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地造林的先锋树种—沙棘(论文文献综述)
任余艳,韩易良,刘朝霞,何金军,郑玉峰[1](2021)在《毛乌素沙地立地类型划分与抗逆树种筛选》文中指出文中通过对毛乌素沙地立地条件和经长期自然淘汰保留下来的树种生态适应性调查分析,将毛乌素沙地划分出7种立地类型,应用综合评价法对不同立地类型上的树种进行适宜性评价,为毛乌素沙地治沙造林树种选择与配置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为固定沙地上筛选出最优树种7种,适宜性由大到小分别为柠条、沙柳、杨柴、花棒、樟子松、沙棘、沙地柏,较适宜树种6种,适宜性由大到小为文冠果、油松、新疆杨、紫穗槐、杜松、小叶杨;半固定沙地最优树种4种,适宜性由大到小为杨柴、花棒、沙柳、沙棘,较适宜树种3种,适宜性由大到小为柠条、沙地柏、文冠果;流动沙地最优树种为杨柴、花棒,较适宜树种为沙柳;草滩地上最优种为旱柳,较适宜树种为沙棘、乌柳、箭杆杨、沙柳;盐碱滩地上最优种为柽柳,较适宜树种为沙棘、乌柳、旱柳;硬梁地上最优树种为沙棘、油松,较适宜树种为柠条、侧柏;软梁地上最优种为柠条、沙棘,较适宜树种为榆树、油松。
汪晓[2](2020)在《立地条件对吴起沙棘人工林衰退及更新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沙棘是我国干旱半干旱黄土区生态修复的先锋树种,具有抗旱、抗寒、耐贫瘠的自然特性,而且其极强的根蘖能力可使种群自然更新,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自2010年以来,陕西省吴起县出现了沙棘人工林大面积衰退死亡的现象。由此,本研究以死亡率、死亡密度、更新率等作为沙棘人工林衰退和更新的衡量指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拐点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和天然更新对立地因子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坡向、坡度、微地形与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显着相关(P<0.05);不同坡向的死亡率均值表现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随着坡度的增加,沙棘人工林死亡率呈增大趋势,陡坡沙棘衰退最严重;各微地形条件下,缓台沙棘保存得最好,陡坎死亡率显着高于其他微地形;坡位对沙棘死亡率无显着影响(P>0.05)。(2)坡向对衰退沙棘林天然更新影响显着(P<0.05),阴坡衰退沙棘林更新状况最好;坡面微地形与沙棘天然更新率显着相关(P<0.05),更新率大小呈现陡坎<浅沟<缓台<原状坡;坡位和坡度对衰退沙棘人工林的更新率无显着影响(P>0.05),位于中坡位的阴坡、缓坡最适宜衰退沙棘萌蘖更新。(3)对死亡率和更新率4种地形因子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坡向和坡度可作为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对立地因子的筛选指标,微地形和坡向可作为衰退沙棘天然更新对立地因子的筛选指标。(4)沙棘人工林的死亡率和更新率均存在明显的地形阈值,其死亡稳定态或更新稳定态会在阈值处发生骤变。死亡坡度阈值为24°~26°、40°~41°,阳坡沙棘林在坡度为17°~18°时,死亡率也会发生跃变;缓坡的沙棘人工林的死亡坡向阈值为125°和285°;陡坡沙棘人工林死亡的坡向阈值为85°和255°。随着坡度的增大,阳坡衰退沙棘林的天然更新率会在坡度31°处发生骤降,阴坡沙棘林的更新率会发生一次骤降、一次跃升,坡度阈值点分别为25°和36°。缓坡条件下,沙棘林的更新坡向阈值点为90°;陡坡条件下,衰退沙棘更新率分别会在坡向215°和300°处发生骤降和跃升。(5)在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种植沙棘人工林时,应掌握沙棘人工林的地形因子阈值,优先选择坡度小于阈值区间18°~31°,坡向小于阈值区间85°~215°或大于255°~300°的坡面,以期获得更好的成林效果。
郭洋楠[3](2020)在《半干旱草原煤矿沉陷区复垦植被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特征》文中认为神府-东胜矿区煤炭资源丰富,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大规模、高强度煤炭采掘活动易引起土壤结构破坏及水分养分流失、植被根系损伤、植物与微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采取不同植物进行煤炭沉陷区人工植被建设,是矿区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有关采煤沉陷区人工复垦植被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二次扰动、尤其是对环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因子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认识不充分。本项研究以半干旱草原区神东煤矿沉陷区及其人工复垦区为研究区,进行了区域植物群落现场调查,开展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测试,进行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剖析了植被-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深入探讨了开采沉陷及复垦植被扰动下的土壤微生物多性及特征。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有:(1)研究区原生植物群落植物有4科9属10种,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伴有一、二年生草本,其中以豆科和禾本科的植物种类居多,占总物种数的60%。复垦植被下的原生草本植被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无明显的差异,草本植物群落香农威纳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无显着差异(P>0.05),自然恢复生物量显着增加(P<0.05)。(2)研究区采煤沉陷地与非沉陷原生地相比,土壤中放线菌数量显着降低(P<0.05),细菌遗传多样性指数Sobs、Shannon、Ace和Chao1显着降低(P<0.05)。真菌遗传多样性Sobs、Ace和Chao1指数显着降低(P<0.05),AM真菌物种丰富度显着降低(P<0.05),AM真菌遗传多样性Sobs、Shannon和Chao1指数显着降低(P<0.05);总碳含量显着增加(P<0.05);脲酶显着降低(P<0.05),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受沉陷扰动更为明显。(3)研究区检测到细菌OTUs 5664个,注释到40门、99纲、188目、357科、626属、1329种,多数属于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和Acidobacteria;检测到真菌OTUs 2038个,注释到7门、31纲、88目、192科、408属、671种,主要菌门为Ascomycota、Basidiomycota和Zygomycota,不同复垦植被中真菌群落中Ascomycota和Basidiomycota门的丰度、以及Metarhizium和Mortierella属的丰度特征差异较大,真菌遗传多样性对复垦植被响应程度更高。(4)研究区分离鉴定出AM真菌4科7属16种,分子遗传多样性检测到216个OTUs,注释到1门、1纲、5目、9科、9属、46种,其中优势属均为Glomus。与对照相比,小叶杨林地中AM真菌孢子密度、物种丰富度、Sobs、Shannon指数显着降低(P<0.05)。(5)研究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因子之间具有不同的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细菌数量与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氨氮呈显着正相关(显着性水平P<0.05);真菌数量与中性磷酸酶、蔗糖酶、pH呈显着正相关(P<0.05);放线菌数量与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呈显着正相关(P<0.05);土壤细菌Simpson指数与土壤含水量、氨氮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Shannon指数与植物生物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真菌Sobs指数、Shannon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与土壤pH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Simpson指数与土壤pH、速效磷和总磷显着正相关(P<0.05)。由复垦植被构成植物群落的土壤微生物分布的影响与土壤因子呈现不同程度显着相关性,尤其酶活性、氨氮、pH更为明显。(6)AM真菌孢子密度与放线菌数量、土壤含水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AM真菌物种丰富度与放线菌数量呈极显着相关(P<0.01)。AM真菌遗传多样性Shannon指数与细菌Sobs、Ace、Chao1指数呈极显着相关(P<0.01),与真菌Sobs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Ace指数、Chao1指数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土壤含水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土壤AM真菌Sobs指数与植物生物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由不同复垦植被构成的植物群落土壤中AM真菌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土壤含水量、植物生物量呈现不同程度显着相关作用关系,放线菌数量、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遗传多样性指数、植物生物量更为明显。综上所述,在半干旱草原煤矿沉陷区受沉陷和人工复垦植干扰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响应不同,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与土壤因子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该成果可为深入探索半干旱草原区煤炭沉陷区生态修复提供基础,推动实现煤炭资源开发与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刘龙[4](2019)在《砒砂岩区三种林地持水性能与林木耗水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不同人工林地持水能力与树种蒸腾耗水特性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砒砂岩区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油松(Pinustabulaefonnis Carr.)、柠条锦鸡儿(Caragankorshinskii Kom.)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SF60茎流计对不同人工林蒸腾速率进行观测,并同时结合HOBO小型气象站观测相关气象因子,以及对其林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和0~50cm 土壤层物理性质及其持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枯落物层厚度变动范围在0.73cm~2.77cm,总蓄积量变动范围在1.47t/hm2~7.93t/hm2,且不同林下枯落物总蓄积量大小顺序与厚度一致,大小顺序为油松林>沙棘林>柠条锦鸡儿林>撂荒地;比较2个层次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发现,枯落物半分解层厚度及其蓄积量明显小于未分解层的。(2)对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枯落物层的持水量研究发现,撂荒地持水能力均小于其它三种林下枯落物持水能力,其中油松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率的值最大,为267.32%;撂荒地的最大持水率值为149.48%。(3)对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枯落物持水量及吸水速率与其浸泡时间的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发现,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持水量以及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分别呈Q=klnt+b的对数关系和V=ktn幂函数关系。(4)不同林分类型林下土壤容重总体变化不大,撂荒地的土壤容重最大为1.71g/Ctm3,沙棘林和油松林土壤容重值最小,分别为1.49g/Cm3,1.48g/Cm3;总孔隙度的大小变化趋势为油松林>沙棘林>柠条锦鸡儿林>撂荒地;而非毛管孔隙度大小顺序为沙棘林>油松林>撂荒地>柠条锦鸡儿林;油松林下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大,值为17.43mm,撂荒地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小,值为10.87mm;土壤非毛管持水量与非毛管孔隙度大小顺序一致。(5)三种树种树干液流均出现了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的蒸腾速率远高于夜间,夜晚有微弱稳定的树干液流存在,单、双峰规律明显。在典型天气中,晴天的三种树种树干液流速率曲线变化较平缓且峰值范围较宽,液流启动较早,停止较晚;在雨天,峰值较陡且范围较窄,液流启动较晚,停止较早:阴天居中。(6)三种树种液流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有密切的联系,同太阳辐射、空气温度、风速、10cm地温、水汽压亏缺气象因子呈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研究结果旨在为干旱区人工林的栽植管理及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赵冰清[5](2019)在《半干旱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植被演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被恢复是矿区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植被的生长变化及恢复状况可以表征矿区土地复垦的程度与质量。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动态变化,对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自然资源部矿区土地复垦——山西朔州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为依托,分析了半干旱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配置模式的植被演替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的研究方法,基于样地两次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4种配置模式的人工复垦植被17年和22年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各样地树种组成较为稳定,胸径1 cm以上的独立个体数增加量为SⅢ样地(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榆树(Ulmus pumil)×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SⅣ样地(刺槐×油松(Pinus tabuliformis))>SⅠ样地(刺槐×油松)>SⅤ样地(刺槐纯林)。每年死亡率为SⅢ样地>SⅠ样地>SⅣ样地>SⅤ样地,每年增补率为SⅢ样地>SⅣ样地>SⅠ样地>SⅤ样地,死亡量和增补量最大的分别是刺槐和榆树。胸高断面积净增加量为SⅣ样地>SⅠ样地>SⅤ样地>SⅢ样地,刺槐的损失量和新增量最多。各样地的径级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小径级个体死亡量较大。除了榆树以外,刺槐、油松和臭椿的平均胸径均增加。刺槐和臭椿种群普遍减小,油松种群基本维持原有规模,榆树种群快速增长。刺槐×油松混交林模式具有较高的存活率且长势良好,刺槐纯林模式长势相对较差。(2)采用多项指标对4种配置模式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测度。利用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对草本层物种总体关联性和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调查期间,各样地以多年生和中生草本植物为主,随着复垦年限增加,1年生或1、2年生及中生植物重要值下降,多年生和旱生、中旱生植物的重要值有所增加。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下降,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增加。草本层物种正负关联比呈增加趋势,群落结构逐渐趋向于稳定。刺槐×油松混交林模式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中等,群落稳定性最高,刺槐纯林模式草本层物种表现为显着负关联,种间竞争激烈。(3)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胸径、邻体竞争和环境因素(土壤养分和地形)对4种配置模式的人工复垦植被生长的影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胸径是影响人工复垦植被生长最重要的因素,乔木指标(平均高度、平均胸径和冠层开阔度)和土壤因子(表层土壤pH值、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共同对复垦22年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产生影响。(4)基于BEF(Biodivesity-ecosystem functioning)实验,比较了15种配置模式人工复垦植被的存活和生长以及草本层植物自然侵入特征差异,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演替早期(复垦5年)影响人工复垦植被存活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油松纯林、刺槐×油松和油松×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混交林模式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其他配置模式。4个实验树种的存活率存在极显着差异,表现为油松>刺槐>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棘。配置模式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对75%的树种存活无显着影响。土壤pH值和有效磷含量对演替早期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为显着。(5)采用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与传统样方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了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途径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经过5年修复,15种配置模式的人工植物群落与自然修复的植物群落草本层物种组成较为相似,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含量普遍无显着差异,均低于原地貌,短期内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状况的改良作用相对较为有限。经过22年修复,4种配置模式的人工植物群落与自然修复植物群落的土壤养分含量均已超过原地貌,前者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已接近或超过原地貌的90%,而后者植被恢复较为缓慢,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仅为原地貌的68.50%,且在短期内难以形成乔灌草的复合结构。
朱小芳[6](2019)在《宁夏羊场湾煤炭基地造林树种初步选择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地区是我国大量煤炭资源的储存地,但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极大关注。为选择西北干旱荒漠区适宜煤炭基地生长的抗旱、耐尘树种,本文以宁夏干旱沙区神华宁煤集团羊场湾煤矿覆土矸石山为试验地,选择柠条、柽柳、沙枣、紫穗槐、花棒、白榆、沙冬青、蒙古莸、沙地柏苗木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植株进行抗旱、滞尘试验,测定其生长状况、生物量、滞尘量、光合特性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9个树种抗旱性、耐尘性进行初步评价与选择,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的苗期植株在干旱胁迫下生长不一,表现出不同的抗旱性与适应性。根据选择评价目标和测定指标,建立了包括6个准则层和28个指标层的树种抗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隶属函数法比较不同树种的苗期抗旱性,其强弱顺序依次为:沙冬青>花棒>沙地柏>柠条>白榆>紫穗槐>蒙古莸>柽柳>沙枣;其中,沙冬青、花棒、沙地柏在渐进干旱胁迫下生长良好,柠条、白榆、紫穗槐的抗旱性次之,蒙古莸、柽柳、沙枣在干旱环境中抗性较弱。2、在煤炭基地粉尘较多的环境处理下,不同树种苗期植株在生长状况、水分生理、光合生理、滞尘量等方面的表现不同。本文依据各树种受滞尘为害后不同外部形态特征,确定叶片受滞尘为害分级标准;建立了包括5个准则层和20个指标层的树种耐尘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隶属函数法比较不同树种苗期的耐尘性,其强弱顺序依次为:柠条>紫穗槐>沙地柏>花棒>柽柳>沙冬青>白榆>蒙古莸>沙枣;其中,柠条、紫穗槐、沙地柏耐尘性较强,对煤炭基地的环境适应性强;而花棒、柽柳、沙冬青的耐尘能力次之;白榆、蒙古莸、沙枣耐尘性较弱,受滞尘为害影响较大。综合9个树种苗期植株抗旱性及耐尘性分析表现,沙地柏的抗性强,花棒、柠条、沙冬青、紫穗槐、白榆、柽柳的抗性次之,沙枣、蒙古莸的抗性较弱。
张恰咛[7](2017)在《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种群更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揭示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的生境适生特征,通过调查陕西省吴起县沙棘人工林大面积衰退及死亡后的天然更新状况,以更新率、萌枝率、成林率等特征值作为更新恢复能力的衡量指标,运用方差分析、回归拟合、种群静态生命表与生存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以及冗余约束性排序等方法,分析了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更新特征、种群结构与动态以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密度沙棘种群,株高、基径、死亡率等各项指标均有显着差异,零散型、中间型沙棘逐渐生长发育,达到一定时间后形成自然死亡;集中型在种群演替初期、后期均出现了死亡高峰期。中间型密度有利于沙棘存活生长,高密度不利于沙棘种群更新;(2)各坡向沙棘更新率差异显着(P<0.05),半阴坡更新密度大,存活率较高;坡度对更新率无显着影响,但更新率在阴坡缓坡、极陡坡范围内出现峰值,在阳坡条件下随坡度上升而减小;坡面微地形对衰退沙棘人工林更新具有显着影响(P<0.05),缓台微地形生境沙棘的无性繁殖潜力较好;(3)以更新率和更新密度作为指标划分不同更新程度沙棘种群,无更新沙棘人工林土壤含水量最大,其次为轻度与中度更新,强度更新最小,土壤养分指标中的有机质含量、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均表现为轻度更新沙棘人工林最优,其次为中度、强度更新,无更新最小,说明沙棘的更新发育消耗了土壤水分和养分,同时沙棘的更新也改良了土壤质量;(4)冗余排序图中第一、二轴的特征值之和占全部排序轴总特征的56.9%,第一轴代表了水热条件对植被分布的影响,第二轴代表了空间格局与土壤因子对植被分布的综合作用;环境因子中,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坡向对植被分布有较高的解释量,海拔、坡度、微地形的解释量较小;(5)在半干旱黄土坡面的缓台微地形和阴坡、半阴坡原状坡面地形条件,衰退沙棘人工林有可能通过天然更新恢复为新的沙棘林;能天然更新成林的生境需求是较好的水分及养分条件。
何斐[8](2016)在《黄土高原丛枝菌根真菌(AMF)提高刺槐抗旱性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黄土高原半干旱区5种主要林木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杜松(Juniperus communis)、青杨(Populus cathayan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旱柳(Salix matsudana)根际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资源调查,分析了AMF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了干旱胁迫下AMF对刺槐幼苗生长、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AMF对刺槐幼苗抗氧化酶基因和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初步揭示了AMF提高刺槐的抗旱机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黄土高原半干旱区AMF资源及其与土壤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从刺槐、杜松、青杨、沙棘和旱柳5种林木根际土壤分离到8属21种AMF: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7种,为优势属,幼套近明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和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是优势种。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全磷是影响AMF总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最直接的因子;转化酶是影响AMF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最直接的因子。从6个不同半干旱区刺槐根际土壤分离得到9属23种AMF:管柄囊霉属6种,为优势属,根内根生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两型管柄囊霉(Fun.dimorphicum)、聚丛根生囊霉(R.aggregatum)、单孢管柄囊霉(Fun.monosporum)、凹坑管柄囊霉(Fun.multiforum)、地管柄囊霉(Fun.geosporum)和幼套近明囊霉是优势种。通径分析表明降雨量是影响AMF状况和多样性指数最直接的因子。2.干旱胁迫条件下,AMF对刺槐光合作用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干旱法研究根内根生囊霉(R.irregularis)对刺槐生长、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的影响。结果发现,接种R.irregularis能够提高刺槐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Fm、qP、NPQ和ΦPSII值,正常水分条件下,分别提高120.8%、44.7%、28.6%、3.4%、4.2%和7.0%;干旱胁迫条件下,分别提高69.5%、265.0%、12.8%、4.3%、3.8%和7.5%,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菌根化刺槐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也显着高于对照,正常水分条件下,分别增加16.4%和12.8%;干旱胁迫条件下,分别增加14.3%和8.1%。说明干旱胁迫条件下AMF与刺槐共生提高了宿主叶片PSII光化学活性与光合电子传递能力,保持高的光能利用效率与光合作用潜力,干旱胁迫条件下菌根化刺槐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3.干旱胁迫条件下,AMF对刺槐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干旱法研究根内根生囊霉(R.irregularis)对刺槐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接种R.irregularis后,刺槐根系O2、H2O2和MDA含量降低,分别较对照显着降低20.5%、33.1%和26.8%,说明接种AMF缓解了干旱胁迫对刺槐造成的氧化损伤。正常水分条件下,菌根化刺槐叶片和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分别增加53.6%和33.3%、20.4%和16.3%、20.9%和10.3%、67.4%和36.4%、2.7%和11.0%;干旱胁迫条件下,分别增加1.1%和27.2%、25.7%和23.5%、13.5%和9.8%、78.3%和58.2%、22.7%和14.4%,其中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与对照叶片SOD、POD、CAT、APX和GR活性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说明菌根化刺槐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的抗氧化酶活性来清除干旱胁迫产生的活性氧。4.干旱胁迫条件下,AMF对刺槐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了R.irregularis对刺槐根、茎和叶片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u/Zn-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接种AMF上调了刺槐根、茎和叶片Cu/Zn-SOD、APX和GR基因的表达。正常土壤水分条件下,接种AMF上调了刺槐根、茎和叶片APX基因的表达,分别为对照的3.31、3.17和3.06倍;接种AMF也上调了刺槐叶片GR基因的表达,为对照的3.92倍。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AMF的刺槐根、茎和叶片Cu/Zn-SOD基因表达均表现为上调,分别为对照的1.47、1.62和1.49倍;接种AMF也上调了刺槐根系GR基因的表达,为对照的1.96倍。说明菌根化刺槐通过提高其根、茎和叶片Cu/Zn-SOD、APX和GR基因的表达来调控活性氧代谢,使其抗旱性增强。5.干旱胁迫条件下,AMF对刺槐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qRT-PCR技术研究了接种R.irregularis对刺槐根、茎和叶片水孔蛋白(Aquaporin,AQP)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刺槐根部克隆得到RpTIP1;1、RpTIP1;3、RpTIP2;1、RpPIP1;1、RpPIP1;3和RpPIP2;1 6个水孔蛋白基因,6个RpAQPs cDNA全长为8251201 bp,含有750870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4928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5.3731.06 kDa,等电点为5.098.96,RpAQP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蒺藜苜蓿的同源性达89%97%。组织表达分析表明,刺槐RpPIP基因在根部高表达,而RpTIP基因(RpTIP1;3除外)在叶片高表达。干旱胁迫下,接种AMF的刺槐RpTIP2;1和RpPIP2;1基因在根中的表达表现出上调趋势,分别较对照提高54.7%和79.4%;在茎部,菌根化刺槐RpTIP1;1、RpTIP2;1和RpPIP2;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1.17、1.83和1.15倍;成熟叶片中,菌根化刺槐RpTIP2;1和RpPIP2;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1.44和1.61倍。水孔蛋白家族基因在控制水分运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接种AMF能通过促进刺槐水孔蛋白基因的表达来增强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赵英力[9](2013)在《基于风景园林的沙地绿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5年6月,国家林业局发布了《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04年,我国沙地面积达到17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5,其中90%分布于西北地区。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对沙地的治理工程的开展,人们在对沙地进行合理绿化治理方面的热情日益高涨。笔者在2012年参与了“中国西部防沙治沙经济示范区”的总体规划项目,这个项目便是对沙地新型绿化形式的一种探索。由此产生了对于沙地绿化治理方面的思考。由于近些年人类在和沙地的对抗中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尤其是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在对沙地的绿化治理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传统的沙地绿化中,对植物的种植以及对资源的利用方面长期处于相对保守的状态。对沙地绿化的态度多以防护为主,避免或者禁止人们的休闲、娱乐等活动。在经历近半个世纪的传统沙地绿化以后,部分沙地景观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人均休闲、游憩空间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人们逐渐产生出在沙地上拓展活动空间的诉求。研究从对沙地状况分析入手,对传统沙地绿化进行分析总结。在目前对沙地绿化理解的基础上将传统沙地绿化措施进行分类汇总。再由传统沙地绿化带来的效应和人们对活动环境诉求的矛盾出发,分析传统沙地绿化中可以发掘的潜力,以及这些潜力是否可以在对沙地的新型绿化方向中找到突破口。论文的重点讨论部分,是在对传统沙地绿化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沙地绿化与一般园林绿化之间的连接点。进而尝试在沙地绿化的基础上分析园林植物在休闲、游憩方面的绿化应用。最后由实践项目将研究的内容进行尝试应用。
夏静芳[10](2012)在《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与植被配置模式研究 ——以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晋陕蒙砒砂岩区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被称作是“地球环境的癌症”。沙棘(Hippophae)属于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是该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先锋树种之一。该文结合国家生态建设重点项目“晋陕蒙砒砂岩沙棘生态工程”,在内蒙古准旗项目区,进行了沙棘林人工林的(以下简称“沙棘林”)水土保持功能分析;同时,基于沙棘单一植物种类的植被配置模式,构建更加合理的乔灌草合理配置的准旗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还可获得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以期为砒砂岩区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该文的试验采用了“标准地法”等方法,对实验区域沙棘林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多年观测和研究,采用GPS作为重要更新手段对调查样地进行定点,运用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计算机统计分析软件SPSS辅助等方法,分别进行沙棘在不同林龄(2-8a)和不同立地类型(沟坡、梁峁顶、沟底)的水土保持功能对比,取沙棘林木的林下草本、枯落物层、地表土壤层的生态特征作为对比参照,进行了沙棘林的林下草本层生物多样性分析,涵养水源功能分析、改良土壤功能分析以及保水减沙功能分析。还进行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同时,根据对样地调查的成果,根据地貌、土壤侵蚀特性和分布特点,将准旗划分为四个类型区域,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水土植被配置模式。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沙棘林下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及Gleason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随着林龄的增加呈现高—低—高的趋势,均匀度则相反,都遵循植物群落演替规律,体现了沙棘在砒砂岩区的适生性;丰富度、Gleason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按梁峁顶>沟坡>沟底顺序排列,而优势度指数则相反,按沟底>沟坡>梁峁顶顺序排列。这一结果既说明了土层厚度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也说明立地类型对生物多样性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这为如何优化配置沙棘人工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2.对比4年生的沙棘林在不同坡位的截留量,总体呈梁峁顶,阳沟坡,阴沟坡,沟谷底递增趋势。在不同林冠层上的截留量,沙棘层明显高于下木及草本层,同时,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植被的截留量随林龄增加呈递增趋势。其中4年生的草本层截留量为沙棘层的40%,7年生的草本层截留量为沙棘层的60%。这说明随着时间的延续,沙棘和其下木草本之间取得了更好的互补性,其生态作用也都发挥得更有效。沙棘林在不同土壤类型的截留量,呈现由黄土—砒砂岩—冲积土递增的趋势。3.当立地条件相同时,枯落物持水率和持水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同一林龄的沙棘林,不同的立地条件下,2002年种植的沙棘,在沟底种植,枯落物干重蓄积量是7.25t,持水量是12.62t;在阳坡上,枯落物的干重蓄积量是1.43t,持水量是3.25t;在阴坡上,枯落物的干重蓄积量是4.5t,持水量是5.2t。枯落物为沟底>阴坡>阳坡。土壤渗透率为砒砂岩>砂壤>冲积土,呈递增趋势。4.3年生及以上的沙棘,每年根可向周围扩展1-2cm,根蘖苗可达20株以上,平均每年水平扩展速度为0.5-2.5m。沙棘根系对土壤抗冲性有极明显的增强作用,其增强土壤抗冲能力的大小与≤1mm须根的密度密切相关。当8-12年生沙棘林的有效根密度为60个/100cm2以上时,对于坡度≤20°条件下的任何暴雨强度的径流冲刷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在准格尔旗西南部砒砂岩沟壑区、东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北部库布齐沙漠区及黄河南岸平原区的四个区域,分别提出不同以沙棘为主、为辅和相关的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配置,在选取沙棘为主要树种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乔、灌、草种类,与油松、杨树等乔木,柠条、山杏等灌木,苜蓿、草木樨等牧草构成复合水土保持植被建设的系统,建立了14种砒砂岩地区水土保持植物治理模式,为今后在晋陕蒙甘地区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依据。
二、沙地造林的先锋树种—沙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地造林的先锋树种—沙棘(论文提纲范文)
(1)毛乌素沙地立地类型划分与抗逆树种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立地类型划分 |
2.2 林木生长状况调查 |
2.3 地树相适评价 |
2.3.1 采用分级赋值法量化定性指标 |
2.3.2 数学分析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毛乌素沙地立地类型划分 |
3.1.1 立地类型划分原则和依据 |
3.1.2 立地类型划分 |
3.2 地树相适评价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
3.2.2 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
3.2.3 适宜性综合评价 |
3.2.4 评价结果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2)立地条件对吴起沙棘人工林衰退及更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沙棘概述 |
1.2.2 地形因子划分 |
1.2.3 沙棘衰退死亡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1.2.4 萌蘖更新研究 |
1.2.5 生态阈值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特征 |
2.3 气候水文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植被特征 |
2.6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选择与种群调查 |
3.2.2 指标测定方法 |
3.2.3 统计分析 |
3.3 技术路线图 |
4.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
4.1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对地形因子的响应 |
4.1.1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对坡位的响应 |
4.1.2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对坡度的响应 |
4.1.3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对坡向的响应 |
4.1.4 微地形对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的影响 |
4.2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相关地形因子的筛选分析 |
4.3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的地形阈值探测分析 |
4.3.1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的坡度阈值分析 |
4.3.2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的坡向阈值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影响因素分析 |
5.1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对地形的响应 |
5.1.1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对坡位的响应 |
5.1.2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对坡度的响应 |
5.1.3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对坡向的响应 |
5.1.4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对微地形的响应 |
5.2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相关地形因子的筛选分析 |
5.3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地形阈值探测分析 |
5.3.1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坡度阈值分析 |
5.3.2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坡向阈值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半干旱草原煤矿沉陷区复垦植被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煤沉陷对土壤的影响 |
1.2.2 采煤沉陷对地表植被的影响 |
1.2.3 采煤沉陷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1.2.4 沉陷区生态治理及其影响 |
1.2.5 植被重建对土壤微生物影响 |
1.2.6 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 |
1.2.7 微生物复垦在矿区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
1.2.8 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 |
2.1.1 植被状况 |
2.1.2 研究区植物群落种类组成 |
2.1.3 大柳塔矿区菌根植物的科、属分布 |
2.2 采煤沉陷区概况 |
2.3 研究区生态修复 |
2.4 研究区微生物生态修复 |
第三章 样本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3.1 样地选定与采样方法 |
3.2 实验方法 |
3.2.1 植物群落调查 |
3.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2.3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
3.2.4 土壤酶活性测定 |
3.2.5 AM真菌孢子的分离与种类鉴定 |
3.2.6 AM真菌群落指标 |
3.2.7 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3.1 优化序列统计 |
3.3.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研究区植被及植物多样性 |
4.1.1 原生草原植被 |
4.1.2 人工复垦植被 |
4.1.3 研究区人工复垦树种 |
4.2 复垦植被土壤理化性质 |
4.3 复垦植被土壤酶活性 |
4.4 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互作用关系 |
4.5 复垦植被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4.5.1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
4.5.2 复垦植被土壤细菌遗传多样性 |
4.5.3 复垦植被土壤真菌遗传多样性 |
4.5.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相互作用关系 |
4.5.5 微生物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的相互作用关系 |
4.6 复垦植被土壤AM真菌多样性 |
4.6.1 AM真菌的种类及科属分布 |
4.6.2 AM真菌遗传多样性 |
4.6.3 AM真菌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相互作用关系 |
4.6.4 AM真菌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4.6.5 AM真菌遗传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的相关性 |
第五章 讨论 |
5.1 不同人工复垦植被下原生植物群落特征 |
5.2 不同人工复垦植被下土壤因子特征 |
5.3 不同人工复垦植被下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特征 |
5.4 不同人工复垦植被下土壤AM真菌遗传多样性特征 |
5.5 土壤微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相互作用关系 |
5.6 AM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相互作用关系 |
5.7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被多性样相互作用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性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砒砂岩区三种林地持水性能与林木耗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枯落物持水性能 |
1.2.2 土壤持水与蒸发 |
1.2.3 树种蒸腾耗水特性研究现状 |
1.2.4 树种蒸腾耗水研究方法现状 |
1.2.5 树种蒸腾耗水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与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土壤类型 |
2.1.6 植被概况 |
2.2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样地、样方调查 |
2.3.2 土壤物理性质 |
2.3.3 土壤水分 |
2.3.4 土壤蒸发 |
2.3.5 树干液流的测定 |
2.3.6 气象因子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持水功能研究 |
3.1 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枯落物层厚度与蓄积量 |
3.2 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枯落物持水能力 |
3.3 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枯落物的持水动态 |
3.3.1 枯落物不同层次持水量的动态过程 |
3.3.2 枯落物不同层次吸收速率的动态 |
3.4 不同林分类型林下土壤层物理性质及持水能力 |
3.5 不同林分类型下蓄积量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4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变化规律研究 |
4.1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日变化规律 |
4.2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连日变化规律 |
4.3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生长季各月份的变化规律 |
4.4 典型天气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变化规律 |
5 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对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影响研究 |
5.1 生长季各月份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 |
5.2 气象因子对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影响研究 |
5.2.1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
5.2.2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 |
5.2.3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空气温度的关系 |
5.2.4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水汽压亏缺的关系 |
5.2.5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地温的关系 |
5.2.6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风速的关系 |
5.2.7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2.8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回归分析 |
6 枯落物及土壤物理性质与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关系研究 |
6.1 土壤含水量与不同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关系 |
6.2 土壤蒸发与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关系 |
6.3 枯落物及土壤物理性质与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相关性分析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不同人工林地林下枯落物及土壤持水特性 |
7.1.2 不同人工林地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特性 |
7.1.3 不同人工林地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
7.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半干旱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植被演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课题支撑 |
1.3 国内外露天煤矿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3.1 露天煤矿植被恢复物种适宜性筛选研究 |
1.3.2 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影响因素研究 |
1.3.3 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
1.3.4 露天煤矿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研究 |
1.3.5 露天煤矿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研究 |
1.3.6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科学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土地复垦 |
2.1.2 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 |
2.1.3 死亡率、增补率和种群大小变化率 |
2.1.4 物种多样性 |
2.1.5 种间关联与种间相关 |
2.2 生态恢复的相关理论 |
2.2.1 基础生态学理论 |
2.2.2 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 |
2.2.3 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五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 |
3.1.4 水文 |
3.1.5 土壤 |
3.1.6 植被 |
3.2 平朔矿区概况 |
3.3 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工复垦植被演替规律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地调查方法 |
4.1.2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树种组成变化 |
4.2.2 死亡和更新动态 |
4.2.3 胸高断面积变化 |
4.2.4 平均胸径变化 |
4.2.5 径级结构变化 |
4.2.6 种群大小变化 |
4.3 讨论 |
4.3.1 树种组成变化 |
4.3.2 死亡和更新动态 |
4.3.3 胸高断面积变化 |
4.3.4 平均胸径变化 |
4.3.5 径级结构变化 |
4.3.6 种群大小变化 |
4.3.7 人工复垦植被的经营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然侵入植被演替规律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地调查方法 |
5.1.2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草本层植物物种组成变化 |
5.2.2 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 |
5.2.3 草本植物群落总体关联性分析 |
5.2.4 草本层植物种间关联与相关分析 |
5.3 讨论 |
5.3.1 草本层植物物种组成变化 |
5.3.2 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 |
5.3.3 草本层植物种间关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工复垦植被与自然侵入植被和立地环境的关系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样地调查方法 |
6.1.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试 |
6.1.3 林下光环境测定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土壤养分含量总体特征 |
6.2.2 人工复垦植被生长影响因素 |
6.2.3 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因素 |
6.3 讨论 |
6.3.1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6.3.2 胸径、邻体竞争和环境因素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
6.3.3 林分、土壤和地形因子对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BEF实验的人工复垦植被与自然侵入植被演替规律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样地调查方法 |
7.1.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配置模式人工复垦植被存活和生长状况 |
7.2.2 不同配置模式草本层植物侵入特征 |
7.2.3 不同配置模式土壤养分含量差异 |
7.2.4 不同配置模式树种存活影响因素 |
7.2.5 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因素 |
7.3 讨论 |
7.3.1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7.3.2 不同配置模式各树种存活和生长差异 |
7.3.3 不同配置模式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影响因素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宁夏羊场湾煤炭基地造林树种初步选择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煤炭基地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2.1 煤炭基地适生树种筛选 |
1.2.2 煤炭基地适生草种筛选 |
1.2.3 煤炭基地植被恢复技术 |
1.3 树种抗旱性评价 |
1.3.1 抗旱性的鉴定方法 |
1.3.2 抗旱性鉴定指标 |
1.4 树木滞尘机理与方式 |
1.4.1 滞尘机理 |
1.4.2 滞尘方式 |
1.5 研究展望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树种抗旱性试验方法 |
2.3.2 树种耐尘性试验方法 |
2.4 测定指标 |
2.4.1 抗旱性指标 |
2.4.2 耐尘性指标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干旱胁迫下不同树种苗期生长、生理变化及抗旱性评价 |
3.1.1 干旱胁迫下盆栽土壤含水量变化 |
3.1.2 干旱胁迫对不同树种苗期生长的影响 |
3.1.3 干旱胁迫对不同树种苗期水分生理影响 |
3.1.4 干旱胁迫下不同树种苗期叶片相对电导率比较 |
3.1.5 干旱胁迫对不同树种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6 干旱胁迫对不同树种苗期CAT、POD、SOD、MDA、Pro含量的影响 |
3.1.7 树种抗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8 树种抗旱性综合评价 |
3.2 不同滞尘处理下树种苗期生长、生理变化及耐尘性评价 |
3.2.1 滞尘对不同树种苗期生长的影响 |
3.2.2 不同树种苗期滞尘量的变化 |
3.2.3 滞尘对不同树种苗期为害指数的影响 |
3.2.4 滞尘对不同树种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5 树种耐尘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6 树种耐尘性综合评价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树种抗旱性比较 |
4.1.2 不同树种耐尘性比较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种群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沙棘人工林培育经营研究进展 |
1.2.2. 萌蘖更新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1.2.3. 坡面微地形植被分布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3 气候水文特征 |
2.4 土壤植被特征 |
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种群更新调查与种群动态分析方法 |
3.2.2. 种群更新标准 |
3.2.3. 坡面土壤水分与养分的调查与测定 |
3.2.4. 生境分类及分析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不同密度沙棘种群结构与动态 |
4.1. 种群数量特征 |
4.2. 沙棘种群年龄结构与种群类型 |
4.3 沙棘种群生命表分析及生存分析 |
4.3.1. 沙棘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 |
4.3.2. 沙棘种群存活曲线绘制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衰退沙棘林天然更新影响因素分析 |
5.1. 地形对沙棘幼苗天然更新的影响 |
5.1.1. 坡向对沙棘幼苗更新率的影响 |
5.1.2. 坡度对沙棘幼苗更新率的影响 |
5.2. 微地形对沙棘幼苗天然更新的影响 |
5.2.1. 微地形对沙棘种群更新特征的影响 |
5.2.2. 微地形对沙棘个体萌生特征的影响 |
5.3. 土壤理化性质对沙棘幼苗天然更新的影响 |
5.3.1. 不同更新程度沙棘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 |
5.3.2. 不同更新程度沙棘人工林土壤养分异质性 |
5.3.3. 幼苗生长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衰退沙棘林更新的环境影响机制 |
6.1. 聚类分析 |
6.2. 冗余分析 |
6.2.1 环境梯度分析 |
6.2.2 样地分布梯度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黄土高原丛枝菌根真菌(AMF)提高刺槐抗旱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丛枝菌根真菌(AMF) |
1.1.1 AMF概述 |
1.1.2 AMF分类 |
1.2 AMF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2.1 形态学方法 |
1.2.2 其它方法 |
1.3 影响AMF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
1.3.1 土壤状况 |
1.3.2 宿主植物 |
1.4 AMF的生态学效应 |
1.4.1 影响植物群落结构和演替 |
1.4.2 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1.4.3 对宿主生长的影响 |
1.4.4 菌丝效应 |
1.5 AMF提高宿主抗旱性的机制 |
1.5.1 菌丝网络增加宿主根系吸收范围 |
1.5.2 提高宿主的光合能力 |
1.5.3 增强宿主保水和抗氧化能力 |
1.5.4 促进宿主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
1.5.5 稳定和改善土壤团聚体 |
1.5.6 AMF提高宿主抗旱性的分子机制 |
1.6 刺槐根际微生物研究 |
1.6.1 刺槐AMF资源及分布 |
1.6.2 刺槐AMF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
1.6.3 刺槐AMF的接种效应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府谷半干旱区不同林木根际AMF资源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地概况 |
2.1.2 样品采集 |
2.1.3 AMF分离与鉴定 |
2.1.4 AMF多样性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AMF的形态特征 |
2.2.2 AMF的分布 |
2.2.3 AMF属的分离频度、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
2.2.4 AMF种的分离频度 |
2.2.5 AMF种的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
2.3 讨论 第三章 府谷半干旱区不同林木根际AMF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地概况 |
3.1.2 样品采集 |
3.1.3 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测定 |
3.1.4 球囊霉素含量的测定 |
3.1.5 土壤含水量测定 |
3.1.6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1.7 土壤酶活性测定 |
3.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 |
3.2.2 土壤球囊霉素含量 |
3.2.3 土壤理化性质 |
3.2.4 土壤酶活性 |
3.2.5 AMF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 |
3.2.6 AMF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3.2.7 AMF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 |
3.2.8 AMF与土壤因子的通径分析 |
3.3 讨论 第四章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刺槐根际AMF资源调查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地概况 |
4.1.2 样品采集 |
4.1.3 AMF分离与鉴定 |
4.1.4 AMF多样性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AMF的形态特征 |
4.2.2 AMF的分布 |
4.2.3 AMF属的分离频度、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
4.2.4 AMF种的分离频度 |
4.2.5 AMF种的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半干旱区刺槐根际AMF与土壤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地概况 |
5.1.2 样品采集 |
5.1.3 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测定 |
5.1.4 土壤含水量测定和气候因子分析 |
5.1.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5.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 |
5.2.2 土壤含水量、年均降雨量和年均气温 |
5.2.3 土壤理化性质 |
5.2.4 AMF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 |
5.2.5 AMF与年均降雨量和气温的相关性 |
5.2.6 AMF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5.2.7 AMF与土壤和气候因子的通径分析 |
5.2.8 AMF相对多度与土壤和气候因子的冗余分析 |
5.3 讨论 第六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AMF对刺槐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6.1 试验材料 |
6.1.1 主要试剂 |
6.1.2 主要设备 |
6.1.3 供试植物和菌剂 |
6.1.4 培养基质 |
6.2 试验方法 |
6.2.1 试验设计 |
6.2.2 菌根侵染率的测定 |
6.2.3 生长指标的测定 |
6.2.4 水分饱和亏缺和电解质渗出率的测定 |
6.2.5 叶绿体色素和SPAD的测定 |
6.2.6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6.2.7 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
6.2.8 数据处理 |
6.3 结果分析 |
6.3.1 对侵染率及生长的影响 |
6.3.2 对水分饱和亏缺和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 |
6.3.3 对叶绿体色素和 SPAD 的影响 |
6.3.4 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6.3.5 对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6.4 讨论 第七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AMF对刺槐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7.1 试验材料 |
7.1.1 主要试剂 |
7.1.2 主要仪器设备 |
7.1.3 供试植物和菌剂 |
7.1.4 培养基质 |
7.2 试验方法 |
7.2.1 试验设计 |
7.2.2 O_2含量的测定 |
7.2.3 H_2O_2含量的测定 |
7.2.4 MDA含量的测定 |
7.2.5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7.2.6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7.2.7 SOD活性的测定 |
7.2.8 POD活性的测定 |
7.2.9 CAT活性的测定 |
7.2.10 APX活性的测定 |
7.2.11 GR活性的测定 |
7.2.12 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差异检测 |
7.2.13 数据处理 |
7.3 结果分析 |
7.3.1 对O_2含量的影响 |
7.3.2 对H_2O_2含量的影响 |
7.3.3 对MDA含量的影响 |
7.3.4 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7.3.5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7.3.6 对SOD活性的影响 |
7.3.7 对POD活性的影响 |
7.3.8 对CAT活性的影响 |
7.3.9 对APX活性的影响 |
7.3.10 对GR活性的影响 |
7.3.11 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
7.4 讨论与结论 |
7.4.1 AMF与活性氧代谢 |
7.4.2 AMF与脯氨酸 |
7.4.3 AMF与抗氧化酶活性 |
7.4.4 AMF与抗氧化酶基因表达 第八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AMF对刺槐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8.1 试验材料 |
8.1.1 主要试剂 |
8.1.2 主要仪器设备 |
8.1.3 供试植物和菌剂 |
8.1.4 培养基质 |
8.2 试验方法 |
8.2.1 试验设计 |
8.2.2 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
8.2.3 刺槐AQP基因的克隆 |
8.2.4 AQP基因的表达分析 |
8.2.5 qRT-PCR数据处理与分析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不同水分条件下AMF对刺槐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8.3.2 刺槐AQP基因的全长序列分析 |
8.3.3 刺槐AQP基因编码氨基酸的多重比较与系统发育分析 |
8.3.4 刺槐AQP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
8.3.5 刺槐AQP基因的表达分析 |
8.4 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创新点 |
9.2 研究结论 |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 致谢 作者简介 |
(9)基于风景园林的沙地绿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2. 研究目的 |
1.2.1. 改变人们对沙地绿化的认识 |
1.2.2. 为以北方为主的沙地风景园林绿化提供新思路 |
1.2.3. 开启有风景园林特色的沙地绿化局面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实地调研法 |
1.3.3. 归纳论证法 |
1.3.4. 可行性论证 |
1.4. 研究对象与范畴 |
1.5. 国内外沙地绿化动态 |
1.5.1. 国外沙地绿化动态 |
1.5.2. 国内沙地绿化动态 |
1.5.3. 研究前景 |
1.6.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7. 研究框架 |
2. 沙地治理 |
2.1. 沙地的起因 |
2.2. 沙地的危害 |
2.3. 沙地治理的必要性 |
2.4. 沙地治理类型 |
2.4.1. 绿化治沙 |
2.4.2. 工程治沙 |
2.4.3. 以农治沙 |
2.4.4. 以沙治沙 |
2.4.5. 以水治沙 |
2.4.6 沙地治理总结 |
2.5. 沙地绿化的措施 |
2.5.1. 封沙育林育草 |
2.5.2. 飞机播种造林种草 |
2.5.3. 生物结皮固沙 |
2.5.4. 营建沙地防护林网 |
2.6. 沙地绿化发展 |
2.6.1. 因害设防 |
2.6.2. 趋利避害 |
2.6.3. 变害为利 |
2.6.4 绿化发展小结 |
2.7. 沙地绿化的功效 |
2.8. 小结 |
3. 基于风景园林的沙地绿化 |
3.1. 对基于风景园林的沙地绿化的理解 |
3.1.1. 风景园林绿化 |
3.1.2 基于风景园林沙地绿化理论雏形 |
3.1.3. 风景园林沙地绿化的定义 |
3.2. 基于风景园林沙地绿化的必然性 |
3.2.1. 世界范围内对待沙地绿化态度的转变 |
3.2.2. 基于风景园林沙地绿化的可行前提 |
3.2.3. 对沙地风景园林绿化的需求 |
3.2.4. 政策导向 |
3.3. 基于风景园林沙地绿化的目的 |
3.3.1. 优化沙地人居环境 |
3.3.2. 展示沙地风貌 |
3.3.3. 改善沙地绿化模式 |
3.4. 基于风景园林沙地绿化的原则 |
3.4.1. 治沙为本 |
3.4.2. 沙地资源合理利用 |
3.4.3. 沙地可持续绿化 |
3.5. 沙地园林绿化环境优劣势分析 |
3.5.1. 地貌条件 |
3.5.2. 气候条件 |
3.6. 基于风景园林沙地绿化元素 |
3.7. 基于风景园林沙地绿化的特点 |
3.8. 沙地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分析 |
3.8.1. 生态角度 |
3.8.2. 植物演替角度 |
3.8.3. 空间角度 |
3.9. 基于沙地风景园林绿化的植物选取 |
3.9.1. 植物选择的原则 |
3.9.2 植物选择的依据 |
3.9.3. 植物选择 |
3.9.4. 沙地植物园林绿化特点总结 |
4. 风景园林沙地绿化功能设置 |
4.1. 沙地观光 |
4.1.1. 农业景观观光 |
4.1.2. 林业景观观光 |
4.1.3. 沙地景观观光 |
4.2. 科研教学 |
4.2.1. 沙地植物园 |
4.2.2. 科研实践园 |
4.3. 小结 |
5. 实践 |
5.1. 基本状况 |
5.1.1. 气候分析 |
5.1.2. 土壤分析 |
5.1.3. 旅游资源分析 |
5.1.4. 植被资源分析 |
5.1.5. 动物资源分析 |
5.2. 沙地风景园林绿化探索 |
5.3. 沙地风景园林绿化实践 |
5.3.1. 三层复合式防护林带 |
5.3.2. 绿化措施展示园 |
5.3.3. 种苗花卉繁育园 |
5.3.4. 苗木交易集散园 |
5.3.5. 观光林业示范园 |
5.3.6. 科研教学实践园 |
5.3.7. 生态旅游体验园 |
5.4. 实践总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与植被配置模式研究 ——以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准格尔旗的生态环境建设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水土保持植被建设进展 |
1.2.1 水土流失与植被建设 |
1.2.2 林草植物措施研究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土壤侵蚀类型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及分布 |
2.2.3 经济情况 |
2.3 土地利用概况 |
2.3.1 土地利用现状 |
2.3.2 土地利用系统特征 |
2.3.3 土地结构调整 |
2.4 小结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 |
3.1.2 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 |
3.1.3 社会效益监测与评价 |
3.2 研究方法 |
4 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配置的理论与经验 |
4.1 原理 |
4.1.1 生态学原理 |
4.1.2 物质循环平衡原理 |
4.1.3 三大效益互相协调原理 |
4.2 原则 |
4.2.1 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为主原则 |
4.2.2 造林种草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原则 |
4.2.3 植被建设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原则 |
4.2.4 整体优化原则 |
4.2.5 生态关系协调原则 |
4.2.6 典型示范、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原则 |
4.2.7 最小风险与最大效益原则 |
4.2.8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 目标 |
4.4 经验与主要问题 |
4.4.1 经验 |
4.4.2 主要问题 |
5 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分析 |
5.1 生物多样性分析 |
5.1.1 草本群落特征值计算 |
5.1.2 不同林龄间林下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对比 |
5.1.3 不同立地类型间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对比 |
5.1.4 灌草层的单位而积生物量对比 |
5.2 涵养水源功能分析 |
5.2.1 林冠层截留性能 |
5.2.2 枯落物溶水性能 |
5.2.3 表土层渗吸性能 |
5.3 改良土壤功能分析 |
5.3.1 沙棘根系固土作用 |
5.3.2 有利于土壤剖面的形成 |
5.3.3 改良土壤化学性质 |
5.3.4 改良土壤物理性质 |
5.4 保水减沙功能分析 |
5.4.1 保水减沙监测数据分析 |
5.4.2 保水减沙效益 |
5.5 经济效益分析 |
5.5.1 经济效益分析依据 |
5.5.2 经济效益分析 |
5.6 社会效益分析 |
5.6.1 社会效益分析 |
5.6.2 社会效益评价 |
6 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1 东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 |
6.1.1 黄土区梁峁坡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1.2 黄土区沟谷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1.3 黄土区阳坡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1.4 黄土区阴坡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2 西南部砒砂岩沟壑区 |
6.2.1 砒砂岩区盖土缓坡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2.2 砒砂岩区陡急沟坡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2.3 砒砂岩区沟道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3 北部库布齐风沙区 |
6.3.1 半固定沙丘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3.2 盖沙土沙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4 黄河南岸平原区 |
6.5 共有立地条件类型 |
6.5.1 川台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5.2 河涧地生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5.3 河谷漫坡盐渍化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5.4 盐碱河滩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沙地造林的先锋树种—沙棘(论文参考文献)
- [1]毛乌素沙地立地类型划分与抗逆树种筛选[J]. 任余艳,韩易良,刘朝霞,何金军,郑玉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01)
- [2]立地条件对吴起沙棘人工林衰退及更新的影响[D]. 汪晓.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半干旱草原煤矿沉陷区复垦植被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特征[D]. 郭洋楠. 内蒙古大学, 2020
- [4]砒砂岩区三种林地持水性能与林木耗水规律研究[D]. 刘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半干旱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植被演替规律研究[D]. 赵冰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6]宁夏羊场湾煤炭基地造林树种初步选择与评价[D]. 朱小芳. 宁夏大学, 2019(02)
- [7]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种群更新研究[D]. 张恰咛.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黄土高原丛枝菌根真菌(AMF)提高刺槐抗旱性机制[D]. 何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9]基于风景园林的沙地绿化研究[D]. 赵英力.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1)
- [10]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与植被配置模式研究 ——以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地区为例[D]. 夏静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