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实用管理技巧小集(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洋[1](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赵学琴[2](2021)在《明中期赠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赠序源于古时的诗序、在唐代臻于兴盛。从明代总集和别集中统计到的赠序数量远超唐、宋来看,明代赠序创作数量极其可观,仅明代中期就有一千多篇。但是当今学者却只研究唐、宋时期的赠序,而对明代的赠序较少关注,因此明代赠序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由于时代关系,明中期赠序在内容上增加了更多的政治批判。在艺术上,表现出了昂扬向上的风格和雅俗交融的写作笔法。本文以明中期赠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文体学的角度入手,探究赠序文体赋名的过程,赠序起源于诗序并在唐代发展兴盛,但是对赠序这一文体的定名却是清代姚鼐提出的,而在清人姚鼐之前,人们对赠序的定名也做出了探究;赠序在明代中期文人眼中具有抬高受赠人身价并能使受赠人增光添彩的作用。其次从撰写情况和文本内容对其进行分析,发现赠序依据撰写方式可以分为主动作序、他人代离别之人作序、代人作序这三类;根据撰写方式的不同也可以推测出赠序中情感的真挚度在逐级减弱。最后对明中期赠序的创新和独特的价值意义进行探究,明中期赠序和明代之前赠序相比,在内容上新增了送官员考绩这一题材;在写作手法上,明中期赠序为了减弱文章中的夸饰成分,采用了追溯赠序源流、例举具体事例、变赠序为讲学笔记等手段来减弱赠序中夸饰的程度;明中期赠序记录了古代官职的正名和别称,也记载了相关的古地理名称,并且文中记录的相关事件也具有补史的作用,因而赠序具有文献方面的价值。在社会价值方面,赠序的创作缘由和赠送情况反映了当时同年和同乡之间的社会交际风俗。送官员考绩和入觐以及赠送给巡察官员的赠序则记录了明中期针对外官的考核制度。
王悦笛[3](2021)在《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文中认为唐宋时期,园林植物的栽培技艺更加成熟,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唐宋文人对园林植物的栽培与观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独特的园林植物审美体验,在诗歌中有丰富的表现。唐宋诗歌的意象表现和艺术意境的营构,都与园林植物审美存在着值得关注的内在联系。本文对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审美内涵,做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论文主体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主要考察唐宋时期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苏轼、晁补之、杨万里等若干位代表性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特色。王维和杜甫园林植物书写有着迥异的艺术特色。王维的辋川别业诗倾向于在无人与无我之境中,摒除人工因素的介入,呈露园林植物自然本真的面目;杜甫的园林诗则大量描写园林植物的配置、栽种和修剪活动,着重表现主观情志与客观现实的错位,通常呈现出并不融怡和洽的园景。——两人几乎分别处于“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两端。白居易对园林植物的观照方式,有如王维、杜甫二人一正一反的合题,介于物我混融与物我对峙之间。白居易在长期的造园和园居的实践中,对植物材料之于园林审美的各方面意义有深刻领会,并在诗歌中予以前所未有的全面和深入的表现,形成了卧赏、移床等富有个性的审美方式,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窗竹”等园林植物意象,并表现出驯化、吸纳式的园林审美空间格局。就园林植物书写而言,白居易是一位承上启下、涵盖深广的“集大成者”。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诗中,值得关注的是园林植物的两种形象——作为隐逸符号的花木与作为博物和收藏对象的奇花异木。后世园林中模仿山林的富有野趣的空间,与相对世俗趣味的私人玩好空间的并立,在李德裕对平泉草木的吟咏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反映。苏轼诗中的园林植物审美具有浓厚的人文化特色,常将花木置于历史性文本或画境的联想及道德比附中进行审美,突出园林植物的德性美,并明确提出了“种木”即“种德”的思想。他相对忽略花木自然物态的书写及其与其他园林景素的配合,表现出了与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书写有所不同的审美侧重。晁补之是汇聚诗、画、园于一身的最具代表性的枢纽人物,处于文人造园到画士造园的过渡阶段。其东皋归来园的园林植物的分区式空间布局和种植方式,表现出了较有法度、相对成熟的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他的东皋诗植物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和相关典故中的历史场景也反映出宋代园林文人化、文学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杨万里对园林植物的书写,既有极强的个人特色,又代表了宋人观物的典型状态。他对园林植物的物态、环境因素等特性的细致捕捉,以及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都是宋人对植物投以知识化、趣味化和审美性观照的典型体现,与宋代植物谱录和植物题材的绘画相通。下编是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论文选取了“窗竹”与“出墙花木”两个唐宋诗歌和绘画中的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结合图画与画论文献,挖掘其美学意蕴。窗竹意象以白居易对窗外之竹的吟赏最为典型,白居易对这一园林植物意象的艺术表现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开拓,其由内而外吸纳式的观物视角与宋人“窗景如画”的观念和绘画中“无窗之窗”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着艺术思维的联系。出墙花木在唐宋诗歌中有着丰富的艺术意蕴,其中“墙头花”、“出墙红杏”等意象,还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联想。这一意象在颜色的明艳与素净、线条的横斜与竖直之对比,以及半藏半露的状态等方面所具有“互妙”因素,蕴含着丰富的画趣,与折枝花卉、悬崖古木等题材的绘画存在相通的画理。总的来说,唐宋许多文人能够自觉地在造园活动中,运用花木配合其他园林景素来构建园景。新型园林植物的引入和新观赏风尚的形成、对花木品种日趋精细的观赏和鉴别、花卉品种的改良和创新、以主题分区的方式栽植园林植物等等,都是唐宋园林,尤其是唐宋文人园林植物审美发展的重要表现。唐宋诗人对园林植物的吟咏,有着复杂的历史联想、精神投射,艺术表现多姿多彩,极大地深化了园林植物审美的内涵,与绘画审美也形成丰富的联系。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丰富审美内涵,值得给予高度重视。
刘勇[4](2020)在《明代抄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代是中国印刷出版史上的辉煌时期,但是抄书的活动依然兴盛。明代生产的抄本经过时间的积淀,在版本学上被称之为明抄本。学界对于明抄本的研究可以分为版本目录学研究、出版史研究、藏书史研究以及抄本个案研究几个方面。本文是从整体上对明抄本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研究。第一章从整体上对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进行探究,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明抄本的版式特征,包括行格、版心等;第二是明抄本的字体风格,通过对明抄本字体风格的总结,划分出洪武至成化、弘治至隆庆、万历至崇祯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字体风格进行了具体的总结。第三是探究明代抄本的鉴定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探究明抄本抄写时间、抄写者、批点者、抄本来源、作者的规律,进而探究如何区分明抄本与明稿本、宋元抄本、清抄本。第四是明抄本的文献价值,主要从对书目信息的补正和补正刻本之缺误两个方面来探讨。按照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外圈是书籍的生命周期。第二章至第五章所研究的正是明代抄本的生命周期,是从书籍史的角度对明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等环节进行探究。第二章探讨了明代抄本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从宫廷抄写书籍的类型、明代抄本的不同类别。第三章是对明代抄本生产方式与过程的探讨,首先厘清了誊写与缮写、影抄与临摹等抄写方式之间的区别,进而论述了抄写与刊刻之间的关系。一部分明抄本的讹误历来为学者所诟病,本章第二节从抄书态度、学识水平、外部环境等方面探究了明抄本讹误产生的原因,并且以《永乐大典》的抄写为例,论述了明代抄书者是如何预防讹误产生的。第三节分别从抄写者、抄写的场所、抄本生产的品牌来探究明代抄本的生产。第四章探讨了抄本生产与流通中的经济因素,重点探究了明人抄书的经济动机、抄写的效率以及抄本的成本与价格等。第五章研究了明代抄本的流通方式,主要从读者与市场、书贩与书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明代抄本的读者与市场部分主要探讨了哪些人是抄本的读者,以及抄本在书籍市场中的份额如何。抄本的读者可以分为抄本的生产者和非抄本生产者,抄本的市场问题主要分为抄本交易与市场份额、市场中的稀见抄本、读者的选择、市场中的抄本与印本以及科举对抄本市场的影响。书贩兜售与书店经营是抄本销售的两个重要渠道。对书贩兜售的探讨,主要包括书贩身份与销售地点、兜售种类与经营方式、具体的销售策略与案例分析;关于书店的经营,则主要探讨了书店的位置和经营,并通过祁承(?)、谢肇淛、祁彪佳、冯梦祯等学者的购书记录来分析抄本在书店中的经营状况。第六章研究了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环节,抄写是实现阅读的重要媒介,明人抄写书籍的范围、不同类型的抄本为考察明代的阅读风气和阅读群体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利用抄本来进行教育是这一部分考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学者通过家庭中的抄写活动来教育子弟,这种方式在私塾中也同样流行。明代学者阅读抄本的方式主要有朗读和默读,而抄写又可以作为记忆的一种辅助手段。学者在抄本上会留下批注,遇到谬误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订正。最后,讨论了摘抄、编纂与抄本生产、阅读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摘抄的目的与方法、摘抄与阅读的关系、编纂与阅读的关系,以及编纂与着述之间的关系。罗伯特·达恩顿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内圈是书籍与政治社会文化等背景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是从抄本与学术、政治以及抄本的社会史特征来展开的。第七章探讨的是抄本与明代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之间的关系。从抄本与明代藏书的关系来看,抄本对增加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抄本与丛书的编纂来看,明代的抄本促进了丛书的编纂与刊刻,进而通过对明抄本丛书的考察对丛书概念加以重新审视。从抄本与禁书的关系来看,抄本书由于其特殊的流通渠道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躲过明代的书籍审查。这里主要探究了明代的实录、天文类书籍、妖书等几种特殊类型的书籍,它们在明代大多以抄本形式流传。第八章是对抄本的社会史特征进行的探讨,首先关注的是抄工这一特殊的群体,描绘了抄工在明代的生活状态,包括他们的出身、收入以及与学者、抄本之间的关系。抄工主要包括职业抄写者,除此之外,生员、士人、童仆、官吏都可以扮演抄工的角色。其次关注的是抄写者的人际网络和交往模式,探讨抄写者是如何通过构建人际网络来进行抄书活动的。明代刊刻出版中写工的组织形态以及他们与学者之间的关系虽然也与明代的抄写活动有关,但属于刊刻出版的流程,与明抄本的研究主题有所冲突,因此将其作为本文的附录。总之,本文通过对明抄本的系统研究,揭示明代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过程,以及与抄本有关的人群和社会网络,希望能够深化对于明代的抄本、抄书活动、抄本与刻本之间关系以及明代书籍文化的认识。
方颖[5](2020)在《明代茶陵派文人着述考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是明代很有影响力的一个文学流派。茶陵派文人的着述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丰富,目前学界有关的考订和整理的论着还比较少见。文献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基础,全面而深入地考察茶陵派文人着述情况,有助于茶陵派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本文按照成员的流派地位和齿序,将茶陵派着述考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茶陵派宗主李东阳与早期成员谢铎;第二部分为茶陵派“李门六公”,即石珤、邵宝、顾清、罗玘、鲁铎、何孟春;第三部分为茶陵派其他成员,包括乔宇、林俊、张邦奇、孙承恩、吴俨、靳贵、储巏、汪俊、钱福、陆深。每一家的着述考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着述的总体情况,包括着述的内容、编纂、刊刻和流传情况;二是诗文集的具体情况,包括成书过程、刊刻情况、版本源流、体例和内容的特点,并指出现有研究论着存在的版本选择问题。茶陵派文人着述的全面考证,既是文献学的研究,同时也能为文学史层面的茶陵派研究提供一个考察的视角。茶陵派文人着述的编刊情况,表明这一文学流派的群体活动不仅在于他们的诗文唱酬与宴饮交游,还在于他们的着述从写作、修改到编纂、刊刻的过程中的互动。考证茶陵派文人的着述,可以为茶陵派的形成,提供文献学的视角。
史丹丹[6](2020)在《集成学习与特征工程在Webshell检测和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攻击层出不穷,植入木马后门、通过网络发动DDOS攻击、入侵网站上传Webshell后获得服务器的执行操作权限等,本文主要针对网络安全问题中的入侵检测、Webshell检测,研究了集成学习与特征工程并将其在Webshell检测以及网络入侵检测进行应用。本文主要工作包括:在对近年来发展的Webshell检测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分类器集成模型。首先对文件进行文本分析,提取PHP文件的有效信息,包括静态字符、操作码等特征;其次,对不同的基分类器进行训练和分析,提出基于Stacking的集成模型。针对网络入侵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递归特征消除(RFE)的集成学习入侵检测方法。入侵检测方法主要分四步:第一步,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从数据集中消除冗余和不相关的数据,以实现更好的资源利用,降低时间复杂度。第二步,基于特征工程从预处理数据中提取新特征,通过实验对比主成分分析(PCA)和RFE两种不同的特征工程算法,最终使用基于决策树的递归消除算法来提取特征;第三步,用提取的新特征训练相关的集成学习模型;最后,通过改进的Stacking技术进行模型融合并产生最终的输出。本文提出的Webshell检测技术经过多个GitHub开源项目数据集验证最终可以达到98.447%的准确度和99.227%的精确度,比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效率最少提高3%,与主流检测工具相比也具有出色的表现。网络入侵检测基于KDD CUP 99标准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分析现有入侵检测技术以及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RFE的Stacking的方法可以提高入侵检测的多项技术指标,除了 U2R准确率为98%的情况外,其他各种特征的准确率均高于99.4%。
吴小倩[7](2020)在《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校理与研究》文中指出谢振定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一位文人,因反抗和珅落职而声名震南北,其人也以正直、清廉、刚正不阿而受人景仰。谢振定为人内心坦荡热忱,不虚伪造作;为官厌恶谄媚逢迎,不与世移;为文摒除门派之别,不屑徇俗;为学痛恨襞积剿袭,不肯盲从。本文分为引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引言介绍了谢振定与《知耻斋诗文集》的情况,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正文从谢振定的家世生平、交游、版本考论、文学思想、创作内容与艺术手法六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介绍了谢振定的家世与生平,谢振定出生于世有隐德的青山谢氏一脉,青山谢氏一支位高不惧权贵,有财不藏于己,求学不为名利,求官不从世俗,形成了一种严谨的、规矩的家风。而这种风气影响谢振定的一生。第二章介绍谢振定的交游情况,谢振定一生交游广泛。在京为官时,谢振定常常跟随法式善参加各种文人集会,又有三次江南之游,与王文治交好,跟随王文治参加的文人交游也多。只是谢振定为人外冷内热,是以很多来往的文人交游仅限于集会,私下交游少。第三章梳理了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目前所见的版本之间的关系。谢振定的《知耻斋诗文集》现存版本目前整理为谢氏家刻本、谢氏后人修补本和评点本三个系统。第四章介绍了谢振定的文章创作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谢振定的古文创作推崇真性情,认为情达道至,同时又要求行之以浑浩之气,佐之奇伟之才,纬之深厚学识。因为个性的原因,谢振定的文章创作皆以不屑与世俗同流为前提。谢振定的文章创作主要为记人与记事,内容大体不出忠孝节义的范围,其余还有一些政论文与书信文,处处体现实用的目的。而文章所体现的艺术特色也恰巧与其创作思想相符。第五章介绍谢振定的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诗歌内容有文人交游、行旅远游、即事流露真情三个方面,此外还有许多小类,如送别诗、题画诗、应景诗、咏物诗、咏史诗等等。而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善用铺陈,喜用古体,真气郁勃也与其创作思想整体相符。谢振定诗文创作的艺术特色是以自己真性情为根本,同时汲取乾嘉时期思想大融合时期各家各派的观点,不断融合后磨合形成的。文章后有两个附录,一是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中诗文篇目的编年,一是谢振定及《知耻斋诗文集》的参考资料的收集整理,务求真实客观地求证谢振定的生平、交游以及诗文创作的活动。
蔡琪慧[8](2020)在《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传播研究》文中指出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是继芜湖铁画之后的第二画,是近代劳动人民的实践、智慧与创新成果,主要体现了创作者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内涵。如何在继承和发展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同时,更好的传播堆漆画文化和优秀技艺是目前研究的课题。通过分析研究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现状,发现国内目前对于传统工艺堆漆画的主要传播方式比较单一,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网络科学技术的更新,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应合理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开发传统工艺堆漆画更加便捷化和高效率的新型传播方式。新兴媒体技术平台的稳定发展将会对现阶段传统工艺堆漆画的传播发展注入新型的能量和新鲜的血液,在传播方式、内容整合和交互沟通层面无疑展露其先天优势。当下,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现代科学技术的加入必将有利于缓解传统工艺堆漆画与新型传播形式的冲突,有利于传统工艺堆漆画在传播方向寻求新突破,打破现实瓶颈,实现与当前文化艺术市场环境的融合。在社会发展进程和经济市场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现代社会,积极探索和实践关于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新时代传播的创新驱动形式,可以为其可持续的传播和发展提供新鲜血液。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现存状态如何?传统的传播形式是否适存于现如今的社会环境?在堆漆画文化的传播中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能够起到怎样具体的作用?从传播学、设计学、传统工艺美术等领域出发,结合中国传统工艺堆漆画的具体特征和发展情况,考察了新旧环境中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传播方式,梳理了传统工艺堆漆画进行传播发展的历史沿革,介绍了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文化传播概述,论述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传播中,对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方法,以及针对现代化传播形式的具体方案在实际案例中的构想,同时结合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对如何更好的实现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传播提出合理性建议。总结基于现代科技手段下的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传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为后续关于传统工艺文化传播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方面提供相关参考内容。
宋晨阳[9](2020)在《刘呐鸥文学译介活动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刘呐鸥既是作家,又是翻译者,还是出版商人。刘呐鸥的翻译和创作对新感觉派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作为翻译者,他译介了多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日本和法国的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一个作家,他的翻译作品又深深地与他的创作结合在一起,两者相互交融;作为文学出版商人,他发挥了翻译活动“赞助人”的角色,对新感觉派翻译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文第一章从刘呐鸥的文学译介入手展开分析。刘呐鸥翻译的许多作品都具有启迪性和开拓性,表现了刘呐鸥对翻译作品选材的独特性。从刘呐鸥的翻译作品中也可以窥见他独有的翻译特点。刘呐鸥在文学译介作品中对传统“信达雅”的翻译策略的创新,为中国文学界开创了“刘呐鸥式”的译介方式。首先,刘呐鸥的翻译作品投射了他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关注性。其次,刘呐鸥的翻译作品的融合了电影拍摄技巧。此外,刘呐鸥的翻译作品也体现了他对新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实验。论文第二章,笔者将结合刘呐鸥的全部翻译作品,包括诗歌和文学理论等来对刘呐鸥的翻译和创作全过程展开详尽的分析。一方面,笔者将以刘呐鸥同一时期的翻译小说《色情文化》与短篇小说创作《风景》为例,详细分析刘呐鸥的翻译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从两部作品的比较中,笔者认为刘呐鸥在进行文学翻译实践的同时,借鉴了日本新感觉文学在题材、风格、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并将这种特色融入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中去,进而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另一方面,刘呐鸥的文学创作又反过来启发着刘呐鸥的翻译,提高了刘呐鸥的翻译水平。可以说两者呈现一种双向互动的态势。最后,刘呐鸥作为中国新感觉派的其中一员,他在集结同人、创办刊物等事务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拟论述刘呐鸥在新感觉派的翻译活动中发挥的特殊“赞助人”的独特影响。拟从新感觉派翻译活动“赞助人”身份的确立,刘呐鸥对翻译活动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刘呐鸥作为翻译活动“赞助人”的局限性这三方面阐释他在这一翻译活动中的作用、贡献和缺失。
刘姗[10](2020)在《澳大利亚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研究 ——以新州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澳大利亚政府将汉语列为高考的选考科目之后,“汉语热”的潮流在澳大利亚国内更是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澳大利亚汉语的教育规模和质量也是位居世界前列。这就使得澳大利亚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越来越高,不管是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还是社区学校均开设了汉语课,社会上还出现一些专门的汉语辅导班。随着汉语学习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也面临着提升的需求,如何推动澳大利亚的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就成为我们当下对外汉语教学界一个重大的课题。纵观历年来澳大利亚对外汉语的相关教学研究,可以发现深入澳大利亚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研究寥寥可数,没有充分的理论和经验去支撑澳大利亚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发展研究。本文是笔者根据自身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长达八个月的初级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国外关于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编写,并针对澳大利亚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技巧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首先对一些理论概念进行阐述,将对外汉语综合课、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以及初级阶段这些概念进行整合分析,随后简单介绍笔者所任教学校的基本概况,之后本文的研究范围集中在中学生的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结合对新南威尔士州其他16所开设汉语课堂的学校的20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及对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的中文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访谈研究,主要从课堂内容编排、课堂组织管理、教师的语言以及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应用这四大技巧出发,阐述如何运用这四大技巧解决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能够提升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澳大利亚对外汉语教学的继续发展,为以后的赴澳汉语教师提供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的借鉴。同时这不仅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澳大利亚的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Linux实用管理技巧小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inux实用管理技巧小集(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
一、审美与怀旧 |
二、休闲与娱乐 |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
四、遁世逃避 |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明中期赠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一)赠序的起源 |
(二)断代赠序研究 |
(三)个案研究 |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赠序概述 |
第一节 前人对赠序赋名的探究 |
第二节 明中期赠序兴盛原因和功能 |
一、兴盛原因 |
二、明中期赠序的作用 |
第二章 明中期赠序撰写方式及分类 |
第一节 明中期赠序的撰写方式 |
一、主动作序 |
二、他人代离别之人请序 |
三、代人作序 |
四、从撰写方式看赠序中的情感 |
第二节 明中期赠序分类 |
一、送官员类 |
二、送无官职人员类 |
第三章 明中期赠序艺术特色与创新 |
第一节 明中期赠序艺术特色 |
一、明中期赠序中“有意味”的形式 |
二、昂扬向上的风格 |
三、雅俗交融的笔法 |
第二节 明中期赠序的创新 |
一、明前期、明后期赠序特点略述 |
二、明中期赠序内容的创新 |
三、明中期赠序写作手法的创新 |
第四章 明中期赠序的价值 |
第一节 明中期赠序的文献价值 |
一、对职官名称的保留 |
二、对古地名的保留 |
三、补史 |
第二节 明中期赠序的社会价值 |
一、反映了明中期的社会交际风俗 |
二、反映了明中期的政治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明中期赠序创作一览表 |
致谢 |
(3)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植物文化和审美研究 |
(二)园林文学研究 |
(三)唐宋园林与绘画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 |
上编唐宋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章 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王维和杜甫的园林植物书写比较 |
第一节 “无人”与“无我”:辋川别业里的植物世界 |
一、辋川别业概况 |
二、“无人之境”与花木的静观寂照 |
三、“无我之境”与花木的自然本色 |
第二节 物我对峙的冲突与无力:杜甫笔下难遂人愿的园林植物 |
一、成都浣花草堂 |
二、夔州之园 |
三、植物与寄兴 |
第三节 王维、杜甫对初盛唐园林游宴诗的超越:摆脱园林植物书写的“程式化”束缚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驯化与吸纳: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与审美空间 |
第一节 绪论:园林植物书写的“集大成者” |
第二节 刚柔共济:园林植物的“崇高”与“优美” |
第三节 变化的审美空间:园林植物中的时间因素 |
一、季节性的周期变化 |
二、不同生命阶段的线性变化 |
第四节 作为想象媒介的园林植物 |
第五节 官能中的山林想象 |
第六节 从园林植物看人工与自然的关系 |
第七节 空间边界的区隔 |
第八节 空间内部的个性化布置 |
第九节 身体感知与日常活动中的园林植物 |
第十节 “窗竹”意象与审美空间格局 |
一、窗竹意象简史 |
二、白居易的窗竹意象与室内视角 |
三、逐层向内“驯化”的审美空间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玩好与隐逸之间:李德裕笔下的平泉草木 |
第一节 李德裕平泉山居诗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不同身份:珍奇玩好与故园意象的错位 |
第三节 从园林组诗看各类植物的构景特征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文本·道德·生活:苏轼笔下园林植物的人文化审美 |
第一节 园林植物审美的人文化 |
一、园林情调的淡化 |
二、花木物态的虚化 |
三、文本化与人格化:花木中的历史记忆与道德寄寓 |
四、生活化:与文人生活的多重关联 |
第二节 “种德”观念与园林植物的德性美 |
一、“种木”即“种德” |
二、松柏与“久而后成” |
第三节 苏轼与白居易园林观及园林植物审美之异同 |
一、苏白之同 |
二、苏白之异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共性·法度·因袭:晁补之笔下的东皋草木 |
第一节 金乡东皋归来园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从两类植物看隐逸空间的划分及园林审美性的凸显 |
第三节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对成熟 |
第四节 园林植物与历史场景的再现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知识化·场景化·拟人化:杨万里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节 杨万里园林植物书写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自然特性的细致捕捉 |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环境因素与场景化、动态化书写 |
第四节 园林植物的拟人化、戏剧化书写 |
本章结语 |
下编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 |
第一章 园林诗画中的“窗竹”意象 |
第一节 窗与园林植物的结合 |
第二节 内外之别:窗竹的视角问题 |
第三节 白居易的窗竹诗 |
第四节 “摄入”与“射出”:诗画视角的异同 |
第五节 窗中竹与画中竹 |
一、“窗景如画”观念的形成 |
二、“窗景如画”观念与文人画中的“无窗之窗” |
三、窗竹与竹画对比的多重审美快感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出墙花木”的诗意与画趣 |
第一节 墙与花木的“互妙” |
第二节 对园内的暗示:“出墙花木”的藏中之露 |
第三节 出墙花的热闹多情与女性化书写 |
一、春日出墙花的热闹与多情 |
二、出墙花的女性化书写 |
第四节 出墙花木与绘画 |
一、“出墙”的画趣 |
二、寓意的尴尬与画理的变通 |
本章结语 |
余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基本典籍与资料类 |
二、学术专着类 |
三、论文类 |
附录一 唐宋绘画文献有关园林植物的记载 |
附录二 唐宋现存植物谱录叙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明代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 |
第一节 明抄本的行格及用纸 |
一 行格 |
二 版心 |
三 各家抄本版式特征总结 |
四 明抄本的纸张类型 |
第二节 明抄本字体研究 |
一 明抄本字体的风格特点 |
二 特殊的抄本:明内府抄本与佛经抄本 |
三 明代抄本字体的分期 |
第三节 明抄本之鉴定 |
一 抄写时间 |
二 抄写者 |
三 批点者 |
四 抄本来源 |
五 作者考证 |
六 明抄本与明稿本之鉴别 |
七 明抄本与宋元抄本、清抄本之鉴别 |
第四节 明抄本的文献价值 |
一 对于书目信息的补正 |
二 补正刻本之缺误 |
第二章 明抄本的内容 |
第一节 从宫廷到民间:抄写稀见的书籍 |
一 抄写的地点和方式 |
二 抄录书籍的种类 |
三 抄录书籍的特点 |
第二节 抄本的类别 |
一 从抄本的内容与形式划分 |
二 从抄本的来源划分 |
第三章 明抄本的生产 |
第一节 抄写的方式 |
一 抄写方式的分类 |
二 誊写与缮写 |
三 影抄与临摹 |
四 影抄与影刻 |
第二节 抄本讹误的产生与预防 |
一 造成讹误的原因 |
二 《永乐大典》对于抄写讹误的预防 |
第三节 抄写者与抄写场所 |
一 抄写者 |
二 抄写的场所 |
三 抄本生产的品牌 |
第四章 明抄本的经济学特征 |
第一节 抄书的经济动机 |
一 抄书事迹举例 |
二 抄书事迹分析 |
第二节 抄写的效率 |
第三节 抄本的成本与价格 |
一 抄本的成本 |
二 抄本的价格 |
第五章 明抄本的流通 |
第一节 读者与市场 |
一 读者 |
二 市场 |
第二节 书贩与书肆 |
一 书贩兜售 |
二 书店经营 |
第六章 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 |
第一节 抄写与阅读风气 |
一 明人抄写与阅读的范围 |
二 不同的阅读群体 |
第二节 抄书与教育 |
一 明代抄书与教育概况 |
二 抄书的方式 |
三 教育抄本的种类、性质和特征 |
第三节 记忆与批注 |
一 朗读与默读 |
二 作为记忆辅助的抄写 |
三 批注与订误 |
第四节 摘抄与编纂 |
一 摘抄 |
二 编纂 |
第七章 明抄本与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 |
第一节 抄本与藏书 |
一 官方藏书 |
二 私人藏书 |
第二节 抄本与丛书之编纂 |
一 抄本与丛书刊刻 |
二 现存明抄本丛书考察 |
三 对丛书概念的重新审视 |
第三节 抄本与禁书 |
一 政治类书籍 |
二 数术、宗教类书籍 |
三 妖书与淫书 |
第八章 明抄本的社会史特征 |
第一节 抄工与学者 |
一 职业抄工的身份 |
二 抄工的收入 |
三 抄工与学者 |
四 抄工与抄本 |
第二节 抄书者的人际网络与交往模式 |
一 民间藏书家之间的借抄 |
二 对稀见书的寻访 |
三 相互借抄的群体与抄书的协定 |
四 借书之难与借书之痴 |
五 抄本作为交往的礼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明代的写工 |
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明代茶陵派文人着述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茶陵派成员的确定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意义 |
第一章 茶陵派宗主及早期成员 |
李东阳 |
谢铎 |
第二章 茶陵派“李门六公” |
罗玘 |
邵宝 |
顾清 |
鲁铎 |
石珤 |
何孟春 |
第三章 茶陵派其他成员 |
林俊 |
储巏 |
吴俨 |
钱福 |
靳贵 |
汪俊 |
陆深 |
孙承恩 |
张邦奇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茶陵派文人着述索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集成学习与特征工程在Webshell检测和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2 相关理论和技术介绍 |
2.1 背景知识简介 |
2.2 特征工程 |
2.3 机器学习 |
2.4 集成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3 特征工程 |
3.1 Webshell特征工程 |
3.2 网络入侵特征工程 |
3.3 本章小结 |
4 集成学习模型 |
4.1 基于Stacking分类器的构造 |
4.2 Webshell检测模型 |
4.3 网络入侵检测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测试与分析 |
5.1 数据集介绍 |
5.2 评价指标 |
5.3 基于Webshell检测的实验结果分析 |
5.4 网络入侵检测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校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谢振定及《知耻斋诗文集》简介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第1章 家世与生平 |
1.1 家学传承 |
1.1.1 家风的影响 |
1.1.2 父兄的教导 |
1.1.3 后人的情况 |
1.2 谢振定的生平 |
1.2.1 求仕交游(1796年以前) |
1.2.2 罢官出游(1796—1799) |
1.2.3 心隐身宦(1800—1809) |
第2章 《知耻斋诗文集》版本与源流 |
2.1 《知耻斋诗文集》版本叙录 |
2.1.1 嘉庆二十五年刻本 |
2.1.2 道光十四年刊本 |
2.1.3 道光十八年刊本 |
2.1.4 道光二十六年刊本 |
2.1.5 光绪十六年刊本 |
2.2 《知耻斋诗文集》版本源流考 |
第3章 谢振定交游考 |
3.1 以法式善为中心的文学集会及其影响 |
3.1.1 与法式善的交游及其影响 |
3.1.2 与赵怀玉、张问陶等人的文学交游及影响 |
3.2 以王文治为中心的文学集会及其影响 |
3.2.1 与王文治的交游及影响 |
3.2.2 与袁枚等江南文人学者交游及影响 |
3.3 师友唱和与诗僧唱和 |
3.3.1 师友唱和 |
3.3.2 诗僧唱和 |
第4章 谢振定文章的创作思想及其内容与艺术特色 |
4.1 古文创作思想 |
4.1.1 情达而道至 |
4.1.2 行气、佐才与纬识 |
4.1.3 不屑徇俗 |
4.2 谢振定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 |
4.2.1 实用为本,述说性情 |
4.2.2 真挚动人,行文浑浩 |
4.2.3 层层递进,深厚详实 |
第5章 谢振定诗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
5.1 诗歌内容 |
5.1.1 文人交游的清逸飞绪 |
5.1.2 行旅远游的旷达幽思 |
5.1.3 即事就诗的真情流露 |
5.2 谢振定诗歌艺术特色 |
5.2.1 笃好于古,喜用古体 |
5.2.2 善于铺陈,叙次娓娓 |
5.2.3 真气郁勃,放笔雄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编年 |
附录 B 谢振定及《知耻斋诗文集》参考资料汇总 |
附录 C 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校注详例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方法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 |
1.4.1 重点 |
1.4.2 难点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传播概述 |
2.1 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地域特色 |
2.2 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现代化发展意义 |
2.3 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传统传播形式及传播困境 |
2.3.1 人际传播: 面对面传播和堆漆画作品交易 |
2.3.2 民间组织: 各类艺术团体 |
2.3.3 固定展示: 相关作品展览 |
2.3.4 传统工艺堆漆画的传播困境 |
第3章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传播中的应用 |
3.1 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传播与现代科学技术 |
3.1.1 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
3.1.2 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在传播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
3.2 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应用于传统工艺堆漆画传播的历史梳理 |
3.2.1 启蒙阶段 |
3.2.2 探索阶段 |
3.2.3 发展和创新阶段 |
3.3 传统工艺堆漆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传播形式及应用实例 |
3.3.1 学术交流型网站 |
3.3.2 数字博物馆 |
3.3.3 智慧化展示 |
3.3.4 信息化存储 |
3.3.5 沉浸式体验 |
3.3.6 新型产销模式 |
3.3.7 打造文化街区 |
3.3.8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
第4章 基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下的堆漆画传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
4.1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堆漆画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品牌意识薄弱,知识产权缺乏保护 |
4.1.2 新型艺术体验,需要市场检验 |
4.1.3 经济发展不均,科技手段难以普及 |
4.1.4 艺术修养程度不同,受众群体有限 |
4.1.5 应用留存率低,难以维持长久运营 |
4.2 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可持续发展和传播研究的策略建议 |
4.2.1 不忘工匠精神,针对不同群体创作精品内容 |
4.2.2 利用移动平台,开发各级市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刘呐鸥文学译介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E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刘呐鸥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刘呐鸥的文学译介 |
(一)刘呐鸥翻译情况简介 |
1.刘呐鸥对翻译作品体裁的选择 |
2.刘呐鸥对翻译小说题材的选择 |
(二)刘呐鸥译介作品的特点 |
1.关注政治形势 |
2.融合电影技巧 |
3.追求新艺术形式 |
二、刘呐鸥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的互动 |
(一)刘呐鸥的翻译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
1.偏爱都市题材 |
2.物化女性 |
3.刷新语言文体 |
(二)文学创作对翻译的启发 |
1.激发理论翻译热情 |
2.提高翻译水平 |
三、刘呐鸥对新感觉派翻译活动的介入 |
(一)刘呐鸥作为特殊“赞助人”身份的确立 |
(二)刘呐鸥作为翻译活动特殊“赞助人”所做的工作 |
1.培养翻译人才 |
2.影响翻译选材 |
3.把握经营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刘呐鸥译文简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澳大利亚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研究 ——以新州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概述 |
第一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的界定与特点 |
一、对外汉语综合课的定义 |
二、初级阶段的划分及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特点 |
第二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的界定与重要性 |
一、课堂教学技巧的定义 |
二、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的特点 |
三、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性 |
第二章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汉语教学 |
第一节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概况 |
第二节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的汉语教学情况 |
一、教师的来源与构成 |
二、学生的情况与特点 |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
四、教材、教具和可利用的学习资源 |
五、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其他 |
第三章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内容编排 |
第一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内容编排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内容编排存在的问题 |
一、没有具体教材可依,课堂教学内容编排具有随意性 |
二、没有充分意识到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
三、复习与新课、讲课与练习所占比重不合理 |
四、课堂操练缺乏有效性 |
五、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兼顾学生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内容编排的技巧 |
一、精心编排课堂教学内容,各环节环环相扣 |
二、文化导入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
三、合理处理复习与新课的比重,精讲多练 |
四、课堂操练目标明确,重视交际性练习 |
五、差异化教学,加强学生合作意识,优势互补 |
第四章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组织管理 |
第一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
二、过于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
三、缺少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制度 |
四、教师资源浪费 |
第三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组织管理的技巧 |
一、科学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合理控制课堂教学节奏 |
二、建立课堂规范和课堂礼仪,集中学生注意力 |
三、明确课堂管理制度,把握课堂管理尺度 |
四、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本土教师与汉语教师志愿者协同教学 |
第五章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师的语言 |
第一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师的语言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师的语言存在的问题 |
一、媒介语使用过于频繁 |
二、教师课堂用语的可理解输入少 |
三、语言缺乏规范性、科学性,语言节奏变化缺乏稳定性 |
四、忽视体态语的辅助 |
第三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师的语言的技巧 |
一、注意媒介语与目的语的交叉使用 |
二、以可理解输入用语为主,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
三、规范教师课堂用语,合理调控说话节奏 |
四、有效运用体态语 |
第六章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多媒体与网络资源的应用 |
第一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应用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随意性 |
二、过多依赖多媒体网络资源 |
三、网络学习资源使用的不恰当 |
第三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应用的技巧 |
一、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整体优化 |
二、灵活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 |
三、正确筛选网络教学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当地中文老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同行汉语教师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节选 |
附录四 针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其他16个开设汉语课堂的学校的20位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五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九年级CH81班 |
附录六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九年级CH81汉语班 |
附录七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八年级汉语班 |
致谢 |
四、Linux实用管理技巧小集(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2]明中期赠序研究[D]. 赵学琴.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D]. 王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4]明代抄本研究[D]. 刘勇. 山东大学, 2020(01)
- [5]明代茶陵派文人着述考证[D]. 方颖. 江南大学, 2020(01)
- [6]集成学习与特征工程在Webshell检测和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D]. 史丹丹.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校理与研究[D]. 吴小倩. 湘潭大学, 2020(02)
- [8]芜湖传统工艺堆漆画的传播研究[D]. 蔡琪慧.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5)
- [9]刘呐鸥文学译介活动研究[D]. 宋晨阳.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4)
- [10]澳大利亚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研究 ——以新州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为例[D]. 刘姗. 苏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