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对象MCTS1.0软件在地下环境污染中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洪姝[1](2021)在《基于吉林一号光学A星影像的城市建筑垃圾遥感识别与变化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垃圾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避免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与社会问题严重制约了国家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因此研究建筑垃圾的特征信息,并能够快速准确发现其空间分布位置非常重要。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光学A星(JL1-01A)遥感影像拥有亚米级的高空间分辨率,同时重访周期可以缩短至3.3天,能够准实时地反映地表的微变化,为识别建筑垃圾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检测提供了新途径。然而,建筑垃圾特殊的组成成分与不规则的堆积边界导致其在遥感影像上具有极为复杂的光谱特征与几何特征,极难与周边地物区别开,而且堆积地点变化快、分布随机,给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建筑垃圾快速高精度识别与检测带来巨大挑战,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与难点。本文针对当前传统手段提取建筑垃圾信息成本高、效率低的现状,结合吉林一号高分星影像数据特点、建筑垃圾的特征信息以及遥感影像中建筑垃圾的提取方法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在分析JL1-01A遥感影像数据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影像中建筑垃圾丰富的光谱、纹理、几何特征和独特的堆积形态以及周边的物质环境,首先引入高分一号(GF-1)影像近红外波段真实信息来弥补JL1-01A模拟近红外波段的信息,继而使用Relief F_和J-M距离组合模型算法,选择出合适的光谱、几何和纹理特征,再采用基于多特征的面向对象影像分类方法,建立建筑垃圾知识规则模型,提取建筑垃圾堆积范围进行,最后利用CVA和SGD融合的办法,实现对建筑垃圾的快速变化检测,同时构建误差混淆矩阵,针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和分析讨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解决JL1-01A遥感影像近红外波段为模拟波段,可能会对建筑垃圾目标识别与信息提取存在一定影响等问题,针对其这一波段特性,提出对JL1-01A遥感影像采用加入GF-1近红外波段真实信息的影像预处理方法,改善吉林一号卫星影像的波段信息。(2)为解决建筑垃圾识别与提取效率与精度、单一特征信息难以完整准确识别提取建筑垃圾,人工选择多特征存在较大主观性等问题,利用多特征结合以及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的技术优势,构建知识规则分类模型,采用多尺度分割技术获取不同层次等级的地物对象,利用Relief F_J-M组合模型算法实现建筑垃圾光谱、纹理和几何特征的优选,进而利用优化的特征空间以及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的分类模型,实现基于JL1-01A遥感影像的面向对象多特征建筑垃圾遥感信息提取。(3)为进一步验证JL1-01A遥感影像应用于城市精细地物提取的有效性、引入其他影像真实近红外波段的必要性以及建筑垃圾优化特征空间构建的合理性,对北京市大兴区一处典型建筑垃圾堆积区域提取实验,并通过实地验证数据以及建立误差混淆矩阵对波段信息优化前后的建筑垃圾分类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建筑垃圾特征选择与提取方法能够快速实现建筑垃圾的特征优选,面向对象的分类总体精度达到了87.6%和91.3%,其中使用原始吉林一号光学A星(JL1-01A)融合影像进行面向对象的建筑垃圾分类,得到的精度为87.6%,经真实近红外波段信息改善后,精度提高到91.3%。(4)在获取了建筑垃圾空间分布位置的基础上,研究基于JL1-01A遥感影像的建筑垃圾变化检测算法,并探索能够获取最佳建筑垃圾变化检测结果的阈值分割算法,本文构建了变化矢量分析法(CVA)和光谱斜率差异法(SGD)相结合的建筑垃圾变化检测框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CVA-SGD的建筑垃圾变化检测算法可以有效检测出建筑垃圾的变化情况;三种阈值分割算法各有优势。其中,EM算法的总体精度要好于其他两种阈值分割算法,精确率可达到90%以上。且增大调节因子,可以使精度有所提高。当调节因子为0.2时,精确率为90.28%;当调节因子为0.8时,精确率为90.34%;自适应调节阈值法得到的误检率最低,仅为12.45%;而全局阈值法得到的精度最低。本研究成果是利用遥感算法对建筑垃圾进行变化检测的一次重要探索,为管理部门实现对建筑垃圾变化情况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将国产吉林一号卫星数据应用于城市建筑垃圾等其他精细地物信息的提取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史玉[2](2021)在《基于LCA的快递包装环境友好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包装废物。目前,快递包装主要采用不可降解材料聚乙烯,这类材料的大量使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在寻求更加绿色环保的材料来替代聚乙烯。聚乳酸作为一种可降解材料,因其优良的性能和巨大的市场价值而被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当前技术的局限性,聚乳酸生产工序复杂,成本高,这都大大加重了环境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两种快递袋环境影响的高低是未知的。基于此,本文在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简称 LCA)和累积能源需求法(Cumulative Energy Demand,简称 CED)的基础上对聚乳酸和聚乙烯快递袋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价范围包括原材料获取、快递袋加工、使用和处置四个阶段。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聚乳酸快递袋生命周期评价。运用LCA方法比较聚乳酸快递袋原材料获取、加工、使用及处置阶段的环境影响,并采用CED方法分析能源消耗情况。功能单位(1000个规模为25×35 cm的聚乳酸快递袋,918 kg)快递袋原材料获取、加工及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潜能值分别为1.09×10-9、5.64×10-10、1.24×10-10。海洋水生态毒性是聚乳酸快递袋主要环境影响类别,占77%;非生物资源耗竭潜能值、人类毒性次之,分别占9%,6%。能源消耗主要类型为不可再生能源,占总消耗的89%,其中,使用阶段为主要贡献阶段,占91%。处置阶段设置5种情景,情景V(焚烧47%,填埋13%,回收40%)对环境最为友好,通过增加焚烧和回收比例,减少填埋比例对环境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2)聚乳酸快递袋和聚乙烯快递袋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运用LCA方法对聚乳酸和聚乙烯快递袋的原材料获取、加工、使用和处置阶段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并采用CED方法分析能源消耗情况。结果表明,相同功能单位下(1000个规模为25×35 cm的快递袋),聚乳酸快递袋的环境影响比聚乙烯快递袋高,这和电的使用及快递袋重量有关。原材料获取是聚乙酸快递袋和聚乳酸快递袋环境影响最突出的阶段,其环境影响潜能值分别为5.72×10-10和1.09×10-9,占各自总环境影响的比例分别为52.6%和61.3%。此外,在该阶段中的全球变暖、化石能源消耗方面,以玉米为原料的聚乳酸快递袋有更好的表现。就能源消耗来说,聚乳酸快递袋大于聚乙烯快递袋,两种快递袋的主要消耗类型均为不可再生能源。处置阶段5种处置情景中,两种快递袋表现趋势一致,均是情景V(焚烧47%,填埋16%,回收37%)对环境最为友好。
胡庭浩[3](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指出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史乃煜[4](2020)在《玉米原茬地免耕播种覆秸机残茬比例还田技术及装备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课题编号:GARS–04)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8YFD0201004)的支持下,针对免耕覆秸种植模式下秸秆残茬全量覆盖还田导致播种期有效积温低、病虫害率增加和秸秆残茬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开展了一种基于2BMFJ系列免耕播种机侧向清秸作业模式的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技术相关研究,旨在通过该技术改善土壤环境,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通过研究清秸装置侧向抛撒秸秆残茬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利用秸秆残茬抛撒时具有的机械能,提出一种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技术方法与配套装置,采用理论分析、数字化虚拟样机设计与建模、计算机模拟仿真分析、高速摄像技术和试验研究等方法,对技术的关键点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1)玉米原茬地免耕精播覆秸机侧向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技术试验装置平台构建。对比了2BMFJ系列免耕播种机刚齿与弹齿式清秸装置的作业方式与原理,提出了一种平台构建方案,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字化建模技术对清秸装置关键结构和零部件进行分析与设计,并结合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探究验装置平台侧向抛撒秸秆残茬时,各参数对清秸质量和秸秆残茬抛撒状态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秸秆残茬清除率影响主次顺序为转速、作业速度、清秸弹齿偏角,其中转速与作业速度对秸秆残茬清除率影响极显着,清秸弹齿偏角影响不显着;各因素对秸秆残茬抛撒特性影响主次顺序为清秸弹齿偏角、转速、作业速度,其中清秸弹齿偏角和转速对覆秸宽度影响显着,作业速度影响不显着。(2)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秸秆残茬动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首先收集与整理东北地区标准垄的玉米原茬地秸秆残茬,对其基本物理参数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对秸秆残茬在清秸弹齿上的运动过程和秸秆残茬脱离清秸弹齿后的侧向抛撒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秸秆残茬动力学模型,由模型可知:当清秸弹齿侧向抛撒秸秆残茬时,靠近齿杆端部秸秆残茬向外侧滑动,最终沿弹齿切线方向抛出,靠近内侧秸秆残茬与清秸弹齿保持相对静止,该分界点与清秸弹齿偏角、转速和清秸弹齿与秸秆残茬间的动摩擦因素有关。秸秆残茬脱离清秸弹齿后做抛体运动,在脱离瞬间,秸秆残茬受清秸弹齿绕轴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清秸装置内部气流共同作用,对秸秆残茬在空中的抛撒过程进行建模分析,结合高速摄像技术与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对秸秆残茬侧向抛撒过程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将修正的模型利用Matlab绘制秸秆残茬运动轨迹,并对秸秆残茬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可视化处理与量化分析。根据秸秆残茬分布规律可看出:秸秆残茬抛撒高度随清秸弹齿绕轴转速的增加而增加;且过大的清秸弹齿偏角易造成秸秆残茬不便于脱离齿杆,回带到种床,降低清秸质量。根据秸秆残茬空间分布密度云图可以看出:在抛撒初期,大部分秸秆残茬都处于下侧,随抛撒过程的进行,秸秆残茬纵向高度逐渐增加,且空间纵向分布差异也随之显着。(3)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设计。基于秸秆残茬抛撒特性与分布规律,提出一种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技术方法与配套装置,利用秸秆残茬侧向抛撒时具有的机械能将部分秸秆残茬借势回收至回收箱内,设计一种秸秆残茬回收同步抛撒调控挡板,通过改变回收口面积调节秸秆残茬分流比例。利用模块化设计对装置各部分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在秸秆残茬空间分布云图的研究基础上,探究在抛撒调控挡板偏角和回收口面积不同参数组合下的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在满足秸秆残茬回收比例不小于50%时,选取抛撒调控挡板偏角为45°;在不降低现有清秸装置作业质量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多连杆角度调控机构,通过理论建模与软件动态仿真分析探究该结构各部件参数对清秸弹齿偏角的影响规律;基于最速降线原理对抛撒调控挡板上的导流板曲率进行分析,构建了考虑摩擦阻力的最速降线模型,以此为基础对导流板进行设计,完成了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的初步设计。(4)基于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作业性能参数影响分析。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对清秸装置内部的流场特性、作业时清秸弹齿力学特性和秸秆残茬的抛撒特性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清秸装置CFD数值计算模型,对其内部的流场压力与空气流动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压分布方面,随着清秸弹齿的运动,在清秸弹齿转动轴底部、抛撒调控挡板的回收口处产生低压区,在抛撒调控挡板下侧和清秸装置前方产生高压区,在空气流动方面,一部分空气随着清秸弹齿绕轴转动,另一部分通过抛撒调控挡板回收口流出,其余的空气在抛撒调控挡板影响下绕其表面流动。在此基础上探究清秸弹齿绕轴转速、作业速度、清秸弹齿偏角3个因素对清秸装置内部流场压力与空气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抛撒调控挡板回收口处空气流动速度在不同位置差异性较大,差异性主要受清秸弹齿绕轴转速和作业速度影响。通过离散元仿真分析对清秸弹齿切削土壤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清秸弹齿运动,入土阻力呈现先增加后稳定最后递减的变化趋势。选取入土深度、机具作业速度、清秸弹齿作业速度为试验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方法探究各试验因素对切削载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清秸弹齿切削土壤载荷均值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入土深度、清秸弹齿作业速度、机具作业速度。最后通过离散元仿真软件对清秸装置抛撒秸秆残茬的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当抛撒调控挡板位置不变时,通过抛撒调控挡板端部回折角调整秸秆残茬抛撒至种床的覆盖宽度。仿真结果表明:秸秆残茬抛撒宽度与端部回折角呈现正相关变化趋势,当考虑设计对象为垄距65 cm配套的2行清秸装置,选取端部回折角为150°。(5)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田间试验与环境因素影响分析。通过田间试验探究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的相关参数影响规律,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中心组合试验方法,研究得到不同秸秆残茬还田比例对应的最优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侧向清秸免耕覆秸机械化种植模式提出的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能够实现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的参数可调控。为了验证模型准确性,分别以理想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50%和70%为例,探究秸秆残茬还田调比装置对应的结构和作业参数。当参数组合为:清秸弹齿偏角21°、回收口面积1120 cm2、作业速度5 km/h、秸秆残茬覆盖量1.1 kg/m2时,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为52.3%;当参数组合为:清秸弹齿偏角21°、回收口面积890 cm2、作业速度8 km/h、秸秆残茬覆盖量1.1 kg/m2时,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为71.9%。对优化后的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进行环境因素影响分析,以环境自然风为单因素变量探究其对作业质量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环境风速与风向对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误差有显着影响,其中,对于环境风速,当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自南向北作业时,在风速不超过7.2 m/s条件下,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误差随环境自然风速呈增加的变化趋势,当自北向南作业时,则主要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对于环境风向,当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自南向北作业时,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误差随环境自然风向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当自北向南作业时,则主要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焦炳忠[5](2020)在《地下渗灌入渗特性及对旱区枣树节水增产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宁夏地处我国半干旱区,年降水量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极为短缺,当地农林牧业的灌溉主要以黄河水为主,随着黄河水量的消减及新型工业用水量的增加,经济林果作为宁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其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如何通过改进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经济林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实现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推动干旱地区经果林精准灌溉,助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经果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本文以同心圆枣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地下渗灌入渗特性及对枣树节水增产效应,确定地下渗灌灌水器的加工工艺和布设方式,深入探讨地下渗灌对枣树耗水规律、根系分布、土壤水分变化及渗灌管田间应用技术参数,全面解析地下渗灌技术在林果业中的抗旱节水增产机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研究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地下渗灌灌水器的物理特性,发现橡胶颗粒增多,加工温度低,拉伸力度大,均可使地下渗灌灌水器渗水孔密度增多。加工温度对地下渗灌灌水器吸水时间和膨胀率的影响大于原料配比和拉伸力度。加工温度对地下渗灌灌水器渗水量影响较小,不同原料配比条件下的渗水量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从不同压力下地下渗灌灌水器的制造偏差系数来看,T2P3L1处理(橡胶粉末:聚乙烯为2.86:1、加工温度151℃、拉伸力度5 N)和T2P1L2处理(橡胶粉末:聚乙烯为2.50:1、加工温度151℃、拉伸力度10N)性能最优。(2)通过研究地下渗灌入渗特性及水分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当压力范围在0.02-0.08 MPa时,地下渗灌灌水器渗水稳定后的额定流量为1.42~4.93 L/(min·m);压力越大额定流量越大,地下渗灌灌水器越长平均额定流量越小。地下渗灌灌水器湿润体的形状为椭柱体,随时间增长湿润体逐渐增大,不同压力下渗水速率均为垂直向下>水平方向>垂直向上,湿润锋运移距离与灌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在0.99以上。确定了地下渗灌灌水器在2种土壤中的应用参数,其中,砂质土壤地下渗灌灌水器布设深度15~30 cm,半径30~40 cm较适宜;砂壤土布设深度30~45 cm,半径40~50 cm较适宜。(3)由地下渗灌方式与枣树耗水规律研究得出:不同处理对枣树各生育时期的耗水量及日耗水强度影响显着,相同生育期内灌水量与日耗水强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同处理下各生育期作物耗水量和日耗水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枣树果实膨大期耗水量最大,日均耗水强度在1.08~2.69 mm/d,耗水模数在38.73~46.01%之间。枣树作物系数总体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峰值出现在果实膨大期。(4)根据微孔渗灌室内水分入渗特性,研究了地下渗灌灌水器不同布设方式对土壤水分和枣树根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渗灌灌水器埋深的增加,土壤含水率最大分布范围和湿润中心均向下移动;随着地下渗灌灌水器布设半径的增大,土壤含水率最大分布范围和湿润锋峰值均向外移动;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湿润体的范围逐渐增大。垂直方向40~60 cm 土层各处理的根系干质量密度最大,区间为176.38~181.04g/m3之间,占0~200 cm土层总根系干质量密度的28.65%~30.12%。水平方向根系干质量密度增量主要分布在20~80 cm,20~40cm根系干质量密度最多,区间为129.58~133.24 g/m3,占枣树水平方向0~200 cm 土层根系干质量密度的24.66%~26.01%。(5)由不同地下渗灌灌水器布设方式和灌水量对枣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30R30W0.8处理(埋深30 cm、布设半径30 cm和作物-皿系数0.8)下产量最高,3年的枣树产量分别为 7600.49、7588.15、7394.71 kg/hm2;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 3.15、3.04、3.01 kg/m3;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3.37、3.44、3.31 kg/m3,均与其他处理存在显着差异(P<0.05)。(6)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TOPSIS模型对枣树各指标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均表现为D30R30W0.8处理最优。因此,确定宁夏半干旱区枣树地下渗灌灌水器的合理布置方式为:以地表向下埋深30 cm,以树干为中心向外30 cm的环形布设,灌水量以作物-皿系数0.8最佳,揭示了地下渗灌方式对旱区枣树节水增产效应。
朱李美仑[6](2020)在《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滨海岸线石油污染问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何对受损滨海岸线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成为当前热点问题。对石油污染滨海岸线进行治理,不仅需要考虑环境工程方案,还需要辅以生态修复手段使受损近海岸域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逐步得到恢复,并最终以良性循环方向发展。该研究通过实地野外调查并结合传统统计方法和实验室分析方法,以胶州湾滨海岸线4种典型的自然植物群落作为其研究对象,研究芦苇、翅碱蓬、狗尾草、东方香蒲等4种自然植物群落多样性格局,分析4种自然植物群落及胶州湾滨海岸线土壤石油污染浓度特征,并归纳总结出适合该地区的耐性自然植物群落配置模式。本研究首先针对胶州湾典型石油污染海岸线地区自然植物群落和土壤状况展开野外调查研究,确定样地及调查范围初步掌握研究区石油污染现状及植物群落生长特点。其次通过实际调研样地现场采集的土壤样品开展土壤石油烃(TPH)含量测定和土壤全盐量、PH值测定的实验室定量分析实验,根据红外光度法中要求的测定土壤中石油类含量的基本操作方法,对样地土壤中石油含量及平均含量进行测算。再次依据对胶州湾海岸线石油污染研究区的实际土壤石油污染程度和典型自然植物群落生长情况两方面的分析研究,结合各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标和构成对比分析植物群落在不同等级石油污染胁迫下的生长变化,筛选出适合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土壤环境的石油烃耐受型的适生植物或者具有潜在生态效益的植物,设计适宜于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的生态景观植物修复配置方案。最后以实现胶州湾海岸线石油污染场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自然净化。为石油污染区自然植物群落的保护与场地生态修复措施中的植物配置设计提供依据。结论如下:(1)通过对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地区自然植物群落64个样方的调查,发现植物物种共74种。分别隶属于12个科。统计发现这当中藜科、禾科、菊科为优势科,分别占9.09%、20.45%、38.63%;其芦苇群落、翅碱蓬群落、东方香蒲群落和狗尾草群落均属于草本植被,自然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相对简单,且大部分呈现单优群落的斑块形式。(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为芦苇群落最大,分别为1.444、0.602和0.981,Patrick丰富度指数为翅碱蓬群落>东方香蒲群落>狗尾草群落>芦苇群落,分别为0.997、0.911、0.846、0.877和0.794。(3)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地区全盐量平均值为0.626%,PH平均值为8.067,平均石油烃含量为69.306mg/kg。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根据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胶州湾滨海岸线土壤中全盐、PH和石油烃含量均为影响该地区植物群落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P<0.05),且其中土壤中石油烃含量对群落类型分布的影响极其显着(P<0.01)。(4)本研究中4种典型自然植物群落中芦苇群落能明显体现出在场地中的优势性,在Ⅰ-Ⅳ级的石油污染环境中各指标基本能达到最优,翅碱蓬群落和东方香蒲群落次之,狗尾草群落在场地内出现频繁但优势度最弱。而在Ⅱ、Ⅲ级石油污染等级的土壤环境中翅碱蓬群落和东方香蒲群落各项指标均较优且稳定,更适于该环境生长。整体看石油烃的耐受程度为芦苇群落>翅碱蓬群落>东方香蒲群落>狗尾草群落。(5)通过对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研究区的植物调查研究和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标的归纳分析,依照本研究中生态景观植物配置原则筛选出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不同石油污染等级地带适生植物共15种。结合不同石油污染等级环境对其进行生态景观植物配置设计模式的探究并对四个不同石油污染等级的环境设计四类6种植物配置模式。
龚辉[7](2020)在《某浅层地下建筑热环境实测与模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有效合理化利用,加快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已成为各大城市解决城市拥挤问题的必然选择。因此,地铁、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场等地下建筑大量涌现,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地下建筑内部热环境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浅层地下建筑热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下商场、地下超市、地铁等这类人口基数大、流动性强的地下建筑,而对地下办公建筑的研究很少。因此,对浅层地下办公建筑热环境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以武汉地区某附建式浅层地下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其进行了为期1年的测试,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整个实验分为整体热环境实测(即以整个浅层地下建筑为研究对象)与单个房间热环境实测(即以某个房间为研究对象)两种工况。整体实测实验结果表明:浅层地下建筑有着冬暖夏凉、夏季湿度高的特点;从短期来看,与地面室外空气温湿度大幅度变化不同,浅层地下建筑室内热环境较为稳定,且温湿度分布较为均匀,受地面室外空气温湿度的影响较小;但是从长期来看,浅层地下建筑内空气温湿度随着地面室外空气温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地面室外空气温湿度的减小而减小,呈现同步变化的趋势;夏热冬冷地区浅层地下建筑内空气湿度呈现7月份相对湿度全年最高,12月份相对湿度全年最低这样循环变化的规律;夏季时,浅层地下建筑内空气相对湿度过高,基本处于80%以上,其余季节浅层地下建筑室内相对湿度较为适宜;在夏季对浅层地下建筑进行通风时,除提供人员必须的新风量外,还需要对地下建筑内空气进行除湿;在春、秋季节对浅层地下建筑进行通风时,主要是提供人员活动所必需的新风量;在冬季对浅层地下建筑进行通风时,除提供人员活动所必需的的新风量,还需对新风适当加热,使室内温度处于一个相对适宜的范围。单个房间实测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房间内空气温度适宜,但相对湿度过高;开启左侧窗户时,房间通风换气效果比开启右窗时稍好;现有的机械排风系统可以满足人员对新风的需求,但并不能解决房间内空气湿度过高的问题。为进一步分析浅层地下办公建筑内热环境特点,本文以现场实测数据为基础,借助CFD软件分别对整个浅层地下建筑和单个地下房间进行热环境模拟。整体模拟结果显示:浅层地下建筑内空气相对湿度过高,地下建筑内通风走道越长通风效果越差,通风走道内弯曲处越多通风效果越差。单个房间模拟结果显示:地下办公房间内空气湿度过高,空气流速过大。通过改变浅层地下建筑入口位置、将弯曲通道改为直通道和将水平式推拉窗改为平开窗三种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浅层地下建筑内空气相对湿度高和房间内空气流速大的难题,为人员在浅层地下办公房间内办公时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热环境。
黄慧君[8](2020)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文中认为目前,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在国内各大城市掀起起了热潮,地下综合管廊既能“合上马路拉链、扯下蜘蛛网线”,又起到了节约社会资源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作用,在工程质量、物料设备、劳动力及环保方面,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比传统市政管线直埋工程具有明显优越性;因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规模急剧增长,在安全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欠缺、工程周期长、参与方众多、投资额高、风险因素不确定性大使得极易发生安全风险叠加效应的情况下,容易引发施工安全事故,进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安全施工形势将面临巨大挑战。为降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和施工特点,将发生频率较高的几类代表性施工安全事整理出,并对管线破坏、坍塌、地表塌陷和水害4类典型案例事故的影响因素,采用特性因素图逆向分析事故成因。根据安全事故致因机理、综合管廊施工组织设计及住建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CJJ/T 275-2018)的公告提炼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影响因素清单,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风险清单中影响施工安全的各项风险因素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打分,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收集与统计、信度分析,最后基于PCA法对25个风险因素进行降维处理,最终遴选出18个风险影响因素,以此构建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联合应用C-OWA法和GRA-SPA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分析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实际施工安全状况,并对施工安全影响程度大的因素详细分析,进而提出对应有效控制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本文选取某A市大道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进行实证分析,该项目施工安全状态评价结果总体为中等风险,但有向较高风险等级发展的趋势,人员因素方面的操作熟练度、违章作业,管理因素方面的安全监管落实、应急防控措施、安全风险管理,技术因素方面的管线焊接、试压技术,环境方面的周边环境条件影响、地下水文地质情况方面需重点管控并及时合理地采取措施加以促进。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该风险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预防和减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安全事故提供了独到的视角。
王海涛[9](2020)在《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及其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死亡率一直在降低,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也在向好发展,但安全问题仍面临很大挑战,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仍有抬头的势头。安全投入虽然较过去已明显改善,但在实际安全生产中没有最大化发挥作用,这进一步加剧了煤矿安全需求增长与安全投入作用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对煤炭工业的持续、安全、绿色发展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减少都不能发挥好的作用。由此可见,系统研究煤矿安全投入问题,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减少甚至避免事故发生,对于国家财产、人民生命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近些年,有关安全投入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比较有限,仍然有待系统和深入丰富研究。由于煤矿企业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在当前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的社会背景下,从微观层面来说,安全和安全投入的概念内涵是否发生了变化;从宏观层面来说,煤矿安全投入过程中的动力机制究竟是什么,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以多大程度和什么样的方式影响着安全投入决策,这些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什么;这都需要系统、科学的进行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和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说,当前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是否适当和科学,实证研究安全投入构成特点和进行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由此可知,系统研究煤矿安全投入问题对煤矿安全管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旨在当前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这种大背景下,明确安全、安全投入及其分类内涵,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系统研究煤矿企业安全投入动力机制机理,识别、分析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系统评价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从煤矿安全投入和安全产出两个维度构建合适的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科学对煤矿开采条件分类的基础上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生产基地11个煤为实证分析主体,实证比较分析煤矿安全投入结构及其特点、合理性,总结规律,设计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以11个煤矿为实证研究主体,系统评价安全投入效率的整体情况,对比其差异,深入分析安全投入冗余及其原因,为优化煤矿安全投入结构和效率、合理配置安全投入资源、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在当前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区别于传统安全和安全投入概念,本文对安全概念和安全投入概念进行了拓展和重新界定,并对安全投入的分类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煤矿安全投入的动力来源及特征,研究了安全投入动力的耦合机理,揭示来自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各种不同动力和外界环境所产生的动力对煤矿安全投入系统影响的内在联系。(2)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定量研究了煤炭安全投入影响因素,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结构路径分析,结合煤矿安全投入动力机制研究结论,评价分析煤矿安全投入影响的各个主要因素。(3)研究提出了适当的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神东煤炭生产基地11个生产煤矿的煤炭资源地质条件数据,借鉴煤矿自然条件安全预评价的指标体系,将11个煤矿分为七种不同开采条件,实证研究分析11个煤矿在不同七种类别开采条件下10年安全投入构成整体情况、各自特点及其合理性;从11个煤矿10年历年安全投入变化规律分析其在七种不同开采条件下安全投入构成,并通过相同煤矿开采条件下同类别不同煤矿的对比、相近煤矿开采条件下不同煤矿的对比、相近生产规模下不同开采条件跨类别对比以及在千万吨以上级别中不同生产规模间、不同开采条件跨类别对比,结合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具体比较分析其差异化特征,并归纳总结其规律性特点。(4)运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生产基地11个煤矿为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的分析主体,结合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和11个煤矿安全投入结构实证研究结论,从基于非期望产出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基于考虑和不考虑非期望产出安全投入技术效率的差异比较、不同所属地区煤矿的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分类比较等方面进行安全投入效率评价分析,并将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结果综合效率值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两个方面,找出导致不同所属地区煤矿安全投入效率存在低下的症结;利用松弛变量分析非DEA有效DUM,分析安全投入的冗余,进一步研究各个煤矿安全投入效率损失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实证研究主体优化安全投入效率以及周边其他国有或民营大型煤炭集团持续优化煤炭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安全生产方式,逐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可参考的安全管理决策依据。
谷甜甜[10](2019)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文中认为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水”病盛行,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水危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作为内涝重发区,老旧小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其海绵化改造涉及面更广、难度更大。为此,国家开始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并将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然而,现阶段居民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中的“无意参与”、“无力参与”、“无路参与”、“无序参与”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老旧小区治理水平,甚至引发了较多投诉事件。尽管国内外学者均在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居民参与和参与式治理上有较多研究成果,但鲜见参与式治理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对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定量分析较少,缺乏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评价方法,少有对居民参与治理机理的分析,未见该领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的研究,且缺少引导居民参与治理的对策。因此,本研究将参与式治理引入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过程中,按照“剖析内涵-划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评价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分析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仿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过程”的思路,对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按照以下步骤展开:(1)全面剖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走访等方法,深入探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和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界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分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主体、客体和过程等基本要素,梳理居民参与治理在国内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从赋权、参与、协作、网络和效度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框架,推动参与式治理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2)系统划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识别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居民常采取的参与治理行为并利用PROMETHEE II方法对这些行为的参与水平进行排序。而后,基于教育心理学领域参与框架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概念框架,建立基于层次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法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控制型参与治理模式、告知型参与治理模式、非参与型参与治理模式、态度消极型参与治理模式、配合型参与治理模式、意愿微弱型参与治理模式和完全型参与治理模式等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客观分析居民参与治理情况,丰富参与框架的相关研究。(3)定量评价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整理参与水平评价的指标,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初步指标体系,再根据相关专家访谈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选,确定最终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而后,构建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以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为例,计算五个城市综合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对比,量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判断居民参与治理绩效,创新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估方法。(4)深入探究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心理学领域常见的行为理论进行梳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的研究框架,利用SEM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部分假设。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实践理论等理论构建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框架,利用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探索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显着影响因素。此部分研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形成机理,丰富计划行为理论、社会实践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理论的应用研究。(5)动态仿真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过程。根据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首先探究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之间存在17条演化路径。其次,选择离散选择模型构建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测算模型,利用前述调研数据构建基于SD的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而后,通过AnyLogic仿真软件设计基于MAB-SD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利用调研数据设置模型的初始输入变量,分析该情景下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单因素、两因素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最后,结合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提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的对策。此部分研究有助于揭示居民参与治理的演化规律,推动计算实验技术在居民参与领域的应用,并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提供方向。
二、面向对象MCTS1.0软件在地下环境污染中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对象MCTS1.0软件在地下环境污染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吉林一号光学A星影像的城市建筑垃圾遥感识别与变化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遥感影像特征选择现状 |
1.2.2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提取研究现状 |
1.2.3 建筑垃圾识别提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JL1-01A影像数据特性分析与波段信息优化 |
2.1 研究区域与使用的数据 |
2.2 吉林一号遥感数据特性分析与预处理 |
2.3 JL1-01A近红外波段信息优化 |
第3章 基于RELIEFF_J-M组合模型的建筑垃圾特征提取 |
3.1 建筑垃圾影像对象分割 |
3.1.1 多尺度影像分割技术 |
3.1.2 JL1-01A影像建筑垃圾对象最优分割尺度选择 |
3.2 JL1-01A影像对象特征分析 |
3.2.1 原始JL1-01A融合影像光谱特征分析 |
3.2.2 JL1-01A影像建筑垃圾纹理特征分析 |
3.2.3 JL1-01A影像中建筑垃圾形状特征分析 |
3.3 基于Relief F_J-M组合算法模型的建筑垃圾典型特征选择 |
3.3.1 Relief F_J-M组合算法模型概述 |
3.3.2 建筑垃圾典型特征选择实验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对象的建筑垃圾遥感识别与分类 |
4.1 基于知识规则的面向对象建筑垃圾识别与提取 |
4.2 建立研究区地物分类体系 |
4.3 精度评定指标参数 |
4.4 分类结果与对比分析 |
4.4.1 JL1-01A原始融合影像的建筑垃圾提取结果与精度评价 |
4.4.2 替换GF-1 近红外波段后建筑垃圾提取结果与精度评价 |
4.4.3 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分类结果及CVA-SGD法的建筑垃圾变化检测 |
5.1 方法原理 |
5.1.1 变化矢量分析法(CVA)的原理 |
5.1.2 光谱斜率差异法(SGD)的原理 |
5.1.3 阈值分割算法原理 |
5.1.4 精度评价指标 |
5.2 基于 CVA-SGD 的建筑垃圾变化检测技术流程 |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比较 |
5.3.1 不同阈值分割算法建筑垃圾变化检测结果 |
5.3.2 精度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2)基于LCA的快递包装环境友好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1.2.1 绿色快递包装研究进展 |
1.2.2 聚乳酸材料及其包装产品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2 生命周期评价法与累积能源需求法 |
2.1 生命周期评价法 |
2.1.1 生命周期评价定义 |
2.1.2 生命周期评价的起源和发展 |
2.1.3 生命周期评价的实际意义及应用 |
2.1.4 生命周期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
2.1.5 生命周期评价软件 |
2.2 累积能源需求法 |
3 聚乳酸快递袋生命周期评价 |
3.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范围 |
3.2 清单分析 |
3.2.1 原材料获取阶段 |
3.2.2 快递袋加工阶段 |
3.2.3 使用阶段 |
3.2.4 处置阶段 |
3.3 影响评价 |
3.4 结果解释 |
3.4.1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环境影响分析 |
3.4.2 处置阶段环境影响分析 |
3.4.3 累积能源消耗情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聚乳酸与聚乙烯快递袋生命周期评价对比 |
4.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4.1.1 研究目的及功能单元 |
4.1.2 研究范围 |
4.2 清单分析 |
4.2.1 原材料获取阶段 |
4.2.2 快递袋加工阶段 |
4.2.3 使用阶段 |
4.2.4 处置阶段 |
4.3 影响评价 |
4.4 结果解释 |
4.4.1 原材料获取阶段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4.4.2 快递袋加工及使用阶段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4.4.3 处置阶段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4.4.4 累积能源消耗情况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聚乙烯和聚乳酸生产工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6 本章小结 |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玉米原茬地免耕播种覆秸机残茬比例还田技术及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秸秆回收技术装备研究现状 |
1.2.3 物料运动特性研究现状 |
1.2.4 离散元法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侧向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技术试验平台构建 |
2.1 总体方案设计 |
2.1.1 设计要求 |
2.1.2 总体方案设计与工作原理 |
2.2 弹齿式清秸装置设计 |
2.2.1 弹齿式清秸装置整机结构设计 |
2.2.2 切土迹距分析与相关参数确定 |
2.2.3 清秸弹齿结构分析与设计 |
2.3 清秸质量和秸秆残茬抛撒特性参数影响规律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3 试验结果与极差分析 |
2.3.4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
2.3.5 单因素影响分析 |
2.3.6 试验参数优化与结果验证 |
2.4 小结 |
3 秸秆残茬动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
3.1 玉米秸秆残茬物理参数测定 |
3.1.1 秸秆残茬含量测定 |
3.1.2 秸秆残茬含水率测定 |
3.1.3 秸秆残茬堆积角测定 |
3.2 清秸弹齿作用下秸秆残茬动力学模型建立 |
3.2.1 清秸弹齿弹射秸秆残茬规律分析 |
3.2.2 秸秆残茬沿清秸弹齿运动建模分析 |
3.3 秸秆残茬抛撒动力学分析与模型建立 |
3.3.1 秸秆残茬抛撒轨迹建模分析 |
3.3.2 秸秆残茬抛撒转动过程建模分析 |
3.4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修正系数回归模型建立与修正 |
3.4.1 试验目的与方法 |
3.4.2 试验与仪器设备 |
3.4.3 玉米茎秆动力学模型修正系数回归模型建立 |
3.4.4 玉米叶片动力学模型修正系数回归模型建立 |
3.4.5 秸秆残茬侧向抛撒模型试验验证与分析 |
3.5 秸秆残茬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
3.5.1 数值模拟运算原理与应用现状 |
3.5.2 秸秆残茬侧向抛撒轨迹绘制 |
3.5.3 仿真结果可视化处理与分析 |
3.5.4 秸秆残茬空间分布规律量化处理与分析 |
3.6 小结 |
4 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设计 |
4.1 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技术方案设计 |
4.1.1 装置组成与作业原理 |
4.1.2 基于空间分布规律的秸秆残茬调比分析 |
4.2 清秸装置多杆调控机构设计与分析 |
4.2.1 多杆调控机构结构分析 |
4.2.2 横向输送秸秆残茬运动分析 |
4.2.3 侧向抛撒秸秆残茬运动分析 |
4.3 基于最速降线原理导流板设计研究 |
4.3.1 最速降线原理与特性 |
4.3.2 考虑摩擦阻力时最速降线模型分析 |
4.3.3 导流板参数设计与分析 |
4.4 小结 |
5 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装置作业性能参数影响分析 |
5.1 清秸装置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
5.1.1 数值模拟方法理论基础与应用 |
5.1.2 数值模拟方案与模型建立 |
5.1.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5.1.4 清秸弹齿绕轴转速对流场影响规律 |
5.1.5 作业速度对流场影响规律 |
5.1.6 清秸弹齿偏角对流场影响规律 |
5.2 基于离散元法装置作业性能参数影响分析 |
5.2.1 颗粒接触理论模型 |
5.2.2 清秸装置工作原理与模型建立 |
5.2.3 清秸弹齿切削载荷分析 |
5.2.4 清秸弹齿切削土壤载荷响应分析 |
5.2.5 秸秆残茬侧向抛撒覆秸带宽分析 |
5.3 小结 |
6 田间试验与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
6.1 参数优化田间试验 |
6.1.1 试验目的 |
6.1.2 试验条件与设备 |
6.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6.1.4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
6.1.5 秸秆残茬还田覆盖比例回归模型建立 |
6.1.6 试验因素交互作用对指标影响分析 |
6.2 模型验证 |
6.2.1 试验结果优化分析 |
6.2.2 试验优化结果验证 |
6.3 环境因素对秸秆残茬还田比例影响分析 |
6.3.1 误差来源分析 |
6.3.2 试验目的与方案设计 |
6.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地下渗灌入渗特性及对旱区枣树节水增产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下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2 地下灌溉土壤水分入渗的研究进展 |
1.2.3 枣树耗水需水规律及生长特性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地下渗灌灌水器的物理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1.2 试验过程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地下渗灌灌水器渗水过程及现象 |
2.2.2 不同加工工艺对渗水孔隙率的影响 |
2.2.3 不同加工工艺对吸水稳定时间和膨胀能力的影响 |
2.2.4 不同加工工艺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2.2.5 各处理下地下渗灌灌水器出水量与压力的关系 |
2.2.6 各处理下地下渗灌灌水器制造偏差系数 |
2.3 讨论 |
2.3.1 不同加工工艺对地下渗灌灌水器物理特性的影响 |
2.3.2 不同加工工艺对地下渗灌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地下渗灌入渗特性及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地下渗灌管在空气中的渗水试验 |
3.1.2 地下渗灌管在土壤中的渗水试验 |
3.1.3 地下渗灌入渗技术参数试验 |
3.1.4 测定指标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地下渗灌灌水器工作稳定性分析 |
3.2.2 地下渗灌灌水器在土壤中湿润体特征 |
3.2.3 压力水头、渗水时间与累计渗水量之间的关系 |
3.2.4 地下渗灌灌水器土壤水分运动模型 |
3.2.5 地下渗灌灌水器入渗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 讨论 |
3.3.1 地下渗灌灌水器长度和压力对渗水性能和均匀度的影响 |
3.3.2 地下渗灌灌水器在林果树中应用参数确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渗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枣树耗水规律与作物系数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1.3 土壤水分及气象数据监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
4.2.2 不同渗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枣树各生育期耗水规律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不同渗灌方式和灌水量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影响 |
4.3.2 不同渗灌方式和灌水量对作物耗水量和作物系数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渗灌方式和灌水量对土壤水分和枣树根系分布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渗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枣树生育期水分变化的影响 |
5.2.2 不同渗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枣树根系分布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不同渗灌方式对枣树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
5.3.2 不同渗灌方式对枣树根系分布的影响 |
5.3.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渗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枣树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渗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枣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
6.2.2 不同渗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枣树农艺性状的影响 |
6.2.3 不同渗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枣树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6.2.4 不同渗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枣树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优选 |
6.3 讨论 |
6.3.1 不同渗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枣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
6.3.2 不同渗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枣树生长特性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地下渗灌灌水器布设方式对枣树节水增产综合效益评价 |
7.1 主成分分析及评价 |
7.1.1 评价指标标准化 |
7.1.2 计算各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
7.1.3 计算贡献率及提取主成分 |
7.1.4 计算主成分评价值 |
7.2 基于TOPSIS法的地下渗灌灌水器枣树综合评价 |
7.2.1 TOPSIS模型建立 |
7.2.2 TOPSIS模型评价的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一 |
(6)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滨海岸线石油污染现状 |
1.1.2 滨海岸线生态保护的重视 |
1.1.3 景观生态植物配置设计对石油污染岸线修复研究的作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框架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释义 |
2.1.1 海岸线的界定 |
2.1.2 景观生态设计 |
2.1.3 植物群落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2.3 环境伦理学理论 |
第3章 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典型自然植物群落调查研究与实验设计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胶州湾滨海岸线自然地理环境 |
3.1.2 胶州湾滨海岸线植被特征 |
3.1.3 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概况 |
3.2 植物样地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 |
3.2.1 选址环境条件 |
3.2.2 样地设置与取样方法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1 多样性指数选取 |
3.3.2 物种重要值计算 |
3.3.3 数据分析 |
3.4 研究区土壤石油烃含量及其他理化性质测定实验 |
3.4.1 实验设计 |
3.4.2 实验材料 |
3.4.3 土壤石油烃及理化指标的分析测定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胶州湾滨海岸线自然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石油污染浓度分析 |
4.1 植物多样性特征与典型群落结构 |
4.1.1 典型自然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
4.1.2 典型自然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4.1.3 典型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4.2 物种来源分析 |
4.3 典型自然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石油污染浓度分析 |
4.3.1 典型自然植物群落土壤盐碱度及石油烃含量特征分析 |
4.3.2 胶州湾滨海岸线土壤石油烃含量对典型自然耐受植物群落的影响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模式 |
5.1 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生态景观植物配置原则 |
5.1.1 植物筛选原则 |
5.1.2 自然植物群落配置原则 |
5.1.3 生态植物景观修复设计原则 |
5.1.4 景观再生美学营造原则 |
5.2 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适生修复植物筛选结果 |
5.3 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模式 |
5.3.1 植物群落配置设计模式a |
5.3.2 植物群落配置设计模式b |
5.3.3 植物群落配置设计模式c |
5.3.4 植物群落配置设计模式d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7)某浅层地下建筑热环境实测与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围护结构传热 |
1.2.2 围护结构传湿 |
1.2.3 地下建筑热环境与热舒适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人体热舒适理论及热环境数值模拟方法 |
2.1 人体热舒适理论 |
2.1.1 热舒适定义 |
2.1.2 热平衡模型 |
2.1.3 舒适性方程 |
2.2 人体热舒适影响因素 |
2.2.1 环境因素 |
2.2.2 人体因素 |
2.3 热舒适评价标准 |
2.4 热环境数值模拟理论 |
2.4.1 控制方程 |
2.4.2 湍流的模拟方法 |
2.4.3 控制方程的离散 |
2.4.4 计算域的离散 |
2.4.5 数值模拟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浅层地下建筑室内热环境实测 |
3.1 实测对象概况 |
3.2 实测内容与方法 |
3.2.1 实测内容 |
3.2.2 整体实测仪器与方法 |
3.2.2.1 实验仪器及参数 |
3.2.2.2 测点布置 |
3.2.3 单个房间实测仪器与方法 |
3.2.3.1 单个房间实测仪器及参数 |
3.2.3.2 单个房间实测测点布置 |
3.2.3.3 单个房间测量工况方案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整体测量实验结果分析 |
3.3.1.1 温度变化分析 |
3.3.1.2 相对湿度变化分析 |
3.3.1.3 风速分析 |
3.3.2 单个房间测量实验结果分析 |
3.3.2.1 温度变化分析 |
3.3.2.2 相对湿度变化分析 |
3.3.2.3 房间换气次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浅层地下建筑热环境数值模拟 |
4.1 地下建筑物理模型及模拟要点 |
4.1.1 模型建立 |
4.1.2 网格生成 |
4.1.3 边界条件设置与数值计算 |
4.2 地下办公房间物理模型及模拟要点 |
4.2.1 模型建立 |
4.2.2 网格生成 |
4.2.3 边界条件设置与数值计算 |
4.3 模型验证 |
4.3.1 长走道模型验证 |
4.3.2 办公房间模型验证 |
4.4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1 地下长走道模型 |
4.4.2 地下办公房间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环境优化设计 |
5.1 浅层地下建筑室外走道模型优化设计研究 |
5.1.1 优化措施 |
5.1.2 结果分析 |
5.2 浅层地下办公房间优化设计研究 |
5.2.1 优化措施 |
5.2.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概述 |
2.2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 |
2.3 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理论基础 |
2.3.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风险概念 |
2.3.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发生机理 |
2.3.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过程 |
2.4 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与确定 |
2.4.1 风险指标权重方法确定 |
2.4.2 综合风险评价方法的确定 |
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
3.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
3.1.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事故统计 |
3.1.2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典型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3.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人员因素 |
3.2.2 物料设备因素 |
3.2.3 管理因素 |
3.2.4 技术因素 |
3.2.5 环境因素 |
3.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要素初步确定 |
3.3.2 问卷调查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3.3.3 基于PCA法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分析 |
4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风险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1 C-OWA算子法概述 |
4.1.2 C-OWA算子赋权模型 |
4.2 构建灰色关联度的集对分析评价模型 |
4.2.1 联系度的确定 |
4.2.2 灰色关联度的确定 |
4.2.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集对分析模型 |
4.3 风险评价语集的确定 |
5 实证分析 |
5.1 某A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 |
5.1.1 工程概述 |
5.1.2 项目入廊管线分析 |
5.2 某A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
5.2.1 组合赋权法计算风险指标权重值 |
5.2.2 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 |
5.2.3 实例评价结果与分析 |
5.3 工程案例施工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因素问卷调查表 |
(9)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及其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
1.2.1 研究的方法 |
1.2.2 研究的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安全投入与事故损失方面的研究 |
2.1.2 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方面的研究 |
2.1.3 安全投入效率方面的研究 |
2.1.4 安全投入优化方面的研究 |
2.1.5 文献述评 |
2.2 安全投入基本理论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
2.2.2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3 安全投入的分类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矿安全投入动力机制分析 |
3.1 煤矿安全投入动力机制的内涵 |
3.2 煤矿安全投入的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因素分析 |
3.2.1 煤矿安全投入的内生动力分析 |
3.2.2 煤矿安全投入的外生动力分析 |
3.3 煤矿安全投入的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耦合分析 |
3.3.1 耦合基础 |
3.3.2 耦合机制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分析 |
4.1 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4.2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识别及概念模型确立 |
4.2.1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资料的收集及处理 |
4.2.2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确立 |
4.3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量表编制及数据处理 |
4.3.1 调查问卷设计 |
4.3.2 问卷设计的偏差控制 |
4.3.3 调查实施及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4 探索性因子分析理论模型构建 |
4.3.5 数据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AMOS实现及分析 |
4.4.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4.4.2 结构方程模型AMOS应用 |
4.4.3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结构路径评价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
5.1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研究现状及不足 |
5.1.1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
5.1.2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研究不足 |
5.2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3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的构建 |
5.4 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 |
5.4.1 各煤矿的基本概况 |
5.4.2 煤矿分类指标构建及实证分析 |
5.4.3 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煤矿安全投入效率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
6.1 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概述 |
6.2 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6.2.1 超效率SBM评价模型介绍 |
6.2.2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介绍 |
6.3 煤矿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 |
6.3.1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煤矿安全投入技术效率静态分析 |
6.3.2 煤矿安全投入技术效率综合分析 |
6.3.3 考虑非期望与不考虑非期望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对比分析 |
6.3.4 煤矿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分类分析 |
6.3.5 利用松弛变量分析非有效DUM并提出改进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水”病盛行 |
1.1.2 国家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 |
1.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的问题 |
1.1.4 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 |
1.1.5 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代表性较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内涵剖析 |
2.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 |
2.1.1 老旧小区的概念 |
2.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概念 |
2.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规划 |
2.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常见技术 |
2.2 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 |
2.2.1 居民参与的概念 |
2.2.2 参与式治理的概念 |
2.2.3 居民参与治理的概念 |
2.2.4 居民参与治理的方式 |
2.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 |
2.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 |
2.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基本要素 |
2.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实践 |
2.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 |
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 |
3.1.1 行为参与相关研究 |
3.1.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 |
3.1.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资料搜集 |
3.1.4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结果 |
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 |
3.2.1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方法 |
3.2.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相关度量数据收集 |
3.2.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结果 |
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模型构建 |
3.3.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研究框架 |
3.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指标梳理 |
3.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设计 |
3.3.4 基于聚类分析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 |
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实证分析 |
3.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收集 |
3.4.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分析 |
3.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分析 |
3.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定量评价 |
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涵 |
4.1.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评价 |
4.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作用 |
4.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容 |
4.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过程 |
4.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2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优化 |
4.2.3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最终评价指标体系 |
4.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
4.3.1 评价常用方法的比较 |
4.3.2 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的提出 |
4.3.3 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评价模型 |
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实证分析 |
4.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数据收集 |
4.4.2 基于ANP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3 基于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排序 |
4.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 |
5.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模型构建 |
5.1.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研究理论框架 |
5.1.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研究假设 |
5.1.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问卷设计 |
5.1.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方法 |
5.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实证分析 |
5.2.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
5.2.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
5.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的验证 |
5.2.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检验结果分析 |
5.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5.3.1 参与模式影响因素梳理 |
5.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
5.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5.3.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5.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调研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
5.4.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
5.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假设验证 |
5.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 |
6.1 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 |
6.1.1 基于MAB-SD的计算实验 |
6.1.2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要素分析 |
6.1.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思路 |
6.2 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 |
6.2.1 居民参与治理网络假设 |
6.2.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策略分析 |
6.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决策路径模型 |
6.3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 |
6.3.1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系统分析 |
6.3.2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构建 |
6.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实证分析 |
6.4.1 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 |
6.4.2 动态仿真相关输入变量调查与设置 |
6.4.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结果与分析 |
6.4.4 居民参与治理敏感性因素分析 |
6.5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
6.5.1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社区场域 |
6.5.2 营造参与氛围,培育居民惯习 |
6.5.3 健全参与制度,增加社会资本 |
6.5.4 树立居民信心,强化心理资本 |
6.5.5 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认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调查问卷 |
附录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度量专家访谈大纲 |
附录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调研问卷 |
附录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体系专家访谈大纲 |
附录5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关系及重要性调研问卷 |
附录6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问卷 |
附录7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最终调研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术成果清单 |
四、面向对象MCTS1.0软件在地下环境污染中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吉林一号光学A星影像的城市建筑垃圾遥感识别与变化检测研究[D]. 洪姝.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基于LCA的快递包装环境友好性评价[D]. 史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9)
- [3]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玉米原茬地免耕播种覆秸机残茬比例还田技术及装备研究[D]. 史乃煜.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5]地下渗灌入渗特性及对旱区枣树节水增产效应的研究[D]. 焦炳忠. 宁夏大学, 2020(02)
- [6]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模式研究[D]. 朱李美仑.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7]某浅层地下建筑热环境实测与模拟分析[D]. 龚辉.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8]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评价[D]. 黄慧君.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9]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及其效率评价研究[D]. 王海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10]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D]. 谷甜甜. 东南大学,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