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耐冲击压力表维护装置的研制

高压耐冲击压力表维护装置的研制

一、高压耐震压力表维修装置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尹智超[1](2021)在《基于主动平衡的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温升高,用电量激增,能源紧张已经成为限制经济和工业持续增长的瓶颈。因此,低品位余/废热驱动的制冷系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喷射式制冷系统作为一种可使用绿色自然工质的低品位热能驱动系统,不仅可以使用燃烧余热、车船废热、太阳能等低品位热源驱动,还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维护方便、投资成本低等优点,是顺应时代发展形势的制冷系统选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喷射器引射系数限制了系统能效的提升,可应用场合较少。本文首先着眼于提高喷射式制冷系统能效,提出采用R245fa为工质的主动平衡喷射式制冷系统,利用发生器余热驱动回液,可以不使用泵或使用小扬程泵,解决了小流量高压差泵的选择问题,避免了机械泵的汽蚀,进一步简化系统结构提升系统能效,拓宽喷射式制冷系统的应用范围。然后,对喷射器进行一维建模,迭代计算得出引射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对主动平衡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动态仿真了发生压力、冷凝压力、蒸发压力等系统操作参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研究了储液罐体积,运行频率对系统运行及能效的影响。得出系统控制策略,给系统部件选型提供指导。其次,针对运用于主动平衡系统,以R245fa为工作流体的喷射器,设计了喷嘴可调式喷射器实验台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喷射器在波动工况下的性能。在设计工况下,研究喷射器几何结构参数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并得到在此工质和工况条件下研究了包括喷嘴距、喷嘴直径、混合室长度、扩压室长度等喷射器工作性能最佳的结构参数范围区间。最后搭建了可视化主动平衡实验台,对主动平衡系统运行特性及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操作参数周期变动,系统能够维持稳定运行;冷凝储液罐体积大小和自身热容对系统稳定性和能效的影响较大;采用主动平衡能有效降低能耗,主动平衡系统COP值优于传统喷射式制冷系,用于回液的发生器秏功仅占原本机械泵秏功的17%,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

何京沛[2](2021)在《公路大件液压平板车轴线承载状态无线监测》文中认为目前,已有无线车载监测系统替代了传统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的数据传输方式,系统以液压平板车体轴线的直接承载压力为分析对象,通过金属应变片或静力应变仪进行受力测量。而监测系统忽略了车体主纵横梁所受的静定力扰动,理论计算值无法准确反映液压平板挂车的轴线承载状态。同时金属应变片检测存在灵敏系数较低、不易安装的缺陷,感知信号易受噪声扰动,承载压力检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高达5%。此外在恶劣的运输环境下传感器节点易发生故障,从而发送异常数据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为提高系统数据传输的准确性,研发一套基于物联网与液压检测的液压平板轴线承载状态无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传感器节点、协调器节点、Wi Fi网关节点以及上位机软件部分组成,系统主要完成液压平板轴线承载安全的监测任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静定力扰动问题,研究了液压平板车体的力学结构,采用液压-支承力的校核方法对平板车体轴线受力进行计算。该校核方法以液压悬架为对象分析,利用油压-支承力转化曲线,基于油缸液压值对悬架支承力进行分析,并根据力学平衡关系确定轴线受力大小,解除了静定力的影响。同时针对货物承载稳定性问题,采用“稳定平面-重心偏移”方法对货物的重心坐标进行校核,根据刚体的合力矩平衡公式,计算货物承载坐标,确定货物是否处于失衡状态。(2)针对应变片检测方式的不足,设计了大件液压平板轴线承载无线监测系统,通过压力变送器实现悬架油缸的液压信号采集。构建了基于Zig Bee的无线通信网络,实现液压采集数据的稳定传输。设计了Wi Fi网关节点,完成对Zig Bee网络的监测数据转发,并将节点数据发送至手持端设备显示。(3)针对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节点的通信质量问题,研究了WSN故障节点检测算法,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统计特征的故障节点检测算法,改进算法对原算法的初始状态判定策略进行调整,以时间序列的样本置信区间作为判定阈值,最终通过多数投票原则检出故障节点。并对PEGASIS路由协议的构链方式进行优化,基于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确定下一跳节点。实现了故障节点检测,降低了算法通信能耗。(4)采用C#编程语言,使用.NET Framework编程模型与.NET Core软件底层框架,开发了监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实现了液压平板轴线受力及货物承载位置的可视化。分别进行模拟实验与现场实验,对监测系统的数据检测精度与数据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液压检测数据相对误差约为3%,轴线受力与重心坐标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约为3.5%,4.2%,短距离内节点误码率保持在0.5%以内。针对WSN故障节点检测算法设置了仿真实验,分析了改进算法主要参数对故障节点诊断结果的影响,并进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显示,较于原算法,改进算法的故障平均诊断精度提升了13.4%,网络节点生命周期延长了约10%。实验结果显示,故障节点诊断精度提高了约9%,证明改进算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适用于大件液压平板监测网络。

肖帆[3](2019)在《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图像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电力系统中,变电站作为电网输电配电的中转站,在变换电压、传递电能和分配能量起着关键性作用,是沟通发电站和电网用户的桥梁。在变电站中,电力设备是输电配电的关键设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关系到变电站整体的日常正常工作运转。设备的典型外观缺陷与仪表数据的记录等日常巡检工作已经向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结合相应的图像处理算法完成巡检任务。因此,研究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围绕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图像处理技术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进行系统进行集成设计,设计一款能搭载高速处理器和多种传感器的机器人平台,在变电站中对仪表数据和设备状况等各种物理信息进行识别分析,通过物联网技术与远程客户端互联,直接面向监控人员并接受其对机器人进行操作和显示机器人传回的图像视频、系统状态、传感器数据等。在此基础上对电机驱动、超声波测距、云台控制进行硬件模块化设计,并以PID算法作为机器人移动控制算法,高精度陀螺仪用于机器人移动时水平面上姿态的测量,实现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视觉终端的控制实现。然后,分析定位误差、机械磨损、光照环境等外在因素对典型外观缺陷与仪表指针识别的影响,构建并实现了视觉终端的控制,重点研究其所涉及的图像处理算法。通过研究图像匹配方法消除定位误差与机械磨损造成检测对象的视觉偏移,包括基于模板匹配、SIFT变换、SURF变换三种方法在变电站视觉巡检中的实现,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匹配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背景噪声建模获得表面缺陷识别,并设计了基于区域分块的Hough变换指针识别方法。最后,对开发研制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系统样机进行运行测试,视觉终端控制运行正常;对基于背景噪声建模的典型外观缺陷识别方法与分块区域的Hough变换检测方法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均可以有效地提高识别的准确率。上述研究工作的完成,丰富了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图像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张汉,刘剑,张华,宋俊刚,李华[4](2019)在《新型防喷器试压装置的研制及应用》文中认为在油气田井下作业中,防喷器等井控装置在现场安装好后需要进行试压,以验证其密封性和可靠性,目前井控装置和现场试压都是采用罐车拉水、泵车打压的方式,存在泵车、罐车不能及时调配至井场,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井下作业中,存在一口井多次拆装井控装置的情况,每拆装一次就要对井控装置试压一次,对于距离特车驻地比较远的井以及不同油田区块之间几个作业队同时需要井口装置试压时,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试压时泵车压力会迅速升高,存在安全风险。针对上述情况,研制出了防喷器试压装置,这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适应性强,便于携带。利用修井机自带的液压系统和气路系统为动力源,根据作业队需要随时可对井口防喷器进行试压,节省了泵车和罐车的运行费用,避免了等待泵车和罐车从特车驻地赶赴井场的时间,提高了修井作业的施工效率,减轻了现场施工人员连接泵车、罐车管线的劳动强度,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田胜利[5](2019)在《高速电主轴系统复杂动态特性及其综合测试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电主轴系统是高端数控机床中最重要的功能部件,是实现高速和超高速切削的载体。高速电主轴复杂的动态特性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质量及其本身的使用寿命。而其动态特性关键指标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尚待攻克。本文研究了高速电主轴复杂动态特性的综合测试技术,并根据测试需要自主研发了一款新颖的高速电主轴及其系统。在建立实验平台的基础上,着重针对其动态支承刚度和轴承摩擦损耗两重要动态特性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检测上的不足和迫切需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及开展了电主轴在综合性能测试中实验加载方法的研究,完善了电主轴的综合性能测试技术。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开展了高速电主轴性能和运行品质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对电主轴输出特性、电磁特性、动态支承刚度、温升特性和回转特性等综合性能指标的测量提出了实验方案。为了完成电主轴综合性能的测试,自主研发了一款先进的高速电主轴及其配套子系统。针对电主轴动态加载的难题,提出了两种新颖的加载方法。最终搭建了电主轴系统及其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的实验平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基于球轴承的拟静力学模型完成了轴承内部动力学状态的数值模拟仿真。在求解每一个滚动体动力学基本参量的基础上,研究了电主轴中组配轴承动态支承刚度的求解方法,并着重讨论了径向力对轴承径向/轴向/角刚度的影响规律。研发了一种由气缸作为执行器和滚动轴承作为分离器的接触式加载装置,并对实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实现了电主轴转子和前/后轴承动态支承刚度的高速测量。最终,通过理论模型求解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转速和径向力对前/后轴承动态支承刚度的影响。针对电主轴在高速工况下产热严重的问题,建立了高速轴承摩擦损耗的理论模型。设计了自由减速法和能量平衡法两种直接且定量测量轴承摩擦损耗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油气润滑条件下,粘性摩擦损耗依然是轴承摩擦损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实验结果推导了轴承空腔内润滑剂体积分数关于供油量、供气压力、转速和轴承直径的经验公式,表征了油气润滑参数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电主轴的最佳供油量;验证了预紧力在线调节装置的有效性;揭示了润滑剂粘-温关系和热-机耦合因素对轴承摩擦损耗影响的重要性。研究成果对高速轴承摩擦损耗的预测、测量和减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电主轴高速旋转时动态扭矩加载的难题,设计、制造并测试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高速电主轴动态加载系统。详述了该加载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通过Maxwell软件的2D静态电磁场分析对磁感应强度进行仿真计算,结合磁流变液的本构关系得到了加载器的加载扭矩模型。然后通过实验测得加载扭矩与电流、转速的对应关系,发现了磁流变液的零场粘度和剪切屈服应力与剪切率呈非线性关系,并对Herschel-bulkley模型予以修正。修正模型计算的加载扭矩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为设计基于磁流变剪切原理的高速传动装置奠定了基础。最后对加载系统的扭矩稳定性、温度稳定性、重复使用性等加载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该加载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高速电主轴负载下的动态性能测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针对电主轴高速旋转时动态径/轴向力加载的难题,设计、制造并测试了一种基于高压水射流的高速电主轴柔性加载系统。基于连续动量方程,建立了射流冲击力的理论模型。通过流体有限元仿真和射流冲击力标定实验,得到了靶距、喷射压力、流量、喷嘴直径、标靶直径、转速与冲击力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对电主轴的定量加载。测试了利用高压水射流加载下电主轴的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第一,高压水射流可以为电主轴提供稳定和长时的动态加载;第二,电主轴的温升、功率损耗和振动随着负载的增加而明显增大,空载测试不能反映电主轴的真实工况。为高速电主轴关于运行品质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实验方法。

苏啸天[6](2019)在《机械类文本长难句英译研究 ——《机械使用说明书》英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关于某国产机械产品说明书汉译英的实践报告,内容为某机械产品的安装和操作说明,约两万字。译文使用者为非英语母语国家的技术人员。本报告意在探究机械文本长难句英译的翻译策略以及变译理论对同类文本英译的指导意义。本次翻译采用变译理论,主张译者可以采取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各种变通手段,灵活处理原作的内容和形式,以保证信息的最佳传达效果,适用于指导科技文本的翻译。根据相关文献定义和机械文本特点,本文将长难句划分为:长句、术语密集型难句和无主句,并针对各自特征制定翻译策略。从理论提供的翻译策略中,译者选取了三种分别适用于三种长难句的英译:减,即摘译;增,即阐译;改,即改译。笔者运用减的策略,将长句拆分,理顺句序,舍次求主,以保证译文语义连贯;运用增的策略,阐释句中术语,填补读者知识空白;运用改的策略,对无主句进行结构重组,添加主语,增强阅读中的逻辑性。报告中简述了翻译任务和过程,分析了源文本特征,并根据变译理论的相关策略和汉语长难句的定义进行案例分析,解读文本中长难句以及对应的减、增和改三种翻译策略。报告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翻译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本报告证实变译理论对本次机械文本长难句英译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为机械文本长难句的英译提供了具体的分类标准和对应策略,是该领域的一次积极尝试,旨在为机械文本英译研究提供借鉴,为机械工程领域对外交流和贸易增砖添瓦。

朱剑伟[7](2019)在《微型水力旋流器分离含淀粉颗粒的豌豆蛋白浆液的数值模拟以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豌豆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其中淀粉含量为40%45%,蛋白含量为20%25%,粗纤维含量为8%12%。在制备豌豆蛋白时,豌豆磨浆后过滤可以去除纤维渣和大部分淀粉,但是所得到的豌豆蛋白浆液中仍然含有小部分淀粉颗粒。利用水力旋流器将这部分淀粉去除可以提高豌豆蛋白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同时,水力旋流器在全封闭条件运行,可以防止浆液与氧气接触,有利于减少豆腥味产生。本文从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含淀粉颗粒豌豆蛋白浆液的旋液分离进行了探讨。首先,针对实验室现有微型水力旋流器结构,选择适合高速漩涡螺线流的雷诺应力湍流模型(RSM)来计算旋流器内部流体的湍流运动;采用颗粒的罗辛-拉姆勒(R-R)分布和离散相模型(DPM)对豌豆浆液中的次相不溶组分的运动进行模拟。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前处理软件(Icem-cfd)将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模型划分为高质量的六面体网格并在计算软件(Fluent)中采用一定的边界条件进行计算机数值仿真模拟运算。通过比较计算所得压力场、速度场和离散相颗粒分离结果与前人结果以及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所采用的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是合理可靠的。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数值方法以及响应面方法预测了进料速度A、进料淀粉浓度B、分股比C和进料蛋白浓度D等重要参数对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以及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单一和交互影响,得到了不同操作参数下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的分布特征和分离效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经过实验验证,回归方程模型的预测能力对于不溶(淀粉)组分分离效率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对可溶(蛋白)组分分离效率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从而为含淀粉颗粒豌豆蛋白浆液旋液分离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实验研究首先考察了单级旋流器的分离情况。采用无氧磨浆结合螺旋去渣方法制备含淀粉颗粒豌豆蛋白浆液。控制豆水质量比分别为1:7、1:5和1:3,得到蛋白含量不同而淀粉颗粒含量基本相同的浆液。实验发现,浆液中蛋白浓度越高,不溶(淀粉)组分的分离效率减少,可溶(蛋白)组分的分离效率没有显着差异;进料速度大于18.92 m/s(或进料压力大于0.5 MPa)和分股比为0.3时,溢流中的蛋白占总蛋白以及底流中的淀粉占总淀粉的比例均可达到80%以上。操作条件改变将会导致总体分离效率降低。为了达到尽量降低浆液中淀粉含量并尽量减少蛋白损失的目标,设计并组装了处理能力为1.6 L/min的三级水力旋流器组,并在此设备上进行了豌豆浆液的分离。结果表明,从溢流级的溢流中所得豌豆蛋白产品的蛋白含量为85%(w/w),蛋白质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姜舟[8](2018)在《采油螺杆泵反转模拟加载方法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螺杆泵采油是油田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螺杆泵在停机时,抽油杆柱会发生反转现象,对井口设备以及工作人员造成危害,针对反转现象螺杆泵都会安装防反转装置。防反转装置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螺杆泵井的安全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螺杆泵反转模拟方法,来对防反转装置进行检测。针对反转的模拟,本文首先对螺杆泵的反转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反转产生的原因,反转扭矩的组成,反转过程中扭矩、转速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包括自由反转工况以及制动反转工况,便于对螺杆泵反转进行模拟。利用不同型号的螺杆泵对反转过程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得出不同参数对反转过程的影响,包括反转的时间、反转扭矩的大小以及反转速度的规律。根据反转变化规律,提出反转模拟方法,选取合适的动力源来模拟反转,设计出相应的液压系统以及反转模拟装置,并对相关元件进行计算及选型,实现反转的加载。该装置应该满足扭矩的快速切入,反转扭矩范围可调整以满足不同螺杆泵的反转测试,反转模拟过程安全可靠,在制动失效时能够将扭矩安全卸载。采用AMESim对设计出的模拟系统进行建模仿真,根据阀门等元件的参数,设置相关元器件的参数,并对系统模拟进行仿真计算,得出各种反转模拟过程中扭矩、转速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对所设计出的反转液压系统进行验证。

刘兆祺[9](2018)在《40MN水压试验机液压系统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压试验机是直缝埋弧焊管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之一,主要用于油气输送管线以及海底石油管线所用钢管的水压试验。目前我国使用的大口径直缝埋弧焊管水压试验机主要为进口,水压试验机的国产化已成为我国油气管线装备产业需迫切解决的实际课题。液压系统作为水压试验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高效、可靠、稳定的运行是水压试验机成功运行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水压试验机液压系统作为研究重点,针对该系统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论证,并对该液压系统进行改进及仿真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有如下几个方面:1.阐述水压试验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结构特点,介绍了水压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确定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参数,为液压系统的校核设计及改进提供基础。2.对水压试验机液压系统进行分析研究。针对辅助液压系统效率低、增压器液压系统溢流损失高、压力冲击大等问题,以原液压系统为基础,完成该部分液压系统的改进。重点研究密封圈频繁失效和水压试验过程中试验钢管被挤弯等问题,对水压试验过程中钢管内部压力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分析计算,找出问题原因并对其进行改进。3.利用SimulationX仿真软件对水压试验机液压系统建立仿真模型,通过调整参数对比结果,证明改进后的液压系统改善了压力特性控制性能,采用改进后的液压系统进行水压测试试验,实测数据曲线与仿真曲线基本符合,验证仿真模型构建合理、计算正确。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旨在提高国产水压试验机液压系统的装备水平,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降低密封工具更换频率,提高水压试验机的工作效率;其研究成果还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对类似产品的设计和调试具有指导意义。

王富[10](2018)在《果园饼状缓释肥施肥机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现代果园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化肥施用不当、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提出果园缓释肥施肥方法。缓释肥料因为肥力释放速率、方式和持续时间已知并可控制而被推广,发展潜力大,但目前果园缓释肥施肥以手工施肥为主,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限制了果园缓释肥的推广。为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机械化施缓释肥,本文提出能够实现施饼状缓释肥的施肥机。该饼状缓释肥施肥机由拖拉机牵引前进、液压系统控制钻头转动,土壤收集桶可以辅助完成覆土作业。能够解放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同时对于缓释肥的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确定果园饼状缓释肥施肥机总体设计方案。果园饼状缓释肥施肥机主要由动力系统、液压系统、机架和钻头覆土装置组成。缓释肥施肥机是由拖拉机牵引前进,动力来自于拖拉机后端动力输出,随着拖拉机前进过程中移动作业,提高了缓释肥施肥机的机动性、前进灵活性和整机的实用性,能够完成缓释肥施肥作业。(2)研制果园饼状缓释肥施肥机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施肥机的动力来源,包括拖拉机、万向节、皮带轮、轴承座及传动轴等部件,对动力系统的各零部件进行理论分析与计算,为搭建动力系统,确定选用A型三角带,通过计算确定皮带轮的尺寸、以及皮带轮之间的中心距、皮带的根数等参数。动力系统是整机运行的关键部件。(3)设计果园饼状缓释肥施肥机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是主要作业部件,根据饼状缓释肥的施肥要求,设计合适的液压油路,通过理论分析结合计算选择各零部件的型号。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路总成,CBN-E325液压齿轮油泵、24V液压电磁换向阀、安全溢流阀、节流阀、单向阀、BMM—20液压马达以及合适的液压辅助配件。并设计40/50×25-450伸缩式液压油缸。该液压系统能够实现控制钻头正反转、升降的功能。(4)设计果园饼状缓释肥施肥机的施肥系统,主要包括机架以及施肥装置。在SolidWorks软件中进行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仿真,对各部件装配的干涉检查与间隙验证,保证机架的紧凑、安全可靠。施肥装置由钻头和土壤收集桶组成,能够完成缓释肥施肥过程中的钻孔、覆土作业,并利用EDEM软件对施肥装置的覆土作业过程进行仿真,检验覆土作业的可行性。在田间进行钻孔覆土试验,对液压系统进行调试,进行钻孔覆土作业试验。选取400个作业过程进行测量,测量果园饼状缓释肥施肥机所钻孔的直径、钻孔深度、覆土深度、时间等关键参数。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钻孔直径稳定系数为98.9%,验证了施肥机设计的合理性。缓释肥施肥作业的试验表明研制的果园饼状缓释肥施肥机能够实现果园饼状缓释肥的施肥作业,覆土作业时钻头转速250r/min时,覆土半径直径范围200mm,施肥孔平均高度180mm,钻孔时间4s,覆土时间2s,能够实现果园饼状缓释肥的快速施肥,减少劳动强度,实现钻孔、覆土作业要求。

二、高压耐震压力表维修装置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耐震压力表维修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主动平衡的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制冷剂和低品位热能利用研究进展
    1.3 喷射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1.4 喷射器几何结构参数及操作参数研究现状
    1.5 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喷射器及主动平衡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2.1 喷射器一维模型建立
        2.1.1 喷射器一维建模
        2.1.2 喷射器一维模型验证
    2.2 主动平衡喷射式制冷系统理论建模与分析
        2.2.1 主动平衡无泵喷射式制冷系统原理
        2.2.2 主动平衡喷射式制冷系统理论建模
        2.2.3 发生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2.4 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2.5 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2.6 平衡罐体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喷射器性能实验研究
    3.1 实验系统及测试设备
    3.2 可调喷射器结构设计
    3.3 实验结果
        3.3.1 发生压力影响
        3.3.2 喷嘴距离(NXP)影响
        3.3.3 喷嘴直径影响
        3.3.4 混合室长度影响
        3.3.5 扩压室长度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主动平衡喷射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
    4.1 实验所用喷射器结构参数
    4.2 平衡罐设计
    4.3 实验系统及测试设备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发生温度及压力随时间变化
        4.4.2 冷凝温度及压力随时间变化
        4.4.3 蒸发温度及压力随时间变化
        4.4.4 平衡罐热容对循环的影响
        4.4.5 冷凝压力对系统性能影响
        4.4.6 系统COP
    4.5 实验误差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符号的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公路大件液压平板车轴线承载状态无线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车载无线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1.2.2 液压检测技术研究
        1.2.3 WSN故障节点检测算法研究
    1.3 论文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
2 大件液压平板力学分析
    2.1 液压平板结构
    2.2 液压悬架结构
    2.3 轴线受力校核计算
        2.3.1 车架材料强度校核法
        2.3.2 液压–支承力校核法
    2.4 装载稳定性分析
        2.4.1 稳定承载平面
        2.4.2 装载重心计算
    2.5 本章小结
3.大件液压平板车轴线承载无线监测系统
    3.1 大件液压平板车轴线承载无线监测系统结构
    3.2 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
        3.2.1 压力变送器选型
        3.2.2 无线通信单元
        3.2.3 液压检测电路设计
        3.2.4 电源单元
    3.3 ZigBee协调器节点设计
        3.3.1 网络拓扑选取
        3.3.2 协调器节点硬件连接
        3.3.3 数据传输结构
        3.3.4 协调器节点软件配置
    3.4 网关节点设计
        3.4.1 网关节点硬件设计
        3.4.2 WiFi网关节点软件配置
    3.5 上位机软件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节点检测
    4.1 故障节点数据特征
        4.1.1 节点故障类型
        4.1.2 节点数据特征
    4.2 基于时空相关性的故障节点检测
        4.2.1 时空相关性模型
        4.2.2 DFD故障节点检测算法
        4.2.3 DFD算法缺陷分析
    4.3 基于时间序列特征的故障节点检测
        4.3.1 初始状态判定策略改进
        4.3.2 路由协议优化
        4.3.3 故障节点检测算法流程
    4.4 算法仿真与结果分析
        4.4.1 性能评估指标
        4.4.2 仿真实验设置
        4.4.3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实验及结果分析
    5.1 模拟实验
        5.1.1 实验平台搭建
        5.1.2 液压信号采集实验
        5.1.3 上位机软件功能测试
    5.2 现场实验
        5.2.1 液压信号采集实验
        5.2.2 轴线受力及重心坐标计算
    5.3 数据传输性能分析
    5.4 DFDSF算法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图像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视觉终端的控制实现
    2.1 引言
    2.2 视觉载体的集成设计
        2.2.1 系统的硬件构成
        2.2.2 系统软件构成
        2.2.3 机器人客户端设计
        2.2.4 系统通信方案
    2.3 云台终端的控制与实现
        2.3.1 运动控制
        2.3.2 云台控制
        2.3.3 超声波测距
        2.3.4 陀螺仪姿态控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器视觉巡检的图像匹配关键技术
    3.1 引言
    3.2 图像匹配
        3.2.1 模板匹配
    3.3 基于SIFT的目标特征匹配
        3.3.1 尺度空间搭建
        3.3.2 极值点检测
        3.3.3 分配方向
        3.3.4 生成特征点描述子
        3.3.5 SIFT的目标特征匹配实验
    3.4 基于SURF的仪表特征匹配
        3.4.1 积分图像计算Hessian矩阵
        3.4.2 构建尺度空间
        3.4.3 特征点过滤与定位
        3.4.4 确定主方向与生成SURF描述子
        3.4.5 特征点匹配
        3.4.6 基于SURF的仪表特征匹配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器视觉巡检的图像识别关键技术
    4.1 引言
    4.2 仪表图像的预处理
    4.3 霍夫变换
        4.3.1 霍夫线变换与圆变换
        4.3.2 分块区域霍夫变换
        4.3.3 图像分割与区域坐标建立
    4.4 指针读数计算
    4.5 建立仪表数据集
    4.6 仪表指针识别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系统运行测试
    5.1 引言
    5.2 机器人视觉终端的系统的软硬件测试
    5.3 仪表识别系统功能测试
        5.3.1 人机交互界面
        5.3.2 通信连接
        5.3.3 建立仪表数据集
        5.3.4 指针识别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4)新型防喷器试压装置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结构
2 工作原理
3 技术参数
4 效益评价
5 结语

(5)高速电主轴系统复杂动态特性及其综合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来源
        1.2.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1.2.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2.3 本课题研究的来源
    1.3 高速电主轴系统简介
        1.3.1 电主轴结构特点
        1.3.2 轴承润滑技术
        1.3.3 冷却技术
        1.3.4 电动机驱动和控制技术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电主轴实验方法与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1.4.2 高速轴承动态支承刚度的研究现状
        1.4.3 高速轴承摩擦损耗的研究现状
        1.4.4 电主轴动态加载技术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高速电主轴性能与运行品质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电主轴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
        2.2.1 高速电主轴性能指标测试技术研发
        2.2.2 高速电主轴运行品质检测核心技术—动态加载方法研究
        2.2.3 高速电主轴数据采集技术研发
    2.3 高速电主轴的结构设计
    2.4 高速电主轴系统的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高速电主轴动态支承刚度的建模与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轴承的刚度模型
        3.2.1 拟静力学模型
        3.2.2 组配轴承刚度求解流程
    3.3 实验装置和数据分析方法
        3.3.1 实验装置和原理
        3.3.2 实验方案
        3.3.3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3.4 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3.4.1 实验步骤
        3.4.2 径向力对轴承刚度的影响
        3.4.3 转速对轴承刚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高速电主轴轴承摩擦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轴承摩擦损耗模型
        4.2.1 整体经验法
        4.2.2 局部分析法
        4.2.3 摩擦系数
    4.3 高速轴承摩擦特性的实验研究
        4.3.1 自由减速法测量轴承摩擦损耗
        4.3.2 能量平衡法测量轴承摩擦损耗
    4.4 油气润滑参数对轴承摩擦损耗影响的建模与实验分析
        4.4.1 各种摩擦因素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
        4.4.2 供油量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
        4.4.3 供气压力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
        4.4.4 转速对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
    4.5 其余运行参数对轴承摩擦损耗影响的实验研究
        4.5.1 预紧力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
        4.5.2 运行温度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磁流变液的高速电主轴动态扭矩加载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磁流变液加载器的设计
        5.2.1 磁流变液简介
        5.2.2 加载原理和结构设计
        5.2.3 设计注意事项
        5.2.4 磁流变液加载系统的组成
    5.3 磁流变液加载器的分析
        5.3.1 本构关系
        5.3.2 加载转矩计算
        5.3.3 磁感应强度的仿真计算
    5.4 加载扭矩的实验分析
        5.4.1 实验装置和步骤
        5.4.2 粘性阻尼转矩分析
        5.4.3 剪切阻尼转矩分析
    5.5 加载性能的实验分析
        5.5.1 转矩稳定性分析
        5.5.2 温度稳定性分析
        5.5.3 可重复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高压水射流的高速电主轴径/轴向力加载的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高压水射流加载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6.2.1 高压水射流简介
        6.2.2 加载系统的原理
        6.2.3 加载系统的组成
    6.3 高压水射流加载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6.3.1 射流冲击力的理论建模
        6.3.2 射流冲击力的流场仿真分析
        6.3.3 高压水射流的主参数设计
    6.4 实验结果和讨论
        6.4.1 冲击力的标定实验
        6.4.2 受载电主轴的动态性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及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机械类文本长难句英译研究 ——《机械使用说明书》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1.1 Task introduction
        1.1.1 Task background
        1.1.2 Task requirements
        1.1.3 Task significance
    1.2 Analysis on source text
        1.2.1 Task source and contents
        1.2.2 Textual features of mechanical manuals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dure
    2.1 Pre-translation
        2.1.1 Selection of terms for translation
        2.1.2 Formulation of parallel text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2.1 Comprehension of source text
        2.2.2 Formulation of glossary
        2.2.3 Translation periodic plans
    2.3 Post-translation
        2.3.1 Checking and proofreading
        2.3.2 Comments of the client
Chapter 3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and long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
    3.1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3.1.1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3.1.2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3.1.3 Strategies of adaptation: core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3.2 Long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in scientific text
        3.2.1 Previous studies on long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in Chinese
        3.2.2 Definition of long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3.2.3 Classification of long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3.3 Strategies adopted
        3.3.1 Subtracting: selected translation
        3.3.2 Adding: translation plus explanation
        3.3.3 Modifying: translation plus rewriting
Chapter 4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in translating
    4.1 Long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in the source text
    4.2 Application of subtracting
    4.3 Application of adding
    4.4 Application of modifying
    4.5 Summary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1 Transcripts
Appendix 2 Glossary
Acknowledgements

(7)微型水力旋流器分离含淀粉颗粒的豌豆蛋白浆液的数值模拟以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豌豆蛋白工艺现状
        1.1.1 干法破碎和风选技术方法
        1.1.2 湿法工艺
    1.2 水力旋流器原理与应用
        1.2.1 水力旋流器原理
        1.2.2 水力旋流器在淀粉中的应用
        1.2.3 水力旋流器在植物蛋白中的应用
    1.3 数值计算方法模拟研究水力旋流器的概况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豌豆浆液的制备
        2.3.2 豌豆浆液的单级水力旋流器分离
        2.3.3 豌豆浆液的三级水力旋流装置组分离
        2.3.4 进料流量的测定
        2.3.5 分离效率的测定
        2.3.6 可溶组分和不溶组分测定
        2.3.7 分股比的测定
        2.3.8 蛋白质测定
        2.3.9 淀粉测定
        2.3.10 粒径分布测定
        2.3.11 统计分析
    2.4 单级水力旋流器数值模拟方法
        2.4.1 响应面分析
        2.4.2 数值模拟步骤
3 结果与讨论
    3.1 单级旋流器分离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3.1.1 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质量的验证
        3.1.2 定义边界条件和物质特性
        3.1.4 离散相模型的选择
        3.1.5 设置控制参数
        3.1.6 微型水力旋流器内流场三维流动
    3.2 数值模拟操作参数对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的影响
        3.2.1 进料压力(流速)对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的分析
        3.2.2 分股比对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的分析
    3.3 计算仿真模拟分析数据统计分析
        3.3.1 模拟条件下实验操作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3.3.2 响应面模拟实验以及分析
    3.4 旋流器组装置的设计
    3.5 工艺条件对单级旋流器分离效果的影响
        3.5.1 两种浆液的比较
        3.5.2 不同可溶组分浓度对豌豆浆液分离效率的影响
        3.5.3 进料流速对豌豆浆液分离效果的影响
        3.5.4 旋流管分股比对豌豆分离效果的影响
    3.6 两段三级旋流器组的分离效果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附图
附录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采油螺杆泵反转模拟加载方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杆柱力学研究现状
        1.2.2 液压仿真研究现状
        1.2.3 防反转措施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采油螺杆泵反转机理研究
    2.1 螺杆泵反转扭矩的分析
        2.1.1 抽油杆柱弹性形变引起的反转扭矩分析
        2.1.2 油管与套管压力差引起的反转扭矩分析
    2.2 地面驱动螺杆泵井反转释放机理研究
        2.2.1 杆柱弹性变形引起的反转机理研究
        2.2.2 油套压差引起的反转机理研究
    2.3 理论计算分析
        2.3.1 螺杆泵反转扭矩自由释放过程计算分析
        2.3.2 螺杆泵反转扭矩带载荷释放过程计算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采油螺杆泵反转加载系统的整体设计
    3.1 反转模拟方法的研究
        3.1.1 自由释放反转模拟
        3.1.2 带载荷释放反转模拟
    3.2 总体方案设计
    3.3 螺杆泵反转加载装置液压系统设计
        3.3.1 螺杆泵反转加载装置主油路液压系统的设计
        3.3.2 螺杆泵反转加载装置控制油路液压系统的设计
        3.3.3 螺杆泵反转加载装置制动油路液压系统的设计
    3.4 液压系统参数化设计
        3.4.1 蓄能器参数化设计
        3.4.2 液压阀集成块的设计
        3.4.3 液压管路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AMESim的反转加载装置的建模及仿真
    4.1 AMESim液压系统建模分析
    4.2 自由反转过程的AMESim仿真及结果分析
    4.3 带载荷反转过程的AMESim仿真及结果分析
        4.3.1 蓄能器工作压力相同条件下的AMESim仿真结果分析
        4.3.2 蓄能器工作压力不同条件下的AMESim仿真结果分析
        4.3.2.1 液压系统压力损失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9)40MN水压试验机液压系统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2 40MN水压试验机组成
    2.1 40MN水压试验机结构组成
        2.1.1 机械设备
        2.1.2 液压系统
        2.1.3 水系统
        2.1.4 电气控制系统
    2.2 40MN水压试验机技术参数
    2.3 40MN水压试验机主要工艺参数及流程
    2.4 本章小结
3 40MN水压试验机液压系统分析及改进
    3.1 辅助液压系统
        3.1.1 工作原理
        3.1.2 技术参数
        3.1.3 性能分析
        3.1.4 系统改进设计
    3.2 增压器液压系统
        3.2.1 工作原理
        3.2.2 技术参数
        3.2.3 性能分析
        3.2.4 系统改进设计
    3.3 油水平衡液压系统
        3.3.1 工作原理
        3.3.2 技术参数
        3.3.3 性能分析
        3.3.4 系统改进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水压试验机液压系统仿真
    4.1 SimulationX软件概述
        4.1.1 SimulationX简介
        4.1.2 SimulationX仿真软件特点
        4.1.3 仿真目的
    4.2 水压试验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4.2.1 试验钢管变形模拟模型建立
        4.2.2 增压器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4.2.3 水压试验机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4.3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水压试验机液压系统测试实验
    5.1 液压系统测试实验准备
    5.2 液压系统测试实验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果园饼状缓释肥施肥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果园施肥现状
        1.2.1 国外钻孔施肥机现状
        1.2.2 国内钻孔施肥机现状
    1.3 缓释肥现状
        1.3.1 国外缓释肥现状
        1.3.2 国内缓释肥现状
    1.4 项目来源
    1.5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主要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果园饼状缓释肥施肥机总体方案设计
    2.1 施肥机作业要求
    2.2 施肥机设计要求
    2.3 施肥机总体结构
    2.4 施肥机三维模型
    2.5 工作原理
    2.6 本章小结
3 果园饼状缓释肥施肥机动力系统设计
    3.1 动力选择
        3.1.1 驱动系统功率计算
        3.1.2 液压系统工作功率计算
        3.1.3 拖拉机功率计算
    3.2 皮带轮及三角带的选择
        3.2.1 计算带轮的传动比
        3.2.2 皮带类型选择
        3.2.3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3.2.4 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3.2.5 确定中心距a并选择V带的基准长度Ld
        3.2.6 验证小带轮的包角α
        3.2.7 确定带的根数z
        3.2.8 确定带的初拉力F
        3.2.9 计算带传动的压轴力Fp
    3.3 传动轴设计
    3.4 轴承座选择
    3.5 万向节选择
    3.6 本章小结
4 果园饼状缓释肥施肥机液压系统设计
    4.1 液压系统油路总成块选择
    4.2 液压齿轮油泵选择
        4.2.1 确定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P_p
        4.2.2 确定液压泵的流量Q_P
        4.2.3 选择液压泵的规格
    4.3 液压油缸选择
        4.3.1 需液压油缸所提供的拉力F
        4.3.2 液压油缸的最高工作压力为P_(max)
        4.3.3 液压油缸的截面积A
        4.3.4 液压油缸的油缸外径与内径
        4.3.5 液压油缸的规格参数
    4.4 液压电磁换向阀选择
    4.5 溢流阀选择
    4.6 节流阀选择
    4.7 单向阀选择
    4.8 液压马达选择
        4.8.1 液压马达理论输出扭矩T
        4.8.2 液压马达理论每转排油量q
        4.8.3 液压马达转矩、转速
        4.8.4 液压马达所需流量Q
        4.8.5 液压马达输出功率P
        4.8.6 液压马达参数
    4.9 液压辅助配件选择
    4.10 本章小结
5 果园饼状缓释肥施肥机机架设计
    5.1 牵引架设计
    5.2 承重机架设计
    5.3 施肥装置机架设计
    5.4 车轮固定架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果园饼状缓释肥施肥机施肥装置设计及覆土作业仿真
    6.1 马达钻头连接器设计
    6.2 马达盒子设计
    6.3 土壤收集桶设计
    6.4 钻头设计
        6.4.1 钻头力学模型
        6.4.2 钻头直径与螺旋升角设计
        6.4.3 钻头螺旋高度设计
    6.5 覆土作业过程EDEM仿真
        6.5.1 覆土作业仿真方法
        6.5.2 仿真数据获取及数据处理方法
        6.5.3 仿真数据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样机试制与田间试验
    7.1 样机试制
    7.2 田间试验
        7.2.1 试验条件
        7.2.2 样机试验方法
        7.2.3 样机试验结果与分析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及专利情况

四、高压耐震压力表维修装置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主动平衡的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D]. 尹智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公路大件液压平板车轴线承载状态无线监测[D]. 何京沛. 西华大学, 2021(02)
  • [3]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图像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肖帆. 广西大学, 2019(06)
  • [4]新型防喷器试压装置的研制及应用[J]. 张汉,刘剑,张华,宋俊刚,李华.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17)
  • [5]高速电主轴系统复杂动态特性及其综合测试技术研究[D]. 田胜利. 重庆大学, 2019(01)
  • [6]机械类文本长难句英译研究 ——《机械使用说明书》英译实践报告[D]. 苏啸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7]微型水力旋流器分离含淀粉颗粒的豌豆蛋白浆液的数值模拟以及实验研究[D]. 朱剑伟. 江南大学, 2019(12)
  • [8]采油螺杆泵反转模拟加载方法研究与实现[D]. 姜舟.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9]40MN水压试验机液压系统相关技术研究[D]. 刘兆祺.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10]果园饼状缓释肥施肥机的研制[D]. 王富.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高压耐冲击压力表维护装置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