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颗粒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纳米颗粒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一、纳米粒给药系统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秋红[1](2021)在《拉洛他赛脂质微球抗前列腺癌效应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综合治疗策略,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去势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其中,化学治疗是其基础性治疗策略,旨在清除残余癌细胞。拉洛他赛是一种新型紫杉烷类细胞周期特异性广谱化疗药,目前在国内外均未上市。但因为其属于难溶性化合物,用表面活性剂增溶会导致较强的毒副作用和潜在的过敏反应,不适宜制备成普通溶液型注射剂。如何将拉洛他赛制备成适宜的药物剂型、验证其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效应是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课题(1)的研究目标是构建一种新型拉洛他赛脂质微球给药系统,验证其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效应并揭示其作用机制。研究内容包括:(1)拉洛他赛脂质微球的制备与表征;(2)拉洛他赛脂质微球在前列腺癌细胞中摄取和分布与定位;(3)拉洛他赛脂质微球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和迁移抑制效应;(4)拉洛他赛脂质微球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5)拉洛他赛脂质微球在在前列腺癌移植性荷瘤裸鼠体内的治疗效应。其研究方法涉及制剂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药理学等技术。结果表明:(1)成功制备了注射用拉洛他赛脂质微球,其平均粒径大约185 nm、粒度分布均匀。(2)脂质微球载药系统可有效增加药物在两种前列腺癌细胞中药物摄取,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中,并表现出良好的线粒体靶向性效应。(3)拉洛他赛脂质微球对两种前列腺癌细胞有显着的杀伤效应和抗迁移效应。(4)拉洛他赛脂质微球作用机制包括:(i)通过抑制微管解聚,产生直接杀伤作用;(ii)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激发细胞产生活性氧、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5)拉洛他赛脂质微球对前列腺癌移植性荷瘤裸鼠具有显着的治疗,并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注射用拉洛他赛脂质微球给药系统,验证了其治疗前列腺癌效应并初步揭示了其作用机制。本研究为拉洛他赛脂质微球用于前列腺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证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易翠翠[2](2020)在《新型2-甲氧基雌二醇口服微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是一种甾体激素类抗肿瘤药,该化合物对生长增殖较快的肿瘤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并且不会对正常细胞产生毒性,因此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尽管口服制剂具有服用方便,患者顺应性好等优点,但是由于2-ME在水中极难溶解,口服后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2-ME在肿瘤部位的有效浓度,提高生物利用度是口服2-ME制剂用于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胃肠道以及肿瘤细胞的主要生理特征之一就是pH的变化。基于此,本课题设计并制备一种pH响应性的微纳米口服药物递送系统,该系统由聚乳酸-聚组氨酸(Polylactic acid-Polyhistidine,PLA-PLH)纳米内核,以及外部包裹的酵母来源的葡聚糖微囊(Yeast glucan microcapsules,YGM)组成。YGM外壳可以保护载药纳米颗粒高效跨越酸屏障和酶屏障;包载肿瘤药物的纳米内核PLA-PLH具有pH响应性,不仅可以在肠道从微米壳中释放,高效跨越黏液屏障和肠上皮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而且进入肿瘤细胞后,能够通过溶酶体逃逸提高细胞内抗肿瘤药物2-ME的有效浓度,最终实现提高2-ME的生物利用度以及抗肿瘤活性。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YGM/PLA-PLH/2-ME的合成与体外表征。首先,组氨酸通过酸酐开环聚合法制备得到PLH,然后PLH与PLA缩合得到嵌段共聚物PLA-PLH,并通过溶剂交换法制备纳米粒。利用傅立叶红外图谱、核磁共振氢谱、动态光散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PLA-PLH进行结构和形态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LA-PLH呈球形,平均粒径和平均电位分别为(224.93±13.05)nm和(5.42±1.01)mV。载药纳米粒PLA-PLH/2-ME的体外药剂学实验结果显示,2-ME与PLA-PLH质量比为0.6:1时,载药率与包封率分别为(27.86±0.19)%and(64.38±0.50)%。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将PLA-PLH/2-ME纳米粒负载到YGM,形成2-ME 口服微纳米复合物YGM/PLA-PLH/2-ME。模拟胃肠道环境考察该给药系统的释药特性,实验结果显示在模拟胃液条件下,2-ME和纳米粒PLA-PLH/2-ME 2 h释放量分别为(17.31±0.50)%和(14.72±0.21)%,在模拟肠液中,2-ME和纳米粒PLA-PLH/2-ME 1 h 释放量分别为(2.04±0.14)%和(42.26±1.52)%。实验结果表明YGM/PLA-PLH/2-ME给药系统能够有效降低胃内强酸对药物降解和清除,不仅如此,PLA-PLH/2-ME可以快速从微米粒给药系统中释放出来,有明显的突释。这为载药纳米粒进入血液循环提供了结构基础。2.YGM/PLA-PLH/2-ME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由于载药纳米粒PLA-PLH/2-ME在肠道中会从微纳米给药系统YGM/PLA-PLH/2-ME中释放出来,进而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到达肿瘤发挥作用,因此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我们重点考察了纳米粒的抗肿瘤活性。细胞摄取实验表明,PLA-PLH纳米载体可以显着增加结肠癌细胞CT26对药物的摄取。细胞增殖率实验显示,PLA-PLH纳米载体在(2-16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CT26细胞的增殖率没有明显抑制作用,PLA-PLH/2-ME纳米粒则可以显着提高2-ME对CT26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PLA-PLH/2-ME组主要将CT26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划痕实验表明,PLA-PLH/2-ME能够增强2-ME对结肠癌CT26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除此之外,我们也对YGM/PLA-PLH/2-ME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纳米给药系统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3.YGM/PLA-PLH/2-ME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本研究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2-ME的血药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与游离2-ME组相比,微纳米给药系统YGM/PLA-PLH/2-ME组的达峰时间、达峰浓度显着增加,Tmax从(1.00±0.00)h显着延长至(2.30±0.67)h,Cmax从(0.54±0.04)μg/mL提高至(0.95±0.15)μg/mL,生物利用度增加约8倍。结果表明,给药系统YGM/PLA-PLH/2-ME能够显着改善2-ME 口服给药半衰期短,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4.YGM/PLA-PLH/2-ME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用AOM/DSS法构建小鼠结肠癌模型,考察YGM/PLA-PLH/2-ME的组织分布,纳米粒体内释放以及体内抗肿瘤活性。小鼠活体成像结果显示,YGM/PLA-PLH/DIR经口给药后,可以增加荧光染料DIR在结肠的聚集。纳米粒体内释放实验显示,YGM/PLA-PLH/2-ME进入肠道后PLA-PLH/2-ME纳米粒可以从微米粒中释放出来。小鼠体重变化曲线、脏器指数、血常规、肝功能与脏器切片实验表明给药系统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无明显体内毒性。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给药系统YGM/PLA-PLH/2-ME抑瘤率可达到70.89%,显着高于PLA-PLH/2-ME组和2-ME组,这表明口服YGM/PLA-PLH/2-ME能够增强2-ME的口服抗肿瘤活性。

赵雅文[3](2020)在《聚丙烯酸树脂纳米粒/微球角膜前滞留和药效学相关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口老龄化和用眼过度等原因致使人类眼部疾病犯病率增加,青光眼如不能及时和有效得到治疗将导致反复发作甚至失明的严重后果,这不仅严重影响人民日常生活还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定损失。目前尽管已有一些研究比较了纳米和微米颗粒传递系统在组织保留和毒性方面的差异,但几乎都集中于研究结膜下注射、瘤内给药、经皮给药等方式,而在滴眼液方面的研究甚少。可能由于眼前端给药的特殊性(存在泪膜、角膜等多种生理障碍和应激性泪液大量分泌、泪液流转、鼻泪管引流等反射性生理行为),进而造成滴眼液这种最常见的眼部给药方式比其他给药方式存在更多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此外,还没有得出可以使给药系统的选择更有效的一般指导原则。因此,我们试图比较新型离子交换微/纳米给药系统在慢性眼疾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并以此为新型给药系统的选择提供一定研究基础。本项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优化处方并分别制备了以纳米粒、微球为载体的盐酸倍他洛尔(betaxolol hydrochloride,BTH)滴眼液,以BTH溶液为对照,对比了聚丙烯酸树脂蒙脱石纳米粒(Mt-BTH NPs)和聚丙烯酸树脂蒙脱石微球(Mt-BTH MPs)眼用微纳米混悬剂制剂学评价、安全性评估、眼前端泪液消除动力学、荧光示踪及降眼压药效学等内容,探索在眼部应用的可行性。主要内容如下:1.纳米粒和微球的制剂学评价所制备的Mt-BTH NPs药物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4.66±2.77%,5.69±0.20%;Mt-BTH MPs药物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5.81±0.80%和6.72±0.06%。Mt-BTH MPs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是Mt-BTH NPs的1.15倍和1.18倍,纳米粒和微球虽均获得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但后续还需探究微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争取在载药量上有更大的突破。两者平均粒径分别为103.8±11.94 nm和9.64±3.06μm。纳米粒滴眼液和微球滴眼液均具有合适的pH值和渗透压,尽可能接近于正常泪液,表现出无刺激、眼部舒适。采用动态透析袋法在34℃模拟体内环境进行体外药物释放并探究其释放行为,研究结果表明Mt-BTH NPs和Mt-BTH MPs均以双指数双相动力学模型释放药物,Mt-BTH NPs在12 h累积释放量约为95%,而Mt-BTH MPs在12 h累计释放约60%继而持续释放至48 h仍未释放完全。流变学行为表明两者滴眼液都是假塑性流体。2.安全性评估(1)细胞摄取和MTT细胞毒性以HCE-T细胞为实验对象,在孵育时间内微球未进入细胞而纳米粒则由于纳米级别的小粒径被摄取入胞;MTT实验表明纳米粒和微球的细胞存活率与给药剂量成正相关关系;由于纳米粒存在细胞摄取的原因而导致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相对于微球要大且提示存在长期潜在毒性的危险性,因此需长期使用场合诸如青光眼类疾病治疗时,应关注其可能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危及。(2)在体刺激性评价以BTH溶液为对照,采用同体对照法对Mt-BTH MPs滴眼液、Mt-BTH NPs滴眼液的眼部刺激性进行评价,单次给药和多次长期(7天)给药后眼部刺激性试验,依据Draize眼部刺激性评估标准,均未产生刺激性。多次长期给药后组织切片病理学结果表示兔眼角膜、虹膜、结膜和巩膜均无明显改变,所制备的两种制剂无明显眼部刺激性。3.眼表滞留能力评价采用滤纸条泪液收集法对三种制剂BTH眼前端消除动力学进行评价,Mt-BTH NPs滴眼液的AUC0360min是Mt-BTH MPs滴眼液的1.59倍。利用裂隙灯观察荧光在眼前端的保留时间,与Mt-BTH MPs滴眼液相比,Mt-BTH NPs滴眼液具有更长的荧光保留时间。实验中观察到2 h后,Mt-BTH NPs的少许荧光带仍保留在结膜囊内,角膜前药物滞留时间显着延长(P<0.05),是BTH溶液的7.9倍,是Mt-BTH MPs滴眼液的1.5倍。而Mt-BTH MPs滴眼液的荧光保留时间是BTH溶液的5.2倍。预测NPs由于粒径大小适宜可能穿越角膜前泪膜中黏蛋白所形成的空间立体网络进入泪膜更深处从而大大延长了角膜前滞留时间,MPs则由于较大的尺寸不能进入泪膜深处,但由于伸出来的黏蛋白的缠绕作用滞留于黏蛋白网络丛中,部分粒径更大的MPs还可能被泪水冲洗离开眼表。然而,颗粒物质在水中膨胀可能通过“阻塞”小梁网和干扰流出通道而导致青光眼。这也可能导致纳米颗粒在角膜前存在很长时间,造成潜在的毒性。4.降眼压药效学考察微球与纳米粒相对于溶液剂均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发挥降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药效。前8 h内,纳米粒降眼压药效效果优于微球的,这从角膜前荧光强度和滞留时长以及体外累计释放均优于微球可得以解释,此时角膜前滞留与降眼压药效之间存在一致性。8 h后微球还可以持续发挥药效至12 h,而纳米粒的则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即微球降眼压药效相对于纳米粒更持久延续了4 h。因此,对于微纳米粒给药系统来说,角膜前滞留与降眼压药效之间并非具有完全一致性。

鲍璐[4](2020)在《载米托蒽醌的靶向复合纳米粒用于肿瘤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是三大致死原因之首,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化疗是用于肿瘤治疗的最基本手段,但由于强毒副作用和低治疗效率限制了其使用。纳米给药系统在抗肿瘤药物的靶向输送和肿瘤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存在不具有肿瘤细胞特异地选择性作用及靶部位药物释放不充分等缺点。因此,设计具有主动靶向和有效控制药物释放功能的纳米给药系统,对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气体扩散反应制备载米托蒽醌无定型碳酸钙纳米粒ACC-MIT,随后将获得的ACC-MIT用磷脂(PL)进行修饰,并将聚合物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和靶向基团叶酸(Folic acid,FA)通过溶剂扩散法修饰到ACC-MIT表面,最终构建靶向的载药复合纳米粒PL/ACC-MIT。制得的PL/ACC-MIT经测定,粒径为100±3.7 nm、电位为-10.19±0.74 mV,在透射电镜下载药复合纳米粒呈现球形且分布均一,有较为明显的核-壳结构,在生物体内环境下稳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L/ACC-MIT的载药量为4.58%。进行释放动力学研究,显示ACC-MIT分散在不同pH的PBS中均表现明显的水敏感释放特性,8 h MIT累计释放量均超过60%。PL/ACC-MIT在pH 5.5、7.4的PBS中释放缓慢,在pH7.4时,MIT 24 h累积释放百分比仅为21%。PL/ACC-MIT由于表面磷脂的保护作用,MIT释放缓慢,可使其在循环系统中保持稳定。当PL/ACC-MIT被肿瘤细胞摄取后,表面磷脂层被脂酶高表达的肿瘤细胞中脂肪酶水解,暴露水响应释放内核,可实现纳米给药系统在靶部位水敏感释放的特性。细胞的靶向摄取试验结果表明,HeLa和A549细胞对靶向复合纳米粒的摄取呈时间依赖性,与孵育时间呈正相关;且在所有的时间点下,HeLa细胞内的荧光强度均显着强于A549细胞,表明FA修饰的PL/ACC可主动靶向至FA高表达的HeLa细胞系。细胞内药物分布实验结果显示,仅孵育2 h后,在细胞核内即可观察到明显的红色荧光,并且荧光信号强度随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细胞核内红色荧光信号强度与孵育时间呈正相关,说明PL/ACC-MIT被HeLa细胞摄取后,可在细胞内迅速崩解释放MIT,实现细胞内药物敏感释放。细胞内共定位结果显示复合纳米粒的内吞主要受溶酶体调控。细胞的毒性实验结果显示,PL/ACC-MIT在相同条件下的细胞毒性与游离MIT相当,说明PL/ACC-MIT中的MIT在细胞内可以被有效的释放并发挥其抗肿瘤的效果。HeLa细胞球实验结果显示PL/ACC-MIT能够促进其包载的MIT向HeLa细胞球深层渗透且抑制细胞球增殖能力大于游离MIT给药组。建立小鼠HeLa-A549双荷瘤裸鼠模型,FA修饰的PL/ACC-MIT对HeLa肿瘤组织的蓄积量优于A549肿瘤组织,说明FA修饰的PL/ACC-MIT对高表达FR的HeLa细胞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分析体外组织荧光照片的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PL/ACC-MIT在HeLa肿瘤组织的平均荧光强度是A549肿瘤组织的1.62倍。进行HeLa单荷瘤模型肿瘤渗透实验,与游离MIT给药组相比,PL/ACC-MIT给药组肿瘤切片中MIT荧光信号可以分布到肿瘤组织的更深层,表明PL/ACC-MIT能够促进其负载的MIT向肿瘤组织深处渗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T和PL/ACC-MIT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9.98%和68.31%,表明PL/ACC-MIT抑制肿瘤生长效果更强。PL/ACC-MIT具有更好的肿瘤靶向性,而且由于表面FA修饰而倾向于在FR高表达的肿瘤组织中积累。PL/ACC-MIT能够较好的渗透进入肿瘤组织深层,实现对肿瘤深层细胞的杀伤,进一步增强整个系统的抗肿瘤作用疗效。

逯胜哲[5](2019)在《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新型靶向蛋白给药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提高抗癌药物在体内的抑瘤效果,增加药物的靶向递送效率,达到更好的抗肿瘤作用。本课题设计了中药单体蟾毒灵(具有优异抗肿瘤作用)和尼达尼布(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给药策略。为了改善药物溶解度较低及副作用较大的问题,提高药物靶向递送效果,以多级修饰白蛋白(兼具靶向性和协同抑瘤作用)为材料通过同轴静电喷雾技术构建了新型给药系统。我们期待通过这种复方给药策略及新型的制剂技术的应用,能够更有效的发挥药物抗肿瘤效果,减少毒副作用,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具体内容如下。一、综述本部分首先对中药单体蟾毒灵(Bufalin,BF)和尼达尼布(Nintedanib,NDNB)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及联合给药策略进行介绍;其次对白蛋白载体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叙述,阐述双胍基基团和熊去氧胆酸基团(Ursodeoxycholic Acid,UA)在抗肿瘤方面的特性,最后对新型的微纳米粒子制备技术-同轴静电喷雾技术的特点与应用进行介绍。二、处方前研究本部分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BF和NDNB药物浓度,两种药物检测专属性良好,在1-25μg/mL的浓度下检测符合线性要求。BF的定量限和检测限分别为75ng/mL和25 ng/mL;NDNB的定量限和检测限分别为110 ng/mL和40 ng/mL。其它方法学项下检查项目均符合要求。BF在pH7.4 PBS和pH7.4 PBS(0.1%吐温80)溶液中平衡溶解度分别为42.03±1.34μg/mL和876.77±2.71μg/mL,NDNB在pH7.4 PBS和pH7.4 PBS(0.1%吐温80)溶液中平衡溶解度分别为4.89±0.88μg/mL和95.03±1.06μg/mL。药物在不同浓度(1,10和25μg/mL)和几种介质(乙醇、pH7.4 PBS、pH7.4 PBS(0.1%吐温80)和pH7.4 PBS(0.1%吐温80,0.5%血清))中分析时间内稳定性符合要求。三、双胍基-熊去氧胆酸基团双修饰牛血清白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本部分首先合成了对双胍基苯甲酸(Para-biguanidinyl benzoyl acid,DP),并对其结果进行表征。后通过碳二亚胺法使用UA和DP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albumin,BSA)进行修饰,制备各修饰蛋白UA-BSA、DP-BSA和DP-UA-BSA,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小分子DP和UA对BSA相互作用做定性考察,表明了小分子对白蛋白的成功修饰。采用荧光胺法和质谱法测定UA-BSA中UA修饰度分别为10.68和8.56,两者结果基本一致;另外通过质谱法测定DP-BSA和DP-UA-BSA中DP的修饰度分别为38.15和29.15,进一步证明修饰蛋白的成功制备。最后通过MTT法对修饰蛋白进行安全性评价,各修饰蛋白在50-500μg/mL浓度范围内生物相容性良好。四、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载药白蛋白微粒及其体外性质考察本部分首先采用单轴静电喷雾技术成功制备白蛋白微球,粒径大小均一,在300nm-900 nm之间。后采用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载药白蛋白微粒,经单因素考察和中心复合设计优化处方工艺制备载药白蛋白微粒。表征结果表明:粒径分布均一,大小为879±56nm,电位为-5.86±1.12 mV。BF和NDNB的包封率分别为78.0%和76.2%,载药量分别为1.57%和2.20%。SEM、TEM和LSCM表征表明:载药白蛋白微粒中微球形态和核壳结构良好。经XRD图谱结果表明微粒中BF和NDNB无定型存在。体外释放结果表明,BF和NDNB在载药白蛋白微粒中的释放速率相比原料药明显减缓,且加入血清前后制剂组中药物溶出释放行为基本一致,稳定性良好。五、复方多修饰白蛋白微粒体外抑瘤效果、靶向效果及作用机制探讨本部分通过MTT法考察发现,各种微粒对肿瘤细胞(HepG2细胞)抑制效果比较如下:复方多修饰白蛋白微粒>复方单修饰白蛋白微粒>复方未修饰白蛋白微粒>单药物多修饰白蛋白微粒>原料药。经计算得给药系统中BF和NDNB的组合指数CI小于1,表明BF和NDNB对HepG2细胞抑制发挥协同作用。各修饰蛋白载药微粒中药物IC50变化趋势表明双修饰蛋白材料制备的微粒对HepG2细胞抑制具有双重促进作用。通过细胞摄取实验表明UA能促进HepG2细胞对白蛋白微粒的摄取效率。六、体内药物动力学、组织分布学与药效学研究本部分首先建立了BF和NDNB的体内分析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方法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均符合测定要求。体内药动学结果表明,复方多修饰白蛋白微粒(BF-NDNB-DP-UA-BSA NPs)中BF的消除半衰期从0.526 h增加到2.948 h,药物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MRT)也从1.224 h变为4.154 h;NDNB消除半衰期从1.733 h增加到4.130 h,药物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MRT)也从2.064 h变为4.384 h。表明BF-NDNB-DP-UA-BSA NPs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通过活体成像技术对复方多修饰白蛋白微粒的靶向性进行评价,并通过离体组织考察微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由活体成像和离体组织分布结果可以看出,复方多修饰白蛋白微粒组经尾静脉注射吸收后与未修饰制剂组相比,在肿瘤部位摄取显着提高,具有良好的主动靶向效果。药效学评价结果表明制备的BF-NDNB-DP-UA-BSA NPs具有最强的抗肿瘤作用,BF和NDNB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制剂的抗肿瘤效果,且多修饰载体可通过DP自身抑瘤作用和UA主动靶向作用发挥双重抗肿瘤作用,增强抗肿瘤效果。表明BF-NDNB-DP-UA-BSA NPs能减少原料药的心脏毒性,对各器官无明显毒性,安全性良好。

李娟[6](2019)在《蒙脱石-聚丙烯酸树脂为载体的眼黏膜给药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光眼是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或缺失相关的多因素神经退行性疾病。眼睛的病理,特别是青光眼的病理,需要在较长时间内将药物累积在眼组织中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而降低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无疑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本研究引入丙烯酸树脂聚合物Eudragit RL PO/Eudragit RS PO(EUD PO),设计了一种纳米结构的酸改性蒙脱石载药-EUD PO纳米粒(即MT-BTH-EUD PO纳米粒)应用于眼黏膜给药,并对制备的MT-BTH-EUD PO纳米粒的理化性质、体外释药特性及其机制、形貌、微观结构表征进行评价,还开展了MT-BTH-EUD PO纳米粒在家兔眼表上的接触角、黏附性能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将蒙脱石(MT)进行改性增加比表面积和阳离子交换容量,以盐酸倍他洛尔(BTH)作为模型药物,通过溶液插层法将酸改性蒙脱石进行载药,得到的改性蒙脱石载药量为(302±24)mg·g-1。以泊洛沙姆188为表面活性剂,使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出带淡蓝色乳光的MT-BTH-EUD PO纳米粒混悬液,测得其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9.92±1.37)%和(7.54±0.54)%;利用动态透析法测定了MT-BTH-EUD PO纳米粒的体外释药曲线,同时对体外释药的数据进行动力学方程拟合,探索药物释放的机制。结果制备的MT-BTH-EUD PO纳米粒能明显延长药物释放的时间,在10 h时体外累积释药量约为72.35%,与BTH-EUD PO纳米粒(不加入载药的改性MT)的体外释药曲线相比,引入MT后的纳米粒具有明显延长药物释放的效果。对MT-BTH-EUD PO纳米粒进行冷冻干燥,筛选了冻干保护剂种类及其用量,结果表明8%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时,MT-BTH-EUD PO纳米粒冻干效果最佳。对MT,Acid-MT,MT-BTH,以及制备的MT-BTH-EUD PO纳米粒进行微观结构分析。使用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得Acid-MT的总比表面积从酸化前蒙脱石的比表面积的69.79 cm3·g-1增加到108.80 cm3·g-1,可见将蒙脱石进行酸化改性处理,提高比表面积的效果明显。而载药后的MT比表面积降至11.30 cm3·g-1,从氮气吸附-脱附曲线中可发现MT,Acid-MT,MT-BTH都存在回滞环,通过酸改性的MT及载药后的MT其氮气吸附-脱附曲线下面积变小,表明MT的孔道或层间位置被占据,BTH已成功载入到Acid-MT的层间域或孔隙间。采用激光粒度/Zeta电位测量仪测得MT-BTH-EUD PO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82.27±8.08)nm,Zeta电位为+(30.55±2.39)mV。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MT-BTH-EUD PO纳米粒颗粒呈球形,大小均匀,且可观察到三种不同类型的晶格条纹和光亮的衍射光斑,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仪的峰可知MT-BTH-EUD PO纳米粒以结晶形式存在。傅里叶-红外光谱图结果表明由于BTH成功插入到酸改性的蒙脱石层间使MT-BTH图谱中出现了新的吸收峰,由于BTH和MT-BTH被载入到EUD PO纳米粒中,引起了3625、3431、1613和1513 cm-1处的谱带消失的同时出现了新的吸收峰(如3300、1734和1460 cm-1)。热分析结果可知MT-BTH-EUD PO纳米粒存在两处失重(300℃400℃),而BTH的失重温度为300℃,而且与Acid-MT图谱比较,MT-BTH在温度为300℃400℃处存在失重峰,结果可得出BTH成功被载入酸改性MT和MT-BTH-EUD PO纳米粒。使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MT-BTH-EUD PO纳米粒在家兔眼表的接触角,并利用MT-BTH-EUD PO纳米粒与小鼠肠黏膜的相互作用法测定MT-BTH-EUD PO纳米粒的黏附性能。结果显示制备的MT-BTH-EUD PO纳米粒混悬液能降低表面张力,MT-BTH-EUD PO纳米粒与BTH生理盐水溶液在家兔离体角膜上的接触角分别为(21.77±0.52)°,(36.61±0.7)°,因此认为所制备的MT-BTH-EUD PO纳米粒可以增加其在眼表的润湿程度与延展能力,使纳米粒混悬液相对于BTH的液态溶液更好地在眼表铺展开来。通过对比MT-BTH-EUD PO纳米粒与小鼠肠黏膜的相互作用前后的Zeta电位的变化值,可知带正电荷的MT-BTH-EUD PO纳米粒具有更好的黏膜黏附性。针对MT-BTH-EUD PO纳米粒的安全性评价,使用了鸡胚尿囊膜血管刺激法、“Draize兔眼刺激法”(家兔眼部单次给药刺激以及多次给药刺激)、角膜水化值和基于人角膜上皮细胞的MTT细胞毒性试验等评价方法。上述实验结果均表明,MT-BTH-EUD PO纳米粒在眼部的刺激性相对较小,且MT-BTH-EUD PO纳米粒对人角膜上皮细胞毒性较低。

陈款民[7](2019)在《β—环糊精—生物素—羧甲基壳聚糖离子交联纳米粒作为蛋白质类药物口服给药载体的研究》文中认为蛋白质类药物作为一类生物技术新药,其作用性强,针对性高,副作用小,在治疗肿瘤,糖尿病,内分泌系统紊乱等疾病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蛋白质类药物由于分子量大,稳定性差,在口服给药过程中容易被体内的蛋白酶水解,胃内酸催化降解,胃肠道吸收屏障阻碍,肝的首过效应等导致生物利用度降低。因此,研制蛋白质类药物口服给药新剂型尤为重要。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壳聚糖的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肠道粘附性,被广泛用作控制药物输送系统的基质材料。本研究通过酯化反应,将β-环糊精(β-CD)和生物素(Bi)接枝到羧甲基壳聚糖上,再以三聚磷酸钠作为交联剂,制备β-环糊精-生物素-羧甲基壳聚糖离子交联纳米粒(β-CD-Bi-CMCS NPs),以期获得一种新型的给药载体用于提高蛋白质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激光动态光散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技术,对制备的β-CD-Bi-CMCS聚合物以及纳米粒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和表征。牛血清白蛋白(BSA)模拟蛋白质类药物被包载到纳米载体中,表现出理想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随后,以pH值为1.2、6.8、7.4的磷酸盐缓冲液模拟胃液(SGF)、小肠液(SIF)、结肠液(SCF),研究了纳米载体中所包载的BSA的释放行为。研究发现,载药纳米载体具有典型的pH依赖的控制缓释的作用,BSA在SGF中释放量较少,在SIF和SCF中释放量较高,可以保护药物在胃中不被消化酶降解。此后,将β-CD-Bi-CMCS纳米粒作为胰岛素的载体,研究了胰岛素在β-CD-Bi-CMCS NPs中的包载及释放行为。以Caco-2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MTT实验检测Insulin、β-CD-Bi-CMCS NPs和Insulin/β-CD-Bi-CMCS NPs对Caco-2细胞的毒性,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co-2细胞对Insulin/β-CD-CMCS NPs、Insulin/β-CD-Bi-CMCS NPs的摄取。结果表明,制备的β-CD-Bi-CMCS NPs对Caco-2细胞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由于生物素对Caco-2细胞的靶向作用提高了细胞摄取药物量。因此β-CD-Bi-CMCS NPs具有作为蛋白质类药物口服给药载体的潜力。

刘元芬,王亚晶,周咏梅,陈海燕[8](2019)在《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目的:为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纳米给药系统""体外药物释放""体内外相关性""Nanoparticles""Drug release""in vitro-in vivo correlation"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PubMed、Elsevier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1年-2018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从纳米给药系统药物体外释放测定的挑战、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的主要方法、体外释放度的数学模型拟合以及体外释放-体内行为相关性研究等3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 318篇,其中有效文献41篇。目前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研究面临的挑战主要来源于纳米粒径的多样性和不均匀性、体内释放过程的多重性以及在体内易受到各种蛋白的影响等。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的主要测定方法有透析法、离心法、流通池法、凝胶法、加压超滤法、扩散池法和原位法等,各有一定的优缺点。目前针对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的体外释放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较少,对其进行体外释放-体内行为相关性研究的文献也较少。今后可通过在药物体外释放测定的介质溶液中引入体内蛋白、在释放测定过程中设计模拟纳米给药系统在体内的分布特性、控制测定装置孔隙大小等方面减小对粒径的影响,使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更加完善;通过进一步体外释药模型拟合、体内外相关性研究,使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更好地预测其体内行为。

赵爽[9](2018)在《基于两种形状聚合物的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提出多烯紫杉醇(docetaxel,DTX)是紫杉烷类的一线抗癌药物,拥有广谱抗肿瘤活性,但其存在溶解度低、稳定性差、肿瘤选择性差及毒副作用大等问题。本研究制备多烯紫杉醇纳米粒,以期在解决DTX难溶的基础上,为难溶性抗肿瘤药物找到新型的药物输送系统。分别以两种形状的亲水性聚合物(G2和PEG2000)和两亲性聚合物(G2-C18和PEG2000-C18)为载体,采用反溶剂沉淀联合高压均质法制备DTX纳米粒。通过动态光散射法、透射电镜考察粒径和形态,并对其体外释放和溶血性进行研究。此外,通过细胞毒性、细胞摄取及体内药效实验考察抗肿瘤作用。第一部分结果显示,DTX/G2纳米粒的粒径为(356.8±6.71)nm,载药量为(62.3± 1.9)%,而 DTX/PEG2000 纳米粒的粒径为(602.5±21.6)nm 载药量为(59.9±1.1)%,SEM观察两种纳米粒均为片状。这两种纳米粒在体外缓慢释放,192h累积释放率达到80.4%和88.6%,并且溶血率均小于5%。MTT结果显示,DTX/G2纳米粒相较于DTX/PEG2000纳米粒具有更高的细胞毒作用(IC50,2.374 vs 4.385 μg/mL)。摄取结果显示,DTX/G2纳米粒相较于DTX/PEG2000纳米粒具有更高的细胞摄取率(20.46 vs 19.67%)。体内药效实验中,DTX/G2纳米粒相较于DTX/PEG2000纳米粒具有更高的抑瘤率(75.7 vs 67.7%)。可以看出,DTX/G2纳米粒相较于DTX/PEG2000纳米粒表现出更强的抗肿瘤效果。第二部分结果显示,DTX/G2-C8纳米粒的粒径为(322.3±8.87)nm,载药量为(72.2±0.6)%,而 DTX/PEG2000-C18 纳米粒的粒径为(390.0±16.2)nm,载药量为(67.7±1.7)%,TEM观察两种纳米粒均为球形。这两种纳米粒在体外缓慢释放,192h累积释放率达到87.0%和89.6%,并且溶血率满足静脉给药需要。MTT结果显示,DTX/G2-C18纳米粒相较于DTX/PEG2000-C18纳米粒具有更高的细胞毒作用(IC50,1.716 vs 2.616 μg/mL)。摄取结果显示,DTX/G2-C18纳米粒相较于DTX/PEG2000-C18纳米粒具有更高的细胞摄取率(28.99 vs 23.02%)。体内药效实验中,DTX/G2-C18纳米粒相较于DTX/PEG2000-C18纳米粒具有更高的抑瘤率(83.2 vs 77.7%)。可以看出,DTX/G2-C18纳米粒相较于DTX/PEG2000-C18纳米粒表现出更强的抗肿瘤效果。综上所述,树枝状聚合物(G2-C18和G2)制备的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相较于链状聚合物(PEG2000-C18和PEG2000)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两亲性聚合物制备的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相较于亲水性聚合物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DTX/G2-C18纳米粒的抗肿瘤作用最强。表明聚合物的形态在影响细胞摄取行为和抗肿瘤活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新型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中应着重考虑高分子聚合物的形态以提高癌症治疗的疗效。

贵苑[10](2018)在《复乳法制备载水溶性药物纳米囊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解决传统给药方式.药效短、多次给药可能导.致副作用等问题,新型缓释给药系统,尤其是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修饰功能化的聚合物基微.纳米载体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众多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的聚合物基材中,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PLA/PLGA)及其嵌段共聚.物的高分子.基材被广泛应用。水包油包.水W/O/W型复乳-溶剂挥.发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负.载水溶性药物微.纳米粒的方法。但迄今为止,并未报道以复乳法制.备负载小分子水溶性药物盐.酸利多卡因纳米囊的研究,更无研究系统探讨复乳.法在负载不同分子.量.水溶性药物中的差异。本文首先采用W/.O/W复乳挥发法,以PLGA/.PLA-b-MPEG聚合物为载.体,以小分子水溶性药.物盐酸利多.卡因(LDH)为模型,制备了载药纳.米囊,并对其形貌、粒.径等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实验过程中不同参.数对纳米囊物.化特性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进一步地,又分别制备了负载水溶.性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DOX)、水溶性大分子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纳米囊,BSA纳米囊包封.率可达90.0 wt%以上,远远高于LDH纳米囊(26.4 wt%)和DOX纳米囊(38.9wt%),进一步验证了该复乳.法包载小分子水溶.性药物仍具有一定挑战。药物的缓释速率是考察缓.释制.剂性能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本文用透析法,对制备得到的LDH纳.米囊进行药物体外释放实验,探讨不同因素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并对所得释药曲线进行了体外释.药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本研究制备得到了粒径在100.0-400.0nm范围,包封率为26.4wt%,载药量6.5wt%,可缓慢释放20天的LDH纳米囊,在麻醉镇痛领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纳米粒给药系统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粒给药系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拉洛他赛脂质微球抗前列腺癌效应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综述:前列腺癌治疗策略及其载体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1.1 前列腺癌概述
        1.1.1 前列腺与前列腺癌
        1.1.2 前列腺癌的分期与临床诊断
        1.1.3 前列腺癌的致病因素
    1.2 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策略
        1.2.1 综合治疗策略
        1.2.2 手术治疗
        1.2.3 放射治疗
        1.2.4 去势治疗
        1.2.5 化学治疗
    1.3 前列腺癌治疗载体给药系统的研究
        1.3.1 载体给药系统概述
        1.3.2 病毒载体给药系统
        1.3.3 非病毒载体给药系统
    1.4 小结与展望
第二章 引言
    2.1 课题的立项背景
    2.2 拟研究的科学问题
    2.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2.4 学术思路与实验设计
        2.4.1 学术思路
        2.4.2 实验设计
第三章 拉洛他赛脂质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拉洛他赛脂质微球的制备
        3.2.2 粒径和Zeta电位的测定
        3.2.3 形态学观察
        3.2.4 统计处理
    3.3 实验结果
        3.3.1 拉洛他赛脂质微球的制备
        3.3.2 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3.3.3 形态学观察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在前列腺癌细胞中摄取和分布与定位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胞培养
        4.2.2 在前列腺癌细胞中摄取
        4.2.3 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分布与定位
        4.2.4 统计处理
    4.3 实验结果
        4.3.1 在前列腺癌细胞中摄取
        4.3.2 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分布与定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和迁移抑制效应
    5.1 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
        5.2.2 对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抑制效应
        5.2.3 统计处理
    5.3 实验结果
        5.3.1 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
        5.3.2 对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抑制效应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
    6.1 材料与仪器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微管解聚
        6.2.2 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周期阻滞
        6.2.3 提高前列腺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
        6.2.4 降低前列腺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6.2.5 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6.2.6 统计处理
    6.3 实验结果
        6.3.1 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微管解聚
        6.3.2 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周期阻滞
        6.3.3 提高前列腺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
        6.3.4 降低前列腺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6.3.5 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在前列腺癌移植性荷瘤裸鼠体内的治疗效应
    7.1 材料与仪器
        7.1.1 实验材料
        7.1.2 实验仪器
        7.1.3 实验动物
    7.2 实验方法
        7.2.1 前列腺癌移植性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7.2.2 在前列腺癌移植性荷瘤裸鼠体内的治疗效应
        7.2.3 初步安全性评价
        7.2.4 统计处理
    7.3 实验结果
        7.3.1 前列腺癌移植性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7.3.2 在前列腺癌移植性荷瘤裸鼠体内的治疗效应
        7.3.3 初步安全性评价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0 全文概述
    8.1 研究内容与结果
        8.1.1 拉洛他赛脂质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8.1.2 在前列腺癌细胞中摄取和分布与定位
        8.1.3 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与迁移抑制效应
        8.1.4 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
        8.1.5 在前列腺癌移植性荷瘤裸鼠体内的治疗效应
    8.2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8.3 研究的创新性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2)新型2-甲氧基雌二醇口服微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2-ME概述
        1.1.1 2-ME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1.1.2 2-ME的研究剂型
    1.2 纳米口服给药系统研究现状
        1.2.1 纳米药物递送载体在口服给药过程中所面临的生理障碍
        1.2.2 口服给药纳米递送系统
    1.3 研究思路
第2章 YGM/PLA-PLH/2-ME的合成和体外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溶液
    2.3 实验方法
        2.3.1 PLA-PLH的带制备
        2.3.2 PLA-PLH纳米粒的制备
        2.3.3 FITC标记PLA-PLH纳米粒
        2.3.4 YGM的制备
        2.3.5 FTIR
        2.3.6 ~1H-NMR
        2.3.7 DLS
        2.3.8 PLA-PLH纳米粒在不同pH条件下的粒径变化
        2.3.9 TEM
        2.3.10 2-ME标准曲线
        2.3.11 PLA-PLH/2-ME纳米粒的制备
        2.3.12 YGM对PLA-PLH/2-ME纳米粒的负载
        2.3.13 PLA-PLH/2-ME纳米粒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的释放
        2.3.14 2-ME在模拟胃肠道的释放
        2.3.15 2-ME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中的释放
        2.3.16 2-ME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中的释放
    2.4 实验结果
        2.4.1 FIR
        2.4.2 ~1H-NMR
        2.4.3 DLS
        2.4.4 PLA-PLH纳米粒在不同pH条件下粒径变化
        2.4.5 TEM
        2.4.6 溶剂交换法制备PLA-PLH/2-ME纳米粒
        2.4.7 YGM对PLA-PLH/2-ME纳米粒的负载
        2.4.8 YGM/PLA-PLH/2-ME的体外释药特性
        2.4.9 PLA-PLH/2-ME纳米粒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下的释药特性
        2.4.10 PLA-PLH/2-ME纳米粒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下的释药特性
    2.5 结论
第3章 YGM/PLA-PLH/2-ME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细胞株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试剂
        3.2.4 实验溶液
    3.3 实验方法
        3.3.1 CT26细胞对PLA-PLH的摄取情况考察
        3.3.2 MTT法检测CT26细胞增殖率
        3.3.3 胞内分布
        3.3.4 细胞消除
        3.3.5 细胞周期
        3.3.6 细胞凋亡
        3.3.7 摄取机制
        3.3.8 细胞迁移
        3.3.9 RBITC标记YGM
        3.3.10 RAW264.7细胞对YGM的细胞摄取情况考察
        3.3.11 MTT法检测YGM对RAW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3.3.12 Transwell迁移实验
    3.4 实验结果
        3.4.1 CT26细胞对PLA-PLH的摄取情况考察
        3.4.2 MTT法检测CT26细胞增殖率
        3.4.3 胞内分布
        3.4.4 细胞消除
        3.4.5 细胞周期
        3.4.6 细胞凋亡
        3.4.7 摄取机制
        3.4.8 细胞迁移
        3.4.9 RAW264.7细胞对YGM的细胞摄取情况考察
        3.4.10 MTT法检测YGM对RAW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3.4.11 Transwell迁移实验
    3.5 结论
第4章 YGM/PLA-PLH/2-ME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动物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试剂
        4.2.4 实验溶液
    4.3 实验方法
        4.3.1 2-ME血浆样品方法学的建立和验证
        4.3.2 给药与血浆样品的采集
        4.3.3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
        4.4.1 2-ME血浆样品方法学的建立和验证
        4.4.2 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测定
    4.5 结论
第5章 YGM/PLA-PLH/2-ME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细胞株与动物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试剂
        5.2.4 实验溶液
    5.3 实验方法
        5.3.1 AOM/DSS法构建小鼠结肠癌模型
        5.3.2 体内分布
        5.3.3 纳米粒在肠组织的分布
        5.3.4 DAI
        5.3.5 血常规
        5.3.6 肝功能
        5.3.7 脏器系数
        5.3.8 脏器HE染色切片
        5.3.9 结肠形态学考察
        5.3.10 结肠长度检测
        5.3.11 肿瘤总数统计与肿瘤负荷量计算
        5.3.12 抑瘤率的计算
        5.3.13 结肠组织病理切片
        5.3.14 脾细胞抗肿瘤活性考察
        5.3.15 巨噬细胞抗肿瘤活性考察
    5.4 实验结果
        5.4.1 体内分布
        5.4.2 纳米粒在肠组织的分布
        5.4.3 小鼠体重变化
        5.4.4 DAI评分
        5.4.5 血常规
        5.4.6 肝功能
        5.4.7 脏器系数
        5.4.8 脏器HE染色切片
        5.4.9 结肠形态学考察
        5.4.10 结肠长度检测
        5.4.11 肿瘤总数统计与肿瘤负荷量的计算
        5.4.12 抑瘤率的计算
        5.4.13 结肠组织病理切片
        5.4.14 脾细胞抗肿瘤活性考察
        5.4.15 巨噬细胞抗肿瘤活性考察
    5.5 结论
第6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聚丙烯酸树脂纳米粒/微球角膜前滞留和药效学相关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眼部结构及青光眼发病机制
        1.1.1 眼部生理结构
        1.1.2 青光眼疾病及其治疗策略
    1.2 新型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1.2.1 纳米级给药系统
        1.2.2 微米级给药系统
    1.3 粘土矿物基医用药物缓释载体
    1.4 课题的提出
    1.5 论文结构示意图
第二章 纳米粒、微球滴眼液的制备及制剂学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药品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Mt-BTH NPs和 Mt-BTH MPs的药物含量测定方法
        2.3.2 Mt-BTH NPs和 Mt-BTH MPs滴眼液的制备
        2.3.3 Mt-BTH NPs和 Mt-BTH MPs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2.3.4 形态学和粒度分布测定
        2.3.5 pH值与渗透压的测定
        2.3.6 流变学考察
        2.3.7 体外释放实验
        2.3.8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学考察
        2.4.2 形态学和粒度分布
        2.4.3 Mt-BTH NPs和 Mt-BTH MPs的其他理化性质
        2.4.4 Mt-BTH NPs和 Mt-BTH MPs滴眼液的流变学性质
        2.4.5 Mt-BTH NPs和 Mt-BTH MPs滴眼液的体外释放行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粒和微球的安全性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药品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动物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摄取
        3.3.2 MTT细胞毒性
        3.3.3 在体兔眼Draize刺激性
    3.4 统计学分析
    3.5 结果与讨论
        3.5.1 细胞摄取
        3.5.2 MTT细胞毒性
        3.5.3 在体兔眼Draize刺激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粒和微球的角膜前滞留性能和药效学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药品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眼表代谢动力学实验
        4.3.2 荧光示踪法研究
        4.3.3 降眼压药效学评价
    4.4 统计学分析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1 泪液消除动力学试验
        4.5.2 荧光示踪法研究
        4.5.3 药效学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载米托蒽醌的靶向复合纳米粒用于肿瘤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章 载米托蒽醌的靶向复合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1.1 仪器与设备
        1.1.1 仪器
        1.1.2 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载MIT无定形碳酸钙纳米粒的制备
        1.2.2 靶向的载药复合纳米粒(PL/ACC-MIT)的制备
        1.2.3 复合纳米粒的荧光标记
        1.2.4 PL/ACC-MIT的理化性质测定
        1.2.5 PL/ACC-MIT的载药量测定
        1.2.6 PL/ACC-MIT的稳定性
        1.2.7 PL/ACC-MIT溶血实验
        1.2.8 PL/ACC-MIT的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1.3 结果与讨论
        1.3.1 PL/ACC-MIT的制备与表征
        1.3.2 PL/ACC-MIT的理化性质测定
        1.3.3 PL/ACC-MIT的载药量测定
        1.3.4 PL/ACC-MIT的稳定性
        1.3.5 PL/ACC-MIT溶血实验研究
        1.3.6 PL/ACC-MIT的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载米托蒽醌的靶向复合纳米粒细胞学研究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仪器
        2.1.2 试剂
        2.1.3 细胞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PL/ACC-MIT的靶向摄取及其机制分析
        2.2.3 PL/ACC-MIT细胞内药物分布
        2.2.4 PL/ACC-MIT细胞内共定位
        2.2.5 PL/ACC-MIT细胞毒性测定
        2.2.6 HeLa细胞球渗透实验及增殖抑制实验
        2.2.6.1 HeLa细胞球模型构建
        2.2.6.2 HeLa细胞球模型渗透实验
        2.2.6.3 HeLa细胞球模型增殖抑制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L/ACC-MIT的靶向摄取及其机制分析
        2.3.2 PL/ACC-MIT细胞内药物分布
        2.3.3 PL/ACC-MIT细胞内共定位
        2.3.4 PL/ACC-MIT细胞毒性
        2.3.5 HeLa细胞球渗透
        2.3.6 HeLa细胞球增殖抑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载米托蒽醌的靶向复合纳米粒体内抗肿瘤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1.1 仪器
        3.1.2 试剂
        3.1.3 模型细胞与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荷瘤裸鼠模型建立
        3.2.2 PL/ACC-MIT在荷瘤裸鼠体内分布
        3.2.3 HeLa单荷瘤模型肿瘤渗透实验
        3.2.4 PL/ACC-MIT模型动物药效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L/ACC-MIT在荷瘤裸鼠体内分布
        3.3.2 HeLa单荷瘤模型肿瘤渗透实验
        3.3.3 PL/ACC-MIT模型动物药效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新型靶向蛋白给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综述
    1.1 蟾毒灵研究进展
        1.1.1 蟾毒灵概述
        1.1.2 蟾毒灵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
    1.2 尼达尼布研究进展
        1.2.1 尼达尼布概述
        1.2.2 尼达尼布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
    1.3 白蛋白载体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1.3.1 白蛋白简介
        1.3.2 白蛋白载体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
    1.4 双胍基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1.5 熊去氧胆酸基团的靶向性研究
    1.6 同轴静电喷雾技术研究进展
        1.6.1 同轴静电喷雾技术概述
        1.6.2 同轴静电喷雾技术的应用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处方前研究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1.1 仪器
        2.1.2 药品与试剂
        2.1.3 溶液配制
    2.2 复方药物蟾毒灵和尼达尼布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2.2 色谱条件
        2.2.3 专属性考察
        2.2.4 标准曲线的建立
        2.2.5 检测限与定量限考察
        2.2.6 精密度考察
        2.2.7 回收率考察
        2.2.8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2.2.9 溶液稳定性考察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检测波长的确定
        2.3.2 专属性考察
        2.3.3 标准曲线的建立
        2.3.4 检测限和定量限考察
        2.3.5 精密度考察
        2.3.6 回收率考察
        2.3.7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2.3.8 溶液稳定性考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胍基-熊去氧胆酸基团双修饰牛血清白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
    3.1 实验仪器和材料
        3.1.1 仪器
        3.1.2 药品与试剂
        3.1.3 细胞
        3.1.4 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对双胍基苯甲酸的合成
        3.2.2 双胍基修饰白蛋白和熊去氧胆酸基团修饰白蛋白的制备
        3.2.3 双胍基-熊去氧胆酸基团双修饰白蛋白的制备
        3.2.4 修饰蛋白定性表征
        3.2.5 修饰蛋白定量表征
        3.2.6 修饰蛋白安全性评价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对双胍基苯甲酸的表征
        3.3.2 修饰蛋白定性表征
        3.3.3 修饰蛋白定量表征
        3.3.4 修饰蛋白修饰度评价
        3.3.5 修饰蛋白安全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载药白蛋白微粒及其体外性质考察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1.1 仪器
        4.1.2 药品与试剂
        4.1.3 溶液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单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空白白蛋白微球
        4.2.2 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载药白蛋白微粒
        4.2.3 载药白蛋白微粒体外释放特性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空白白蛋白微球
        4.3.2 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载药白蛋白微粒
        4.3.3 载药白蛋白微粒体外释放特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方多修饰白蛋白微粒体外抑瘤效果、靶向效果及作用机制探讨
    5.1 实验仪器和材料
        5.1.1 仪器
        5.1.2 药品与试剂
        5.1.3 细胞
    5.2 实验方法
        5.2.1 单药物多修饰白蛋白微粒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考察
        5.2.2 给药系统中复方药物的协同作用考察
        5.2.3 复方多修饰白蛋白微粒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考察
        5.2.4 多修饰白蛋白微粒体外靶向作用考察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单药物多修饰白蛋白微粒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考察
        5.3.2 给药系统中复方药物的协同作用考察
        5.3.3 复方多修饰白蛋白微粒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考察
        5.3.4 多修饰白蛋白微粒体外靶向作用考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体内药物动力学、组织分布学与药效学研究
    6.1 实验仪器和材料
        6.1.1 仪器
        6.1.2 药品与试剂
        6.1.3 实验动物和细胞
        6.1.4 溶液配制
    6.2 实验方法
        6.2.1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
        6.2.2 专属性考察
        6.2.3 标准曲线的建立
        6.2.4 检测限与定量限考察
        6.2.5 精密度考察
        6.2.6 回收率考察
        6.2.7 药物动力学研究
        6.2.8 靶向性评价与组织分布研究
        6.2.9 药效学研究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专属性考察
        6.3.2 标准曲线的建立
        6.3.3 检测限和定量限考察
        6.3.5 精密度考察
        6.3.6 回收率考察
        6.3.7 药物动力学研究
        6.3.8 靶向性评价与组织分布研究
        6.3.9 药效学研究
    6.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6)蒙脱石-聚丙烯酸树脂为载体的眼黏膜给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眼部生理解剖结构及眼部疾病
        1.1.1 眼部生理结构特点
        1.1.2 青光眼及治疗现状
    1.2 新剂型在眼黏膜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1.2.1 纳米给药系统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
        1.2.2 生物黏附性递药系统(Bioadhesive Drug Delivery System,BDDs)在眼部给药的应用
    1.3 改性蒙脱石作为药物载体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
    1.4 研究工作的提出
        1.4.1 研究方法
第二章 MT-BTH-EUD PO纳米粒混悬液眼用制剂的制备及药剂学评价
    2.1 实验材料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MT-BTH-EUD PO纳米粒中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2.2.2 MT-BTH-EUD PO纳米粒眼用制剂的制备
        2.2.3 MT-BTH-EUD PO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2.2.4 粒径,粒度分布及Zeta电位的测定
        2.2.5 pH值,黏度与渗透压的测定
        2.2.6 MT-BTH-EUD PO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实验
        2.2.7 MT-BTH-EUD PO纳米粒的体外释药机制探讨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MT-BTH-EUD PO纳米粒中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学考察
        2.3.2 MT-BTH-EUD PO纳米粒的制剂外观
        2.3.3 MT-BTH-EUD PO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2.3.4 粒径,粒度分布及Zeta电位的测定
        2.3.5 pH值,黏度与渗透压的测定
        2.3.6 MT-BTH-EUD PO纳米粒体外释药曲线
        2.3.7 MT-BTH-EUD PO纳米粒的体外释药机制探索
    2.4 小结
第三章 MT-BTH-EUD PO纳米粒的微观表征
    3.1 实验材料
        3.1.1 药品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MT-BTH-EUD PO纳米粒的冻干工艺
        3.2.2 MT-BTH-EUD PO纳米粒形态形貌的测定
        3.2.3 氮气吸附脱附等温曲线的测定
        3.2.4 XRD图的测定
        3.2.5 FI-IR光谱图的测定
        3.2.6 热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冻干保护剂筛选结果
        3.3.2 MT-BTH-EUD PO纳米粒形态形貌
        3.3.3 氮气吸附脱附等温曲线的测定
        3.3.4 XRD图分析
        3.3.5 FI-IR光谱图分析
        3.3.6 热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MT-BTH-EUD PO纳米粒的黏附性能以及安全性评价
    4.1 实验材料
        4.1.1 药品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动物
    4.2 实验方法
        4.2.1 润湿性研究
        4.2.2黏附性实验
        4.2.3 角膜水化值的测定
        4.2.4鸡胚尿囊膜血管刺激性实验
        4.2.5 兔眼在体刺激性评价
        4.2.6 细胞毒性试验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润湿性研究
        4.3.2 黏附性实验
        4.3.3 角膜水化值结果
        4.3.4 鸡胚尿囊膜血管刺激性实验
        4.3.5 兔眼在体刺激性评价
        4.3.6 细胞毒性试验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β—环糊精—生物素—羧甲基壳聚糖离子交联纳米粒作为蛋白质类药物口服给药载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蛋白质类药物的研究现状
        1.2.1 蛋白质类药物简介
        1.2.2 蛋白质类药物面临的问题
        1.2.3 蛋白质类药物非注射给药途径
    1.3 口服蛋白质类药物纳米给药系统
        1.3.1 口服蛋白质类药物纳米给药系统的优点
        1.3.2 口服蛋白质类药物给药系统的分类
        1.3.3 蛋白质类药物口服吸收转运机制
        1.3.4 纳米载药系统中蛋白质类药物的释放机制
    1.4 纳米药物载体概述
        1.4.1 纳米药物载体的类型
        1.4.2 纳米药物载体常用的制备方法
    1.5 研究课题的提出与实验内容
        1.5.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5.2 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章 β-环糊精-生物素-羧甲基壳聚糖聚合物的制备和检测
    2.1 引言
        2.1.1 羧甲基壳聚糖
        2.1.2 β-环糊精
        2.1.3 生物素
    2.2 试剂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β-CD-Bi-CMCS聚合物的化学合成
        2.3.2 β-CD-Bi-CMCS聚合物的合成检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β-CD-Bi-CMCS聚合物的化学合成
        2.4.2 β-CD-Bi-CMCS聚合物的合成检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β-环糊精-生物素-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3.1 前言
    3.2 试剂与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β-CD-Bi-CMCS纳米粒的制备
        3.3.2 β-CD-Bi-CMCS纳米粒的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β-CD-Bi-CMCS NPs载体对模拟药物(BSA)的包载与体外释放研究
    4.1 前言
    4.2 试剂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BSA标准曲线的测定
        4.3.2 BSA 的包载实验
        4.3.3 BSA 的体外释放实验
    4.4 结果与讨论
        4.4.1 BSA/β-CD-Bi-CMCS NPs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析
        4.4.2 BSA/β-CD-Bi-CMCS NPs的体外释放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β-CD-Bi-CMCS NPs载体对胰岛素(Insulin)的包载与体外释放研究
    5.1 前言
    5.2 试剂与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Insulin
        5.3.2 胰岛素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5.3.3 Insulin的包载实验
        5.3.4 Insulin的体外释放实验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Insulin的结果分析
        5.4.2 Insulin/β-CD-Bi-CMCS NPs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析
        5.4.3 Insulin/β-CD-Bi-CMCS NPs的体外释放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Insulin/β-CD-Bi-CMCS NPs的体外细胞实验
    6.1 前言
    6.2 试剂与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Caco-2 细胞培养
        6.3.2 β-CD-Bi-CMCS NPs的细胞毒性实验
        6.3.3 Caco-2 细胞对Insulin/β-CD-CMCS NPs和Insulin/β-CD-Bi-CMCSNPs的细胞摄取实验
    6.4 结果与讨论
        6.4.1 Insulin/β-CD-Bi-CMCS NPs的细胞毒性实验分析
        6.4.2 Caco-2 细胞的摄取实验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测定的挑战
    1.1 纳米给药系统粒径的多样性和不均匀性
    1.2 体内释放过程的多重性
    1.3 在体内易受到各种蛋白的影响
    1.4 其他影响
2 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的主要方法
    2.1 透析法
    2.2 离心法
    2.3 流通池法
    2.4 其他方法
        2.4.1 凝胶法
        2.4.2 加压超滤法
        2.4.3 扩散池法
        2.4.4 原位法
3 体外释放度数学模型的拟合及体外释放-体内行为相关性研究
    3.1 数学模型的拟合
    3.2 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体内相关性研究
4 结语

(9)基于两种形状聚合物的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多烯紫杉醇的概述
        1.1.1 多烯紫杉醇的结构及特点
        1.1.2 多烯紫杉醇的药理活性
        1.1.3 多烯紫杉醇的抗肿瘤作用机理
        1.1.4 多烯紫杉醇的药代动力学
        1.1.5 多烯紫杉醇的制剂研究现状
    1.2 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意义
    1.3 纳米给药系统的载体材料
        1.3.1 链状高分子材料
        1.3.2 树枝状高分子材料
        1.3.3 其他高分子材料
    1.4 纳米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
        1.4.1 介质研磨法
        1.4.2 高压均质法
        1.4.3 沉淀法
        1.4.4 乳化法和微乳法
        1.4.5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
        1.4.6 联用技术
    1.5 纳米给药系统的肿瘤靶向性
        1.5.1 被动靶向
        1.5.2 主动靶向
    1.6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6.1 课题来源
        1.6.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
2 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的处方前研究
    2.1 引言
    2.2 仪器、试剂及材料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多烯紫杉醇的HPLC分析方法建立
        2.3.2 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优化
        2.3.3 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的药载比筛选
    2.4 结果分析
        2.4.1 多烯紫杉醇的HPLC分析方法建立
        2.4.2 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优化
        2.4.3 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的药载比筛选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亲水性聚合物的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3.1 引言
    3.2 仪器、试剂及材料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纳米粒的制备
        3.3.2 纳米粒的表征
        3.3.3 稳定性考察
        3.3.4 体外释放
        3.3.5 溶血性考察
    3.4 结果分析
        3.4.1 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3.4.2 稳定性考察
        3.4.3 体外释放
        3.4.4 溶血性考察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亲水性聚合物的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的抗肿瘤作用考察
    4.1 引言
    4.2 仪器、试剂及材料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动物及细胞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毒性考察
        4.3.2 细胞摄取实验
        4.3.3 体内药效实验
    4.4 结果分析
        4.4.1 细胞毒性考察
        4.4.2 细胞摄取实验
        4.4.3 体内药效实验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两亲性聚合物的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5.1 引言
    5.2 仪器、试剂及材料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纳米粒的制备
        5.3.2 纳米粒的表征
        5.3.3 稳定性考察
        5.3.4 体外释放
        5.3.5 溶血性考察
    5.4 结果分析
        5.4.1 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5.4.2 稳定性考察
        5.4.3 体外释放
        5.4.4 溶血性考察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两亲性聚合物的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的抗肿瘤作用考察
    6.1 引言
    6.2 仪器、试剂及材料
        6.2.1 实验仪器
        6.2.2 实验试剂
        6.2.3 实验动物及细胞
    6.3 实验方法
        6.3.1 细胞毒性考察
        6.3.2 细胞摄取实验
        6.3.3 体内药效实验
    6.4 结果分析
        6.4.1 细胞毒性考察
        6.4.2 细胞摄取实验
        6.4.3 体内药效实验
    6.5 本章小结
7 讨论
    7.1 纳米粒的表面电荷
    7.2 纳米粒的载药量
    7.3 纳米粒的体外释放
    7.4 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实验
    7.5 两种形状的高分子聚合物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复乳法制备载水溶性药物纳米囊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新型缓释给药系统概述
        1.2.1 微针缓释给药系统
        1.2.2 水凝胶缓释给药系统
        1.2.3 脂质体缓释给药系统
    1.3 微/纳米粒缓释给药系统
        1.3.1 常见的微/纳米粒制备方法
        1.3.2 微/纳米粒常用载体材料
    1.4 载水溶性药物的微纳米粒给药系统
        1.4.1 小分子水溶性药物给药系统
        1.4.2 大分子水溶性药物给药系统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载药纳米囊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复乳法制备纳米囊
        2.3.2 纳米囊的表征手段
        2.3.3 纳米囊物化特征的影响因素考察
        2.3.4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最佳实验参数
        2.3.5 其他水溶性药物载药纳米囊的制备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建立
        2.4.2 纳米囊的形貌及粒径
        2.4.3 不同实验参数对纳米囊物化特征的影响考察
        2.4.4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工艺参数
        2.4.5 其他水溶性药物纳米囊的制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DH-NCs体外缓释行为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透析法模拟药物体外释放
        3.3.2 体外释药曲线动力学模型拟合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微量区LDH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建立
        3.4.2 不同载体材料对LDH-NCs释放行为的影响
        3.4.3 释放介质酸碱度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
        3.4.4 内水相粘度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纳米粒给药系统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拉洛他赛脂质微球抗前列腺癌效应与机制研究[D]. 李秋红. 山西大学, 2021(12)
  • [2]新型2-甲氧基雌二醇口服微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易翠翠. 郑州大学, 2020(02)
  • [3]聚丙烯酸树脂纳米粒/微球角膜前滞留和药效学相关性初步研究[D]. 赵雅文.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4]载米托蒽醌的靶向复合纳米粒用于肿瘤治疗研究[D]. 鲍璐. 浙江大学, 2020(12)
  • [5]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新型靶向蛋白给药系统的研究[D]. 逯胜哲. 江苏大学, 2019(02)
  • [6]蒙脱石-聚丙烯酸树脂为载体的眼黏膜给药系统的研究[D]. 李娟.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2)
  • [7]β—环糊精—生物素—羧甲基壳聚糖离子交联纳米粒作为蛋白质类药物口服给药载体的研究[D]. 陈款民.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8]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研究进展[J]. 刘元芬,王亚晶,周咏梅,陈海燕. 中国药房, 2019(04)
  • [9]基于两种形状聚合物的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D]. 赵爽.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12)
  • [10]复乳法制备载水溶性药物纳米囊的探究[D]. 贵苑.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纳米颗粒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