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空间设计营造诗意的家

模糊的空间设计营造诗意的家

一、模糊性空间设计营造诗意家园(论文文献综述)

孟凤梅[1](2021)在《“化境”理论观照下的江南私家园林意境营造研究》文中认为意境是中国园林的灵魂与魅力所在,也是中国园林造园所追求的最高目标。然而,如今的国内园林设计已然失去了其固有的“灵魂”与“魅力”,与原有的那种诗情画意与含蓄迷离的园林特色背道而驰,究其根本,这与现代造园家的设计思想与理论认识有关。首先,国内的园林设计师受西方设计思想的影响,盲目照搬西方设计理论与设计案例,从而失去了对本国园林设计特色应有的自信。其次,国内造园家的意识虽有觉醒,且想要试图寻回中国园林之“魂”,但又对本国博大而精深的造境理论存在认识浅薄或含混的状态,故而使国内园林设计出现了意境混杂的现象。有此二因,国内园林设计必定会失去其应有“灵魂”与“魅力”。本文以古人营建的江南私家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董豫赣老师的化境理论为造境思想,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与分析,和结合对现存江南私家园林的实地调研,最终印证与总结出江南私家园林意境的营造之法,从而给予现代造园以启示。化境理论实为中国文人的造园理论,其最终目的即是为了营造出深邃的园林意境,故以化境理论为造境思想来观照江南私家园林意境的营造,旨在能营造出深邃的江南私家园林意境。本文从江南私家园林造园的三要素山石、建筑、植物以及空间布局入手,以“化境”理论为“造境”思想来阐述并论证江南私家园林意境的营造。首先以“化境”理论中的“假借”之法论证与营造江南私家园林“浑然天成的山水意境”;其次以“化境”理论中的“模糊性”原则论证与营造江南私家园林建筑中“模棱两可的含蓄意境”;再次以“化境”理论中阐述的与园林植物相关的部分内容,来论证与营造江南私家园林植物“层出不穷的随机意境”;最后以“化境”理论中的“互成性”原则论证与营造江南私家园林“相反相成的空间意境”。研究江南私家园林意境的营造之法旨在能够给予现代园林设计以些许启示,也旨在使现代造园家寻回中国园林之“根”,找回中国园林之“魂”,营建出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园林艺术,“意境”的营造与体现无疑是现代造园家为国内园林艺术“寻根找魂”的最好方法。

张丽[2](2021)在《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尤里·卡扎科夫是苏联抒情散文的中坚力量,被誉为“散文领域中的诗人和画家”,为二十世纪的苏联文学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卡扎科夫的文学创作以语言优美,文笔亲切而真诚,明丽如画的大自然景色描绘和诗一般的抒情韵味见长,并以非比寻常的坦诚来展示人类心灵世界最深处的秘密,以深邃的目光反思自我,带有浓厚的审美意味。然而,当俄罗斯学界已经掀起“卡扎科夫学”热潮的今天,这样一位优秀的作家,我们对其却知之甚少,迄今更缺乏应有的学术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另外,就俄罗斯的卡扎科夫研究,笔者经研究发现,虽然角度较多,但对代表作家艺术风格的抒情叙事却缺乏充分研究,尚不足以言系统与深入。此等状况为本论文选题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以及对抒情叙事概念的界定,综述了中外学界对卡扎科夫抒情叙事相关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抒情叙事的情感叙述是一种基于人与世界的情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审美活动。因此,笔者从卡扎科夫的叙事美学出发,分别阐释其简约之美、真诚之美、自然之美,并基于这三方面分析作家文学创作中抒情叙事。第二章研究卡扎科夫抒情叙事的文本建构及其特色体现,笔者将从叙事的抒情性、音乐性以及叙事时间的内化等角度阐释叙事策略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以作家的《北方日记》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其抒情叙事中所蕴涵的体裁混合特征,主要是日记、游记、诗歌、随笔之间体裁混合所呈现出的文本特征。第四章研究卡扎科夫散文对俄罗斯文学抒情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将卡扎科夫与屠格涅夫、契诃夫、布宁、普里什文、帕乌斯托夫斯基对比,分别阐释对其抒情叙事特征的继承与创新。结语部分,基于上述四个层面分析来呈现所得出的结论,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卡扎科夫散文中抒情叙事的总体特征。

顾芝君[3](2021)在《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持续高速扩展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暴露出来了诸多问题,例如历史街区的千城一面。这些文化均质化的现象,表面上是由于规划手段的滞后与不当,实际上是对场所精神内涵的肤浅认知造成的。历史街区是宝贵的空间资源,是树立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表达形式,具有着物质空间和人文精神的双重价值。寻求优秀的理论准则,建立通用的设计规划体系,在日益凸显文化自觉意识重要性的今天成了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意境论和场所精神理论为研究范围,以苏州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诗歌和理论的归纳分析,将中国传统的意境论引入场所精神的研究中,并与西方的相关理论建立起对应关系,探究演化过程和规律,为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解读和重塑提供了新框架。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进行诗歌意境论与场所精神理论的关联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解读进行概念分析,在内涵、理论基础、构成层次和认知方式上对二者进行对比。继而肯定了意境论对当代历史街区场所精神营造的价值,划分出“物境”、“情境”和“意境”三个层级,奠定了行文思路。其次,围绕这三个层级,分别展开具体分析,结合苏州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三个街区的实际案例,研究其中场所精神的形成特征、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证实理论的实用性与可靠性。最后,从实例中归纳出对应不同层级的设计策略,并进行策略的适用性延展。研究发现,东方的意境和西方的场所精神存在内涵相近、意象筑基、层级推升、身体本源四点共通之处。因此可以在物境、情境和意境三个层级中进行具体区域场所精神的研究。在“物境”层面上,形成过程从“目击其物”到“搜象于物”。三个街区具有不同的物境特征:寒山寺以钟声为内核、桃花坞以桃花为统领,虎丘以地景为奠基。物境的演变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驱动力共同影响。在“情境”层面上,主体通过“移情”对物象由感而发,继而抒发情怀。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三者在古代时期的情境分别为:满腔愁绪、归园田居、怀古感今。三者的情境正在向正面积极维度发展。在“意境”层面上,中西方“情景理”和“天地人神”的核心区别在于“惟和”与“接近神性”的本质追求不同。主体情感对空间的注入产生了物境到情境质的提升,多维交织的密度和结构决定了情境到意境的飞跃。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这三个街区古时的意境分别呈现空灵幽邃、沉静儒雅、出世入世的特点。意境的演变是内外因综合的结果,文化氛围的消逝以及商业媒体的入侵已经成为当今意境呈现的最大问题。最后依托诗歌意境营造与感知机制确立了原真性、合理性和差异性设计原则。继而针对研究对象分别提出在立意、物境、情境和意境方面的场所精神提升策略,并且对国内其他历史街区做出虚实结合、善于运用“藏”、回归聚落和交还时间的建议。在理论方面,本文从中国传统诗学出发,将东方语境下的意境与西方语境下的场所精神相融合,总结了新兴的研究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思考模式,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本文总结的场所精神营造模式,为我国正面临的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的困境提供了解决思路。

吴灿[4](2021)在《徽州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意境阐释》文中提出徽派建筑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其中蕴含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和深刻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甚至至今也没有失去其使用价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珍视传统徽派建筑艺术,继承其优秀传统。意境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追求。意境的内涵和特征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受到道禅思想的影响。关于意境的研究,中国传统诗画艺术无论从作品的意境表达还是理论成果都比建筑意境成熟得多。本文中从建筑审美体验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前人对意境的研究理论,分析总结出建筑意境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并将对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意境的阐释分为表象、意象、意境等三个由浅至深的层层递进层次:第一是主体对村落构成要素的表象感知;第二是主体与客体的情景交融,表象转化为意象;第三个层次是主体心灵上超越有限的意象,通过灵想和幻想到达无限广阔的象外之境,领悟宇宙的生命真谛,产生深刻的哲理性感悟。最后按照这三个层次,从自身体验的角度,归纳总结出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五种意境类型。按照表象到意象,意象到意境的隐含递进关系,分别描述这五种诗性空间意境的给人生命启示和深刻哲理性感悟。本文借鉴其它艺术意境的理论成果,结合建筑自身情况,以呈坎古村落为徽州的缩影,试图探析传统徽派建筑意境的生成方式和意境类型。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沈昕[6](2020)在《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文中指出如同人们只会用习得的认知方式去认识事物一样,多数建筑师也只会用习得的方法来设计。务实或求虚,建筑师有各自的方法生成一幢建筑,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经验常使他们在未开始设计之前便预设出某种结果,并在后续进程中对这个结果进行有力的控制,这的确是普遍而高效的方法,但固定、容易的操作难免成为建筑师不思考的惯力,使设计停留于表面从而远离了创造。苏轼在评论柳宗元的诗时写到“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苏轼的“反常”是指诗的内容或表现手法不符合人所共知习见的常情、常规,而“合道”则肯定这种“反常”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创造出既符合艺术创新规律又非一般的新奇形象。冯纪忠在介绍“何陋轩”时笑称其是对“反常合道”的妙用,然而,冯纪忠所谓的“反常”与“合道”在建筑中指向什么?本文的讨论从求解这个问题开始,主体分为“寻解——收编”两个部分。首先,思考“反常合道”在建筑中的指向,笔者通过提取历史中的“非常规”建造活动,将其置于与“常规”建筑的对比关系中,以寻解何为“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从探讨使之发生的原因中,挖掘出两条与“常”相关的“反常”线索:“常规建造”与“日常生活”。二者相互掣肘、贯穿始终,使论文研究在避免被经验化的理论绑架而脱离于现实的同时,也避免过分纠缠于“日常”而落入世俗。“道”常被人用“否定”的方式描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道”包含着不可定义的特性,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道”表达着万物并不以客观物而存在,它需要通过人的体悟去获得,似一种可不断深入探索的无穷尽结构。“合道”作为动词,指不同的建筑师探求创作之意义的过程,如何“合”是本研究的核心,即通过现象来反思设计的固定方法,而非讨论“反常”建筑现象本身。在方法反思的过程中,园林处在与“反常”相关的两条线索交汇处,与此同时,园林还具有接续古今、延长传统智慧的能力。在进一步的园林研究中笔者总结出三个重要启示:关乎结构、身体以及材料。因为当代“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得自于完全不同的创作方法,笔者用这三个同样没有清晰界限的启示应对当代庞杂建筑异规的筛选与编配工作,通过“有法无式”(结构)、“道不远人”(身体)、“莫若以明”(材料)来讨论、联类当代创作中互文的、可变的、不连续的、否定的、借鉴的、叠合的“反常”建筑方法,为重新探寻身体“经验”与“体验”、建筑的创作与使用以及材料的可能性提供出机会,并在进一步对这些“反常”建筑的共有特征进行总结的过程中,使隐藏于现象背后的价值被人们识别,以期对人们思考当代建筑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沈伟[7](2020)在《人居·情思 ——浅析传统聚落空间的秩序伦理对人与环境情感的汇聚及传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让世人惊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与“国际式”的样式充斥着我们的城市。形式化和教条化的城市居住模式、冷漠的居住环境、完全与自然割裂的状态和寡淡的邻里关系已然与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观背道而驰,它们徒有商业价值,却缺乏生命的意义。基于当下的环境现状,本文将目光聚焦于传统聚落,旨在解读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系统中人与建筑、环境之间最好的情感和精神状态。从传统聚落空间的秩序伦理关系入手,围绕一个“情”字去探寻隐藏在聚落空间里的那份温情,那份对过往的回忆,那份诗意的、身心灵得以安息的宜居生活。论文针对传统聚落空间秩序伦理中情感产生的基础背景进行全面分析,围绕中华民族独具的东方情感意象、情感源起、情感特征和情感本质等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不同聚落实例从生活仪式、文化习俗、自然环境、空间形态、色彩材质等方面综合论述了传统聚落空间秩序伦理中情感的产生、汇聚及传承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聚焦福建平潭地区传统石头厝民居聚落展开重点分析与论述。最后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和石头厝聚落的创作实践进行辅助分析,呼吁构建有“温度”的家园。希望通过对传统聚落空间中人文情感的探讨,为当下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和聚落更新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黄浦蓉[8](2020)在《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及其作品解析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下的时空压缩语境中,建筑空间存在普遍意义上的精神缺失,与人们对“诗意的栖居”、“空间精神”的向往诉求成为了一组亟待解决的矛盾。这一问题随着时空的发展与剧变而越发凸显,并促进着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们不断谋求创作中的自省与转变。人们对建筑的诉求从来都不仅局限于“坚固、实用、美观”,还体现在空间精神的感受上。尽管在前人的研究中关于“场所精神”、“诗意建构”、“静谧空间”等塑造空间精神的理论众多,但是置于当下我们仍然缺乏针对以建筑师主观能动性为主体背景的、较为系统的研究与解析。将具有自省意识的、对于空间精神的营造不断探索与实践的建筑师整合到时空压缩语境中进行分析,探究时代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对于空间精神塑造的重要性。本文从近现代中国建筑师的自省及其实践展开研究,试图梳理出建筑师的自省发展历程,并结合当下建筑师的思考与实践,进一步分析出在时空压缩语境中存在着三种主要的自省立场,即:“时空压缩语境的批判性抵抗”、“对时空压缩语境的积极性回应”、“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权宜性介入”。文中以具体建筑作品为研究对象,借助“类型中抽取典型”、“图解分析”、“建筑师言说分析”与“分类比较”等方法解析在时空压缩语境下的自省型建筑案例,旨在总结出带有自省色彩的建筑设计策略与方法,以期解决建筑精神“匮乏”的困境,为当前时空压缩背景下的建筑空间精神塑造提供参考依据。

郭颖萍[9](2020)在《李睿珺电影创作研究》文中认为李睿珺作为一位80后新锐导演,目前共拍摄了五部长片,凭借艺术性极高的作品在各大电影节上屡屡获奖。在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并存的文化语境下,李睿珺的影片将镜头对准西部乡村,他始终以平视视角关注生活其中的“人”的真实境遇,直面乡土转型中的农民面临的物质和精神困境。李睿珺的影片不仅思想内涵丰厚,电影语言也风格独具,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他以“间离”手法呈现影像的方式,使他的影片在重塑电影纪实美学的同时,具有东方韵味的诗化风格。本文主体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章整合李睿珺的成长经历和创作轨迹,以追溯其创作之源;第二章探讨李睿珺电影的主题意蕴,深入挖掘其影片的思想内涵;第三章从李睿珺电影一以贯之的“老—中—小”的人物设置模式着手,全面分析其电影人物的主体意识和性格特征,挖掘人物形象中蕴含的文化意蕴;第四章对李睿珺电影中的视听符号及其叙事功能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探究其影片的美学价值和风格;第五章则从纪实美学的角度阐述李睿珺创作中的诗意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第六章将李睿珺置于当下乡土电影题材导演的谱系中,论述李睿珺创作的得失及其对乡土题材电影的发展。全文力求从以上几方面,从李睿珺影片风格与其他导演的对比中,深入研究其影片的作者性。

李奇[10](2020)在《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当代建筑空间、景观园林空间因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影响与冲击,出现了盲目模仿、随意拼凑的不良现象,这就导致了本土建筑文化的侵蚀与丢失——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语汇与文化底蕴即将面临强大的威胁;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与审美品格即将面临沉寂的消失。无疑,面对世界飞速发展的大环境,我们需要紧跟前行的脚步,与时俱进,但同时更需要建立本土建筑文化自信、发掘本土建筑文化魅力,努力找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平衡状态,中国建筑只有扎根于本土汲取营养才能在当今继续发光发热。在中国传统建筑的长河中,中国古典园林显然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基于此,笔者试图从对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的“建筑本体—空间感知—空间营造—设计语言”的一整套研究过程中梳理出中国古典园林内部线性边界空间的营造美学思想,希望能对中国当代建筑空间、景观园林空间的设计营造有一些启示帮助,以此为中国建筑本土化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厘清了苏州私家园林的文化背景以及廊、墙线性边界在园林中的历史发展;其次,是关于廊、墙线性边界的基础及延伸,分析了园林廊、墙建筑的本体属性与空间内涵,对它们进行了更深刻地解读;然后,记录了笔者自身对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空间的现象感知,以人的主观感受叙述其空间中所彰显出来的模糊、朦胧的“意趣之美”;再者,以现象感知为基础,分析其背后的本质根源,即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空间的物质营造,以现实客观的理性分析,挖掘出廊、墙空间之所以生发含蓄隽永之美的背后缘由,找出其空间营造过程中的“关系之美”;最后,由以上“建筑本体—空间感知—空间营造”的研究与分析过程,提炼出廊、墙线性边界空间在园林中的构思表达,即“设计语言”,及其在中国当代建筑语境下的实践运用与投射。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魅力之一就是处处都生发出一种“似是而非”的幻境意趣,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园林内部线性边界空间,即“廊”、“墙”空间的构思与营造。它们在园林中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可以认为是具有一定空间厚度的物质界面,即具有过渡属性的“灰空间”。由此,它们身处园林之中,与其他造景角色错综复杂、环环相扣地组织起来,才呈现出园林空间上更多模糊、不确定的多义特性,体验到在其他园林建筑空间中无法企及的“情”与“景”的暧昧对话。

二、模糊性空间设计营造诗意家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糊性空间设计营造诗意家园(论文提纲范文)

(1)“化境”理论观照下的江南私家园林意境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江南私家园林文化传统
        1.1.2 当代人的精神需求
    1.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第2章 江南私家园林意境初探
    2.1 意境与园林意境概述
        2.1.1 意境概述
        2.1.2 园林意境概述
    2.2 江南私家园林及意境释义
        2.2.1 江南私家园林
        2.2.2 江南私家园林之意境
    2.3 江南私家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因素
        2.3.1 自然观的影响
        2.3.2 哲学观的影响
        2.3.3 山水诗与山水画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化境理论与江南私家园林之关联
    3.1“化境”理论阐释
        3.1.1“化境”二字的来源
        3.1.2“化境”理论的提出
    3.2 化境理论的具体内容
        3.2.1“化境”的本质与内涵
        3.2.2 《化境八章》精髓
        3.2.3“化境”理论与江南私家园林
    3.3“化境”理论提炼与印证
        3.3.1“化境”理论之《浑然天成》
        3.3.2“化境”理论之《模棱两可》
        3.3.3“化境”理论之《层出不穷》
        3.3.4“化境”理论之《相反相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化境理论观照下的江南私家园林意境营造
    4.1 浑然天成的山水意境
        4.1.1 读石觅意,问石求境
        4.1.2 以树为衣,借木衬境
        4.1.3 借山赋形,景优境深
        4.1.4 以木为介,水迷幽远
    4.2 模棱两可的含蓄意境
        4.2.1 窗非窗,景非景,亦窗亦景
        4.2.2 山非山,壁非壁,似山似壁
        4.2.3 方非方,曲非曲,亦方亦曲
    4.3 层出不穷的随机意境
        4.3.1 以色传境,色异境异
        4.3.2 以声传境,声异境异
        4.3.3 以香传境,花异境异
        4.3.4 以意传境,意异境异
    4.4 相反相成的空间意境
        4.4.1 虚实相生,空灵幽远
        4.4.2 藏露互补,平中见奇
        4.4.3 疏密有致,张弛有度
        4.4.4 曲直相宜,景移境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南私家园林意境营造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启示
    5.1 取古人之长—启示与继承
        5.1.1 求假它物,不类人为
        5.1.2 居间调节,含蓄不尽
        5.1.3 因时而宜,随机莫测
        5.1.4 互成互补,咫尺重深
    5.2 补今日之短—发扬与革新
        5.2.1 白与灰的互换
        5.2.2 窗与亭的纠缠
        5.2.3 砖与石的碰撞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插图注释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卡扎科夫散文的叙事美学特征
    第一节 简约之美,道无穷之意
        一、语言的简洁凝练
        二、环境描绘的简练
        三、情节淡化
    第二节 真诚之美,彰显人性光辉
        一、真实诚恳的创作态度
        二、心灵美的欣赏与判断
        三、儿童的纯真心灵
    第三节 自然之美,美在生命
        一、自然美:卡扎科夫的心灵归宿
        二、自然美与道德的关系
        三、自然美的生态智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建构
    第一节 叙事的抒情性
        一、叙事视角的抒情性
        二、叙事情调模式
    第二节 叙事的音乐性
        一、叙事内容的音乐性
        二、叙事语言的音乐性
        三、叙事结构的音乐性
    第三节 叙事时间的内化
        一、季节时间内化的情感体验
        二、日常生活时间的内化
        三、叙事时间的模糊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卡扎科夫抒情叙事之体裁混合特点——以《北方日记》为例
    第一节 《北方日记》日记与游记体裁的混合
        一、日记体真实性与游记灵活性的结合
        二、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的融合
    第二节 《北方日记》中诗与随笔体裁的混合
        一、诗歌元素的引用与随笔形式的自由
        二、诗意与内蕴思辨的融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卡扎科夫散文对俄罗斯文学抒情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第一节 卡扎科夫与屠格涅夫:狩猎
        一、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第二节 卡扎科夫与契诃夫:幸福
        一、个人幸福与社会现实
        二、幸福与道德
    第三节 卡扎科夫与布宁:怀旧
        一、怀旧涵义
        二、怀旧与审美
    第四节 卡扎科夫与普里什文:俄国北方
        一、北方的神秘之美
        二、北方的人性之美
    第五节 卡扎科夫与帕乌斯托夫斯基:旅行
        一、旅行:心灵的回归之路
        二、道路意象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3)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街区现状千城一面
        1.1.2 场所精神重塑的重要性
        1.1.3 文学对场所精神的启发
        1.1.4 苏州历史街区时代特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概念阐述及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关联
        2.1.1 诗歌意境的相关概念界定
        2.1.2 场所精神的相关概念界定
        2.1.3 历史街区的相关概念界定
        2.1.4 诗歌意境对场所精神的启发
        2.1.5 意境与场所精神的共通之处
    2.2 研究现状与理论综述
        2.2.1 国内外历史街区的保护与研究
        2.2.2 国内外意境论相关渊源与发展
        2.2.3 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相关研究
        2.2.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评述
    2.3 案例选取与调研分析
        2.3.1 苏州历史街区的场所特性
        2.3.2 苏州历史街区的发展概况
        2.3.3 研究对象选取原因及标准
        2.3.4 三大街区各自概况及分析
3 物境的形成
    3.1 诗歌中的物境
        3.1.1 “目击其物”与“搜象于物”
        3.1.2 以关键词提取特定诗歌
        3.1.3 诗歌物象的统计与分类
        3.1.4 诗歌物象之间耦合关系
    3.2 古代场所的物境层——实体关联
        3.2.1 寒山寺——钟声笼罩实境
        3.2.2 桃花坞——桃花占据视觉
        3.2.3 虎丘——地景凸显特色
    3.3 场所的物境演变
        3.3.1 寒山寺物境演变
        3.3.2 桃花坞物境演变
        3.3.3 虎丘的物境演变
    3.4 物境流变分析
        3.4.1 三个街区的物境比较
        3.4.2 物境的演变特征规律
        3.4.3 物境的演变动力机制
    3.5 本章小结
4 情境的形成
    4.1 诗歌中的情境
        4.1.1 “凝心”与“炼意”
        4.1.2 情感对物象的召唤
        4.1.3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4.2 古代场所的情境层——情感探索
        4.2.1 寒山寺——满腔愁绪
        4.2.2 桃花坞——归园田居
        4.2.3 虎丘——怀古感今
    4.3 场所的情境演变
        4.3.1 寒山寺情境演变
        4.3.2 桃花坞情境演变
        4.3.3 虎丘的情境演变
    4.4 情境异变分析
        4.4.1 三个街区的情境比较
        4.4.2 情境的演变特征规律
        4.4.3 情境的演变动力来源
    4.5 本章小结
5 意境及场所精神的形成
    5.1 诗歌中的意境
        5.1.1 “情景理”与“天地人神”
        5.1.2 情物相连引起意境的升华
        5.1.3 空间与诗歌意境感知规律
    5.2 场所的意境层——多维交织
        5.2.1 寒山寺——空灵幽邃
        5.2.2 桃花坞——沉静儒雅
        5.2.3 虎丘——出世入世
    5.3 场所的意境演变
        5.3.1 寒山寺意境演变
        5.3.2 桃花坞意境演变
        5.3.3 虎丘的意境演变
    5.4 意境变化分析
        5.4.1 三个街区的意境比较
        5.4.2 意境演变出现的问题
        5.4.3 意境的演变动力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原则和策略
    6.1 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原则
        6.1.1 原真的物象存在
        6.1.2 原真的情境表达
        6.1.3 合理的创新输出
        6.1.4 科学的差异对待
    6.2 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策略
        6.2.1 “立意”—通过节点标志点名主题
        6.2.2 “物境”—突出历史遗存的传承性
        6.2.3 “情境”—维系文化审美的鉴赏力
        6.2.4 “意境”—丰富多样化的感知途径
    6.3 对国内其他的历史街区的启发
        6.3.1 虚实相生的空间物境呈现
        6.3.2 深刻含蓄的空间情境表达
        6.3.3 物我两忘的空间意境显露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片来源
附录 B 表格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徽州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意境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意境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意境”的思想根源
        2.1.1 老庄美学思想的影响
        2.1.2 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
        2.1.3 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
        2.1.4 其他艺术意境的发展
    2.2 建筑意境的生成过程
        2.2.1 表象化意象
        2.2.2 意象组合
        2.2.3 象外之象
    2.3 建筑表象
    2.4 建筑意象
    2.5 建筑意境
        2.5.1 定义
        2.5.2 特征
    2.6 “诗性”解读
        2.6.1 诗性智慧
        2.6.2 诗性空间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表象认知
    3.1 自然表象
        3.1.1 山体
        3.1.2 水系
        3.1.3 地面
        3.1.4 天空
        3.1.5 植物
    3.2 建筑表象
        3.2.1 空间
        3.2.2 实体
        3.2.3 材料
    3.3 生活表象
        3.3.1 日常生活
        3.3.2 民俗节庆
    3.4 时间表象
        3.4.1 四时气象
        3.4.2 光影
    3.5 声音表象
    3.6 气味表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意象呈现
    4.1 意象组合
        4.1.1 单一意象
        4.1.2 多重组合意象
        4.1.3 逻辑组合意象
        4.1.4 非逻辑组合意象
    4.2 意象类型
        4.2.1 山环水抱
        4.2.2 古桥流水
        4.2.3 含蓄的水口
        4.2.4 窄巷一线天
        4.2.5 纠结的巷口
        4.2.6 雨巷石板路
        4.2.7 建筑表情
        4.2.8 十笏天井
        4.2.9 空灵宗祠
        4.2.10 古老神社
        4.2.11 静默的牌坊
        4.2.12 败壁废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呈坎古村落空间意境的生成及类型
    5.1 建筑意境的感相
        5.1.1 建筑意境的召唤结构
        5.1.2 情景交融的构成方式
        5.1.3 建筑意境的提示
    5.2 建筑意境的显现
        5.2.1 刹那呈现
        5.2.2 生命之境
    5.3 建筑意义的妙悟
    5.4 建筑意境的类型
        5.4.1 仙—渔樵耕读世外桃源
        5.4.2 幽—曲折深杳旷奥游息
        5.4.3 拙—冲淡天然永恒苍古
        5.4.4 和—中庸儒雅秩序灵动
        5.4.5 寂—空灵静谧惟恍惟惚
        5.4.6 哀—触目兴叹感物之哀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感悟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2 )发表的学术论文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6)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名词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对“反常合道”建筑的求解
        1.1.2 对建筑创作方法的困惑
    1.2 研究对象
        1.2.1 “反常合道”概念的界定
        1.2.2 建筑中“反常合道”现象的指向
    1.3 研究现状
        1.3.1 与“常”相关的“基本问题”认知
        1.3.2 国内相关建筑议题
        1.3.3 传统园林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
    1.4 研究目的
        1.4.1 批判惯性设计
        1.4.2 探寻建筑重返日常的途径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1.6.1 提供一个审视当代建筑创作的新视角
        1.6.2 从园林中剥离出研究当代“反常合道”建筑现象的三条线索
        1.6.3 初步建立当代建筑“反常合道”现象的研究构架
    1.7 论文组织框架
上篇
    第2章 常规与“反常”的概念辨析与成因思考
        2.1 “确定模式”下的两种态度
        2.1.1 建筑囚徒
        2.1.2 意识醒觉
        2.2 建筑历史视野中的反常活动
        2.2.1 可变的秩序——勒·柯布西耶
        2.2.2 不确定的闪现——筱原一男
        2.2.3 丢失的问题——雷姆·库哈斯
        2.3 为何反常与反常为何
        2.3.1 为何反常?
        2.3.2 反常为何?
        2.4 小结
    第3章 “反常合道”的理论基础
        3.1 科学的反常
        3.1.1 测不准原理与互补关系
        3.1.2 不可逆的耗散结构
        3.1.3 不完全性定理
        3.2 哲学的反常
        3.2.1 现象学的困境与价值
        3.2.2 从考古学到系谱学
        3.2.3 惊颤使现象逃离被占有
        3.2.4 日常生活的批判
        3.2.5 彻底翻译的不可得
        3.3 向“道”而思
        3.3.1 “形而中”学
        3.3.2 为道日损
        3.4 小结
下篇
    第4章 当代“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解析
        4.1 园林的启示
        4.1.1 结构之道
        4.1.2 身体之道
        4.1.3 材料之道
        4.2 有法无式:结构作为过程
        4.2.1 似轩非亭
        4.2.2 以反为返
        4.2.3 借物观法
        4.3 道不远人:身体作为思考
        4.3.1 虚以待变
        4.3.2 变化无方
        4.3.3 不法常可
        4.4 莫若以明:材料作为再现
        4.4.1 岂不自然
        4.4.2 匠无弃材
        4.4.3 以简驭繁
        4.5 小结
    第5章 当代“反常合道”建筑的特征
        5.1 得未曾有
        5.1.1 陌生性:建筑与日常关系的获得
        5.1.2 批判性:差异复述意在克服偏见
        5.1.3 启发性:给予非我想象之物机会
        5.2 小处窥道
        5.2.1 具体性:建筑“公共配方”的替换
        5.2.2 抽象性:建筑“绝对关系”的抽离
        5.2.3 不确定性:建筑“操作方法”的滑移
        5.3 意趣偶得
        5.3.1 志趣性:建筑走出藩篱的前提
        5.3.2 奇趣性:建筑对弈时间的可能
        5.3.3 非连续性:建筑惯性思考的切分
        5.4 小结
    第6章 “反常合道”建筑的当代意义
        6.1 拓充语境之阈
        6.2 寻找形式之意
        6.3 恢复敏锐之能
        6.4 小结
    第7章 实践中的“反常合道”
        7.1 “异化”装置
        7.1.1 解读“共同基础”
        7.1.2 “异化”的世界
        7.1.3 “质数”的启示
        7.2 体验差异
        7.2.1 借“词”观法
        7.2.2 意识的隐与显
        7.2.3 同一而有别:丰富性的呈现
        7.3 神秘之城
        7.3.1 运想空间
        7.3.2 时间迷局
        7.3.3 混合现实
结语
    “反常合道”让设计思维获得松绑与解放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拓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及参与科研项目

(7)人居·情思 ——浅析传统聚落空间的秩序伦理对人与环境情感的汇聚及传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析及理论研究
    第一节 传统聚落
    第二节 空间的秩序与伦理
    第三节 情感与空间
    第四节 传统聚落空间秩序伦理与情感
第三章 传统聚落空间的情感基础分析
    第一节 传统聚落空间的情感意象
    第二节 传统聚落空间的情感之源——“和”
    第三节 传统聚落空间的情感特征
    第四节 传统聚落空间的情感本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聚落空间秩序伦理的情感汇聚及内容研究
    第一节 生活仪式与空间的情感
    第二节 文化习俗与空间的情感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空间的情感
    第四节 空间形态与空间的情感
    第五节 色彩材质与空间的情感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福建平潭石头厝聚落空间秩序伦理与情感研究
    第一节 聚落的空间布局特点研究
    第二节 聚落民居类型分析
    第三节 聚落空间秩序伦理的情感化表达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守护与传承——身心灵的情感回归
    第一节 “栖居”而非“住”
    第二节 构建有“温度”的家园
    第三节 案例分析研究
    第四节 平潭石头厝聚落空间情感设计实践—“洄”·“守”青峰村渔市空间的情感重塑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8)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及其作品解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时代背景——信息时代下的时空压缩
        1.1.1 现代性与时空压缩
        1.1.2 时空压缩特征分析
        1.1.3 影响当代建筑空间
    1.2 研究缘起——时空压缩与空间精神的缺失
        1.2.1 建筑空间观念演进
        1.2.2 当前空间精神缺失
        1.2.3 空间精神才是内核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空间精神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1.4.2 与自省相关的理论研究现状
        1.4.3 时空压缩理论及其相关研究综述
        1.4.4 总结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师的自省相关阐述
    2.1 1920—1948年的建筑师自省——纳入与调试
        2.1.1 时代语境:动荡下的被迫纳入
        2.1.2 思考路径与实践:建筑师积极的自我调适
    2.2 1949—1977年的建筑师自省——民族意识下的反馈
        2.2.1 时代语境:整齐划一的约束
        2.2.2 思考路径与实践:民族意识的介入与反馈
    2.3 1978—1999年的建筑师自省——向多元化突破
        2.3.1 时代语境:改革、开放
        2.3.2 思考路径与实践:开拓眼界、迈向多元
    2.4 2000年——至今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重塑空间精神
        2.4.1 当代建筑师的职责
        2.4.2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批判性抵抗
        2.4.3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积极性回应
        2.4.4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权宜性介入
        2.4.5 三种立场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章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批判性抵抗—建筑创作特征与作品解析
    3.1 批判性抵抗下的建筑创作主要特征
        3.1.1 地域性
        3.1.2 体验化
        3.1.3 乌托邦
    3.2 文人营园的乌托邦——绩溪博物馆
        3.2.1 意境营造与文脉延续
        3.2.2 传统园林与民居的空间转译
        3.2.3 传统形式符号的现代设计手法
    3.3 传统建筑形式与技艺的回应—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
        3.3.1 传统村落、民居的演化图解
        3.3.2 诗性的建构表达
    3.4 本章小结
        3.4.1 相关案例汇总
        3.4.2 实践总结
第四章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积极性回应—建筑创作特征与作品解析
    4.1 积极性回应下的建筑创作主要特征
        4.1.1 高技策略的未来性表达
        4.1.2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
        4.1.3 现代技术理性的延续
    4.2 面向未来的自然重构——哈尔滨大剧院
        4.2.1 建筑与城市的另类“和谐”
        4.2.2 动态连续的空间场景
        4.2.3 结构与材料的高度统一
    4.3 单纯与复杂的同构——龙美术馆西岸馆
        4.3.1 历史对话的建立
        4.3.2 单纯的“伞拱”单元聚合
        4.3.3 多样的空间体验
    4.4 本章小结
        4.4.1 相关案例汇总
        4.4.2 实践总结
第五章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权宜性介入——建筑创作特征与作品解析
    5.1 权宜性介入下的建筑创作主要特征
        5.1.1 半工业化的适应
        5.1.2 都市化及其共生
        5.1.3 各方利益的博弈
        5.1.4 日常生活的回归
    5.2 高密度下的垂直生活——粤海街道文体中心
        5.2.1 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5.2.2 立体化的开放设计
        5.2.3 公共行为的引导
    5.3 现实问题可见性与低技策略——西村·贝森大院
        5.3.1 现实问题可见性
        5.3.2 低技策略的运用
    5.4 本章小结
        5.4.1 相关案例汇总
        5.4.2 实践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自省精神的传承
    6.2 时空压缩语境下的自省建筑师创作倾向总结
    6.3 空间精神在时空压缩语境下走向多元化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9)李睿珺电影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对象、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李睿珺导演及其作品
    第一节 李睿珺导演成长历程
    第二节 李睿珺作品概述
第二章 李睿珺电影的主题意蕴
    第一节 乡愁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的对立
    第三节 生态忧患与生态理想
    第四节 同上世纪80年代中国西部乡土电影的主题对比
第三章 李睿珺电影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坚守传统的老人形象
    第二节 反叛孤独的孩童形象
    第三节 自强自立的女性形象
    第四节 冷漠自私的强权者形象
第四章 李睿珺电影的视听符号
    第一节 李睿珺电影的视觉符号
    第二节 李睿珺电影的听觉符号
第五章 李睿珺电影中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追求
    第一节 对真实的不懈追求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诗意表达
    第三节 超现实主义式的呈现
    第四节 镜头语言的诗性追求
第六章 李睿珺与乡土题材电影创作走向
    第一节 李睿珺创作的局限
    第二节 新世纪乡土题材电影叙事策略
    第三节 新世纪乡土题材电影创作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李睿珺访谈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范围界定
        1.2.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中国古典园林的相关内容
        1.3.2 线性边界空间的相关内容
        1.3.3 现存问题
    1.4 研究视角与方法
        1.4.1 研究视角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发展
    2.1 苏州私家园林的文化背景
        2.1.1 传统自然观
        2.1.2 传统哲学观
        2.1.3 传统山水画
        2.1.4 传统文学
        2.1.5 地域文化
        2.1.6 《园冶》园林美学思想
        2.1.7 小结
    2.2 “廊”、“墙”线性边界空间在苏州私家园林中的历史发展
        2.2.1 园林生成时期——廊、墙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2.2.2 园林发展中期——园林的欣赏需求发生变化促进廊、墙发展
        2.2.3 园林成熟后期——园林欣赏以“动观”为主促进廊、墙兴盛
        2.2.4 小结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的基础与延伸
    3.1 基础解读——建筑本体属性
        3.1.1 廊
        3.1.2 墙
        3.1.3 小结
    3.2 延伸解读——建筑空间内涵
        3.2.1 廊空间
        3.2.2 墙空间
        3.2.3 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的空间属性
        3.2.4 小结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的空间感知
    4.1 “精在体宜”的本体现象感知
        4.1.1 体量——精巧
        4.1.2 环境——清幽
        4.1.3 功能——多元
        4.1.4 小结
    4.2 “如画自然”的静态现象感知
        4.2.1 平远如画——景域开阔
        4.2.2 深远如画——层次模糊
        4.2.3 和谐自然——共融相生
        4.2.4 小结
    4.3 “时空转承”的动态现象感知
        4.3.1 方向——引导暗示
        4.3.2 节奏——抑扬顿挫
        4.3.3 意识——错位失衡
        4.3.4 小结
    4.4 “雅格欣赏”的情趣现象感知
        4.4.1 清雅——简朴
        4.4.2 文雅——品格
        4.4.3 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的空间营造
    5.1 营造布局
        5.1.1 依据地势环境布局
        5.1.2 依据视线景观布局
        5.1.3 小结
    5.2 营造组织
        5.2.1 廊与墙的组织
        5.2.2 廊、墙与建筑的组织
        5.2.3 廊、墙与山石的组织
        5.2.4 廊、墙与水体的组织
        5.2.5 廊、墙与植物的组织
        5.2.6 廊、墙与园林要素的综合组织
        5.2.7 小结
    5.3 营造手法
        5.3.1 宏观掌控——围合、分隔、渗透
        5.3.2 微观调节——障景、漏景、对景、框景、借景
        5.3.3 小结
    5.4 营造相接界面与相交空间的处理
        5.4.1 相接界面的处理
        5.4.2 相交空间的处理
        5.4.3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空间的设计语言与实践运用
    6.1 架构
        6.1.1 “架”路径
        6.1.2 “构”体系
        6.1.3 实践运用
        6.1.4 小结
    6.2 叙述
        6.2.1 宏观转承与秩序
        6.2.2 微观引导与暗示
        6.2.3 取景载体
        6.2.4 实践运用
        6.2.5 小结
    6.3 多义
        6.3.1 塑造空间的层次
        6.3.2 模糊空间的差异
        6.3.3 构建空间的画意
        6.3.4 调适空间的灰度
        6.3.5 实践运用
        6.3.6 小结
    6.4 调和
        6.4.1 与园林建筑元素的调和
        6.4.2 与园林自然环境的调和
        6.4.3 实践运用
        6.4.4 小结
    6.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研究课题和实践项目
致谢

四、模糊性空间设计营造诗意家园(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境”理论观照下的江南私家园林意境营造研究[D]. 孟凤梅.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2)
  • [2]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D]. 张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D]. 顾芝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徽州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意境阐释[D]. 吴灿.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D]. 沈昕. 湖南大学, 2020(12)
  • [7]人居·情思 ——浅析传统聚落空间的秩序伦理对人与环境情感的汇聚及传承作用[D]. 沈伟.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8]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及其作品解析研究[D]. 黄浦蓉.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李睿珺电影创作研究[D]. 郭颖萍. 兰州大学, 2020(01)
  • [10]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空间研究[D]. 李奇. 湖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模糊的空间设计营造诗意的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