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我国银行应思考的三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马新勇[1](2021)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民族精神及其建构研究》文中提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探索民族精神建构的路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论文通过对民族精神这一观念的历史分析,从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世界各国思想家对民族精神理解演变的过程,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方法说明民族精神是与时代、与各民族主体走向世界历史的进程之间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特性,进而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中形成对民族精神理解和把握。民族精神源起于启蒙思想家对民族独立性的自主意识。但是,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出发往往把民族精神与民族的物质社会生活过程相分离而形成抽象的理解,论文叙述了孟德斯鸠、赫尔德、黑格尔对民族精神理解的历史线索,说明民族精神的理解是与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兴起有着内在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出发,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过程出发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各民族的物质生产方式和交往过程揭示出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的客观进程。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联系所揭示的民族精神的深刻本质。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出发,观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实际历程,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但贯穿于其中的就是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历史主线。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党的领导人将民族精神不断中国化,形成了各具时代特点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正处于百年未遇的世界大变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的思想与我们民族精神时代建构的要求在时空结构中交织和统一在一起,这对于我们在民族精神建构中的时代性、历史性和世界性提出了现实要求,论文通过对“民族虚无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这两种错误倾向的辨析和批判,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时空维度中,探索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的现实路径和内容。
张菀庭[2](2021)在《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利率走廊机制的构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渐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价格型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价格变化,影响家庭或企业的财务成本和收入预期,进而改变经济行为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价格型货币政策以间接调控为主,政策传导机制链条较长,外部影响因素也较多,调控效果有时不尽如意。因此,本文针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目前面临的国内外问题,运用封闭经济体和开放经济体框架下的数理模型,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多种传导机制,得出我国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并非遵循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政策的传导机制会根据外部经济情况发生改变,那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是否也有可能随经济发展而调整?目前对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研究多数都遵循1994年提出的经典泰勒规则,将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作为政策调控目标。但泰勒规则没有清晰的定义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在政策操作中的对应指标。后续文献应用泰勒规则时,大多从统计学意义构建指标,而忽略了其经济学内涵。有鉴于此,本文在深入理解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征,将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经济含义向“解决不平衡发展、加强自主创新”两项长期经济规划靠拢,重新构建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并刻画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为拓展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提供理论支持。论文具体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第1章对货币政策的发展和演变脉络进行梳理,阐释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原因,明确后者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的第2章从全局视角对价格型货币政策进行了概览式分析,通过拓展泰勒规则的数理模型推导,得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两项经典最终目标,产出和通胀。随后,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不同经济波动阶段内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在产出和通胀目标间的权衡与侧重。结果发现,在经济高波动阶段,我国中央银行更侧重对产出缺口的调控,而在经济低波动阶段,则更偏向对通货膨胀的控制。由此可见,我国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并非遵循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那么,这种规则切换背后的政策逻辑是什么?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第3章房地产价格波动、第4章资本账户开放以及第5章美国货币政策冲击三种情境下,分别研究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观察异同,以印证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第3章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本章运用DSGE理论模型刻画“价格型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产出和消费”的传导机制,通过对比DSGE数值模拟结果和VAR实证脉冲图,提出房地产价格会通过“消费品渠道”而非“抵押品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Bernanke的金融加速器模型与我国的现实国情契合度并不算高。与美国的次级贷款情况不同,我国房地产信贷市场一直执行较为严格的宏观审慎政策,因此房地产价格上涨不是通过信贷渠道影响实体经济。相反的,由于家庭没有适宜的理财投资渠道,而把房地产当作投资和储蓄的惯常模式,价格型货币政策增加的流动性会进入房地产市场,催生房地产泡沫,降低资本在实体经济中的流转,使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失灵。第4章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本章在开放经济体框架下,首先通过蒙代尔—弗莱明经典模型,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三者间的理论关系,随后运用包含交互项和虚拟变量的回归方程对理论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开放经济体框架下,价格型货币政策变动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进而造成产出和通胀的变动。国际资本流动速度与资本账户开放度关联紧密,但与汇率制度关系不大。因此,我国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进程应循序渐进,资本账户过快开放可能会影响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造成经济体不必要的震荡波动。第5章研究“美国货币政策与我国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在开放经济体框架下引入国际货币政策冲击,运用SVAR模型研究美国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美国常规货币政策会引起我国利率政策的联动变化,影响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不仅会影响我国利率政策的独立性,还会影响我国的经济产出。一方面利率政策不能自由调整,另一方面经济波动加剧,两者叠加,将使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失效。因此,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应更加重视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冲击的溢出效应,努力提高政策响应的独立性,进而缓解政策冲击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从第3、4和5章的研究可以看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错综复杂。这能够解释,第2章中,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面对不同领域的经济问题,政策与经济变量间的关联机制和传导链条均有所不同,因此政策调控的偏好系数也会随之改变。第6章和第7章聚焦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中,通胀目标的指标重构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刻画。通过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拓展,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政策调控提供助力。第6章提出用“福利损失视角下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替代传统通胀目标,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盯住目标。本章在包含八部门异质性特征的价格扭曲模型中引入价格粘性和劳动收入份额,用以刻画不同部门物价波动的福利损失,并据此估计各部门在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中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其他用品和服务”、“食品”以及“居住”部门存在较强的劳动扭曲,“交通和通信”以及“教育文化和娱乐类部门”存在较强的价格扭曲,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比例高于它们在CPI中的支出份额。核心通胀指标构建的意义在于,不以单一的物价稳定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最终目标,而是以减少物价波动对居民生活实际影响为标准制定通胀调控目标。盯住这一指标,能使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中涵盖各部门的物价扭曲信息,使政策调控能够真实的改善消费、投资、就业等领域的实际经济问题。第7章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作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本章通过DSGE理论模型刻画“价格型货币政策→金融摩擦→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这一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并通过数值模拟与SVAR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比,验证了金融摩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目标的研究与通货膨胀不同,由于潜在产出不存在固定值,其与经济要素间的关联也会随时间而变化,经济增长不应该是结果指标,而应是过程指标。也就是说,从经济学意义上,经济增长目标不应仅关注稳定产出,也应关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依赖于创新效率的提升,而创新效率的高低又取决于金融摩擦。金融摩擦越大,企业R&D投资就越少,进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经济增长放缓。因此,若想提高经济增速,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应聚焦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察应坤[3](2020)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山东实力派人物王鸿一联合了一批志趣相同者在北京创办了《村治月刊》,旨在全国推行以河北定县翟城村、山西村政为基本模式的“村本政治”。时人对此知识人群体以“村治派”称之。在王鸿一整合下,村治派不仅在学理上有吕振羽、梁漱溟、茹春浦等理论派人物鼎力加持,也获得了米迪刚、梁仲华、彭禹廷等地方自治力行者的实践响应,遂使村治思潮在全国渐成蓬勃之势。后在梁仲华、梁漱溟、孙则让苦心经营之下,村治派与其他团体相呼应,全国各地乡村建设运动纷纷兴起。以往的研究中,常常把“村治派”作为“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附庸来展开,未曾追溯村治派的起源,也没有考察它的发展历程,对于村治派的理论实践及其对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发挥的作用也没有专题的研究。本文将村治派从起源到巅峰再到沉寂的过程作一事实的梳理,以弥补、校正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及成见;同时将村治派置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长时段历史进程中,清理出它的学理主线,并与政党介入、宗教介入的社会改革相对比,以探求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三种思想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改革所呈现的不同面貌,进而观察国家力量渗透和基层社会改革张力下的近代中国乡村问题解决之道。村治思潮产生于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危机的大背景之下。20世纪初叶中国农村的衰败,本质上是中国传统社会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造成的,这也是任何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晚清民国政府为应对国际国内新局面,出台了若干地方自治政策,试图缓解社会危机,由此催生了三个区域的早期村治实验:河北翟城村治、山西村政和曹州府善后局设立。正是这种社会生态,促成了“村治派”的产生及其对中国农村出路的不懈探索。1929年,王鸿一联合米迪刚等人创办《村治月刊》,标志着村治派的正式形成。早在1922年王鸿一和米迪刚在推动实行西北垦殖时相识相知,并在“村落自治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这一认识上达成一致。米迪刚亲身参与并主导的翟城村治为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的思想体系提供了样本参考和理论借鉴。1924年,两人在北京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以村落为单位进行乡村改革,并提出了一套以村治实践为基础的建国方案,但在时局动荡之下,影响极为薄弱。1929年3月,在阎锡山、冯玉祥支持下,王鸿一集合米迪刚、吕振羽等一批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号召“实现革命主义、恢复民族精神”,创办了《村治月刊》,并以此为大本营研究村治学理、推行村治实践。众多学校、媒体、社团纷纷响应,一时间研究与推广村治成为全国潮流。民主政治的激进化是村治派主张的歧出。吕振羽由“改良”转向“革命”和彭禹廷由“民主”转向“封闭”是民主政治激进化的两个方向。“民主政治之如何确立”,是《村治月刊社宣言》里的重要内容,作为《村治月刊》的主编和主要理论旗手,吕振羽最初将“民主政治”定位为“三民主义的村治”,主张“非暴力的革命建设”,这与王鸿一“全民政治”和米迪刚“民主传贤”的主张是一致的。随着社会情境和个人际遇的变化,吕振羽开始由“改良”转向“革命”,认为发动农民斗争、革命夺取政权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正确路径。彭禹廷提倡以“缩小的三民主义”在宛西实施地方自治,后在多重重压之下,转向了一种封闭的权威性地方自治,最后以失败告终。与彭禹廷将地方自治缩小在局部的、封闭的、独立的空间范围不同,吕振羽更强调在一种更广阔的社会整体解决方案中来解决农村问题。两者之于村治派的歧出,恰恰是两种相反方向民主政治主张的激进化,由此得出的行动逻辑和实践行为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后果。梁仲华和梁漱溟的倾力合作推动村治事业走向巅峰。在韩复榘的支持下,梁仲华和梁漱溟接续王鸿一开创的“村治”事业,先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相继设立,再有邹平、菏泽、济宁等实验县开办,乡村建设运动浪潮持续高涨。梁仲华负责乡建工作的组织与具体的行政事务,梁漱溟从社会与人心问题的逻辑出发,对“研究”“训练”“实验”等各项乡建具体内容进行理论建构和路径设计。村治派的理论主张有了广阔的实践区域,并把社会影响力扩散到了全国政商学各界,国民政府内政部以村治派的社会改革实践为参考,进行了全国县政改革设计和区域实验。在这种政治力量收纳、社会力量欢迎的态势下,乡村建设浪潮在全国兴起。三次全国乡村讨论会的举办标志着乡村运动的大发展和高涨,村治派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声望日隆。但在这种蓬勃壮阔的表象下,现实行政力量与社会改革运动的纠葛也在其中暗流涌动并日益激化。在政权对乡村社会的强力渗透和控制下,村治派的社会改革最终归于沉寂。菏泽成为第二实验县后,孙则让主导的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带动社会改革卓有成效,这一模式很快被韩复榘在全省区域推广以实现对乡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控制。村治派所秉持的乡村改革的独立性全面消解。1932年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确立设置县政改革实验区,山东省政府在原来邹平实验县基础上加设菏泽为乡村建设实验县,并由王鸿一的学生兼同乡、时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的孙则让亲往家乡主持实验工作。孙不负众望,在应对黄河水灾的同时,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很快在地方治安、农村经济、乡村教育、地方自治等诸多方面取得显着成效。韩复榘从这一改革模式中看到了社会控制的极佳效果,遂令设立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其后在抗战形势下,又根据梁漱溟等制定的三年计划,于全省逐次设立行政专员公署。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施政区域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基层中间组织的设立,有效抑制了土豪劣绅、奉官为匪等恶劣势力在乡村社会的蔓延趋势。但此区域的扩大,更多体现了韩复榘主导的政府控制体系对基层社会的强力渗透。韩复榘被罢免后,新任政府主席沈鸿烈撤销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村治派成员各分西东,从此沉寂。作为村治派改革成效的参照,考察国民党政权控制下以纯行政力量推动或是宗教合作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改革,考察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包括没有获得政权的早期海丰农民运动和获得局部行政权力的陕甘宁边区改革,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近代乡村改革无论是在何种意识形态指导下,乡村改革最初阶段的成效与尊重当地民众伦理情感认同的程度呈正向关联关系;乡村改革中政治权力介入呈现加强态势,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追求目标或是共存,或是后者让位于前者。乡村建设运动激起了巨大的理论波澜。针对村治派的理论与实践,诸多批评纷至沓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很多受到王鸿一的启发和影响,特别是“反对欧化俄化,恢复民族精神”这一主张,是对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的承继和发扬。村治派对于“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和社会组织基础”的看法有着高度的认识一致性。当时的着名评论家孙伏园观察认为“乡村建设为时代大势和国家命脉延续所需”,并把乡村建设运动与近代挽救国运衰败的五次大运动作为相互承接的脉络加以叙述。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于三个思想流派:东方文化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左派经济学家。梁漱溟在与这三大派别的论辩中仍然坚持认为中国问题必须走理性解决之路即乡村建设道路,即坚持文化改造下的乡村建设路径,从正面培养公众意识,健全乡村团体组织,以新道德建设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梁漱溟在这些论辩中所展现出的变革、理性、独立的理论品质,正对应了村治派一贯对于道德原则的坚持和扞卫。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和拯救最终归于沉寂,但他们对农村社会的发现,是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一种有益尝试。村治派在“恢复民族精神,保持固有道德之乡村自治”这个大方向下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在长时间轴和多空间维度上呈现了近代知识人对于民族国家塑造的努力和创造中国本土现代性的冲动。虽然这种努力和冲动未曾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调,但反思这一历史过程,可以更为理性地看到中国乡村社会发展改革的关键性法则。其一,尊重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为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其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总量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其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实现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促进国家权力渗入与村落自主性之间的良性平衡。村治派对儒家伦理的坚守,在今天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中仍有其现实意义。如韦伯所言,革命的真正起因在于一种新精神的作用,“村治派”的主张在当时乡村社会边缘化的状态下提出,并抛开各种龃龉与桎梏而付诸实施,这是一种理性审视后逆流而上的奋勇行动。发现农民,认清乡土社会,这是王鸿一、米迪刚、梁漱溟等村治派知识人对近代中国现代转型的最大启蒙。
徐廷宇[4](2020)在《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强调学生为主体,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学习讨论中,以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案例教学法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都得到普遍的应用。《基础会计》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较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具有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用实践的能力。本研究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并结合自身的亲身教学实践,探究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实施的建议。本文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部分,运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三种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部分,通过文献法查找研究相关的资料,了解了案例教学法的起源,综述了案例教学法现阶段的研究现状,定义了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并对分析了其相关的理论基础,为案例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提供了基础。在实践研究部分,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对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及研究,笔者发现虽然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能激发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喜爱,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通过访谈、课堂观察发现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案例选择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原因,发现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教师运用案例教法的能力不足、学生主体意识弱,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高质量的案例资源等多个方面。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从要选择优质的案例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能力、加强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适应性等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刘上琼[5](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对资本主义问题认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封建社会后期,中国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则是到了近代。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下,中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又不能正常而充分的发展,这就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这一基本国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选择。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与如何认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与不发展这一基本国情,如何认识与资本主义相关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制定对待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各种政策正确与否直接关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败。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工作是由党的领袖、官员、知识分子和学者共同完成的。作为中国资本主义问题认识与解决的主体,他们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遇到的与资本主义相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相互影响,共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因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研究视角,以中国资本主义问题认识与解决的主体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所面对的一系列与资本主义相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着重探讨围绕这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共知识分子和学者通过聚焦时代需求形成问题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展开资本主义问题研究,从而形成研究成果;中共领袖和官员对这些知识分子和学者观点的采纳、提炼和升华,制定出对待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相关政策,并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中国化理论成果。围绕上述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全文分成六部分展开论述。本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依次探讨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的学术史回顾,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本文展开研究的理论来源等问题。第一章由三节内容构成,主要探讨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以及后来的中共知识分子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探讨和分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特点,由此提出比较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理论,进而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探索一条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革命道路。第二章分成三节,首先探讨在社会主义革命中中共领导学术界如何围绕调整、限制、利用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展开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了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探索;继而探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领导学术界如何在认真反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遗留的问题基础上,开始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三章分成三节,主要探讨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共领导学术界如何在历史研究和经济建设两个领域,破除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完全对立起来的”左”倾错误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引入资本主义有利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不断引领和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和发展。第四章也分为三节,根据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变化新趋势,中共领导学术界分别对微观层面上如何处理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在宏观层面上如何解决因资本主义因素侵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产生的“权贵资本主义”问题,以及批判西方右翼势力提出的“中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论,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不断引领和指导着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完善与发展。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结论,分别从理论上对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基本经验,以及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意义这两大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于尧[6](2020)在《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经济结构调整等攻坚战的展开,经济增长动力已从出口和投资向消费过渡,这就要求我国中小银行在资金不足、资产规模小、人才不足、跨区域发展受限等不利条件下转变业务发展重心,零售业务以其节约资本、稳定性强、成长性好、风险分散、综合盈利高等优势成为我国中小银行竞逐发力的主战场。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与金融高度融合,金融科技取得了更具革命性的成就,已成为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充分应用,互联网平台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已全面跨界渗透进银行零售业务领域,再加上国有大型银行的挤压效应,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的生存环境严峻。鉴于此本文选择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战略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分析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将金融科技与零售业务相结合,为中小银行提出切实可行的零售业务发展战略。利用好金融科技助推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是一项繁复的、整体的系统性工程。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分析了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总结归纳了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目前存在的手机银行、网点转型、直销银行、信用卡业务、互联网消费贷款这五个细分业务领域的问题并做了成因分析。从机遇与挑战两个角度分析了金融科技对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的影响。以三个国内外商业银行为例展开细致分析,归纳总结出对我国中小银行的借鉴意义,即建立灵活组织架构,加大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力度,利用金融科技分析识别客户、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等。最后,制定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坚持客户主义、长期主义,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的引领、助推作用发展零售业务发展战略,从手机银行、网点转型、直销银行、信用卡业务、互联网消费贷款五个方面制定战略实施方案,从发展金融科技、吸引人才、安全合规、共建生态四个方向制定战略实施保障。
徐紫薇[7](2020)在《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以C银行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其经营和发展影响着社会金融秩序的稳定。近年来,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和模式上紧紧跟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步伐,各项业务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如雨后春笋助推了消费市场的扩张,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与国外相比,我国信用卡业务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各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大环境下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也较为薄弱,信用卡资产质量问题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为国内较早涉足发行信用卡的国有银行,C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信用卡不良资产日益增加,不良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为了更好地防范信用卡经营风险,优化资产结构,C商业银行应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在现行的经济大环境下实现信用卡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并重,建成一套适用于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内部审计运行模式可以为其业务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为未来信用卡业务稳健经营提供保障,为业界探索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提供新的视角,丰富商业银行有关信用卡业务的研究。2018年1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对近年来频发的商业银行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作出了相关规定。纵观近几年中国银保监会出台的各项政策,始终紧紧围绕着风险防控和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方向,不断加大对银行业市场乱象的惩治力度。当前,金融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信贷市场的格局,互联网金融混战加剧了共债现象,在信用卡风险监管的大背景下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C商业银行为案例,通过了解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引入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并将上述理论与实际运营情况相结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剖析,探寻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除去第一章的引言部分,第二章到第五章为本文的核心环节。本文首先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理论入手,对审计的内容、特点、方法、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阐述。其次,在本文第三章介绍了C商业银行及其信用卡业务发展基本情况、管理情况、审计方式和内容、实际工作情况,为形成后续章节提供了出处。再次,在本文的第四章提出了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内部审计内容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依次是信用卡申请的真实性审计不到位、审计人员未能掌握信用卡审批政策的变化、内部审计预警系统未实现精细化作业、内部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效果不佳。随后根据上述问题,结合目前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经营现状,分析了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别是审计体制有待完善、内部培训机制不健全、审计工具亟需更新、内部激励考核不合理。最后,针对上述问题在本文第五章提出了提升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总共四个方面,分别是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加快人员队伍建设、强化计算机审计技术运用、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本文通过对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问题探讨,发现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内部审计在防范信用卡金融风险、优化资产结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但内部审计的发展未能随着业务发展与时俱进,具体执行方面也缺乏精细化管理,未能做到业务经营与风险管理并重。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C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提供参考,也能为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方面的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邓亚东[8](2020)在《独角兽企业本质与爆发式成长驱动因素理论研究 ——基于生产要素理论》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新经济”一词首次出现在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新经济”覆盖面与内涵广泛,涉及一、二、三产业。包括“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产业和新业态,工业制造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包括一产业中像有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在这种“新经济”背景下,各地政府展开了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工作。“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经济企业爆发式成长的代表,是新经济、新技术革命的领导性企业,是我国培育新动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了解“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原因对于培育“独角兽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新经济“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的原因是因为“独角兽企业”的本质已经与传统工业企业有很大不同。因此,要研究“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现象,需要去分析“独角兽企业”的本质。在这种研究思路的驱动下,在第三章中本文首先对“独角兽企业”本质进行了研究,结合效用价值论对“企业价值”问题进行了回答,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要素理论将企业本质视为通过土地、劳动、资本、信息、管理、技术六种生产要素协同作用,生产产品并创造价值的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存在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回答。在第四章中,本文结合第三章相关结论构建了“企业--生产要素分析框架”对“独角兽企业”的资本、技术、信息生产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四个主要原因包括:1.以风投资本为代表的相关资本不断投入;2.供给方规模经济;3.需求方规模经济以及需求方规模经济引起的正反馈效应;4.技术的差异引起的正反馈效应。最后再第五章中提出“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驱动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独角兽企业驱动因素的权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企业本质的研究。企业本质问题源远流长,但从科斯开始人们才逐渐真正打开企业的“黑箱”。本文认为从不同角度研究企业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在第三章中首先从效用价值理论出发研究了“企业的价值”,提出了两种企业价值包括,企业对消费者价值,即开发和满足消费者潜在需求;消费者对企业价值,即消费者购买企业产品,企业获取超额利润。在此基础上,引入生产要素理论,本文将企业本质视为通过土地、劳动、资本、信息、管理、技术六种生产要素协同作用,生产产品并创造价值的组织。并提出企业生产要素的集聚从而引起生产要素空间成本的降低是企业存在原因之一的假设。2.结合第三章企业本质相关结论,本文在第四章构建了“企业--生产要素分析框架”,探索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企业分析框架。为研究“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原因提供了分析工具。“企业--生产要素分析框架”是指针对某个企业问题,从价值视角结合不同学者相关理论对企业所拥有的土地、劳动、资本、信息、管理、技术六大类生产要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回答的一种分析思路。企业--生产要素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是基于企业作为不同生产要素的集合,企业生产要素的性质与投入量以及协同方式会决定企业的性质以及创造价值的方式,进而影响企业的成长方式与程度。“企业--生产要素分析框架”的分析角度则是基于企业是个经济组织,价值创造特性是企业最重要特性,分析企业生产要素需要从价值角度进行分析。“企业--生产要素分析框架”分析步骤则包括:1.首先对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要素进行侧重分析,2.对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要素进行质的分析,3.最后对企业生产要素之间的协同方式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所研究问题的相关结论。3.本文运用“企业--生产要素分析框架”对“独角兽企业”信息、资本、技术生产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风投资本为主导资本驱动型企业成长模式,补齐了传统企业成长理论不能解释“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的短板,并说明了“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的原因包括:1.以风投资本为代表的相关资本不断投入;2.供给方规模经济;3.需求方规模经济以及需求方规模经济引起的正反馈效应;4.技术的差异引起的正反馈效应。最后,本文在第五章中将“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原因转换为10个“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驱动因素,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驱动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得出了驱动因素的相对权重。
刘媛[9](2020)在《“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时代要求,课堂改革的趋势,教师专业发展的呼唤,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能力和理性的思维方式。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具深度和广度。“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通过解决“核心问题”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模式,是实现上述数学新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潮流和趋势。本文阐述了“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及其相关的理论基础,构建了“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给出了模式的操作流程,并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给出了“核心问题”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课例。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于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和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核心问题的提炼和实施并非易事,这其中蕴含着对经验的反思、对教材的解读、对知识的挖掘、对学情的捕捉、对价值的追求,同时这也要求教师需要具备整合资源、灵活组织、智慧点拨等能力。所以,这种探索中的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研究和完善。本研究使用文献法、调查问卷、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方法,总结出“核心问题”引领的小学数学课堂有四大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引发话题,具有对话性;深度对话卷入深度学习;真实问题驱动有效学习。本文希望通过尝试聚焦数与代数领域,提供一些教学实录和研究分析,探索核心问题引领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实施策略,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扩张数学课堂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思维的提升,实现师生的生命对话和成长。
刘刚[10](2019)在《行业法治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思想。到2035年,我国还要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的目标。如何判断法治社会基本建成,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的实践问题。社会是由行业组成的,法治社会的建成可以走一条行业法治之路。法治社会是社会领域实现法治化的治理状态,而行业法治可以理解为是指行业领域的法治化的治理过程。先有法而后才有法治,先有行业法而后才有行业法治。因此,要研究行业法治,需要先研究行业法;而要研究行业法,则需要先研究“行业”。改革开放后,我国立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行业”入法现象,汇聚成“法律中的行业”这个独特命题。对“行业”入法现象的实证分析表明,“行业”已经从一个古老的经济概念变成一个新生的法律概念。“行业”入法现象在所有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总体上占到了三成,席卷了除诉讼法及非诉讼程序法之外的所有部门法,甚至现行宪法也对“行业”做出了明确规定,宣示了“行业”的宪法地位。“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包括行业规划、行业标准、行业自律、行业诚信、行业垄断、行业主体、行业协会和从业人员等。“行业”入法现象有力的支撑了行业法的存在,宣告了行业法治的潜在可能。“行业”入法现象是对行业在社会结构中的变迁的法律响应,行业法是法律社会化发展的最新表现。系统梳理行业法的历史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学界还存在分歧,但也形成了一些理论共识,即行业法是兼顾“硬法”和“软法”在内的体系。新兴的行业法有助于一并解决传统部门法体系的学科壁垒问题、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以及部门法的局限性问题。行业法应该继部门法之后,成为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中的新成员。行业法与部门法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交叉与重叠关系,二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建基于法治概念的宽泛性和灵活性。行业法治是一种“混合”法治,其内涵表现为“硬法”之治和“软法”之治的结合、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横向体系(各行各业的法治)和纵向体系(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在内)的结合。行业法治是一种“复杂”法治,其特性包括法治主体的多元性、法律规范的复合性、行业治理的差异性、运行机制的共治性和调整范围的全面性。行业法治是一种真法治,而不是假法治,其理念包括权利保护理念、公平正义理念、科学发展理念和自治理念。行业法治是一种有意义的法治。从法治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也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还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从行业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也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还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行业法治体现了行业与法治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法治发展和行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法律基础四个方面。其中,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基础是指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步建立;社会基础是指行业组织的大量出现;法律基础是指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法治社会一样,行业法治也包括主体要素、制度要素与实践要素。这三种要素共同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与“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主要形式样态基本一致,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和行业自治构成了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是广义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一种“软法”,可以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柔性化和可操作性。行业协会是行业法治的重要主体,行业协会通过参与行业立法、行业纠纷化解、行业监管和行业管理等来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既是权利,也是权力。行业自治首先通过行业自治规范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但是,在行业法治的运行中,行业监管与行业自治始终需要处于动态平衡的态势中,只有这样,行业自治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理想的行业法治是完美的,但是行业法治的现实运行,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等,还存在若干缺陷,因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其中,行业立法存在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行业法律滞后、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等缺陷。对此,一是可建立专业工作委员会提出立法草案的体制,取代现有的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立法的立法体制,并建立第三方如行业协会等接受立法机关委托起草行业立法的立法体制;二是应将行业标准的制定权赋予行业协会,取代现有的行政机关制定行业标准的体制,并建立跨行业的标准协调制度,加大推广综合标准制度;三是应及时修订行业立法。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重审批轻监管、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健全,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等。对此,一是需要将监管理念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是政府应建立包括企业、非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内的全国统一信息共享平台,并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信用监管中的作用;三是应当从监管主体、监管模式、监管手段和监管过程等四个方面完善综合监管体制;四是对新兴行业应遵循政府适度监管的原则。行业纠纷化解存在行业调解制度公信力有待加强、认同度和成功率都不高、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等问题。对此,一是应进一步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提升行业调解的公信力;二是应积极推动行业协会设立专业性调解组织,提高行业调解人员的准入资格条件,以提升行业调解制度的利用率和成功率;三是应当建立专门的行业调解程序;四是健全行业仲裁制度,可考虑由行业协会组建行业仲裁委员会,并修订《仲裁法》,赋予行业仲裁应有的法律地位;五是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尽可能减少行业纠纷的产生。行业自治方面,存在着立法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消除等不足。对此,一是应该突出“行业自治”的理念,将法律条文中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二是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不再干预行业协会的内部事务;三是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只要不违反法律,行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皆由行业协会自行解决。同时,国家需保留对行业协会的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综上,通过对“行业”入法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对行业法和行业法治的研究成果进行历史分析,对行业法治的内涵、特性、理念、实践意义等问题进行概念分析、对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和基本要素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行业法治的理论框架体系得以初步建立。只要有效解决行业法治在现实运行中的不足,作为法治社会的建设途径,行业法治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期待有朝一日,行业法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行业法治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21世纪:我国银行应思考的三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我国银行应思考的三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民族精神及其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现实依据:选题是基于对国内外时代背景的思考 |
(二)历史依据:选题是基于我国近代以来关于民族精神争议的关注 |
(三)理论依据:选题是基于对国内外关于民族精神的相关论述的理解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民族精神概念史的考察:起源、凝聚和提升 |
第一节 西方民族精神的起源 |
第二节 民族精神的凝聚 |
一、黑格尔民族精神的理论内容 |
二、关于黑格尔民族精神的评价 |
第三节 民族精神的提升 |
一、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
二、民族精神具有反抗压迫的民族意识 |
三、民族精神具有世界性的内容 |
第二章 民族精神的中国化转化 |
第一节 民族精神在中国的起源 |
第二节 站起来:毛泽东民族精神理论 |
第三节 富起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民族精神理论 |
一、邓小平的民族精神理论 |
二、江泽民的民族精神理论 |
三、胡锦涛的民族精神理论 |
第四节 强起来:习近平的民族精神理论 |
第三章 民族精神建构相关的三个问题辨析 |
第一节 民族主义与民族精神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主义的分析 |
二、民族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
第二节 人类共同价值与民族精神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解 |
二、人类共同价值并非是“普世价值” |
三、人类共同价值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
第三节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时代的理解 |
二、时代精神的含义及其特征 |
三、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
第四章 民族精神建构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民族精神建构的基本构想 |
一、根本标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二、价值指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节 民族精神建构的基本原则 |
一、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相结合的建构原则 |
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建构原则 |
三、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建构原则 |
第三节 民族精神建构的具体路径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民族精神建构的指导地位 |
二、人民群众是民族精神建构的主体力量 |
三、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民族精神建构的宝贵资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2)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型 |
1.1.2 国内外冲击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1.1.3 价格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测度 |
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货币超发的理论争鸣 |
1.2.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型 |
1.2.3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分析 |
1.2.4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结构 |
1.3.2 论文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主要创新 |
第2章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分段调控 |
2.1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1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梳理 |
2.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规则特征分析 |
2.2 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与调控规则的理论推演 |
2.2.1 约束条件 |
2.2.2 福利损失函数 |
2.2.3 最优货币政策反应方程 |
2.3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区制转移特征研究 |
2.3.1 价格型货币政策简化方程 |
2.3.2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方法介绍 |
2.3.3 区制转移的实证结果分析 |
2.3.4 稳健性检验 |
2.4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特征分析 |
2.4.1 非稳定区制下的非对称特征分析 |
2.4.2 稳定区制下的非对称特征分析 |
2.5 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福利损失对比 |
2.5.1 稳定与非稳定区制的福利损失对比 |
2.5.2 严格利率规则反应方程估计 |
2.5.3 分段与严格利率规则的福利损失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 |
3.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3.1.1 传导机制的理论文献梳理 |
3.1.2 传导机制的实证文献概述 |
3.2 房地产价格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3.3 DSGE模型的参数校准及数值模拟 |
3.3.1 参数校准 |
3.3.2 开启与关闭抵押品渠道的数值模拟 |
3.4 房地产价格与实体经济关联机制的时变特征分析 |
3.4.1 房地产价格与产出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检验 |
3.4.2 房地产价格与通胀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检验 |
3.4.3 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的断点检验 |
3.5 房地产价格影响利率调控效果的渠道分析 |
3.5.1 房地产价格对利率调控效果影响的脉冲分析 |
3.5.2 稳健性检验 |
3.6 房地产价格、实体经济与价格型货币政策间的关联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 |
4.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4.2 二元悖论理论模型构建 |
4.3 资本账户开放度指标构建 |
4.4 二元悖论模型的实证检验 |
4.4.1 回归方程说明 |
4.4.2 包含交互项的参数估计 |
4.4.3 引入“全球避险情绪”的参数估计 |
4.5 稳健性检验 |
4.5.1 针对“产出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
4.5.2 针对“资本帐户开放度测算方式”的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货币政策与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研究 |
5.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5.1.1 国际资本流动渠道研究 |
5.1.2 汇率渠道研究 |
5.2 蒙代尔—弗莱明理论分析框架 |
5.3 SVAR模型构建与计量处理 |
5.3.1 SVAR模型的构建 |
5.3.2 单位根检验与滞后期选取 |
5.4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影响 |
5.4.1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
5.4.2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福利损失视角下的核心通胀目标构建 |
6.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6.2 八部门异质性价格扭曲理论模型的构建 |
6.2.1 个体的生产与消费 |
6.2.2 消费和价格指数 |
6.2.3 模型的一阶方程与对数线性化 |
6.2.4 社会总福利损失函数构建 |
6.3 异质性价格粘性与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 |
6.3.1 价格粘性测算 |
6.3.2 劳动的收入份额测算 |
6.4 不同异质性特征下核心通货膨胀指标的估计 |
6.4.1 参数校准 |
6.4.2 多种异质性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与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创新效率的经济增长目标调控机制 |
7.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7.1.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 |
7.1.2 金融摩擦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机制研究 |
7.1.3 金融摩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间的关联机制研究 |
7.2 经济增长目标调控的理论模型构建 |
7.3 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和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对比 |
7.3.1 DSGE模型的参数校准 |
7.3.2 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7.3.3 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一、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村治思潮的时代背景及起源 |
第一节 20世纪初农村危机与地方自治政策推出 |
一、农村衰败无序:近代“中国问题灼点” |
二、晚清民初地方自治规约颁布:一剂良药还是虚幻泡影? |
第二节 村治实验的萌芽 |
一、早期翟城村自治 |
二、山西村政 |
三、曹州府善后局的设立 |
第二章 村治派的形成 |
第一节 米迪刚对翟城村治的主导及其实践理论的总结 |
一、翟城新政:旧文化网络和新法团主义的较量 |
二、村为起点“民主传贤”:中国社会修缮良法 |
三、“井”字结构新村布局:社会公共空间营造 |
第二节 王鸿一的“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主张与实践 |
一、“民族自信力”:民族自救运动的发动机 |
二、儒家伦理:揭橥民族文化重心 |
三、“村本政治”:中国民族出路 |
第三节 王鸿一与米迪刚的合作及村治派大本营的设立 |
一、实行西北垦殖: 纾困内地边疆农村民生 |
二、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乡村改革共和建国 |
三、出版《村治月刊》:研究学理推行村政 |
第三章 村治派的歧出:民主政治的激进化 |
第一节 由“改良”到“革命”: 吕振羽村治思想转向 |
一、三民主义的村治:非暴力的革命建设 |
二、村治理想的破灭:转向国家视角 |
三、革命夺取政权:发动农民斗争 |
第二节 从“民主”到“封闭”:彭禹廷领导下的宛西自治 |
一、自卫、自治、自富:民众自治共同体的内聚 |
二、不顾官厅、不顾法律、不顾手续:地方自治的封闭 |
三、“再造权威性自治”:局部地方专制的失败 |
第四章 走向巅峰:乡村建设浪潮的兴起与高涨 |
第一节 梁仲华主持下的村治派大集结 |
一、“思想阐发”与“人才储育”: 河南村治学院 |
二、“研究”“训练”“实验”: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
三、组织与行政:梁仲华乡建工作的事功 |
第二节 梁漱溟领导下的“乡村建设运动 |
一、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梁漱溟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
二、乡村开出新组织:邹平实验县的改革设计 |
三、“政”“教”“富”“卫”合一:邹平实验实施及七大成效 |
四、玄学的理论与妥协的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纠葛 |
第三节 全国乡村运动大联合 |
一、成立联合组织为各地乡村工作人员一致诉求 |
二、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举行 |
三、有限度的联合与有限度的影响 |
第五章 政治权力强力渗透下村治派的沉寂 |
第一节 村治派主导社会改革独立性的消解 |
一、民众自卫训练:菏泽实验模式社会改革的有效性 |
二、从社会改革到社会控制:韩复榘设立山东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 |
三、全域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省逐次分区设置 |
第二节 国民党政权下的乡村社会改革实验 |
一、纯以行政力量促进农村建设:江宁和兰溪实验 |
二、基督教和国民党行政的乡村建设合作:黎川实验 |
第三节 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 |
一、适应性动员:前期海丰农民运动政治策略 |
二、“三三制”:陕甘宁边区改革资源总量控制框架 |
第六章 批评与回应:围绕村治派理论的争议 |
第一节 批评箭靶:村治为解决中国问题唯一办法 |
一、一脉相承之认识: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 |
二、进入主流视野:乡村建设是时代大势所需 |
第二节 东西之间:梁漱溟与其他派别的论战 |
一、融合东西方还是中国文化坚守:与东方文化派的辩论 |
二、农业工业孰先孰后: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交锋 |
三、阶级的融合还是斗争:与左派经济学家的论争 |
结语 |
一、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 |
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 |
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 |
四、儒家伦理固本开新:村治派中国乡村现代性出路的理论建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一、技术路线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案例 |
二、案例教学法 |
三、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学习迁移理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势 |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中应用的优势 |
第二节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教学设计 |
一、案例教学的设计原则 |
二、教学目标设计 |
三、教学重难点设计 |
四、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
五、教学评价设计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教学课例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过程 |
三、学习体验 |
四、教学体验 |
第二节 《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教学课例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过程 |
三、学习体验 |
四、教学体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施案例教学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设计方面 |
二、教学实施方面 |
第二节 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缺乏高质量的案例资源 |
二、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能力不足 |
三、学生主体意识弱,学习态度不端正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建议 |
第一节 选择优质的案例教学内容 |
一、重视教学案例选择 |
二、多种案例呈现形式 |
三、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
第二节 提高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能力 |
一、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
二、提高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 |
三、加强现代多媒体教具的使用能力 |
第三节 加强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适应性 |
一、转变课堂角色,提高主体意识 |
二、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学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对资本主义问题认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
(一) 扩展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研究的视野 |
(二) 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研究 |
(三) 有助于坚持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二、学术史回顾与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 国内中共党史的相关研究动态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研究动态 |
(三)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相关研究动态 |
(四) 对目前相关研究成果的评价与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本文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基本概念 |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研究的理论来源 |
(一) 有关资本主义起源、形成及其不同形态的主要论述 |
(二) 有关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论述 |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特点研究 |
一、20世纪初期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的早期认识 |
(一)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争论 |
(二) 论战双方对于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的早期认识 |
(三) 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的初步认识为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早期探索提供理论依据 |
二、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研究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
(一) “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与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研究 |
(二) 抗战时期中共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社会长期停滞论”的批判 |
(三) 抗战时期中共领袖对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的认识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系统阐述 |
三、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研究与新民主主义经济实践 |
(一) 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研究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早期实践 |
(二) 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中资本主义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 |
(三)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中资本主义问题的深入研究 |
第二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道路的研究与反思 |
一、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相关问题的研究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的历史任务的转变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 学术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研究 |
二、探索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一) 指导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践 |
(二) 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与过渡理论 |
三、反思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一) 在反思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
(二) 学术界总结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与理论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对中国资本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反思与创新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
二、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资本主义重大历史问题的反思与研究 |
(一) 对近代以来中外经济关系的再认识与再评价 |
(二) 对传统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再认识与再评价 |
(三) 对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的再认识 |
(四) 对传统市场的再认识与再研究 |
(五) 中国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进程的再研究 |
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 |
(一) 20世纪80年代早期姓“社”姓“资”的争论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建立 |
(二) 20世纪90年代早期姓“社”姓“资”的争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
(三) 20世纪90年代后期姓“社”姓“资”的争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研究和新认识 |
一、新世纪以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研究 |
(一) 党的十六大前后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研究 |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研究和新政策 |
二、“权贵资本主义”问题的研究与政府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
(一) “权贵资本主义”问题的研究及其为政府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对“中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论的批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
(一) 西方提出“中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论 |
(二) 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论断 |
结论 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对中国资本主义问题认识的经验与意义 |
一、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基本经验 |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基本途径 |
(二) 中共领袖、官员、知识分子与学者共同构成了认识与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主体力量 |
(三) “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是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主要掣肘因素 |
二、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意义 |
(一) 正确认识中国资本主义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 |
(二) 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与解决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重要内容 |
(三) 有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理论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6)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金融科技 |
2.1.2 中小银行 |
2.1.3 零售业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战略理论 |
2.2.2 长尾理论 |
2.2.3 全面风险理论 |
2.2.4 预期收入理论 |
第3章 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 |
3.2 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存在的问题 |
3.2.1 手机银行APP应用金融科技效果不佳 |
3.2.2 营业网点智能化转型存在缺陷 |
3.2.3 直销银行服务和产品缺乏创新且同质化严重 |
3.2.4 信用卡业务发展未与金融科技紧密结合 |
3.2.5 互联网消费贷款风险防控不利 |
3.3 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科技实力偏弱 |
3.3.2 零售业务战略定力不够 |
3.3.3 零售业务竞争力不强 |
3.3.4 内部控制管理支撑不足 |
第4章 金融科技对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的影响分析 |
4.1 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面临的机遇 |
4.1.1 打破营业网点的限制构建虚拟化银行 |
4.1.2 利用金融科技实现数字化转型 |
4.1.3 基于大数据完成信息化改造 |
4.1.4 融合人工智能打造智慧型银行 |
4.2 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面临的挑战 |
4.2.1 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变化更快要求更高 |
4.2.2 金融科技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冲击下客户流失明显 |
4.2.3 客户信息保护问题凸显 |
4.2.4 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不足 |
4.2.5 金融创新管理难度加大 |
第5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发展零售业务案例分析 |
5.1 摩根大通利用金融科技发展零售业务案例分析 |
5.1.1 金融科技战略 |
5.1.2 金融科技战略落地措施 |
5.1.3 对我国中小银行的借鉴意义 |
5.2 金融科技赋能杭州银行零售业务发展 |
5.3 徽商银行推出融入金融科技的个人移动金融门户 |
第6章 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战略制定及实施 |
6.1 战略选择 |
6.2 战略实施 |
6.2.1 线下前沿阵地-营业网点智能化改造 |
6.2.2 线上前沿阵地-手机银行APP的精心打造 |
6.2.3 利用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助推直销银行发展 |
6.2.4 金融科技助推信用卡业务发展 |
6.2.5 运用金融科技提高互联网消费贷款风险防控能力 |
6.3 战略实施保障 |
6.3.1 夯实金融科技基石打造科技核心竞争力 |
6.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3.3 落实安全合规保障工作 |
6.3.4 加强外部合作共建生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以C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研究 |
1.2.2 关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基本框架 |
2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理论概述 |
2.1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内涵和特点 |
2.1.1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的内涵 |
2.1.2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的特点 |
2.2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的内容 |
2.2.1 经营管理和操作流程的合规性 |
2.2.2 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
2.2.3 运营机制的规范性和人员履职情况 |
2.3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的方式 |
2.3.1 书面资料审阅方法 |
2.3.2 客观实物证实方法 |
2.3.3 沟通分析调查方法 |
2.4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
2.4.1 受托责任理论 |
2.4.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4.3 内部控制理论 |
2.5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的影响因素 |
2.5.1 审计环境因素 |
2.5.2 审计人员因素 |
2.5.3 审计制度因素 |
3 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案例介绍 |
3.1 C商业银行及其信用卡业务发展基本情况 |
3.1.1 C商业银行情况简介 |
3.1.2 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现状 |
3.2 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管理情况 |
3.2.1 C商业银行信用卡部内部机构设置 |
3.2.2 C商业银行信用卡部内部管理特点 |
3.3 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方式 |
3.3.1 通过数据模型筛选可疑问题 |
3.3.2 通过审计抽样调取进件档案材料 |
3.3.3 通过信息系统审核作业流程 |
3.3.4 通过现场访谈获取审计信息数据 |
3.4 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的内容 |
3.4.1 信用卡申请受理的真实性审核 |
3.4.2 征信审批作业流程的合理性审核 |
3.4.3 风险预警控制管理的及时性审核 |
3.4.4 不良资产处置手段的规范性审核 |
3.5 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现实工作情况 |
3.5.1 C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情况 |
3.5.2 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工作底稿 |
4 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4.1.1 信用卡申请的真实性审计不到位 |
4.1.2 审计人员未能掌握信用卡审批政策的变化 |
4.1.3 内部审计预警系统未实现精细化作业 |
4.1.4 内部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效果不佳 |
4.2 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管理层政策向发卡倾斜,审计体制有待完善 |
4.2.2 审计人员准入门槛较低,内部培训机制不健全 |
4.2.3 信息技术审计不够成熟,审计工具亟需更新 |
4.2.4 审计成果脱离实际,内部激励考核不合理 |
5 提升C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
5.1 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 |
5.1.1 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审计,提高管理层的风险意识 |
5.1.2 推进内部审计环境建设,保证审计有效履职 |
5.1.3 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树立审计的权威 |
5.2 加快人员队伍建设,成立专业的内审团队 |
5.2.1 从严内部审计人员选拔政策,逐步实行持证上岗 |
5.2.2 定期组织经营业务相关培训,培养专业型审计人才 |
5.2.3 加强前后台员工的交流,保持审计项目与时俱进 |
5.3 强化计算机审计技术运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
5.3.1 顺应经济发展形势,完善非现场审计体系 |
5.3.2 优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发挥审计前瞻预测能力 |
5.3.3 完善审计抽样工具,合理设置审计容差 |
5.4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审计质量 |
5.4.1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考核方案,落实审计责任制 |
5.4.2 成立后续审计小组,追踪落实审计成果 |
5.4.3 积极统筹内外资源,保障审计成果的实际运用性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独角兽企业本质与爆发式成长驱动因素理论研究 ——基于生产要素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主要的贡献或解决的问题 |
2 文献综述 |
2.1 独角兽相关理论 |
2.1.1 “独角兽企业”的定义与分类 |
2.1.2 “独角兽企业”特点 |
2.1.3 “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原因 |
2.1.4 “独角兽企业”理论总结 |
2.2 生产要素理论 |
2.2.1 生产要素定义与属性 |
2.2.2 生产要素分类 |
2.3 企业本质与企业成长理论 |
2.3.1 企业本质理论 |
2.3.2 企业成长理论 |
3 对“企业的本质”问题的简单思考 |
3.1 本章内容概述 |
3.2 企业的两种基本价值 |
3.2.1 本文的价值研究视角 |
3.2.2 企业价值三种主要观点 |
3.2.3 企业两种基本价值的推导 |
3.3 本文“企业的本质”的研究视角 |
3.3.1 企业本质的以往观点 |
3.3.2 企业生产要素理论 |
3.3.3 基于生产要素理论的企业本质 |
3.4 对“企业存在原因”问题的简单思考 |
3.4.1 企业存在原因的以往观点 |
3.4.2 空间成本的节约引起企业存在的假设 |
3.5 “独角兽企业”本质与本章总结 |
4 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驱动因素研究 |
4.1 本章节研究内容概述 |
4.1.1 “独角兽企业”与“新经济”概念的提出 |
4.1.2 “独角兽企业”相关问题提出 |
4.2 企业成长相关理论与“企业--生产要素分析框架” |
4.3 对“独角兽企业”不同生产要素需求侧重分析 |
4.4 技术要素对“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影响 |
4.4.1 技术要素的价值与性质 |
4.4.2 技术驱动型“独角兽企业”的供给方规模经济 |
4.4.3 技术驱动型“独角兽企业”的正反馈效应 |
4.5 信息要素对“独角兽企业”爆发性成长影响 |
4.5.1 信息要素的价值 |
4.5.2 互联网技术对信息资源的影响 |
4.5.3 信息平台型“独角兽企业”的需求方规模经济 |
4.5.4 需求方规模经济引起的正反馈效应 |
4.6 资本要素对“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影响 |
4.6.1 本文资本要素的定义与分类 |
4.6.2 资本视角下企业两种成长模式 |
4.6.3 资本驱动型企业成长模式 |
4.6.4 风投对“独角兽企业”的孵化作用 |
4.7 对技术、信息、资本要素的协同分析 |
4.7.1 “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实质 |
4.7.2 对“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出现原因的回答 |
4.7.3 本章总结 |
5 “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驱动因素分析 |
5.1 本章研究内容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
5.1.1 本章内容概述 |
5.1.2 问题的提出 |
5.2 结合相关实际案例的驱动因素分析 |
5.2.1 “独角兽企业”融资水平分析 |
5.2.2 企业技术能力 |
5.2.3 企业市场能力 |
5.2.4 “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驱动因素 |
5.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驱动因素重要性分析 |
5.3.1 层次分析法分析过程 |
5.3.2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5.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驱动因素的权重系数 |
5.3.4 驱动因素权重系数分析 |
6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启示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启示 |
6.3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核心问题教学的研究背景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时代要求 |
(三)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趋势 |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呼唤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有关教学模式的研究 |
(二)有关教学策略的研究 |
(三)有关问题教学的研究 |
(四)有关核心问题教学的研究 |
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一)有利于革新教学方式 |
(二)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实践参考 |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一)文献考察法 |
(二)课堂观察与案例研究法 |
(三)行动研究法 |
(四)实验研究法 |
(五)归纳总结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核心问题”的概念界定 |
二、“核心问题教学”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大观点理论 |
二、深度学习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二章 “核心问题”引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二节 实验设计 |
一、被试 |
二、变量的控制 |
三、实验前后测 |
四、实验过程 |
五、两个实验组实验前后的数学学习成绩的对比和分析 |
六、实验前后两个实验组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比较分析 |
七、实验前后两个实验组对学习态度与方式的比较分析 |
八、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核心问题引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与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实录与分析 |
一、认识百分数 |
二、生活中的负数 |
三、认识方程 |
四、用字母表示数 |
第二节 探索课堂特点和教学设计 |
一、探索“核心问题”引领的小学数学课堂的特点 |
(一)形散而神不散 |
(二)引发话题,具有对话性 |
(三)深度对话卷入深度学习 |
(四)真实问题驱动有效学习 |
二、探索如何设计“核心问题” |
(一)抓住与生活概念的不同点,设计核心问题 |
(二)抓住与原有认识的冲突或基于原有知识的局限,设计核心问题 |
(三)根据学生的真问题,设计核心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
第四章 “核心问题”引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启示 |
第一节 探索“核心问题”引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精心解读教材 |
二、实施六个阶段 |
三、提炼核心问题 |
四、设计辅助问题 |
五、梳理问题序列 |
第二节 教材实施的注意点 |
一、要树立核心问题教学意识 |
二、要启发学生提问题 |
三、要灵活利用设计的问题 |
四、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行业法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法律中的“行业”与行业法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比较 |
一、行业与事业 |
二、行业与产业 |
第二节 “行业”入法的实证分析 |
一、法律文本的选择 |
二、“行业”的检索结果 |
三、“行业”入法的主要领域 |
四、部门法中的“行业” |
(一)宪法中的“行业” |
(二)经济法中的“行业” |
(三)行政法中的“行业” |
(四)社会法中的“行业” |
(五)民商法中的“行业” |
(六)刑法中的“行业” |
五、“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 |
(一)行业规划 |
(二)行业标准 |
(三)行业主体 |
(四)行业协会 |
(五)行业垄断 |
(六)行业自律 |
(七)行业诚信 |
(八)从业人员 |
第三节 行业法的提出 |
一、行业法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一)从部门法的角度来理解行业法 |
(二)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理解行业法 |
(三)对行业法的深入研究 |
(四)行业法与领域法的比较研究 |
二、行业法研究的理论共识 |
三、行业法与部门法的关系 |
(一)交叉与重叠关系 |
(二)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
第二章 行业法治的概念分析 |
第一节 行业法治的提出 |
一、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 |
二、行业法治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三、行业法治的理论主张 |
第二节 行业法治的内涵 |
一、“硬法”之治与“软法”之治的结合 |
二、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 |
三、横向体系和纵向体系的结合 |
第三节 行业法治的特性 |
一、法治主体的多元性 |
二、法律规范的复合性 |
三、行业治理的差异性 |
四、运行机制的共治性 |
五、调整范围的全面性 |
第四节 行业法治的理念 |
一、权利保护理念 |
(一)通过公众参与实行权利保护 |
(二)通过救济实现权利保护 |
(三)通过行业监管实行权利保护 |
二、公平正义理念 |
(一)行业准入公平 |
(二)行业运行公平 |
(三)行业结果公平 |
三、科学发展理念 |
(一)创新理念 |
(二)协调理念 |
(三)绿色理念 |
(四)开放理念 |
(五)共享理念 |
四、自治理念 |
第五节 行业法治的实践意义 |
一、法治发展维度 |
(一)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 |
(二)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 |
(三)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
二、行业发展维度 |
(一)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 |
(二)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
(三)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 |
第三章 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 |
第一节 经济基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二节 政治基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渐确立 |
一、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检索结果 |
二、各行业推进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情况举例 |
三、对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检索结果的分析 |
第三节 社会基础:行业组织的大量涌现 |
一、政策和法律对行业组织的扶持 |
二、行业组织数量显着增长 |
第四节 法律基础: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 |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到九十年代中期 |
二、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后期至今 |
第四章 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 |
第一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 |
一、行业标准的广义界定 |
二、标准化对国家治理的作用 |
三、行业标准的法律性质 |
四、行业标准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一)行业标准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 |
(二)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柔性化 |
(三)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具有可操作性 |
第二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协会 |
一、行业协会的法律定位 |
二、行业协会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一)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立法 |
(二)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纠纷化解 |
(三)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监管 |
(四)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管理 |
第三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 |
一、行业自治的法律性质 |
二、行业自治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第五章 行业法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一节 完善行业立法机制 |
一、行业立法存在的问题 |
(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 |
(二)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 |
(三)行业法律的滞后性 |
(四)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 |
(五)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 |
二、行业立法问题的完善 |
(一)完善行业立法体制 |
(二)完善行业标准立法 |
(三)及时修订行业立法 |
第二节 完善行业监管机制 |
一、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仍然存在,事中事后监管不健全 |
(二)传统监管不适应新的形势,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 |
(三)传统监管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 |
二、行业监管问题的完善 |
(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信用监管和综合监管 |
(二)贯彻政府适度监管原则 |
第三节 完善行业纠纷化解机制 |
一、行业纠纷化解存在的问题 |
(一)行业调解组织主要靠公权力推动,公信力有待加强 |
(二)行业调解制度的认同度不高,导致利用率过低 |
(三)行业调解的成功率不高,没有实质性发挥作用 |
(四)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
二、行业纠纷化解问题的完善 |
(一)完善行业调解制度 |
(二)健全行业仲裁制度 |
(三)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预防行业纠纷的产生 |
第四节 完善行业自治机制 |
一、行业自治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和政策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 |
(二)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 |
(三)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根除 |
二、行业自治问题的完善 |
(一)将立法上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 |
(二)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 |
(三)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行业法律的梳理 |
附录 B 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政策性文件清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21世纪:我国银行应思考的三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民族精神及其建构研究[D]. 马新勇. 浙江大学, 2021(01)
- [2]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D]. 张菀庭. 吉林大学, 2021(01)
- [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D]. 察应坤. 山东大学, 2020(08)
- [4]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徐廷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对资本主义问题认识的研究[D]. 刘上琼.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于尧.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7]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以C银行为例[D]. 徐紫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8]独角兽企业本质与爆发式成长驱动因素理论研究 ——基于生产要素理论[D]. 邓亚东. 西华大学, 2020(12)
- [9]“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 刘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行业法治研究[D]. 刘刚.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