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正确使用生物农药——Bt(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年[1](2020)在《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生物学文本汉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细胞学、遗传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等多门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其主要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工业、农业和医学等领域提供实践服务。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间生物技术领域交流的日益增强,生物学类科技文本的翻译也愈显重要。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了翻译规范理论,其理论核心包括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该理论旨在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对原文和译文进行综合性把控与考量,以便采取适宜的翻译策略来传递源语文本信息,对重在信息传播的生物学类科技文本的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翻译实践报告采用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以生物学英文着作What Can Nanechnology Learn From Biotechnology?为基础,从中选取由 Alan McHughen,Jeffrey Burkhardt和Margaret Mellon几位作者撰写的第二部分共约17000词作为研究对象。本报告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介绍翻译任务的要求、意义以及翻译过程;其次阐述翻译规范理论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要素;最后基于规范理论,通过具体案例,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对原文及译文进行分析,探讨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可为生物学文本的翻译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导。本研究指出,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若译者基于规范理论,在译文中采取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等对应的策略与方法,将有利于译文质量的提高。
党聪[2](2020)在《Bt水稻对天敌的长期生态效应及基于RNAi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评价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转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种植之前,严格的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评价十分必要。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是其环境安全性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论文围绕不同类型的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安全性评价开展研究。选取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水稻和基于RNA干扰的转miRNA或ds RNA水稻为对象,结合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手段综合评价其对非靶标生物(尤其是天敌)的安全性,一方面为推动Bt水稻产业化进程提供安全性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也为基于RNAi的新型转基因水稻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ry1Ab水稻对稻田天敌群落的长期生态效应的评价通过分析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Cry1Ab水稻)持续十年的稻田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数据,发现Cry1Ab水稻田中天敌群落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没有显着差异。进一步对稻田重要捕食性天敌蜘蛛亚群落进行分析,证实Cry1Ab水稻对该亚群落没有显着影响,而化学农药处理则对其有显着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发现稻田蜘蛛对稻飞虱的自然控制能力并未受到Cry1Ab水稻的影响。综合评价认为,Cry1Ab水稻对稻田天敌群落无显着影响,可作为稻田害虫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技术。2.转二化螟miR-14水稻对其非靶标天敌二化螟盘绒茧蜂影响的评价借鉴Bt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性评价中第一层级(Tier-1)的方法,评价了高浓度二化螟miRNA直接暴露对其非靶标天敌二化螟盘绒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化螟盘绒茧蜂可以通过直接取食和二化螟血淋巴获取外源miRNA;二化螟miR-14注射被寄生的二化螟幼虫后可能会影响二化螟盘绒茧蜂的发育历期,但高浓度的二化螟miR-14直接饲喂并未对二化螟盘绒茧蜂的生物学参数产生显着影响。结合田间实际情况,综合推断认为转二化螟miR-14水稻对其重要非靶标寄生蜂天敌二化螟盘绒茧蜂不会有明显的负面影响。3.褐飞虱靶标ds RNA对三种非靶标生物影响的评价首先构建褐飞虱人工饲料喂食ds RNA的方法,对体外转录合成的36条不同褐飞虱ds RNA片段进行饲喂试验,共有25个ds RNA片段对褐飞虱存活率有显着影响。选取具有较高致死效率的ds Nl Na、ds Nlsft、ds Nlvatp和ds Nlaup四个ds RNA片段评价其对三种非靶标生物(赤拟谷盗、黑肩绿盲蝽和麦蛾柔茧蜂)的影响。结合序列相似性、生物学参数、基因转录水平等结果,ds Nl Na与三种非靶标生物的同源基因序列的相似性相对较低,然而其对赤拟谷盗和麦蛾柔茧蜂均可能产生非靶标效应。ds Nlvatp与三种非靶标生物均存在连续19-23nt的完全匹配情况,但是其只有在高浓度饲喂时会对赤拟谷盗可能存在非靶标效应。此外,ds Nlaup连续饲喂赤拟谷盗显着影响其存活率;而ds Nlsft无论是高浓度饲喂还是以LC50的浓度连续饲喂,对三种非靶标生物的生物学参数及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均没有显着影响。总的来说,褐飞虱靶标ds RNA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并不完全取决于ds RNA的连续21nt序列与非靶标生物同源基因的匹配情况,与非靶标生物的分类地位及ds RNA的基因类别也有关系,因此在开展ds RNA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评价时需要结合具体基因及非靶标生物进行具体评价。综合上述结果,ds Nlsft对褐飞虱具有相对较好的防控效果,且对已评价的三种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其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曹蓓蓓[3](2020)在《对灰飞虱高毒力的新型Bt杀虫蛋白基因克隆及其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灰飞虱是水稻上非常重要的半翅目害虫,不仅能通过刺吸式口器吸取水稻等作物汁液,掠夺其营养物质,直接危害作物,同时还在水稻、玉米等作物间传播植物病毒,严重影响了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安全生产。此类害虫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化学农药长期滥用带来了害虫抗药性上升、农药残留、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急需开辟新的绿色防控途径。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多种水稻鳞翅目害虫的绿色防控。近年来,本实验室在大量分离筛选Bt菌株资源的基础上,发现了两株对灰飞虱具有活性的野生菌株,并从中分别克隆了cry64Ba、cry64Ca和cry78Aa三种新基因,这些基因表达产物对灰飞虱均具有很高的毒杀作用。由此说明从Bt菌株资源中筛选新的对飞虱高毒力杀虫蛋白是可行的。本研究在Bt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基础上,以对灰飞虱高毒力的cry64Ba、cry64Ca和cry78Aa基因为参照,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挖掘新型Bt杀虫基因,并以灰飞虱为靶标害虫,结合传统的生物活性测定,克隆对灰飞虱具有显着杀虫活性的新基因,为灰飞虱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的菌株和基因资源。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经BLAST比对,从实验室前期完成的1368个Bt菌株草图数据库获得162条cry78Aa1基因同源核苷酸序列,确定了17株含有cry78-like基因的候选Bt菌株。(2)生测结果发现P14E12、B4F11、C8D6、T5D8、B15C9这5株候选菌株总晶体蛋白对灰飞虱具有一定程度的杀虫活性,致死率在40-80%。这些菌株的采集地具有一致性,均来自于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3)完成了P14E12、B4F11、C8D6、T5D8、B15C9共5株菌株的Bt基因注释,蛋白结构预测发现这些菌株含有的cry78-like基因编码的蛋白均含有RicinB_lectin和Toxin_10超家族保守结构域。(4)无活性菌株Bt P14C1、P14F6、C14F11、P10C11、A4A4、B9B3的蛋白样品经胰蛋白酶消化后对灰飞虱的致死率均有所提高,其中C14F11、P10C11两种菌株总晶体蛋白经胰蛋白酶消化前后的活性具有显着性差异。(5)分别从B4F11、A3F10、P10C11、P14F6、T5D8、A4A4、C14F11、P14E12菌株中克隆cry78-like基因共8种,这些基因编码蛋白与Cry78Aa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介于31.8-54.3%;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7种新基因,这些蛋白分子量在41.6-43.7 kDa之间,与预测蛋白分子量大小一致;其中Protein 6、Protein 10、Protein 11三种蛋白可溶性表达,蛋白分子量分别为42.5、43.7、42.4 kDa。生物活性初筛结果显示这三种Cry78-like蛋白对灰飞虱三龄若虫一定程度的杀虫活性,在30μg/mL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15%、40.99%、26.23%。(6)选取初筛活性最好的Protein 6蛋白进行深入研究。该蛋白由来源于活性Bt菌株B4F11的gene6编码,包含380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分子量约为42.5 kDa,具有Ricin_B_Lectin和Toxin_10超家族保守结构域。其对灰飞虱三龄若虫具有很高杀虫活性,致死中浓度LC50为9.72μg/mL。gene6基因序列已提交给NCBI GenBank,登录号为MN075151,与Cry78Aa1氨基酸相似性为54.3%,被Btδ-内毒素国际命名委员会命名为cry78Ba1,这是第二等级的新基因。(7)Cry78Ba1蛋白与目前已知的过敏原均无序列同源性,在90℃加热10 min即可变性失活。Cry78Ba1蛋白在模拟胃液处理15 s内完全降解失活,但模拟肠液中消化1 h仍具有杀虫活性。由此推测Cry78Ba1蛋白被人或高等动物摄入后在胃液中可被迅速降解短肽,在进入肠道时应当已经丧失了毒性。在本研究测试范围内,就消化和吸收而言,该蛋白没有发现对人类或哺乳动物的安全隐患。综上,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Bt菌株基因组草图数据以及生物信息学方法比对现有活性基因的同源核苷酸序列,从候选菌株活性筛选、同源基因活性鉴定两方面出发,挖掘对灰飞虱具有高毒性的Bt菌株与基因。这说明,在Bt野生菌株中发现对灰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活性的Bt菌株具有很大的潜力。研究结果为发掘对半翅目刺吸式口器害虫高毒力的Bt菌株及基因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本研究获得的Cry78Ba1蛋白为稻飞虱高效、绿色防控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唐泰[4](2020)在《三种生防细菌侵染对亚洲玉米螟幼虫转录因子Relish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洲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重要粮食害虫,采用生防细菌控制亚洲玉米螟危害是重要的害虫综合治理方法之一。本研究采用RACE的方法克隆了亚洲玉米螟幼虫免疫相关基因转录因子Relish基因;采用3种生防细菌铜绿假单胞菌、藤黄微球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通过注射或喂饲的方法处理了亚洲玉米螟幼虫,研究了 3种昆虫致病菌对Relish基因和4种抗菌肽Cecropin A、Gloverin、Moricin和Attacin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RNA干扰技术研究了Relish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本研究为探索Relish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基础,为进一步开发昆虫免疫调剂类农药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3’-RACE和5’-RACE技术,获得了亚洲玉米螟幼虫Relish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3165 bp,包含一个 2882bp的开放阅读框(ORF),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AG,编码956个氨基酸,包括一个153 bp的5’非编码区(5’UTR)和一个81 bp的3’非编码区(3’UTR)。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表明:Of-Relish基因编码蛋白的计算分子量约为98 kDa,无跨膜结构域,2个糖基化位点,101个磷酸化位点,为亲水性蛋白。三维结构显示,有4个α螺旋,16个β折叠。对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分别注射了铜绿假单胞菌和藤黄微球菌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幼虫体内转录因子Of-Relish和4种抗菌肽Cecropin A、Gloverin、Moricin及Attac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铜绿假单胞菌或藤黄微球菌侵染后,亚洲玉米螟体内的Of-Relish及4种抗菌肽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说明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和藤黄微球菌可诱导亚洲玉米螟Of-Relish基因调控4种抗菌肽基因表达,从而产生免疫防御反应。采用RNA干扰技术,给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注射了 dsRNA-Relish后发现在84h、96h、108h、120 h时,Of-Relish基因表达分别下调至对照组的42.08%、42.61%、47.69%、64.85%,证明Of-Relish基因在此期间被成功干扰;干扰Of-Relish基因并同时分别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和藤黄微球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独注射细菌,Of-Relish和 4 种抗菌肽CecropinA、Gloverin、Moricin及Attacin基因都被明显抑制。说明了Of-Relish可调控4种抗菌肽基因的表达。采用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Kurtaki,Bt),将Bt与人工饲料混合后饲喂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Of-Relish及Cecropin A、Gloverin、Moricin及Attacin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说明喂饲Bt也可诱导亚洲玉米螟Of-Relish基因调控4种抗菌肽基因表达,产生免疫防御反应。
何超[5](2020)在《细胞色素P450介导B、Q烟粉虱药剂敏感性差异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一种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常年危害造成农作物减产30-50%,甚至毁种绝收。实验室长期监测结果发现,Q烟粉虱已经取代先前占据主要生态位的B烟粉虱,证实杀虫剂使用是导致Q烟粉虱取代B烟粉虱的关键生态机制,同时生化研究表明Q烟粉虱P450解毒酶活性显着性高于B烟粉虱。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烟粉虱P450家族基因入手,运用生理生化、细胞生物学和毒理学的研究手段,最终揭示P450基因介导B、Q烟粉虱药剂敏感性差异的分子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B、Q烟粉虱P450家族基因序列差异及进化特点:明确B、Q烟粉虱P450基因的数量分别为166和158条,分为4个Clans;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与褐飞虱相比,B、Q烟粉虱P450基因Clan 3和Clan 4存在明显扩张,这可能与B、Q烟粉虱世界性范围分布且强的环境适应性有关。2.B、Q烟粉虱P450基因对吡虫啉响应差异:q PCR结果表明,吡虫啉药剂处理后,对于Q烟粉虱,一共有14个P450基因的表达量要高于B烟粉虱(CYP6JK1,CYP6DZ8,CYP6DZ9,CYP6DZ3,CYP6DW4,CYP6CM1,CYP4CS12,CYP4G128,CYP3133D4,CYP3133E1,CYP3133D3,CYP3133E8,CYP301A1,CYP18A1),这些差异基因作为后续功能研究的靶标基因。3.B、Q烟粉虱田间种群P450表达量差异比较:q PCR结果发现,3个田间Q烟粉虱种群中有9个P450基因同时都高表达(CYP6CM1,CYP6EM1,CYP6DV5,CYP6CX3,CYP4CS5,CYP4CS12V2,CYP3133E4,CYP3133C1,CYP301B1),然而,在田间B烟粉虱种群中,在这9个P450基因之中,只有CYP6CM1基因表达量高于室内种群,并且CYP6CM1基因表达量显着性低于Q烟粉虱,表明这9个P450基因可能介导B、Q烟粉虱药剂敏感性的差异。4.RNA干扰P450基因后对B、Q烟粉药剂敏感性差异的影响:在前期P450基因筛选基础上,结合P450基因家族作用特点,开展9个P450 6家族基因的RNAi功能研究(CYP6JK1,CYP6DZ8,CYP6DZ9,CYP6DZ3,CYP6DW4,CYP6CM1,CYP6EM1,CYP6DV5,CYP6CX3)。结果表明,干扰这9个P450基因后,Q烟粉虱的死亡率显着上升,而B烟粉虱只有干扰CYP6CM1后,死亡率才上升,表明这8个P450基因可能在B、Q药剂敏感性差异中起作用。5.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研究:本研究通过PCR、RNAi、体外表达和酶活性实验研究Q烟粉虱CPR功能,结果表明,Bt CPR可能会影响烟粉虱Q对吡虫啉的敏感性。6.体外P450蛋白表达以及代谢实验验证:差光谱结果表明,成功表达了8个P450基因,进一步代谢实验表明,只有CYP6CM1能够代谢吡虫啉;研究结果验证了CYP6CM1不仅在烟粉虱抗吡虫啉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在B、Q烟粉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中也可能起到作用。7.B、Q烟粉虱CYP6CM1多态性检测:田间Q烟粉虱种群中,CYP6CM1基因具有42种多态性,而在B烟粉虱中,CYP6CM1基因只有12种多态性,表明CYP6CM1基因的多态性可以影响B、Q烟粉虱药剂敏感性差异。
于爽[6](2020)在《苏云金芽胞杆菌Vip3Aa39的改造》文中提出害虫是影响农林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化学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生物杀虫剂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能够产生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ICPs)、营养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s,Vips)等不同类型的杀虫蛋白,由于Vips与ICPs的杀虫谱和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性,Vips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自发现Vip3A蛋白以来,虽然有大量的关于Vip3A蛋白的研究,但是其三维结构尚未解析,Vip3A蛋白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而且还存在杀虫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本研究以对鳞翅目害虫具有广谱杀虫活性的Vip3Aa39为对象,通过构建嵌合蛋白和突变体确定了Vip3Aa39关键功能区和关键氨基酸位点。无活性的vip3Ad是本研究新筛选获得,用于与vip3Aa39构建嵌合基因,以期得到关键氨基酸片段。通过对比vip3Aa39和vip3Ad核苷酸序列,利用同源重组技术,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进行了Vip3Aa39与Vip3Ad的氨基酸片段互换,构建10个嵌合基因,诱导表达蛋白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小菜蛾(Plutella xyllostella)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3种鳞翅目供试昆虫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并通过同源建模预测了Vip3Aa39改造蛋白的三维结构信息,对比分析嵌合蛋白的生物活性与结构关系得到Vip3Aa39关键氨基酸片段;为进一步研究Vip3Aa39蛋白杀虫关键氨基酸位点,对本实验室已验证杀虫活性有明显差异的Vip3Aa11与Vip3Aa39的氨基酸同源性进行分析,发现二者仅有39个氨基酸的差异,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15个不同靶点,将Vip3Aa39蛋白中的相应氨基酸突变为Vip3Aa11相应的氨基酸,构建15个突变体。诱导表达后以棉铃虫、小菜蛾和甜菜夜蛾为供试昆虫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合预测的Vip3Aa39突变体蛋白三维结构信息,确定影响Vip3Aa39蛋白活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5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得到嵌合蛋白构建材料无活性的vip3Ad基因。为获得无活性Vip3A蛋白与已有高活性Vip3Aa39蛋白构建嵌合蛋白用以确定关键氨基酸片段,利用温度筛选法和PCR方法从4034份土样中筛选新基因。从菌株BJG810中得到了vip3Ad基因,vip3Ad基因的编码框长2361 bp,与vip3Ad2(CAI43276)核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9.36%,序列提交到Gen Bank并获得登录号KP346519。转化BL21(DE3)中,诱导表达,得到~88k Da的蛋白,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蛋白对3种鳞翅目供试昆虫棉铃虫、小菜蛾和甜菜夜蛾均无杀虫活性,与Vip3Aa39序列比对表明两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5%,获得了嵌合蛋白构建的基因材料。2.构建嵌合蛋白,获得了Vip3Aa39蛋白的关键氨基酸片段。成功构建以Vip3Ad蛋白N-端起始的Vip3Ad Aa类蛋白4个。将Vip3Aa39的N-端氨基酸片段替换为Vip3Ad蛋白的相应片段得到重组蛋白4个,分别为Vip3Ad Aa-1(氨基酸1-60被Vip3Ad取代),Vip3Ad Aa-2(氨基酸1-116被Vip3Ad取代),Vip3Ad Aa-3(氨基酸1-344被Vip3Ad取代),Vip3Ad Aa-4(氨基酸1-455被Vip3Ad取代)。Vip3Ad Aa-1杀虫活性与Vip3Aa39相比对三种昆虫的LC50值均降低,杀虫活性显着增加,Vip3Ad Aa-1与Vip3Aa39只有3个差异氨基酸(T6,N45,E60);Vip3Ad Aa-2对棉铃虫和小菜蛾的杀虫活性与Vip3Aa39相比没有显着差异,而显着降低了对甜菜夜蛾的杀虫活性;与Vip3Aa39相比,Vip3Ad Aa-3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显着提高而降低了对甜菜夜蛾的杀虫活性;与Vip3Aa39相比,Vip3Ad Aa-4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显着升高。成功构建Vip3Aa39的中间氨基酸片段替换为Vip3Ad相应片段的Vip3Aa Ad Aa类蛋白3个。分别为Vip3Aa Ad Aa-1(氨基酸116-210被Vip3Ad取代),Vip3Aa Ad Aa-2(氨基酸210-345被Vip3Ad取代),Vip3Aa Ad Aa-3(氨基酸455-632被Vip3Ad取代)。Vip3Aa Ad Aa-1对甜菜夜蛾杀虫活性的显着降低,几乎丧失了对棉铃虫和小菜蛾的杀虫活性,氨基酸比对发现Vip3Aa Ad Aa-1与Vip3Aa39只有3个差异氨基酸位点(A134V,I176M,S200P);Vip3Aa Ad Aa-2显着提高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降低了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Vip3Aa Ad Aa-3对小菜蛾和甜菜夜蛾的杀虫活性均显着降低。成功构建以Vip3Ad蛋白C-端为结尾的Vip3Aa Ad类蛋白3个。分别为Vip3Aa Ad-1(氨基酸345-789被取代),Vip3Aa Ad-2(氨基酸727-789被取代);Vip3Aa Ad-3(氨基酸778-789被取代)。蛋白的杀虫活性表明:Vip3Aa Ad-1和Vip3Aa Ad-2对3种昆虫丧失了活性;Vip3Aa Ad-3对3种昆虫均具有杀虫活性,提高了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而降低了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综合以上分析,Vip3Aa39的氨基酸片段61-116、116-210是维持对棉铃虫活性的关键氨基酸片段,可以通过改造Vip3Aa39的氨基酸片段1-60、210-345、778-789提升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Vip3Aa39的氨基酸片段61-116、116-210、210-345、455-632、778-789是维持对小菜蛾活性的关键氨基酸片段,可以通过改造Vip3Aa39的氨基酸片段1-60、1-455提升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Vip3Aa39的氨基酸片段61-116、116-210、1-344、455-632是维持对甜菜夜蛾活性的关键氨基酸片段;其中Vip3Aa39的氨基酸片段116-210是对这三种昆虫的关键氨基酸片段;可以通过改造Vip3Aa39的1-60提升对三种试虫的生物活性。明确了两个重要氨基酸位点组合,(A134V,I176M,S200P)组合改造后对3种试虫活性丧失,说明是Vip3Aa39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组合;(T6A,N45D,E60D)组合改造后对3种试虫生物活性显着升高,说明可以通过改造此氨基酸位点组合提高对3种试虫的生物活性。3.获得了15个突变体蛋白,确定5个Vip3Aa39杀虫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成功构建了15个突变体(N9S、A10T、T193S、L194S、S200G、N543S、L544I、G546E、E547D、V681T、I685T、R686S、L780I、K782H和N784Y)。对突变体蛋白进行杀虫活性测定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与Vip3Aa39相比,突变体蛋白对三种昆虫的杀虫活性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L544I、R686S和N784Y突变体蛋白对棉铃虫和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均有显着提高;N9S、S200G、N543S、L544I、E547D、V681T、I685T和K782H突变体蛋白均显着提高了对甜菜夜蛾的杀虫活性。从而确定了L194、N543、L544、K782、N784五个氨基酸位点可能是对Vip3Aa39蛋白杀虫活性起关键作用的位点。4.嵌合蛋白和突变体蛋白胰蛋白酶消化结果显示,除Vip3Aa Ad-2,A10T外,其余均被消化成稳定的62k Da片段,证实胰蛋白酶参与了改造蛋白的活化;该结果进一步表明,Vip3Aa Ad-2、A10T蛋白不具有杀虫活性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该蛋白不能够被胰蛋白酶消化出核心片段。综上,本研究基于Vip3Aa39和Vip3Ad、Vip3Aa39和Vip3Aa11杀虫蛋白活性的差异以及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对Vip3Aa39进行改造,构建Vip3Aa39嵌合蛋白及突变蛋白,获得了与杀虫活性相关的关键活性区信息,对深入研究Vip3Aa杀虫基因的功能及功能与结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并获得了高活性的Vip3Aa杀虫蛋白,为高效工程菌的构建和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延缓昆虫抗性提供了遗传材料,也为该类基因在生物农药、基因修饰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陶新娉[7](2020)在《肠道细菌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小菜蛾是抗药性极强的世界性害虫,不仅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抗性,也是第一个报道对Bacillus thuringiensis(Bt)产生田间抗性的昆虫,其高抗性给小菜蛾的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些昆虫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Bt抗性有关。我们前期研究已经发现小菜蛾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但关于小菜蛾肠道微生物与宿主Bt抗性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肠道微生物介导小菜蛾Bt抗性的效应,为小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肠道细菌介导小菜蛾对Bt敏感性的变化。实验发现,无肠道菌3龄小菜蛾幼虫回复全部肠道细菌(常规饲养小菜蛾肠道内容物经LB培养基富集培养后的混合菌株)能够降低Bt8010的杀虫活性,且单菌株回复结果表明,不同肠道细菌介导小菜蛾Bt敏感性变化的效应不同。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IAE6(Sm PXG6)与Bt8010菌株共同作用可以提高Bt8010的杀虫速率,其与Bt8010存在协同效应,而肠杆菌Enterobacter sp.IAE5(Eb PXG5)则降低了小菜蛾对Bt8010的敏感性,其作用效果随Eb PXG5菌株浓度升高而提高,且Eb PXG5介导宿主Bt敏感性的变化与该菌株胞外分泌物和菌体内容物均无关。2、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肠杆菌Eb PXG5菌株对Bt8010菌株无抑制作用,但在肠道内环境中,Eb PXG5和Bt8010之间存在生态位竞争。平板培养分析发现,饲喂24 h Bt8010菌株的小菜蛾幼虫肠道中能够检测到Bt8010菌株,而同时饲喂Eb PXG5和Bt8010菌株的小菜蛾幼虫肠道内未检测到Bt8010;饲喂36 h后,Eb PXG5菌株+Bt8010菌株组小菜蛾幼虫肠道内Bt8010菌株数量远少于单独饲喂Bt8010菌株的处理组。在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饲喂48 h时后,Bt8010菌株处理组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检测到大量的Bt8010,但同时饲喂Eb PXG5和Bt8010菌株的小菜蛾血淋巴中未检测到Bt8010。上述结果提示,肠道细菌Eb PXG5降低了Bt8010在肠道内的定殖,减弱了Bt8010对肠道的破坏及其对小菜蛾血淋巴的入侵,Eb PXG5在保护小菜蛾,降低小菜蛾Bt敏感性上起到重要的作用。3、为了进一步分析Eb PXG5对小菜蛾肠道的保护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不同细菌处理对小菜蛾中肠肠腔内壁影响效应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饲喂Eb PXG5菌株的小菜蛾肠腔内壁发现大量Eb PXG5菌株定殖,肠腔内壁较为健康,而单独饲喂Bt8010菌株小菜蛾的肠腔内壁则出现泡状膨胀、破裂,产生孔洞,且孔洞处观察到Bt8010菌株的存在,但同时饲喂Eb PXG5和Bt8010菌株的小菜蛾肠腔内壁并未发现泡状膨胀以及相应孔洞的产生,表明Eb PXG5菌株的存在能够减弱Bt8010对肠道内壁的破坏,对小菜蛾肠腔内壁起到保护作用。
刘盼盼[8](2019)在《基于NGS的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组和毒蛋白分析及毒蛋白信息平台构建》文中研究说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种需氧,能够形成孢子的革兰氏阳性菌,在孢子形成的期间能够产生昆虫病原细菌伴孢晶体蛋白或δ-内毒素。这些Cry蛋白对多种害虫具有毒性,例如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线虫。苏云金芽孢杆菌被认为是最成功的微生物杀虫剂。此外,Bt毒素基因也已被有效地用于增强对昆虫害虫的抗性转基因作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Bt及其毒素是研究最多一种生物杀虫剂。然而,一些害虫正在逐渐地或已经对常用的基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剂产生了的耐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Bt类的杀虫剂的功效。因此,迫切的需要寻找具有不同的作用模式和特异性的Bt菌株和毒素蛋白,从而能够延续和提升这种细菌的杀虫活性。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新的组学概念的提出,更多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和蛋白质组的质谱分析,为大规模高效率地识别新的菌株和新的毒素蛋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整合并且挖掘这些高通量的数据对于实验生物学家而言是一个重要挑战,因此有必要开发面向实验科学家的精确高效的数据库平台以及分析软件,系统的识别新的Bt毒蛋白。通过结合基因组比较分析能够更加深入了解芽孢杆菌属物种之间的基因组多样性以及不同的Bt亚种菌株之间的多样性,对深入理解苏云金芽苞杆菌的基因组特征和基因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室首先对从不同地域分离得到的6个Bt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在该研究中,基于2016年6月之前公开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基因组作为参考基因组,利用改进后的组装程序对scaffolds进行进一步的组装排序,构建了这6种菌株的基因组草图,并对基因组中的编码基因和蛋白质进行了预测和功能注释。通过功能注释分析,我们发现菌株中平均有56.3%的CDS能注释到相应的功能区域,通过对这6种苏云金芽孢杆菌分离株的基因组结构的分析,构建了Bt分离株基因组草图,和相应的基因组特征的分析,可以为后续的毒蛋白的识别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本研究中着重对比较感兴趣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S2160-1的预测基因进行了功能分析,为后续的毒蛋白的识别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毒理试验表明S2160-1具有较高的灭蚊活性,为了识别和研究S2160-1菌株中的毒蛋白,将预测到的Bt S2160-1编码蛋白质与从公共资源中获取的653条毒蛋白氨基酸序列构建的数据库进行比对(e-value=0.00001)。S2160-1基因组中识别到了 46个候选毒蛋白基因。为了进一步对这些候选毒蛋白编码基因进行筛选,对这些预测毒蛋白进行了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分析。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预测毒蛋白长度变化范围在42~1216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在4.86 kDa和137.28 kDa之间,蛋白质的等电点在4.3和10.06之间,其中pH大于7的蛋白质有16个。三级结构域和PFAM功能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在质粒基因组中有13个候选毒蛋白具有典型内毒素结构域:Endotoxin N,EndotoxinM,deltaendotoxinC。因而推测,在Bt S2160-1菌株中可能具有13个编码毒蛋白基因,为了研究这些毒蛋白与已知的Bt毒蛋白之间关系,将11个已知的Bt菌株的90个编码毒蛋白基因与S2160-1的13个候选毒蛋白进行MEGA进化分析。通过进化分析,可以为S2160-1候选毒蛋白基因进行国际命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候选毒蛋白的功能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为了比较这6种苏云金芽孢杆菌与其他已知的菌种和亲缘关系比较近的菌株间的关系,基于芽孢杆菌的三种不同的细菌菌种,基于公众发表的可获得的完整基因组序列。用于分析的菌株包括17个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组,其中11个是从公众数据库中获得的,13个蜡状芽孢杆菌和8个炭疽杆菌的基因组。除了对每一种菌种进行了泛基因组和核基因组的分析外,还研究了包括17个苏云金芽苞杆菌、炭疽杆菌参考基因组和蜡状芽孢杆菌参考基因组的芽孢杆菌属的泛基因组和核基因组。事实证明在分析的三种菌种中所必须的基因的数目以及平均基因的数目相差不大,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三种物种的亲缘关系比较近。但是也存在这一定的差异,通过基因组一致性分析表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基因组的一致性得分与炭疽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相比较,整体是处于偏低的状态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苏云金芽孢杆菌菌种对应的泛基因组和核基因组曲线变化比其余两种菌种的泛基因组和核基因组的曲线变化趋势强烈的原因。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炭疽杆菌的核基因和泛基因进行直向同源的聚类组(COG)类的分布情况的不同再次对他们的泛基因组和核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这项研究说明如何可已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广泛的基因组进行简单比较的方法,通过已知的信息来深入的了解未知的现象。最后,本研究汇总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公布的全基因组测序相关数据,以及我们实验室分离得到的菌株的基因组信息和蛋白质组数据构建了苏云金芽孢杆菌组学数据库Btomics,构建了基因组测序数据地分析平台,该数据库的构建为实验学者提供关门存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基因组信息和其他的信息的查询。同时,本文还构建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数据库,该数据库中通过人工挖掘和文献搜索的方式收集了所有的已知的毒蛋白的相关信息,而且还构建了基于序列相似性的毒蛋白预测软件。两个关于苏云金芽孢杆菌数据库的构建不仅能够为实验室的数据的提供存储和查询,而且有利于数据的交流共享以及实验科学家方便快捷地从事苏云金芽孢杆菌地生物信息学分析。
马胜龙,凡肖,姚俊敏,吴华川,束长龙,商铭达,张韶芮,杨郑豪,关雄,黄天培[9](2019)在《苏云金芽胞杆菌XL6 BTXL6_11095基因对生物被膜相关表型的调控》文中认为在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 BBF)状态下,细菌往往具有更强的抗紫外线能力、环境适应性和耐药性。本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通过转座子插入突变强生物被膜产生菌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XL6,筛选出了一个可能调控生物被膜的基因BTXL611095。本文以该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该基因功能,构建了BTXL611095基因敲除菌株,并对其生物被膜相关表型进行了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BTXL611095基因的结构域为PAS-GGDEF-GGDEF-EAL。生物被膜相关表型分析表明,与野生菌株相比,基因敲除菌株的生长曲线基本不变,群游能力上升,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减弱、UV-B抗性降低。本研究通过对BTXL611095基因表型变化综合评估,从功能角度揭示此基因对Bt XL6生物被膜相关表型的影响,为进一步解析Bt XL6生物被膜调控网络和构建高抗UV的工程生物被膜奠定了基础。
张贤[10](2018)在《Bt菌株与化学农药相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革兰氏阳性细菌,一种会使昆虫致病的昆虫病原菌,被普遍地用在农业、林业和卫生等方面害虫的生物防治,其cry基因、cyt基因和vip基因所编码产生的能够杀死害虫的蛋白质是其主要发挥作用的生物产物,通过破坏幼虫肠道杀死害虫,与其他生物杀虫剂相比,Bt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Bt菌株和其产生的Cry蛋白种类繁多。已有研究表明Bt在田间使用时会在植物叶表继续繁殖,所以芽胞萌发与增殖在Bt杀虫过程中也至关重要,为了探究在同时使用Bt和化学杀虫剂时,是否会影响Bt的增殖,本研究以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定虫隆、茚虫威和溴虫腈5个常用并对鳞翅目害虫有效的化学杀虫剂以及含有73个Bt亚种的Bt菌株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96孔板培养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Bt G03与KN11的杀虫蛋白表达的影响;本研究还分析了化学杀虫剂与Bt杀虫剂协同使用时杀虫活性情况。得到如下的研究结果:1.测定Bt菌株在五种农药的两种浓度(田间使用浓度称之为低浓度和10倍田间使用浓度称之为高浓度)中生长12 h菌株的增长量,统计菌株在含有化学农药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分析结果如下:(1)通过频数分布直方图(含正态曲线)以及P-P图检验表明菌株生长12 h增长量符合正态分布;(2)通过均值检验,得到农药对Bt菌株整体的影响,表明Bt菌株对不同农药敏感性不同,其中高效氯氰菊酯影响最小,溴虫腈影响最大。甲醇溶剂对结果会有影响;(3)通过分析在含同种化学农药的LB培养基中菌株生长情况分布,表明在虽然化学农药对菌株库整体表现为抑制,但仍有一些菌株生长不受抑制;2.以生产菌株G03和KN11为代表,分析在含药培养基中生长对菌株Cry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化学杀虫剂对不同菌株以及不同杀虫蛋白影响不同,包含了抑制表达、促进表达和无影响3种可能。3.分析了化学杀虫剂与Bt杀虫剂协同使用时杀虫活性变化情况,杀虫活性测定数据结果显示多数情况下,两者联合使用可以提升杀虫效果。上述研究数据显示,人们可以通过筛选获得不受化学杀虫剂影响的Bt菌株可以为Bt杀虫剂开发,以及与化学杀虫剂协同使用提供理论指导。
二、如何正确使用生物农药——B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正确使用生物农药——Bt(论文提纲范文)
(1)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生物学文本汉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1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 2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dure |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s |
2.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s |
2.1.2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s |
2.2 Preparations Before the Translation Task |
2.2.1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
2.2.2 Translation Plans Made |
2.3 Measures Taken after the Translation Task |
2.3.1 Quality Control of the Target Texts |
2.3.2 Evaluations on Realizations of the Expected Objective |
Chapter 3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
3.1 The Origin of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Norms |
3.2 Overseas and Domestic Research Status Quos |
3.3 Core Contents of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Norms |
3.3.1 Preliminary Norms |
3.3.2 Initial Norms |
3.3.3 Operational Norms |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
4.1 The Application of Preliminary Norm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
4.1.1 Translation Policy |
4.1.2 The Directness of Translation |
4.2 The Application of Initial Norm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
4.2.1 Adequacy |
4.2.2 Acceptability |
4.3 The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al Norm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
4.3.1 Matricial Norms |
4.3.2 Textual-linguistic Norms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5.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e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Glossary |
Appendix Ⅱ Translation Tools |
Appendix Ⅲ Source Texts |
Appendix Ⅳ Target Texts |
Achievements |
(2)Bt水稻对天敌的长期生态效应及基于RNAi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评价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转基因作物研究现状 |
1.1 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应用概况 |
1.2 新型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概况 |
2 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
2.1 安全性评价的原理及程序 |
2.2 Bt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性评价的新进展 |
2.3 新型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
3 RNA干扰的原理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3.1 RNA干扰的原理 |
3.2 昆虫RNA干扰的导入方法 |
3.3 RNA干扰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3.4 RNA干扰技术的安全性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Cry1Ab水稻对稻田天敌长期生态效应的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水稻 |
1.2 田间种植及试验设计 |
1.3 取样及鉴定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Cry1Ab水稻对稻田节肢动物总群落影响的评价 |
2.2 Cry1Ab水稻对稻田天敌群落影响的评价 |
2.3 Cry1Ab水稻对稻田蜘蛛亚群落及其生态功能影响的评价 |
3 讨论 |
第三章 转二化螟miR-14水稻对其非靶标天敌二化螟盘绒茧蜂影响的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及水稻 |
1.2 转二化螟miR-14 水稻中miRNA含量的测定 |
1.3 二化螟miR-14直接饲喂二化螟盘绒茧蜂成虫 |
1.4 二化螟miR-14注射已被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的二化螟幼虫 |
1.5 二化螟miR-14在二化螟盘绒茧蜂中的靶标预测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新型转二化螟miR-14 水稻不同组织中miR-14 表达量 |
2.2 二化螟miR-14直接喂食对二化螟盘绒茧蜂的影响 |
2.3 二化螟miR-14注射被寄生的二化螟幼虫对二化螟盘绒茧蜂的影响 |
2.4 二化螟miR-14在二化螟盘绒茧蜂中的靶标预测 |
3 讨论 |
第四章 褐飞虱靶标dsRNA对三种非靶标生物影响的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基因选择和引物设计 |
1.3 dsRNA的合成 |
1.4 dsRNA的喂食 |
1.5 dsRNA的稳定性 |
1.6 荧光定量PCR |
1.7 序列比对 |
1.8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褐飞虱dsRNA喂食体系的建立 |
2.2 褐飞虱防控靶标基因dsRNA的筛选及致死效率评价 |
2.3 不同靶标dsRNA片段对赤拟谷盗影响的评价 |
2.4 不同靶标dsRNA片段对黑肩绿盲蝽影响的评价 |
2.5 不同靶标dsRNA片段对麦蛾柔茧蜂影响的评价 |
3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1 总讨论 |
2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
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4 今后有待继续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基于转录组分析的Cry2Aa水稻对非靶标天敌黑肩绿盲蝽影响的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黑肩绿盲蝽喂食Cry2Aa蛋白 |
1.3 黑肩绿盲蝽体内Bt蛋白含量的测定 |
1.4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1.5 荧光定量PCR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Cry2Aa蛋白直接饲喂对黑肩绿盲蝽存活率的影响 |
2.2 Cry2Aa蛋白对黑肩绿盲蝽影响的转录组分析 |
3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附录 Ⅱ作者简历 |
(3)对灰飞虱高毒力的新型Bt杀虫蛋白基因克隆及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灰飞虱危害与防治 |
1.2 苏云金芽胞杆菌 |
1.2.1 Bt杀虫蛋白 |
1.2.2 Cry蛋白与三维结构 |
1.2.3 Bt蛋白成孔及杀虫机理 |
1.3 Bt蛋白与刺吸式口器害虫 |
1.3.1 Bt蛋白对刺吸式害虫的活性 |
1.3.2 Bt蛋白对刺吸式害虫的活性低的原因 |
1.4 转Bt基因作物Cry蛋白的食用安全性 |
1.4.1 Cry蛋白的热稳定性 |
1.4.2 Cry蛋白的消化稳定性 |
1.4.3 Cry蛋白的过敏原性 |
1.4.4 Cry蛋白的动物毒理学实验 |
1.5 Bt新基因的鉴定方法 |
1.5.1 DNA层面的Bt新基因鉴定 |
1.5.2 蛋白层面的Bt新基因鉴定 |
1.5.3 高通量测序水平的Bt新基因挖掘 |
1.6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与目的意义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对灰飞虱有活性的Bt菌株筛选与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候选菌株 |
2.1.2 供试昆虫与饲料 |
2.1.3 培养基 |
2.1.4 酶与生化试剂 |
2.1.5 常用仪器与设备 |
2.1.6 常用试剂与溶液 |
2.2 实验方法 |
2.2.1 cry78-like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2 cry64-like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3 候选Bt菌株晶体蛋白的提取 |
2.2.4 候选Bt菌株晶体蛋白的生物活性测定 |
2.2.5 活性菌株蛋白处理与活性检测 |
2.2.6 活性菌株芽胞晶体形态观察 |
2.2.7 活性菌株基因组分析与杀虫基因注释 |
2.2.8 无活性菌株蛋白胰蛋白酶消化与生测 |
2.3 实验结果 |
2.3.1 cry78-like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情况 |
2.3.2 cry64-like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情况 |
2.3.3 候选Bt菌株晶体蛋白的提取与活性测定结果 |
2.3.4 活性菌株蛋白处理与活性成分确定结果 |
2.3.5 活性菌株芽胞晶体形态观察结果 |
2.3.6 活性菌株基因组分析与杀虫基因注释情况 |
2.3.7 无活性菌株蛋白胰蛋白酶消化的活性对比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新型杀虫蛋白表达与特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与质粒 |
3.1.2 供试昆虫与饲料 |
3.1.3 培养基与抗生素 |
3.1.4 酶与生化试剂 |
3.1.5 常用仪器与设备 |
3.1.6 常用试剂与溶液 |
3.1.7 消化实验相关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Bt基因组提取 |
3.2.2 cry78-like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生测 |
3.2.3 新型杀虫基因gene6来源菌株特征分析 |
3.2.4 新型杀虫基因gene6分子特征分析 |
3.2.5 新型杀虫蛋白Cry78Ba1热稳定性分析 |
3.2.6 新型杀虫蛋白Cry78Ba1消化稳定性分析 |
3.2.7 新型杀虫蛋白Cry78Ba1过敏原蛋白及结构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Bt基因组提取 |
3.3.2 cry78-like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
3.3.3 Cry78-like蛋白的生物活性测定 |
3.3.4 新型杀虫基因gene6来源菌株特征分析 |
3.3.5 新型杀虫基因gene6分子特征 |
3.3.6 新型杀虫蛋白Cry78Ba1热稳定性分析 |
3.3.7 新型杀虫蛋白Cry78Ba1消化稳定性分析 |
3.3.8 新型杀虫蛋白Cry78Ba1过敏原蛋白及结构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三种生防细菌侵染对亚洲玉米螟幼虫转录因子Relish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生物防治与昆虫免疫 |
1.1 生物防治 |
1.2 昆虫致病菌 |
1.2.1 芽孢类致病菌 |
1.2.2 非芽孢类的致病菌 |
1.3 昆虫免疫 |
2 转录因子Relish的功能 |
2.1 Relsih在昆虫生理中的作用 |
2.2 抗菌肽在昆虫免疫中的作用 |
2.2.1 抗菌肽Cecropins |
2.2.2 抗菌肽Moricins |
2.2.3 抗菌肽Gloverins |
2.2.4 抗菌肽Attacins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昆虫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亚洲玉米螟幼虫总RNA提取 |
2.5 亚洲玉米螟Of-Relish基因的3’-RACE |
2.5.1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2.5.2 3’-RACE引物设计 |
2.5.3 实验操作步骤 |
2.5.4 目的基因片段的回收纯化 |
2.5.5 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连接 |
2.5.6 连接载体转化 |
2.5.7 单菌落PCR检测 |
2.5.8 质粒抽提与测序 |
2.6 Of-Relish基因的5’-RACE |
2.6.1 5’-RACE的模板cDNA的合成 |
2.6.2 5’-RACE引物设计 |
2.6.3 实验操作步骤 |
2.6.4 5’-RACE产物的克隆测序 |
2.7 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7.1 亚洲玉米螟Of-Relish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 |
2.7.2 亚洲玉米螟Of-Relish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
2.7.3 基于Of-Relish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构建 |
2.8 亚洲玉米螟幼Of-Relish基因的RNAi及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
2.8.1 RNAi引物设计 |
2.8.2 dsRNA-Relish的制备 |
2.8.3 亚洲玉米螟dsRNA-Relish的注射及取样 |
2.8.4 Real time PCR检测 |
2.9 亚洲玉米螟Of-Relish基因及其抗菌肽基因的表达 |
2.9.1 细菌注射亚洲玉米螟幼虫后Of-Relish基因及相关抗菌肽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
2.9.2 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Bt)侵染后测定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亚致死浓度 |
2.9.3 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Bt)侵染亚洲玉米螟后Of-Relish基因及其相关抗菌肽的表达水平分析 |
2.9.4 RNAi后再注菌时亚洲玉米螟幼虫后Of-Relish基因及相关抗菌肽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
2.9.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亚洲玉米螟Of-Relish基因cDNA全长克隆 |
3.1.1 Of-Relish基因的3’-RACE和5’-RACE克隆 |
3.1.2 Of Relish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 |
3.2 Of-Relish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1 Of-Relish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 |
3.2.2 Of-Relish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BlastP分析 |
3.2.3 Of-Relish基因的系统进化树 |
3.2.4 Of-Relish基因跨膜结构、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以及疏水性分析 |
3.2.5 Of-Relish基因的三维结构及功能结构域分析 |
3.3 亚洲玉米螟幼虫Of-Relish基因RNAi及细菌注射对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 |
3.3.1 dsRNA-Relish合成纯度分析 |
3.3.2 亚洲玉米螟Of-Relish基因RNAi情况分析 |
3.3.3 亚洲玉米螟注射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以及藤黄微球菌(M.luteus,M1)后Of-Relish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
3.3.4 亚洲玉米螟注射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藤黄微球菌后Of-Relish相关抗菌肽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
3.3.5 亚洲玉米螟Of-Relish基因RNAi并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后Of-Relish及其相关抗菌肽的表达水平分析 |
3.3.6 亚洲玉米螟Of-Relish基因RNAi并注射藤黄微球菌后Of-Relish及其相关抗菌肽的表达水平分析 |
3.4 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Bt)侵染亚洲玉米螟后Of-Relish基因及其相关抗菌肽的表达水平分析 |
3.4.1 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Bt)侵染后测定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亚致死浓度 |
3.4.2 Of-Relish基因及其相关抗菌肽的表达情况测定 |
4 讨论 |
4.1 昆虫的免疫系统 |
4.2 Relish基因的功能研究 |
4.3 抗菌肽(AMPs)基因表达的应用意义 |
4.4 亚洲玉米螟对Bt的防御反应 |
4.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细胞色素P450介导B、Q烟粉虱药剂敏感性差异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烟粉虱概述 |
1.2 烟粉虱的生物型以及B、Q烟粉虱在中国入侵历史规律 |
1.3 Q替代B烟粉虱的生态机制 |
1.3.1 寄主植物 |
1.3.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
1.3.3 杀虫剂 |
1.4 烟粉虱抗药性及抗性机制研究 |
1.4.1 烟粉虱抗药性研究 |
1.4.2 烟粉虱抗药性机制研究 |
1.5 昆虫细胞色素P450酶系 |
1.5.1 细胞色素P450的分类与命名 |
1.5.2 细胞色素P450基因序列的多样性 |
1.5.3 细胞色素P450等位基因变异与拷贝数变化 |
1.5.4 细胞色素P450蛋白的结构特征 |
1.5.5 细胞色素P450蛋白与异源物质的反应类型 |
1.5.6 昆虫细胞色素P450蛋白的功能 |
1.6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B、Q烟粉虱细胞色素P450基因鉴定及进化关系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P450基因数据来源 |
2.1.3 P450基因分析工具 |
2.1.4 B、Q烟粉虱P450基因序列鉴定及分析 |
2.1.5 B、Q烟粉虱P450基因进化关系分析 |
2.1.6 B、Q烟粉虱RNA的提取 |
2.1.7 cDNA的合成(反转录) |
2.1.8 B、Q烟粉虱P450基因序列的验证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B、Q烟粉虱P450基因的鉴定 |
2.2.2 B、Q烟粉虱P450基因序列的验证 |
2.2.3 B、Q烟粉虱P450基因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2.2.4 B、Q烟粉虱P450序列的结构特征 |
2.2.5 B、Q烟粉虱P450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B、Q烟粉虱P450基因对吡虫啉的诱导表达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B、Q烟粉虱吡虫啉的处理 |
3.1.3 B、Q烟粉虱RNA的提取以及c DNA合成 |
3.1.4 P450基因定量引物的筛选 |
3.1.5 B、Q烟粉虱药剂处理后P450表达量变化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定量引物的筛选 |
3.2.2 Q烟粉虱吡虫啉药剂处理结果 |
3.2.3 B烟粉虱吡虫啉药剂处理结果 |
3.2.4 B、Q烟粉虱药剂处理结果比较 |
3.3 讨论 |
第四章 B、Q烟粉虱田间种群P450基因组成型表达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 |
4.1.2 B、Q烟粉虱P450组成型表达分析 |
4.1.3 田间烟粉虱RNA的提取以及c DNA的合成 |
4.1.4 荧光定量PCR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海南辣椒种群Q与室内种群Q比较 |
4.2.2 山西棉花种群Q与室内种群Q比较 |
4.2.3 湖南棉花种群与室内种群的比较 |
4.2.4 田间B种群与室内种群的比较 |
4.3 讨论 |
第五章 B、Q烟粉虱P450 家族基因表达量差异的RNAi功能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dsRNA的合成 |
5.1.3 dsRNA的饲喂 |
5.1.4 荧光定量PCR |
5.1.5 吡虫啉的生物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RNA干扰效率的检测 |
5.2.2 Q烟粉虱RNA干扰后生物测定 |
5.2.3 B烟粉虱RNA干扰后生物测定 |
5.3 讨论 |
第六章 NADPH细胞色素P450 氧化酶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虫源 |
6.1.2 NADPH细胞色素P450 氧化酶基因的克隆 |
6.1.3 NADPH细胞色素P450 氧化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6.1.4 烟粉虱CPR的时空表达分析 |
6.1.5 ds RNA合成和RNA干扰 |
6.1.6 烟粉虱CPR基因p Fast Bac HTA质粒构建以及无内毒素质粒提取 |
6.1.7 SF9细胞复苏、质粒转染以及CPR蛋白表达 |
6.1.8 烟粉虱CPR蛋白酶活测定和细胞毒理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烟粉虱CPR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2 昆虫CPR基因系统进化树关系分析 |
6.2.3 烟粉虱CPR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
6.2.4 烟粉虱CPR基因干扰后对吡虫啉抗性的影响 |
6.2.5 干扰野外烟粉BtCPR基因后的影响 |
6.2.6 体外表达BtCPR蛋白、细胞毒性测定以及酶活动力曲线研究 |
6.3 讨论 |
第七章 烟粉虱P450 基因的体外表达及HPLC-MS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虫源 |
7.1.2 烟粉虱P450基因的克隆、胶回收 |
7.1.3 烟粉虱P450基因质粒构建以及无内毒素质粒的提取 |
7.1.4 P450质粒的转染与蛋白的表达 |
7.1.5 P450蛋白的提取与活性检测 |
7.1.6 P450 蛋白与吡虫啉体外反应以及HPLC-MS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P450 基因p Fast HTA质粒构建以及P450 酶活性检测 |
7.2.2 P450代谢吡虫啉活性检测结果 |
7.3 讨论 |
第八章 B、Q烟粉虱CYP6CM1 基因多态性变异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供试虫源 |
8.1.2 烟粉虱RNA的提取和c DNA的合成 |
8.1.3 B、Q烟粉虱CYP6CM1 基因多态性检测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B、Q烟粉虱CYP6CM1 基因多态性比较 |
8.3 讨论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苏云金芽胞杆菌Vip3Aa39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苏云金芽胞杆菌简介 |
1.1.1 Bt的分布及特征 |
1.1.2 Bt菌株分离及杀虫基因的鉴定方法 |
1.1.3 杀虫晶体蛋白 |
1.1.4 抗癌晶体蛋白 |
1.2 Vip简述 |
1.2.1 Vip的命名 |
1.2.2 Vip的分类 |
1.2.3 Vip3的杀虫机理 |
1.2.4 Vip3蛋白的应用 |
1.3 Bt蛋白的改造方式 |
1.3.1 定点突变 |
1.3.2 重组蛋白 |
1.3.3 随机突变 |
1.4 重要的鳞翅目害虫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vip3A杀虫基因筛选的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vip3A嵌合基因构建的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vip3Aa39基因突变的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vip3A基因发掘 |
3.1.1 Bt菌株的分离鉴定 |
3.1.2 vip3A基因的鉴定 |
3.1.3 vip3Ad基因的克隆表达 |
3.1.4 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
3.2 Vip3Aa39与Vip3Ad嵌合蛋白 |
3.2.1 嵌合基因的获得 |
3.2.2 Vip3Aa39 和嵌合蛋白的结构分析 |
3.2.3 嵌合蛋白的SDS-PAGE分析 |
3.2.4 嵌合蛋白的胰蛋白酶消化处理 |
3.2.5 嵌合蛋白杀虫活性分析 |
3.3 Vip3Aa39定点突变 |
3.3.1 突变位点确定 |
3.3.2 含vip3Aa39的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3 突变基因的克隆 |
3.3.4 Vip3Aa39与突变体蛋白的表达与分析 |
3.3.5 胰蛋白酶的敏感性分析 |
3.3.6 杀虫活性测定 |
3.3.7 Vip3Aa39突变蛋白结构分析 |
4 讨论 |
4.1 vip3A基因资源挖掘 |
4.2 Vip3Aa39 和 Vip3Ad 的嵌合蛋白 |
4.3 Vip3Aa39定点突变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肠道细菌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小菜蛾简介 |
1.2 苏云金芽胞杆菌简介 |
1.3 昆虫肠道微生物研究概况 |
1.3.1 昆虫肠道微生物的功能 |
1.3.2 昆虫肠道微生物与化学农药抗性 |
1.3.3 昆虫肠道微生物与Bt抗性 |
1.4 小菜蛾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肠道细菌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效应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植物材料 |
2.1.2 实验菌株 |
2.1.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2.1.4 主要仪器 |
2.1.5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 实验方法 |
2.2.1 饲料中防腐剂浓度对实验菌株的影响 |
2.2.2 肠道无菌小菜蛾品系的构建 |
2.2.3 肠道细菌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 |
2.2.4 不同种肠道回复细菌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 |
2.2.5 不同浓度Eb PXG5 菌株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 |
2.2.6 Eb PXG5 菌株上清与菌体破碎液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 |
2.2.7 体外分析肠道细菌对Bt8010的生长抑制作用 |
2.2.8 构建含有卡那霉素抗性的EGFP-p ET28a-Eb PXG5 工程菌株 |
2.2.9 MYP平板制备 |
2.2.10 Eb PXG5对Bt8010 在小菜蛾肠道中生长繁殖的影响 |
2.2.11 Eb PXG5对Bt8010 在小菜蛾血浆中增殖的影响 |
2.2.12 EbPXG5对小菜蛾肠道的保护作用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饲料中防腐剂对实验菌株的抑制作用 |
2.3.2 肠道无菌小菜蛾的验证 |
2.3.3 肠道富集菌群及单一Eb PXG5 菌株降低小菜蛾的Bt敏感性 |
2.3.4 肠道细菌Sm PXG6 提高小菜蛾的Bt敏感性 |
2.3.5 Eb PXG5 菌株上清与菌体破碎液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 |
2.3.6 不同浓度Eb PXG5 菌株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 |
2.3.7 肠道细菌对Bt8010的体外抑制效应 |
2.3.8 Eb PXG5 影响Bt8010 在小菜蛾肠道中的增殖 |
2.3.9 Eb PXG5 影响Bt8010 在小菜蛾血淋巴中的丰度 |
2.3.10 EbPXG5对小菜蛾肠道的保护作用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Bt毒素蛋白表达及其功能验证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菌株及昆虫 |
3.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3.1.3 主要仪器 |
3.1.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3.2 实验方法 |
3.2.1 Bt8010菌株全基因组测序 |
3.2.2 Bt毒素蛋白目的基因克隆及测序 |
3.2.3 菌液PCR筛选阳性克隆 |
3.2.4 Bt毒素基因添加酶切位点片段的制备及双酶切 |
3.2.5 Bt毒素基因与表达载体p ET28b连接构建重组质粒 |
3.2.6 重组质粒的转化及阳性克隆的鉴定 |
3.2.7 原核表达及超声破碎 |
3.2.8 SDS-PAGE电泳验证 |
3.2.9 Western blot验证 |
3.2.10 Bt毒素蛋白纯化 |
3.2.11 Bt毒素蛋白浓缩及浓度测定 |
3.2.12 Bt毒素蛋白功能验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Bt8010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
3.3.2 Bt毒素基因的克隆 |
3.3.3 重组质粒制备及鉴定 |
3.3.4 Bt毒素蛋白表达验证 |
3.3.5 Bt毒素蛋白纯化及功能验证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NGS的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组和毒蛋白分析及毒蛋白信息平台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苏云金芽孢杆菌概述 |
1.3 Bt毒蛋白的简介 |
1.4 苏云金芽孢杆菌多组学分析 |
1.4.1 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组学研究简介 |
1.4.2 苏云金芽孢杆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1.5 Bt及Bt毒蛋白的应用 |
1.6 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Bt菌株的基因组测序及基因组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Bt菌株的收集 |
2.2.2 公共数据库中B菌株的基因组数据获取和Bt毒蛋白获取 |
2.2.3 Bt菌株的基因组测序和质量控制 |
2.2.4 Bt菌株的基因组草图的构建 |
2.2.5 Bt菌株的ORF和编码基因的预测 |
2.2.6 Bt菌株的基因组编码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测序contigs/scaffolds序列的拼装和基因组草图的构建 |
2.3.2 Bt菌株基因组ORF和编码基因的预测 |
2.3.3 Bt基因组预测基因的KAAS和GO功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苏云金芽孢杆菌S2160-1中毒蛋白的识别与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基因组获取和本地化的毒蛋白数据库的构建 |
3.2.2 S2160-1中的毒蛋白的序列分析 |
3.2.3 毒蛋白的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Bt S2160-1候选毒蛋白预测识别 |
3.3.2 潜在的毒蛋白序列的序列特征和保守结构域分析 |
3.3.3 毒蛋白相应的GO功能分析 |
3.3.4 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树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六种全基因组测序的苏云金芽孢杆菌与进化关系近的细菌的基因组比较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数据的获取 |
4.2.2 Bt菌核基因组和泛基因组的构建以及基因家族的定义识别 |
4.2.3 基于核基因组Bt分离株系统发生树构建 |
4.2.4 苏云金芽孢杆菌蛋白质功能注释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泛基因组的构建和比较分析 |
4.3.2 核基因组与保守基因的比较 |
4.3.3 全基因组同线性分析 |
4.3.4 泛基因组与核基因组的COG功能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蛋白数据库构建 |
5.1 引言 |
5.2 Bt毒蛋白数据库的构建 |
5.2.1 Bt毒蛋白数据的获取和预处理 |
5.2.2 Bt毒蛋白数据库在线平台的构建 |
5.3 Bt毒蛋白数据库功能介绍 |
5.3.1 BtToxinDB数据库搜索功能 |
5.3.2 BtToxinDB数据库blast搜索和毒蛋白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6 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综合信息平台的构建 |
6.1 前言 |
6.2 苏云金芽孢杆菌综合信息平台的搭建 |
6.2.1 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数据信息的获取和预处理 |
6.2.2 苏云金芽孢杆菌综合信息在线平台的构建 |
6.3 苏云金芽孢杆菌综合信息平台的功能介绍 |
6.3.1 BtOmics数据库搜索功能 |
6.3.2 BtOmics数据库自动化分析功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苏云金芽胞杆菌XL6 BTXL6_11095基因对生物被膜相关表型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和质粒载体 |
1.2 BTXL6_11095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1.3 BTXL6_11095基因敲除质粒载体的构建 |
1.4 基因敲除质粒载体p MAD△11095Kan电击转化Bt XL6 |
1.5 Bt XL6△11095Kan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获得 |
1.6 Bt XL6及Bt XL6△11095Kan基因敲除突变体的生物被膜相关表型试验 |
1.6.1 生长曲线 (OD600) 测定 |
1.6.2 群游能力测定 |
1.6.3 生物被膜观测 |
1.6.4 生物被膜UV-B抗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TXL6_11095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BTXL6_11095基因敲除质粒载体的构建 |
2.3 BTXL6_11095基因敲除突变体的筛选与验证 |
2.4 Bt XL6与Bt XL6△11095Kan的生物被膜相关表型对比分析 |
2.4.1 生长曲线测定 |
2.4.2 群游能力测定 |
2.4.3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 |
2.4.4 生物被膜的UV-B抗性分析 |
3 讨论 |
(10)Bt菌株与化学农药相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苏云金芽胞杆菌 |
1.1.1 苏云金芽胞杆菌简介 |
1.1.3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杀虫机理 |
1.1.4 苏云金芽胞杆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
1.1.5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其他应用 |
1.2 Bt与化学农药的混用现状 |
1.3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主要内容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及昆虫 |
2.1.2 五种化学农药 |
2.1.3 培养基 |
2.1.4 生化试剂 |
2.1.5 常用溶液与缓冲液 |
2.1.6 仪器设备 |
2.1.7 生物学软件 |
2.2 研究方法 |
2.2.1 Bt菌株在含有农药培养基中生长情况的测定 |
2.2.2 Bt菌株在含有农药培养基中生长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 |
2.2.3 SDS-PAGE检测Bt生产菌株Cry蛋白表达情况 |
2.2.4 Bt生产菌株对小菜蛾杀虫活性检测 |
3.结果与分析 |
3.1 Bt菌株在含农药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的描述统计 |
3.1.1 Bt菌株在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描述统计 |
3.1.2 Bt菌株在含甲醇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描述统计与分析 |
3.1.3 Bt菌株在含有氯虫本甲酰胺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描述统计与分析 |
3.1.4 Bt菌株在含有高效氯氰菊酯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描述统计与分析 |
3.1.5 Bt菌株在含有定虫隆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描述统计与分析 |
3.1.6 Bt菌株在含有茚虫威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描述统计与分析 |
3.1.7 Bt菌株在含有溴虫腈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的描述统计与分析 |
3.2 Bt菌株在含有农药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分析 |
3.2.1 Bt菌株在含有氯虫本甲酰胺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分析 |
3.2.2 Bt菌株在含有高效氯氰菊酯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分析 |
3.2.3 Bt菌株在含有定虫隆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分析 |
3.2.4 Bt菌株在含有茚虫威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分析 |
3.2.5 Bt菌株在含有溴虫腈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分析 |
3.2.6 Bt菌株在含有相同农药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情况统计 |
3.3 Bt生产菌株在含有农药的液体LB培养基中培养Cry蛋白表达分析 |
3.3.1 菌株G03和KN11在含有化学农药的液体LB培养基中生长蛋白表达分析 |
3.4 Bt生产菌株胞晶混合物与化学农药混用对小菜蛾的毒杀作用 |
3.4.1 生产菌株胞晶混合物和5种化学农药对小菜蛾杀虫活性测定 |
3.4.2 G03和KN11胞晶混合物与化学农药混用对小菜蛾的毒杀作用 |
3.4.3 G03和KN11胞晶混合物与5种化学农药混用时各自LC50的比较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如何正确使用生物农药——Bt(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生物学文本汉译报告[D]. 刘红年.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Bt水稻对天敌的长期生态效应及基于RNAi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评价探索[D]. 党聪. 浙江大学, 2020(07)
- [3]对灰飞虱高毒力的新型Bt杀虫蛋白基因克隆及其活性研究[D]. 曹蓓蓓.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4]三种生防细菌侵染对亚洲玉米螟幼虫转录因子Relish基因表达的影响[D]. 唐泰. 扬州大学, 2020(04)
- [5]细胞色素P450介导B、Q烟粉虱药剂敏感性差异的分子机制[D]. 何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苏云金芽胞杆菌Vip3Aa39的改造[D]. 于爽.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7]肠道细菌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D]. 陶新娉.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8]基于NGS的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组和毒蛋白分析及毒蛋白信息平台构建[D]. 刘盼盼.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苏云金芽胞杆菌XL6 BTXL6_11095基因对生物被膜相关表型的调控[J]. 马胜龙,凡肖,姚俊敏,吴华川,束长龙,商铭达,张韶芮,杨郑豪,关雄,黄天培.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01)
- [10]Bt菌株与化学农药相容性研究[D]. 张贤.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