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育优良茶树品种 实施名优茶工程——对保山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锴锋[1](2020)在《衢州市茶产业中的农业科技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越发迫切。衢州市地处浙江西部,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特色产业丰富,有茶叶、椪柑、胡柚、猕猴桃、食用菌、清水鱼、蜂产品等。因衢州市地处山区,衢州茶叶拥有开化龙顶、江山绿牡丹等多个知名茶叶品牌。如今,茶产业已是衢州市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本文以此为研究选题,对农业科技组织在衢州市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以茶产业与农业科技组织相关基本理论的研究为起点,运用实证调研、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地对衢州市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类、汇总、分析,重点从组织结构、人才队伍、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对衢州市农业科技服务进行了研究,对农业科技组织服务当地茶产业发展起到的作用和不足展开了分析,并以衢州市龙游县茶叶乡土人才对茶产业开展科技服务为例,进一步说明茶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的作用。最终,根据衢州市农业科技服务在茶产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企业、农业科技组织层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便为农业科技组织完善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立晓[2](2020)在《福安市坦洋茶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优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坦洋茶产业是福安市茶产业的核心品牌产业,是福安市重要的民生产业之一,本文以福安市坦洋茶产业作为研究基础,福安市茶产业的扶持政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掌握福安市坦洋茶产业政策实施的基本情况,运用规范分析法对福安市坦洋茶产业公共扶持政策的机理和政策要素进行框架式的理论分析。通过上述分析,提出财政支持、市场服务、工商服务、金融服务、人力资源以及其他措施共六个市场经济要素方面的政策改进建议。本文梳理近十年来福安市茶产业公共政策的发展情况,发现在不同时期政府针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会转移政策重心,从用药监管到茶树品种结构调整,再到产业集聚化,茶产业延伸链发展等扶持措施的调整,说明福安市政府实施的扶持政策具有阶段性和针对性。同时对上级部门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福安市坦洋茶产业的调研报告等进行归纳,总结出现行福安市坦洋茶产业政策存在财政管理和支持体系不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工商服务政策建议不足、茶产业风险性高而金融扶持政策较少、行内人员素质偏低和人才储备不足以及其他如品牌影响力下降、茶文化产业发展慢等问题,并将公共扶持政策分解为上述6个市场经济要素,从机理上剖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重要性,最终提出规范健全坦洋茶产业市场体系建设、强化工商部门职能和监管力度、健全资金管理并建立专门的财政支持体系、创新金融保险模式和贷款多样化、拓宽茶技人才渠道和行内人员培训以及品牌、茶文化等协调发展,促进福安市坦洋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改进建议。
汪岩[3](2020)在《重庆市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提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茶产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也是重要的乡村特色产业。万州区地处重庆市东北部,处于三峡库区腹心,是国家茶叶产业体系中的优质茶叶产区。《万州区“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中将茶产业确定为农业三大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下,万州茶产业获得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水平日益提高,逐渐形成茶叶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但从万州茶产业发展实践看,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上仍然面临不少困难,急需转型升级。本文以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立足于实际调查和资料收集,研究万州区茶产业现状及突出问题,通过SWOT分析矩阵找出相应策略,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等内容。第二章茶产业转型升级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主要包括产业、茶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定义及特征分析,以及比较优势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内容。第三章万州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通过实地走访、文献分析等方式,掌握万州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品结构单一、茶企规模偏小、品牌建设滞后、营销手段落后等内容。第四章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通过梳理万州茶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建立SWOT矩阵,提出万州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第五章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快生态茶园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创新营销模式等。第六章结论。
杨智品[4](2020)在《广东省紫金县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各大产茶省份争相布局茶产业,以此加快脱贫奔康步伐,实现乡村振兴。紫金县是广东省纯客家山区农业大县,茶叶发展历史悠久,被广东省列为茶叶优势产区。本文是国内首次对紫金县茶产业进行理论研究,为紫金县发展茶产业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我国同类型农业大县发展提供借鉴。把茶叶作为富裕紫金一方百姓的“金叶子”,有助于利用茶叶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早日摘掉省级重点扶贫特困县的帽子,实现国家贫困革命老区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本文在产业化、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框架下,对紫金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分析,找出其薄弱环节和亟需面对、解决的首要问题。运用SWOT分析法确定紫金县茶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组成SWOT矩阵确定适合紫金县茶产业发展的战略路径,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茶叶专业镇—龙窝镇进行微观策略分析。吸取与紫金县环境相似、品类相同、目标相向的国内外产茶区先进经验,找出适宜紫金县茶产业可复制、可运用、可推广的做法。本文认为紫金县茶产业具有一定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现阶段在政府主导、外力帮扶得以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产业化整体进程慢、产业科技水平低、产业集群效应差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依据基础理论,总结提炼出茶之本、茶之贵、茶之效的“三茶”理念,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质量标准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科技人才体系四个方面共11条对策,包括完善茶园基础设施,提升现代管理水平;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深加工水平;建立利益紧密联合机制,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抗风险能力;实行“茶叶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紫金云茶”平台,重构优化产业链;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提升紫金茶影响力;挖掘客家和岭南元素,多元化开发茶产品;推动“茶旅文一体化”;立足“珠三角后茶园”,积极开拓销售市场;加强人才技术建设,提高产业科技水平。
虞佳惠[5](2020)在《“产村融合”视角下的杭州地区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业兴旺是其首要任务,是解决乡村问题的前提。农业作为乡村的核心产业,如何实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与乡村产业深入融合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茶叶作为农业的特殊形式,在历史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杭州作为一个拥有悠久茶文化历史和丰富乡村茶园资源的地域,对乡村茶园进行农业产业的升级转型迫在眉睫。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应运而生。论文对国内外产村融合和茶园景观改造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产村融合的模式和途径,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的内容及类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杭州地区的乡村茶园进行归类分析,从不同类型的茶园景观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产业发展情况和茶园营建情况两方面进行调查,总结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得出产村融合和茶园景观之间的关系,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后的乡村为产村融合提供核心要件,而产村融合后的乡村又为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提供资金人才等全方位的支持,这是一个是循环往复,互利共生的过程。提出产村融合视角下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的原则。针对杭州地区茶园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策略:均衡性商业发展、构建地方性历史文化体系、多层次茶园布局、沉浸式旅游体验、景区化基础设施、全方位茶旅互动。根据杭州地区茶园存在的不同类型,提出了分类设计要点。将策略应用于余杭区中泰街道泰峰村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规划茶排流线,构建绿色高效生产布局,完善和优化基础设施,丰富茶园观景和农事体验活动,拓宽茶产业链以及联合区域动力。以实践促进理论的发展,希望能够为这方面的研究人员和设计师提供参考建议。
肖美玲[6](2019)在《潮州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产业是潮州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是农村支柱产业之一,是山区和半山区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和增收致富的主渠道,在潮州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茶产业发展成效并不明显。潮州是广东省最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茶产业发展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茶农的收入,也影响整个广东省茶产业的发展壮大。茶产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其发展战略必须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以获取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本文以潮州茶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从潮州茶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入手,在调查潮州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潮州茶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竞争环境,并对潮州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展开了比较深入的剖析,提出了潮州茶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构想和保障措施,以期为潮州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明本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为后续论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潮州茶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了潮州茶产业面临的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以及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第五部分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潮州茶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及保障措施;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展望,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本文的不足和对将来研究的展望。
孙碧玲[7](2017)在《潮州传统凤凰单丛茶产区的茶业、茶农与茶企研究(1949-2016) ——以口述史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凤凰单丛茶发源于潮州的凤凰山脉,传统凤凰单丛茶产区是凤凰单丛茶的主要生产基地。凤凰单丛茶叶生产已经成为潮州市凤凰镇的主导经济产业。茶企和茶农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进行无序开发,对凤凰山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以及污染,严重影响到凤凰单丛茶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与凤凰单丛茶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也产生现实冲突。本研究认为,把凤凰单丛茶作为一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以实现凤凰单丛茶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系统思考茶业发展、茶农发展和茶企发展三者的关系。基于以上背景,研究对建国后传统凤凰单丛茶产区的茶业,茶农和茶企三者的发展过程进行历史性的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凤凰单丛茶未来的发展对策以及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本研究使用口述历史和历史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获取研究资料。同时采用可视化呈现的方式以增强直观性。口述史调查用时一年半,研究采访11名受访者,并走访考察多家茶企,包括凤凰单丛专业研究者,茶企负责人和各种类型的茶农,访谈记录文字5万字左右。研究发现:第一,建国后凤凰单丛茶的生产在种植、茶园管理以及茶树剪修技术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种植技术从传统有性繁殖转为无性繁殖;茶园管理方面,经历了从传统管理、现代茶园管理以及有机茶园管理三个发展阶段;开始重视茶树剪修,并通过剪修方法来提高茶叶产量;第二,建国后凤凰单丛茶在茶叶采制技术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制茶工具的改进与提升,其经历一个从靠人力人工为主,逐渐使用畜力、水力,最后到使用电力实现机械化,甚至自动化的过程;第三,凤凰茶农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知识型茶农,技术型茶农,弃农从商型茶农和普通茶农,帮助普通茶农走上种茶致富之路,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第四,茶企发展方面,1985年前茶企数量少,发展较慢;1985年以后,凤凰单丛茶企数量迅速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当前一些茶企开始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事有机茶生产和经营。最后,基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本研究认为凤凰单丛茶未来要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处理好茶业、茶农和茶企三者的发展关系。一是引导凤凰单丛茶业走生态化发展道路;二是茶企转变职能,茶企职能加入保护凤凰单丛茶产区的自然资源是当务之急。三是提升茶农的生态意识,政府通过宣传和培训,让茶农认识到保护茶叶生长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升茶农的保护生态的基本技能;茶企组织茶农有序开发和生产,让茶农切实享受到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好处和经济利益。
张蓓蓓[8](2013)在《平阳县茶叶产业化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产业化经济在这个世界趋于统一的环境下已经成为目前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式,而我国的茶叶生产也面临着国内外的双重压力。茶叶生产的产业化正成为茶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产业化是茶叶领域的新的销售方式,也成为茶叶史上的一次改革。为实现我国茶叶生产与销售的产业化,就需要充分了解市场,与大公司合作,团结大量的中小型的茶叶制作公司,进而把茶叶的生产与工人、企业的盈利很好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小型企业不能很好的与市场相融合的缺陷,创建与时俱进的产业模式。本文以浙江省平阳县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检索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系统分析了全县茶叶生产及销售现状,并从发展条件及产业优势方面,对平阳茶叶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深入全面地分析。平阳茶叶已成为当地效益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至2012年,全县茶园总种植面积为3.01万亩,茶叶年产值达8200万元,茶树品种以自行选育的特早生茶树良种——平阳特早茶为主。通过不断引进新的茶树品种以优化茶类品种结构,茶叶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中,又以“平阳早香茶”的种植面积最广。表明该县在发展条件及产业优势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基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茶叶生产及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通过深入分析后发现,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产业规模偏小,品牌结构单一;茶园基础设施薄弱,茶叶加工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茶叶企业实力不强,相关茶品产业发展滞后,缺乏品种结构合理性等。为有效解决目前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发展对策:1、加强茶树育种技术创新,优化茶类品种结构;2、加强示范园区建设,发挥区域优势,优化区域布局;3、大力开发茶叶精深加工制作技术,加快机械化发展步伐;4、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产品名优化、特色化;5、拓展市场营销,实现销售网络化;6、实施科技兴茶,推动茶业现代化;7、挖掘、提升平阳茶文化。
郭雅丹[9](2013)在《四川茶区引进茶树品种中茶108、中茶302和中茶102生理生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国家级绿茶良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CK),对浙江茶区引进四川茶区的茶树品种中茶108、中茶302和中茶102的茶树的生长势、物候期、芽叶性状、品质生化成分含量及组分、含氟量和间接抗性指标进行了研究,并对供试品种一芽一叶为原料所制名优绿茶的品质进行了感官品质审评,以了解引进品种的生理生化特性、生化品质基础和制绿茶品质,并确定其在川内的推广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中茶302、中茶108和中茶102茶树生长势与对照福鼎大白茶一致,生长势较旺盛。(2)中茶108的萌芽期早于对照7-16d,表现出明显的早生优势,属特早生种。中茶302的萌芽期略早于对照2-3d,属早生品种。中茶102萌芽期则较福鼎大白茶迟1-3d,但仍属早生品种。(3)3个引进品种均表现为芽叶柔软,持嫩性强的特性,但新梢色泽和茸毛性状有一定差异。因此从叶色叶质等性状考虑,这3个品种都适宜制作名优绿茶。中茶302和中茶102的独芽较肥壮,比较适宜制作独芽名茶。中茶108的独芽较为瘦弱,比较适宜采摘—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制作名优绿茶。(4)中茶108水浸出物含量为37.45%~46.33%,咖啡碱含量2.94%-3.44%,氨基酸含量2.74%-5.26%,茶多酚含量为17.52%~28.01%,制作名优绿茶具有滋味鲜爽,苦涩味低的生化基础。中茶302水浸出物含量38.07%-45.18%,咖啡碱含量为3.29%-4.40%。氨基酸含量为2.27%-4.50%,,茶多酚含量18.86%-29.27%,仍具有鲜爽不苦涩的物质基础。中茶102水浸出物含量为35.97%~42.71%,咖啡碱含量为3.39%-3.85%,氨基酸含量为2.35%-4.92%,茶多酚含量为18.11%-26.27%,制作名优绿茶也具有滋味鲜爽醇厚的优势。各品种春季酚氨比均在8以下,适合制作绿茶。夏秋季酚氨比处于6.06~13.12之间,红绿兼制。各品种所含的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含量分别显着高于对照,说明该三个品种具有高氨基酸含量且组成比例优良的优势,具有制作高鲜爽度绿茶的生化基础。三个品种的酯型儿茶素含量(EGCG+ECG)均高于非酯型儿茶素(EGC+EC)。中茶108儿茶素品质指数与对照相似,而中茶302和中茶102都小于对照。(5)中茶108和中茶302的春夏秋三季新梢的含氟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各季节中茶108的一芽五叶到一芽十叶的含氟量为108.12~462.44mg/kg,中茶302为95.17~496.77mg/kg,中茶102为145.11~883.04mg/kg,福鼎大白茶为133.95~856.42mg/kg。因此,中茶108和中茶302新梢可用于制作低氟黑茶。(6)干旱胁迫下,3个供试品种的叶片均表现出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升高,相对电导率增大,SOD酶活性下降,POD酶活性升高的趋势。从干旱胁迫对各品种造成的伤害程度来看,中茶108抗旱性与对照相当,而中茶302和中茶102则抗旱性弱于对照。2011和2012年的抗寒性间接指标测定显示:3个供试品种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均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丙二醛含量2011年与对照相当,2012年显着低于对照。电导率与对照相当。可以预测,中茶108、中茶302和中茶102的抗寒性较强。(7)供试品种春季一芽一叶所制绿茶均表现出高氨基酸、低茶多酚含量的特点,同时其茶氨酸等四种重要氨基酸的总含量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总量显着高于对照,因此具有茶汤滋味鲜爽,品质好的物质基础。三个品种的儿茶素品质指数也高于对照,显示更优异的绿茶品质基础。中茶108和中茶302均检出香气成分37种,中茶102检出香气成分38种,以醇类、酯类和烷烃类物质为主。其中橙花醇为中茶102独有,可视作其特征香气物质。感官审评结果显示,中茶108品种制作的名优茶,外形、内质均最佳,其干茶紧实匀整,内质香气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滋味鲜爽浓厚,品质最优;中茶302所制成茶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尚爽,品质较优。中茶102则与对照品质相当。(8)综合评价三个引进品种的品质生化基础、制绿茶品质和抗性强弱,中茶108和中茶302可作为优质名优绿茶品种和低氟品种引进,可在全省推广种植。中茶102制作绿茶品质较优,但物候期与福鼎大白相近,可作为搭配品种引进。
谢向英[10](2012)在《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研究 ——以福建茶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品牌与农业的结合意义重大。其效用之显着使得农业品牌化成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客观要求。但是,鉴于中国小农经济的现实,发展农产品和农业企业品牌条件尚不成熟,农业区域品牌的建设更为实业界和学术界所关注。在此方面,本文认为,鉴于农业的原产地特性突出,发掘与运用地理标志资源对于区域品牌农业发展意义重大。但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国内在对待“地理标志”问题上还主要是限于法理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在现实中作为原产地证明的地理标志已经演化为巨大的无形资产,具有明显的差异化区别特性,具备品牌基本属性的事实却探测不够。这使得尽管各地已纷纷展开地理标志的申报与保护工作,但对于进一步发掘地理标志市场价值,以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带动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践却还处于经验探索和积累期,缺乏成型成熟的理论指导。由此,从品牌角度探测地理标志的市场价值发掘,分析地理标志品牌价值的成长规律就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而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就的显着性与多样性则为本研究提供了珍贵样本。本研究中,“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是对区域农业发展中的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及其市场推进的生物隐喻。因此,基于生命过程的研究重心促使本论文延循以下思路展开:首先,依据当前品牌建设的主流观点——“一个成功的品牌关系就等于一个成功的品牌(Duncan,2000)",选择基于“品牌关系”视角,构筑地理标志品牌关系模型,以为地理标志品牌的市场运作与价值成长提供路径指导与理论支持。具体内容可参见本文第二章。其次,以福建茶业的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了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过程中的品牌关系处理及其品牌成长轨迹、成长机理与效用传导,对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规律进行了全面剖析。在这部分——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基于福建茶业实践,探讨了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两大层面关系处理:一是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产业协同进化管理建议;二是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系统的问卷调查与博弈分析为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提供了主体行为依据。第五章结合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实践对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生命历程与特征、成长机理及其效用传导进行了深刻解读,实现了对地理标志品牌关系系统运动轨迹与运动规律的全面把握。最后,通过对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强势成长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与总结,提炼驱动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关键要诀,为福建区域特色茶业发展,进而其他基于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富有助益的对策建议。其具体内容参见本文第六章。此外,论文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评价及未来研究的展望,同时基于对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考察而提出推动地理标志品牌成长,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一股性建议。对本命题探索性研究所取得的可能创新成果包括:第一,基于生物隐喻,站在生命全景的高度,从区域品牌视角对地理标志的市场价值实现展开系统研究。第二,依据品牌关系理论,结合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价值来源,勾勒了地理标志品牌关系模型。指出地理标志的品牌成长必须处理好两层次关系:一是地理标志品牌与产业发展关系;二是地理标志品牌与其利益相关群体关系。第三,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理论体系——包括地理标志品牌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地理标志品牌化及其成长的内涵界定;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运动轨迹、运动机理与效用传导;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驱动模式等。第四,提出品牌定位是驱动地理标志品牌正向成长的关键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和深化农业,进而其他产业的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建设,推动地方传统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选育优良茶树品种 实施名优茶工程——对保山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育优良茶树品种 实施名优茶工程——对保山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衢州市茶产业中的农业科技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1.1 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体系研究 |
1.3.1.2 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结构研究 |
1.3.1.3 农业科技服务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1.4 基于联合协作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管理研究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2.1 农业科技服务与技术进步问题研究 |
1.3.2.2 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结构研究 |
1.3.2.3 从面临挑战角度研究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发展 |
1.3.2.4 从参与角度研究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发展 |
1.3.2.5 与农业科技服务相关的管理问题研究 |
1.3.3 评价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1.1 研究目标 |
1.4.1.2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及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科技 |
2.1.2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
2.1.3 农业科技推广 |
2.1.4 农创客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博弈论 |
2.2.2 代理理论 |
2.2.3 供需理论 |
2.2.4 农产品品牌理论 |
2.2.5 参与式发展理论 |
3 衢州市茶产业中的农业科技服务现状 |
3.1 茶产业发展情况 |
3.1.1 种植面积和产量、产值 |
3.1.2 茶树品种和茶叶种类 |
3.1.3 标准茶园建设 |
3.1.4 茶叶加工 |
3.1.5 茶叶市场建设 |
3.1.6 茶叶产业从业人员 |
3.2 茶产业中农业科技服务的基本情况 |
3.2.1 院士工作站情况 |
3.2.2 科技团队情况 |
3.2.2.1 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
3.2.2.2 市数字乡村建设中心 |
3.2.2.3 市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 |
3.2.2.4 衢州农民学院 |
3.2.2.5 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 |
3.2.2.6 茶叶专业技术人员 |
3.2.3 乡土人才 |
3.3 农业科技服务助推茶产业发展的效果 |
3.3.1 助推历史名茶焕发青春 |
3.3.2 助推全市名茶建设 |
3.3.3 助推茶产业融合发展 |
3.3.4 助推打造“中国茶机之都” |
4 农业科技服务在衢州市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 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设置比较分散 |
4.1.1 政府部门职能设置重复交叉 |
4.1.2 服务组织的基层基层建设比较薄弱 |
4.1.3 专业组织协作联结不够紧密 |
4.2 农业科技服务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
4.2.1 缺乏专业种植人才 |
4.2.2 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
4.2.3 人员配比不均 |
4.3 农业科技服务的质量有待提高 |
4.3.1 农业科技服务内容难以满足需求 |
4.3.2 农业科技服务方式还比较陈旧 |
5 提升衢州市茶产业中农业科技服务水平的对策 |
5.1 加强政府在发展茶产业中的主导作用 |
5.1.1 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组织的定位 |
5.1.2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5.1.3 改进对茶产业发展的引导方式 |
5.2 发挥企业在发展茶产业中的主体作用 |
5.2.1 建立自身的农业科技组织 |
5.2.2 推进标准化生产 |
5.2.3 改善经营管理 |
5.3 提高农业科技组织对茶产业的服务效率 |
5.3.1 改进服务内容上的薄弱环节 |
5.3.2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福安市坦洋茶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优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福安市坦洋茶产业 |
2.1.2 产业扶持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3 扶持福安市坦洋茶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
3.1 福安市坦洋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 福安市坦洋茶产业扶持政策情况分析 |
3.2.1 上级部门茶产业扶持政策情况分析 |
3.2.2 福安市茶产业扶持政策情况分析 |
3.2.3 福安市坦洋茶产业政策建议分析 |
4 福安市坦洋茶产业扶持政策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福安坦洋茶产业扶持政策调查分析 |
4.1.1 问卷调查说明 |
4.1.2 调查结果分析 |
4.2 福安市坦洋茶产业扶持政策效果分析 |
4.3 福安市坦洋茶产业扶持政策问题分析 |
5 福安市坦洋茶产业政策机制优化研究 |
5.1 福安市坦洋茶产业政策要素机理和状态分析 |
5.1.1 福安市坦洋茶产业政策要素机理剖释 |
5.1.2 福安市坦洋茶产业政策要素状态分析 |
5.2 福安市坦洋茶产业扶持政策改进建议 |
5.2.1 市场服务扶持措施建议 |
5.2.2 工商服务扶持措施建议 |
5.2.3 财政支持扶持措施建议 |
5.2.4 金融服务扶持措施建议 |
5.2.5 人力资源扶持措施建议 |
5.2.6 其他优惠扶持措施建议 |
5.3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3)重庆市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 文献述评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产业 |
二 茶产业 |
三 产业转型升级 |
四 茶产业转型升级 |
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 |
一 比较优势理论 |
二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三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万州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万州茶产业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万州茶产业发展现状 |
一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生产区域化布局 |
二 加工能力逐渐提升,初步形成“一红一绿一花”的产品格局 |
三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
四 产品销售市场不断拓展 |
第三节 万州茶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
一 产量产值低,产品结构单一 |
二 茶企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弱 |
三 品牌建设滞后 |
四 营销手段落后 |
第四节 万州区茶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转型升级 |
第四章 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第一节 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 |
一 优势 |
二 劣势 |
三 机会 |
四 威胁 |
第二节 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
第五章 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
第一节 持续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
一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
二 强化财政金融支持 |
三 加大监管力度 |
第二节 加快生态茶园建设 |
一 合理选择优良茶树品种 |
二 加强生态技术指导 |
第三节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
一 政府加快出台人才引进政策 |
二 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茶学专业人才 |
三 加强茶农日常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
第四节 培育龙头企业,优化加工技术 |
一 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 |
二 优化加工技术,创新产品种类 |
第五节 加强品牌管理,提升品牌价值 |
一 强化品牌理念,规范品牌应用 |
二 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主体职能 |
三 加强品牌宣传与推广 |
第六节 紧抓机遇,创新营销模式 |
一 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利益最大化 |
二 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产品销售提升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4)广东省紫金县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微观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中的创新 |
1.5.2 研究中的不足 |
2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茶产业 |
2.1.2 产业链 |
2.2 基础理论 |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2 钻石理论 |
3 紫金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历史沿革 |
3.1 紫金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紫金县茶叶生长环境概况 |
3.1.2 紫金县茶叶生产销售概况 |
3.2 紫金县茶产业发展历史沿革 |
3.2.1 萌芽阶段 |
3.2.2 初步发展阶段 |
3.2.3 成熟快速发展阶段 |
4 紫金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产业化整体进程慢方面的问题 |
4.1.1 茶园现代化建设滞后 |
4.1.2 传统运行模式受困 |
4.1.3 茶文化交融互鉴不充分 |
4.2 产业科技水平低方面的问题 |
4.2.1 标准化水平低 |
4.2.2 茶叶深加工能力弱 |
4.2.3 科技人才严重不足 |
4.3 产业集群效应差方面的问题 |
4.3.1 资金集群受限 |
4.3.2 利益集群机制缺失 |
4.3.3 地域品牌效应差 |
5 紫金县茶产业发展SWOT分析 |
5.1 紫金县茶产业优势分析 |
5.1.1 生产要素优势 |
5.1.2 产业规模优势 |
5.1.3 市场需求优势 |
5.2 紫金县茶产业劣势分析 |
5.2.1 产业化整体进程慢 |
5.2.2 产业科技水平低 |
5.2.3 产业集群效应差 |
5.3 紫金县茶产业机遇分析 |
5.3.1 内部发展机遇 |
5.3.2 外部发展机遇 |
5.4 紫金县茶产业挑战分析 |
5.4.1 市场风险 |
5.4.2 自然风险 |
5.4.3 质量安全风险 |
6 紫金县茶产业SWOT发展策略 |
6.1 紫金县茶产业发展的战略组合分析 |
6.2 紫金县茶叶专业镇发展策略研究 |
6.2.1 龙窝镇茶产业现状 |
6.2.2 龙窝镇茶产业SWOT发展策略 |
7 国内外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 |
7.1 国内经验 |
7.1.1 浙江经验 |
7.1.2 云南经验 |
7.1.3 福建经验 |
7.2 国外经验 |
7.2.1 斯里兰卡经验 |
7.2.2 日本经验 |
7.3 经验启示 |
7.3.1 茶之本 |
7.3.2 茶之贵 |
7.3.3 茶之效 |
8 紫金县茶产业发展对策 |
8.1 推进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
8.1.1 完善茶园基础设施,提升现代管理水平 |
8.1.2 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深加工水平 |
8.1.3 建立利益紧密联合机制,做强做大龙头企业 |
8.2 推进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
8.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抗风险能力 |
8.2.2 实行“茶叶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
8.2.3 建设“紫金云茶”平台,重构优化产业链 |
8.3 推进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
8.3.1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提升紫金茶影响力 |
8.3.2 挖掘客家和岭南元素,多元化开发茶产品 |
8.3.3 推动“茶旅文一体化” |
8.3.4 立足“珠三角后茶园”,积极开拓销售市场 |
8.4 推进科技人才体系建设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发展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产村融合”视角下的杭州地区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
1.1.2 杭州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及乡村丰富的茶园资源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产村融合研究进展 |
1.2.2 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目的 |
1.4.2 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交叉研究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定性分析法 |
1.5.4 案例实践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茶园景观 |
2.1.2 改造和利用 |
2.1.3 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 |
2.1.4 产业融合 |
2.1.5 产村融合 |
2.2 产村融合的相关理论概述 |
2.2.1 理论基础 |
2.2.1.1 产业结构理论 |
2.2.1.2 产业关联理论 |
2.2.1.3 产业多元化 |
2.2.2 产村融合的模式 |
2.2.2.1 农业内部的融合 |
2.2.2.2 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 |
2.2.2.3 新技术的渗透型融合 |
2.2.3 产村融合的途径 |
2.2.3.1 引入“公司+农户” |
2.2.3.2 发展“农业+旅游” |
2.2.3.3 打响“农业+互联网” |
2.3 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相关理论概述 |
2.3.1 理论基础 |
2.3.1.1 农业景观理论 |
2.3.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1.3 景观美学 |
2.3.2 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的内容 |
2.3.2.1 茶园景观的主题设计 |
2.3.2.2 茶园景观的总体设计 |
2.3.2.3 茶园景观的分区设计 |
2.3.2.4 茶园景观的要素设计 |
2.3.3 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的类型 |
2.3.3.1 人文历史型 |
2.3.3.2 教育科普型 |
2.3.3.3 生态休闲型 |
2.3.3.4 农业生产型 |
2.4 本章小结 |
3 杭州地区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的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杭州地区自然及人文环境特征 |
3.1.1 自然生态环境 |
3.1.2 历史文化传承 |
3.1.3 社会人文环境 |
3.2 杭州地区茶园的产村融合发展概述 |
3.3 杭州地区茶园面积及乡村茶园利用类型 |
3.3.1 杭州各地区茶园面积 |
3.3.2 杭州乡村茶园利用的类型 |
3.4 实例调研 |
3.4.1 龙坞茶村(上城埭村)茶园园景观改造案例 |
3.4.1.1 概况 |
3.4.1.2 产村融合进程 |
3.4.1.3 茶园景观现状 |
3.4.1.4 总结借鉴 |
3.4.2 梅家坞茶文化村茶园景观改造案例 |
3.4.2.1 概况 |
3.4.2.2 产村融合进程 |
3.4.2.3 茶园景观现状 |
3.4.2.4 总结借鉴 |
3.4.3 径山茶园景观改造案例 |
3.4.3.1 概况 |
3.4.3.2 茶园景观现状 |
3.4.3.3 总结借鉴 |
3.5 杭州地区乡村茶园存在的问题 |
3.5.1 商业化过度发展 |
3.5.2 乡村茶文化缺失 |
3.5.3 生态持续性较差 |
3.5.4 活动内容不丰富 |
3.5.5 设施功能不健全 |
3.5.6 未发挥农业多功能性 |
3.6 本章小结 |
4 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与产村融合的关系分析 |
4.1 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为产村融合提供核心要件 |
4.2 产村融合为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提供资金和人才 |
4.3 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与产村融合的互利共生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产村融合视角下的杭州地区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的策略要点 |
5.1 设计原则 |
5.1.1 因地制宜原则 |
5.1.2 体验经济原则 |
5.1.3 生态可持续原则 |
5.1.4 促进三产融合原则 |
5.2 总体策略 |
5.2.1 均衡性商业发展 |
5.2.2 构建地方性文化体系 |
5.2.3 多层次茶园布局 |
5.2.4 沉浸式旅游体验 |
5.2.5 景区化基础设施 |
5.2.6 全方位茶旅互动 |
5.3 景观分类设计要点 |
5.3.1 人文历史型茶园设计要点 |
5.3.1.1 串联人文轶事观光点 |
5.3.1.2 设计特色文化符号 |
5.3.2 生态休闲型茶园设计要点 |
5.3.2.1 打造茶园复合景观 |
5.3.2.2 开展深度观光体验 |
5.3.3 农业生产型茶园设计要点 |
5.3.3.1 规整茶排流线 |
5.3.3.2 参与农事生产 |
5.4 本章小结 |
6 余杭区中泰街道泰峰村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实践 |
6.1 建设背景 |
6.2 基地概况 |
6.2.1 地理交通 |
6.2.2 茶产业规模 |
6.2.3 茶园现状 |
6.3 概况分析 |
6.3.1 场地优势 |
6.3.2 场地问题 |
6.4 泰峰村茶园类型及主题构思 |
6.5 规划设计 |
6.5.1 总体设计 |
6.5.2 结构布局 |
6.6 设计策略要点应用 |
6.6.1 多层次茶园布局 |
6.6.1.1 富有韵律的茶排流线 |
6.6.1.2 绿色高效的生产布局 |
6.6.2 沉浸式观光体验 |
6.6.2.1 茶园观景活动 |
6.6.2.2 农事体验活动 |
6.6.3 完善的基础设施 |
6.6.4 全方位茶旅互动 |
6.6.4.1 拓宽茶产业链 |
6.6.4.2 联合区域动力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表索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潮州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茶及其产区分布 |
2.1.2 茶产业与茶产业链 |
2.2 相关理论与分析工具 |
2.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2 PEST分析法 |
2.2.3 SWOT分析法 |
2.2.4 波特五力模型 |
第三章 潮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潮州茶产业发展概况 |
3.1.1 潮州茶产业概述 |
3.1.2 茶产业发展历史沿革 |
3.2 潮州茶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3.2.2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
3.2.3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3.3 潮州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家庭生产经营导致生产机械化程度低 |
3.3.2 流通市场环境简陋 |
3.3.3 品牌效应不强 |
3.3.4 质量安全监控机制不健全 |
3.3.5 产业结构不协调 |
3.3.6 制茶师、茶艺师人才短缺 |
第四章 潮州茶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4.1 潮州茶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潮州茶产业发展的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1 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 |
4.2.2 业内竞争者竞争能力 |
4.2.3 替代品替代能力 |
4.2.4 购买者议价能力 |
4.2.5 供应商议价能力 |
4.3 潮州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4.3.1 优势 |
4.3.2 劣势 |
4.3.3 机遇 |
4.3.4 威胁 |
4.3.5 SWOT矩阵 |
第五章 潮州茶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及保障措施 |
5.1 总体思路 |
5.1.1 指导思想 |
5.1.2 基本原则 |
5.1.3 发展思路 |
5.2 潮州茶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
5.2.1 战略定位 |
5.2.2 战略选择 |
5.2.3 战略目标 |
5.2.4 战略举措 |
5.3 潮州茶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5.3.1 组织保障 |
5.3.2 资金保障 |
5.3.3 人才技术保障 |
5.3.4 服务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潮州传统凤凰单丛茶产区的茶业、茶农与茶企研究(1949-2016) ——以口述史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回顾 |
1.3.1 与凤凰单丛古茶有关的史料整理 |
1.3.2 对凤凰单丛茶命名及历史由来 |
1.3.3 古籍中对凤凰单丛茶的种植、采摘、制作的研究 |
1.3.4 凤凰单丛茶研究最新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资料来源 |
1.5 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
2 传统凤凰单丛茶产区的概况 |
2.1 历史发展 |
2.2 自然环境 |
2.2.1 地理条件 |
2.2.2 土壤条件 |
2.2.3 日照和气温 |
2.2.4 降雨量和湿度 |
2.2.5 雾日和霜期 |
2.3 人口及分布现状 |
3 建国后传统凤凰单丛茶产区的茶叶生产发展 |
3.1 茶树种植技术的发展 |
3.1.1 种子直播 |
3.1.2 茶枝扦插 |
3.1.3 嫁接换种 |
3.2 茶园管理技术的发展 |
3.2.1 传统茶园管理阶段 |
3.2.2 现代茶园管理阶段 |
3.2.3 有机茶园管理阶段 |
3.3 茶树剪修技术的发展 |
3.4 小结 |
4 建国后传统凤凰单丛茶产区的茶叶采制技术发展 |
4.1 凤凰单丛茶制茶工序简介 |
4.1.1 采摘鲜叶 |
4.1.2 晒青、晾青 |
4.1.3 做青 |
4.1.4 杀青 |
4.1.5 揉捻 |
4.1.6 干燥(烘焙) |
4.2 茶叶采摘技术发展 |
4.2.1 采摘期的选择 |
4.2.2 采摘方法 |
4.3 茶叶制作技术发展 |
4.3.1 做青工具的发展 |
4.3.2 杀青工具的发展 |
4.3.3 揉捻工具的发展 |
4.3.4 烘焙工具的发展 |
4.4 小结 |
5 建国后传统凤凰单丛茶产区茶农的发展 |
5.1 知识型茶农:知识改变命运 |
5.1.1 早年的经历 |
5.1.2 良好的洞见 |
5.1.3 敏感的市场意识 |
5.1.4 开阔的视野 |
5.2 技术型茶农:技术是竞争核心 |
5.2.1 早年经历 |
5.2.2 靠技术起家 |
5.2.3 做个脚踏实地的茶商 |
5.3 弃农从商型茶农:在市场经济中勇敢闯荡的凤凰茶农 |
5.3.1 早年经历 |
5.3.2 错失的市场机遇 |
5.3.3 靠勤奋走向成功 |
5.3.4 转型的思考和尝试 |
5.4 普通茶农:靠天吃饭,辛苦的大多数 |
5.4.1 早年经历 |
5.4.2 被动的跟随者 |
5.4.3 对未来的期望 |
5.5 小结 |
6 建国后传统凤凰单丛茶产区茶企的发展 |
6.1 建国初期至1985年传统凤凰单丛茶产区茶企发展状况 |
6.1.1 茶叶生产组织发展 |
6.1.2 茶叶购销组织的发展 |
6.2 1985年后传统凤凰单丛茶产区茶企发展状况 |
6.3 凤凰单丛茶企的个案观察 |
6.4 小结 |
7 结语:凤凰单丛茶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 |
7.1 引导凤凰单丛茶业走生态化开发道路 |
7.2 转变茶企的职能 |
7.3 提升茶农生态意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清单 |
附录B 访谈提纲(选) |
附录C 部分访谈资料图片(选) |
(8)平阳县茶叶产业化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依据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茶叶产业化经营的理论 |
2.1.1 茶叶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依据 |
2.1.2 茶叶产业化的内涵及其要素 |
2.1.3 茶叶产业化的要素 |
2.1.4 茶叶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
2.1.5 茶业产业化利益分配的主要方式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内容 |
4.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平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1 平阳县自然资源概况 |
2 温光资源对茶树早生的影响 |
3 平阳茶叶产业现状 |
3.1 平阳茶叶产业规模 |
3.2 良种茶园建设 |
3.3 茶叶产业化企业规模 |
3.4 茶叶品牌创建和茶文化的开展 |
4 平阳县茶叶产业优势分析 |
4.1 发展条件 |
4.1.1 优越的生态条件 |
4.1.2 丰富的品种资源 |
4.2 产业优势 |
4.2.1 茶叶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好 |
4.2.2 产业基础优势 |
4.2.3 茶叶产业化政策优势 |
4.2.4 产品特色优势 |
第三章 平阳县茶叶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1 产业规模偏小,品种结构单一 |
2 茶园基础设施薄弱,茶叶加工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
3 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 |
4 茶叶企业实力不强,相关茶品产业发展滞后 |
5 缺乏品种结构合理性 |
6 其它问题 |
6.1 茶叶农残 |
6.2 生产用工紧缺,成本提高 |
6.3 茶叶产业链有待改善 |
第四章 平阳茶叶产业化发展对策 |
1 加强茶树栽培管理技术创新,优化茶类品种结构 |
1.1 加快低耗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的创新 |
1.2 实施茶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无公害生产技术 |
1.3 建设良种茶园 |
1.4 优化茶类产品类别 |
1.5 优化品种结构 |
2 加强示范园区建设,发挥区域优势,优化区域布局 |
2.1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作用 |
2.2 主导产业示范区与精品园建设 |
2.3 发挥区域优势,优化区域布局 |
3 大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制作技术,加快机械化发展步伐 |
3.1 大力开发茶叶精深加工制作技术 |
3.2 大力推广使用机械生产茶叶 |
4 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产品名优化、特色化 |
4.1 统一品牌,实行标准化管理 |
4.2 以活动打造品牌,扩大市场影响 |
5 拓展市场营销,实现销售网络化 |
5.1 强化茶叶包装,重视商标注册 |
5.2 执行绿色质量标准,创立绿色品牌 |
5.3 完善销售网络,扩大销售渠道 |
5.4 创新茶叶营销方式 |
6 实施科技兴茶,推动茶业现代化 |
6.1 切实改善科技兴茶环境 |
6.2 建立和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
6.3 全面革新技术推广方法 |
7 挖掘、提升平阳茶文化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平阳县茶叶生产现状 |
1.2 平阳县茶叶生产存在的问题 |
1.3 平阳县茶叶生产对策分析 |
1.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1.5 下一步研究设想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致谢 |
(9)四川茶区引进茶树品种中茶108、中茶302和中茶102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茶树育种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2 三个引进品种的选育过程与研究现状 |
1.2.3. 四川茶区引进品种适应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试验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茶树生长势比较 |
3.2 物候期观测 |
3.3 芽叶性状观测 |
3.4 主要品质生化成分与组分分析 |
3.4.1 主要品质生化成分 |
3.4.2 氨基酸组分分析 |
3.4.3 儿茶素组成成分比较 |
3.5 氟含量研究 |
3.5.1 芽叶性状 |
3.5.2 含氟量 |
3.6 抗性的间接鉴定 |
3.6.1 叶片解剖结构 |
3.6.2 抗旱性的间接鉴定 |
3.6.3 抗寒性的间接鉴定 |
3.7 绿茶制茶品质研究 |
3.7.1 绿茶品质成分分析 |
3.7.2 绿茶氨基酸组分分析 |
3.7.3 绿茶儿茶素组分分析 |
3.7.4 绿茶香气组分分析 |
3.7.5 绿茶感官审评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研究 ——以福建茶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
1.2.1 品牌的认识与研究 |
1.2.2 区域品牌的研究 |
1.2.3 基于地理标志的农业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
1.2.4 茶业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
1.2.5 对已有研究的小结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角度 |
1.3.2 研究目标与思路展开 |
1.3.3 研究方法与内容设计 |
第二章 地理标志的品牌成长及其品牌关系构筑 |
2.1 地理标志认知 |
2.1.1 地理标志概念讨论 |
2.1.2 地理标志的法律特性 |
2.1.3 地理标志的现实保护 |
2.2 品牌视角下的地理标志及其特性分析 |
2.2.1 地理标志的品牌属性 |
2.2.2 地理标志品牌化的理论解释 |
2.2.3 地理标志品牌之特性分析 |
2.3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品牌关系构筑 |
2.3.1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及其产业推动意义 |
2.3.2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价值来源分析 |
2.3.3 地理标志品牌关系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产业基础及其协同进化 |
3.1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原产地优势 |
3.1.1 自然优势 |
3.1.2 人文底蕴 |
3.2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产业基础 |
3.2.1 福建茶叶产业总揽 |
3.2.2 福建茶叶企业市场成长 |
3.2.3 福建茶业标准化推进与技术创新 |
3.3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现状 |
3.3.1 地理标志品牌化对于福建茶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
3.3.2 福建茶业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概况 |
3.4 基于产业协同进化的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管理 |
3.4.1 系统的协同进化概述 |
3.4.2 基于产业协同进化的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利益相关者行为解构 |
4.1 农户之于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行为分析 |
4.1.1 问卷及样本基本情况 |
4.1.2 茶农对地理标志品牌的认知 |
4.1.3 茶叶地理标志的使用及其品牌化对茶农生产经营的影响 |
4.1.4 茶农对“茶叶地理标志”品牌化推广的期望 |
4.1.5 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背景下的茶农共同特征 |
4.2 茶企业之于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行为分析 |
4.2.1 问卷及样本基本情况 |
4.2.2 茶叶企业对地理标志品牌的认知 |
4.2.3 茶叶企业对地理标志的市场运用意愿 |
4.2.4 茶叶企业对地理标志的市场运用行为 |
4.2.5 茶叶企业对茶叶地理标志市场运用的评价 |
4.2.6 茶叶企业对茶叶地理标志品牌的推广期望 |
4.2.7 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背景下的茶叶企业共同行为特征 |
4.3 消费者之于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行为分析 |
4.3.1 问卷及样本基本情况 |
4.3.2 消费者茶叶消费行为中的信息关注 |
4.3.3 消费者对基于产地来源的茶叶地理标志的认知情况 |
4.3.4 消费者对茶叶地理标志品牌化成长的支持态度 |
4.3.5 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背景下的消费者特征 |
4.4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 |
4.4.1 茶农与茶企业之间的博弈 |
4.4.2 茶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
4.4.3 政府与茶叶企业之间的博弈 |
4.4.4 茶叶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机理及其效用传导 |
5.1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阶段进程及其特征分析 |
5.1.1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阶段划分 |
5.1.2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各阶段的一般性特征 |
5.1.3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阶段分布与特征 |
5.2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机理分析 |
5.2.1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动力源泉分析 |
5.2.2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机理分析 |
5.3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效用传导 |
5.3.1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效用的影响层面与影响路径 |
5.3.2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效用的传导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驱动模式与比较 |
6.1 市场导向型——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 |
6.1.1 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品牌成就 |
6.1.2 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过程解析 |
6.1.3 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总结 |
6.2 品质中心型——武夷岩茶(大红袍)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 |
6.2.1 武夷岩茶(大红袍)地理标志品牌成就 |
6.2.2 武夷岩茶(大红袍)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过程解析 |
6.2.3 武夷岩茶(大红袍)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总结 |
6.3 科技创新型——福鼎白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 |
6.3.1 福鼎白茶地理标志品牌成就 |
6.3.2 福鼎白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过程解析 |
6.3.3 福鼎白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总结 |
6.4 主体联动型——福安坦洋工夫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 |
6.4.1 福安坦洋工夫地理标志品牌成就 |
6.4.2 福安坦洋工夫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过程解析 |
6.4.3 福安坦洋工夫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总结 |
6.5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的比较与总结 |
6.5.1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典型驱动模式比较 |
6.5.2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的关键要诀 |
6.5.3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成功驱动的共同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地理标志品牌化的可行性与重要意义 |
7.1.2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及其品牌关系管理 |
7.1.3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产业的协同进化管理 |
7.1.4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利益相关者关系解构 |
7.1.5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机理及其效用传导 |
7.1.6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驱动模式与比较 |
7.2 研究建议 |
7.2.1 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地理标志问题,推动地理标志市场价值的实现 |
7.2.2 促进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升级,实现地理标志品牌与产业发展的协同进化 |
7.2.3 深入挖掘地理标志品质特性与文化特色,凝练差异化地理标志品牌内涵,拓展地理标志品牌市场影响 |
7.2.4 推广双品牌体系运用,实现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带动下的企业品牌族群发展 |
7.2.5 构建利益均衡机制,协调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利益相关群体关系 |
7.2.6 协调多元保护模式,在注重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关注其品质特性维护 |
7.2.7 打造地理标志品牌创建、维护、发展与延伸系统,推动地理标志品牌持续成长 |
7.3 研究展望 |
7.3.1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福建茶农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福建茶叶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关于茶叶地理标志使用调查(消费者)问卷 |
附录四 福建主要产茶县茶业调查统计表 |
附录五 茶叶地理标志注册与运用调查表——茶叶地理标志注册人访谈记录 |
附录六 茶叶地理标志注册与运用调查表——政府(茶叶主管部门)访谈记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四、选育优良茶树品种 实施名优茶工程——对保山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衢州市茶产业中的农业科技服务研究[D]. 刘锴锋.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2]福安市坦洋茶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优化机制研究[D]. 王立晓.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3]重庆市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 汪岩.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4]广东省紫金县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杨智品.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5]“产村融合”视角下的杭州地区茶园景观改造和利用研究[D]. 虞佳惠.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1)
- [6]潮州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肖美玲.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2)
- [7]潮州传统凤凰单丛茶产区的茶业、茶农与茶企研究(1949-2016) ——以口述史为中心的考察[D]. 孙碧玲.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平阳县茶叶产业化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张蓓蓓.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7)
- [9]四川茶区引进茶树品种中茶108、中茶302和中茶102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 郭雅丹.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10]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研究 ——以福建茶业为例[D]. 谢向英.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0)