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入世后人才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妮娜[1](2016)在《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的优势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而人力资源服务正是以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与开发为目标的服务。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市场的促进作用以及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为各类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这既是实践部门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更是学术界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研究亟需引入系统思维,紧迫的实践课题需要理论研究加以突破。目前有关人力资源服务的研究大多从业态发展的角度出发,就事论事,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破解实践难题,加快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亟需打破人力资源服务研究的条块分割,这就需要引入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全局意识,提出综合策略。为此,本文试图从“体系”这个较为新颖的角度切入,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治理理论,以吉林省为个案,对组成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政策法规体系、组织体系、人才队伍体系、监督体系和技术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力图找到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发展的规律,提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吉林省在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有成就,也有不足,需要运用系统思维综合施策。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历经出现与探索、形成与壮大、深化改革与继续发展三个主要阶段,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了取得完整翔实的实证材料,笔者深入到省内多个城市、县乡、街道和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发放调研问卷、访谈、座谈等形式,全方位搜集相关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调研,笔者发现,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得到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人才队伍建设初见规模、监管体系建设愈加完善、技术体系建设更新升级。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政策法规供给不足亟待强化、公共与私营机构的发展失衡、城乡发展失衡、人力资源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失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监督呈现碎片化、技术创新与服务需求相脱节,等等。究其根源,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导致观念落后,政府尚未摆脱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强调“管理”多了一些,强调“治理”和服务少了一些;民众囿于“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调整等。在调研的基础上,笔者运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进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政策法规,尤其是要制定体现地域特点的政策措施;二要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发展,突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鼓励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三要积极培育、吸纳专业人才;四要搭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加大政府监督强度、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扩大社会监督范围;五要进行技术创新,更新理念,学习运用新技术、整合资源打破“信息孤岛”、提升创新能力。立足吉林,放眼全国,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的载体和平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虽然在中国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客观条件下,各地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各有长短,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很难套用一个或几个简单模式,但是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对其他省份的人力资源建设是有借鉴意义的。立足吉林,放眼全国,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要遵循如下规律:先进的理论和观念是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动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指针、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基础。唯有把握规律,将宏观总体性视角与微观可操作标准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促进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冉小毅[2](2007)在《中国大陆的人口国际迁移》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交通工具与通讯手段的产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空前加速。经济全球化下不仅商品、资金、信息跨越国境在全球范围流动,同时各种各样的人口也在国际间频繁迁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之中国70年代末以来的对外开放,导致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相应的人口国际迁移也日益频繁。根据中国2006年公安出入境管理年鉴的数据,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批准了3500多万人出境,其中1979—2005年由公安机关直接批准出国定居的有80多万人次,以留学、探亲、就业等临时形式出国的人员累计有825万人次。又据外交部领事司估计,到2005年为止,大陆新移民在世界各国取得居留权的约200万人以上。据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到2006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06.7万人,其中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7.5万人。所有不同的统计渠道的这些数字都充分表明,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内地居民的国际迁移有了显着的增长。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量的迅速扩大,不仅对移民群体本身有重大作用,也势必对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的目的就在于揭示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的基本情况、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自身及世界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影响,而另一个是社会影响。分析的视角从人口国际迁入与迁出两个角度来进行。笔者通过本文的研究,在统计分析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的现状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发现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社会方面,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总体上无疑都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产生着积极的重大影响。为了扩大积极的影响,减小消极的影响,本文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中注重实证分析,利用了大量人口、经济与社会方面的相关资料,较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的现状,以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也从理论方面探索了人口国际迁移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人口政策学从国际迁移方面进行了探索。全文由九章构成,各章主要内容的简介如下:第一章,简要地介绍了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的国内外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二章,首先介绍了人口国际迁移的基本概念,交代了人口国际迁移理论及其体系,然后对相关的人口国际迁移理论进行综合评述,并提出了一个将各种影响因素综合起来的假设模型。第三章,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的历史过程,并交代了外国人来华情况的历史演变,然后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的现状。第四章,着重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的政策演变,其中分为出入境管理政策的变化、对海外中国人的政策变化、留学生迁移政策的演变、出国中介机构的产生与管理、劳动力输出政策的演变、政府对国际人口走私的态度等六个部分。第五章,分析了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和影响,其中包括人口国际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国际迁移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人口国际迁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等三个方面。第六章,分析了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其中包括对贫富差距的社会影响、对家庭结构的社会影响、对医疗卫生的社会影响、对教育与科技水平的社会影响、对世界文化的社会影响、对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影响等六个方面。第七章,在第二章建立的假设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的实证数据来完善该理论模型。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第八章,为了使国家能够充分运用好人口国际迁移这个手段,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以及移民本身的和谐发展,共享国际迁移的成就,本章从促进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九章,结语。在论文的阐述中,本文采用了定量与定性、宏观与微观、总量与结构、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行文中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本文部分结论的形成,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大胆预测,是一项探索性的成果,由于笔者知识和视野的局限性,有的论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对于文中出现的偏差与不足,希望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予以更正与弥补。
张燕天[3](2006)在《大学生西部就业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十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3.6亿,面积6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5%。由于历史发展和自身条件限制的原因,西部历来经济发展落后于中、东部。西部地区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大意义。 我国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政府给予西部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以推动西部的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吸引人才,但是由于西部地区条件和大学生个人认识和发展的限制,大学生就业依然以东部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首要选择,到西部就业的相对较少,真正去西部就业的更少。其中部分西部的大学毕业生也不愿意留在西部,希望到西部以外的地区寻求发展,大学生西部就业关系到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论文在评述国内外有关就业理论和就业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大学生到西部就业的环境和存在的现实问题。论文在收集了大量可靠、翔实的数据资料基础上,从当前西部发展的状况与大学生到西部就业现状出发,由宏观至微观,多个角度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西部就业的因素。由于西部地区对人才的吸引要比东部较弱,自身又存在人才向东部流动的现象,出现了我国大学生东部就业相对难,而西部人才紧缺的现象。鼓励和推动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可以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大的现状,可以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和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教育收益,同时能更好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论文的后半部分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大学生到西部就业的对策,以期能真正合理有效的推动大学生西部就业,实现个人和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
邱新[4](2005)在《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市场关系的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市场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基本上没有关联,但在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学生就业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国家对大学生“统招统分”逐步过渡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用人单位的独立性、自主性愈来愈明显,政府的单纯行政干预也愈来愈少,再加上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国家机关改革人员分流,企业减员增效,社会对大学生的接纳能力降低,并且一些学生就业观念没有及时转变,从而造成一定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市场已明显向买方市场倾斜,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比较突出。在该转型时期,人才市场逐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调节,开始发挥出其对人力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但由于我国人才市场发育很不成熟,市场体系极不完备,市场主体不明晰,对运行机制也认识不清,未能为高校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导致其就业渠道单一且不通畅,造成目前就业困难的窘迫局面。如能尽早在我国培育起成熟的人才市场,势必能为高校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本文从就业理论、人才市场相关研究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作为本论文的理论支撑,首先对我国及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市场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采用实证分析调研的方法,深入探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同人才市场的关系,在借鉴发展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政府、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人才市场中介五方面提出了完善重庆市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体系的相应对策及有待研究之处。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市场的关系的深入探讨,旨在能为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体系的完善提供一些建议与对策,为政府制定人才市场的相关法规与政策提供一些参考,使人才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本文结合了重庆市的现实情况,对面向重庆市高校毕业生的人才市场进行研究,这对其他地区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田炳锋[5](2005)在《我国国有人才市场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人才市场的出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发展人才市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对于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价值,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实现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才市场应具备人才的开发培训功能、人才的市场配置功能、人才的管理服务功能、人才的测评及评价等功能。在发展人才市场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成熟的经验:注重对人才市场的立法规范、强调政府宏观管理;充分发挥价格、供求等市场信号的作用,人力资源完全契约化等等。 自1983年沈阳市成立首家人才交流市场以来,我国国有人才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萌芽阶段、活跃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培育和发展阶段、转型阶段。 尽管我国的国有人才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的国有人才市场存在着很多不足:市场主体不到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市场的服务功能不够健全、市场的信息化水平还较低等等,这些不足阻碍了人才市场的发展。同时国有人才市场也面临着服务产业化、吸收外国人才服务业的资本、技术等机遇。 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新时期中国人才流动有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人才结构调整加快,人才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人才资源配置方式更趋市场化等几个方面。这些特点对我国国有人才市场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国有人才市场要顺应形势的需要,及时调整,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局服务。 我国国有人才市场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主体到位、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加快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完善服务功能等等。 我国国有人才市场的未来发展模式有三种,即基础人才市场、专业化人才市场、高级人才市场。
冯晓宪[6](2004)在《入世后人才流动市场化态势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入世后 ,我国人才流动市场化趋势日益凸显 ,这对加快我国人才资源开发 ,既提供了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本文从人才流动市场化态势分析入手 ,提出人才流动市场化对策
张亚芬[7](2004)在《入世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掌握知识、创造知识的人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入世使中国的经济融入了世界经济的轨道,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了数千万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本文在概要追述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现今高职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其问题的症结作了相应的揭示与分析;从WTO公平、公开、公正三大原则和自由、竞争、国际三大特性及我国教育服务的承诺出发,客观地审视入世后我国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积极的应对之策。
陈国銮[8](2004)在《迈向市场经济中的中国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 ——以福建为研究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把人类推向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最重要资源,企业、地区、国家之间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资源的竞争。经济增长是生产力、生产关系、自然及社会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地说是自然资源、资本、技术进步、劳动(人才资源)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所有这些因素中,人才资源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曾说过: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他们结合起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人才资源总是通过扩大其数量,提高其自身质量而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通过人才资源与其他因素的有机结合,使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加以放大。研究人才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原理,探讨人才资源开发的途径,对促进福建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研究的理论成果与数量模型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在经济国际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人才资源流动与人才市场形成的角度,对中国人才资源开发的理论与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探讨;利用人才资源与经济增长的数量模型对1978—2001年期间福建各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为有关部门制定发展战略及有关政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王德君[9](2004)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在这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由技术、资本己转向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提升。人力资源(HR)不仅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最有价值的一种资产,是主导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焦点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国家必须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为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方面加大投入,增强全民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意识。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是指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而形成的特有竞争能力。国际化的现代企业,必须要有新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必须从创新型、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出发,重构其人力资源竞争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实际上是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其地位已提升到空前的高度,诸如企业关系的改革与调整、激励制度、管理体制以及资本市场中的风险投资制度等,都是围绕着如何激发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精神及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设计与安排的。因此,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的研究,对于我国加速知识经济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丰富但总体质量差,人均自然资源水平低的大国。而长期以来中国较满足于世界最庞大的人力资源数量优势,忽略了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其数量优势逐渐变成质量劣势,总体人力资源竞争力(主要指人力资源总量与人均人力资源知识结构、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明显偏低,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经济进一步腾飞的瓶颈。为了保证21世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应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加以战略考虑、优先开发和利用。中国应强化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集约型模式的转换。因此,面对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则成了政府和企业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博取当代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精华,在进行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灵活采取比较研究手段,深刻剖析发达国家在提升人力资源竞争战略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等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深层次地研究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的路径及对策。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战略
秦学[10](2004)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二、中国入世后人才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入世后人才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相关研究评述 |
三、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重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一)人力资源服务的涵义 |
(二)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涵义 |
(三)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涵义 |
(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特征 |
(五)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二、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成效 |
一、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回顾 |
(一)出现与探索阶段(1978 年至1991年) |
(二)形成与壮大阶段(1992 年至2006年) |
(三)深化改革与继续发展阶段(2007 年至今) |
二、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总体规模不断扩充 |
(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得到强化 |
(三)组织体系建设初步形成 |
(四)人员队伍体系增幅明显 |
(五)监管体系建设愈加完善 |
(六)技术体系更新升级 |
第三章 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 |
一、法规政策供给亟待强化 |
(一)现行法律法规尚存缺失与疏漏 |
(二)现行政策零散不配套 |
(三)政府职能定位欠准确 |
二、组织发展结构失衡 |
(一)公共与私营机构的发展失衡,呈现“国强民弱”局面 |
(二)人力资源服务组织城乡发展失衡 |
(三)人力资源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失衡,结构性矛盾突出 |
三、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
(一)从业人员的理论政策水平偏低 |
(二)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
四、监督呈现碎片化 |
(一)监督主体多元导致监管职能的模糊 |
(二)监管队伍薄弱导致监管效能的低下 |
(三)行业自律缺失导致自我监管的落空 |
五、技术创新与服务需求相脱节 |
(一)人力资源服务新技术应用少 |
(二)人力资源服务软件开发落后 |
第四章 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思想观念制约了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
(一)从“管理”向“治理”理念的变革尚未完成 |
(二)传统“熟人社会”的文化束缚了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
二、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速放缓增加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难度 |
(一)经济结构转型需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做出重大调整 |
(二)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增大,对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新挑战 |
三、政府治理能力不足限制了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
第五章 完善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
一、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法规与政策建设 |
(一)完善具有本省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
(二)完善具有地域特点的、科学配套的政策体系 |
二、有效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中多元主体的作用 |
(一)政府要准确定位,把握好“管”和“放”的关系 |
(二)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主体作用 |
(三)鼓励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
(四)推进政府购买,提高多元主体的互动协作 |
三、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
(一)通过多种渠道强化现有人员的素质 |
(二)实施有效政策广泛吸纳专业人才 |
四、强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监督 |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监督 |
(二)大力弘扬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督 |
(三)广泛开展社会的他律监督 |
五、整合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技术信息资源 |
(一)学习运用新兴技术,重构服务流程 |
(二)整合资源,打破“信息孤岛” |
(三)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
尾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2)中国大陆的人口国际迁移(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背景:经济全球化与人口国际迁移 |
二、近代人口国际迁移的世界背景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人口国际迁移成因的研究 |
2. 人口国际迁移对目的地国与原籍国的影响研究 |
3. 人口国际迁移政策的研究 |
四、研究目的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1. 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3. 静态描述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4. 国内、国际比较相结合的方法 |
5.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七、数据来源 第二章 人口国际迁移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体系 |
一、人口国际迁移的基本概念 |
1. 移民的迁入和迁出 |
2. 原籍国、过境国和目的地国的区分 |
3. 移民的不同类别 |
二、人口国际迁移理论及其体系 |
1. 新古典人口迁移理论 |
2. 新家庭经济迁移理论 |
3. 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 |
4. 世界体系理论 |
5. 社会资本理论 |
6. 累积因果理论 |
7. 新经济地理理论 |
三、人口国际迁移理论的综合评述及研究模型的提出 第三章 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的历史回顾 |
1. 早期中国人的迁出 |
2. 近代中国人的迁出 |
3.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大陆居民的出境 |
4. 中国移民回流现象的历史回顾 |
二、外国人来华活动的历史演变 |
1. 新中国成立前外国人的入出境 |
2. 新中国成后至改革开放前时期外国人的入出境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的现状研究 |
1. 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出现状的分析 |
2. 新时期移民回流现象分析 |
3. 外国人来华情况分析 第四章 新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的政策演变 |
一、出入境管理方式的变化 |
1. 边境控制 |
2. 护照制度 |
二、对海外中国人的政策变化 |
三、留学生迁移政策的演变 |
四、出国中介机构的产生与管理 |
五、劳动力输出政策的演变 |
六、政府对国际人口走私的态度 第五章 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人口国际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1. 人口国际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 人口国际迁移与劳动力市场及工资水平的关系 |
二、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
1. 中国人口国际迁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2. 中国人口国际迁出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及工资水平的影响 |
3. 中国人口国际迁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4. 中国人口国际迁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及工资水平的影响 |
三、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六章 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中国人口国际迁移对社会阶层的影响 |
1. 对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影响 |
2. 对目的地国社会贫富差距的影响 |
二、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对家庭结构的社会影响 |
三、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对医疗卫生的社会影响 |
四、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对教育与科技水平的社会影响 |
五、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对世界文化的社会影响 |
六、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对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影响 第七章 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
一、关于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实证情况的分析 |
1. 实证情况与原假设的分析 |
2.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模型的修订 |
二、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
1.非法移民问题 |
2.留学归国人员面临的问题 |
3.外国人来华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
三、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的发展趋势 |
1.总体形势的估计 |
2.发展趋势的定量研究 |
3.中国大陆技术移民的回流态势 第八章 中国大陆人口国际迁移的对策建议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全球人才竞争 |
二、以人为本,积极参与双边或多边合作,促进移民的发展 |
三、重新认识人口国际迁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
四、正确对待非法移民,加强劳务输出,建立外籍劳工配额制度 |
五、加强人口国际迁移管理的法律、政策建设 |
六、建立国际化的出入境管理和服务体系 |
1.理顺体制、专职管理、纵向领导 |
2.建立高素质的出入境与边检的管理队伍 |
3.优化服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
4.加快同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强政府间的国际合作和协调 |
七、开发人口国际迁移数据,加强人口国际迁移的理论研究 第九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3)大学生西部就业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提出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结构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2 大学生西部就业的需求环境和现状分析 |
2.1 大学生西部就业的需求环境分析 |
2.1.1 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 |
2.1.2 以市场为基础配置人才资源 |
2.1.3 西部地区发展的落后性 |
2.2 大学生西部就业的现状分析 |
2.2.1 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 |
2.2.2 大学生西部就业现状 |
3 大学生西部就业的影响因素 SWOT分析 |
3.1 经济因素 |
3.1.1 西部经济发展状况 |
3.1.2 西部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 |
3.1.3 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 |
3.1.4 西部 FDI的发展 |
3.2 政治因素 |
3.2.1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3.2.2 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政策的颁布 |
3.2.3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开展 |
3.2.4 劳动力市场稀薄与制度的缺失 |
3.3 环境因素 |
3.3.1 自然环境分析 |
3.3.2 人文环境分析 |
3.4 思想、心理因素 |
3.4.1 大学生高工资待遇的期待 |
3.4.2 个人未来发展的期待 |
4 促进大学生西部就业的对策研究 |
4.1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
4.1.1 经济发展与大学生西部就业 |
4.1.2 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第三产业 |
4.1.3 推动西部地区技术进步 |
4.2 加大各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
4.2.1 中央政府做好宏观上的调控 |
4.2.2 地方政府和组织落实鼓励政策 |
4.2.3 各级政府和部门协作健全就业体制体系 |
4.3 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的引导工作 |
4.3.1 大学生荣辱观价值观教育 |
4.3.2 大学生个人职业发展教育 |
4.3.3 大学生就业创新观念教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4)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市场关系的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提出问题的背景 |
1.1.1 学术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3 研究的方法 |
2 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市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近年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2.1.1 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
2.1.2 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分析 |
2.2 重庆市人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2.2.1 重庆市人才市场发展现状 |
2.2.2 重庆市人才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
3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市场关系的探讨 |
3.1 相关概念的涵义与界定 |
3.1.1 高校毕业生的界定 |
3.1.2 人才市场的界定 |
3.2 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市场关系的探讨 |
3.2.1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市场关系的简要分析 |
3.2.2 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市场关系的实证分析 |
3.2.3 不足之处 |
4 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及发展人才市场经验评述及启示 |
4.1 引言 |
4.2 国外经验评述 |
4.2.1 美国做法 |
4.2.2 英国做法 |
4.2.3 日本做法 |
4.3 中外比较及不足之处 |
4.3.l 中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比较及不足 |
4.3.2 中外人才市场模式的比较及不足 |
4.4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4.4.1 出台激励政策,满足特定需求 |
4.4.2 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 |
4.4.3 建立完备的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网络体系 |
4.4.4 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 |
4.4.5 提高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的信息化程度 |
4.4.6 制订切实可行的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法规 |
4.4.7 建立与完善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的中介机构 |
5 完善重庆市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的对策及建议 |
5.1 重庆市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的基本情况 |
5.2 重庆市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体系中各方的具体举措 |
5.2.1 政府与人才市场的完善 |
5.2.2 高校改革应与人才市场相接轨 |
5.2.3 高校毕业生应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要求 |
5.2.4 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中介组织自身应注意的问题 |
5.2.5 用人单位应主动为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创造良好氛围 |
6 总结与瞻望 |
6.1 论文结论 |
6.1.1 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功能,对毕业生人才市场的发展进行合理引导促进毕业生人才市场的完善 |
6.1.2 高校改革应与毕业生人才市场相接轨,改变目前诸多方面的欠缺之处 |
6.1.3 高校毕业生应从发掘自我入手,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要求 |
6.1.4 毕业生人才中介应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及时纠正自身不规范行为 |
6.1.5 用人单位应规范自身行为,为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创造良好氛围 |
6.2 研究工作总结 |
6.2.1 创新之处 |
6.2.2 不足之处 |
6.3 研究前景瞻望 |
6.3.1 今年数年内,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日趋严峻 |
6.3.2 目前对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的研冗仅处于起步阶段 |
6.3.3 我市现实情况迫切要求对高校毕业人才市场展开研究 |
6.3.4 我市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也急切需要对如何完善自身进行深入的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市场关系”调查问卷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5)我国国有人才市场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 |
2.1 人才流动 |
2.2 人才市场 |
2.3 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的关系 |
2.4 西方发达国家人才市场 |
第三章 我国国有人才市场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要求 |
3.1 我国国有人才市场的发展历程 |
3.2 我国国有人才市场的发展现状 |
3.3 新时期人才流动对我国国有人才市场的要求 |
3.4 我国国有人才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第四章 我国国有人才市场发展对策 |
4.1 促进主体到位,落实人才流动自主权 |
4.2 健全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 |
4.3 完善运行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
4.4 加快产业化、专业化发展 |
4.5 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 |
4.6 加快信息化建设 |
4.7 完善市场的服务功能 |
第五章 我国国有人才市场发展方向探讨 |
5.1 基础人才市场 |
5.2 专业化人才市场 |
5.3 高级人才市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入世后人才流动市场化态势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及重要意义 |
1.1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 |
1.2 人才流动是促进人才成长和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 |
1.3 人才流动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
1.4 人才流动是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 |
2 人才流动市场化态势分析 |
2.1 人才流动的国际化 |
2.2 人才流动的国内化 |
3 影响人才流动的对策分析 |
3.1 更新观念, 树立新的人才流动观 |
3.2 努力创造条件, 营造留住人才的新环境 |
3.3 汇集人才, 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综合竞争优势 |
3.4 提高人才自身素质, 激活人才内在因素 |
3.5 规范人才市场, 建立人才稳定的保障机制 |
(7)入世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相关的文献综述 |
(三) 概念界定与研究取向 |
(四) 研究范式 |
(五) 研究方法 |
二、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分析 |
(一) 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 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
(三) 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症结分析 |
三、 入世给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一) 入世与教育服务贸易 |
(二) 高职教育面临的机遇 |
(三) 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 |
四、 新形势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对策 |
(一) 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教育观 |
(二)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办学自主权 |
(三) 增加教育投入,拓宽教育投资渠道 |
(四) 加强多方合作,形成多样化办学模式 |
(五) 转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六) 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制度,规范职业教育质量标准 |
(七) 深化教学管理改革,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
五、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迈向市场经济中的中国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 ——以福建为研究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人才资源概述 |
第二节 人才资源与经济增长一般关系分析 |
第三节 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二章 人才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才资源与经济增长的思想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人才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借鉴 |
第三节 人才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前沿理论研究 |
第三章 中国人才资源开发与人才市场的形成 |
第一节 中国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与人才资源开发 |
第二节 人才资源流动 |
第三节 人才市场建设 |
第四章 人才资源开发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美国的人才资源开发 |
第二节 德国的人才资源开发 |
第三节 法国政府面对知识经济的人才资源开发 |
第四节 北欧诸国的人才资源开发 |
第五节 日本的人才资源开发 |
第六节 新加坡的人才资源开发 |
第七节 一些不成功的国际经验 |
第五章 中国人才资源开发的热点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人才强国战略与党管人才原则 |
第二节 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思考 |
第三节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思考 |
第四节 非公有制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分析 |
第六章 人才资源在福建经济增长中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物质资本的形成与存量 |
第二节 人才资源的形成与度量 |
第三节 人才资源开发与福建经济增长模型及分析 |
第七章 新世纪福建人才战略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
第二节 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提高我省高层次人才的创新能力 |
第三节 深化人才评价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改革,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环境 |
第四节 建立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的激励机制 |
第五节 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健全人才的市场配置机制 |
第六节 围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好人才聚集工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一、相关基本概念辨析 |
(一) 人力资源的涵义 |
(二) 人力资源的特征 |
(三) 人力资源竞争战略 |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
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 主要内容及结构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二章 人力资源及其竞争理论演变及评述 |
一、人力资源理论基础 |
(一) 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
(二) Z理论 |
(三) 价值理论 |
二、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理论及模型 |
(一) 人力资源竞争战略 |
(二) 波特的竞争战略 |
(三) 人力资源战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模型 |
三、理论评价 |
(一) 产生的背景 |
(二) 重要意义 |
(三) 今后的课题 |
第三章 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一、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 |
(一) 人力资源战略研究日益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
(二) 人力资源发展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
(三) 人力资源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资源 |
(四) 提高质量是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的关键 |
二、人力资源是国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
(一) 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
(二) 人力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三) 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协调 |
三、国内外新经济环境的挑战 |
(一) 知识经济的呼唤 |
(二) 全球化的影响 |
(三) 入世的要求 |
第四章 发达国家提升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特征 |
一、日本:“以人为本”,劳资协调的人力资源竞争战略 |
(一) 人性化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
(二) 劳动力市场有限入口和内部提拔机制 |
(三) 长期雇用、弹性工资和劳资关系的协调性 |
二、美国:市场化、制度化的人力资源竞争战略 |
(一) 人才提拔“快车道”战略 |
(二) 人力资源调剂的市场化 |
(三) 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 |
三、评价与未来趋势 |
(一) 共性 |
(二) 差异性及基础 |
(三) 人力资源竞争战略模式的发展趋势 |
第五章 中国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现状 |
一、中国人力资源现状 |
(一) 数量过剩 |
(二) 质量较低 |
二、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
(一) 人力资源结构与现代产业结构背离 |
(二) 人力资源投资与收益非对称 |
(三) 人力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 |
(四)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非同步 |
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性缺陷 |
(一)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缺陷 |
(二) 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缺陷 |
四、人力资源流动悖论 |
(一) 人力资源流动模型 |
(二) 中国人力资源流动的特征 |
(三) 人力资源流动存在许多障碍 |
第六章 提升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战略抉择 |
一、政府制定长期发展的前瞻性的人力资源战略与制度安排 |
(一) 确定人力资源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 |
(二) 培育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制度环境 |
(三) 建立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
(四) 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
二、企业制定发挥自己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战略 |
(一) 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特殊技能 |
(二) 培育团队导向的企业文化氛围 |
(三) 实施人力资源系统化管理 |
(四) 确立以人才为本的企业竞争优势 |
三、适应全球化策略:人力资源竞争战略走向国际化 |
(一) 外企人才本土化战略——国际竞争本土化 |
(二)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战略——本土竞争国际化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后记 |
(10)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旅游研究进展及本文宗旨 |
一、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
1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简述 |
2 中国旅游研究概要 |
二、 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
三、 本论文研究宗旨与研究范畴 |
1 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
2 论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3 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二章 背景综述--世界旅游业区域协作联合浪潮 |
一、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背景、总体格局 |
1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组织 |
2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总体格局 |
二、 典型案例--世界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实证分析 |
1 区域层次的旅游业合作框架 |
2 次区域旅游业合作状况 |
三、 中国的实际--国际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总览 |
1 中国旅游业跨国(区域)联合发展概况 |
2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蓬勃形势 |
第三章 机理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
一、 基本概念与范畴 |
二、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1 经济学理论 |
2 地理学原理 |
3 社会学和文化学理论 |
4 系统论 |
三、 区域旅游业成长与空间扩张机制 |
1 区域旅游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
2 区域旅游业空间扩张与旅游业区域竞争 |
3 旅游业空间演进之趋势--跨区域协作联合 |
四、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区域利益机制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
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
第四章 实证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反映 |
一、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1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分析 |
2 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剖析 |
3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
4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内在机理分析 |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自然基础 |
2 人文历史的悠久性与传承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文化渊源 |
3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社会必然 |
第五章 模式探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 |
一、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的解析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分析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总结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概述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历史回顾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典型案例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模式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探讨 |
第六章 协调机制及创新--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实施保障 |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分析 |
1 旅游业协调机制的特殊性 |
2 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简析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分析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评述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1 “一国两制”--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硬性约束 |
2 “行政区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最大障碍 |
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广东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
4 现行协调机制: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中的不完善 |
四、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创新机制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支持系统创新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新机制探索 |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
一、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方面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方面 |
3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方面 |
二、 粤港澳旅游合作区域未来走向的思考 |
1 无障碍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功能特征的未来定位 |
2 泛珠三角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空间成长的必然走向 |
3 世界级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
三、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趋势之思考 |
1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的思考 |
2 中国旅游业跨国(地区)合作前景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入世后人才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杨妮娜. 吉林大学, 2016(08)
- [2]中国大陆的人口国际迁移[D]. 冉小毅.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9)
- [3]大学生西部就业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D]. 张燕天.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9)
- [4]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市场关系的分析及对策研究[D]. 邱新. 重庆大学, 2005(01)
- [5]我国国有人才市场发展对策研究[D]. 田炳锋.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6]入世后人才流动市场化态势与对策[J]. 冯晓宪. 科学管理研究, 2004(04)
- [7]入世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亚芬. 苏州大学, 2004(01)
- [8]迈向市场经济中的中国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 ——以福建为研究个案[D]. 陈国銮.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 [9]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研究[D]. 王德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1)
- [10]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