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废渣微晶玻璃

尾矿废渣微晶玻璃

一、尾矿废渣微晶玻璃(论文文献综述)

裴凤娟[1](2021)在《利用工业固废制备微晶玻璃过程中镁、铁和氟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工业固废,采用烧结法制备的微晶玻璃常出现表面凹凸不平、内部气孔增多或结晶度偏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本文通过分析常用于制备微晶玻璃的工业固废的成分特点,发现其大多含有少量的镁、铁或氟元素且难以去除。这些元素的存在会对微晶玻璃的晶化行为和产品性能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关于镁、铁或氟对微晶玻璃烧结协同晶化行为的影响,尤其是低元素含量或多元素共存时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急需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构建规律性认识,为协同利用多种工业固废制备微晶玻璃提供科学依据。为此,首先以利用纯试剂原料配制的CaO-Al2O3-SiO2系统基础玻璃为对象,研究了 MgO、CaF2和Fe2O3对微晶玻璃烧结收缩、晶化行为、显微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交互作用机理,确定了含镁、铁或氟元素微晶玻璃的最优成分体系与热处理工艺参数。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利用青石粉、高炉渣和萤石尾矿等典型工业固废,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硅灰石和透辉石基微晶玻璃,实现了多种工业固废的成分互补利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含镁、铁或氟元素的工业固废制备微晶玻璃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路线,对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比率、改善微晶玻璃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本文的工作中,首先从单一元素的角度,分析了 MgO对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烧结晶化行为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gO的加入将促进次晶相—透辉石(CaMgSi2O6)相的析出,抑制主晶相—硅灰石(CaSiO3)的析出,从而使微晶玻璃的晶相由硅灰石转变成透辉石。这将导致微晶玻璃的显微硬度和抗弯强度提高,耐酸性增强。但是,进一步提高MgO将导致致密化烧结温度范围变窄、结晶度下降,不利于获得结晶度较高且表面平整的微晶玻璃。因此,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中MgO含量不宜超过3 wt.%(质量分数)。由于MgO的存在使微晶玻璃的晶相由硅灰石类型转变成透辉石类型,本文进一步研究了 CaF2在透辉石基微晶玻璃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入2 wt.%CaF2比不含CaF2的微晶玻璃的抗弯强度几乎提高一倍,但继续提高CaF2含量将导致微晶玻璃的性能变差,可能与其析出的独立萤石相有关。CaF2能促进微晶玻璃快速析晶、阻碍烧结,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已晶化的玻璃颗粒将产生塑性变形,导致在颗粒间烧结颈处形成一种新非晶相。该非晶相的存在将有利于促进烧结致密化。因此,CaO-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中CaF2含量不宜超过2 wt.%,且CaF2的作用需要与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密切配合,才能够获得较好的微晶玻璃性能。Fe2O3含量的提高,可促进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中次晶相—锌黄长石(Ca2ZnSi2O7)在低温下析出,但将导致微晶玻璃的热处理温度范围变窄,并使其显微硬度和抗弯强度降低、吸水率变小、耐酸性增强、耐碱性减弱。为获得表面光滑、性能良好的微晶玻璃,其Fe2O3含量应控制在3 wt.%以下。当Fe2O3和MgO同时存在时,由于两者的交互作用,Fe2O3的存在加强了 MgO促进透辉石析出的趋势,同时MgO也加剧Fe2O3使玻璃热处理温度范围变窄的趋势。因此,两者同时存在时,Fe2O3和MgO含量应分别低于4 wt.%和 1.2 wt.%。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利用实际的高炉渣、青石粉和萤石尾矿工业固废为原料,分别制备了硅灰石基和透辉石基微晶玻璃,研究结果与上述利用纯试剂配制的实验样品研究结果得到了很好的吻合。研究中进一步分析Fe2O3和CaF2同时存在时对硅灰石基微晶玻璃的影响,以及MgO、Fe2O3和CaF2三者同时存在时对硅灰石基微晶玻璃与透辉石基微晶玻璃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本文协同利用三种工业固废所制得的实验样品,硅灰石基微晶玻璃抗弯强度为71.84 MPa、硬度为596.70 HV、吸水率和耐酸碱腐蚀性均小于0.2%,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0.10%;透辉石基微晶玻璃的抗弯强度高达104.77 MPa、硬度为634.32 HV、吸水率和耐酸碱腐蚀性均小于0.2%,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8.61%。

高鹏文[2](2021)在《铜熔渣冷却凝固过程微晶化的特性及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铜熔渣是铜矿火法冶炼过程中一种以高温液态排放冷凝的固体废弃物,ICSG发布的统计数据预测,2020年铜产量将达到2030万t,相应的铜渣年产量将达到4000万t左右。铜渣成分多样、结构复杂,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如何解决产量巨大、排放温度高及对环境污染危害大的铜熔渣资源化问题成为了当前铜冶金行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本研究旨在铜熔渣尾渣熔融还原沉铁过程中调控熔渣组分,为熔渣陶瓷化提供了原料的基础条件,并采用熔融法制备玻璃陶瓷材料,以达到铜熔渣的高值化、无渣化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本研究以火法炼铜工业废渣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玻璃陶瓷材料。首先采用直接熔融炭热还原分离出铜熔渣中部分有价金属铁、并有效控制熔渣中的组分比例的方法制备出了成型玻璃陶瓷材料,并对玻璃陶瓷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随后通过添加Ca O,Si O2,Al2O3,Mg O等来调控熔渣的结构和渣型,从而研究了铁含量对铜渣微晶玻璃制备及析晶的影响特性。同时对制备出的成型玻璃陶瓷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进行了比较。采用铜熔渣还原沉铁,控制熔渣组分中的铁氧化物(占熔渣的12.5 wt%左右)、Si O2和Ca O的含量(Ca O/Si O2的质量比为0.42),直接注模、快速冷凝成型的方法可以制得强度较高的成型玻璃陶瓷。通过一阶热处理的方式对成型玻璃陶瓷材料进行热处理时,900℃作为材料的晶化温度较为适宜,晶化时间宜5h左右,抗弯和抗压强度分别可达42.5 MPa和165.8 MPa;通过二阶热处理的方式对成型玻璃陶瓷材料进行热处理时,以695℃作为成型玻璃陶瓷的形核温度,835℃作为成型玻璃陶瓷的晶化温度,核化1 h,晶化3 h,抗弯和抗压强度分别可达43.1 MPa和167 MPa。在所制备的玻璃陶瓷中,透辉石为主要晶相,磁铁矿次之,同时也可能含有部分硅灰石相,平均晶粒尺寸在0.04μm和0.1μm之间。

李省伟[3](2019)在《铁尾矿—粉煤灰—镍铁渣协同制备微晶玻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钢铁材料、燃煤供能需求的不断增长,其排出的铁尾矿、粉煤灰和镍铁渣不断增多,但国内对于铁尾矿、粉煤灰和镍铁渣的回收利用率较低,大多露天存放,大风天气还会将粉尘带入空气形成雾霾,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环境。因此,研究铁尾矿、粉煤灰和镍铁渣协同制备微晶玻璃,对于提升铁尾矿、粉煤灰和镍铁渣的回收利用量、解决其环保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铁尾矿、粉煤灰和镍铁渣三种原料的成分及CaO-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的配比要求,将铁尾矿、粉煤灰总含量固定为70%,其中铁尾矿添加量分别为45%、50%、55%、60%和65%;镍铁渣与电石渣所占比重固定为20%,其中镍铁渣添加量依次为0%、5%、10%、15%和20%,添加剂含量为10%,通过熔融法制备了相应的微晶玻璃。采用XRD、SEM分析测试不同原料配比样品的晶相和形貌结构,并结合力学性能等数据确定最优配比。研究结果表明:铁尾矿、粉煤灰和镍铁渣存在协同效应;随着铁尾矿、镍铁渣含量的增加,微晶样品抗折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在酸性溶液中的质量损失率缓慢上升,在碱性溶液中的质量损失率缓慢下降;原料最优配比为铁尾矿50%、粉煤灰20%、镍铁渣5%(实验编号2#),该样品抗折强度高达183.90MPa,析出晶相为钙长石和普通辉石,且析晶程度高。以前期实验为基础,通过设计正交实验进一步研究了核化、晶化因素对2#配比性能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2#原料配比的最优核化、晶化条件为:核化温度755℃、核化时间90min、晶化温度970℃、晶化时间为120min;四种热处理因素对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程度排序为:晶化温度>晶化时间>核化温度>核化时间;微晶玻璃的结晶度随晶化温度的上升逐渐增大,但过高的晶化温度会导致微晶样品的性能下降;晶化时间决定晶粒生长过程,时间过短会导致晶粒发育不完全,时间过长会导致晶粒过度发育。抗折强度测试及耐腐蚀试验表明,最优热处理过程得到的微晶样品其抗折强度最高可达223.31MPa,在H2SO4溶液中的质量损失率为0.302%,在NaOH溶液中的质量损失率为0.31%,是一种优良的绿色建筑材料。

陈剑啸[4](2018)在《利用高炉渣和萤石尾矿制备矿渣微晶玻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炉渣是高炉炼铁产生的一种重要副产品,其回收再利用一直是冶金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在当前钢铁行业微利的形势下,寻找一个更合理、附加值更高的高炉渣利用方式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萤石尾矿是萤石浮选处理过后的废弃物,即萤石含量很低的萤石矿,萤石尾矿利用价值极低,堆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且污染环境。本文以高炉渣和萤石尾矿为原料,采用熔融法,研发协同处置并高值化制备微晶玻璃,为熔融态高炉渣热量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回收利用方式,并且处理了危险废弃物萤石尾矿,合理利用了尾矿中CaF2在微晶玻璃中的形核效果以及降低基础玻璃熔制温度的作用。本研究成果为高炉渣和萤石尾矿的无害化处置及高炉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有利于突破危固处置技术瓶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基础玻璃成分决定微晶玻璃晶相组成,是影响微晶玻璃性能的重要因素。本论文研究了高炉渣和萤石尾矿的配比对微晶玻璃晶相组成、显微组织及综合性能的影响。以高炉渣和萤石尾矿为原料在不添加晶核剂的情况下制备微晶玻璃不能实现体积析晶。添加2wt%Cr2O3增强晶化能力,热处理后成功制得了主晶相为透辉石相(Ca(Mg,A1)(Si,A1)206)的微晶玻璃。当高炉渣的加入量从45wt%增加至50wt%时,组分析晶能力增强,试样析出枝状或块状晶粒,晶体尺寸减小,晶粒数量增多,维氏硬度增加;当高炉渣加入量从60wt%增加至65wt%时,组分析晶能力减弱,试样析出块状晶粒,晶体尺寸增加,晶粒数量减少,维氏硬度降低;当高炉渣加入量为55wt%时,析晶能力最强,试样析出了尺寸为1-2μm的粒状晶粒,维氏硬度最大为6.31Gpa。晶核剂的选择是熔融法制备微晶玻璃的关键性环节,本论文研究了晶核剂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以高炉渣加入量55wt%为基础配方,添加单一的Cr203、P205可使基础玻璃实现体积析晶;添加单一的TiO2、Fe2O3、ZrO2并不能使基础玻璃实现体积析晶;以Fe203、Ti02、Cr203作为复合晶核剂,各晶核剂对试样维氏硬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Fe203>TiO2>Cr2O3,最优的复合晶核剂配比为1.5wt%Cr2O3+2wt%Tio2+4wt%Fe2O3,其维氏硬度高达 7.15Gpa。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微晶玻璃的综合性能。本文经优化后最佳的一步法热处理制度为:以1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C,后以2。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晶化温度890。C,晶化保温时间为1h;最佳的二步法热处理制度为:以1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核化温度760。C,并保温1h;再以5。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晶化温度890。C,晶化保温时间为1h。一步法、二步法两种热处理制度均能制得性能优良的微晶玻璃制品,但二步法热处理时长短、能耗低且性能更优,因此二步法为更优的热处理方式。

曾繁良,谢小妍,陆金驰[5](2014)在《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微晶玻璃的现状及前景》文中提出本文简单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微晶玻璃的现状,以及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微晶玻璃的方法,并探讨工业废渣微晶玻璃的发展前景及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目前,工业废渣的大量排放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微晶玻璃是解决废渣的有效途径,在陶瓷行业中值得大力推广。

丁文金[6](2012)在《温石棉尾矿微晶玻璃的制备及材料矿物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以陕南温石棉尾矿和江油石灰石、石英砂为主要原料,辅以少量的化学助剂,选择CaO-MgO-SiO2三元体系,确定钙铝黄长石和透辉石为主晶相制备微晶玻璃。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原料的矿物学特征、基础玻璃组成和配料选择、热处理制度的确定、热处理制度对温石棉尾矿微晶玻璃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以及所制得温石棉尾矿微晶玻璃的材料矿物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温石棉尾矿主要为纤维状矿物,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和MgO,另含有少量的Fe3O4、CaO和Al2O3等;矿物成分以纤蛇纹石为主,还含有少量的利蛇纹石、水镁石和磁铁矿等伴生矿物。石灰石和石英砂样品纯度较高,主要成分为CaCO3和SiO2。以温石棉尾矿、石灰石和石英砂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的Al2O3、Na2CO3、H3BO3和CaF2,采用熔融烧结法制备了主晶相为钙铝黄长石和透辉石的微晶玻璃。确定了基础玻璃的五种配方,温石棉尾矿的掺入量为18.59%~58.04%。随着核化温度和晶化温度的提高,同一配方微晶玻璃样品的主晶相没有变化,分别为钙铝黄长石和透辉石,但主晶相的衍射峰逐渐增强,这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微晶玻璃样品中的晶相含量逐渐提高。热处理时间对微晶玻璃析出晶相的影响与热处理温度相同。随着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升高(延长),所得微晶玻璃样品的线收缩率与密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热处理制度为850℃核化保温120min,1050℃晶化烧结120min时,所得微晶玻璃样品微晶相的含量最高,结构最为致密,当温度升高到1100℃时,产生了“稀释”效应。在优化的热处理条件下,对五种配方微晶玻璃样品的X-射线衍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析出晶相的晶胞参数。测定了五种配方微晶玻璃样品的密度为2.09g/cm3~2.77g/cm3,吸水率﹤0.08%,耐酸性为0.03%~0.13%,耐碱性<0.01%,对影响温石棉尾矿微晶玻璃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周婷,林健[7](2011)在《工业及生活废渣制备彩色微晶玻璃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国内外以冶金矿渣、尾矿渣及粉煤灰、城市垃圾焚烧飞灰为主要原料的废渣微晶玻璃的研究概况,分别对其组成、结构与性能、种类与制备等方面做了分析。重点综述了彩色废渣微晶玻璃的研究现状,在废渣微晶玻璃的基础上,调节玻璃组分,以硒粉、氧化铬、氧化锰等作为着色剂,通过采用一次着色或二次着色工艺,可制备出色彩丰富的废渣微晶玻璃,市场潜力巨大。最后展望了工业及生活废渣制备微晶玻璃的未来发展。

杨玮[8](2009)在《工业废渣和尾矿在微晶玻璃方面的应用》文中指出概述了微晶玻璃的结构特征与制备工艺,介绍了尾矿废渣微晶玻璃的制备技术,综述了利用工业废渣和尾矿制备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

王勇[9](2009)在《铁尾矿微晶玻璃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利用尾矿废渣制备微晶玻璃,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国内由于技术及制备工艺方面的缺陷,使其成本过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仅限于建筑结构材料方面。为了提高材料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本课题以鞍山铁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水淬法制备以BaO-Fe2O3-SiO2为系统、主晶相为BaFe12O19的功能型微晶玻璃,并探讨了其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制备过程主要由基础玻璃配方的确定、玻璃的熔制和基础玻璃的微晶化三个阶段组成。配方的确定主要是根据铁尾矿的主要化学成分,利用BaO-Fe2O3-SiO2系统相图确定不同的配方,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基础玻璃配方(mol%)为:BaO 40%、Fe2O3 20%、SiO2 40%。根据配方,将混和均匀的原料在高温炉中加热至1450℃,保温2小时后注入冷水中水淬得到碎玻璃。然后将其球磨成玻璃粉,烘干后压制成型。参考差热分析(DTA)数据,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最佳热处理工艺制度,测定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试样的抗弯强度和体密度,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现代测试手段讨论了热处理的各工艺因素对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得出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制度:核化温度720℃,核化时间2小时;晶化时间990℃,晶化时间5小时。通过与微晶玻璃的国家标准比较,表明该种微晶玻璃的理化性能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试样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进行测量得出:在最佳热处理制度下得到的试样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较为优异,吸波能力较强。实验表明,利用鞍山铁尾矿研制微晶玻璃材料在工艺和性能上都是可行。这对尾矿废渣的利用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孙媛媛,王芬,陆红霞[10](2007)在《工业固体废弃物在硅酸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固体废弃物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这里综述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在陶瓷、微晶玻璃、玻璃三种硅酸盐材料中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并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尾矿废渣微晶玻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尾矿废渣微晶玻璃(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工业固废制备微晶玻璃过程中镁、铁和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微晶玻璃概述
        1.1.1 微晶玻璃的特点与分类
        1.1.2 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1.1.3 微晶玻璃的发展与应用
    1.2 利用工业固废制备微晶玻璃的现状
        1.2.1 工业固废来源与利用现状
        1.2.2 工业固废制备微晶玻璃的历史和现状
        1.2.3 常见可用于制备微晶玻璃的工业固废的成分特点
    1.3 工业固废化学组成对微晶玻璃的影响
        1.3.1 工业固废中主要组分对微晶玻璃的影响
        1.3.2 工业固废中次要组分对微晶玻璃的影响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原材料
    2.2 微晶玻璃制备与实验方法
3 MgO对微晶玻璃晶相类型与烧结行为以及性能的影响机制
    3.1 MgO对Ca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晶相类型的改变
    3.2 加入MgO后硅灰石型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
    3.3 含MgO硅灰石型微晶玻璃的烧结行为研究
    3.4 晶相类型对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3.5 小结
4 CaF_2在透辉石型微晶玻璃中的作用
    4.1 CaF_2对析晶动力学与玻璃结构的影响
    4.2 CaF_2对等温烧结协同晶化的影响
    4.3 CaF_2对非等温烧结协同晶化的影响
    4.4 CaO-MgO-Al_2O_3-SiO_2-CaF_2微晶玻璃的性能与工艺参数优化
    4.6 小结
5 Fe_2O_3对微晶玻璃中硅灰石和透辉石析出行为的影响
    5.1 Fe_2O_3对微晶玻璃中硅灰石析出行为的影响
    5.2 CaO-Al_2O_3-SiO_2-Fe_2O_3系微晶玻璃的性能分析
    5.3 Fe_2O_3对微晶玻璃中透辉石析出行为的影响
    5.4 CaO-MgO-Al_2O_3-SiO_2-Fe_2O_3系微晶玻璃的性能分析
    5.5 小结
6 协同利用高炉渣、萤石尾矿和青石粉制备微晶玻璃
    6.1 Fe_2O_3对含氟硅灰石型微晶玻璃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6.2 利用高炉渣、萤石尾矿和青石粉制备硅灰石型微晶玻璃
    6.3 利用高炉渣、萤石尾矿和青石粉制备透辉石型微晶玻璃
    6.4 小结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铜熔渣冷却凝固过程微晶化的特性及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铜渣及其特性
        1.2.1 铜渣的来源
        1.2.2 铜渣的分类
        1.2.3 铜渣的矿物相组成特点
    1.3 铜渣的综合利用现状
    1.4 微晶玻璃概述
        1.4.1 微晶玻璃的定义
        1.4.2 微晶玻璃的用途
    1.5 矿渣微晶玻璃制备的研究现状
        1.5.1 制备玻璃陶瓷的途径
        1.5.2 用富铁废料制备微晶玻璃
        1.5.3 原料的混合方法
        1.5.4 熔融法制备玻璃陶瓷的热处理工艺
        1.5.5 CMAS微晶玻璃的化学成分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选题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设计流程
    2.3 分析测试方法
    2.4 熔融铜渣控温冷凝制备玻璃陶瓷材料实验
    2.5 熔渣界面结晶特性研究实验
    2.6 铁含量对铜渣微晶玻璃制备及析晶的影响实验
    2.7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2.7.1 材料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2.7.2 材料抗弯强度测试方法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熔融铜渣控温冷凝制备玻璃陶瓷材料的晶化特性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热分析曲线
        3.2.2 晶化热处理温度对样品结晶的影响
        3.2.3 晶化热处理时间对样品结晶的影响
        3.2.4 晶化热处理过程中样品微观形貌的变化
        3.2.5 晶化温度对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
        3.2.6 连续降温和连续升温结晶过程
        3.2.7 热处理过程中陶瓷材料表面形貌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铁含量对铜渣微晶玻璃制备及析晶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热分析曲线
        4.2.2 XRD分析
        4.2.3 SEM和EPMA-EDS分析
        4.2.4 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 硕士期间发表的专利
    附录 C 参与的科研项目

(3)铁尾矿—粉煤灰—镍铁渣协同制备微晶玻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铁尾矿
        1.1.1 铁尾矿的组成
        1.1.2 铁尾矿的危害
        1.1.3 铁尾矿的资源利用现状
    1.2 粉煤灰
        1.2.1 粉煤灰的组成
        1.2.2 粉煤灰的危害
        1.2.3 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
    1.3 镍铁渣
        1.3.1 镍铁渣的组成
        1.3.2 镍铁渣的回收利用
    1.4 微晶玻璃
        1.4.1 微晶玻璃的特点
        1.4.2 微晶玻璃的分类
        1.4.3 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1.5 铁尾矿-粉煤灰-镍铁渣微晶玻璃
        1.5.1 铁尾矿-粉煤灰-镍铁渣微晶玻璃的形成机理
        1.5.2 铁尾矿-粉煤灰-镍铁渣微晶玻璃的应用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6.1 选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原理及性能测试
    2.1 实验原料
    2.2 微晶玻璃的配比设计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4 实验工艺流程及实验步骤
        2.4.1 实验原理
        2.4.2 实验工艺流程
        2.4.3 实验步骤
    2.5 热处理制度的确定
    2.6 样品分析及性能测试
        2.6.1 XRD分析
        2.6.2 形貌结构分析
        2.6.3 化学稳定性测试
        2.6.4 抗折强度测试
        2.6.5 密度测试
第3章 铁尾矿-粉煤灰-镍铁渣微晶玻璃配比设计及分析
    3.1 实验原料配比设计
    3.2 热处理制度的选择
    3.3 不同原料配比对样品晶相的影响
    3.4 不同原料配比对样品微观形貌的影响
    3.5 铁尾矿、粉煤灰、镍铁渣含量对样品性能的影响
        3.5.1 铁尾矿、粉煤灰、镍铁渣的添加比例对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
        3.5.2 铁尾矿、粉煤灰、镍铁渣的添加比例对样品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处理制度对铁尾矿-粉煤灰-镍铁渣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4.1 热处理制度正交试验设计
    4.2 热处理正交试验分析
        4.2.1 极差分析
        4.2.2 正交试验直观分析
    4.3 深入研究晶化过程对微晶样品性能的影响
        4.3.1 晶化温度对样品物相及性能的影响
        4.3.2 晶化时间对样品物相及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4)利用高炉渣和萤石尾矿制备矿渣微晶玻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高炉渣的基本特性
    1.3 高炉渣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1.3.1 高炉渣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1.3.2 高炉渣在农业和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
        1.3.3 高炉渣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4 萤石矿的特点及其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
        1.4.1 萤石矿的简介
        1.4.2 萤石尾矿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1.5 微晶玻璃的概述
    1.6 矿渣微晶玻璃的概述
        1.6.1 矿渣微晶玻璃的历史
        1.6.2 矿渣微晶玻璃的分类
        1.6.3 矿渣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1.6.4 矿渣微晶玻璃的应用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
        2.2.1 实验工艺流程
        2.2.2 实验步骤
        2.2.3 微晶玻璃热处理制度初步的确定
        2.2.4 材料分析方法
第三章 原料配比对晶化行为的影响
    3.1 基础配方的确定
    3.2 不同配比高炉渣和萤石尾矿制备微晶玻璃(不添加晶核剂)
        3.2.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3.2.2 样品表观及截面形貌
        3.2.3 X射线衍射分析
        3.2.4 析晶动力学分析
    3.3 不同配比高炉渣和萤石尾矿制备微晶玻璃(添加晶核剂)
        3.3.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3.3.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
        3.3.3 晶化度计算
        3.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
        3.3.5 EDS能谱分析
        3.3.6 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晶核剂对晶化行为的影响
    4.1 Cr_2O_3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4.1.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4.1.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
        4.1.3 晶化度计算
        4.1.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
        4.1.5 EDS能谱分析
        4.1.6 性能分析
    4.2 P_2O_5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4.2.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4.2.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
        4.2.3 晶化度计算
        4.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
        4.2.5 EDS能谱分析
        4.2.6 性能分析
    4.3 TiO_2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4.3.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4.3.2 样品表观及截面形貌
    4.4 ZrO_2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4.4.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4.4.2 样品表观及截面形貌
    4.5 Fe_2O_3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4.5.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4.5.2 样品的表观及截面形貌
    4.6 复合晶核剂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4.6.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4.6.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
        4.6.3 晶化度计算
        4.6.4 复合晶核剂对微晶玻璃维氏硬度的影响
        4.6.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
        4.6.6 密度、吸水率以及耐酸碱性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处理制度的优化
    5.1 一步法热处理制度的优化
        5.1.1 升温速率对晶化的影响
        5.1.2 晶化温度的影响
        5.1.3 晶化时间的影响
    5.2 二步法热处理制度的优化
        5.2.1 核化温度的确定
        5.2.2 晶化温度/时间的确定
    5.3 一步法与二步法热处理制度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5)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微晶玻璃的现状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利用工业废渣微晶玻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2.2.1 冶金矿渣制备微晶玻璃
        2.2.2 尾矿制备微晶玻璃
        2.2.3 其他工业废渣制备微晶玻璃
3 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微晶玻璃的方法
    3.1 熔融法
    3.2 烧结法
    3.3 溶胶-凝胶法
4 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微晶玻璃的发展前景

(6)温石棉尾矿微晶玻璃的制备及材料矿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温石棉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1.1.1 利用温石棉尾矿生产建筑材料
        1.1.2 利用温石棉尾矿生产矿质肥料
        1.1.3 利用温石棉尾矿制备陶瓷
        1.1.4 温石棉尾矿中有用成分的提取
    1.2 尾矿废渣制备微晶玻璃研究现状
        1.2.1 尾矿废渣微晶玻璃种类
        1.2.2 尾矿废渣微晶玻璃制备工艺
        1.2.3 利用尾矿废渣制备微晶玻璃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尾矿废渣微晶玻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选题依据及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成果
    1.5 主要创新点
    1.6 主要工作量
2 温石棉尾矿矿物学特征
    2.1 样品描述
    2.2 形貌分析
    2.3 化学成分
    2.4 晶体结构
    2.5 FTIR 分析
    2.6 热学属性
    2.7 本章小结
3 温石棉尾矿微晶玻璃制备技术
    3.1 辅料基本特征
        3.1.1 石灰石基本特征
        3.1.2 石英基本特征
    3.2 基础玻璃配方设计
        3.2.1 相图选择
        3.2.2 配方中各组分作用
        3.2.3 实验配方与工艺流程
    3.3 基础玻璃制备
        3.3.1 实验
        3.3.2 样品测试
        3.3.3 核化和晶化温度初步确定
    3.4 微晶玻璃制备
        3.4.1 实验
        3.4.2 样品测试
        3.4.3 核化温度和晶化温度确定
        3.4.4 核化时间和晶化时间确定
    3.5 本章小结
4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显微结构与性能影响
    4.1 核化温度对微晶玻璃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1.1 实验
        4.1.2 样品测试
        4.1.3 结果与讨论
    4.2 核化时间对微晶玻璃显微结构与性能影响
        4.2.1 实验
        4.2.2 样品测试
        4.2.3 结果与讨论
    4.3 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显微结构与性能影响
        4.3.1 实验
        4.3.2 样品测试
        4.3.3 结果与讨论
    4.4 晶化时间对微晶玻璃显微结构与性能影响
        4.4.1 实验
        4.4.2 样品测试
        4.4.3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微晶玻璃的材料矿物学研究
    5.1 实验
    5.2 样品测试
        5.2.1 XRD 分析
        5.2.2 微晶玻璃性能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物相与结构特征
        5.3.2 温石棉尾矿微晶玻璃性能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工业及生活废渣制备彩色微晶玻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废渣微晶玻璃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应用
    1.1 废渣微晶玻璃的典型化学组成
    1.2 废渣微晶玻璃的结构、性能及应用
2 废渣微晶玻璃的种类
    2.1 以冶金矿渣、尾矿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微晶玻璃
    2.2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微晶玻璃
    2.3 以城市垃圾焚烧飞灰为主要原料制备微晶玻璃
3 彩色微晶玻璃制备工艺初探
    3.1 微晶玻璃的着色工艺
        3.1.1 一次着色工艺
        3.1.2 二次着色工艺
        3.1.3 几种典型的彩色微晶玻璃
        (1) 灰色微晶玻璃
        (2) 红色微晶玻璃
        (3) 绿色微晶玻璃
        (4) 其它彩色微晶玻璃
    3.2 废渣微晶玻璃的着色方法研究
4 结语

(8)工业废渣和尾矿在微晶玻璃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微晶玻璃的结构特征与制备工艺
    1.1 微晶玻璃的结构特征
    1.2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
        1.2.1 熔制及成型
        1.2.2 加 工
        1.2.3 热处理
        1.2.4 再加工
2 尾矿废渣微晶玻璃制备技术
    2.1 熔融法
    2.2 烧结法
3 工业废渣和尾矿制备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
    3.1 工业废渣制备微晶玻璃研究进展
    3.2 尾矿制备微晶玻璃研究进展
4 结 语

(9)铁尾矿微晶玻璃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铁尾矿简介
        1.2.1 铁尾矿的特点
        1.2.2 铁尾矿的危害
        1.2.3 铁尾矿的利用现状
    1.3 尾矿废渣微晶概述
        1.3.1 微晶玻璃简介
        1.3.2 尾矿废渣玻璃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1.3.3 尾矿废渣微晶玻璃分类
        1.3.4 尾矿废渣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1.3.5 尾矿废渣微晶玻璃的应用
    1.4 钡铁氧体的性质及用途
        1.4.1 钡铁氧体的性质
        1.4.2 钡铁氧体的应用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1 铁尾矿
        2.1.2 其他试剂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实验工艺流程及实验步骤
        2.3.1 实验工艺流程
        2.3.2 实验步骤
    2.4 表征方法
        2.4.1 差热分析(DTA)
        2.4.2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2.4.3 扫描电镜(SEM)分析
        2.4.4 性能测试
    2.5 实验原理
        2.5.1 晶核的形成
        2.5.2 晶体的长大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铁尾矿微晶玻璃的组成设计
        3.1.1 主晶相的确定
        3.1.2 基础玻璃成分组成设计
    3.2 基础玻璃的制备
        3.2.1 原料配比与混合
        3.2.2 玻璃的熔制
    3.3 微晶玻璃热处理制度的设计
        3.3.1 微晶玻璃的晶化温度、核化温度的初步确定
        3.3.2 微晶玻璃的热处理制度的确定
    3.4 工艺因素对微晶玻璃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3.4.1 核化温度对微晶玻璃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3.4.2 核化时间对微晶玻璃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3.4.3 晶化温度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4.4 晶化时间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5 微晶玻璃性能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3.5.1 理化性能测定结果与分析
        3.5.2 吸波性能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工业固体废弃物在硅酸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业固体废弃物在陶瓷中的应用与研究
    1.1 建筑陶瓷
    1.2 泡沫、多孔陶瓷
    1.3 高性能陶瓷
2 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微晶玻璃中的应用与研究
    2.1 工业废渣微晶玻璃
        2.1.1 矿渣微晶玻璃
        2.1.2 灰渣微晶玻璃
    2.2 尾矿尾砂微晶玻璃
3 工业固体废弃物在玻璃中的应用与研究
    3.1 粉煤灰玻璃
        3.1.1 玻璃饰面材料
        3.1.2 泡沫玻璃
    3.2 煤矸石玻璃
    3.3 废渣玻璃
    3.4 尾矿做饰面玻璃
4 存在问题及建议

四、尾矿废渣微晶玻璃(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工业固废制备微晶玻璃过程中镁、铁和氟的影响[D]. 裴凤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铜熔渣冷却凝固过程微晶化的特性及调控机制[D]. 高鹏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铁尾矿—粉煤灰—镍铁渣协同制备微晶玻璃研究[D]. 李省伟.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4]利用高炉渣和萤石尾矿制备矿渣微晶玻璃[D]. 陈剑啸. 苏州大学, 2018(12)
  • [5]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微晶玻璃的现状及前景[J]. 曾繁良,谢小妍,陆金驰. 佛山陶瓷, 2014(10)
  • [6]温石棉尾矿微晶玻璃的制备及材料矿物学研究[D]. 丁文金. 西南科技大学, 2012(01)
  • [7]工业及生活废渣制备彩色微晶玻璃的研究[J]. 周婷,林健. 材料导报, 2011(21)
  • [8]工业废渣和尾矿在微晶玻璃方面的应用[J]. 杨玮. 金属矿山, 2009(12)
  • [9]铁尾矿微晶玻璃的研制[D]. 王勇. 沈阳理工大学, 2009(06)
  • [10]工业固体废弃物在硅酸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J]. 孙媛媛,王芬,陆红霞. 中国陶瓷, 2007(09)

标签:;  ;  ;  ;  ;  

尾矿废渣微晶玻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