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颌面部肿瘤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蕊,李立恒,谢丽娟,胥爱文,王钟华[1](2016)在《微血管模式、密度及影像学参数对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微血管模式、密度以及影像学参数与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148例,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CD31、CD105单克隆抗体表达及检测涎腺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比较CT灌注参数、微血管密度(MVD)参数在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CD31在恶性肿瘤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05在恶性肿瘤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灌注参数BF、BV、PS值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MTT参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分析肿瘤各灌注各参数值与MVD的相关性,结果显示BF、PS、BV、MTT与MVD之间呈正相关性。结论 CT灌注参数可较准确地定量分析肿瘤血流灌注状态,微血管密度(MVD)、CD105可特异性标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的评价中发挥着有积极作用。
苏丹柯[2](2011)在《CT灌注成像对鼻咽癌放疗后瘤灶区病变性质判断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建立新西兰兔VX2鼻咽癌模型的基础上,对该模型进行放疗后瘤灶区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探讨借助该动物模型针对NPC放疗后病灶性质进行MSCT灌注诊断研究的病理基础及其可行性,为寻求新的、适合临床应用于NPC放疗后病灶性质诊断的影像学手段奠定实验研究基础和相关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在CT定位引导下将备置好的VX2肿瘤组织悬液注入新西兰兔鼻咽顶后壁,建立兔VX2鼻咽癌模型;模型肿瘤放疗结束1周后进行MSCT灌注成像,继而进行病理解剖;将获取的病灶区MSCT灌注参数等资料与相关病理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2只新西兰大白兔鼻咽部肿瘤移植成功并进入研究,接种4周后CT显示其鼻咽部形成直径为1.5cm-5cm之实性肿物,模型制作成功率为75.9%(22/29)。22只模型兔放疗结束1周后病理检查证实:鼻咽部肿瘤残留组模型兔12只,无肿瘤残留组模型兔10只;残留组病灶MVD平均值高于非残留组(P<0.05)。CT灌注检查显示残留组病灶BF、BV、PS值均数高于非残留组(P<0.05)、MTT值明显低于非残留组(P<0.05),两组病灶的BF、BV、PS值均与局部MVD值呈显着的正相关性,而MTT值与MVD值均呈显着的负相关性。结论兔VX2动物模型肿瘤血供丰富,瘤株是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与人类鼻咽癌的病理类型和生物学性质有共性,故兔VX2鼻咽癌模型是人类鼻咽癌实验研究较理想的动物模型。兔VX2鼻咽癌模型造模方法简便易行且造模成功率高、研究中的可重复性好,动物大小及其鼻咽种植瘤等均适合于CT等影像学成像研究。兔VX2鼻咽癌模型放疗后残留组与非残留组病灶局部的MSCT灌注参数以及MVD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病灶局部的MSCT灌注参数均与MVD值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故采用兔VX2鼻咽癌模型和MSCT灌注成像技术对鼻咽癌放疗后病灶区的病变性质进行鉴别诊断研究是具有可行性依据的,MSCT灌注成像极有可能成为新的、适合临床应用于NPC放疗后病灶性质诊断的影像学技术手段。目的在前期动物模型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利用CT灌注成像技术对人类鼻咽癌放疗后病灶性质进行前瞻性的临床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研究,探讨鼻咽癌放疗后不同性质病变的CT灌注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依据,评价CT灌注成像技术在此临床领域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总体疗效寻求新的影像学技术手段。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174例T2-T3期鼻咽癌放疗后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 (MSCT)灌注成像及病理检查,将获取的病灶区CT灌注参数等资料与相关病理资料进行对照研究,对病理证实的放疗后局部残留组(81例)和非残留组(93例)病灶的CT灌注参数、时间密度曲线(TDC)形态及其MVD值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和灌注参数与MVD相关性分析。结果人类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残留灶的TDC类型以“速升缓降型”和“速升速降型”为主,而非残留灶的TDC类型以“缓升缓降型”和“平坦型”为主;局部残留灶较非残留灶具有更高的BF、BV、PS值及更低的MTT值,残留灶与非残留灶的上述CT灌注参数和TDC征象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人类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残留灶和非残留灶的CT灌注值与病灶MVD的相关性研究结果类似于动物模型研究结果,即放疗后病灶区的BF、BV、PS值亦均与MVD呈正相关,MTT值亦与肿瘤MVD呈负相关。结论①人类鼻咽癌与模型兔VX2鼻咽癌的CT灌注特点相类似,其放疗后肿瘤残留灶与非肿瘤残留灶的CT灌注参数和TDC形态等均各具特点,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故采用CT灌注成像技术鉴别诊断人类鼻咽癌放疗后病灶区的病变性质是具备可行性依据的。②人类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残留灶TDC类型以“速升缓降型”和“速升速降型”为主,而非残留灶的TDC类型以“缓升缓降型”和“平坦型”为主;局部残留灶较非残留灶具有更高的BF、BV、PS值及更低的MTT值;鉴于局部残留灶与非残留灶的上述CT灌注参数和TDC征象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故其可作为人类鼻咽癌放疗后肿瘤残留灶与非肿瘤残留灶重要的CT灌注鉴别诊断依据。③人类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残留灶和非残留灶的CT灌注值与病灶MVD的相关性研究结果类似于动物模型研究结果,即放疗后病灶区的BF、BV、PS值亦均与MVD呈正相关,MTT值亦与肿瘤MVD呈负相关,故CT灌注成像技术有可能替代病理学活检定性诊断和MVD分析,成为更适用于临床应用的、可较常规非功能影像学检查更早期准确地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局部病灶性质和评估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一种新的、有效和无创的功能影像学检查手段。目的研究鼻咽癌残留病灶的CT灌注参数诊断临界值,评价其对鼻咽癌放疗后残留病灶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和学校道德伦理审查委员会同意,所有病人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为186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其中男97例,女89例,年龄22-61岁,平均为43.2岁。186例病例按鼻咽部放疗后瘤灶区活检的病理结果分为两组,其中残留组87例,非残留组99例。全部病例均采用GE 8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常规和灌注扫描;患者均采用仰卧位进行检查;灌注分析之感兴趣区均取在同一层面内;常规平扫:扫描范围上界为海绵窦上缘、下界为上颌骨齿槽突,层厚5 mm,重建间隔10mm,螺距0.625;灌注成像扫描:根据平扫图像,选择显示肿块(或原病灶区)最大直径的相邻4层进行同层动态扫描;将造影剂首过前的图像作为基准图像;扫描参数:80KV/80mAs,矩阵512×512,视野320mm×320mm,每层层厚设定为5mm,4层共扫描2cm厚度,注射速率4.5ml/s,延迟8s开始扫描,扫描速度4层/0.65s,共扫描55.65s。所有患者进行CT灌注扫描后,按病理结果分为两组进行灌注参数分析研究,即残留组(n=87)和非残留组(n=99)。利用两样本t检验对两组CT灌注值进行统计分析;在ROC曲线指导下,将有统计学有意义的CT灌注参数制成ROC曲线,确定诊断肿瘤残留病灶的最佳诊断临界值,计算该临界值对肿瘤残留病灶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鼻咽癌放疗后残留组和非残留组之间的灌注参数BF、BV、PS值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值均数之间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BF、BV、PS参数诊断肿瘤残留的最佳诊断临界值分别为337.20(ml/100g/min)/10.18(100g/min)和17.34(ml/100g/min),其诊断肿瘤残留的灵敏度分别为92.6%、96.3%和81.5%,特异度分别为76.2%、81%和61.9%,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1,0.938和0.780。虽然两组MTT值均数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组MTT值重叠多、无法获得最佳诊断临界值。结论CT灌注成像参数可量化反映鼻咽癌放疗后局部病灶区不同性质组织或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等功能信息;采用通过ROC曲线确定的鼻咽癌残留病灶的CT灌注参数诊断临界值作为量化诊断指标,能较准确地对鼻咽癌放疗后残留病灶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陈文,严艳,付传明,刘超,汪令生,陈伦刚[3](2011)在《多层螺旋CT口底癌灌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口底癌MS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研究口底癌的MSCT灌注特征。方法:19例口底癌患者行MSCT灌注检查,全部为活检或病理证实;分别测量口底癌组织和自身残存正常口底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作为灌注指标,比较灌注值差异,以评价口底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规律性。结果:19例中口底癌组织CT灌注值BF为(118.179±43.968)ml.min-1.100g-1,BV为(5.283±1.519)ml.100g-1,MTT为(3.623±1.159)S,PS为(20.981±6.874)ml.min-1;自身正常口底组织BF为(19.626±7.041)ml.min-1.100g-1,BV为(1.960±0.616)ml.100g-1,MTT为(12.326±5.276)S,PS为(9.026±3.2391)ml.min-1,两组灌注值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口底癌的MSCT灌注成像方法可行,灌注数据获得简单快捷,能够定量的反映出口底癌的血流灌注变化。
王丽君[4](2010)在《颌面颈部正常组织及头颈部鳞癌CT灌注成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测量颌面颈部正常组织(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肉、舌、腮腺、颌下腺)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最大斜率(slope) tan值,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lood flow, BF)、血容量(blood volume, 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及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capillary 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 PS),为头颈部病变CT灌注的研究提供基础。2.比较健侧与患侧颌下腺、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肉灌注参数有无差别,评价肿瘤对周围正常组织灌注参数的影响。3.测量头颈部鳞癌(squamous cell cancer,SCCA)CT灌注参数(BF、BV、PS、MTT)、TDC的最大斜率tan值。4.比较头颈部鳞癌与周围正常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肉的各灌注参数值是否存在差异。5.比较不同分化度头颈部鳞癌各灌注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材料与方法1.对81例颌面颈部病变(其中包括30例头颈部鳞癌)的正常组织(舌、腮腺、颌下腺、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肉)、30例头颈部鳞癌36个病灶进行CT灌注扫描,所得数据传至Advanced Workstation42工作站,应用GE perfusion3软件测量颌面颈部正常组织(舌、腮腺、颌下腺、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肉、CT灌注参数:BF、BV、PS、MTT及TDC的最大斜率tan值,用t检验比较健侧与患侧颌下腺、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肉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用方差检验分析头颈部鳞癌与正常肌肉组织间、以及正常肌肉组织之间各相同灌注参数间是否存在差异。2.比较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头颈部鳞癌各相同灌注参数之间有无差异。结果统计显示患侧颌下腺、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肉与健侧颌下腺、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部肌各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颌下腺、腮腺、舌、胸锁乳突肌、咀嚼肌、颈部肌肉tan、BF、BV、PS值依次由高到低,MTT依次出低到高。胸锁乳突肌与颈部肌肉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部鳞癌各灌注参数与胸锁乳突肌、咀嚼肌、颈部肌肉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与高分化两组之间比较,tan、BF、BV、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an、BF、(P<0.01=, BV (P<0.05=, PS、MTT无差别。低分化组与中分化组比较,tan、BF、BV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TT无差别。中分化组与高分化组比较,tan、BF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V、PS、MTT无差别。结论1.颌下腺、腮腺灌注参数值较高,胸锁乳突肌、咀嚼肌、颈部肌肉灌注参数值较低。舌灌注参数值介于二者之间。2.头颈部鳞癌与正常肌肉间的各灌注参数均存在显着性差异,CT灌注成像对于鉴别头颈部鳞癌病变组织与正常肌肉组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弥补了普通CT的不足。3.低分化SCCA与高分化SCCA两组之间比较,tan、BF、BV、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化组与中分化组SCCA匕较,tan、BF、BV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分化组与高分化组比较,tan、BF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4.各灌注参数值中,BF、BV、PS、MTT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可重复性差,tan值相对恒定,可重复性强,tan值可以作为鉴别不同正常组织、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一个比较稳定的参数。
陈文,陈伦刚,严艳,邹建华,刘超[5](2010)在《舌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舌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T、MRI已经成为舌癌术前常规检查方法,但舌癌的CT灌注研究国内外文献报道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舌癌MS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研究舌癌的MSCT灌注特征,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对2005年9月至2月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13例舌癌患者行MSCT灌注扫描,所有患者均对CT
陈文,陈伦刚[6](2009)在《CT灌注成像在颌面部肿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杨洁[7](2009)在《双源CT灌注成像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CT灌注特征,探讨CT灌注成像在颈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临床扪及颈部包块疑为淋巴结肿大患者40例行DSCT灌注扫描及常规增强扫描。其中30例患者共34个淋巴结经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证实为淋巴结病变,纳入研究对象。另10例中,2例图像伪影较严重,8例未行手术,无病理结果,予以剔除。获得的灌注参数有: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通透性(permeability,Per),Patlak血容量(Patlak blood flow,PBV)。利用DynEva软件得出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TDC),根据TDC得出各淋巴结的TDC参数,包括:平扫CT值、强化峰值(peak enhancemet,PE)、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相对强化值(relative enhancement value,REV.REV=峰值-平扫CT值)。根据常规增强扫描图像和MPR重建图像获得各病变淋巴结的形态学指标,包括:淋巴结的长径(longtitude,L)、横径(transverse,T)、边界、有无坏死、有无钙化、强化程度等。根据病理结果将34个病变淋巴结分为良、恶性两组。统计不同性质淋巴结的各灌注参数值,应用t检验对良性组与恶性组的各灌注参数及TDC参数进行比较。将恶性组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分为淋巴瘤、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其他癌(鳞癌、腺癌)转移淋巴结3组,并应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比较3组恶性淋巴结在以上方面的差异。p<0.05作为差异显着性标准。应用x2检验或秩和检验对各形态学指标在良、恶性淋巴结组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最后根据良、恶性淋巴结的灌注指标及形态学指标分别建立判别函数,对良恶性淋巴结进行判别分析(Discriminate Analysis),得出利用各灌注指标和形态学指标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符合率。结果(1)病理结果本研究34个淋巴结中,8个为良性:慢性淋巴结炎2个,反应性淋巴结增生4个,结核2个; 26个为恶性:淋巴瘤10个,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8个,其它癌(鳞癌、腺癌)转移淋巴结8个,分别为鼻咽癌、肺癌、喉癌、下咽癌转移所致。(2)良、恶性淋巴结的灌注参数及比较良性淋巴结BF值为90.85±28.86(ml·100ml-1·min-1),BV值为120.60±32.93(ml/1000ml)PBV值为83.16±39.04(ml/1000ml),Per值为54.78±8.23 (0.5ml·100ml-1·min-1)。恶性淋巴结BF值为133.03±58.39ml·100ml-1·min-1,BV值为136.24±33.14(ml/1000ml),PBV值为134.72±47.29(ml/1000ml),Per值为59.13±15.81(0.5ml·100ml-1·min-1)。其中,恶性淋巴结BF、BV、PBV值高于良性淋巴结,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值在良、恶性淋巴结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淋巴结中,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BF值(279.12±89.85ml·100ml-1·min-1)、BV值(267.30±80.56m/1000ml)及PBV值(314.00±122.22 ml/10000ml)明显高于淋巴瘤及其他癌(鳞癌、腺癌)转移淋巴结,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值在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淋巴瘤与其他癌(鳞癌、腺癌)转移淋巴结间灌注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3)良、恶性淋巴结的TDC曲线形态良性(炎性、反应性增生、结核)淋巴结TDC曲线以缓升型为主(75%);淋巴瘤TDC曲线以低平型为主(60%);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TDC以速升速降型为主(62.5%);其他癌(鳞癌、腺癌)转移淋巴结TDC以速升缓降型为主(62.5%)。(4)良、恶性淋巴结的TDC曲线参数及比较良性淋巴结PE值为69.86±12.16HU,TTP值为41.94±4.93s,REV值为19.81±4.27HU,恶性淋巴结PE值为81.46±23.79HU,TTP值为16.77±9.70s,REV值为35.85±23.97HU。其中恶性淋巴结TTP值明显短于良性淋巴结,REV值明显高于良性淋巴结,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淋巴结PE值稍高于良性淋巴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淋巴结组中,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PE值(105.28±27.69HU)明显高于淋巴瘤(75.87±15.63HU)及其他癌(鳞癌、腺癌)转移淋巴结(70.25±10.78HU),REV值(63.59±26.69HU)明显高于淋巴瘤(27.03±9.58HU)及其他癌(鳞癌、腺癌)转移淋巴结(25.21±10.36HU),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与其他癌(鳞癌、腺癌)转移淋巴结间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5)淋巴结的边缘、淋巴结内是否坏死、钙化及淋巴结的强化程度在良、恶性淋巴结间存在差异(p<0.05)。灌注后延迟25s增强时良、恶性淋巴结间的强化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灌注后延迟60s增强时良、恶性淋巴结间的强化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6)形态学指标鉴别淋巴结良恶性的准确率为91.1%;灌注指标鉴别淋巴结良恶性的准确率达97.06%。结论1.CT灌注成像有助于鉴别颈部淋巴结病变的良、恶性。恶性淋巴结病变的BF、BV及PBV值较良性淋巴结高,TTP值较良性淋巴结短,REV值较良性淋巴结大。利用灌注参数鉴别淋巴结的良、恶性,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7.06%。2.颈部恶性淋巴结病变中,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BF值、BV值、PBV值、PE值及REV值明显高于淋巴瘤及其他癌(鳞癌、腺癌)转移淋巴结,有一定的特异性。3.良性淋巴结TDC以缓升型为主,淋巴瘤TDC以低平型为主,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TDC以速升速降型为主,其他癌(鳞癌、腺癌)转移淋巴结TDC以速升缓降型为主。4.CT灌注成像后所进行的常规增强扫描,以延迟25s增强较延迟60s增强更有助于鉴别颈部淋巴结病变的良、恶性。5.淋巴结的形态学指标(淋巴结边缘、淋巴结内是否坏死及淋巴结强化程度)有助于鉴别颈部淋巴结病变的良、恶性,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1.1%。
朱学芬[8](2008)在《涎腺肿瘤CT灌注成像和微血管密度表达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涎腺肿瘤(salivary gland tumor)是口腔颌面部所特有的第二大类肿瘤,约占22.7%,常造成患者容貌的损害,加重病人心理负担,其生长依赖于血管的生成。与总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相比,CD105更能准确反映内皮细胞的增值状态,是目前衡量内皮细胞增值状态较准确的指标。CT灌注成像可以通过观察血流量的改变,发现病变和鉴别病灶性质。本课题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涎腺肿瘤手术后石蜡切片中CD34及CD105的表达情况,观察并计数涎腺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同时通过研究涎腺肿瘤的CT灌注成像特点,探讨其参数与MVD之间的相关性,为涎腺肿瘤早期发现及正确诊断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材料和方法1.选取涎腺肿瘤33例,年龄范围16~71岁,平均37.3岁。术前经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 CTP),获得病灶组织灌注图像,测量灌注参数,术后经病理确诊。2.采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以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鼠抗人CD105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检测涎腺肿瘤组织的MVD。正常腺体做对照。3.统计分析MVD在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差异;比较CT灌注参数在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的差异,比较MVD和CT灌注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1.肿瘤内的微血管均有表达,但分布不均。15例良性肿瘤的MVD(CD34标记)均值为(25.87±14.75)个/100倍视野,恶性肿瘤的MVD(CD34标记)均值为(31.61±12.74)个/100倍视野,两组之间比较,t=-1.20,p=0.24,差异无统计学显着性。2.CD105阳性着色主要分布在肿瘤细胞膜/或细胞浆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着色为棕色的粗颗粒,内皮细胞为深褐色,在大血管往往不表达,在新生血管中的分布不均匀一致,且很少见到明显的管腔。15例良性肿瘤的MVD(CD105标记)均值为(16.87±9.36)个/100倍视野,恶性肿瘤的MVD(CD105标记)均值为(21.11±8.51)个/100倍视野,两组之间比较,t=-1.36,p=0.18,差异无统计学显着性。3.恶性肿瘤组的BF、BV、PS均值均大于良性肿瘤组,差异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两组之间的MTT得到的P值为0.93,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灌注参数BF、BV及PS与MVD计数呈正相关,差异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1),MTT与MVD计数无相关性。结论作为肿瘤血管标记物计数MVD,CD105更加特异的标染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CT灌注成像是一种较为准确的人体活体定量分析肿瘤血流灌注状态的方法,在涎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肿瘤生物学行为评价等方面有可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杨智云,孟悛非,徐巧兰,李树荣,严超贵,谢红波,杨旭峰,彭谦,赖英荣[9](2007)在《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表现与微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 CT 灌注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对85例共88个(恶性77个,良性11个)头颈部肿瘤术前行 CT 灌注检查。采用螺旋 CT 机自带软件绘制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 ROI 强化峰值(PH)、达峰时间(PT)、平均通过时间(MTT),病灶相对强化峰值(RPH)和灌注量(PF)。其中35例切取与 CT 灌注靶层面相同的组织切片,行 CD34、VEGF 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 CT 灌注成像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 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头颈部肿瘤 CT 灌注成像 TDC 主要有3种类型,77个恶性肿瘤中53个(68.9%)表现为速升速降型;9个淋巴瘤中6个 TDC 表现为低平型曲线,与68个其他肿瘤中仅有9个为低平型曲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状腺癌呈高灌注,其 PF(中位数为82.2 ml·min-1·100 g-1)与淋巴瘤 PF(中位数为24.5 ml·min-1·100 g-1)、头颈鳞癌 PF(中位数为23.8ml·min-1·100 g-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1个良性肿瘤的 MVD 均数为(44.7±3.4)条/高倍视野,24个恶性肿瘤的 MVD 为(49.6±14.8)条/高倍视野,良恶性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 在恶性肿瘤呈强阳性者15个,弱阳性9个;在良性肿瘤呈强阳性1个,弱阳性10个,VEGF 的表达强阳性率在良、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MVD(中位数40.0)与 PH(中位数26.9)、RPH(中位数14.5)和 PF(中位数46.8)有明显相关性(r 值分别为0.35、45.49和0.41),VEGF(中位数4.0)表达与 MTT(中位数16.7)呈负相关(r=-0.41)。结论CT 灌注成像 TDC 形态对头颈部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MVD、VEGF 与 CT 灌注相关,CT 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肿瘤微循环情况。
张小波[10](2007)在《孤立性肺肿块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评价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和分析孤立性肺肿块各灌注参数、时间-密度曲线与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相关关系,探讨其评价肺肿瘤血管生成状态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1、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7月至2007年2月经胸部X线片及胸部MSCT扫描检查发现有孤立性肺肿块的患者共52例,行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男34例,女18例,年龄13~75岁,平均年龄52.8岁;病变直径1.9~6.5cm,平均3.8cm。其中39例在灌注扫描后10天内行手术切除病灶,其余13例均经胸腔镜或纤支镜活检获得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52例中恶性组38例(鳞癌16例,腺癌18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癌2例);炎性组7例(炎性假瘤3例,脓肿2例,肉芽肿2例);良性组7例(结核球6例,硬化型血管瘤1例)。2、采用SIMENSE Sensation 16层螺旋CT,首先行常规平扫,选取并确定病灶最大中心层面及相邻层面共4层为灌注层面,应用Toggling-table技术(固定多层),采用cine模式行首过期灌注扫描,当病灶直径<3cm时层厚选用3mm,当病灶直径≥3cm时层厚选用6mm。扫描参数:120KV,80mA,扫描时间0.5s/圈,数据采集时间30s。非离子对比剂(300mgI/ml)40ml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浅静脉注射,速率4ml/s,延迟6s扫描。3、所有数据输入Volume Wizard工作站:①应用Body-perfusion软件分析,获得各灌注参数对应的灌注伪彩图,并测定病灶感兴趣区的血流量(Blood Flow,BF)、相对血容量(Relative Blood Volumn,rBV)、毛细血管渗透性(Permeability,Pm)、达峰时间(Time Of Top Peak,TTP);②应用DynEva软件分析,获得病灶首过期的强化峰值(Peak Hu,PH)和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并分析曲线形态;使用最大斜率法计算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灌注值(Perfusion Value,PV)。4、39例手术病例的组织标本行常规HE染色病理学检查,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标记生物素链亲和素法)染色后进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和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情况。结果:1、除TTP外,恶性组和炎性组的PH、PV、BF、rBV、Pm等参数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以BF、Pm有显着差异(P<0.01);但恶性组和炎性组在PH、PV、BF、rBV、TTP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间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的TTP略高于恶性组和炎性组,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采用Youden指数(Youden’s index,γ)来判断PH、PV、rBV、BF和Pm等参数的诊断价值,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分别为PH(27.8%)、PV(44.4%)、rBV(50%)、BF(64.3%),Pm(75.2%),其中BF联合Pm(82.4%)的诊断效能最高。3、恶性组和炎性组的MVD、VEGF表达强度均高于良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恶性组和炎性组之间MVD、VEGF表达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微血管丰富,形态不规则,主要分布于病灶周边部,VEGF主要分布于胞浆、胞膜及少量胞外基质。炎性组微血管也较丰富,管腔较规则,管壁完整,主要分布于病灶实质部分,VEGF主要为弱阳性;良性组微血管稀疏,仅纤维包膜处见少量血管染色,VEGF多为阴性表达。所有39例手术病例的MVD与VEGF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504,P<0.01)。4、恶性组、炎性组和良性组病例的PH、PV、BF、rBV、Pm等参数值与MVD、VEGF呈正相关(P均<0.05),其中以BF、Pm与MVD、VEGF的相关性最高;各组TTP参数值与MVD、VEGF无相关性(P>0.05)。5、恶性组、良性组和炎性组之间的TDC曲线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组多为TDC-A型,曲线较快上升,峰值迟于主动脉强化峰值,达到峰值后并不立即下降或逐渐下降;良性组多为TDC-C型,曲线低平或呈平缓的上升走势,各时间点的CT值变化不大;炎性组的TDC既有TDC-A型又有TDC-B型。TDC-A型曲线和TDC-B型曲线的MVD计数、VEGF表达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与TDC-C型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肺部CT灌注成像参数PH、PV、BF、rBV、Pm有助于肺内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其中BF和Pm在鉴别良恶性肿块的价值较高,联合参数的诊断价值要高于单个参数,建议将BF联合Pm作为鉴别肺部良恶性肿块的定量指标。2、除TTP外,孤立性肺肿块的CT灌注参数PH、PV、BF、rBV、Pm与MVD、VEGF均有良好相关性,其中以BF、Pm与MVD、VEGF的相关性最高。3、时间-密度曲线(TDC)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不同类型的孤立性肺肿块的血供和血管生成情况;单纯依靠TDC类型来进行鉴别诊断价值有限,会造成假阳性的增高。4、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较好地反映孤立性肺肿块的血管生成情况,并能提供较准确的血流灌注的定量信息,它为活体评价肺肿块的血管生成状态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
二、颌面部肿瘤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颌面部肿瘤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血管模式、密度及影像学参数对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情况 |
1.3 方法 |
1.3.1 免疫组化检测CD31、CD105表达情况 |
1.3.2 CT灌注检测流程 |
1.3.3 对病例干预手段及措施 |
1.3.4 资料收集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CD31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 |
2.2 CD105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 |
2.3 良性肿瘤组与恶性肿瘤组灌注参数结果的比较 |
2.4 灌注各参数与以CD34、CD105标记的MVD比较 |
3 讨论 |
(2)CT灌注成像对鼻咽癌放疗后瘤灶区病变性质判断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兔VX2鼻咽癌模型放疗后瘤灶区病变性质的CT灌注成像诊断与病理对照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二部分 CT灌注对鼻咽癌放疗后瘤灶区病变性质 的临床诊断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三部分 CT灌注参数临界值对鼻咽癌放疗后残留 的诊断准确性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多层螺旋CT口底癌灌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CT灌注扫描前准备 |
1.3 方法 |
1.4 图像后处理及参数采集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
3.2 口底癌及其MSCT灌注特点 |
(4)颌面颈部正常组织及头颈部鳞癌CT灌注成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CT灌注方法及图像分析 |
1.3 统计方法 |
结果 |
2.1 正常颌下腺CT灌注参数 |
2.2 正常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肌CT灌注参数 |
2.3 正常颌下腺、腮腺、舌CT灌注参数比较 |
2.4 鳞癌与正常组织CT灌注参数比较 |
2.5 不同分化度SCCA灌注参数比较 |
2.6 CT灌注图 |
讨论 |
3.1 CT灌注成像原理 |
3.2 颌面颈部正常组织CT灌注参数 |
3.3 头颈部鳞癌CT灌注成像的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7)双源CT灌注成像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论文正文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综述二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8)涎腺肿瘤CT灌注成像和微血管密度表达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MSCT图像数据的采集 |
2.2 MVD的测定 |
2.3 结果判断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CD34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 |
3.2 CD105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 |
3.3 良性肿瘤组与恶性肿瘤组各灌注参数结果的比较 |
3.4 灌注各参数与以CD34标记的MVD比较 |
4 讨论 |
4.1 MVD在涎腺肿瘤良恶、性中的比较 |
4.2 CT灌注在涎腺肿瘤的应用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9)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表现与微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一、头颈部肿瘤的TDC形态 |
二、颈部各种肿瘤灌注参数之间的关系 |
1. 良、恶性肿瘤之间各灌注参数之间的比较: |
2. 甲状腺癌与头颈鳞癌之间灌注参数比较: |
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四、MVD、VEGF与各灌注参数相关性比较 |
讨论 |
一、头颈部肿瘤灌注TDC的形态 |
二、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CT灌注参数 |
三、头颈部肿瘤MVD与VEGF表达 |
1. 头颈部肿瘤MVD: |
2. 头颈部肿瘤VEGF的表达及其与MVD相关性: |
四、CT灌注参数与MVD、VEGF相关性 |
(10)孤立性肺肿块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英文对照 |
二、中文摘要 |
三、Abstract |
四、前言 |
五、材料与方法 |
六、结果 |
七、讨论 |
八、结论 |
九、附图 |
十、参考文献 |
十一、致谢 |
十二、综述 |
(一)正文 |
(二)参考文献 |
四、颌面部肿瘤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血管模式、密度及影像学参数对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关系[J]. 王蕊,李立恒,谢丽娟,胥爱文,王钟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16(09)
- [2]CT灌注成像对鼻咽癌放疗后瘤灶区病变性质判断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 苏丹柯. 广西医科大学, 2011(08)
- [3]多层螺旋CT口底癌灌注研究[J]. 陈文,严艳,付传明,刘超,汪令生,陈伦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02)
- [4]颌面颈部正常组织及头颈部鳞癌CT灌注成像的研究[D]. 王丽君. 天津医科大学, 2010(07)
- [5]舌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J]. 陈文,陈伦刚,严艳,邹建华,刘超.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0(02)
- [6]CT灌注成像在颌面部肿瘤中的应用[J]. 陈文,陈伦刚.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9(05)
- [7]双源CT灌注成像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杨洁. 昆明医学院, 2009(10)
- [8]涎腺肿瘤CT灌注成像和微血管密度表达相关性研究[D]. 朱学芬. 安徽医科大学, 2008(06)
- [9]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表现与微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杨智云,孟悛非,徐巧兰,李树荣,严超贵,谢红波,杨旭峰,彭谦,赖英荣.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09)
- [10]孤立性肺肿块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D]. 张小波. 广西医科大学,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