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语、酷语和秽语:流氓叙事的三大元素(论文文献综述)
孙煜乔[1](2020)在《王安忆小说中的母女关系》文中认为与众多“50后”作家将乡村作为写作根据地不同,王安忆热衷探讨的是人物如何在城市获得合法身份,从其为数不多的农村题材作品来看,无论是早年对插队地方的冷静回望,还是现代化浪潮下,所产生的对乡村古典美的寄托,人物的空间迁移成其不变视点。风云时代的教育断崖、母亲茹志鹃的文学启蒙、前辈同行们的指引,照映出自身经验与想象力的匮乏,形成其写作心态上的紧张感。因此,她立足于熟稔的家庭叙事,尤其是宗法文化影响下同为弱势的母女,作为关照时代脉搏的切口。母女为保全各自的生存地位,在家庭内部窥探、争夺、合作,非血亲的养母养女在利益倾轧上则更为明显。房产往往成为母女争夺的关键,一旦落败便要自谋出路,身体多成为交换资本,佼佼者因善谈判占到上风。母女借助婚姻完成其空间迁移中的命运翻转。母亲恐惧女儿青春的迫近,女儿在母亲阴影下焦虑,母女角力实为时间之争。王安忆以“雯雯”的自我抒发为起点,步入文坛已有四十余年。她笔下上海里弄公寓中的庸常人物,展现了新意识形态下的新上海风貌,其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坚韧品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其创作在通俗和严肃中平衡,受到学院和市场的认可。值得注意的是,其小说过于注重真善美的心灵世界,而有意规避真实人性欲望的挣扎,呈现出的人物形象不免扁平化、思想钝化。此外,虽然王安忆并不接受女性主义的称号,但她在情节设置和人物性格塑造上都显露出对女性人物的优待。令人钦佩的是,王安忆数十年如一日的创作活力,以及她对时代的洞察力。最后,她对女性题材的推陈出新,体现出她对新时代中女性命运的关注,其创作不断丰富着新世纪女性写作。
谢实东[2](2019)在《“车王府曲本”中的“乱弹”剧研究》文中提出“车王府曲本”中的“乱弹”剧(以下简称“车曲本乱弹剧”)主要是乾隆五十五年至光绪年间(1790-1908)的戏曲剧目,在整个“乱弹”剧发展史中上它占有重要地位。从目前学界对“车曲本”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家还没有关注这批文献。我们的研究即从这个“空间”出发,探究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形式特征,考察它们在乱弹剧(花部剧)史上的特别意义。本文的研究依据中山大学黄仕忠先生主编的《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全编》中共收录“乱弹”剧六十八种(收录标准是用【吹腔】、【梆子腔】等而无皮黄板式标记者),本文除去余治所撰剧二十八种,其余四十种即作为探究考察的对象。本文除绪论与结语外,共有四个部分,基本如下:第一章主要是“车曲本乱弹剧”的内容分析。考察论述其中的侠士与聚义题材、道释剧、本真世俗的男女之爱等内容及其社会本源。第二章亦属内容分析,主要研究“车曲本乱弹剧”反映的俗信内涵,包括作品所描写的民间习俗与神灵信仰等。这方面的研究,呈现了“车曲本乱弹剧”的民间文化基座,揭示了作品倾向于民间情愫的创作旨趣,对了解它的演出市场的有效性是有帮助的。第三章主要研究了“车曲本乱弹剧”的艺术特点。以作品文本为基础,分析作品的戏剧冲突、人物形象的喜剧性、语言艺术和叙事特征等等,以期把握“车曲本乱弹剧”的美学水准。附录主要针对“车曲本乱弹剧”剧目进行考述。主要考察剧本的本事、故事以及文献载录情况,亦包括相关题材剧目的流变情况,这个研究是笔者展开“车曲本乱弹剧”内容艺术分析的基础,尽管在排序上将其置后。
廉明静[3](2018)在《大陆新民谣的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伊始,新民谣的横空出世掀起了一股文化运动。其虽保留了西方摇滚乐的反叛精神,但却广泛吸纳了我国传统民间音乐演唱技巧、古典诗词与方言等本土艺术元素,不失为一种对抗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民族身份战略。此外,相较于一般流行音乐仅承担无所附着的文化消费功能,新民谣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效应。新民谣的文本议题更倾心于建构后现代消费语境与城市空间中底层小人物的生存镜像与情感迷思。个人理想与情爱欲望,乡土记忆与都市化生存交错而生的“漂”情绪,以及基于日常生活的现实反思,均于其中被淋漓呈现。此外,诗意性的文学表达与地方化的怀旧格调,大大拓宽了其审美维度。戏谑性的讽刺艺术与越轨式的流氓话语,又体现了其作为青年亚文化所持有的抵抗风格。诞生之初,新民谣一直以口碑传播的方式在地下蔓延。然而,近年来大陆商业流行音乐新人新歌短缺,自媒体技术为草根独立音乐人赋权。具有议程设置功能的电视音乐综艺,联动虚拟社区中的新媒体传播,再加上置身于户外音乐节等空间中的现场演绎,共同组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新民谣传播的全新形态。随着《贤良》、《南山南》以及《成都》等歌曲的爆红,原创小众新民谣开启了大众化的征途。新民谣成为了以城市中、低产阶级为主的受众群体借以反抗主流文化与寻求身份认同的载体,文本的挪用与置换又赋予了他们参与式的游戏快感,由是,新民谣掀起了一场亚群体的狂欢。然而,在狂欢背后,“神曲”渐起,诸多小众新民谣却依旧冷门。少数“大众化”的新民谣逐渐承受来自主流意识形态的商业收编,泛青春化的文本叙事也遭遇些许文化不适。新民谣亟需在文本、机构以及受众三个方向做出努力调整。
巩瑜[4](2012)在《中文系读《中文系》》文中指出此生我必须努力,只因吹过的牛逼,对着心爱的人儿,吹过的牛逼,不管是否读过中文系的,读完后都会将小说结尾、也即封面上的那句话挂在嘴边。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是无数年轻人当下心态的真实呈现。多少满怀理想心有不甘的70后、80后在努力奋斗着。
彭栓红[5](2012)在《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研究》文中提出元朝是我国第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国家,幅员广阔,民族融合,文化多元,时代特色鲜明。元代也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发展、形成期和转型期。元杂剧是戏剧发展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王国维更称元杂剧为“真戏曲”。民俗文化对元杂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元杂剧中也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各族民俗文化,元杂剧演出活动本身也构成了元代一道亮丽的民俗风景线。从民俗的视野研究元杂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研究者多重视对元杂剧中的民俗事象的研究,本选题从广义的民俗文化角度把元杂剧中的民间文学也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展现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并运用戏剧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文艺学等理论,从文学、戏曲、民族等角度予以整体观照元杂剧。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大多是元代前就已存在的民俗,尤以唐宋民俗居多,这应该与元杂剧故事时代多以唐宋为时代背景和民俗的传承性有关。元代民俗在继承前代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也有新发展。本文通过管窥口头文学和信仰民俗的历史变迁,揭示了民俗变迁对元杂剧创作的影响。元杂剧承载着女真、蒙古、回回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在文学史和戏剧史中都显得独树一帜。这些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有表现民族融合的,也有折射民族冲突的,其背后潜隐着民族心灵的秘密。元代城乡都有元杂剧演出活动。从演出的角度讲,元杂剧是元代“当代”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杂剧文本对元杂剧演剧行业习俗、化妆、脚色、砌末与戏剧表演的相关记录,不仅让今人对元杂剧演出习俗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可以看到元杂剧部分演出习俗是明清戏曲演出模式的先导。元杂剧中的各族民俗事象具有趋同性特点,这种趋同性与剧中人所处的民俗文化圈有关。蒙古、回回、女真等少数民族民俗表现了北方狩猎游牧文化的共性特点,而中原汉族民俗具有农耕礼乐文化的特点。另外长期的民族融合,也使得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也具有相似性。元杂剧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民俗,往往是各个民族趋同的民俗事象,这类民俗文化易于被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观众群所接受。在此基础上,进而探讨民俗、民族、国家认同与元杂剧的互动关系。元杂剧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这些民俗文化直接影响了元杂剧的情理表达,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剧情结构安排以及曲文、科介、宾白、曲牌也都起着重要作用。元杂剧顺应了俗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体现了大元一统的时代性,或隐或显地传达了底层民众话语,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民间性。总之,民俗文化是孕育元杂剧的文化生态之一,元杂剧也深刻地打上了民俗文化的烙印,折射出中下层民众的审美心理和各民族隐秘的民族心理。
邵卉[6](2011)在《朱大可文学批评的研究》文中指出朱大可在80年代曾因为批判谢晋的电影模式而一举成名,中道出国后,于2001年回国,回国后在批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国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酷评家”、“文化守望者”,众多的头衔被安在他的头上,其批评在一定范围内引了广泛的争议。本文以中国当下文学批评的现状为背景,对朱大可的文学批评展开详细的分析,为当下文学批评提供一种可能的参照。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针对目前的文学批评,对其类型和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了论述。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大众文化和传媒文化的发展促使文学批评呈现出众声喧哗的景观,文学批评在当下主要表现为学院批评、媒体批评、大众批评三种类型。然而这种喧闹不过是文学批评的虚假繁荣,当下中国文学批评呈现出批评媒体化的趋向,和批评空洞化、批评原创性缺失等诸多问题。第二部分围绕朱大可的文学批评展开,对其批评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认为其批评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首先他使用隐喻式的书写方式;其次,他的批评具有犀利、尖刻的风格;再次,他的批评存在众多偏颇和让人质疑之处,最后,他的批评体现出他精英式的审美趣味,以及兼具了“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价值特点的批评立场。第三部分对朱大可的文学批评进行了价值判读,并对其批评给当代文学批评带来的启示进行了总结。作为批评界一个颇受争议的声音,他的批评具有双重性。作为批评生态环境的一道景观,他的批评也对当下文学批评带来了诸多启示意义。本文将此总结为三点,第一,批评家应建立独立的价值立场和独特的话语体系,才能发出独具价值的声音;第二,回归文本,注重阅读感受;第三,关注当下,采用多种传播方式。
张艳丽[7](2008)在《博客中“流氓”话语的文化反思》文中研究指明博客中的“流氓”话语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阐释博客中“流氓”话语的广义内涵和特点,重点从其三要素进行解析,从而提出对“流氓”话语的文化反思。首先在介绍博客中“流氓”话语的广义内涵、缘起和特点的基础上,引入其三大元素:色语、酷语和秽语,并综合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理论、消费主义理论和解构主义对“流氓”话语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同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试图从文化视角解析博客平台上的“流氓”话语的现状,进而揭示它产生的原因。然后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进行文化反思,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话语权深度的严重缺失和社会道德责任感的匮乏。最后通过剖析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构想。
李庆林[8](2008)在《游民社会:帝制中国隐秘的话语空间》文中研究指明在帝制中国宗法一体化的社会结构内部,游民社会作为一种无组织力量在成长,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话语空间。这个独特的话语空间遵循着完全不同于主流社会的话语规则,它的成长兴衰预示着整个社会的危机与发展,而其流氓话语也构成了对社会主流话语的渗透和征服。话语角逐的背后是社会权力的博弈。
曹韧,马正平,续小强,刘怡翔,孙永文,石修银[9](2006)在《本期策划:标题的生产、包装及营销》文中指出小小标题,做起了大文章,这绝对不是哗众取宠之举,这是本刊学术眼光明晰的信号,这是写作教学研究格致深刻的标志。一线老师出于敬业的责任感与对文章构成的学术敏感,对标题展开了思考研究,理出标题靓丽人眼的大道小径。这种感性化、操作化的探索必然引发理性的溯求,当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写作学研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宏观向微观的渗透,微观向宏观的归纳成为必然。这里刊发的这组稿件,既有关于标题的形而上的思考,也有形而下的操作。我们不敢断言这种讨论有多大的学术价值,但对教学的参考意义是无庸置疑的。因为这是一组研究标题的文章,所以当读毕这组稿件,构思本期策划的总题目时,先后生成了几个,诸如:“标题的写作策略”、“我给这组文章加的醋、酱、盐”、“比文章更有味道的标题”、“关于标题的几种思想”、“小标题、大文章”等。最后定了这个标题。将几个标题对比,您觉得哪个更有味些,会不会认同我现在选用的这一个,我不得而知,但您读过这段絮语,读毕这组文章,也许思路就会清晰起来。
李庆林[10](2006)在《皇权专制的建构和叙事 ——论帝制中国的话语和传播方式》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帝制中国(前221—1840年)皇权专制制度的建立、维持及其影响所做的传播学分析和批判。全文除导言、结语外共分三篇九章。导言部分介绍和分析了传播学的跨学科特点、本土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分析框架,是本研究的背景介绍、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说明,也是本文的绪论部分;结语呼应导言,重申了本研究的初衷,强调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全文分上中下三篇,分别为理论的假设、实证的考量和批判的省思。在全文的九个章节中,第一、二、三章对本文所涉及到的几个核心概念传播、话语和传播方式作了辨析和阐释,并对社会与间接传播的关系做了分析。这三章构成上篇,是全文的前提和铺垫,为下文的分析做过渡。后四章作为中篇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分别对帝制中国社会的传播结构和话语构成,作为传播媒介的汉字、仪式和建筑,皇权专制下皇帝、官僚和百姓的信息博弈以及在特有的传播方式下所形成的独特的传播观念和传播智慧作了分析和阐释。下篇包括八、九两章,分别探讨了传播方式与秩序扩展以及与帝制中国停滞性的关系。第一章是对“传播”这一传播学最基本的概念所做的辨析。文章首先分析了人类传播与交通运输和动物传播的区别,从卡西尔(Ernst Cassirer)关于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的论断出发,结合马克思等人的相关论述,指出人的本质其实是在传播中展开的,从而建立起传播与人的本质的联系;接着在对当前流行的一些对传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做的定义和分类的梳理和辨析基础上,提出传播其实可以分为内在传播(又叫自我传播)和外在传播两大类,外在传播又可以分为直接传播(或叫在场传播)和间接传播(或叫不在场传播),而传播学所研究的传播应该具有鲜明的外在化特征,并且确切地说是以间接传播为研究对象的。在这种研究中,媒介和对媒介的控制成为研究的重心。第二章谈传播对于社会的组织和型构作用。这是上篇的重点,也是全文论述的一个方法论基础。这部分在对内在传播与外在传播的互动、直接传播向间接传播的发展的分析基础上,提出社会其实
二、色语、酷语和秽语:流氓叙事的三大元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色语、酷语和秽语:流氓叙事的三大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1)王安忆小说中的母女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影响母女关系的文化心理 |
二、 选题对象及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创作成因 |
第一节 时代——“69届初中生” |
一、 知识就是力量 |
二、 回望乡村的变奏曲 |
第二节 家庭——母亲半边天 |
一、 母亲当家 |
二、 “最后的贵族” |
第三节 文坛交往——师傅们 |
一、 阅读资源 |
二、 同行们:前辈、同辈及后辈 |
第二章 母女关系——利益的排列组合 |
第一节 窥视者——《流水三十章》 |
一、 缺失的母性 |
二、 超我的苦行僧 |
第二节 竞赛型——《长恨歌》 |
一、 时间的心理战 |
二、 家贼难防 |
第三节 合伙人——《向西,向西,向南》 |
一、 为大局的利益伙伴 |
二、 利益同盟的瓦解 |
第四节 其他女性监护人——亲戚明算账 |
一、 《好姆妈、谢伯伯、小妹阿姨和妮妮》:遗传学中的人性恶 |
二、 《米尼》、《众声喧哗》——葛朗台们 |
第三章 母女关系的叙事重心 |
第一节 作为生计之重的房产 |
第二节 《富萍》、《香港的情与爱》——走出乡村,走进婚姻 |
第三节 沟通的等级——话术和腹语 |
第四节 母女之战——时间的焦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王安忆创作年表(1978-2019) |
一、 单作品目录 |
二、 作品集 |
附录2 王安忆阅读史 |
一、 中国部分 |
二、 外国部分 |
三、 影视戏曲 |
致谢 |
(2)“车王府曲本”中的“乱弹”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乱弹”剧概述 |
二、“车曲本乱弹剧”与花部戏的关系 |
三、“车曲本乱弹剧”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价值与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车曲本乱弹剧”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侠士与聚义 |
第二节 道释剧及其内涵 |
一、车曲本乱弹剧中“道释剧”的特点 |
二、道释剧中的佛文化倾向 |
第三节 本真世俗的男女之爱 |
第二章 “车曲本乱弹剧”反映的俗信 |
第一节 “车曲本乱弹剧”体现的民间习俗 |
一、节俗 |
二、鬼俗 |
第二节 “车曲本乱弹剧”中的民间神灵信仰 |
一、土地神信仰 |
二、观音信仰 |
三、灶神信仰 |
第三章 “车曲本乱弹剧”的艺术特点 |
第一节 “车曲本乱弹剧”的戏剧冲突 |
第二节 人物形象喜剧性 |
一、肯定型喜剧人物 |
二、否定型喜剧人物 |
三、谐趣型喜剧人物 |
第三节 语言艺术 |
一、戏曲语言的乡土化 |
二、戏曲语言的俳谐化 |
第四节 “车曲本乱弹剧”的叙事特征 |
一、求新求奇、贵真尚实的叙事风格 |
二、化长为短、渲染细节的叙事策略 |
三、沿袭传统的模式化结构与母题化叙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车曲本乱弹剧”的剧目考述 |
在学期间参与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大陆新民谣的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新民谣的文化渊源与勃兴语境 |
第一节 对新民谣之“新”的概念阐释 |
第二节 新民谣的文化渊源 |
一、后工业社会:欧美音乐智慧的西风东渐 |
二、民族性建构:本土音乐资源的最终胜利 |
第三节 新民谣的勃兴语境 |
一、商业流行音乐的困乏与疲软 |
二、自媒体时代的音乐“个体户” |
三、回归民间与大众的话语权力 |
第二章 新民谣的文本叙事与传播方式 |
第一节 新民谣的文本议题 |
一、青春与姑娘:后现代社会的情感消费 |
二、城市与漂泊者:城市空间的文化表征 |
三、草根与家常:底层族群的仪式化反叛 |
第二节 新民谣的叙事策略 |
一、诗意叙事:文化诗学下音乐的文学性 |
二、怀旧叙事:怀旧美学下的文化乡愁 |
三、反讽叙事:平民视角下的戏谑反抗 |
四、流氓叙事:亚文化视阈下的话语越轨 |
第三节 小众民谣的大众化之路 |
一、现场传播:无政府主义状态的音乐演绎 |
二、大众传播:“秀”出来的音乐景观 |
三、社会化网络传播:SNS社区的趣缘交往 |
第三章 新民谣的受众考察 |
第一节 新民谣的受众基本特征 |
一、调查样本与方法 |
二、调查结论及分析 |
第二节 新民谣的受众收听心理 |
一、宣泄与抵抗:亚文化族群的情感满足 |
二、炫示与认同:标榜文化身份的音乐受众 |
三、解构与挪用:文本盗猎者的音乐狂欢 |
第四章 新民谣的传播藩篱与未来出路 |
第一节 新民谣的传播藩篱 |
一、“无病呻吟”:泛青春化文本的意义消解 |
二、传播窄化:囿于少数“神曲”的反复消费 |
三、泛商业化:消费主义下的主流文化收编 |
第二节 新民谣的未来出路 |
一、文本:于情感漂泊中容纳现实关怀 |
二、机构:长尾理论下数字音乐的春天 |
三、受众:参与式创作重构文化权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5)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元杂剧民俗研究文献综述 |
三、本文研究相关概念的说明 |
四、研究方法、难点、目标 |
第一章 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分类 |
第一节 民间文学部分 |
一、散文体民间文学 |
二、韵文体民间文学 |
第二节 民俗事象部分 |
一、元杂剧中的语言民俗文化 |
二、元杂剧中的物质民俗文化 |
三、元杂剧中的精神民俗文化 |
四、元杂剧中的社会民俗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民俗变迁对元杂剧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口头文学传统与元杂剧创作变化:以传说为例 |
一、牛郎织女传说 |
二、孟姜女传说 |
三、梁祝传说 |
四、董永传说 |
五、望夫石传说 |
第二节 民俗信仰变迁与元杂剧文本表现:以神灵信仰为例 |
一、那吒信仰 |
二、关公信仰 |
三、八仙信仰 |
四、弥勒信仰 |
五、观音信仰 |
小结 |
第三章 元杂剧创作中的少数民族文化 |
第一节 元杂剧中的女真族民俗风情 |
一、女真族物质民俗文化 |
二、女真族社会民俗文化 |
三、女真族语言民俗文化 |
四、女真族精神民俗文化 |
五、元杂剧中的女真族汉化 |
第二节 元杂剧中的蒙古族民俗风情 |
一、元杂剧中的沙陀文化 |
二、蒙古族物质民俗文化 |
三、蒙古族社会民俗文化 |
四、蒙古族语言民俗文化 |
第三节 元杂剧中的回回民俗风情及其他 |
一、回回相貌及其地理生态 |
二、回回语言、物质民俗 |
三、回回社会民俗文化 |
第四章 元杂剧中的演出民俗 |
第一节 演剧行业习俗 |
一、演剧行业习俗 |
二、前后台互动演出 |
三、结局闹热演出 |
四、杂剧表演范式 |
五、元杂剧中演出乐器的记录 |
第二节 元杂剧中的化妆习俗与表演 |
一、涂面装扮 |
二、化妆与表演 |
第三节 元杂剧中的角色与戏剧表演 |
一、旦末角儿 |
二、角色和人物 |
三、一人主唱 |
四、服饰装扮与角色 |
第四节 元杂剧中的砌末与表演戏俗 |
一、竹马与杂剧 |
二、扇子与杂剧 |
小结 |
第五章 元杂剧中民俗运用的动因 |
第一节 时代特征及其人文精神的体现 |
一、蒙族强势性与多民族融合 |
二、元代文化的整合性特征 |
三、人文时代精神 |
第二节 元杂剧中底层话语的审美表达 |
一、潜隐的历史书写权诉求 |
二、自我私语的自由表达 |
三、民族意识的隐性表达 |
第三节 元杂剧中的民俗趋同与文化认同 |
一、民俗文化圈与元杂剧中的民俗趋同 |
二、民俗、民族、国家认同与元杂剧之关系 |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元曲选》中的寺庙、神灵一览表 |
附录 B:元杂剧故事时代一览表 |
附录 C:元杂剧神话传说一览表 |
附录 D:元杂剧中传统岁时节日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6)朱大可文学批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朱大可文学批评的研究的缘起 |
二、朱大可文学批评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中国当下文学批评的主要类型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当下文学批评的主要类型 |
一、学院批评 |
二、媒体批评 |
三、大众批评 |
第二节 中国当下文学批评的趋向和主要问题 |
一、文学批评的媒体化 |
二、文学批评的空洞化 |
三、批评原创性的缺失 |
第二章 朱大可文学批评的特点分析 |
第一节 喻的批评策略 |
一、寻找并阐释批评对象隐喻的深层含义 |
二、创造性地隐喻式写作 |
第二节 犀利、尖刻的写作风格 |
第三节 偏颇和质疑 |
一、语言夸饰,绝对化 |
二、色语的使用和暴力化倾向 |
三、部分结论缺乏论证 |
四、多种媒体并用的批评传播方式 |
第四节 朱大可文学批评的价值立场 |
一、精英式的审美趣味 |
二、“自由左派”的立场 |
第三章 朱大可文学批评的价值判断和启示 |
第一节 对朱大可文学批评的价值判断 |
一、朱大可的文学批评具有独立性和独特性 |
二、朱大可的文学批评具有商业化、媒体化气息 |
第二节 朱大可文学批评的启示 |
一、建立独立的价值立场和独特的批评话语体系 |
二、回归文本,注重阅读感受 |
三、批评关注当下,采用多种传播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按类型和姓氏首字母排列) |
致谢 |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博客中“流氓”话语的文化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流氓”话语的释义 |
2.1 缘起和内涵 |
2.2 后现代性特点 |
2.2.1 非中心化 |
2.2.2 反权威性 |
2.2.3 破碎性 |
2.2.4 不确定性 |
2.3 “流氓”话语的三大元素 |
2.3.1 色语 |
2.3.2 酷语 |
2.3.3 秽语 |
3. 色语的文化视角解析 |
3.1 木子美其人其事 |
3.2 事件评价 |
3.2.1 身体的无度消费 |
3.2.2 色语遭遇消费文化 |
3.3 文化视角解析 |
3.3.1 言说和追寻 |
3.3.2 书写与分享 |
3.3.3 颠覆性设置 |
4. 酷语与秽语的文化视角解析 |
4.1 事件介绍 |
4.1.1 韩白之争始末 |
4.1.2 教授骂人始末 |
4.2 事件评价 |
4.2.1 粉丝的放纵 |
4.2.2 秽语的爆炸 |
4.3 文化视角解析 |
4.3.1 话语效应 |
4.3.2 道德焦虑 |
4.3.3 关注个体 |
5. “流氓”话语的文化反思 |
5.1 原因探析 |
5.1.1 社会转型 |
5.1.2 文化转型 |
5.1.3 技术进步 |
5.2 “流氓”话语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
5.3 话语权深度的严重缺失 |
5.4 社会责任感的匮乏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游民社会:帝制中国隐秘的话语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一、独特的价值体系和传播方式 |
二、独特的话语体系及其对主流话语的渗透和征服 |
(10)皇权专制的建构和叙事 ——论帝制中国的话语和传播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研究方法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本土传播学的研究诉求和本研究的特点 |
三、本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
上篇:理论的假设 |
第一章:传播:人的本质的展开方式 |
一、人类传播与交通运输和动物传播的区别 |
二、单向还是互动? |
三、传播的“外在化”特征: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 |
第二章:社会是间接传播的产物 |
一、内在传播和外在传播的互动 |
二、直接传播向间接传播的发展 |
三、社会是一个信息控制系统 |
第三章:传播方式及其话语表达 |
一、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和传播关系的结合 |
二、话语:一种社会关系的表达 |
三、话语分析:探寻语言背后的现实 |
中篇:实证的考量 |
第四章:帝制中国的传播结构与话语构成 |
一、集中控制的政治传播系统 |
二、差序格局下的社会生活传播 |
三、宗法一体化的传播结构 |
四、游民社会:隐秘的话语空间 |
第五章:作为传播媒介的汉字、仪式和建筑 |
一、无声的汉字:不表音的文字 |
二、汉字与帝国的大一统 |
三、雅俗对立与文化分层 |
四、仪式和建筑:专制秩序的符号再现 |
第六章:控制与反控制:皇帝、官僚和百姓的信息博弈 |
一、特务监察、密摺制度和微服私访 |
二、信息包围与官场潜规则 |
三、影射、清议和流言 |
四、“叫魂”故事的三个版本 |
五、话语空间的分裂和重组 |
第七章:传播观念与传播智慧 |
一、字像思维:从直觉到顿悟 |
二、迂回的表达和艰难地说服 |
三、沉默是金 |
四、人情和面子第一 |
下篇:批判的省思 |
第八章:传播方式与秩序扩展 |
一、间接传播型构社会的原理和力线 |
二、知识秩序、传播秩序和社会秩序 |
三、非零游戏——人类命运的逻辑 |
第九章:传播方式与帝制中国的停滞性 |
一、帝制中国的停滞性和李约瑟难题 |
二、传播观念的误区 |
三、知识向权力的谄媚 |
四、媒介技术及其运用的缺失 |
五、致命的退却 |
六、历史的启示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色语、酷语和秽语:流氓叙事的三大元素(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安忆小说中的母女关系[D]. 孙煜乔. 吉林大学, 2020(08)
- [2]“车王府曲本”中的“乱弹”剧研究[D]. 谢实东. 淮北师范大学, 2019(09)
- [3]大陆新民谣的文化传播研究[D]. 廉明静.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中文系读《中文系》[J]. 巩瑜. 群文天地, 2012(16)
- [5]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 彭栓红. 山西师范大学, 2012(08)
- [6]朱大可文学批评的研究[D]. 邵卉. 四川师范大学, 2011(05)
- [7]博客中“流氓”话语的文化反思[D]. 张艳丽.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1)
- [8]游民社会:帝制中国隐秘的话语空间[J]. 李庆林.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02)
- [9]本期策划:标题的生产、包装及营销[J]. 曹韧,马正平,续小强,刘怡翔,孙永文,石修银.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6(Z2)
- [10]皇权专制的建构和叙事 ——论帝制中国的话语和传播方式[D]. 李庆林. 中国传媒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