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新技术前景广阔

混凝土新技术前景广阔

一、混凝土新技术前景广阔(论文文献综述)

顾晓薇,张延年,张伟峰,赵昀奇,李晓慧,王宏宇[1](2022)在《大宗工业固废高值建材化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已经迈入了工业大国的行列,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在制定工业发展计划的同时,更需要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在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遗留了很多生态污染问题,其中工业固体废弃物的长期堆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地破坏。主要论述了典型大宗工业固废(铁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炉渣及脱硫石膏)高值建材化用的研究现状,对6种典型工业固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值建材化利用的可行性措施。大宗工业固废的高值建材化利用是确保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要想提高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人们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工业固废处置和利用方式。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探索工业固废跨行业的协同处置和利用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提供合理参考。

吴跃[2](2021)在《10亿吨钢渣何去何从?建材业或成消纳主力》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钢渣产量大幅增加。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10.65亿吨,位列全球第一;炼钢过程中产生的钢渣约为1.20亿吨,累计堆存量超10亿吨。大量钢渣堆存,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安全隐患。当前,合理利用钢铁固?

高路恒,王斯海[3](2021)在《深基坑H型钢锚杆复合桩围护结构施工新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公开了一种采用挤密注浆法H型钢锚杆复合桩-预制板墙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其施工工艺流程包括:(1)测量放线定桩位;(2)吊桩就位,校正;(3)H型钢桩打设;(4)分层分段开挖,桩身处理;(5)从上往下"逐层,逐段,逐根"打设锚杆;(6)预制板墙吊装就位;(7)插入加强筋,并与预制板墙外伸钢筋绑扎牢固;(8)"分层分段"高压注浆施工;(9)灌注节点微膨胀混凝土;(10)重复步骤(4)-(9)施工;(11)腰梁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灌注;(12)验收检查。技术方案采用H型钢桩、锚杆与装配式预制板墙通过合理工艺形成整体的基坑围护结构,施工遵循"分层、分段开挖,逐层、逐段、逐根设锚,现场吊装随即注浆"为原则,实现了基坑围护结构体系装配化施工,可有效节省工期,安全可靠,具有挡土和止水的双重作用。

裴梦娜[4](2021)在《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使得人民对于建筑物要求不再仅仅只考虑是否安全或者基本功能是否完善,还会在建筑物的外观上和舒适性方面提出各种要求。另一方面,建筑行业通常规模宏大,范围较广,耗时较长,对材料和能源的消耗程度也比较高,施工过程难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并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污染也正在变得难以控制。由此看来,现阶段建筑行业的相关建筑设计应遵循科学发展观,在达到艺术效果和实用要求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完善优化环境保护工作,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

白瑞[5](2021)在《地聚物基钢筋防腐涂层配合比设计及防腐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钢筋混凝土是水利工程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由于水工建筑物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对于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有较高的要求,而钢筋腐蚀是导致钢筋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从钢筋腐蚀防护角度展开研究以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钢筋锈蚀问题,已经有诸多防护措施投入应用,但各自存在其局限性。地聚物混凝土具有绿色低碳的特点,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高密实性及强耐蚀性的特性使得其在钢筋防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地聚物混凝土还未达到大规模工程应用的程度,但采用地聚物为基料制备钢筋防腐涂层有研究的价值。为此,本文以地聚物防腐涂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研究:(1)基于钢筋防腐涂层的施工性能需求,从地聚物涂层的配合比参数选择以及涂层的制备工艺出发,开展了配合比设计试验研究。介绍了涂层制备的流程工艺,通过测定各组涂层试件的凝结时间、硬度、耐盐水性、表观以及开路电位,筛选出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配合比组:其中P.O水泥和偏高岭土作为胶凝材料,碱激发剂与胶凝材料混合比为0.85,水泥取代胶凝材料比率为5%,碱激发剂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0mol/L,水玻璃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比为2.5。各项基本工作性能满足施工需求。(2)混凝土碳化与氯离子侵蚀是导致钢筋锈蚀的最主要因素。本文通过调节水泥提取液的PH,模拟不同碳化程度条件下的混凝土环境,随后不断掺入固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并进行电化学测定。以此研究在不同混凝土碳化程度条件以及不同氯离子浓度环境下,地聚物涂层对钢筋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在混凝土轻微碳化条件下,涂层对钢筋的钝化过程无不利影响,随着环境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的增大,不同碳化程度下钢筋致脱钝的氯离子浓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大,也表明了本涂层能保证在相对较高氯离子浓度下的防腐性能。(3)钢筋的腐蚀是长期侵蚀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将对长期氯盐环境下地聚物涂层的防腐性能展开研究。以涂层钢筋混凝土试件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长期氯盐浸泡试验,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体系的腐蚀状态进行监测,随后,以腐蚀电流为指标建立涂层的防护效率模型,并与现有的钢筋防腐材料进行对比,最后,通过长期氯盐浸泡后的钢筋腐蚀表观,从宏观角度反映地聚物涂层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涂层在钢筋混凝土服役的早期能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但随着局部缺陷的产生,最终腐蚀会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根据腐蚀电流得到的地聚物涂层的防腐效率能达到50%以上,无涂层的钢筋发生大规模的面腐蚀,而有涂层的钢筋仅发生局部点腐蚀。

王东阳[6](2021)在《碾压地聚物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及温控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规模不断增加,混凝土结构凭借它的造价低、强度高、可塑性强等特点在各种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是传统混凝土具有抗拉性能差、早期水化热高、耐腐蚀性差、不可回收等缺点,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地球不可再生资源,同时还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极大的污染。为缓解这个问题,土木领域近年来格外关注新型绿色环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建筑行业备受青睐,它的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过程水化热小、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友好,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地聚物混凝土的研究报道以矿粉、粉煤灰基地聚物材料的相关研究为主,以偏高岭土为主要材料并测定地聚物混凝土的相关热力学属性很少见到。本文将偏高岭土作为主要材料,以硅酸钠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物作为碱激发剂,以普通砂与连续级配碎石作为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制备偏高岭土基碾压地聚物混凝土。分别以水玻璃模数、碱激发剂浓度与偏高岭土质量比为主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探究地聚物混凝土的热学性质,并对地聚物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分析,最终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对偏高岭土地聚物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温度场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配置的地聚物混凝土拌合物经检测均满足碾压混凝土相关要求,塌落度均为0,并且VC值大于25s,属于超干硬性混凝土。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及方差分析可知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B(水玻璃浓度)>A(水玻璃模数)>C(偏高岭土质量比),确定了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方案为A2B3C3,即在骨料质量占总质量的77%、砂率30%的情况下,最优配合比为水玻璃模数1.5M,水玻璃浓度45%,偏高岭土质量比1,2。(2)通过物理力学试验,参考碾压地聚物混凝土最佳配合比,改变单一变量确定了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的发展趋势与抗压强度一致,均在水玻璃模数1.5M,水玻璃浓度45%,偏高岭土质量比1.2处取得,其最大抗折强度为10.81MPa。(3)通过地聚物混凝土相关热力学试验,确定了地聚物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与比热值随水玻璃模数、碱激发剂浓度以及偏高岭土质量比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示地聚物混凝土热学性能有助于混凝土内部散热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裂缝的产生。同时通过最佳配合比下的地聚物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发现:地聚物混凝土在强度发展期间,混凝土内部的水化反应迅速,混凝土前期放热迅速,能够在24h混凝土尚未形成强度时,水化温升已达到最终温升的90%—22℃,并且达到最终温升只需要3d。因此地聚物混凝土相较于传统硅酸盐混凝土拥有更低的水化温升,也拥有更短的放热时间,这能够有效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积累,减少混凝土内部温度裂缝的产生。(4)对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混凝土构件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到了施工期混凝土构件的温度场分布,并与同等条件下C15碾压混凝土与C35/P12硅酸盐混凝土的温度场对比发现,地聚物混凝土换热较快,地聚物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没有产生热能的积累,混凝土内部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远低于同样工况下的C15碾压混凝土和C35/P12硅酸盐混凝土,并且将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间隔增长至7d,其温控效果仍无法与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混凝土相比,因此判断地聚物混凝土本身的水化特性对于混凝土内部热量扩散以及减少大体积构筑物的工期有着积极的意义。

邵菲菲[7](2021)在《当代艺术视野下的集装箱建筑实验》文中指出

刘丽娟[8](2021)在《基于价值工程的盐河护岸维护方案优选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毛倩[9](2021)在《基于价值链的Z公司成本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速增长,加剧了各行业间的竞争,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新的市场发展环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生存发展,寻求利润空间,首选的方法是提升成本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当前大多数建筑企业采用的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增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应将价值链成本管理的思想引入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去,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加强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价值链活动之间的联系,以此加强成本管理,获得竞争优势。因此,将价值链理论引入到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提出其成本管理的具体策略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以Z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价值链成本管理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为研究Z公司成本管理奠定理论基础,对价值链、价值链成本管理理论的概念、特点等进行界定,对比价值链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和优势。其次,通过分析Z公司目前的成本管理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行业特点与Z公司实际情况,对其内部价值链、外部价值链进行分析计算,选取Z公司Y工程项目为案例的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成本管控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的分析,最后,得出目前生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价值链思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及建议,以便利于企业全面发展,创造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对价值链成本理论和实践结合研究,在Z公司现行的成本管理模式基础上引入价值链思想,以期提高公司成本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司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为其他同类型建筑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爽[10](2021)在《“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文中认为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多数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得到极大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从而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4世纪已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里斯本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葡萄牙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真十字之地”澳门营建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二、混凝土新技术前景广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凝土新技术前景广阔(论文提纲范文)

(1)大宗工业固废高值建材化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铁尾矿制备建筑材料现状
    1.1 煅烧水泥熟料
    1.2 混凝土骨料
    1.3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
2 粉煤灰制备建筑材料现状
    2.1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
    2.2 制备地质聚合物
    2.3 制备陶粒
3 冶炼渣制备建筑材料现状
    3.1 高炉渣制备建材
    3.2 钢渣制备建材
    3.3 铁合金渣制备建材
4 煤矸石制备建筑材料现状
    4.1 用于生产水泥
    4.2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
    4.3 混凝土骨料
    4.4 烧制陶粒
    4.5 制备烧结砖
5 炉渣制备建筑材料现状
    5.1 混凝土轻质骨料
    5.2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
    5.3 制备陶瓷产品
6 脱硫石膏制备建筑材料现状
    6.1 生产硫铝酸盐水泥
    6.2 硅酸盐水泥缓凝剂
    6.3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
7 结论

(2)10亿吨钢渣何去何从?建材业或成消纳主力(论文提纲范文)

钢铁减碳势在必行
建材或成消纳主力军
“吃螃蟹”企业不止一家
固废利用之路任重道远

(3)深基坑H型钢锚杆复合桩围护结构施工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一种H型钢锚杆复合桩-预制板墙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方法
    2.1 H型钢锚杆复合桩-预制板墙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2.2 施工工艺
    2.3 技术要点
3 结论

(4)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新型技术和新型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2 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BIM技术的应用
    2.2 新型环保技术的应用
    2.3 新型生态技术的应用
    2.4 数字技术的应用化
3 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 通风材料的应用
    3.2 照明节能材料的应用
    3.3新型钢筋混凝土
    3.4 保温材料的应用
4 结束语

(5)地聚物基钢筋防腐涂层配合比设计及防腐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钢筋锈蚀研究现状
        1.2.2 钢筋腐蚀防护研究现状
        1.2.3 地聚物研究现状
        1.2.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机理及分析方法
    2.1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理论
        2.1.1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机理
        2.1.2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钝化
        2.1.3 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的因素
    2.2 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研究方法
        2.2.1 检测方法
        2.2.2 电化学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地聚物基防腐涂层配合比设计研究
    3.1 概述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备
    3.3 试验方案设计
    3.4 试验方法
        3.4.1 凝结时间的测定
        3.4.2 耐盐水性的测定
        3.4.3 硬度的测定
        3.4.4 开路电位的测定
    3.5 地聚物防腐涂层的制备
        3.5.1 碱激发剂的制备
        3.5.2 地聚物防腐涂层的拌和
        3.5.3 地聚物防腐涂层测试试件的制备
    3.6 试验结果分析
        3.6.1 凝结时间
        3.6.2 耐盐水性
        3.6.3 硬度
        3.6.4 开路电位
    3.7 地聚物防腐涂层的配合比设计
    3.8 本章小结
4 混凝土碳化下地聚物基涂层防腐性能研究
    4.1 概述
    4.2 试验材料及试验过程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过程
    4.3 水泥提取液中涂层钢筋钝化分析
    4.4 水泥提取液中涂层钢筋脱钝及临界氯离子浓度分析
        4.4.1 腐蚀电位
        4.4.2 电化学阻抗谱(EIS)
        4.4.3 腐蚀电流
    4.5 地聚物防腐涂层在混凝土碳化区域的应用前景
    4.6 本章小结
5 长期氯盐环境下地聚物涂层防腐性能研究
    5.1 概述
    5.2 试验介绍
        5.2.1 原材料
        5.2.2 地聚物防腐涂层钢筋试件的制备
        5.2.3 电化学测试
    5.3 涂层钢筋在氯化钠溶液中腐蚀的电化学时变规律
        5.3.1 动电位极化法
        5.3.2 电化学阻抗谱(EIS)
        5.3.3 开路电位及腐蚀速率
        5.3.4 地聚物防腐涂层阻锈效率
        5.3.5 腐蚀表观
    5.4 地聚物防腐涂层在长期氯盐环境中的应用前景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碾压地聚物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及温控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碾压混凝土相关背景
        1.1.2 地聚物的概念
        1.1.3 碾压地聚物混凝土的研究意义
    1.2 大体积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碾压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2.2 地聚物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问题
        1.3.4 创新性
        1.3.5 技术路线
2 碾压地聚物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2.1 偏高岭土
        2.2.2 片状苛性钠
        2.2.3 拌合用水
        2.2.4 粉末状硅酸钠
        2.2.5 外加剂
        2.2.6 细骨料
        2.2.7 粗骨料
    2.3 试件制作
        2.3.1 试件拌和流程
        2.3.2 试件的成型与养护
    2.4 研究方法
        2.4.1 碱激发剂制备
        2.4.2 配合比
    2.5 碾压地聚物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2.5.1 试验方案
        2.5.2 试验结果
        2.5.3 试验结果分析
        2.5.4 SEM分析
    2.6 碾压地聚物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2.6.1 试验方案
        2.6.2 试验现象
        2.6.3 试验结果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碾压地聚物混凝土热力学试验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地聚物混凝土导热系数试验
        3.2.1 试验原理
        3.2.2 试验方法
        3.2.3 试验结果分析
    3.3 地聚物混凝土比热值测定试验
        3.3.1 试验原理
        3.3.2 试验方法
        3.3.3 试验结果分析
    3.4 地聚物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
        3.4.1 试验原理
        3.4.2 试验方法
        3.4.3 试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数值模拟
    4.1 概述
    4.2 混凝土温度场计算原理
        4.2.1 温度场的概念
        4.2.2 热传导方程
        4.2.3 热传导问题定解条件
        4.2.4 热传导原理
        4.2.5 热力学相关参数
        4.2.6 温度场的有限元求解
    4.3 建立模型
        4.3.1 基本参数
        4.3.2 数值模拟过程
    4.4 温度场模拟结果
        4.4.1 地聚物混凝土模拟结果验证
        4.4.2 地聚物混凝土3d浇筑间隔模拟结果对比
        4.4.3 一年内地聚物混凝土7d浇筑间隔温度场对比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基于价值链的Z公司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价值链理论
        2.1.1 价值链的概念
        2.1.2 价值链的内容
    2.2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相关理论
        2.2.1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的原则
        2.2.2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的内容
        2.2.3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的程序
        2.2.4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比较
第三章 Z公司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3.1 Z公司基本概况
        3.1.1 Z公司简介
        3.1.2 Z公司的经营活动特点
        3.1.3 Z公司的基本业务流程
    3.2 Z公司的成本管理现状
        3.2.1 Z公司成本构成
        3.2.2 Z公司成本管理流程
        3.2.3 Z公司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3.3 Z公司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3.3.1 员工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3.3.2 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
        3.3.3 材料管理规范性不足
        3.3.4 缺乏外部成本管理
    3.4 Z公司应用价值链成本管理必要性及可行性
        3.4.1 Z公司应用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3.4.2 Z公司应用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可行性
第四章 Z公司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具体应用
    4.1 Z公司发展前景及战略定位
        4.1.1 Z公司发展前景
        4.1.2 Z公司公司战略定位
    4.2 Z公司价值链分析
        4.2.1 内部价值链分析
        4.2.2 外部价值链分析
    4.3 公司内部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应用
        4.3.1 Y项目成本计算
        4.3.2 项目承包环节成本管理
        4.3.3 项目施工环节成本管理
        4.3.4 项目竣工环节成本管理
    4.4 公司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应用
        4.4.1 基于纵向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4.4.2 基于横向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4.5 基于价值链的Z公司成本管理预期效果分析
        4.5.1 提高Z公司工作效率以降低成本
        4.5.2 扩大Z公司成本管理的范围
        4.5.3 加强Z公司与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沟通
第五章 Z公司价值链成本管理实施保障措施
    5.1 合理定位公司战略方向
    5.2 建立企业成本价值链的业务流程和成本评价体系
    5.3 完善基础信息系统
    5.4 加强企业人才储备
    5.5 维护利益相关者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10)“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主要视角与方法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节 15-18世纪欧亚大陆“罗马城市”图像的研究语境
        一、葡萄牙“罗马城市”景观研究
        二、葡萄牙殖民地城市景观研究
        三、澳门城市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罗马圣城景观在里斯本、果阿与澳门?
第一章 、七丘: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
    第一节 罗马早期的山地景观及其演变
        一、“七丘”的建立
        二、城市形象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一、尼古拉五世的“理想城市”图形式规划
        二、利奥十世时期的“重建罗马”建筑计划
        三、耶稣会与保罗三世时期的高地建设
        四、世界的形象:新时期的“七丘之城”
    第三节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小结
第二章 、里斯本的山城建设与“水上罗马”的形象
    第一节 背景:葡萄牙的“山城”传统与大航海时期的形象改造
        一、山城传统与基督教的空间理念
        二、高地与内城建筑、道路体系
        三、高地防御的新发展
    第二节 里斯本山城的早期“罗马化”
    第三节 曼努埃尔一世的理想城市与高地重心转移
    第四节 若昂三世的“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形象
        一、罗马教廷与罗马城市图像的影响力
        二、奥朗达的“重建罗马”城市改造
    第五节 水上的罗马:若昂五世时期的“形象转变”
        一、耶稣会的高地争夺战
        二、菲利波·尤瓦拉的里斯本“新罗马”计划
    第六节 结束与开始:震后的里斯本
    小结
第三章 、果阿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滨海山城”理想
    第一节 山城理想初探:七城岛与真十字
    第二节 葡萄牙亚洲殖民地中的山城与理想的图形式规划
    第三节 前殖民时期的山城果阿
    第四节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演变
        一、城市高地与圣城格局的形成(1510-1604年)
        二、又见“水上的罗马”:滨水区的建筑景观建设(1605-1759年)
    第五节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小结
第四章 抵达远东: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景观
    第一节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一、东亚的“维拉科鲁兹地”
        二、“另一端的岛屿”:七洲山
        三、十字与王冠之盟——十字门
    第二节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1557年之前)
    第三节 开埠早期“中央高地”的建立(1558-1582年)
        一、“城市制高点”——圣保罗山
        二、澳城的另一面相:本土力量对高地景观的影响
    第四节 “山巅之城”格局的形成(1583-1700年)
        一、17世纪“高地建筑”的建立
        二、七个“堂区”,一种格局
    第五节 水上圣城的东方形象:妈港神名之城
        一、“复原”记忆:源自地中海的岛屿“理想”
        二、新旧理想的交替:山城形象的革新与没落小结
    小结
第五章 、从复制到改写: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转移”
    第一节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第二节 “水上的圣城”及其形象的形成
    第三节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一、贸易模式与滨海山城的形成
        二、新媒介中心的出现:“岛屿”上的帝国理想
        三、高地的竞争者——宗教团体
    第四节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地所有要塞、城镇平面图之书》图像、部分文本列表
附录二、果阿、里斯本教区列表、示意图
附录三、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
附录四、由“指针”导向的城市视野——一件东西城市瓷盘上的跨洋航路与家族版图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四、混凝土新技术前景广阔(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宗工业固废高值建材化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 顾晓薇,张延年,张伟峰,赵昀奇,李晓慧,王宏宇. 金属矿山, 2022
  • [2]10亿吨钢渣何去何从?建材业或成消纳主力[N]. 吴跃. 中国建材报, 2021
  • [3]深基坑H型钢锚杆复合桩围护结构施工新技术研究[J]. 高路恒,王斯海. 科学技术创新, 2021(31)
  • [4]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 裴梦娜. 四川水泥, 2021(10)
  • [5]地聚物基钢筋防腐涂层配合比设计及防腐性能试验研究[D]. 白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6]碾压地聚物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及温控仿真研究[D]. 王东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当代艺术视野下的集装箱建筑实验[D]. 邵菲菲.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8]基于价值工程的盐河护岸维护方案优选与应用研究[D]. 刘丽娟.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9]基于价值链的Z公司成本管理研究[D]. 毛倩.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10]“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标签:;  ;  ;  ;  ;  

混凝土新技术前景广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