间接调控手段转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产业政策特征、体系和要点
    6.1 新产业政策的特征
        6.1.1 新产业政策特征的概括
        6.1.2 新产业政策制定主体与作用特征
        6.1.3 新产业政策的内容特征
        6.1.4 新产业政策的功能特征
    6.2 新产业政策的体系构成
    6.3 新产业政策的要点
        6.3.1 新产业结构政策的要点
        6.3.2 新产业组织政策的要点
        6.3.3 新产业布局政策的要点
        6.3.4 新产业技术政策的要点
        6.3.5 新产业安全政策的要点
    6.4 主导产业选择评价及实证分析
        6.4.1 主导产业选择的准则和评价对象的确定
        6.4.2 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新型工业化及统筹战略的产业政策
    7.1 基于新型工业化的产业政策
        7.1.1 新型工业化对产业政策提出的新要求
        7.1.2 基于新型工业化的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
    7.2 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政策
        7.2.1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尖锐性
        7.2.2 新二元经济的转变模型与中国二元经济转变模型
        7.2.3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7.2.4 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产业政策要点
    7.3 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
        7.3.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7.3.2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要点
    7.4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产业政策调整方向
        7.4.1 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对产业政策提出的新挑战
        7.4.2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
        7.4.3 面向经济全球化下产业安全和国家利益的产业政策
    7.5 基于新型工业化和战略调整的产业政策作用力评价
        7.5.1 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7.5.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7.5.3 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7.5.4 基于三层BP网络的产业政策作用力的实证评价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新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策
    8.1 科学确定产业或行业选定及政策实施重点
        8.1.1 产业政策选定原则
        8.1.2 选定行业与政策实施重点
        8.1.3 实行产业或行业评估
    8.2 明确产业政策制定的基本内容
    8.3 实行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开讨论和协商
    8.4 把握好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广度和深度
    8.5 明确产业政策文本的法律地位
    8.6 科学确定产业政策的实施期限
    8.7 完善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
    8.8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在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关系
        8.8.1 明确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中的地位
        8.8.2 地方政府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调整和转变职能的途径
        8.8.3 建立有利于调动地方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性的机制
        8.8.4 制定全国经济布局图或产业地区布局图
    8.9 构建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协调配合的体系
        8.9.1 产业政策在国家政策体系中的定位
        8.9.2 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协调配合总的原则
        8.9.3 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8.9.4 产业政策与土地政策协调配合
        8.9.5 产业政策与外资、外贸政策协调
        8.9.6 加强产业政策与资源、环境政策协调配合
    8.10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8)我国电视媒体产业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 论
    1.1 电视产业界定
    1.2 电视产业发展状况简介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2 电视媒体的产业属性
    2.1 电视媒体的功能分析
    2.2 电视媒体的产业属性认识
    2.3 电视媒体发展模式
3 我国电视产业的经营理念
    3.1 再造我国电视产业经营理念的意义
    3.2 面向市场的电视产业经营理念
4 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4.1 社会环境分析
    4.2 经济环境分析
    4.3 技术环境分析
    4.4 业内环境分析
5 我国电视产业改革发展的出路
    5.1 核心竞争力构建
    5.2 发展道路选择
结束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四、确定2004年产业基调向“电信强国”迈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动态演化研究 ——基于多维邻近性视角[D]. 林宏. 汕头大学, 2021
  • [2]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D]. 张晨. 外交学院, 2020(08)
  • [3]关于中国关税政策研究 ——加入WTO之后中国关税减让的评估与未来展望[D]. 叶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05)
  • [4]后发企业如何实现技术追赶?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交互驱动作用[D]. 潘秋玥. 浙江大学, 2016(02)
  • [5]中国经济欠发达区域电信市场竞争规制研究[D]. 范儒林. 内蒙古大学, 2009(04)
  • [6]2004年由大到强[N]. 张九陆. 通信产业报, 2006
  • [7]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 李敬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01)
  • [8]我国电视媒体产业改革研究[D]. 旷会祥.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标签:;  ;  ;  ;  ;  

确定2004年行业基调,迈向“电信强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