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巍,蒋伟,孟令晗[1](2021)在《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承受的负担日益加重,做好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是城市规划部门的重要课题。从绿色城市设计规划的原则出发,提出绿色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原理,并就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在规划中的应用提出建议,以促进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段一行[3](2020)在《瑞典Citylab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借鉴与实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迈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处理环境、社会、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套较为先进和可行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方法,成为了城市设计者所关注的重点。本文选取瑞典绿色建筑委员会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实验室所研发的Citylab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为借鉴,针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践和实验,探索一条我国可持续性城市设计的路径。第一部分讨论我国可持续性城市实践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我国实践历程,选择中新生态城、深圳光明新区两个不同类型的典型生态城案例进行分析,将我国当代可持续性城市设计的问题归结为技术标准空洞、驱动力来源单一、评价体系标准冗杂、长期管理难以为继四个方面。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整理介绍了瑞典Citylab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的内容和实践途径。首先梳理Citylab导则内容,包括总体目标,现有条件、项目愿景,流程管理,重点领域和定义列表五个部分,并阐述导则如何凭借“指标”和“指引”将各部分串联,形成方法体系;之后从导则指导设计的灵活性、学科交叉的全面性、过程控制管理的长效性、多方参与协同的完整性四个方面归纳Citylab导则指导实践的路径,并以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海港城和阿尔巴诺校园为例进行分析,说明其应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第三部分针对笔者参与的常州天宁区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实践进行剖析,测试和探讨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发达地区借鉴Citylab导则进行可持续性城市设计的可能性。本文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尝试,对于瑞典Citylab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在中国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为建构中国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方法提供借鉴。
曲冰[4](2020)在《基于数字技术的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集约型城市是促进未来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城市土地与形态管理的基本单元,街区形态的科学管控对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集约化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国内关于街区形态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大量学者虽已逐步开始尝试突破原有以审美经验和主观价值判断为基础的传统城市设计方法,为街区形态提供更加理性的发展原则和目标,但真正能够为街区形态集约化发展提供合理决策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并亟需在理论建构和应用技术上取得进一步突破。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其他计算科学在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以定量计算、客观评价以及智能优化相融合的数字化城市设计将成为解决这一研究课题的重要方向,并将为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管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空间决策。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城市街区为研究对象,以促进集约型城市街区发展为目标,在城市设计学科视角下,从理论架构到技术方法再到具体应用,逐步探讨了城市街区形态的集约化评价与优化问题以及数字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方法。在理论层面,首先从集约化概念内涵出发,从空间生产关系视角对集约型街区形态概念进行辨析;其次,对城市街区形态发展动力与规律进行解析,理解街区形态发展与城市空间体系之间的空间互动及其发展规律;第三则是基于以上两点,探讨了集约化评价与形态优化方法的内在机制,包括基于投入与产出效率的集约化评价逻辑,以及基于规律学习的街区形态优化逻辑,为后续深度学习应用建立理论依据。最后,基于城市形态学定量分析与城市设计管控的讨论,将从平面形态和立体形态两个维度进行具体研究。在技术层面,首先梳理了数字化城市设计的兴起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中所应用的技术方法及其相关原理进行阐述。其中,主要技术应用包括四个方面:街区形态采集与数据分析、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集约化评价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形态优化模型以及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优化结果统计模型。与之相对应的计算分析平台分别是:基于CADMAPPER、Google Earth的城市开源信息与Grasshopper编程技术、用于数据包络分析的Deap 2.1、用于编写和运行深度学习模型的Spyder平台以及集成于SPSS 25.0版本中的贝叶斯统计。在应用层面,选取南京老城区206个街区作为研究案例,就上述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进行实践应用。在平面形态研究中,建立了包含6个产出型指标和5个投入型指标的指标体系,从数据包络分析的集约化评价到深度学习技术形态指标优化,再到基于贝叶斯的统计计算,实现了对109个非集约型街区产出型指标的优化。在立体形态研究中,提出了基于垂直空间密度的立体形态描述方法,并通过Grasshopper编程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在此基础上,结合平面形态中优化计算结果,运用深度学习方法进一步对109个非集约化街区在24m、50m、100m、150m以及200m高度上的开发密度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对立体空间形态的优化与管控。城市街区虽然是城市形态的构成单元,但其研究视角却不仅限于街区本身,而需要从城市全局层面出发进行系统性地分析、评价和优化。文章最后探讨了本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与展望。街区虽然仅是城市构成中的基础单元,但却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作为城市形态与建筑发展的基础媒介,街区不但影响了土地开发和建筑形态,而且从单元到全局、从微观到宏观,通过层层传导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发展。故以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研究为契机,不仅可以为未来城市低效用地再利用以及城市更新提供研究基础,也可与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城市风貌塑造等诸多视角进行关联性研究,促进集约高效、和谐统一、生态宜居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徐进[5](2019)在《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绿色化”发展思路和“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的提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规模化高速发展新时期。面对绿色建筑发展多年来一直未得到根本改观的建筑师“缺位”和“失语”的现实困境,如何切实发挥建筑师的龙头作用,在设计源头即奠定和夯实建筑的绿色基石,确保绿色建筑设计基本质量,避免绿色建筑设计的方向性偏差,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也是本研究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本研究秉承“回归基本概念,回归基本原理,回归问题本身,面向现实情境、‘复杂问题有限求解’”的宗旨,采用整体、综合、融贯的系统思维,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展开。首先,以2008-2014年期间广东省内部分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和全部获得广东省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共计155项,含单体建筑600余幢)设计文本及申报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建筑学、经济学、系统论等学科基本理论,对绿色建筑设计现状、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和探究。指出了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普遍存在忽视环境和气候而以主动式技术应用为主导的倾向和“达标应对式”设计盛行的现象,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源于建筑师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等存在认知误区或偏差;二是在我国现有发展模式下,身陷市场的建筑师基于制度约束等现实情境而采取的“理性”选择所致。其次,回归绿色建筑基本概念和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并结合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全面、系统的解析,紧扣当下建设实际,多方面阐释和论证了绿色建筑设计的主导和核心即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制约要素即方案阶段建筑本体防热和自然通风设计,指出适应气候、融合自然的低能耗建筑本体是绿色建筑的绿色内核和基石。系统地厘清和明确了建筑师的角色定位和基本职责。再次,以建筑学基本理论为主导,综合历史学、地理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理论,探究了广府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的体现及内在机理,指出广府传统民居利用建筑本体防热和自然通风的生态智慧,是在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环境等多重约束下做出的“理性”选择而非主动适应气候的“理想”选择,与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倡导的以“防热”、“自然通风”为主的设计理念高度契合。强调学习和借鉴传统民居生态经验需要历史性地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技术等多视角展开,辨析和把握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内在机理和本质,避免陷入“符号化”、“表象化”的窠臼。进而,基于“建筑师角色无法替代”和“设计决策关乎利益和价值判断”等既有研究结论,确定“把住设计核心和关键要素”与“设计约束”并举的对策研究思路,借鉴文化学“文化结构”层级概念,探讨并尝试建构了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三层次框架:1)观念层面:确立绿色建筑观—结合自然、适应气候的低能耗建筑本体是绿色建筑的绿色内核和基石;2)制度层面: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整体性、性能导向和灵活性等原则;鉴于绿色建筑正外部性及设计方案抉择关乎利益及主观价值等因素,需完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体系及设计约束机制,包括设计标准、评价标准、设计指引和设计审查以及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制度等;3)实操层面:在明晰和确立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基础上,采用基于气候分析的建筑空间防热设计和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方法,在制度层面的保障下奠定建筑的绿色基石。针对现行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和评价机制相对后置的现状及弊端,提出了完善方案阶段绿色建筑设计评审机制的初步设想和建议。最后,基于对既有建筑防热设计和自然通风设计方法的总结和进一步分析,结合本研究前述成果,提出了建筑空间防热设计和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的概念、设计机理、设计思路以及设计要素优先次序等,并通过典型案例解析和虚拟实验,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方向性的佐证和进一步阐释。本研究对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及设计管控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尽了些许微薄之力,对绿色建筑设计有关人员尤其是建筑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孙静丹[6](2018)在《谈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工业发展和人口剧增的双重影响下,人们生的生态环境却每况愈下,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影响人们生存环境。为了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城市"的理念慢慢走进人们的生活,"生态和谐"为设计主旨的绿色城市设计被广泛应用和推广,有效协调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彼此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笔者多年经验,详细的分析绿色城市设计园林路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绿色城市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石珂[7](2018)在《谈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简要介绍绿色城市设计园林,对绿色城市设计园林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为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孙化蓉[8](2018)在《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与文化全球化对中国的城乡规划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众多城市在迅速推进的城市建设和快速的城市改造中,因地域、文化、民族差异而逐步形成的城市空间特色正逐步被蚕食,这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紧要问题之一,与之相关的研究与实践不仅是城市发展、市民精神慰藉的需求,也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说过,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及其建造、及其社区、及其城市、及其生活实现与生命地球的天人合一。城市空间特色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已经开始受到各级政府、规划部门的关注,城市总体生态景观格局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理念也逐步得到普遍意义的接受和传播。但目前在如何在做好诊断、保护、恢复的同时利用好城市自然与文化资源、塑造与培育城市新的空间特色方面,仍缺乏有深度、广度的、系统的认识。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是城市空间特色的重要组成,任何城市特色空间都可能或有必要与绿地环境景观结合,实现城市的绿色健康发展。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理论与实践均依托相关的较为成熟的规划理论与实践体系进行附属性的探索,或倾向于三维空间探索、或追求生态环境效益、或侧重历史文化保护与恢复等,其内容深度和广度都不能完全达到一个城市的绿色空间特色规划应有的高度,需要将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工环境等多种空间特色进行融合,形成独立编制、构架完整、层次丰富、可实施性强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了定性讨论法、实证法、定性定量数学统计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基于系统论、协同论等基础理论以及城乡一体发展理论、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理论、城市空间文化本体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同时借鉴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风貌规划、城市设计等相关规划和国内外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论文总结了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出本论文研究的选题由来和研究的必要性,也为后续相关研究做出铺垫。论文对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基本构成内容进行分解分析,并对各因素之间关联性进行系统综合分析,应用了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结合作者多年来主持与参与的近百项实践项目的经验,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与互为支撑,建构了与研究主题相匹配的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体系。论文主要理论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构成研究;二是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评价及方法研究;三是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主要内容研究;四是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控制实施研究。其中,城市绿地空间特色的构成包括了外在物质构成以及内在文化要素构成两部分,二者均为有形的实体空间要素,而不包含脱离绿地空间的非物质部分,论文同时阐述了两部分之间的关联性,为后续物质空间融入自然、人文、人工环境特色奠定基础;其次关于城市绿地空间特色的评价,按照对外在物质构成的宏观、微观评价以及内在文化要素的评价两部分,既体现与前一部分内容的延续和呼应,同时也覆盖了城、乡、个体绿地空间等的系统性层次;再次为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主要内容研究,该部分内容为本次研究的重点,集中了本次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对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目标体系、技术方法、规划层次与体系建构、空间特色塑造策略、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编制内容等的研究;最后为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控制引导实施研究,具体包括了控制引导的方法、控制层次以及内容研究、实施策略研究等。将这些内容进行编排形成论文的七个章节的框架体系。论文研究内容研究与项目实践相辅相成,通过《盐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总规、控规、详规层面)、《南宁市城市品质形象整体提升工程概念性规划》(总规层面)两个项目的实践,论证了相关理论,完善了理论内容框架。其中《南宁市城市品质形象整体提升工程概念性规划》按照论文对于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相应的实施操作,提出了南宁市绿地空间特色规划内容、空间特色资源构成、资源评价、提出目标体系、进行总体形态布局、并分别对区域、边界、界限、节点等城市意象要素进行绿地空间特色塑造,最后进行分类属性的控制。理论研究提升了实践项目的完整性、系统性与科学性,而项目实证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回馈并完善理论,由此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体系。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研究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研究过程,本论文的研究需基于较为宏观的视角去斟酌其系统研究的过程中的关联性研究,以充实与完善核心内容的研究。因此除了对主导内容的研究和总结,作者还探索了相关更为广泛、或更为细化的研究方向,以期通过更加科学、综合的方式为城市空间特色贡献点滴力量。
张丞韫,陈柯[9](2018)在《谈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社会发展境遇下,人们对生活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往的生态环境已经不能迎合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当前的生态环境发展处于瓶颈期,很有可能会对人们产生严重的危害。由此,想要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则应该从城市理念层面着手。在此,涌现出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理念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得到了青睐。因此,在进行城市设计的实践中,要合理地融入绿色理念。其主要是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重要纽带,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充足的准备。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沈中健[10](2017)在《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桑植县酉水风光产业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快速城镇化,为城市带来了自然环境恶化、文化结构断裂、社会活力缺失等问题。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的矛盾显着,追求城市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构建城市空间的生态和谐、文化和谐以及社会和谐已经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论文以绿色城市设计的理念为出发点,旨在构建绿色城市设计的策略体系,通过桑植县酉水风光产业带这一滨河景观风貌带的设计研究,加强绿色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衔接。论文总结了绿色城市设计的研究历程,论述了绿色城市设计的研究基础、基本概念与基本内涵。基于绿色城市设计的理念,系统分析了滨河景观带风貌带的相关案例,并结合案例分析以及对前期既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提出了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滨河景观风貌带的技术体系,阐述了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滨河景观风貌带设计的基本内容与设计原则。最后,基于前文的研究基础,阐述了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桑植县酉水风光产业带的设计过程。桑植县酉水风光产业带处于滨河地带,河道两侧地势变化复杂,且山洪等间歇式洪水多发。同时,桑植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与多民族文化交融形成了当地的文化积淀,而由于快速城镇化等因素,桑植县缺乏地域特色,城市形象的历史内涵并不突出。在规划与设计实践中,着重考虑了基于生态防灾的土地利用模式,延续地域特色的空间环境设计,尊重文化传统的建筑单体塑造,提升空间活力与旅游产业的功能结构组成,以及综合防灾减灾的空间布局等方面。论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如何在城市设计中促进并实现滨河景观带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强化了绿色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衔接,为形成绿色滨河景观带提供了指导性的策略方法。
二、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绿色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
1.1 以人为本 |
1.2 绿色生态 |
1.3 节能环保 |
2 绿色城市规划设计原理 |
2.1 整体性原理 |
2.2 循环可持续原理 |
2.3 共生原理 |
3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
3.1 整体规划 |
3.2 湿地公园规划 |
3.3 道路绿化建设 |
3.4 小区公园建设 |
4 结语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3)瑞典Citylab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借鉴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可持续发展途径探索 |
1.1.2 瑞典可持续发展及Citylab导则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可持续发展城市 |
1.3.2 可持续性城市设计 |
1.4 研究现状 |
1.4.1 生态城市思想发展历程和理论研究综述 |
1.4.2 绿色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和设计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可持续城市实践现状 |
2.1 我国可持续城市实践历程 |
2.2 我国可持续城市实践典范案例 |
2.2.1 生态新城:中新生态城 |
2.2.2 生态化改造:深圳光明新区 |
2.3 我国可持续城市实践问题 |
2.3.1 技术标准体系空洞 |
2.3.2 驱动力来源单一 |
2.3.3 评价检测标准冗杂 |
2.3.4 长期管理难以为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瑞典Citylab城市设计导则及其实践路径 |
3.1 Citylab导则理论方法研究 |
3.1.1 Citylab导则简介 |
3.1.2 Citylab导则案例分析 |
3.1.2.1 皇家海港城 |
3.1.2.2 阿尔巴诺校园 |
3.1.3 Citylab导则步骤提取 |
3.1.3.1 步骤一:总体可持续发展目标 |
3.1.3.2 步骤二:现有条件、愿景和项目目标的描述 |
3.1.3.3 步骤三:流程管理 |
3.1.3.4 步骤四:重点领域 |
3.1.3.5 步骤五:定义列表 |
3.1.4 Citylab导则指导方法 |
3.2 Citylab导则实践途径研究 |
3.2.1 Citylab导则实践要点提取 |
3.2.1.1 导则指导设计 |
3.2.1.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3.2.1.3 过程控制管理 |
3.2.1.4 多方参与协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常州天宁实践:Citylab导则指导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 |
4.1 项目背景 |
4.2 Citylab指导的总体可持续目标确定 |
4.2.1 共建多样互联 |
4.2.2 循环资源利用 |
4.2.3 复兴水岸空间 |
4.2.4 凝聚城市活力 |
4.3 5个步骤、2方法在具体地块的应用探索 |
4.3.1 老城新径 |
4.3.2 活力社区的连续“有机质” |
4.3.3 水网城市中的创意乐土 |
4.3.4 城市活力的绿色起搏器 |
4.3.5 连接城·河·生境的村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瑞典访学 |
(4)基于数字技术的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集约型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 |
1.1.2 地块、街区与街区制 |
1.1.3 城市街区形态管控技术的发展 |
1.1.4 第四代城市设计——数字城市设计 |
1.2 研究对象、视角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城市街区 |
1.2.2 研究视角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现状与动态 |
1.3.1 西方城镇街区形态的演变与量化解析 |
1.3.2 我国城市街区形态的研究进展 |
1.3.3 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与应用 |
1.3.4 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形态评价与优化技术发展 |
1.3.5 小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探索数字技术在城市街区形态发展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
1.4.2 解析非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的不足与发展潜力 |
1.4.3 为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发展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的理论构建 |
2.1 集约型城市街区概念辨析 |
2.1.1 集约的概念与基本测度方法 |
2.1.2 集约型城市与相关城市发展理念的内涵思辨 |
2.1.3 城市设计视角下集约型城市街区的概念界定 |
2.2 城市街区形态发展动力与规律 |
2.2.1 空间经济学作为街区形态发展主导因素 |
2.2.2 城市街区形态发展的内在动力——空间互动 |
2.2.3 城市街区形态发展规律 |
2.3 集约化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的内在机制 |
2.3.1 基于全局视角的系统性评价与优化 |
2.3.2 基于投入与产出的集约化评价 |
2.3.3 基于规律学习的街区形态优化 |
2.4 集约型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的形态学基础与分析维度 |
2.4.1 .基于定量分析的城市形态学研究 |
2.4.2 城市形态定量分析与城市设计 |
2.4.3 集约化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维度——平面形态与立体形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化技术应用路径与方法解析 |
3.1 数字化城市设计的兴起与发展 |
3.1.1 当代城市设计的困境 |
3.1.2 数字化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3.1.3 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的技术流程 |
3.2 城市街区形态采集与数据分析 |
3.2.1 基于开源信息的城市街区建模 |
3.2.2 基于Grasshopper编程的模型数据信息获取 |
3.2.3 数据统计与信息管理 |
3.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城市街区形态集约化评价策略 |
3.3.1 基于生产关系的集约化评价 |
3.3.2 基于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数据包络分析 |
3.3.3 有效区分集约与非集约城市街区 |
3.4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非集约型街区形态优化策略 |
3.4.1 基于相似系数的形态参照 |
3.4.2 深度学习概念与基本原理 |
3.4.3 深度学习模型搭建与训练 |
3.5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街区形态优化决策 |
3.5.1 深度学习计算结果的概率统计 |
3.5.2 贝叶斯统计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
3.5.3 基于SPSS的贝叶斯统计 |
3.5.4 置信区间——形态指标优化的弹性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街区平面形态的集约化评价与优化 |
4.1 街区平面形态集约化评价指标及其量化方法 |
4.1.1 可达性 |
4.1.2 用地形态 |
4.1.3 界面效率 |
4.1.4 开发形态指标 |
4.1.5 研究样本 |
4.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集约化评价与分析 |
4.2.1 指标分类——投入型指标与产出型指标 |
4.2.2 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
4.2.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形态优化与不足 |
4.3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形态优化 |
4.3.1 深度学习模型的搭建与优化训练 |
4.3.2 数据包络分析作为深度学习优化的基础——训练样本与优化样本的分类 |
4.3.3 形态优化数据分析 |
4.4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形态指标优化 |
4.4.1 形态优化数据不确定性分析 |
4.4.2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形态指标优化 |
4.4.3 非集约型街区平面形态的提升潜力与发展决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街区立体空间形态优化 |
5.1 城市街区立体空间形态 |
5.1.1 从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 |
5.1.2 当前城市街区立体空间形态的研究视角 |
5.1.3 街区立体空间形态——垂直空间密度 |
5.2 城市街区垂直空间密度 |
5.2.1 街区垂直空间密度概念 |
5.2.2 街区垂直空间密度的研究意义 |
5.2.3 街区垂直空间密度的度量方法 |
5.2.4 街区垂直空间密度特征分析与评价 |
5.3 基于深度学习的非集约型街区垂直空间密度优化 |
5.3.1 街区垂直空间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指标构成 |
5.3.2 垂直空间密度的优化基础 |
5.3.4 基于深度学习的非集约化街区立体形态优化计算 |
5.4 立体空间形态引导 |
5.4.1 垂直空间密度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5.4.2 差值计算分析 |
5.4.3 立体空间形态推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论文研究的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6.5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5)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全球共识 |
1.1.2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进入常态化 |
1.1.3 绿色建筑实践中建筑师的“缺席”与“迷失”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域界定 |
1.2.1 相关概念释义 |
1.2.2 研究域的界定 |
1.3 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动态及述评 |
1.3.1 国外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动态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意义 |
第2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现状问题及思考 |
2.1 绿色建筑发展及设计概况 |
2.1.1 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
2.1.2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概况 |
2.1.3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设计概况 |
2.2 建筑设计的绿色“缺失”与建筑师的绿色“迷思” |
2.2.1 建筑设计的绿色“缺失”主要体现 |
2.2.2 建筑师的绿色“误会”与“迷思” |
2.2.3 绿色建筑的“神”、“形”之辩 |
2.3 绿色建筑的“创新”体现与建筑师的“失语” |
2.3.1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与“创新” |
2.3.2 实践中“理性”建筑师的选择性“失语” |
2.3.3 绿色建筑的复杂性探究及思考 |
2.4 关于“达标应对式”设计模式的反思 |
2.4.1 “达标应对式”设计模式的是非功过 |
2.4.2 绿色建筑正外部性与“看得见的手” |
2.4.3 绿色建筑的设计“龙头”之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 |
3.1 绿色建筑的内涵及特征 |
3.1.1 绿色建筑的内涵 |
3.1.2 绿色建筑的特征 |
3.2 回归本原辨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
3.2.1 基于绿色建筑的本质内涵界定绿色建筑的绿色性能 |
3.2.2 基于建筑整体性能探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
3.2.3 基于环境负荷探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
3.3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
3.3.1 评价指标概况 |
3.3.2 评价指标与建筑专业设计的关联 |
3.3.3 设计阶段划分及各阶段设计要求 |
3.3.4 各设计阶段的特点 |
3.3.5 各阶段设计内容与绿色建筑指标的关联 |
3.3.6 绿色建筑设计各阶段的核心与关键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湿热气候区传统建筑的生态经验 |
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4.1.1 岭南和岭南传统建筑 |
4.1.2 广府、广府传统建筑和广府传统民居 |
4.1.3 时间范畴 |
4.2 岭南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
4.2.1 自然环境 |
4.2.2 历史沿革 |
4.3 广府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及其局限探讨 |
4.3.1 广府传统民居的历史沿革 |
4.3.2 广府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及设计特点 |
4.3.3 广府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及其局限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探讨 |
5.1 建筑设计方法经典理论解析 |
5.1.1 设计问题及设计过程的本质 |
5.1.2 建筑设计方法经典理论辨析 |
5.1.3 建筑设计方法的进一步思考 |
5.2 对绿色建筑设计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的进一步分析 |
5.2.1 基于“时间尺度”和“设计问题模型”对关键设计要素的再分析 |
5.2.2 避免主观因素及“强权”干预的关键设计要素再分析 |
5.3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框架建构 |
5.3.1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框架 |
5.3.2 对策一:澄清认识,回归本源,重构绿色建筑观 |
5.3.3 对策二:确立设计原则,完善设计指引,健全管控机制 |
5.3.4 对策三:把握设计核心,抓住关键要素,建筑绿色基石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解析 |
6.1 设计概念与建筑节能设计机理 |
6.1.1 被动式设计、生物气候设计、建筑热工设计与建筑气候设计 |
6.1.2 适应湿热气候的建筑节能设计机理 |
6.1.3 结合自然的建筑空间防热和通风设计 |
6.2 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 |
6.2.1 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的内涵及机理 |
6.2.2 建筑外部空间自然通风设计 |
6.2.3 建筑表皮与内部空间自然通风设计 |
6.3 建筑空间防热设计 |
6.3.1 建筑表皮防热设计 |
6.3.2 建筑外部空间防热设计 |
6.3.3 建筑内部空间防热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范例及能耗实验 |
7.1 岭南特色的绿色设计典范—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 |
7.1.1 项目概况 |
7.1.2 设计理念 |
7.1.3 设计方法 |
7.1.4 设计特点 |
7.2 自带绿色“基因”的理性设计范例—广州发展中心大厦 |
7.2.1 项目概况 |
7.2.2 设计理念 |
7.2.3 设计方法 |
7.2.4 设计特点 |
7.3 针对典型办公建筑能耗敏感性的正交实验 |
7.3.1 正交实验表的因素及水平选取 |
7.3.2 正交实验基础模型设置 |
7.3.3 标准层正交实验 |
7.3.4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7.3.5 重点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7.3.6 实验结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谈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要遵循的原则 |
1.1 节能原则 |
1.2 生态原则 |
1.3 人本原则 |
2 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 |
2.1 做到理念与实践的统一 |
2.2 兼顾城市的多重功能 |
2.3 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组织 |
2.4 合理的开发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
2.5 强调弹性, 适应多变形 |
2.6 交通设计 |
2.7 统筹协调自然生态与人工系统 |
3 结束语 |
(7)谈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绿色城市设计原理概述 |
2.1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 |
2.2 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要求 |
3 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
3.1 原理与实践适应 |
3.2 发展与保护同步 |
3.3 人工与生态协调 |
3.4 保护与利用并重 |
4 结语 |
(8)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问题 |
1.1.1 城市空间特色的危机 |
1.1.2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相关规划存在问题 |
1.2 概念辨析 |
1.2.1 城市特色与城市空间特色 |
1.2.2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结构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相关理论的研究 |
1.4.1 基础理论:系统论、协同论 |
1.4.2 城乡一体发展理论 |
1.4.3 城市意象理论 |
1.4.4 城市空间文化本体论 |
1.5 相关规划理论与方法借鉴 |
1.5.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1.5.2 城市风貌规划 |
1.5.3 城市设计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及实践概述 |
1.6.1 国外研究与实践情况 |
1.6.2 国内研究与实践情况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构成研究 |
2.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构成解析 |
2.1.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构成属性 |
2.1.2 物质与文化要素构成的协同运动 |
2.2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外在物质构成 |
2.2.1 物质要素构成 |
2.2.2 特色载体 |
2.2.3 类型研究 |
2.3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内在文化要素 |
2.3.1 城市绿地空间的文化内涵 |
2.3.2 文化要素构成 |
2.3.3 特色文化分类 |
2.3.4 文化要素的双重性 |
2.4 物质与文化要素构成的关联性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评价及其方法研究 |
3.1 城市空间特色评价的分类 |
3.2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3.3 城市空间特色宏观化空间结构评价 |
3.3.1 整体空间形态评价的可读率 |
3.3.2 特色区域评价的有效比 |
3.3.3 特色道路、边界评价的完整度 |
3.3.4 特色节点、标志评价的标志级 |
3.4 城市空间特色微观化评价 |
3.4.1 特色评价指标体系 |
3.4.2 特色评价方法 |
3.5 城市空间特色内在文化评价 |
3.5.1 空间特色宏观化文化评价 |
3.5.2 空间特色微观化文化评价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主要内容研究 |
4.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目标作用 |
4.1.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概述 |
4.1.2 特征与作用 |
4.1.3 目标体系 |
4.1.4 盐城市目标体系 |
4.2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方法 |
4.2.1 依据与基本原则 |
4.2.2 工作程序与内容 |
4.2.3 技术方法 |
4.3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体系建构 |
4.3.1 总体规划层面 |
4.3.2 控制规划层面 |
4.3.3 详细规划层面 |
4.3.4 规划体系的衔接路径 |
4.4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赋形与塑造策略 |
4.4.1 塑造自然环境特色 |
4.4.2 塑造人文环境特色 |
4.4.3 塑造人工环境特色 |
4.5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编制内容研究 |
4.5.1 绿地空间格局 |
4.5.2 绿地空间特色区域 |
4.5.3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边界 |
4.5.4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道路 |
4.5.5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节点 |
4.5.6 标志物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控制引导实施研究 |
5.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控制引导方法 |
5.1.1 整体性的控制引导 |
5.1.2 分区的控制引导 |
5.1.3 分系统的控制引导 |
5.1.4 问题导向的控制引导 |
5.2 控制层次及内容研究 |
5.2.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总体控制 |
5.2.2 分区级空间特色控制 |
5.2.3 重点绿地空间特色引导 |
5.3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实施策略研究 |
5.3.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实施的相关因素 |
5.3.2 实践策略研究 |
5.3.3 规划实施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研究应用一:以南宁市品质形象提升工程为例 |
6.1 南宁市绿地空间特色规划内容 |
6.1.1 规划层次 |
6.1.2 规划体系 |
6.1.3 规划成果 |
6.2 南宁市绿地空间特色资源构成 |
6.2.1 物质构成要素 |
6.2.2 文化构成要素 |
6.3 南宁市绿地空间特色资源评价 |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3.2 空间特色资源评价分析 |
6.3.3 结论 |
6.4 目标体系:生态、文化、宜居南宁 |
6.5 总体格局:生态、文化、宜居城市绿地空间布局 |
6.5.1 五大文化主题特色绿地分区 |
6.5.2 山水特色绿地结构 |
6.5.3 文化特色景观格局 |
6.5.4 生态特色景观格局 |
6.5.5 宜居城市景观格局 |
6.6 区域:五象新区和凤岭北火车东站 |
6.7 边界:邕江生态文化特色景观带 |
6.7.1 艺术景观节点设置与视线提升 |
6.7.2 绿色景观文化特色塑造 |
6.7.3 生态廊道景观特色布局 |
6.7.4 交通系统特色布局 |
6.7.5 水环境特色保护提升 |
6.8 边界:生态特色外、中、内高速环 |
6.9 界线:多元文化道路景观规划 |
6.10 节点:水绿特色绿地景观塑造 |
6.11 分类属性控制 |
6.11.1 引导导则 |
6.11.2 批型分类 |
6.11.3 控制实施细则 |
6.12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应用二:以盐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
7.1 盐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资源与评价 |
7.1.1 状态评价 |
7.1.2 等级评价 |
7.2 生态宜居型绿地空间特色塑造 |
7.2.1 特色塑造层次 |
7.2.2 特色塑造体系 |
7.2.3 中心城区历史游憩空间特色塑造 |
7.2.4 海盐文化特色界限布局 |
7.2.5 历史文化特色节点布局 |
7.3 盐城生态宜居型绿地空间特色控制引导应用 |
7.3.1 规划原则 |
7.3.2 图则控制方法 |
7.4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总结 |
8.1 研究成果 |
8.2 对策性建议 |
8.3 后续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主持与参与的相关项目 |
(9)谈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色城市设计原理概述 |
1.1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 |
1.2 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要求 |
2 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遵循的原则 |
2.1 节能原则 |
2.2 生态原则 |
2.3 人本原则 |
2.4 一般性城市设计原则 |
3 绿色城市规划设计的展望 |
4 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
4.1 原理与实践相吻合 |
4.2 发展和保护相同步 |
4.3 人工与生态相协调 |
4.4 保护与利用相并重 |
5 结语 |
(10)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桑植县酉水风光产业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的引入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构建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滨河景观带设计技术体系 |
1.2.2 加强绿色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衔接 |
1.3 研究现状与动态 |
1.3.1 绿色城市设计的理论渊源与发展总结 |
1.3.2 绿色城市设计的研究发展概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绿色城市设计的基本内容 |
2.1 绿色城市设计的研究基础 |
2.1.1 城市生态学 |
2.1.2 城市文化学 |
2.1.3 城市空间形态 |
2.2 绿色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解析 |
2.2.1 生态与绿色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
2.2.2 绿色城市与生态城市的相互关系 |
2.2.3 绿色城市设计的概念 |
2.3 绿色城市设计的基本内涵 |
2.3.1 维持城市空间的生态平衡与稳定 |
2.3.2 延续城市地域文化 |
2.3.3 促进社会和谐 |
2.4 绿色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
2.4.1 生态平衡原则 |
2.4.2 整体和谐原则 |
2.4.3 文脉延续原则 |
2.4.4 空间适宜原则 |
2.4.5 社会公平原则 |
2.5 绿色城市设计的技术体系 |
第3章 相关案例研究 |
3.1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石河河道景观片区城市设计 |
3.1.1 项目背景 |
3.1.2 设计策略分析 |
3.2 兖州泗河景观带城市设计 |
3.2.1 项目背景 |
3.2.2 设计策略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滨河景观带设计的技术体系构建 |
4.1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滨河景观带设计的基本内容 |
4.1.1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滨河景观带设计的基本目标及视角 |
4.1.2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滨河景观带设计的研究内容 |
4.2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滨河景观带设计的基本原则 |
4.2.1 生态优先原则 |
4.2.2 系统和谐原则 |
4.2.3 以人为本原则 |
4.2.4 文化传承原则 |
4.3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滨河景观带设计的技术体系 |
4.4 小结 |
第5章 桑植县酉水风光产业带设计研究 |
5.1 前期分析 |
5.1.1 项目背景分析 |
5.1.2 现状分析 |
5.2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设计策略 |
5.2.1 土地利用模式 |
5.2.2 功能结构 |
5.2.3 绿色交通体系 |
5.2.4 开放空间设计 |
5.2.5 综合防灾减灾 |
5.2.6 建筑单体设计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图片目录 |
附录:桑植县酉水风光产业带设计图纸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四、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 刘巍,蒋伟,孟令晗. 城市住宅, 2021(10)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瑞典Citylab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借鉴与实践探索[D]. 段一行. 东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数字技术的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方法研究[D]. 曲冰. 东南大学, 2020(01)
- [5]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与方法研究[D]. 徐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谈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J]. 孙静丹. 建材与装饰, 2018(45)
- [7]谈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J]. 石珂.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15)
- [8]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研究与实践[D]. 孙化蓉.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9]谈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J]. 张丞韫,陈柯.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8(05)
- [10]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桑植县酉水风光产业带设计研究[D]. 沈中健. 山东建筑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