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R理论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贤智[1](2020)在《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处理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占据当今世界约五分之一的人口。2004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垃圾生产国,年总能量约为4亿吨,并以10%以上的平均年增长率一直在不断增加。全国600多座大中型省会城市陆续出现“垃圾围城”,其中大量被填埋和明火焚烧的垃圾是没有被合理利用的。每年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300亿元。垃圾的管理问题已经成为棘手的城市环境、经济、社会和其他民生问题,也是我国城市环境发展工程建设重大过程中一个亟需努力突破的重大瓶颈和困难关卡。从政策源头对区域垃圾资源进行清理分类,以城镇个体社区居民为处理单位组织开展有效的社区垃圾资源分类处理工作,是加快实现有效减少区域垃圾处理产量、降低区域垃圾处理末端资源处理利用成本、减少区域环境污染、提高区域垃圾资源回收率和利用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发展绿色环保经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一直具有重要的政策保障和积极促进作用。成都市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尽管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强制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居民垃圾分类参与度低、知识储备不足、环保观念不强等问题依然显着。为了深入探析影响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问题的客观因素,寻求可行的实施建议和处理对策,本研究以协同治理理论、―3R‖循环理论为理论基础,编制了具有适度信效度的调查问卷(33个题项),在成都市随机抽样502名城镇居民展开了研究,将居民垃圾分类自变量(政策制度、政府宣教、配套设施、社会组织和资源再利用)和因变量(垃圾分类认知、分类态度、环保意识)进行了多维度分析。首先,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因子分析旋转成分矩阵表的结果,本文验证并确认了五个维度的自变量(垃圾分类认知、分类态度、环保意识)和三个维度的因变量(垃圾分类认知、分类态度、环保意识)。统计结果与量表题项设计所构建的因素基本一致。描述性统计研究发现,超过95%的受试者非常认同垃圾分类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是一件应该做的正确的事,并且认为垃圾分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大人也要做好表率。但同时,有80%的受试者认为其所在小区的垃圾分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这可能是阻碍居民进行有效垃圾分类的原因之一。另外,研究将三个探索性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取筛选出来的主要影响公因素分别进行命名为:居民环保意识、居民分类认知、居民态度。回归系数分析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配套设施、政策制度、资源再利用都对居民分类认知成正相关影响,即政府配套设施越逐步完善、政府政策管理制度改革落实越充分、资源再综合利用分类必要性越大,则居民越有机会充分认知到政府实施居民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政府环保宣教、社会团体组织都对居民环保意识形成正向相关性影响,即政府环保宣教的宣传力度越大、社会团体组织的环保参与度相对越高,则越有可能有效提高居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环保保护意识。配套设施、政府宣教、社会团体组织都对团体居民参与态度产生成正性相关性影响,即配套服务设施越齐全、政府对于宣教的投入力度越大、社会各团体组织的居民参与度也就越高,越能提高居民对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的态度。而资源再利用与居民态度呈负相关,即拾荒者、收废品人对垃圾的二次分拣(资源再利用)越低,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越高。差异性调查分析结果发现,(1)性别:男女受试者在生活垃圾分类认知、环保意识和分类态度上面均具有明显性别差异。城市中女性居民在垃圾处理分类综合处理工作中将具有普遍更好的表现,而男性则认为需要进行提高;(2)年龄:40岁以上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受试者整体群体在三个方面(居民分类认知、居民环保意识和居民态度)的平均评分显着性均高于39岁以下年龄段受试者整体群体的平均评分;(3)职业:已经退休的受试者职业群体在生活垃圾处理分类认知、环保意识和态度上显着地要强于一般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司职员、服务业人士和在校学生的职业群体;(4)受教育程度:本人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所接受同等教育知识程度对于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并没有重要的影响;(5)区域性:新都区的主体居民在生活垃圾处理分类认知、环保意识和分类态度上显着地要强于成都市的其他10个行政区(除成都龙泉驿区)。本文依据居民垃圾分类因变量(垃圾分类认知、分类态度、环保意识)和自变量(政策制度、政府宣教、配套设施、社会组织和资源再利用)以及调节变量(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区域)的多维度结果,建立了影响因素模型:(1)政策制度、配套设施和资源再利用对居民分类认知的影响受到性别、年龄、职业和每天工作时长等因素调节,而配套设施对居民分类认知的影响则受到受教育程度的调节作用;(2)政府宣教和社会组织对居民环保意识的影响受到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和每天工作时长的因素调节;(3)政府宣教、配套设施、社会组织和资源再利用在对居民态度的影响受到受教育程度和每天工作时长等因素调节,政府宣教、配套设施和社会组织对居民态度的影响受到性别和年龄的调节作用,配套设施对居民态度的影响中受到职业变量的调节作用。本研究论文主要结合科学理论研究实践和网上问卷研究分析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潜在改进和完善建议:进一步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保障制度,明确各级部门和领导职责,自上而下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垃圾分类常识类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垃圾认知和环保意识,增强垃圾分类工作的参与度;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市场化机制,完善系统化基础设施,构建完整的垃圾分类处理循环利用体系等。
曹文斌[2](2019)在《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动物伦理是当今世界颇具争议的伦理学前沿学科,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希腊。当人们开始反思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时,对待动物的道德问题开始纳入研究的学术视野,特别是西方近现代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不断敲响了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的警钟。而人与动物的关系更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反映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方向。动物伦理这一新兴学科正是适逢这一时机,基于改善人与动物伦理关系的迫切需要应运而生。尽管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的运动大潮在20世纪汹涌而至,然而动物伦理研究的学术步伐相比它的运动要稍显滞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动物权利理论和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它们都未能很好地解决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这也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哲学界聚焦动物的权利或福利问题的研究来建构学界的动物保护理论;法学界谋求动物法律地位的研究以期促进官方的动物保护制度;文学界通过大量的动物文学籍此播下民间的动物保护种子。虽然这三大领域的谋求路径不同,但是在致力于保护动物的旨归上显然一致。论文直指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以期有一定的创新性探索,从而为动物伦理开出一副较有可行性的诊疗良方。论文的第一部分为了突显问题意识,第1章对动物伦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较为详实的文献综述。首先,着重于动物伦理的国外研究现状,根据共同的理论特征将动物伦理的理论流派进行了四大分类。凭借动物伦理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概括出从动物伦理走向动物福利科学、从基础理论触及纵深伦理研究领域、从单一伦理学科迈入跨学科研究的三大发展趋势。此外,结合动物伦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动物权利理论存在严重的内在矛盾,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科学之间缺乏交流融合,动物伦理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贫乏,这些都揭示出动物伦理研究的不足之处。其次,梳理介绍了动物伦理的国内研究现状。鉴于国内动物伦理的研究还不成熟,掌握的文献材料也相当有限,故按不同的研究特征将其分成三个阶段来进行评述:第一阶段的特征是囿于生态环境伦理视野对动物伦理进行引进和介绍,第二阶段的特征是涉及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的问题开始评价和创新,第三阶段的特征是聚焦动物伦理的新兴议题进行探索和发展。论文的第二部分直奔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及论争、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及困境。在第2章,我们分析了内在价值、感觉能力、自我意识和生态神学四大动物权利理论的依据,然而这四大理论依据又因自身的缺陷,不足以支撑起动物权利理论,这正是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之一。动物权利理论还存在着平等原则及权利类型的内在矛盾,以及动物权利理论在立场上的左右分歧,这些理论问题都导致了动物权利理论的论争,哲学家、法学家、动物福利科学家们围绕动物权利的有无、内涵以及界限等问题一度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从第3章中可以看到,动物福利理论同样也面临问题,虽然同情情感、卫生保健和肉类品质这三大理论依据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可以指陈,但是由于动物福利理论缺乏哲学基础、漠视死亡问题以及排斥权利思想,这些都是短期内不容易解决的理论问题。不仅如此,动物福利在现实中也遭遇到了道德冲突、法律障碍和贸易壁垒的三大困境。论文的第三部分是论文尝试解决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的总论,致力于探索动物伦理的未来之路。第4章是动物权利理论辩正。这需要克服以往那种人与自然相敌对的虚无主义,并对动物伦理中的道德虚无主义进行批判,才能既修正现有的动物权利理论,又能不走向完全否定动物权利的错误,提出一种可行性的最无争议的普适性的动物的基本权利,必须寻求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之间的平衡,既要考虑动物的权利,也要考虑动物的福利。因此,动物权利尽可能是最为基本的权利:即受到善待和尊重的权利,也称底线动物权利。在这种权利框架下,人类对动物负有保护它们不受肆意伤害的直接义务。第5章是动物福利理论探新。通过发现和探索动物伦理中的“是-应该”的休谟难题,运用现象学的“悬置”(epoche)方法,提出和论证动物伦理的功利原则和人道原则、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和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的行为贯彻,并以此作为动物福利理论的核心思想的“五大自由原则”的指导思想,建构动物福利理论的哲学基础,从而解决了长期没有得到哲学论证的“五大自由原则”的为什么“应该”的问题。第6章是动物科技伦理研究。一是研究动物福利中的科技手段:人造肉技术、动物实验替代方法、无痛苦屠宰技术和人与动物对话技术;二是研究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通过对动物伦理中的“人-人工智能-动物”的三元伦理关系的论证,提出了人工智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马桂英[3](2018)在《利用校园网络的某大学教材循环利用项目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循环利用是新时代、新思想的要求,是发展绿色经济、节约能源的有益行动。本论文通过查阅文献和对我国高校内教材循环使用情况的调研,分析了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必要性和价值,研究目前教材管理存在的问题,设计基于校园网络的教材循环利用项目(TMRP,Teaching Material Recycling Project)的管理和技术方案以及安全保障方案。从循环经济视角出发,针对3R理论中的“再利用”环节,结合管理信息系统理论,设计了教材循环利用项目(TMRP)网络平台解决方案,以提高教材的使用周期,间接调节教材供需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教材输入端的“减量化”效果。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首先,通过设计调查表对本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大学生参与旧教材使用情况进行建模,分析学生参与教材循环利用的意愿,研究学生对TMRP项目中的需求和功能需求。考虑可持续设计理念,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其次,设计了TMRP项目的管理方案和技术方案。管理方案涉及项目活动的各个环节,从项目组织、项目启动到项目实施、监控和收尾进行了设计。技术方案设计了基于ASP.net技术的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和用户UI设计。最后,研究了项目实施保障方案,从管理保障和技术保障两方面入手,设计建立Iptables防火墙,采用包过滤技术保障校园网络安全,以此作为技术保障方案;设计无线认证后,使用和数据双机备份安全管理作为管理保障方案。
陈丽娟,贾连群,袁东超,隋国媛,战凯璇,杨关林[4](2018)在《医务工作者对实验动物福利认知的调查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调查与分析对实验动物福利的认知情况,为对医务工作者实行实验动物福利的教育及培训提供依据及策略。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图书等资料,分析现阶段类似问卷,总结相关问题自制问卷;选择涉及实验动物工作的医院临床工作者、高校科研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选取并发放调查问卷。结果医务工作者对动物福利概念及相关内容了解者仅占50%或以下。在不同身份的医务工作者对实验动物福利内容认知的差异性比较中,动物实验开展前进行预实验情况与实验之前已经掌握实验步骤情况,科研工作者优于其他两者(P<0.05);了解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相关法律和曾经接受过实验动物福利相关的教育方面,医学生优于其他两者(P<0.05)。结论医务工作者对实验动物福利认知度参差不齐,整体较差,有必要加强实验动物福利相关的培训,尤其是对有动物实验需求的临床工作者。
张燕[5](2015)在《谁之权利?如何利用? ——伦理视域下的动物医疗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医疗事业是人类健康的福祉,动物在医学科研、生产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动物权利运动的发展,人们对医疗领域利用动物的行为是否道德提出了质疑。对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的关注让人类重视对动物内在价值的考量,避免陷入强式人类中心主义的风险;但过度强调动物内在价值而完全拒斥其工具价值,也让现实的医学科研、生产实践陷入进退两难的伦理困境。特别在我国,动物药是传统中医药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一部分,动物权利的诉求与动物利用的现实矛盾尤为突出。因此,本文在伦理视域下对动物医疗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反思,探讨现行条件下动物医疗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本文从动物权利概念与发展切入,全面梳理了关于动物权利的哲学观点,分析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理论诉求,并剖析了激进动物权利论的理论缺陷和实践困境。本文力图整合人类中心主义动物利用观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权利观,寻求一种能够同时惠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目标的理论共识,为医学科学和人类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伦理理论支撑。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生态观、罗尔斯顿的生态中心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整体生态观这几种理论形态的分析,本文从人与动物的和解、人类本身的和解的角度提出以马克思主义整体生态观构建动物医疗应用的伦理基础,并从目的、手段和结果三方面分析动物医疗应用的道德正当性,提出了动物医疗应用的伦理边界:人类生存原则、人类基本利益优先原则、人类有限发展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动物医疗应用的伦理实践方案:以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为基本思路,对医疗实验中的动物利用提出尊重、审慎、仁慈、感恩的伦理要求,对医药生产中的动物利用提出弘扬生态诚信、重视人类对物种的义务等伦理要求。伦理审查是落实动物医疗应用伦理要求的基本路径,本文介绍了动物医疗应用中伦理审查的现状与目的、类别与程序、主要内容与基本原则、结果传达与跟踪管理等内容。伦理审查作为一项程序性原则,是对动物医疗应用行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伦理监管,是完善动物医疗应用伦理实践的重要内容,为解决当前医疗领域动物利用的伦理困境提供了更为具体的伦理解决方案。
增振山,王瑜,刘福英[6](2013)在《动物实验机构与动物福利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阐述在动物实验机构中落实动物福利原则与做好动物实验工作之间的关系。说明什么是"动物福利"和动物实验的伦理原则及其与提高动物实验质量之间的关系,提出若干措施,例如通过人员培训、制定合理的实验操作规程以及积极参加国内、国际认证等措施,以促进与国际接轨、提高动物实验质量及研究成果的权威性。
李雪萍,高永翔,王强,赵静,刘伟伟,韩娟[7](2012)在《浅谈实验动物的保护及其福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物实验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必须采用的手段,对生物医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贯通于多学科、多领域,诸如生物学、遗传学、生殖生理学、营养学、免疫学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药品、器械的安全性评价,以及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研
林常清[8](2010)在《从医学生的动物实验看生命伦理教育》文中指出动物实验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的进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动物实验是医学生掌握医学知识,深入理解医学理论和规律的重要中介环节。通过分析医学生对待动物实验的生命认知态度,揭示在动物实验中存在着生命伦理教育的缺失问题,提出培养医学生生命伦理观的基本策略。
熊建利,朱文文,孙平[9](2009)在《浅谈对实验动物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文中指出实验动物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新兴边缘学科,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为提高对实验动物学的认识,在结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实验动物学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田志环[10](2008)在《基于3R理论的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文中指出动物实验替代方法(3R)的研究与实践是解决动物保护和动物实验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3R理论的原则及在动物实验领域的应用,对高校动物学实验改革如何贯彻3R理论,从实验内容的统筹安排、实验内容的替代与整合、实验过程的优化组合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二、3R理论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R理论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处理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理论基础 |
1.5.1 协同治理理论 |
1.5.2 “3R”理论 |
1.6 研究模型构建 |
第二章 调查问卷设计编制 |
2.1 调查问卷编制思路 |
2.2 参考依据及调查问卷题项的选取 |
2.3 调查对象、样本量的确定 |
2.3.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2.3.2 样本量的确定 |
第三章 调研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 描述性统计 |
3.1.1 社会人口学信息统计 |
3.1.2 开放性问题统计 |
3.2 描述性分析 |
第四章 调研结果综合性分析 |
4.1 项目区分度分析 |
4.2 因素分析 |
4.2.1 因素分析可行性检验 |
4.2.2 因素提取 |
4.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4.3.1 信度分析 |
4.3.2 效度分析 |
4.4 影响因素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
4.4.1 相关分析 |
4.4.2 回归分析 |
4.5 社会人口学统计变量对垃圾分类行为的调节作用分析 |
4.5.1 性别变量(S1)的调节作用分析 |
4.5.2 年龄变量(A2)的调节作用分析 |
4.5.3 职业变量(J3)的调节作用分析 |
4.5.4 受教育程度变量(E4)的调节作用分析 |
4.5.5 每天工作量变量(W5)的调节作用分析 |
4.6 社会人口统计变量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差异性分析 |
4.6.1 性别对因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4.6.2 年龄对因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4.6.3 职业对因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4.6.4 受教育程度对因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4.6.5 工作时间对因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4.6.6 所属区域对因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4.7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影响因素模型 |
4.8 影响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效果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8.1 影响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效果的问题 |
4.8.2 影响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效果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国内外实践现状、经验借鉴及对策建议 |
5.1 国外的实践现状与经验分析 |
5.1.1 国外的实践现状 |
5.1.2 国外的经验借鉴分析 |
5.2 国内的实践现状与经验分析 |
5.2.1 国内的实践现状 |
5.2.2 国内的经验借鉴分析 |
5.3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思路 |
5.3.1 法律法规先行,保障制度落实 |
5.3.2 创新宣传教育,强化居民养成 |
5.3.3 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分类效率 |
5.3.4 引入市场主体,实现资源再利用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调查问卷 |
(2)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章 动物伦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动物伦理的国外研究现状 |
1.1.1 动物伦理的理论流派 |
1.1.2 动物伦理的发展趋势 |
1.1.3 动物伦理的研究不足 |
1.2 动物伦理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1 引进和介绍阶段:囿于生态环境伦理视野 |
1.2.2 评价和创新阶段:涉及权利与福利的问题 |
1.2.3 探索和发展阶段:聚焦动物伦理新兴议题 |
第2章 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及论争 |
2.1 动物权利理论的依据 |
2.1.1 内在价值依据 |
2.1.2 感觉能力依据 |
2.1.3 自我意识依据 |
2.1.4 生态神学依据 |
2.2 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 |
2.2.1 动物权利理论的依据不足 |
2.2.2 动物权利理论的内在矛盾 |
2.2.3 动物权利理论的立场分歧 |
2.3 动物权利理论的论争 |
2.3.1 动物权利的有无之争 |
2.3.2 动物权利的内涵之争 |
2.3.3 动物权利的界限之争 |
第3章 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及困境 |
3.1 动物福利理论的依据 |
3.1.1 同情情感依据 |
3.1.2 卫生保健依据 |
3.1.3 肉类品质依据 |
3.2 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 |
3.2.1 动物福利理论缺乏哲学基础 |
3.2.2 动物福利理论漠视死亡问题 |
3.2.3 动物福利理论排斥权利思想 |
3.3 动物福利理论的困境 |
3.3.1 道德冲突 |
3.3.2 法律障碍 |
3.3.3 贸易壁垒 |
第4章 动物权利理论辩正 |
4.1 批判和克服动物伦理中的道德虚无主义 |
4.1.1 克服人与自然相敌对的虚无主义 |
4.1.2 批判和克服动物伦理中的道德虚无主义 |
4.2 论证动物的基本权利 |
4.2.1 权利概念的历史辨析 |
4.2.2 动物权利概念的重新解读 |
4.2.3 动物权利理论辩正——论证动物的基本权利 |
第5章 动物福利理论探新 |
5.1 动物福利理论的基本原则——动物伦理的功利原则和人道原则 |
5.1.1 平等原则——理想型动物伦理的应用原则 |
5.1.2 功利原则——实用型动物伦理的应用原则 |
5.1.3 人道原则——底线型动物伦理的应用原则 |
5.2 动物福利理论的行为准则——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 |
5.2.1 动物伦理中的“是-应该”的休谟难题 |
5.2.2 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禁止肆意伤害动物 |
5.3 动物福利理论的实践规范: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的行为贯彻 |
5.3.1 禁止肆意杀害动物 |
5.3.2 禁止肆意虐待动物 |
5.3.3 禁止肆意侵害和破坏动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 |
第6章 动物科技伦理研究 |
6.1 动物福利中的科技手段 |
6.1.1 人造肉技术 |
6.1.2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 |
6.1.3 无痛苦屠宰技术 |
6.1.4 人与动物对话技术 |
6.2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 |
6.2.1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
6.2.2 动物伦理中的“人-人工智能-动物”的三元伦理关系 |
6.2.3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的道德责任确证 |
6.2.4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的基本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利用校园网络的某大学教材循环利用项目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相关基础理论 |
2.1 项目及项目管理 |
2.1.1 项目管理的实质 |
2.1.2 项目管理特点 |
2.1.3 PMBOK知识体系 |
2.2 循环经济及3R理论 |
2.2.1 循环经济 |
2.2.2 循环经济的3R准则 |
2.3 管理信息系统 |
2.3.1 计划阶段 |
2.3.2 分析阶段 |
2.3.3 设计阶段 |
2.3.4 实施阶段 |
2.3.5 系统评价与维护 |
2.4 校园网络 |
2.4.1 无线校园网 |
2.4.2 无线校园网优势 |
2.5 小结 |
第三章 项目需求分析 |
3.1 调查背景分析 |
3.2 调查方案设计 |
3.3 问卷信效度分析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3.4.1 教材回收的必要性 |
3.4.2 对待教材回收态度 |
3.4.3 教材的回收渠道 |
3.4.4 教材费用问题 |
3.4.5 循环利用的途径 |
3.5 解决方案分析 |
3.5.1 强化再利用意识 |
3.5.2 教材回收的功能模型 |
3.5.3 循环利用因素建模 |
3.6 小结 |
第四章 管理方案设计 |
4.1 TMRP项目启动 |
4.2 TMRP项目计划 |
4.2.1 组建项目团队 |
4.2.2 选择项目经理 |
4.2.3 项目组织结构选择 |
4.3 TMRP项目执行和控制 |
4.3.1 TMRP项目风险管理 |
4.3.2 TMRP项目时间管理 |
4.3.3 项目进度甘特图 |
4.4 TMRP项目收尾和评价 |
4.5 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计 |
5.1 技术方案设计原则 |
5.2 技术方案总体设计 |
5.2.1 网络Topology设计 |
5.2.2 技术框架设计 |
5.2.3 功能架构设计 |
5.3 技术方案详细设计 |
5.3.1 用户管理 |
5.3.2 教材展示 |
5.3.3 教材流通 |
5.3.4 教材信息发布 |
5.4 技术方案中数据库设计 |
5.4.1 数据库设计概述 |
5.4.2 数据库概念设计 |
5.4.3 数据库物理设计 |
5.5 技术方案中用户UI设计 |
5.5.1 网络平台前台功能 |
5.5.2 用户交互UI设计 |
5.6 小结 |
第六章 项目实施保障方案设计 |
6.1 保障方案设计原则 |
6.2 技术保障方案设计 |
6.3 管理保障方案设计 |
6.3.1 无线安全管理 |
6.3.2 数据安全管理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A 问卷调查表 |
附录B 文中表、图索引 |
致谢 |
(4)医务工作者对实验动物福利认知的调查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问卷设计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医务工作者对实验动物福利内容的认知 |
2.2 不同身份者对实验动物福利内容认知的比较 |
3 分析与讨论 |
(5)谁之权利?如何利用? ——伦理视域下的动物医疗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现状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二节 动物医疗应用及其发展 |
一、动物医疗应用的界定及其主要内容 |
二、动物医疗应用的发展与问题 |
第三节 动物医疗应用的“中国问题”:中医药产业中的动物利用及其困境 |
一、“中国问题”的典型案例: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 |
二、中医药产业中动物药的难以替代性分析 |
三、中医药产业中动物利用的伦理困境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动物权利和动物利用的理论源流与纷争 |
第一节 动物权利与动物权利运动 |
一、动物权利的概念与发展 |
二、动物权利运动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动物权利与动物利用 |
一、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观:动物为人类而存在 |
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观:人对动物的道德关怀和管理责任 |
第三节 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权利观的主要内容 |
一、动物解放论:动物具有与人类平等的道德地位 |
二、动物权利论:动物拥有权利 |
三、生物中心论:敬畏生命、爱护动物 |
第四节 动物权利论的理论缺陷与实践困境 |
一、动物权利论的理论缺陷 |
二、动物权利论的实践困境 |
第二章 整体生态观——动物医疗应用的伦理基础 |
第一节 整体生态观的若干理论形态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生态观 |
二、罗尔斯顿的生态中心论 |
三、马克思主义整体生态观 |
第二节 基于整体生态观的动物权利与动物利用 |
一、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转化统一 |
二、人类权利与动物权利的双重考量 |
三、现实需要与理想诉求的适度结合 |
第三节 以马克思主义整体生态观构建动物医疗应用的伦理基础 |
一、人与动物的和解:人与动物的辨证关系 |
二、人类自身的和解:人类中心主义观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的整合 |
第三章 动物医疗应用的道德正当性和伦理边界 |
第一节 动物医疗应用的道德正当性何以可能 |
一、人类生物属性与道德属性的结合 |
二、人与动物基本价值秩序的权衡 |
三、人与动物的权利与义务的整体性关系 |
第二节 动物医疗应用道德正当性的评价标准 |
一、目的的正当性 |
二、手段的正当性 |
三、结果的正当性 |
第三节 动物医疗应用的伦理边界 |
一、人类生存原则 |
二、人类基本利益优先原则 |
三、人类有限发展原则 |
第四章 动物医疗应用的伦理实践 |
第一节 3R原则的发展和应用 |
一、3R原则的产生背景和主要内容 |
二、3R原则的理论优化 |
三、3R原则的伦理内涵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实验动物应用的伦理实践 |
一、尊重对待实验动物 |
二、审慎对待实验动物 |
三、仁慈对待实验动物 |
四、感恩对待实验动物 |
第三节 生产动物应用的伦理实践 |
一、弘扬生态诚信,重视人对物种的义务 |
二、合理发展天然动物药的代用品 |
第五章 动物医疗应用的伦理审查 |
第一节 伦理审查的现状与目的 |
一、伦理审查的国内外现状 |
二、伦理审查的目的和必要性 |
第二节 伦理审查的类别与程序 |
一、伦理审查类别 |
二、伦理审查机构 |
三、伦理审查方式 |
四、伦理审查流程 |
第三节 伦理审查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则 |
一、伦理审查的主要内容 |
二、伦理审查的基本原则 |
第四节 伦理审查的结果传达与跟踪管理 |
一、结果传达 |
二、跟踪管理 |
三、动物伦理审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动物实验机构与动物福利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动物福利”和动物实验的伦理原则 |
2 动物福利及“3R”原则与做好动物实验的关系 |
2.1 实验动物的环境要求 |
2.2 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
2.3 实验动物其他方面的需求 |
2.4 与“3R”原则的关系 |
3 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工作措施 |
3.1 把动物福利、“3R”原则作为动物实验机构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
3.2 制定完善的动物实验机构操作规程 |
3.3 积极进行实验动物机构认证 |
4 总 结 |
(7)浅谈实验动物的保护及其福利(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实验动物虐待、迫害现象 |
2 维护实验动物福利相关措施 |
3 实验动物保护的几点建议 |
3.1 动物选择 |
3.2 动物饲养 |
3.3 动物标记 |
3.4 动物造模 |
3.5 动物给药 |
3.6 动物处死与处置 |
4 结语 |
(10)基于3R理论的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3R理论原则及其应用 |
2 我国开展3R工作的现状 |
3 高校动物实验的内容 |
4 基于3R理论的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
4.1 实验内容的统筹安排 |
4.2 实验内容的替代与整合 |
4.3 实验过程的优化组合 |
5 小结 |
四、3R理论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处理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 杨贤智.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2]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研究[D]. 曹文斌. 湘潭大学, 2019(12)
- [3]利用校园网络的某大学教材循环利用项目的设计[D]. 马桂英.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4]医务工作者对实验动物福利认知的调查和分析[J]. 陈丽娟,贾连群,袁东超,隋国媛,战凯璇,杨关林. 实验动物科学, 2018(04)
- [5]谁之权利?如何利用? ——伦理视域下的动物医疗应用研究[D]. 张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1)
- [6]动物实验机构与动物福利关系研究[J]. 增振山,王瑜,刘福英. 医学动物防制, 2013(01)
- [7]浅谈实验动物的保护及其福利[J]. 李雪萍,高永翔,王强,赵静,刘伟伟,韩娟.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2(05)
- [8]从医学生的动物实验看生命伦理教育[J]. 林常清.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10)
- [9]浅谈对实验动物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J]. 熊建利,朱文文,孙平.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09)
- [10]基于3R理论的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 田志环. 四川动物,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