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新型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一、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欠欠,罗传玉,陈嘉琪,封小川[1](2021)在《白念珠菌感染现状及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念珠菌病主要是由白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临床症状错综复杂、急缓不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临床常用的系统抗真菌药物主要包括三唑类、多烯类和棘白菌素类等,由于其毒性及耐药现象的日趋严重,加之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化疗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术的大量开展以及免疫缺陷类疾病患病率的上升,导致白念珠菌感染病例急剧增加,上述抗真菌药物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因此,

马亦林[2](2021)在《耐药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本文重点阐述了国内外近5年来已上市或正在Ⅱ/Ⅲ期临床试验的抗菌新药概况, 包括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合制剂、恶唑烷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喹诺酮类、抗真菌新药、环脂肽类及抗分枝杆菌新药等九类抗耐药菌的新品种, 介绍了27种新药的抗菌活性、耐药主要机制及临床研究等新进展, 为临床应用这些抗菌药物提供了参考。

张鹤营[3](2021)在《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早期作为抗菌药应用于兽医临床。近些年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抗结核杆菌、抗虫及抗真菌活性。特别是针对抗结核杆菌和抗原虫活性的新型喹恶啉类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改造成为药物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产生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进攻细菌DNA双链造成DNA双链发生断裂,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厌氧选择活性,其在还原性酶的作用下,得到一个单电子被还原,并释放出羟基自由基(OH·)。OH·是生物体内的一种ROS,它能够通过修饰DNA双链进而降解DNA,这也是目前研究所得到的最为认可的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方式。对喹恶啉类化合物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较为广泛,但对其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目前基于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巨噬细胞内各种通路的调控作用,其中包括ROS和自噬。ROS可以进攻M.tb细胞膜上的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干扰其能量代谢及稳态;高水平的ROS也能诱导细胞自噬,通过自噬可以抑制并清除胞内感染的M.tb。本课题首先运用药效团融合的药物设计策略,保留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药效团,分别重点对喹恶啉环C2位和C6位进行结构改造,获得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衍生物。对获得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评价,建立构效关系。然后从ROS、DNA合成与修复以及诱导细胞自噬等方面阐明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发挥抗菌作用的作用方式。1.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本课题拟通过结构改造得到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完善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并筛选出潜在的先导化合物为喹恶啉类化合物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喹恶啉环的C2和C7位取代基对该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影响较大,并且本实验室前期也对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样发现C2位取代基对其抗菌活性影响较大。近些年来,化合物的结构改造主要借助药效团融合、化合物骨架跃迁和电子等排等方法,从而获得具有潜在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噻唑酮环广谱的抗菌活性为本课题化合物的设计改造提供了思路,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的策略设计了C2位含有不同取代噻唑酮环的化合物,在经过氧化反应、Beirut反应、水解反应、醛胺缩合及环化缩合反应后得到26个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TZN1~26的抗菌、抗真菌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表明:TZN4、TZN5、TZN10、TZN11、TZN15、TZN16、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显着的抗菌活性,较喹乙醇抗菌活性提高2~8倍,如化合物TZN20和TZN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为16μg/m L。化合物TZN19-26对白色念珠菌(C.albicans,ATCC90028)、热带念珠菌(C.tropicalis,ATCC7349),A.fumigatus(3.5352)和C.neoformans(2.3201)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MIC≤8μg/m L)。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M.tb具有显着的活性(MIC=1.56μg/m L)。分析后发现,在喹恶啉环C7位或苯环C4位引入F原子或Cl原子后能增加化合物活性,当取代甲基或甲氧基后会明显降低化合物活性。通过建立3D-QSAR模型分析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7位和苯环的C4位取代体积大、电负性强或亲水性基团有利于提高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在喹恶啉环C7位引入正电性基团会显着降低化合物的亲和力,导致化合物抗菌活性的降低;在喹恶啉环C2位侧链引入亲水性基团和氢键供体基团同样会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2.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目前对喹恶啉环C6位的结构改造较少,仅有少量研究表明在C6位引入卤素原子或甲基基团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未见更多的结构改造,导致该位置构效关系的空缺。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策略重点针对C6位进行结构改造,引入多种含氮杂环,同时在C2位取代酯基或酰基,C3位引入甲基或三氟甲基,C7位取代氟原子,在经过一系列氧化反应、Beirut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后得到33个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NCH1~33的抗菌活性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NCH1~33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抗菌活性较差,仅NCH5、NCH6和NCH25的MIC值为4~8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4、NCH28和NCH29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与标准菌相比,并未有明显降低的现象,说明耐药大肠杆菌对这些化合物并未产生明显的耐药性,也间接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方式可能与氟喹诺酮类药物有所差异。NCH1~33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TCC27090的MIC低至0.25μg/m L,对副猪嗜血杆菌HPS0165的MIC低至1μg/m L。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化合物的MIC低至0.5μg/m L,较乙酰甲喹抗菌活性提高256倍。对于临床分离耐药金葡菌,化合物的MIC低至1μg/m L;化合物对MRSA的MIC值低至4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8和NCH29对M.tb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MIC≤0.25μg/m L,与乙酰甲喹相比活性提高了16~32倍。化合物NCH29在不同浓度下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均表现出显着的胞内抗菌活性,在40×MIC浓度时与细胞孵育4 d后可以减少2.73-log数值的胞内M.tb;当不同浓度的NCH29与细胞孵育1 d后,胞内M.tb表现出0.1~1.69-log数值的降低。分析后发现,当喹恶啉环C2位乙酯或苄酯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3位引入-CF3后发现可以增加化合物的活性;C6位咪唑或1,2,4-三氮唑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7位引入氟原子显着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尤其当C6位引入官能团后,C7位须有氟原子取代才可以起到提升化合物抗菌活性的作用。3D-QSAR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6位增加取代基的电负性,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活性;C6位取代亲水性基团、C3位取代疏水性基团能够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在C2/C6位置的侧链基团,应该考虑具有更多氢键供体的基团。3.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文献调研和前期研究结果,本课题对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做出假设: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自身产生的ROS对细菌的DNA造成损伤;同时它还能干扰细菌对损伤的DNA修复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选取DNA合成与修复相关的酶,主要包括DNA聚合酶I、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DNA回旋酶和DNA拓扑异构酶IV)等,通过对上述蛋白酶进行活性抑制试验阐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与DNA损伤修复系统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喹恶啉类化合物对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2)对DNA聚合酶I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活性,如喹多辛和替拉扎明在128μg/m L时对DNA聚合酶I的抑制率分别为80.2%和78.7%;(3)与底物d NTPs同时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并且能够抑制酶活性,且N-O键是化合物发挥作用的必要结构。上述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发挥作用。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测定了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分别通过膜完整性试验、ATP消耗试验和RT-q PCR评估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结果显示:NCH29处理M.tb后,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菌体内ATP水平显着降低并且II型NADH脱氢酶(Type II NADH-dehydrogenase,NDH-2)相关m RNA(ndh和ndh A)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上述结果表明,NCH29与M.tb作用后,造成细胞膜的损伤和破坏,使菌体无法维持稳态平衡以及自身生存;NCH29能够继续作用于ETC,干扰NDH-2功能的正常发挥,破坏菌体的氧化还原稳态,阻碍电子在ETC的正常传递,造成菌体内ATP水平显着下调,能量稳态受到破坏,导致M.tb的死亡。为研究喹恶啉类化合物作用于巨噬细胞后对M.tb的抗菌作用机制,本课题分别通过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胞内ROS及线粒体超氧自由基的变化,自噬相关蛋白LC3 II的变化则由WB和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CH29能够刺激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内ROS水平的增加,并且ROS水平与化合物浓度和孵育时间呈正相关的关系;NCH29处理M.tb感染的细胞后可以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并且可以在胞内观察到大量自噬体标志物的堆积。上述结果表明,当NCH29作用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后,一方面可以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ROS,ROS进攻胞内的M.tb,起到杀菌作用;另一方面,高水平的ROS也可以诱导巨噬细胞自噬的发生,通过自噬这一生物过程清除胞内的M.tb,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设计合成了59个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评价。采用3D-QSAR建立了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构效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不仅可以通过ROS破坏细菌DNA双链,还可以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干扰细菌能量稳态、诱导细胞自噬发挥抗菌作用。本课题深入研究了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并建立了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喹恶啉类药物设计与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郭芳妍[4](2021)在《含咪唑并[2,1-b][1,3,4]噻二唑结构的咪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新型耐药菌的出现使得研究人员在研发抗菌药物方面形势紧张,近年来耐药菌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而广泛地传播。滥用抗生素在我国极为严重,这引发了极为突出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人们为了对抗细菌感染而导致的滥用抗生素现象使得细菌所处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劣,造成细菌突变的频率增加,更多具有耐药性的变异菌株陆续被发现。真菌方面,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有500万种以上的真菌在地球上生存,大概有300种以上真菌会使得人们患上疾病,并且其中有大约20种真菌会使疾病更频繁地发生。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各种医疗器械的介入,由念珠菌所诱发的大面积感染风险逐渐增加。而抗真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又导致具有耐药性的真菌菌株的数量扩大,逐渐陷入恶性循环。所以,针对于细菌和真菌耐药性的加剧产生、临床药物效果不断被削弱、严重感染治疗难度高等问题,研发新型抗菌药物迫在眉睫。修饰已有的抗菌药物化学结构、研究开发具有新靶点的化合物,这两者都可以成为药物研发工作者的未来工作方向。相信这将会逐渐成为解决细菌或真菌耐药性的有效手段。本论文通过新药设计的拼合和电子等排原理,共设计合成了3个系列,共计21个新型含咪唑并噻二唑结构的咪唑类衍生物(化合物20a–g,21a–g和22a–g),对它们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对测试真菌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化合物21a显示出最高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MIC50=0.16μg/m L),分别是阳性对照药加替沙星和氟康唑的13倍和3倍。其中对抗真菌活性较好的化合物21a和20e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以及溶血实验。它们没有显示出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在溶血试验中,化合物21a与阳性对照化合物氟康唑一样安全。这些结果表明,本研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作为抗真菌药物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苏婷[5](2021)在《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念珠菌是最常见的人类真菌病原体,既可引起皮肤和粘膜的浅表感染,也可诱发全身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现有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单一,长期使用引起耐药激增,多途径治疗念珠病的临床需求日益提高。现代研究表明乌拉草具有良好抑菌活性,其抑菌产品应用广泛,但其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匮乏。本研究通过开展乌拉草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生物导向分离,筛选抑菌活性组分,并开展活性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机制、体内外活性、作用靶点研究,挖掘乌拉草抗白色念珠菌主要活性物质及作用机理,为乌拉草药用资源开发、抗菌制剂成型相关研究提供支撑。方法:1.考察乌拉草70%乙醇提取物(CM-70)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CM-70提取物,筛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组分,并初步分析该组分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CM-D90组分,筛选抑制白色念珠菌主要活性组分。2.通过测定活性组分90%乙醇洗脱组分(CM-D90)作用于白色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生长曲线,考察其对白色念珠菌生长、增殖影响。通过测定胞外蛋白、麦角甾醇含量,比较黏附作用、芽管生成、胞外磷脂酶分泌,测定最低抑制生物膜浓度、观察生物膜细胞形态,分别考察CM-D90组分对白色念珠菌细胞膜、毒力因子以及生物膜细胞的影响,进而明确该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体外活性及作用机制。随后考察硅胶分离活性组分对胞外蛋白含量、芽管生长、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进一步筛选改变白色念珠菌细胞通透性、抑制菌丝生长、破坏生物膜作用机制的主要活性物质。3.分别构建小鼠口腔念珠病、系统性念珠病模型,考察CM-D90组分、G-20组分干预后小鼠生存及感染情况、靶器官损伤及菌丝定植状态、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确该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体内活性及作用机制。4.分析并初步鉴定G-20组分成分,并通过Label-free蛋白质组定量分析该组分处理前后白色念珠菌蛋白质差异,根据差异蛋白功能,明确G-20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生存、增殖及菌丝形成的通路和靶点。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验证G-20组分处理后白色念珠菌菌丝抑制情况。采用qrt-PCR技术考察G-20组分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开展非同源蛋白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比较G-20组分中主要成分与菌丝形成关键蛋白结合能力,分析最佳结合成分与靶蛋白结合模式。结果:1.乌拉草CM-70提取物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125、500、62.5μg/m L。筛选发现大孔树脂分离组分中CM-D90具有显着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活性,并推测指认出该组分中脂肪酸、黄酮等类的94个化合物。通过凝胶柱层析共从CM-D90组分分离获得57个组分,其中45个组分具有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筛选并确定G-20、G-32、G-46、G-51组分为主要抑菌活性组分。2.作用机制研究表明,CM-D90组分能够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并对24 h内增殖产生抑制;能够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31.25μg/m L)破坏细胞膜结构、改变细胞通透性引起胞内蛋白泄漏(≥62.5μg/m L);能够抑制白色念珠菌粘附性、芽管生长(≥62.5μg/m L)等毒力因子,并使白色念珠菌致密网状的生物膜结构变得松散,从而抑制生物膜细胞(SMIC50为125μg/m L)。进一步分析主要活性组分机制发现,G-51组分改变细胞通透性作用最强,G-20组分抑制芽管生成作用最为显着,且抑制生物膜能力最强(SMIC50为15.625μg/m L)。G-20组分为CM-D90组分抑制菌丝形成的主要活性组分。3.体内活性研究表明,浓度为65、130、260 mg/Kg的CM-D90组分干预口腔念珠病小鼠后,其舌背伪膜面积减小、菌丝定植降低,口腔内菌量减少,舌乳头损伤被修复,小鼠脾脏萎缩得到控制;而干预系统性念珠病小鼠后,其体重恢复,肾脏累积菌量降低、菌丝定植减少、结构恢复,炎性细胞侵润降低。32.5、65、130 mg/Kg的G-20组分能够抑制小鼠口腔、系统白色念珠菌感染,清除靶器官菌落,缓解菌丝侵入,修复靶器官损伤,减少炎症细胞浸润。CM-D90组分、G-20组分治疗后两模型的小鼠血清中IFN-γ、TNF-α、IL-4、IL-10、IL-17和IL-22等细胞因子水平均显着低于模型组,降低体内炎症介质残留,缓解炎症损伤。3.Label-free蛋白质组定量分析发现G-20组分处理后白色念珠菌的354个蛋白表达存在差异,差异蛋白功能显示G-20组分通过影响核糖体合成、叶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等途径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增殖,通过环磷酸腺苷(c AMP)-蛋白激酶A(PKA)途径影响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经扫描电镜观察G-20组分处理后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受到极显着抑制,该组分为乌拉草抑制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的主要活性组分。经qrt-PCR技术验证了G-20组分通过下调Asr2、Efg1、Sun41、Sec2的表达,影响菌丝形成及伸长,从而抑制菌丝生长。G-20组分主要成分与成药性较好的菌丝形成相关蛋白Efg1、Sun41、Sec2能够不同程度结合,热点残基具有相似性,呈现协同互补共同调控的特点,其中靛玉红、染料木素、α-亚麻酸、亚麻酸乙酯、亚油酸等具有潜在阻断活性。结论:本研究表明乌拉草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白色念珠菌活性,G-20组分为其主要活性组分。该组分主要包含脂肪酸、黄酮、生物碱等成分,可以通过抑制核糖体合成影响翻译过程,通过叶酸循环途径抑制核苷酸合成影响DNA复制,并引起氨基酸代谢异常,抑制白色念珠菌生存及增殖;该组分可以通过阻断Efg1对菌丝特异蛋白启动和抑制菌丝特异蛋白Sun41、Sec2的表达,抑制菌丝形成及伸长,降低致病性。本研究挖掘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初步筛选出乌拉草可用于治疗口腔、系统性念珠病的成药靶点,为乌拉草抗真菌制剂开发提供研究基础,为乌拉草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依据。

于淑颖[6](2021)在《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及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毛孢子菌是侵袭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病死率高,预后极差。唑类药物作为治疗侵袭性毛孢子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耐药性已经开始发展。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力分布特征及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6年7月CHIF-NET监测网七年间43个监测中心收集的133株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利用基因测序分析实现菌种的准确鉴定和基因分型,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的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并试验性的建立了我国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流行病学折点(ECV)。同时评估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毛孢子菌的鉴定效能以及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的检测性能。基于体外试验,对毛孢子菌的胞外酶活性分布以及生物膜的形成能力、结构和耐药性展开了调查。联合基因分型,进行聚类分析,寻找致病力分布规律。基于临床分离的多重唑类高度耐药阿萨希毛孢子菌,同时从外排泵活性、唑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测序和表达分析以及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索阿萨希毛孢子菌的唑类耐药机制。结果: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毛孢子菌感染中,共分离到10个菌种,阿萨希毛孢子菌是主要的致病菌(81.2%),血液是最常见的标本类型(36.8%)。利用IGS1序列,将108株阿萨希毛孢子菌分为5个型别,基因型1型(41.7%)、4型(31.5%)和3型(23.1%)是我国主要的基因型。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阿萨希毛孢子菌对两性霉素B的MIC值的总体分布高于非阿萨希毛孢子菌,GM值分别是1.36μg/ml和0.7 μg/ml。47.2%的阿萨希毛孢子菌(51/108株)对两性霉素B的MIC值≥2 μg/ml,而全部非阿萨希毛孢子菌(25株)对两性霉素B的MIC值小于1 μg/ml。25%的阿萨希毛孢子菌(27/108株)、2株T.dohaenes、1株星形毛孢子菌、1株粘质毛孢子菌和1株T.faecale对氟康唑呈现较高的MIC值(≥8 μg/ml)。伏立康唑对毛孢子菌呈现出最有效的体外抗真菌活性,GM值为0.09μg/ml。我国阿萨希毛孢子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值分别采用16μg/ml、0.25μg/ml、1μg/ml和1μg/ml,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ECV值均采用4 μg/ml。总体来看,Bruker Biotyper对非阿萨希毛孢子菌的鉴定效能优于Vitek MS,两种系统的鉴定正确率分别为52%和32%(P=0.152)。Sensititre YeastOne药敏板对阿萨希毛孢子菌药物敏感性的检测能力与微量肉汤稀释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毛孢子菌中至少70%以上的菌株具有DNA酶、溶血酶和酯酶活性,而产生磷脂酶、酪蛋白酶和明胶酶的比例相对较少,分别为54.1%、5.3%和59.4%。阿萨希毛孢子菌中,基因型3型菌株产生溶血酶能力较强,4型菌株分泌酯酶活性较强,而产生明胶酶能力较强的3株菌株均属于基因型1型。血流感染中,阿萨希毛孢子菌具有DNA酶、溶血酶、酪蛋白酶和明胶酶活性的菌株比例均高于非血流感染。本研究中,仅有5株菌株无法形成生物膜,包括4株阿萨希毛孢子菌和1株T.dohaense。阿萨希毛孢子菌中,生物膜形成能力中等以上的菌株百分比高达73.2%,基因型1型中生物膜形成能力弱的菌株比例(40%)高于3型(12%,P=0.015)和4型(11.8%,P=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无论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强弱,毛孢子菌的生物膜对4种唑类药物均高度耐药,MBIC50>1024 μg/ml。唑类药物耐药机制方面,临床耐药菌16G1229的外排泵活性明显增高,外源性物质转运ATP酶编码基因A1Q106164和多效性耐药型转运蛋白Pdr11编码基因PDR11,氟康唑诱导下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FPKM值分别为367.94±14.41和339.99±16.9,可能是导致外排泵蛋白活性增加、唑类耐药发生的原因。多效性耐药型转运蛋白Pdr11中S1343T氨基酸置换可能是PDR11过表达的原因。无论是否存在氟康唑压力,ERG1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增高,可能在唑类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阐明了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力分布特征,调查了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布情况,并试验性建立了我国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流行病学折点。首次发现外排泵编码基因表达上调和EGR11的过表达,可能在阿萨希毛孢子菌的唑类耐药中发挥作用。背景:光滑念珠菌是引起侵袭性念珠菌病常见的致病菌,光滑念珠菌天然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同时对棘白菌素的耐药性惊人地上升。Gcn5是最具代表性的赖氨酸乙酰转移酶,是真核生物转录调控所必需的物质。本研究旨在通过基因敲除,探讨GCN5对光滑念珠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和致病力的作用以及相应调控基因和通路的动态表达。方法:利用Alt-R CRISPR-Cas9系统,对光滑念珠菌ATCC 2001中的GCN5基因进行敲除和回补。通过(联合)药敏试验和连续稀释生长试验,检测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抗真菌药物和压力物质敏感性的影响。利用时间-杀菌动力试验,观察米卡芬净和氟康唑对gcn5Δ的杀菌和抑菌活性,分析光滑念珠菌的耐药发生频率和功能获得性突变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检测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在转录水平,探索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THP-1巨噬细胞感染试验,观察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在巨噬细胞内生存能力的影响。结果:光滑念珠菌敲除GCN5后,对棘白菌素的敏感性增加了 2-4倍,对唑类和SCY048的敏感性增加了 2倍,对FK506(4 μg/ml)+米卡芬净和APX001A的敏感性增加了 8倍以上。GCN5的缺失使棘白菌素耐药相关性FKS突变体对棘白菌素类药物和FK506的耐药性降低了 2-4倍。而联合FK506(4 μg/ml)的作用下,GCN5的缺失完全或接近完全逆转了 Fks介导的棘白菌素耐药性。GCN5的缺失显着增加了米卡芬净和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的杀菌或抑菌活性。敲除GCN5能够降低光滑念珠菌的耐药发生频率和功能获得性突变。与WT和gcn5Δ::GCN5相比,gcn5Δ菌株H3K9和H3K14的乙酰化水平显着下降,分别约为WT菌株的0.6倍和0.45倍。GCN5调控特定的转录网络,差异表达基因在细胞粘附、细胞膜组分的生物合成、跨膜转运和跨膜转运蛋白活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光滑念珠菌敲除GCN5后,氟康唑压力下无法驱动跨膜转运蛋白活性、细胞壁组分和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米卡芬净压力下,gcn5Δ需要调动更多的基因来维持生存,差异表达基因主要表现为表达下调,主要与细胞壁生物合成相关。gcn5△对THP细胞的杀伤作用更为敏感,GCN5的缺失显着降低了光滑念珠菌在THP细胞内的生存能力。结论:光滑念珠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Gcn5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压力应激反应和致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GCN5的缺失能够降低光滑念珠菌的耐药性和致病力,是潜在的抗真菌药物靶点。本研究为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和真菌感染的干预提供新的思路。

王双双[7](2021)在《深圳某三甲医院792例侵袭性真菌病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792例住院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资料、科室分布及人口特点,分析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致病菌种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变化趋势及药敏结果,以指导临床对深部真菌感染的预防及合理诊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住院患者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792份病历,用excel表格记录患者个人信息、基础疾病、入住科室、抗生素治疗、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各类插管、有创操作、实验室检查、标本类型、病原学资料、抗真菌治疗、药敏结果及预后等情况,SPSS24.0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共计792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中,男性456例,女性336例,男女比例1:0.79,平均59.4岁,≥60岁428例(54.04%)。792例患者来自27个临床科室,其中,ICU占比最多,为231例(29.2%),其次为呼吸内科133(16.8%)例,血液内科82(10.4%)例。患者标本来源中以痰液最多,共283例,占所有病例数的35.7%,其次为尿液68(8.5%)例,粪便176(22.2%)例,肺泡55(6.9%)例;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74.4%,曲霉菌属42(5.3%)例;近3年菌种变化趋势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呈下降趋势,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呈上升趋势,2019年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占比甚至超越白色假丝酵母菌占比;白色假丝酵母菌最长累及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常累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曲霉菌最常累及呼吸系统;隐球菌最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IFD常伴有不同的基础疾病及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的使用、有创操作等,提示这些可能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入住ICU、呼吸机的使用及住院时间延长是IFD患者死亡的主要预测因子(OR=5.555;OR=3.128;OR=0.022)。绝大多数致病菌对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敏感,对唑类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临床抗真菌药物仍以唑类为主,联合用药也有较大比例,大多患者预后良好。结论1、我院IFD患者年龄跨度大,≥60岁的患者占比50%以上,三年中发病人数有升高趋势,男性患者占比多余女性;2、侵袭性真菌病多发的科室有ICU、呼吸内科、血液内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故在上述科室,应更注意侵袭性真菌病的预防工作;3、假丝酵母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其中又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占比有升高趋势,曲霉菌是第二大致病真菌;痰液、尿液、粪便、肺泡是致病菌最主要的来源部位,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4、侵袭性真菌病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结构性肺病、糖尿病、CTD、CAD、CKD、恶性肿瘤等,较多患者发病前有一些侵入性操作及其他易感因素,入住ICU、呼吸机的使用及住院时间延长是患者死亡的主要预测因子,因此,临床应注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源性易感因素;5、大部分真菌对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敏感,部分对唑类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尽可能行药敏试验,合理及时的用药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丁子超[8](2021)在《新型抗真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近四十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并且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而现有药物种类不足,且真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开发新结构,新机制的抗真菌药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包含两个部分:首先,设计合成了含有苯并三嗪酮、异喹啉酮以及酚酞酮侧链的阿巴康唑类似物,以期发现高活性、抗菌谱广、低毒且具有体内药效的新型三唑类抗真菌先导化合物。其次,基于本课题组前期报道的新型小檗碱类协同抗真菌先导化合物,进行骨架改造以提高水溶性和代谢稳定性,以期发现具有体内活性的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真菌先导化合物。一、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氮唑类抗真菌药物是目前治疗IFIs中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的一线药物。本研究基于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在保持基本分子骨架不变的基础上,合成了四大类共48个阿巴康唑类似物。其中大部分A、B和C系列化合物对白念珠菌(MIC80:0.5-0.0156μg/m L)、新生隐球菌(MIC80:2.0-0.0313μg/m L)和烟曲霉(MIC80:8.0-0.25μg/m L)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较为明确的构效关系。优选化合物A13、B2和C2具有细胞毒性低、体外肝微粒体中较稳定的特点。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B2在1.0 mg/kg的剂量下能显着延长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的生存期。这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唑类抗真菌新药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先导化合物。二、胡椒丙酸衍生物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的设计合成及其协同活性和初步作用机制研究药物的联合应用是一种可以提高药物敏感性和降低耐药性的治疗策略,其中抗真菌药物联合非抗真菌小分子的组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章基于胡椒丙酸类协同抗耐药真菌先导化合物3e进行结构改造,设计合成了三大类共计26个小檗碱衍生物。体外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真菌活性评价表明大部分化合物能与氟康唑产生协同作用。其中化合物E4、E7、F1和G8的协同能力与先导物3e相当(FICI:0.063-0.005),并且有更高的水溶性和体外肝微粒体稳定性。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G8能恢复耐药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也能协同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和菌丝的生长。G8与氟康唑两药联用还具有杀真菌作用。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真菌活性,构效关系明确,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邱丽娟[9](2021)在《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的活性化合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重症感染病人的增加,全世界的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上升。此外,手术病人增多和住院天数的增加也导致院内真菌感染的防控面临严峻挑战。临床上,从真菌感染病人血、痰、尿等送检样本中分离的菌株中大部分是念珠菌,而其中白念珠菌的占比又超过40%。因此防治临床上白念珠菌感染,尤其是白念珠菌侵袭性感染至关重要。目前,临床可用的有效抗真菌药物与其他抗细菌或者抗病毒类药物相比,数量十分有限,而且抗真菌药物的长周期使用也容易导致真菌耐药的产生。真菌作为真核生物,与哺乳动物细胞多有相似,因此抗真菌药物易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这也使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缓慢,临床迫切需要研发新的有效的抗耐药真菌的药物。为了解决抗真菌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研究增强现有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抗真菌增效剂,包括化学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大分子药物。本课题延续课题组的研究方向,通过化合物库筛选及前期活性化合物的结构改造,获得了协同氟康唑抗菌的化合物FQ-17和CZ-66以及协同卡泊芬净的化合物硬脂酸单甘油酯,并初步探讨了CZ-66与氟康唑合用使真菌胞内ROS升高,并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作用机制,为抗耐药真菌联合用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方法和结果:1.本课题考察了CZ-66与不同类型的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合用效果,明确了CZ-66与氟康唑合用的抗真菌谱。首先通过体外筛选考察了CZ-65、CZ-66及吩嗪类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发现单用CZ-65、CZ-66及吩嗪类衍生物对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白念珠菌都没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利用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了CZ-65、CZ-66、吩嗪类衍生物与氟康唑合用以及硬脂酸单甘油酯与卡泊芬净合用对常见临床感染真菌的抗菌谱,结果显示CZ-65与氟康唑合用对临床常见致病念珠菌的抗菌活性不明显;CZ-66、FQ-12、FQ-17和FQ-18与氟康唑合用能明显增强氟康唑的抗真菌活性,而硬脂酸单甘油酯可以增强卡泊芬净的抗念珠菌活性。之后用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筛选了更多的临床真菌,结果显示CZ-66协同氟康唑对80%以上的临床耐药菌有协同抗真菌效果。此外,还选取了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等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和CZ-66合用,结果显示CZ-66与上述药物均有协同抗真菌活性。2.本研究选取白念珠菌为代表,利用琼脂纸片扩散实验法考察CZ-66单药、氟康唑单药以及CZ-66协同氟康唑的抑菌圈,结果发现协同用药的纸片周边无真菌生长,而单药的纸片周边都有真菌生长,表明CZ-66协同氟康唑可能存在杀真菌作用。3.绘制CZ-66协同氟康唑对真菌的生长曲线和杀菌曲线,结果发现0.5μg/m L CZ-66协同0.5μg/m L氟康唑仍有显着的杀菌作用,进一步验证了CZ-66与氟康唑协同有杀菌作用。4.考察了CZ-66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CZ-66单药、氟康唑单药及两药合用对诱导菌丝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单药还是两药合用均不能抑制菌丝的形成。5.利用荧光探针DCFH-DA测定了CZ-66单药、氟康唑单药以及CZ-66与氟康唑合用后对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影响。结果发现CZ-66与氟康唑合用比单药作用下的细胞内ROS水平显着升高,加入抗氧化剂Vc和谷胱甘肽后,CZ-66与氟康唑合用的杀菌有所减弱,证明CZ-66协同氟康唑的杀菌作用部分依赖于ROS的升高。6.真菌细胞壁疏水性考察发现,CZ-66与氟康唑合用后白念珠菌细胞壁表面疏水性发生显着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显示,两药合用后真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出现严重损伤,提示CZ-66与氟康唑导致真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损伤,发挥协同杀真菌作用。7.为了探究CZ-66的作用靶点,本课题利用DARTS的实验方法,考察与CZ-66相互作用的靶点蛋白。通过探索CZ-66与白念珠菌总蛋白作用的实验条件,包括蛋白酶浓度、蛋白与药物作用时间,胶的浓度以及CZ-66的不同浓度。最终发现,加入10 m M的CZ-66,在55-60 k D的位置出现一个差异条带。对条带进行质谱鉴定,通过峰面积、分子量、蛋白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和蛋白功能的分析,初步推断Cdc19p可能是CZ-66的作用靶点。之后,利用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在发酵碳源(葡萄糖、蔗糖、半乳糖等)培养基和非发酵碳源(甘油)培养基中进行体外抗真菌研究,发现在发酵碳源和非发酵碳源中均具有的协同抗真菌作用,但在非发酵碳源培养基中协同作用明显减弱,初步验证CZ-66可能通过影响Cdc19p的功能发挥抗真菌作用,具体的作用靶点和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结论:本课题通过吩嗪类衍生物和前期结构改造系列化合物的筛选,得到了与氟康唑协同的抗真菌的化合物CZ-66、FQ-12、FQ-17、FQ-18以及与卡泊芬净协同的硬脂酸单甘油酯。采用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选用多种临床抗真菌常用药和CZ-66合用,发现与氮唑类有协同杀菌活性。CZ-66与氟康唑合用可以升高胞内ROS,同时导致白念珠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出现明显损伤,细胞表面疏水性改变。此外,为了进一步探讨CZ-66的作用靶点,本课题成功建立了CZ-66体外与白念珠菌蛋白作用的DARTS体系,并找到差异条带,质谱鉴定后,初步推断Cdc19p可能是CZ-66的作用靶点,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徐航[10](2021)在《真菌CYP51含硒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真菌感染的治疗,特别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真菌感染类型的变化及真菌变异速度的加快,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增多,而可用于临床的抗真菌药物种类有限,且缺点明显,远不能满足临床上真菌感染的治疗需求。因此,发现结构新颖、高效低毒的抗真菌先导化合物对于研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意义重大。目前,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三方面着手:①发现新的抗真菌药物靶点、研究真菌产生耐药的机制与抗真菌药物应用的关系。②在已有的优势靶点中开发新骨架化合物或引入其它抗真菌机制。③对现有药物进行结构改造。显然,后两者为经济实用且研发周期较短的药物研究策略。真菌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CYP51)是目前上市的抗真菌药物最多的作用靶点,该酶参与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过程,抑制该靶点可有效地抑制真菌繁殖。目前,临床应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CYP51抑制剂类抗真菌药均为氮唑类化合物,鉴于氮唑类药物的广谱抗真菌活性、确切的疗效和结构多样性等方面的优势,仍有巨大的结构改造空间从而开发出更加广谱、高效、低抗性且低毒的新型CYP51抑制剂。相关研究表明,有机硒化合物具备多种生物活性,含硒小分子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研究亦有多篇报道。有机硒药物化学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在药物分子中引入含硒官能团或含硒结构,从而改善或改变药物分子的生物活性。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工作中发现了大量具有优良抗真菌活性的含硒化合物,同时证明在抗真菌化合物中引入有机硒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强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和改善相关药代动力学性质。因此,有机硒化合物在抗真菌药物研发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开发前景。本文通过对已有的真菌CYP51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总结,结合课题组前期含硒抗真菌化合物的研究成果,依据相关药物研发策略,设计并合成了四类共计132个目标化合物,并系统进行了药理活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均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确证。首先,采用骨架跃迁的药物设计策略对经典的CYP51氮唑类抑制剂的结构骨架进行修饰,通过引入1,2,3-硒二唑结构片段,设计并合成了具有1,2,3-硒二唑结构的S系列目标化合物(S01~S24)24个。通过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S01、S03、S07和S11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杀真菌活性和抗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活性。此外,部分化合物还表现出对氮唑类耐药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活性,显示出其在治疗多药耐药真菌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研究前景。针对化合物S07的抗真菌机制研究表明,S07具有中等程度的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细胞内源性活性氧(ROS)生成的活性。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化合物S07与真菌CYP51(PDB ID:4UYM)的作用模式。细胞毒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性。在S系列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中发现,具有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细胞ROS生成活性双重作用机制的目标化合物具有较突出的抗真菌活性。基于这一研究结果,本文采用分子融合策略,分别将联二硒醚和硒醚结构引入CYP51氮唑类抑制剂结构骨架中,设计并合成了 18个具有联二硒醚结构的M系列目标化合物(M01~M18)和18个具有硒醚结构的N系列目标化合物(N01~N18)。初步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和杀菌活性,其中代表化合物M01、M03、M05、N02、N03和N05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耐药菌活性,还具有一定的抗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活性。抗真菌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M01和N03不仅对真菌CYP51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还具有良好的促真菌细胞ROS生成活性。后续的细胞毒实验、溶血实验和体外肝微粒体稳定性实验表明,联二硒醚类化合物相比于硒醚类具有更低的毒性、极低的溶血性,具有良好的代谢稳定性。体内药效学实验表明,化合物M01在小鼠体内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可以显着降低小鼠肾脏载菌量,同时,小鼠体内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具有低毒性。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化合物M01和N03与真菌CYP51(PDB ID:5TZ1)的作用模式,为进一步的化合物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基于上述S、M和N系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构效研究结果,选择具有促真菌产生ROS活性的氮唑类抗真菌药物咪康唑为先导化合物,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合成了 30个咪康唑的含硒类似物(A01~A30),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测试的8种普通菌株和5种氮唑类耐药菌株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中目标化合物A03具有比咪康唑更强的杀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活性,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A03具有比阳性对照药咪康唑、氟康唑更强的CYP51抑制活性,并具有同咪康唑相当的促真菌ROS生成活性。然而,进一步的细胞毒实验、溶血实验和体外肝微粒体稳定性实验表明,A03具有中等程度的细胞毒性、潜在的溶血性和较差的肝微粒体稳定性,因此,作为苗头化合物,需要对A03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优化。为了改善苗头化合物A03的潜在溶血作用、细胞毒性和较差的代谢稳定性,通过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合成共42个B、C系列目标化合物(B01~B28和C01~C14)。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B17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且比A03具有更低的代谢速率、细胞毒性和溶血作用。同时,B17亦显示出的较好的杀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活性,且对氮唑类耐药菌株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进一步的抗真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B17具有良好的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ROS生成活性。体内抗真菌活性实验表明,B17在小鼠体内可明显降低小鼠肾脏载菌量,具有良好的体内活性。针对目标化合物B17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和分子对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其作用机制和作为抗真菌先导化合物的研究潜质,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研究基础。本文的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和拓展了有机硒化合物在抗真菌药物领域的应用,也为基于具有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细胞ROS生成活性双重作用机制的抗真菌新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研究基础。

二、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白念珠菌感染现状及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念珠菌病的流行现状
2 抗白念珠菌药物现况
    2.1 多烯类药物
    2.2 三唑类药物
    2.3 棘白菌素类药物
3 新型抗念珠菌药物
    3.1 新型唑类药物
    3.2 新型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
    3.3 新型嘧啶类药物
    3.4 新靶点类化合物
    3.5 其他
4 结 语

(3)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进展
        1.2.1 喹恶啉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2 喹恶啉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1.2.3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4 细胞自噬和ROS发挥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种与细胞
        2.1.2 药物与试剂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4 溶液配制
        2.1.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2.1.6 细菌培养
        2.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2.1.8 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2.1.9 细胞培养
        2.1.10 细胞毒性
        2.1.11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2.1.12 3D-QSAR
        2.1.13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2.2 结果
        2.2.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的结构表征
        2.2.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理化性质
        2.2.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抗菌活性
        2.2.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2.2.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2.3 讨论
        2.3.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2.3.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2.3.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2.3.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2.4 小结
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种与细胞
        3.1.2 药物与试剂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4 溶液配制
        3.1.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3.1.6 细菌培养
        3.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3.1.8 细胞培养
        3.1.9 细胞毒性
        3.1.10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3.1.11 3D-QSAR
        3.1.12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3.2 结果
        3.2.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的结构表征
        3.2.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理化性质
        3.2.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抗菌活性
        3.2.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3.2.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3.3 讨论
        3.3.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3.3.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3.3.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3.3.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3.4 小结
4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蛋白酶
        4.1.2 菌种与细胞
        4.1.3 药品与试剂
        4.1.4 溶液配制
        4.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4.1.6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试验
        4.1.7 酶动力学试验
        4.1.8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4.1.9 E.coli DNA Topoisomerase Ⅳ活性抑制试验
        4.1.10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4.1.11 细胞毒性
        4.1.12 体外结核杆菌感染巨噬细胞模型
        4.1.13 细胞膜完整性检测
        4.1.14 结核杆菌ATP水平测定
        4.1.15 胞内氧自由基检测(cROS、mROS)
        4.1.16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4.1.17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4.1.18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4.1.19 统计学分析
    4.2 结果
        4.2.1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结果
        4.2.2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4.2.3 DNA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试验
        4.2.4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4.2.5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干扰结核杆菌能量稳态的平衡
        4.2.6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增加
        4.2.7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自噬
    4.3 讨论
        4.3.1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4.3.2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4.4 小结
5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Ⅰ 研究生简介
    附录Ⅱ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附录Ⅲ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附录Ⅳ 菌种PCR鉴定
    附录Ⅴ 文献综述 抗菌药物主要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4)含咪唑并[2,1-b][1,3,4]噻二唑结构的咪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抗真菌药物简介
        1.1.1 典型抗真菌药物
        1.1.2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1.2 咪唑结构和咪唑并噻二唑结构
        1.2.1 近期以咪唑环为核心结构的抗真菌化合物
        1.2.2 近期以咪唑并噻二唑为核心结构的抗真菌先导化合物
        1.2.3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化学部分
        2.1.1 设计思路与目标化合物
        2.1.2 中间体的合成
        2.1.3 化合物20a–g、21a–g和22a–g的合成路线
        2.1.4 实验试剂和实验材料
    2.2 生物学部分
        2.2.1 化合物体外抗菌活性测定方法
        2.2.2 细胞毒性试验
        2.2.3 溶血实验
        2.2.4 分子对接实验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合成部分
        3.1.1 化合物11 的合成方法
        3.1.2 化合物13a–c的合成通法
        3.1.3 化合物14a–c的合成通法
        3.1.4 化合物15a–c的合成通法
        3.1.5 化合物16a–c的合成通法
        3.1.6 化合物17a–c的合成通法
        3.1.7 化合物18a–c的合成通法
        3.1.8 化合物20a–g, 21a–g, 22a–g的合成通法
    3.2 生物活性测定部分
        3.2.1 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3.2.2 20e和21a的细胞毒性结果
        3.2.3 20e和21a的溶血实验结果
    3.3 分子对接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附图

(5)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乌拉草传统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1.1 乌拉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 乌拉草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 常见念珠病研究进展
        2.1 口腔念珠病研究进展
        2.2 系统性念珠病研究进展
    3 白色念珠菌与宿主作用研究进展
        3.1 白色念珠菌毒力因素
        3.2 宿主对白色念珠菌的识别
        3.3 宿主对白色念珠菌的反应
        3.4 白色念珠菌免疫逃避策略
    4 念珠病临床用药及作用机制
        4.1 一线抗真菌药物及作用机制
        4.2 中药抗真菌药物及作用机制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乌拉草抑菌活性组分分离及筛选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仪器设备
        1.3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乌拉草提取物制备
        2.2 乌拉草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2.3 乌拉草抑菌活性成分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乌拉草CM-70 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3.2 乌拉草抑菌活性组分筛选
        3.3 乌拉草抑菌活性成分分析
        3.4 CM-D90 组分硅胶柱层析分离
        3.5 硅胶分离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比较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乌拉草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材料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CM-D90 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作用机制研究
        2.2 主要作用机制的活性物质筛选
        3 实验结果
        3.1 CM-D90 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作用机制研究
        3.2 主要作用机制的活性物质筛选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乌拉草活性组分体内抑菌活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CM-D90 组分与氟康唑联合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
        2.2 活性组分对口腔念珠菌病影响
        2.3 活性组分对系统性念珠菌病的影响
        3 实验结果
        3.1 CM-D90 组分与氟康唑联合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
        3.2 活性组分对口腔念珠菌病的影响
        3.3 活性组分对系统性念珠菌病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乌拉草活性物质及作用靶点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设备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G-20 组分成分分析
        2.2 G-20 组分蛋白质组学研究
        2.3 G-20 组分影响菌丝形成活性及靶点验证
        2.4 成药靶点考察
        3 实验结果
        3.1 G-20 组分成分分析
        3.2 G-20 组分蛋白质组学研究
        3.3 G-20 组分影响菌丝形成活性及靶点验证
        3.4 成药靶点考察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6)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及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一
Abstract 1
中文摘要二
Abstract 2
课题一、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研究
    引言
    第一部分 毛孢子菌的流行病学与药物敏感性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材料
        (一) 主要仪器设备
        (二) 主要试剂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一) 菌株来源
        (二) 测序和分型分析
        (三) MALDI-TOF MS鉴定分析
        (四)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结果
        一、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分布
        (一) 总述
        (二) 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布
        二、评价不同鉴定方法对毛孢子菌的鉴定效能
        (一) 分子鉴定方法
        (二) MALDI-TOF MS的鉴定
        (三) 分子分型
        三、毛孢子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一) 微量肉汤稀释法
        (二) 试验性临床流行病学折点的建立
        (三) 评估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
        四、罕见菌种Trichosporon dohaense导致的侵袭性感染
        (一) 病例调查
        (二) 菌株鉴定
        (三)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四) 文献综述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毛孢子菌致病力的分布特征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材料
        (一) 主要仪器设备
        (二) 主要试剂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一) 试验菌株
        (二) 毛孢子菌的胞外酶
        (三) 毛孢子菌的生物膜
        (四) 数据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胞外酶活性分布
        (一) 总体分布
        (二) 阿萨希毛孢子菌的胞外酶活性分布
        二、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生物膜
        (一) 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分布
        (二) 生物膜的药物敏感性分布
        (三) 生物膜的生长曲线
        (四) 生物膜的形成过程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阿萨希毛孢子菌唑类药物耐药机制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材料
        (一) 主要仪器设备
        (二) 主要试剂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一) 试验菌株
        (二) 生长曲线
        (三) 唑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测序分析
        (四) 唑类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分析
        (五) 外排泵活性的检测
        (六) 转录组测序分析
        结果
        一、生长曲线
        二、唑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测序结果
        三、唑类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分析
        四、外排泵的活性分析
        五、转录组测序分析
        (一) 原始数据整理、过滤及质量评估
        (二) 表达差异分析
        讨论
        小结
课题二、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仪器及试剂材料
        (一) 主要仪器设备
        (二) 主要试剂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一) 试验菌株
        (二) GCN5突变体的构建
        (三) 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的检测
        (四) (联合)药敏试验
        (五) 连续稀释生长试验
        (六) 时间-杀菌动力试验
        (七) Western blot分析
        (八) RNA提取、RT-PCR和转录组测序分析
        (九) THP-1吞噬试验
    结果
        一、生长曲线
        二、GCN影响细胞壁的合成
        三、敲除GCN5增加光滑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四、敲除GCN5降低光滑念珠菌的组蛋白乙酰化
        五、GCN5调控特定的转录网络
        六、氟康唑压力下转录组的改变
        七、米卡芬净压力下转录组的改变
        八、缺失GCN5降低光滑念珠菌在THP细胞中的生存能力
    讨论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毛孢子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念珠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深圳某三甲医院792例侵袭性真菌病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流行病学
    1.2 常见致病菌及其特点
    1.3 发病机制
    1.4 易感因素
    1.5 不同基础疾病IFD感染特点
    1.6 疾病诊治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科室分布
    3.3 致病菌种分布与标本来源
    3.4 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合并基础疾病
    3.5 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可能的易感因素
    3.6 真菌感染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7 致病菌药敏试验
    3.8 治疗与转归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参考文献
综述 侵袭性曲霉病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附录

(8)新型抗真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研究背景
    一、近几年获批进入临床或处在临床前阶段的小分子药物
        (一)四氮唑类药物VT-1129、VT-1161和VT-1598
        (二)β-1,3-葡聚糖合酶抑制剂Rezafungin和 Ibrexafungerp
        (三)GPI锚定蛋白抑制剂Fosmanogepix
        (四)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Olorofim
        (五)T2307
    二、小分子协同现有药物抗耐药真菌的研究进展
        (一)热休克蛋白90 抑制剂
        (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四)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
        (五)具有协同抗真菌活性的中药成分
    三、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一、化合物设计
    二、化学合成
        (一)A类化合物的合成
        (二)B类化合物的合成
        (三)C类化合物的合成
        (四)D类化合物的合成
    三、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以及构效关系
    四、化合物细胞毒性研究
    五、化合物在体外肝微粒体的代谢稳定性
    六、体内抗真菌药效
    七、本章小结
    八、实验部分
        (一)化学合成实验
        (二)体外抗真菌活性筛选
        (三)细胞毒性研究
        (四)化合物体外代谢研究
        (五)化合物体内药效研究
    九、参考文献
第三章 胡椒丙酸衍生物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的设计合成及其协同活性和初步作用机制研究
    一、化合物设计
    二、化学合成
        (一)E类化合物的合成
        (二)F类化合物的合成
        (三)G类化合物的合成
    三、目标化合物的体外协同抗真菌活性以及构效关系
    四、优选化合物的水溶性和体外肝微粒体稳定性实验
    五、化合物G8 的时间-杀菌曲线实验
    六、化合物G8 对真菌生物被膜和菌丝形成的抑制作用
    七、体内协同抗真菌药效
    八、本章小结
    九、实验部分
        (一)化学合成实验
        (二)体外协同氟康唑抗真菌活性测试
        (三)化合物水溶性测试
        (四)时间-杀菌曲线
        (五)菌丝生长实验
        (六)真菌生物被膜形成实验
        (七)化合物体内药效研究
    十、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FK506 及其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一、参与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二、发表论文
    三、申请专利
致谢
附录

(9)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的活性化合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吩嗪类衍生物协同氟康唑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第二部分 硬脂酸单甘油酯(GMS)协同卡泊芬净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第三部分 CZ-65及CZ-66协同氟康唑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筛选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第四部分 CZ-66协同氟康唑抗白念珠菌的作用研究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第五部分 CZ-66和氟康唑合用的作用机制研究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第六部分 利用DARTS方法探究抗真菌药物CZ-66的作用靶点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真菌耐药机制和新型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
致谢

(10)真菌CYP51含硒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简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真菌与真菌感染
    1.2 目前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及其局限性
    1.3 具有研发前景的抗真菌药物靶标及其研究进展
    1.4 硒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1.5 小结
第二章 含1,2,3-硒二唑结构的CYP5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2.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2.3 抗真菌机制研究
    2.4 细胞毒实验
    2.5 分子对接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具有二硒醚/硒醚结构的CYP5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3.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3.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3.3 抗真菌机制研究
    3.4 细胞毒实验
    3.5 溶血实验
    3.6 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3.7 M01的体内抗真菌活性评价
    3.8 M01小鼠体内急性毒性与亚急性毒性实验
    3.9 分子对接研究
    3.10 小结
第四章 咪康唑含硒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真菌活性研究
    4.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4.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4.3 抗真菌机制研究
    4.7 分子对接研究
    4.8 小结
第五章 苗头化合物A03的结构优化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5.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5.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5.3 细胞毒实验
    5.4 溶血实验
    5.5 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5.6 抗真菌机制研究
    5.7 体内抗真菌活性评价
    5.8 化合物B17药代动力学研究
    5.9 分子对接研究
    5.10 小结
第六章 实验部分
    6.1 化学合成实验部分
    6.2 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
    6.3 体内抗真菌活性实验
    6.4 抗真菌机制实验
    6.5 药理活性实验
    6.6 药代动力学测定
    6.7 分子对接研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及个人简历
致谢
附图

四、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白念珠菌感染现状及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J]. 张欠欠,罗传玉,陈嘉琪,封小川.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1(05)
  • [2]耐药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 马亦林.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1(04)
  • [3]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D]. 张鹤营.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4]含咪唑并[2,1-b][1,3,4]噻二唑结构的咪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评价[D]. 郭芳妍. 延边大学, 2021(02)
  • [5]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D]. 苏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及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D]. 于淑颖.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7]深圳某三甲医院792例侵袭性真菌病回顾性分析[D]. 王双双. 汕头大学, 2021(02)
  • [8]新型抗真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评价[D]. 丁子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9]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的活性化合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D]. 邱丽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10]真菌CYP51含硒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徐航. 沈阳药科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新型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